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9号文库
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编辑:落梅无痕 识别码:18-642112 9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18 03:16:5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建立“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的关键。而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构成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其价格变动直接关系农民的生产收益和对生产的积极性。近年来,由于受市场供求关系以及成本推动影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直接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间接加重了农民负担,从而抵消了国家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部分实惠,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幅度。

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农民增收的主要影响

一是农业生产成本升高,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益。以**为例,2004年每吨二胺价格在1600元左右,到今年已上升到3000元,两年上涨1400元,涨幅达87.5%;2004年每吨尿素价格在1500元,现在涨到2750元,两年上涨1250元,涨幅达83.3%;其它复合专用肥料上涨在600—1000元之间。农药价格也有不同程度地上涨,在2004年基础上,平均涨幅30左右。农用柴油从2004年每桶600元,上涨到现在每桶900元,涨幅50%。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以**为例,2004年玉米平均亩产900斤,按照当时价格每斤0.40元计算,亩收入360元,扣除亩成本150元,亩效益在210元左右,而现在平均亩产不变,按现价0.45元计算,亩收入405元,每亩投入成本至少需250元,亩纯收入155元,与前两年比,每亩反而少收入45元。2004年水稻亩产量1000斤,按当时价格每斤0.80元计算,收入800元,扣除亩成本200元,纯收入600元,而现在产粮还是1000斤,亩成本达到350元,按现价每斤0.90元计算,亩收入900元,扣除成本后只收入550元,比以前还少收入50元。由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造成生产成本上升,投入产出效益下降,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比较突出。

二是弱化了农业税减免和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效果,降低了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近几年,国家出台了许多亲民、扶民、惠民政策,特别是实行“一免两补”政策以后,广大农民得到实惠,种植积极性高涨。但是,部分农户经过算帐对比,却感到实惠“不实惠”。其主要表现在粮食价格较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猛涨,部分抵消了国家政策优惠带给农民的增收效果,细算账增加收入的幅度不大。以**为例,国家免征农业税后,每亩少收35元;实行“两补”每亩补贴30元左右,农民每亩直接增收65元,但因农资涨价,平均每亩抵消约50元,相比之下,农民增收幅度不大明显。这种情况势必对农民种田的积极性造成不良影响,威胁粮食安全。

三是降低了农业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未来增长潜力。由于大部分农户自身积累资金有限,在农资价格增高的情况下,投入能力进一步弱化,许多农民尤其是低收入农民,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已经不容易了,农业高投入就更是奢求,购买质低价廉的农资或不购买农资成为他们不得以的选择,从而使农业生产投入标准降低。同时,农资涨价也挤占了一些农民准备用于其他致富途径和发展项目的资金,使增收渠道变窄,只能靠单一种植业来维持收入。

二、几点建议

第一、强化监管,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用生产资料控价,应把握住四个环节。一是控制生产环节。增加对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参考市场原料价格,适当给予税收优惠及补贴,控制对于因原料价格上涨,造成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引起的出厂价格上涨。二是控制流通环节。加强改善营销渠道,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整合销售资源,逐步向直销方式过渡,减少销售层级,控制销售环节加价率。三是控制使用环节。政府组织协调农技推广部门及农资生产销售企业,加强农资使用的培训指导,如测土施肥技术,可以做到科学施肥、有效施肥,减少化肥浪费和污染,引导农民对农资的科学投入,提高农资的利用率,增加投资效益。适当时机可对农民直接进行农资价格补贴。四是加强价格监督管理。有效发挥工商、物价、技术监督等行政部门的作用,严格监督和控制生产环节、流通环节、销售环节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科学制定农业生产资料最高限价,严厉打击生产企业随意加价、经销商囤积居奇等的非法牟利行为,真正把农用生产资料价格降到最低标准,让农民得到实惠。

第二、继续加大“惠农”力度,提高补贴标准。近年来,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并取得积级效果。但是,由于物价的上涨,尤其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抵消了一部分政策优惠,因此,建议国家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协调发展的高度,实施综合调控政策,继续大力向农业倾斜,在农用燃油等生产资料上给予一定数量的资金补贴,以此降低农业投入成本,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第三、转变政府职能,侧重对农服务。作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县份,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及涉农部门的

