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让儿童自由地探究生活 现场会 汇报材料
编辑:烟雨蒙蒙 识别码:20-895159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01 18:28:40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让儿童自由地探究生活 现场会 汇报材料

让儿童自由地探究生活

——王庄镇演马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几点做法

近年来,我们以文化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为目标,扎实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取得显著成果。学校在202_、202_年连续2次被评为“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优秀实验学校,2名教师被评为“全国课题研究先进个人”,5人次荣获全国优质课、视频说课一等奖,4人次分获“泰山名师”、“泰安市教学能手”、“泰安市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肥城市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

下面将我校常态化实施本课程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一点因由,点石成金”,精心开发课程资源。

除了基于学生的兴趣点、成长点和教师的引导推荐确定活动主题外,我们在对以往课题研究工作的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发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加以修改和补充,进一步充实完善了课程资源体系,使活动内容变得更加立体丰满。

针对部分研究内容还不够深入,学生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未能在一定深度的层面上进行,学生真正直面课题自行探索的东西较少的问题,我们广泛征集问题资源,启发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且有一定探究价值的问题,作为小课题研究内容。今学期我们在四年级开展了“身边的科学”小课题,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从一些身边的小细节入手,进行有科学意味的探究性活动。比如研究小狗小猫等是否存在左撇子现象,左撇子和右撇子的比例问题,和小动物的性别是否有关系,研究它们的喜怒哀乐,以及和人类是否有相似之处等;他们还研究藕眼的个数、大蒜的瓣数等是否存在规律可循,初步感知统计学的相关原理和价值。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型学习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较好的培养。比如在研究“小狗是否存在左撇子”这一问题时,他们自主设计了一件研究器材,在一个木架上悬挂了一个小桶,并在里面放上食物,这样小狗如果想吃到食物,就会用前爪去抓小桶,从而判断出是属于左撇子还是右撇子。但是在实践中他们发现,百分之九十的小狗并不是用前爪去抓,而是用嘴去拱小桶,通过拱翻小桶的方法来吃到食物。于是他们就改进制作了第二件作品。他们制作了一个类似水渠的工具,两块木条之间的距离经过了精心设计,这样小狗用嘴不能接触到食物,从而只能用前爪去取,这样,也就能得出狗是属于左撇子还是右撇子了。

我们还发现,在以前的小课题研究活动中,虽然我们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但还缺乏对体验活动进行专题化、系统化展开,需要进一步将其引向深入。为了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紧急避险等自我保护能力,我们开展了“关爱生命,关注安全”小课题,学生从“家庭安全”“学校安全”“社会安全”“其他安全”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设计制作了宣传版面,排演了“紧急避险情景剧”,发布了“关注安全”宣传口号,发放了“关注安全”明白纸和倡议书,我们结合学生的开展情况设置了“安全教育展室”,定期组织全校师生到展室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显著增强。另外,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感,我们开展了“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学生从“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学校”“感恩社会”等方面入手,深入细致地开展了相关活动。他们深切体察母亲十月怀胎的不易,留心观察父母早起晚归的奔波操劳;他们记录下老师从早到晚一天的活动,留心观察体会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温暖,同样,他们也精心设计了一个“感恩教育展室”,从图片到文字,从实物到现场展示的包水饺、炒家常菜,无一不饱含着对父母、老师、学校、社会的浓浓爱意。“感恩教育展室”也成为我校的感恩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感恩意识。

在研究领域上,我们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拓展。以三年级为例,针对学生年龄较小,动手能力有待增强,但想象力较为丰富的特点,我们开展了“艺术创想”小课题系列研究活动。师生们在白纸上做足了文章,如何制作线拉画、如何将漫画变得古老陈旧、如何将自己画成外星人、如何制作立体效果波纹图、如何制作点对称图案、如何制作火剪影等等。学生画的“蓝天白云图”,天马行空,清新美丽;“具有远近效果的水彩画”形象逼真,令人遐想。我们在每个年级还设置了“学科融合,综合实践”的小课题,即将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等学科中需要开展实践活动的内容整理出来,由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精心设计,作为小课题研究内容开展研究,这样,即充实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落实了教学目标,又培养了学生能力,真正实现了“一科实践,多科受益”。

