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整改措施
安全整改及预防措施
编辑:空谷幽兰 识别码:123-296682 整改措施 发布时间: 2023-04-03 05:08:0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安全整改及预防措施

安全整改及预防措施

一、安全整改措施

1、施工临时用电宿舍拖地照明电线按规范进行布置,工地东侧调直机配电箱损坏的漏电保护器进行更换。

2、对部分未进行覆盖的洞口进行及时覆盖和固定。

3、电梯安装人员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4、卸料平台堆放的料及时倒运。

二、安全预防措施

1、坚决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国家安全方针、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严格执行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加强对宿舍用电的检查力度。

3、对预留洞口及时进行覆盖和固定。

4、加强对施工电梯安装人员的作业监管。

5、对木工班组加强安全教育,对卸料平台堆放的物料及时倒运。

2013年11月6日

第二篇:预埋件整改及预防措施

预埋件整改及预防措施

一、问题现象: 部分预埋件锚爪规格、间距、弯折角度未达到设计及《预埋件图集》中规定的要求; 1.原因分析:(1)操作工人责任心及质量意识不强,未理解透图纸及图集要求;班长未能履行一级质检的职责;

(2)下料单技术人员及相关制作管理人员技术交底不详尽,且没有尽到现场监督和技术复核等责任;

(3)质检员中间控制和跟踪检查力度不够;

2.处理方法:锚爪规格与设计不符的,应按设计要求切除重焊;锚爪间距不够的应按设计规格及间距大小增加锚爪;弯折角度不够的,应按设计要求加以调整;

3.预防措施:由班组长带领操作工人认真学习图纸、图集及相关规范,吃透预埋件下料单中的技术要求,技术人员必须认真交底,预埋件使用前要认真核对料单,发现不符,立即整改;质检员也要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加大跟踪检查力度。

二、问题现象:-100(*)×8mm预埋件有些焊缝高度不够,新补锚爪存在少量夹渣、气孔; 1.原因分析:

(1)操作工人焊接时不认真(夜班操作),焊接速度过快;(2)焊接电流没有掌握好;(3)焊条潮湿; ⑷焊接面没有清理干净(含锈);

2.处理方法:在有气孔和焊缝不够高的部位补焊,直至达到要求;

3.预防措施:不用潮湿焊条,受潮焊条焊接前必须烘干,并放入保温桶内备用;焊前一定要将焊接面上的污物、杂质、铁锈等清理干净,操作工人要认真仔细,不可随意乱调电流。

三、问题现象:预埋件焊接过程中,部分埋件有焊接变形未及时校正;

1.原因分析:

(1)连续焊接时间过长;(2)变形后没有及时校正;

2.处理方法:采取机械形式将变形部位校正到原来形状;

3.预防措施:采取间歇焊接、跳焊、缩短焊接时间等方式减少变形量,若有变形及时校正复原。

新疆××直属××三期扩建项目部

二○××年四月二十九日

第三篇:施工现场安全预防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预防措施

施工现场危险源分析及安全风险评价,危险源部位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触电事故。这里主要讲的是由于电线,电器设备等漏电引起人员触电,工人在电气作业工程中引起的触电伤害,其他施工人员不慎引起的触电事故。触电事故在这个施工现场可分为低压触电事故和高压触电事故。从危害性分析,触电事故轻则造成人员受伤,设备损坏,重则可致人员死亡,甚至群死群伤的安全事故,加上施工现场从工程到工程结束,都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因此,触电事故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从触电事故发生的部位来讲,施工现场的各种电动机械设备,电线,电缆,配电箱,配电室,等因漏电引起或作业过程中发生的触电,塔吊作业和其他作业过程中触碰到高压线引起的高压触电事故,生活区的照明用电和家用电器设备等有发生触电。触电原因是接线不正确,线路设备老化漏电,电器设备使用不安全,雨水淋湿漏电,没有用电安全保护措施,没有及时进行用电安全检查等。

