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历史课中生命教育
编辑:空山新雨 识别码:18-483458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5-23 20:53:3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历史课中生命教育

给学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高乐山镇民族中学李靖

写中篇文章是缘于偶然的一次历史课上给我的触动,甚至是震撼,实在是太大了,使我不得不触动我内心深处有关学生生命教育的深层次思考。那是在上“南京大屠杀”时,我在给学生看相关的图片和影像资料时,我竟然看到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的脸上显出不屑的神情,更有三到四个学生竟然有幸灾乐祸的表情。我当时马上关闭了相关设施,只问同学们:“这值得我们去笑,或者幸灾乐祸吗?同学们,我们该以一种怎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些历史事件。”

想当年鲁迅因看到同样的现象,体会到国人的精神麻木而毅然弃医从文,而时间到了今天,虽然历史不会也不可能重演,却难道让鲁迅先生所看到的情景,内心所感受到的苦楚重现。

无独有偶,不久又爆发了惨绝的“5.12”大地震,看到国人所迸发出来的强烈的责任感,爱国情,主人翁意识,对于生命的珍爱,对于生命的讴歌,对于生命的礼赞,又让我觉出许多欣慰,看到许多希望。

诚然,在时下的青少年群体中,特别是在中学生中,确实存在践踏自我生命,漠视他人生命,自私、冷漠、颓废„„而出现这一现象,当然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社会的层面缺乏一个主流的价值观去引导学生;家庭的层面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很多习惯,很多礼仪,很多传统,很多精神的严重缺失;而作为中学生生活和成长的主阵地——学校,无论我们教师怎样为自己的辩护,为自己加上何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都有责任去为这一现象负责;当然,也有义务去挽救、去拯救、去唤醒学生心中最原始的,刚刚萌生的生命意识,作为历史教师我们更应有这样的使命感,责任感。

人的生命存在是中学教育的原点和基石。中学教育就是应生命存在与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因而中学教育应该让学生在具有生命理念的教学过程中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体验作为生命的情感,领悟生命的价值,享受生命的辉煌,培养学生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而作为人文色彩浓厚的历史学科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功能,其核心价值定位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历史知识的传递与情感的投入,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实现情感目标。使学生形成生命的积极情感,所以,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历史这一中学阶段最为基础的学科,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那么在历史教育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呢?

一、教师树立积极向上的生命观,传递给学生正能量

如果希望学生热爱生命,就让他和热爱生命的人在一起,作为老师,其在学生中的影响绝非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自身的全方位素质的展现,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渠道,传递给学生,因为教师总是主动的在整个教学流程中给学生施加影响。而在这种影响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只是一个最单纯的表象,而教师对学生的更多的影响,则是体现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许多隐性的层面上,是潜移默化的。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来对待自己人生的历史教师,自然会以最富激情的语言,最感人的情感,最有感召的肢体语言,将自己最好的精神层面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自然会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受到感染、受到触动、受到启迪、受到生命的洗礼。学生也就会自然而然的去积极主动的感受生命的美好,体验生命的精彩,感悟生命的价值,敬畏生命的珍贵。所以,即使一个学问再深,知识再渊博,如果每天却传递给学生的是负面的情绪,消极的思想、颓废的生活态度、庸俗的世界观,很难想象,带给学生的会是什么?培养出来的人会是

“才”吗?只有教师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才会把正能量源源不断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一生受用不尽。

(二)改变观念,传递学生健康的生命意识,带给学生正能量。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在我们这一代的教师中已根深蒂固,教师是课堂的绝对主宰,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载体。我记得自己上初中时的第一堂历史课就是这样,教师把重点,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罗列在黑板上,然后记下来,接下来就是背,就是我们后来的“讲一讲”“抄一抄”“记一记”“背一背”的四个“一”,我们后来也就把历史课形象的称为“四姨课”。而新课标却要求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让学生的生命意识在课堂上得以体现,要求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尊重他们生命的独立性,尊重他们的存在。也要在每一个教学流程中,唤起学生的生命独立性,体会生命的存在,感悟生命的价值,只要教师真正把这种生命意识融入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自然会珍视每个学生。特别是面对所谓的差生的时候,更应该尊重他们的人格,做到“心中有爱”“眼中有情”“手中有爱”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客观公正的面对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存在的价值、生命的乐趣。自身的闪光点,就一定会把积极健康的生命意识传递给学生,并给学生以生命的正能量的补充,让他们能积极健康的面对人生,正确定位自己,充满自信。

