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规划建设
编辑:风华正茂 识别码:18-723285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30 09:09:20 来源:网络

第一篇: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规划建设

1、引言

在农村生态环境研究领域中,人们更多地关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开发等给人们生活环境带来的直接或潜在的影响。如乡镇企业对农村空气及水质的影响,种植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农膜、化学制剂的投放对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村镇的区域发展规划、环境建设工程等问题。

1.1农村环境规划

农村环境规划是在对自然生态环境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的以调查农业生态结构,改良和维护土地等农业资源,合理规划利用土地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保护农村生态系统,美化农村环境的计划和决策。

1.2农村环境规划的内容

农村环境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①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环境的特点确定适宜的农业生产结构;②采取增加和保护区内物中,改良和增加农作物品种的措施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增强其抵御自然灾害和各种病虫害的能力;③采用和推广各种有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如间作套种,秸秆还田等,以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土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④做好乡镇工业的规划与管理,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和肥料以减少化学物质对土地和农作物的污染;⑤合理规划农村住房等非农业用地,健全基础生活设施,美化农田村环境。

2、村镇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是合理建设与健康发展的前提。在所在区域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及环境建设总体规划的框架下,村镇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主要应遵循如下几项基本原则。

(1)以生态学及规划理论为指导,与村镇建设总体规划同步制定。村镇是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交叉融合的复合系统,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村镇的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以生态理论为指导,按照生态系统规律并结合村镇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现实要求,按照“三同步”方针进行规划,即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原则。这样才能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村镇的发展规模、方位、生产基地、基础设施、交通网络、电力系统等,都应与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相关。如果我们的村镇各项建设项目都能将生态环境建设因素考虑进去,我国的村镇生态环境将会大有改观。

(2)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应能不断提高村镇的生产生态位和生活生态位。村镇生态环境建设应立足于促进生产、方便生活、使生产区和生活区布局协调,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逐步提高。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提高、社区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同步发展。

(3)科学设计发展规模与模式,改善、优化结构。村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在规模上应相互协调,既要便于集中进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又要有利于就地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发展生产。在总体构型、人口密度等方面要符合生态要求。应本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总体优化的原则进行。

(4)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村镇生态环境建设应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的方式,使多种治理措施科学配置,发挥综合治理效益。

(5)坚持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实现依法保护与科学整治相结合。

(6)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多渠道筹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的方式,确保生态环境建设能够顺利实施。

3、我国农村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3.1农村规划编制质量参差不齐

我国农村规划编制质量参差不齐。首先,有的规划是多年前编制的,没有预计到村庄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后来也没有及时修订,明显滞后于村庄发展的需要。其次,有的规划没有考虑到农村居民点的特殊性,耗费大量土建工程来建设城市型社区,结果丧失了农村的地方风格。此外,以往农村规划不全面。有的规划仅有建房规划,缺乏交通、给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对于村民安全的项目,如饮用水源的选址和保护等更是很少涉及到,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建设农村所必需的。

3.2农村基础设施长期缺乏

农村居民点经历了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其建设普遍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致使房屋排列无序、各年代建设的房屋并存,道路曲折不整,公共绿地、公共活动场地普遍缺乏,用地结构失衡。此外,由于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规模较小,且缺乏稳定的财政支持,无法维持诸如教育、文化、卫生、交通、娱乐、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的运营,因此很难在每个村庄都配置适当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这就给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3.3农村生态环境普遍堪忧

目前一些农村的生活垃圾、污水、乡镇及个体企业废弃物等缺乏处理,严重污染了生活环境、水源和农田,破坏了生态系统。在农村,农业污染非常突出,包括肥料污染、农药污染、地膜污染等。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农田中大量施用化肥,化肥中的部分成分挥发到空气中污染大气,部分成分随水流入河流和湖泊造成富营养化,甚至污染地下水体,致使一些地方出现土壤酸化、板结、不好耕作,且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其引起的耕地环境污染已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

