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双减背景的心得体会(通用)
双减背景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1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双减背景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1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双减背景的心得体会1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可以检测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情,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知识,提升应用能力,培养学科素养。然而,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过多过重过难的作业负担,不仅打击了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令大多数孩子身体素质下降,甚至身心受到伤害。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由于“双减”政策直击应试教育的功利、短视要害,因而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应,学校、家长、老师对国家的这一重大决策普遍表示了热烈欢迎和支持。
“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学校、教师、家长必须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不得布置超过国家课标难度的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教师不得参加校外有偿补课等等,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得安排纸笔考试,不布置书面作业。对于国家规定的明令禁止的红线,每个教师都必须了然于心,时刻自警、自省、自勉、自励,要把国家的政策精神切实落实到行动上、工作中。
有人认为,学生的作业少了,教师的负担也减轻了,教师可以轻松一些了。这种对“双减”政策的认识其实是一种严重误解,虽然不排除有个别教师以“双减”政策为借口放松自己,但所有学校和绝大多数教师其实都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双减”政策背景之下,教师的责任不是变小了,而是更大了,要求不是变低了,而是更高了,教师的着眼点和教学重点必须从以往只做好课本知识的传授,更多地转移到对人的培育上来,而且必须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为此,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作出相应调整和提高,更好地扮演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关键角色。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再也不能够为了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而不断给学生加压,让学生成为刷题机器。对于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来说,教师必须控制好纸笔作业的总量,要做到少而精,精而有趣;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不能够安排纸笔作业和书面考试,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必须以更生动更活泼的形式,譬如以问答的形式来安排“口头”作业,这样既能够达到纸笔考试相同的效果,更为重要的在于,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然而,要做到作业的“少而精、精而有趣”以及安排生动活泼的“口头”作业,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比以前下更大的功夫,费更多的时间,做更深入的教学研究,课前准备要更加充分,教材研习要更加透彻,知识要点要更加突出,学生的情况要全面了解,只有如此,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安排。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尽量避免出现机械、单调、重复性无效作业或惩罚性作业,尽量缩减一些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的练习;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作业的形式必须多样化,切忌只有单调的书面作业,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性、操作性等体验类作业。各种体验类作业形式不仅是学生所喜爱的,而且还可以激发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体差异,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业设计;教师还要认真批改作业,加强面批面改,做好学生的答疑辅导。
双减背景的心得体会2优化作业设计减“量”不减“量”,近期根据工作室的学习安排,有幸学习了浙江省教研室关于《“双减”背景下作业的设计与管理》的讲座,“双减”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那么就要求我们老师要精心设计作业,提高作业质量。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这更加考验教师,要求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这次学习,我着实转变了作业观念,立足课堂,精心设计,争取让作业减少数量但不减质量。以下几点是我今后作业设计努力方向:
一、把控时间,系统设计
作业设计应围绕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素养为主,作业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超过了一定时间以后,学生可能作业做的时间越长,学习效果就越不好。
二、优化作业,分层设计
在现在的教育背景下,孩子的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差异,我们的作业要尽可能关注学生的差异和不同学生的需求,让孩子都有练习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作业的效果也就不同。作为教师,我们要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习目标分层,作业设计也要有梯度。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以前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巩固知识,导致作业机械重复。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我们既要注重学习知识和技能,要围绕一定的主题来完成,同时也要注重作业的开放性。越开放的题目,越能够激发孩子的探究精神。为此,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一些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探索性作业。
三、追本溯源,找准关键
优化我们的作业设计,还有一大关键点在于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只有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才能有效落实作业。的确,想要让学生高效得完成一份数学作业,一定要先从课堂进行变革。反思在自己的备课过程,有没有备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除了要优化作业设计,我们教师还要认真批改作业,加强面批面改,要做好反馈,讲解,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有讲有练,让学生所学更加扎实有效率。
总之,这次的学习我感触很深,也受益匪浅。作业既要做到设计合理,又要设计科学,在“双减”的政策背景下,如何优化作业的设计,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实践。
双减背景的心得体会3让学生作业减负落到实处,如今,我国“双减”工作已全面开展,落实“双减”政策,需要老师转变观念、改变策略,让学生作业减负落到实处。近期,根据李翠梅工作室的任务安排,我观看了浙江省教研室组织的关于“作业减负”的系列报告。特别是周红星老师《区域作业管理的检验视角反思》讲座,他的讲座分为三个话题:金华市双减工作概述,学校作业管理经验分享,教研视角反思作业设计。下面就周红星老师的讲座,谈谈自己的感受。
“双减”工作,最核心的是关注“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对于学生的作业管理,要通过“四个强化”来落实作业管理:强化作业总量控制,强调一校一案,建立作业公示;强化作业提升,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强化学生习惯培养,小学晚九点不做作业;强化教师责任落实,提高作业管理效率。作业管理,老师不能简单地停留于时间管理,应该聚焦于每一天所面临的极为真实的作业问题,以课题认领的方式研究作业问题,以作业为媒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全体教师的智慧是做好作业管理的重要路径。