(三)深挖教材,在知识传递过程中,传递给学生正能量。

历史学科作为初中阶段最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丰富的人文性、文化性、知识性、精神性、爱国情怀、责任意识等丰富的生命意识的素材,蕴藏其中,是其他学科无法相比,也是无法替代的。

首先,充分利用教材里本身的教学资源,找好契入点和融入点,融入“生命意识”的元素,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生命教育。

例(1)在讲到人类起源时,可以引导学生体验人类生命进化的艰辛与漫长,人类探索自然的勇气和艰辛。直接给学生传递相关的生命意识,给以正能量。

例(2)在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引导学生体会其民族精神、伟大的爱国情怀,忠贞不二的忠诚之心,自然而然传递给学生正能量,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倾向、树立良好的价值取向,正确的人生观。并引导学生讨论“岳飞之死的” “值”与“不值“。让学生直接思考“生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

例(3)在讲到陶渊明一节时,让学生思考其“隐世避居”的处世态度,并各抒己见,自然融入学生自己对于“生命”的思考,作为老师的我适时点拨学生,怎样在人生道路上去克服困难与挫折;怎样去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起起落落;怎样去体现“生命”的价值;怎样去演绎自己生命的精彩,并且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在当今竞争激烈甚至惨烈的社会中去直面人生,传递给学生正能量。

所以,我们的教材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元素比比皆是,只要我们适时挖掘,合理利用,它会为我们的历史课堂增添不少的生命的闪光点。

其次,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教学互动,在情感交流中,传递给学生正能量。

正如我在文章开篇所引用的案例,触动了我,也给我教学教研上以新的尝试,而这种尝试可能是每位历史教师必须的。作为历史课,有自己鲜明的学科特色,但也有自己学科的“劣势”,无论是人物、事件、现象等等都是与我们相距甚远,陌生且难以体验的,若能在教学中合理科学的借助现代的教学设施,把相关历史背景、历史教材、历史材料、历史人物、历史画面展示出来,给学生最直观的视觉冲击、最强烈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这本身也是对学生原始生命存在的一种感召,同时,也会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这一高层次的情感体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充分利用现实中的教材、现象说法,传递给学生正能量。无论课堂的教学怎样精彩,形式怎样新颖,但带给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还是现实生活中来得更直接。如果能挖掘本地的乡土教材中的历史资源,采取合理的方式,在合适的时间,和学生互动,让学生与历史零距离的接触,学生受到的生命教育就会触及灵魂。作为我的家乡,也是学生最熟悉的他们的家乡,虽谈不上是红色根据地,但相关的历史教材也可信手拈来。如“唐崖土司皇城“,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厚重;“严家祠堂”可以让学生透过历史看到“礼仪”看到“家教”;“小村红色根据地”“忠堡大捷遗址”“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等这些学生耳熟能详的家乡历史教材,可以信手拈来、科学利用,适时融入到教学中来。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带给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使学生通过对家乡的历史的再认识,把爱国爱家拉得更近了;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的腾飞,家乡的发展紧密相连,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远大的人生抱负。并且是零距离的感受,其效果更明显,触动更深,影响更远,带给学生无限的正能量。

当然,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若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那只能是空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能在自己的教学流程中,主动渗透生命教育的元素,尊重学生、珍视生命,培养学生树立健全生命意识,健康的人生态度,逐步完善学生的人格。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生命的珍贵、生活的美好,他们就会茁壮成长,让我们带着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把正能量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扬起生命的风帆,去迎接人生的挑战。

