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化 > 企业文化建设
论企业文化管理(大全)
编辑:落梅无痕 识别码:83-627750 企业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 2023-08-10 12:22:03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论企业文化管理(大全)

论企业文化管理

摘要: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企业通过自身生产经营的产品及服务,不仅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组织和管理特色,更反映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既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社会当代文化的生长点。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企业管理科学理论与管理哲学理论理念的有机结合。它是企业生存的理由和目的,是企业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所以努力实行企业文化管理,是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关键词:企业文化,价值观,创新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作为专业术语,最初出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西方管理学界,在英语中由于期出现的场合不同而有几种不同的称谓:组织文化、公司文化、企业文化等。

(一)西方对企业文化概念的理解

威廉·大内认为,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构成。另外,文化还包含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

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在《企业文化》中,阐述企业文化有5个方面的要素组成的系统。其中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和文化网络是四个必要要素,而企业环境则是形成企业文化唯一的而且又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1985年,埃德加·沙因的为企业文化研究“画上句号”的学术著作——《组织文化与领导》上把企业文化描述为“一套基本假设”,即“企业文化是企业(群体)在解决在适应性与内部整合性问题时,习得的一组共享假定。因为它们运作得很好,而被视为有效。因此传授给新成员,作为遇到这些问题是,如何去知觉、思考及感觉的正确方法”。

(二)中方对企业文化概念的理解

“企业文化是一种在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中形成的组织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不同的。”(刘光明,1999)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各种活动及其结果中,所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并且表现为企业的总体风采和独特的风格模式。”(罗长海,2000)

“企业文化是指全体员工在企业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它是组织观念形态、制度与行为,以及符号系统的复合体。”(张德,2007)

(三)正确理解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认可、实践与创新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整体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经营哲学、企业制度、行为准则、管理风格以及历史传统的综合。另外企业文化具有时段性、共识性、范围性以及内化性。

二、企业文化构成(一)企业文化的结构

1、精神文化

深层精神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独具本企业特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宗旨、企业愿景、企业精神和企业伦理等。

⑴企业价值观是价值主体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对于价值客体的总的根本性的看法,是一个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具有鲜明的评判特征。是指导企业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某种行为去实现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满足,去判定某种行为的好坏、对错以及是否具有价值或价值大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⑵企业宗旨是企业生存的目的定位;为企业确立了一个经营的基本指导思想、原则、方向、经营哲学等,影响经营者的决策和思维。

⑶企业愿景是企业全体员工内心真正向往的关于企业的未来蓝图,是激励每个成员努力追求和奋斗的企业目标。

⑷企业精神是在价值观支配指导下精心培育的,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精神形成、塑造的基础和源泉。

⑸企业伦理由经济基础决定,受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具有历史性和具体性。

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在企业文化中居中层,是具有本企业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职工行为准则的总称,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对员工的行为给予一定限制的行为,具有共性和强有力的行为规范的要求。

企业制度文化的规范性是一种来自员工自身以外的,带有强制性的约束,它规范着企业的每个人,企业工艺操作规程、厂规厂纪、经济责任制、考核奖惩制都是企业制度文化的内容。它具体包括一般制度、特殊制度和企业风俗三个方面。

3、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

4、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所构成的器物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现代企业在社会上的外在形象,是社会对一个企业总体评价的起点。

物质文化的载体是指物质文化赖以生存和发挥作用的物化标志,主要体现在:企业产品,企业名称、标志、标准字、厂徽、厂旗、厂歌、厂服,企业外貌,企业对员工素质形成的实体手段。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1、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包括客观性、稳定性、开放性、非强制性、独特性、渗透性和系统性。

2、企业文化的功能:

⑴企业价值的导向功能。具体体现在:一是规定企业行为的价值取向;二是明确企业的行为目标;三是建立企业的规章制度。

⑵企业主体的凝聚功能。具体体现在:一是目标凝聚;二是价值凝聚。⑶员工士气的激励功能。它包括信任激励、关心激励和宣泄激励。

⑷思想行为的约束功能。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有效的规章制度是种“刚性”约束,道德约束是种“柔性”约束。

⑸社会影响的辐射功能。它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①通过企业精神、价值观、伦理道德向社会扩散,与社会产生某种共识,并为其他企业或组织所借鉴,学习和采纳。②通过产品这种物质载体向社会辐射。③通过员工的思想行为和服务所体现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向社会传播和扩散企业文化。④“为了辐射而辐射”。具有针对性,通过具体的宣传媒介和工具使企业文化向外扩散传播。