4、我国农村规划建设问题的内在成因

4.1农村规划建设中思想认识不到位

过去各级政府不够重视村庄建设,普遍存在“重城轻乡”的现象,对贯彻国家提出的“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决策尚未落实到村庄规划建设层面,缺乏实质性措施。村委会本身更缺乏对村庄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导致无序建设严重,往往既浪费土地,又破坏资源与环境。此外,基层方面把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村庄村貌建设,变成了拆旧房、建新房等简单建筑行为。

4.2农村规划建设缺乏资金支持

政府对农村规划缺少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往往将争取来的农业项目资金全部用于种、养、加工等产业的扶持,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缺乏资金支持。再者,农民增收缓慢,也限制了规划的进一步开展。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进一步的发展。此外,在长期二元结构下,对农村的投入严重不足,造成目前多数农村的经济基础薄弱,缺乏编制规划的经费,限制了规划编制的启动以及后期建设的顺利展开。

4.3农村规划建设缺乏公众有效参与

传统的农村规划是一种偏重于物质建设规划上的规划,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规划控制方法,缺乏公众的有效参与,使得规划不能体现满足村民的普遍愿望。村庄规划中即使存在公共参与,也只是被动的、初级阶段的参与,仅停留在有限知情权和监督实施的较低层次上。首先,公众参与范围小、广度和深度不够,较少涉及参与主体利益平衡等深层问题。其次,目前的技术手段多为问卷调查、一些意向性地选择和规划成果展示,它们仅被作为辅助设计手段,起不到协调、平衡作用。

4.4农村规划建设缺乏长期投入机制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但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偏低,多年来的建设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甚至有些旧的建设由于缺乏后期资金投入尚未完成,加之新的建设对资金的需求量又十分庞大,对农村建设所需资金试图主要依赖财政投入解决,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同时由于缺乏长期投入机制,至今难以得到保障,地方政府明显“力不从心”。

5、政策建议

要想搞好村镇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必须领导重视、强化管理、转变观念、法律保障、措施得当等诸多因素配合。

5.1加强领导,职责明晰,做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组织与实施工作。

把生态环境建设成效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计划部门要统筹规划,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各主管部门应各尽职能,明确责任,强化领导与管理。财政、金融、科技、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均应积极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全社会各部门通力协作,才能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5.2尽快建立健全我国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快相关政策的出台。

所谓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际上是运用经济和立法双重手段,通过对损害(或保护)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补偿),以提高该行为活动的成本(或收益),从而调控损害(或保护)行为的主体减少(或增加)因其行为活动而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达到保护资源,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目的。各乡镇在建设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中应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建设,在产业布局、开发项目建设时,严格执行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推行国家环保总局管理制度中的排污申报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建设与开发项目工程验收,要同时检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落实情况。

5.3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手段规划和整治生态环境问题。

本着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和谐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应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参与村镇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对研究与开发成果予以保护,并依法有偿转让。运用科技力量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科技研究开发与推广、技术交流与信息服务等,为村镇制定发展规划、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服务。诸如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节水农业技术、开发污染防治配套技术设备、生态环保项目、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等。与此同时应大力宣传和普及植树种草、水土保持、科学种养、农副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等方面技术。将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

5.4坚持污染防治、环境保护与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并重的方针。

总体管理重点与目标应控制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环境安全。主要应采取如下4项措施:按功能区进行污染防控。对居民区的综合环境质量要求标准应在“基本舒适”以上。严格控制饮用水、食品工业用水、农田灌溉水的相应质量标准,防治污染物侵入造成危害。严格控制饲料、食品添加剂类物质随生产及消费进入人体危害。另外,在村镇环境规划及综合治理过程中,除了防控生产污染、生活污染、强化垃圾回收等措施外,还应抓好改善能源结构、发展沼气、生态养殖场建设,发展有机食品生产等工作。通过实施生态农业,合理规划与开发农业资源及利用方式,控制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可因地制宜地选择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制定规划与实施方案并落实到位。根据当地条件,可选择如下一些项目: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水土流失、建设并完善大绿地系统、优化村镇绿化系统结构、建立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居住区示范工程、生态园区建设、村镇整体改造工程等。