预防触电事故的基本措施:绝缘,屏护,安全间距是安全用电的三大措施。首先,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须由技术编制专项临时用电方案,现场的用电布局,全用电都以方案为标准。其次,遵守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现场布线必须安全三级配电,两级漏电保护,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电保护的基本安全规定,从硬件设施上实现用电的“本质安全”。第三、从用电安全教育上进行预防,电工作业人员必须经国家专门机构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在入场前还要经过安全教育才准上岗,还要教育其他人员遵守安全用电的制度,不乱拉乱接电线设备。最后,是用电安全检查,项目部电气主管和安全员将对现场施工班组安全用电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施工班组安全管理人员和电工也必须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

(二)、高处坠落事故。该事故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也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之一。施工现场发生高处坠落的部位有:满堂架脚手架和外脚手架的搭设和撤除作业过程中的坠落。以脚手架为站立面的其他工种作业时引起的高处坠落。临边、洞口处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坠落。梯子、马凳上作业的坠落。外墙面作业活动中引起的坠落。脚手架和卸料平台搭设质量问题引起的坠落。塔机安装、运行、拆卸、维修过程中引起的坠落。其他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的坠落事故。高处坠落事故的危险性很大,一旦发生,轻则受伤,重则死亡,如因脚手架搭设质量或施工质量引起的高处坠落事故,会导致重特大事故。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措施:脚手架搭设前必须编制专项方案,现场洞口、5临边及深基础边采取栏杆防护和安全网结合的防护措施。登高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作业前的安全教育,遵守登高作业安全规定,拴好安全带。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病,贫血病等高空作业禁忌人员,严禁从事高空作业。加强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三)、坍塌事故。施工现场坍塌事故主要发生于基础作业阶段的土方边坡,脚手架搭设因质量问题引起的坍塌,及其他因施工质量引起的坍塌事故,挖机土方作业时压垮边坡引起的坍塌等。边坡土方坍塌的原因是放坡度不够,没有降水使土质含水量大,雨水量过大引起土体重量加重,堆土距离边坡近及堆土量大,机械设备距离边坡近或产生振动等。脚手架坍塌主要是搭设质量原因引起或搭设方案不正确。坍塌事故可致人员大量伤亡,机械设备损坏,给施工造成很大的影响。是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之一。

预防坍塌事故的基本措施:施工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按方案施工。边坡放坡度要足够,达到安全要求。加强现场降水和排水。机械设备距离边坡要有安全距离。堆土距离边坡要有安全距离。挖机边坡土方作业时,工人在坑底清槽要距离挖机作业点有安全距离。经常检查边坡稳定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脚手架搭设编制专项方案。加强脚手架搭设的过程监控,按脚手架技术规范要求搭设。

(四)、起重伤害事故。施工现场有固定式塔机和移动式吊车两种起重作业方式,移动式吊车主要是前期的基础施工中用于吊桩头,卸钢筋等材料。固定式塔机主要是基础施工完成以后承担主体部分的大部分物质运输任务,在起重作业活动过程中使用的时间最长,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因此,固定式塔机的管理是施工现场安全的重点之一,并配备专业机械设备员管理。塔机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大致有:塔机制造时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塔机的安装不符合质量安全要求,使用过程中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运行过程中维护不及时造成机械事故或触电事故,在安装,升降,维修过程中引起的事故。

预防起重伤害事故的基本措施;移动式吊车作业在作业前根据作业内容和作业环境选择合适的吊车,并要求起重工司机持证上岗。固定式塔机的安装,维修、运行、升降、拆卸等作业活动必须由相应资质的单位作业,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编制塔机专项安全方案,从基础施工、塔机安装、升降、拆卸等作业活动都必须按方案执行。加强塔机运行和维护,教育司机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选择符合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合格的产品。加强司机和信号工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做好作业前的安全教育。4级以上大风禁止安装和起升塔机,6级以上大风禁止起重吊装作业。每月一次的定期安全检查和维护。对塔机进行经常安全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五)、机械伤害事故。机械伤害事故也是施工现场经常发生安全事故的地方,如对机械使用不当或设备本身存在安全隐患,会给人带来伤害。现场常用的机械设备除了塔机和移动式起重机是特种起重设备外,主要有各种钢筋机械,木工机械,土方机械,打桩机械,电焊机,空压机,搅拌机,水泵,磨光机,振动棒,切割机,电转,沙轮机等。

