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生态学重点 答案
1、环境生态学:是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和保育的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类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2、生态因子:是指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湿度、温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的相关生物等。
3、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或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其生存和繁殖的关键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4、阿利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当种群密度(数量)处于适度的情况时,种群的增长最快,密度太低或太高都会对种群的增长起限制作用。
5、生态系统服务:又称生态系统公益,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活动提供的有形或无形的自然产品、环境资源和生态损益的能力。
6、生态入侵:某种外来生物进入新分布区成功定居,并得到迅速扩展蔓延的现象。
7、生态足迹:是指对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产能力的地域空间的占用。
8、生物活化作用:是指毒物在有机体内积累,经过转化,形成更高浓度的有害物质的现象。
9、生态修复:包括生态恢复、重建和改建,其内涵可以理解为通过外界力量使受损生态系统得到恢复重建或改建,即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环境或生态完整性进行修复,最终恢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10、生态工程: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1生态规划的工作程序2生态要素的调查与评价3环境容量和生态适宜度分析4生态规划的指标体系及目标5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及土地利用6人口容量规划7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规划8生态绿地系统规划9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规划。
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途径 1生态风险评估2适度干扰与恢复重建3清洁生产4废物资源化管理与5R法(Resist Reduce Remedy Recycle Respond)5生态工业园区(EIP)6实施标准化环境管理系列标准7加强自然保护的管理和研究8推广3S技术9应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
1、人口规模大,资源相对短缺;2环境和生态条件变化态势日趋严峻;
3、不均衡的矛盾凸现;4经济全球化与生态压力的增加。1结合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2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
3、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强教育,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落实于从初等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利用传媒,积极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加强各类培训。4利用国际合作;5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和示范区。
第二篇: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目录绪论:地球上的生物和生物圈;生态学形成与发展; 2 生物与环境: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生态因子作用分析;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光因子、温度因子、水因子、土壤因子)3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生物钟与种群的概念;种群的动态;种群的空间格局;种群调节;种群生活史:生活史概述;繁殖成效;繁殖格局;繁殖策略;性选择; 5 种内与种间关系:种内关系;钟间关系; 6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生物群落的概念;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的结构;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生物群落的动态:群落变化类型;群落演替类型;演替顶级学说;群落演替与功能过程;控制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两种不同的演替观; 8 生物群落的分类:生物群落的分类;生物系统的一般特征:生态系统的组成与机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生态效率;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 10 生物系统的能量流动与信息流:生态系统的能量与能量环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初级生产和高级生产;生态系统中的分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信息流动; 11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水循环;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有毒有害物质循环;放射性核素循环;生物地化循环与人体健康; 12 陆地生态系统:概述;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 14 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中的一般概念和理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1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荒漠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恢复);
第三篇:环境生态学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引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基本条件。过去的一个世纪,人们在创造了高速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那么多沙漠、荒山、断流的河流和污染的城市,使那么多生物从我们的身边消失,甚至从地球上永久的灭绝了。一个世纪的环境变迁竟如此之大以致在临近世纪更替之际提出了人类能否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迄今的探索研究表明,在浩瀚的宇宙中,能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的只有地球,也就是说,人类只拥有一个地球,因而保护地球环境是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惟一途径。
有鉴于此,在建设项目和其他一切开发地球资源,改变地球环境的活动中,进行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不仅是重要的,必要的,而且是每个地球公民应尽的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翻两番,经济增长了几十倍,同时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等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人类自身的长远生存与发展。有鉴于此,20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科学技术领域——环境影响评价,其目的是为了科学地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便采取措施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基本概念
