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推敲》教学设计
编辑:紫芸轻舞 识别码:69-1062706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7-08 21:12: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推敲》教学设计

《推敲》教学设计 宜兴市闸口小学 杨杰

【教材简解】:

《推敲》这个故事讲的是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不知不觉地撞进韩愈的依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定“敲”字,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故事情节动人,再现了诗人贾岛苦苦吟咏、字字斟酌的形象,表现了他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8个生字。绿线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4、在《推敲》中学习“推敲”,根据课后习题,掌握换词方法,学会推敲。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推敲”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语言实践中丰富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本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在读中品味文本语言,在学习《推敲》中学会推敲,学会揣摩语言、锤炼文字,并训练思维,努力落实“双基”教学,力求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设计思路】: 依托文本,感悟“推敲”的益处。是“推敲”,再现了贾岛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形象,显示了贾岛极为严肃的创作态度,使诗人赢得了“苦吟诗人”的雅号;是“推敲”让贾岛认识了韩愈,让“推敲”成为文坛上的一段佳话;是推敲,让人们在写诗和作文时,反复比较,多加斟酌,使所用字词更加准确、传神。

根据课文内容讲将“推敲”的故事。“推敲”的故事情节富有变化而又非常生动,文章的语言优美,尤其是其中的精彩细节非常感人,如表现贾岛的如痴如醉地创作时,抓住了“吟哦”、“比比划划”、“闯进”等动词,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养成“推敲”习惯。课文最后写道:“后来,人们就把在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推敲’。”善于“推敲”的文学大师、名人故事比比皆是。因此教学本文不能满足于学生能够感悟到“推敲”的好处和讲讲“推敲”故事,还应让他们养成“推敲”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推敲”导入

1、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2、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想不想听?

看这两个字该怎么写?师生共同书写课题。

3、指名朗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并知道故事主要内容的请举手。

2、(出示词语:和尚、惊醒、毛驴、妥帖、车辆、闯进、礼貌)自由读一读,想一想哪些字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同时,想想你读懂了哪些词语,还有哪些不懂的?

3、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4、交流故事内容。

(板书:访友赠诗、斟酌一字、冲撞仪仗、韩愈定“敲”)

三、体悟“妙处”

(一)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

3、简介贾岛: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题李凝幽居》一诗的创作过程,最能说明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

4、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理解重点句:

出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 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3)指导读好这句话。

3、观察插图(月夜惊小鸟):按顺序说图意;从贾岛的动作、神态和当时的环境,你看出了什么;给这幅画题名;拓展《题李凝幽居》。

4、指名感情朗读,其他学生指图体会。

(三)1、指导观察课文题目左侧的插图:用一句话说说图意。如果你就是长安街上的行人,看到贾岛骑在毛驴上“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会怎么想,怎么说?

2、贾岛骑着毛驴又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分别用“--”和“——”画出有关的句子)相机理解即兴、妥帖、恰当。

3、比较分析:

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觉进了长安城。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试做动作。

(2)指导朗读,读出贾岛此时那种如痴如醉的样子。

4、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互读,齐读。

(四)1、默读第四至六自然段,思考:贾岛是怎样闯进韩愈的仪仗队的?画出贾岛和行人在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时的不同表现,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指导朗读韩愈和贾岛的对话。

(1)练读:韩愈的话要读出责问,贾岛的话要读出诚恳、请求原谅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

(五)第七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犹豫不决”什么意思?联系上文,说说哪些句子写出了贾岛“犹豫不决”?

