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文化建设案例
企业文化建设案例选编之十——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之坚守核心经营理念
[日期:2009-07-07]来源:市联社办公室作者:市联社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阅读次数:232
案例55:沃尔玛从事的是零售业。如果你是顾客,为什么要长期去光顾一家零售超市呢?无非是这家超市的商品质量好、品种多、价格便宜、服务好。质量好、品种多是供货问题,外部因素。只要严格把关,广泛选择供货商,这两个问题都能解决,所以“便宜和服务”就是沃尔玛的核心经营理念,沃尔玛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将这两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整个沃尔玛文化也可以说就是“成本控制”文化和服务文化。
那商品如何才能便宜呢?大家都从同样的批发商或产品分销商那里拿货,如果卖得便宜,就会少赚钱,损失利润。所以真正的便宜是降低成本,要降低成本,就唯有绕开批发商或产品分销商,直接向厂家进货。那批发商或分销商起了什么作用呢?无非是他们有广泛的物流渠道。因此沃尔玛要踢掉批发商或分销商,就必须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
老山姆在物流方面有着超前的观念,在沃尔玛发展的初期,老山姆看中了一个物流人才罗·迈尔,但多次邀请都被拒绝,可老山姆没有放弃,硬是通过他的诚意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将对方打动。后来,罗·迈尔帮助沃尔玛建立了零售业界效率最高的物流中心,令沃尔玛雄踞一方。
老山姆说:“我们的物流系统所实现的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是我们最大的竞争优势之一。”沃尔玛的高级副总裁杰伊·菲茨西蒙甚至说:“人们错误地以为我们是属于零售业的,但是实际上我们是属于物流这一行的。”可以说正是从沃尔玛开始,人们才有了现代物流理念。
为了做到物美价廉,就要节约成本,特别是运营成本。
沃尔玛的中心辐射配送战略既大量节省了仓储成本,又能保障各零售店的及时补货,还由于扩大了卖场,使得商品的种类可以更加丰富。仓储式超市正是沃尔玛制胜的绝招之一。
“我们致力于降低每一个人的生活费用,不光是在美国,我们要让这世界有机会购物少花钱并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老山姆的理念。为了践行这种理念,老山姆本人在财富上也表现得极为低调,他早就成为了世界第一富豪,但他不愿意背这个名声,很早就将股份分给了家族成员,所以在各类富豪排行榜上他从来都没有上过榜首。而且这么有钱的人,他一生都没有开高档车,只是开着一辆皮卡人货车。
有次公司开高层会议,老山姆故意晚到半小时,看看他的高层们都开什么车,结果发现都是些名车、高档车。老山姆在会议上大发雷霆:“如果顾客知道你们开的都是这样的车,他们会怎样想?‘这帮家伙都是赚了我们的钱,才能这样享受的。’”
后来,沃尔玛总部的高层都将好车卖掉或者给夫人开,自己都开二手车或不那么高档的车,这成了沃尔玛总部的一种风气。
沃尔玛甚至还有一条规定,只写了一面的纸不能扔掉。其实纸值不了多少钱,老山姆正是通过小事着手来创造一种厉行节约的风气。
为了节省成本,老山姆还要求他的业务代表在谈判中尽量杀价。他说:“你不是在为沃尔玛谈判,你是在为你的顾客谈判,你的顾客应该得到对方能承受的最优惠的价格。不要为了一个商贩感到难过。他自己很清楚一件商品可以卖多少钱。我们要让他出个最低价。”
俗语说:一个便宜三个爱。特别对于日用消费品,低价就是最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在美国曾经有一个曝光新闻的电视节目,报道了沃尔玛的血汗工厂,谴责其在第三世界国家使用童工,违背道德。一般人感觉美国人好像很重视道德,沃尔玛的销售额会因此而大跌。但事实是,这则新闻播出之后,沃尔玛的销售额当月就增加了50%,因为大家认为,沃尔玛的商品是用童工生产的,价格一定特别便宜,反而纷纷去沃尔玛购物。
沃尔玛的成功,就是折扣销售成功。沃尔玛有三条定价策略:天天平价、让利销售和特惠商品。在公司网页上,沃尔玛是这样来描述的:
天天平价。因为你辛辛苦苦地赚钱,我们要保证你购物时享受到尽可能优惠的价格。我们的天天平价是你应该享受的。这不是在打折,而是一种你每天都能享受到的优惠价格。
让利销售,这是我们为了让顾客更省钱的一个承诺,只要我们做得到,我们就会在天天平价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价,当我们可以降低自己的成本,我们就可以为顾客降低商品的价格。你只需在商店里查看标有“让利”的笑脸标志,相信你也会展露笑容。
特惠商品。当你看到标有“特惠”的商标,你就会明白自己可以购买到超值的商品。这件商品可能是我们每天都卖的,不过存货较多,或者是另一种限时抢购的产品,也有可能是一种货品即将售完,所
以我们以超低价来销售。
当然企业要赢利,就绝不可能都便宜。沃尔玛的便宜,重点在于营造顾客心目中对沃尔玛便宜的认知。
实际上,对一些顾客比较敏感价格的商品,沃尔玛的定价才便宜,面对一些大家不太清楚价格的商品,沃尔玛就并不便宜。老山姆认为没有必要便宜的东西,就不必要卖得便宜。只是沃尔玛强大的低价宣传策略,导致人家心目中有了一种认知:沃尔玛的东西都是最便宜的。所以大家也不再去比较价格了。
一位朋友曾在沃尔玛花300多元买了一个剃须刀,但后来在一个小电器店发现,完全一样的品牌,型号只要200来元。
而且沃尔玛每天都有一些让利销售、特惠商品,这样做既可以有宣传的噱头,营造人们头脑中沃尔玛便宜的意识,还可以吸引顾客。况且顾客去到沃尔玛,不可能只买几种特价商品吧。
沃尔玛商店里,到处都醒目地写着“天天平价”,这不仅是口号,也是老山姆的核心经营理念之一,也正是他成功的最重要秘诀。
沃尔玛的第二条核心经营理念就是服务,为了做好服务,老山姆对员工有两条著名的要求,那就是:“3米微笑原则”和“太阳落山原则”。
“3米微笑原则”是要求员工无论如何,只要顾客出现在3米距离范围内,员工必须面带微笑,看着顾客的眼睛,主动打招呼,同时询问能为他做些什么。而且,对顾客的微笑还有量化标准,微笑要露出“八颗牙齿”,上面四颗,下面四颗。在这位创始人看来,微笑服务,只有达到露出8颗牙齿的程度,才可能把热情表现得完美(现在,中国奥运会的礼仪小姐也要求微笑露出6至8颗牙齿)。
后来因为顾客正在精心挑选商品的时候,突然打招呼问候,显得有些突兀,不免会吓顾客一跳,就将主动打招呼改为依照顾客正在关注的商品,微笑着推荐当天的特价商品。
“太阳落山原则”是指每个员工必须在太阳落山之前完成自己当天的任务,而且,如果顾客提出特殊要求,也必须在太阳落山之前满足顾客。尽管沃尔玛各连锁店的生意都非常好,店员非常忙碌,但当天的事情在太阳落山之前必须干完是每个店员必须达到的标准,不管是乡下的连锁店,还是地处闹市区的连锁店,只要顾客提出要求,店员就必须在当天满足顾客。
在沃尔玛的墙上有两条标语,第一条:顾客永远是对的;第二条:如果顾客错了,请参照第一条。沃尔玛强调顾客至上,在沃尔玛,只有顾客才是老板,顾客永远是对的。老山姆经常对员工说:“我们的老板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顾客,是他付给我们每月的薪水,只有他有权解雇上至董事长的每一个人,道理很简单,只要他改变一个购买习惯,换到别家商店买东西就是了。”
卓越的顾客服务正是沃尔玛区别于所有其他公司的特色所在,沃尔玛公司不仅把“顾客第一”作为口号,而且把它作为贯彻始终的经营理念,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服务领域人们常提一个250法则,意思是在每位顾客的背后,都大约站着250个人,这是与他关系比较亲近的人;同事、邻居、亲戚、朋友。如果有一个顾客感到不愉快,他就会四处诉苦,影响到250个人,也就是得罪了一个顾客,也就是连带得罪了他后面的250个人。
反过来,对顾客服务好了,他会不会去和别人分享呢?不会,因为他认为享受这种服务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服务真正超越了顾客的期望,他就会马上去告诉别人,这里的服务比我想像的还要好。
所以老山姆的服务理念是:服务,要超越顾客的期望。超越顾客的期望,他们就会再度光临;而且超越了顾客的期望,不仅能赢得顾客的热情和滚滚财源,还会为企业赢得价值无限的“口碑”,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老山姆不仅教导员工,他还经常亲力亲为地做服务的表率。在沃尔玛的培训教材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老山姆走动管理到一家沃尔玛分店,发现有个老太太在店里转了一个多小时后,空着手出来。老山姆就过去跟老太太说:“很对不起,我真的抱歉!”老太太糊涂了,问:“你干嘛要道歉?”老山姆说:“我的梦想是办这么大的商场,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但我观察到您进去一个多小时,什么都没买。我帮不到您,觉得很惭愧。您能不能告诉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不能帮到您?”
