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项目介绍
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项目介绍 项目背景
发展新经济,即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二十一世纪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知识经济要求加强经济运行过程中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转向;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20世纪90年代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在中国,循环经济建设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得到国家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循环经济发展建设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在城市和省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在工业集中区建立由共生企业群组成的生态工业园区。在企业层面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根据循环经济研究进展,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和一些发达国家及我国的实践来看,发展循环经济符合国情,体现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在三个层次上逐渐展开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项目内涵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循环经济的重要形态是生态工业,生态工业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工业系统“食物链网”,即工业链网。在工业园区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人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形成相互依存、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使园区内企业之间形成物质、能量、信息的共生关联,从而提高物质、能量、信息的利用程度和生态效率,提高园区产业关联度,形成产业间的横向耦合、纵向闭合的共生关系,显著地改善企业的经济绩效,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真正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环境中心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在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应用中取得了许多成果,相关内容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并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中国生态工业建设》)。先后完成了包头市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园设计、烟台开发区生态工业园规划等项目。目前正在承担的《汕头市电子废弃物拆解利用园区规划》项目,就是基于循环经济与工业生态理论。内容包括园区产业链设计,物质、内能量和信息集成,以及污染控制等方面,集中体现了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建设理念。
项目主题
为更好推进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北京化工大学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进行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园区项目规划工作,项目规划主要内容如下:
(一)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内容(区域/行业/企业)
循环经济的区域基础与生态评估(资源开发、能源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贡献等地域基础;生态循环服务价值估算、生态足迹分析、生态环境容载力确定等)
循环经济的区域、产业与行业系统层次(物质、能量、信息、资源、废弃物流动的国际循环、国内循环、区域循环及其园区内的大、中、小循环系统层次;产业循环发展的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和区域耦合)
循环经济产业链(体系)构建(第一产业链、第二产业链、第三产业链、三次产业链、产业链点、产业链面和产业链网及其清洁化、综合化、生态化、减量化、循环化、资源化系统) 循环经济建设及时空布局(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口生态体系和科学高效的能力支持保障体系等建设;生态产业示范区建设、生态产业园建设、产业生态化建设;产业循环发展区划、三次产业时空发展时序、产业循环发展时空部署;)
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保障制度体系(绿色制度环境——绿色资源制度、绿色产权制度、绿色市场制度、绿色产业制度、绿色技术制度等;绿色规范制度——绿色生产制度、绿色消费制度、绿色贸易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回收制度等;绿色激励制度——绿色财政制度、绿色金融制度、绿色税收制度、绿色投资制度等)
(二)生态工业园规划内容
生态工业链构建(上游—中游—下游网络体系;三次产业与服务、消费领域链网;园区减量化、循环化、资源化双向流程;企业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集成;企业工艺技术链、清洁生产链、产品链、经营管理链和时空发展链等流程构架)
工业结构生态化设计(“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资源生产”、“加工生产”、“还原生产”;概念设计CAE,DFA;详细设计CAD集成;加工过程设计与仿真DFM、CAPP、CAM、CAFD、MPS)
园区空间结构与总体设计(第一代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代高新技术开发区、第三代生态工业园区空间结构升级、功能分区布局与调控框架、核心区空间布局与调控导向、产业生态化发展规划、“一区多园构件 <资源再生园、产品再生园、废物再生园、科技创业园和管理服务园>”、园区代谢过程及其物-能-信息流阶梯利用和交换网络及其优先考虑实施项目)
工业系统生态集成平台(物质集成、废水集成、能量集成、信息集成;Internet应用开发工具、管理信息集成系统、车间管理与控制集成开发系统、CAx信息管理与集成系统、全局共享信息定义维护工具、GIS-ODBC接口、全局信息系统(GIS)、通信系统、操作系统、网络、分布式数据库等)
生态工业园微观控制系统研制(原料的采集、贮运、预处理、加工、成型、包装、产品和贮存及其内外向“四流”循环度等环节系统化控制)
生态工业园宏观控制系统设计(原料和地域的评价、规划、组织、实施、运营管理和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区域耦合及其效益评价等环节系统化控制)