4、韩愈是怎样帮贾岛改诗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出示韩愈说的话。

(1)指名朗读。(2)说说“敲”字比“推”字用得好的理由。(3)出示“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是怎么知道“鸟宿池边树”的?(引导学生体会“敲”字是真实地写出了他当时的做法)

6、指导表情朗读这一段。

(六)第八自然段

1、过渡:同学们,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

2、齐读第八自然段。

3、师总结:是啊,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他字字斟酌,句句推敲,正因为这样,人们称他为“苦吟诗人”。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四、布置作业:

1、鼓励搜集古今中外文学大师或其他名人推敲的小故事。

2、交流小故事。

附:板书设计:

9、推敲

访友赠诗——斟酌一字——冲撞仪仗——韩愈定“敲”

严肃认真、锲而不舍

第二篇:《推敲》教学设计范文

《推敲》教学设计

一、概述

《推敲》是冀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这个故事讲的是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不知不觉地撞进韩愈的依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定“敲”字,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故事情节动人,再现了诗人贾岛苦苦吟咏、字字斟酌的形象,表现了他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学会14个生字,其中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教学中设计随文练笔,不同的练笔时机,给予听课者深刻的启发与思考。

教学《推敲》课文第3、4自然段时,出示:(1)贾岛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不小心闯进了仪仗队。(2)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文本,仔细比较。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到第二句比第一句描写更具体生动,从中体会到贾岛是一个有着钻研精神的诗人。再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体悟写法: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最后,总结写法,迁移练笔。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文中绘有两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一幅是贾岛拜访朋友,月下敲门声惊醒了小鸟。这情景使贾岛写下了一首诗。另一幅图描绘了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一边吟哦,一边做敲门、推门的动作,憨态可掬,栩栩如生,突出了他那严肃的创作态度。两幅图形象展现了课文主要内容。教学中要注意:

(一)感悟“推敲”的益处。

(二)讲“推敲”的故事。

(三)养成“推敲”习惯。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运用 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ppt,学生课下搜集有关诗人的诗句。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做“推”与“敲”的动作,生猜词语。

师板书这两个字。问:这两个字连在一起,成为一个词语以后是什么意思呢? 师:

“推敲”一词的由来还蕴藏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推敲。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复习情况

1、生字词

第一组:贾岛、和尚(点身份:和尚,)

第二组:韩愈(点身份:京兆尹(首都的市长))、仪仗队(图片加注释)

第三组:门闩(附图片)第四组:簇拥、避让、莽撞、宽恕 第五组:斟酌、推敲、妥帖、恰当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你能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吗? 板书:即兴写诗——斟酌文字——韩愈解疑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看来大家对斟酌“推”字和“敲”字这部分很感兴趣。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贾岛和韩愈分别是怎么斟酌“推敲”的?为什么贾岛冲撞了韩愈,韩愈不怪他,还帮他斟酌用哪个字好?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四)、精讲点拨

1、贾岛是怎么斟酌“推敲”的?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作者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1)什么是吟哦?那贾岛吟哦什么呢?(僧推„„,僧敲„„)(2)让我们学着贾岛的样子一起来做一做。(3)看到贾岛这个样子,大街上的人们会说些什么?(4)用一个词形容此时的贾岛你会用什么词。

(5)指名朗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再现当时的情景,让我们看到一个为了斟酌一个字眼如痴如醉的贾岛。

2、韩愈是怎样斟酌“推敲”的?

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读起来也响亮些。”

师:贾岛想了一路还犹豫不决,韩愈想了一会就有结果,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也来斟酌一下这两个字。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用“推”:给人的感觉是:„„ 用“敲”:给人的感觉是: 小结:是啊!还是用敲字更巧妙。

师:谁来当一当韩愈,说给贾岛听一听。指名回读韩愈的话

3、释疑:韩愈为什么不怪罪贾岛,反而帮忙斟酌呢?

4、出示:贾岛、韩愈斟词酌句的资料

韩愈:韩愈也是唐朝的著名诗人,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写的诗文在当时影响很大。他是一位语言巨匠。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贾岛:著名的苦吟诗人。苦苦地思索吟诗的诗人。为诗艺洒尽心血,几至忘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也因此锤炼出许多诗歌精品。后代诗人中甚至有人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侍之如神。

(五)、总结:通过这段资料你发现他们两人虽然身份悬殊,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斟酌词句。共同的爱好使他们演绎了一段文坛千古佳话。正是因为这一段佳话,后来,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七、教学评价设计

