第一篇: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程序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程序
――摘自北京国地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一书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八个阶段:前期工作、基础分析、拟定设计标准、工程布局、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与工程量汇总以及成果整理。
一、前期工作
前期工作主要包括成立土地整理工程设计专班、对土地整理区域进行实地踏勘、收集工程设计的所需资料,提出工程布局的初步方案等。
(一)成立工程设计专班
土地整理牵涉的利益面较广,特别是土地权属调整工作难度大,因此,对土地整理区县(区)、乡(镇)地方政府而言,应成立土地整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协调部门关系,研究解决土地整理中的重要问题,落实前期工作经费。
对承担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的设计单位而言,由于土地整理工程涵盖的技术面较广,政策性很强,应成立由熟悉土地整理政策、了解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工作要求、精通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设计专班,负责整个工程设计与实施中的技术问题处理。无论土地整理工程领导小组还是设计专班,都必须根据土地整理工作的特点,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合理安排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周期。根据经验,一般规模和复杂程度的项目,从踏勘到提交正式设计成果需要90个工作日。
(二)熟悉项目可研及其批复意见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评审与批复意见。在开展工程设计前,设计人员必须全面阅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熟悉项目情况,掌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关键内容如项目合法性、安全性、建设规模与土地利用结构、新增耕地比例、灌溉水源、排水方式、工程建设标准、工程建设内容与工程布局、投资结构等。
此外,设计人员要重视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结论和批复意见。这可能涉及到项目性质、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工程布局方案、投资等方面的调整,会对工程设计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要注意专家评审对项目所提出的技术方面的意见。
(三)开展实地踏勘
开展实地踏勘是进行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的必需前提。踏勘人员必须全面熟悉土地整理区域的地形地貌、了解整理区的基础设施使用情况和土地利用结构、作物种植及生产效果、土地整理区的灌溉水源与排水方式、排水承泄区等。特别要对可研报告提出的工程布局方案进行实地模拟“放样”的可行性论证。
为了保证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实地踏勘必须做到去现场、全覆盖、多交流。去现场就是设计人员深入到土地整理区域的田间地头;全覆盖就是设计人员必须踏遍土地整理区域的每一个角落;多交流就是要求设计人员根据土地整理政策与技术要求,可研报告提出的工程布局方案等,与整理区的农业、水利、土地管理等部门的技术人员和村干部、农民深入交换意见,形成工程布局的初步设想。
需要特别指出的,一个合理的项目工程布局方案的形成是设计人员与整理区技术人员和村干部、农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在设计人员进行实地踏勘过程中,整理区必须配备熟悉当地情况的农林水技术人员和村民代表共同进行实地踏勘和方案讨论。
(四)收集设计资料
土地整理工程内容多,需要收集的设计资料也较多,且不同性质、不同地域、不同工程的项目对资料收集的要求也有所侧重。总体而言,资料收集应做到具有针对性、现势性、有效性。
1、针对性就是根据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特点和要求,有的放矢的地收集资料。
2、现势性就是要求收集最近最新的资料。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要求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的上年度的土地统计(变更)资料为准。
3、有效性就是要求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可靠性负法律责任。典型的反面例子是,个别项目区出具的地下水开采模数或单井出水量数据是根据“需要”捏造的,结果造成土地整理工程建成后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五)提出工程初步布局方案
通过实地踏勘以及与土地整理区技术人员的交流,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土地整理政策和设计程序要求,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项目工程布局设想。要使这个设想变成具有可操作性和整理区政府以及农民认可的设计方案,应该由地方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并邀请有关部门的专家和农民代表,共同讨论并形成土地整理工程布局方案。方案一旦确定,即成为下一阶段深化完善和进行单体工程设计的依据。
需要指出的是,首先,在实地踏勘后形成的土地整理工程布局方案,是一个以定性为主的粗线条的框架式的工程布局方案,全面而详细的工程布局方案必须经过深入细致的基础分析和研究比较后制定。其次,提出的初步布局方案必须形成文字记录,并由专家签字或部门盖章。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要求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严肃认真对待土地整理技术工作,今后不可随意更改工程布局方案。
二、基础分析