老太太一听赶紧说:“不是,不是,是我自己的问题。我孙子要过生日,我想给他买玩具,但对玩具实在不懂,所以犹豫了半天也不知道买什么。”
老山姆一听,马上说:“我最懂玩具了,我孙子过生日的玩具都是我买的,他总是很满意。这样,我带您去玩具柜看看,看能不能帮您找到满意的。”
然后,老山姆亲自带着老太太去到玩具柜,仔细地说明讲解,帮助老太太挑选玩具,最终老太太高高兴兴地买到了满意的玩具。老山姆还一直将老太太送到店门口,并鞠躬致意,欢迎她再来。
其实每家沃尔玛里面都挂着老山姆的头像,老太太一看就知道这是美国的大富豪,这样身份的人居
然亲自带着她去挑选玩具,所以特别感动。
每一个沃尔玛的新进员工,培训的第一课就是先听这个故意。试想想,当员工们知道他们这么伟大的老板都在耐心地服务顾客时,他们怎么会不受感染呢?又怎么会不更加精心地服务顾客呢?
案例56:宝洁公司是日用品生产商。作为顾客我们选购日用品的标准是什么?有人说:质量好。是的,要质量好。但日用品的质量,比如牙膏的质量,你分辨得出来吗?常人很难分辨。唯有通过树立品牌形象,建立顾客心目中质量好的认知,而且生产日用品是多元产品,所以宝洁的核心经营理念就是:多元品牌战略。
宝洁坚信:消费者是以品牌为购买取向的。所以宝洁一直努力践行品牌经营理念,而且很多现代的品牌理论也正是在宝洁公司发扬光大的,可以说整个宝洁文化就是品牌文化。
宝洁将品牌当作事业经营。宝洁不相信生命周期理论,它不允许品牌到达所谓的“成熟”阶段,即成长到一定的阶段后步入稳定的市场,然后自市场撤退。相反的,宝洁以创造永久性品牌为企业目标。
为此,宝洁要求每个品牌必须独立自主,其基本信念是:品牌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品牌必须自我建立顾客忠诚度。
宝洁还认为:如果有人想要吃你的午餐,与其让敌人吃,不如让自家人享用。假若在某个市场区隔内还有其他品牌的生存空间,最好用自己的品牌和自己竞争,而不要和其他对手的品牌竞争,品牌必须具有活力,并且不断改变,它应随消费需求而变化,应为满足消费者而改变。
正是基于上述理念,在1931年宝洁为各种品牌设定了品牌经理负责制,以各品牌为生命体,来寻求自我的生存、发展、壮大,而且本企业的各种品牌间都可以互相竞争。
早期联合利华公司比宝洁强大很多,但联合利华认为同一个企业统购统销才能节约成本,所以不设品牌经理,将各种品牌统一于企业之下,结果现在联合利华已完全无法与宝洁竞争了。没有走品牌经理体制的经营之路,现在已被行家们普遍认为是联合利华在与宝洁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最重要原因。
特别现在,鉴于宝洁的经验,各家以品牌子为主导的企业大都设立了品牌经理制。
案例57:可口可乐公司是一家单一的饮料生产企业,所以它的核心经营理念是:大品牌战略。如何营造大品牌呢?可口可乐把它信奉多年的3A(Available:买得到、Acceptable:乐得买、Affordable;买得起)战略改成3P(Pervasiveness:无处无在、Preferece;心中首选、Price to value:物有所值)。
要成为大品牌就一定要“无处不在”,所以可口可乐公司采用各种方法建立了庞大的分售渠道,在每一个超市、商场、小零售店、餐馆都要有可口可乐卖。
无处不在了,在众多的饮料中,可口可乐还要成为顾客“心中首选”。全世界人都知道可口可乐,但它还要大力做广告宣传,就是要通过精心的策划,强大的宣传攻势,让顾客一想到饮料,就想到可口可乐。
当然,这一切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产品做基础。
可口可乐的创始人甘特拉在退休时曾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可口可乐是一种受大众欢迎的饮料,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稳定品质,保证品质,而不是创新。尤其口味上,切不可轻易变更。”
可口可乐在质量上的一个信誉保证就是:“你到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买一瓶可口可乐,口味都是一样的。你不会在美国买到比德国更好的可口可乐。”
既要保证口味的正宗,又要实施“本地化”生产以降低成本,所以可口可乐在全世界实行特许经营。集中生产主剂——所谓的7X秘方,然后分送到世界各地灌装。
可口可乐不仅有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控制系统,还尽可能地降低成本,采用低价销售策略,以让顾客真正地享受到“物有所值”。
通过大品牌经营理念,可口可乐仅生产一种饮料,就跨进了世界级大公司的行列。
案例58:星巴克是咖啡连锁店的品牌,星巴克公司是如何在全球发展壮大的呢?
意大利是一个充满浪漫温情的国度,意大利人喜欢把工作当成艺术,而不愿意将工作变成只是一种机械性的生产。所以高档品牌很多出自意大利,量少,品位高。也正因此,意大利的公司才大量的是家族公司。
而美国人的特点则不同,美国宣扬美国梦,美国人见到一个好东西,就想把它销往全世界。
星巴克的创始人舒尔茨在意大利出差时,发现意大利遍布街区的小咖啡吧里,都能喝到一种现磨咖
啡豆、现场蒸煮的浓缩咖啡,上面还浮着一层诱人的白色牛奶浮沫。这种浓缩咖啡在几十米外就能闻到馥郁的香味,只需轻轻啜一小口,就有一股浓裂的味道穿透舌尖。喝完后许久,还能感觉到它的暖意和力量。而且,这个小咖啡吧里的顾客,都彼此熟悉,见面后,就互相打着招呼,一起笑着,聊着天,他们在这儿感到很惬意。
看到这么温馨的小咖啡吧,喝着这么美妙的咖啡,舒尔茨就梦想着通过星巴克将其推广到全世界。要将星巴克连锁经营到全世界,关键在于要让这种特殊风味的咖啡,在世界各地星巴克里喝到的都像在意大利喝到的一样正宗。为此,舒尔茨详细研究了选用咖啡豆的产地、品质,并将这种咖啡的制作过程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以方便拷贝复制到全世界。另外,传统的咖啡厅都显得典雅、高档,因为有最低消费,消费者往往都要消磨一段较长的时间。为了区别于此,星巴克采用开放式经营,不仅设施简单,而且专门开在一些商场、广场等休闲场所,方便大家在购物、休闲的小憩中感受到一种温情。
有记者曾问舒尔茨:“你如何用不到五年的时间,就打造出一个世界品牌的?”舒尔茨回答:“我从来没有刻意创建品牌,我只是在努力追求产品的正宗,并珍视人们的工作激情。”舒尔茨还说:“在当今这世上,你已经不可能抓住人们的注意力了,除非你把他人作为一个大家庭中可敬的一员。”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上,最强大最持久的品牌是建立在人们心里的——这才是真正可持久发展的品牌。星巴克要建立在人们心里,它的核心经营理念就是:正宗和温馨。
案例59:同仁堂能长存300多年也因为它始终坚守着其核心经营理念。
同仁堂自制自卖中药,那么,顾客购买中药最看重什么?当然是真材实料和制作的精心。同仁堂有一副代代相传的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同仁堂正是通过这样的祖训来传承着企业的核心经营理念。
而且为了让员工能世世代代地信守核心经营理念,同仁堂的祖训中还强调:修合无人见,成心有天知。你买材料、制药的过程虽然外人看不到,但你的成心上天知道,要凭良心做事。正是同仁堂不断强调并信守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核心经营理念,所以同仁堂成为了中国企业史上少有的能基业长青几百年的企业。
企业文化是西方的产物,它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但驰名中外的同仁堂其实早就有了它们的企业文化,这家百年中华老字号的名字就昭示了它的企业使命:“同积仁德,济世养生”,其流传至今的祖训也就是其核心经营理念。尽管同仁堂当年或许并没有系统的企业文化理论,但谁能否认凝结在这使命和祖训背后的不是一种激励、规范员工的企业文化呢?