第二篇:心理健康教育在历史课教学中的

心理健康教育在历史课教学中的

应用总结

一.课题研究背景

1、面对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人才特别是青少年成才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我国经济腾飞的制约因素,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使人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已成为逐步成为社会的共识和要求。但现实情况却是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明显、严重。不少中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家庭期望值过高、家庭离异等原因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甚至诱发心理疾病。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目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学科渗透;二是开设心理辅导咨询;三是进行心理环境建设。在这三种途径中,开设心理辅导与咨询对师资要求较高,大多数学校尚不具备这种师资条件。进行心理环境建设涉及面大,持续时间长。因此,相对来说,学科渗透更易于操作,更为灵活。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以公民教育为依据,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有可能,也有必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二.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外起步较早,实践较多,在国内开始于80年代。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国内外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的专著论述还没有。但近年来一些理论工作者与教学实践人员在学科渗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经过长期咨询实践后在《学科——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必须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相结合,渗透在学科教育中进行,这是促进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方法转变,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根本途径。无锡市沁园小学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情境课程这一内容开展研究后指出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各个学科中都有情境教育的空间和可能,在这些学科中渗透心理教育是完全可能的。一般多认为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师应在各科教学中寻找心理教育的对应点,在教研中要注意学生身心素质目标的挖掘及确定,并把这一目标体现在教案及教学过程中进而把心理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

三.概念界定

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

2.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是通过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育心。

四.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丰富成员教师的心理学,心理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通过本课题实验研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水平。

3.通过本课题研究,要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历史与社会课教学渗透的经验,探讨其内容、途径、方法。

五.依据理论

1、心理学依据:行为主义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经典的条件反射和操纵条件反射,以及模仿学习原理。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注意、保持、动作复制和动机建立4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构成。行为纠正的方法主要有系统托敏、模仿学习、角色扮演、果敢训练、强化等方法。

2、素质教育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学活动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六.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本课题是属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根据这一特征,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相应方法如下:

(一)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以本校八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重点了解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表、谈话法。

(二)教材内容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于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就必须有其教育内容,教师对历史与社会教材的内容作

出析找出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当前学生的热点和难点心理问题的素材,并在教育中加以创造性的应用,这是教育研究的一大内容。主要采用比较研究、课例研究等方法。

(三)优化课堂教学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都要寻找最佳的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在

师生互动中,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改正教学行为,可以促进师生的良好发展,因此这一内容就成为本课题组研究的最主要内容,主要采用行为研究法。

1、优化学科渗透的教学设计 感态度技能相结合,心理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相结合来设计教学。本课题组主要准备从以下几方面试作摸索:

①全面分析学生情况.课堂心理教育的渗透强调教学适合学生,应了解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课的知识准备、兴趣、态度、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②注重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学目标不光是知识,而应包括认知、情意、行为三方面。

③立足学科自身任务: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应突出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内容,同时兼顾学生心理品质培养。

④创设情境:学生喜欢知识、热爱学习是成功教学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创设情境,设置悬念,以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是一条有效的策略。

⑤强调行为实践: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十分重视学生对知识、道理的行为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社会观察、社会调查、社会考察、社会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习效果产生关键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知识、情感与行为技能,从而促进心理水平的发展。

①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课堂心理气氛是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影响着学生课堂学习效益。在不同的课堂心理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情感体验、注意力存在差异。因此要采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对课堂心理气氛进行正确鉴定,另外教师对学生作出合理期望和公正评价也有利于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

②积极感染学生:师生情感共鸣是感染学生的重要变量,学生是否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关键在于信息是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因此教师必须增加情感投入,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实施情感性教学,以教师的情感体验 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

③合理利用信息传递:这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教师在传递信息时应采用新颖,科学的教学内容;内容表述要形象、生动、具体;传递手段要多样。

④课堂教学中组织多向交往:师生、生生互动称为多向交往。良好的多向交往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智力水平。

3、加强课堂管理

有效的课堂管理有利于师生教学目标的达成,也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顺利渗透。

①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课程秩序的建立对教学成效关系很大,而在相当程度上,头几周的课堂秩序的建立意义更大,因此本课题组将在实验阶段前期做好课堂秩序的建立工作。

②合理利用奖励与惩罚手段

奖励与惩罚都是教师控制课程秩序的手段。两者相比较,鼓励更能产生教师期待的行为。因此在课堂中要创造条件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鼓励。惩罚手段也要适当的加以运用,但要遵循一定原则。

