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202_年三下乡调研报告
编辑:雪海孤独 识别码:20-1034575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4 00:28:15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2_年三下乡调研报告

石 河 子 大 学 知 音 文 学 社

绿色企业、绿色产业、绿色兵团、绿色丝路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

石河子大学知音文学社

202_年9月

知音文学社“绿色企业绿色产业绿色兵团绿色丝路”三下乡实践调研报告 引言

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绿色发展”是指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新疆兵团在“绿色产业”方面投入巨大并且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目前没有相关方面较为详细的报告。本次调研的旨在从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三个方面出发,对兵团绿色发展情状做一次系统地调研,为兵团紧抓“一带一路”的时代机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绿色产业提供一些建议。

调研摘要

一.实践团队: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知音文学社“绿色企业绿色产业绿色兵团绿色丝路”实践队 二.实践主题:

绿色企业绿色产业绿色兵团绿色丝路 三.实践背景:

在企业经济转型以及“一带一路”的倡导下,“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国家发展乃至世界重视的重要指导理念。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生态理念和新发展观,在他身体力行地推动下,正在成为世界认可的中国经验。四.活动目标:

1.政策宣讲目标:企业在升级时期更加重视社会效益及环保工作。2.调研目标:为石河子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并更加重视环保的作用。3.团队目标:队员通过“三下乡”活动,深刻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石河子企业基本信息,体验社会生活。五.企业调查简介:

(一)天业集团:实践队员采访化工院院长凯峰以及四位工程师。该企业以节水灌溉农业和化工产业为支柱的品牌产业突出,另涉及建筑,水泥,食品等多个行业,企业实力强劲,入围全国企业500强。

(二)天富集团:采访天富集团能源管理中心副主任戚江平,观看企业宣传片。该企业以电力为支柱产业,火力发电占主要地位,耗能多,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发展迅速,清洁环保。天富电力为局域电网,比较国家电网仍有差距,不能在大范围内电力输送,企业下一步目标与国家电网合作。

(三)天山铝业:参观铝产品成产车间和电厂。企业主要从事于铝的冶炼、加工、制造,耗能较多,有自备电厂。企业生产规模大,带动大量就业,重视员工的素质。六.政府政策分析:

(一)环境监测站:采访环境监测站副站长王辉。监测站对企业进行服务与管理,实时了解企业排污状况,网上通报批评及表扬相关企业。

(二)水利局:采访水利局副局长。市内居民及企业用水量大,居民生活用水水源地选址严格,工业园区对企业数量及用水量有严格限制,修建水库等防洪灌溉措施。

(三)发改委:采访节能减排科科长李万林。政府严格控制企业污染排放,对企业自主创新进行政策支持。

(四)环保局:环保局是贯彻国家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方针,制定师市环境保护的规划和计划,负责师市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保护工作,处于一个统筹协调的地位,主要负责石河子本地区的环境质量监督和监测,协调农林牧局,土地局等各部门对石河子市的环境进行保护。七.问卷调查:

团队在周边小区进行环保意识及实践的问卷调查,发现居民环保意识较强但实践行为有待改进,学生等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环保”理念落实较好。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环保宣传对人们环保行为改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调研报告

一、调研时间: 202_年7月11日----202_年7月25日

二、调研地点 石河子市环境监测站 石河子市政府 新疆天富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天山铝业有限公司

三、调研目的

1.了解政策,促进“绿色产业”进程

结合新疆兵团经济发展现状与石河子地区的“十三五”计划,针对石河子企业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问题来开展活动,宣传环保理念。响应“一带一路”的号召,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知识和市内各企业的基本情况,争取在国家政策背景下位兵团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各项活动开展的富有成效。同时,以各种形式为企业职工宣传党的新政策,促进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进程。2.采访调查,提供“绿色企业”依据

根据各成员调研、撰写所获得服务型机构的调查报告和总结材料,为石河子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落实政策,提供材料,为石河子地区企业更好的落实“企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3.走访企业,探寻绿色兵团精神

通过对企业实地考察以及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交流与沟通,探寻绿色发展的新疆形象以及绿色兵团精神,推动企业追求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4宣传环保.,服务绿色丝路理念

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通过走访与宣传,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政府、企业、公民的心中,服务绿色丝路。

四、调研过程

1.石河子市环境监测站

7月12日,我们来到环境监测站进行参观调研,负责接待的是环境监测站的副站长王辉。王站长向我们介绍了环境检测站的日常工作、参观了环境检测站的各个实验室,详细介绍了每个实验室的作用以及工作原理。此后,为了解答大家心中的疑惑,王站长在会议室与我们展开交流,王站长认真为大家解决了关于环境的疑问。最后大家合影留念,此次参观活动圆满结束。

2.石河子市政府

针对我们本次调研的目的,实践队来到石河子市政府进行走访。以发改委为例,我们采访到了发改委节能减排科科长李万林。实践队询问了有关环境的政策知识以及市内企业的基本情况。向李科长提出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环保在石河子的未来发展等问题,认真倾听了李科长的回答,并做了笔记。最后,热心的李科长帮我们联系了相关企业,为后续的企业调查做了准备。

3.新疆天富集团有限公司

实践队在天富集团能源管理中心副主任戚江平的接待下询问了有关天富集团的发展现状,并在戚主任的介绍下我们了解了到了天富在绿色环保方面的贡献和在“一带一路”的新背景下天富的未来发展。我们向戚主任提出了有关环保和绿色发展的若干个问题,戚主任一一为我们做了解答。