在教学中,我运用了表演、讨论探究、自主学习等教学方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推敲”,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如果贾岛当时碰上的不是韩愈,而是你,你会帮他出什么主意呢?推?巧敲?还是其他的词?小组之间可以讨论,但一定要有根有据。”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改为“拍”字,因为贾岛走了很长时间的路,沿着山路找了好久,好不容易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他肯定又累又饿,迫不及待的想见到他的朋友,也想快点进去弄点吃的,再好好休息一下,所以是“拍门” ;有的说改“推”字,因为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两人关系密切,用不着这么多礼节;还有的说“扣门” „„对于他们的答案我给予了肯定,孩子们俨然一个个小贾岛,一个个小韩愈,推敲的不亦乐乎。再就是让学生练说这个故事,不仅让学生再次回顾课文内容,以便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培养语感,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这节课中,学生在边学边演中兴趣浓厚,演的开心,学的灵活,相信这样的教学情景也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学完课文,我还尝试让学生推敲王安石的“绿”字之妙。让学生比较“绿”与“到”、“过”、“入”等词,从而感觉到“绿”字写出了春风吹后江南水乡那生机勃勃的景象。

八、帮助和总结

古往今来,人们念念不忘;贾岛、韩愈的人格魅力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茶前饭后,人们津津乐道,推敲的故事千古传诵,从而成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要感谢“推敲”——是“推敲”,再现了文坛的一段千古佳话;是“推敲”,让我们走进了“苦吟诗人”贾岛;是“推敲”,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和无穷魅力。启示:学了推敲这篇课文,你从他们身上读懂了什么?

——学习贾岛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能虚心受教。

第三篇:推敲教学设计

本课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推敲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诵读、讲授、谈话、想象、演示、创造性作业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推敲”的含义。复述故事。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首古诗(课件出示:《泊船瓜洲》)还记得这首诗吗?这首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家喻户晓,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指名读)大家知道这首诗中的哪一个字是王安石反复斟酌后才决定的吗?对,就是绿字,一个绿字使“春风又绿江南岸”成为文学史上的名句,王安石千锤百炼炼字炼意,也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请同学们有感情的再把这首千古名诗一起读一遍吧!(课件播放齐读录音)

2.看图画,猜诗句

接下来老师再请大家欣赏一幅图画,这幅画也和一首诗有关。请大家看图画,猜诗句。(课件出示图画。)师描述:请看,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寂,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是哪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呢?对,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课件出示诗句)

请大家读读这句诗,注意读准字音。那你们知道这首诗出自哪首古诗中吗?对,这句诗出自唐代的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贾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呢?请丁丁给我们介绍一下吧。(课件播放)老师搜集到了贾岛的一些著作。接下来请大家欣赏,首先来欣赏他的代表作《寻隐者不遇》,接下来欣赏《赴长江道中》,还有他的《剑客》《口号》。

在贾岛众多出色的作品中,这首《题李凝幽居》最具有代表性。请大家一起再来欣赏这首古诗

(课件出示古诗朗诵)

古诗的意境多美啊。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古诗时说过学好一首古诗必须要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你们知道这首古诗是贾岛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来的吗?请大家看下面一段资料来了解吧!

(课件出示文字和朗读读音)

原来这首千古名诗是这样得来的。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准每一句诗。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这首诗是贾岛最有名的代表作吗?让老师来告诉大家吧,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敲”字,至今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哩!想不想知道当时都发生了什么呢,一起来欣赏视频吧。

(课件播放故事视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文章的题目就是“推敲”。

(课件出示板书:推敲)让我们来看看文中是怎么描写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自学生字。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该怎么办呢?对,我们可以采取联系上下文、查找工具书、向别人请教等方法自学,现在请大家开始自由朗读课文吧。

(课件播放自由朗读录音)

大家读好了吗?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自学效果。

(课件出示生词)请大家读一读这些词语,看谁读的又快又准!请你们和同桌再来互相读一读这几个词语吧,大家读得可真认真,请冬冬带着大家齐读一遍这些词语。(课件播放冬冬读词)你们读的真棒啊!请你们来理解一下这几个词语的含义。(课件出示词语,边出示词语边出示含义)

