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编辑:心如止水 识别码:10-931568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02 09:39:52 来源:网络

第一篇: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这段时间再次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领悟到了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因此,本人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有以下的认识:

一、备课:变“备教材”为“备学生”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老师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语言应简明扼要、准确、生动等),注意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意到文字的表达(如板书编写有序、图示清晰、工整等),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但对学生的学考虑不够。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上课:变“走教案”为“生成性课堂”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场景发生,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如果我们的课堂还是师道尊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回答,不予理睬,或马上表现出不高兴,不耐烦,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大打折扣。因而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师生关系一定要开放,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同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就必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也更能展示教师的无穷魅力。课堂提问注意开放性。开放性的提问,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与现成答案,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已的理解回答。答案一定会是丰富多彩,这可以作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根据这些答案给予肯定、或给予引导,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教师的肯定或引导中得到提高。要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对教育过程的高超把握就是对这种动态生成的把握。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四、变“教师说”为“学生多说”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例如,口算,现在已经名不副实,多数用笔算代替,学生动手不动口。其实,过去不少教师创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级教学中,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其它教材也可以这样做。我们不能把数学课变成枯燥无味、让学生学而生厌的课。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

第二篇:学习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学习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务课程标准,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同时,全国各地纷纷开始了课改实验,为此,我校数学研组也组织全体数学教师进行课程标准的学习,并要求教师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将新课标落到实处。通过教学时间和本人的教学昂,下面就学习新数学课程标准,谈一谈我的一点体和做法: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中失身应相互沟通和交流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以“教”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

权威;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课堂中“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另外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是跟着教师学,学生的学变成了复制。缺乏主动和创造精神。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相应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项的输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同时交往也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当师生之间建立起温馨的情谊,课堂教学氛围必然轻松学生对信息 的感受性、反映的敏捷性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都出状态。同时,教师也会从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从学生对自己的期待中,受到强力的感染,从而真正体会到教学工义和乐趣。感受性、反映的敏捷性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都处于态。同时,教师也会从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从学生对自己的热待中,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真正体会到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乐

新课标标准下教师应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

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充分信任,时,课上教师说得多、重复的地方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并不多。讲为主的数学教学过程,占用了学生发表

自己的看法的时间,使为课堂上的独奏者,学生只是听众、观众,这大大地剥夺了学生地位。其实,在走进课堂前,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充满着各的先前经验和积累,他们有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这就要求教程标准下要转变观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讨、交流,让他们的问题,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从而认识形成技能,并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先生的责教,而在教学生学。”当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也不能“放学生说得不全、理解不够的地方,也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以往中,教学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学习的潜力估计不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进而发展各种潜力。教师应时时刻刻把这种观念渗透到教学设计中,准确把握不同类型的课型特征,挖掘出教材只是背后所蕴涵的思维方式、方法,通过各种形式巩固和训练,最终达到学生能自如地运用,真正“会学”目的。当师生之间建立起温馨的情谊,课堂教学氛围必然轻松愉快,学生对信息的感受性、反应的敏捷性以及思

维的活跃程度都处于最佳状态。同时,教师也会从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从学生对自己的热爱与期待中,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真正体会到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乐趣。

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我又一次深深地感到学生要全面和谐地发展,教育也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学生要全面和谐的发展,数学学科也要随着各方面的发

展而改变内容及教学方法。总之,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我们应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水平,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学习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于娟

我通过通过学习新课标,掌握了新课程下数学教学的特点:

1.重视情景创设,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具体内容,尽量采取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扩展”的模式展开,教学中要创设按这种模式教学的情景,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新课程中的数学问题应力求源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从心中建立起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天然联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的有用性与挑战性。

2.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现代教育观念——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努力让学生做一做,从做中探索并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锻炼自己,把思想表达清楚,并听懂、理解同伴的描述,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3.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

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努力倡导的目标,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为此,我想教师应该先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学习态度、意志强弱、智力和能力、平时成绩等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可以分成按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按照略高于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按较高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由此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4.树立新的课程观,用好教材,活用教材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和忠实的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学中要注重书本知识向实际生活回归、向学生经验回归。在教学中,一方

面要用教材,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渗透的理念,充分利用教材的已有资源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补充、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科书并非唯一的数学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善于开发其他的教学资源,它还包括教学中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料、工具和场所,如实践活动材料、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报刊杂志等。

总而言之,我们坚持实施新课标,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不仅对学生有益,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都将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学习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东官中心小学 吕绘玲

通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活动,大家对新旧课程标准进行了比较,指出了课程标准的一些基本理念的变化,并对我们一线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教学建议。这些内容丰富,具有

