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心得体会
2014年全国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编辑:繁花落寂 识别码:65-754423 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10-17 19:24:32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14年全国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全国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3月22日,我与同事赴泰安参加小学数学好课堂观摩活动,深感荣幸。活动中既有名师精湛的课堂展示,又有专家精彩的讲座点评,真的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几位一流的数学大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对孩子亲切和蔼的评价、活跃的课堂气氛,让我充分领略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精彩与魅力。

一、读懂学生,高效对话。

钱守旺老师的讲座中说,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内化理念。成年人与小学生之间的思维有很大差异,很多时候学生回答的问题是错误的,老师不要马上否定学生,应该让学生把话说完,说出这么回答的理由是什么,只要是合理的,就应该给与学生鼓励,并且纠正他理解出错的地方,而不是否定学生的想法,那样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减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努力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欲望与激情。

二、目中有人,以学定教。

牛献礼老师的《对以学定教的实践性解读》讲座,让我收获良多。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教师既需要对学生的学情开展调查,准确地分析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以及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也需要对教学内容作出深入分析,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从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体过程来处理教材。“教”要站在儿童的立场,立足儿童的现实,促进儿童的发展。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把握。

蔡宏圣老师的《过程的若干思辨》中提到,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同。概念的巩固,侧重于对结果的把握;综合与实践中,侧重于对过程的理解,得到多元感悟。教师要利用好生成性教学资源,一些知识细节要进行提醒和强调,教师在学生交流中要作为差生的代言人,来提出一些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深入交流,进而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教学中,过程与结果冲突时,要更注重过程,错过了结果可以下节课接着补上。错过了思维过程,理解知识的过程,只有结果,学生理解不够透彻,对知识点的掌握就会不牢固。

四、交则通,通则透、刘德武老师给我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密铺》,通过埃舍尔的骑士图来引出密铺的定义,并利用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正六边形等图形来完善密铺的定义。分组让学生来试着画出一种五边形来进行密铺,提高学生的合作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感受密铺与很多知识的联系。出示一些埃舍尔的作品,给学生一种震撼和启迪。这样的教学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又体现了数学的魅力和美感,给了学生很大的启迪和感受。

通过《密铺》这节课,刘老师引出了《交则通,通则透》这个讲座。交则通,也就是知识点进行交叉整理,才能融会贯通,知识贯通了,才能学习的更透彻,才能把所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张之洞说过:读书,贵博,贵精,尤贵通。数学的教学与学习中也是这样。他的讲座围绕《密铺》一课的备课展开,让我们体会到“博—精—通”的内涵。通过几个课例,让我们知道知识的纵横联系,备课时该从什么方面去挖掘,做到“通”和“透”。一节数学课,要有它的灵魂,也就是指导思想,备课的时候要联系本册内容,了解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让知识点有所交叉,引出课题时要新颖,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直接,直接与本课知识点挂钩,教学过程要体现数学的特点,并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性。

两天的观摩学习,领略到了很多著名教师的风采,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收获很大,比如课前谈话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引出课题的方法,教师的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数学用语,典型习题的选择等等,对我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把所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堂上,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希望以后还有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

第二篇:《 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学习心得

《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学习心得

嵩阳二小

杨艳涛

5月18日我有幸参加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著名特级教师蔡宏圣老师的示范课《认识比》以及讲座:“‘过程’的若干思辨”。还聆听了夏青峰老师的示范课《分数的意义》和讲座“小学数学教育的若干思考”。活动中既有名师精湛的课堂展示,又有专家精彩的讲座点评,真的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几位一流的数学大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对孩子亲切和蔼的评价、活跃的课堂气氛,让我充分领略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精彩与魅力。

《比的意义》是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但和蔡老师一起上课的孩子却来自五年级,而且他们还没有学习“分数的意义”等相关知识,所以从学情来分析,要上好这一堂课孩子们还有所欠缺。但名师就是名师,本着“知识很重要,但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更重要”的理念,蔡老师精心研究,的确是给我们“演”出了“一出好戏”!

