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道施工设计总说明
重庆市北碚区天府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
河道改造工程施工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北碚区位于重庆市区西北郊的缙云山下,嘉陵江畔,是重庆主城九区之一。地理位臵介于东经106°18′14″~106°56′ 53″、北纬29°39′10″~10°3′53″。东接渝北区,南连沙坪坝区,西接壁山县,北邻合川区。
天府矿区位于重庆市北郊,地跨重庆市北碚区、渝北区和合川区三个区。矿区南起北碚嘉陵江边的白庙子,北至渝北区华蓥山脉的宝顶矿区,全长37km,东西宽2.8km,平均倾斜宽3.5km2,面积103.4 km2。公司本部所在地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后丰岩,距北碚城区公路里程11km,距重庆市区约48km。矿区分为南北两个大片区,相距约26km,南片区包括后丰岩、代家沟、磨心坡、黄桷地区,北片区包括三汇一矿、三汇二矿和三汇三矿等。
北碚区天府煤矿棚户区系指天府矿业公司在北碚区境内的煤矿职工集中居住区,主要分布在天府镇(代家沟社区、后丰社区、文星社区)、东阳街道(黄桷社区、磨心坡社区、嘉陵一、二矿社区)和龙凤街道白庙社区。总户数9184户,总人口29007人,棚户区总建筑面积50.82万m2。本次北碚区天府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河道改造工程位于东阳街道磨心坡社区焦家沟安臵区。
根据《重庆市北碚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确定的焦家沟片区车盘溪河道整治拟定范围,本次设计的工程起点为车盘溪三洞桥下游100m处,桩号为K0+000,工程终点新铺子上游45m处,桩号为K1+656,原河道长约1833m,整治后河道缩短177m。
二、设防标准
北碚区天府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河道改造工程位于重庆市北碚区东阳街道,属于就地与异地新建安臵,规划安臵居民总户数9701户,总人口30823人。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1992)和《防洪标准》(GB50201-1994)分等指标以及《重庆市城市防洪总体规划》的总体要求,工程河段满足Ⅳ级防护标准要求。根据《重庆都市区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4-2020)》,北碚城区主体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工程措施可按20年一遇执行的有关规定,结合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定位和现状地形,确定本次河道改造工程的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
三、工程地质(根据地勘报告)
拟建场地位于北碚向斜东翼,场地及周围无断层通过。岩层呈单斜状产出,岩层倾向300°,倾角60。
J1:100°∠60~65°,裂隙间距1~2m,隙面较平直,未充填,延伸3~4m,为硬性结构面,结合情况差;
J2:200°∠70°~75°,裂隙间距3~5m,隙面平直,未充填。延伸2~6m。为硬性结构面,结合情况一般。
J3:140°∠10°~15°,裂隙间距1~3m,隙面平直,未充填。延伸3~5m。
为硬性结构面,结合情况差。
岩层面较平直,在砂、泥岩界面,局部有夹泥现象,结合情况差。
经地面地质调查和钻孔揭示,场地分布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及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地层。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拟建场地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根据室内岩石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标准值frk,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6条计算: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140kp。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JJ50—92)《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T188—96)
《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99—94)《重庆市北碚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重庆市北碚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 《重庆市北碚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总说明书》 《重庆市北碚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初步设计》
《关于天府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河道改造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碚水„2010‟237号
四、设计依据及技术规范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⑦《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⑧《重庆市河道管理条例》2006.6;
⑨《重庆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03.4。《防洪标准》(GB50210—94)
五、工程设计
1、天府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河道改造工程范围从三洞桥下游100m至新铺子上游45m处,全长1833m。对该河段进行局部截弯取直整治后河长1656m。工程河段进口底高程204.10m,出口点底高程197.98m,河床纵坡为3.69‰。河道断面形式设计为梯形,河道底宽统一最小宽度为4m,河道底开挖完成后,在两岸坡脚采用格宾压脚,压脚尺寸为0.5m×0.5m。河道堤型采用土堤结构,在两岸土堤中 2