2.了解作者

文章中还出现了一个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就是韩愈。请冬冬给我们把她搜集到的韩愈的资料介绍给大家。(课件出示,简介韩愈)老师还搜集到了一些韩愈的名言和古诗、著作,请大家欣赏。(课件播放)看了这些,我想同学们对韩愈这位大文学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通过刚才的检查和学习,我相信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又有所提高了。

(三)再读课文,了解过程

现在我请我们的学习伙伴冬冬丁丁合作给我们把这篇课文读一遍,大家要认真听啊!边听边思考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那么这篇文章讲了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呢?(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课文第一自然段就告诉我们了发生在唐朝。那么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2至9自然段,完成下边的填空。(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图画)

请大家看,图上是谁?在干什么呢?请你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有的同学说了贾岛骑着毛驴,一副思考的样子,请大家再想一想: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看看文章中哪些语句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

(课件出示第二段)。那么这一段中都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贾岛在认真专注的思索呢?

(课件播放学生录音)。同学们说的真好,这一段从神态、语言、动作上对贾岛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把一个鲜活的人物展现在我们眼前,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描写人物的习作中也能学会抓住动作、神态、语言等各方面来描写,这样就会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现在请大家带着自己的体会抓住重点词语来朗读这一段吧。(课件播放读书录音)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骑着毛驴认真思索的贾岛。那么,这一段告诉我们这时候贾岛当时正在反复斟酌。(课件出示板书)

就在他冥思苦想、反复斟酌的时候,韩愈的队伍“迎面而来”,路上行人纷纷避让,而贾岛却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完全沉浸在创作之中,对韩愈的到来浑然不知,不觉闯进了队伍里。这时候的大名鼎鼎的韩愈有什么反应,他和贾岛分别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自由朗读课文3至8自然段,想想事情的经过,并体会他们说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

有的同学说了韩愈的话用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用诚恳的、请求原谅的语气读。和老师一起分角色来朗读他们的对话吧。老师读韩愈的话,你们读贾岛的话。(课件出示3——8段,分角色朗读录音)

读的真不错,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韩愈最后决定用“敲”字。那你们知道韩愈为什么最后决定要用“敲”这个字,而不是“推”呢?请同学们讨论讨论,可能会有那些理由。

(课件播放理由)说得真不错,你们想不想知道韩愈当时是怎么说的呢,老师找到了韩愈的一番解释,让我们来看一看。课件出示(韩愈原话)

那么我们刚才学习的这一部分讲的就是(课件出示板书—韩愈解疑)

那么贾岛听了韩愈的解释,有什么反应呢?文章最后一段向我们讲述了故事的结局。(课件出示最后一段。并相机出示板书—确定用“敲”)请大家齐读一遍。

让我们再来欣赏这首《题李凝幽居》,体会韩愈的用词巧妙吧。欣赏了这首诗,请大家再来齐读一遍。

同学们,读完了这个有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推敲”这个词语的由来。什么叫“推敲”呢?(课件出示词语含义)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你对文章中的两个主人公有什么看法呢?他们都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大家和同桌讨论讨论吧。我请一位同学说说。(课件播放录音)是啊,他们俩都是善于思考,认真求学的大文学家,希望同学们要多学习他们的精神。

下边,让我们也。

第四篇:推敲教学设计(范文)

黄庄小学

史影焕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学会书写 11个生字。2,粗知文章的大意。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教学难点: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课题。

1出示图画,讲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在池边树上栖息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出示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问:你们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吗?介绍贾岛

(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法名无本,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未中。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和这个故事有关的人物还有一个韩愈。简介韩愈: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这两个人物有关的典故——推敲(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师范读,学生把不认识的字拼上音。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同桌互读。(我读一段给你听,你读一段给我听。直到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教师叙述:昨天已经要求同学们预习《推敲》这篇课文了,你还有哪些疑问呢?(课件展示预习题:1.会读下列词语:贾岛、韩愈、簇拥、斟酌、宽恕、莽撞 2.会写下列字:敲 尚 睡 驴 妥 街 闯 貌 3.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收集贾岛和韩愈两位诗人的资料,大概了解这两个人物。5.查词典或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皎洁”、“妥帖”、“簇拥”、“避让”、“斟酌”、“莽撞”、“推敲”、“宽恕”)