园区资源一体化规划与生态化管理(一体化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一体化固体废物资源规划与管理、废弃物资源化规划与管理;园区应急管理——APELL计划、园区日常管理——区域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开展环境累计影响评估(CEA)、增强园区基础设施生态化功能、生态化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废物交换系统网络;企业环境管理体系、推行企业清洁生产、产品生态化管理、产品生态设计、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产品环境标志)
生态工业园效益分析与绿色保障制度体系(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利益相关者与成本因素、效率分析;绿色制度环境、绿色规范制度、绿色技术制度、绿色激励制度;交通规划、绿地规划、清洁能源规划、环境信息与通讯规划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固体废物管理及循环利用、水资源管理及循环利用、APELL计划、园区基础设施、招商引资及产业化等政策法规和社区协调机制)
第二篇: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
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
循环经济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以生态工业链为发展主线,以生态工业园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以追求物质资源减量化为内在要求,以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为根本目标。因此,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
发展循环经济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重大选择。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目的是优化自然生态,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化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双赢,造福人类。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将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提出要“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同时着重强调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这充分表明,发展循环经济不是简单的综合利用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应当将其上升为国家政策,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从总体全局的高度来谋划循环经济工作,以推动转方式调结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扩大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立法及试点工作,目前已有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区、鲁北生态工业化工园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成功范例。这些实践表明,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可以实现“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愿景,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三高一低”到“三低一高”的重要途径,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发展循环经济能够提高资源产出率,进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产出率”是反映资源节约情况的综合性指标,提高资源产出率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突破口,编制科学全面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科学合理的资源产出率的宏观评价指标应包括资源产出指标、资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和废物排放指标。其中资源产出指标包括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和能源产出率;资源消耗指标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取水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水耗、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废钢铁回收利用率、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率、废纸回收利用率、废塑料回收利用率、废橡胶回收利用率等;废物排放指标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COD排放量等。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
抓好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问题。现阶段,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依然存在。实践中,必须切实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出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在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削减废物的产生量。因此,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是产业生态化与污染治理产业化、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应从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区域等四个层面展开。在企业层面,应要求其最大限度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削减废物的产生数量;产业园区则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循环型城市和循环型区域则应以污染预防为出发点,通过对生产和消费活动中物质能量流动方式的管理,创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模式,实现对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再利用、再资源化、去害化”。
