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方管理思想史读后感
《西方管理思想史》读后感
郭咸纲教授所著《西方管理思想史》是一部对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的研究中的经典著作。全书共分六篇,从早期的管理思想开始,经过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一直到当代管理思想,对西方管理思想从产生、发展到繁荣的整个过程做了一个科学的梳理和分析。书中也提到了管理理论发展的线索和研究方法,并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前景和领域作了分析与展望。
学了几年的管理,越来越发现管理学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自从有了人类,有了人类组织,管理便出现了。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管理的实践一直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直到近代,也就是一百多年前,现代意义上的管理才出现,管理学才作为一门学科正式产生。当然,这是有着其显著的社会经济背景,如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现代公司制度在美国的确立,企业的规模、数量不断扩大等等。
西方管理理论自产生以后,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经济组织的的演变与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也就是说,经济组织的演变为管理提出新的研究课题,而管理研究的进展又为新型组织的巩固提供了支持和保证。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是管理思想和理论演进与发展的根本动力。
由于企业或行政等组织的经营实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从实践中得出管理理论也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甚至繁杂性。所以在管理理论中没有那一个理论一手遮天、独霸天下,它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甚至一度出现管理学的“丛林”现象。管理学的理论流派多彩纷呈,理论也各不相同。管理学从产生到现在有代表性的理论不下几十种,在加上一些不入主流的,就更是不胜枚举了。导致对管理作一概念上的界定都无法产生一致的定义。比如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等等,但我仍然比较推崇孔茨的定义:管理就是在正式的组织化群体中通过别人做事情的艺术,也是创造一种环境使这种组织化的群体里的人们以个体或协作的方式实现群体目标的艺术,同时也是排除绩效障碍的艺术以及在有效地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保证最优效率的艺术。
尽管管理思想源远流长、繁杂多样,我们仍然可以抽丝剥茧,探寻管理思想的发展脉络。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同时,股份制的企业制度促成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出现。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企业家们开始把注意力从技术转移到管理上来。“管理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有代表性的就是1910年福特发明流水线的批量生产方式;斯隆创立广泛适应的事业部制;特别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走向成熟并普遍推广,使管理理论成为一门科学,成为管理学产生的标志。
按照时间顺序,下面出场的是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动作研究的目的是制定出合理的动作模式,采用合理的工作方法,改善工具和环境,以提高生产效率。接下来
韦伯的组织理论暂居潮流。他的理想行政组织可以分做三层:其中最高领导层相当于高层管理层,行政官员相当于中级管理层,一般人员相当于基层管理层。韦伯还指出,任何一种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利为基础,才能实现其目标,只有权利才能变混乱为有序。与泰勒、韦伯并成为古典管理理论的先驱的是法约尔。他的一般管理理论直到现在一直散发着光芒,尤其是他的14条管理原则,一直都是管理的通行准则,是企业维系长期有效竞争的平台。1933年,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正式形成。他领导的霍桑实验,其研究结果否定了传统理论对人的假设,表明了工人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不仅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1938年,巴纳德的系统组织理论形成。协作系统是有相互协作的许多人组成的个人可以对是否参与某一协作系统作出选择,这取决与个人的动机包括目标、愿望和推动力,组织则通过其影响和控制的职能来有意识地协调和改变个人的行为和动机。1943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一经提出便影响深远。他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需要是天生的、内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成为激励的因素。团体动力学是卢因与1944年提出的。这里的团体是指非正式组织。团体三个要素:一是活动;二是相互影响;三是情绪。团体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各种力的“力场”。团体成员认为其他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时,就产生了社会惰化效应。1960年,麦格雷戈的著作《企业的人性方面》出版,标准着“X理论-Y理论”的成型。他把传统管理观点成为X理论,即“胡萝卜加大棒”式的软硬兼施的思维方式。Y理论把人们当作成熟的成年人看待。实施方法有:分权与授权,参与式和协商式管理,扩大工作范围等。布莱克和莫顿的管理方格理论是一种研究企业领导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理论。他们指出:在对生产关心的领导方式和对人关心的生产方式之间,可以有使二者在不同程度上相互结合的多种领导方式。1965年,亚当斯提出公平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1965年,菲德勒的权变管理思想认为没有固定的最优领导方式,应当根据领导者的个性及其面临的组织环境之不同,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领导方式可分为任务导向型和人际关系型。并不存在一种绝对的最好的领导形态,企业领导者必须具有适应力,自行适应变化的情景。1966年,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面世。满意因素多来自于工作任务本身,不满意因素多来自周围环境,也称之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他还提出了最简单的激励方式“踢一脚(KITA)”,工作内容丰富化才能有效地利用在人力资源。同年,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个人成就需要思想,作为领导者可以通过后天教育培养下属的成就感而使其获得激励,从而提高组织效率。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亲和需要。要创造一种组织环境,使人们有机会取得成就,对成就的人给予报偿。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影响他人。德鲁克的有效管理者理论也是管理思想史上不可不提的一个理论。他认