企业文化不是因标榜而有的,它的存在是因为它能真实地在企业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帮助企业不断进步,基业长青。
案例60:世界上最著名的多元化经营企业就是GE公司。杰克·韦尔奇在上任GE的CEO后,就曾向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请教,当时德鲁克提出了一系列严峻的问题,他问:“如果你当初不在这家企业,那么今天你是否还愿意选择加入进来?”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你打算对这家企业采取些什么措施?”
杰克·韦尔奇说:“问题很简单,不过,也非常深刻。这些问题对GE来说尤其发人深省。我们经营的行业是如此之多。在那个时候,如果你要留在某个企业,那么企业有盈利这一个理由就足够了。至于对业务方向进行调整,把那些利润低,增长缓慢的业务放弃,转入高利润、高增长的全球性行业,这在当时根本不是人们优先考虑的事情。”
正是在这些问题的启发下,杰克·韦尔奇提出了GE的核心经营理念:数一数二战略。
也就是:不同行业的各部门,必须达到行业的第一名或第二名,凡是不能达到要求的业务都必须整改,出售或关闭。
越是多元化经营的企业,越需要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扶持优势部门,淘汰劣势部门,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洞察到那些真正有前途的行业并加入其中,并且坚持做到行业里数一数二的位置。
为此,杰克·韦尔奇铁腕治理公司,出售了多项业务和生产线,解雇了大批员工,因而被人们称为中子弹杰克。
为了实现数一数二战略,杰克·韦尔奇还在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大力消除官僚主义、构建扁平管理架构、倡导坦诚精神、鼓励在行动中学习、提倡无边界行动、施行全球化商务、6δ管理等。结果在短短20年时间里,就使通用电器的市值增长了30多倍,杰克·韦尔奇本人也被誉为世界第一CEO。
其实我们可以研究世界上每一个伟大公司,都可以找到它的核心经营理念,而且它们的一切核心工作都围绕着核心经营理念。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好的经营理念不一定就是合适的经营经念。核心经营理念一定要符合行业规律。
案例61:当年在蒙古大草原上,成吉思汗马鞭一挥,豪迈地宣称:“众人皆败,唯我独赢。”甲骨文老板拉里·埃利森将这句话作为了他的经营座右铭。
甲骨文的核心经营理念是:战争营销,抢占市场。
埃利森有句名言:“埃利森相信,要把竞争对手置于死地,不仅要打败他们,还不能给他们活路,必须使他们丢脸,蒙受耻辱。干得漂亮还远远不够,一定要取胜。这是公司存在的原因,也是埃利森存在的基础。”
甲骨文是研发销售数据库软件的公司,软件产品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顾客用上了以后,就很难替换。其实埃利森是从IBM的研究论文中发现数据库软件的远大商业前景的。但IBM的商业信条是“追求卓越,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要”,所以他们努力工作,力争数据库软件完善了再推向市场。而埃利森针对软件产品的特点,在产品还不完善时,就要求业务员像战争中抢占制高点一样,不惜一切去抢占市场,他对业务员说:“顾客需要什么,就说我们做到了什么。”
就这样,开始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埃利森抢占了美国主要的数据库软件市场。后来,客户渐渐发现了产品中的问题,就向甲骨文投诉,这时,埃利森告诉客户,给他3个月时间,他会完善产品。
大量客户已经购买了甲骨文的数据库软件,他们没有办法,所能做的只有等待。埃利森就集中一切力量来完善产品,而后,他也真的做到了。从此甲骨文公司就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二大软件公司。
埃利森是一个18岁的女孩在纽约产下的私生子,生下来就不知道父亲是谁,他是被人收养长大的。也许正是这样的经历,使得埃利森的性格偏激、怪僻而张扬,他性格中的侵略性就极强。
他特别喜欢侵略性的宣传策略。他大幅刊登广告说IBM对美国制造业的贡献,就是创立了美国《破产法》的第11条。第11条是破产保护。
在甲骨文另一个最著名的宣传广告中:一架时髦的战斗机正在击落一架架老式战机。时髦战机的机身上大书着甲骨文,而老式战机则注明是IBM、微软、Ashton-Tate公司。还有一个广告则将IBM的标识描画成一排栅栏,还有抓住栅栏的两只手,表示这是在囚禁之中。广告词是:“IBM从美国制造业中收获了什么?锒铛入狱。”
埃利森不仅喜欢侵略性的广告,还经常发表一些耸人听闻的言论,吸引大众的眼球。
开始埃利森的表演还只是在一个相当小的舞台上。他在技术行业名气很大,但对公众来说,数据库软件是个深奥的领域,所以,他不像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那样能大名远扬。
但借助于巴黎技术大会的一次发言,令这种情况大为改观。埃利森宣称个人电脑的时代已经结束,个人电脑是一种荒唐的设备,它太昂贵、太复杂,要安装过多的软件。而埃利森提出的新型电脑,他称之为“网络电脑”,则不需要安装过多的软件,所有软件只要集中在一个网络的中心,“网络电脑”进入网络就可以工作,因此这种电脑价格可以相当便宜。
这样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轰动。在参加瑞士达沃斯论坛的时候,埃利森发言说:“个人电脑消亡的时候已经来临!”比尔·盖茨马上反驳道:“数据库软件太贵了。我们需要廉价的数据库。我们需要价格下降90%。”结果埃利森马上跳起来骂道:“你他妈为什么不让它免费,就像你对付网景那样,让我们大家都没生意做?”