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创新支撑体系。科学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性因素。必须建立与发展循环经济相适应的创新体制,从重点研究领域、战略方向和重大项目三个层次上加强布局和预研,促进在节能降耗、新材料、新资源开发、清洁生产和资源再生技术方面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要建立以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和系统化技术为代表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加强循环经济立法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循环经济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要形成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整体意识,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基本依据,确定循环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明确政府、企业、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权利和义务。要突出自然环境与资源保护,坚决制止乱占土地、大兴土木的行为。还应抓紧制定各类相关法律法规,如废弃物循环法、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条例、绿色采购法、废旧家电回收管理办法等,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法律支持。
第三篇:浅析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规划与建设
浅析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规划与建设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摆上突出地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是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杭州临江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为例,?述了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规划建设背景和特点,同时对推动循环经济(静脉)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杭州临江;规划建设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问题。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抓手,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突破口。
一、循环经济与静脉产业
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环保型经济增长模式,我国的循环经济理念以4R体系为特征,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制造。强调在物质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排放最小化和经济活动生态化,进而实现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中,根据物质流向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从原料的开采到生产、流通、消费的过程;另一种则是从生产或消费后的废弃物排放到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分解分类及资源化或最终废弃处置的过程。仿照生物体内血液循环的概念,前者被称为动脉产业,后者被称为静脉产业。静脉产业是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对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循环经济产业园也称为静脉产业园,是指建立以静脉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工业园,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生活和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从而把经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2006年9月,国家环保总局颁布实施了《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从经济发展、资源循环与利用、污染控制和园区管理四个方面对静脉产业园区建设标准进行了规范。目前,我国中东部,特别是沿海地区许多城市均建立了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或静脉产业园区。
二、杭州规划建设临江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的背景
1.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十二五”时期以来,国家相关部委先后组织开展了静脉类生态工业园示范、城市矿产基地示范、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等相关试点建设工作。同时,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等各类城市固废处理的政策意见。
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已经成为共识,并作为新的环境理念和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静脉产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新兴产业,将成为21世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国内许多城市已经意识到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的重要性,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在建的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静脉产业园区)达到27家,增长趋势明显。
浙江省是典型的“经济大省”和“资源小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能源资源需求刚性增长,废弃物产生量不断增加,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更为迫切,省委省政府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2.提升垃圾处置能力的现实需要
根据杭州市城管委统计数据,杭州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经历了十年高增长。2006年―2015年,杭州市区(包括萧山、余杭)生活垃圾年均增长率高达9.01%。2015年市区收集处置生活垃圾量达341万吨,日均9343吨,其中最高日已达11305吨。
但是,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处置能力严重不足。现有滨江、乔司、仓前、萧山、外六工段和天子岭等6座垃圾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能力仅为6321吨/日,但日处理量已超过7692吨/日。总体处置能力严重倒挂,面临着城市运营安全及环境风险问题。
