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语用学学习心得(五篇范文)
编辑:流年似水 识别码:10-956251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21 16:19:10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语用学学习心得

语用学学习心得

黄燕红

语用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符号在实际交际中使用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语言在使用中所产生的意义。这种意义包含的是可能是等于或大于字面上的意义,甚至不等于字面意义。语用学研究语言的使用,必不可少地要对语言使用的相关领域进行探讨,如句法学、语义学等语言学系统内部的科学,还涉及对认知科学、社会学、符号学、逻辑学等领域研究的知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关于语用学的专著相继出版,它们反映了语用学研究的不同视角。根本不同的研究方向,学界对语用学的研究分成了英美学派和欧洲大陆学派。其中的论题,如指示(deixis)、含义(implicature)、前提(又称为“预设”)(presupposition)、言语行为(speech act)等,都是语用学的经典论题。其中对于会话含义的研究,因为我对此感兴趣,在此将对它们的认识作一个简单的学习总结。

关于含义(implicature)的分析,英美和欧洲大陆两大学派的研究方向不一样。欧洲大陆的语言学研究十分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认为语言同社会、文化、环境等密不可分。因此对会话的含义的理解与语境相结合的,而语境又是以使用者为指向的。而相对欧洲大陆学派,英美学派更注重对具体语言现象和问题的研究。他们注重语言内部的语义结构以及意义与人类交流过程的外部世界的联系。

就含义这个概念来说,是格莱斯第一次从语用学的角度提出来的术语。他的这种从语言意义的细节出发,对含义进行分析,这被后人归纳为英美学派。在他的理论中,他对话语的交流及意义的解释使用了两个理论:分别是意义的理论和会话含义的理论(Huang,202_:24-35)。意义的理论,指向话语的语言学意义和外部世界的自然意义的关系。而另一个重要的理论--会话含义理论中则提到,人们在用语言进行交流时,必定有一个潜在的原则决定语言使用的方式,使之最有效最充分地达到理性的交流活动。这个原则就是他所说的合作原则。该原则下分成了9条会话准则,分别属于4个范畴:数量、质量、关系、方式准则。这种合作原则使会话参与者在合作的基础上高效、理性地进行语言交流。另一方面,语言使用者在交际中也会经常违反或蔑视这些会话的准则来产生会话含义,达到其话语的交际目的。如这个经典的例子:

(1)A: Where does C live? B: Somewhere in the south of France.在所举的这个例子中,B的回答明显违反了“数量”准则的第一条准则,没有使自己的话达到足够满足A所要求的程度。另一种可能性是B知道如果提供更多的信息,会违反“质量”准则的第一条准则:不要说自己认为不真实的话。因此B这时的话语产生了会话含义:他不知道C住在哪里。

因此可以说,会话含义的产生是与合作原则的违反联系在一起的。它与说话人的会话目的有关,话语在特定的语境中,其语义通过与说话人、听话人,以及他们所在的环境等因素结合而产生了语用的意义。在不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下,语用意义等于语义意义,但是违反了合作原则就会产生会话含义,这种语用意义是大于语义意义的。在汉语中也能找到这样的句子,如在中午时分A和B在宿舍遇见,有这样的对话:

(2)A:你吃饭没? B:我在等朋友。

根据格莱斯的合作原则,B的回答提供的信息超出了A所要求他回答的信息,这明显违反了数量准则的第二条准则:不要说超过所需的信息。因此B的回答产生了在语言学意义之外的会话含义。如果A在理解时,基于合作原则数量准则的第一准则和质量准则,相信B说的话是真实的,并且与他的问题相联系的。那么把“吃饭”这件事跟“等”这个动作联系在一起,就产生了“B还没吃饭”的含义,再把“吃饭”跟“等”和“朋友”联系在一起,那么就又产生了“B将会与朋友一起去吃饭”的含义。因此这样的回答所隐含的意义将会是:B还没吃饭,他等朋友来了再一起去吃饭。

不可否认,格莱斯的会话原则理论是语用学研究非常重要的奠基石。许多后来的语用学研究都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提出质疑和改进,由此产生了关于会话含义的新格莱斯理论(Huang, 202_)。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Horn和Levinson的理论。Horn认为格莱斯的四个准则内容上有所重复,彼此之间的界线并不明显,因此提出二分法的“质量原则”和“关系原则”。质量原则是指说话人在会话时所作的努力是充分的,所提供的信息是尽可能多的。而关系原则是指说话人在会话时所作的努力是必要的,所提供的信息是不超过所需的。这两个原则,一个指话语信息的最大化,另一个是话语信息的最小化,说话人就是在这两个极端中间所作的某个点上的选择。Horn在两个原则的关系中讨论话语的会话含义,并从中提出了语用分工的理论。他的这个理论说明说话人在会话交流时所产生的话语都是在这两个原则的平衡中所作的努力,这样的话语的语用意义就是说话人的说话目的。

与Horn不一样,Levinson则将格莱斯理论中的会话原则缩减成三个基本的语用原则:“数量原则”、“信息原则”和“方式原则”,分别缩写为Q-,I-,M-原则。数量原则是指说话人所提供的不能少于所需的,说话人没有说的就不是说话人所指的。这个原则的基础思想指在一系列具有对比意义的选项中,所选择的表达式隐含了对其他表达式(特别是语义更强的选择)的否定解释。也就是指说话人在会话时选择一种表达式,就隐含他否定了其他在语义上更强的意义的表达式的意义。而信息原则是指说话人所说的仅仅是有必要的,产生最小的语言信息来表达交流目的,在听话人一方则是用自己的知识丰富所听到的内容。方式原则指出有标识性的表达式的使用暗示了一种非正常非典型的情形。