4、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①讲述法:这是常用的传统方法。历史与社会课可以从道理上讲述,对学生进行现象分析,提高认知水平。

②自述法:即让学生针对历史与社会课中的某一事件,人物说经过和感受,让学生产生感情共鸣。

③角色法:在历史与社会课中通过学生扮演或模仿一些角色,重演部分场景,充分表露自己的情感,内心冲突。

④讨论法 :让学生对某人物,事件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述自己的意见。

⑤.情景法:使学生进入模拟的历史情景,体验情感,测试心理反映,培养适应能力。

⑥综合法:将以上各种辅导活动方法综合运用的一种方法。由于学生心理现象的多变性,辅导方法的多样性,心理活动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方式要综合化。七.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0年10月—200511年1月)成立课题组,制定实验方案和计划.课题组成员进行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知识学习.2.实验研究阶段(2011年2月

——

2011年10月)按方案和计划开展实验、教学研究、设计教案、及时总结、积累资料、写出阶段性总结.3.总结阶段(2011 年11月

——

2012年5月)分析整理资料,总结实验成果,撰写报告。

八、研究过程及活动

(一)建立课题组,分工负责

任何一项研究要取得成功都需要加强研究的宏观统筹和微观指导,我们成立了由社会组组长负责的课题组,将各研究人员分为资料汇集员、测试分析员、测试分析员、实验研究员等,确保课题组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二)加强理论学习

为了提高研究水平,使研究能规范深入的开展,我们坚持理论学习,从《现代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部相关文件《历史与社会课》课标等理论中寻找理论依据,课题组成员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并要求课题组成员经常通过网络学习,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由湛业锋主办的心理教学网络为我们课题组提拱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

(三)实施历史与社会课学科教学渗透

1.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困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并进行学科渗透

通过调查问卷、观察、访谈等方式,我们得到了学困生的相关心理资料,并进行了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学困生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呈现了较多的非智力因素,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封闭、孤僻,自我评价消极,面对挫折表现出无能为力的状况,缺乏勇气和信心,且多不愿与人交往等。

课题组在实验班的教学中对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几乎贯穿于每节课。渗透主要目的是要起到预防和转化学困生。渗透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在情感上平等对待学困生,关爱学困生

学困生一般表现出卑、自暴自弃、意志消沉,甚至出现扰乱课堂教学秩序的行为,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平等对待这部分学生,尊重其人格。并多找机会接近他们,与他们谈心,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去,了解他们的困难,需求,积极主动的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了教师的关注、爱心。从而在情感接受了教师和教学的教学。

②在教学行为上关爱学困生

学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由学习困难造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多关注学困生的进步。因此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策略,深入研究教材,恰当降低起点,分散难点,其次让学困生积极参与课堂。如:在备课时专门为学团生设计一些较简单的题目;在小组讨论活动之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甚至还可以让学团生在课前着手准备。再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学团生就可以有活动可说,从而参与讨论;多给课堂表现的机会等。再次:指导学团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是新课程各种能力培养的基础,因此在历史与社会课的辅导中我特别注重学团生的基础能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比如每节课前都要求学团生用笔写出我用口说出“上节课我学到了哪些知识”这做法促进学团生课堂上认真听,记、课后认真复习,从而提高其学习成绩。

2.设计调查了实验班学生意志力状况,并在学科教学中进了渗透培养 学生意志力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之一,为此课题组对学生意志力调查,设计了20个调查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大多意志力不强,其中意志力薄弱的达58.81%。一般的为38.64%,较强4.55%,非常强为0%,这结果说明了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多为独生子女,家里条件较好,再加上父母的宠爱,所以多为意志力不强,这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成功带来阻碍,因此,必须要求培养。课题组做了以下一些实验以促成学生的意志力的培养。

①课堂教学渗透

在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中有许多可以借鉴和指导的内容。在实验班的教学中,我多方面挖拙资料,寻找教育内容。最后确定把意志力的培养贯穿在郑和下西洋,林则徐禁烟,中华民族的抗争等内容的课堂教学中,并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实验班的学生经过这些抗日战争的内容学习,不仅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更多的是体验到这种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民族精神,并在学习生活上加以对照。