5.5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

以村镇建设总体规划为基础,合理布局村镇工业区与生活区。对于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除了应安排在生态适宜度大的地区外,应适当集中,统一治理。一些无污染工业如编织、服

装业等可与村镇生活区统一安排,既方便生产,又不影响生活。小城镇建设应规模适度并注重提高生产、生活及生态多重功能。既要便于集中进行给排水、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生活排放的废气、废水、垃圾能就地消纳净化,又要对生产造成的环境影响具有消除功能,同时对区域宏观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使之逐步发展成为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并能持续稳定运行的人工生态系统。

5.6建立健全稳定的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保障机制及环境区域(区分)所有权制度。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做出长期规划。国家预算内的基本建设投资、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使用,都应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统筹安排、认真落实。村镇建设与经济发展资金不应挤占建设规划内生态环境建设应有的份额。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可以采取国家、地方、社会团体、个人、引资、信贷等多渠道、多层次筹集。并且遵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入的积极性。确保生态环境建设高投入,高效益。

5.7积极开展环保教育,提高领导及广大群众的生态意识与环保意识。

环境问题,归根到底集中在人类能否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长远利益与急功近利的关系问题上。因此,首先应提高领导决策层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克服短期行为。在处理发展与环境问题上,坚持“三效统一”,是制定和实施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关键所在。领导认识提高了,再面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环境科学知识、环保法、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树立环境道德观,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使企业、生产组织及广大民众都能自觉地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视为自身应尽的责任和任务。彻底清除“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重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只要干群齐心,上下一致,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一定能取得巨大的成就。21世纪的中国农村,有望成为一片“蓝天、清水、净土、气爽”的广阔天地。

5.8大力引导资金投入农村建设

地方的农村面貌与农村发展直接体现了领导部门对农村建设的认识与决策水平,规划管理部门应从长远、社会各个方面考虑,不断提高宏观决策水平,不要盲目建设与急于求成。同时,要切实落实国家的各项支农政策,对于破坏农村生态环境、违背农民意愿的建设应坚决制止、追究责任。此外,政府应将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放在首位,立足于公共利益,注重每一项规划措施的社会效益。

6、结语城市有城市的历史与功能,所以形成城市的肌理和布局方式,乡村有乡村的历史与功能,因此形成乡村的布局模式,同样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不能照搬城市的建筑形式、街道布局、河道处理方式,防止出现类似城市的美化运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时,保护好村落的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维护草根信仰体系,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旧的村落不应被彻底铲平,也不应完全被城市化,而是通过一定的景观格局来使村落的生态、历史、文化和社会的生命过程得以延续和再生。

第二篇:我国生态环境规划的研究实践情况

我国生态环境规划的研究实践情况

(韩鲲)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05017107)

摘要:总体看来,在新一轮经济发展时期,大力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切实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紧紧围绕我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的环境形象,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经济持续繁荣、社会文明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的人类生态系统。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主要问题,生态环境规划,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生态道德教育

1*生态环境的理解

1.1生态环境的概念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 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 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因此,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我国环境保护法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其主要任务之一,正是基于生态环境与生 活环境的这一密切关系。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 概念,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 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 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包含关系。

1.2生态环境破坏对人类生存影响生态环境破坏对人类生存影响很大。它的主要形式有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类型。在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西北沙漠地区的荒漠化、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化,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3生态环境的特点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一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来比较稳定的状态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物质和能量输出输入不能平衡,造成系统成分缺损(如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结构变化(如动物种群的突增或突减、食物链的改变等),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中断,一般称为生态失调,严重的就是生态灾难。

2*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2.1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氟利昂高温室气体大量排向大气层,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目前,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CO2大约为230亿吨。比20世纪初增加20%。至今仍以每年0.5%的速度递增,这必将导致全球气温变暖、生态系统破坏以及海平面的上升。据有关数据统计预测,到203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约20cm,到本世纪末将上升65cm,严重威胁到低洼的岛屿和沿海地带。