进行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基础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土地整理区域的经济社会与自然条件,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向,根据水土资源基本平衡原理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并采取切合实际的工程技术措施,确保实现土地整理的预期目标。基础分析的目的,主要从定量方面进行土地利用布局,制定工程建设标准以及采取那些具体的工程措施。基础分析的重点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经济、社会与自然条件分析
不同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土地整理的基础条件以及土地整理目标、土地整理工程建设内容、标准等的不同。一般而言,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地整理标准较高,多以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性土地整理为主,进行工程布局应考虑长远发展的要求,如居民点用地的布局。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多以单一目的的土地整理为主。如基本农田整理,主要考虑通过工程措施来改善农田灌排条件、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地整理工程措施有较大的差异。丘陵山区工程建设内容复杂,难度也较大。与平原区的最大差异是,丘陵山区土地整理布置的农田防护工程较多。如梯田、水土保持林、截流沟、跌水等。
不同区域和不同地下条件下,灌溉水源的选择也有较大差异,相应采取的工程措施也有较大不同。南方地区主要以地表水为水源,通过地面明渠灌溉,而干旱半干旱地区多以开采地下水为灌溉水源,并采用管道输水灌溉。
(二)水土资源分析
水土资源分析包括可供水量和需水量分析两个方面。可供水量分析又包括各种水源及其可供水量分析,需水量分析包括土地利用结构、种植结构、灌溉制度分析等。水土资源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合理的设计保证率,采取相应的灌溉方式和灌溉技术,以充分开发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水土资源分析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必须先确定设计典型年。而设计典型年又是根据灌溉设计标准确定的。
水土资源分析的一般要求:
1、正常情况下,满足灌溉用水量小于可供水量;
2、按不同水源类型将整理区分片,实现来用水平衡。即多种水源可供水量应相互协调联合运用;
3、可供水量不能满足灌溉用水时,应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
4、整理区由两个以上独立片组成时,应分片进行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三)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新增耕地潜力大小是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立项的重要指标。新增耕地潜力及其新增耕地面积一般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有较详细的分析和结论。但由于对项目性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建设范围与建设规模等方面的政策与技术理解上存在偏差,许多项目工程设计后的新增耕地潜力和面积往往与可研报告分析结果有较大差异。
在工程设计阶段分析新增耕地潜力,主要是根据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哪些地类可以通过工程技术措施转化为耕地,再根据经验估计道路、沟渠等各类工程可能占用的土地数量,最后直观地估算新增耕地潜力。如果初步估算结果达不到批复的新增耕地面积,就要在土地利用和工程布局过程中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以满足新增耕地的最低立项标准。
(四)土地利用问题分析
土地利用问题分析主要从土地整理区域的基础设施配套与使用程度、地形、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效果等方面展开。分析土地利用问题的目的是为因地制宜地采取工程措施提供依据。如土地整理区灌溉无保障,应考虑解决灌溉问题。如是土壤问题,就要结合土地平整进行土壤改良。如是低洼涝渍,就要深挖沟排水。特别要重视的是分析土地整理区的基础设施利用状况,通过分析,确定哪些基础设施可以利用,哪些需要改造或改建,哪些是废弃难以利用需要重建的。设计人员通过现场踏勘,必须对整个整理区的基础设施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中所指的土地利用问题主要是土地整理区存在的与农业生产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又是土地整理政策范围内可以解决的。因此,分析整理区的土地利用问题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具体详细。
三、拟定设计标准
标准是开展工程设计的依据和前提。在土地整理工程设计中,主要涉及到新增耕地率、灌溉、除涝、道路等主要方面的设计标准。
(一)新增耕地率
目前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以及有关政策都明确规定了不同性质项目的新增耕地率的最低门槛。如土地开发项目不低于60%,土地复垦项目不低于40%,一般土地整理项目不低于10%,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不低于3%。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批复立项意见中,一个具体项目的新增耕地率往往不低于上述最低门槛。而设计单位在经过实地踏勘后,经过详细分析和初步设计计算后,其新增耕地率可能又与批复立项的指标有差异。
项目管理办法规定的新增耕地率是立项的最低标准,对具体的项目而言,经过综合分析比较而提出一个符合实际的新增耕地指标,对工程布局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灌溉设计标准
灌溉设计标准是综合反映灌溉水源对整理区域用水的保证程度。灌溉设计标准越高,灌溉用水得到水源供水的保证程度越高。所以,它是项目规模、投资和效益的重要指标。表示灌溉设计标准的指标有两种,一种是灌溉设计保证率,另一种是抗旱天数。
