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生态文明社会
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生态文明社会
生态问题是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生态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决定着发展的可持续;关系到人类的命运,决定着人类的未来。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在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社会实质上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所经历的由繁荣走向衰败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使得文明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经过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也要看到,我国的生态形势非常严峻。一方面,我国大部分资源的人均拥有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资源环境承受着巨大压力。历史与现实都警示我们,必须超越传统的发展模式,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观念先行。要使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在公民中强化严峻的国情意识;强化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强化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全体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是核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严格的制度是保障。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法纪律、执法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坚决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人,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社会共同的理念和责任。当建设生态文明成为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时,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人与自然共和谐的美景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二篇:生态环境与生态保护
生态环境与生态保护
——人类对生态的破坏 生态环境,英文名称:ecological environment,意指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因子(如植物、动物等)和非生物因子(如光、水分、大气、土壤等)。它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生态是指生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动物、真菌、植物五大类)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代环境概念泛指地理环境,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总体,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当代环境科学是研究环境及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的综合性科学。生态与环境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两者又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相互交织,因而出现了“生态环境”这个新概念。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是一个大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中的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一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来比较稳定的状态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物质和能量输出输入不能平衡,造成系统成分缺损(如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结构变化(如动物种群的突增或突减、食物链的改变等),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中断,一般称为生态失调,严重的就是生态灾难。生态地理环境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相关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的功能系统或称为生态系统。在特定的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当其发展到一定稳定阶段时,各种对立因素通过食
物链的相互制约作用,使其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从而保持了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平衡。如果环境负载超过了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极限,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弱化或衰竭。人是生态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人类活动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口的迅猛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既有空前强大的建设和创造能力,也有巨大的破坏和毁灭力量。一方面,人类活动增大了向自然索取资源的速度和规模,加剧了自然生态失衡,带来了一系列灾害。另一方面,人类本身也因自然规律的反馈作用,而遭到“报复”。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举世关注的热点,有民意测验表明,环境污染的危胁相当于第三次世界大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问题都已成为制约经挤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就全球来说,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森林破坏严重、土地资源的丧失;淡水资源紧缺;生物种消失;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与荒漠化;人口激增等等。而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情境也不容乐观,我国自然环境先天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从而导致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森林覆盖率低;天然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面临危机;同时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我国的气温也呈上升趋势。下面我就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导致的全球变暖这一生态问题做简单的论述。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3.8--7.6nm,波长较短)具有高度的穿透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如红外线)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2.5-10.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