为:管理者的效率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并不是高级管理人员才是管理者,所有的负责行动和决策而又是有助于提高机构的工作效能的人,都应该想管理者一样工作和思考。管理者要富有成效地工作需养成五个习惯:正确地统筹时间,注重获取成果,把工作建立在优势基础上,集中精力,做有效的决策。1977年,西蒙的管理决策学派在管理思想史上独树一帜。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一个过程,决策的核心是选优,只能满足“令人满意的”决策。决策常依据事实、价值、环境和条件,对信息要求准确、及时、适用、经济。经理角色学派是7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一个管理学派,他以对经理所担任的角色的分析为中心来考察经理的职务和工作,以求提高管理效率,以明次伯格为代表。经理人所担任的角色有人际方面的如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有信息方面的如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有决策方面的如企业家、故障排除者、谈判者等。1981年,大内的Z理论名噪一时。他把那种既结合自己的特点,有利用日本管理方法而形成的新型企业称之为Z企业,把这两者兼而有之的管理方法,归纳为Z理论。Z型文化具有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其中包括长期雇佣、信任以及亲密的个人关系。1985年左右,波特的竞争战略研究已渐成型。决定行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是行业的吸引力,以下五种力量决定行业的盈利能力:新侵入者、供方力量、替代者、行业内竞争、买方力量。五种力量的抗衡中,蕴含着三种成功型战略思想:总成本领先、差别化、专一化。沙因是组织文化研究方面的权威,他率先提出了关于文化本质的概念,对于文化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文化的形成、文化的转化过程提出了独创的见解。组织文化有物质层、支持价值观层、基本的潜意识假定层组成。文化的五个维度是:自然和人的关系、现实和真实的本质、人性的本质、人类活动的本质、人际关系本质。到了20世纪90年代,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腾空出世。所谓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要建成学习型组织需要进行五项修炼: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近些年,哈默的企业再造理论甚嚣尘上。企业再造是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显著提高企业的效率。企业流程再造是企业内部的一场革命,这一过程需要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业务流程在再造的核心目标是再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目标是把企业由职能导向型转变成流程导向型。
西方管理思想发展至今,已逾百年,不少思想至今仍光芒万丈。但它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体系,细细探索,不难发现,它有着这样的演变趋势。比如更注重知识、知识结构的测量,更注重快速应变,全球战略、实施跨文化管理等等。
纵观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有几条线索还是比较清晰的。比如从制度的变革到人性的发掘,比如企业不同的部门协调到企业大系统管理的研讨,比如对人性假设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激励理论与思想。这些都是我们研究西方管理思想史所能够遵循的方向。
第二篇:探寻《西方管理思想史》读后感
探寻
——《西方管理思想史》第一部分读书笔记
初次接触到《西方管理思想史》这本书时,脑海中立刻蹦出的第一个字眼便是“乏味”,而且还是说“思想”的,就更对这本书提不起任何的兴趣了。但当自己真真正正的静下心来,拜读此书,才发现在管理思想史这个大舞台上,不同时期的人们对管理的进程、演变产生了各自不同的影响,而反观自己,所了解的管理知识可谓“沧海一粟”了。
早期的管理思想,往往伴随着某些重大工程的修建,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的建造,指挥着成千上万的人,按照设想的蓝图,将各种所需的材料、资源整合在一块,这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伟大的管理学先例;抑或是体现在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方式上,如汉谟拉比颁布法典对社会问题进行管理,中国的《孙子兵法》指导如何作战,埃及的职业管理角色“维齐尔”等,作为人类早期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统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现着早期管理思想的光辉;当然,也有一些杰出的早期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色诺芬等,他们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层面水平上提出的这些管理思想,对后世乃至我们今天的管理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在黑暗的中世纪里,这个传统上被认为欧洲文明史上发展较缓慢的时期,管理思想的进程亦未停步,无论是对维护阶级统治的需要,还是对神权的宣扬,这一时期产生的等级制度、人事制度„依然对管理思想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类社会迎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就如书中所写:“用一个比喻来形容,那就是正在学走路的幼儿,他们学走路的愿望是如此的强烈,并且耗费了他们如此多的精力和注意力,因此语言能力的发展被延迟了。当走路的能力得到完善之后,语言能力就会得到发展。”这个时期的人们,大部分精力关注的是金融、生产过程、销售和获得劳动力,而很少关注或是分离出一般化的管理职能和原则,因而也出现了诸如劳动力问题、组织纪律问题、员工激励、劳资冲突等问题,虽然欧文、巴比奇等早期工厂中的管理先驱对于这些问题作了一些努力的尝试,并也获得一些成功,但对于当时的整个管理市场,他们的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随后美国的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工业领域由原先的纺织业迅速扩展到铁路运输、钢铁制造行业,同时,也使得管理理论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统一指挥、劳动分工、专业化、系统管理等管理学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当时许许多多管理者的共识,科学管理时代即将到来!
纵观管理思想发展的早期,每一次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提高、劳动工具的改进,必然推动着管理思想、组织理论的进步;而每一次管理思想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着生产力、生产方式的进一步提高,不同时期的人们在管理思想的不同方面纷纷表达着自己的见解,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我们能够做什么?我想,仅仅是读了《西方管理思想史》的四分之一,就了解了如此多的管理思想的发展,认识了不同时期的管理先驱,也知道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前生”,这也刺激了我阅读更多管理学知识的兴趣;另外,在波澜壮阔的管理思想史上,我们不仅仅是读者,更是通过切身实践理解管理理论的个人,用自己亲身的体验,成为千千万万管理理论铸造者中的一员!
第三篇:西方管理思想史论文(最终版)
西方管理思想史 课程论文
题目 浅析《周易》的管理思想 姓名
吴岩草
学号
20125656
学院
金融学院
班级 12级金融<1>班
安徽财经大学
西方管理思想史论文
摘要: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如何从古老而常新的《周易》中剔除神秘色彩和人身依附关系,在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的原则下提炼、总结出有实质借鉴意义的管理思想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而以往的关于《周易》管理思想的提炼、整理多停留在就卦论卦以及侧重管理哲学与管理道德的阐发上,没有从管理过程的角度去系统完整地挖掘《周易》管理思想的内涵,使得《周易》管理思想的研究欠缺可操作性。《周易》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学思想。事实上,无论从《周易》文本的性质、从其所遵循的“天人合一”的运行规则还是从哲学文化的意蕴上来看,《周易》皆具有典型的管理学特征。《周易》的管理思想可从人、物及管理模式进行考量,其所涉及的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模型管理等思想极具现代意义。同时,《周易》管理思想所特有的诸如宏阔的视野、人文的关怀、义利的统一、变易而开放的思维模式等品质于当下仍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变易协调——《周易》的管理方法论
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周易》十分重视管理方法,而其管理方法概而言之主要有二类,一是变易,二是协调。正是通过变易和协调来实现管理,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