Levinson认为,如果这三个原则相互冲突的话,那么在交流过程中会对这些原则

进行顺序处理以解决这种问题达到交流目的。这个处理的顺序为:Q(数量原则)>M(方式原则)>I(信息原则)。他举了以下的例子进行说明数量原则比信息原则优先处理:(3)Q>I If Bill Gates gave you a car for Christmas, it may have been a real one.(a)Q-clausal <(since p,q),(if p,q)>

+> The car may or may not have been a real car

(b)I [car for Christmas]

+> The car was a toy car

(c)Q>I

+> Possibly the car was a real car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当使用数量原则与信息原则发生矛盾时,数量原则所隐含的含义会比信息原则所隐含的含义更近于说话人的目的,因此用这个规则得到了合理的会话含义的解释。

而当使用标识性的表达方式时,它表达了与一般正常的情形正好相反的非典型的情形,这种方式所隐含的会话含义一般要优先于信息原则所产生的会话含义。这是M>I这个规则下所包含的内容。

Levinson还将隐含的意义区分为会话含义和常规含义。语言作为符号本身是有意义的,这种意义与话语的语言学意义和外部世界的自然意义有关。这就是常规含义。而当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时,说话人通过对听话人发出话语来表达一种非自然意义,这也叫做“说话人意义”,即语用意义。这两种意义都不能从语法学或逻辑学上得到解释,而要与人的认知联系,才能理解话语真实的内涵。

不管会话含义的理论如何发展,它的主要目的都是要分析说话人的有意识的话语目标如何在语言符号中呈现。语言学家对范畴的区分进行了不断修改,我觉得Levinson的三分法似乎更能科学地分析话语在使用中的含义。

如汉语的例子:

(4)他什么都好就太自私了。

(a)I

+> 他其他方面都做得不错,唯一的缺点是自私

(b)M

+> 他自私的这个缺点很突出

(c)M>I

+> 他自私的这个缺点很突出

由此分析可以看到,当话语使用有标识性的表达式时,他所表达的信息量是超过信息原则所隐含的信息的,于是话语的会话含义由方式原则所隐含的意义而产生。又如另一个汉语例子:

(5)母亲A让女儿B打扫房子。A: 你打扫房子了吗? B: 我做完了作业。

(a)Q-ordered alternate <打扫房子,做作业>

+> B没有打扫房子

(b)I

+> B做完了作业

(c)M +> B因为做了作业而没有时间打扫房子 +> B想逃脱没有打扫房子的责任(d)Q>M>I +> B没有打扫房子,但不想受到责备

在此例中,由Levinson的原则顺序可以推出,B的话语中隐含的真正目的:她没有打扫房子,但又不想受到责备。而话语中的信息“B做完了作业”对于她的会话目的就显得不重要了。

而对于欧洲大陆学派来说,含义的研究主要是对具体语境的研究下进行讨论。这样就离不开对日常交际言语所发生的社会、文化等因素的研究。梅伊(Jocob L.Mey)在他的《语用学引论》(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中提到,语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交际者在言谈交际时不断变动着的环境(Mey, 202_:39);而话语的含义并不是清晰地体现在所说的话语中的,而是要靠我们在实际的变化的语境中获取。梅伊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交际原则”:人们交谈的目的是要向对方传递一定的内容。他认为会话的目的是要实现交际,因此这样的交际是在双方共同认可的语境下进行,在一定的语境下说话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双方可能共同理解及进行交流的,这就是会话中的“合作”。这一原则从社会、文化、规范等方面解释了人们在话语交际时对话语的表达式能够进行合理的解读。

但是,我认为对会话含义的分析,注重语言的内部和外部意义的英美学派更有解释力,它结合了语义学、逻辑学的知识,使意义的研究不再是空中楼阁,零散无章的混合体。但是不可否认,语言使用的环境对会话含义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在两个朋友见面时所说的“天气真热”跟在两个朋友在室内所说的“天气真热”所包含的会话含义也不一样。前者是寒暄的话语,后者可能是要求对方打开空调的话语。这些会话含义从语言的自然意义中无法得到,只能结合语境才能了解。

除此之外,我发现在翻译中,会话含义的分析也尤其重要。如果不对原语的会话含义进行分析,就无法了解说话者真正的会话意图,那么在翻译时就只能译出话语的表层意思,而无法实现交际的目的,那么这样的译文很可能会造成读者的理解错误。我发现特别是在汉译英的翻译文本中,这种错误会经常出现。由于汉语是意合结构的

语言,其会话含义更多地隐含在人们认知上对词句结构的分析之上,而非就词语意义的表面联结。如在宾馆里常见的公示语:“小心滑跌”,在翻译时被译成:“Don’t fall down”。这显然就是表面意义的直接翻译。试用Levinson的Q-M-I原则来分析,(a)I

+> 不要滑倒(b)M +> 请注意地面滑湿(c)M>I +>请注意地面滑湿

汉语中用了“小心”这种带有尊敬意味的表达式,说明话语使用了非标识性的表达式,那么它所隐含的会话含义将会是真正说话者的会话意图。在这句话中M原则所隐含的会话含义包含了对客人的关心和提示。但是在译文中就无法体现这种会话的含义,反而却带有命令的语气,这样的译文无法达到交际目的。正确的翻译是“Watch your steps”。