从这以后,达沃斯论坛再也没有邀请过埃利森。但埃利森和他的甲骨文公司却因“网络电脑”的新概念而家喻户晓。其实直到现在,“网络电脑”的设想就没能实现过。
企业经营要坚守核心经营理念,但坚守原则的决策是困难的,而且通常含有两个层面——有纪律的思想以及短期的牺牲。
案例62:麦肯锡是咨询公司,企业找咨询公司,无非是咨询公司更专业,所以麦肯锡的核心经营理念就是:专业精神。
麦肯锡的创始人马文说:“最重要的资产莫过于良好的声誉和人员的素质与专业水准。”
马文早年是做律师的,在做律师期间,他的主要工作是帮助那些饱受大萧条蹂躏的公司清盘,他总共清盘了十一家破产企业。开始他认为公司倒闭是因为那些老板很蠢,但接触以后,他发现这十一位老板都聪明过人,他们之所以破产,问题在于对基层情况不了解,他们本该获得的信息被屏蔽掉了。因为没有获得足够的信息,所以他们无法作出正确的决策。
其实很多大企业之所以经营不善,往往就是因为决策者对基层情况缺乏了解,因而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三株口服液直到破产前,公司都一片歌舞升平,分公司上报的业绩都格外喜人。但当老板的弟弟到下面实地考查后,回来就气得中了风。他在电话中对哥哥说:“不得了,尽哄人呀。”
现代企业为什么要扁平架构,提倡坦诚精神?就是要减少中间环节、减少官僚主义,减少信息的筛选。
老山姆一再强调走动式管理,张瑞敏也说:领导坐下了,部下就会躺下。就是要管理者多去现场了解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企业信息屏蔽的罪魁祸首就是企业的层级制度,只要有层级制度,下属跟上级汇报情况就一定会有筛选,会有过滤,他们会专挑领导喜欢的话讲。特别对于一些可能是领导责任造成的问题,他们就更不敢讲。这样的结果就导致领导高高在上,犹如孤家寡人,最终也就必然会给企业灾难性的后果。所以从一线员工那里获取信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而通常,企业领导人需要了解的关键情况在一线都能找到。
正是基于如此洞察,马文开始着手向首席执行官们介绍打破企业层级制度的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便于企业内部知识的搜索与发掘,从而帮助首席执行官更有效地开展工作。马文发现,首席执行官在事关基本政策或战略的问题上往往没有客观独立的顾问可以求助。如果是法律问题,他们可以找律师事务所;如果是要筹集资金,他们可以找投资银行;但如果是需要有关如何组织和经营公司的建议,他们就找不到高水标准的专业公司了。
马文给这个企业所需要的专业领域起了个名字:管理咨询。而且马文认识到咨询公司存在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咨询公司能在领导和员工中间起到桥梁作用。下属员工愿意跟咨询公司讲真话,因为彼此之间没有层级关系和直接的利益关系;而咨询专家的话,领导又愿意听。
从此马文就决定献身于这个他所定义的咨询行业。当时咨询行业在美国给人的感觉好像有点歪门邪道,那马文要如何才能将咨询行业做成一项事业呢?
马文谈了在他早期的职业生涯中,对他影响深远的一件事:
1930年,马文在美国众达律师事务所工作。当时一个投资银行家想合并美国两大钢铁公司,他预计美国政府可能会提起反托拉斯诉讼,想请众达为其代理诉讼。众达的一位执行董事在研究了案情后,认为这起合并确实违反了反托拉斯法,所以婉言谢绝。那位投资银行家表示,这个案子的律师费可能会高达百万美元,他也做好了打输官司的准备,如果众达不肯接的话,他会把案子交给另一家著名的律师事务所。但众达的执行董事认为,这个官司肯定会输,明知道要输,还帮着打官司,那是坑人,所以坚决不接。
最后那位投资银行家将案子交给了另一家律师事务所,官司打了很长时间,但最终还是输了。这个消息像野火一样传遍了整个商界。众达律师事务所从此出名。它不接的单肯定输,那它愿意接的单不就肯定赢吗?众达的独立性和专业水准就凭着那位执行董事的一个睿智而勇敢的决定,顿时扬名商界。
马文通过这件事情深刻地认识到,咨询行业的核心就在于专业性,要用专业知识帮助别人。
为了坚守专业化,马文强调:“咨询是一种专业,而不是一种买卖。要把客户的利益置于首位,时时遵循道德准则,仅仅接受自己确信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项目,始终对客户讲真话而保持独立性。”
为此麦肯锡还有几个不成文的规定。
麦肯锡从来不做广告。马文说:“这不是出于道德原因,而是因为那样与我们的专业方式不符。如果我们为自己的服务打广告,就必然要暗暗许诺我们能够为客户做到什么,但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做什么,所以这种许诺是不符合我们很高的专业标准的。”
麦肯锡坚持只与首席执行官直接合作。马文认为跟下属领导协作,精心策划的方案,被老板否定了,就白做了,而且任何方案,没有首席执行官的支持,就绝对做不下去,更为重要的是,麦肯锡要专注于解决真正的“重大问题”,如果首席执行官不参与进来,那就说明这个问题根本没有什么重要性。
解决重大商业问题是麦肯锡专业精神的核心。为了坚守这个核心,马文曾解雇了一位看似很成功的资深董事。这位资深董事能经常接到企业的项目,为公司赚钱,但他帮助企业解决的都是些不痛不痒的问题,马文认为这会导致麦肯锡走上唯利是图的歧途。
麦肯锡还强调把自我与工作相分离。马文说:“你所在意的应该是你的工作,而不是你自己。”要求员工在工作中不能为自己谋利益。
马文曾解雇过公司里业绩最好的一位咨询顾问。这位咨询顾问非常聪明,是个红人。当时他正在给一家大型公司做咨询,他建议进行组织变革,设立一个新的部门来兼顾处理这些问题。公司老板问他:“设立这个部门由谁来负责好呢?”结果他推荐了自己。
马文知道这件事后,马上就给那位咨询顾问打电话,要他30分钟内卷铺盖走人。
这个人的能力在公司也许是数一数二的,走了对公司是个损失,但马文认为公司的原则更为重要,任何人都不能违背。
为了坚守专业化的原则,麦肯锡在做得最大的时候,马文也坚持不上市。其实一上市,马文马上就能成为美国最有钱的人之一,而且他的合伙制的员工也能获得巨大的利益。但马文认为公司上市,独立性、专业性就会受到影响。上市公司要为股东利益服务,公司经营就会受到制约。
麦肯锡坚守专业化的核心经营理念,为此公司虽然付出了一些短期的代价,但却取得了长久的成功,至今公司已长存了70多年,而且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好,分支机构已遍及全世界的主要商业区。反观与之同时代的安达信公司,虽然也已存在了70多年,但最终还是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其原因就在于安达信公司没能坚守其核心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
安达信是会计公司,其专业精神不仅在于专业性强,还在于要诚实正直,敢于说“不”,即使那样意味着要失去客户也在所不惜。安达信开始坚守着这些原则,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繁荣的时期,他们在做会计的同时,发现自己也可以从事咨询行业,而且咨询能赚更多的钱。于是他们开始进入了咨询行业。
与会计行业崇尚的正直诚实不同,咨询行业更鼓励创新,大力奖赏积极进取的推销员精神。当会计师门踏踏实实埋首于数据堆中认真做账的时候,他们的咨询业的同仁却西装革履、拎着皮包,在风光无限地虚张声势,而且还能赚到更多的钱。于是,在两种价值观的冲突中,一些会计师放松了长期以来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为了赚更多的钱,偶尔开始做个假账,而后在利益的驱使下,这种行为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导致这个著名的老牌公司的破产。
坚守企业的核心经营理念,就要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这有时意味着要牺牲一些短期的、局部的利益。
*核心经营理念就是能长期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企业所信奉的经营宗旨。在企业经营中要遵循规律办事,就要找准行业经营的核心,坚守核心经营理念,一切工作都围绕核心理念经营。所有伟大的成功公司,它们的成就绝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牢牢地抓住了行业的核心,用文化打造出了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篇: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免费下载)
导读: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句口头说明,更不是一系列墙上标语,而应该是真正的文化建设,是凝聚员工的企业向心力,下面借几个实例分析一下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十多年来,我国的海尔、联想、格兰仕、远大空调等一大批优秀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非凡的经营业绩,企业文化因此受到国内企业的重视。目前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和集团公司都已经设立了专门的企业文化部门,没有设立企业文化部的公司也将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并入到企业人力资源部、企划部、公关部或是工会等相关部门。尽管如此,目前国内仍有不少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意义和概念仍然缺乏正确而清晰的认识,更不懂得如何去建设企业文化,他们总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虚无飘渺,捉摸不定的东西。事实上,企业文化并不象他们想象的那样神秘,在我们的身边,一些与企业文化有关的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下面我们试举几例。
娶老婆,当然漂亮第一
周末和同事小聚,瞎聊天。开始时是谈论深圳的单身贵族现象,后来便扯到了娶老婆的标准。甲说:“娶老婆,当然漂亮第一!”乙当即反驳说:“漂亮有什么用?年龄一大,人老朱黄,看你怎么办?我娶老婆,首先人要贤慧,能够体贴人,照顾人,这就很好。”丙的回答更是语惊四座:“你们都错了,有本事,就娶个富婆,我是非富不娶。”
这是一场没有结果的争论。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和行为方式自然也就不同。组织行为学家史布兰格认为,人的价值观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六种:一是理性的价值观,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二是美的价值观,以外形协调和匀称为中心;三是政治性的价值观,以权力、地位为中心;四是社会性的价值观,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五是经济性的价值观,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六是宗教性的价值观,以信仰为中心。如果以此为标准,粗略地分析一下我们讨论时的观点,那么,甲的价值观是美的价值观,乙倾向于权利与政治,丙则表现为经济性价值观。显然,在价值观迥异的情况下,所谓的讨论永远都不可能形成共识。因为人总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作出各种选择的,是不会轻易听取别人的意见的。理念决定行为,而行为决定了结果,这是企业文化存在的理论基础和意义之所在。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组成企业的第一要素就是“人”,企业的每一项经营活动也都必须由“人”去完成,因此一个企业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经营理念来统领企业员工的思想。理念正确了,员工的行为也就正确了,企业的目标也就容易实现。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就在于要将一套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作风等一系列经营理念提炼出来,并使之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思想当中去,从而使员工自觉地按照这些理念的要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种统一的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一旦形成,将起到一种类似于宗教的神奇作用,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从而实现企业目标。