(一)环境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
目前,环境评价一般分为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运用一定的指标和评价方法对某一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评定和发展趋势预测,主要为环境规划和环境综合整治服务。
环境影响评价是在人类进行某项开发建设活动之前,对该项活动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估,并提出减少不利影响或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措施,其目的主要是为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为工程设计单位提供环境保护要求和建议,为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同时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是贯彻“预防为主”的环保政策方针,保证经济建设的合理布局,促进清洁生产和有利于环境和生态的先进技术和工艺的推广,制定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以减少环境影响,促进科学决策和管理以改善环境,同时可以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产业结构改善提供借鉴。
表——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二)生态环境评价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环境评价一般也可以分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主要考虑生态系统属性信息,是根据选定的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评定某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劣,作为环境现状评价或环境影响评价的参考标准,或为环境规划和环境建设提供基本依据。例如:野生生物种群状况、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栖息地适应性与重要性评价等,都属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还可以用于资源评价中。生态环境评价一般包括资源评价在内。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并提供减少影响或改善生态环境的策略和措施。例如,分析某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环境服务功能,分析区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评价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和评价污染的生态后果,以及某种开发建设行为的生态后果,都属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环保制度。一般来说,环境影响评价包含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在内,但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以污染影响评价为主,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不全,深度不够,与实际需要进行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尚有较大差距,而且二者在诸多方面是不同的。
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传统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原则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全面调查和综合分析生态环境和开发建设活动特点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依据国家的政策和法规提出对受影响生态环境行使有效保护的途径和措施。在进行生态环境评价时,下列基本原则应予以遵循:
将资源和生态环境作一体考虑,注意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资源,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资源基础;
讲求科学性,根据生态学和生态保护基本原理,阐明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途径、性质、强度和可能的后果,寻求有效地保护、恢复、补偿、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
突出针对性,即针对具体的开发建设活动、具体受影响的生态环境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分析与评价;
坚持政策性,以国家的资源环境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战略为基本出发点,以法规为准绳,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实施对生态环境的有效管理;
坚持协调性,注意可行性,即协调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协调布局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企业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协调区域与项目、生态系统与生态因子内在关系等。协调的目的是提高评价的有有效性,提高环保措施的可行性。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技术
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程序,并且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标准、等级和评价方法等,须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影响性质、影响程度和生态环境条件作具体的分析和确定。
(一)评价指导思想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知道下进行。为此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视野识别影响;应体现整体意识,即从生态系统整体和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整体考查问题,寻求对策;应具有超前意识,即不仅注意当期问题,当前需求,亦应考虑长远问题、长远需求;应以动态的发展的观念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原则,并特别强调其针对性原则。由于生态系统显著的地域性特点,相同的开发建设项目绝不会有完全相同的评价结果。因此,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以实地调查为主要依据,评价结论应符合建设地的环境特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应做到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重点建设,讲求实效。
(二)评价范围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开发建设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的范围和间接影响的所及范围。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式确定评价范围的重要参考因素。所确定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包括所有受影响的生态系统,并能够充分体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阐明其特征。应能包含所有可能受影响的敏感保护目标,并能反应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如自然灾害的源头及危害范围。按照环评工作程序,评价范围可分为生态调查范围、现状评价范围、影响分析与评价范围等。按照受影响因子的性质,可有植被、动物及其生境、土壤、地面水、地下水等不同因子相应的调查与评价范围。此外,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还受到技术可达性和所能获得资料的限定。行政区界也是重要的限定因子,须考虑。实际工作中,一般按照规范要求执行。
(三)评价标准