作业设计,要突出“减量、提质、增趣”。要想提质,老师可以通过精编题目提升习题的质量,通过错题库提升学习的质量。错题库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学生的个人错题库,另一类是学生的班级错题库。要想增趣,学生的作业形式可以是“浸作业”,浸作业是指学生亲临问题现场,使用现有的材料或者工具,综合运用知识、经验和技能,经过操作、计算和推理,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作业,这种作业能丰富作业的形式。还可以采用“小鬼约题”的作业形式,小鬼约题是指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从作业中选取题目,模仿教师进行出题、改编并讲解,达到作业分层的目的。
教研视角反思作业设计,分为三个角度:巩固知识的视角,诊断教学的视角,作业编写的视角。从巩固知识的视角来说,对作业设计应该追求的是主干性、基础性和针对性。鼓励教师参与“校本作业”的编写,一个学校的校本作业一定要由自己学校的老师来编写,因为本校的老师最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够有效提升作业的针对性,符合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建立共同体学校,组织各校名师参与作业设计的审稿工作。这样,学校的校本作业才能够在情境创设、问题设置、答案组织等方面做到科学规范。
从诊断教学的视角来说,诊断教学分为两个内容,一个叫结果诊断,另一个叫过程诊断。现在大多是利用信息技术,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诊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利用学生作业的结果来进行个性化的诊断。在教学中,老师及时把学生的课堂作业进行反馈,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依据学生错在哪里,分析错在哪里,得出它的问题在哪里,这是作业结果诊断,是作业最重要的功能。过程记录,是做作业的时候,随时把自己的思维记录在试卷的顶端或者作业本的顶端。学生做选择题的时候,第一下选的是A,过一会选的是B,最后选B对了,老师就认为学生懂了,其实我们发现学生的纠结过程,我们并不知道。实际上,也许学生在A和B之间犹豫了很久,学生犹豫的过程就特别有价值,就应该及时记录自己犹豫及思考的过程。
从编写作业的视角来说,不仅要提倡教师设计和编写作业,也要尝试让学生设计和编写作业。学生参与作业的设计过程,就会不断丰富作业的形式,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正因为学生自己设计和编写作业,我们才能充分理解教师和学生之间思维的差异,以达到作业最优化的效果。
总之,对于“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我们要经常反思,学生做作业的过程,是否巩固了知识,提升了能力,习得了方法,激发了兴趣,促进了发展。作业设计,依然是我们今后研究和探索的重点,努力设计出真正使学生减负、增效的作业,体现作业的功能和价值。
双减背景的心得体会4减负势在必行增效永无止境,作业是折射学校教育价值观和专业水平的“名片”,是“教学”与“评价”相结合的支撑点,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连接点,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负担和成绩的关键点。因此,“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成为老师和家长格外关注的重要话题。那么“双减”后,是不是作业都不用布置了?布置的话,又该如何通过作业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带着这些疑问,我认真观看了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举办的主题教研活动《“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管理》,收获颇丰,使我认识到:
一、做到“理想的作业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理想的作业管理要做到“精选、先做、全批、反馈”这八个字,这八个字的出发点,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精选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学生作业总量,提升作业效率;先做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作业难度,体验学生做作业时间;全批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作业水平,减少教师过多布置作业;反馈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纠正的机会。
为了更好地体现作业的功能,在精选的基础上,更要提倡设计,体现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也是研究的重点。最好的状态是学生能喜欢上做一些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展能力,获得成就感。是的,作业是一个我们熟悉的“陌生人”,做得最多,却又了解得最少。在课堂上达到教学目标,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不要把落实教学目标的行为延伸到家庭作业,更不要把查漏补缺的希望寄托在家庭作业上。如果课堂低效,作业就是学业负担;如果课堂高效,作业是锦上添花。作业减负,关键在于课堂提效。
二、作业是老师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形式多样化
缪校长说,“作业是教师精心设计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一位优秀的老师,可以通过一项作业,让孩子变成诗人、音乐人、剪辑师、画家……最重要的是收获了自我价值,发现了兴趣爱好,同时也懂得了感恩!”所以我们要积极探索作业的多种形式,比如一、二年级没有书面家庭作业,但可以有多种非书面“好作业”:学校依托校本阅读课程开展全员畅读,亲子阅读;引导每一个家庭践行“把体育带回家”的理念,开展健身、亲子运动……阅读与运动,让学生丰盈精神,强健体魄。三—六年级可以每月开展一次“无作业日”,如学期之初可以有计划地结合每月的节日或节气等排定一个学期的无作业日主题,给出无作业日的实践体验建议,让学生放下作业,亲近自然,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家务劳动,融入家庭生活,参加各类体育、艺术活动,展现个人才艺等。
设计单元类作业,引导学生系统的学习;设置合作类作业,引导学生学会合作;设置体验类作业,带领学生学会体验;设置创智类作业,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设置游戏类作业,让作业充满无限趣味;设置表达类作业,让学生展示多元的自我;设置手工类作业,培养学生的手脑联盟;设置探究类作业,引导学生提升思维品质;设置跨学科作业,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设置分层作业,让每一个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营养餐……相信通过形式多样的“作业”,一定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达到减负目的。
学然后知不足。我们要通过优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真正落实学生减负增效的目标,让学生不再把作业当成一种负担,还给学生一个轻松健康的作业空间,真正实现育人的全面化、个性化、精准化。
双减背景的心得体会5“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作业改革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那么,“双减”背景下,该如何进行作业建设,才能达到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对课内学习进行巩固和辅助,同时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做到减量不减质,真正达到为学生减负的学习目的?为了给教师做好更好的思路指引,学校邀请区教研室赵也茗副主任为我们进行“双减”背景下作业建设的培训。
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清楚:什么是作业?作业有何价值?如何理解作业系统?这三个问题。尤其对作业系统有了系统又全新的认识。同时认清目前作业有作业功能单一、缺乏目标意识、作业难度走向两个极端、作业类型单一、作业差异不明显缺乏有效操作、作业时间过长、作业结构不合理、作业内容与教学内容脱节、作业批改单一、缺乏作业分析、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弱、作业管理内涵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作业的质与量,导致学生学习低效、负担越来越重、甚至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要想真正为学生减负,必须克服以上问题。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作业建设理论基础,站到一定的高度,宏观把控作业设计。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入了解到单元作业设计的理念。什么是单元作业设计?单元作业关键要素及具体要求?如何评价单元作业设计质量?在作业建设时,要以育人为本,与教学目标一致,设计要科学、新颖,难度要适宜,时间需控制,体现选择性,结构要合理。