第二篇: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推荐)

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建立“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的关键。而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构成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其价格变动直接关系农民的生产收益和对生产的积极性。近年来,由于受市场供求关系以及成本推动影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直接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间接加重了农民负担,从而抵消了国家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部分实惠,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幅度。

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农民增收的主要影响

一是农业生产成本升高,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益。以**为例,2004年每吨二胺价格在1600元左右,到今年已上升到3000元,两年上涨1400元,涨幅达87.5%;2004年每吨尿素价格在1500元,现在涨到2750元,两年上涨1250元,涨幅达83.3%;其它复合专用肥料上涨在600—1000元之间。农药价格也有不同程度地上涨,在2004年基础上,平均涨幅30左右。农用柴油从2004年每桶600元,上涨到现在每桶900元,涨幅50%。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以**为例,2004年玉米平均亩产900斤,按照当时价格每斤0.40元计算,亩收入360元,扣除亩成本150元,亩效益在210元左右,而现在平均亩产不变,按现价0.45元计算,亩收入405元,每亩投入成本至少需250元,亩纯收入155元,与前两年比,每亩反而少收入45元。2004年水稻亩产量1000斤,按当时价格每斤0.80元计算,收入800元,扣除亩成本200元,纯收入600元,而现在产粮还是1000斤,亩成本达到350元,按现价每斤0.90元计算,亩收入900元,扣除成本后只收入550元,比以前还少收入50元。由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造成生产成本上升,投入产出效益下降,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比较突出。

二是弱化了农业税减免和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效果,降低了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近几年,国家出台了许多亲民、扶民、惠民政策,特别是实行“一免两补”政策以后,广大农民得到实惠,种植积极性高涨。但是,部分农户经过算帐对比,却感到实惠“不实惠”。其主要表现在粮食价格较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猛涨,部分抵消了国家政策优惠带给农民的增收效果,细算账增加收入的幅度不大。以**为例,国家免征农业税后,每亩少收35元;实行“两补”每亩补贴30元左右,农民每亩直接增收65元,但因农资涨价,平均每亩抵消约50元,相比之下,农民增收幅度不大明显。这种情况势必对农民种田的积极性造成不良影响,威胁粮食安全。

三是降低了农业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未来增长潜力。由于大部分农户自身积累资金有限,在农资价格增高的情况下,投入能力进一步弱化,许多农民尤其是低收入农民,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已经不容易了,农业高投入就更是奢求,购买质低价廉的农资或不购买农资成为他们不得以的选择,从而使农业生产投入标准降低。同时,农资涨价也挤占了一些农民准备用于其他致富途径和发展项目的资金,使增收渠道变窄,只能靠单一种植业来维持收入。

二、几点建议

第一、强化监管,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用生产资料控价,应把握住四个环节。一是控制生产环节。增加对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参考市场原料价格,适当给予税收优惠及补贴,控制对于因原料价格上涨,造成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引起的出厂价格上涨。二是控制流通环节。加强改善营销渠道,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整合销售资源,逐步向直销方式过渡,减少销售层级,控制销售环节加价率。三是控制使用环节。政府组织协调农技推广部门及农资生产销售企业,加强农资使用的培训指导,如测土施肥技术,可以做到科学施肥、有效施肥,减少化肥浪费和污染,引导农民对农资的科学投入,提高农资的利用率,增加投资效益。适当时机可对农民直接进行农资价格补贴。四是加强价格监督管理。有效发挥工商、物价、技术监督等行政部门的作用,严格监督和控制生产环节、流通环节、销售环节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科学制定农业生产资料最高限价,严厉打击生产企业随意加价、经销商囤积居奇等的非法牟利行为,真正把农用生产资料价格降到最低标准,让农民得到实惠。

第二、继续加大“惠农”力度,提高补贴标准。近年来,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并取得积级效果。但是,由于物价的上涨,尤其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抵消了一部分政策优惠,因此,建议国家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协调发展的高度,实施综合调控政策,继续大力向农业倾斜,在农用燃油等生产资料上给予一定数量的资金补贴,以此降低农业投入成本,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第三、转变政府职能,侧重对农服务。作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县份,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及涉农部门的