来潜在的重大影响。地球正在升温,在上个世纪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大约攀升了0.6 摄氏度。北半球春天的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的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10天左右。20世纪90年代是自19世纪中期开始温度记录工作以来最温暖的十年,在记录上最热的几年依次是:1998年,2002年,2003年,2001年和1997年。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表示,据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预测,未来50—100年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暖的世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21世纪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的浓度增加很快,使未来100年全球、东亚地区和中国的温度迅速上升,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将上升1.4℃-5.8℃。到2050年,中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2℃。“入冬以来罕见大雾天气频发也是暖冬的一个征兆。”罗勇说,大雾天气系“暖冬”造成强冷空气非常弱所致。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国敲响警钟,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能源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全球变暖的事实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
全球变暖的原因很多,概括以后有以下几点:
1、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危肋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
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绝灭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 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增多,与此相关的报道也是举不胜举,比如 “全球变暖,孟加拉湾一小岛消失”“北冰洋含冰量剧减”“全球生物正面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地球的‘冰河时代’将要来临?”“加科学家发现北极海永冻层完全消失”“海中的甲烷释放速度加快”“马尔代夫沉没百年倒计时”“北极冰川融化 地球或被淹没“水城”威尼斯再遭水淹”由全球变暖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报道也很多:“岛国马尔代夫将在海上建家园”“澳大利亚下冰雹,像高尔夫球一样大”“百年大旱:产粮大县面临部分绝收”“甘肃罕见雪灾,最深1.5米”“澳大利亚遭暴雨侵袭,墨尔本市区洪水齐膝”“地球或进入强地震频发期”“德国雪崩,46辆汽车挤成一团”等等。
这一切无不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我们不得不在这种严峻的时刻好好的反思我们的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并且在今后的生活和活动中有所改变,不要一味的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不考虑对生态带来的破坏。如果不这样,那么到最后受惩罚的只有我们人类自己。
第三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建立环境优美的农业生态安全体系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建立环境优美的农业生态安全体系
旌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张志庆
【摘要】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县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情况虽然不是十分严重,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环保措施,构建和谐农业生态,这也应该成为旌德现代化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农业 产地环境 污染危害 防治对策
要真正体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清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旌德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优化自然资源的配置,形成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提升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有保护好农业自然生态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效益农业和现代农业并举,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1.农业环境保护污染现状
1.1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环境污染严重
1.1.1种植业污染情况
1、化肥。施用量大,使用方法不当。据调查,我县年均使用化肥量平均 50kg/亩,远远高 于全国平均 26 kg/亩,85%以上采取撒施,造成土地板结,肥料利用率低,肥料养分易流失,地表水、地下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
2、农药。我县每年使用各种农药实物 97吨左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杀虫剂占70%。但施药器械和方法落后,大部分药液洒落于土壤表面,造成土壤中农药残留;农药瓶、袋乱丢乱弃现象严重。所以70%~80%的农药都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污染环境和地下水。
3、秸秆。每年各种作物秸秆露天焚烧或直接抛弃约占总量的60%。这些秸秆被随意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4、传统灌溉方式。这种方式加重了对流域水体的污染。多数采取漫灌或串灌,导致污染面积扩大,水体污染加重。
5、农用地膜污染严重。据统计,该县2011年全县农膜使用总量达91吨,农膜被残留,地膜长期被氧化、分解出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着空气、水和土壤。
1.1.2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
在畜禽养殖业 中一是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 无害化处理不足20%.二是畜禽粪便流失量大。家庭或散养户未经处理的粪便露天收集堆放,经日晒雨淋,流失率约为20%。畜禽养殖产生的废水也基本未作无害化处理,造成环境和水体污染。
1.1.3水产养殖业污染情况