双减背景的心得体会6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课后作业可以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学生有效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和学科素养。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参加学校的作业设计培训,我也有很多收获与反思。
“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尽量避免出现机械、单调、重复性无效作业或惩罚性作业,尽量缩减一些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的练习;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作业的形式必须多样化,切忌只有单调的书面作业,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性、操作性等体验类作业。各种体验类作业形式不仅是学生所喜爱的,而且还可以激发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体差异,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业设计;教师还要认真批改作业,加强面批面改,做好学生的答疑辅导。
在接下来的作业设计中,我要做到以下几点:
1、适当控制作业时间,掌握好作业的难度和数量。在没计作业时,一定要站在学生角度,预计一下完成作业可能所需的时间,可以设计分层作业,在完成作业时间和内容上要分层。因为学生个体有差异,基础差的要多留一些时间给他们,基础好的可以提前完成作业。完成的时间灵活,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
2、合理分配作业类型。一般来讲,结合每课教学内容自选型和问答型作业布置频率应该稍高,而活动型和融合型作业开放性强,强调写实情景,完成时间较长,可以每隔两周布置一次此类作业为好,也可依次交替进行。这样既能保证作业的质量,可以让学生作较为充足、深入的探究,又能保持学生的新鲜感,增强做作业的积极性。
3、创设作业交流平台。学生花了大量心血完成作业,如果没有展示的机会,就会感到失落,以后会丧失完成作业的兴趣;而且,如果教师只布置作业而不看重效果,学生也会产生无所谓的态度,消极应付。因此,通常在完成一周的作业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汇报自己的作业成果,尤其是对于注重过程学习的活动型和融合型作业更需在班级中进行交流,使得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正受到别人的关注,从而提高日后学生的参与度和支持度。
4、加强作业评价指导。新课程作业设计固然更重过程,强调答案的开放和多元,但这并不意味教师的权威地位和指导作用下降,相反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收集资料的作业,教师就应该提供必要的信息渠道,指导学生怎样去找相关的书籍、报刊和网址;对于实践型作业,教师应主动联系相关社会单位和人员,协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对于融合型作业,由于学生知识结构存在局限性,习惯于单科思维,教师应适时介入,给予评价指导。
总之,语文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我们不能满足和停留于传统的作业布置,而应顺应教学改革的潮流,融入新的理念,尝试新的类型,为生机盎然的语文新课程改革再添一片新绿。
双减背景的心得体会7一纸“双减”文件,以雷霆之势,让教育回归正规,让教育回归校园。通过观看讲座,我们对作业设计有了清晰的规划。在课内重视基础性作业的同时,课外作业减少书面作业,设计能拓展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课外作业和阅读作业等等。
要做到作业的“少而精、精而有趣”以及安排生动活泼的“口头”作业,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老师比以前下更大的功夫,费更多的时间,做更深入的教学研究,课前准备要更加充分,教材研习要更加透彻,知识要点要更加突出,学生的情况要全面了解,只有如此,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安排。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我们要尽量避免出现机械、单调、重复性无效作业或惩罚性作业,尽量缩减一些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的练习;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作业的形式必须多样化,切忌只有单调的书面作业,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性、操作性等体验类作业。各种体验类作业形式不仅是学生所喜爱的,而且还可以激发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体差异,我们也要积极探索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业设计;
教学是一条漫长的钻研之路,而不断求索,才能带着孩子一起探究学习的乐趣。我们将立足课程标准,进一步深研、深析教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力求将核心素养根植到生动的课堂中去,减负增效,提升教师、成就学生。
双减背景的心得体会8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学习的知识得到及时巩固的重要途径;作业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作业也是反馈课堂教学效果、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责任心的重要途径。“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建设,老师该怎么做才能使作业起到它的作用?我认真总结了近期自己作业布置的一些做法。
1、将作业建设纳入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我们都会依据课标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老师下题海,精选试题;依据各班的实际情况设计分层作业,“必做题”——基础题,“选做题”——中等题,“思考题”——拓广题。
2、课堂作业完成以限时小练习的形式开展。老师每天抽取10--15分钟的时间,在班级内进行限时练习,完成后即刻上交。一方面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
3、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课后作业以教材课后练习题为主,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知识技能、问题解决和数学理解部分,建议学生能尽力去完成更高一级的题目。同时,提倡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创设教材上的类型题。
4、作业批改保证及时、认真、规范,做到“练必收、收必批、错必纠”。及时、规范的批改作业,对共性问题做好记录,指导课堂教学,让讲解更有针对性。同时记录好优秀作业的学生名单,给这部分同学布置帮助同学的任务;记录作业完成情况不好的学生名单,建立课后辅导学生名单表,设置签到制,进行准确的课后作业辅导。
老师下题海的目的是提前了解学生的作业难度,体验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精选试题目的是减少学生作业量,提升作业题目的质量;老师监督限时完成的目的是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同时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规范批改并做好记录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作业水平,及时做好课后辅导,同时给日常教学提供反馈,提出建议和意见。
但是作业建设中重点强调了书面作业,忽视了其他形式作业的开发。重点关注了学生在完成书面作业中推理能力的发展,注重关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忽视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在作业建设方面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开发多层次、多样化的作业。
2、调动多感官,让数学作业的形式更加多样。解决单一枯燥的书面作业,增加数学作业的乐趣。比如讲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可以让学生动手做一个正方体;把互助小组互讲习题作为作业,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解决个人的疑难问题。
3、重视数学拓展,让数学作业的更有文化层次。重视教材后“读一读”的内容,让学生课后搜索更多的相关故事等进行分享,改变数学作业只是做题的错觉。