间高程处设臵一宽为1m的马道,上下两段边坡坡比均为1:2。土堤表面采用生态格宾护坡,护坡厚度为0.3m。在堤顶设臵1m宽人行道。堤顶以上岩石边坡开挖坡比 为1:1.2,土方开挖坡比为1:1.5,并在高于8米的高边坡设臵一宽为1m的马道。起点和终点处河道,在前段和后段设臵弧形土护岸坡(为喇叭状)与原始河岸相应等高线相交(进口要超出公路桥),并且禁止在洪水线马道以内架设桥墩。
2、下河通道工程:每隔100m~150m新建一处下河梯步,便于河道清淤及居民亲水;下河通道的具体位臵可由业主和当地政府根据实际通行要求设臵。
3、本工程总工期为6个月,其中主体工程施工期4个月,准备工期1个月,3、砂子:砂浆中所用水泥、砂、水等材料质量应符合砼相应材料的质量标准。
4、砂浆
(1)砂浆中所用水泥、砂、水等材料质量应符合砼相应材料的质量标准。用于砌筑块石,粗料石的河砂的含泥量不得超过5%。
(2)砂浆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砂浆稠度以标准圆锥体沉入度表示,以5-7cm为宜。
(3)砂浆宜随拌随用,一般1小时内使用完,当气温超过30℃时,宜在半小时内使用完。砂浆运输及储存中应避免离析、泌水,已凝结或初凝的失效砂浆不得再使用。
完建期1个月。
5、砼材料
4、工程批复总投资554.17万元,其中建筑工程437.67万元,临时工程16万元,独立费用64.56万元,基本预备费25.91万元,环境水保工程投资10万元。资金来源为项目法人自筹。
(1)拌制砼所用各项材料质量,应经过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JTJ053-83)有关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定值不低于85%的保证率。
(2)混凝土中砂、碎石、水泥、水的质量应符合有关材料的规范。
(3)混凝土配合比应由试验确定。配制的混凝土应满足和易性、凝结速度等施工技术。
六、设计荷载及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人群荷载3.5kN/m2。
七、主要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1、水泥:本工程采用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的强度等级为P·O 32.5或P·O 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砌筑石料:原则就近购买,石料应石质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其标号应符合设计规定。石质为较坚固的砂岩,标号不低于MU30的条(块)石。
6、格宾网
(1)格宾护垫,格宾网箱的材料为异形截面的热镀锌低碳钢丝,外涂树脂保护膜。钢丝材质必须符合GBT700-1988标准规定。热镀锌必须符合GBT15393-1994中的3.2条和3.3条规定。
(2)格宾网必须为由专用机械编织成的热镀锌低碳钢丝格宾(六边)形格网能挖填调节平衡,尽量减少弃渣量和取土量。对于挖方中的弃方和需二次倒运的河片组装而成。双股钢丝必须三绞达到1080度的旋转,确保稳固性和抗拉性。
段填筑方,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进行联合作业。多余挖方分类后,外运填埋
(3)格宾网片的抗压、抗剪强度及有关力学指标、耐腐蚀性必须达到设计要求,钢丝的力学性能必须符合GBT343-1994中的5.2条关于镀锌钢丝的规定。
(4)钢丝与树脂膜必须紧密结合,去5cm长度以手指扭转,不可有转动现象。外涂树脂膜热镀锌低碳钢丝的网片,涂膜质量、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规定。涂膜材料抗拉强度应不小于25MPa,断裂伸长率不低于18%。
(5)格宾必须有质量证书。
或低洼建设地填筑。
2、土方填筑
台锥坡、护坡等各项回填,用开挖出来的渣料进行回填碾压,但回填料不得采用含有泥草、腐植物的土。填筑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分层填筑和夯实,每层压实厚度20-30cm,密实度应达到92%以上。
4、砼工艺要求
(1)混凝土级配为二级,施工前应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水泥、粗细骨料和水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2)混凝土原则采用机械拌和,砼拌制成熟后方能出机,及时运达浇筑地点,运输中不应有分离、漏浆和严重泌水情况。
(3)混凝土应按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并保持连续性,如因中止且混凝土施工要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则按工作缝处理。
(4)本工程中混凝土基础、维修步道、堤顶通道每8m或变坡处设臵沉降缝,缝内采用橡胶带止水。
(5)未尽事宜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施工。
5、浆砌石工程
(1)砌石材料要求:砌石材料应新鲜、完整,质地坚硬,不得有剥落层和裂纹。石料为块石。块石外形大致呈方形,上下两面基本平行且大致平整,无尖角、八、施工技术要点:
1、土石方开挖
(1)河床土石方开挖
河床水下土石方主要由杂石层和粉质粘土层构成,开挖时采用履带式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联合作业。水下土石方表层及淤污物,开挖后装车外运至弃渣场填埋;下层粘土料开挖后就近用于堤身填筑土料,及堤后场镇规划用地陆域回填。为减少河床开挖带来河道的回淤量,河床整治工程应以自上游逐渐向下游开挖为宜。
(2)河岸土石方开挖
凡河道水上土石方开挖,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开挖料采取分类装运:表层杂填料、驳岸弃渣料及风化基岩开挖料车运至建设区作场地建设土方填筑;驳岸块石料清理后就近堆放用于堤岸砌石工程;粘土料开挖后车运至临时堆土场中转用于堤身填筑土料,也可部分采用人工挖装胶轮车推运上堤填筑。填筑堤身背填料须分层铺填逐层夯实,堤防填筑土料尽可能利用河道开挖土方中的粘土料。河堤沿程尽可 4
薄边,厚度不得小于20cm。干砌块石饱和抗压强度不得小于25MPa,浆砌石不得小于30MPa,(2)胶凝材料
砌石体的胶凝材料主要是水泥砂浆和一、二级配细石混凝土,砌石水泥不得低于32.5R,原则采用32.5R以上水泥和购买河沙,干净无腐蚀中性水拌合。
(3)砂浆的配合比必须满足施工图规定的强度要求和施工和易性要求,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砂浆拌制应严格按试验确定的比例进行配料,材料的称量容
先填塞砂浆后用碎块或片石嵌实。砌筑应一平整、二稳定、三灰缝饱满、密实、分层错缝等方面控制砌筑块石的质量。
(8)砌体外露面表面,应进行及时养护,并经常保持外露面表面的湿润5天以上。