按照杭州市“设施共建、资源共享、环境共保”的统筹思想,从大杭州的角度统筹规划垃圾、污泥等处置问题,建设临江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并纳入杭州环境卫生设施体系,配套建设4000吨/日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和4000吨/日的污泥处理项目后,可以有效保障“城市出口”运营安全,解决垃圾围城问题。
3.保障污泥等固废高效安全处置的需要
杭州市委市政府多次强调,要抓好污泥、生活垃圾、飞灰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工作。目前,杭州市城镇污水厂污泥处置对填埋、土地利用及建材利用有较大依赖,杭州城区54.7%的污泥难以达到彻底的处置。临江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包含4000吨/日污泥处理项目,于2015年开工建设,预计到2017年底基本完工投入运行,采用先进的“深度脱水+焚烧发电+烟气处理”工艺路线,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固体废弃物处置环保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固废资源化终端处置设施,将有效破解杭州市污泥处置难题,妥善解决污泥带来的环境影响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杭州临江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规划特点
1.产业园选址科学合理,具有区位优势
杭州临江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项目位于杭州临江高新技术产业区外十五工段,规划选址于临江污水处理厂周边地块,总规划用地约4400亩。园区已建在建用地约1000亩,近期(2017-2020年)规划用地约800亩,远期(2020-2030年)规划用地约2600亩。
产业园选址远离城市中心区和居民点,距离大江东核心区13公里,北侧为钱塘江,南接绍兴滨海化工园区,距离西侧最近居民点距离为7公里,对周边居民影响微小。同时,产业园与周边基础设施交通联系便捷,交通区位良好。
2.产业园基础扎实,便于循环协同处置
园区以现有的临江污水处理厂和在建的4000吨/日污泥处理项目为核心,原先已有污泥干化项目和飞灰处置项目,已初步形成循环产业园雏形,基础条件良好。产业园近期规划建设生活垃圾处理、餐厨垃圾处理、医疗垃圾处理、飞灰处理、危废处理等环境项目和科研办公中心等配套设施,远期规划建设废旧物资处理、建筑垃圾处理、汽车拆解等项目,可以真正实现废弃物协同处置、资源综合利用。
临江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将以循环经济产业为功能主体,以突出的自然生态环境为特色,致力于打造综合型、生态型、开放型的国家级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建成后,不仅能有效处理萧山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的污染物,还将辐射杭州市域,一揽子解决杭州市污泥、垃圾、飞灰、危废等协同处置问题。
2016年9月,依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规划的批复》,未来杭州市固废处理将形成“三园、三厂、多点”的总体设施布局,正式明确了临江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的选址及规划功能定位。目前,杭州临江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规划方案已进入公示审批环节,2017年即将启动实质性建设。
四、关于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发展的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资源与环境问题越发重视,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大力开展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建设,将成为我国各大城市进行废弃物处理处置、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浙江省、杭州市在今后推动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于当前普遍存在的思想认识不足、缺乏统一规划、法律政策不完善、回收网络不健全、技术支撑不力等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提高认识,制定科学统一的规划
通过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公民环保意识,使其主动参与资源的分类回收和再利用。全面规划省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科学的静脉产业发展规划,使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制度政策保障
总的来说,浙江省循环经济(静脉)产业的发展尚在初级阶段,政府要加快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政策,明确相关主体的“责、权、利”关系,从管理体制、税费政策、准入制度、回收体系等方面进行规范。同时,建立并完善政策促进体系,政府要在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对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发展给予支持。
3.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加快技术开发创新
浙江省应当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增加研发投入,建立多层次、多类别的研发机构,包括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多元一体化的技术开发创新团队。重点针对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对特定类型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的技术等开展研究,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为循环经济(静脉)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2]《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2006年.[3]《杭州临江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概念规划》,杭州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2017年3月.[4]《循环经济背景下的静脉产业发展研究》,王帆、朱逢佳,《经济论坛》2011年第1期.[5]《静脉产业开创循环经济“新天地”》,贾学敏、李军平,《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1年第5期.[6]《加快发展静脉产业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牛桂敏,《天津经济》2006年第6期.[7]《循环经济条件下的静脉产业发展探索》,聂永有,《南方经济》2005年第12期.[8]《循环经济产业园可持续发展建设研究》,王雁晖,《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年第6期.