二、“顺水推舟,巧引妙导”,扎实推进课程实施。在教师的指导上,我们采取“教师下水”和“授人以渔”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下水”,即每一位参与小课题研究的指导教师都必须先完整地经历整个过程,方能面向学生。制作类的小课题教师必须制作出一件精致的作品,体验类的课题教师要展示预期的整个流程,这样,每一位指导教师在学生参与活动之前就知道了课题开展的难易,学生在哪些地方容易遇到困难,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面对这些困难如何解决和突破等等,确保了小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授人以渔”,即像做“不会游泳的教练”一样,为学生提供一种方法、提示一种开展研究的流程,以及针对安全等方面做出一些必要的提醒。因为时下网络资源在学校以及学生家庭中已经相当普及,对于他们所提出的这些研究课题,网络上不仅有详细的文字介绍,而且有生动形象的视频讲解,面对学生林林总总的学习需求,没有必要“只有老师掌握了之后才能教学生”。老师可能不会刻印章、制作丝网花、制作纸浮雕„„,但学生依靠网络、书籍等资料就可以进行自主学习,而且这种学习不受课堂的限制,只要他喜欢,课余时间都可以开展研究活动。例如,四年级部分学生确定了“趣味折纸”的课题,他们自己在网络上下载整理了一些关于折纸方法、图样的材料,而指导教师只是根据他们的请求帮忙将这些材料打印出来,并提醒他们在使用剪刀等工具时注意安全就可以了。

滚动发展,注意生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过程体验为价值取向的,它强调的是学生与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强调的是随着活动情境的展开和活动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这种生成包括两个方面的改变:对于有意义的主题,可以增加;对于起初预设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发现意义不大或根本无法完成的主题则可以放弃。比如在“孔子与论语”的课题研究中,师生们发现给《论语》配上乐谱,用歌唱的方式更容易传诵,于是就生成了“唱论语”这一研究内容,不断地将课题研究推向深入和丰富多彩。

三、“平开多选,各尽其才”,全员参与课题研究。

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特点,在活动开展的时间上,我们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将每周的两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统一安排在周五的下午,连同课外活动时间,统一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对于任双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则调整为周四下午和周五下午。确保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按质按量地完成相关活动。对于双休和节假日的活动,指导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安排好相关活动。

我们在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时,采用同时开展多个课题的方法,学生可以参与其中的一个研究内容,也可以同时参与多个研究课题,全由他们依据自身情况而定。由于课题“点”的选择丰富多彩,同一个班级内就会出现多个研究的课题,这些课题平行发展,学生在完成一个课题之后兴趣点随即可以进行转移,进入其他的课题组进行研究;除此形式之外学生也可以同时参与多个小课题的研究。在我校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同时参与着2项以上的研究,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既“吃得好”又“吃得饱”。更为欣喜的是,在学生自主研究的过程中,低年级的小朋友也兴致盎然地参与进来,他们跟随着四年级的大哥哥学习“月季的嫁接”,跟随三年级的小姐姐认识“校园内的植物”,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叽叽喳喳煞是喜人。对此我们采取“顺其自然”的策略,不对他们作过多要求,目的在于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兴趣,既充实了孩子的课余生活,又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文化底蕴。

四、“师生互学,教学相长”,适应学生发展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可以说是“上天入地,无所不包”,传统文化、社区特色、科技前沿等等,这些内容对于师生都提出了“要抓紧学习”的紧迫要求。由于师生都长期沉浸在某一个或几个学科的狭小范围内,所以这些研究内容对于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研究领域、丰富他们的思维方式有着较好的补充作用,所以师生双方都必须要加强学习,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方式方法等等,这样在活动中师生双方才能较好地进行互动交流和指导。同时,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也能有效地激发和调动教师的学习欲望,唤起他们对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在我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中,像“我是‘快板王’”“奇妙的手影”等等,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在同一起点共同学习,老师的读图能力可能比学生强了一些,而学生在动手制作方面进展则比老师快很多,于是师生之间就这样互相交流、学习、进步,最终师生均学有所成,感受到学习的喜悦!

