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作业(2012-02013学年第一学期)
班级:物流1103姓名:冯妍瑶学号:4号
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人类文明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结果,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般而言,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从狭义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一方面,生态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所创造的生态环境,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是以其他三个文明为前提,又反过来有利于促进三个文明的建设;而三个文明则是在生态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四种文明共同构成文明建设的体系。另一反面,作为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生态文明体现了三种文明建设的升华,是后者的落脚点,物质文明建设主要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精神文明是指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提高人的自身素质,而生态文明不仅改造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社会不公,使人与人的关系协调发展,而且还把许多新观念、新内容引进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全面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因此,生态文明这一崭新的文明形态完全可以与三个文明相提并论,形成新的“四位一体”建设。
第二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胡锦涛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胡锦涛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
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胡锦涛说,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1.可持续发展的真正落脚点是“发展”。一味的被动保护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环境问题是发展产生,也应该通过发展来解决,要在转变发展模式中寻找出路,即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中心环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低成本、低代价的绿色产业,实现绿色增长。决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2.建立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机制。发展绿色经济,善待自然;发展绿色科技,尊重自然规律;重建文化的政治体制,实现人与人的公正、平等。3.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维护生态系统结构与平衡。任何事物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崩溃,生态环境更是如此!假如当年罗斯福没有下令捕杀亚利桑那州北部凯巴伯深林中的狼,我想那里的鹿会生活的更好。事实证明,杀狼是不能保护鹿的,因为那样破坏了生态平衡!生态文明体现的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原则,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布局,坚持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构建结构优化、功能协调的区域生态经济体系,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大量的发展事实告诉我们,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是不可能长久的!
(二)树立生态文明观念1.树立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理念。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人是自然的产儿,自然是人
类的家园,珍惜自然就是珍爱人类自己,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存空间。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老子就提出“天人合一”的理念,这说明古人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而我们现在必须认识到这一点!2.树立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谋发展的理念。建立生态文明,就必须在发展经过程中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改变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消费之路;就必须在全社会培养环境伦理和道德,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制度,形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只有人与自然相和谐,才能给人类带来福祉,否则,就只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与贫穷。我们要把生态文明观贯穿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推进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民用工业道路。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地进行下去!3.树立生态效益是长远的经济利益的理念。资源和环境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
(三)培养生态文明意识1.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同时环境教育要求人们依据环境法则,逐步树立起“一个地球”的意识,树立起人与自然平等、国际间和代际间公平的思想。2.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3.加强生态法制教育。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社会法制的保障。联合国于1993年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审议《21世纪议程》在全球的执行情况,目前有80多个国家
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交了执行《21世纪议程》的国家报告。与此同时,不同国家也根据各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制订了各种独具特色的环境保护纲要和法规。目前环境法学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新视域。生态法制教育的根本宗旨是:让人们了解各种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法规与条例,从而能更加自觉地遵循自然生态法则。现在有许多人追求原生态,追求绿色,这说明由现代科技创造的事物不及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安全和舒适。毕竟,我们是生活在自然里。我永远相信,大自然给人类的永远是最好的!既然如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破坏自然呢?深入开展和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正确的选择,也是我们对自然的一种感恩,更是对人类自己的一种负责!作为这其中的一份子,我们对党的这一政策的贯彻落实都应该尽自己的一分力!
