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策略
摘要: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多样,校园危机频频发生,探索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代全面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也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
一.大学生心理状况现状
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精神世界。他们强调要求独立自主,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和能力的欠缺,往往有流露出稚气与不安。这种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之间的矛盾斗争,构成了人生发展中特有的暴风骤雨的动荡期,所以这个时间的大学生非常容易出现学习障碍交往障碍、人格障碍、不良行为、神经症、精神分裂症、身心疾病,以及各种心理社会适应不良问题,这将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极大影响,大学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其思想意识、人格要素正处于形成的过程中,他们思想单纯、思维敏捷、好胜、好奇、好探索这些特点,为他们人格的塑造提供了良好条件,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身上也存在的情绪易于波动,意志较为脆弱,内心常存冲突,思想易于消沉的人格弱点,如果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健康人格教育,这些人格弱点就会逐步放大,甚至导致错误的人生定向。人际关系是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嫉妒心每个大学生都存在嫉妒心,甚至有些大学生的嫉妒心已经超过正常标准,主要集中体现在班级荣誉证书的发放和奖学金、助学金分配等等方面,第二,自卑,当代大学生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自卑对心理状态,自卑的大学生否定自身能力和天赋,从而对自己做出消极的评价,校园人际关系中自卑的大学生孤立离群,很少参与班级活动,或者争取班级荣誉。第三,自负,自负与自卑完全相反,自负的大学生往往优越感极强。他们是长辈眼中的乖,孩子师长眼中的好学生同学眼中的娇娇者。这是这些光环赋予了他们无形的骄傲感。这一部分大学生往往不愿主动与同伴交流,并伴有过度防伪的心理和明显嫉妒心。你这样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也存在人际交往问题,他很难正常与他的舍友相处,且多次与舍友发生争执的可能性极大。第四,害羞,害羞的大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害怕在公众场合下表达自己的观点,害怕与不熟悉的同学交流,甚至更害怕了害怕面对老师,但其实际上也成为困扰当代大学生人际交流的不利因素。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接受家庭教育的熏陶以及接受社会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性格的影响是终身的性格,粗暴在家经常发脾气绝对孩子缺乏关心和交流的家长,孩子往往会出现情绪心理问题。焦虑抑郁甚至神经衰弱的家长,他的孩子一样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家长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得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等不健康的心理,面对校内的生活,带着这些原生的性格,他们需要去了解怎么与他人进行交流,性格的碰撞和冲突,贫困差距的问题。
三、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增强宣传普及心理知识的意识。
辅导员要在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心理知识的传播,为学生提供增加心理知识的途径。要善于通过多种有趣的活动,如播放心理电影、举办图片展、心理沙龙、在班报中开辟心理专栏等,使学生通过参与和感受,在心理教育的氛围中增强对自我健康心理的关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心育能力。通过开设讲座、组织讨论会、团体心理辅导等,有针对性地解决诸如新生适应性、学习障碍、人际交往、择业心理、情绪调适等常见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心理危机学生月报制度、心理异常学生及时报告制度、来访学生心理信息反馈制度等,掌握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其中特别要重视对特殊群体的关注,如贫困学生、单亲家庭学生、违纪学生、失恋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学生等。
(三)是增强恰当运用心理学技巧的能力
辅导员要加强学习研究与运用。如在与学生交流时,可以借鉴心理学中的倾听技术,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地倾听,并适当地表示理解,而不要急于说教,这样可以让学生有被注意、被尊重、被理解的感觉,便于他们和辅导员之问建立信任感,在此基础上再做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就会比较好。有时学生宣泻就是他前来交流的目的。此外,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等咨询态度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需要的。
(四)完善心理健康档案机制
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是以新生入学后的心理健康普测为基础,结合日常谈心谈话、学习生活工作中对学生的了解形成的综合性心理健康档案,包括大学适应性、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成员及经济情况、学业情况、情感状况、人际交往情况、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在此过程中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健康异常的情况,并做好后续
工作的跟踪记录。
(五)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机制
辅导员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家庭的一些特殊情况或突发情况,在学生教育引导上会有更好的侧重点;另一方面,让家长更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及时引导家长多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从家庭中获得强有力的情感支持。
(六)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接触社会,参与志愿者活动和各类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敢于正视现实,学会处理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能够以较强的适应能力去迎接新生活,适应新环境。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有效调节情绪的一般手段和技巧,形成适度的情绪反应能力,通过针对性的教育措施、防止焦虑、躁狂、抑郁等病态人格产生和蔓延,促进情绪情感的良好发展。
辅导员也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环节的主力军,这就要求,辅导员应在日常工作中,遵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人格现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状况,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