职能作用,尽快进入角色,找准定位,在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的同时,侧重搞好全方位的服务。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政策下乡活动,从农民实际需要出发,为他们排忧解难,真正帮助农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解决一些制约农业发展的难题,尤其要千方百计帮助资金短缺的农户解决生产资金,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力度,确保粮食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第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农业产出,对农民增收有很大影响。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农村“六小”工程以及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子工程等项目建设。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重点用于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改造和中型灌区建设,国有土地的有偿使用收入也应重点向国家确定的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基本农田保护等方面倾斜。筑牢农业基础,增强农民增收后劲。

(**县委)

职能作用,尽快进入角色,找准定位,在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的同时,侧重搞好全方位的服务。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政策下乡活动,从农民实际需要出发,为他们排忧解难,真正帮助农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解决一些制约农业发展的难题,尤其要千方百计帮助资金短缺的农户解决生产资金,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力度,确保粮食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第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农业产出,对农民增收有很大影响。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农村“六小”工程以及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子工程等项目建设。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重点用于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改造和中型灌区建设,国有土地的有偿使用收入也应重点向国家确定的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基本农田保护等方面倾斜。筑牢农业基础,增强农民增收后劲。

(**县委)

第三篇: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建立“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的关键。而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构成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其价格变动直接关系农民的生产收益和对生产的积极性。近年来,由于受市场供求关系以及成本推动影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直接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间

接加重了农民负担,从而抵消了国家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部分实惠,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幅度。

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农民增收的主要影响

一是农业生产成本升高,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益。以**为例,2004年每吨二胺价格在1600元左右,到今年已上升到3000元,两年上涨1400元,涨幅达87.5%;2004年每吨尿素价格在1500元,现在涨到2750元,两年上涨1250元,涨幅达83.3%;其它复合专用肥料上涨在600—1000元之间。农药价格也有不同程度地上涨,在2004年基础上,平均涨幅30左右。农用柴油从2004年每桶600元,上涨到现在每桶900元,涨幅50%。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以**为例,2004年玉米平均亩产900斤,按照当时价格每斤0.40元计算,亩收入360元,扣除亩成本150元,亩效益在210元左右,而现在平均亩产不变,按现价0.45元计算,亩收入405元,每亩投入成本至少需250元,亩纯收入155元,与前两年比,每亩反而少收入45元。2004年水稻亩产量1000斤,按当时价格每斤0.80元计算,收入800元,扣除亩成本200元,纯收入600元,而现在产粮还是1000斤,亩成本达到350元,按现价每斤0.90元计算,亩收入900元,扣除成本后只收入550元,比以前还少收入50元。由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造成生产成本上升,投入产出效益下降,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比较突出。

二是弱化了农业税减免和粮食直补政策的实施效果,降低了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近几年,国家出台了许多亲民、扶民、惠民政策,特别是实行“一免两补”政策以后,广大农民得到实惠,种植积极性高涨。但是,部分农户经过算帐对比,却感到实惠“不实惠”。其主要表现在粮食价格较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猛涨,部分抵消了国家政策优惠带给农民的增收效果,细算账增加收入的幅度不大。以**为例,国家免征农业税后,每亩少收35元;实行“两补”每亩补贴30元左右,农民每亩直接增收65元,但因农资涨价,平均每亩抵消约50元,相比之下,农民增收幅度不大明显。这种情况势必对农民种田的积极性造成不良影响,威胁粮食安全。

三是降低了农业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未来增长潜力。由于大部分农户自身积累资金有限,在农资价格增高的情况下,投入能力进一步弱化,许多农民尤其是低收入农民,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已经不容易了,农业高投入就更是奢求,购买质低价廉的农资或不购买农资成为他们不得以的选择,从而使农业生产投入标准降低。同时,农资涨价也挤占了一些农民准备用于其他致富途径和发展项目的资金,使增收渠道变窄,只能靠单一种植业来维持收入。