(一)交易。“易”就是变化,孔颖达说:“夫易者,变化之总名”,“谓之为《易》,取变化之义”(《周易正义• 序》),《易传》也讲“生生之谓易”(《系辞》),认为易就是变化、变易。变易亦即变化、变通、改革之意。这成为其管理的主要方法。为什么要变易、变通、改革呢?首先,在社会发展中要成就盛德大业就不能墨守成规,或者永远处在一种停滞不前的“稳定”水平上,只有变易、改革,才是社会发展的出路,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前进,即“通变之谓事”,因此说变易、变通、改革是事业成功、社会进步的基础。其次,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只有通过变化、改革才能通畅,只有通畅了才能使社会得到进步与发展,并使社会统治得以长久地存在下去,所以《周易》主张对于过时的方针、政策、制度要进行改革,指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传•系辞》”
(二)协调。无论哪种管理,都是对人财物的管理,实际上,管理就是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这其中尤其是要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是现代管理学的要旨,也是《周易》所推崇的管理方法。《周易》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要求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关系,防止各种矛盾激化,从 安徽财经大学
西方管理思想史论文
而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所以它反对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出现“太过”和“失中”两种情况。并指出太过则反,即物极必反,人就会走向反面。而失中则致于凶,会使自己(指统治阶级)处于凶险的境地,故而它提出协调的中和、平衡思想,认为“保合太和乃利贞”(《易传•彖》),这同孔子的和为贵以及《中庸》的致中和思想极其相似。它的协调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中正。《周易》认为中正是管理中追求的较为理想的协调结果。它指出“刚柔分而刚得中”,“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易传•彖》),认为中正可以观天下得吉利,有利于上下级关系的协调。从《易传》对经文的解释看,经文中六十四卦每一卦的二爻、五爻为得其中。因为二爻、五爻分居下、上卦之中,而传统的理解认为得其中则为吉,即使不得位的阴爻阳爻也可因其得中而吉。如《易传•彖•节卦》“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刚指上坎为阳卦,柔指下兑为阴卦,刚得中指九二、九五分居下,上卦之中。王弼注云;“坎阳而兑阴也,阳上而阴下,刚柔分也;刚柔分而不乱,刚得中为制主,节之义也。”故“节,亨”。
2、当位。《周易》之爻有当位不当位之说。一般说来,当位则吉,不当位则凶。实际上位是指每个人所处的地位或代表的身份。当位指地位的恰当,说到底,当位是统治阶级强调尊卑关系,让百姓民众安于现状的一种理论,因为它把阳、阴、君子、小人的关系及君臣、父子间的主从关系看作是自然赋予的一种不可移易的本性。《易传》指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因此可见,《易传》的作者把人们之间的那种尊卑、主从、依附、上下的关系当作是当位的东西。这些当位的东西不能随意变化,若变化则为不当位,就要受到惩罚。所以,《周易》 把当位看作是协调的另一重要内容。
3、相应。协调也指上下相应,对立统一。因为对立本身也是一种协调,并且是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协调;统一相应也是协调。所以《周易》除追求中正、当位外还强调相应与对立统一。从《易经》六十四卦看,乾坤二卦是父母卦,其它六十二卦皆由此而生,这些卦中有许多是对立统一的,如泰否、损益、既济未济等都是完全对立的卦象。这成了六十四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周易》强调对立更重视相应、相交、和谐、统一,如《易传》讲“泰:小往大来。吉,亨”,指的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彖》,把上下相交当成事物亨通的条件。并对否卦的上下不交而带来的“小人道长,君子道消”的后果深感不安。所以它反对上下不应上下不交,要求上下相亲,指出“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易传•文言》)。在它看来上下相亲即是相应,相应则社会上下团结一致,从而“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传•系辞》)。总之,《周易》是要通过变易、协调等管理方法以实现盛德大业的管理目标,从而为社会的良性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安徽财经大学
西方管理思想史论文
二、民为邦本——《周易》的管理主体论
现代管理学在把人、财、物当成管理对象的同时,也把人当成管理的主体。《周易》在这个问题上更看重人是管理的主体,把人看成是社会稳定、发展,使社会得以良性运行的根本之所在。它的主体论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民为邦本,重视圣人的作用。《周易》认为易有三道即天道、地道、人道。三道又称为三才。其中,天道、地道只有通过人道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它认为圣人是人类的杰出代表,正是“圣人设卦,观象系辞”才“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易传•系辞》),而设卦观象系辞主要是“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同上),从而“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气”以便达到“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同上),通过圣人而通天、地之道,察百姓之情,即“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为民用”(同上),把天地、自然界中规律性的东西总结给天下百姓,让老百姓运用它 像包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黄、尧、舜则“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又“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同上)。正是圣人能通天地之道并效法“天地变化”而治理百姓,“穷理致性以至于明”,从而使人能利用自然开发自然以发展社会。除此外,圣人还通晓人道,能“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易传•彖》),能“通天下之志”而“民从之”(同上),从而,“知进退之道,而不失其正”《易传•文言》,化成天下,使百姓安于现状而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因为“进以正,可以正邦也”(《易传•彖》)。
2、重视管理者的道德修养。
由于圣人、君子是社会的管理者的代表,其道德品行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对百姓的教化、管理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所以《周易》十分重视他们的道德修养,要求他们崇德,并能坚持不懈加强修养。特别是《易传》对此问题的认识更高,如前所提它曾对近20 个卦用道德来解释,并把“履”卦当成树立道德的基础,以“谦”卦为施行道德的柯柄,以“恒”为巩固道德的前提,把“损”卦当成修养道德的途径,把“益”卦当成充裕道德的方法,把“困”卦当成检验道德的标准,把“井”卦当成居守道德的处所。《周易》正是以此为基础对道德的修养与维持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3、要求爱民。由于《周易》认识到民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它要求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有爱民的思想,《易传》讲“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说卦》),认为仁与义是人道的根本,是实现领导与社会管理的核心问题。仁就是仁爱,《易传》之《文言》讲“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彖》则要求“容民蓄众”,主要是主张管理者体恤民情,并有“交相爱”的思想。为达到爱民的目的,《周易》要求首先要发展生产增加财富,认为这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和前提,其次,要求不劳民伤财,《易传》讲“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彖》),认为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不违背农时是爱民的重要内容,这样,百姓就会安心 安徽财经大学
西方管理思想史论文