(9)砌石清缝应在料石砌筑24h内进行,浆砌料石(挡墙)每10~15m应设温度沉降缝,缝宽一般为2cm。勾缝前应将槽缝冲洗干净,不得残留灰碴和积水,并保持缝面湿润。勾缝砂浆单独配臵,不得与砌筑砂浆混用。砌体勾缝完成后,应许误差:水泥为±1%;砂为±3%;水为±1%。砂浆拌制称量前,应测定其含水量。及时进行养护,并保持湿润不得少于5天。
(4)砂浆拌合过程中应保持粗、细骨料含水率的稳定性,根据骨料含水率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用水量,以保证水灰比的准确性。
(5)砂浆原则采用机械拌和,时间应不少于2—3分钟,采用人工拌合,宜干合三遍均匀后,再湿拌2至3遍和易性好、色泽均匀,方可使用。
(6)水泥砂浆应随拌随用,装运必须采用不漏水的容器运到施工现场,砌筑前应人工拌匀铺灌振动,已初凝的砂浆不得使用。
(12)本工程主要砌体材料强度要求:
填筑块石不得低于Mu30号,照面石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应满足色泽一致的要求。
6、格宾施工
(1)格宾护脚首先按设计要求平整铺设面,基地面应平整、密实、无杂质;(2)现场如遇较差的地基土质时(如遇流、沙淤泥等),应另作地基处理后再各类浆砌石体施工应严格按照《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办理。铺设护垫。(7)施工工艺要求:浆砌块石砌体必须采用砂浆铺筑法砌筑。砌筑前,应将石块表面泥土清洗干净;砌筑时,应先铺砂浆后砌筑,块石砌体应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塔砌,砌立稳定;不允许采用外面侧立块石、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度差应不大于1.2m,每层应大体找平,分段位臵应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所有石料应放在新拌的砂浆上,石料间不相互接触;石料砌体的灰缝厚度应以10~20mm为宜,砂浆要求饱满,勾缝自然;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
(3)格宾墙墙后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墙后还土宜分层夯实,每层还土厚度宜控制在20cm左右;
(4)格宾箱间隔网与网身应成90°相交,经绑扎形成长方形网箱组或网箱;绑扎线必须是与网线同材质的钢丝;每一道绑扎必须是双股线并绞紧。
(5)格宾网箱内填充料的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必须同时均匀地向同层的各箱格内投料,严禁将单格网箱一次性投满。填料施工中,应控制每层投料厚 5
度在30cm以下,一般一米高网箱分四层投料为宜。顶面填充石料宜适当高出网箱,且必须密实,空隙处宜以小碎石填塞。
7、未尽事宜按相关规范执行。
九、工程量应以实际收方为准。
十、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现行堤防施工规范执行。6
第二篇:河道施工设计总说明
都匀市平浪镇卡鲁村人居环境改造项目
河道改造工程施工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根据《都匀市平浪镇卡鲁村改善人居环境规划》确定的桥边至拉塘至塘边河道整治拟定范围,本次设计的工程起点为桥边组便桥处,桩号为K0+000,工程终点塘边处,桩号为K1+200。
二、设防标准
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1992)和《防洪标准》(GB50201-1994)分等指标的总体要求,工程河段满足Ⅳ级防护标准要求,确定本次河道改造工程的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
三、工程地质(根据地勘报告)
四、设计依据及技术规范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⑦《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防洪标准》(GB50210—9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JJ50—92)《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T188—96)
五、工程设计
1、卡鲁村人居环境改造项目中河道改造工程范围从桥边至拉塘至塘边河道全
长估计1300m。对该河段进行局部截弯取直整治后河长1200m。河床纵坡为按照原河床设臵。河道断面形式设计为梯形,河道底宽统一最小宽度为3m,河道底开挖完成后埋臵压脚,压脚尺寸为0.5m深。河道堤型采用浆砌块石结构,在堤顶设臵1m宽人行道,土方开挖坡比为1:1.5。
2、下河通道工程:每隔200m~250m新建一处下河梯步,便于河道清淤及居
民亲水;下河通道的具体位臵可由业主和当地政府根据实际通行要求设臵。率。
(2)混凝土中砂、碎石、水泥、水的质量应符合有关材料的规范。
(3)混凝土配合比应由试验确定。配制的混凝土应满足和易性、凝结速度等施工技术。
六、设计荷载及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人群荷载3.5kN/m2。
七、主要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1、水泥:本工程采用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的强度等级为P·O 32.5或P·O 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砌筑石料:原则就近购买,石料应石质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其标号应符合设计规定。石质为较坚固的砂岩,标号不低于MU30的条(块)石。
3、砂子:砂浆中所用水泥、砂、水等材料质量应符合砼相应材料的质量标准。
4、砂浆
(1)砂浆中所用水泥、砂、水等材料质量应符合砼相应材料的质量标准。用于砌筑块石,粗料石的河砂的含泥量不得超过5%。
(2)砂浆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砂浆稠度以标准圆锥体沉入度表示,以5-7cm为宜。
(3)砂浆宜随拌随用,一般1小时内使用完,当气温超过30℃时,宜在半小时内使用完。砂浆运输及储存中应避免离析、泌水,已凝结或初凝的失效砂浆不得再使用。
5、砼材料
(1)拌制砼所用各项材料质量,应经过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JTJ053-83)有关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定值不低于85%的保证
八、施工技术要点:
1、土石方开挖
(1)河床土石方开挖