非加油者不准入厕
入厕难是很多现代城市的典型问题,深圳尤其突出。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开车外出,在上海宾馆附近告急,突然想起临近的一家加油站有一洗手间,于是欣然而至。但万万没料到是,我们遭到了拒绝,理由是:“非加油者不得入厕!”气愤而又无奈之余,我满足了对方条件,才得以“解决问题”。令人感到滑稽的是,离开加油站时,我回过头去,无意看到加油站门口赫然写着“顾客至上,以客为尊”八个大字„„
当然,作为一个内部设施,加油站有权合理使用和支配自己的洗手间,也没有义务免费对外开放。尤其是在城市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将“非加油者不得入厕!”理解为“本洗手间只供内部员工和顾客使用”似乎也合情合理。但问题在于,这家加油站如何界定自己的现有顾客、过去顾客和潜在顾客呢?或者说“过去的顾客”和“潜在的顾客”算不算 “顾客”?换句话说,加油站到底以一种什么样的企业理念来界定谁是“非加油者”?事实上,我曾经多次光顾这家加油站,难道我不是他的顾客?如果加油站认为我是他的顾客或是潜在的顾客,那他们还会拒绝我的要求,因此,这一简单事例的背后,实际上还隐藏了“谁是顾客”这一命题,而这一命题也正是广泛意义上企业理念所需要厘清的。以这家加油站为例,正是由于其界定顾客的理念不正确,或者说是含糊不清,造成了这家加油站漫待甚至得罪了我这一顾客。虽然加油站没有开放洗手间的义务,但我始终认为这家加油站缺乏一种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性化”思想。
从表面上看,这家加油站也是将“顾客至上”作为经营理念的,它甚至将“顾客至上,以客为尊”的服务口号张贴在加油站显眼的位置,这等于是向社会作出了公开承诺,同时提醒员工做好顾客服务工作。但遗憾的是,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这家企业的行为给人的感觉却是低俗和唯利是图。
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能够保证企业理念与企业行为高度一致性。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企业理念决不是挂在墙上给人看的,也不是喊在嘴边给人听的。一个企业所信奉的那种深层次的企业价值观往往会通过企业的各种行为和细节表现出来,是很难伪装的。如果企业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这样的企业理念永远只能是一种毫无价值的口号,这样的企业文化永远只能是一座虚幻的空中楼阁!
员工饮用纯净水罚款50元!某公司的办公楼人气很旺,呈现出业务繁忙而又井然有序的景象。写字楼装修高档豪华,员工的着装也十分得体,员工们一个个西装革履,笑容可掬。公司的接待大厅里放有饮水机,可在饮水机的上方却贴着一张字条:“纯净水仅供客人饮用,员工饮用纯净水罚款50元!”据了解,由于这家公司的员工较多,为了节约成本,公司规定,员工的饮用水必须到开水房去打,开水房的开水是将自来水加热,费用当然很低,而纯净水是专门从纯净水公司购买的,每桶8元,费用当然就高。
控制成本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从单纯控制成本的角度来说,这家公司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我们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对这件事做一些深层次的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很多问题。首先,企业的价值观也有主次之分,企业的价值观有时也发生冲突和矛盾,就这家公司而言,他可能认为“服务员工”和“节约用水”都是“有价值”的。但通过这个字条,我们就可以判断这家公司的成本理念是优先于服务理念的。如果这种判断正确,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这种价值观的排序是否科学,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如果一个公司将成本看得过重,甚至比服务员工还更重要,我们起码可以推断这家公司的福利不会太好,如果员工的福利待遇不太好,员工满意度肯定不高,凝聚力也就不会太强。其次,这张字条同时也反映了这家公司习惯于以惩罚作为约束手段,动辄罚款是它的一贯做法。最后,这张纸条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尚未形成,因为如果这家公司的“成本理念”能够为所有员工接受和认同,节约成本自然会成为员工的一种习惯,只要把道理讲清楚,他们就会自觉到开水房打水,而不会饮用为客户准备的纯净水。而这张字条贴在接待大厅里只能证明这家公司没有一点人情味。制度约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比制度约束更高明的,是企业与员工形成一种心理契约(企业文化)。制度约束对于员工而言是“要我做”,而形成心理契约对于员工而言却是“我要做”。没有文化基础的制度约束,其结果往往是员工“钻制度的空子”,甚至“以身试法”;而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与员工一旦形成心理契约,员工就能够自觉遵守企业制度,即使制度对某些行为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员工的行为也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而且会主动帮助企业完善制度。
如果您不吸烟,空气会更清新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公共场所纷纷打出了“禁止吸烟”、“无烟商场”的标牌。但一直以来,无论何种禁烟的图标和文字,从来都没有真正触动过我。直到有一天,我在深圳的一家公司里,看到了一块标牌,上面写的是“如果您不吸烟,空气会更清新”。就是这样一句话,让我立刻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舒爽感觉,如同清晨的花香从我的面前拂过,经久难忘。
同样是一块提醒人们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的标牌,但是这块标牌与一般 “禁止吸烟”标牌所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它不仅向人们传递了“公共场所不能吸烟”信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块别致的标牌,人们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这家企业浓厚的人情味和以人为本的管理风格。就是否因为这块标牌,就是因为这句简短的提示语,这家公司从此便在我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良好印象。
很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感到难以理解,更不懂得如何将企业理念渗透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当中去。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中最人性化的东西。而这种人性化的东西,通过企业的管理方式、经营作风、规章制度、文体活动、广告宣传甚至是企业的每一个行为,都能体现出来。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企业必须树立 “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只有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才会“为有源头活水来”;其次,这种人性化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要体现于企业的管理制度之中,如果一个公司开口闭口都是以人为本,但是在企业制度中却看不到一点踪影,不但没有良好的员工培训制度、晋升制度和福利制度,反而尽是一些处罚款性的条款,这样的企业是不可能“以人为本”的,最后,这种人性化的东西还要通过企业宣传、企业行为等各种细节表现出来,就象这家公司所做的那样,甚至将一种人本管理的思想通过一块禁止吸烟的标牌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您感受到企业文化的魅力。
没有文化支撑的公司会议
在为深圳一家公司提供企业文化咨询服务的过程中,我参加了这家公司的一次工作会议。这家公司的会议室有好几排座位,会议开始前,员工们陆陆续续前来参加会议,有趣的一幕出现了,来得早的员工专挑后排不起眼位置座,直到公司老总要求他们到前排就座。整个会议完全是总经理一个人在唱独角戏,除了几位副经理偶尔有只言片语外,其他人没有一个发言。后来有人向我透露,不是员工不想发言,而是因为这家公司从来不喜欢听反对意见,员工说了也是白说„„
员工不愿意接近领导,更不愿意发表个人意见,这就是这家公司的工作气氛,通过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看出,这家公司缺乏亲和力和向心力,更缺少自由沟通的氛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是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出了问题:员工不愿意接近领导,是因为公司的等级观念严重;而员工不愿意发表意见,则说明公司实行的是家长式的集权管理,管理方式不民主。企业气氛是企业文化的集中表现。如果你觉得企业文化的概念难以理解,你不妨将企业文化直接理解为企业气氛。例如开会,有些公司的会议总是“一言堂”,从来不给员工发表意见的机会,或者员工压根儿没有发言的愿望,会议气氛显得沉闷、压抑,毫无生机。而有些公司的会议则气氛勇活跃,不管是对是错员工都可以自由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广义的企业文化包括的范围很广,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等都是企业文化的内容。因此公司气氛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企业文化的影响下,不同企业所表现出来的企业精神、工作作风、道德水准、服务意识、学习氛围、行为规范,实际上都属于广义的企业气氛。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建设企业文化,那你就去创造一种良好的企业气氛吧!