于生产,满足于现状。它的这一主张主要是针对当时社会财富高度集中的现象,实际上,这是要求百姓手中也有一点财富而能维持其基本的生活需要。综上所述,《周易》有丰富的管理哲学思想,特别是其科层制管理思想是它的精华。如果史料记载不错,我们的分析无误的话,那么,科层制管理可以提前到公元前2000余年前,这比西方资本主义科层制管理的出现早了800 余年,可以说,这是我国对管理学的杰出贡献。另外,其盛德大业的管理目标论,变易协调的管理方法论,阴阳之道的管理决策论及民为邦本的管理主体论,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周易管理思想研究》 来源:中国知网
作者: 杨恺钧
《论周易中的管理哲学思想》来源:中国秘书网 作者:李来忠
《周易管理思想探微》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作者:郭继民; 4
苗青
第四篇:《管理思想史》读后感
观《管理思想史》后感
在周老师的推荐下,我有幸观看到了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的《管理思想史》全套视频,使我从管理思想史的角度更加深入了解到了关于管理学这门课程的内涵。
在这套视频中将管理思想史编成了一系列的课程,每课时大约50分钟,相当于我们平时上一节课的时间,从这点看,这套视频比较适合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观看,大大充实了我们的业余生活,丰富了我们的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
全套视频有15讲,分别为我们讲述了:一绪论;二国外早期管理思想;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四工业革命和管理思想的发展;五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六古典组织管理;七行为科学管理的产生;八现代管理理论综述;九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十当代管理环境与思想;十一当代管理思想史的发展趋势;十二管理思想史的学习总结;接下来就是对一些管理名著的评价。以前我一直认为管理学就是管理中的唯一一门学科,管理思想史只是一个介绍管理思想演变的历史过程,将它作为一门学科不太合适。但是现在我意识到管理思想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多么的重要,它的学科特点在于
1、是一门边缘学科,既是管理科学的组成部门,又是历史学科的一个分支;
2、在研究方法上有显著的史学特点,它所展示的是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
3、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内容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曾经说过:“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个任务。”
观看全套视频后,从总体上来说,该视频主要争对了国外管理思想史的发展并做了大量的介绍和评价,而对于中国的管理思想史并不是很突出,只花了一节课的时间和最后对中外思想史的比较中又提到了中国的管理思想史。所以我个人觉得这方面有待加强,因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确实可以花大量时间研究别国的管理精华,但是要很好的加以利用就必须在了解自身的情况下去学习去借鉴,不然做的只是表面功夫无用功而已。当然,在观看期间我也对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我国有诸子百家,以前我一直认为他们所宣扬的只是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但其实他们的言论和著作中早已透露出了一系列的管理思想,诸如,老子宣扬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这里的“道法自然”是老子为我们提供的最高级方法论,每一件事都有着它本身的天性和本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征,我们应该意识到的是: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试图消除这些缺失,而是把他们的优点合理地加以利用,尽量避免他们的缺失,并力图帮助每个人在其独特天性的基础上持续进步,去放大其中有益的部分。根据“道法自然”的这种解释,完全可以将之运用到现在的管理实践中,突出“人”的重要性。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员工的优缺点,不要刻意地去改变他们,因为人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很多天性和本质已经早已定性,是无法通过规章制度去压制去改变的,我们唯有加以利用,扬长避短,并采用合理地手段去激励他们,这样才能挖掘员工的潜力,并发挥出他们的最大效能,为企业谋求利益。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主要有
1、把人作为管理的重心(以人为本),2、把组织与分工作为管理的基础,3、强调了农本商末的古故国思想,4突出了义与情在管理中的价值,5、赞赏用计谋实现管理目标,6、把中庸作为管理行为的基准,7、把求同视为管理行为的重要价值。在这些特征中第一二四五六七我认为与当今我们管理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特别是第一点以人为本和第五点也就是我们现在强调的战略计划。在管理中强调“以人为本”,是对企业中人的尊重,重视员工的价值有益于员工更加青睐自己的企业,这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人力资源管理。不论一个组织是刚开始经营还是已经经营了数年,吸引和保留有能力的员工是每一个组织成功的关键。如果一个组织没有认真负责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绩效和目标的达成就有可能受到损害,因此“以人为本”是一个组织中的重中之重。赞赏用计谋实现管理目标这一管理思想,则与现如今计划和战略在管理中的作用相呼应。因为计划
给出了管理者和非管理者努力的方向,当员工认识到组织的方向以及他们如何为达到目标作出贡献时,他们会自觉地协调他们的活动,相互合作,并采取措施实现目标。没有统一的目标,部门和个人也许会工作在相互冲突的目标下,会降低组织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效率。不可否认,在当今中国的管理实践中无不不受到古代管理思想的深远影响。
在国外管理思想史中,有着许多不同的管理理论,视频中主要介绍了科学管理,古典组织理论,组织行为,系统观,权变理论等。在我看来,每一种理论的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他们都是关于同一对象,区别仅仅在于研究者的背景和兴趣不同。这使我联想到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宣称大象是他感觉到的那部分的样子:第一个人触到了大象的躯干,故宣称大象是一堵墙;第二个人触到了大象的鼻子,故宣称大象是一条蛇;第三个人触到了大象的长牙,故确信大象是一只梭镖;第四个人触到了大象的尾巴,因此得出结论,大象像条绳子。每一个人都接触到了同样的大象,但他们对大象的理解取决于他们所处的角度。类似的,这些管理视角都是正确的,也都对我们理解管理作出了贡献,但是每一种都有它的局限性。
众所周知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是一座里程碑,使得管理成为科学的一次质的飞跃,它的创立者是泰勒,一位西方古典管理思想发展的集大成者。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提高了管理理论的科学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强了社会公众对消除浪费和调高效率的关心。与此同时它的局限性体现在1、“经济人”假设的片面性;
2、诸项原则在实际推行中没有很好的贯彻;
3、泰勒对工会采取怀疑和排斥的态度。对于科学管理理论我想说的是他将人仅仅看成是机械人,而没有重视到人存在的价值,忽视了人在组织的作用。那么今天的管理者又改如何运用这一理论呢?我想科学理论可以适用在对任务合理规划这块,主要是节省时间和工作效率,对于激励员工还是欠缺的。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行为科学管理的产生,霍桑试验与人际关系理论紧密相联合,所反映出的管理思想有突出了人的因素和对人的研究,吸收和借鉴相关学科成果形成了完善的学科体系,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以提高管理水平。所得出的结论是
1、职工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3新的企业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抬高其士气。
每种理论的产生与当时所出的历史背景是息息相关的,例如现代管理理论的产生的历史背景在于
1、战后的重建;2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3、科技革命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4、企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它的主要特征在于
1、强调了系统化;
2、重视人的因素;