针对性的学习,使我们对新课标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领会了新课标对进一步实施课程改革的指导意义,尤其在以下几方面的认识更加深刻。

1、新课标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更加全面和科学。首先“双基”变为“四基”,在原实验课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新增加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和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这样不但全面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体把握,还体现了数学教学的本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同时要求教学时以学生为本,注重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活动,在感悟、体验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数学知识领域的表述更加系统和规范。把原实验课标中的“空间与图形”表述改为“图形与几何”,这样表述与“数与代数”不但形式上更加一致,内容上也更加科学、规范。因为“数与代数”中的“数”是数学学习、研究的对象,“代数”是研究的方法,同样的“图形与几何”中的“图形”是研究的对象,“几何”是研究 的方法,与实验课标中的“空间与图形”的“空间”、“图形”都是要研究的对象,同时两都又是并列的关系,显然新课标的表述更加科学。

3、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新课标从实验课标中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增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正是创新型人才迫切需要而当前教育中学生急需提高的素质,因为发现和提出问题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好体现。

4、新课标中对教学目标的要求更加具体明确。如对课标要求的“了解”、“理解”、“掌握”、“经历”、“体验”、“探索”等的基本含义作了规定,并说明了与之同等程度的同类词,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更好地把握新课标的要求,更好地在日常教学中加以贯彻和实施

5、调整了一些学习内容。对各学段的数学学习内容作适当调整,使之更

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适当降低有些学习内容的难度,如统计与概率在小学阶段删去了学习中位数和众数的内容。

6、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重点不再是知识本身,而是如何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受快乐;课堂上关注的不再是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学生是否学得有趣。教师始终只是一个引导者、一个促进者,引导和促进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寻找答案,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我想对于我们一线教师而言,学习新课标,就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新课改。无论我们多么习惯和喜欢从前的教学模式,无论有多大的艰难险阻,新课标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只有跟着新课标的方向,我们才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新教材的编

排意图有了更全新的认识,知道了新课程突出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真正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觉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学生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让学生充分观察每一幅插图,充分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让学生在领会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地说,可以单独说、同桌说、集体说,让学生在充分的看说基础上培养数感。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无意注意占主导,观察能力有限。他们最初的观察是无目的、无顺序的,只是对教材中的插图、人物、颜色等感兴趣,不能领悟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看,接着,再一步一步引导他们观察,将他们的注意引入正题,按一定的规律去观察,从而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简单的几何现象,进行简单的测量,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通过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再次学习新课标的学习,我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

《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体会

虎门中心小学黄碧暖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五年了,在这之中,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冲击着站在课改浪尖上的教师们。我们曾经困惑,不知所措,但通过学习,我们又以新的姿态站在教育前沿。最近,我又认真的学习了一遍《数学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更加使我认识到我们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切实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一、教师必须要对教材重新认识,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

生活即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强调了大众数学学习的内容的应用价值——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调整相应的数学内容,做到

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内容,就教学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让生活中人们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如过去我们数学内容中计算有些难,而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计算器、计算机的全面普及,计算难度有所降低,更注重计算的必要性和算理。改变了课程过去“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数学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学,教师往往照本宣科。课堂往往成为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不管学生有无兴趣,仍按陈旧的教学手段、思想强求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教师往往是课堂的核心、组织者,学生必须跟着教师的脚步走。而新课程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指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伙伴。教学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应创

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为我要学、我想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发现问题,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总之,要在一堂课中让学生体验整个数学过程,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三、教师必须改变旧的评价体系

以往的应试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手段,新的评价体系不仅包括对学生的评价,而且还提出了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不以学期和学年的一次性考试来评定学生,强调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展情况的评价,强调对学生能力与自信心的建立,参与活动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进行评价。

总之,对新课标的学习和实施确实给我的日常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一次次的动手实践中、在一次次的探索与交流中,我们的学生越发的活泼与可爱,同时也我和我的学生们在浑然不觉

之中感受着知识的滋养。

202_-10-20

第三篇:202_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202_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2011734135 陈敏儿 11小数

202_年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内容要接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我比较喜欢以上这一点的课程目标,关注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在认真解读了《202_年新课程标准》后,我有以下几点的体会:

一、注意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儿童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阶段性的特点,教学要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注意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知识,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做到循序渐进,才可以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用学生没学过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就会产生对学生极为不利的学习反效果。教师要掌握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决不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从真正的意义上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能单纯地知道数学的知识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掌握理解数学的基础知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从而解决数学问题。

