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立市
生态立市,崛起绿色镇江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镇江生态文明实验区”,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也是镇江未来定位,做到生态环境良好,我市还特别提出“天蓝、地绿、水净、生态修复”四项核心工程。
北临长江,古运河穿城而过,主城区拥有26座山体,我市市域范围内丘陵特色鲜明、水库湖泊众多。禀受江南城市中独特的自然山水和生态优势,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计划(2013-2015)中,镇江“生态立市”战略也被要求全面深化。
生态文明既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加速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中的镇江如何推进?记者日前采访了该计划的起草牵头单位、市环保局的副局长姚继承,就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计划进行了解读。
本报记者 戴慧
总体要求
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全面深化“生态立市”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着力推进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大力实施“低碳、天蓝、地绿、水净、生态修复”工程,打造苏南生态建设样板和生态城市品牌,建成产业和城市科学共融、经济和生态和谐共生、创业和居住幸福共享的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
发展目标
以“低碳、天蓝、地绿、水净、生态修复”为核心,加大环境投入,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到2015年底,污染排放总量得到控制,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苏南地区现代化建设指标体系中12项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基本达标,为实现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建设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低碳
为什么放核心工程首位?
为什么要着力推进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为什么在大力实施的五项工程中低碳被摆在首要位置?为什么在12项量化考核指标中,低碳指标占据了一半篇幅?无论从总体要求、发展目标来看,还是对推进计划中量化考核指标进行分析,我们都“嗅”到了镇江深化“生态立市”的一个核心工作重点——低碳。
在姚继承看来,要想改善环境质量,首先是对污染源头的控制,而环境污染从何而来?其实涉及工业、生活方方面面。近年来镇江经济发展迅速,但产业结构长期偏重,2012年重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化工、造纸、建材、电力等传统产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9%,SO2和COD(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却分别占到全市工业排放总量的90%和60%以上。仅从经济发展角度而言,产业结构若不转型升级,寻求绿色发展,污染问题就无法得到根本性解决,而这就势必牵涉到以低碳理念来开展工作,“低碳发展,事实上是从根本上来改善镇江整体的产业发展结构。”姚继承说。
今后,我市将构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与现代高效农业为主体的低碳产业体系,推进建筑和交通等重点领域低碳化,倡导低碳生产和生活理念,探索建立低碳城市建设与管理新模式。到201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9%。
当然,低碳发展不仅仅是理念,更在于行动。姚继承坦言,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认识的过程。而推进计划重点项目列表中,低碳工程从低碳生产模式、低碳建筑、低碳能源、低碳交通等方面共计排定了32个加以支撑的具体项目。
天蓝、地绿、水净、生态修复
天蓝工程
目标:改善空气质量,到2015年,全市空气质量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提高到55%以上。
该工程着重针对机动车尾气、挥发性有机物、工业烟粉尘、扬尘、秸秆焚烧,以及餐饮油烟等六大污染防治进行了要求,并排定了11个重点项目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镇江人一直关注的东部地区异味问题,在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中也有所提及,到2015年底将基本消除。针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我市将完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绩效档案,落实年度治理计划。完成镇江联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任务。开展油气回收综合治理,油气回收治理改造任务完成率100%。
不少市民所诟病的城区餐饮油烟扰民问题,到2015年底也将基本消除。对此,推进计划要求完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严格餐饮服务企业准入控制,从源头上减少敏感区餐饮油烟污染。推广餐饮油烟污染防治新技术、新设备,提高防治能力。
另外,到2015年,我市将完成24个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建设,完善秸秆禁烧工作长效机制。通过加强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探索秸秆综合利用补偿机制,完善秸秆收集、贮运服务体系,做到秸秆焚烧污染防治疏堵结合。
地绿工程
目标:改善居住环境,创成国家森林城市。到2015年,全市森林(林木)覆盖率达26.6%,城镇绿化覆盖率达37%。
该工程从绿色通道建设、绿色家园建设、城市增绿建设以及高效林业建设四方面有所侧重,并排定了8个重点项目支撑。
绿色通道建设。实施万亩交通绿化工程,绿化造林1.5万亩。对160公里国、省干线公路两侧各20米范围进行绿化整治。做好润扬大桥、泰州大桥出口及沿线环境整治和绿化提升工作,完成京沪高铁生态景观廊道建设。