由此可见,对会话含义的分析是理解话语真正交际意图的关键;不了解会话含义,交际活动也就无法顺利进行。而话语的存在就是为了使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更加融洽。因此对话语的理解必须结合其发生的语境,说话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学上的语义学知识,对会话含义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明白说话者的意图,达到交际的顺利。我认为会话含义的分析,特别是汉语的会话含义的分析对了解说话人的意图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中国人的使用习惯和汉语的语言特点,其会话含义更需要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 Huang, Yan.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2_ [2] Levinson, Stephen C.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2_ [3] Mey, Jacob L.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2_

第二篇:语用学

比喻metaphor 表达类expressives 表述句constatives

不可分离性non-detachability 不可取消性non-cancellability 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 承诺类commissives 代码模式code model

等级含意scalar implicatures 地点指示space deixis

调节性规则regulative rules 动态语用学dynamic pragmatics 断言类assertives 对方修正other-repair 二元关系dyadic relation

发展语用学developmental pragmatics 反讽/反语irony

方式准则manner maxim 非规约性non-conventionality 讽刺sarcasm 符号sign

符号关系学syntactics 符号学semiotics

负面礼貌策略negative politeness strategy 负面面子negative face 负向转移negative transfer 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 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 共知common knowledge 构成性规则constitutive rules

关联/关联性relevance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 关系准则relevant maxim

规定语法prescriptive grammar 规约含意conventional implicature 规约性conventionality 规则rule

含混ambivalence 含意implicature

合适条件felicity condition 后指用法cataphoric use 互补性complementarity

互动语用学interactive pragmatics 互明mutual manifestness 互知mutual knowledge 互指co-referential 话轮turn-taking 话语utterance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 话语指示discourse deixis 缓叙meiosis

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 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会话结构conversational structure 会话修正conversational repair 会话原则conversational principle 或然性probability 记号symbol

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

交际目的communicative goal/purpose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 交际用意communicative force 交际原则communicative principle近指proximal terms

经济原则principle of economy 旧信息old information 句法学syntax

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 可接收性acceptability 可取消性cancellability 可推导性calculability 可行性feasibility

客观环境physical situation 夸张hyperbole

跨文化语用学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离格deviance 礼貌politeness

礼貌策略politeness strategy 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连贯coherence 两可性ambiguity

量准则quantity maxim

临床语用学clinical pragmatics 笼统性generality

论言有所为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逻辑语义学logical semantics 蒙塔古语法Montague grammar 面子face

明示-推理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 明说explicature

命题行为propositional act 模糊限制语hedges 模糊性fuzziness

内嵌施为句embedded performatives 恰当性appropriateness 前提presupposition

前提触发语presupposition triggers 前指用法anaphoric use 人称指示person deixis

人类文化方法论ethnomethodology 认知效果cognitive effect

认知语用学cognitive pragmatics 认知语用学cognitive pragmatics 认知原则cognitive principle 弱陈meiosis

三元关系triadic relation

社会语用学societal pragmatics 社交语用学social pragmatics 社交-语用学socio-pragmatics 社交指示social deixis

施为动词performative verb

施为假设performative hypothesis 施为句performatives

施为用意illocutionary force 时间指示time deixis 实用主义pragmatism

顺应理论adaptation theory 说话人意义speaker meaning

随意言谈loose talk

特殊含意particular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同义反复句tautology 投射规则projection rule 推理努力processing effort

威胁面子的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s 委婉语understatement

未知信息unknown information 衔接机制cohesive device

显性施为句explicit performatives

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neo-Gricean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新格赖斯语用学neo-Gricean pragmatics 新信息new information

信息意图informative intention 信息照应information bridging 形式语用学formal pragmatics 修辞学rhetoric 宣告类declarations

选择限制selectional restriction 言语交际verbal communication 言语情景speech situation 言语行为speech act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

一般会话含意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已知信息known information 以言成事perlocutionary act 以言行事illocutionary act

以言行事目的/施为目的illocutionary goal 以言指事locutionary act

意思 sense 意图intention

意向性intentionality

隐含结论implicated conclusion 隐含前提implicated premise

隐性施为句implicit performatives 隐喻metaphor

语法性grammaticality 语际语interlanguage

语际语用学interlanguage pragmatics语境暗含contextual implication 语境化contextualization

语境假设contextual assumptions 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 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 语境因素contextual factor 语句sentence

语句意义sentence meaning 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 turn 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

语言语用学linguistic pragmatics 语义前提semantic presupposition 语义学semantics

语用代码pragmatic code

语用含糊pragmatic vagueness 语用含意pragmatic force 语用类属pragmatic category 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 语用歧义pragmatic ambiguity 语用迁移pragmatic transfer

语用前提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语用推理pragmatic inference 语用行为pragmatic act 语用学pragmatics

语用移情pragmatic empathy 语用语言学pragmalinguistics 语用原则pragmatic principle 寓意言谈metaphorical talk

元交际行为metacommunicative behaviour元指用法meta-phoric use 原意或刻意言谈literal talk 原则principle 远指distal terms

约略性approximation 蕴涵entailment

哲学语用学philosophical pragmatics 正面礼貌positive politeness 正面面子positive face 正向转移positive transfer 指称 reference 指令类directives