二、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学生效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并不是传统的讲授-接受的教学模式,新课标的目标是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的过程,从而在经验中真正掌握知识。如:学习统计图的章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收集数据,一起整理分析所得数据,根据数据分析得结果,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出统计图的意义,并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一起探究统计图。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教师可以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过程教学、问题教学、发现法等都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方法,教师认真探究教学方法,才可以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新课标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这一方法实施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指导和组织的工作,根据学生的特点,给每一个小组成员定角色和分配任务,学生可以通过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这一方法不但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更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从而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体验数学的价值,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并不只是复杂得、抽象的数学符号,教师让学生明白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有其实际德尔意义和价值,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数感、符号意识与空间概念。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数学确实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是一门让学生疲倦和恐惧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传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意识,这样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在初步接触数学时,已经对数学产生厌倦,那么学习数学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学生更不能学号数学了。学生如果对数学感兴趣了,他就会不断地往数学的方向思考和探究,自然而然会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这方面的工作是非常重要。

四、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效果的评价

《202_年新课程标准》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数学的教学是以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四个目标进行展开,相应地,教师也要全面评价学生这四方面的表现,主要了解学生是否有所获。

新课标也提出了教师注重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记录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对于学生平时学习的表现,要有一个较为清晰具体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课堂表现的积极性。

并且提出了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的主体的多元化是指教师、家长、同学及学生本人都可以作为评价者,可以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学生生活圈子并不大,每天就徘徊在家庭与学校间,因此,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学生可以接受到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评价方式,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新课标》的总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具体阐述,而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它要求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数学情感。作为教师,要以《新课标》的总目标为中心,设计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三年级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熊家岩小学 朱瑞

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上的变革。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对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边学习边教学的过程中,我积极汲取和消化课改新思想、新理念,在完整的理论指导下,我会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上好每节课,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下面就根据自己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谈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教学方法观念的转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把系统的传授知识作为重点,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大量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范畴、重点、难点反复掂量估计,围绕它来展开自己的教学过程,通常会忽略掉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培养,如今社会的知识更新很快,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具备终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如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达到这一目的。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要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上转变自己的观念,把“金子”变成“点金术”。要求教师改变教学策略和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什么变成怎么学,把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去学,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中不忘探究,在教学策略上要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做法,重视探究过程,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从而达到预期目的。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组织操作活动,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所以上课时要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还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对数学事实的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

三、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信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而实践证明,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进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从而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课标,同时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便于学生开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素材。通过数学问题的探索性、题材形式的多样性、信息呈现的选择性与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体验学习是在新课改理念下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它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参与思维的形成过程、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精彩、探究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是每一位课改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五、注意科学评价学生

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评价学生,不断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对学生而言,不管是教师的评价,还是学生的互评,他们都渴望得到一定的认可,获得成功感,因此,评价应以激励为主。只要教师细心观察,把对学生的日常评价和重要的资料系统地保存下来,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发展变化的轨迹,使教师能够对学生某个阶段的学习状况清晰全面地把握,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实践中,我用等级制方式,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在评语中使用鼓励性语言客观、尽量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并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下,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每当教师板起脸,学生就低头认罪,万马齐喑的场面,这样的师生关系显然是有悖于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的,要贯彻《课标》理念,教师必须先转变自身角色。在新课程教学中,孩子们上课不再只是单纯的坐着听讲,他们想说想动,因此教师由居高临下者转为“平等的首席”,怎样来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呢?在实践中我的体会是: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形成良性的师生关系的关键。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时时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喜爱、尊重和信任,他们也才会真正从心底里喜欢这位老师,从而构建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牢牢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

商客采集器

http://www.teniu.cc

WiKCI32M82rs

第五篇: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202_版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2_版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我更加了解到《数学202_版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上的变革。《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对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指导等几个方面都作了一些修改。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主张在课程设计的总体思想上体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等。即力图使数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面向全体学生。

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利用这样一本教材上好一年级数学课,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想,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教学工作会有一些帮助。

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我们一味地加以批评和责备,势必会使刚刚开始小学学习的孩子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以后的学习。怎样让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一开始就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我想这也是一年级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掘情感的积极因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无疑是告诉我们在课堂中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游戏等,投其所好,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

三、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前教育中家长注重艺术智能启蒙,忽视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等抽象思维开发大有人在,家长注重纯数学计算力的训练,而忽视抽象思维的培养。所以,在课堂上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年级,是游戏和学习的过渡,是学校学习的新起点。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太多自己的特点,只有我们老师把教材、学生的年龄实际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开心更扎实,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为一生的学习打好基础。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多学习,多实践,多总结,多把快乐带进课堂。我想对于我们一线教师而言,学习新课标,就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新课改。无论我们多么习惯和喜欢从前的教学模式,无论有多大的艰难险阻,新课标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只有跟着新课标的方向,我们才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在课改的道路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做一个合格的引路人。

数学新课标心得体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