什么是企业文化?综合上述内容,我们不妨这样理解:企业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人性化管理气氛,它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工作中精心培育而成,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的意义在于统一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从而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一种心理契约关系。而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保持企业行为(规范)、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价值观念的高度一致。
第三篇: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
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各具特点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广大企业以建设和传播企业文化为主旨的部门和职别层出不穷,专业化、职业化的企业文化管理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及经营管理者的重视。
企业文化建设机构各具特色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是一项需要企业众多部门通力合作的系统工程,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迄今为止,我国部分企业由于领导重视、方法得当、措施有力,基本形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路数。
绝大部分企业成立了工作领导机构,加强了专业队伍建设,落实了具体工作部门、人员及工作职责,建立起了企业文化主管部门与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责任落实、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建立领导机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企业各个层面和每一位员工的系统工程,它的有效推进,必须依赖于建立一个相应的领导机构以及职能部门强有力的统筹、协调和管理,以及各级负责人的支持和配合,这个领导机构的名称,就是“企业文化建设中心”“企业文化指导委员会”或“企业文化领导小组”等,并明确负责人及职能。
有的企业建立以第一负责人为组长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企业文化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日常工作和上下协调,负责指导、检查和考核公司所属各基层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公司成立专职独立的“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统一领导企业文化建设,从制度上保证经济与文化建设的融合。领导机构负责对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重大措施的决策、企业文化建设目标、规划、实施和奖惩,定期研究和部署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大活动,督促、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下属企业建立相应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机构,安排专(兼)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发挥好党委、董事会和主要经营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决策作用,大力构建党政一把手领导、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各专业部门各司其职、横到各单位各部门、纵到各基层班组的企业文化建设网络。企业在人才和经费上给予保证,每年召开一次企业文化建设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没有专职企业文化人员的单位,安排了相关人员兼职,同时解决好兼职不专责、兼职不专心的问题,切实负起本单位、本部门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责任。
在这个机构中,一般是由企业的最高决策者亲自挂帅担任委员会主任,因为企业文化工程是“一把手工程”,企业家要通过工程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取向,把握工作的整体方向,在塑造企业灵魂的工程中始终占据决策地位。
同时,确定一名企业文化高层领导人担任常务委员会的副主任,在工程实施阶段,专职从事委员会的领导工作,保证工程按计划方案正常有序地进行。如:华侨城的党委书记郑凡、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担任“首席企业文化官”多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企业其他高层领导可以成为委员会的副主任或委员。委员会还应当吸收企业一些关键部门,如党群机构、人力资源机构、战略发展研究机构、文化宣传机构的负责人参加,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保证工程所需资源。委员会内部设立策划、宣传、VI运行等专职小组成员。
此外,其非专职成员还应包括企业高层、人力资源和行政部门等重要部门的主管人员等。同时,从职能上给予明确,让各小组成员明白自己所担负的重要工作,制订明确的工作计划并形成详细的思路和方法。
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张庆伟曾亲自担任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并就企业文化建设的很多关键环节和具体细节给予明确指示。在集团公司总部机构调整和改革时,赋予思想政治工作部企业文化管理职能,同时成立了企业文化处,并在人员和经费上给予充分保证。
下属各研究院、基地和直属单位都成立了由行政正职为组长的企业文化领导小组,组建了企业文化处,设立了企业文化专项活动经费。集团公司和各院都建立了专门的队伍,加强了企业文化专业培训,先后组织了三批50多名企业文化骨干赴美国学习培训和赴欧洲学习考察,形成了专业化的企业文化工作骨干队伍。
成立工作部门。过去国内一些企业设立的企业文化部门基本都是负责一些文体活动、对外宣传等工作,有的企业把这部分职能放到党办、党群工作部、总裁办或者人力资源部,企业文化工作重点却被束之高阁,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目前,国内一些大中型企业均设有专门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机构,这个机构有的叫“企业文化部(处)”“企业文化办公室”“企业文化中心”。当前,主导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更是五花八门,有的企业成立专责中心、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有的成立企业文化专案组,有的由总裁办(或总经理办公室)主导,有的归宣传公关部门,有的归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部门,有的则以企业文化研究会的面目出现,并明确其职能。
工作机构负责组织贯彻企业领导机构的各项决策,在“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日常工作,对委员会决议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规范、标准及工作部署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协调督促企业机关各部门和基层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
国内许多企业在文化工作机构的设置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如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成立了企业文化研究会、广西电网公司成立了企业文化促进委员会,其基层单位也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自下而上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网络,明确了责任部门,设立了专责岗位,并从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为扎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从人力、物力上提供了保障。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党群机构采用“一套机构、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方式运作,如党委宣传部与企业文化部合署办公;还有航天科技、中远集团从XX年以来相继正式建立企业文化部(企业文化办公室、企业文化处),作为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与党委宣传部合署办公。企业文化部不仅保留宣传部的职能,而且赋予企业文化的规划、实施的职能和企业对外形象(包括市场广告)宣传的职能。大唐集团公司本部各部门都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系统各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部设立了相应的企业文化工作机构,以此建立上下贯通、横向互动、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共同参与的企业文化组织网络。