指示词语deictic expressions 指示语deixis, indexicals 质准则quality maxim

中介语/语际语 interlanguage 主题topic

字面用意literal force 自我修正self-repair

adaptability顺应性(1.2.2)

affective mutuality情感共享(4.5.3)

agreement maxim一致准则(2.2.1)anaphora前照应(6.1.1)

anaphoric use前照应用法(6.1.1)approbation maxim赞誉准则(3.2.4)appropriate conditions合适条件(3.2.4)assertives断言类(以言行事)(3.2.3)

behabitives表态类以言行事(3.2.1)

calculability(含意的)可推导性(4.4.2)calendric time units历法时间单位(6.1.3)cancellability(含意的)可取消性(4.4.2)change-of-state verbs状态变化动词(6.2.4)code model代码(交际)模式(2.1.1)cognitive environment认知环境(5.2)cognitive mutuality认知共享(4.5.3)cognitive pragmatics认知语用学(1.5)

collaborative performatives协作性施为句(3.2.1)commissives承诺类(以言行事)(3.2.1)common knowledge共知(5.2)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交际能力(7.1)communicative intention交际意图(1.3.2)

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语言交际能力(7.1)constatives表述句(3.2.1)context语境(1.1)

context of situation情景语境(5)

contextual assumptions语境假设(1.5.4)contextual correlates语境相关因素(5.1.1)contextual effects语境效果(1.5.4)contextual features语境特征(5.1.1)

contextual implication语境暗含(1.5.4)contextual meaning语境意义(1.2.3)contrastive markers对比性标记语(6.4.1)contrastive pragmatics对比语用研究(1.5.2)conventional implicature常规含意(4.4.1)conventionalization规约化(1.3.2)

conversation analysis/CA会话分析(1.2.2)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会话含意(4.4.1)conversation structure会话结构(1.2.2)cooperative principle/CP合作原则(2.1.2)co-text上下文(5.1.1)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8.1)cross-cultural pragmatics跨文化语用学(1.2.2)culture-loaded words富含文化内涵词语(8.2.1)

declarations宣告类(以言行事)(3.2.3)decoding解码(2.1.1)

defeasibility(含意的)可废除性(6.2.5)deictic center指示中心(6.1.1)deictic expression指示语(1.1)deictic use指示用法(6.1.1)deictics指示语(1.1)deixis指示语(1.1)

developmental pragmatics发展语用学(1.6)directives指令类(以言行事)(3.2.3)disambiguation消除歧义(5.4)discourse deixis话语指示(6.1.1)discourse markers话语标记语(1.2.4)discourse meaning语篇意义(1.2.4)discourse operator话语操作语(6.4)

discourse particles话语小品词(6.4)extended speech act theory扩充的言语行为理论 guiding culture主文化 dynamic pragmatics动态语用学(4.6)elaborative

markers阐发性标记语 face面子 hearing meaning听话人意义 emphathetic deixis移情指示 face theory面子理论 hedge模糊限制语 encoding编码 face threatening acts/FTA威胁面子的行为 illocutionary competence施为能力 encyclopaedic information百科信息 factive verbs叙实性动词 illocutionary force施为用意 entailment蕴涵 felicity conditions合适条件 implicated conclusion暗含结论 equivalent effect等值效果/等效 filler填充语 implicated premise暗含前提 essential condition(实施言语行为的)基本条件 implicative verbs含蓄性动词

ethnography(of communication)(交际中的)人类文gambits话语策略语 implicature暗含/含意 化学 implicit performatives隐性施为句 general pragmatics exercitives行使类(以言行事)generalized implicature一般会话含意 indeterminacy(含意的)不确定性 explicature明说 generosity maxim慷慨准则 indirect speech act间接言语行为 explicit performatives显性施为句 gestural use手势用法 inference推理 expositives阐述类(以言行事)grammatical competence语法能力 inferential markers推导性标记语 expressives表情类(以言行事)group performatives群体性施为句 if someone says “The President is a mouse”, something that is literally 语用学重要术语英汉对照解释 false, the hearer must assume the speaker means to convey more than is being

1、Adjacency pair: 相邻对A sequence of two utterances by different said.speakers in conversation.The second is a response to the first, e.g.,6、Declaration: 宣告句A speech act that brings about a change by being question-answer.uttered, e.g.a judge pronouncing a sentence.-

2、Background entailment: 背景蕴涵Any logical consequence of an

7、Deixis: 指示 “Pointing” via language, using a deictic expression, utterance.e.g.“this”, “here”.3、Commissive: 承诺句A speech act in which the speaker commits himself

8、Directive: 指令句A speech act used to get someone else to do something, or herself to some future action, e.g.a promise.e.g.an order.4、Content conditions: 内容条件In order to count as a particular type of

9、Discourse analysis: 话语分析The study of language use with reference speech act, an utterance must contain certain features, e.g.a promise must to 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ommunication.be about a future event.10、Dispreferred: 不期待The structurally unexpected next utterance as a