4.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

首先由讲解员带领我们参观了天业集团的发展历史和重要成就,展示了一个源自新疆,快速发展,服务社会的企业形象。接着由化工院院长凯峰和其他四名工程师带领我们来到会议室,介绍了天业的产业结构和发展特点。面对天业节水农业,凯院长为我们介绍了它的起源、改进、应用等等方面。最后我们向凯院问了询问了如何有效解决滴水灌溉常见的地膜污染等问题,并认真倾听了凯院长的回答。

5.新疆天山铝业有限公司 接待我们的天铝负责人漆志军部长为我们叙述了天山铝业的各种方面的情况,面对大家的提问,他又各自详尽的进行了解答。接下来,由培训部的朱主任带队进到厂区进行观察,我们分别进到厂区的电解1厂、电解2厂和冶炼成果的装备车间,在其中我们观看了各个车间的黑板报、宣传展板,也看到了现代大规模冶炼生产的庞大与高效,更看到了企业为了环境保护而设立的种种设备付出的巨大努力。叙述了一个将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联系到一起的现代冶金企业。

接下来,我们就来到了天铝的自备电厂,在这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干净整洁的厂区,天空上基本没有废气的排放。在就餐结束后,我们联系的谭总来到了食堂,和我们进行了交流,表达出对于石河子大学活动的支持,我们也就此对和今天的接待表示了我们由衷的谢意。在一片祥和热闹的气氛下,我们结束了本次的采访。

五、调研内容:

1.石河子市环境监测站

石河子市环境监测站成立于1978年4月,现有工作人员32人。主要从事市区内的环境质量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验收、污染的来源、环保科研等相关方面的工作,同时承担着本地的环境监测信息收集、储存、传输、管理和分析,建立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库、污染源监测数据库等环境保护基础性工作。监测站分析室是石河子环境监测站下设的四个科室之一,主要工作任务是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土壤等样品的采集及实验室分析工作,是一个以年轻人居多、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青年集体,现有事业编制10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9人,其中研究生2人。

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管理的基础,监测分析工作又是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是所有监测数据的源泉,监测分析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环境保护工作的大局。石河子市环境监测站作为疆内成立最早的一批监测站,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视监测分析工作的的质量,各项工作也是一直走在自治区、兵团环境监测系统的前列。

在王站长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数据分析测量科室等十多个实验室,他向我们介绍了pH等项目分析的科学测量方法。数据的获得是比较辛苦的,工作人员要定期去采集、测算,一个看似简单的空气质量指数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采集计算,而这些污染数据的来源不只是企业的生产,还有居民的日常生活。据王站长介绍,石河子环境监测站的所有设备都是最先进的,全自动化程度相当高,可快速准确地分析各项指标。监测站为环保局的相关环保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精准的科学数据,为石河子的环保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维护市民生活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监测站的日常工作以及石河子市的环境问题,王站长在会议室与大家进行了亲切交流,为大家答疑解惑。实践团队的队员们借助这一难得的机会,将自己的疑惑尽数抛出,王站长为大家耐心解答,从空气质量到噪声污染、从水源监测到生活污染,每一个问题里都包含着实践队员对环境问题的热切关注,也包含着王站长以及监测站的所有工作人员对石河子环境所做的巨大贡献 石河子市政府

在了解到此次活动目的之后,李科长就我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主要的方法是技术改造。比如像电厂、铝业这样工业污染物排放量比较大的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改造使得污染物排放量降低使其排放指标能够达标。”

提及如何平衡好石河子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时,李科长说:“优先发展经济会导致环保工作有些方面很难保质保量地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先发展后治理。在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下,环境保护工作也要持续且同步跟进。他进一步表示,发展与环保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既不能放弃发展,也不能放弃环保。

新疆石河子市在202_年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最佳范例迪拜奖”荣誉称号,这一奖项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石河子的居住环境。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长,资源需求量的增多,同时由于技术水平的局限和现阶段各种条件的限制,种种因素导致了资源的利用率不是很高,环境污染的情况时有发生。

关于未来绿色环保如何在石河子地区、石河子企业、人民中进行,李科长谈到, 环保不可能只依靠政府,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进来,比如居民对废弃物的循环使用,垃圾的分类与整理……

众所周知,新疆石河子市被誉为“戈壁明珠”,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城市群建设的重要城市。近年来,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发挥交通优势,不断扩展陆路空物流港,如同插上了双翼,拉近了石河子和内地及世界的距离,增进了地区间的交往交流,促进了经济、环境及天山北坡经济带核心区旅游业协同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石河子企业可以为了追求腾飞而放弃保护环境

新疆天富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天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由原石河子电力工业公司改制组建而成,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国有独资综合能源工业企业。目前,公司电力总装机容量3815兆瓦,实现了石河子垦区以220千伏大环网为骨干、110千伏电网为辅助的电网系统建设。城市供热面积1800万平方米,实现了多热源联网、集中统一调度的供热格局。在绿色环保方面,天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采取措施,并在绿色环保方面做出了多方面成就。