⑹企业发展的推动功能。它不仅表现为推动企业的经济,也能推动企业的教育、科学以及整个企业的总体文明状态。

三、企业文化案例——TCL:变革创新、知行合一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1981年,总部设在广东惠州,是一家从事家电、信息、通讯、电工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集技、工、贸为一体的特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在越南、菲律宾和德国等国均建有生产厂。TCL集团发展的步伐迅速而稳健,特别是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连续13年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长,是全国增长最快的工业制造企业之一。TCL主要产品为电视、电话、电脑、冰箱和空调等,其中彩电、手机的销售收入分别稳居国内第一,市场份额分别稳居国内前两位。

TCL的企业文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自发到自觉完善、从点到面的发展过程。1997年TCL集团确定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经营目标为创中国品牌,建一流企业;经营宗旨是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企业精神为敬业,团队,创新。2002年以来,TCL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创新活动,形成了全新的企业文化体系:企业目标

为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企业使命为创新科技、共享生活;企业宗旨是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企业精神为敬业、诚信、团队、创新;经营战略是研制最好的产品,提供最好的服务,创建最好的品牌。

TCL将企业经营目标分化为企业目标和经营战略,使经营目标更加的具体化,易于员工理解和记忆,便于员工与企业的努力方向保持一致,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企业目标。还在原有的企业精神中增加“诚信”,使员工忠于企业和工作职责,尽忠职守,诚实做事,重视个人信用;使企业对员工、消费者诚实,为消费者提供物超所值的产品,让顾客感受良好的服务。并且通过职业行为教育,帮助提高全体员工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出共同的优良职业境界和价值观,使企业和员工形成利益和命运共同体,让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四、小结

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一种民族精神作为支撑,一个企业同样也需要一种精神和文化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运营与发展,给企业以准确地“定位”,从而有效规避市场和行业风险。如果没有文化理念的支撑,那么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就等于没有了“灵魂”,就失去了方向,也就更谈不上发展了。所以应该努力实行企业文化管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

参考文献

[1]张国梁.企业文化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

[2]有非,李德伟,刘为利.企业文化案例.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年1月

[3]约翰·科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华夏出版社,2003年

[4]段万春,王鹏飞,仲崇峰.企业文化的构建及评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5]应焕红.公司文化管理——永续经营的动力源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

第二篇:论用企业文化管理顾客

摘 要:在当今 经济 发展 到“服务经济”和“消费者主权”时代时,持续稳定的顾客关系是形成 企业 和顾客“双赢”的基本条件。企业文化是一个优秀企业先进性的集中表现,企业就要借用销售和售后人员与顾客直接面对的机会向顾客传播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在顾客中传承,培育企业的忠诚顾客。

关键词:企业文化;顾客;传播

在企业管理中出现的任何管理无论是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当然也包括企业文化管理其终极目标都是为企业更好的在市场中生存而产生的,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产生的。所以事实上,我们所有的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竞争市场竞争顾客。所以说“顾客是上帝”,这肯定是所有企业管理者的共识。那么,管理顾客进而服务于顾客应该被特别重视。 只重视用企业文化管理企业内部,而忽视企业文化对企业外部的管理

虽然企业文化定义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但是,先进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对内协调和统一群体风格还同时具有对外宣传企业形象的双重作用。

根据组织传播理论,组织环境是组织生存的土壤。它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帮助组织发展壮大,顺利地实现组织目标;另一方面,也会阻碍组织目标的完成,成为制约组织扩展的主要力量。环境是组织存在的基础,没有适当的环境支持,组织便不复存在,更无所谓发展。在组织与环境之间约束和适应利用的辩证关系中,传播始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正是传播行为把组织与组织之间联系起来,通过组织边界把环境资源输入组织之中,又把组织信息与产品传递给消费对象,从而对环境发挥作用。因而,对外传播是组织的本性和必须。既然顾客是我们的目标,顾客又必然的在企业外部,所以企业文化对外的作用就要大力的体现。

1.1 加强企业文化向顾客传播

目前,在企业界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小型企业靠人际关系;中型企业靠制度;大型企业靠企业文化。可见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起着决定作用,文化在企业中的首要性已是当今企业界的普遍共识和共同选择。而且,文化一经产生,就会向外传播,进行文化交流活动。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文化是传播的同义词,实际上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同构、同质”。

用企业文化对企业内部进行管理当然非常重要。因为,企业文化从其产生的那

一天就是根据企业不同特点结合管理者自身偏好从企业内部 自然 而然产生的,它来源于企业内部员工的价值观,因此把它明确成文后直接作用于企业内部,对企业内部员工的行为习惯、工作态度进一步统一也是顺理成章的。而且,企业要想成功的去竞争市场竞争顾客首先就要有高质量的有竞争力的产品作保障,而产品就来自于企业内部,所以首先用企业文化管理企业内部是必要和必须的。