5、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会话含义An additional unstated meaning response, e.g.an invitation is normally followed by an acceptance, so a that has to be assumed in order to maintain cooperative principle, e.g.refusal is dispreferred.11、Entailment: 蕴涵 Something that logically follows from what is asserted.12、Expressive: 表达句A speech act in which the speaker expresses feelings or attitudes, e.g.an apology.13、Face: 面子A person’s public self-image.14、Felicity conditions: 恰当条件 The appropriate conditions for a speech act to be recognized as intended.15、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一般性会话含义An additional unstated meaning that does not depend on special or local knowledge.16、Honorific: 敬语 Expression which marks that the addressee is of higher status.17、Illocutionary force: 言外之力 The communicative force of an utterance.18、Insertion sequence: 插入系列 A two part sequence that comes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parts of another sequence in conversation.19、Manner Maxim: 方式准则 One of the maxims, in which the speaker is to be clear, brief, and orderly.20、Maxim: 准则One of the four sub-principles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21、Particular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特殊会话含义An additional unstated meaning that depends on special or local knowledge.22、Performative verb: 行事动词A verb that explicitly names the speech act, e.g.the verb “promise” in the utterance “I promise to be there”.23、Perlocutionary act: 以言成事 The effect of an utterance used to perform a speech act.24、Person deixis: 人称指示 Forms used to point ot people, e.g.“me”, “you”.25、Pragmatics: 语用学 The study of speaker meaning as distinct from word or sentence meaning.26、Preferred: 期待的 The structurally expected next utterance used in a response.27、Preparatory conditions: 准备条件Specific requirements prior to an utterance in order for it to cont as a particular speech act.28、Presupposition: 前提Something the speaker assumes to be the case.29、Projection problem: 映射问题The problem of the presupposition of a simple structure not surviving when part of a more complex structure.30、Quality maxim: 质量准则One of the maxims, in which the speaker has to be truthful.31、Quantity maxim: 数量准则One of the maxims, in which the speaker has to be neither more nor less informative than is necessary.32、Reference: 照应An act by which a speaker uses a word, or words, to enable a listener to identify someone or something.33、Relation maxim: 相关准则One of the maxims, in which the speaker has to be relevant.34、Representative: 阐述句A speech act in which the speaker states what is believed or known, e.g.an assertion.35、Sincerity conditions: 诚意条件Requirements on the genuine intentions of a speaker in order for an utterance to count as a particular speech act.36、Social deixis: 社会指示Forms used to indicate relative social status.37、Speech act: 言语行为An action performed by the use of an utterance to communicate.38、Textual function: 篇章功能The use of language in the creation of well-formed text.39、Turn-taking: 轮换The change of speaker during conversation

第三篇:再说语用(范文模版)

再说说“语用” 王村小学 常新涛

语言文字运用,不仅是课标修订版中关于语文教学定义的核心元素之一,更是近几年来小语教师耳熟能详的词汇。说它“时髦”,一点都不为过。但,也正是这样时髦的词汇,才更加值得我们深思——如果想当然,也许我们在教学中就有可能剑走偏锋,或者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而这样的结果,无疑将给我们本已问题层出的小语教学雪上加霜。

一直以来,众多的一线小语课堂,乃至名师的课堂,都将“语用”想象成了数学课堂呈现出的“讲练结合”——似乎,在语文课上没能见到学生写上几句,就不符合课标要求了,就不是语文课堂了!很显然,我们又在“想当然”,又开始从“讲的课堂”向“练得课堂”转移,又开始从“过度关注人文性”转向“过度关注工具性”。

事实上,“语言文字运用”在教学中的实施,不仅有“字——词——句——段——篇”的发展规律和外显形式,同时也尤其重要的内在元素——那就是学生这一生命主体精神主体、思想灵魂对语用的逐步情感认同与发展。

语用,在教学中的呈现须有三个层次:

1、外显层次。

这一层次的语用,基本与我们常见的“口语或书面表达”相对应。也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解了一些语言或言语形式后,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这一层次的语用,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语言内容,及言语表达的方法、形式,进行一种叫作“工具运用式”的练说、练写。

比如,赵昭老师在执教《乡愁》一课时,就有这样的教学设计,收到了很好的语用效果: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第一节诗的结构和形式自己编写出第二节诗。可以独立编诗,也可以与周围同学讨论。

师:谁来朗读自己编的诗? 生:长大后,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船票,我在这头,娇妻在那头。

师:意思对了!很不错!但是,称自己的妻子为“娇妻”,难免有些炫耀的嫌疑,能不能换个词?

生: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师:编得好哇!自己都会写诗了,多了不起!谁还能再背一遍? 这,也许是我们喜欢的、想要的语用形式。但是,我们却发现:单单有这样的语用练习,似乎缺少了什么——首先,在我们的课本中,适合进行这种语用练习的文本比较少,这就限制了学生在语用中更好学习语文、运用语言的发展;其次,这样的语用练习,更多地是关注言语的形式,是一个个符号的排列、组合顺序,而对语言情感的把握却很少关注,缺失了对语言温度的感受;还有,我们在教学中也发现:即使在阅读教学中时刻关注这样的语用练习,却很少发现学生能将这样的学习运用到习作和口语表达之中。同时,学生在经过多次练习之后,很难将语用中所学到的进行拓展、升华,变成自己的语文发展能力。

那么,我们的语用缺少了什么?结合众多的名师课例研究发现,情感因素和语言素材的积累成为了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2、储备层次。在很多名师的公开课上,我们没有见到“外显”语用练习,却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很好。

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孔子游春》一课时,有这样的教学片段: 师:瞧,在孔子的课堂里有什么?

