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音乐素养》教学设计
编辑:风华正茂 识别码:69-1021483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6-03 22:47:24 来源:网络

第一篇:《音乐素养》教学设计

《音乐素养》教学设计

济南市历下区素质教育实践中心 卜素琴

教学目标:

1、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我国古典乐器、西洋乐器。

2、欣赏世界音乐名家代表作。

3、认识了解国粹京剧。

4、通过对以上内容初步的学习,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欣赏水平,培养学生热爱美、追求美得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微视频,学生欣赏。2.老师根据微视频介绍的相关知识。

二、提出新课题

1.大家对我国的古典乐器有多少了解呢?

2.再次观看微视频。全面了解我国古典乐器的种类及特点。我国的古代乐器根据制作使用的材料,分为金、石、土、革、丝、木、瓠、竹八类,称之为“八音”。

金:如编钟、、铙

石:如编磬

土:如埙

革:如鼓

丝:如琴、瑟

木:如柷、敔

匏:如笙、竽

竹:如箫、笛、管、篪

三、了解西方乐器

西方乐器分为:弦乐器、木管乐器、钢管乐器、敲击乐器。

四、介绍典型的音乐名家及代表作品 欣赏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6—1827.03.26),男,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第二篇: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它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是音乐基础课,必修课。它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是我国各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各专业的入学必考科目和入校后的必修科目。同时也是目前器乐考级必须配套的音乐理论基础。是培养学习音乐人的全面音乐素质提高的一门重要学科。

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学习音乐素养就等于是一个机械地弹奏和歌唱的机器人,他就无法去理解音乐、懂得音乐、表现音乐。所以,学习音乐素养是为了全面提高学员的音乐综合素质,并且以此促进学员对专业科目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

当前,在学习音乐素养上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在老师方面,认为一节课时间有限,大部分时间用在乐器演奏教学上,那有时间去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素养?这种想法,容易产生演奏能力与音乐素养能力严重脱节的现象,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它直接表现出学生识谱速度慢,识谱错误率高,对音乐内涵不能领会,致使练琴效率变低,学琴周期拉长,压力增大,兴趣消失。在家长方面,忽视音乐教育规律,拔苗助长,不顾孩子的实际水平,一味要求老师赶进度,赶级别,致使老师只能舍弃音乐素养课程的教学,即使考级通过了,也只能停留在会弹一、二首曲子,其他什么都不会,造成这种情况是学琴者极大的不幸,也是老师和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时间上的一种浪费。

那么,怎样去重视音乐素养的培养呢?

1、提高认识。音乐素养是一门音乐基础课,它是每一个学习音乐的人所必须掌握的。它的重要性,就好比汉字、词语、语法结构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一样。音乐素养教学不是可有可无,可学可不学的问题,它是音乐的基石。音乐素养在音乐学院及附中都是必修课,是考音乐院校必考科目,也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必考内容。更是学生学习乐器的入门课程。实践证明,学习音乐素养的学生,能够具有听辩、唱读、视奏、欣赏四项能力。听辩——能听辩各种节奏及标准乐音;唱读——能拿到乐谱即可视唱;弹奏——能拿谱即可视奏;欣赏——能欣赏、理解或表现音乐内涵。如果你不具备这些素质,你就不具备学习音乐的能力。所以,音乐素养教学是学习乐器的学生必学的课程之一。

2、熟悉教材。中国音协音乐考级委员会编的《音乐基本素养考级教程》是目前推广使用的基本教材。这本教材有以下特点:(1)从我国当前社会音乐教育的水平出发,考虑到业余学习音乐的现状,教学能力,考级实施条件等因素,是一个易教易学的初级教材;(2)教材在内容设置,进度安排和考级方法上都充分考虑到为学习乐器的考生服务的,有助于考生学习乐器学得快,学得好,用得上。(3)教材内容和考级方法以素质培养为主,技能锻炼为辅,强调基础性、实践性、循序渐进与可操作性。这本教材的内容共分四级:一级较简单的视唱练耳(听辩、摸唱、视唱);二级一般程度的视唱练耳(听辩、摸唱、视唱与听写)基本乐理答题;三级较复杂的视唱练耳,调式与和声基础,二声部听写;四级有关曲式、乐队构成、音乐风格等基础音乐知识。