灌溉保证率(p)是指土地整理区的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得到保证的概率,以正常供水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表示。灌溉设计保证率是进行灌溉工程设计时所选定的灌溉保证率。选定时,不仅要考虑水源供水的可能性,同时要考虑作物的需水要求。应根据水源和土地整理区的条件,拟定几种方案,从中选择一个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灌溉设计保证率,以便充分开发利用整理区水土资源。
一般地,缺水地区和以旱作物为主的土地整理区,灌溉设计保证率较低,丰水和以水稻为主的土地整理区,灌溉设计保证率较高。
抗旱天数是指作物生长期间遇到连续干旱时,灌溉设施的供水能够保证作物用水要求的天数。例如,某灌溉设施的供水能够满足连续50天干旱所灌面积上的作物灌溉用水,则该设施的抗旱天数为50天。
一般地,旱作物和单季稻区抗旱天数可为30~50天,双季稻区抗旱天数可为50~70天。
(三)除涝设计标准
除涝设计标准是指排水设施计划达到的除涝能力,它是确定除涝设计流量和排水工程规模的重要依据。如果除涝设计标准定得过高,则排涝设计流量和排水工程规模过大,工程投资和占地多,但出现排涝设计流量的机率不多,工程利用效率不高,造成资金和设备积压,工程经济效益较低。反之,如果设计标准定得过低,虽然工程规模小,投资少,但抵御涝灾的能力很低,除涝的作用不大。所以,应根据自然条件、涝渍灾害、治理难易和工程效益等,进行全面权衡,综合分析确定。
除涝设计标准一般用某一设计频率(或重现期)的几日暴雨在几日内排除,使作物不受淹来表示。它包括重现期、暴雨历时和排除时间三方面的内容,前两项决定着暴雨量的大小,再加上排除时间就决定了排涝流量的大小。目前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暴雨重现期为5~10年一遇,相应的频率为20%~10%。对于旱作物,通常采用1~3日暴雨1~3日排完,对于水稻一般采用1~3日暴雨2~5日排至耐淹水深。
(四)道路设计标准
道路设计的技术标准是对道路路线和构造物的设计与施工在技术性能、几何形状以及尺寸、结构组成上的具体尺寸和要求。土地整理区的道路设计主要是乡村道路和田间道路,基本上以供行人和各种农业运输工具通行为主。乡村道路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一般不列入国家公路等级标准。根据《土地整理开发整理标准》(TD1011~1013-202_),土地整理区道路可以划分为两类:
田间道:主要为村庄之间以及村庄到田间的道路,一般宽度为4~8米。
生产路:主要为田间道的联结道,是田间道进入地块的通道,宽度不大于2米。
根据目前的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土地整理中的田间道和生产路路面以非硬化处理为主。但经济发达地区和山区,路面等级标准可适当提高,以满足实际需要。
四、土地整理工程布局与方案比选
(一)工程布局原则
通过实地踏勘、基础分析和确定各项工程设计标准后,就进入具体的工程布局阶段。土地整理工程内容多,涉及土地平整工程、道路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农田防护工程等。各项工程布局都有自己的原则要求,土地整理工程布局的总体要求是,各单项工程的布局在充分体现自身功能价值的基础上,做到整体布局最优。总体布局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1、土地利用布局应综合考虑土地适宜性、当地农业发展规划与农民意愿;
2、土地整理工程配置应与土地利用布局紧密结合;
3、制定工程技术措施时要考虑其适用性与经济性;
4、尽量避免或减少土地权属调整。
(二)工程布局的基本次序
对一个具体的土地整理区域,各项工程布局应该有一个先后次序。一般的,首先进行道路布局。其次,进行灌溉与排水工程布局。地形特殊的情况下,优先进行灌排工程布局或交替布局。最后,进行田块和农田防护工程布局。但各项工程布局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先后次序。在进行各项工程布局时,还要考虑各项工程的布局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优化组合,如道路、沟、渠、林之间,进行组合布局,可以减少工程量,节约用地。但各项工程之间不同的组合形式,各有其优缺点。一个项目工程的总体布局也存在不同的方案,各方案也各有其利弊,这就需要进行方案比选。
(三)工程布局方案比选
并不是所有项目的工程布局方案都存在比选的问题。只有在不同方案之间非常难以取舍时,才需要进行方案比选。方案比选也许是单项工程的不同方案比选,也可能是总体布局方案的比选。总之,方案比选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技术可行性,即所采取的工程措施本身在技术上是否可行;
其次,运营成本,即把这种方案付诸实施,是否超出投资范围,建成后的运营成本能否承受;
再次,使用便利性,即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能否为当地农民所接受。实行土地家庭承包后,农民的生产管理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这一点需要引起重视。
最后,投资效益,投资效益是综合性的,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和社会效益,需要进行全面权衡。
在进行方案比选时,应充分征求当地技术专家和农民的意见,难以取舍时,可以地方意见为主,但必须符合土地整理政策。
工程布局应形成工程总体布局图或单项工程布局图及其说明。工程布局图可采取分区编号,以利于编制布局说明。
五、工程设计
工程布局完成后,将进入单体工程设计阶段。在具体的工程设计前,设计人员首先需要对设计对象进行分项分类统计,以便搜集设计资料。其次,设计人员应与工程规划人员进行充分交流,了解工程布局思路以及对工程设计的特殊要求。
(一)工程设计依据
工程设计的依据主要包括:
1、土地整理的政策、法规;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评审与批复意见;
3、工程布局图及其说明;
4、工程设计标准;
5、相关行业技术标准与规范。
(二)工程设计内容
1、道路工程设计,包括道路横断面设计和典型道路纵断面设计;
2、水利工程设计,包括灌溉渠道、排水沟横、纵断面设计,水工建筑物设计等;
3、农田防护工程设计,包括梯田设计、农田防护林设计,水土保持林设计、护路、护沟、护渠林设计等;
4、土地平整工程设计,包括田面高程设计、土方工程量计算、土方调配等。土方调配应包括道路、渠道、排水沟的土方;
5、典型田块设计。
(三)工程设计步骤
1、根据工程布局图及其说明,列出所有需要设计的工程名称、设计标准、位置及其注意的事项;
2、在全面熟悉设计对象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搜集所需资料;