那是不是仅仅管理好企业内部,团结统一了企业内部,这个企业就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了,显然不是。除了管理企业内部员工之外,企业还要让根本不属于企业的所有外部对企业认同、信赖,要用本企业的文化影响熏陶他们。其中,最庞大的并能形成购买力的外部就是顾客,简单的介绍产品,所有的商家都会做,关键是如何赢得顾客的信任,那就不仅要向顾客介绍一种产品而是更要宣传一种文化。企业文化是优秀的价值观是一种先进的理念,精明的顾客是不会舍弃优秀的和先进的东西的,结果是协调一种理念并产生一种文化认同,它会比产品本身更容易使消费者信任。这样的销售,销售的就绝不仅仅是产品,而是企业,是企业文化。要让企业文化像磁场一样不仅凝聚企业内部员工,而且要向外产生强大的场效应,从而不断吸引顾客。

1.2 使企业文化在顾客中传承

文化是一代人通过 教育 或示范传授给下一代人知识、价值或其他影响人们行为因素的过程,通过教育和模仿而传承下来的行为习惯。对企业发展而言,文化的重要功能在于它是信息的载体,在于由它所生成的习惯势力,作为非正式约束来协调企业内外的人际关系。企业文化与品牌最大的不同是,品牌它的实质是一个标识,是个符号。而文化它是有内涵的,文化是可以传承的。而且,这种传承也不仅仅是在企业内部,它同样是可以在企业外部在顾客中传承,要让这种传承最终形成顾客的一种消费习惯。

文化传承对一个国家的作用大家都知道。但我要说的是,文化对一个企业的作用同样非常巨大。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营方式,但企业一旦有了自己的文化传承,不管未来掌门人是谁,大家都会向同一个方向迈进。如果企业文化做到了在顾客中传承,那么这个企业就一定可以传承。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百年老店就会越来越多,中国 的企业名字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500强的行列中。 忽视了企业文化对外传播的最有效的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

如果我们意识到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外部作用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就要进一步研究一下,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传播学认为,传播活动实质上是一个由传播主体(传

播者)运用共同享有的符号、系统、媒体(统称媒介),将信息传递给传播受众(传播客体、传播对象),并接受其反馈的过程。那么,在企业文化对外传播中,到底是谁将企业文化传播给谁呢。

2.1 顾客是企业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客体

根据格鲁尼哥和亨特于1984年推出的新的环境划分模式:按组织面对的“公众”类型,把组织环境分为四大部分即职能部门、功能部门、规范部门和扩散部门。而一个企业的文化的对外传播对象就是这些部门,企业将自己的企业文化向这些部门传播,让最具评价力的社会公众来充分认识自己的文化,并塑造良好的公共形象,推进企业发展。但是,这其中,无论是政府部门、供应商还是专业协会,企业文化对他们的传播都只能增加企业的美誉度、知名度,并不能直接的带来购买,而顾客应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那么对顾客传播企业文化就应该是企业文化对外传播中最重要的传播客体。

确立了顾客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对外传播客体,那么到底谁是这一客体的传播主体呢?是企业高管吗,是企业内部员工吗,这些人也可以成为传播主体,但是这些主体面对的客体最多就只能局限在他们认识的亲戚朋友。对于大量不认识的顾客的传播主体其实应该是那些能与顾客直接接触的人。

2.2 店面销售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是企业文化对顾客传播最有效的传播主体

好的企业文化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收益并抑制竞争对手的活力,而不良的企业文化将阻碍公众对企业的认同,从而使企业的发展处于极其不利的境地。系统理论告诉我们,企业是开放的系统,它与环境处于经常的输入——输出关系中。边界延伸者便是这种关系的中介者,直接承担了企业与环境的传播活动。他们具体负责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和能量,又把企业产品推向环境,使企业获取利益。边界延伸者的另一个重要作用便是代表企业向环境输出信息以影响公众舆论和行为。这些延伸者如公关人员、销售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等,他们实际工作就是联系企业内外。

企业文化外传播的第一类社会公众对象可以说是顾客,而顾客与企业发生关系,是通过两种形式来实现的,一是使用该企业的产品或享受该企业提供的服务,二是与该企业的职工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顾客评价企业的依据,一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二是职工对待顾客的态度,这二者同等重要。其实,我们都有过无数消费的经历,在商品性能价格比越来越趋同的今天,我们选择比较不同品牌的同类商品时,好多时候即使我们听了所有品牌销售人员的讲解,却依然很难对商品做出准确的判断,最终促成购买的并不完全取决于商品质量或者价格,而往往是销售人员在讲解

服务过程中的某个细节打动了我们。我们更愿意向真诚服务的、介绍企业及产品充分的销售人员买单。

学术界大多提到的 企业 传播手段,常用的有:广告、新闻报道与专题研究文章、展览展销会、接待参观、提供咨询服务、有奖征答、赞助等。这些手段确实都能非常好的推广企业,扩大企业知名度、美誉度,其中被认为效果最好也是被大量企业采用的就是我们熟知的广告了。广告简言之就是广而告之,它能起到的作用就是告诉你,告诉可以,但是消费者听没听进去就不知道了,这种沟通不能算作是有效沟通。而只有面对面能与顾客直接接触的沟通才有可能成为有效沟通。而能与顾客最接近的就是店面销售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了。