3、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4广泛地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5、加强信息工作;
6、把“效率”和“效果”结合起来;
7、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8、强调“预见”能力;
9、强调不断创新;
10、强调权利集中。不难看出,现代管理理论的产生是在前人所作出的理论中总结和发展而来的,这里我的感想是关于“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在中国,我们企业组织中对于“非正式组织”所采取的态度往往是不和善的,这与“非正式组织”的产生原因有关。因为在中国企业中,“非正式组织”往往是因为对集团内部的某件事或某个人不满,而又无法得到合理地解决而自发形成的一种对抗“正式组织”的团体,这种团体不会将矛盾不满公之于众,而是在隐形处暗自较劲,一旦得不到控制就会威胁到整个组织的利益,进而造成组织利益的损失。所以在中国大部分企业中,“非正式组织”是受到打压和排挤的。而在国外,例如日本,对于“非正式组织”是非常重视的,这与日本的企业文化息息相,日本的“非正式组织”的行为与活动与正式组织及工作目标基本一致,因为日本企业的集体主义观念外化为团队精神,员工的团队精神是以个人加入特定企业为前提的,个人进入某一企业,成为企业的一员,个人利益与企业命运即成为一体并维系终身。
总而言之,在观看《管理思想史》视频后,使我对管理思想的演变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管理思想是在管理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从思想萌芽、思想形成到不断系统与深化的发展过程,它正是以不同社会阶段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索其发展规律。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国要想在管理上有所创新就必须在借鉴国外管理手段的同时加大对自身管理手段的研究,并且将之不断的运用到实践当中,否则永远只是纸上谈兵。到目前为止我国都还未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这作为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来说,不得不值得我们深思。
第五篇:西方法律思想史
西方法律思想史
前言:鉴于我校法理学考试的灵活性和思想性,结合本人对西政法理学科重点内容的体悟,特简结西方法律思想史上名家经典的思想(侧重自然法学派),此鉴!需说明者如下: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卢梭、新自然法学派的诸位大家(富勒、德沃金、罗尔斯)是考试的重中之重,对其思想体系及其基本立论、观点必须非常熟悉。应对分析题、论述题以及最后小论文。另外,可适当关注:奥斯汀、拉兹、韦伯、庞德。新分析法学派和社会学法学派对其观点、思想体系只需比较熟悉,考试出大题涉及的可能性不大。但对其名言及基本立论,如“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奥斯汀)则要会辩证分析。3 此简结的第一编和第二编可作为法律思想史的线索掌握,对自然法学派的三个形成阶段做宏观性的把握,可应对选择题 推荐大家有空浏览一下校园网主页的“法理学论坛”和“西政法学研究所”,受益必良多 5 推荐赵明老师两本书应对案例分析:《法意3000年》;《正义的历史镜像》。6 新自然法学派可参看《20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不再总结。本小结只简述到黑格尔。
—— 以上是本人观点,诸君择善而从,择不善而弃。祝成功!第一编 古希腊罗马法律思想 1 古希腊法律思想的特点:(1)浓厚的城邦主义色彩(2)显著的自然法倾向
(3)相当程度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
(4)较大的依附性(依附于哲学和伦理学)古罗马思想的主要特点:——受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影响(1)实践性突出(2)理论上发展
(3)个人主义和世界主义倾向强化(4)专制主义倾向强烈(5)神权政治的出现 古希腊前期知者的法律思想
(1)哲学观点:智者派承认物质世界的存在,对传统事物倾向于怀疑否定,不承认普遍真理的存在,否认抽象的正义原则,以个人的感觉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导致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高尔吉亚:‘怀疑主义’三命题
(2)政治观点:特拉西马库——“正义是强者的利益”;“强权即公理”;
阿吉马丹——“神让一切人自由,自然并没有使任何人成为奴隶”(3)法律观点:大多主张自然法。安提丰:“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 4 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
苏格拉底的两项罪名:1 否定城邦公认神,引进新神;2 腐蚀、蛊惑青年
(1)哲学观点:真理应该有客观标准。美德即知识,知识即美德。最高最大的美德是政治美德。政治的美德是管理城邦事务的艺术。
(2)政治观点:城邦应由“知识贵族”统治
“建立在人民意志和国家法律基础上的政权,他称之为君主制;而违反民意,不是建立在法律而是建立在统治者专横之上的政权,他称之为jin主制;如果由实行法制的人进行统治,他称为贵族制;如果由财富进行统治,他称其为寡头制;而如果由所有人的意志进行统治,他称其为民主制”
——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反对以上各种政制,特别是他坚决反对民主制,认为当时的雅典民主制已经衰落。而民主制的主要缺陷在于:由抽签产生的公职人员不够格,公民大会缺乏智慧,无知的人变成了统帅。他的理想是“哲人统治”。
(3)法律观点:法律同城邦一样,都来源于神,是神定的原则,法律与城邦是内在统一的。法是正义的表现,也是强者的意志。??
苏格拉底把法分为自然法和人定法,自然法高于人定法,两者本质统一。强调对法律的严格遵守。“我确信,凡符合法律的就是正义的”。5 伊壁鸠鲁学派
“我们所谓的快乐,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快乐是善,快乐是幸福 自由的获得全靠懂得“一切取决于我们自己”和“不依仗别人”。
“渊源于自然的正义是关于利益的契约,其目的是避免人们彼此伤害和受害。” 斯多葛学派——芝诺创立
欲念“是灵魂的波动,违背健全的思想和反对自然”。要用理性抑制欲念达到寡欲,这是道德高尚生活绝对必要的因素。
极力鼓吹自然法,认为遵守自然法就是遵守理性,因为理性就是自然法。自然法是一切法律的来源,是判断一切法律好坏的唯一标准。7 柏拉图
“阿卡德米”学园
“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利和聪明才智合而为一”
—— 理想国
“我确信一个国家的兴亡取决于这一点(法律),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
—— 法律篇
一、国家与法律的伦理基础 1 正义:克法洛斯:“正义就是欠债还债”,正义就是归还、遗留或给予属于他人的一切,正义是好的,有益的,不仅对于归还者有益,而且对接收者也有益。
玻勒马霍斯:正义就是帮助朋友和损害敌人
色拉叙马霍斯:“正义是强者的利益” 2 理性、意志、欲望三种品行 正义——智慧、勇敢、节制 四种美德 国家正义存在于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的和谐关系中。
“正义就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
“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社和他天性的职务。”
“当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不互相干扰时,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了。” 5 法律与正义是一致的,维护法律就是维护正义,遵守法律就是服从正义
二、理想的国家制度 1 国家与立法的起源
城邦根源于人的需要:“在我看来,之所以要建立一个城邦,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我们需要许多东西。” 家庭——家庭联合体——更大的联合体——审查生活规则,原始立法 2 国家的阶级构成
护国者——辅助者——生意人 3 “共产、共妻、共子”制度 4 教育制度 体育、音乐(20岁之前的初级教育)——数学、天文学、逻辑学(20到30岁的高级教育,培养人的威严、正义和勇敢)——军人、武士——统治者 5 “第二好国家”:
(1)政体是混合政体(民主制和君主制的混合,即贵族制);(2)阶级结构——公民、工匠和商人、奴隶
(3)“次优国家“的原则:一是父母照管他们的孩子和后代;二是出身高贵者统治出身低贱者;三是长辈管教年轻人;四是主人管辖奴隶;五是强者统治弱者;六是聪明人领导无知的人;七是权威统治一切人。
(4)次优国家要进行“法律的统制”
(5)次优国家的机构:37人担任领导者;360人组成议会,行使最高权力;10人组成夜间会议,维护国家安全
三、哲学王统治与政体理论 哲学家“即永远酷爱那种能让他们看到永恒的不受产生和灭亡过程影响的实体的知识” 2 《理想国》的五种政体:
(1)王政或贵族政体——“智”(最好的政体)(2)荣誉政体(或武力政体)——“气”(3)寡头政体(或财力政体)——“欲”(4)民主政体—— 自由