2、课件展示:贾岛、韩愈、簇拥、斟酌、宽恕、莽撞

(1)问:你们还有哪些字不认识?指名说。

(2)指名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强调“簇”的读音是平舌音“cù”,“斟、酌、恕”都是翘舌音。读准后齐读一遍。

3、课件展示:推qiāo()沉shuì()毛lǘ()和shɑng()tuǒ()帖 大jiē()chuǎng()进 礼mào()

二、自学生疑,探究释疑

(4)联系全文,说说“推敲”的意思。

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1‘出示自学要求,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1)借助拼音,小组合作记生字词。

(2)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在书上批注自己不懂得地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生字词。(自读、指明读,齐读)教师相机进行读音指导。

(2)指一行学生开火车朗读课文。了解朗读情况,进行朗读指导,读正确、流利 三 默读课文,概括内容。、提出默读要求: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引导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引导用词语概括。

4、相机板书。

第五篇:推敲教学设计

9.推 敲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即兴、吟哦、闯进、斟酌、推敲”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讲述这个故事。3.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用精炼的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梳理文章脉络,了解顺叙的叙事方法,提升概括文本的能力。

4.紧扣关键词句,领悟作者运用正、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并把这种推敲精神用到实践中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并把这种推敲精神用到实践中去。

难点:紧扣关键词句,领悟作者运用正、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轮读、指名读、交流、汇报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词的情况。

2.在初读感知环节,通过填空、用精炼的词语概括段意,提炼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进一步提升学生概括文本的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写批注、讨论、交流、分角色读、感情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感受人物形象,领悟文章写法。

4.借助复述课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学会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做动作,学生猜动词。(托、扔、抬、推、敲)

2.说起“推敲”一词的由来,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

3.师板书课题,并提醒 “敲”字右半部分的写法,学生书空,齐读课题。(师做动作学生猜,并用准确的词表述,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又为力求用词准确的推敲精神作了铺垫。)(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识、写。(1)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师重点指导生字“睡”“貌”“街”的写法。

(2)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

2.检查词语的识读和理解。(1)出示生字词

第一组:和尚 即兴 大街 毛驴 吟哦 斟酌 妥帖 闯进 第二组:簇拥 仪仗队 思索 宽恕 礼貌 莽撞

(2)学生分组认读生字词,重点指导“和尚”的“尚”读轻声,“吟哦”“ 斟酌”的读音。

(3)说说对 “妥帖”、“仪仗队”的理解。3.了解课文主要人物(1)了解贾岛:

①读了第一行词语你想到了谁?(贾岛)

②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介绍贾岛的句子,说说对贾岛有了哪些了解。③学生补充课前搜集的贾岛的资料。(2)了解韩愈

①同学们再看第二组词语,这次你又想到了谁?(韩愈)②找到文中有关韩愈的句子,用一句话介绍,学生借助课外搜集资料增加对韩愈的了解。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了“推敲”的故事?(2-7自然段)快速浏览这些段落,同桌讨论后完成以下填空题。贾岛去(),不巧(),结果留下()。

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这个字犹豫不决,结果他冲撞了()。韩愈最终认为还是用()好。

(2)找出对应的段落,并用几个精炼的词语概括段意,师根据学生的概括相机板书。

(3)师小结作者的写作顺序。

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了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事。(板书:起因、经过、结果)这是一种顺叙的写法,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使文章的层次同事情发展的过程相一致,脉络清晰,有头有尾。

(阅读教学要关注并经历“整体——部分——整体”的过程。这一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这里是经历第一个整体。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时,先让学生听故事,再引导学生填空并用精炼的词语概括段意,由易到难,层层推进。)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推敲”的缘由

过渡:贾岛为什么要斟酌“推敲”呢?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了1300多年前的唐朝,贾岛访友的那个夜晚。

1.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出示图,学生对照图读读第二段,用“—”画出描写这幅图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环境的宁静、美好,指导有感情朗读。