全县水产养殖15000多亩,没有循环用水的方式;水产养殖使用的药物、饲料、肥料等直接排向农田和河流。由于不合理的捕捞方法造成我县野生水产品产量及物种逐年减少。
1.2农村生活中产生的环境污染不容忽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农村环境所承受的污染压力也空前加大。农村生活、城镇生活所产生的污染对农村环境形成了新的挑战。
1.2.1城镇生活污染迅猛发展
农民工进城增多,农村劳动力紧缺,城镇粪便垃圾已经难于及时清运。许多粪便垃圾未经认真处理就直接排了出去,以至于我县城中的徽水河、白沙河就明显地被污染,有时达到了劣类水质,人畜不能饮用,而且没有污水处理厂,水体普遍富营养化,导致水生植物旺盛生长,鱼虾类锐减,日益增长的生活污染可能导致人、畜、禽疾病的扩散流行。日前,桶装水市场的逐步繁荣,实际是人民生活的不幸,也是地方经济的悲哀。
1.2.2家电污染正迅速蔓延
过时的、淘汰的家电正在农村普及,但电视机、电脑设备、旧手机、各类电池、各种小家电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成份复杂的多种化合物,用后无人回收,只好任其散落到耕地和水源中。而这些家电的污染性极强,仅一个五号或钮扣小电池腐烂扩散就可污染一平方米土地,或污染数十立方米水源。
1.2.3生活中的白色污染明显增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袋装食品更多地进入了千家万户,而这些食品袋往往只是被随意丢弃,四散飘零在山林、农田、水体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1.3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不断增多
我县是一个落后的山区农业县,在工业化的大潮中,为了发展经济,增强财政实力,改变被边缘化的局面,县积极主动出击,承接长江三角产业转移,引进工业企业落户。在招商引资的工作下,各乡镇纷纷建立工业园区,筑巢引凤,此举确实对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在引进过程中,“病急乱投医”的现象严重,一些高污染的企业被不合时宜地引进来,这些工厂工作环境恶劣且缺少防护措施,严重损害职工身体健康,更导致了农村环境污染加重。
2.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原因
现在的农村已经不是远离环境污染的世外桃源,就我县来说,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
2.1环保意识不强,是导致农业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
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民的环境意识不强。温饱即足,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不高,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即使认识到环境的危害性,也不知自己拥有何种权利、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深处,普遍认为只有工业才会产生环境污染,因之对农业环境染污问题的认识产生偏差。
2.1.1对农药的使用在认识上的误区明显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确实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农民大量使用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大量高毒农药的使用,导致的后果是,虫害天敌锐减,过剩农药流入自然环境,农产品中残留农药超标,严重影响人类安全。
2.1.2对化肥的过分依赖
在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使用确实对农作物增产产生过重大作用,但大多数农民对平衡施肥知之甚少, 不能根据作物生长规律、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只是一味单纯地加大剂量盲目施肥, 结果造成化肥利用率不高。过分的使用化肥,让人们丢掉了过去使用农家肥的传统,其直接的后果就是使土地严重酸化、板结,土地自身肥力不断下降。
2.1.3对环境污染危害性认识的不足
环境污染的危害,在没有危及自身利益或自身安全前,很多人都没有将此当回事,普遍
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明哲保身处世哲学,对污染事件听之任之,不加关注。由于认识的不足,关注得不够,农村环境污染现象时有发生。
2.2体制机制不健全,是导致农业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当前造成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发生,很大程度上是体制机制不健全引起的。
2.2.1农业环境产权的失灵
在现实条件下,资源与环境问题大多不是市场缺陷造成的,而是产权界定不清的结果。由于缺乏排他性的产权安排,所有相关的人都有监督的责任,但监督的成本往往独自承担,监督的效果却由大家共享,导致“搭便车”行为。
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产权失灵十分普遍,一是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农业环境的范围不易确定,其产权边界也难以确定或确定成本较高;二是目前农业环境产权还没有从农村土地使用权中独立出来,仍然依附于农村土地使用权,因此造成农业环境产权的所有者过多而难以确定单个农业生产者的权利;三是产权的明确性和排他性要求对侵权行为能够进行惩罚和赔偿,然而农业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与赔偿往往是非等价的。
2.2.2环境保护经费保障体制的不足
农业环境保护是一种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公共物品或劳务,这种物品或劳务一旦被生产出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被排除在享受它带来的利益之外。而纯粹的个人主义机制使得农业生产经营者不会主动为它付费,这就造成了农业环境保护这种公共物品的生产严重不足,有时甚至会出现供给为零的局面。因此,在农业环境保护经费保障机制上,政府理所应当地成为主体。而这种保障,既与政府的环保意识有关,更与政府的财政实力有关。由于经济实力的不足,导致财政实力的不足,是一种典型的“吃饭”财政。这样的一种现实条件,严重制约了财政对环保工作的经费投入。有限的污染防治经费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的环境污染却向农村扩散, 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的资金。
2.2.3政策法规和机构标准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
现行有限的农村环境污染控制政策,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民的需求和参与。有关农村生态环境的立法缺位,对于农村养殖业污染、塑料薄膜污染、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农村噪声污染、农村生活和农业污水污染、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虽然许多乡镇也建立了环保机构,设立分管领导,但是多属空架子,监管机构和人员不足,没有明确的职权和相应监测设备,基本没有履行环保职责。
此外,农业环境执法队伍建设还很薄弱,执法力度有待加强,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问题还相当突出。
3.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的对策
3.1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体系建设
3.1.1加快农业环境保护法规的建设步伐。
虽然我国《环境保护法》、《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对农业环境保护做了某些原则性的规定,但由于对农业环境保护工作规定不系统、不具体、针对性不强,在实行工作中难以有效实施。因此,尽快制定较为完整、具体、针对性强的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建立起切实可行的保护制度并以国家强制力作保证,才能逐渐消除污染,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