第三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又一种全新的文明,它强调我们人类在追求自身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权力的同时,电应当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它强调我们人类在追求当代发展与消费的同时,要努力做到使后代人与自己的机会平等。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三大文明建设的一个支撑点。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处理自然关系时昕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而言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口与环境、社会生产与发展相适直,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世代永续发展。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就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关系到人民的利益,关系到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问题,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旰枯诀和国家的长久治安。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人民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方面的问题;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问题。
一、人民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方面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知识欠缺。
人民不了解生态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人民是否了解生态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认识不清。针对人民是否了解生态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有调查显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了解的人群占30%,了解一部分的人群占25%,不了解的人群占45%。
由此可见,社会上大多数人生态文明知识欠缺,对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不重视。
(二)人们某些行为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一是人们乱砍滥伐、乱扔垃圾、随意焚烧垃圾、工厂乱排汗水和有毒气体。二是浪费各种生活资源,如:经常使用一次性碗筷、浪费水、浪费电,没有深层次的节约概念和行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注意生态环境的行为显而易见,人们习惯生活中人走灯未灭,餐厅、饭店经常使用一次碗筷,特别是人们随意扔垃圾,不注意环境卫生更是常见,种种现象表明社会中现存大量破坏生态文明现象和行为无处不见。
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问题
(一)人们对生态环境非常满意度很低,大多数不基本满意,也有一部分人群不满意,有的认为无所谓,对自己的生活无碍无灾。
建区30年来,区政府对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动了大手笔、做了大文章,有一定的成就。特别是近几年,对大汤河的改造后,环境有很大改观,两岸绿树成荫,白鹤成群。反之,有的人们对生态环境感到不满意,这说明社会在此方面还需要改进的地方,社会还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给人民一个更 好的生活环境。有的人对生态环境持无所谓的态度,反映出这部分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重视和生态环保的意识匮乏、对自身生态环境的忽视。
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都没参加过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大多数人都不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状况不容忽视。
三、针对生态文明现存不足的对策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柬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目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在家里
1、注意随手关灯、照明用电。
2、尽量节约厨房里的能源,使用低碳烹调法。
3、节约用水
(1)淘米水可以用来洗碗和浇花,它也是很好的去污洗涤利。既可以省谁又能少使用洗洁精,也可以减少污水。(2)洗衣服、洗脸、洗澡、洗头等的水可以收集起来冲马桶或者擦地。
4、循环再利用
靠循环再利的方法来进行材料的再循环使用,可以减少生产新原料的数量,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例如,纸和卡纸版的循环再利用。回收的纸再生可以减少树的大量砍伐,从而减少水污染。因此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和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
5、垃圾处理分类
在我们的日常垃圾处理一直延续混装,特别是有的人群不注意公德,装修杂物也图方便倒进垃圾桶。
垃圾分类:把再生与不能再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这不仅是我们的责任,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爱护环境的习惯和自觉性。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其中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在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我们应该携起手来,一起共建我们的绿色家园!
第四篇:生态文明建设哲学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和体现,也是关系到我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从理论上正确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唯物主义哲学原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体现和应用。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将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文明;从社会现实存在的横向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
明、精神文明并列的另一种文明形式。生态文明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对长期以来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重大飞跃,是人类文明理念的一次创新。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以往的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他们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整个世界,科学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重要论断,显露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没有明确提出过生态文明的概念,但他们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都包含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此做系统地梳理和归纳,以此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地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并给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指导。
一、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这一哲学基本观点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以及由人构成的各种社会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界中进行的,人和社会都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包括资源、环境在内的生态系统是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且是唯一的物质基础。“自然界是不依赖任何哲学而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赖以生长的基础……”。[1]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先后经历了从“膜拜”“敬畏”自然阶段到“征服”“统治”自然阶段到“协调”自然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达到“尊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辩证统一。
其次,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同生死,共存亡。大自然作为无意识的客观存在,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它的发展和变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如果没有人类或者没有人类肆无忌惮地过度开发,我们的生态系统是不会出现如此众多的生态问题的。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们可以并且能够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去探索、认识并掌握客观规律。不仅如此,人一旦掌握客观规律后,就能够运用客观规律,去能动的改造世界,以满足人自身需要。