在演马小学,每一位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都有两个装帧精美的记事本。一本是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业务学习笔记,记录平时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想;一本是小课题研究工作日志,课题研究如何安排、如何开展,每天都进行哪些内容,这些都细致地记录在他们的工作日志上,确保了课题研究的有序开展。这些笔记也为他们以后总结自身工作、记录成长轨迹、沉淀生成思想准备了充实的物质基础。

五、“科学评价,有效激励”,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教材、课程标准等方面的特殊性,我们在学期初安排课程时就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工作量、学校工作等方面予以充分照顾,确保指导教师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开展课题研究,保证研究效果。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安排上,我们还遵循以下原则,即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专职兼职教师,做到年级固定、内容固定,教师不循环。如三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每年都任教三年级,任教的内容在基本固定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动态生成。我们在三年级平行班同时开展了“艺术创想”小课题,这个课题研究系列共有60多个研究内容,交由三个班2位老师自由选择,这样开展同一个系列研究,学校在评价时便于鉴别,也便于激发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学校成立了以业务校长为组长、教导处、教研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题审定委员会。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所确定的研究内容,必须首先提交学校课题审定委员会,先由指导教师详细地阐述所确定课题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计划等,再由审定委员会成员交流质询,并决定是否将其最终确定为研究课题。研究内容一旦确定为研究课题,指导教师在精心开展活动的同时,还需要在活动结束的时候,将所研究的课题编写出一本校本教材,做出相关作品,撰写出相关报告,学校则给予200元的物质奖励。这些编写好的较为成熟的校本教材,将面向全校所有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供他们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自由选择。教师自身也已成长为一个教材资源的建设者,并在一次次的课题生成、资源建设、课题开展中锻炼着自己,使自己的教材资源建设水平由低到高,不断进步,自身素质不断增强。

以上是我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常态化实施中的点滴做法,不对之处,恳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导!

谢谢大家!

第二篇:让学生自由地写作

让学生“自由”地作文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有段时间,我沉迷于写作,也曾投了几篇稿子,选材来自于我教女儿的心得,身边的小事,再加上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连缀成文,洋洋洒洒,感觉很好,有些居然也发表了!可当有时,有心想写个什么内容,但若没有亲身体验,总感到像个“囊中羞涩”的人,实在羞于把东西拿出来见人。所以,我深深感到,写作也是一件需要“自由”的事情,最好的是有感而发,触景生情,往往写得也就自然别致。

后来,在梅子涵的《女儿的故事》中看到他把择鸡毛菜也写得那么的有滋有味,把女儿的同学写得更是出神入化,更是佩服!当然,他也表示,这些都是因为他的生活经历,带给他的积累,和他的兴趣所至。在同样的一本书时里,他的女儿则发扬了他的这一“传统”,就谈些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学习,不是可歌可泣的大事,都是些小事,也不可能成为什么学习“典范”、“成才之路”上的明星秘诀,可写得是那样地饶有趣味,哪怕是父亲为女儿的学习屡屡生气的细节。读着这样的书,你的心态会越发平和,会发出由衷地感慨“生活真好!”

说了这么多题外话,似乎忘了我本来是要写《亲爱的汉修先生》的读后感的。可是,刚才那一番感触就是在看了《亲爱的汉修先生》后产生的。在《亲爱的汉修先生》里,我除了看到小男孩鲍雷伊的在一天天地成长之外,这个小男孩同时正在把他关注的视角逐渐扩大,一直到他坐到作家贝乔女士面前,到他把父母亲最近的一次见面写得那样细腻,充满孩子的小小的心思。当然他也只不过是美国作家贝芙莉.克莱瑞创造出来又一个可爱形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从这本书中看到的是一个孩子怎样“渐渐”地在写作之路上越走越远的。

在这本书的开头,一封便条式的信向我们展示了小鲍雷伊的稚嫩的笔触。这封短短的信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开始——鲍雷伊和作家汉修先生开始通信了。虽然,后来有的仅仅变成形式上的(他想象中的通信),成了日记,或者成了他的自我倾诉,在这不断的写作过程中,没有人对他说要“真实”,要有“真情实感”,“要突出一定的中心”。事实上,当他就那样写着,这一切都具备了——一切因为有真实的生活作为蓝本,还需要什么额外的“加工”么?

“蝴蝶树林”的美吸引了鲍雷伊,而名叫“土匪”的狗则牵住了他的心,这些本是生活的常态,他只是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至于“中心”,还真很少有意“突出”过。

在鲍雷伊参加写作比赛时,一个同学从书上抄诗歌参赛的经历也验证了真实的可贵。他放弃了写一个蜡做卡车司机融化掉的想象故事,而写了跟爸爸一起在《卡车上的一天》,最终入围写作奖。

“你写得像你自己,你没有想要模仿别人。这是好作家的特点之一。”这是贝乔女士对鲍雷伊说的,我想这应该也是“好文章的特点之一”吧。让每个孩子做自己,写自己,而不要总想着模仿别人,这许是让他们在语文写作方面得到真正成长的不二途径吧!