3.1.2加强农业产地环境管理执法。
首先要加强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的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装备,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其次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第三做好法制宣传
和执法检查,不断增强群众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形成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和监督管理机制。
3.1.3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
我国已经制定和颁布了一些环境标准,包括农业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标准,主要有《渔业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等。对于现有的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保护农业环境需要的标准,应当及时进行修订。同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一些新的标准,如《农田大气质量标准》、《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等。此外,还应根据各地农业环境特点制定地方环境标准。
3.2农业污染及防治
3.2.1加强农业病虫害监测,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现代农业生产中,农用化学物质的投入对保证农业增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过量或不合理使用也会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影响着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减少农药污染的措施:①加强病虫监测预报,及时发布信息,指导农民防治和合理使用农药;②提倡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新技术;③科学合理用药,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④认真贯彻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按规定使用农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3.2.2科学使用化肥,增施有机农家肥
通过土壤普查和土壤养分监测,推广使用配方施肥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的流失和挥发。同时,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工程,采取堆腐还田、牲畜过腹还田、沼气发酵还田、食用菌生产等措施。在科学施肥的基础上注重水土保护,发展节水农业,不断改善土壤环境。
3.2.3积极推广和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技术
要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为主攻方向,不断培育优势产品产业,通过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过程等环节的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控。全面推广普及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建设成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县。
3.2.4 示范推广生态农业新技术,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在农村大力沼气生态建设,把“一池三改”技术落实到位,沼气建设与庭院经济开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彻底改善人居环境。
3.2.5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及肥料、农药、饲料、兽药合理使用准则等相关法规,强化对农业投入类产品市场的监管,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农产品的危害。
3.3控制并消除工业污染,严格执行环保法,努力调整工业结构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一是对已有的规模小而污染重的企业应当痛下决心关闭。同时加强监督,对不使用治污设备,偷排污染物的企业要重罚,相关责任人要严肃查处。二是在招商引资中,要有选择地引进低污染企业或有治污防污能力的企业。三是要根据环境承受能力编制好经济发展计划,严防单个企业排放合格而整体污染的现象发生。在调整产业结构中,重点发展轻工业、深加工业、高科技企业。
3.4加速农村沼气池和生物肥料厂的建设,切实解决生活污染
城镇粪便是主要的污染源。因此,在沼气池的推广利用中,既要考虑到这是农村新能源开发的一个主要目标,更要想到这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手段。条件许可的乡镇,可建
立大型沼气池,统一处理粪便,然后给农民补贴让其运去当肥料。这也是工业支援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化体现,这一措施比建污水处理厂投入小,运行经济、灵活、有效,更能满足小城镇环保的需要。同时也可节省大量化肥,减轻化肥供应的紧张感,减少国家的能源压力,也减少城镇生活废弃物对农业环境的威胁。
3.5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规模畜禽养殖场有机污染。
各级农业部门要采取措施,对规模畜禽养殖场加强管理。一是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对新建大型畜禽养殖场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执行“三同时”制度,使其尽可能远离饮用水源、河流。二是采用先进工艺,增设污染处理设施,对现有畜禽养殖场的粪便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要大力推广畜禽粪便厌氧发酵和商品有机肥生产等成熟的技术,建立大中型能源环境示范工程。
3.6合理利用农业资源,资源利用与保护相结合首先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忌掠夺式地使用耕地;其次在利用生物资源时应做到利用与繁殖相结合,旌德生物资源很多,可利用的野生动植物不计其数,在充分利用生物资源时,应尽可能地采取驯化,设立保护区等措施,以确保植物、动物的多样性和原始基因的多样化。第三要加大山溪、河流、山塘、库坝等水域的综合治理,确保本县山青水秀。第四在城镇、工业的发展中要把生态保护、农田保护作为规划范畴。要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要充分利用好旌德生态好的优势,发展生态养殖,生态旅游业,达到生态利用与保护的统一。
二〇一二年六月五日
作者简介:
张志庆男安徽旌德人1957年10月出生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在旌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 邮编:242600 Email:jdzzq001@163.com
Protect agricultural zoology environment to build the beautiful environ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security system
Jingde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Zhang Zhiqing