3.贾岛访友不遇,面对此景激发了贾岛的创作灵感,写下了《题李凝幽居》,贾岛创作的过程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即兴”。出示整首诗,学生朗读,感悟环境的“幽”。

(出示画面,再现情境,目的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入情入境,体会环境的“幽”,为下文斟酌推敲提供场景。)第二课时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精读3—7段,了解推敲经过,感悟推敲精神 1.学习贾岛推敲部分

(1)自由读课文3、4自然段,画出描写贾岛斟酌“推敲”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写写自己的感受。

(2)出示相关句子,学生交流,汇报。引导学生通过“吟哦”“推”“敲”“不知不觉”“闯进”(板书:一边…一边…不知不觉 比比划划 闯)体会贾岛思考时的投入,感受到贾岛认真斟酌字眼的钻研精神。

(3)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贾岛?学生结合图感受贾岛的专心、认真、入迷。加动作读,边读边体会。

(4)再读3、4段,引导学生找出其它可以体会到贾岛的专心、认真、入迷句子。从大街上的表现,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从中感受贾岛严肃认真、锲而不舍的创作态度。(板书:十分好笑 纷纷避让)

(5)总结作者通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并相机板书。(6)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贾岛的字斟句酌,如痴如醉。(贾岛推敲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在引导紧扣关键词句,感受贾岛严肃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的同时,领悟作者运用正、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情感目标与能力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2.学习韩愈推敲部分

过渡: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沉迷于推敲诗句,竟然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按照常理,他应该被抓起来,轻则关几天,重则打板子。路人都不禁为贾岛担心,可是结果呢?

(1)想象人物的身份和当时的情境,三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5、6自然段,再现当时的场景。

(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名一组分角色朗读,学生评读。引导学生韩愈的话读出责问的语气,贾岛的话读出请求原谅的语气。

(4)默读第7段,画出韩愈主张用“敲”的理由,同位交流。(5)引导学生思考用“推”的好处,学生针对“推”“敲”发表不同见解。①理由一:礼貌,学生想象情境,表演感受。

②理由二:宁静。联系上文“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体会以响衬静,使静更静,“敲”字的妙处。

③理由三:响亮。师补充说明原因:古人很讲究字韵,推的韵母是ui,敲的韵母是ao,所以说“敲”读起来更响亮些。

(6)后来,这首诗中的“推”就改成了“敲”。(出示诗句,读诗)

(联系身份,联系语境,联系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来考虑,不迷信,不照搬,这才是真正的推敲。用字用词不是因为对错,而是为了妥帖,为了恰当,学生针对“推”“敲”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本身就是一个推敲的过程。正如古语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3.走近推敲

(1)故事最终有了一个结局,但是,推敲没有结束,引读最后一段。

(2)联系上文理解“斟酌”“推敲”。

(3)学了《推敲》这篇课文,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贾岛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并让学生联系实践,明确今后写诗和作文时,也要反复比较,多加斟酌,使所用字词更加准确、传神。环节

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五)指导讲故事。

1.喜欢这个故事吗?我们也来试着讲讲这个故事吧。

2.讲故事不能像读课文那样死板,但也不能信马由缰,要有一定的条理,回顾课文看看课文是如何写这个故事的。出示故事脉络表(附表2),学生分组讨论,整理每一环节的关键词语。3.哪些地方的语气需要特别变化一下?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作出总结和提示:故事情节要完整、清楚,还要关注故事转折点,讲好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4.学生在小组练讲,指名上台讲,师生根据要求共同评价反馈。

(语文学习应呼唤积累,对于课内而言,讲故事是积累的一种有效方式。故事脉络表的运用使学生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自己提出关键点,以达到故事情节的清晰、生动,这也是一个学习运用,再创作的过程。)

(六)超越文本,实践“推敲”的方法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懂得了推敲的道理,我们不妨立即行动起来,学学贾岛推敲课后第4题的词语。2.出示课后题,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明确:“拜访”表现了贾岛对朋友充满敬意,并非一般性的“访问”;“即兴”说明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是即景生情,有感而发;“宁静”表示静的程度较深。