202_-5-7

第三篇:让教育自由地呼吸

让教育自由地呼吸

——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学特色办学展示

文艺 王伟

走进宿城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宿城一中)时,正值周三下午,平日里安静的校园此刻却有些不同。孩子们并没有在教室里正襟危坐地听课,而是分散在各处参加自己喜欢的选修课程。3D打印创新探究实验室里,一堆小脑袋正凑在一起关注一个作品的诞生;报告厅里,《中国古代文化史》的老师正带领同学们开启一场古代文化之旅„„好奇写在每一个学生的脸上,每一双眼睛都散发出不一样的神采。

翻开一中学子的荣誉簿,一连串的佳绩也令人欣喜:近三年来,该校有20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700多名学生考入重点大学,本科升学率近90%。不仅仅是高考成绩,近三年,该校共有300多人在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省级奖,18人获省一等奖,其中张子涵、孙月祥分别获得全国数学和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银牌。202_年,尹士杰凭借便携式远距离落水救援器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创意大赛全国一等奖;202_年,盛佳儒凭借电脑动画《生日快乐》斩获电脑制作大赛全国一等奖„„光是科技创新领域,学校近三年就摘得全国奖项10余个,省级奖项近50个!该校国际班自202_年开办以来,共有近百名学生考入墨尔本大学等国际名校。

宿城一中,皖北地区享有盛誉的百年名校,宿州老百姓心目中高中教育的首位,近年来开始在高升学率的“单一招牌”之外,呈现出许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气象„„ 办一所“创新型、学术型优质高中”

在一中校长张涛看来,高升学率只是优质高中的一部分,一所真正的优质高中需要更加深厚的底蕴和内涵。

“近年来,唯分数论越来越走不通了,无论是国家培养人才的目标还是高考改革的目标,都指向多元发展,学校必须与时俱进。”张涛对于形势的判断了然于心,“当前,国家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作为一所生源较好的优质高中,我们培养的人才要与高校接轨。基于这两点,我们提出了创办‘创新型、学术型优质高中’的办学目标。”

“创新型、学术型”的发展定位,体现了一所百年名校在新时代的审时度势。然而,美好的愿景如何才能真正落地?学校决定,从“供给侧”入手,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开发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尤其是拓展性课程,带动“创新、学术”两大特色不断深化。用张涛的话来说,学校要根据师生需求提供尽可能多的营养大餐供大家选择,要让教育自由地呼吸。

很快,一场课程的盛宴在宿城一中的校园里拉开了帷幕!

在孩子心中种下创新的种子

202_年,科技创新课程开始在宿城一中悄悄萌芽,经过两年的精心栽培,如今已成为一大亮点。学校立足于本校教师资源,组建了一支科技创新教师团队,开设了机器人制作、3D打印、Arduino创客、科技创新大赛等多门课程。3D打印创新探究课程,借助中科大的教科研力量,开发了3D打印创新探究实验教材;机器人制作课程,不仅培养少数学生参加比赛,也对更多有兴趣的孩子开展基础知识的普及。

为了配合科技创新课程的开展,学校的硬件建设也在加紧步伐,建成了如3D打印探究实验室、机器人制作实验室、Arduino创客实验室、启明星实验室等多个学科类实验室。

今年9月,宿城一中第一届科技节在孩子们的翘首以盼中闪亮登场了!本届科技节的内容精彩纷呈,涵盖了科普图片展览、科普知识讲座、往届学生科技创造作品展、科技体验:模型建构实验、数学建模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创课电脑制作大赛等等。孩子们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9月21日下午,原定在瀚文楼四楼报告厅举行的科技节启动仪式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讲座(如何选题)就吸引了1200多名学生,不得不临时改到体育馆。

“举办科技节的初衷,一是为了唤起更多人对科学的热爱,在孩子心中种下创新的种子;二是整合各方资源为师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张涛说。学校精心准备,奉献出不少实实在在的“干货”,光是科普知识讲座就安排了7场,像科技创新大赛如何选题、如何写论文等都有专门的老师来指导。