绿色家园建设。完善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规划,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项目建设。将小城镇发展与绿化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重点推进建制镇绿化工作。到2015年,建制镇绿化覆盖率达到26%。实施绿色村庄建设工程,重点打造100个绿化达标村和绿化示范村。城市增绿建设。推进防护绿地建设,重点实施东翼与主城、高资与主城之间的生态防护林建设。推进公园绿地建设,充分利用旧城改造、新城建设中占地面积10亩以下的土地,加快建设街头游园绿地。结合市区山体整治,建设特色主题公园。推进林荫路建设,科学选择道路绿化品种,增加各类适生大乔木用量,提高道路绿化覆盖率。推进城乡一体绿化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新型园林城镇。推进立体绿化建设,结合山体、河道整治和道路绿化景观提升,大力推广山坡、河道挡墙等垂直绿化,提升城市景观。构筑多层次、多功能、网络化的绿地系统。
水净工程
目标:改善城乡水质,到2015年,全市地表水水质好于Ⅲ类的比例高于60%。
该工程主要涉及五方面,分别是加强城市水系治理、完善污水截流体系、加强农业污染治理、强化船舶污染整治以及确保饮用水安全,同时排定了18个重点项目支撑。
加强城市水系治理。定期疏浚骨干河网,重点开展入太湖河流及其一级支流的清淤工作。继续开展主城区河流整治和丹阳市九曲河等辖市区河流整治。到2015年,完成句容市、丹徒区13条河道综合整治任务。开展苏南运河水环境综合整治。认真落实断面长责任制,加快推进断面达标工作,加大断面水质异常调查处置力度。推进水系贯通工程建设,基本消除“断头河”。
完善污水截流体系。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东区污水处理厂、丹阳石城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二期扩建工程、丹阳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句容市宝华新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和黄梅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对朱方路、象山河、丁卯桥周边约5平方公里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提升改造36个乡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增污水管网135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万吨/日。到2015年,城镇污水达标处理率提高到85%。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源保护,重点加强水源有毒有害物质监测与控制,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建设大港水厂,完成老城区20公里供水管网改造;完成凌塘水库备用水源地的规划、保护工作;启动征润洲取水口改造工程,实施离岸取水工程,推进各自来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完善城市供水应急机制,保障供水安全。做好乡镇区域供水工作,确保管网全覆盖。
生态修复工程
目标:确保生态安全
工程主要涉及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严守生态红线、强化矿山复绿建设、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和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六方面,姚继承着重提到了其中的严守生态红线。
他介绍,生态红线区域对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事实上,就在今年8月底,江苏省还专门制定发布了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而我市在严守生态红线行动中,将依托水系、丘陵山体和湿地,构筑“一横一纵两片”生态网架(长江生态走廊、西部森林生态涵养带、西部农业生态涵养片和东部农业生态涵养片)。严格调减长江岸线开发强度,逐步转移沿江重污染企业,建设长江干流及支流防护林带水廊屏障,保护长江生态岸线。严格控制丘陵山地开发建设活动,防止水土流失,加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保护,推进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确保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在20%以上。
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继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市之后,再获新殊荣。日前,国家环保部发布通知,我市大市以及句容市、扬中市、丹阳市、丹徒区成功入围第六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新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污染物监测为6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和臭氧。
第二篇:生态立市
全面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十二五”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生态建设和造林绿化的关键阶段,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必须坚持“南护水源,中调结构,北治风沙”的方针,紧紧围绕“节水、治沙、造林、防污”等重点开展工作。
第一、加大防沙治沙力度。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造、封、禁并重,乔、灌、草相结合,工程治沙与生物治沙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一是抓紧实施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规划。确保在未来5年完成封育、造林、工程治沙123万亩的目标任务。二是全力实施天龙百万亩生态林建设项目,有效提高我市治沙和生态恢复国土面积的百分点。三是加大防沙治沙科技推广力度,围绕建立“国家有投入、科技作支撑、农民有收益”的防沙治沙长效机制,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工程治沙与生物治沙相结合,造林、封育、封禁保护相结合,大力推广压沙新方法、新途径,研究解决沙区盐碱化防治等技术难题。四是积极创新防沙治沙体制机制,制定完善优惠政策,吸引、支持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防沙治沙、开发利用沙漠,发展沙产业,形成全社会防沙治沙的良好氛围。