4、注重团队探究,让数学作业更有趣。重视综合与实践,让学生走进生活,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比如设置调查家长对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看法的调查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和应用意识。
希望通过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尝试,让学生作业真正的减负,同时发挥作业应有的作用。
双减背景的心得体会9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双减”工作的有关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同地区都在采取有效措施。我们学校也行动起来,严格执行并组织老师进行了集中学习。下面简单分享一下本次“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与管理学习的心得体会。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双减背景下如何有效布置作业。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可以检测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情,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知识,提升应用能力,培养学科素养。然而,过多过重过难的作业负担,不仅打击了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令大多数孩子身体素质下降,甚至身心受到伤害。
“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学校、教师、家长必须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不得布置超过国家课标难度的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教师不得参加校外有偿补课等等。
“双减”政策背景之下,教师的责任不是变小了,而是更大了,要求不是变低了,而是更高了,教师的着眼点和教学重点必须从以往只做好课本知识的传授,更多地转移到对人的培育上来,而且必须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为此,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作出相应调整和提高,更好地扮演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关键角色。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再也不能够为了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而不断给学生加压,让学生不停的刷题。然而,要做到作业的`“少而精、精而有趣”也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前准备要更加充分,教材研习要更加透彻,知识要点要更加突出,学生的情况要全面了解,只有如此,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安排。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可以在设计作业时给学生设计学习支架,控制好作业量,还要做到因材施教,布置差异性作业,但是要警惕分层作业。根据智能特点或兴趣设计作业。作业注重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过程大于结果,设置开放的问题情景,不要追求唯一答案,作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设计作业时适当能够整合,让学生产生新的思维体系。教师还要认真批改作业,加强面批面改,做好学生的答疑辅导。
总之,作业是连接教学和评价的得桥梁和载体,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重作业的设计,真正的让学生减负,并在减负中学有所用。
双减背景的心得体会10双减政策的实施,不仅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改革,还依赖于作业的改革。双减中减少课业负担,目的就是为了推动双减政策的落实,达到减负提质的效果。作为语文学科,如何才能既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又能有效地提高作业质量,巩固教学效果,的确需要我们研究思考,并进行实践总结。现就双减政策下语文作业革命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建立“一单一表”,保证作业数量科学化。
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在每次上课前精心设计好正式作业,课后根据课时进度和学生反馈布置适量课后作业,同时填写好语文学科作业设计单。正式作业分为基础类和拓展类作业,书写量控制在一张8K纸张内,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另外,每天安排科代表记录本科作业实际完成时间,并填写好语文学科作业反馈表,教师根据学生作业表反馈情况,及时调整作业设计的内容和预估时间,确保学生作业量科学合理。
二、建立“一标一体”,确保作业内容优质化。
制定本学科作业设计标准,建立语文学科作业设计指标和质量指标。逐步形成“教师预设--学生完成--反馈评价--二次设计--调整改进--总结成果”的模式。教师要深入教材研究和学生学情,从作业内容的选择、作业形式的设计、作业格式的规范、作业分层的构建、作业时量的调控、作业评价的反馈六个方面,完成本学科作业设计指标和质量指标的落实。同时要不断反思和总结,形成符合本学科特点和学情的校本作业库,确保作业内容优质化。
三、优化作业类型,确保作业形式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目标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位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改革,还依赖于作业的改革。确定了如下类型的语文作业:
1、口头类作业。
作业内容主要包括字音字形、文体知识、诗词背诵、名著、名句积累、优秀范文。此类作业以背诵熟记为主,主要利用晨读、早读完成,由组长检查监督完成背诵任务。同时制定奖励办法,每周选出优胜小组,优秀个人进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
2、趣味类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理念”中提到:“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练习。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作业形式的丰富多彩,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作业兴趣,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思维是活跃的,作业完成的效果自然是良好的。
课前“秀一秀”活动的开展,既复习了学过的内容,检查督促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作业形式主要采取课前“秀一秀”、配乐朗诵、名著手抄报、影视文对接、古诗文配画、思维导图、穿越时空的对话等形式进行。
3、基础类作业。
基础类作业主要包括字音字音、课后部分习题以及名句默写等。此类作业主要针对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通过书面的抄写、整理、解答来巩固基础知识,主要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的语文能力。作业完成较为容易,学生在课本中或者教辅资料中都能找到相应的答案。
4、提升类作业。
学生通过课内的学习,掌握了一定文体的阅读方法,再通过课外同等文体的对接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和阅读能力。中考练一天一篇,从答题技巧、答案具体度、阅读的速度等方面进行指导训练,精练精讲,初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细化评价方式,确保作业批改精细化。
面对不同层次的作业,教师要采取各种各样的评价方式,充分运用激励性短语评价、图表符号评价、表情评价,使用个性化印章盖章等,意在用新颖时尚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本学科作业的认可。新颖别致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或得到肯定,或虚心接受作业中存在的错误,或与老师拉近了距离,或让学生的作业态度更加积极,或让作业兴趣更加浓厚。