首先,就目前来说,电力的生产方式主要火力发电,这种发电方式能源利用率低,能源浪费严重,对环境的污染大。对此天富采取了积极的措施进行创新。对于火力发电产生的大量不被利用的热量,天富通过传导输送的方式将热量传输给供暖系统,热量再通过供暖系统给居民供暖,由此既解决了冬季供暖问题又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对于火电厂产生的废气,天富安装了脱硫脱硝装置,可有效减少空气污染。现天富集团拥有的发电站除了火力发电站外,还有水力发电站、太阳能发电站以及废弃垃圾焚烧发电站。基于绿色环保的理念,天富优先利用水力、太阳能发电,并与火力发电相结合,以减少环境污染和避免多余电量流失。天富还将火力发电中煤炭燃烧产生的废渣进行再度利用,用于石灰的生产,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以前石河子市冬季城市供暖主要靠锅炉,而锅炉的弊端在于它供暖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污染极其严重。而天富集团大型供暖系统的出现让这些锅炉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其次,天富集团在污染物排放方面与一些高校研究所、企业有着密切的合作。天富与清华同方就“多处热电同时供热平衡调度”项目进行了合作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天富员工队伍素质较高,技术力量雄厚。尤其在电力基础建设上,在兵团处于领先位置。天富的一线员工发挥他们独特的创造力,在生产第一线通过不断的实验与探索,改进了脱硫脱硝装置,这一技术也申请获得了国家专利。在六项污染物排放指标中政府没有对水蒸气做出要求,但天富却在这方面进行研究,以实现水蒸气液化,减少空气中雾霾形成的可能。

目前,天富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天富负责的地区电网很难与国家电网系统进行电力交换。电力作为一种特殊的能源不能够长久的储存,出现电力富余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就会导致电力的浪费。在冬季的时候,天富集团仍有很强的电力供给能力,在保证新疆地区的供电充足的前提下,天富希望通过与国家电网系统连接,将富余电量输送到中国其他供电困难地区以促进全国电力供需平衡,也借此进一步获得对外发展机遇。但是由于国家政策的限制,天富电厂属于区域电厂只能服务于新疆地区,不能与国家电网进行充分的电力交换。因此,现在天富企业面临着只能在新疆地区供能的窘境。

天业集团以节水农业和化工业为支柱产业,同时辅之以其他附加产业扩宽市场,为支柱产业提供支持。面对天业节水农业 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

天业集团是石河子地区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化工和节水龙头企业。戚部长谈到,天业集团是一个高度重视循环利用的节水企业。所生产之前,就将所要产生的废料想到了再次利用,从而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同时产生新的产业利润的来源。在大家原先的印象中化工产业是高污染企业,但是天业集团却依靠循环利用,改变了化工产业的原有形象,“无论生产的是何种废料,我们都努力将其变废为宝,形成新的发展动力”。

传统化工会有三废,废气废渣和废水,对于这三废,天业集团通过联合高校技术攻关,辅之循环利用技术,从而实现废料再利用,即“将废渣制成水泥,废水、废气通过技术二次处理,再次将东西循环再利用。”接受我们采访的凯峰经理如是说。事实也是如此,例如用电废气制成乙二醇,生生打造出全国8%的产量产业。同时除了对于绿色环保的追求外,更是在这个环保的环节中追求效益,将两者者结合起来,让企业走向更高更远更强的广阔前景。

在天业的另一个优势产业是节水灌溉技术。在做到节水节能节时的前提下,还可以简单快捷的进行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植作维护,极大减少了大范围的农药污染,没有了大规模浪费水的情况。同时,其中的99%的滴灌带在使用后可以继续多次使用,而废用的材料可以进行循环在利用。

原先滴灌技术中因为成本和使用意识的问题存在的地膜浪费,也在天业集团的循环利用理念中变成了一种资源,通过回收清洗,压缩成颗粒,进行重新利用。

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而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但是我们在在这次走访中学到了要利用人类的智慧找到解决方法,减少我们对于环境的破坏。同时这次走访调研是对我们所学理论知识的一次全面的升华,是一次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机会,通过这次走访调研我们对所学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们了解到理论和实际生产中的差距,也对企业及社会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有了一个新的认知,就像天业一直都在努力促成“绿色环保与发展效益的结合”,这从与高校联合进行的“三废”处理技术的艰难攻关和节水灌溉技术的不断研发就可以看出来。今后,天业和这个社会仍将继续在未来中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创造更多的“绿色效益”。

但是天业集团的成功也不是一帆风顺,即使是现在他们面对着许多的问题,例如面对社会的发展,高研发能力的人才是他们一直缺乏的,虽然一直在吸引,却很少有重大的突破。就连采访过程中,凯峰院长也一直说:“天业欢迎石河子大学优秀人才来到天业就业发展”。即使这样,不过相信,在未来,这么对环境重视的企业,一定会迎来广大青年俊杰的青睐,更会迎来新的发展的机遇

新疆天山铝业有限公司

现今我们对于环境的越来越重视,国家的监管也越来越严厉,环境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正在变得越来越好。但是我们对于原先的部分产业还依旧存在着的旧有的观念,今天接待我们的漆主任面对“高能耗、高污染、耗水量大”的炼铝惯性认知,他没有作过多辩解,而是让助理带着我们去进行实地参观。

此次参观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参观天山铝业铝厂,二是参观天山铝业自备电厂,三是参观职工食宿区。在天山铝业培训学院朱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天山铝业铝厂,从电解区到最终的成品装车,我们亲眼见证了整个铝的制造过程。占地面积几千亩的生产车间里只有寥寥数人,可见天山铝业的自动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高效节能是企业不变的追求,整个生产车间很难闻到污染性气体的存在。

在铝厂,天山铝业培训学院漆部长也向我们介绍了公司现状以及企业文化。漆部长讲到,循环经济是天山铝业能够走到今天的关键,尤其是在环保要求如此严格的当下,循环经济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天山铝业正是始终践行着“让地球更轻盈,更美丽”的社会责任,为广大企业指明了一条绿色发展的道路,起到了明显的标杆作用。