(在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知了故事内容,了解了什么是“推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一下“推敲”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也会欣赏、认同、向往、追求“推敲”了,学以致用得到了初步的落实。)作业设置:

1.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都像贾岛那样,做学问态度认真,力求完美。你还知道有关推敲的故事吗?课下搜集有关推敲的故事。

2.你有没有见过像贾岛这样严谨认真的人?出示图(一个学生在认真学习,旁边的学生在玩耍打闹)要求:试着运用正侧画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写一段话,并推敲自己的习作片段。(推敲是一种文化现象,让学生搜集推敲故事,也是一种对推敲文化的熏陶与传承。给学生提供场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仿写片段,并自己推敲既是对“领悟作者运用正、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这一能力目标的落实也是对实践推敲精神的深化,可谓一石二鸟。)

板书设计:

起因 题诗赠友 9.推敲

经过 贾岛改诗 一边…一边…不知不觉 比比划划 闯(正)严谨

十分好笑 纷纷避让(侧)认真 结果 韩愈定稿 礼貌 宁静 响亮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多措并举,培养自学能力。借助预习单,让学生独立识字、学生听录音感知课文内容,较好地预习了课文内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进一步培养。

2.循序渐进,提升概括能力。为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更完整地概括课文内容,我通过让学生填空,再用精炼的语言提炼出小标题,为学生完成理清文章脉络,以及讲帮事扫除了障碍,提升了学生的概括能力。3.有机结合,情感能力并重。在精读环节,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抓住关键词句,写批注的形式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弄明白正面与侧面描写均体现了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进而为后面读写结合的训练做好铺垫。不足之处:在精读感悟环节,如能放手让学生以演促悟,这样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由于学生语言积累与表达的能力不够强,在复述这一环节,有些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较多,而自己的语言运用较少,形成了半背诵半复述的状态。

教学建议:

1.在引导学生尝试用精炼的词语概括段意时,不必强求学生的用词是否与教师的预设一致,只要学生运用的词语精炼且可以概括大意即可。

2.由于文本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比较久远,建议在教学前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搜集有关当时历史背景的资料,课堂上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中国古代这种敬畏词语、沉入词语的品评风气——从表达的妥贴与精准出发的“推敲”文化,并继续传承。

《变色龙》教学设计

西关小学

乔 世

《变色龙》教学反思

――乔 世 梅

《变色龙》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课文,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和捕食、变色等生活习性。在教学中,如何引领同学们走进变色龙的世界,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让同学们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会变色龙的特点,掌握观察小动物的方法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下面我就本节教学谈谈自己的得失。这篇课文从外形、捕食、变色三方面描写了变色龙的特点,层次清晰、条理清楚。我在上课伊始就提出了一个可以说是总领全文的问题:变色龙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能浓缩成一个词吗?在教学中,我先出示了一张变色龙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特点,学生用一些零碎的词语来表达他们对变色龙的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中描写变色龙外形特点的一段话,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观察变色龙的?通过对三句话的读悟,学生很快理清了作者的观察顺序。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很快就找到了这个词——怪。接着我整堂课的教学就抓住这个“怪”字展开。先让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变色龙的“怪”。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深刻体会到底“怪”在哪里,圈画出印象深刻的句子。这样紧紧抓住一条主线组织教学,就使得整堂课的教学都有条不紊,重点突出。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默读这段话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变色龙擦写得如此生动?透过那些表现变色龙特点的词语,学生很快发现了,作者是抓住了变色龙身体各个部位的颜色、形状等方面的特点来进行描写的。此时,我趁机引导学生总结出了观察小动物需要注意的一些方法,即仔细观察、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来写。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我读写结合不仅仅是单调的读写结合,我采用了给变色龙设计一张名片这种很新颖的方法来进行,这样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写的积极性。给变色龙设计名片贯穿了整堂课的教学,学生每学习完课文的一部分,就在名片上写一段话。如学生学习完变色龙的外形,就在名片上介绍变色龙的外形。这样读写结合,更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促使学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推敲》教学设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