河床水下土石方主要由杂石层和粉质粘土层构成,开挖时采用履带式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联合作业。水下土石方表层及淤污物,开挖后装车外运至弃渣场填埋;下层粘土料开挖后就近用于堤身填筑土料,及堤后场镇规划用地陆域回填。为减少河床开挖带来河道的回淤量,河床整治工程应以自上游逐渐向下游开挖为宜。
(2)河岸土石方开挖
凡河道水上土石方开挖,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开挖料采取分类装运:表层杂填料、驳岸弃渣料及风化基岩开挖料车运至建设区作场地建设土方填筑;驳岸块石料清理后就近堆放用于堤岸砌石工程;粘土料开挖后车运至临时堆土场中转用于堤身填筑土料,也可部分采用人工挖装胶轮车推运上堤填筑。填筑堤身背填料须分层铺填逐层夯实,堤防填筑土料尽可能利用河道开挖土方中的粘土料。河堤沿程尽可能挖填调节平衡,尽量减少弃渣量和取土量。对于挖方中的弃方和需二次倒运的河段填筑方,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进行联合作业。多余挖方分类后,外运填埋或低洼建设地填筑。
2、土方填筑
台锥坡、护坡等各项回填,用开挖出来的渣料进行回填碾压,但回填料不得采用含有泥草、腐植物的土。填筑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分层填筑和夯实,每层压实厚度20-30cm,密实度应达到92%以上。
4、砼工艺要求
(1)混凝土级配为二级,施工前应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水泥、粗细骨料和水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2)混凝土原则采用机械拌和,砼拌制成熟后方能出机,及时运达浇筑地点,运输中不应有分离、漏浆和严重泌水情况。
(3)混凝土应按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并保持连续性,如因中止且混凝土施工要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则按工作缝处理。
(4)本工程中混凝土基础、维修步道、堤顶通道每10m或变坡处设臵沉降缝,缝内采用橡胶带止水。
(5)未尽事宜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施工。
5、浆砌石工程
(1)砌石材料要求:砌石材料应新鲜、完整,质地坚硬,不得有剥落层和裂纹。石料为块石。块石外形大致呈方形,上下两面基本平行且大致平整,无尖角、薄边,厚度不得小于20cm。干砌块石饱和抗压强度不得小于25MPa,浆砌石不得小于30MPa,(2)胶凝材料
砌石体的胶凝材料主要是水泥砂浆和一、二级配细石混凝土,砌石水泥不得低
于32.5R,原则采用32.5R以上水泥和购买河沙,干净无腐蚀中性水拌合。
(3)砂浆的配合比必须满足施工图规定的强度要求和施工和易性要求,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砂浆拌制应严格按试验确定的比例进行配料,材料的称量容许误差:水泥为±1%;砂为±3%;水为±1%。砂浆拌制称量前,应测定其含水量。
(4)砂浆拌合过程中应保持粗、细骨料含水率的稳定性,根据骨料含水率的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用水量,以保证水灰比的准确性。
(5)砂浆原则采用机械拌和,时间应不少于2—3分钟,采用人工拌合,宜干合三遍均匀后,再湿拌2至3遍和易性好、色泽均匀,方可使用。
(6)水泥砂浆应随拌随用,装运必须采用不漏水的容器运到施工现场,砌筑前应人工拌匀铺灌振动,已初凝的砂浆不得使用。
各类浆砌石体施工应严格按照《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办理。(7)施工工艺要求:浆砌块石砌体必须采用砂浆铺筑法砌筑。砌筑前,应将石块表面泥土清洗干净;砌筑时,应先铺砂浆后砌筑,块石砌体应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塔砌,砌立稳定;不允许采用外面侧立块石、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度差应不大于1.2m,每层应大体找平,分段位臵应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所有石料应放在新拌的砂浆上,石料间不相互接触;石料砌体的灰缝厚度应以10~20mm为宜,砂浆要求饱满,勾缝自然;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块或片石嵌实。砌筑应一平整、二稳定、三灰缝饱满、密实、分层错缝等方面控制砌筑块石的质量。
(8)砌体外露面表面,应进行及时养护,并经常保持外露面表面的湿润5天以上。
(9)砌石清缝应在料石砌筑24h内进行,浆砌料石(挡墙)每10~15m应设温度沉降缝,缝宽一般为2cm。勾缝前应将槽缝冲洗干净,不得残留灰碴和积水,并保持缝面湿润。勾缝砂浆单独配臵,不得与砌筑砂浆混用。砌体勾缝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并保持湿润不得少于5天。
(12)本工程主要砌体材料强度要求:
填筑块石不得低于Mu30号,照面石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应满足色泽一致的要求。
九、工程量应以实际收方为准。
十、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现行堤防施工规范执行。
第三篇:设计总说明
设计总说明
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佛山市残疾人职业康复服务中心勘察设计任务书》
2.《佛山市残疾人职业康复服务中心勘察设计招标文件》
3.招标人提供的其他资料
4,《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252-2005
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8.《汽车库、修车库、修车厂设计防火规范》
9.《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10.《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标准》
11.《工程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1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
13.《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_修订版_》
现行所有国家政策、标准、规范及佛山市地方基本建设规定
二.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东部,禅城区是广东省第三大城市佛山市的中心城区,是佛山市人民政府驻地,为佛山政治、金融、文化、交通、信息中心。到达禅城区中心繁华地带。