第二、构建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生态安全体系。确定围绕“一个生态绿轴、六条水源涵养廊道、多个生态协调区”构建生态安全体系。一是高标准完成以金大快速通道为重点的通道绿化,突出抓好金大快速通道沿线特色林果示范长廊建设,把通道沿线建成特色林果栽培模式示范带、效益示范带。二是按照“一路一景、一园一景,统一规划、统一苗木标准、统一栽植、高标准绿化”的要求,针阔叶树齐上,乔灌树并举,国道、省道、县乡道路绿化同步建设,力争达到“一园一景,各具特色,高标准绿化”的目标。三是加大城镇乡村绿化美化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绿色单位、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
第三、加快特色林果基地建设步伐。“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是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模式,加快特色林果业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一是加大良种苗木繁育力度,集中扩繁酿造葡萄、红枣等四种特色林果苗木。要加强外调苗木监管力度。二是切实提高特色林果规范化建园水平,严格执行标准化建园技术规程,规范建园、科学建园。三是抓好日光温室红提葡萄延后栽培。日光温室红提葡萄延后栽培是山区调整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阳光产业。
第四、抓好农田防护林网建设。以乡村道路为骨架,农田地埂、渠道为网络,统一规划布局,带、网、片相结合,科学搭配树种,分步组织实施,建设高标准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网。制种基地要由企业投入建起农田防护林网。
第五、抓好南部祁连山水源林建设与保护。南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保障石羊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天 然绿色水库和生命线,保护和建设祁连山水源涵养林至关重要。一是加强封山育林。二是因地制宜地开展人工造林。三是全力实施海拔2800米以上高深山区农民下山入川工程。
第六、加强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力度。严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禁止开垦区内从事土地开发经营活动、严格禁止乱打井、严格禁止在重点区域放牧、严格禁止滥采滥挖。严格落实 “四禁”措施,提高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功能。同时,加强森林防火应急体系、外来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
第三篇:坚持生态立市 建设生态文明
坚持生态立市 建设生态文明
周先旺
《 人民日报 》(2014年02月13日07 版)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国家未来。习近平同志在湖北考察时指出,湖北要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黄石市作为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留下了巨大的生态赤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生态修复治理,积极建设生态文明。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消除环境危机隐患的重要保证。黄石市着力做好 “加减乘除”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通过加法做大经济总量,加快推进产业链建链强链补链工程,着力打造特钢、铜产品精深加工两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和国内第三大PCB生产基地;通过减法淘汰落后产能,依法强制关闭和整治全市348家“五小”企业和438家重点污染企业;通过乘法做优传统产业,重点支持特钢、铜材、建材和装备制造类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促使传统企业提升效能;通过除法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现代农业等生态产业,做大绿色经济这个“分子”,提高生态产业比重。
加强生态修复治理。深入推进水污染综合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工矿废弃地复垦、地质灾害和重金属污染治理等重点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全面启动覆盖城乡的“五边三化”生态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在城区边、集镇边、干道边、长江边、湖泊边持续大力进行绿化、洁化、美化。坚持把开发利用与修复治理统一起来,把采矿显性收益与环境治理成本兼顾起来,把原矿开采与矿产资源延伸加工、形成产业链布局统筹起来,按照“有序、有限、有期”的原则,做到依法开采、规范开采、集中开采、科学开采,实行开发一片、治理一片,开发完毕、治理到位,让绿色真正成为黄石发展的主色调。
完善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要求。黄石市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赔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和激励机制,健全矿山治理备用金制度,推动形成生态环境破坏者赔偿、建设和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格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探索运用市场化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资源交易、环境设施建设;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离任审计、生态建设实绩公示制度,把发展的责任套上生态的“笼头”。
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全社会的生态自觉,健全的生态基础设施是支撑。黄石市在各工业园区建设统一的污水处理、固废处置、热电气联供、生态隔离带等环保设施,实现园区生态化、低碳化;在城区打造一批小型森林公园,加快标准化农贸市场、星级公厕、污水管网等系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交优先、出租车换代升级等系列交通改革;在村镇,推动村镇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置,力争到2017年,每一个乡镇至少建一座垃圾压缩转运站和污水处理厂,每一个村有一辆垃圾清运车。