②利用课外教学加以补充辅导

学校给历史与历史课两个任务:组织参观区建设成果展,慰问敬老院老人的活动,我把这一任务给实验班,实验班的学生都是采取徒步方式前往。每次来回都有20多里路,步行+中间活动都要求在一个下午完成,许多同学叫苦收累,实验教师在跟班步行,用行动来支持学生,当实验班学生出现意志力不强时,用鼓励+生语言支持学生。回样后又要求学生写下了“我能行”或“我成功了”、“我骄傲”等体验成功的文章。

通过双上课堂和课外教学的渗透,学生的意志力有所增强,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遭到挫折之后,常常以“我能行”告诫自己并能用行动体现出来。

3.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的渗透

现在学生多表现出自私、孤僻、缺少热情、依赖性强、自主能力差,自觉性差等人际关往不良症。

实验班的教学也充分利用了历史与社会课的课堂和课外教学形式,我们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过程,并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用小组讨论,分组辨论,合作游戏等形式进行教学,在课外,实验班设计了一系列课外活动,要求学生采用社会调、访谈、参观访问,综合实践。如:调查政策开放以来百姓生活的改变,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周边区域环境情况的了解得。以上课堂、课外的教学形式一方面加强了同组同学的合作,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交往,同时也锻炼了同学的自主解决问题,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这些活动也涉及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所以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历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课题

总结

第三篇:历史课责任教育教学片段

《中国的禁烟运动》教学设计

(历史人物小档案)出示林则徐图片,让学生看书后共同完成其简单的个人档案。要突出民族英雄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建立生活化的“历史人物小档案”,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培养学习的兴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促使学生主动承担责任。

(提问)在禁烟运动中,作为中国人,你最感到扬眉吐气的事情是什么?(承转)虎门销烟在当时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时间允许,可以播放一段虎门销烟的影像,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体会人物在历史进程中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提问)英国对于虎门销烟这个正义之举,采取了什么举措?(回答)发动侵略战争。

(设疑)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这场战争会避免吗?

(设计意图)“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对于这一个问题,学生容易将它与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相混淆,通过影像资料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设置争议问题,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揭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让学生思考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材料展示)林则徐:“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设问)(1)材料体现了林则徐怎样的精神?

(2)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主观上为了维护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能否算是民族英雄?

(3)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如何承担国家、社会的责任,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呢?

(提示)(1)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及为国家民族利益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主动承担历史的责任。

(2)林则徐虽然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禁烟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但他指挥虎门销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故他是民族英雄。

(3)主动承担责任,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不做有损党和国家形象的事,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务国家利益,敢于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反思:可充分利用表格这种教学策略,分析历史资料,列举中英双方经济、政治、军事、思想等发面的对比,帮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直接原因,更全面、深层次的了解鸦片战争的原因。

第四篇:国防安全教育寓于历史课教学中

国防安全教育寓于历史课教学中

刘康明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安全形势出现了新的样态。“国家安全所处背景、影响因素和实现手段均发生了与以往不同的变化,国家安全正面临着许多新的变量”。①我们既须正确解读传统国家安全的内涵,又应在变化了的时代背景下准确把握国家安全新特征,以便更好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因此,系统有效的国家安全教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但长期以来;囿于观念滞后的原因,国家安全教育实质上并未以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方式开展起来。我们重视国防教育,但系统的国家安全教育严重缺失,导致人们国家安全观念淡化,对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现象认识不足。这不仅有害于我们现实的经济建设大业,更可能危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主动讲述对人类历史有重大作用的民族战争。民族战争是人类整体的一 种普遍现象。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上没有发生过民族战争。而民族战争往往是解决民族矛盾的重要手段。中学历史教材中用很大的篇幅,描述了很多古今中外著名的民族战争。这都是向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材料。教师在讲述时,一定要以生动具体的语言,精湛独到的见解,穿越重重时空之雾,再现烽火连天、惊天动地的战争场面,令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这既能使学生了解民族战争的本质、起因、进程、后果及其影响,深刻理解民族战争和政治、经济、文化的辩证关系,明确一些民族战争对人类历史发民所起到的关键的、具有转折性的、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知道加强国防的极端重要性,树立科学的民族战争观和国防观,又能帮助学生形成勇敢、顽强、严格,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灵活创新、主动进取等优秀心理素质。