3、进行有关参数选取和计算,设计单体工程设计;
4、计算单体工程设计工程量。
(四)工程设计成果
工程设计主要成果包括:
1、项目现状图;
2、工程布局图;
3、单体工程设计图册;
4、工程设计报告。
六、土地利用结构平衡分析与工程量汇总
(一)土地利用结构对比分析
土地整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因此,通过土地整理究竟可以新增多少耕地面积是土地整理工程设计阶段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所有单体工程设计完成后,要核实和计算各项工程的占地面积,进行土地利用结构平衡分析。
进行土地利用结构平衡分析,首先,计算各项工程用地面积。具体方法是,线形地物如道路、沟渠等根据宽度和长度计算面积,其它单体工程根据设计图及其说明计算占地面积。其次,根据土地利用分类,分图斑量算整理后各地类面积。第三,进行“整理后”各类面积汇总,核实总面积是否相等。最后,进行“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对比分析。
(二)预算工程量汇总
进行工程量汇总,目的是为土地整理工程预算提供依据。工程量汇总必须根据预算编制要求,做到分项分类统计,并配有说明。
七、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土地整理工程施工、统筹施工全过程的重要技术经济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在于科学组织施工、提高工程施工效益。施工组织设计是编制工程投资估算、概预算和招投标文件的重要依据。
(一)施工组织设计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包括:
1、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意见;
2、工程所在地有关基本建设的法规政策;
3、当地土地整理工程建设的施工设备、管理水平及技术特点;
4、工程所在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等;
5、土地整理区勘测设计专业成果。
(二)施工组织设计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包括:
1、施工总布置,包括施工场地划分,水电管线布置,场内交通,场地防洪排水,各项施工机械设备、材料数量等;
2、主要工程施工工艺与设备安装;
3、施工总进度。
八、成果整理
在工程布局和设计完成后,即进入成果整理阶段。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成果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编绘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图册,包括工程总体布局图、单项工程布局图、土方调配图、典型田块设计图、单体工程设计图等。其中道路、沟渠等线形工程应包括横断面图和典型纵断面图。单个建(构)筑物应包括正、立、剖面图。
2、编写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报告。设计报告是土地整理项目情况及工程设计的总说明,要求文字精练,重点突出,分析透彻,数出有据。
3、需要提交的重要设计资料装订成册,如地质勘探资料,地下水开采证明资料、整理区农民对项目工程布局与设计的意见,评审意见等。
第二篇: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土地资源的整理变得更加重要,本文从当前的实际出发,分析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土地整理;工程设计;问题;对策
1、前言
我国国土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近年来,各种土地工程建设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削减,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原因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资源被毁掉。与此同时,人口不断激增、经济的迅猛发展又需要更多地空间,因此,开展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是十分必要的,而在此工程之中,初期设计又是重中之重,以下将结合实际分析设计过程中所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2、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的概况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是依据已经被批复的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为准则,在施工前调查和分析土地整理区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拆迁、农田防护林和水土保持等,经过技术经济综合分析,明确在既定条件下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最终提出设计文件及图纸,以此作为施工的依据。
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要进行就必须有经济的支撑,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工一般可包括前期工作、基础分析、拟定设计标准、工程布局、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与工程量汇总以及成果整理几个阶段。通过综合整治和改进土地的利用状况,不但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以此缓解当今愈来愈严重的人地矛盾,而且可以扩大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水平,并在大范围内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3、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前期工作及基础分析不到位。