学校用心良苦,孩子们也倾情投入,科技节上涌现出不少奇思妙想的小创意、小发明。几位同学设计了一个看似普通的音响,但只要把它放在草坪上,它的威力就会尽显无遗:一旦有人跨过草坪的界限,优美的音乐立刻会变成响亮的广播,提醒你不要随意践踏草坪。还有一位同学喜欢睡懒觉,每天早上起床都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为了改掉这个坏习惯,他发明了一个震动颈枕,早上闹钟闹不醒时,枕头就会剧烈地震动起来,这样不起来也不行了„„

科技创新课程就像一个小舞台,不少优秀的孩子从这里脱颖而出,走向更广阔的大舞台。今年,学校就有好几位同学通过参加省级和全国的科技创新大赛,直接被几所高校通过自主招生录取。

为学生一生的素养奠基

202_年底,宿城一中语文老师李老师和物理老师郜老师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去北京大学参加中国大学先修课程教师培训。该课程是一门由北大考试研究院支持建设、在全国部分中学开设的相当于大学一年级程度的选修课程,它让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提前接轨大学课程,也为将来理性地选择大学相关专业奠定基础。

今年3月16日下午,在宿城一中瀚文楼四楼报告厅,大学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史》正式开课了!作为一门语文和历史跨学科的综合课程,该课程每周四下午上课,最终由北大进行考试认定。

“我本身对文史非常感兴趣,接到任务时觉得对自己也是一个充实和挑战,就坚持做下来了。我感觉自己就像带着学生趟过一条河,这一路虽然辛苦却有很多收获。”李老师说。在讲民族文化一课时,有个孩子通过宿州文化的变迁,谈了自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谈得特别出彩,这让李老师眼前一亮:“孩子们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习的效果比我讲更好。”课下,李老师还建了一个QQ群,和同学们形成了一个共同学习的小圈子。

目前,宿城一中已成为中国大学先修课实验基地,另一门先修课《电磁学》也在试水中。

在大学先修课的带动下,宿城一中越来越多的拓展课程破土而出,形成了多样、立体的特色课程体系。许多老师全身心投入,也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变化。刘老师对此深有感触:“有一个实验班的小女孩,黑黑瘦瘦的,平时我从他们教室门口经过,她总是埋着头在做作业。有一天下课,她突然跑来对我说:‘刘老师,刚才我们班参加英语话剧表演得了冠军!’那一刻,我觉得她特别阳光,那种青春的感觉一下子感染了我。我到了办公室就感慨,学校多一些这样的活动,真好!”

“以前我们走的路太单一了,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通过拓展性课程不仅把创新的种子深深地埋在学生心里,也是为学生一生的素养奠基,同时还可以唤醒教师的兴趣,教育不仅要唤醒学生还要唤醒老师。”张涛说。

营造“重视学术、崇尚创新”的文化磁场

创办“创新型、学术型优质高中”,不仅需要课程支持,更需要强大的文化磁场。宿城一中的学校文化也在逐步向“重视学术、崇尚创新”靠拢。

在崇尚创新方面,学校认为,创新不是赶时髦,也无需搞神秘,老师应该从平常的教育教学入手,在润物无声中渗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除了渐入佳境的科技创新课程,学校还成立了模拟联合国协会、培菁文学社、培菁书画社、阳光心理社等十多个社团,鼓励高

一、高二的同学每人加入一个社团。此外,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也成为校园里固定的“四大节”。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发展。以模拟联合国协会为例,该学生社团202_年成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3次校级模拟联合国大会,参加了4次省市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前不久,该校参加安徽省第五届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其中高二年级的两位骨干会员经学校推荐和有关机构的选拔,将于202_年1月31日至2月9日赴美国纽约、华盛顿参加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全球模拟联合国大会并到联合国总部访学。

在重视学术方面,学校努力创建学习型校园,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师生阅读。如改建图书馆,设置开放式、沙龙式阅览区和主题功能区,购买有利于师生阅读的书籍;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开设讲座,开展读后感比赛、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等,营造浓郁的校园学术氛围。

教师是建设“创新型、学术型”优质高中的中坚力量,学校鼓励教师兴起研究之风,一是从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开展小微课题研究;二是成立教师学习小组,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此外还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教职工参加学习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以提高专业素养。如今,一支名师荟萃的教师队伍是学校闪光的品牌价值。

近年来,宿城一中以“创新型、学术型优质高中”为发展目标,通过课程建设和文化建设为师生搭建了自主选择、多元发展的舞台,培养出一批“专业+专长”的优秀教师和一群“全面发展+创新能力+学术素养”的高素质学生。百年名校主动求变,用改革走出了教育未来的新方向,真正实现了让教育自由地呼吸,让师生幸福地成长!