预防机械事故的基本安全措施:项目部机械设备员对机械设备进行专业管理。机械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从机械设备自身考虑,必须达到本质安全的功能,如旋转轮必须有防护罩,用电必须接漏电保护器,各种限位器,保险齐备,安全地点稳固等。戴火花的机械设备使用前还要清除现场可燃物,特别是电焊工作业的环境。对设备操作员进行安全培训,使其掌握机械方面的安全知识。加强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六)、物体打击事故。施工现场物体打击事故发生的概率仅次于高处坠落事故,该事故发生会造成人员伤亡,大面积的物体打击事故,可致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物体打击时常又和高处坠落事故联系在一起,施工现场发生物体打击的地方很多,凡是有工人交叉作业的地方都可能发生,常发生于临边、洞口处的物质掉落,脚手架的搭设过程中,其他工种人员在外脚手架上作业过程中,塔机设备安装,维修,运行过程中等。

预防措施:现场临边、洞口搭设栏杆防护,近地面撘一道高150毫米的挡板,防止物体掉下。通道口,钢筋房,木工房布局合理,尽量设置在距离高空落物较远的地方,并用5公分厚的木板搭两层防护。墙面等地方作业时禁止交叉作业。必须佩带好安全帽。用安全网平行布设,兜住掉落物。对撤除脚手架的作业项目,采用拉警戒线,并有专人看护。加强安全检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七)、火灾和爆炸事故。火灾事故不但政治影响大,而且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企业,社会,家庭带来巨大的灾难。发生火灾的部位主要是生活区,办公区,库房,木工房,易燃材料堆场,脚手架上的安全网,电焊工作业过程引起的燃烧,配电箱,电线等地方。

预防火灾事故的措施:施工用电和生活用电要编制临时用电方案,电器线路要有防止过电流措施和漏电保护措施。严格实行动火证管理制度,根据火灾危险性大小及区域划分,实行三级动火手续制度。加强易燃易爆物质的管理和使用。生活区的宿舍布局符合防火规范的安全要求,留出防火通道、宿舍之间有防火间距。配备消防设施器材,做好灭火抢救工作。加强员工防火安全教育,自觉遵守防火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检查,发现火灾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八)、车辆伤害事故。施工现场的车辆主要是协作单位的车辆。如混凝土罐车,钢筋材料车及其他一些车辆。在施工现场行驶时压垮边坡翻车,撞到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等安全事故。

预防措施是:把施工道路修好。禁止无关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外来协作车辆由现场施工员带路等措施。

(九)、中暑事故。该事故主要发生于夏天,施工作业现场因为天气过热,劳动强度大,身体较差等因素,易发生中暑事故,中暑人员如不及时抢救,也会造成人员死亡。

预防措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供清凉饮料,中暑的药物。安排身体差的员工从事劳动强度不大的作业活动。发生中暑症状者及时送医就治。

(十)、尘肺病伤害事故。施工现场作业活动中产生的灰尘,电焊工作业时产生的灰尘,对人体肺部会造成慢性的伤害,引起尘肺病的发生。

预防措施;为员工配备劳动保护用品,施工现场的道路及时清扫和洒水,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

第四篇:安全管理预防措施

实验室安全管理预防措施

为了保护实验室财产和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以及一旦事故发生后能及时妥善处理,特制定以下措施,以保证实验室工作能安全有效进行。

一、由分管领导全面负责,化验室主任具体实施安全管理工作。

二、成立实验室安全事故防范及事故应急处理小组,明确分工,化验室主任负责安排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到人,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化验室检测人员要认真学习《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树立安全意识第一,对在检测工作中,凡是有产生刺激性、腐蚀性、有毒等气体的操作,要在通风橱进行。

四、对已购进的化学试剂及药品实行编号、登记和受控,领用化学试剂及药品执行逐级审核批准制度。

五、检测人员对已领用而未用完的化学试剂及药品要加强管理,对易燃、助燃、氧化性强的试剂和药品要放置在远离火源并避光的地方,对其他的如酸、碱、盐及指示剂等药品要放置在有锁的橱柜里,防止他人将试剂、药品带出实验室。

六、理化检测室每半年对压力表要提出检定申请,由公司办公室送有检定资质单位进行检定,生物检测室对采样瓶进行高温、高压消毒室应认真填写使用维护记录,若发现压力表有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压力锅。

七、每次检测工作结束后,检测人员应关闭水、电以及气瓶的开关,质量监督员进行复查,以消除安全隐患。

八、若发生实验室火灾,检测人员应第一时间切断电源,关闭气瓶;并立即用实验室内配置的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若实验室出现水管爆裂,应立即关闭水闸,切断电源,立即清除积水,打开门窗通风,使实验室尽快的得到干燥。

九、若检测人员不慎将化学试剂或药品蘸在皮肤上或眼睛里,首先应立即用淋洗装置进行冲洗,(浓硫酸除外),然后根据其化学性质采样相应的救助措施,严重者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第五篇:脚手架,安全预防措施.