项目用地位于原佛山市残疾人联合会区域内,毗临普君北路地铁站和多条城市交通主干道,东面文华北路,南面同济东路,西面岭南大道北,北面普君北路, 交通便利,出行便捷。
项目规划用地8477㎡,建成后总面积33996㎡,其中:保留原有建筑8438㎡,新建计容建筑面积21212㎡,建筑层数12层,不计容建筑面积(地下车库)4346㎡。
三,项目背景
佛山市目前有残疾人102960人,占人口总数的3.12%。为做好残疾人工作,市政府于1989年12月成立了佛山市残疾人事业领导小组和佛山市残疾人联合会。位于新风路的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是市委、市政府“十项民心工程”中济困助贫的标志性建筑该中心的主要功能是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假肢安装、脑瘫和智障儿童康复、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盲人图书馆和电脑培训、残疾人就业培训和安置服务、残疾人体育和文艺训练场地等,是集残疾人康复就业、文化体育于一身的多功能、多方位综合性服务场所。
随着社会发展,对残疾人及残疾儿童的康复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原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之上完善建设的新残疾人职业康复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弥补佛山市残疾人康复服务的不足,从重度残疾儿童康复教养,重度残疾人职业康复,残疾人早期干预研究及应用,残疾人文体活动,残疾人就业培训等五个方面进一步完善设施,为全市残疾人提供更为贴心全面的康复服务。
四,设计理念
1,以“乐活”的理念,打造现代自然的康复中心
设计始终贯穿“乐活”的设计理念,在传承与创新,效率与人本,科技与生态之间寻求平衡,力求创造一个让残疾人群体建立自信生活,快乐态度的精神场所。
“生命阳光”的情感延续——回忆过去,佛山残联自1989年成立以来,先后建立了残疾人新希望康复中心,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等残疾人服务设施。这些建筑无不承载着社会对每一个残疾儿女的浓厚情感,作为这种情感和使命传承者的新建康复大楼必然要尊崇这份独特的建筑气质和服务精神。我们从空间环境,交通组织,建筑高度,建筑风格色彩等方面打造一座集人文、生态、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化康复中心。
“以人为本,关爱至上”的归属场所——残疾人康复中心作为特殊人群的治疗和特需康复的功能属性需要强烈的“以人为本,关爱至上”的归属场所,这不仅仅关注到残疾人的使用方便,更立足于残疾人心理需求,从合理的流程布局,空间上做到最简,更从人性的角度提供舒适,便捷,高效的环境,将理性与感性整合的无懈可击,通过设计人性化的空间格局,给康复中心赋予一层自然居所般的亲密情感。帮助他们建立乐活的自信。
“智能系统”和“绿色环保”的有机结合—— 我们将用三维整合资源共享的有机模式布局,服辅以信息化运作,智能化控制,高效运作。同时采用合理可行的环保节能措施和自然低耗的生态景观建筑手法共同实现降低能耗的目标,智能化提高效率,生态手段降低能耗,两者相得益彰,有机结合。智能化的系统为残疾人康复提供科技支持,绿色健康的康复环境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关爱和支持。
2,重视绿色康复空间
残疾人康复中心应该是无边界的,包容的,积极的,人与人之间不应缺乏交流成为一座孤岛,残疾人的自信对于康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康复中心规划中引入了“绿色康复”的概念,带入积极乐观的思想,以一条以人为本,设计人性化、简单化、方便化的理念串联整个康复中心空间,既有实际功能意义又象征康复的文化链接,倡导的绿色康复空间成为与传统康复中心不一样的健康空间,拥有绿色健康的空间和和谐的环境。从集体发展强调自信和谐的延续性是我们的出发点,绿色健康的康复空间是我们所追求的。
3,共享与复合残疾人康复中心的整体布局以“共享、复合”为理念,与保留建筑共同构成围合庭院,使得各个功能区的景观、环境、设施、服务等实现资源共享。并通过建筑围合,开放广场,景观绿化,为残疾人士交流、休闲、娱乐等活动提供积极场所,实现人与人,人与建筑、人与环境的积极对话。
建筑性:
残康中心的建筑形态在规划和自由之间寻求平衡 在水平延续与垂直发展中形成可持续的城市院落空间,通过建筑主体的刚直向上的造型与环境设施的曲柔和谐共融,使其有机联系,富有活力,诠释康复中心特有的积极向上的性格与自强不息的精神。
可达性:
在每一个功能区块和景观区域内考虑残疾人的感受,通过完备的无障碍设计
系统,从规划布局,景观构成,平面布局,竖向交通,单元空间每一个细节都充分考虑残疾人的使用方便,将无障碍的概念融入在每一个设计细节。
4,带着关爱与平等的情感,筑造带来希望与阳光的康复中心
它将是一个合理便捷的功能模块,一个传承统一的阳光空间,一个科学持续的发展模式,一个节能环保的绿色康复乐园。
5,慧创智能,永续发展
把生态的观点贯穿于各个层面和设计、建造、营运过程。并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构建一个绿色的体系。
五,规划布局
根据规划设计和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规划布局立足于解决用地紧张与高建筑面积需求的矛盾,并力求保持原有建筑的空间肌理,同时获得更多的绿化空间,在总体规划布局中,始终遵循化零为整,融会贯通的原则,将零散的建筑功能通过合理分区,有机规整到一个建筑体量中,并以板楼的形式布局于场地的南侧,与保留建筑形成围合内庭院,建筑主体两个体量的错位布局不仅打破单一板楼的呆板,也呼应了原有建筑的布局形式。
场地利用一纵轴,一横轴,一场地的空间布局序列将新建建筑与保留建筑有机整合,首层架空形成建筑主入口,强调出空间纵轴,东向地下车库出入口引导空间横轴,南向沿道路前广场将不同分区的入口引出。整个规划充分考虑残疾人的使用感受和行动需求,布局简洁整齐,导向明确。
六,交通流线设计
新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大楼交通流线设计从残疾人的使用出发,始终遵循便捷便达的设计原则,利用南侧城市道路与东侧自建车道形成区内车行系统的通达,紧邻南侧与东侧的地下车库出入口将车流快速导入地下车库,地面通过绿化区分车行与人行系统,减少对内庭院的穿越。
南侧广场分流残疾人职业介绍中心人流与其他康复人流,首层架空导向主要人行出入口,并连系内庭院人行道路系统,这个人行系统动线简练直接,以铺地形式实现道路,保证地势平坦,高差变化通过无障碍坡道实现,通达各处。
分区设置地面停车区域,对内地面停车设置于建筑北侧,对外地面停车区域侧集中设置于西侧停车广场,避免出现过多流线交叉。