二、几点建议

第一、强化监管,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用生产资料控价,应把握住四个环节。一是控制生产环节。增加对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参考市场原料价格,适当给予税收优惠及补贴,控制对于因原料价格上涨,造成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引起的出厂价格上涨。二是控制流通环节。加强改善营销渠道,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整合销售资源,逐步向直销方式过渡,减少销售层级,控制销售环节加价率。三是控制使用环节。政府组织协调农技推广部门及农资生产销售企业,加强农资使用的培训指导,如测土施肥技术,可以做到科学施肥、有效施肥,减少化肥浪费和污染,引导农民对农资的科学投入,提高农资的利用率,增加投资效益。适当时机可对农民直接进行农资价格补贴。四是加强价格监督管理。有效发挥工商、物价、技术监督等行政部门的作用,严格监督和控制生产环节、流通环节、销售环节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科学制定农业生产资料最高限价,严厉打击生产企业随意加价、经销商囤积居奇等的非法牟利行为,真正把农用生产资料价格降到最低标准,让农民得到实惠。

第二、继续加大“惠农”力度,提高补贴标准。近年来,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并取得积级效果。但是,由于物价的上涨,尤其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抵消了一部分政策优惠,因此,建议国家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协调发展的高度,实施综合调控政策,继续大力向农业倾斜,在农用燃油等生产资料上给予一定数量的资金补贴,以此降低农业投入成本,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第三、转变政府职能,侧重对农服务。作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县份,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及涉农部门的职

能作用,尽快进入角色,找准定位,在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的同时,侧重搞好全方位的服务。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政策下乡活动,从农民实际需要出发,为他们排忧解难,真正帮助农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解决一些制约农业发展的难题,尤其要千方百计帮助资金短缺的农户解决生产资金,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力度,确保粮食增产、增效,农民增收。

第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农业产出,对农民增收有很大影响。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农村“六小”工程以及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子工程等项目建设。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重点用于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改造和中型灌区建设,国有土地的有偿使用收入也应重点向国家确定的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基本农田保护等方面倾斜。筑牢农业基础,增强农民增收后劲。

(**县委)

第四篇: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饮料成本影响的调查报告专题

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饮料成本影响的调查报告

近期,中国经济正在面临着新一轮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巨大压力,导致工业制品和日用消费品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饮料产品中有60%的产品是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在此轮以水果、乳制品、糖、粮食等农副产品为主的涨价浪潮中,饮料行业受到较大影响。

为了及时掌握饮料行业情况,真实地反映饮料行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中国饮料工业协会通过走访和函调,了解了饮料企业成本上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等情况,得出了初步的调查结论,形成本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 饮料行业成本上涨概况

一、饮料行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

调查涵盖了农产品、包装材料、能源等饮料产品基本生产资料,其中饮料行业涉及的农产品包括水果、奶粉、核桃、白砂糖、茶、花生、粮食、银耳等,包装材料包括PET、纸箱、铁桶、铁箱等。调查结果显示,与去年比较,饮料用农产品或初加工后的原料价格涨幅达到50%以上。包装材料的价格涨幅达到20%以上。

1.农产品价格上涨传导

超过60%的饮料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用于饮料加工的农产品主要有水果、奶粉、茶叶、坚果、粮食等。而这些农产品的价格上涨也是较为突出的。

据调查,今年苹果原料收购价远超过去年800元/吨的价格,特别是到11月份,几乎是天天涨价,到11月29日,陕西省的加工苹果收购价格已经达到1720-1780元/吨的价格,而11月中旬,山西的苹果收购价就已经超过1800元/吨,由于成本传导作用,今年1-10月份浓缩苹果汁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60%,其中浓缩苹果汁依然呈现上涨趋势,11月的浓缩苹果汁价格已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含乳饮料、复合蛋白饮料等蛋白饮料是饮料的主力品类,而奶粉是最主要的原料,奶粉价格的增长速度和幅度都令企业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今年国产全脂奶粉均价较去年均价上涨48%,9月均价较去年同期上涨61%;全国各主要产区鲜奶收购价普遍已经达到3.2-3.6元/kg,且奶价尚没有缓和趋势。

作为植物蛋白饮料的主要原料,今年11月,坚果类原料价格上涨趋势也很明显,核桃已经由今年年初的66000元/吨上涨到77000元/吨,涨幅达17%;花生仁价格从年初的11500元/吨涨至12700元/吨,涨幅超过10%。