开展生态创建活动。生态创建活动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激励作用。黄石市大力开展生态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创和评选最美乡村活动。扎实推进森林城区、卫生城区创建,鼓励各县(市)区、各乡镇(街道)举办各层次园林博览会。2013年,铁山区将500多亩乱石成堆的工矿废弃地进行绿化改造,在国庆期间成功举办了园林花卉展览会,使工矿废弃地变成了大花园。以此为契机,黄石市积极筹办2014年首届市级园博会,坚持以园博会为导向,以各类生态创建活动为基础,加快形成全市动员、全民动手抓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
(作者为中共湖北省黄石市委书记)
第四篇:玉溪生态立市建设美好家园
玉溪生态立市建设美好家园
抚仙湖、哀牢山、抗浪鱼„„独绝的自然环境和物产构筑了玉溪生态品牌;聂耳、古滇国、花灯„„赋予了玉溪深厚的文化魅力;红塔山、玉钢„„为玉溪注入了炽热的发展动力。玉溪是一个有故事、美丽的生态之城,玉溪也是一方充满魅力和希望的乐土。
素有“云烟之乡”、“花灯之乡”、“聂耳故乡”美誉的玉溪地处滇中腹地,土地面积
1.53万平方公里,辖1区8县,总人口214万人。玉溪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生态优势,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等高原湖泊毗连成群,孕育了风景秀美的高原水乡。面对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两大任务,玉溪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的“生态立市、烟草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战略和“三优一特”经济发展思路,通过多年的努力,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生态建设谱新篇
玉溪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按照争当全省生态文明排头兵的要求,出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深入推进“七彩云南玉溪保护行动”,以三湖一海保护治理为重点,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和抚仙湖环湖文明走廊等工程,加大环境保护治理力度,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三湖一海”治理见实效
2007年12月26日,源自抚仙湖的湖水,经星云湖沿着23公里长的明渠暗道,通过九溪湿地净化后,奔腾流进玉溪市区,在出水口生态公园形成一道气势磅礴的大瀑布。“两湖大瀑布,十里柿花树”已经成了玉溪人闲时常去并自豪地向外推介的城市生态品牌。这条投资3.7亿元,全长23.45公里的出流改道工程,使星云湖劣Ⅴ类污水从此不再流进抚仙湖,截断了抚仙湖的一大污染源;而抚仙湖水倒流进星云湖,为加快星云湖生态的恢复提供了优质水源。两湖之水迂回穿行,浩荡流进玉溪市区,再回归南盘江,为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和支柱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这一改道,绕出了上千平方公里的生态循环大系统,惠及百万亩土地、百万城乡群众,也改出了玉溪“三湖一海”保护整治的崭新思路和环保活力。按照“在生态环境上多给子孙后代留好处,确保抚仙湖Ⅰ类水质,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水质明显好转”的奋斗目标,玉溪市确立了“因湖立策、治湖为先、治湖为本、湖清民富”的生态发展理念。修改完善并颁布实施了“三湖”保护条例,编制了抚仙湖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抚仙湖—星云湖流域产业结构调整等规划。“十一五”期间,玉溪市共投入资金9亿多元,组织实施了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杞麓湖调蓄水隧道、小流域治理及环境综合整治等水污染综合防治项目62个,确保了抚仙湖Ⅰ类水质,星云湖水质明显好转,为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的快速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杞麓湖水质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遏制,阳宗海水质不断改善。
环境治理从意识抓起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玉溪就得享“三个半”。但在过去,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制约,玉溪有水难用,万亩沃土靠天等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面对“三湖一海”日趋严重的环境和水资源污染形势,玉溪市开始拟定实施“三湖一海”的相关保护管理条例。在坚决封船、关矿、拆房,严格禁控、监管的同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也逐步确立了上下统一的坚定的生态环保优先意识。“三湖一海”的蓄水量占了云南总蓄水量的78%,可以说水资源保护的重任玉溪也占了78%。“发展建设难免会有失误,难免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但搞环保只会造福千秋后世。保护好三湖一海,就是保护了玉溪乃至云南的发展之源。”2003年,玉溪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确立“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保护抚仙湖,治理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的政策和措施,一个个重要环保工程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在“三湖一海”的治理保护过程中,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从源头治理,点源、面源、内源齐抓共治,为“三湖一海”建起了一道道生态屏障。
现在,环保理念在玉溪已经深入人心,环保行为已经成为玉溪人的行为常态,环保经济正在成为玉溪经济发展的标志。
工业治污从规划抓起