海尔集团视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不仅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力,而且给予很高的权威。主导企业文化建设的集团文化中心与“规划发展中心”“资产运营中心”“财务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总裁办”拥有同等的权威。海尔文化中心的职能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机构,更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推展中心。
海尔人认为,一个企业要提出企业文化理念是相当容易的,而这理念被广大员工认同并成为行动指南则相当困难。为此必须依靠文化中心将理念的抽象化东西变成可仿效、可操作,并能活生生地印在员工脑海里,这工作必须由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实施与推展。海尔的文化中心同时肩负着企业兼并重组活动中的文化整合与融合使命。这种机构的设置,使企业文化建设较有系统性,企业文化建设的步履较稳健、实在。
以上所述的企业文化部门运作实践表明,这种模式符合组织机构精简高效的原则;体制上很顺,保证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以建设企业文化为切入点,有利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创新和企业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加强,更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
第四篇:企业文化建设案例精选--IBM
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是有明确原则和坚定信念的公司。这些原则和信念似乎很简单,很平常,但正是这些简单、平常的原则和信念构成IBM特有的企业文化。
IBM拥有40多万员工,年营业额超过500亿美元,几乎在全球各国都有分公司,对其分布之广,莫不让人惊叹不已,对其成就莫不令人向往。若要了解此一企业,你必须要了解它的经营观念。许多人不易理解,为何像IBM这么庞大的公司会具有人性化的性格,但正是这些人性化的性格,才造成IBM不可思议的成就。
老托马斯·沃森在1914年创办IBM公司时设立过“行为准则”。正如每一位有野心的企业家一样,他希望他的公司财源滚滚,同时也希望能借此反映出他个人的价值观。因此,他把这些价值观标准写出来,作为公司的基石,任何为他工作的人,都明白公司要求的是什么。
老汉森的信条在其儿子时代更加发扬光大,小托马斯·沃森在1956年任IBM公司的总裁,老沃森所规定的“行为准则”,由总裁至收发室,没有一个人不知晓,如:
l、必须尊重个人。
2、必须尽可能给予顾客最好的服务。
3、必须追求优异的工作表现。
这些准则一直牢记在公司每位人员的心中,任何一个行动及政策都直接受到这三条准则的影响,“沃森哲学”对公司的成功所贡献的力量,比技术革新、市场销售技巧,或庞大财力所贡献的力量更大。IBM公司对公司的“规章”、“原则”或“哲学”并无专利权。“原则”可能很快地变成了空洞的口号。正像肌肉若无正规的运动将会萎缩一样。在企业运营中,任何处于主管职位的人必须彻底明白“公司原则”。他们必须向下属说明,而且要一再重复,使员工知道,“原则”是多么重要。IBM公司在会议中、内部刊物中、备忘录中、集会中所规定的事项,或在私人谈话中都可以发现“公司哲学”贯彻在其中。如果IBM公司的主管人员不能在其言行中身体力行,那么这一堆信念都成了空口说白话。主管人员需要勤于力行,才能有所成效。全体员工都知道,不仅是公司的成功,即使是个人的成功,也一样都是取决于员工对沃森原则的遵循。若要全体员工一致对你产生信任,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做到的,但是一旦你能做到这一点,你所经营的企业在任何一方面都将受益无穷。
第一条准则:必须尊重个人
任何人都不能违反此这一准则,至少,没有人会承认他不尊重个人。
毕竟在历史上许多文化与宗教戒律上,也一再呼吁尊重个人的权利与尊严。虽然几乎每个人都同意这个观念,但列入公司信条中的却很少见,更难说遵循。当然IBM并不是惟一呼吁尊重个人权利与尊严的公司,但却没有几家公司能做得彻底。
沃森家族都知道,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不是金钱或其他东西,而是员工,自从IBM公司创立以来,就一直推行此行动。每一个人都可以使公司变成不同的样子,所以每位员工都从为自己是公司的一分子,公司也试着去创造小型企业的气氛。分公司永保小型编制,公司一直很成功地把握一个主管管辖十二个员工的效率。每位经理人员都了解工作成绩的尺度,也了解要不断地激励员工上气。有优异成绩的员工就获得表扬、晋升、奖金。在IBM公司里没有自动晋升与调薪这回事。晋升调薪靠工作成绩而定。一位新进入公司的市场代表有可能拿的薪水比一位在公司工作多年的员工要高。每位员工以他对公司所贡献的成绩来核定薪水,绝非以资历而论。有特殊表现的员工,也将得到特别的报酬。
有能力的员工应该给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好让他们回到家中,回想一下他们做了哪些有价值的事。当他们工作时能够体会到公司对他们的关怀,都愿意为公司的成长贡献一技之长。IBM公司晋升时永远在自己公司员工中挑选。如果一有空缺就由外界找人来担任,那么对那些有干劲的员工是一种打击,而且深受挫折、意志消沉。IBM公司有许多方法让员工知道,每一个人都可使公司变成不同的样子,在纽约州阿蒙克的IBM公司里,每间办公室,每张桌子上都没有任何头衔字样,洗手间也没有写着什么长官使用,停车场也没有为长官预留位置,没有主管专用餐厅,总而言之,那是一个非常民主的环境,每个人都同样受人尊敬。
IBM公司的管理人员对公司里任何员工都必须尊重,同时也希望每一位员工尊重顾客,即使对待同行竞争对象也应同等对待,公司的行为准则规定,任何一位IBM的员工都不可诽谤或贬抑竞争对手。销售是靠产品的品质、服务的态度,推销自已产品的长处,不可攻击他人产品的弱点。
第二条准则:为顾客服务
老托马斯·沃森所谓要使IBM的服务成为全球第一,不仅是在他自己的公司,而且要使每一个销售IBM产品的公司也遵循这一原则。他特别训令IBM将是一个“顾客至上”的公司,也就是IBM的任何一举一动都以顾客需要为前提,因此,IBM公司对员工所做的“工作说明”中特别提到要对顾客、未来可能的顾客都要提供最佳的服务。
为了让顾客感觉自己是多么重要,无论顾客有任何问题,一定在24小时之内解决,如果不能立即解决,也会给予一个圆满的答复,如果顾客打电话要求服务,通常都会在一个小时之内就会派人去服务。此外,IBM的专家们随时在电话旁等着提供服务或解决软件方面的问题,而且电话是由公司付帐。此外还有邮寄或专人送零件等服务,来增加服务范围。IBM公司还要求任何一个IBM新零件,一定要比原先换下来的好,而且也要比市场上同级产品好。服务的品质取决于公司训练及教育,在这方面,IBM已经在全球所属公司投下了大量的钱财,所提供的训练与教育是任何公司无法比拟的。相信在IBM公司受训所花费的时间超过任何一所大学的授课时间。每年,每一位IBM的经理要接受40个小时的训练课程,而后回到公司内教导员工。有时甚至定期邀请顾客前来一同上课。经营任何企业,一定要有老顾客的反复惠顾才能使企业成长,一定要设法抓住每一位顾客。最优异的顾客服务是能使他再来惠顾才算成功。
第三条准则:优异
对任何事物都以追求最理想的观念去化无论是产品或服务都要永远保持完美无缺,当然完美无缺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的,但是目标不能放低,否则整个计划都受到影响。公司设立一些满足工作要求的指数,定期抽样检查市场以设立服务的品质。从公司挑选员工计划开始就注重优异的准则,IBM公司认为由全国最好的大学挑选最优秀的学生,让它们接受公司的密集训练课程,必定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日后定有优异的工作表现,为了达到优异的水准,他们必须接受优异的训练,使他们有一种使命感,一定要达到成功。IBM是一个具有高度竞争环境的公司,它所创造出来的气氛,可以培养出具有高度竞争环境的公司。它所创造出来的气氛,可以培养出优异的人才。在IBM公司里,同辈竞相争取工作成绩,又不断地强调教育的重要,因此每个人都不可以自满,都努力争上游。每个人都认为任何有可能做到的事,都能做得到。这种态度令人振奋。
小托马斯·沃森说:“对任何一个公司而言,若要生存并获得成功的话,必须有一套健全的原则,可供全体员工遵循,但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对此原则产生信心。”
在企业经营中,公司的任何运营都有可能改变。有时地址变更,有时人事变更,有时产品变更。有时公司的名称也变更。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不断变迁、在任何公司里,一个人若要生存,一定要有应变的能力。在科技高度进步的今日,社会形态与环境变化很快,倘若营销计划不能随机应变,可能会毁灭整个公司。你不是往前进,就是往后退,不可能在原处不动。在任何一个发达的公司里,惟一不能改变的就是“原则”。不论此“原则”的内容是什么,它永远是指引公司航行的明灯。当然公司在许多方面要保持弹性,随机应变,但对“原则”的信念不可变更,由于IBM有这三条基本原则做为基石,业务的成功是必然的。
公司内部必须不断地把其信念向员工灌输,在IBM的新进入人员训练课程中,就包含了如下课程:“公司经营哲学、公司历史及传统。”谈公司的信念与价值观不能仅是空谈而已,至于能否让其在公司里发生作用,那是另外一回事。在公司里空谈无益,最重要的是:运用策略、采取行动、切实执行;衡量效果,重视奖赏,以示决心。
IBM的新进销售学员无论在办公室或外出接洽业务,都能遵守公司的准则。他们知道,IBM准则“必须尊重个人”的真谛如何。他们一进公司开始就感到别人对待他们的方式是基于尊重原则,只要他们一有问题,别人再忙也来帮助他们。他们也看到,公司人员是怎样对待顾客的,也亲耳听到顾客对市场代表、系统工程师及服务人员的赞美。他们周围环境的人都在那里努力寻求优异的成绩。有关IBM公司的信念,常在所属公司中定期刊载,有关IBM优异服务之实例亦常在公司训练课程中讲授,在分公司会议中特别提出来,在邀请顾客参加的讨论会中亦提出介绍,主要目的是把公司的理想一再重复,以确保理想生存。
teniu.cc范文网【www.teniu.cc】
第五篇:企业组织文化建设案例
企业组织文化建设不只是大企业的事情
——九阳电器企业组织文化建设案例分析
案例:
济南九阳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旭宁认为企业不论大小,都应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不是一次运动,用三年两年时间就能够达到。最好是从企业小的时候就开始着手企业文化的建设,因为大了以后,再去建设企业文化就比较困难了。一个企业文化底蕴有多深,企业发展就有多大,浅薄的企业文化不可能发展成强势企业。九阳的目标是要做一个百年企业。综观世界上的百年不衰的企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不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的目标,都有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这是他们共同的企业价值观,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之一,这也正是九阳公司努力学习的典范。