人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存在物,人的实践则是有意识、有计划并且有一定价值取向的活动。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程度和严重后果,如果人类不能很好地及时解决这些严重的生态问题,将会阻碍人类的发展,长此下去必将威胁人类的存在。主体的人的活动是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就必须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生态文明。可见,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
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具有其特定规律,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文明,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的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
首先,坚持了实践第一,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人的实践活动是利用自然所进行的创造性的活动,人的实践是不能创造物质本身的,“没有自然,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但是,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要的资料。”[1]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在长期探索发展道路上不断实践、不断认识、不断创新的经验总结,是在认真分析比较优势后作出的历史抉择,是在实施了科学发展观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经济等基础上提出的一条符合国情的新的发展路径。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要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全体公民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还应该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与解决生态问题的各项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使生态文明建设向着理想的新境界有序迈进。
其次,坚持了普遍联系和矛盾发展的辩证统一。普遍联系和矛盾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关于自然界所有的过程都处在一种系统的联系中的认识,推动科学从个别部分和整体上到处去证明这种系统联系。”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地球及上面的人、事、物是一个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统一体系。人、人类社会、自然三者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关系。
自然是人通过自身能动的实践活动改造了的自然,是人的自然,也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所以,人们不管是从事理论研究,还是进行实践活动,都不能只从人的视角或社会的视角来进行,还必须关注自然,把人、社会和自然有机的统一起来。现在出现的一系列生态问题都是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到人、自然、社会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只是一味地以人类为中心,片面地强调经济的发展,过分注重物质文明,缺乏全局意识和长远的战略眼光。
人的存在和发展影响着自然界,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变化。“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和消逝着……”这个生成和消逝的过程,可能是向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转化,但也可能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具体是向哪个方向转化还需要实践与时间来检验。“我们不要过分的陶醉于我们人类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2]我们只有利用系统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观察生态问题,解决生态问题,才能最终实现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是每个地球人的责任,必须从全球大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局部的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做法,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矛盾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来指导生态文明的建设。人、人类社会、生态环境之间也是矛盾的。个体的人或集团在利益动机的驱动下,为人类社会可能创造一时的物质文明,但也可能损害区域环境,使得公共资源和环境受到威胁。现实中无约束地滥用公共资源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经济社会活动的参与人理论上均偏好寻求个人理性的纳什均衡——双方均取非公平利用公共资源环境,而先取公平利用(帕累托均衡),这就需要政府的正确制度、机制安排。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出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考核体系,建立严格的责任体系,就是要平衡利益矛盾,实现公共资源和环境的合理配置。
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实社会中的继承和发展,是关系到我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将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做法日益不可取。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进而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所以,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等统筹考虑,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抓。只有这样,才能早日真正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本文章由西安牛皮癣医院http://www.teniu.cc/整理发布,欢迎分享!
第五篇: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分析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主动地去保护客观世界,积极地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推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其实质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主旨是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的价值,以期在经济建设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和民族的未来。面对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今天,人民只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胡锦涛主席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有9亿在农村,农村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有农村的生态文明,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坏关系着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包括实现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人的思维观念的生态化转变,创造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文明农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时,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结构,以及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关系。中国人的素质一直以来都被许多的国家质疑。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的发展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开始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也有了明显提高。但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人民大众,还有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特别是对于农村,因为农村的条件有限很多人都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没有生态文明的意识。我国有着悠久5000历史,其中“天人合一”理念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成为生态文明社会,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新农村建设必须走生态文明之路,这既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内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从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的原生态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而新的生态秩序却没有建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化城镇化迅猛发展带来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工业化带来的农村工业污染不容忽视。农村工业面广量大,而且普遍存在低、小、散的特点,技术相对落后,自身治