蔡老师的教学预设分三个环节:比较思辨,感悟为什么学习——自学交流,理解“是什么意义”——纵横联系,突出“有什么价值”。教学过程中引人入胜的片段有:用当下流行的电视节目“最强大脑”的视频做课前谈话,提出每一个孩子都有最强大脑;“10人、6人哪个阅览室拥挤?”条件不完全,引发思维冲突;“两个数相除,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确问题”,既承上启下、自然过渡,又强化了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比”的新知、例题学习教师放手让孩子们自己独立学习;练习题15:10=15÷10=1.5不仅让学生说前项、后项、比号,教师还特别提到1.5,引导孩子们说比值、商,由此将比和除法相联系。

在“‘过程’的若干思辨”讲座中,提出并详解了两大思辨:思辨

一、是教学过程还是数学过程;思辨

二、展开过程有无方向。给予了听课老师们五大策略:过程的展开看似随意实为匠心;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侧重;教师该出手时还是要出手;放在更长的时间段里体会结果;重视点评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能适应独立学习的习惯和常规。

同一个内容,不同的教师会演绎出不同的教学路径,蔡老师认为,这种现象传递着一个命题:上课是一种表达。正因为有蔡老师这些名师们课前四十小时甚至四百个小时的付出,他们的精彩表达给我们一线教师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夏青峰老师用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展示了《分数的意义》,从学生的认识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多层次多角度理解单位“1”的概念。

夏老师还做了精彩的讲座《小学数学教育的若干思考》。内容涉及1.主观还是客观?2.是形式还是实质?3.是封闭还是开放?4.是模仿还是创新?5.是技能还是思考?当中还涉及到《面积单位》《两位数乘两位数》等的教学。

夏老师还把自己的宝贵的成长经历和学习方法分享给我们。还交给我们教学和引导学生的好的学习方法,在比较中学。

两天的观摩学习,领略到了很多著名教师的风采,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收获很大,比如课前谈话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引出课题的方法,教师的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数学用语,典型习题的选择等等,对我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把所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堂上,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三篇:《_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学习心得

《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学习心得

XX小学 XXX 3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 “小学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著名特级教师余颖老师的示范课《数学游戏》以及讲座:“自主课堂应有的表征及策略”;聆听了钱守旺老师的示范课《24时计时法》和讲座“教育应该不一样”;刘伟男老师的示范课《认识长(正)方体》和华应龙老师的《找次品》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次活动中既有名师精湛的课堂展示,又有专家精彩的讲座点评,真的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几位一流的数学大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对孩子亲切和蔼的评价、活跃的课堂气氛,让我充分领略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精彩与魅力。

《24时计数法》是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钱老师分四个环节完成本课教学。

首先是趣味导入,激发学生的积极。24小时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事情,都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但缺少清晰的理解和数 学思考的过程。因此钱老师的课堂设计注意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数学教学从单向的“说讲练”转向“生活”中,让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鲜活,让学生乐于去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钱老师在这节课充分依托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引出课题,体现了这节课的重、难点。钱老师把数学生活化,学生利于理解24时。钱老师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紧紧相联系,时时刻刻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唤起 学生的已有经验。如“讨论”电视节目,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这样的计时方法(火车票,公交站台,肯德基的营业时间。新年钟声),还有最后练习中的“一天的活动安排”都是生活中的数学。这样,可以使学生们体会到数学其实并不难,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从而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方式去投入学习活动实践。主动并且乐意的理解知识、巩固时间、树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

接着钱老师利用课件,让学生们充分体验24小时。通过转动钟面,使学生感受一天中时针在钟面上转两圈,就是经过了24个小时,一 天是由2组12个小时组成的。同时将每个时间点排列成长方形并用不同的颜色来表达,夜晚到中午是由黑到白到红,由中午到夜晚是由红到白到黑,并有意强调表示时间的一些词语,如凌晨、上午、中午、傍晚、晚上等,特别是那个一昼夜钟面的变化过程(随着钟面的变化,夜色星星月亮逐步变淡,太阳慢慢升起,在到夜色月亮星星的过程)这样边演示边讲解,不仅可以让学生清晰的感知并了解了24时的过程,而且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每个时刻的意义。

最后钱老师教师语言循循善诱,学生乐于接受。钱老师语言准确规范,严谨简约。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语言形象有趣,通俗易懂,而且恰当的比喻,使同学们更容易接受。另外,这位老师也运用了大量的无声语言,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