对于九阳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概括为八个字,即“人本、团队、责任、健康”。“人本”就是既要尊重员工,又要发挥其潜能;“团队”是鼓励员工自觉地融入团队中,在九阳,自私的、本位的、不协作的员工是不受欢迎的,也是没有前途的;“责任”是做有责任感的企业,对员工、消费者、合作者与社会负责任,并在企业经营中努力让他们感到满意,同时倡导每一位员工都要做有责任感的人;“健康”是让员工拥有健康的身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企业拥有健康的机制,以保证长期生存和发展。
具体来说,首先,公司针对方方面面不利的因素,从一开始就注意制度文化建设,并设定了严格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创世界一流企业的方针和目标。通过严格管理,规范员工行为,使公司员工把公司制度变成自觉的规范,进而统一到共有的价值取向上来。其次,在价值取向的建设当中,公司在成立时就设定了公司的经济发展和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和社会环境相协调,以及企业要和顾客利益共存,企业要和劳动者共存这样一些价值观念。通过培训在教育和规范大家行为基础上,把公司共有的价值观念,融入到日常管理和工作中去,使员工的价值观念达到一致。最后,把个人的价值和个人的发展,有效地融入到公司的发展当中去。如九阳公司把立足岗位,自我改善这项活动和ZD小组无缺
陷活动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实施和推广;把公司员工立足自我改善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使得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成为质量管理的主体。他们是生产者,又是我们产品质量保证者和确认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员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得到了较好的培训,提高了员工的素质,这就实现了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人本管理有效循环。通过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而带动起企业生产的高效率、产品的高质量、服务的高水平、企业的高效益,进而回归到员工的高收入上。九阳电器这些年的成功,也正好验证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案例分析: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做好组织文化的建设工作,是一个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组织文化建设,它既是组织管理的基础,又是组织管理的灵魂。有了组织文化,员工就可以在组织的整个管理过程中立足于岗位的自我管理,立足于岗位的自我改善,有效地实现个人的价值;把个人的价值和个人的发展,有效地融入到公司的发展当中去,同组织的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组织文化,在企业中也称为企业文化,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是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的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使员工之间能达成共识,形成心里契约,使每一个员工知道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怎样做才能符合组织的内在规范要求。在这种共同认知下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中,即使不认同的人也不得假积极,假着假着,就变成真的,就身不由己了。把假积极变成真积极就是文化特有的功能。
另一方面,企业文化是大家都能认可的习惯性行为方式。“习”就是通过经验学习获得的,“惯”就是一种定式,一种长性的东西,所以这种习惯性行为方式是大家所认可的、是习以为常的,不是制度或法律。这种源自文化层面所产生出来的力量,比起传统管理那种命令、监督、惩罚所产生的力量更彻底,更有牵引力、凝聚力、约束力,更有活力和推动力。法律强制人达到最低标准,文化引导人达到最高标准。例如一个人没有义务为他人谋福利,但文化或道德则引导人们去为他人谋福利。文化给员工以希望,给工作以意义,使组织有前途,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说,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在企业文化的传递、延续和变
革过程中,往往是顺应企业文化要求者得到赞赏,而逆行者则受到惩处,因此,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是企业成功或长寿的关键。
在企业文化建设时,要当作一个过程来看待,不只是起草一个纲领就完成了使命,纲领只意味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开端,企业文化建设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①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要素是明确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要素。这首先取决于企业家与企业家群体,因为企业文化的基因来源于企业家和企业家群体,那么企业的企业家团队决定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作为高层有几项使命:第一个是树立企业的理念、使命和核心价值观,要有意识地了解和创造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第二个是企业战略性系统思考——企业向何处去?企业未来战略发展方向是什么?核心能力是什么?关键业务领域是什么?未来的商业运作模式是什么?;第三是高层要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忠实追随者、布道者、传播者、感召者、激励者。讲企业文化不是由学者来讲,而是企业的高层来讲。通过讲文化,讲战略迫使高层不断思考这些问题,高层要能给刚来的员工讲明白了,就说明高层真的弄懂了,想通了。整个企业不断的布道,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氛围。
②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二个要素是企业的核心人才和中坚人才,也就是除了高层以外的各层管理者也要承担文化建设的责任。但与老板、高层所承担的有所不同:第一要共同参与企业愿景与核心价值观的制定。第二是提炼经验,总结教训,探寻方法,确立准则,行为带动。第三是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制度建设和流程建设之中。真正接触员工的是中基层管理者,所以企业文化的真正推动者是中基层。而且员工更多要靠舆论导向,要向氛围去带动,所以对职工要有强化的过程,通过开始的强制达到最终的自觉这样一个过程。
③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三个要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程序与方法。一般要形成这样三个程序:第一步是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提炼,就是挖掘基因、筛选梳理、精炼升华等等;第二步是文化影响的推广与传播,即如何表达企业文化,从各方面,从外在形象,到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到制度文化建设;第三步是文化资源的消费利用,这是真正的树榜样,入心田,成习惯,使文化资源真正成为员工个人成长的消费品,这时才称得上企业的整个文化才落地生根了。
回归到本案例中,济南九阳电器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从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面上,把企业的价值观念、组织信念、组织目标、规章制度、职业道德、组织情感等要素很好地结合起来,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本土企业文化,并使其具有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创新功能和辐射功能。他们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运行。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员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得到了较好的培训,提高了员工的素质,这就实现了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人本管理有效循环。
同时,九阳电器公司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例子告诉我们,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领导者重视、调节和控制。如九阳公司从企业小的时候就开始着手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把企业文化的建设视为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建设来抓。(2)领导者对重大事件和企业危机的反应。(3)领导者进行详细的角色示范,教育和培训。如使员工在立足岗位自我改善这项活动和ZD小组无缺陷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4)合理制定与实施分配报酬和提升的标准。(5)科学合理地制定招聘、挑选、提升、退休和解聘职工的标准。九阳电器公司在刚成立时,就注意到了企业挑选新成员是内化和渗透文化最核心的一个方面,而且也是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