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以污染指控为宗旨,主要评价的对象是大气,水,土壤等人类的物化环境,可以用一组物化指标表征其环境质量。这就是评价标准,其评价标准有两类: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排放标准。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以是否达到标准要求作为项目可行与否的基本度量。这是一种纯质量型评价。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的标准体系不仅复杂,而且因地而异。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基本要求
(1)能反应生态环境的优劣,特别是能够衡量生态环境功能的变化;
(2)能反应生态环境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尽可能定量化;
(3)能用于规制开发商建设活动的行为方式,即具有可操作性。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来源
国家已发布的环境质量标准;国家已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行业标准指行业发布的环境评价规范、规定、设计要求等;重要生态环境功能区以及其规划的保护要求;地方政府颁布的标准和规划区目标;河流水系保护要求或规划功能;特别地域的保护要求等。
(四)生态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环境影响识别时设计环评工作和编制环评大纲中的重要步骤,这是将开发建设活动的作用和环境的反应结合起来坐综合分析的第一步,目的是明确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受影响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因子、影响涉及的主要敏感环境目标,从而初步筛选出评价工作重点内容。
影响识别时一种定性的和宏观的生态影响分析、生态影响认识过程。依据生态保护原理、依据实地调查资料和粗略的相关分析可进行影响识别。
生态环境影响识别包括影响(作用)因素识别码,即识别作用主体;影响对象识别,即识别作用受体;以及影响效应识别,即识别影响作用的性质、程度等。
(五)评价等级
参照世行要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可分为三级:一级为需深入全面的调查与评价,生态环境问题复杂,保护要求严格,须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编制生态环境保护方案或行动计划;二级为一般评价与重点因子评价相结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较严格,须针对重点问题编制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和进行相应的技术经济分析,三级为重点因子评价或一般性分析,生态环境问题清楚,影响明显,保护要求一般,须按规定完成绿化指标和其他保护与恢复措施。
(六)生态环境调查
生态环境调查时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性工作。生态系统的地域性特征决定了细致周详的生态环境现场调查时必不可少的工作步骤。生态环境调查也应尽可能了解历史变迁过程。
一般陆地生态系统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系统调查(类型、组成、重要生境等)、自然资源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调查和敏感保护目标调查等几个方面。
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水土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的调查也十分重要,因为它涉及到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资源调查也应本着质合量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七)生态分析与评价重点的确定
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以及迄今人类对她的认识还很肤浅,认真进行生态分析,以及全面深入地认识系统的特点就成为环评中一项贯彻始终的工作。生态分析室在生态调查已获得相当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的综合研究过程。分析的目的是深入认识生态系统的内在本质和外在表征,明确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认识评价区域不同生态系统之间和各生态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区域资源优势,以及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等等,从而为进一步的评价工作奠定基础。
((八)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是将生态环境调查和生态分析得到的重要信息进行量化,定量或比较精细地描述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内容与深度依据实际问题和管理要求决定。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内容包括生态系统质量、状态和功能的评价、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评价,自然资源赋予和利用状况评价,敏感保护目标状况评价等。其中,生态系统质量、状况和功能的评价是现状评价的重点。
由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层次性特点,决定着生态系统的评价也具有层次性,一般可按照两个层次进行评价:一是生态系统层次上的整体质量评价;二是生态因子层次上的因子状况评价。两个层次上的评价都是由若干指标来表征的,在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环评中,一般对可控制因子要做较详细的评价,以便采取保护或恢复性措施;对人力难以控制的因子,如气候因子,一般只作为生态系统存在的条件和影响因素看待,只作生态分析和生态影响分析,不作为评价的对象。
(九)生态环境影响预测
影响预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同时又是最薄弱的部分。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常常可能是用模糊地语言而不是由精确地数值表达的,用于预测的方法也常常是特例而非普遍适用的规律,许多方法都是参杂着人的主观认识在内,而且所谓生态环境影响可能常常是风险性质的,并不一定会确切的发生。因此,在理想状态下,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根据的假说,而且是可以通过管理和此后的实验验证的假说。
(十)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对环境承载力(或环境容量)进行系统分析,以确定其可否为环境所接受。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亦可称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是对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的结果进行评估(亦称评价),以确定所发生的生态环境影响可否为生态或社会所接受。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人类对生态影响的主观认识与判断。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的主要目的是:
(1)评估影响(性质、程度)的显著性,以决定行止;
(2)评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重要性,以决定保护的优先性;
(3)评估价值的得失,以决定得失与取舍。
在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是,主要从生态学、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等方面着眼,一般依据的评估基准是:
(1)科学意义基准,主要是生态学意义的基准;
(2)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基准;
(3)社会文化价值与经济资源价值基准;
(4)法律基准,包括环境、资源保护法规;
(5)其他基准与技术规范。
(十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编制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头戏”,也是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最精彩的部分,编制生态环保措施须满足一些基本要求:
(1)体现法规的严肃性
(2)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3)具有一定超前性
(4)提高针对性和注重实效