之后我们来到了自备电厂。印象中的火电厂,都是“上顶浓烟滚滚的大烟囱,下踩煤粉飞扬的锅炉房”,在进入厂房之前,穿着白色短袖的队员们已经做好了被染成“非洲黑人”的准备。令人“失望”的是,没有浓烟滚滚,也没有煤灰粉尘。进入办公大楼,随着工作人员乘电梯来到办公区,走过两条走廊就是发电厂房,里里外外干净整洁,看不到一星半点的扬尘。没有电影里拿着铲子往炉子里添煤的赤膊工人们,只能看到在和发电设备隔着一堵玻璃墙的操控室,有几个穿戴整齐的技术人员正在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变化着的数据。工作人员介绍说,电厂已基本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整个生产过程几乎不需要人力的直接参与,只需技术员在电脑上对各设备进行设定和监管。从这里可以看出,机械自动化生产比起传统的生产方式,既减少了人力需求,也方便了环保措施的实施。同时在自备电厂目前已有3500MW发电机组,主要为企业生产提供电力保障。在电厂我们看到硫化物、氮氧化物和烟尘这三大排放指标的实时监测数据分别为9.34 mg/m3、63.62mg/m3、12.15 mg/m3,远远低于国家环保要求标准。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一数据实时监测并且上传到市环保局和兵团,天山铝业的下一目标是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最快实现超低排放。

走在连接厂房的路上,随处可见的是路边生长茂盛的小花小草,抬头可见蓝天白云--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真的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以“高污染”的惯性印象存在于人们脑海中的产业会有的模样。此前走访天业集团时,接待我们的凯峰经理说过,要努力做到“将绿色环保与效益相结合”。此次参观天山铝业,不难看出,“绿色+效益”其实是当前能源、化工乃至任何一个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有效益才能有发展,有绿色才能有未来。

现在天山铝业每一位成员都在努力实现他们的美好愿景—“共创基业长青一流企业”。同时践行着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承诺,在绿色发展的与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优秀成果。

结语

通过石河子大学知音文学社三下乡绿色实践团队二十多天的工作,从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三个方面,对兵团绿色发展现状做一次系统地走访调研,在走访石河子市本地相关的企业集团和社区民众后,发现居民和企业在关于绿色环保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大量资料的整理和走访相关环保部门和企业后,对所发现的问题调查后合理分析,从中发现了大气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原因,懂得了绿色低碳生活的必要性,懂得了绿色环保对于新疆的重要性,对于兵团建设“一带一路”,大力发展经济和绿色产业的重要意义。绿色与我们每个人的衣食住行有着紧密地联系,对经济、政治也有着一定的影响。要做好石河子市的绿色环保工作,首先,要培养个人的绿色环保意识,并对绿色环保生活这一概念进行大力的宣传,使其深入人心。其次,绿色环保要在行动上体现,寻找合理的生活环保秘诀,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了解绿色环保方面的国家政策,始终起模范带头作用,尤其是我们当代的大学生更应该如此。

从调查问卷来反应的问题来看,总的来说还存在很多问题,城市居民的绿色环保意识并不是很强,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1.石河子市居民自身的环保理念和素养不够,很多环保知识还很匮乏。

2.石河子市政府对石河子居民的绿色环保的宣传和绿色理念的引导还有待增强。

3.社会媒体对城市绿色发展环保的宣传力度不够,对存在相关的环保问题还有待关注。

以下是通过调查团队反映出的问题提出的几点提高石河子市居民和企业环保意识的几点建议:

1.提高石河子市居民和企业的环保意识,政府一定要大力支持,加大重视宣传的力度和效果,做好相关的引导和教育,提倡绿色环保的良好作风。

2.同时居民和企业也应该注意培养和提高环保素质,积极配合石河子市政府的环保工作,从自身出发,从小事做起。

3.石河子市企业坚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主动接受本市环保部门和监控部门的监察,做到工作透明透析,主动和政府民众联系。

本次调研活动这个绿色环保和发展看似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但其实“环保”就在每一个人的身边,首先从自己从做起。只要珍惜一滴水,不踩一片绿,多坐公交车,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就是已经加入绿色环保的队伍中了,也算是为城市的发展,环境的保护尽了一份微薄的贡献和力量。而一切的前提必须是在思想觉悟上提高自己,提高绿色环保发展意识,才能迎合当下绿色兵团发展绿色经济,绿色产业和绿色城市的潮流。

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联合政府企业和居民,使其成为凝聚的一股力量。通过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让石河子居民更好的展望明天,展望未来!

第二篇:三下乡调研报告

三下乡调研报告

系部名称:XX

专业:XX

姓名:XX

年级:XX 班级:XX

学号:XX

实践单位:大足县龙水镇高坡村

实践时间: 202_年8月5日 至 202_ 年8月6日 共2天

八月五日,在队长XX的带领下我们西南大学重庆市大足县智力支乡小分队18余人于8:30在龙水车站聚集,前往大足县龙水镇高坡村进行“关于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问卷调查。

我们高举着“西南大学青年志愿者智力支乡小分队”的大旗在当地村委们的带领下风风火火地走进了高坡村。小五金是这里的特色,这里大部分村民以生产小五金为家庭生计,小部分以农业生产为主,也有一部分青壮年们出外谋求发展。我们兵分两路,跟随村委走访当地农民,我们一组人走进一间屋子。发现一位四十左右的叔叔正在一台“巨人机”下,手里握着烧红的铁块一寸一寸小心翼翼地移动着,一分一秒都不敢懈怠。旁边阿姨在添柴烧火,两个人配合得有条不紊。走进屋里,我们向叔叔阿姨介绍了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目的,知道我们是来进行调研活动的大学生,阿姨很高兴的接受了我们希望