2.2臭氧层破坏臭氧层是高空大气中臭氧浓度较高的气层,它能阻碍过多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有效地保护地面一切生物的正常生长。臭氧层的破坏主要是现代生活大量使用的化学物质氟利昂进入平流层,在紫外线作用下分解产生的原子氯通过连锁反应而实现的。

最近研究表明,南极上空15-20千米间的低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已减少了40%-50%,在某些高度,臭氧的损失可能高达95%。北极的平流层中也发生了臭氧损耗。臭氧层的破坏将会增加紫外线β波的辐射强度。据资料统计分析,臭氧浓度降低l%,皮肤癌增加4%,白内障发生则增加0.6%。到本世纪初,地球中部上空的臭氧层已减少了5%-10%,使皮肤癌患者人数增加了26%。

2.3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是指由于人们过渡的放牧、耕作、滥垦滥伐等人为因素和一系列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土地质量下降并逐步沙漠化的过程。全球土地面积的15%已因人类活动而遭到不同程度的退化。土地退化中,水侵蚀占55.7%,风侵蚀占28%,化学现象(盐化、液化、污染)占12.1%,物理现象(水涝、沉陷)占4.2%。土壤侵蚀年平均速度为每公顷约0.5-2吨。全球每年损失灌溉地150万平方公顷。70%的农用干旱地和半干旱地已沙漠化,最为严重的是北美洲、非洲、南美洲和亚州。在过去的20年里,因土地退化和沙漠化,使全世界饥饿的难民由4.6亿增加到5.5亿人。

3*生态环境规划

3.1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强对主要江河岸线、大中型水库、重要湖泊、重要的交通要道、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土流失易发区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强对高明、三水森林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森林资源,严禁一切严重破坏森林植被的工程项目建设。改造生态效益较差的林地,加强山区水土保持林与水源涵养林建设,加强对乡土树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注重经济林的生态效益,及时改善土壤肥力,引进新的树种资源。

3.2水环境保护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遏止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有关部门正在加大节约和保护工作的力度。在最近召开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水利部部长汪恕诚提出,要转变以往比较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保护重视不够的局面,要把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作为一项重大国策,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水利的转变。

3.3大气污染防治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入大气的污染物约有6亿多吨。污染源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生活污染源:如家庭、商业服务部门等燃煤排放的烟尘和废气。交通污染源:如汽车、火车、飞机、船舶等排放的废气。工业污染源:如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氮肥厂、烧碱厂及其它各类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粉尘。主要大气污染物有两大类: 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氨、氯气等)颗粒态污染物(如烟、雾、粉尘)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制订了防治大气污染的法规。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应该珍惜它。在不断发展生产的同时学会保护大气不受污染,保护地球环境,以使我们生活的大气永远洁净,天空永远蔚蓝。

3.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目前我国开始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采取措施,防治“白色污染”。在行政方面,一是加强管理。第二,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第三,强制回收利用。在技术方面,一是采取以纸代塑。二是采用可降解塑料。

4*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得到广泛的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有的学者对这一定义作了如下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需求又未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还有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出发定义可持续发展的。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r.布朗教授则认为,“持续发展是一种具有经济含义的生态概念……一个持续社会的经济和社会体制的结构,应是自然资源和生命系统能够持续维持的结构。”

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基本要素或两个关键组成部分:“需要”和对需要的“ 限制”。满足需要,首先是要满足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对需要的限制主要是指对未来环境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限制,这种能力一旦被突破,必将危及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决定两个要素的关键性因素是:(1)收入再分配以保证不会为了短期存在需要而被迫耗尽自然资源;(2)降低主要是穷人对遭受自然灾害和农产品价格暴跌等损害的脆弱性;(3)普遍提供可持续生存的基本条件,如卫生、教育、水和新鲜空气,保护和满足社会最脆弱人群的基本需要,为全体人民,特别是为贫困人民提供发展的平等机会和选择自由。

4..1可持续发展最先是在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简称PRED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人类应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保证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个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同样拥有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它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并有与之相应相应的道德水准