同时,钱老师还为我们献上了精彩的讲座《自主课堂应有的表征及策略》,从讲座中我们明白,一节课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达到怎样的程度,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才是孩子们喜欢的好课堂。正因为有钱老师这些名师们课前四十小时甚至四百个小时的付出,他们的精彩表达给我们一线教师指引着前行的方向!华应龙老师运用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展示了《找次品》,本节课有以下几大亮点。

一、体现“由易到难”的思想。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为学生是初次接触“找次品”问题,对从5件物品中找出1件次品,难度偏大,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因此,在教学例1前,华老师增加了“从3个物品中找1个次品”的内容,以3个待测物品为起点,降低了学生思考的难度,能较顺利地完成初步的逻辑推理:那就是并不需要把每个物品都放上去称,3个物品中把2个放到天平上,无论平衡还是不平衡,都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个是次品。当学生理解了从3个物品中找1个次品的最优方法,然后再来探究5个、9个的情况,体现了由易到难的思想。而且从3个物品中找1个次品的最优方法,是均分3份思想的基本模型,把这种情况加以研究确实有必要。只有理解了这些,后面的探究、推理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二、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教学中体现了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再从解决简单的问题中发现规律,用这个规律解决复杂的问题。在本节课的开始就设计了认识那个学生猜想“从81瓶中去找出一瓶次品来,至少要称几次保证能找到”,这个时候学生其实是没有概念的,乱猜的,教师适时介入,要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可以从小的数量中找次品来研究。研究3瓶、5瓶、9瓶等逐渐寻找规律和方法,最后找到“均分3份来称所需的次数最少”的方法,然后用找到的方法来解决从81瓶中找次品的问题。后来经过探究后发现从81瓶中找一瓶次品只要称7次即可,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中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数学的奇妙!从而激发了学生数学的欲望。

三、体验“猜想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

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因此,教学中我们要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增强学生主动探索、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本节课就让学生经历了“实验探究——猜想——验证——归纳”的过程。首先从9瓶中找1瓶次品的几种方法的对比中,我们发现均分3份的方法所需的次数最少,是否无论是多少瓶都是均分3份的方法所需的次数最少呢?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就必须再用一个例子去试验,然后归纳得出结论。学生通过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获得了数学结论,更重要的是逐步学会了获得数学结论的思想方法——猜想验证,提高了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两天的观摩学习,领略到了很多著名教师的风采,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收获很大,比如课前谈话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引出课题的方法,教师的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数学用语,典型习题的选择等等,对我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把所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堂上,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四篇: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学习心得

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学习心得 桥头二小:卢月超

我有幸参加了赤峰市举办的“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两天的活动中,我们聆听了钱守旺、易博、华应龙、刘劲苓、许卫兵、刘德武、七位教授的观摩课和精彩的讲座。下面我向大家汇报自己学习的些许收获。

感悟教育:教师又该怎样教育学生“分苹果”呢?

《分苹果之一》一位母亲问她10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

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

可想而知,那位母亲有多么失望。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怎样做,可就在话即将说出口的那一刻,她忽然改变了主意。

母亲摸摸儿子的小脸,温柔地问:“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儿子眨眨眼睛,一脸的童真:“因为„„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

霎时,母亲的眼里闪动着泪花。我们都为那位母亲庆幸,因为她对儿子的宽容和信任,使她感受到了儿子的爱。我们也为男孩庆幸,他纯真而善良的流露,是因为母亲给了他把话说完的机会。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读懂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孩子的世界是那么的纯净,孩子开始撒谎是从第一次讨巧开始的。生活中,孩子犯错尽可能地了解犯错的根由,不然,不恰当的批评给孩子的是委屈和苦恼!】

相信大家听了以上教育故事,自己对教育会有新的感悟,不妨与同事交流和探讨,或写成教育日记(反思),便于我们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以上是我受到专家们的启迪后,对教育浅显的思考。接下来,我就这两天自己的些许收获向大家汇报:

一、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可激发学习兴趣。

刘德武老师的《埃舍尔和他神奇的骑士图——密铺》。由介绍埃舍尔到欣赏他神奇的骑士图,学生心中油然而生的是密铺的“神奇”,接下来的探究新知变得有趣了,于是数学课堂就“活”了。课件演示、动手操作简单密铺到变式、变形密铺,密铺的应用和拓展(语文学科)等使各类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效地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或能力。合理使用教材,大胆选取学生身边的素材充实课堂,能更好的体现数学的生活化,效果往往更理想。

这要求我们做教师的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创设一种数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好教材的情景串,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易博老师的《秒的认识》,在授课时,易老师充分利用了教材的情景串,情境教学是目前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专家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全面的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除了科学引导,适时激励外,专家非常重视板书的作用。把信息窗中的主要信息、主要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传统式样的文字应用题模式,引导学生理解图意。这一点值得好好借鉴。专家善于抓住并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善于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善于引导学生提炼知识点、及时将旧知识转化知识到教学目标的新知识,这些做法都需要我去好好揣摩学习。专家创设的情境一方面是学生熟悉的、能够理解的;另一方面,情境中隐含的问题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关联,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值得去探究的。

三、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许卫兵老师的《认识的小数》,整堂课老师收放自如,“以学定教”,为了学生的“进”,教师尽可能的“退”。学生在猜、思、验、做、结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对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我认为„„”,然后,再向大家抛出“这是我的看法(观点),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吗?”学生可以继续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点评或总结同学的观点。这样孩子们就都动起来了,学习也就真正成了学生自己的事。

钱守旺老师的《亿以内数的认识》,让孩子自学文本,然后提出疑问,师生共同释疑,替代了填鸭式教学。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得数学课堂生成的内容极为丰富。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总得来说,通过这次学习,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今后,我将期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这种学习,让我通过这条捷径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来帮助我更好地完成今后漫长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五篇:中国教育梦——全国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学习心得

《全国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学习心得

渊泉第二小学

仲付云

7月18、19日,我在武威市参加了为期两天的中国教育梦——全国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培训活动。在这两天中我聆听了全国四位著名特级教师钱守望、蔡宏圣、牛献礼和许卫兵分别展示的精彩课堂和学术报告,感觉受益匪浅。他们的新课标理念、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亲切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感觉到:“停下来,走出去,收获很大”。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听课或参加其它教研活动,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可以取得不少教学经验,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洗礼,进行反思,与时俱进。专家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彩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些特级教师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案例,展现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的讲解,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人久久难忘,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学艺术的永无止境,教学创意的无限美。在课堂上,课堂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而且有独到的见解,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影响,柔化了教与学的痕迹。特级教师们能宽容学生的不同意见,并且时时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思考。我叹服他们的自信,叹服他们的敏锐,叹服他们的知识渊博。听了他们的课,使我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与艺术化。下面我就重点谈谈从特级教师钱守望和牛献礼的讲座中得到的一些体会。

培训的第一天上午首先由钱守望老师给武威师范附属小学的学生上了一节四年级数学《亿以内数的认识》。整堂课的设计非常巧妙,有特色,取材抛开书本,选取生活实际中的内容,用极其幽默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了一种轻松而又严谨的课堂。从钱老师的课上,我感受到: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又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望。接着他作了《打造“动感课堂”的24个策略——我的“对话——分享”式动感课堂》的专题讲座,他的报告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生动、有趣、轻松、高效,他的打造动感课堂的24个策略是:

1、观念更新,理念内化;

2、读懂学生,高效对话;

3、读懂教材,明确目标;

4、适度拓展,开阔视野;

5、经历过程,自主建构;

6、训练语言,促进交流;

7、先学后教,少教多学;

8、教不越位,学要到位;9.、渗透思想,增加深度;

10、问题引领,增加温度;

11、植入文化,增加浓度;

12、局部美容,增加亮度;

13、数形结合,化难为易;

14、善于举例,帮助 理解;

15、巧设练习,提高能力;

16、积累经验,关注发展;

17、反馈及时,调控到位;

18、精心预设,动态生成;

19、生态课堂,应然选择;20、五字真经,好课标准;

21、培养习惯,掌握学法;

22、既为经师,又为人师;

23、走出误区,返璞归真;