[ Abstract ]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the issue involves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My county agricultur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is not serious, but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not to be ignored.Therefore,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strengthen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agricultural zoology, this should also b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Jingde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in an important work.[ Key words ]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参考文献
[1]邵文杰等.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治理迫在眉睫.光明日报,2000-06-13
[2]张彦涛;张旭东 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 第06期
[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2001
[4]唐建初 燕惠民 傅源农业产地环境污染危害、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网
第四篇: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普通人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对身边的环境表示高度的关心以及重重忧虑。“改革不能光盯着经济了,空气脏了,日子过得有什么劲。”当雾霾频频来袭,许多人表达这样的想法。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说。
他认为,三中全会公报中,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有三个特点:一是深化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把“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作为六个“紧紧围绕”之一,统一部署。二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地位,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三是丰富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把“资源产权、用途管制、生态红线、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管理体制”等内容充实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来。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非常重要。”夏光建议,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应该从“科学的决策和责任制度、有效的执行和管理制度、内化的道德和自律制度”这三个方面展开。
完善科学决策制度,应加大对各级党政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问责力度,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实绩作为任用干部的依据。对重大规划和发展项目进行科学的、社会广泛参与的环境影响评价。
强化法治管理制度,关键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立法进程,推动现有各种法律的“生态化”调整。
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自觉行动能力,包括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培育公众的现代环境公益意识和环境权利意识。“生态环境好了,人人都受益,这是新一轮改革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方面。”
第五篇: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经济
文章标题: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经济
环境保护是我国重要的基本国策之一。由于我国环保工作起步较晚,宣传不到位,对环保认识有待提高。近年随着环境污染影响形势恶化,事故不断发生,引起全世界民众关注,环保意识在增强,环保措施在硬化,环保工作已从污染治理发展到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此从环保基本情况、基本
政策、生态经济等方面介绍些基本知识。
一、认清环境现状,增强保护意识
保护环境能在全世界形成共识,是因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确实存在严重的危机,危及到人类的生存繁衍的大问题。尤以震惊世界的8大污染公害事件,更能说明污染的危害性。当代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淡水资源匮乏,水体污染突出。全世界有62个国家将近22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1/3处于缺水状态。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有2000多吨,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贫富不均,华北、西北的一些地区缺水严重。同时,我国主要河流普遍污染,其中辽河、海河污染严重,淮河水质较差,黄河水质不容乐观。并于97年汛期出现黄河断流,长达226天,720km。主要淡水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并具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我省淮北地区较为典型。可以形容为水多、水少、水脏,水不均。一条条大河视为地球的血管,河流的污染可以喻为地球得了“白血病”。
2、温室效应地球变暖。气候变暖的原因多数科学家认为是人为活动造成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加所至。气候变暖带来的后果是旱涝加剧,公害频发,物种减少,疾病增加,海平面上长。97年7月24日北京最高气温达42.2℃,创百年历史记录。地球变暖喻为“地球在发烧”。
3、酸雨现象。由于人类向空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使雨水变酸。当降水PH值低于5.6时称为酸雨。它可使土地、湖泊变酸,水生物减少甚至死亡,腐蚀金属和建材,危害作物和森林,损害人体健康。我国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全国每年造成经济损失1000多亿。酸雨现象可以说是“地球在流泪”。
4、森林湿地生态功能退化。森林称之为地球之肺,湿地称之为地球之肾。从世界看现有森林只有20世纪中叶的50,人均森林面积为工业革命开始的1/80。我国近期森林覆盖率有所增加,但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仍呈下降趋势,人均蓄积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1/7,林种第一,生态功能严重退化。全世界湿地200万平方公里,中国约26万平方公里,总的趋势面积在缩小,功能在弱化。