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要依托于整理区的土地利用现状、水土资源的基本情况、各种水利设施、自然地理大环境等一系列基础性的条件,所以对当地基本条件的分析尤为重要,需要严谨对待,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如果这些都不到位,将会对整个工程设计的科学性、经济合理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有些地区受地形地貌等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每年的降水量总值波动较大,而且年内的各季降水量也分布不均,因此,在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中,就应当要对整理区各种水文地理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并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计算,但是,由于调查人员态度懈怠,没有经过全面的分析就得出结论,导致设计中漏洞百出,设计不能解决整理区的问题。
3.2理论设计与现实状况脱节。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之前,都需要专业人员深入项目区,全面深入地了解和调查整个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水文情况,但是现实情况中,因为人员不够或者人员不负责等因素,导致了整个调查研究结果质量下降,大大缩水,影响之后一系列设计与建设问题;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中,部分的设计人员过分追求项目的美观性,忽视本来存在的问题,因此还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纠纷问题,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影响国家社会的发展。
3.3设计实际所达到的效益低下。土地整理的目的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使其价值最大化,一个成功的设计可以合理的利用和分配土地资源,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实际的土地整理项目建设中,设计投入使用之后,并未能发挥太多作用,设计项目对土地环境进行大规模改造的同时,使土地资源环境发生巨变,影响了整个的生态环境,导致其结构发生变化;整理土地资源之后,农户仍然没有改变其生产方式,生活水平也没有更多的提高,这也是导致整理之后,整个工程效益无法体现的原因之一。
3.4设计过程中,当地的民众参与和交流不足。一个项目的成败,不仅取决于设计者,更是取决于最终使用项目成果的人,土地整理项目的成果最终的使用者是农户,而相对来说,农户比设计者更加了解实际的土地资源状况,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农户的参与是尤为重要的,他们可以提供更多有价值有建设性的意见,提高整个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国外的城市规划中,也有公民参与的成功典范,我国的土里整理项目中,作为最了解情况的农户参与度并不高,大多的走访和调查也只是流于形式,难以得到真正有效的意见和想法。
4、土地整理项目设计的建议及对策
4.1提高基本资料调查分析的质量。项目地的整体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自然地理环境,包括水文土壤等方面的资料必须认真地去收集,根据调查的资料进行可行性研究,以报告形式呈现,报告中应该包括结合实际情况对水土资源、交通生活条件的详尽分析,论证项目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最终的设计图件应该包括详细的项目区地形地质地貌、各种基础设施,考虑当地农林牧渔业以及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需求与规划,符合相关的技术规程与法律法规,以利于下一步的正式规划与建设。
第三篇:项目工程设计思路
项目工程设计思路
根据“以人为本,按需设计,量体裁衣”的原则,在设计思路上着重从保证智能化工程建设的合理投资、长期稳定、易于扩容及内部工作人员的安全、方便使用的角度展开。
1先进性:
采用国内外通用的最新先进技术和优质品牌产品,并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适度超前。
2成熟性:
采用经过工程运行试验的成熟的先进技术和产品,性能稳定,可靠。 3开放性:
采用开放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整个系统具有互联性和互操作性。 4标准化:
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和标准化的产品(包括软件)。
5可扩展性:
系统设计应考虑到未来的发展,留有必要冗余便于系统升级、扩展。 6安全性、可靠性:
采用安全设计技术,确保楼内的人员、设备、重要文件资料、信息等的安全。
7实用性:
应符合使用要求,最大限度满足实际需要,面向应用、注重实效。 8可集成性: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使用与管理的需要,应整体规划、深化设计,逐步集成,不断完善整体功能,并应综合优化组合,避免重复设置。 9宜管理性:
系统软、硬件的设计、集成要充分考虑使整个系统运行操作简单,人机界面友好,管理科学、便捷,易于维护。
10经济性:
系统应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和长期运行效益。
第四篇:建设工程设计招投标程序
建设工程设计招投标程序
(1)承办部门:开发商或其代理机构
(2)申报资料:①建设项目计划批文;②建设工程设计规划要求通知书及附图;③招标投标工作计划及方案;④设计任务书;⑤招标人或代理机构工作能力证明材料及资格证书;⑥委托代理协议或合同。
(3)申办程序:①招标人或其代理机构按规定提交申报材料(包括:计划批文、设计规划要求通知书、设计任务书等);②填报《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申报表》;③审核项目情况及招标条件,登记备案;④对发标、评标及方案评审等活动实施现场监督;⑤中标方案确定后,招标人提交招投标情况报告;⑥签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意见书》。
(4)办结时限:2个工作日。
(5)应注意的事项:单体100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工程,必须进行设计招标,行政监督部门为市建委设计处。
一、前期准备
1、需甲方提供的资料
1)用地红线图(注:应有明确的坐标)
2)原始地形图(最好甲方已将红线落于地形图上)