4.2当代可持续发展实践当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问题既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也使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综合国力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难度。在目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要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都无法回避科技、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同社会的协调与整合。因而详细考察这些要素在综合国力系统中的功能行为及相互适应机制,进而为国家制订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知识化、科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人类世界将进入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谁在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上占据优势,谁便能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与保障,创造更大的时空与机遇。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将成为争取未来国际地位的重要基础和为人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标志之一。在这样的重要历史时刻,我们需要把握决定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需要清楚自身的地位和处境、优势和不足,需要检验已有的同时制定新的竞争和发展战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的总体战略目标.4.3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下具有可持续性的综合国力。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社会发展能力、政府调控能力、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

从可持续发展意义上考察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需要分析当前该国所拥有的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能力,而且需要研究支撑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变化趋势。关于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研究,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条件、机制和准则为据,全方位考察和分析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各构成要素在国家间的对比关系及其各要素对综合国力的影响,系统分析和评价综合国力及各分力水平,对比分析并找出不足,同时提出相应对策和实施方案,以期不断提升综合国力,达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

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去衡量综合国力,使综合国力竞争统一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框架内,从而适应社会、经济、自然协同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观念、作用、评价标准等方面对综合国力进行全面的再认识。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价值准则是国家在保持其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基础上,推动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内的广义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显然,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内涵决定了在提升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是关键手段,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基础,经济系统的健康发展是条件,社会系统的持续进步是保障。

5*生态道德教育

5.1环境生态道德的本质环境生态道德是以生态学关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和共同发展的规律为依据,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环境生态道德意识,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感为内容,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和生态平衡为目的的生态行为规范。

学校环境生态道德与传统社会道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第一,两者研究的对象不同,社会道德研究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环境生态道德研究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第二,两者的任务不同,社会道德是确立和制定人与人、人与社会交往时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环境生态道德是确立和制定人与自然“打交道”时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第三,两者的目的不同,社会道德通过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关系,求得所处社会的经济和政治上的平稳与发展,环境生态道德则通过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仅要实现当今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发展,还要进一步实现未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维护生态平衡。第四,两者调整的领域不同,社会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二环境生态道德调整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而不具有阶级性。不管社会上存在多少个阶级、阶层和党派,也不管社会的贫富悬殊多么大,为了整个人类的利益,人们必须遵守环境生态道德。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其一,两者的本质不同,社会道德通过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揭示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而环境生态道德虽然是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以此为中介,折射出的仍然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例如,人为地砍伐森林,虽然对这片森林是不道德的,夺取了森林在大自然的生存权,是对大自然生命的摧残,但更重要的是对现实社会中他人和未来社会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而影响其生存和发展,因而这种行为也是不道德的。自然万物作为一种生命形式,与人一样,作为地球生物圈里的重要成员,应该享有其生存权和发展权。但是,自然万物只有在与人发生关系并为人类所需要时,才有意义。反之,任何自然万物都是中性的,都不会纳入到人类的价值观念中,更不会成为人类关注的对象,所以环境生态道德以人和自然的关系为中介,揭示现在的人和社会与未来的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其二,两者所凭借的力量是相同的,都是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等发挥作用。其三,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上,人们的行为有善恶之分,在人与自然的利益关系上,人们的行为同样有善恶之分。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环境生态道德是作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社会道德在自然界的扩展和延伸,或者说是一般道德的一个分支。

5.2环境生态道德的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环境生态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因人与自然的关系状态而发生、发展的,因此,把握住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轨迹,也就能了解环境生态道德的产生、揭示其发展规律。

按照生态学和人类学的一般观点,生命的每一种形式都是独特的。因而不管它对人类的价值如何,其生命都应当受到尊重,则人类的行为必须受到道德标准的支配。世界又是一个由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所组成的相互依存的整体,任何一方的健康兴旺都依赖另一方的健康存在。尤其是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更依赖于自然系统的不断运转,以从自然获取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因此,为了人类的生存、安全和发展,所有的人都有维持生物圈的完整性和生态平衡的生态道德责任。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人是自然的奴隶。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人类由于处在和自然浑然一体的蒙昧状态,加之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对自然的了解和认识及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有限,为自然所支配,屈从于自然,沦为自然的奴隶。在人为自然的奴隶时代,无论是客观还是主观上,人类都不可能产生环境生态道德。