5、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全世界约有9亿人生活在干旱地带,直接接受到沙漠化的威胁,每年有708万公倾耕地消失,600万公倾土地变成沙漠。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并以每年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继续以每年264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6、土壤酸化盐渍化,面源污染严重。由于耕地过分开发,化肥、农药过多使用及各种废料到处抛弃,在对土地构成不可逆转的污染。面源污染尤以我国为重,我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
7、生物种类减少。由于环境的恶化,世界上每天至少有100余种动植物从地球上消失,物种灭绝将使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食物链将严重受到损害,地球物种面临第六次大灭绝。
8、海洋过渡开发和污染。由于过渡捕捞,海洋的渔业资源正在以令人可怕速度减少,人类向海洋倾泻越来越多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其中的重金属、有机磷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又通过鱼类转移到人类身上,损害人类健康。1999年我国近海岸四类和劣四类海水已达46以上,其中污染最严重的东海海区,劣四类海水比例高达53。
9、资源浪费现象普遍。资源的价值在于他们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传统的经济快速增长依赖于资源的消耗,粗放经营和掠夺式开发都造成资源快速消耗,掠夺式开采和粗放经营称之为“端祖宗碗,吃子孙饭”。
10、臭氧层破坏。由于工业废气和氯氟烃的排放,严重破坏了大气臭氧层,形成了极地臭氧层空洞,称之为“肺穿孔”病。平流层中的臭氧已经损耗了将近1/10。臭氧每减少1,皮肤接受到的紫外线就增加2,皮肤癌的患病率就增加4。
环境问题举世关注,这是当代环境特点的决定的。一是从区域环境问题扩展全球性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其影响危及全人类的安全,问题的形成与全人类的活动有关,问题的解决也是全球的。二是从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扩展到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现在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都市都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水体污染、森林破坏、草场破坏、水土流失和占有耕地等现象,也是在发展中国家急
速发展。三是个别环境问题扩展到全面环境问题,全球气温变暖,打破了生态平衡;臭氧层破坏,引起全人类忧虑;酸雨问题越过国界,称为“空中死神”;危险废物在全球转移,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二、三十年艰苦奋斗,环保成效明显
二十世纪中叶不断发生的世界公害,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72年6月5日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吁呼各国政府和人类共同努力,维护和改善环境,造福于人民。中国在周总理重视下派团出席会议,并于73年8月5日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第一次承认中国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拉开了中国环保事业的序幕,30年来我国环保事业取得长足进展和举世瞩目的成绩。概括起来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健全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为环保工作专门出台法律八个,条例若干个。它们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在《土地法》、《矿产资源保护法》、《森林法》、《水法》等法律中都有资源保护的内容,在97年修改的新《刑法》中专门增加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二)与时俱进地确立了环保工作方针。
第一次全国环保工作会议确定“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于民”环保工作“三十二”字方针;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明确提出了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制定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简称为三项建设“三同步”和“三统一”。这一方针从战略上为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奠定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环保发展道路,这一方针的核心是“协调发展”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完全一致。
(三)“三大政策”奠定了环保立法管理基本准则。
1、“预防为主”政策。这是吸收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制定的。先污染后治理的代价沉重,不但污染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治理费用更多,时间更长,因此是不可取的。后来将其完善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这一正确环保理念。
2、“谁污染谁治理”政策。这是借鉴70年代西方国家“污染者负担”做法提出来的,将这一政策精神拓展到自然环境和资源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了“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总体意思要求“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强调必须发挥政府职能,对排污者加强管理,才能推动环境管理工作。由此实行了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
(四)八项制度建立了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八项制度在有关环保法律中确认,因此即是制度,也是法规,具有强制性。具体制度是:
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②“三同时”制度、③排污收费制度、④排污申报与许可证制度、⑤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⑥限期治理制度、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五)“九七”达标,彻底整治了企业污染严重现象。
199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一控双达标”的目标要求,重点整治“三河”(淮河、辽河、海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水污染和“两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大气污染,对15种浪费资源、污染严重小企业实行关停和取缔,97年12月31日,国家环保局对淮河流域1556家重点达标排放情况采取了名为“零点行动”的执法检查,取得了淮河污染治理的重大进展,当年底全国关停67000家“十五小”企业。
(六)探索科学发展观,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