作为销售人员,介绍企业和企业文化比仅仅介绍产品更有说服力,顾客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更多的是由于对企业的认同产生的购买行为。在这要特别说说售后人员,维修人员登门,那就意味着企业的产品出现了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由不便就一定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不满,这种不满不仅仅是对产品而更是对生产企业。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使顾客产生对企业品牌的不信任,那么一旦产生这种不信任,他会告诉他身边的人他对该企业的评价,对企业的影响就不只是失去一个顾客。所以,售后人员的工作非常重要。要把危机当作一次好的公共活动,通过再一次的与顾客直接接触,仍然要传达出企业好的品质,把企业优秀的售后服务工作和质量控制工作告诉顾客,作为一次让顾客更全面了解企业的机会,让顾客相信该企业的产品是低故障率的,企业是可信的,争取通过售后服务让顾客更了解企业,更信赖企业,甚至更喜爱企业。

找准了企业文化对外传播的传播客体和传播主体,同时也就明确了企业文化对外传播的管理重点。对于一般顾客而言,不绝于耳的广告只能让人知道企业,而只有在购买和使用过程中才能真正对一个企业有真切的认识,所以企业一定要重视顾客,重视顾客的购买过程和使用过程,加强对销售人员和售后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强化销售和售后人员向外传播信息的中介作用,要通过他们把企业最优秀的价值观传递给顾客,让顾客接受企业接受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在顾客中传承,进而不断培育出企业的忠实顾客。要赢在终端,就是要赢得顾客。

参考 文献 

[1]李丽,宁凌.企业 发展 的核心要素:文化资本[M].北京: 中国 经济 出版社,2006. 

[2]教军章,刘双.组织传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

[3]邵培仁.传播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

[4]危红波,刘志迎.论企业文化传播的主客体二重性[J].合肥 工业 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 版,2002,(2).

第三篇:论品牌管理与企业文化

论品牌管理与企业文化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市场的竞争已从产品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品牌的竞争,品牌作为一个企业的象征不仅是企业的标志也是企业灵魂的表彰,仔细研究品牌会发现企业文化是其深层内涵。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时要借助企业文化的力量,也就是说,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时应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以此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企业品牌与品牌战略

(一)品牌的含义及作用

所谓品牌,是指企业为自己的商品确定的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使消费者能够在众多的商品中辨认出自己的商品,并把它们与竞争对手的商品区分开来。品牌是一种商品的标志,也是一种文化。

品牌是企业和产品的象征和代表,其作用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关系企业的生存。中国很多行业大致经历了广告战、价格战两个阶段。加入WTO后,许多业内人士都预言,中国企业面临的将是品牌战。在过剩经济时代,残酷竞争打压着企业生存空间,众多同质产品为了争夺出海口,彼此你拥我挤,各施手段,有的竭尽全力,有的赴汤蹈火。此时品牌就像个江湖上猎猎作响的大旗,“企业向何处去”、“品牌到底能打多久”,说到底,企业品牌战略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就是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什么。

从产品制造到品牌制造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市场升级的过程。由以前的没有创新能力到现在的有创新能力,对于企业来讲,也由以前所谓的OEM到了OBM,成为一个独立的产品提供商,这个转变是目前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由产品制造转变成品牌制造,实际是在国际经济当中获取一个更大的收益。

(2)品牌的哲学意义建立在“你想成为什么,所以你能成为什么”,而不是“你能成为什么,所以你想成为什么”!品牌哲学的智慧给予企业激发人群无限的力量去实现人生哲学与企业哲学的终极发挥。只有清晰地描述企业的品牌,员工、社会、投资者和合作伙伴才能对企业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一个美好的品牌能够激发人们发自内心的感召力量,激发人们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品牌是战略与文化的交集,既是战略的指引,也是文化的导航。品牌就是这样的一个企业的梦想。当亨利福特在一百年前说他的品牌是“使每个人都拥有一辆汽车时”,你会认为他是神经病。但现在的美国社会,他的梦想已经完全实现。这种梦想通常会使人感到不可思议,但又会不由自觉

共 6 页 第 1 页

被它的力量所感染。如果品牌是一种立即就被人所能把握实现的目标,那它充其量只能说是一个战略目标,而非我们所说的品牌。

(4)企业拥有品牌说明了其产品是在经历了市场的大浪淘沙后幸存的品质保证,它经过检验并得到消费者认同和一致好评。但是,品牌也有大小之分,强弱之别,有了名声不见得有多招摇,有了知晓也不见得有多显赫。事实上,有了口碑却能芳香四溢,有了内涵却能源远流长。这就好比,产品光有了知名度不行,还需要美誉度。品牌是需要执着追求的和永续经营的,某种程度上讲就像海水一样,在梦里总是充满诱惑和神秘,但又深不可测。海尔的品牌家喻户晓,可总裁张瑞敏“每天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并以《海尔是海》的文章予以自勉。