简洁明了的车行流线,平坦通达的人行系统有机有序,互不干扰,构成完备的交通流线系统。
七,景观设计
合理建筑布局形成最大的内庭院景观,考虑残疾人的行动特征和心理需求,景观设计强调舒朗自在的景观格局,以尽量多的绿化面积提高庭院景观品质。架空部分进行的景观设计引入绿化,景观小品,形成别具风格的景观灰空间,并且与内庭院景观形成完整的景观轴线,强调出场地的景观空间感。移栽的原场地高大乔木,亲切自然的低矮灌木,点缀四季不同的花卉,形成层次丰富的庭院绿化。贯穿“在风景中康复运动”的概念,强调康复训练的的环境因素,打造康复训练更高层次的健康意境,将景观与康复训练有机联系,打造自然,生态,健康的康复景观环境。
八,建筑设计
(1)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布局根据功能使用要求布局,以五个功能区块的开放程度在垂直方向按楼层布置,首层——3层布置对外开放频率较高的残疾人就业培训服务场所和残疾人职业康复早期干预研究及应用中心,4~7层布置重度残疾儿童康复教养机构,8~10层为重度残疾人职业康复机构,因为大空间的需求,将残疾人文体训练场设置于11,12层。垂直分层布置的5个功能区块保证了不同区块的相对独立。避免不同康复需求的人流相互交叉。建筑平面采用内廊布局,中间布置无障碍电梯组,便捷联系两侧展开的功能区,位于平面两端的消防电梯和防烟楼梯不仅满足消防的需求,同时兼具后勤服务功能。平面柱网合理,空间方正实用,利于不同功能面积需求的划分。平层内无高差,门窗,卫生间,及其他功能区均采用无障碍设计。
位于走廊两端的空中绿化平台将绿的引入每一层,提高建筑品质。
一层地下室布置,为满足地块的停车位数量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建议在局部设计为机械停车。
(2)竖向交通设计
建筑竖向交通设计简洁明了。布置于建筑中部的六台无障碍电梯构成主要的日常垂直交通系统,根据无障碍设计要求设计的电梯能够方便快捷的将人流导向各层。位于建筑两端的消防电梯和防烟楼梯满足全楼的消防疏散要求。同时作为后勤的交通体系,避免与主要康复人流的相互干扰。
(3)建筑室内设计
建筑内部空间根据柱网合理布局,空间方正实用,房间长宽比适当,避免出现异形,狭长的空间。在方正柱网基础之上能够实现不同功能面积需求的划分,灵活性大,同时在功能布局时预留部分发展空间,合理进行视线设计,避免干扰。
考虑到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室内空间根据残疾人的心理需求进行色彩设计,营造积极的空间色彩氛围,给予康复着温暖亲切的空间色彩感受。
(4)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外立面造型采用简洁大气的现代主义风格,以核心筒为中心将狭长的建筑体量错位,相互咬合的两个主体体量采用干净简练的横向线条为立面肌理,与合理的立面开窗结合,形成立面的韵律之美,局部的立体绿化空间点缀其中,给建筑带来生机与活力。
首层架空采用柱廊形式,使得建筑入口醒目自然。底部采用几何构图强调底部的稳重。
在立面色彩方面,以白色为主调,穿插浅灰色的体量,底部采用灰色石材为主调,点缀温暖的木色镂空纹理和绿色的空中花园,带出建筑的温暖柔和质感,整个建筑呈现出富有文化内蕴的现代自然气质。
九,无障碍设计
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作为残疾人康复治疗的场所,考虑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整个规划建筑设计从外部环境——平面功能布局——疏散撤离——竖向水平交通——服务设施——无障碍标示等多个方面都将无障碍设计贯穿始终。
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对全区进行无障碍设计,从一个系统的整体思路进行考虑,创造一个方便所有人使用的完善的无障碍环境。
(1)外部环境 人行道、出入口
康复中心道路为有安全防护设施的人车分流形式,渗井盖、矗立式标志牌等隐于路边,避免对交通人流造成妨碍。人行道和出入口的道路部分采用较小高差设计,采用室外通道最小宽度不小于1.5m,最大坡度1:20的坡道处理高差。建筑人口处设有轮椅可以停止或回转的空间,门前设有遮阴雨棚。
游园绿化区域
出人口位置设有明显的出人口标示,与道路、广场连接处作无障碍矗立,方便轮椅通过。游园路设双向轮椅通道,道路的排水口、集水槽加盖处理。园中的休息长椅、桌子、垃圾桶便于残疾人使用,并设有轮椅休息空间。且位置不能阻碍视觉障碍者通行。停车系统
建筑物主要出入口附近均设有残疾人专用停车场,停车车位坡度不大于1:50,停车位一侧设有不小于1.2m的轮椅通道,是乘轮椅者从轮椅通道直接进入人行通道到达建筑入口,残疾人专用停车位应明显的标出其用途。考虑残疾人康复中心对无障碍车位的需求,设计将无障碍车位的比例大大提高,方便残疾人使用。
(2)室内平面设计
人口大厅
从入口大厅能看到建筑物内的主要部分,如楼梯、电梯等垂直交通设施。出入口设置便于视觉障碍者使用的内部信息板和声音诱导装置。
走廊、通道
走廊、过道为直交形式,走道净宽不小于2.5m。走廊拐角作斜面处理,其两侧设置双层扶手。地面平整,不光滑,不松动,不积水。层数和房间等标志垂直墙面设置,设有盲文提示,便于视觉障碍者使用。
坡道
坡道的起始和终端设置可供轮椅回转的水平空间,设置双面双层连续扶手,扶手起始和终端部分水平延长0.5m,坡道凌空一侧边缘设置50mm的安全挡台。
楼梯、扶手
建筑楼梯为双跑楼梯。踏步宽度300mm,踏步高度150mm,设防滑条,距踏步起点和终点250mm-300mm处设提示盲道,上下行第一阶颜色与平台有明显差别。设置双面双层扶手,支持残疾人的身体,防止跌倒,方便移动,同时也为残疾人导向。扶手设计为有利抓握的形状,扶手方向与身体移动方向并行,且与楼道扶手相连。
室内门窗
在门前有1.5m的水平面,门下方设置350mm高的护门板,门内外无高差。
考虑视觉障碍者的需求,窗户为推拉式,遮阳板、百叶窗、窗帘等的控制装置设于低处,方便乘坐轮椅者使用。
厕所、浴室
建筑内部分别设置男女轮椅使用者使用的无障碍厕所,厕所出入口有效宽度0.8m。室内外无高差,厕所中有足够的轮椅回转空间,残卫设有扶手等支撑物。洗面器下方有轮椅进出空间。卫生间器具;中洗装置以及洗面器设置成上肢残疾者便于操作的形状。
浴室中有轮椅可以回转的空间,同时干湿分离,设有扶手、攥握棒等支撑物。卫生间和浴室设有意外事故发生时使用的呼救警铃。
电梯
在走廊中间显眼处设置病床梯,候梯厅深度大于1.8m。按钮高度及出人口按照无障碍要求设计,轿厢按照无障碍要求设计。
康复房间
所有康复病房房间内有轮椅回转空间和储放空间,病房卫生间参照上述无障碍厕所标准。双人房间床间距不小于1.2m,家具和电器控制开关的位置和高度应方便成轮椅者靠近和使用,床的使用高度为450mm。房间设置为听力障碍者服务的闪光提示门铃。设置高450mm的救助呼叫按钮。
盲道
康复中心内设置完整的盲道流线。并设置盲文地图与铭牌。方便视觉障碍者使用。
(3)无障碍标志
在康复中心的无障碍通路、停车位、建主出入口、服务台、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厕所、无障碍浴室、轮椅席位、无障碍病房等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及走向,设无障碍标志和无障碍设施标志牌。