工业是一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标杆,“工业要发展,但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按照宏观调控政策,玉溪市在工业建设项目上把环保当做第一要素,不盲目上马,不分散建设,在严格环保考评的基础上以集中化工业园区为规划,立足于引进高新技术,坚决关闭淘汰落后产能。2009年,累计完成工业能源审计102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验收132户,拆除年生产能力10万吨的水泥立窑生产线1条、13万吨和11万吨的炼铁高炉2座,对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的“五小”企业进行了有序的整治和关停。不少企业已经把节能减排、循环利用作为自觉的生产和发展模式,大力投入开发新工艺、新技术,花园式厂区在玉溪的大小企业中屡见不鲜。同时,玉溪市不断加强执法力度,对重点企业实行了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共投入资金35379万元,对282户重点污染企业进行专项整治。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逐年降低,环境质量和空气质量显著改善,超额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被省政府授予节能突出贡献奖。
农村治理抓住环保源头
新型化工业在玉溪迅速发展,而加强农业面污染治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的农村生态建设工程也成效显著。
玉溪市坚持不懈地抓好城乡清洁工程和环湖文明走廊工程建设,组织开展了“清洁村庄、清洁田园、清洁河道”创建及抚仙湖保护日等系列活动,全面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十一五”以来,通过大力实施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对临近湖滨缓冲带的52个村落和重点污染防控区的37个村落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建成生物净化公厕45座、垃圾收集坑59个、沤肥池
1.6万口,建成人工湿地及湖滨带15块、面积达1500多亩,实施退塘2388亩;在星云湖、杞麓湖流域实施测土配方施肥100万亩,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成效明显,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珠江防护林保护工程,“十一五”以来,完成工程造林3.6万亩、封山育林7.4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25万亩。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4.2平方公里,抚仙湖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完成治理面积53平方公里。大力实施“退二进三”、“调一促三”,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三湖”地区重点发展无污染的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严禁新上污染环境的项目,重点建设项目环评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100%。
2007年以来,玉溪市通过抚仙湖周边建立起抗浪鱼保护基地、开展濒危鱼种人工养殖技术研究、组织放流抗浪鱼苗等举措,以抚仙湖抗浪鱼为代表的珍稀濒危土著鱼类种群数量正在不断增加,久违的抗浪鱼汛和青鱼阵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生态城乡换新颜
以生态建设为切入点,玉溪以中心城区生态城市为龙头,按照山、湖、线、点“三湖”生态城市群建设发展思路,以生态和快速干道为连线,着力推进“三湖四片区”生态城市群建设,抓好各县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全市城镇化水平从2002年的29.4%提高到2009年的37%。
中心城区初显生态魅力
“出流改道”是玉溪三湖生态城市群建设的灵魂工程,是推进玉溪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动力,是玉溪生态建设的神来之笔。抓住出流改道工程建成通水的历史性机遇,按照“两山两河、南北分工”的生态城市框架,加快了以水为特色、文化为灵魂的生态城市建设步伐。着力实施以改善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质量的“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宁静工程”、“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开展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中心城市20平方公里的生态市建设初具雏形。建成了气势磅礴的出水口瀑布和美轮美奂的聂耳音乐广场,玉溪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碧玉清溪的玉溪大河穿城而过,出水口公园等人造景观给玉溪平添了许多城市魅力。目前,城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了35.5%和40.2%,公共绿地面积达204.4万平方米,人均拥有公共绿地14.6平方米,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市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玉溪连续荣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和“中国十佳和谐发展城市”称号,已跻身全国城市百强、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空气质量居全国113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第9位。
生态县乡建设各具特色