生:孔子的课堂里有阳光、泗水、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春风、琴声、森林---------(有—还有---)

师:这样的课堂,实在是太奇特了!在孔子的课堂里有(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变红词语)生:读:阳光普照、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春风习习师:这样的课堂没有----没有-----生:只有-------只有---

师:大自然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 生:是她宽广的胸怀 师:茂盛的森林 生:是她飘逸的长发 师:温暖的太阳 生:是她明亮的眸子 师:和煦的轻风 生:是他甜蜜的絮语

师:多么美丽的课堂啊!(师生合作读)阳光 生:普照着大地--------

在这样的文本梳理和师生对读过程中,学生积累了进行描写的语用材料(教师却没有让学生运用),学生也发现了文本的言语形式(教师也没有让学生仿写)。学生只是在一遍又一遍的思考和有感情朗读中,去理解,去感受,去积累这些“语用碎片”。

这样的课堂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语言文字运用”,我们却又无法否认这是一节语文味十足的课。那么,王老师在干嘛?他在引领孩子们“储备”——这是语用的柔性层次,和“语用构思”相对应。也就是结合文本的语用特性,让学生理解一些基础的语用知识,积累语用材料,以达到“储备”和“丰富”之效。

3、隐性层次。

不可否认的是:任何语言类学科,我们无论如何都绕不开“情感”这一话题(我这里所说的“情感”,并不是简单的“人文性”,更不是文本的“中心思想”,更多的则是语言文字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学生情感的细腻,离不开学生对语言文字“温度”的感受和把握,并由此完成对学生精神生命、思想灵魂的塑造。

这就是我想说的语用第三个层次——隐性层次。它和“语用立意”相对应,也就是看起来教学以阅读和感受为主,阅读感受也完全不在“写作本位”上,它只对学生的言语生命意识及思想灵魂起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内容和言语形式之外,深刻体会到语用不是简单的工具,更是为了“表情达意”,真正做到“用一个个带有情感温度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这将给语用以生命力,以更大的潜力。

同样在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孔子游春》一课中,王老师将孔子请下“神坛”,还原其生命本质——老师。课堂教学围绕“课堂——课文——课题”来分别对应故事中的“自然环境、观水悟理、琴歌言志”,并以:

(想象画面品读“有志向”)师:看第三句

生:读: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师:关于水的这一特点,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到了水的勇敢。师:哪两个字最能体现? 生:“穿”“凿”

师:除了勇敢,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水的勇气、志向------师:由这两个字会想到一个词? 生:水滴石穿

师:这就是有志向有勇气的水。引读

师:水从雪山走来,生: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师:水向大海奔去,生: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师:水从远古走来,生: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师:水向未来奔去,生: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师:穿山、凿壁的水啊,就是有志向的水。把这个词圈出来。(切己体察品读“善教化”)此种方式的教学,来引领这些带有情感和温度的语言文字不断叩击学生的心灵,以逐步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情感认同”。

这样,外显层次、储备层次和隐性层次的语用相结合,也才构成了语用的完整言语生命,语用也才有可能在学生的学习中不断发散、升华,让学生带着理性地思考深度和感性地审美诗意,去完成语言学习的使命,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第四篇:语用教学

一个人说的话恰当得体与否,写出来的文章漂亮与否,是很能说明一个人的语文水平怎样的,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应当首先和主要体现在课堂上的语用交流之上。要想方设法紧紧依托文本所提供的“想象世界”和重点词语,激发学生的语用兴趣,各显神通地进行语用尝试,是语文课堂训练的第一要务。

一、“广积粮”——为语用打基础

积累词语,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表达词汇。语文课文中不乏许多好文,美文,词语追求的是量的累积。懂不懂没关系,只要对这个词语有新鲜感,先将其储存起来。词语作为语言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词语进行积累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是追求词语理解的深入还是注重词语累积的数量,虽然需要综合多个因素来考虑,但是没有量的积累肯定是不行的,同时,积累的过程也包含着一定程度的意义认识。

1、立足课本

书本是学生主要的“语言积累”来源,特别是语文教科书,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是进行语言积累的绝好材料。在一节课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呈现新词,好词,不要贪多,以一两个词作为重点进行了解词义,了解词语使用的语境,通过反复练说,达到学生对词语的内化,积累,日复一日,积累的词语量是相当丰富的。比如:《台湾的蝴蝶谷》,本篇课文就含有很多好词,令人难忘,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翩翩起舞等等,课堂中我抓住这些词语,引导学生进行造句练习,反复练说,我相信这些词能存进学生的脑中。

学习写字时,用字组词也是一个很好积累词语的机会,在组词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词语,让学生们互相见识,互相学习。

2、拓展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一二年级集中识字,基本扫除文字障碍,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学在本质上就是识字教学,集中认字的目的是让小学生尽快掌握文字(含语言)这个工具,从而自如地进入阅读领域。拓展阅读应该从低年级就开始渗透。首先要取的家长的配合,因为学生识字量还是有限的,亲子阅读绘本可以在一年级上学期开始,到一年级下学期,根据学生有一定的识字量,我设计了“我爱看书”家庭阅读表,引导学生每天从故事书中选一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家长签上名字,用累计红花的方式奖励,提高学生积极性。在学校,学生每天下午来校后到第一节上课前,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让学生广泛阅读各种故事书,目前已经试行一年多了,学生在进行组词的时候,就会说出:扫荡、高贵、万里无云、无精打采„„,都是他们在讲故事的时候耳濡目染的,虽然有的意思不太明白,但是词语已在心中了,了解其义,也是即将的事情了。

3、生活积累

教学中最大的障碍还是生活体验问题,学生每天在与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接触,接收到许多的语言信息,让其久而久之就内化成学生的语言。比如一年级下册《识字3》中对子的认识,跟学生举例子说,春联就是对子,学生马上就反映出我家春联是迎春——接福,以后学生自然会关注春联的内容。