品牌不仅是以其外在的名称、标志等成为识别线索,不同的品牌各自的特定内涵决定了它们在现代社会高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情境中,能否进入消费者头脑中的待选品清单或者更进一步成为首选。品牌是因为需要而产生的,既是商家也是买者的需要。当前的品牌发展,与现代的物品相对丰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普遍,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在缺少时间或对商品缺乏了解的情况下,购买名牌不仅体现品位还能避免不必要的经济风险、时间风险、社会风险等。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并不仅仅取决于购买力或一般的心理、生理需要,而主要取决于对某个企业的、某个品牌的综合形象。

(二)品牌战略及意义

品牌战略,是企业以品牌的营造、使用和维护为核心,在分析研究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所制定的企业总体计划。商品经济初期,生产水平较低,卖方市场特征突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简单,生产经营主导着企业管理,产品的品牌化程度较低。买方市场的发展引发了消费革命,企业和产品的趋同要求开发产品功能之外的能使消费者为之动心的特色,品牌的文化标识功能得以彰显。品牌战略与企业组织战略、人才战略、投资战略、产品战略、跨国经营战略等并列齐观,成为企业诸多战略选择的一种。品牌战略主要包括品牌定位、品牌延伸、品牌培育。品牌定位就是根据竞争者现有的品牌在市场上的所处的位置,针对消费者或用户对该品牌的重视程度,强有力地塑造出本企业品牌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个性形象,并通过一套特定的营销组合把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影响顾客对该品牌的总体感觉;品牌延伸是凭着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该品脾的其他产品可以迅速打开市场,实施产品多元化经营,带给企业巨大利润;品牌培育指树立、强化和推广具有明确差异性、个性化和独特竞争优势的品牌形象,从而得到市场和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偏爱和忠诚。品牌战略对于企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首先,创造品牌是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根本出路。其次,创造品牌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此外,品牌数量的多少和实力的强弱,也是衡量一个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商品市场就是品牌产品争夺的市场。所以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看,创造

品牌,开发品牌市场,都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关键工作。

二、品牌的核心价值

品牌核心价值是品牌的主体和精髓,它代表一个品牌最中心,最不具时间性的要素,让消费者明确、清晰地认识品牌的利益点与个性。一个产品从品牌角度看分三个层面:(1)物理属性。主要是产品的物理功效和使用价值。例如一支派克笔能书写文字。(2)感官体验。对一个产品的物理属性好感持续上升,就会升到感观体验层面。例如,一支派克笔造型精美,书写流畅。(3)情感抒发。对一个产品的感官体验上升到一定高度,便会形成情感抒发。人们往往通过使用某种品牌的产品表达自己的人生主张,抒发情感和寻找精神寄托。例如使用一支派克笔能体现出“高品质,贵族气”。

品牌的核心价值的内涵就在第三层面,即情感抒发。在产品日趋同质化的今天,通过产品的物理属性战胜对手的机率越来越小,人们选择品牌往往更在意情感的传递和身份的象征。所以说品牌卖产品,更是卖精神和文化,品牌核心价值恰恰将没有生命的产品带到了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精神情感世界,赋予产品生命。

品牌核心价值应有鲜明的个性,当今多元的社会,人们喜好各有不同,消费者日趋个性,没有一个品牌能成为通吃的“万金油”。只有高度差异化,个性鲜明的品牌核心价值才能闪亮登场,以低成本吸引消费者眼球。可口可乐的“乐观向上”、宝马的“驾驶的乐趣”、沃尔沃的“安全”、雅芳的“女性的知己”、海尔的“真诚”、海信的“创新”、农夫山泉的“源头活水”、金六福的“福文化”„„那些强势品牌的核心价值无不个性鲜明,栩栩如生。提炼品牌核心价值,一定要揣摩消费者的内心世界,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喜好、渴望等。例如:力士香皂1986年进入中国市场,舒肤佳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然而,舒肤佳后来居上,成为当今中国香皂市场的霸主,市场占有率为41.95%,力士屈居亚军,市场占有率为36.8%。经过深入研究,人们才发现,力士的“滋润、高贵”不及舒肤佳的“除菌”贴近消费者的内心,这才是其败北的主因。力士的“滋润”固然很好,但很多其它香皂也有此功能,但舒肤佳的“除菌”就很重要,因为除菌事关人们健康。在确立品牌核心价值时,还应考虑到它的包容性。包容性体现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空间上,品牌今后若扩展其它多种类型产品或跨行业经营,就应预埋品牌延伸管线,品牌核心价值应能为多种产品共有。例如海尔的“真诚”能包容麾下众多产品。时间上。应考虑到它能延续百年不落伍,例如可口可乐的“乐观向上”一百年也不过时。品牌核心价值包容力的大小应根据企业经营战略而定,如果企业的品牌发展单一产品,而产品希望突出功能“卖点”从而占领细分市场,则品牌核心价值包容力应小;如果产品是体现身份或表达情感型产品,则品牌核心价值包容力应大。品牌核心价值一旦确定,就应该以滴水穿石的定力,持之以恒地坚持维护下去。不仅要体现在广告宣传等传播还应体现产品功能、包装、价格、人性化服务等营销策略上。