3)相应区域城市规划图(明确周围建筑状况、性质、层数或高度、定位;周围市政道路定位、宽度、节点的坐标、标高及道路的坡度;市政绿化带宽度;是否有高压线等需要避让的东西。)
4)规划要点(明确用地性质、容积率、覆盖率、绿化率、规划规模、高度限制、机动车非机动车规模、建筑退红线要求等)
5)各地政府的相关规定、城市规划管理条理等(重点关注有关键建筑间距、日照分析、高中低层及点式板式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用地红线的具体要求、各地针对不同情况在总图上对于消防的不同要求)
6)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涉及到具体的设计内容、设计方向、出图深度、时间控制等)
7)用地批文(此文关系到此项目是否可以立项,亦即说明一个项目是否真实可实施的项目,在设计文件档案管理上这是不可缺少的文件)
2、相应准备:
1)明确相关设计的一些规范及防火规范;在总图、单体设计上有何约束;
2)根据设计任务书明确建筑的定位、把握大的设计方向;
3)将建筑用地根据不同情况分类,明确优势劣势;
4)根据规划要点及设计任务书测算建筑规模,可能形成几种模式,优化方案方向。
5)根据甲方的进度要求及工作量拟定工作时间表,时间表上应留出必要的审图时间,甲方配合的时间则较为机动。
6)收集整理相应的参考资料。
注:其中第3、4步的工作对一个项目把握其设计质量而言尤为重要,关系其是否能够完成最合理、最优化的设计。
二、设计阶段进行中应注意的几点
1、总图规划:
1)市政规划上的相关硬性规定要明确并绝对服从;
2)总图中有关消防的规范、消防道路的分布、消防车出入口的设置、消防道路的宽度、消防控制中心的位置、高层建筑消防疏散口的位置;
3)建筑出入口的位置、机动车道、人行道的分布、不同人群的流线关系、机动车车流、非机动车流与人流的关系、搬家车道的设计、无障碍设计、机动车停车场车(库)的设计及其出入口的位置;
4)小区的管理、居住小区设计物业管理、社区活动场地、儿童活动场地、社区医疗保健、公厕等;
5)环保设计:垃圾收集、处理、运送;废水的排放等;
6)绿化设计:把握绿地率,注意绿化设计与消防车道、消防普救面、地下室等之间的关系,遵守互相避让、互为对方提供条件的原则;水体的设计注意标高与地下室之间的层高关系;
7)场地的竖向设计:控制场地的坡度与建筑各个出入口连接、道路的坡度;原始地形为坡地的要优化场地,尽量合理的运用高差减少土方量;沿海(江河)的城市的项目要注意当地的防洪标准;
8)建筑间距的控制;
9)建筑形态的把握、建筑类型的分布合理性;
10)小区小的气候条件的利用、改造等(日照、夏季主导风向等)
11)建筑规模总体把握,天际线的合理设计;
2、单体设计
1)相关设计规范、消防规范、尤其是相关的一些强制性条文;
2)建筑不同类型比例的把握;
3)建筑不同类型的定位、特点;
4)建筑立面风格的把握;
5)根据总图明确每栋建筑的绝对标高,协调各建筑之间在总图中的关系;
6)每栋建筑交通的合理组织,核心筒的摆放;
7)建筑细节的设计:以住宅户内设计为例:
a.户门、房间门、窗的位置的合理性,需关注是否影响家具摆放、是否可以满足顺畅的流线、房间内是否能保证充足采光;
b.厨房、卫生间的布置,需关注相关的尺度规定、摆放是否合理、使用是否方便、上下水管及煤气管道的合理位置,通风是否良好,是否能保障足够的隐私性; c.室内外空调机的位置;
d.雨水管、污水管、冷凝水管的合理组织;
e.不同房间的家具的合理摆放、尺度要求、舒适程度;f.避免对视、避免风水中的禁忌等
8)如有地下停车库、设备用房、人防工程等,在满足相关规范的前提下还应保证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应优化设计,因为地下室的工程造价是比较高的;
9)建筑设计应考虑节能要求,平面设计应控制建筑的体型系数,立面设计应考虑工程造价、施工难度等;
10)一栋建筑毕竟是几个专业共同设计完成,所以在单体设计上应为其他专 业的合理设计提供可能;
11)控制建筑面积、设计进度
三、成图制图(黑白图)中应注意的地方
1、总平面
1)区域位置图(有些地区此图可出彩图);
2)现状地形图:此图可以彩图形式出,地形地貌复杂的要单独出图,不复杂的一般大多是与总平面图出在一起;
3)总平面图布置:此图建筑采用屋顶投影平面图,需标注清楚的是:
a.用地范围外50米范围内相邻的已有建筑及待建建筑或用地的名称、建筑层数,与本区内新建建筑的距离;
b.市政道路的名称、宽度、坡度与长度、变破点标高、道路中心线交点标高、转弯半径、与用地红线的间距;
c.表明用地红线、绿线等及坐标;
d.场地人行、车行的主要、次要出入口,机动车主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红线交叉点的距离、与周边汽车站的距离;
e.红线内设计建筑的名称、编号、层数、与用地红线的最近距离、与相邻建筑的最近距离;
f标明地库范围(虚线)、地库出入口的位置、建筑主要出入口位置;
g.注明红线内主要道路、地面停车场、广场、活动场等特殊用地,标明物管、门卫、消防控制室、公厕、垃圾收集点等;
h.经济技术指标、指北针与风玫瑰、设计图例等
4)总平面图(1:500):此图侧重表达的是建筑的定位与场地的竖向设计,建筑单体采用建筑首层平面图。上图中的b/c/g相在此图中仍需表达,另需注明的是:
a.注明建筑定位坐标、建筑名称及编号;
b.建筑出入口处室内室外绝对标高、场地内不同区域的绝对标高、场地坡度; c.场地内主要道路(主要是指机动车道和消防车道)的宽度、坡度、长度、转弯半径、与建筑的距离,道路中心线交点及标高;指北针、风玫瑰、设计图例
5)道路系统设计图:此图经常与总平面和在一起,有些地方要求单独出图,和在一起出图时上图需加上主要道路断面图
6)消防系统设计图:此图侧重表达消防设计,需标明消防道路出入口、消防道路路宽、坡度、长度、与建筑的距离、消防扑救面的位置、宽度与建筑的距离、消防道中心线交点坐标、标高、变坡点标高、消防控制中心位置等。
7)绿化水体系统设计图:此图在、主要是园林部门需要图纸,用于计算绿地率,需要注意绿地面积的计算标准。
8)场地剖面图:场地变化较大‘设计交复杂的位置
9)日照分析图
10)土方平衡图(一般地形较复杂,场地高差较大的项目需要此图)
2.设计说明、各种表格
3单体成图
四、校对、审核、审定、打印装订成图
五、方案汇报、与后续设计单位交底
六、后期配合
第五篇:建设工程设计申请程序
建设工程设计(含设计施工一体化)企业资质初审
创建日期:202_/7/22信息来源:行政审批处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建设工程设计(含设计施工一体化)企业资质初审
2、办理单位: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3、办理窗口: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建委窗口
4、承诺时限:10个工作日内上报
5、收费标准及依据:不收费
6、窗口电话: 869***35869219257、投诉电话:86924837、86921930