进行问卷调查的要求,在她的配合下,我们开始了我们的问卷调查。阿姨的学历不高,我和我的搭档就细心的为她解答她不太明白的题目。同行的同学们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随后我们又走访了其他人家,大家都很高兴得接受了我们的问卷,我们总计在高坡村进行了一天半的调查。

本次通过对高坡村的部分抽样调查可反映一些现象和问题:农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改善,家庭月收入为202_到4000,甚至少数五金做的好的家庭月收入4000以上,两极分化现象基本不存在,达到了小康生活。目前‘生活宽裕‘,虽然还有待提高,但村民们已不会为生计发愁,生活上还算是如鱼得水。村里治安状况很好,选举较为民主。针对国家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五个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农民都一致认为生产发展应该作为优先解决的目标。问及他们的学历程度,农民基本上为小学、初中文化,文化素质偏低,部分甚至未上过学,少有高中文化,但是他们都支持自己的孩子读书,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其次,农民的思想觉悟有所提高,村里重男轻女现象开始缓和,在问及当自己第一胎为女生时,是否愿意生第二胎(男孩),还是有一部分人持反对态度,但生第二胎仍然占据多数。他们生活收入大多是以小五金为主,货源来自废铁市场等,货物主要销往重庆、四川、部分沿海城市也有销往国外的。在问及有没有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五金的想法时,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方面的想法,这对于一个主要以五金为经济来源的农民来说绝对是不利的。龙水五金曾是全国五金

业的“老大”,如今已被浙江永康夺去第一的位置,个人认为不是农民生产的货物有质量问题,而是他们缺乏一种创新精神,生产的货物可能与社会脱节,导致外销大城市较以前困难。他们每天机械式地不停手,缺乏一定的指导,与外界的联系也比较少,长期以来,他们的生产就只停留在了一定的阶段,丝毫未想过怎样加快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价值。针对当前农村发展,农民们都意识到这些问题,他们希望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引进人才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生产,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个目标。这一点可以由政府组织科技人才下乡给予指导,改善农民五金行业的基础设施,以便提高生产效率,使得生产力能够从本质上得以提高,而不是像以往一样,靠的是加班加点来提高效率。农民对农村医疗保险的看法是:认为政策是好的,可以使得费用减免,但是缺点是报销过程较麻烦。在涉及权利问题时,农民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大多数选择的是协商解决。但是协商解决不成,他们会纵容自己的权利继续受损害还是引发暴力甚至犯罪?怎样做这方面的工作,是值得政府和我们探讨的,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可以派出一部分人到农村去普法,讲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但限于经费、交通等各方面问题开展普法工作任重而道远,也可以借助媒体每天定时宣传一些法律知识,对于减少农村以及城市违法犯罪是一个好的举措。他们从事的工作强度大,十分的辛苦,但想到孩子上学、老人养老,自是不敢对工作稍有松懈。所以“生产发展”应该优先解决。走过一遍,大抵感觉小五金的生产是在高温、强噪音下,一般村民们以个体为单位,在自

家生产小五金,这样自然劳动力分散,并且在’巨人机’下,一天十几个小时的煎熬,足以看出他们劳动的艰辛与挣钱的不易。

亲切的谈话使这次调查如鱼得水,收获颇丰。临近中午,我们在一家堆满苞谷的人家家里停驻,帮他们擦苞谷,同行的同学们虽然大多来自农村,但多年未曾亲身实践,好多人自然对搓苞谷籽之类农事感到生疏困难,在主人家的指点下,同学们慢慢学会了技巧,提高了速度,搓起苞谷籽来也有模有样的了。

八月五日下午3:00左右,我们来到了龙水敬老院,踏入敬老院,顿生敬畏之情。那苍老的面容究竟承载了多少沧桑,我们不曾得知,但此时此刻见到我们,他们很兴奋。当我们搀扶着他们时,当我们问及他们的往事时,当我们问及他们的现下时,那复杂的五官下掩饰不了他们的容光焕发和倏然长叹。面对我们这群‘孩子‘,他们话语多了起来,谈到以前的工作、走过的大江南北、认识的奇人异事,眉宇间大有好汉不提当年勇的豪气。问及他们眼下的生活,他们都点点头,表示了自己的满足。一楼是住宿,二楼是他们的娱乐场所。我们走进他们,他们打着自己的牌,看着自己的越剧、川剧,享受着生活带给他们的快乐。老有所终,固然安好,但身边没有了儿女的守护,怕是还不够。愿天下儿女都能守护亲情,守护爱,守护我们的真神——我们的爸爸妈妈。

第二天,我们再一次到高坡村农民家里,进行了一天的问卷调查。整个活动十分顺利,调查完成后,在队长的带领下我们分工,把调查的问卷进行整理归纳。至此活动圆满结束。

通过本次活动,我再一次了解了农民的艰辛,因为条件的不允许,他们没有机会学习到各种科学,所以他们的思想得不到解放,依然沿袭着陈旧的技术,辛苦的工作着。我们是新时代的大学生,也是前辈们的接班人,我们有着更先进的思想和技术,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跟上时代的发展,开拓创新,努力工作,让自己的价值得以体现。努力去实现国家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五个目标。老人们在年轻的时候为祖国和儿女奉献自己,当他们年事已高时,我们要好好地赡养他们,报答他们。