三、品牌管理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

品牌是企业的整体的社会形象,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能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品牌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任何一个知名品牌的背后都有其异彩纷呈的企业文化为依托。企业文化赋予了品牌鲜活的生命和非我莫属的无形张力,以及提高同行业的市场竞争力。优秀的企业文化为知名品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优秀的品牌形象是在优秀的企业文化氛围中产生的。品牌体现的是企业先进的文化理念,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企业面对日趋激烈和变化多端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了获得长久优势,企业必须由过去的以生产经营管理为中心,逐步向知识管理为中心转变,而知识管理必须通过企业文化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是企业创新的基础,是企业创名牌的重要措施。

(一)传统文化是品牌塑造的内在源动力

未来经济社会,市场竞争主要形式是品牌竞争,而品牌塑造的根本是文化因素。即品牌所蕴含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是决定品牌能否持久占据市场的关键。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列举出世界100家最知名的品牌,在这些品牌中,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其品牌创立历史较长,有一半以上在百年左右。如宝洁(1837)、强生(1886)、可口可乐(1886)„„这些品牌,其影响几乎到达地球的每个角落。在中国诸如同仁堂(1887)、全聚德(1864)、张裕(1892)等百年老字号,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也是历久弥坚。

可见,品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传统的时间沉淀过程。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发展中都诞生了自己的语言文字。“望文生义”乃至“望文生情”是几千年来带给人们的一种阅读习惯,起名之所以成为一门学问,正是有效利用了人们的这种阅读习惯。如此看来,我们便能从品牌的字面上也悟出点什么,联想点什么。

在不计其数的饮料中,最知名的品牌莫过于可口可乐了。其年营业额超过百亿美元,商标价值398亿美元,成功之道除了经营高招和广告策略之外,而商品命名无不是成功的典范。“CoCa CoLa”的英文在读音上娓娓动听,且蕴义美好,可谓音义俱佳。而该名字的汉语译音也是出类拔萃,既易读易记和琅琅上口,有含义美好悦目,使人觉得喝了它既饱口福,又享受人生之乐。

再有北京同仁堂,山东张裕,一汽红旗,四川长虹„„一批新老品牌的命名中,也能使人想到“爱国、敬业、优质、争雄”等概念,这些反映儒家文化传统中积极的价值取向,在品牌在字面上都有所体现。可以说,品牌中沉淀的文化传统成份,是唤起人们心理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

任感的核心所在;品牌中沉淀的文化传统成份,是品牌塑造的内在源动力。

(二)企业文化是品牌塑造的外在推动力

企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是企业在一定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生活方式,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精神层,即企业内大多数成员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等,精神层的核心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企业文化最稳定的内容。企业文化的制度层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行为准则面积企业及其成员的行为方式。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即物质层包裹企业标识、产品商品与包装、企业外貌、纪念性建筑等。

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价值取向通过品牌塑造,最终渗透在企业的发展模式中和员工的行为方式中,这种企业文化对品牌塑造的激励作用和推动作用,在现代经济社会生活中比比皆是。

被誉为商业“偶像”之一的现代快餐业麦当劳,其金色拱形标对城市的装饰作用,成为城市一道亮丽风景。稳定的产品质量和员工为公众提供的“容人、耐心、理性”的服务模式,成为麦当劳固有的家风,在社会上树立了亲切,友善、助人的美好形象,使其品牌更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国外来华的商人,往往有了麦当劳的存在,便干得有了自己文化上的一角属地,进而增进了信任度。上海“张小泉”可谓是国内刀尖中的最知名的品牌。在德国“双立人”亨克斯公司与上海“张小泉”刀剪总店合资谈判中,德方合资后的企业只能全部使用德方的“双立人”品牌而“张小泉”店总经理认为:“泉”子牌是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无形资产,它闪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色彩,不能因眼前的一点利益而将这个民族的知名品牌断送在我们手上,因此他坚决拒绝了德方的要求是谈判以失败告终。合资虽然失败但“张小泉”这一民族品牌得到了保护。