1987年受38届联大委托,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带领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的成员,在全世界调研,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得到全世界认可,其含义是“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中国也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996年全国环保会议提出了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把生态建设纳入环保工作重中之重,安徽省随之提出建设生态省目标。出台了《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确定建设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
(七)国务院发部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主要精神和新的政策要求。
《决定》结合我国环境现状,明确了未来环境保护的目标。国家从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社会需求与经济承受能力相一致,坚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与改善环境质量的长期性相统一,提出了未来15年环境目标:到2010年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到2020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这是一个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水平相协调的目标,是一个有所作为的目标,也是一个必须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决定》科学阐述了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这些关系反映在指导思想上,体现在基本原则中。指导思想中强调: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切实改善“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状况;原则中要求:协调发展,互惠共赢,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决定》将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单列一章,从促进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发展环保产业等3个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决定》将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将环境准入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将环境管理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措施,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方向,是保护科学发展的有力武器。
《决定》从下决心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出发,确定了七项重点任务: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以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为重点,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以实施国家环保工程为重点,推动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这七项重点任务从整体上相互关联,必须全面推进;从阶段看必须重点突破,集中力量克难攻坚,尽快尽早解决环境问题。七项任务有五项是污染防治问题,因此也是重中之重,污染防治又把饮用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
《决定》重申了严格执行环境法律法规。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重点查处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不正常运转治理设施、超标排污、不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违法开发造成生态破坏等违法行为,坚决纠正“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问题。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
《决定》从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入手,制定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一是健全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严格执行环境监管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管理体制;二是依靠科技进步,运用市场机制,完善环保投入机制;三是健全社会监督,加强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四是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五是落实政府保护环境领导责任制,完善科学评价发展的考核办法;六是加强宣传教育,健全协调机制,扩大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
《决定》是个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提出了新时期环境保护的新思路、新任务、新目标、内容丰富,特色明显,尤其是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
三、树立生态意识,发展循环经济
1、什么是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
生态经济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既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会危机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经济。生态经济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模式,既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不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的生态平衡模式,而是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经济的本质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可承受的基础上,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系统。生态经济有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
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经济运行模式,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过程,从而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结果。
2、什么是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无公害食品是指按照相应生产技术标准生产的,符合通过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全食品。
绿色食品是农业部门推广的认证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添加剂等。