脚手架安全预防措施.在脚手架上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1、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冒险违章作业。一是架子工从事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时,未按规定正确佩带安全帽和安全带。许多作业人员自恃“艺高人胆大”,嫌麻烦,认为不戴安全帽或不系安全带,只要小心一些就不会出事,由此导致的高处坠落事故时有发生。二是作业人员危险意识差,对可能遇到或发生的危险估计不足,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防护不到位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

2、脚手架搭设不符合规范要求。建设部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已经于200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规范属于强制性标准,在脚手架的设计计算、搭设与拆除、架体结构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但在部分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不规范的现象仍比较普遍,一是脚手架操作层防护不规范;二是密目网、水平兜网系结不牢固,未按规定设置随层兜网和层间网;三是脚手板设置不规范;四是悬挑架等设置不规范,由此导致了多起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

3、脚手架材质不符合要求,使 前未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测;

4、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方案不全面,安全技术交底无针对性。项目部重视施工现场、忽视安全管理资料的现象比较普遍,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的专项施工工程,如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基坑支护、模板工程、临时用电、塔机拆装等,不编制施工方案,或者不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照抄标准、规范,应付检查。安全技术交底仍停留在“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的层次上,缺乏针对性。工程施工中凭个人经验操作,不可避免地存在事故隐患和违反操作规程、技术规范等问题,甚至引发伤亡事故。

5、安全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在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和在脚手架上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大都存在违反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等问题,但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工长、专职安全员在定期安全检查、平时检查中,均未能及时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后未及时整改和纠正,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一定责任。

在脚手架上发生伤亡事故的预防措施

1、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杜绝违章作业。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企业要完善内部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对职工进行三级教育、定期培训,开展班组班前活动,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事故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的培训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以贯彻执行。脚手架等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并每年接受规定学时的安全培训。《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悬崖和陡坡施工,必须系安全带。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是防止职工因工伤亡事故的第一道防线,是作业人员的“护身符”。

2、严格执行脚手架搭设与拆除的有关规范和要求。

脚手架作业层防护要求

脚手板:脚手架作业层应满铺脚手板,板与板之间紧靠,离开墙面120-150mm;当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缝隙大于150m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脚手板一般应至少两层,上层为作业层,下层为防护层。只设一层脚手板时,应在脚手板下设随层兜网。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向下宜每隔12m满铺一层脚手板。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内侧;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挡脚板高度180mm;中栏杆应居中设置。

密目网与兜网:脚手架外排立杆内侧,要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密目网必须用符合要求的系绳将网周边每隔45cm系牢在脚手管上。建筑物首层要设置兜网,向上每隔3层设置一道,作业层下设随层网。兜网要采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平网,并用系绳系牢,不可留有漏洞。密目网和兜网破损严重时,不得使用。

(2)连墙件的设置要求

连墙件的布置间距除满足计算要求外,尚不应大于最大间距;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开始设置,否则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一字形、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高度24m以下的单、双排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高度24m以上的双排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3)剪刀撑设置要求

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为5-7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组,由底部到顶部随脚手架的搭设连续设置;高度24m以上的双排架,在外侧立面必须沿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剪刀撑斜杆应与立杆和伸出的横向水平杆进行连接;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均采用搭接。

(4)横向水平杆设置要求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使用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5)脚手架拆除要求

拆除前的准备工作: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是否符合构造要求;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方案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由工程施工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拆除时应做到: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当脚手架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按照规范要求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3、加强脚手架构配件材质的检查,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

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大量的不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构配件流入施工现场,因安全防护用具及构配件不合格而造成的伤亡事故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施工企业必须从进货的关口把住产品质量关,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产品必须是合格产品,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按规定进行检验检测,达不到使用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构配件不得使用。