3、掌握方法音乐素养的教学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兴趣教学为主,可以通过节奏游戏,听音摸唱、儿歌教学、听写竞赛等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防止枯燥的理论教学,在听音练习上要以感受乐音为主;在音乐欣赏上要以陶冶情操为主;在音乐思维上要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主,要以教材循序渐进的原则一级一级的学,不要跳级,要多做练习,多动手,多写作,不要硬记理论概念。要和学习乐器结合起来,加强视唱能力的培养,提高读谱速度。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可以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素养的兴趣,提高学习进度。

4、参加考级通过音乐素养的考级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素养的积极性,检验学习成果的很好的途径。从考级内容上大致是:一级全部面试,没有笔试。主要是节奏模仿、音高摸唱、旋律短句摸唱,由评委通过电脑随机抽题。二级包括面试和笔试两项。内容为视唱1题,视唱时可采用首调、固定调唱名法,也可以用“啦”来唱。笔试内容为音程及和弦听辩、节奏及旋律听写填空、乐理应用和音乐术语。也是由评委通过电脑随机抽题。三级包括面试和笔试两项。内容为视唱1题,视唱方法同二级。笔试内容为和弦听辩、听写、乐理应用和音乐术语。其中听写单声部旋律2题,二声部旋律1题,和弦连接2题。也是由评委通过电脑随机抽题。四级全部为笔试,形式为听辩、判断,内容为乐器类别、名称、西方音乐风格、世界地域音乐、亚洲音乐风格、中国戏曲音乐、中国说唱音乐、中国器乐音乐、世界流行音乐、西方著名作曲家及其音乐风格、音乐术语等11个方面。

在大学里的音乐专业学习是两年的课程!现在的钢琴考级也有规定要配合着考音乐素养,培养全面人才!

什么是音乐素养?

广义的讲,音乐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审慎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所谓的音乐的定义仍存在着激烈的争议,但通常可以解释为一系列对于有声、无声具有时间性的组织,并含有不同音阶的节奏、旋律及和声。音乐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来体验,最传统的一种是到现场听音乐家的表演。现场音乐也能够由无线电和电视来播放,这种方式接近于听录音带或看音乐录像。有些时候现场表演也会混合一些事先做好的录音,如DJ用唱片做出的摩擦声。当然,也可以制作自己的音乐,通过歌唱,玩乐器或不太严密的作曲。甚至耳聋的人也能够通过感觉自己身体的震动来体验音乐,最著名聋音乐家的例子便是贝多芬,其绝大部分著名的作品都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后创作的。人们想学习音乐的时候会去上音乐课。音乐学是一个历史的科学的研究音乐的广阔领域,其中包括音乐理论和音乐史。音乐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极大量的音乐流派已经发生变化。人种音乐学作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这些流派起源及发展的学科。

第三篇:关于音乐素养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音乐·

关于“音乐素养”

在“标准”中,“音乐素养”已成为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关键词。关于什么是“音乐素养”,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哲学家戴维·埃里奥特在他的《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齐雪、赖达富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2_年版)一书中,给出了这样的定义:“音乐素养等同于音乐理解,而音乐素养(总是包括聆听素养)是多维的有效理解(或实践),而后者在本质上是程序性的和处于情境中的。也可这样来表述,艺术性的音乐制作和专业的音乐聆听涉及一种多维的、相关的、连贯的、生产的、开放的和可教育的认识,这就是音乐素养”(见该书67页)。这段文字对中国读者来说,显得有些深奥。如果将“音乐素养”理解为“音乐能力的总和,即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表现能力、音乐创造能力,以及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修养”。这些能力和修养的形态和内部关系,确实如埃里奥特所述,是“一种多维的、相关的”,获取这些能力和修养的渠道,是“开放的和可教育的”,全部产生自音乐艺术本体。

学校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即是学生音乐素养形成的过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音乐素养的形成作出如下表述:“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另在“课程设计思路”第三条中亦有与之近似的文字:“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所应达到的标准,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其本身就是学生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则强调“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进音乐素养”。对于获取音乐素养的渠道,“标准”明确提出:“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有效提高音乐素养”,突出音乐实践的重要性。

“标准”为何如此突出强调“音乐素养”呢?这应该从“音乐素养”与“音乐审美”密不可分的角度来认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课程最重要的基本理念,而“音乐审美”不是空洞、虚幻的目标或口号,其内涵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其中,“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依靠的是建立在音乐听觉能力之上的对·国培计划(202_)—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音乐·