第三篇:“三下乡”调研报告

特色农业走前端,科技下乡到基层——关于巫溪县、塘坊镇科技兴农的调查与思考

秦涵书 姚婷婷 高艳

摘要: 重庆市巫溪县塘坊镇不断发挥资源优势,从本地实际出发,依托资源储备项目,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以突出抓好“四个一”工程:即一个规划,一条河,一条路,一个点;坚持“打造田园风情小镇,建设塘坊乐和家园”的工作思路,以产业化建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民生改善,以劳务输出,实现农民增收。重点抓特色农产发展,坚持“认穷不认输,落后不落伍”的精神,大力发展“一寸一品、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三个模式。202_年,塘坊镇实现生产总值2487万元,人均纯收入达4946元。综上所述,乡村经济应以特色农业发展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增加农民科学种植的观念,提高农民的种植技巧,鼓励农民积极贯彻有关科技惠农政策,才能适应新农村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调研,特色农业,农技推广,发展模式前言

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最终还是要靠科学解决问题。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要从根本上解决关系到国家兴衰的农业问题,科技兴农尤为重要。我国人多地少,要解决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有效利用资源上下功夫。只有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实现农业技术改造的深刻变革,我国农业现代化才有希望。国家“十二五计划”提出要重点发展农业,各级政府也把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本文根据重庆市巫溪县塘坊镇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当前巫溪县农户的农业技术需求与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塘坊镇,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南部,距县城39千米。面积96.34平方千米。全镇幅员面积96平方公里,辖8村一社区,耕地面积2.8万亩。全镇人口23000万余人,其中城镇户口17000,占73.9%,实际参与种植农作物的人口不足全镇人口的10%。全镇以山地为主,地处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温湿适度,立体气候比较明显,全年无霜期280天。管辖塘坊社区,学堂、塘坊、狮子、石桩、龙井、双柏、红土、牧旺、漆树、兴寨、安乐、新建、梓树、羊耳14个行政村。塘坊镇山清水秀,地势较为平坦,是巫溪县的幅员大镇、农业大镇。长期以来塘坊镇政府坚持“认穷不认输,落后不落伍”的精神,着力发展特色农业。目前,塘坊镇的主要特色产业有:脱毒土豆、烤烟、生姜。但是,因交通不便、技术有限、经济闭塞等导致巫溪整体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见于这种情况,巫溪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巫溪经济的发展。我们针对塘坊镇的生姜、烤烟和脱毒土豆三类特色农产品的基本情况作了一些调研。2 调研过程

在这个暑假中,通过“重庆市暑期三下乡—万名大学生走进巫溪”活动,我们走访了塘坊镇村子的农业大户和部分个体农户,针对当地农业种植状况深入田

间进行实地调研,主要参观了烤烟、生姜等种植基地,了解基地的主要种植品种、种植面积、农产品的销售及收益情况。同时我们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在农产品种植方面遇到的问题。此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但是考虑到部分农民文化程度的问题,我们最后决定采用问卷与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这样的调查方式得到了村民的欢迎,也使得我们的调查得以顺利进行。穿巷进户,一问一答,调查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着。由于此次调查方式我们采用的是走访调查现场进行,因此,调查问卷的回收率是100%,即共发放五十五份问卷,回收五十五份。调研数据

近年来,塘坊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如:烤烟,生姜,脱毒土豆,辣椒,南瓜等农产品。据调查,塘坊镇1445村户中大部分从事种植业。

202_年~202_年,政府鼓励农民大力种植烟叶,塘坊镇总种植面积2600余亩,在全县60000亩烤烟种植面积中,塘坊镇占4.33%。该镇现共有125户农民种植烤烟,其中有65个是规模大户(种植面积在40-120亩的为规模大户),占52%。烤烟每株平均纯收益3.5元,全镇烤烟纯收入可达208000元。烟叶的纯利润高达50%,玉米的收益是10%~15%,烟叶的收益比玉米等其他非经济性作物的收益高出3倍左右。

我国是一个马铃薯生产大国,202_年世界马铃薯产量为2.9亿吨,其中我国年产0.6亿吨,居世界第一位。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马铃薯单产量较低,国外平均亩产2.6吨,而国内平均亩产仅为0.86吨,世界排名93位。目前欧洲发达国家人均马铃薯消费量是74公斤,我国是35公斤。且国内马铃薯等薯类的深加工开发利用较晚,年产量的约78%被鲜食,8%烂掉,4%饲用,而用于深加工的马铃薯不足年产量的10%。马铃薯加工增值能力强。据了解,其加工成淀粉可增值1倍;加工成乳酸可增值3倍;加工成食品可增值4倍;生产高吸水性树脂可增值8倍;加工成变性淀粉可增值15倍;生产生物胶增值在60倍以上。马铃薯精淀粉经过发酵或采用其他方法可生产300多种变性淀粉,可广泛应用于医药、纺织、铸造、染料等多种工业。

据预测,到202_年,我国马铃薯淀粉需求量高达300万吨。但是普通的马铃薯容易受病毒侵害,现已发现,造成马铃薯退化的病毒有30余种,就巫溪县来说,晚疫病是最影响马铃薯收成的病毒。基于此,巫溪县政府引进了脱毒马铃薯,它具有早熟、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实现大田平均增产30%—50%。