双减政策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作业革命势在必行。语文作业革命,将主动性更多地赋予学生,给学生合作、体验、创造、应用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了作业有效性、趣味性、探究性,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双减背景的心得体会11关于作业改革,我曾进行过小小的尝试。当时针对现有作业以抄写为主,单调、重复、低效而枯燥,教师面对着作业批改难、积累难、反馈难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改变现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平日的积累和摸索,我开始了作业改革的点滴尝试。主要以《教育大辞典》和《新课标》要求为依据,参考《孙明霞老师的创意作业》,进行了6种作业形式的尝试。后期,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申报了以创意作业为研究方向的课题并顺利结题。我也有幸把自己的点滴尝试分享给学校、乃至其他省市的同行们,并受到专家、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因此,我觉得自己对于“作业”这一话题还是比较有兴趣和一定的发言权的。通过学习,我觉得对自己浅显的“研究”定义为“点滴尝试”是非常正确的。
首先,自己的“研究”着眼点太小,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虽然也引起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学生的知识,促进了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改进,但因为目标在“术”与“器”的层面,导致后期难以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发展。通过学习章主任《促进学与教的作业设计》,我深刻的理解到作业,甚至是教学,首先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终极目的的。只有心中有宏大、高远的理想,我们的教学、教研才能更加深入的开展,而不是停滞在低阶层面不知所往。
《区域作业管理的教研视角反思》中,提到学校层面的分层作业、自主作业、创新作业和实践作业,引起我深深的感慨。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只有大环境下、各环节的共同努力下,学生才能更好的发展。
其实,无论是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还是校外培训负担,都需要老师首先转变教育思想,把“立德树人、以人为本”放在首位,切实研读课标、学生和教材,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无疑难,自然“零作业”。
第二篇:“双减”背景下如何布置作业心得体会
双减背景下如何有效布置作业心得体会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它可以检验教学效果,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培养学科素养。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双减背景下如何有效布置作业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可以检测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情,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知识,提升应用能力,培养学科素养。然而,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过多过重过难的作业负担,不仅打击了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令大多数孩子身体素质下降,甚至身心受到伤害。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由于“双减”政策直击应试教育的功利、短视要害,因而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应,学校、家长、老师对国家的这一重大决策普遍表示了热烈欢迎和支持。
“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学校、教师、家长必须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不得布置超过国家课标难度的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教师不得参加校外有偿补课等等,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得安排纸笔考试,不布置书面作业。对于国家规定的明令禁止的红线,每个教师都必须了然于心,时刻自警、自省、自勉、自励,要把国家的政策精神切实落实到行动上、工作中。
有人认为,学生的作业少了,教师的负担也减轻了,教师可以轻松一些了。这种对
“双减”政策的认识其实是一种严重误解,虽然不排除有个别教师以“双减”政策为借口放松自己,但所有学校和绝大多数教师其实都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双减”政策背景之下,教师的责任不是变小了,而是更大了,要求不是变低了,而是更高了,教师的着眼点和教学重点必须从以往只做好课本知识的传授,更多地转移到对人的培育上来,而且必须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为此,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作出相应调整和提高,更好地扮演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关键角色。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再也不能够为了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而不断给学生加压,让学生成为刷题机器。对于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来说,教师必须控制好纸笔作业的总量,要做到少而精,精而有趣;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不能够安排纸笔作业和书面考试,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必须以更生动更活泼的形式,譬如以问答的形式来安排“口头”作业,这样既能够达到纸笔考试相同的效果,更为重要的在于,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然而,要做到作业的“少而精、精而有趣”以及安排生动活泼的“口头”作业,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比以前下更大的功夫,费更多的时间,做更深入的教学研究,课前准备要更加充分,教材研习要更加透彻,知识要点要更加突出,学生的情况要全面了解,只有如此,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安排。在“双减
”政策背景下,教师要尽量避免出现机械、单调、重复性无效作业或惩罚性作业,尽量缩减一些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的练习;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作业的形式必须多样化,切忌只有单调的书面作业,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性、操作性等体验类作业。各种体验类作业形式不仅是学生所喜爱的,而且还可以激发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体差异,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业设计;教师还要认真批改作业,加强面批面改,做好学生的答疑辅导。
双减背景下如何有效布置作业经验分享
随着秋季新学期的到来,如何解决作业问题更是迫在眉睫。
对一名一线教师而言,本人切实感受到,虽然上半年我们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进行了大面积的整治,但就目前状况而言,学生有做不完的作业,仍然存在,在有些地方、有些学校依然严重。
笔者认为,作业的布置,从来不是哪一个科目、哪一个老师的事。每所学校都应加强作业管理,有一个联动机制,方可做到“双减”和“五项管理”要求的总量可控,真正实现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目标。
笔者了解到,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是:老师们更多的是单打一,即往往只考虑自己所代科目应该如何布置,而忽略了其他科目,忽略了学生总体应有的承受能力。就是同一科目或同一备课组、教研组,大多数情况都是谁布置谁的,很少有协商与合作。这样,不仅个人所代科目的作业常常不自觉地超量、超时,整体上学生完成作业的总量更是长期大面积的严重超量、超时,从而
造成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以至到了难以完成的地步。真是苦了学生,连累了家长,让整个社会对老师、对学校、对教育产生了极大不满。
不同科目学生作业如何科学、均衡地布置?笔者的主张是:组内同质,组间协调。
笔者所说的“组”,指有一定规模,有平行班级的备课组、教研组等,比如,一个年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行班,且主要科目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代课教师。“组内同质”,是指代平行班级的、同一科目的教师布置的作业是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作业和分层布置的作业。“组间协调”,是指代平行班级、不同科目的老师,除了布置本科目的作业外,还要与其他科目的老师进行必要的沟通,相互协作,统一规划,形成联动机制。