音乐艺术的有效理解。“沟通”和“交流”离不开音乐听赏及以演唱、演奏为主要形式的音乐表演活动。“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则需有“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修养”。这一切,均属“音乐素养”范畴。音乐审美能力既是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由音乐素养支撑的。这种同一性与二元性的重叠,构成了“音乐素养”与“音乐审美”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可以将“音乐素养”与“音乐审美能力”分开解释,那么,简而言之,“音乐素养”是形成“音乐审美能力”的根基。

遗憾的是,在音乐课程10年实验过程中,“实验稿”未能对“音乐素养”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关系,在文本内容上加以必要的阐述,忽略了对“音乐素养”本身应有的强调,客观上造成实践中“音乐审美”一度被架空的倾向,不利于有效音乐教育的实施。正因为从实践中认识到培育和发展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性,“音乐素养”一词便成为“标准”文本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关键词。

·国培计划(202_)—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第四篇:素养大赛教学设计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探究,明确不规则的物体可以通过排水法计算出它的体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运用具体方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难点:掌握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具准备:课件、量杯、尺子、土豆、长方体容器、正方体和长方体。学具准备:每小组一个量杯、一个土豆、一块石头、实验记录单、、一桶水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在盒子里放几种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学生猜老师会拿出什么形状的物体。拿出正方体和长方体时,复习体积计算公式。

2、拿出石头、土豆,跟正方体、长方体相比,揭示规则物体与不规则物体概念。

3、揭示课题,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又该如何计算呢?(板书课题)

二、启发诱导,进行探索

(一)用量杯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出示实验一(测量橡皮泥的体积,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2、出示实验二,怎样很好的测量土豆的体积呢?你有什么好办法?(1)分组实验,用量杯测量土豆体积。巡回指导。(2)代表汇报实验过程、方法、经验。(3)全班小结,归纳实验注意事项。

(二)用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

(1)、如果没有量杯而只有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还能用排水法测量图中鹅卵石的体积吗?

(2)、分组实验,学生做记录,全班汇报。

三、课堂总结,设置疑问

第五篇:文明礼仪素养教学设计[范文]

第五单元家庭礼仪之日常起居礼仪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意识到文明礼仪就在我们身边,体会起居礼仪的重要性。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起居方面该做些什么,让文明起居进入家庭,使文明礼仪教育见效。3.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修养,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

教学准备:

礼仪三字经朗诵及歌曲 教学过程: 1.活动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的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礼仪之邦的美称源远流长,这是我们的骄傲和财富。祖**亲以自己的传统美德养育着无数的炎黄子孙。你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让我们从小做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孩子吧,全班齐唱《我爱我家》 2.出示课件:《零乱的房间》 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3.同学们,我们从小就要学习礼仪,用礼仪,重语言,更重行。让文明之花处处开放。同学们我们齐声朗读礼仪三字经 4.现场采访

a.当你早上起床后,你该干什么?怎么做?

b.出示课件(学生书房摆设整齐),你自己是怎么做的呢? 5.朗读礼仪体验和礼仪小博士 6.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第五单元家庭礼仪之家人相处礼仪

教学目标:

明白“家人”对我们的意义,该如何与家人相处,该注意哪些礼仪。教学过程:

一、.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儿歌找朋友引出礼仪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问题:请同学描述自己与家人(特别是长辈)或者邻居、朋友是如何相处的?(提示:是否孝敬长辈?举例子表明)

二、视频播放:介绍亲属称谓:对父系亲属的称谓、对母亲亲属的称谓;敬称、谦称;亲属合称称谓。

提问:令堂、令尊等是称呼对方的谁?