脚手架钢管应采用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质量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冲压钢脚手板、连墙件材质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木脚手板材质应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中Ⅱ级材质的规定。连墙件扣件材质应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旧钢管使用前要对钢管的表面锈蚀深度、弯曲变形程度进行检查。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4、制定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方案,严格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防护方案是规定施工现场如何进行安全防护的文件,所以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针对现场的施工环境、施工方法及人员配备等情况进行编制,按照标准、规范的规定,确定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并认真落实到工程项目的实际工作中。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就包括如下内容:

(1)编制依据:主要是《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实施指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等。

(2)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

(3)脚手架结构形式选择、基础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连墙件设置位置、连接方法,并绘制施工详图及大样图。

(4)落地式外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超过规范规定的要进行设计计算,设计计算的内容包括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等。

对50m以下的常用敞开式单、双排脚手架,采用规范规定的构造尺寸,且符合构造规定时,相应杆可不再进行设计计算。但连墙件、立杆地基承载力等仍应根据实际荷载进行设计计算。当搭设高度在25-50m时,应从构造上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进行加强:纵向剪刀撑必须连续设置,增加横向剪刀撑,连墙件强度相应提高,间距缩小,以及在多风地区对搭设高度超过40m的脚手架,考虑风涡流的上翻力,应在设置水平连墙件的同时,还应有抗上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等,以确保脚手架的使用安全。当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可采用双立杆加强或采用分段卸荷,沿脚手架全高分段将脚手架与梁板结构用钢丝绳吊拉,将脚手架的部分荷载传给建筑物承担;或采用分段搭设,将各段脚手架荷载传给由建筑物伸出的悬挑梁、架承担,并经设计计算。多层悬挑的脚手架,必须经设计计算确定。其内容包括:悬挑梁或悬挑架的选材及搭设方法,悬挑梁的强度、刚度、抗倾覆验算,与建筑结构连接做法及要求,上部脚手架立杆与悬挑梁的连接等。悬挑架的节点应该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不得采用扣件连接作法。吊篮脚手架的设计制作应符合JG/T5032-93《高处作业吊篮》及《编制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的统一规定》,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当使用厂家生产的产品时,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有关资料。其设计计算包括:吊篮及挑梁应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吊篮平台及挑梁结构按概率权限状态法计算,提升机按容许应力法计算。施工方案中必须对阳台及建筑物转角处等特殊部位的挑梁、吊篮设置予以说明,并绘制施工详图。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使用具有比较大的危险性。对生产或经营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产品的,要经建设组织鉴定,发放生产和使用证,并经使用本产品的当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认定。施工单位自己设计自己使用的,使用前要向当地安全监督机构申报,并经审查认定。使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必须按规定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不但要结合施工现场作业条件,还要针对提升工艺进行编制,包括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设计、施工及检查、维护、管理等全部内容。

(5)脚手架搭设方案必须由有资格的人员(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编制,经上一级技术部门、安全部门审核,公司或分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搭设的脚手架类型相符,当现场因故改变脚手架类型时,必须重新修改脚手架方案并经审批后,方可施工。方案经审定后,必须遵照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变更的,应由编制人出具变更通知单、审批人签发后方可生效

(6)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是施工负责人向作业人员进行职责落实的法律要求,要严肃认真的进行,不能流于形式。安全技术交底在正式作业前进行,不但口头讲解,同时应有书面文字材料,并履行签字手续,施工负责人、生产班组、现场安全员各留一份。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施工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和补充;二是要将操作者的安全注意事项讲明,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交底内容不能过于简单,千篇一律口号化。应按分部分项工程和针对作业条件的变化具体进行。

5、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检查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建筑企业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将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各职能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工作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工程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人员和专职安全员,要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和职责分工,严格执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并经常进行不定期的、随机的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要按照“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的原则进行及时整改,并进行复查,消防事故隐患,防止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

脚手架检查、验收应根据技术规范、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文件和技术交底文件进行。在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达到设计高度后、遇有六级大风与大雨后、寒冷地区开冻后、停用超过一个月后,均要组织检查与验收。

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动;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载。

安全整改及预防措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