(文 艺 王 伟)

第四篇:202_现场会汇报材料

洪洞县202_年高效课堂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大力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全方位打造高效课堂

-------洪洞县登临中学高效课堂建设交流材料

在这个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地深入的时代里,办学特色就是学校高扬的旗帜,抓住了特色也就抓住了学校的生存权,没有特色的学校很快就会淹没在飞速发展的教育事业的汪洋大海之中。紧紧抓住教育教学改革的脉搏,我校大力推进学校高效课堂建设,成果显著。

一、狠抓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打造高效能教师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高效课堂建设的核心因素。为了全面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高效课堂建设注入活力,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1、开展专题教育集中学习活动

学校先后为教师下载了海量教育视频,添置了《课标解读》《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等书籍,印制了《问题情境导学》等大量课堂教育教学材料,利用每周五的集中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观看相关教育视频或学习理论、课堂教学改革材料等,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学校还先后聘请多名教育教学改革成绩突出的学校校长及一线教师来我校讲座,做课,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等。

2、开展撰写教育理论笔记活动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周要自觉阅读一定量的教育理论书籍,写出不少于500字的理论笔记或教学反思。在读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构建有自己个性,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也只有适合才会有效,有效才能高效。

3、开展学科知识教师自检活动

为了能时刻把握所教学科知识的变化,我校教师坚持每月一次的自测自练活动,自己考自己,通过这种形式,教师能及时了解考试改革的新动向,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帮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的体系。

4、开展互听互评联教联研活动 洪洞县202_年高效课堂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听评课活动是教师提高的一种有效活动形式。学校通过组织常态课、公开课、示范课,联片互动课等一系列的活动,全力打造高效能教师,谋求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效果显著。

二、善用学案导学新模式,全力提高课堂有效性

质量在于课堂,课堂在于学案,成效要看学生,成绩说明一切。

课堂教学改革多少年,学案式教学模式通过大量实践,被很多专家和教育工作者一致认为是最有效的教学模式!

学案式教学模式有着很多的特点,但最主要的是它可以把教师从繁重的“满堂灌式的讲授”和学生“填鸭式的接受”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转变,大幅度的提高课堂的可操控性,加大课堂容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成绩。

1、理念转变,培训为先

为了做好学案教学模式的推广,我校向每位教师印发了登临中学《问题导学学习材料》

(一)(二),对教师进行课改理论培训,让每位教师从思想上转变理念,认识课改的必要性和实施学案教学的重要意义,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技能。

2、实践探索,课堂检验

教无定法,学案导学也是灵活多变的。在学案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校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实践,摸索适合学生,适合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遵循学案编写原则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所教学科及学生的特点和自身的工作特点,量身打造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导学案,让课堂去检验,最终的成效看学生能否适应,能否有效提高课堂效率。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教师对学案导学模式有了足够的认识,能熟练编写并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

3、熟练使用,高效推进

什么事情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当教师能够熟练编写并使用导学案,我们便以学案导学为载体,以学生成长为本为灵魂,以问题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基石,在全校大力推行高效课堂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形成使学生能自主学习、2 洪洞县202_年高效课堂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高效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4、总结反思,不断改进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在学案导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及时的总结反思,不断去完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自己的学案,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以期达到教学相长。

三、开展教与学擂台比武活动,力促高效课堂生成性

1、,高效课堂我创造,三尺讲台展风采

教师就要以教学水平论英雄,我校坚持每年一次的“课堂教学改革明星(名师)”赛课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要求我校教师全员参与,先组织全校性的听评课活动进行初选,然后邀请县教研室教研员对通过初选的教师复选,比赛从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成效测评等方面进行考察,对胜出的教师颁发荣誉,给予奖励,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的业务水平。

2、高效课堂我做主,小组合作我成长

高效课堂建设的过程中,学生的成长是实施教学的灵魂。如何让学生爱上课堂,爱上学习,学会学习是教师应该思考的主要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老师在综合学生的各种能力后,对学生做了合理的分组,对组内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制订小组管理规则,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我校坚持每学期对各班学生学习小组全方位评价,每班评选出两个“高效课堂学习小组”以及“优秀小组长”,强化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欲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高效课堂建设任重道远,我们还在路上。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探索,为我县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202_现场会汇报材料