污能力差。特别是农村相比于城市,环境容量相对较大,群众环保意识相对较淡,环境监察力度相对较弱,使得一些城市淘汰产业转移到农村,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工业污染。二是城镇化带来的农村环境压力不容忽视。城镇化带来的人口转移和人口集聚,使农村人口的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偏远农村成了空壳村,集镇流动人口大量增加,而眼前大多数乡镇的集镇基础配套严重不足,由此带来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成了乡镇环境建设的焦点问题。三是农村环保设施严重匮乏。集镇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和工业的污染渐逐转移到了农村,城乡二元体制使有限的环境保护投资及资源主要被配置在城市及工业地带,造成环境保护和治理上的城乡二元结构。从城乡的环境基础设施来看,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由于投资到位,在集中用水、垃圾、污水和粪便处理等基本面上都能够满足城市需求且每年呈增强的形势,而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匮乏,供水和垃圾处理等基本需求都难以得到保证,大部分垃圾由于没有相应的设施,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随意乱扔、乱倒、乱堆,严重影响环境卫生,破坏农村景观。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渗入地下或直接排入沟渠、水塘,污染水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愈演愈烈。
2.农村生产生活习惯转变带来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生态破坏不容忽视。众所周知,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农村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极为普遍,导致地力下降,引起水体污染、耕地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以及通过食物链给人畜带来危害。二是规模种养殖业带来的面源污染不容忽视。规模养殖由于缺少相应的治理设施,动物排泄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成为近年来农村环境投诉的一大热门。另外,由于传统种养模式的改变,大棚技术的普遍应用,污水、粪便、作物秸秆以及残留农膜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增加,且综合利用率低,导致农村面源污染严重。三是农村白色污染不容忽视。随着化合制品的增加,例如竹篮、木桶、畚箕等传统道具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少,塑料袋、塑料薄膜、塑料制品等难降解的道具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白色污染十分严重。
3.农村社会自治转变对农村生态建设的影响日益突出。我国村民自治从1998 年正式实行,在村民自治条件下,农村社会治理已经从原来自上而下的高度控制转化为农村基层的普遍自治。由于农村居民民主、法制等意识淡薄,村民自治在运行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行之有效的农村民主自治并没有真正运转起来。一是基层组织稳定性差难以安心办事。三年一次的村级组织换届使很多村干部头尾两年要顾虑换届因素,不敢或者不愿做事情。而且在一些村每一届中都存在反对派,增加了村两委办事的阻力。二是经济基础薄弱无钱办事。多数农村身陷“发展慢,收入来源少”的恶性循环中。以新昌为例,多数农村的集体生产资料统少分多,导致基层自治组织无收入来源,甚至负债累累,根本无法对农村环保和生态建设进行资金投入。三是思想偏差导致破坏性开发的现象。城乡二元结构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农村要求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由此引发的思想偏差往往导致经济主导论,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才有能力来治理污染,建设生态。导致一些地方掠夺性利用、开发土地、矿产资源,由此衍生的生态问题不在少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稳控联系起来。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群体性事件、群众上访事件是由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因此,要在化解社会矛盾中,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和作用,要建立经常性的生态建设矛盾排查制度,认真解决环
境问题,纠正损害群众生态利益的行为。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须始终坚持生态战略,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既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又按照经济规律搞好建设;既创建一流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又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资源的有序高效利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而不是把经济和环境孤立起来片面地看问题,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把生态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主线。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式地开展生态创建工作。发展生态农业加快生态产业基地建设,推广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加强农民环保教育,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努力减少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发展生态工业提升产业结构,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并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控制源头污染。发展生态旅游业以客源创收入,以收入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折不扣落实保障机制。要强化组织保障机制,形成完善的生态建设组织体系。特别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农村生态最后的落脚点在农村。因此,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巩固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帮助农村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是农村生态建设落到实处的核心。强化文化保障机制。用文化的理念做好生态县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精心设计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化。要深入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的创建活动,通过绿色细胞工程,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众参与机制,引导人们生产、生活、消费意识的转变。强化法制保障机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保证生态建设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
近年来,我国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渐认识到了生态问题的重要性,尤其是农村的生态问题。农村的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进步,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更是离不开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因为,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中国的生态文明。为此,我国相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战略、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十七大报告也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把其作为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生态文明被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和谐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健康、幸福的重要保障与措施,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因此,抓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利国利民的大事。但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不平衡性发展以及制度的缺陷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在快速运转的经济中被逐渐拉大。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现状与困境问题,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意识层面的原因,又有物质层面的原因。面对当前农村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各级政府应带领广大群众迎难而上,不惧困难,共同谱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和谐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