三、家庭礼仪

(一)孝敬尊重长辈

1、听从父母的教诲

2、理解长辈,关心父母

3、孝顺父母,牢记父母的生日

4、主动参与家务劳动

(二)同辈要礼让,称呼的礼仪

四、表演你和家人之间的相处礼仪

五、诵读礼仪三字经和礼仪小博士

六、小结:

回顾本章所学重点内容,评价学生的表演、参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七、总结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长辈如松柏,曾为自己遮挡生活中的狂风大雨,帮助自己茁壮成长;长辈如灯塔,在自己人生的茫茫大海中为自己导航,助自己到达成功的彼岸;长辈如朋友,总是自己在最需要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共同度过风风雨雨。爱长辈,就给长辈送最需要的礼物。

第五单元家庭礼仪之做客、待客礼仪

教学目标:

1、培养儿童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和从内心对客人友好的感情与态度。

2、通过组织开展“我做文明小主人”活动,融知识于行为之中,让学生学习待客的礼节,养成基本的文明习惯。

3、增长学生的社会生活知识与经验,妥善解决“陌生人来访”的问题。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待人接物,增进主客间的友谊,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生活中遇到问题能想办法解决。教学过程:

一、议一议,感受接待礼仪

1、师导入: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今天老师带来几段录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2、师述:录象中的外宾和外校的老师是客人,我们是怎样接待他们的?想想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客人受到我们的热情接待会怎样想呢?

3、回忆1:你做过客吗?别人怎样接待你的?你的心情怎样?

4、回忆2:你家经常有客人来吗?你喜欢他们吗?你是如何接待他们的?

5、揭示主题:家里来了客。

二、看一看,学习待客方式

1、出示图:(1)盼盼把小朋友请进自己的房间,和他一起搭积木。(2)盼盼随父母送客,挥手说再见。

2、讨论:客人来到家,盼盼是怎么做的?客人离开时盼盼又是怎么做的?你觉得他表现得如何?

3、师生读读图上的儿歌,相互再介绍一些接待客人的方法。

三、演一演,模拟待客情景

四、有礼有节招待客人.1、在日常生活中,客人来时,我们有些小朋友不懂得尊重别人,不能正确待客,弄得客人很尴尬。

2、出示图,内容是:客厅里爸爸妈妈正在陪客人说话,周围几幅特写小主人“人来疯”的图。

3、图中小主人在干什么?他这样做好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懂得:打扰大人说话,在客人面前打开礼物、当着客人的面向父母要东西等行为是“人来疯”,是很不礼貌。

4、小主人这样的行为,客人看了心里会怎样想呢?让我们去做个现场采访吧。播放录象(学生采访客人的情景)如果你是客人,以后还愿意来他家做客吗?

五、陌生人来到我家

1、师述:小朋友,当你一个人在家里,陌生人来了怎么办?

2、出示图:内容是:圆圆独自在家,遇到一陌生人敲门。

3、讨论: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

4、分组表演:自由组合,把日常生活中独自一人在家遇到陌生人敲门的情形表演出来。

5、总结:在生活中,客人来了我们要热情待客,做一个文明的好孩子。

六、制作贺卡,相互赠言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接待客人礼仪方面的名句、名言。

2、学生自由设计并制作“待客礼仪贺卡”,写上格言,赠送给好友,相互勉励。

3、评一评班级中的“待客礼仪之星”,把他们的照片写在“文明礼仪树上”

4、播放《乖乖熊请客》的歌曲,师生一起活动,边歌边舞。

第五单元家庭礼仪之家庭就餐礼仪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情境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学会就餐的基本礼仪。

2、培养学生文明就餐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知道怎样是文明用餐

教学难点:把学到的用餐礼仪运用到生活中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我们每天都在吃饭,但是你真的会吃饭吗?是应该这样吃吗?

(二)讲授 师:刚才我们共同分析了这些同学在餐桌上的不文明的举止。我们小学生正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阶段,文明就餐也是体现我们文明素养的一个方面,今天,这节课就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学习餐桌礼仪(板书课题),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用餐礼仪呢?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做总结归纳:(1)吃饭之前,先把手洗干净。

(2)入座时应请长辈先坐,自己才可入座。(3)入座后姿势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

(保持上身挺直,双手自然摆放在桌面边缘,整个用餐过程都不能趴在桌上,脚踏在本人座位下。用胳膊肘支在桌面上和用手托下巴都是不好的做法。)

模拟练习的用餐姿势。先请一、二位同学到台前用餐盘练习用餐的姿势,一人练习,大家评议,全员练习。

(4)就餐要文雅,要细嚼慢咽。

(5)不要挑食,不要剩“碗底”,更不要独食,父母给自己做好吃的,也要让父母先尝或给他们留部分。(6)正确使用筷子,不要敲筷、扔筷、插筷、舞筷。

筷子是中国人吃饭的主要工具,我们握筷姿势应规范,吃饭时需要使用其他餐具时,我们就先把筷子放下。用筷子敲打碗盘桌面,用筷子指点别人,这也不应该。

(7)喝汤的时候,把筷子放下,然后再拿调羹。不要用筷子在食物里搅来搅去。喝汤不能发出响声。(8)口含食物不要与别人交谈。

师:同学们大家想一想口含食物有什么危害?