二、“授以渔”——为语用架桥梁

学生积累了很多的词语,如果不能使用,那就形同虚设。只有通过运用,才能把这些内储真正变为自己的东西。该怎么用?教师就需要沉下心来教书,先必须“啃教材”,潜心钻研教材,咀嚼教材,只有洞悉教材意图,熟悉教材体系,明确教材重点难点,还必须在吃透教材和吃透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创造性使用教材,也就是“用教材教”,把课程资源的开发落到实处,让学生掌握语言的基本规律。“一课一得”即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单元重点和学生实际,确定利用这篇课文来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某一篇课文后,能得到一两个方面知识的学习、训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即以课内为主,课内以突出段的精读,课外突出篇的训练,课内以名段为主,课外以精品为宜。比如:《沉香救母》这一课中“沉香一想到要去解救妈妈,浑身就增添了力量。”,引导学生先弄清“一„„就„„”的意思后,学着联系生活再说。在学到我会写的字“更”的时候,学生组了个词“更帅”,我就顺势问:“xx同学很帅,谁比他更帅?”有一个男生就回答:“我比他更帅”。学生发言热情顿时高涨,请了一位女同学和我站在一起,引导学生用“更”说话:“xx同学很高,老师比她更高。老师头发很长,xx同学头发比老师更长。”学生在说话中,明白了“更”的使用。

三、“磨铁杵”——为语用创情境

学,是为了用,这是学习语言的基本功能。引导学生把语言置于特定的语境中用恰当,用合适,学以致,以用促学,当然运用训练必须坚持不懈,多法并举,才能真正内化语用。

1、当堂的词语运用操练,还势必促使课堂教学充满无穷的生命活力。老师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交流环境,引导学生大胆,大声,大方的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形成自由有序的语言运用情景。这是非常必要的,否则老师生硬的上课,严肃的批评都导致课堂的冷却,无法形成语用环境,那就只是老师讲,学生听了。

2、通过设计出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较具生活性,形象性、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的教学,创设的情景越活泼、生动、准确,学生就越能理解所传递的信息,触景生情,激活思维,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这样就越能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目的。

3、重视日常交流语用的渗透。跟学生聊天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比如:看到学生打扮特别漂亮,老师夸一夸他,下次他也懂得夸老师,夸别人了。开假时都跟学生聊聊爸爸妈妈带你去哪玩了,玩的怎么样呀?明天就要春游了,大家心情怎么样?等等。

我非常赞赏刘仁增老师据此提出的“语用型教学”的一串响亮口号:生命,因语用而绽放;理性,因语用而温润;意蕴,因语用而开掘;语技,因语用而提升。在语用实践的过程中要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的进行,我将学生引向语言应用、言语提升的学习之途,从而把“语文课”上成“语文”的课。

第五篇:精选语用点

突出“语用” 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任务。什么是语文素养,我想除了文本阅读理解能力外,语言应用能力是另一个不容置疑的关键指标。可见文本阅读与语言运用应当是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两支柱。那么,如何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呢?语言学研究表明,“语文实践”不仅指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也包含语文课堂上的语言实践和训练活动,书面语言能力的形成更是主要靠课堂语言训练。

一、夯实“语用”的面

课堂上要突出“语用”,关键是教师要树立“语用”意识,明确语文课堂应当以语言运用、语文训练为主线。“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听、说、读、写和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应当视为常规化的语言实践活动,是课堂上随机生成的“语用”资源。刘仁增老师说:“课中教语言,体现一个„足‟字。”这个“足”字,就是强调要把课堂的文本理解、分析、感悟、交流活动转化为语言运用与练习。

1.在关注学生阅读理解正确与否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表达得准确、简洁、生动与否,以及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和丰富性。

教师可适时教学生一些语言定式。如概括文本内容时学生常常抓不住重点,教师可以教学生先抓“主人公”,再抓“干什么”或“怎么样”,最后视文本情况引导学生补上“起因”和“结果”、“时间”、“地点”,如此反复训练,直至熟练掌握六要素概括法。再如课堂上最常见的谈体会,可以先教学生以“我从……这段话(句、词、字、标点)中体会到(读懂、明白、领悟等)……”的定式表达,引导学生自主抓句段、抓字词,体会内容、情感、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再寻找时机引导学生以“俗话说(古人云、老话说得好、某某人说过等)……”联系学过的一两句名言,并举两三个相类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进一步说明,最后以“所以说(总之、一句话、一言以蔽之)……”进行总结。可以说,每一种语言定式,都是从最要点处开始,从最简单的形式开始,再逐步展开,逐步变化,逐步丰富,这样学生既学会了运用语言解读分析文本,也学到了最基本的构句构段的图式。

教师要着力让学生表达得更准确、更具体、更形象、更简洁。语言本身也是思维的工具,对于人文学科来说很重要。学生课堂语言常常含糊,飘忽不定,这与他们的思维能力有关,也与他们的语言能力有关。缺乏稳定明晰的思维图式,使学生课堂语言“跟着感觉走”,言难达意,意难连贯,这是小学生的“通病”。学过的词大量被“压在箱底”成了“生硬词汇”,而活性词汇相对贫乏,也是小学生的思维和表达含糊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所以,课堂交流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言语的障碍点、瓶颈点和生成点,引导他们多方向联系比较,勾连知识,盘活积累。如谈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多会选课文第二段、第六段、第七段、第八段中的个别词句来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把这四个自然段上下文联系着读,可引导学生用上“平凡(平常、普通……)、非凡(惊人、重大……)”,用上“日积月累”中“坚持不懈、迎难而上、标新立异、举一反