巫溪马铃薯有“三好一放心”,即“巫溪洋芋种好”、“巫溪洋芋好吃”、“巫溪淀粉好卖”、质量安全放心。202_年马铃薯巫溪县播种面积40多万亩、鲜薯产量近40万吨,均居粮食作物第一位,占全县粮食结构比重近40%。202_-202_年,巫溪政府巫溪县工业园区建成巫溪县脱毒马铃薯深加工,该项目总投资202_万元,投资回收期3年。在工业园区新建脱毒马铃薯深加工厂房10000 m2,仓库20000 m2。项目建成后,一是经济效益明显,产业年产值202_万元,实现年利润750万元;二是社会效益显著,农民新增收入来源5000万元;三是辐射带动力强,带动淀粉加工业、养殖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塘坊镇梓树村是脱毒马铃薯示范基地,种植面积达5000千余亩,通过采用专业合作社的形式,预计202_年可达20000亩。脱毒马铃薯产量是普通马铃薯的2.6倍,净重最高产可达6500斤/亩。脱毒马铃薯也是一种生态马铃薯,100%利用农家肥作为肥料,不使用农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马铃薯,使消费者可以放心、安心的食用马铃薯。202_年马铃薯的展览大会将在梓树村开展,这无疑是将巫溪的马铃薯推向其他各个地方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有力的营销手段,并且能够有效的提升巫溪马铃薯的品牌价值,为巫溪马铃薯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_年塘坊镇与外企合作发展生姜种植,实验面积50亩左右,预计每株产量可达3~5斤,每亩产量可达3吨左右,市场价格一般在3元/斤,春节期间最高可达4.5元/斤。因此,由种植生姜带来的收入可达1350000元左右。

近年来,塘坊镇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又推出生态经济这一新型理念,实现“五个万”工程,即“万袋烟,万亩菜,万只羊,万只生态猪,十万只土鸡”,有规模、有效益的发展农业经济。调研结果分析

通过对塘坊镇特色农业的调研,我们发现塘坊镇农业发展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通过采用“一寸一品、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三个模式,即一个村做一个品牌农作物、采用专业合作社形式种植特色农作物、采用直接流转和缓组打包形式发展规模农户,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一方面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以点带面的推广特色农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了土地的价值,使农民的收入翻了几番。

但由于巫溪县交通不便,环境闭塞,农产品输出成本价太高,大部分农产品依靠内需。整个调研过程中有近80%的村民是把自家地里的农产品拉到集市自己出售,只有不到20%的村民的农产品是商家订购。同时我们还发现,大约有70%的农民是亲自到当地镇子的市场去了解有关农产品价格、销量等等一系列情况的,甚至还有98%左右的村民对互联网进行农产品销售仅仅是听说而已。到目前为止,巫溪县还没有农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农产品交易。

塘坊镇规模大户主要是采用专业合作社形式,以公司带农户,集中发展特色农业。以生姜为例,塘坊镇的生姜是与韩国的一家企业合作,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资金支持,并让农民根据韩国公司的需要确定种植的数量,等到生姜成熟,由韩国公司统一收购,统一收购这一方案无疑给巫溪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在交通不便的巫溪,提供这种新型的销售渠道,就好比给巫溪农户打了一支定心针。相信在全镇人民的努力之下,不断探索致富新型道路,在不久的将来,生姜将会扎根于巫溪,并走向中国各地乃至全世界。

目前,塘坊镇农业科技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现代农业发展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着眼点和立足点没有完全找准,农业部门协调配合需要更加统一

虽然近年来,政府对“三农”十分重视,每年投入逐步加大,但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科技、兴农方面没有制定出完整的现代农业发展统一规划,投入只偏

重基础建设开发,各乡镇对本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目标不够清晰,涉农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和配合,资金难以整合,各自为战突出,因此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没有统一规划目标,形不成合力,限制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投入不足,举步维艰,基础脆弱,难以抵御市场风险。

巫溪县农业项目长期以来重基础建设,轻产业发展,重传统产业生产,轻科技提升,使农业产业化规模层次不高,规模不大,基础薄弱,加之各类服务组织和服务体系不够健全。难以增收增效。全镇大部分土地可谓旱涝保收,但种植单一,传统耕作方式占主导地位,产业发展滞后,难以产生经济效益,龙头企业只能维持现状,扩大再生产能力较弱,小型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技术设备落后,生存困难。

(三)农业生产组织经营程度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尽人意。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层次较低,目前我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以生产资料的采购服务和组织农产品统一销售等初级合作为主,而入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农民企盼的,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作用更大的合作,开展的较少。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运作还很不规范,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合作社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民主管理制度、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的比例仍然偏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力度不够,各级财政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资金较少,有关部门对合作社的扶持没有完全形成合力。

(四)农技推广体系与服务水平不高,农业科技人才严重缺乏。

在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农技推广部门,被“转、并、撤”,乡级农技推广“网破线断”状态,农业科技人才流失严重,没有形成新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不能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的贡献作用,县直涉农部门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短缺乏、老化、青黄不接,政治生活待遇不高,缺乏激励机制,其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五)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不完善,门槛高,农业企业和农民融资困难。

一是小额贷款公司少,农民创业缺乏启动资金,商业贷款程序繁,利息高,担保困难,不能适应农业季节性所需的企业资金需求。二是门槛高,贷款数额少,(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请保留此标记。)由于农业企业多数为民营企业,土地使用权证、房产证等不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条件不能满足贷款要求。

(六)农业生产规模普遍偏小,土地流转渠道不畅。

现代农业要求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要求土地集中连片开发,现行土地政策是承包到户,土地经营权可以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进行流转。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农民小农经济意识淡薄,存在恋土情结和“红眼病”现象,加之土地流转费相对较低,农民担心今后的保障问题,而不愿进行土地流转,从而使土地难以有效的集中,形不成规模经营,限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七)农产品附加值偏低,产业链延伸不长

农产品加工领域,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完整产业链系统没有建立,产品流通领域也缺乏完善的物流系统。推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建议