白砂糖是饮料最重要的原料。2009年年初,白砂糖的价格为3000元/吨,2010年年初,价格上涨到5300元/吨,到11月中旬,白砂糖价格已经达到7500-7800元/吨,近期有国储糖抛售但价格下降幅度有限,约7000元/吨左右,同比上涨达到70%左右。

其他农产品原料价格上涨情况也令人担忧,都在不同程度上给企业带来了负担。

2.包装材料价格上涨

调查数据表明,饮料生产所需的各种包装材料价格上涨情况不容忽视,主要包括塑料

类、金属类、纸箱等。

饮料包装中80%以上为PET瓶,2010年1-10月PET瓶的月平均价格同比上涨20%,11月则同比上涨50%。作为PET瓶的直接原料,PET切片的价格上涨50%以上。

纸箱价格也由今年初上涨了10%以上;浓缩果汁企业用的包装铁箱、铁桶价格分别上涨了8%和5%。

3.能源价格上涨

随着能源的日益紧缺和相关政策的出台,天然气、水、电、煤炭等能源的价格均有提高,例如,四川地区天然气价格由年初的1.59元/立方米上调至2.35元/立方米,涨幅达48%;煤炭价格上涨幅度接近20%。

4.劳动力成本上涨

由于生活成本明显提高,饮料企业工人对工资水平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造成企业用工成本大幅提高,而饮料行业是一个吸纳劳动力数量众多的行业,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对于企业是个不小的压力。

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饮料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不仅造成由成本飙升而导致的企业经济效益急剧下滑,同时打乱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也使得很多企业技术设备优化升级计划不得不被搁置。

1.成本大幅上升,利税利润降低明显

2010年饮料原辅料和包装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达到20%以上,导致部分企业利润下降50%以上,利税下降20%以上,部分企业出现严重亏损。

2.企业被迫减少原料库存,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由于原辅料和包装材料价格居高,企业在购买原材料时非常谨慎,不能像往年一样有正常的备料,尽量压缩库存,用多少买多少,因此将对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影响。

3.终端产品调价困难

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和消费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当前国家要求严格控制物价水平的背景下,饮料企业很难根据成本核算对产品进行调价。但如果没有解决办法,饮料企业就要承受极低或负利润的经营压力,难以长期维系。

4.浓缩苹果汁企业流动资金缺口加大

尽管浓缩苹果汁价格大幅上涨,但浓缩苹果汁企业并未因此受益,同样身处困境。浓缩苹果汁成本主要受制于苹果收购价,而收购原料所需的现金量很大,由于苹果收购价远远超出预期,企业预算不足加之临时筹措资金困难,致使企业被迫通过“打白条”的方式收购原料,资金相对困难的企业则收果更难,无法大量接收国际订单,多数企业只能低负荷运转。

三、企业已采取或即将采取的应对措施

面对困难,饮料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但是从效果看,企业的努力只是杯水车薪。

(一)企业已采取的应对措施

1.加强内部管理

目前饮料企业主要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内部成本控制等措施来压缩成本,但是这样做的效果远远无法与成本上涨相抵,特别是对于管理比较成熟的企业而言,通过这些措施来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效果更是有限。

2.调整产品结构

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不少企业从成本和利润率的角度考虑优化了产品结构,停产了部分小品种,但效果有限而且影响了市场的正常运营。

3.有限的预警措施

部分企业建立原材料预警机制,在预计涨价的前提下,预先采购储备一定量的原物料,以降低涨价影响。这样的措施更加了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量、提高了库存成本、同时也增

加了企业风险。

(二)如果成本进一步上涨,企业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

1.提高终端产品销售价格

如果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涨,迫于无法承担长期亏损的压力,企业很可能提高产品销售价格,以部分弥补因成本大幅提高造成的利润损失。

2.通过裁员压缩成本

尽管饮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离不开工人,但是权衡长期亏损对企业的危害,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企业可能会通过裁员在一定程度上压缩成本。但这会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并产生一定数量的新增失业人员。

3.个别企业或个别品种停产

由于难于支撑成本上涨压力,为了避免过度亏损,部分企业不得不暂时停止生产部分呈现负利润状况的产品,个别企业则可能完全停产。

四、调查结论

通过以上的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在当前饮料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能源等基本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而产品售价不易提高的情况下,饮料企业依靠自身能力已经很难维系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涨,饮料企业将面临直接或间接地缩小生产规模,这势必会影响就业、影响纳税、影响“十二五”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饮料行业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理解,群策群力寻找积极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出路。