以上两例说明,一个名牌的创办发展与保护,都充满了强烈的“本我”民族传统文化色彩,其员工在涉及这一文化价值判断时,也会做出与此文化背景相适应的经营观念、道德规范等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这正是一个品牌能永兴不衰的长久的生命力和个性魅力之所在。

(三)融合文化为未来品牌注入新的内涵

工业革命改变了上个世纪人们的生活,而信息革命如今正迅猛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人们从机械化,大众化生活模式解脱出来去追求更自由,更有个性和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生活。在这种生活模式里,品牌中包含的质量、服务等概念都因产品的同质化已变得不再重要,而由于社会生活的多元化、消费的个性化,使品牌凸现出的文化情感将更为被人关注。因而决定了未来品牌竞争其实质是品牌对文化传统的融合,即融合文化传统后的品牌,将具有新的内涵。内涵一:品牌有选择性地与文化传统的一些价值进行有机融合。像同仁堂品牌体现出的“童叟无欺”而折射出儒家文化的“德本论”“民本论”思想;张裕品牌体现出的“爱国、优质、和谐”而折射出孔孟的“仁爱、礼乐”

之道„„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真善美等概念之于现代经济社会的反思。内涵二:融合文化传统后的品牌与消费者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的有机融合。在现代人为机器文明造成的价值虚无,生态破坏等现代病而困惑不安时,对回归自然,回顾人性,爱护自然,和平友爱等方面做出相同的诉求,以此去追问生存的意义已变得如此迫切。

一个品牌体现出的人文关怀,极易得到人们的普遍心理认同,给人们带来的已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心理上道德上的升华和愉悦。像新飞冰箱,海尔空调,伊利牛奶等体现出的“健康无污染,安全又可靠”的绿色概念;张裕、五粮液体现出的“平衡统一、和谐自然”的自然回归概念„„这些个性化的概念,都使品牌从其它产品品牌中凸现出来,从而更符合个性化消费者的心理、文化需要,让消费者得到一种文化心理满足。

中国企业有不可比拟的市场优势和文化优势,特别是被忽略的文化优势,应是民族企业的生命之本。企业的一切活动过程,都必须结合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来进行,才会获得消费者在心理、文化上的认同。我们在创造和发展中华名牌时,应让中华名牌增加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应让中华名牌立于世界名牌之林的同时,让中华民族文化传扬于世界。

综上所述,二十一世纪的产品市场竞争,主要是品牌间的文化竞争,二十一世纪的品牌战,就是文化战,这是文化本身接受市场的竞争与挑战,也是传统文化本身融入产品而被接纳的创新过程。

参考文献

⑴陈渊 著 《品牌命名中的几种思路》[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9

⑵纪宝成 著 《市场营销学教程》[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⑶王兴成 著 《知识经济》[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⑷陈放 著 《品牌策划》[M]北京 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9

⑸陈寿灿 著 《现代管理哲学》[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⑹张石森 欧阳云 著 《培训与激励全书》[M]呼和浩特 远方出版社 2009

第四篇:论企业文化与人本管理

姓名:柳双双

学号:100806136

班级:经济管理一班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也是一种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它所确立的是以人为本、以价值观的塑造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是对人的管理与对物的管理的有机结合。

企业通过文化来引导、控制和凝聚人,用精神和文化的力量,从管理的深层次规范企业和职工行为,提高企业和职工的整体素质,以达到企业的人本管理目的,对促使企业的物质、制度、精神三大要素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人本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管理理论的创新发展。人是企业之本,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人、财、物的管理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人处于管理的中心和主导地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等精神因素,必然产生与经济相适应的文化观念,对企业生存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管理主体的文化管理,它不仅重视人,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强调用文化开发人力资源,而且把人看作生产、管理的中心,确立了人处于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心的地位。它突破了传统管理中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着眼点的短视行为,更注重企业发展目标和长远利益,强调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人本管理中,培养和塑造高素质的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培养出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人,才能使企业的目标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实现职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高度一致。人本管理把职工看

做企业的主人、管理的主人,不仅重视人力,更重视人才,不仅重视人的体力,更重视人的智力和首创精神,用各种激励机制,把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科学地调动起来,充分地发挥出来。我们国家现在的许多矿集团都采用高标准建设现代化职工培训中心,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并邀请专家教授讲课,定期对职工进行集中培训;例如济矿集团与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大学联合开办了企业管理研究生班,使企业骨干得到及时“充电”;集团每年对企业管理、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实行重奖,并经常举办多种形式的技能大赛,鼓励职工成为“能工巧匠”和“多面手”;我们注重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为每个职工提供施展才干的空间与舞台,调动职工学习、创造积极性。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可靠保证。当前国际上的先进企业都在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把学习看成是核心力量,而人本管理的文化是提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一种不同凡响的、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等五项修炼的过程,都是通过学习修炼才能掌握的。其中,创建学习型团队具有正确的核心价值、强韧的生命力和实现梦想的共同力量,让人从学习中体悟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意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从而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我价值实现,并将个人愿景转化为实现企业