在抓好中心城区生态城市建设的同时,市委、市政府把县城、重点集镇和小城镇建设与“三湖”生态城市群建设紧密结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势,加大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的力度,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在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完善城市功能,搞好服务配套,形成规模结构合理、辐射带动能力强、特色突出的城镇发展格局。积极开展生态县、乡、村创建活动,在3个县、20个乡镇、100个村委会启动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通海县建成了云南省第一家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江川县、易门县、华宁县被批准为全国生态示范区试点区。易门县突出水资源特色,“滇中水城”建设雏形初具;华宁县实施引水入城工程,着力打造“中国泉乡”品牌;江川县被命名为“中国绿色名县”;通海县被命名为“中国楹联文化县”;新平县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和区位优势,依托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成功走出了一条以镇带村、以工哺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路子。经过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全市1/3的县区被命名为全国生态示范区,1/3的乡镇被评为云南省生态乡镇,红塔区大营街镇入选2007年国家园林城镇。随着农村经济不断的发展,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观,有3个村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称号,有37个村荣获省级文明村称号。生态改善促发展
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以来,经过玉溪各族人民的辛勤耕耘,生产总值保持两位数增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重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翻番。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现在的玉溪不但是一座美丽、宜居的城市,也正建设成一座更具发展前景和吸引力的魅力之城。
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
全市生产总值由2002年278.9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44.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28245元,居全省第二位;财政总收入由2002年的105.6亿元增加到260.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2003年的22.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3.6亿元,居全省第二位。经济发展在全省处于前列。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
三次产业比重由2002年的11.5:58.9:29.6调整为2009年的10.4:61:28.6,一、二、三产业发展更加协调。烟草产业进一步巩固、矿电产业发展迅速、旅游产业稳步发展,2009年卷烟及配套产业完成产值321.2亿元,增加值271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72.5%;矿电产业完成产值435亿元,增加值88.22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23.6%;实现旅游总收入33.9亿元,比上年增长40.7%。县区特色经济快速发展,八个县区地方财政收入过2亿元,其中:红塔区达7.9亿元、新平县达4.4亿元。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的7314元提高到2009年的1474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2493元提高到2009年的5119元,增长一倍多。城乡居民拥有财富不断增加,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2002年底的126.8亿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318.5亿元,增长了1.5倍。城乡居民生活消费逐步从“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玉溪较大的消费潜力仅次于大连市,位居“中国城市汽车消费潜力榜”第二位。
社会进步促和谐
玉溪市紧紧围绕建设生态为人民,建好生态人民享,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关注民生,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经过多年的建设,玉溪不但建设成一座美丽的生态之城,也打造成滇中文化之城。玉溪大力弘扬聂耳时代精神,打造聂耳文化品牌,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实施乡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建成农家书屋304个。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三免”全覆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绩突出,职校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达1︰
1。加大投入,切实抓好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13个乡镇卫生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个社区卫生“双百”项目建设,建立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报销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03%,人均年筹资标准提高到100元;健全重大疫情处置和预防体系,有效应对各种重大疫情的发生。同时,社保体系不断完善,2009年,全市新增就业2.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的人数达106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生态为本谋未来