(5)jin主政体(或暴君政体)
《政治家》的正常政体:一人君主立宪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
变态政体:暴君政体、寡头政体和暴民政体
《法律篇》:民主制和君主制的混合——即贵族制
四、法律和法治 立法的原则:立法的根本原则是要遵循公正和善德的理念,“注重美德的整体”;同时立法者所立法的国家应是:自由的、团结的、智慧的 立法的技术:立法由正文和序言组成,序言用于阐述“理由” 3 法的执行和遵守 法治:法律应是主人,统治者则是法律的奴仆;国家的兴亡不是取决于统治者个人的权威,而是取决于法律的权威 8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雅典政制》
一、正义论的政治法律观
善——美德、正义
“善、德就在于行于中庸,则适宜于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就应该是行于中庸,行于每个人都能达到的中庸。”
—— 《政治学》 “政治学上的善就是正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按照一般的认识,正义是某种事物的‘平等’观念。”
—— 《政治学》
分配正义——是自然造成的,固定不变vs 矫正(平均)正义——以人的等价性为依据 法律就是正义的体现,法律的好坏完全以是否符合正义为标准。
二、国家(城邦)的起源和特征
“每一个城邦各是某一种类的社会团体,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
“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
—— 《政治学》
三、政体理论
正常政体和变态政体(参见柏拉图)中间型政体——中产阶级治国(中庸思想)——立宪、法治治国
四、理想的国家制度
政体三要素: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审判(司法)机能,是“三权分立”的起源
五、法律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法律是一种规章,执政者用它来掌握权力并检察和处理一切违法者” 法律是一种秩序,普遍良好的秩序基于普遍遵守法律的习惯 3 法律是一种正义,“要使事物合乎正义,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 法律具有平等性和普遍性 5 法律具有可变性和稳定性
“变革实在是应当慎重考虑的大事。人们倘使习惯于轻率的变革,这不是社会的幸福,要是变革所得的利益不大,则法律和政府方面所包含的一些缺点还是姑且让它沿袭的好。” ——《政治学》
分类:1 基本法(宪法)和非基本法;2 自然法和人定法;3习惯法和成文法
“积习所成的‘不成文法’比‘成文法’实际上还更有权威,所涉及的事情也更为重要。”因为,习惯法往往反映了自然法的精神。——《政治学》
六、法制的内涵和法治优于人治 “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在这里,“良法”和“普遍服从”构成了亚氏的法治观的基本内涵。“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虽最好的人们也未免有热忱,这就往往在执政的时候引起偏向。法律恰恰正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袛和理智的体现。”
——《政治学》
第二编
近代自然法学派 17、18世纪法律思想的主要特征: 以理性主义思想为前提:自然理性、人的理性、哲学理性(德)2 以自然法为旗帜
自然状态:1 性恶论——霍布斯“狼与狼”;2 性善论——洛克“完美无暇的美好状态”
中性论——卢梭,人性无善恶,自然状态是为了论证的需要 自然权利
自然法:1 格劳秀斯:“各得其所有,各偿其所负”; 霍布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洛克:自然法的本质是理性、自由和权利 以社会契约论为理论武器:1 君主契约论(格劳秀斯与霍布斯);2 委托契约论(洛克);人民契约论(卢梭)格劳秀斯(1583—1645)
“自然法是如此的不可变易,就连上帝也不能加以改变。因为上帝的权力虽然无限,但有一些事物即使拥有无限的权力也是不能动摇的。例如,就像上帝本身不能使二乘二不等于四一样,他也不能颠倒是非,把本质是恶的说成善。”
—— 《战争与和平法》,格劳秀斯
一、理性主义自然法
1自然法是永恒不变的,是合乎“人性”的,合乎自然规律的。
自然至上原则
2与以往将自然法学说归于自然规律或神意不同,格劳秀斯认为,自然法存在于人的理性,理性是自然法的核心和基础。
“一切的动物生来只求自己的利益,这句话是不能适用于人类的。” —— 《战争与和平法》 3“人类的理性”是“自然本性”在人身上的一种体现。自然法的基本原则是:“他人之物,不得妄取;误取他人之物者应该以原物和原物所生之收益,归还物主;有约必践,有害必偿。” 4 自然法证明的两种方式:一是先验的证明方法;二是经验的证明方法 5 “上帝的自由意志也会死产生自然法的渊源。”
二、君主主权论
从自然状态走进契约社会——主权在君,反对主权在民,反对滥用抵抗权 2 斯宾诺莎(1632—1677)
主要著作:《笛卡尔哲学原理》(1663)、《神学政治论》(最重要 1670年)、《伦理学》(1675)
一、自然法思想
上帝即自然:“说万物遵从自然规律而发生,和说万物被上帝的天命所规定是一件事情。” 人需要互助,组成社会——交出自然权利,达成契约——组成国家
二、天赋人权与自由理论
天赋人权论:“人的天然所赋予的权利都不能绝对为人所剥夺,而人民由于默认或公约,保留几分权利,此诸权利若被剥夺,必然有害于国家。”
“在自然的统治之下,人的欲望是最高的支配力,只要人依人之本性使然而行事,都是符合自然法的,无所谓罪恶。”
—— 《神学政治论》
自由论:斯宾诺莎提倡的自由主要是言论和思想自由
“自由比任何事物都珍贵”
“没有人会愿意或被迫把他的天赋的自由思考判断之权转让与人的” “此天赋之权,即使由于自愿,也是不能割舍的。”
“企图以法律控制事事物物的人,其引起罪恶的机会更多于改正罪恶。”
《神学政治论》 霍布斯(1588—1679)
一、自然法思想 自然状态: 狼与狼的关系,“自我保存”
自然状态的三特点:1 无是非区别,人们做事的动机出于内心的感情
无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 无所谓私人财产的存在 2 自然权利:“每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 自然权利的主要内容是:人的平等权利、自由权利和生命保存权利 3 自然法
“自然律是理性所发现的戒条或一般法则。这种戒条或一般法则禁止人们去做毁损自己生命和剥夺保生命的手段的事情,并禁止人们不去做最有利于生命保全的事情。” 自然法的内容霍布斯总结有14条之多,其精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然法的征证是: 自然在人的内心范畴中具有约束力,但在人的行为中却不是永远具有约束力自然法是永恒不变的:如正义、报恩、节制、公道才是合乎自然法,永恒不变的 3 自然法所要求的只是努力,努力践行这些自然法则的人就是实现了正义 自然法与民约法的区别: 来源不同:人类理性vs主权者的意志 表现形式不同:道德原则vs法律文件 实施方式不同:凭借理性保障实施vs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二、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权利的相互转让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 国家起源于社会契约,国家是在人们转让权利、订立契约的基础上产生的,目的是对外抵御侵略,对内谋求和平国家本质取决于社会契约,国家“就是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每个人都对它的行为授权,以便使它能按照有利于大家的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
三、君主主权论和君主制
四、“法律,普遍说来都不是建议,而是命令,也不是任何一个人对任何另外一个人的命令,而是专对原先有义务服从的人民发布的那种人的命令;至于国法则是加上了发布命令的人的名称。”
—— 以上均选自《利维坦》 4 洛克(1632—1740)
一、自然法与自然权利论 自然状态:自由、平等、独立的完备状态
“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洛克的著名论断】
洛克认为自热状态存在三个缺点: 虽有自然法,但没有一种确定、公布、众所周知的区分是非的标准 2 人们自力救济,缺乏一个按照法律的公正裁判者 缺少权力来支持正确的裁决,使其都得到应有的执行 自然法
“理性,也就是自然法,教导着有意遵从理性的全人类;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 “自然法也就是上帝意志的一种宣告。” 自然权利:生命权和生存权;自由权“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享有依照自己的意志来处置它的行动和财产的自由”;财产权——政治社会的目的就是保护成员的财产 另外还有,反抗权、同意权
二、政府论
社会契约——委托性质的政府——政府的唯一目的是保护人民的权利和社会的稳定——洛克主张君主立宪制(混合制政府)
三、分权论 立法权(议会)、执行权(内阁)和对外权(国王)【对外权也是执行权,所以洛克的三权其实是两权】
洛克非常重视立法权,“只能有一个最高权力,即立法权,其余权力都必须处于从属地位。” 只有四种情况可以限制立法权:1 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不可专断;2 最高权力机关不能独揽立法权;3 最高权力未经本人同意不能取去任何人的财产的任何部分;4 最高权力不能把立法权转让他人。