洪洞县202_年高效课堂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洪洞县登临中学高效课堂建设交流材料

为则通达,教无止境。多年来,我校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宗旨,深入贯彻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大力推进学校高效课堂建设,取得了构建高效课堂的阶段性成果。现将我们对构建高效课堂工作以来所做的相关工作及体会向大家做以汇报,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提高认识,敢于创新,倡导高效课堂。

面对一项新的改革,教师中不愿参与者有之、消极等待者有之,抱着应付差事、走走过场的亦有之,怕吃苦、怕受累的更有之。这些现象都是人之常情。在教改实验初期我们充分认识到加强教师思想引领,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克服教师思想上的畏难情绪,激发教师的教改热情,鼓舞教师的教改勇气,是我们拉开教改序幕要迈过的第一道门槛。

为保障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学校还成立了“高效课堂”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为实践活动的第一责任人,领导和组织“高效课堂”实践活动,确保活动有序开展;教导主任任副组长,为实践活动的具体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高效课堂实验小组,由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同时,以年级组为单位,成立各学科集体备课组;以近几年我校市级以上骨干教师、1 洪洞县202_年高效课堂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教学能手、各教研组组长为成员,成立“高效课堂达标考核小组”。学校根据创建活动要求,调整并完善了考核制度,将高效课堂达标情况按无效、低效、有效、高效四个等级纳入教师考核评价里。

二、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实施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改革,教师是关键。为了适应课改新形势,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学校先后为教师下载了海量教育资源,更新了大量课堂教育教学材料,利用每周的集中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强化学习提升,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给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还先后聘请县教研室专家及多名教育教学改革成绩突出的学校校长和一线教师来我校讲座,做课,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把脉会诊,提供发展的借鉴和参考等。

为了落实高效课堂实施情况,以及应对实施中存在的弊端,我校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实施高效课堂的创建行动。一是组织集体备课活动,增强导学案的实用性。二是组织 “高效课堂”立标课活动,要求实验教师上好立标课,立标课必须体现:课前预习、小组合作与交流、小组评价、当堂检测几个重要环节。其他教师在听取立标课的基础上,大胆尝试,设计导学案,落实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尝试上好实验课。三是组织“高效课堂”校级优质课观摩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为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展示研究成果提供机会。

在教学模式上我们推出:

第一步:编写导学案,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洪洞县202_年高效课堂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第二步:课堂教师的问题引领,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展示;

第三步:课堂检测,落实目标。

第四步:课后师生的反思,修正,完善提高。

每一步都突出教师导的作用;每一步都体现出学生学的主体。

我们要求导学案的编写设计要难易适中;上课过程要扎实有效;作业设计要分不同层次;活动方式要灵活多样;对课堂教学时间分配,采取“定时限讲”,要给学生留出自由和训练的时间,突出以训练为主,挖掘学生智能潜力,发挥学生的创造与创新能力,大力提高教学效果。

有效观课议课,互评互研是教师提高的一种最有效的活动形式。学校通过组织常态课、公开课、示范课、同课异构课、联片互动课等一系列的活动,全力打造高效能教师,谋求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效果显著。

三、划分小组,合作探讨,配合高效课堂。

实施高效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才会变得富有效率。教师除了在导学案中要给学生出示所要预习的内容,还要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质疑,把自己预习过程中出现的不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为合作探究做好铺垫。在预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留够充足的时间。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先划分学习小组,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合理安排学生座位,以便于开展小组合作,同伴互助。所有的学生都能 3 洪洞县202_年高效课堂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动”起来,通过在组内相互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合作研讨,达成教学目标。

在一些细节上我们还要求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做好以下几方面:(1)起立和回答问题时要挺胸抬头。(2)口语表达要清晰响亮。(3)保持默契配合的关系。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生生相互讨论交流时要体现整个团队的合作精神,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学生的学习完全成了自我锻炼,互助研究的过程。

四、总结反思,不断改进,提高课堂效率。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在学案导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及时的总结反思,不断去完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之处,不断改进自己的学案,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以期达到教学相长。

总之,高效课堂建设任重道远,我们还在路上。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总结,上下形成一股合力才能让高效课堂落到实处。

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不断创新教与学的工作方式,以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为重点,为我学校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让儿童自由地探究生活 现场会 汇报材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