笔者认为,“组内同质”,即同年级,同科目,统一布置作业,对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同一备课组或教研组,除了组长外,还有比较有经验的老师。每次(一课、一天、一周)布置作业,由组长或负责人牵头,汇集其他教师的建议或意见(有就提,没有就不提),经有经验教师审核后正式敲定;然后通过不同方式——如微信群等,由组长或负责人门向相关教师进行公布。这样确定的作业,基本是经过集体协商、有经验教师权衡的,不是随意的,是有效的,不少还是高质、高效的,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或适合各个任课教师和各班学生。这样,所有的学生作业就都摆到了明面上,相关科目的教师、学生都清楚,就能很好地杜绝教师自由布置作业的随意性、盲目
性、超量性。除统一布置的作业外,原则上不允许教师单独向自己所在班级的学生另外布置作业——特别是书写性质的作业。
而相同班级、不同科目的老师,在“组内同质”的前提下,不同组别的组长之间要有一个基本的协同。主要解决完成各科目作业所需时间的问题:在大概确定各科目学生作业完成时间的前提下,保证总量不超时。具体沟通时,各组长或负责人跟本组成员,首先要明确本科目学生一课、一日或一周完成作业所需时间。一般而言,每个科目,学生每天完成作业都要有一个科学的、合适的基本时间,如初中数学作业,中等学生完成约为30分钟。协定好以后,凡是符合基本时间的科目,都不再每天或每周进行重新协调、确认——只有少于或多于一定时间,如10-15分钟,需要在一定的空间(如微信群等)和时间(如提前一天)向不同组别的组长予以明示,以便其他科目的老师对本科目作业做适量的增减,并提前半天予以公示,以免多科目出现撞车现象。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科目出现作业少于规定时间,可以多次;超时的情况只能偶尔,如一周一次,绝不能常态化。
规模较小的学校——一个年级只有一个教学班,同一年级老师为一个自然组,可仿照“组间协调”的作法进行操作。
这样,一般情况,学生作业时间总量不超时,就可以保证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或空间,也能使大多数学生的睡眠时间得以保证。学生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心,才能更好投入到有效的学习当中去。
“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心得体会
在双减背景下我们老师要做好作业减法和加法工作,减量的同时要提质、增趣。具体的要求就是要做好作业设计和作业管理工作,正如文件中第4条和第6条的要求:学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休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设计作业:
1.要依据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是作业的起点,也是作业的灵魂,失去灵魂的作业就起不到育人的价值。
2.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给学生量身定制,有一定的梯度和层次性,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也是课标的要求。
3.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做到精选、先做、全批、反馈。这样的作业我认为才是有效的作业。
4.能够体现出小作业,大问题的功效,在作业设计时既要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考查学生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21世纪缺少的是创造型和创新型人才,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开放型的思维,要让过程诊断大于结果诊断。
对于双减政策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管理,我们都在路上,我们都在不断地探索,不断的总结和提升,最后祝愿我们的双减政策能够真正落实和实施,愿我们的孩子越来越活泼可爱,愿我们的老师越来越轻松快乐!
第三篇: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心得体会
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心得体会
“双减”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已经成为当下最流行的词语之一,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各个层面都在为“双减”奋斗着,摸索着,尝试新形势下的新教学方式。控量减负,创新增效成为时下最最重要的事情。
目前,有些家长甚至一些社会舆论看到的仅仅是一些浮于表面的东西,为了减负而减负,为了缩短做作业的时间而减少作业量,甚至不布置作业,大部分人都把作业管理聚焦在做作业的时间上,认为学生做作业时间少就是减负,然而不见得如此。那为什么还要聚焦做作业时间呢?甚至说,所有的学校都在做作业的时间上卡得很死,因为显性的改变,最容易被人们看见,而这些措施确实让学生做作业时间少了,不再熬夜以损伤身心健康,但是孩子们的学习效果是否打了折扣?仅仅关注于作业量减少,盯着作业时长的缩短,是否只是浮于表面的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我认为,作业管理中最难的是提升作业的质量,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监督检测。而这两项恰恰是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一个隐性的,本质性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聚焦的是如何提升作业质量以及明确作业监测的一些具体可操作性的细则。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可以检测学生的教学效果,也可以及时的让教师把握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巩固知识,提升应用能力。
1.精选
作业少而精,精而有趣,这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挑选,这样既能减少学生作业总量,又能提升作业效率。每一节课选题前,对照新课标,明确告诉学生新课标中对于本节课的要求,让学生和辅导学生的家长都能心中有数。教师在组题的时候,基础达标、能力提升、选做拔高分别设置几个不同的题型,其中同类型的题可以选一个最典型的,然后可以附加一个变式题,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再思考,再提升。
2.先做
每一次的作业教师都要提前做一遍,这样既可以根据自己做的时间预测孩子们做题的时间,有效控制学生做作业的时长,也能让老师心中有数,了解学生作业的难度,对于某些题目是否存在数据比较难算或者计算量过大等方面的问题,无端增加学生的负担。可以把预估的作业时间在作业中展示,如基础达标,能力提升,选做拔高部分都给学生有建议时长等。
3.全批
教师的全批全改,能够及时了解全班学生的作业水平,根据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难度等。也能在某些方面有意无意的会减少自己过多的布置作业。
4.反馈
布置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而学生写完作业,仅仅是开了个头,教师批改后的反馈,才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
5.落实
对于作业,有布置,有批改,有反馈,也要有讲评和落实,落实的是学生的纠错,题不二错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可贵的品质,而我们的教学不是培养做题的机器,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既有学的能力,也有习的态度。做题有错,学生必纠(纠错,弄懂弄通,还会做变式题),教师必究(深究学生错因和抓学生纠错情况)。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6.强化
学习是一个持续的,经常复习,常学常新的过程,有些知识点学生可能当时会了,过几天又会有点模糊,这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我们要经常强化,从“记”到“忆”也是一个过程,我们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学生即将遗忘或者遗忘速度最快的时候,及时的复习巩固强化练习。比如变式训练,比如AB卷的滚动练习。
7.同步学习,异步达标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由于孩子本身的个体差异,或者以往的学习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会各有不同,所以我们在教学和布置作业,以及对于作业过关反馈也要有层次,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个体差异。可以有基础知识点的必做题,也要有能力提升拔高的选做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都有所提升。
说到底,作业的减负,关键在于课堂的增效。课堂效率低,即便是作业量不大,作业难度一般,作业也会成为负担;相反,课堂效率高,精选的且有层次的作业就是锦上添花。
小小的作业,也需要大大的思考。国家花大量的时间,精力调整出台的新政策,需要我们身在一线的老师身体力行,哪怕是摸索着,甚至是会走些弯路,但是,不怕慢,就怕站,止步不前,必定会被时代洪流淹没并淘汰,任何时候,任何人,任何事,都不例外。
路漫漫,任重而道远!且行,且思考!