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共同创造优异的成绩,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学习本人的天性和人的绝大多数行为,知识和能力并非天生的本能,而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就企业而言,要适应市场竞争和自身发展,必须通过倡导学习,用文化力量提升企业的群体智力,使企业进入自我学习、自我组织、自我调控、自我发展的新境界。

近年来,我们国家许多企业都认识到了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重点抓学习型企业的创建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赋予新的内涵。在组织形式上,探索创新以个人自学和培训为基础,以知识共享为特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体系。注重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学习、不断实践的示范表率作用。通过学习现代管理、市场经济及相关的科技文化、法律知识等,学会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主观能动性和深邃洞察力,做到意识超前、决策前瞻、实干大胆,增强竞争意识,不断地调整思路,先后制定了企业改制、绩效工资等管理措施和办法,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总之,人本管理的文化力有利于创造团结和谐的干事创业的人际关系,增强企业与职工之间的亲和力,促进合作,有效地消除企业内部各种矛盾和内耗,形成目标同向、事业同干的坚强合力,共同创造出充满活力与生机的企业文化。用人本管理的文化力打造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和谐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企业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

第五篇:论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管理

作者:闫 琦

来源:《职业·中旬》2010年第10期

企业文化管理理论自20 世纪80年代末被引入我国后,研究这一理论的学者越来越多。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有了充分深刻的认识后,很快就在自己的企业开始应用、实践并身体力行。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客观存在于每个企业之中,积极的文化促进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企业长盛不衰,但消极落后的文化却极大地阻碍着企业的发展。自企业文化理论诞生以来,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企业的传统和氛围产生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而且企业文化表明企业的风格,如激进、保守、迅猛等,这些风格是企业中行为、言语、活动的固定模式,管理人员以自己为榜样把这个固定模式传输给一代又一代的企业员工;第二,企业文化是企业中人们做事的方式,是价值观、神话、英雄人物和象征的凝聚;第三,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可见,企业文化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文化,不是社会文化的简单分解,它有着严格的内涵和外延。其实质就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管理思想。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企业文化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按普遍认同的结构层次说法,企业文化是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三个层次构成的。企业的精神文化的构成,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伦理、企业道德等。企业精神是企业精神文化的核心。企业的制度文化是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职工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构成了各个企业在管理上的文化个性特征。物质文化的构成包括企业环境、企业标识、文化设施、文化传播网络等。企业精神层为企业物质层和制度层提供思想基础,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制度层约束和规范精神层、物质层的建设;而物质层为制度层和精神层提供物质基础,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企业文化的全部内容。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1.完善的制度管理是企业文化管理的基础和保障

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是企业管理不断发展的成果。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是从两方面得以实现的:第一,通过体现并承载员工共同信奉并付诸实施的价值理念的各项管理制度的实施,是硬性的管理部分;第二,企业价值理念的文化道德约束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常常被忽视,造成只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因此,产生了以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代替企业文化建设等现象。另一方面,也使部分企业不考虑自身企业管理的实际,通过照搬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理念完成企业落后管理的兑变。这都是对企业文化的片面认识所导致的。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企业文化和管理的关系。

完善的制度管理是企业文化管理的基础和保障。没有完善的基础管理,文化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在塑造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必须把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到企业制度中,在制度的执行中,强化企业的价值观念,规范企业行为,进而形成良好的企业行为规范。

2.要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创新企业文化

基于企业文化理论,继承性和创新性同属于企业文化的属性,在企业文化建设务实中,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在继承基础上创新企业文化。继承就是对现有的企业文化应该采取批判与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善于挖掘和提炼企业的精神文化。创新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借鉴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并融入到该企业文化之中,塑造出新的企业文化。也可以说,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就是不断继承和创新的过程。对于外来的企业文化,也不能简单地采取“拿来主义”,而应该持认真鉴别、分析研究、选择吸收的态度,搞清楚哪些是优秀的,哪些是适用于自己的。同时,汲取别人的长处、精华,还必须进行一番改造,才能适用于自己的企业。

3.要在灌输的基础上身体力行

企业的核心理念,只有从倡导到践行再到形成习惯,最后溶入到员工的血液以至成为信仰,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建立起来。从企业文化实践看,领导的身体力行尤为重要。领导的带头作用体现在带头灌输企业理念和带头执行企业制度。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来说,让员工认同公司的文化,灌输是重要手段之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认同,认同的关键在于参与,实效在于执行。新的企业理念和企业行为方式,只有经过“灌输——执行——再灌输——再执行”这样多次反复的过程,才能被员工所接受。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论企业文化管理(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