24、渐行渐悟,幸福成长。

在“策略2”中钱老师提出要“读懂学生,高效对话”。要读懂学生首先要读懂学生的特点,第二要读懂学生的基础,第三要读懂学生的需要,第四要读懂学生的思路,第五要读懂学生的错误,第六就是要读懂学生的情感。想想自己在平时的备课中只是简单分析一下学生情况,便根据自己的思路设计教学,在课堂上很少去读懂学生的需要。通过听讲座我豁然开朗,生动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去关注学生的的思路、情感、需要……

在“策略9”中钱老师提到构建有“深度”的课堂,深度不是难度,是一种味道,是课堂的创新、亮点,是在常态课基础上找创新点。以前为了上好课,我也曾经好好研究过,思考过课堂,但结果就是提高了难度。钱老师提到亮点是对常态课的一种超越,但是是在常态课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我作为一名从教数学工作时间不长的老师来说,还没有自己的稳定的常态课,更不用说是创新了。首先要掌握数学教学的基础课,也就是去多角度去研究教材,在形式上可以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兴趣。

培训的第二天上午,我们观摩了特级教师牛献礼的一堂三年级数学《月历表上的数学奥秘》以及聆听了《让教为学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对“以学定教”的实践性解读》的专题讲座。这堂课充分展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数学从生活中来,又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特别是,学生在这节课中,得到了思维的训练,遇到问题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通过一次次猜想、验证、再次猜想、再次验证,得到了结论。在牛老师的一次次的引导下,孩子的思维方式充分暴露出来,不断地否定、改正、肯定,这样的课堂真正是学生的。牛老师的课真正注重了学生过程性经验的积累,更加注重思考力的培养。他说“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确实,学生学会了思考,将来孩子们才有创新意识呀!

观摩了牛老师的精彩展示课,聆听了他生动亲切的讲座,我主要有以下一些体会:

一、备课时注重过程,整体设计。

以前我们经常说数学的知识是人们规定的,但我从没想过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定,该怎么讲解。通过学习我知道首先要学会解读教材、学情、教学现状、众多知识点中的核心知识。其次要会问和想,问一问该怎样教学,教学中会遇到什么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想一想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放在中心位置来考虑 教学,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迈。学生也就学得轻松愉快。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二、上课时重点突出,脉络分明。

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牛老师说新课标给他的启示是:“教师境界就是课堂的境界,教师的眼见影响着学生的眼见。”是呀,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多么重要。牛老师他这堂课的构思非常好,一开始就用幽默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谈话,这不仅吸引了学生,而且给听课的老师也得到一种享受。在教学过程中,牛老师的课紧紧围绕着“问题驱动,促进思考。”引发学生一次次的猜想、验证。

三、注重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牛老师不仅让学生掌握新知,更重要的是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在教学新知时,他都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探究新知的,并且互动形式多样,注重主体参与。他在教学新知时不是急于告诉学生方法,而是通过让学生去观察、探索,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有时间讨论,多了一些讨价还价式的交流,而老师是忠实的听众,在听中又能及时捕捉到学生想法中的有价值的信息。

四、理想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应以学定教,思考怎么教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我在这次学习中学习到了“三不讲”: 学生已会的不讲;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三讲”: 教师集中力量讲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易混、易错、易漏点;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知识点;讲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教授不在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学生是否需要。

五、学会为理解而教。在教学过程中要过程与结果并重,在时间不充足时过程更加重要。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来理解,利用好的教学设计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意识、一个个问题的生成和解决过程中研究探索数学问题,体验分享探索成果。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潜能的开发、个性和主体性的彰显;从师生共同生命历程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

在这节课中,我看到牛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牛老师鼓励学生从头到尾的思考,他设计的问题是开放性的,又是有挑战性的,让学生在课堂中有东西可想,通过努力又能解决的。充分体现了“三讲三不讲”的教学理念。

通过听课培训,让我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另外,印象较深的是牛献礼老师主张把一切还给学生,即主张:学生能自己探索发现的,教师不提醒;学生能 通过思考描述出来的,教师不引导;学生能自己总结出规律的,教师不告知。牛老师对学生困惑处,不理解处,不会的进行了细致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由不知到知,由知道得少到知道得很多。

总之,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拓宽了我的视野,触动了我的心弦,让我有了很多的感悟。我将把优秀教师当作自己学习的目标,让我的课堂中多一些思考,做到少讲多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014年全国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