玉溪生态建设谱写了崭新的华章,实现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双赢。但生态建设任务艰巨、任重道远,在未来的玉溪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建设必将成为最大优势、最大潜力、最大发展动力。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优化农业布局,以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和观光农业等现代生态为发展方向,以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加工为主导,积极开展中低产田改造,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和推进农业废弃物资资源化、无害化利用为手段,构建与玉溪生态功能定位相协调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农村环境改善。切实抓好烤烟生产,加快油菜产业发展步伐,积极发展蔬菜、甘蔗、花卉、生物药原料、水产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搞好农产品加工流通,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没有工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城市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也就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因此,玉溪在确定“生态立市”战略的同时,提出了“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在工业发展上,依靠生态优势和产业优势进行结构调整,按照有利于生态发展的要求,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坚决关闭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过剩产能和“两高一资”产业发展。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和消耗管理力度,把培育生态环保型企业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依托生态优势,加快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依托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和产品,促进工业经济向高科技、环保型方向发展,着力发展有市场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积极发展现代旅游业
按照打基础、创品牌、树形象的要求,发挥玉溪的比较优势,拓宽旅游发展思路。以“生态立市”为切入点,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加快抚仙湖—星云湖旅游改革综合试验区项目建设步伐,以建设国际湖泊、康体、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为目标,以发展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为内容,强化基础设施、景区景点、度假社区、娱乐设施、旅游乡镇等建设为重点,努力把抚仙湖—星云湖试验区建成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国际湖泊型康体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继续加大环保和治理力度
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美好家园,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以“三湖一海”治理为重点,在建设生态玉溪的过程中,继续实施抚仙湖环湖文明走廊工程和城乡清洁工程,突出抓好湖滨缓冲带建设、沿湖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湖泊流域水污染防治及清水产流机制修复等工程,积极开展近山面山绿化。认真贯彻落实“三湖”保护条例,提高非工程措施的保护治理实效,以项目为载体,以规划为龙头,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环保项目建设步伐,做好“十二五”规划纲要和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的编制,建立健全生态发展长效机制。坚持依法保护和治理,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和环保意识,把保护环境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五篇:生态立市创新发展模式
生态立市:创新发展模式
封 毅陈建强
〔内容摘要〕 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要深刻认识生态立市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整体;要树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理念,倡导生态理论和生态行为;要始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关 键 词〕 发展 生态 支撑
〔作者介绍〕封毅:中共六盘水市委党校 六盘水行政学院 副校长(副院长)
中共六盘水市第五次代表大会报告,在论述工作指导思想时,明确提出了生态立市战略。生态立市战略的提出,标志着六盘水发展模式创新。生态立市,既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目标,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举措。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生态文明,指人们遵循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及持续繁荣的文明伦理形态。中外历史经验表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秀美的山川河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生存和永续发展的深厚根基。因此,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对于六盘水这样一座具有历史文化传统、自然人文魅力、改革创新活力、开拓发展潜力的年轻能源工业城市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呢?我们要遵循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指导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探索。