(5)体现“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
(6)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理
(7)实施功能补偿
(8)强化保护重点
(十二)生态环境监测
生态环境监测的目的主要有三点:认识生态背景,验证假说和味采取补救措施或应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要点
(1)明确监测工作范围
(2)考虑监测方案的可行性
(3)注意“指示器”生物的选择
(4)与其他监测活动向匹配
生态环境监测指标
(1)遗传多样性监测指标
(2)物种监测指标
(3)生态系统(或生境)监测指标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后评价》
《环境分析与评价》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导论》
《环境保护ABC》
《环境与人类》
《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
《环境生态保护学》
第四篇: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学院:万方科技学院
专业班级:地质
学号:
姓名:王课 程 论 文11升-1班0926206031化 成
第五篇:生态学答案
1、原生演替 演替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荒原(完全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露地
段)的群落演替。次生演替 演替开始于次生裸地(如森林砍伐迹地、弃耕地)上的群落演替。水生演替 演替开始于水生环境中,但一般都发展到陆地群落。旱生演替 演替从干旱缺水的基质开始。
2、边缘效应 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
3、光饱和点 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与光照成正比,但到达一定强度,就饱和了。若继续增加
光照,光合作用不仅不会提高,反而可能下降,这个点是。
4、光补偿点 光合作用率和呼吸作用率两条线交叉的点。在此处光照是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生产所需的最小光照强度。
5、竞争 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种为争夺空间和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一直对方的现象
6、他感作用 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7、生态位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8、逻辑斯谛曲线①开始期,由于种群个体数较少,密度增长缓慢②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加
快③转折期,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的一半,密度增长最快④减速期,个体数超过2/K后,密度增长缓慢⑤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意义①它是许多两个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②它是渔捞、林业、农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③模型中两个参数r,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9、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叶的比较 ⑴形态特征 枝叶:茂盛、稀疏;叶片:较大,薄、较小;角质层:不
发达、发达;气孔:较少、较多;栅栏组织:不发达、发达。⑵生理特征 细胞汁液浓度:低、较高;蒸腾作用:弱、较弱;CO2补偿点光强度:低、高;光合作用光饱和点:低、高;RDP羧化酶:少、很多;干重计的叶绿素:较多、少;酶:少、较
10、种群空间的分布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或布局,成为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1均匀型:均匀型分布主要原因,是种内个体间的竞争。2随机分布:随机分布中的每一个体在种群中各个点上出现的几率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只在环境的资源分布均匀一致的情况下产生。3成群分布:成群分布的主要原因是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富饶与贫乏镶嵌,植物传播种子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群
11、Clements假说
演替就是在地表上同一地段顺序出现出现各种不同群落的时间过程。任何一类演替都经过迁移、定居、群聚、竞争、反应、稳定6个阶段。达到稳定阶段的群落,就是和当地气候条件保持协调和平衡的群落,这事演替的终点,称为演替顶级。在同一气候区内,无论演替的初期条件是多么的不同,植被总是趋向于减轻极端情况而朝向顶级方向发展,从而使得生境适合于更多的生物生长。无论水生型的生境还是旱生型的生境,最终都趋于中生型的生境,并均会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气候顶级。除气候顶级外,还会出现一些由于地形、土壤或人为因素所决定的稳定群落称为前顶极。类型为:亚顶级(达气候顶级以前的一个相当稳定的阶段);偏途演替(由一种强烈而频繁的干扰因素所引起的相对稳定的群落);前顶极(在一个特定的气候区域内,由于局部气候比较适宜而产生的较优越气候区的顶级);超顶级(由于局部气候条件较差而产生的稳定群落)关于演替的方向:在自然条件下,演替总是向前发展的,即进展演替,而不可能是后退的逆行演替。
12、R-策略者与k-策略者
R-策略者:气候多变,不确定,难以预测。死亡是灾难性,无规律,非密度制约。存活幼体存活率底。数量时间上变动大,不稳定,远远低于环境承载力。种内、种间竞争多变,通常不紧张。选择倾向:1发育快2增长力高3提前生育4体型小5一次繁殖。寿命短,通常少于一年。最终结果高繁殖力。K-策略者:气候稳定,较确定,可预测。死亡比较有规律,密度制约。存活幼体存活率高。数量时间上稳定,通常接近k值。种内、种间竞争经常保持紧张。选择倾向:1发育缓慢2竞争力高3延迟生育4体型大5多次繁殖。寿命长,通常大于一年。最终结果高存活率。
13、●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主导作用:太阳辐射量及其季节分配水路分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水热状况)①纬度:太阳高度角及其季节变化因纬度而不同,太阳辐射量与其相关的热量也因纬度而变化,从赤道向两极每移动一个纬度(平均111k),气温平均降低0.5~0.7℃。②经度在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由于海陆分布格局和大气环流的特点,水分梯度常沿经向变化,因此导致植被的经向分异。③海拔 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左右;降水起初随海拔增加而增加,到一定界线后,降水量又开始下降。④此外地形与岩石性质对陆地生物群落分布影响深刻。如青藏高原的隆起,改变了大气环流,使我国亚热带出现了大面积常绿阔叶林;在同一地区范围内,酸性岩石和碱性岩石分布着性质不同的植物群落。●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半部,按热量等级从北到南分属6个水平带,西部划分为蒙新区和青藏高原区:
一、寒温带针叶林带 位于大兴安岭北部山地。
二、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该带位于小兴安岭、长白山、张广才岭等地。
三、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该带包括:辽东胶东半岛丘陵松栎林区、冀北山地松栎林区和黄土高原山地丘陵松栎林区。
四、北亚热带伴有常绿阔叶树的落叶阔叶林带 包括两个林区:秦巴山区落叶阔叶针叶林区,淮南长江中下游山区丘陵落叶阔叶针叶林
五、中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包括6个林区:四川盆地丘陵山地常绿栎类松杉柏林区,江南山地丘陵常绿栎类松杉林区,浙闽南岭山地常绿栎类松杉林区,贵州高原常绿栎类松杉林区,云南高原常绿栎类云南松林区,红河澜沧江中游常绿栎类、思茅松林区。
六、南亚热带、热带季雨林、雨林带 包括4个林区:闽粤桂沿海丘陵山地雨林和常绿阔叶林区,滇南山地雨林和常绿阔叶林区,台湾山地雨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区和针叶林区,海南岛山地雨林和常绿阔叶林区。
七、青藏高原区 包括4个林区:甘南高山针叶林区,川西藏东高山针叶林区,川西南、滇西北高山针叶林区,藏东南峡谷高山针叶林区。
八、蒙新区 包括4个林区:阿尔泰山针叶林区,天山针叶林区,祁连山针叶、落叶阔叶林区,阴山贺兰山针叶落叶阔叶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