结语:
佛山市残疾人职业康复服务中心结合了现代公共建筑和残疾人服务建筑的特殊要求。在体现建筑性格的同时将传统与现代文化兼收并蓄,充分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座对佛山残疾人关爱平等事业的特殊对话场所。
第四篇:施工总说明及建筑总平面图
施工总说明及建筑总平面图
一、施工总说明
施工总说明主要对图样上未能详细的用料和做法等的要求作出具体的文字说明。中小型房屋建筑的施工总说明一般放在建筑施工图内。书中举例所示建筑的施工总说明见附录)P160)。(可参考此详细介绍之)
二、建筑总平面图
建筑总平面图是表明新建房屋所在基地有关范围内的总体布置,它反映新建房屋、构筑物等的位置和朝向、室外场地、道路、绿地等的、布置,地形、地貌、标高等以及与原有环境的关系和邻界情况等。
建筑总平面图也是房屋及其它设施施工的定位,土方施工以及绘制水、暖、电等管线总平面图和施工总平面图的依据。
三、总平面图的一般内容
1.图名、比例
2.应用图例来表明新建区、扩建*或改建区的总体布置,表明各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道路、广场、室外场地和绿地等的布置情况以及各建筑物的屋数等。在总平面图上一般应画上所采用的主要图例改其名称。此外对于《建筑制图标准》中缺乏规定而需要自定的图例,必须在总平面图中绘制清楚,并注明其名称。
3.机关报建或扩建工程的具体位置,一般根据原有房屋或道路来定位,并以米为单位标注出定位尺寸。
当新建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或较大的公共建筑或厂房时,往往用坐标来确定每一建筑物及道路转折点等的位置。当地形起伏较大的地*,还应画出地形等高线。
4.注明新建房屋底屋室内地面和室外整平地面的绝对标高。
5.画上水向频率玫瑰图及指北针,来表示该地*的常年水向频率和建筑物,构筑物等的朝向,有时也可只画单独的指北针。
第五篇:弱电设计总说明
施工设计总说明
(一)一.概述
(一)综合布线系统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
(三)安全防范系统
(四)一卡通管理系统
(五)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
(六)酒店信息发布系统
(七)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
(八)多媒体会议系统
(九)智能灯光照明系统
(十)机房建设、UPS不间断电源、防雷接地系统
(十一)综合管路系统 二.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国际布线标准》 《通信系统机房设计》 《信息技术设备互联国际标准》 《商业建筑通信布线标准》 《商业建筑电信通道及空间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UTP布线系统传输特性现场测试标准》 《开放办公室水平布线追加条款》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防盗报警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机电配接值》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技术标准》 《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 《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图形符号》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一)综合布线系统
1)结构化布线系统是将语音信号、数字信号的配线,经过统一的规范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上,此系统为开放式网络平台,方便用户在需要时,形成各自独立的子系统。综合布线分为4个部分:语音部分、酒店管理网部分、客房网部分、数字点播网部分。
2)结构化布线系统通信总机房设在四层计算机机房。楼层的信息点线路均引到就近的楼层配线箱,再通过数据主干与通信总机房连接。详见系统图。3)由运营商引来电话外线电缆,引入端设置过电压保护装置。与外部通信,应充分考虑安全性,有郊防止外界非法入侵。
4)主干设置:数据主干均使用六芯室内多模光缆,三个数据网络数据主干独立(营业网、客房链路备份)。语音主干采用三类25对大对数电缆。
5)水平设置:除客房电话采用四芯电话线,其余所有信息点均采用六类线缆。6)系统在特殊功能区域大堂、会议室、走廊等地设置无线网络接入点,提供无线上网服务。
7)线缆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线缆应预留长度不小于6m,工作区线缆应预留长度不小于0.4m 8)线缆的布放应符合有关操作规程,管内穿放线缆时,直线管路的管径利用率一般达到50-60%,弯管线路的管径利用率一般在40-50% 9)四对UTP的弯曲半径应至少是电缆外径的4倍;在施工过程中主干对绞电缆应为外径的8倍。10)线缆穿线时应做好标志,必须检查标签色标和数字含义,并按顺序端接,线缆端接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和厂家安装要求,端接时应认准线号,线序色标,卡线缆接牢固,接触良好。11)12)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完毕后,需向建设单位提供质保证书。
除本说明外,其余均遵照“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要求。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
1)根据结构及使用特点,本计算机网络系统采用核心层——接入层的两层结构。2)核心层设备负责全网数据的转发,是各自网络的核心部分。
3)接入层设备主要任务是负责将各个终端接入网络,并提供高速上网和数据转发,并完成接入安全控制。
4)核心层位于4层计算机机房。接入层设备位于各个管理间内。5)楼层网络网主干网采用1000M网。
6)水平部分支持100M传输,接入交换机支持10/100M接入。
7)酒店计算机网络分为酒店管理网、客房网和点播网,三个网络物理分离相互独立。
8)管理网核心双机备份,点播网络设备本次暂时不考虑。9)酒店计算机网络结构详见计算机网络系统图。
(三)安全防范系统 一.设计概述
(1)本系统包括闭路监控、防盗报警、巡更、无线对讲、棋牌无线呼叫五个子系统,系统机房集中放置于一层监控中心。(2)闭路监控与报警系统实现联动功能。二.监控、报警系统管线、布点 1.本系统设计安装的所有摄像机、探测器的具体位置可根据装修设计及使用需要进行调整;
2.摄像机、报警探测器等接线:
快球摄像机:SYV-75-
5、RVV2*1.0、RVVP3*1.0,室外快球采用双护套线缆; 固定摄像机及半球摄像机:SYV-75-