第二阶段,人是自然的主人。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们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从培根的“命令自然”到笛卡尔的“做自然界的主人”,从康德的“人是自然的立法者”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外化出自然,无不使人们产生这样的一个信念,人是宇宙的统治者和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既独立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相对蒙昧时代来讲,这是人的觉醒。按理说,源于自然的人本应该感恩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从而建立人和自然的道德关

总的来说,对于已经存在的生态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措施,积极应对;我们做好每一步的生态问题的调查,任何一项工程实施前必须经过环境影响评价,预见其建成后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效益程度,从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同时,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过程中,还应该建立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建立高质量的环保系统;同时逐步完善绿地生态系统,提高人口素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我相信我国的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好。

参考书籍及网址:

海热提·涂尔逊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化学工业出版

欧阳志云, 王如松.寻求区域持续发展的途径 生态学和持续发展,1993

http://baike.baidu.com/view/30803.htm

http:///natu/stbh/js/200211/t20021129_83974.htm

第三篇:《生态环境规划》课程设计

《生态环境规划》课程设计

1、设计名称:湘潭天易示范区战略发展研究与规划(2012-2022年)

2、包含的主要内容:

(1)湘潭天易示范区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研究

(2)湘潭天易示范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3)湘潭天易示范区环境与生态建设战略研究(重点)

(4)湘潭天易示范区要素与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5)湘潭天易示范区文化、品牌与形象发展战略研究

3、设计目标:

设计目标是从发挥湘潭天易示范区的整体优势出发,结合区域发展新形势,在宏观层面上研究对湘潭天易示范区整体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若干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问题,为提高湘潭天易示范区的区域竞争力,把握发展机遇,加强区域营销力度,提出推动区域整体良性发展的思路建议,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具有较高价值的参考意见。

4、内容要求:

设计报告需包括湘潭天易示范区发展战略的提出及说明,并对湘潭天易示范区发展战略提出依据提供充分的资料说明和佐证。设计既要立足现在面临的全球经济调整大环境和创建“两型”社会时期的现实基础,解决目前湘潭天易示范区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还要着眼未来,把握中长期发展趋势,注重长远效益和整体效益,对示范区工作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指导意见。设计内容以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整体协调发展策略、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为重点,需对城市发展中具有方向新、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专题的设计。

5、设计说明

(1)概述:“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

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时代的要求,是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长株潭城市群将加快构建区域规划体系,立足“两型”促进“两新”,“两新”带动“两型”,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落实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发展上,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龙头。作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五大示范区之一,湘潭天易示范区承担着打造“两型产业”聚集区、经济发展增长极的重大使命,将为推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加速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此时提出战略研究与规划,在当前区域竞争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先导意义。

(2)战略规划关注区域发展中具有整体和长远发展影响的问题,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决定性意义的谋划,从而把握区域发展在方向、速度、前景上的主动权。战略规划是控制变化和尽可能创造最佳未来的系统性的行动纲领,是引导区域快速发展、响应外部条件变化的决策依据。天易示范区在消化吸收省、市“两型社会”建设的有关精神的基础上,明确自身发展定位与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层次开发、高效率改革的原则,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区域战略规划,及时科学地制定并有效实施,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设计规划范围: 湘潭天易示范区是全省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五大示范区之一,党工委、管委会是湘潭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功能定位为“创新服务基地、生态工业新区”,规划建设范围为西至涓水,北至湘江,东至株洲市界,南至上瑞高速南线,包括湘潭县易俗河镇全境和梅林桥镇部分地区,总面积99平方公里。

(4)规划期限:本次设计规划的期限为2012-2022年。

6、设计要求:

(1)两个班人员自由组合,9人/组,共5组;

(2)组长负责制,成员之间合理分工,协调,要求所有成员必须参与实质性的工作(在设计成果中注明每个人所完成的工作内容,作为记录成绩的依据)。

(3)设计成果要求有数据支撑、图件(区域位置图,产业布局规划图,区

域空间利用现状图、区域空间规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规划图、环境污染治理规划图、生态功能区划图)。