二、热情歌颂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爱国事迹。中华民族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在我国历史上反抗民族压迫、反抗外来侵略的可歌可泣的爱国事迹是不胜枚举的。中学历史教材中用一定的篇幅,记载了这方面的典型事迹。

这些事迹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英勇顽强反抗侵略的精神。与世界史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古代罗马相比,我国的历史赓然不息,从未中断。民族的融合、国家的统一、领土的完整,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华民族有如黄河长江汇集百川那样,吸收了中国疆域内众多的大小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大风大浪和兴衰变化而一直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且一直保持着伟大民族的生机和活力。这一世界上极其奇特的现象,正是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向心力、凝聚力的伟大作用,也是国家防务体系有效抵御外来敌人入侵的必然结果。正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人民才有进步。”历史教学中进行国防教育,对于教材中记载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反对外来侵略的爱国事迹定要热情歌颂,揭示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使学生从中汲取伟大的爱国主义力量,并且懂得任何一个民族发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必然国防巩固,人民兴旺,国家富强。

三、充分褒扬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民族英豪。中华民族在艰苦卓绝的反抗民族压迫、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斗争中,涌现出灿若群星的民族英豪。他们把自己的理想、活动、命运和国家的兴衰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为挽救国家危亡,为“拯救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而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矢志不渝,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动人寰、撼乾坤的悲壮史剧。他们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英雄业绩,都充分体现了中华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这些如巍峨高山、璀灿群星的民族英豪,中学历史教材都用相当大的篇幅,以载言载文、典型特写和议论有机结合的表述手法,不惜笔墨,着意浓抹。历史教学中进行国防教育,对于教材中叙述的这些民族英豪,教师务必以崇敬的心情,充沛的感情,倾注民族之爱,用“寓人于事”“寓事于人”和“以人带人”的方法,借助画像、历史文物、文艺作品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描绘和叙述,褒扬他们的献身精神,赞颂他们的爱国思想,沤歌他们的英雄业绩,使学生油然而生敬意,在心目中树立学习楷模,进而加深爱国主义感情,强化国防意识。

四、深刻揭露帝国主义欺负、侵略我国的罪行。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饱受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国土论丧、人民遭殃的屈辱史、苦难史。中学历史教材列举了资本---帝国主义列强欺负、侵略我国数不胜数、罄竹难书的各种罪行:大军入侵、强迫签约、割占领土、强开商埠、勒索赔款、驻扎军队、资本输出、烧杀抢掠。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欺负、侵略,致使近代中国贫穷落后。这些血泪斑斑的国耻录,是历史教学中进行国防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历史教学中讲述这些内容时,教师务必以愤慨激怒的感情,倾注全民族的恨予以深刻的揭露,激发学生牢记有国无防的伤痛和无防国危的教训,理解兵弱财匮就要被欺和贫穷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不忘国家耻、民族恨,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事业心、责任感,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振兴中华、保卫祖国而努力学习。

五、无情鞭笞中华反侵略斗争中民族败类的丑恶嘴脸。中华民族反抗民族压迫、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爱国与卖国、忠勇与好佞,总是相反相成,互为依存的。中学历史教材记述了鸦片战争中穆彰阿、琦善的“抚夷”“宽大”和中法战争中李鸿章的“不许轻言战争”,“败固不佳,胜亦从此多事”的投降嘴脸;甲午战争中叶志超、方伯谦的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的狼狈丑相;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慈禧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奴才形像;抗日战争中汪精卫投降日本、分裂国家的卖国行径。历史教学中进行国防教育,对于这些如一抹黄土、几株衰草的民族败类,要进行无情的揭露、斥责、鞭笞,以使学生产生憎恨鄙弃。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曾经提出:“书美以彰善,记恶以垂戒。”在热情歌颂民族英豪的同时,无情鞭笞民族败类,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爱情观、美丑观、荣辱观,从而教育学生正直为人,任何时候都要把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言行准则。