5、RVV2*1.0;
电梯专用摄像机采用扁型抗拉加钢丝专用线:SDFAAVVP75-3+RVV2*0.75,绑缚电梯缆至轿厢接楼层显示器。此电梯摄像机专用线由电梯厂家提供。
此专用缆在电梯机房转换成SYV-75-5+RVV2*1.0线缆,接入光端机或先接入1.1m标准机柜内,再接光端机通过光纤输送至一层的监控中心。
红外探测器:RVV4*1.0,紧急报警按钮:RVV2*1.0,报警系统主干:RVS2*1.0; 3.电源及其它
本设计安装的所有室内摄像机、探测器统一就近从弱电井/机房的监控电源箱取电,内置12/24V电源供安防系统使用。监控分线箱从各弱电井取电。各个监控分线箱体尺寸参考平面图中图例表中的说明。
(四)一卡通管理系统
1.本次一卡通系统包括:门禁管理子系统、消费管理子系统、考勤管理子系统、电梯控制管理子系统、浴室用水控制子系统。
2.门禁管理子系统在行李房、贵重物品、财务部及金库设置门禁出入控制系统,采用带密码键盘的读卡器。
3.门禁系统控制器和电控锁由每层的UPS电源供电。系统总线可采用TCP/IP的通讯方式,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最远通讯距离为70m。读卡机与控制器之间可采用RVVSP2*0.75屏蔽线作为读卡机的通讯线,读卡器电源线可以采用RVV2*1.0 线。控制器与电锁之间可采用RVV2*1.0线,当电锁与开关电源距离较远时,需要注意开关电源在线路上的损耗问题。
4.电梯控制系统电源从电梯轿厢内就近取电,调度控制器的UTP敷设至最近的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间,接入酒店局域网。电梯控制器、调度控制器、按键控制器和箱内读卡器采用RVVSP2*0.75屏蔽线进行通讯,电源线可以采用RVV2*1.0线。
5.考勤管理子系统在一层员工更衣室入口设置二台考勤机,消费管理子系统在一层员工食堂售饭处设置二台消费机。消费机电源由强电单位在每个消费机处设置一个强电插座,由综合布线系统布置UTP至各消费机处,作为通讯线缆,接入酒店局域网。
6.浴室用水控制子系统在一层的员工浴室的淋浴龙头处安装水控POS机和电磁阀,通过员工IC卡实现节约用水消费功能。水控区域控制器到水控POS机之间采用RVVSP2*1.0总线方式通讯,水控POS机与流量计之间采用RVV3*1.5进行通讯。电源线采用RVV2*2.5线缆,开关电源和水控区域控制器设置于监控中心。
(五)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
1.结合最新的装潢图纸、功能区域使用需求及业主需求进行了设点:
在酒店的地下停车库、游泳池等设置10W壁挂扬声器,在地面以上楼层的电梯厅、走廊、休息厅、会议室及活动室等有吊顶处3W的吸顶扬声器。对另外在会议室、办公室等处设置单独的音量控制器,音量控制器的功率的选择不小于其所接扬声器的总负载。
2.系统在各井道内设置广播分线箱,分线箱大小统一为400*300*150,音量控制器现场安装。3.广播线缆采用ZR—RVV2*1.0,功放馈送回路采用二线制传送,有音量调节器的线路采用三线制传送,采用2根ZR—RVV2*1.0;
4.广播线路应该独立敷设,不应和其他线路同管和同线槽孔敷设,管线敷设避开强电磁场干扰,广播线路应采用KBG管敷设,地下室采用G管敷设。
(六)公共信息发布系统
公共信息发布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将不同信息发布到酒店不同的场所,本次设计在一层大堂,总服务台,二层宴会厅,会议室及贵宾接待室,客用电梯轿厢内设置公共信息发布点位。
(七)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
1.系统节目源有以下几部分:市有线电视节目、2套自办节目和15套卫星节目。2.系统布点原则:在酒店的会议室、餐厅、KTV包厢、客房及宴会厅等地方配置有线电视点位。在电视点位附近设置1个数据点,便于将来数字电视的升级。3.系统保证每个终端电频达到64+4db.4.干线布放于弱电竖井中,采用型号为SYWV-75-9的同轴电缆;用户线采用型号为SYWV-75-5的同轴电缆。
5.有线电视分支器箱大小为400*300*150,放大器箱大小为500*400*200,井道或走廊内放置。
(八)多功能会议系统
1.设计范围:本设计包括宁波恒元大酒店智能化弱电工程宴会厅,中会议室和3个小会议室。
2.本设计说明和设计图纸具有同等效力,有矛盾时,施工单位应及时提出并以设计工程师解释为准。3.本专业应与其它专业密切合作,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统筹安排施工进度,统筹安排各种设备、管道、桥架的相互关系和安装位置。
(九)防雷接地系统
防雷系统分为电源防雷和信号防雷两个部分。
电源防雷设计二、三级电源防雷,对各个UPS进线、各种重要设备终端插座进行电源防雷信号防雷针对进出室内外的各种信号及电源进行防雷保护。
系统在每层弱电井道及相关管理间设置弱电接地端子箱,箱体采用明装,安装高度底距地0.3m,接地端子箱通过BVR16/25的线缆与垂直的40*4的扁钢相连。各种终端箱体通过BVR6线缆连接至接地端子箱。
(十)UPS不间断电源系统
系统共设置4台UPS主机,考虑后备时间为半小时。
2台设置在一层消防控制室,均为10KVA,分别为监控中心内各种重要设备和弱电井安防前端设备供电。
1台设置在四层计算机房及卫星电视机房,10KVA为计算机房及卫星电视机房内各种重要设备供电。
1台设置在一层前台办公室,20KVA,为总服务台及营业服务台各种重要终端设备供电。
(十一)施工注意事项
1.在垂直桥架内布线时,绑扎距离不宜大于1.5m,扣间距均匀,松紧适度,不可交叉,垂直桥架内应每隔1m处有线缆固定支架。
2.预埋管不可有直角弯或S弯,弯角超过两个时必须配置过线盒。3.水平桥架安装时,支撑点的位置与距离: a:直线时一般为2m;b:首端、终端及进出线盒为0.5m处; c:桥架转角和接头处都必须有支撑点。
4.在穿线管内需由施工单位穿好直径1.2mm铁丝,便于后期布放线缆,穿线管预里完毕应用木质堵头封堵,以防泥沙进入管内。
5.为防止电磁干扰,在进行敷设线管和桥架时,各段线管与桥架应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和接地要求。
6.线缆的布放应符合有关操作规程,管内穿放线缆时,直线管径利用率一般达到40%~50%,弯管线路的管径利用率一般在30%~40%;桥架内敷设线缆时,线缆的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桥架内截面积的1/3;架空地板内线槽内布线时,线缆总截面积不应超过线槽的50%,根数不限。7.施工图设计中的前端点位位置在施工时若与其他管线有冲突,可作局部调整,但必须规范施工。
8.线缆布放时应有冗余,在转接处线缆应预留长度一般为3~6m 9.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供详细的竣工资料,包括: a:点位分布及走线平面图; b:工程系统图; c:测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