三、精益求精……”分别说一说,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多么广阔》第三节,也用上“寻常、平凡、发现……”模仿诗节的格式说一说。

2.每一节课,至少要让学生用好两三个词,说好一两句话。教材文本都是精选的语言范例,若每一节课学生都能学得三词两句,经数年的累积,也是相当可观的。教材中的词句要分成两类处理,一类是与文本重点紧密相关的,自然是必教必学的,是每个教师都会重视的内容,本文不再赘述;另一类是非文本重点但极具表现力的词句,如《客家民居》中的“点缀”、“奇葩”,《一面》中的“赫然”、“懊悔”、“窘相”、“踌躇”等,我们可以在课堂熟读环节中对这一类的词句择其一二展开“语用”练习。

二、精选“语用”的点

“语用”的面指的是教学的常态,是教学中动态生成的,更多地依靠教师的“语用”意识和教学机智。而抓准“语用”的点,则更多的是课前预设,体现的是备课和教学设计的功夫。

1.依教学目标精选“语用”的点。教学目标有的是教材固定的,如单元导读、提示语、文中小气泡和课后问题中提出的与语言训练相关的要求,就应当作为重要的“语用”点。教学目标也可以由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自行设置,如语言描写中提示语的四种格式和相关的标点运用,一直是学生难以掌握的易错点,为此,教师可以借助文本中的语言描写,加强四种格式的训练。如《小摄影师》,可以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四种格式,再让学生通过改变引导语的位置,把课文中的语言描写进行格式互转,强化不同格式中标点的应用,并感受不同格式交替使用的好处,最后可让学生运用四种格式,给课文续写几句对话。

2.依年级特点精选“语用”的点。低年级应当侧重于识字写字、词语积累、正确朗读、大致了解课文意思。可结合课文,设计一些简单的句子和词语练习,如《小白兔和小灰兔》,可练一练“把”字句;可练一练在对话中加上简单的表示动作、神态、心理的词读一读;可练习转换句子,用上“小白兔有时……有时……有时……有时……”或“小白兔每天不是给白菜……就是……”把“小白兔常常给白菜浇水,施肥,拔草,捉虫”转换一种说法。中年级以增强的句段练习为主,不断提高语句的准确性、形象性、多样性和条理性,如《花钟》第一段,可侧重训练语言的多样性;《惊弓之鸟》最后一段,可侧重训练语言的条理性;《荷花》中的“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可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朵荷花,想象并表演,看能摆出多少种不同的姿态,再用“有的荷花……像……”说句子,侧重训练语言的形象性。高年级应继续增强句段练习,进一步提高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具体性,还要加强谋篇布局和情感表达方面的训练。如《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索溪峪的“野”》,可侧重练习将静物、景物人格化描写的方法;《穷人》,可侧重于练习直接的心理描写方法和通过语言、动作、神态间接表现心理的方法;《生活多么广阔》,可以用“去……去……去……”、“用……用……用……”、“生活……生活……生活……”等句式,模仿学习以排比的方式构造诗节,并相机引导学生用美好的形象表现美好的情感,用跳跃式的语言排列延展诗意的时间度和空间度。

3.依文本特点精选“语用”的点。课文即是范例,文本句段就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式,这当中有经典的语言手法(修辞、对比烘托、写景状物、抒情言志、直抒胸臆、联想想象、详略虚实、首尾响应……),有富有表现力的句式,有典型的段篇结构。如《燕子》、《少年闰土》、《翠鸟》第一段中抓特点并通过声、光、色进行静态画像的写法,《青山不老》第四段、《千年梦圆在今朝》第七段、《跨越百年的美丽》第八段中用数字说明的方法,《金色的鱼钩》、《彩色的翅膀》、《老人与海鸥》的最后一段、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老师领进门》最后一段和写毕业赠言,寓象征于形象的写法。

三、注重“语用”的效

崔峦老师为“语用”型教学概括了四个关键词:语感、语境、语体、训练。说明课堂上的语用,不是零散的练习,更不是像当前市面上各种教辅材料那样孤立的机械练习。课堂上的“语用”,课堂和文本就是语境,所以,有效的“语用”必须与课堂深度融合,必须是阅读教学有机组成部分。

1.有效的“语用”必须与文本对话,促进文本的感悟和内化。如《检阅》中“……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引导学生抓重点词“拄拐”、“保持一致”、“睁大眼睛”进行朗读,并让学生谈从这些重点词中读出了什么?看着此时的博莱克,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读出博莱克的坚强,读出他的自信,读出他的骄傲,想象他训练时经历的种种艰难与挫折,想象每当遇到困难甚至失败的时候,他会对自己怎么说怎么做?队友们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写一写并读一读。当学生悟透了并读透了这句话,下文的两句“真棒”也就水到渠成了。

2.有效的“语用”必须与生活对话,活化学生的生活积淀。如《惊弓之鸟》,在学习完课文,明确了“惊弓之鸟”的词义后,教师可设置一个生活情境:一个逃犯东躲西藏,亡命天涯,每当见到警察路过或是听到警笛声响,都会吓得浑身发抖,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他呢?你有没有遇到过一见到或一听到就害怕的事呢?(打针、吃药等)也用上“惊弓之鸟”说一说。除了“惊弓之鸟”,还能用什么词来形容这样的心情呢?(杯弓蛇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

语用学学习心得(五篇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