(9)如果比长辈先吃好饭,那么要对桌上的长辈说:“我吃好了,你们慢慢吃。”然后离桌,去洗手和擦嘴。

师:大家想一想在学校我们就餐时应该怎样做才是文明就餐呢?(10)出示儿歌

文明就餐好

饭菜已摆上,用餐讲礼貌。先请长辈坐,自己再坐好。不要高声语,碗筷别乱敲。细嚼又慢咽,偏食可不好。饭菜不浪费,文明就餐好。

(四)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餐桌礼仪,当我们拿起筷子的时候,当我们与长辈、同学共餐的时候,当我们离开餐桌之前,记住用你的行为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更多的人知礼懂礼。

第六单元社会礼仪之邻里相处礼仪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礼仪及友好相处的基本要求。

2、形成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意识,做一个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让学生讲述邻里之间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真实故事,了解邻里友好相处的一些基本要求。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邻里之间”,请大家说一说,“邻里”是指什么意思?

邻里是指住在自己家庭附近的人们,无论在乡村还是城镇,人们都有自己的邻里”。

二、故事会

学生以小组,讲一讲“邻里之间的故事”,根据课前学生对父母的访问所得,讲邻里之间日常生活中所活中所发生的真实故事。各小组派代表讲故事

三、全班交流

在每个代表讲完后,鼓励其他学生发言,评价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概括和高,肯定学生的故事和发言。

四、小组讨论

邻里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什么?邻里之间互相不交往行吗?邻里之间交往应该注意什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学生针对问题以小组进行讨论。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汇报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

五、小组制作: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各小组合作制订一份“邻里文明和约”,写完后贴在教室的板报上。

六、教师归纳总结

1、尊重邻里,和睦相处。

2、关心帮助,增进友谊。3、友善自律,宽容理让。

第六单元社会礼仪之求助问询礼仪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求助、问询。

2、认识求助的注意事项; 教学安排: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引入:天堂和地狱的区别

一个人想知道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他先来到地狱,地狱的人正在吃粥。但奇怪的是,一个个面黄肌瘦,饿的大喊大叫,原来他们使用的勺子有一米多长。虽然争先恐后盛粥往嘴里送,但因勺子比手长,就是吃不着。“地狱真悲惨呀!”这个人想。然后,这个人又来到了天堂。天堂的人正好也在吃粥。一个个却红光满面,但奇怪的是,天堂的人使用的也是一米多长的勺子,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在互相喂对方。

2、什么是求助、问询?

小组讨论,什么是求助、问询? 一)求助是一种生存的能力

一个朋友,在昆明生活,在生活中她是一个典型的“路痴”,但她从不怕迷路,甚至认识的路比昆明本地的丈夫认识的还多,因为她懂得求助于他人,她说,其实路就在嘴上。

二)求助是一种习惯 三)求助一定要及时 四)学会求助

求助不是脆弱,不是懦弱,不是软弱,更不是不自信的表现,反而是一种软化剂,让我们不知成为知之,让我们生活更充满阳光。

3、支持系统

如果你遇到困难,请写下你可以求助的人的名字

• 家人 • 同学,朋友 • 社会专业的服务机构

4、相信生活站在自己这一边

同样的半杯水,有人惊喜,有人悲叹。

小结:任何事情,至少有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法。当你感觉到没办法时,那只是说明你之前用的方法没有效果,有效的方法暂时还没找到。

央视二套“开心辞典”栏目,你有三条求助热线可用,一是请求去掉一个错误答案,二是向现场观众求助,三是向亲友拨打求助电话。

5、建构你的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指通过个人的社会网络带来的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1)、建立诚信的形象 李嘉诚的故事。

(2)善于沟通,保持适量社交半径 朋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3)、珍惜拥有的情谊(有一份恰到好处的问候与祝福会延续你们之间的关系)