二、法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十二条、十三条;
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第七条;
3、《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八条。
三、办理程序
第一步:申请人需先登陆“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门户网站
(),进入“电子政务大厅”在“四川省勘察设计企业管理系统”中填报、《工程勘察、工程设计企业资质申请表》并打印; 第二步:申请单位(工商注册在成都市)持相关材料向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市
建委窗口提出申请,提交相关材料;
第三步:申请人资料齐全,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在承诺时限内上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审批。
四、申请材料
三、申报材料
(一)首次申请、分立、合并办理工程设计资质,需提交以下材料:
1、《工程勘察、工程设计企业资质申请表》(在四川省建设工程勘察企业资质管理信息系统中填报、打印一式二份,电子文档一份)。
2、附件材料(一式一份,用A4纸装订成册):
①企业法人、合伙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②企业章程或合伙人协议文本复印件(需附股东签字或盖章页);③企业法定代表人、合伙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
④企业负责人、主要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的身份证明、任职文件、毕业证书、职称证书等复印件,主要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情况及业绩表”;
⑤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申请表中所列注册执业人员的身份证明复印件、企业注册所在地省级注册管理部门盖章的注册变更表或初始注册表;
⑥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标准要求的非注册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证明、职称证书、毕业证书等复印件,主导专业的非注册人员还需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情况及业绩表”;
⑦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标准要求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注册、非注册)
与企业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主要页(包括合同双方名称、聘用起止时间、签字盖章、生效日期)、与原聘用单位解除聘用劳动合同的证明或近一个月的社保证明复印件;其中,对军队或高校从事工程设计的事业编制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不需提供社保证明,但需提供所在单位上级人事主管部门的人事证明材料;
⑧办公场所证明,属于自有产权的出具产权证复印件;属于租用或借用的,出具出租(借)方产权证和双方租赁合同或借用协议的复印件。
⑨公司关于企业资质合并、分立的相关决定及原工程设计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办理资质合并、分立时候提交)。
(二)申请工程设计资质升级,需提交以下材料:
1、《工程勘察、工程设计企业资质申请表》(在“四川省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管理系统”填报、打印一式二份,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审批需转相关部门审核的另增加一份,电子文档一份)。
2、附件材料(一式一份,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审批需转相关部门审核的另增加一份,用A4纸装订成册):
①企业法人、合伙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②原工程设计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
③企业负责人、主要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的身份证明、任职文件、毕业证书、职称证书等复印件,主要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情况及业绩表”;
④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申请表中所列注册执业人员的身份证明复印件、加盖执业印章的注册证书复印件;
⑤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标准要求的非注册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证明、职称证书、毕业证书等复印件,主导专业的非注册人员还需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情况及业绩表”;
⑥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标准要求的非注册专业技术人员与企业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主要页(包括合同双方名称、聘用起止时间、签字盖章、生效日期)及近一个月的社保证明复印件;其中,对军队或高校从事工程设计的事业编制的非注册专业技术人员不需提供社保证明,但需提供所在单位上级人事主管部门的人事证明材料;
⑦满足工程设计资质标准要求的企业业绩证明材料,包括:工程设计合同主要页的复印件;建设单位(业主)出具的工程竣工、移交、试运行证明文件,或工程竣工验收文件的复印件。
(三)申请工程设计资质增项,需提交以下材料:
1、《工程勘察、工程设计企业资质申请表》(在“四川省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管理系统”填报、打印一式二份,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审批需转相关部门审核的另增加一份,电子文档一份)。
2、附件材料(一式一份,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审批需转相关部门审核的另增加一份,用A4纸装订成册):