第四篇:“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心得体会
“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心得体会
“双减”工作的总体目标分为两个方面。在校内方面,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外方面,使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各种乱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
一年内使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有效减轻,三年内使各项负担显著减轻,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作为一线教师,更是站在了“双减”工作的主阵地上,更要认真学习领会并贯彻到学习工作中去。
在我看来,“双减”不是让学生远离学习,虚度光阴,轻视教育,更不是在教育质量上做减法,不是在教育责任上摇挑子。而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要认真备课,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要健全作业模式和形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同时转变教育评价方式等。
我认为具体的做法:
首先,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1、课堂是“减负、增效”的主阵地。如果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流,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不会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率自然提不上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讲得多,学生自主学习少;二是随意提问多,激发思维少;三是关注形式多,实质落实少;四是重复作业多,有针对性的作业少。
2、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聚焦课堂,积极改课堂教学,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求知的快乐,要结合实际,改课堂教学方式,着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其次,精编家庭作业,构筑反馈体系
1、课后作业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加速知识内化,形成系统知识结构的有效手段。要因材施教,就要布置有针对性和分层次性的作业。教师可以提供不同层次的作业,或同时提供两种以上的作业方案,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利,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真正达到课后巩固的目标。
2、教师还要注重构筑作业反馈体系,采用合适的方式检查、评价作业完成情况使教师对教学效果心中有数对学习成果印象深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指导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自学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们教师不是要在课堂上教
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体,学生的学法直接得益于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中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爱学习,自觉地去学习,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双减教师怎么做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积极更新教育理念。
老师们要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双减”?“双减”之后,我们要朝哪个方向思考和改进教育教学?因为“双减”,家长、社会对教师工作又有了更高规格的期待,所以,教师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双减”精神,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切实提升自己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才能用更加创新的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创造新的经验方法。
2、充分钻研教材教法,发展素养,提升能力。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作为教师,不仅要加强专业学习,提高教师职业技能,还要聚焦“双减”,加大力度丰富教育教学理念。学习比较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观摩优秀教师课堂实录,充分钻研教材教法,提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水平,以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类型,助力学生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力,让学生体会课堂学习的乐趣。
3、以生为本,植根课堂。
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是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深度钻研教材、精准聚焦目标、巧妙设计活动、科学合理实施、理性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以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4、提高作业练习的设计水平,降低作业量,提升作业质量。
“双减”严控了考试测验的次数和规模,全面发展固然重要,但测试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老师们不妨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是不是还有更好的练习题目可以替代?是不是可以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课程学习的获得感?所以,老师们还是要多学习作业管理有成效的老师的经验和方法,提高作业的设计、批改和反
馈的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降低以刷题为习惯的作业模式,降低作业总量,提高作业的训练效果。
5、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时时刻刻都行走在教育教学这一条“知行合一”的行动研究的道路某某。在这条路某某,我们会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会调整提升。然后我们又会发现新的问题,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螺旋提升进而深度发展。
教育教学,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与反思,乐于分享。只有这样,“双减”政策下的教师才会有更加清晰的奋斗目标,我们的教育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双减背景下对学习的思考