六、简要介绍一些军事知识。军事知识是社会生产水平在国防体系中的象征,主要包括战争、武器、军事理论、军事组织、军事条约和协定等方面的内容。对军事知识的叙述,中学历史教材详略有致。虽然有些内容叙述比较零散,但也生动具体地展示了历史上不同时期社会状况的全貌,有力地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巨大成就及其对人类的卓越贡献。历史教学中进行国防教育,使学生了解这些军事知识,既能加深对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国防等方面历史知识的理解,更能树立学生的国防观。

在当前全国各地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深入持久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形势下,历史教学中抓好国防教育,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五篇:信息技术在历史课中的应用(范文模版)

历史课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 内丘县第二中学 孙永杰

历史课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是根据历史课学科特点及教学的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工具性能和互联网丰富强大的共享资源,使信息技术融入历史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增大教学容量,突出教学重点,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自主性和趣味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为迎接信息时代,培养大批适应科技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一、历史课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作用

1、优化历史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传统历史教学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局限于课本和教参,上课就凭着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满堂灌,但学生掌握的却很少,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这种教学模式由于程式化、统一化,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空间的自由性,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忽略了学生自身主动性和丰富多彩的知识技能需求,不利于因材施教,也不利于个性化教育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如果利用信息技术,以学生为主体,把各种多媒体设备及资源作为学生获取知识、探索问题、协作讨论、交流认知的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已提出问题,老师仅提供学习资源,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加大课堂容量,丰富授课内容。把信息技术引进历史课堂,不但能减少教师讲、写的环节,可节省出更多的时间供学生动手练习,扩大了课堂容量,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能使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上,去补充新知识。例如我在讲授《宁为站死鬼,不作亡国奴》一课时,教材仅给出“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两目内容,表面看内容极为简单,但学生在理解“全民族抗战是如何兴起的?”这个问题时却显得很茫然。如何让学生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呢?我运用《会声会影》、《PowerPoint》制作了这一过程相关的课件:(1)、“卢沟桥事变”(电影剪辑);(2)、中共1937年7月8日发表的抗日通电(演示文稿);(3)、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表示抗战的庐山谈话(演示文稿);(4)、1937年8月中共将中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诚意(演示文稿);(5)、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由中共提出的国共合作宣言等带相关图片的演示文稿。使学生通过这些直观的多媒体课件,逐步理清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经过,思路清晰,内容直观,加大了课堂容量,丰富了授课内容。

3、历史课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的语言再抑扬顿挫,板书再美观,给学生的视听愉悦也是有限的,利用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可以将文本、图象、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组织编制成交互性、实效性强的课件,同时将教材内容与网上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历史学科的特点就是人物和事件,为此,在学习时,运用信息技术收集相关的图片、电影和视频、声音等素材,在课堂教学中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如《血肉筑长城》一课,我使用《Premiere》软件制作了合成课件,在向学生播放抗日救亡歌曲的同时,根据歌曲内容再配以中国军民英勇杀敌的视频画面、有关抗战的人物图片及日本法西斯屠杀中国军民的图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4、历史课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我在讲授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复习课时,由于本章内容事件多、容量大,地图多,时空跨度大,学生较难掌握。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制成课件,用“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四次最具代表性的列强侵华战争联成一线,并插入大量的地图、火烧圆明园等图片、电影剪辑等,再现了旧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并一步步加深的历史过程。由于把历史画面、地图、动画和电影片断等有机地排列起来,使他们身临其境,缩短了时空距离,且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学生仿佛进入那个屈辱的年代,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更进一步激发了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二、历史课中应用信息技术要避免的几个误区

1、历史课中应用信息技术,其主体是历史课程,而不是信息技术。千万不能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牺牲课程目标的实施为代价。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时,首先应以课程标准为出发点,信息技术应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避免生搬硬套,要符合学科教学的客观规律和实际需要。

2、历史课中应用信息技术不同于计算机辅助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简单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呈现一些教学资源,仅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而信息技术与历史课整合能构建一种自主的探究学习环境,一种多元的、多向互动的、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识工具,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3、教师要把传统教学中的长处同信息技术的长处相结合。不能一味地追求整合,而摒弃传统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方法和经验。信息技术的应用应从课程实际、学生实际出发,整合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不能花拳绣腿,顾此失彼。

历史课中生命教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