[9]《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建设分析》,张文伟、戴陈玉,《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6年第8期.[10]《静脉产业园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邱才娣,《绿色科技》2012年第1期.[11]《静脉产?I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的研究》,王军、岳思羽、乔琦,《环境科学研究》,2008年第2期.[12]《静脉产业园区及其规划策略浅析》,李辰琦、崔昊夫、陈嗣明,《工业建筑》,2011年第2期.[13]《循环经济政策体系初探》,吴长年、魏婷,《生态经济》2005年第11期.[14]《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与对策》,牛桂敏,《环境保护》2005年第7期.[15]《静脉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构想》,耿飞燕,《经济前沿》2004年第9期.
第四篇:生态工业园规划简要结论
一、《规划》以铜业为主体,创建阳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对转方式、调结构,促进铜行业生态化转型,推动县域经济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工业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二、《规划》以铜冶炼、铜深加工、资源再生三大行业为主体,按照“一个中心、双重资源、三大基地、四条特色产业链”的思路,以建设高效、循环、共生的生态产业链为目标,构建了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的总体和阶段目标、指标体系及总体框架,提出了纵向延伸、横向耦合、区域整合的生态工业园发展方案,提出了水资源、能源梯级利用和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循环再生及污染控制方案,明确了项目准入条件,设计了重点项目及保障体系。
三、《规划》编制依据充分、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基本符合《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指南》(HJ/T409-2007)和《关于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中加强发展低碳经济的通知》的要求,为阳谷生态工业园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奠定了基础。
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规划》论证,建议增加风险分析的内容,加强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善规划文本。
第五篇:政企共建和谐循环经济工业园
政企共建和谐循环经济工业园
策划: 中煤化工公司综管部
段纯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
一、开展政企共建和谐循环经济园这一活动的意义:
组织开展这次活动是我镇新的一届党委政府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共建共享”理论,深刻认识到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共建共享针对不和谐原因与解决的策略是:目前由于我们的社会财富还不够丰富,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人们会因为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的短缺而产生矛盾和冲突导致社会的不和谐。同样由于社会财富还不够丰富,我们不能很好地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制,不能使所有的困难群体获得很好的生活保障导致社会的不和谐。另外,更多的不和谐是由于没能把这个还不够大的蛋糕切割,分配得比较均匀和公平造成的,这种社会利益分配的不公平也往往使利益受损的社会成员产生被剥夺感和受挫感,进而滋生不满情绪,导致社会的不和谐。“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出紧紧抓住了这两方面的矛盾。目标是解决好把蛋糕做大和分配公平这两个根本问题。通过我镇在全镇范围内正确运用此理念为指导方针贯彻落实,才形成今天和谐稳定崭新局面的一次出国展现。
二、对于晋中市《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及灵石县委、政法委“三个建设年”活动要求,归根结底也是政府与企业,企业与村委及群众之间协调,做好把蛋糕做大。首先配置适当的发酵剂,面料搭配得当,火候到位而宜。也就是共建共享理念中提出的构建和谐的关键所在,即深化体制改革,增强服务效能,全镇党员干部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在干事上首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大力提倡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到干成事,并在工作中对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充分运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以系列的宣传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安全是发展的保障,文明是发展的理念,富裕是发展的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引导群众加强沟通、促进理解、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党委政府对照“共建共享”理念健全调节机制,完善政府的信访机制,真正做到倾听民声民意,落实好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的公开性和公民参与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总而言之,通过新的一届党委政府一系列的充分应用共建共享理念,构建和谐,那么上级要求的创优环境即“三个建设年”活动自然水到渠成。目前和谐创优通过我镇学习“共建共享”理论并正确运用,贯彻落实。上级要求的创优发展环境及三个建设年实践工作已基本到位,对照初始策划,中煤化工报请中煤能源集团批复意见所要求的活动规格;市各级领导到会;众多媒体采风这些特殊性,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政企共建和谐循环经济园活动实质上就是对我镇新的一届党委政府在构建“富裕段纯、生态段纯、和谐段纯”这一五年目标的开端工作检验,同时也是对工业领导组具体工作为点,以点带面检验我镇转变政府职能,全力打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公共服务型、有限责任型政府,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工作的检验。同时也是我镇党员干部共建共享理念武装头脑、转变工作作风,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到干成事的一次工作汇报。根据以上,详尽的工作总结是我们干的,但尚有缺欠,即有关文件资料不完善需补充。具体如下:
*(1)、由段纯镇党委政府与中煤化工通过交流,交换意见共同编辑政企共建和谐循环经济园活动的倡议书。具体内容要有:和谐、稳定、安全、实现双赢。要提高到一定的政治高度。