①企业法人、合伙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②原工程设计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
③企业负责人、主要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的身份证明、任职文件、毕业证书、职称证书等复印件,主要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情况及业绩表”;
④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申请表中所列注册执业人员的身份证明复印件、加盖执业印章的注册证书复印件;
⑤工程设计资质标准要求的非注册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证明、职称证书、毕业证书等复印件,主导专业的非注册人员还需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情况及业绩表”;
⑥工程设计资质标准要求的非注册专业技术人员与企业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主要页(包括合同双方名称、聘用起止时间、签字盖章、生效日期)及近一个月的社保证明复印件;其中,对军队或高校从事工程设计的事业编制的非注册专业技术人员不需提供社保证明,但需提供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人事部门的人事证明材料。
(四)延续工程设计资质,需提交以下材料:
1、《工程勘察、工程设计企业资质申请表》(在“四川省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管理系统”填报、打印一式二份,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审批需转相关部门审核的另增加一份,电子文档一份)。
2、附件材料(一式一份,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审批需转相关部门审核的另增加一份,用A4纸装订成册):
①企业法人、合伙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②原工程设计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
③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申请表中所列注册执业人员的身份证明复印件、加盖执业印章的注册证书复印件;
④工程设计资质标准要求的非注册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证明、职称证书、毕业证书等复印件,主导专业的非注册人员还需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情况及业绩表”;
⑤工程设计资质标准要求的非注册专业技术人员近一个月的社保证明复印件;其中,对军队或高校从事工程设计的事业编制的非注册专业技术人员不需提供社保证明,但需提供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人事部门的人事证明材料。
(五)申请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需提交以下材料:
1、企业首次申请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需提交以下材料:
①《工程设计施工资质申请表》(在“四川省设计施工一体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填报、打印一式二份,电子文档一份;
②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③企业的验资证明或经审计的资产负债表;
④企业章程;
⑤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简历及任命文件;
⑥ 企业技术负责人简历及任职文件、毕业证书、资格证书或注册证书、职称证书、主持完成的工程业绩证明;
⑦企业注册执业人员身份证明、资格证书或注册证书、个人业绩证明(资质标准中要求提供的);
⑧企业非注册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证明、毕业证书、职称证书、项目经理资质证书、个人业绩证明(资质标准中要求提供的);
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注册和非注册人员)与原聘用单位的解聘证明或有关人事管理部门出具的人事关系证明,与现聘用单位签定的劳动合同及社会保险证明;
⑩企业的工作场所及必要的技术装备证明;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技术、安全、档案等方面管理制度文件。
2、企业申请资质升级、增项、延续,除提供以上材料外,还需提供以下材料:
①资质证书正、副本;
②企业近三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③企业完成的工程业绩证明。
注: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证书的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届满,企业需延续资质证书有效期的,应在有效期届满前30日内,通过初审部门向资质许可机关提出资质延续申请。未提出申请的,有效期届满后由资质发证机关收回资质证书。
四、其他要求
1、附件材料采用A4纸装订成册。附件材料应按上述所列申报材料顺序列出详细
目录和页码,并有目录和分类编
号;
2、申请人要如实填报《工程勘察、工程设计企业资质申请表》,企业法定代表
人须在申请表上签名,对其真实
性负责。
3、申报材料要清楚、齐全,出现数据不全、字迹潦草、印鉴不清等难以辨认的,资质受理部门可不予受理;
4、以上申报材料均需提交复印件并核验原件。复印件应加盖企业公章,注册执
业人员注册证复印件应加盖
个人执业印章鲜章,否则复印件无效。
5、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初审后,在承诺时限内将初审意见在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上公示。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初审合格后,将初审意见和企业全部申请材料上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