四、法治论 依法治国;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 法律与自由
“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这是因为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 以上均节选自《政府论》下篇 5 孟德斯鸠(1689—1755)
所谓“法的精神”,是指法律的本质,即决定法律的根本要素。孟德斯鸠认为,决定法的性质的根本原因不再法律本身,而是在法律之外并与法律相关的客观因素,包括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和生产方式、人口素质、文化历史等人文因素。孟氏的著名论断:“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一、法律思想的哲学基础 1 自然神论
孟氏虽然承认上帝,但否认上帝可以任意主宰世界,上帝也要按照根本理性即法或规律来行事,不能改变自然规律。他力图通过理性衡平宗教,并通过批判宗教来使宗教理性化,使信仰从属于自然理性,把人的信仰建立在自然理性的基础之上。
二、法的精神
“一般说来,法律,在它支配着的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每个国家的政治法规和民事法规应该只是把这种人类理性运用于个别的情况。” 1法的精神集中体现了人类理性和自然法则
2法律与政体:共和政体——品德;君主政体——荣誉;专制政体——恐怖
三、自由、法治与分权 自由与法治
自由分为政治自由和哲学(思想)自由
政治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政治自由与法治直接相连,“自由是做法律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被法律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孟德斯鸠提出:敢想、敢说和敢于议论政治是政治自由的重要标志 2 法治与分权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制约衡平(行政权要依法行使,而君主有立法否决权,立法权有权监督行政对法律的执行,议会有弹劾权,以制约行政)
—— 以上选自《论法的精神》 6 卢梭(1712—1778)
一、从人类不平等到暴力革命 不平等发展的三个阶段: 私有制的产生,“法律和私有财产权的设定是不平等的第一阶段”
国家的建立,“它们把保障私有财产和承认不平等的法律永远确定下来,把巧取豪夺变成不可消灭的权利” 政府权力的彻底腐化“不平等达到了极点”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二、从社会契约到人民主权 1 社会契约论
“既然任何人对于自己的同类都没有任何天然的权威,既然强力并不能产生任何权利,于是便只有剩下约定才可以成为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 1 社会契约是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是共同体和其成员的约定,是人民对人民的约定,而不是个人之间、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约定。人民契约的目的是“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的共同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 2 人民契约要求每个人同等的、全部的奉献自己的权利给社会共同体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全部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 3 国家是公意的体现,人民有权取消契约,暴力夺回自由 公意论——社会契约论的核心 公意与众意
众意只不过是私意的集合,是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而公意则是众意的提纯,着眼于公共的意志和利益。公意是从众意中抽象出的独立于个人的道德共同体,是任何人都必须服从的共同生活的最高准则。“而共同体就以这样一个行为(接纳每一个成员成为全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获得了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 3 人民主权论
公意至上,表现为主权。主权是公意的体现,是由整体决定的,所以绝对统一,不可分割; 2 主权是全体人民的公意运用,所以不可转让; 主权是直接的,不可代表(“人民的议员并不是、也不可能是人们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们的奴仆罢了。他们并不能做出任何肯定的决定。”); 4 主权之上
罗素对人民主权论的批评: 政治参与的扩大容易变成无政府主义泛滥,导致社会**。因此,代议制政府制度是任何国家都必须采纳的。卢梭没有着重强调公意的最高权威和广泛民主之间的制度衔接,从而使国家在时间中表现为权利的人格化和公共意志的抽象统一化,这很容易导致专制暴政。
—— 《西方哲学史》下卷
三、法律和法治论
“法律是全体人民对全体人民做出的规定” “法律那是公意的行为”
卢梭认为应根据自然法制定实在法,实在法来源于契约。“需要有约定和法律把权利义务结合起来,并使正义能够实现它的目的。” 卢梭认为最基本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是自由和平等,而平等是自由的前提。7 美利坚开国之父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杰斐逊文选》
杰斐逊极力主张:思想自由、出版和言论自由、信仰自由
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在自由王国中,法律更应该成为国王,而不应该有其他情况。
—— 潘恩
“只要各个权力部门在主要方面保持分离~~~而单一的机构则最容易为野心家所左右或为贿赂所腐蚀~~~”
—— 汉密尔顿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造物者创造了平等的个人,并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则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任何形式的政府,只要破坏上述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并建立新政府;新政府赖以奠基的原则,得以组织权力的方式,都要最大可能地增进民众的安全和幸福。的确,从慎重考虑,不应当由於轻微和短暂的原因而改变成立多年的政府。过去的一切经验也都说明,任何苦难,只要尚能忍受,人类都宁愿容忍,而无意废除他们久已习惯了的政府来恢复自身的权益。但是,当政府一贯滥用职权、强取豪夺,一成不变地追逐这一目标,足以证明它旨在把人民置於绝对专制统治之下时,那麽,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并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
—— 《独立宣言》节选 康德(1724—1804)“哥尼斯堡老人”【推荐赵明《康德论死刑》,因康德的法哲学思想散见于哲学体系,很难单独把握,欲对其思想宏观理解者,请参阅罗素:《西方哲学史》下】 “法律可以理解为全部条件,根据这些条件,任何人的有意识的行为,按照一条普遍的自由法则,确实能够和其他人的有意识的行为相协调。”
—— 《纯粹理性批判》
“法律概念是各个理性实体的相互关系的概念,只有这些实体想到他们的相互关系时,法律才存在着。”—— 费希特
“任何定在,只要是自由意志的定在,就叫做法。”
—— 《法哲学原理》
1康德的哲学基础:先验理性和实践理性二位一体的理性主义哲学。2康德认为一项法律权利,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这项权利于法有据,康德称为“资格”或“权限”;二是对权利的侵害会导致对侵害者的强制。但是有两种法律并不同时具备这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衡平法,这是没有强制的权利;二是紧急避难法,这是没有权利的强制。衡平法的格言是:严格的法律是最大的错误或不公正(如合同风险,受害人只能求助于公正这位无言女神,只能提交到“良心的法庭”,即王室法庭);紧急避难权的格言是:在紧急状态下没有法律(如海上避难而杀人)。
3康德依据乌尔比安的三句法律格言把法律(义务)分为三种:(1)内在的义务,即‘正直地生活!’,含义是:不能把自己仅作为别人使用的手段,人同样是一个目的
(2)外在的义务,即‘不侵犯任何人’
(3)联合的义务,即‘把个人自己的东西归给他自己’,含义是:每个人对他的东西能够得到保证不受他人行为的侵犯 黑格尔(1770—1831)【可参考张文显的书作进一步了解】
《法哲学原理》(1821年)
在序言中,黑格尔指出本书的两个指导原则:一是理性原则(一切事物的发展均有其合理性规律);二是客观精神自身运动的原则(一切客观精神最终都会转化为社会现实)。正文中,黑格尔阐述了“法”(正义理念)这个客观精神在人类主观世界运动的三个阶段:1 抽象法阶段(客观),‘法’(应理解为人类正义、理性或自由的理念)尚处于人类制度之外的客观精神之中,它表现为客观的、抽象的、合乎理性的形式;2 道德法阶段(主观),‘法’(公正意识)进入人的主管意志领域,成为有意识的道德(法律)标准;3 伦理法阶段(主客观结合),‘法’转化为社会实体制度,家庭、国家和社会都出现,法律制度应运而生。由此,人类关于‘法’的客观抽象理念变成真正的现实。