6、总结:善于求助是一种能力,坦然接受他人帮助更是一种自信,这种自信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回报他人并坚信自己值得帮助。让我们学会求助、乐于助人,懂得感恩,我们的人生将更加精彩。第六单元社会礼仪之接打电话礼仪

教学目标:

1、学习接打电话的礼貌用语和注意事项。

2、感受接打电话的乐趣,愿意在接打电话的过程中表达出自己的感情。体会与人正确愉快地交往。教学重点:学习接打电话的礼貌用语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感受接打电话的乐趣,愿意在接打电话的过程中表达出自己的感情。体会与人正确愉快地交往。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打电话》引出活动主题,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1、你们会唱打电话的歌曲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2、你们知道歌曲里唱了一件什么事情吗?(两个娃娃打电话的事情)

教师小结:刚刚我们唱了一首《打电话》的歌曲,歌曲里唱了一件两个小娃娃打电话的事情。

二、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打电话的经验。

1、你们平时打过电话吗?你都和谁打过电话?

2、请你和好朋友说说,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经验。教师小结:根据孩子的讨论结果进行小结。

三、引导幼儿学习接打电话时的礼貌用语和注意事项。

1、老师在口袋里拿出一部手机,手机铃响了:喂,您好,请问你找谁?„„请稍等,我正在给小朋友上课,等下课后再打给你,好吗?再见!

2、引导幼儿回忆并复述刚才老师打电话的内容:小朋友,老师刚才在做什么?都说了些什么?

3、请幼儿说说打电话时应该怎样礼貌地与人交谈(引导幼儿举手告诉老师)

教师小结:在接打电话时,主动拨电话的一方要先说自己是谁,再说要“请”谁来接电话;打错了电话时,要说“对不起”;接电话的一方要说“请问您找谁、请稍等、对不起,您打错了”等;双方在接打电话时都要主动说“您好”,挂电话时都要说“再见”。

4、谁知道还要注意哪些打电话的问题呢?

引导幼儿说出:打电话的时间不要过早或过晚,以免影响别人休息;也不能在别人工作、学习或有事的时候打电话。

四、幼儿尝试用礼貌用语两两结伴玩“打电话”的游戏。

1、刚才小朋友们都了解了应该怎样打电话了,那我们现在就把自己的一只手当做小电话,和身边的小朋友来玩一玩“打电话”的游戏吧!

2、带领幼儿玩打电话的游戏尝试使用各种礼貌用语。

五、制作“电话”。

1、刚才小朋友们都学会了怎样打电话了,可是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学做电话呢?

教师小结:把毛线的一头绑在牙签上,将毛线的另一头从杯子上面的小洞穿过去后来出来,然后再穿过一个杯子,将毛线绑在令一个牙签上,瞧!电话就这样做好了。小朋友在区域活动时也可以去试衣试。

2、引导幼儿用毛线、一次性纸杯制作“电话”。

六、结束活动。

1、电话是方便人们相互联络的工具。在接打电话时,我们不仅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还要选择适当的场合和时间。

活动延伸:引导学生在区域活动时学做电话。

第六单元社会礼仪之文明出行礼仪

学习目标: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习重点:1.通过读新闻、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3.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三、活动过程: 1.猜谜语:

(1)白色线条地上躺,不怕雨雪和冰霜,行人踏在它身上,交通安全有保障。谜底(人行横道)(2)圆圆三只大眼睛,十字路口做卫兵,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起提个醒。谜底(红绿灯)2.学习过程

(1安全常识的学习:

①路上行走要做到,三要三不要:交通法规要学懂、要记牢、要遵守;走在路上不奔跑、不吵闹、不打逗。

②汽车上有两只大眼睛,是照明用的;还有两只黄色的小眼睛,是表示方向的转向灯。黄色小眼睛闭着是直行,睁着右眼是向右转弯,睁着左眼是向左转弯。3.看视频,议一议:

(1)视频内容: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发生了车祸。(2)议一议:

这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我们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3)纠正学生的错误。

(4)由小品,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感受。4.知识竞赛:

5.学习儿歌《过马路》: 6.课堂总结:

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举行的“安全你我他”让我们知道了: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通过这次主题中队活动,大家增长了不少交通安全知识。今后,不但要自己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还要向我们身边的人宣传,人人争做做交通安全小标兵。同学们,愿你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音乐素养》教学设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