第二部分 高成本时代的企业出路

鉴于以上对饮料产品成本上涨现状的分析,充分考虑到行业发展、企业的承受力、员工及农民利益、国家税收,提出如下建议:

一、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消化成本上涨因素

饮料价格既与生产成本相关,又与消费者的接受度有关,企业应根据原辅料及包装材料价格的上涨情况,首先从强化管理入手降低成本,抵消部分涨价因素;在确定成本与价格关系时,要兼顾员工就业、对上下游企业的影响,科学合理地为产品定价,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可持续发展;尽量避免饮料价格的大起大落,做到市场的平稳变化。

二、转变“价格战”的营销方式

由于饮料市场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各大饮料企业经常大力度投入搞各种形式的消费者促销活动,是“价格战”的表现形式之一。这种运用“价格战”的营销方式,在产品毛利率较好时,有利于企业在短期内扩大市场份额,但在高成本时代,这种方式对企业和行业都将带来不利影响,并最终影响到饮料消费市场。

在高成本时代,企业应研究消费需求变化,营销方式应从“价格战”转向饮料品质更高的“差异化”生产,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三、为涉农饮料企业提供农产品价格补贴

农产品价格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达到“惠农”目的,这也符合饮料行业惠及三农的发展思路。但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使饮料企业身处困境,建议政府对于原辅料涉农的饮料企业提供农产品涨价上涨补贴或加大农副产品抵扣税金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企业正常生产带来的困难。

四、优化税收政策,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原料成本的上涨使企业利润大幅下降甚至亏损,如果国家能够在税收方面给予饮料企

业一定的优惠政策,使其负担适当减小,将有助于饮料企业正常经营。

1、建议国家进一步扩大增值税征管范围,减少营业税纳税条目

尽管在增值税改革后,机器设备可以抵扣进项税,但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厂房基建费用仍是一笔非常大的支出。施工单位在造厂房时,尽管取得了钢材、混凝土等增值税发票,但施工单位缴纳营业税,取得的增值税发票无法抵扣。而工厂取得施工单位开具的工程发票后,也无法抵扣进项税,造成了重复征税。建议进一步扩大增值税征管范围,减少营业税纳税条目,避免重复缴税,降低企业负担。

2、进口设备增值税在进口环节直接免税

因企业从购进设备到最终顺利投产,一般需要一段时间,在投产前建造厂房、采购设备、招聘培训等均需要大量资金。新增值税法实施后,进口设备的增值税虽然可以抵扣,但从企业支付增值税到最终实现抵扣,存在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加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因此,建议对于进口设备增值税的征收由目前实行的先征收后抵免的政策更改为进口环节直接免税。

3、适度降低增值税税率

目前经济形势依然严峻,急需拉动国内消费,扩大内需,以推动经济发展。目前全国增值税率主要为17%,饮料涉农企业购进农产品原料的增值税为13%,但饮料企业需要按17%的税率缴纳增值税,显然税负不合理。因此,建议适度降低增值税税率,调整涉农饮料制造行业增值税率为13%或15%。

4、适度降低所得税税率

目前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10中国经济正在面临着新一轮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巨大压力,企业利润大幅度降低,企业负担日益沉重,建议适度降低涉农企业的所得税税率。

第五篇:影响农民增收原因

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德州市农业局

(2009年10月24日)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阶段,但受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较常年偏低。

二、农业比较效益低。在农业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粮棉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相对较低,依靠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

三、品牌农业发展相对迟缓。品牌就是生产力,就是经济效益。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没有品牌,就没有效益。近年来,虽然我市品牌农业取得较快发展,但由于各级政府投入不足,“三品”生产基地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与先进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弱于其他先进地区,高端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仍然较低,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拉动效应相对较弱。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市重点龙头企业已发展到700余家,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816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但从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看,部分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的利益连接仍比较松散,辐射带动作用相对较弱,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互惠共赢、良性发展的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五、农民综合素质低。总体来看,农民较低的综合素质,严重制约了广大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从事、创业能力,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