一、法哲学的哲学基础
法学“不过是(哲学)整体的一个分支”。
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宗旨是寻找人类社会精神发展的基本规律。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核心概念是“绝对精神”,人类乃至宇宙的产生、发展和归宿都由它决定。绝对精神的运动有其自身的阶段性发展规律,即每一阶段都是上一阶段必然的逻辑结果,同时是下一阶段的当然预设。绝对精神的运动总体分为三个阶段: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人类精神阶段,人类活动全部处在第三阶段。对人类精神的研究,黑格尔称为“精神哲学”,其由三部分组成:1 主观精神;2 客观精神;3 绝对精神。《法哲学原理》一书,体现了他在主观精神哲学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
二、法哲学体系
1研究应然法——法的形而上学原理
2“法”的基础是理性和自由。“理性是世界的灵魂,居于世界之中,构成世界内在的、固有的、深邃的本质,或者说理性是世界的共性。”—— 《小逻辑》 3黑格尔有一个著名的命题:“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即“合理即存在,存在即合理”)—— 《法哲学原理》,中文1版,11页 4 黑格尔效法康德,把人类理性的最高命题定义为“自由意志”。“法的基地一般来说是精神的东西,它的确定的地位和出发点是意志,意志是自由的,所以,自由构成法的实体和规定性。”“任何定在,只要是自由意志的定在,就叫做法。”
首先,“自由意志借外物以实现自身,就是抽象法”;然后,“自由意志在内心中实现,就是道德”;最后,“自由意志通过外物又通过内心,得到充分的现实性,就是伦理”。于是,“法”也就完成了自身的运动过程。
——《法哲学原理》 黑格尔认为法律作为国家的衍生物,它必须具备三个特征:1 被知道;2 拥有力量;3 普遍有效。也即,‘法律“从精神上讲,它是人类理性法外化的变现;从实体上讲,它必须具备一定的形式、内容和效力。
——以上总结参考蓝本:《西方法律思想史》,谷春德主编,国家十五规划教材
附:法理进阶灋谚一览:
一、导论
“jurispudentia 是人和神的事务的概念,是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 —— 乌尔比安
法哲学“以法的理念,即法的概念的现实化为对象”,只是研究理念的的哲学的一个部门。
—— 黑格尔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
盖尤斯、保罗、乌尔比安、帕比尼安、莫帝斯提努斯
—— 古罗马五大法学家
查士丁尼《国法大全》有四部分:查士丁尼法典、学说汇纂、法学阶梯(盖尤斯)、查士丁尼新律
课后材料两则:
法律哲学题目是“正当法”、“正义”。因此,其两项根本问题是:其一,什么是正当法?以及其二,我们如何认识及实现正当法。两项问题合起来成为法律哲学的任务。一项理性的正义理论,作为对实在法的评价标准,因而同时也发展出一项法律效力的学说。
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11页
这种实在权利和实在法律的实际知识,可以看作属于法理学(按这个词的原来含义)的范围。可是,关于权利和法律原则的理论知识,不同于实在法和经验的案件,则术语纯粹的权利科学(法哲学——引者注)。所以权利科学研究的是有关自然权利原则的哲学上的并且是有系统的知识。从事实际工作的法学家或立法者必须从这门科学中推演出全部实在立法的不可改变的原则。
—— 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
二、法律本体论
“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务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一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上帝有他的法;物质世界有他的法~~~如果有一个盲目的命运竟能产生‘智能的存在物’,还有比这更荒谬的吗?由此可见,是有一个根本理性存在着,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存在物彼此之间的关系。”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第1页
历史是一条“永动的河流,随着它的奔腾,独特的个性不断被抛弃,并且总是在新的法律基础上形成心的个性结构”。
—— 黑格尔 “只有毫无历史知识的人才不知道: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在创作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用有意识的实在法把精神关系的内在规律表现出来。如果一个立法者用自己的臆想来代替事情的本质,那么人们就应该责备他的极端任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
“我们有理由把这种原初禀赋与其目的相联系分为以下三类,来作为人的规定性的要素:1 作为一种有生命的存在物,人具有动物性的禀赋;2 作为一种有生命同时具有理性的存在物,人具有人性的禀赋;3 作为一种有理性同时又能够负责任的存在物,人具有人格性的禀赋。”
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李秋零译,人大出版社,9—10页
‘我们必须解释正义的本质,而者必须在人的本质中寻求’
“法律是植根于自然的、指挥应然行为并禁止相反行为的最高理性~~~这一理性,当它在人类的意识中牢固确定并完全展开后,就是法律。”
——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沈叔平、苏力译,商务印书馆
三、法律价值论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天下有道,小德役(于)大德,小贤役(于)大贤。”—— 孟子。离娄上 “王霸道杂之”
“人是社会的但具有冲突倾向的动物。”—— 科林斯,美国社会学冲突理论的代表
“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法律”—— 普列汉诺夫
“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足得足以购买另一个人,也没有一个公民穷得不得不出卖自身。”
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34页
“我们希望有这样的秩序:在真正秩序下,一切卑鄙的私欲被抑制下去,而一切良好的和高尚的热情会受到法律的鼓励;在这种秩序下,差别只从平等本身产生;在这种秩序下,公民服从公职人员,公职人员服从人民,而人民服从正义;在这种秩序下,组股保证每一个人的幸福,而每一个人自豪地为祖国的繁荣和光荣而高兴;在这种秩序下,一切人都因经常充满共和热情和希望得到伟大人民的尊重而成为高尚的人;在这种秩序下,艺术成了使他们高尚的自由的装饰品,商业成了社会财富的源泉,而不仅仅是几个家族的惊人富裕。”
罗伯斯比尔《革命法制与审判》,赵涵舆译,商务印书馆,138页
“凡是仅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其行为仅仅由它自身决定的东西叫做自由。”
斯宾诺莎 《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4页
法律不应该被看作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为了得到自由,我才是法律的臣仆。——西塞罗
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洛克 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马克思《关于出版自由的辩论》
对于任何自由民,除非经过与其地位相同的人们或国家法律的合法判决,不得予以逮捕、监禁、流放和处死。
—— 《自由大宪章》1215年,第29条
正义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或者准确地说,是社会主要制度分配权利和义务,决定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之划分的方式。—— 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
四、法律方法论
五、法律社会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论语。颜渊
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百姓足,君孰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于足?——论语。颜渊 众恶之,必察焉;众善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唐律疏义》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 程颐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哈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