“双减”政策落地,更加需要教师钻研教学,精心备课,抓住课堂主阵地,切实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关键之一,需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保持情绪饱满,积极思考的课堂学习状态。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
剖析深度学习的概念,正与“双减”政策落地,教师对课堂的孜孜追求不谋而合。在此“双减”背景之下,语文课堂的深度学习可以这样开展:
1、确定课堂学习目标,定位于学生,提高备课时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从源头抓起。备课是教学流程的起点,抓减负,要首抓备课。为提高备课实效,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学情与教材,做到心中有学生,备课时以学生的学情为起点来确定一堂课的学习目标,当堂达成学习目标。
2、设计教学过程,既兼顾基础,又注重设计深层思维的问题。根据布鲁姆学习层级理论,层次越低越基本、越关键,层次越高越复杂。我们可以用布鲁姆学习分类法的知识来评价、设计教学过程。就像扎实的地基上才能建起高楼一样,扎实的基础概念能批判地、创造性地思
考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教学过程。布鲁姆的学习分类法有助于选择适当的学习层次和类型激发学生思维,备课时,设计教学过程除了设计一些记忆、理解的问题外,同时设计一些应用、设计、评价、创造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3、当堂内容当堂清,当堂达成学习目标,做到课内消化吸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当堂学习内容当堂清,不把作业带回家。回家没有书面家庭作业,学生多阅读,从阅读中汲取知识,开阔视野,培养阅读能力。
第五篇:“双减”背景下如何抓好教学质量
“双减”背景下如何抓好教学质量
没有质量的减负是有害的,“双减”不是减质量,更不能因此放弃抓质量,要做到的是减负提质。
一、狠抓教学管理,落实目标责任。
1.把关教学过程,将管理做实做细。学校各项工作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各个年级的教学管理都不能放松。可以说七年级是起跑阶段,要抓住;八年级是加速阶段,要抓紧;九年级是冲刺阶段,要抓好。常言道“认真就是水平,落实就是能力”,学校的教学管理中要求落到实处,不耍花枪,努力做好
“三个六认真”。一是教学管理六认真,二是教师教学六认真,三是学生学习六认真。实践证明,积极常规管理,及时总结,严格逗硬考核,有利于提高积极的质量意识营造良好质量氛围。
2.强化劳动纪律,优化集体办公。学校为了优化办公环境,在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配备了教师集体办公室:都安装了热水器、空调,让老师们在冬暖夏凉的舒适环境下办公。本学期学校将教师办公室增添到10个,始终把教师利益放在首位。学校还给教师配备了标准化办公桌,制定了集体办公制度,对办公时间、办公纪律都进行了规范。在办公室内教师编写教案、批阅作业、准备实验、研讨教学、与学生交流等有条不紊、实实在在,其乐融融,极大的丰富了集体办公的内涵,为提高教学质量作了有力的保障。
3.统一指挥协调,分块落实责任。上学年我校已形成了这样一种格局:在以校长为首的党政办统一指挥下,入学人数、教学秩序、教学效果向教务处要;教师的个人业务能力提高向教科室要;安全、清洁、纪律常规向政教处要;后勤保障向总务处要;规范办学行为和师德师风整顿向工会支部要。
各处各室环环相扣联动合作,共同为学校建设,为学校声誉承担职能任务,良好的干部群众关系以及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已经初步形成。
二、注重效能管理,加大考核力度。
成绩是教师的发言权,绩效考核是学校工作的指挥棒。如果过程考核大过了绩效考核,有一部分老师会把过程做得尽善尽美,却不看中绩效考核,这样就阻碍了老师们下狠功夫出实招,求高质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于这一点,我们走过一些弯路,再加之管理、工作量等存在主观不合理的原因,教师工作消极,出工不出力,怎么也不能提升教学质量。此项工作引起学校高度重视,由多年从事教学管理,在业务上是行家里手的蒲建全校长牵头,在上学年拟订了《教师绩效考核细则》《教师评职晋级评优考核细则》和《教师质量考核细则》。上学年刚开学,学校对教学工作管理意见和毕业班管理工作意见进行修正,并细化和完善了毕业班升学考试考核奖惩方案,出台的几个制度目标到人、指标到班。有效地避免了生源流失,避免任课老师砍尾巴的现象,决不放弃学困生,有利于学校整体成绩的提高。这样一来,全校教师都全身心地投身于教学,人人都树立了质量意识、忧患意识,工作较容易推动。
三、重视奖勤罚懒,精神物质并举。
学校从上学年开始,对每学期半期、期终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个人以物资、经济奖励、红榜表彰。上学年红榜表彰四次,先后有36位教师授奖。其中增加毕业班表彰名额并增设特别贡献奖,新任行政班子这种形式的激励举措,在我校历史上是少有的,极大的提高了教师工作积极性。本学期半期总结,表彰的学生人数达总数的1/3;教师个人精神和物资奖励并举,并
颁发证书。每次教学质量考核奖励都与评职、晋级、评优挂钩。据不完全统计,因此项加分而评职晋级受益的教师超过5人,充分体现了质量是教师的发言权。
四、狠抓毕业班工作,确保重中之重。
毕业班工作是学校的形象工程,是办学业绩的综合反映,是社会评价学校的窗口,是提高学校声誉的捷径。为达到这个效果,上学年以来,我们有条不紊地开展如下工作:
1.抓狠。开学果断调整工作思路,打破我校以往九年级工作常规,对八年级质量较差、工作懒散的教师调换科目或到低年级任课,打破大循环。九年级重新分班,分层教学,教师重新选拔,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在教师间形成竞争机制,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抓早。9月15日以前就制定了毕业班工作计划,成立由我为年级分管的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确立毕业班工作奋斗目标与毕业班学科带头人,拟好毕业班工作行事历,工作有序,势头良好。
3.抓实。强调单元过关,做到“功在平时”。组织完成好每一次学习任务清单,加强学情掌握,建立优生档案。实行年级分管行政领导挂班、包科制;教务处还加大对毕业年级过程检查的力度和密度,一直坚持半月查。同时不忽视修业班的教学,避免学科和年级本位思想。对学困生、偏科生、临界生和潜能生,做到早发现早跟踪。
4.抓时间。时间如流水,稍纵即逝。为保证有充裕的教学时间,我们打了“双减”的“擦边球”,九年级充分利用每天一节课后服务的辅导,并增上第三节晚自习。在现有的基础条件下,时间是本钱,过程是桥梁,教师课堂
教学效果是保障。
5.抓保障。利用发补助、发早餐奶、吃饭聚餐等方式加强与老师的交流沟通。让老师们在领导的关爱下乐教于本校。
6.抓信息。建立信息收集小组,准确把握中考动态选择合理实效的中考复习资料。注重校际联谊,请进来或走出去,注重成绩交流,纵横比较经常化。
7.抓协调。①每日每班任课教师或挂班领导坐班不低于两节,由班主任具体协调安排,年级按每节2元考核。②每周毕业班同学科教师进行一次学科交流,协调进度,资源共享,齐头并进,打好总体战,充分发挥“水桶效应”,树立以单打一为耻的学科精神。③每半月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④每一学月召开一次师生总结会。
8.抓督查。要求行政领导每周在毕业班听课不少于1节,校长及学校教学分管、教务、教科室主任双周在毕业班听课不少于3节。多次组织校内外有经验的教师专家,为我校毕业班青年教师排忧解难交流经验。
9.抓活动。上学年毕业班举办了师生篮球、拔河、书画竞赛,还和其他年级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篝火晚会”。这些活动极大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这样劳逸结合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