有机食品是指采用一种有机耕作和加工方式,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有机食品技术规范的要求,在原料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化学添加剂、化学色素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通过有机食品的认证机构认证,并使用有机食品标志。
3、生态省建设的具体目标任务
生态省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全面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经过全省人民近20年的努力,全省经济增长方式较变取得显著成效,资源合理利用率显著提高,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实力和文化底蕴显著增强,基本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体系,使我省成为人民生态富裕、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环境优美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社会文明进步的可持续发展省份。
生态省建设的基本步骤:
起步阶段(2003—2007年):生态省建设全面启动。初步建立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生态经济的服务网络和科技支撑体系。形成若干优势明显的生态产业,推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绿色产品。树立生态立省的理念,培育生态文化,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建立完善政策法规,形成生态省建设良性决策机制,为全面开展生态省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全面建设阶段(2008年—2015年):生态省建设走健康轨道。树立以绿色资源,生态产业群、生态城镇群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安徽品牌。经济、社会、资源、人口、环境进一步均衡发展,基本建成协调发展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的利用资源保障体系,自然和谐、舒适优美的城乡生态环境体系,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保障有力的决策、管理、科技支撑五大生态建设体系框架。建成一批重大生态经济建设工程,并逐步产生较好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态质量明显提高,社会福利和公益设施基本完善。
提高完善阶段(2016—202年):生态省建设主要目标实现。全面形成以生态经济为标志、高新技术为支撑的生态强省形象,五大体系建设趋于完善。生态环境质量处于全国前列,全省生态文化氛围已经形成,公众生态环境意识普遍较高,政府生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基本建立。全省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发展,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全面形成小康社会。
生态省建设规划为淮北与沿淮平原生态区、江淮丘陵岗地生态区、皖西山地生态区、江淮平原生态区、皖南山地丘陵生态区五大区域。主要任务建立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体系、稳定可靠的保障支撑体系、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五大体系,发展生态工业工程、生态农业工程、生态林业工程、生态旅游工程、生态水系工程、清洁能源工程、环境治理工程、生态家园工程、生态文化工程、能力保障十大工程,实施八大措施。
4、生态示范村,生态示范户建设的内涵
生态示范村是在生态农业基础上建立的村级范围内的复合生态系统。主要是以治理“脏、乱、差”,建设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农业模式和优美的人居环境。
生态示范户是通过发展生态经济、庭院经济、就是推进农民增户经济,减少化肥、农药污染,提高农户经济效益。当前生态示范户建设内容是:“一池三改”,即以沼气池与改圈、改厕和改厨为一基本项目单元进行同步建设,有条件地方还可以引导农户与改水,发展太阳能结合起来。
5、生态经济的主要模式
农村生态经济是以不断提高太阳能转化为生态物的效率和氮资源转化为高蛋白的效率,加强能源和物流在生态系统中的再循环过程,从而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生和利用、环境和生态保护、经济效益四者统一的综合效果。总结各地发展生态经济的经验,发展生态经济主要有以下模式。
⑴生态规模化模式。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如粮食基地、油料基地,林果基地、蔬菜基地,畜禽水产品基地,规模经营,形成批量。
⑵生态整治模式。对低产田,低洼地丘岗地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形成路渠配套,灌溉方便,旱涝保收。
⑶生态改善模式。开展退耕还林,四旁植树,在田地、路边、渠堤、沟坡合理栽植树木,做到林水田结合,乔灌草结合,落叶与常青结合,用材林、经济林、薪碳林结合,建成农林成网化,沟渠林带化,道路林阴化,村庄园林化,多树种生态防护林体系,改善小气候,实现生态效应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⑷生态养殖模式。充分利用饲草、饲料资源,大力发展畜禽、水产养殖业。形成饲草、饲料喂家畜家禽,畜禽粪便制作沼气,沼液养鱼,沼渣还田的生态良性循环。
⑸生态种植模式。一是实行林、果、粮、药、菜的立体种植模式,在纵向空间阳光的最大程度利用,提高效益。二是实行套种复种,充分利用作物的季节性差异达到能源和土地使用最大化。
⑹庭院生态经济模式。在农村规划建设上推广一庭两院生态结构住宅,前院饲养家禽、家禽,发展沼气,后院住宅种花种草,栽植果树,充分利用宅院的光、热、水、气、土地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不仅净化、美化、香化环境,而且增加经济收入。
⑺循环经济模式。目前在农村一家一户可以操作的循环经济模式“饲料(粮食)→畜禽→沼气池→鱼”和“饲料(粮食)→畜禽→沼气→果(粮食)”模式。
四、执行环保政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严格执行环保第一审批权。任何新上建设项目和规划,都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项目建设分级管理的规定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后方能建设。
2、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要求,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正式生产前必须经过验收合格方可生产。
3、按时缴纳排污费。排污费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强制排污单位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环境污染损失或危害承担的经济责任,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依法向排污单位强制收取的费用。排污费是按谁污染谁补偿的原则确定的,因此是补偿性收,排污者缴纳排污费,不免除其防治污染,赔偿污染损害的责任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
4、严禁新上国家明令禁止的建设项目。国家明令禁止新上“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同时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落后生产工艺的项目不予审批。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经济》来源于teniu.cc,欢迎阅读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