(4)设计成果提交截至日期第17周星期五(2012年6月15日)。

第四篇:生态环境规划

生态环境分析:

自然概况

气候条件: 大河乡属中亚热带气候,夏长冬短,平均气温19℃,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00小时,无霜期长达308天左右,平均相对湿度为75.85%,年平均降雨量为1894毫米,给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气候环境。

土壤条件:大河乡土壤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土层深厚,耕作性好,宜发展水稻、蔬菜、旱地作物和林业。

动植物资源:

地形地貌条件: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 150 米,典型岩溶地貌.岩溶峰林地貌。本案地势基本平坦,西侧有风光秀美的漓江从中穿越,东侧有有桂林最高峰、森林茂盛的尧山。

水文条件与水资源: 大河乡位于桂林市区东北部, 漓江就从大河乡穿境而过, “百里漓江第一岛”的南洲岛在其中.漓江旁边有大片滩地和湿地.大河乡各村庄零星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池塘.存在问题:

农药化肥过度使用: 在化肥、农药长期过量施用的影响下,耕地的保水保肥和速氮速磷能力急剧下降,地力明显减弱,呈现“过量施用—污染环境—地力下降—追加施用”的恶性循环。农药的过量施用,还造成了作物体内农药残留量的增加,不仅降低了农作物的质量,也危及到人体健康。

乡镇企业的污染危害: 乡镇企业普遍存在分布广、耗能高、规模小、技术条件落后等特点,对农村水环境构成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

“白色”污染: 随着不可降解塑料地膜的大范围使用和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无控制使用,农村的白色垃圾污染不断增加。“白色”污染主要危害有两个方面:①塑料废弃物随处可见,破坏了周围环境美感;②是塑料废弃物进入环境后,很难降解,大量残留在土壤中的塑料制品使土壤通透性变差,使农作物减产。

滥用农业资源,造成资源破坏 滥用农业资源,就会导致农业生态失调,农业资源衰竭,产品减少。例如乱砍滥伐,破坏植被,就会导致水土流失。此外,农村建房和兴办企业占用耕地,也是当前影响农村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生活垃圾和废水的污染: 农村人均年产生活垃圾约300 kg,而且还在逐年递增。并且,农村垃圾的综合利用率一直较低,各种废弃物随意抛散,垃圾“围村塞河堵门”之势已成为农村一大“公害”。此外,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也日趋严重,年排放畜禽粪19亿t ,相当于工业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的214倍。目前,许多农村是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三污合流”,水体和垃圾污染严重破坏农村景观,从而影响投资环境,影响农村改革开放的形象。

作物秸杆的不合理利用: 燃烧作物秸秆做为获取能源的主要途径,用于烧水、做饭、取暖,给秸秆还田带来了很大难度。将作物秸秆用作能源而得不到还田的弊病除了使农田有机质含量减少,加重土壤贫瘠化外,还增加了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生态环境恢复措施:

农业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及有机复合肥的开发利用 利用发酵后的沼液为载体与无机物质络合,生产出液体复合有机肥,可消除农业生产中单

一、超量施用化肥所出现的环境污染和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对畜禽粪便进行多层次的加工与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商品的回报率,同时有利于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生物修复要向复合污染修复方向发展 很多土壤的污染情况非常复杂,有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也有无机物、有机物复合污染,这时综合利用真菌等微生物及化学螯合剂等多种修复强化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提高了森林覆盖率,使农田庇护率达标。大量陡坡耕地、沙化土壤的退耕还林,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遏制了北部风沙蔓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明显改善。

沼气净化池-生态塘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新型沼气净化池是在我国各类化粪池和沼气池的基础上,采用厌氧、好氧相结合的处理工艺精心设计而成,全过程由预处理、厌氧消化、好氧曝气、贮气、生态塘及湿地处理等几大系统组成。新型沼气净化池是用分散方式处理生活污水效果较理想的装置,是将生活污水通过厌氧发酵、生物吸附降解,从而达到就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第五篇: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规划研究

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规划研究

作者

(单位)