首先,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深刻认识生态立市与经济发展决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整体,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深刻认识生态立市涵盖法规制度、政策策略、教育科技、文化伦理等各个方面,涉及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理念、消费观念、思维方式等的变革,需要从政策法规、制度机制、教育科技、文化伦理以及价值观念、管理引导等各个层面构筑生态城市的建设与治理结构;深刻认识工业强市、三产旺市、生态立市、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工作布局和实践上应有机统一起来。其次,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理念。从六盘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凸显生态立市位置,制定执行生态立市政策,通过政策引导、社会参与、财政投入、生态教育等多种形式,不断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进程,并结合六盘水自身的文化及功能定位,树立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凸显“山里有城、城在山里”的鲜明自然特征,把六盘水这座“三线建设”以来兴起的新兴城市建设成秀美群山环抱的生态旅游名城;着眼城市形态建设及功能开发,科学构建支撑整个生态城市建设的土地利用模式和市域生态安全空间格局;着力城市社会服务功能和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场效应”功能开发,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不断培育六盘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弘扬六盘水的历史文化传统,弘扬六盘水“三线建设”以来形成的“创业与奉献、和谐与共赢、创新与发展”,即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和谐、互助共赢、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的城市理念和城市精神,进一步优化人文环境建设,提高城市生态品位和文化品位,形成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人居环境优美、居民安定祥和的生态文化氛围;利用城市大众传媒系统,积极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提倡生态和谐、生态善美、生态良心、生态平等、生态正义、生态义务、生态思维,不断强化城市生态文明理念;利用数字化生态城市管理系统,推进生态城市保障设施建设,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经济高效、生态文明、社会和谐、永续发展、适宜创业及生活、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高品位山区型生态名城。
再次,始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紧紧抓住西部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机遇,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交通和国有大企业集聚等优势,瞄准国内外需求和经济格局新变化,做强“二大基地”(能源基地、煤化工基地)、“三大产业”(旅游业、物流业、文化产业);瞄准国内外产业结
构调整趋势,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方面,用循环经济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各类工业、调整优化工业结构:以产权调整为突破口,以资本为纽带,加强企业联合与重组,加快六盘水由煤炭兴市向煤电、煤化工强市转变,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高传统工业,提升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做优做强“煤电煤化工”,拓展煤电煤化工产业链;做强做精“冶金、建材工业”,提升水泥、钢材等工业品牌效益;做精做特“农副产品加工业”,大力提升银杏、核桃、土豆、茶叶、生姜、畜牧等绿色农副产品加工的集约经营水平和规模效益;做活做大“商贸流通业”,大力提升六盘水集散物资商品的功能和作用。同时,重视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节能节水和清洁生产等技术改造,推进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和中水利用,大力构建生态企业、推广绿色工厂,探索“政府引导、市场推动、政策扶持、法制规范、科技支撑、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生态重建”的循环经济运行机制,不仅有企业清洁生产为核心的“小循环”,而且有企业之间产业相互链接的“中循环”,还有包括产业体系、经济结构、社会消费和人文生态等良性运行的社会“大循环”,并抓“三个突出”——企业突出抓环保、城市突出抓绿化、乡村突出抓沼气,从而为生态立市奠定体制机制基础。另一方面,用“绿色、美化、亮丽、服务”的理念改变黑色煤都形象: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带动、推进和改造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依托,以“凉都”品牌为龙头,全面带动旅游开发、物流商贸开发、仓储物业开发、房地产开发、知识信息开发以及中介服务、社区服务、文化体育、卫生保健等新兴服务业。以城乡联动为切入点,加快城乡服务一体化进程,尤其要加快城乡旅游、商贸和金融的一体化进程,城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保健等服务的一体进程。以环境友好技术为根本手段,加快资源环境能力建设,利用电子政务和城市数字化基础,建立和使用覆盖全市国土与生态系统的监测网络,构筑基于数字化理念的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平台,科学认识和把握自然过程、人的活动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可靠的知识基础、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并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发展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环境友好的高新技术,发展洁净煤、可再生能源和新的替代能源技术,为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提供高效、安全、清洁的技术体系。环境友好技术的发展应用和体系构建,可以为我们的生存发展环境,保持天蓝蓝、山绿绿、水清清,为生态立市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