*(2)、党委政府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胡锦涛“共建共享”理论中明确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是共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这一理念;“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有关动员会(影像资料)有关文件及会议记录并有相应的学习制度,并出台相应的干部考核责任制。
*(3)、政府择要编辑以“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共建共享理论,深化政府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的学习资料每月一期共计4期(5-8月份)。
*(4)、全镇包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宣传贯彻到包户,宣传贯彻“共建共享”理念,引导群众深刻认识稳定、安全、文明、富裕几者之间的唇齿相依关系,宣传贯彻落实是否到位,重点体现在创建和谐村、和谐企业、和谐户的有关考核责任制。
※(5)、段纯镇优化发展环境的具体实施方案:
*
1、政府下设职能部门与驻镇单位制定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方案。*
2、段纯镇工业领导组作试点,率先在灵石县段纯镇工业园区组织中煤化工与志家庄村委党员干部在中煤化工、鑫源煤化与所涉村委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分别集中、学习,召开座谈会,讨论市《创优发展环境的若干意见》及段纯镇优化发展环境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座谈会的影像资料。
*
3、各村各企业要健全宣传“创建和谐村、和谐企业”安全知识普及、优化发展环境的宣传阵地(宣传栏、黑板报、广播宣传)。
*
4、工业领导组召集所属监管行业部门及企业负责人包括工业园区涉及村的主要领导,深入开展“知责、履责、问责”三责教育并备有影像资料及有关的规章制度。
*
5、矛排领导机构及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制度、矛排挂牌督办落实制度、建立政企沟通制度。
*
6、与企业相适应的政府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机构及工作制度。政府主要领导无假日值班反馈机制。
*
7、党委政府向企业()公开承诺,向村及群众()公开承诺;工业园区企业向所涉村()公开承诺,向党委政府()公开承诺;工业园区所涉及村委及群众向政府()公开承诺,向企业()公开承诺。顺应建立相应的承诺保障监督制度。通过互诺互监体系建立真正促进、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增强企业与村、企业与政府的互信互助力。
*
8、政府出台一系列关于企业与村“输血”补偿转变为帮助村及群众增强“造血”功能的工业反哺考核奖励机制、奖励制度,并下达造血任务。*
9、政务公开制度等。
(6)、段纯镇全面工作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安全协管员报告制度的严格执行即是所建立的信息联系平台(已有)。
(7)、镇工业领导组编辑制作有关宣传版面,进行逐村宣传并配解说词,引发传单,逐企、逐村散发,目的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发展意识、全局意识、安全意识、率先意识、创优意识。宣传版面根据宣传内容整理归纳,以以下主题展示:
1、共建共享为指针,转变作风公信增;
2、破解矛盾促和谐,企地共建一家亲;
3、主体责任落到位,构建和谐文明镇;
4、工业反哺作贡献,输血主动变造血;
5、政府搭台企地登,政企共建工业园;
6、互助互信不空诺,和谐发展进行曲;
7、优化环境促发展,和谐山区保双赢。具体有:
*
1、段纯镇党委政府组织干部党员学习贯彻“共建共享”理念的宣传版面。要求有影像并配以文题发挥。
*
2、党委政府专题会议解决集体反映的敏感重大问题的宣传版面音像并配以始终把老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文题发挥词。
3、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及安全知识宣传版面。
*
4、九鑫建厂初始双方俱损与现今中煤化工建厂与老百姓和谐双赢的文题方面宣传版面。配以志家庄村通过工业领导组及包片宣传入户,工业领导组组织村企及群众代表座谈会影像资料版面。
*
5、群众通过自发组织志家庄军乐队到中煤化工施工现场演出及土特产慰问建筑工人影像并配以文词发挥的版面。段纯镇党委政府组织全镇村企负责人及所涉村委群众代表到中煤化工建设现场、鑫源煤业新农村建设现场进行慰问的影像资料并配文题发挥版面。
*
6、工业领导组组织中煤化工与志家庄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中煤化工与志家庄村;鑫源露采与所涉村召开“互助、互信、互谅,工业反哺、造血工作探讨”座谈会的影像资料和文题发挥版面。
*
7、鑫源煤业改善医疗条件、改善办学条件、泽文基金会助残助学解决就业,新农村建设,安全管理“五提醒、五加强”得到广大员工一致好评的影像文题宣传版面。
*
8、镇露采工作协调领导组与鑫源煤业转变工作作风,把老百姓利益放在首位,鑫源煤业及群众代表工作座谈促进会的影像资料及形成的工作“五到位”制度宣传版面。
*
9、鑫源煤业抗洪的可塑的有关资料影像展示。
双方抓紧补充有关文件、资料及其它准备工作并及时交换意见,共同商定政企共建和谐循环经济园具体议程。
通过以上版面宣传及各项工作规章制等材料的展现,真正把段纯镇党委政府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倡的“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在工作中的应用落实情况,在政企共建和谐循环经济园这一活动中充分体现。
注:借用这次活动中煤集团领导、市级领导、县级领导及行管部门均来人参加,中煤集团相邀50家新闻媒体采风,我镇组织党员干部、相邻村的群众及露采干部及群众代表参加这一实际情况,可确认这次活动规格高、规模大、政治影响大、媒体传播广,行管部门共同认知的特点。我们精心准备鑫源露采从组织学习胡锦涛同志“共建共享”理念活动,政府露采工作领导组会同鑫源煤业领导及相关责任人与相邻村村委干部及群众代表召开“加强沟通,促进理解,共同发展,实现双赢”为主题的座谈会,刘、杨二总带领鑫源煤业管理层在与周边村及群众协商占地、搬迁补偿等工作中坚持把老百姓利益放在首位,资料中显示鑫源煤业在改善医疗条件、改善办学条件、泽文基金助学助残,严管理、求实效、重落实的规范管理标杆宣传。对搬迁户有劳动能力的投入资金,组织学习培训,变于工作创收岗位;在安全管理上,实行“五加强、五提醒”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平台的建立,并主动为老百姓工业反哺由输血补偿转变为结对帮助造血的一系列事例通过材料汇报、宣传栏展示、制作活动现场展示的宣传版面。针对以上工作,通过具体的
1、安全生产网格化系统传播
2、材料汇报
3、现场版面展示
4、倡议书中描述
5、媒体采访
传播,起到使领导层、行管部门、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鑫源煤业是严管理、重落实的优秀管理单位,工业反哺政策执行好,医疗、教学、助残、助学、给老百姓创造再就业机会,组织干部职工改变工作作风一系列的考核机制真实展示。起到避谣言、传善举,树立好的形象的大的效果。
以上这些工作经安监站负责人田建中与刘、杨二总沟通,达到共识,鑫源煤业具体准备负责人:杨诚。
这次政企共建循环工业园活动的具体方案与政府准备的文件及材料、鑫源公司准备的文件及材料务需积极准备,真实齐全有效,由具体联络人田建中与中煤化工进行沟通。版面、活动现场展示材料纳入汇报材料供大会所用,同时供采风媒体采访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