摘要:分析了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现状,指出我们目前城市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式,因而有必要大力开展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并提出了我国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城市建设;生态环境;规划

生态环境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主题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城市化进程推进,这一方面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存在只顾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行为,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因而有效利用能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一个人类的迫切任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居住条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1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现状

目前,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而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就构成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已经直接而明显地影响了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趋势。

为了改变中国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应当采取刻不容缓的行动,否则,日益扩大的生态赤字将使其他领域所获得的成绩不是大打折扣,就是黯然失色。因此,进行我国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刻不容缓。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内容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性人工系统,维持生存与发展所需物质、能量都很大程度地依靠外部系统输人,这就使它成为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必须在宏观上强化对系统的人为调控。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站在区域、整体的角度上,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科学的分析与管理,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它的目标和布局都受总体规划的制约,恪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积极创造新的生态工程,如绿化、污染治理、市政、供排系统等,以保证城市物质、能量正常流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稳定。要从系统工程原则出发,处理好城市各部门、系统之间的关系,并做到生态环境规划在近期和远期目标上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一致性,做到时间、空间上的有序性。要讲究整体最佳效益,各部门应当服从整体,使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在整体上有最佳的综合效益。

2.1 要根据城市地理位置,确定其规模体系及功能性质,并对城市合理分区再按分区布局

城市应具有工业中心功能、商品流通中心功能、交通运输中心功能、科技教育中心功能、信息中心的功能、金融中心的功能。对于城市来说,一方面要按照城市功能分区来安排生产,如文教区、居住区、风景区安排污染型工业就不恰当。另一方面要根据地理位置进行工业布局,如在城市主导上风向不宜安排污染型工业,兰州市的工业布局应引以为戒。在水源短缺地区安排耗水量大的工业也不适宜。要根据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合理确定轻、重工业的比例和规模,如北京是首都,杭州、苏州、桂林、西安、开封、洛阳是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名城,在这些城市就不宜发展重污染工业。平项山市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化盐矿资源、地表水资源,大力发展煤化工、盐化工和化工原料工业,是一个能源和化工城市,污染相对比较严重,要合理布置居住区、商业区、文教区、游览区、交通网络等。

2.2 确定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近、远期目标,并把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纳人城市总体规划

制订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应在调查分析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规划和发展趋势作出科学评价,确定生态环境规划的指标,确保城市脆弱的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城市规划应根据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要求,使工业、交通、居住、娱乐等建设计划统一起来,合理安排,既要考虑到收益的一面,又要兼顾对生态系统影响的一面,既要看到局部和眼前的好处,又要想到全局和长远的利益。作为深化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层次,着重解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战术性问题,通过对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为实施总体规划的依法管

理和宏观控制提供依据。

2.3 通过对城市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研究,制订合理的物质、能量利用方式

如平顶山市煤炭储量达103,000万吨,可开采量只有21亿吨,现每年以3,000多万吨的速度开采,大约只能开采70余年,将会导致城市发展后劲不足。因此,要立足当前,因地制宜,着眼未来,不留后患,适度开采。如地下水的开采与分配,煤气的运输与分配等适度发展。

2.4 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的还原功能确定城市的环境容量,制订城市环境规划,确保城市系统的良性循环

如制订城市的“三废”排放标准,要防止污染转移。一是国外向我国境内转嫁污染,主要是将国外禁示生产的污染严重的产品,转移到我国境内进行生产,或是把工业落后,污染严重的设备转移到我国境内进行生产;二是我国城市污染转移给农村,主要是把城市中禁止生产,或虽能生产但污染严重的产品转移到农村继续生产。结束语

面对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形式,我们更应清醒认识到:人类对生物圈施加的任何影响,生物圈都将按照自身的规律反馈给人类。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按生态学规律办事,才能使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能够被人类持续永久地利用,才能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持续拥有这美好的地球家园,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明芳,陈涛.关于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的思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12).[2] 高天熙.浅谈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J].松州,2006,(Z1).[3] 朱锡平,陈英.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与中国城市发展[J].财经政法资讯,2007,(02).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规划建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