通过对重庆市巫溪县塘坊镇特色农产品进行调研,总结了十六大以来

巫溪县特色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变化趋势,根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一)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加强各部门之间统筹协调

各级领导应该充分重视全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把农业的现代化科技化摆在重要的位置,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协调全县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二)制定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期规划,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应该抓紧组织农业各相关部门充分调研全市的农业发展的现状,借鉴现代农业发展先进地区的经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使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合理、有序、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大农业科技发展投入,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围绕粮食、蔬菜、水果、特色养殖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加大推进基地建设,提高基地标准、打牢产业基础,在此基础上,强力推进农业招商,以招商为载体,紧盯大型龙头企业,主动对接,力争在引进龙头企业上实现新突破。准确把握国家新的投资重点,完善项目储备,进一步加快跑省跑部力度,争取更多对农业发展具有支撑性的项目落户我市,适时举行和参加名优产品展示展销会,做大做强产品品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主打品牌效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扶持一批前景好、市场带动强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促其扩规模、提档次、升水平,提高其辐射带动力。

(四)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

进一步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能力,出台并落实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完善网络服务平台,创建农产品产加销和信息化服务新机制,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五)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着力培育农业科技人才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乡镇站、区域站建设,建立激励引导机制,大力推行农技人员联合作经济组织,联企业、联基地、联专业大户制度。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和植保专业化防治体系,提高社会化水平。加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作,进一步扩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不断增强农民科学生产和就业创业能力。

(六)加大流转土地的力度,实行专业化分工,有规模、有效益的发展特色乡村经济。

众所周知,利益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问题,而社会发展是一个由无数的社会个体以及利益群体不断博弈的过程。农村土地流转对利益主体和利益关系进行了重新的配置,打破了原有的均衡,实现着新的动态均衡,以通过市场配置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系统分析制度变迁带来的利益变动,为维护农民利益提供逻辑起点和制度着力点。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收入的基本来源。马克思认为土地是社会财富的原始形成要素之一,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威廉·佩蒂曾说过,“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可见土地资源的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农村土地除了发挥最基本的农业

生产功能之外,还发挥着确保农民基本温饱的社会保障功能。农民对于土地享有不可否认的利益。从静态的存量利益审视,这些利益主要包括:一是通过对土地的占有、使用和处分获取的利益。例如直接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活动中获取收入,以及通过土地的转包、互换、转让等流转方式获得的收益。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这些收益满足了农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维持了我国农村在社会转型期的和谐稳定。二是国家为扶持农业发展所提供的各种补贴,包括“黄箱”补贴和“绿箱”补贴。“黄箱”补贴主要有直接的价格干预和补贴,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投入品补贴、休耕补贴和反周期补贴等等,通常会对产出结构和农产品市场造成直接明显的扭曲性影响。“绿箱”补贴主要包括一般农业服务,如农业科研、病虫害控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环境保护补贴和地区援助补贴等。这些补贴无疑以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着国家对农业产业利益的支持和对农民利益的保护。无论是从农民自身劳动获得的利益而言,还是从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和补助层面而言,农村土地流转会使这些附着于土地的存量利益得到进一步巩固。

第四篇:三下乡调研报告

西南财经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需求调研报告

暑期三下乡是一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活动成员以志愿者的形式深入农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技,体验基层民众生活,调研基层社会现状。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以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同时更多的为基层群众服务。自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校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的号召,予以高度重视,并取得一系列成果。今年3月,共青团西南财经大学委员会实践部就我校三下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需求专题调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访问在校同学等方式,了解了同学们对三下乡的需求,并就下一步如何促进西财三下乡更好地开展和社会实践平台的构建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具体报告如下:

一、调查问卷分析基本情况

通过收集整理并归纳调查问卷数据,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此次需求调研所反映的情况:

(一)关于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面向全校发放,共计调查125人,其中男生44人,女生81人;教师3人,学生122人;学生中,大一同学101人,大二同学14人,大三同学6人,研三1人。虽然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为无三下乡经历的大一同学,对这项活动的了解相对较少。但根据问卷结果显示,大家对三下乡活动的热情普遍较高,94%的被调查对象都认为大学生有必要参加该活动,其中更有42%的同学认为非常有必要。

(二)关于实地调研时间

关于暑期三下乡实地调研的时间,从我们调查统计的数据来看,10%的同学选择一个星期以下,78%选择为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剩下12%则选择两个星期以上。由此得出,大部分同学在时间问题上更倾向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在这样一个相对合理的时间段内,调研队伍既可以从容地安排各项事宜进程,又能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度占用大家的暑期时间,从而保证参与积极性。

(三)关于参与活动目的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能够将自己在校所学的先进科学的生活观念在广大农村传播,紧密结合他们所学专业技术知识,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和生活观念的宣讲活动。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西财学子希望从这个活动中收获和体验很多。大家普遍希望能够借三下乡服务社会、了解社会现实、提升自身能力、实现个人价值,分别有73.6%、85.6%、84%、68.8%的同学选择。

相比较而言,增加学分和争取评优评先占比例较低,说明大家并不是完全带着功利心去做三下乡这个活动,而是真正想从中提升自己,服务社会并收获成长。

但关于三下乡与评优的问题,71%的被调查对象表示认同“三下乡”活动与学分及评优评先相挂钩,他们中大多数人认为这将会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在进行社会实践经历成长的同时,获得实质性的奖励和认可。但也有部分参与调查者持反对意见,认为奖励制度违背了三下乡的实质和出发点,这类活动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尤其是在我们这种财经类院校。结合上一题的分析,同学们希望在服务社会、了解社会现实、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获得相应的学分。这样看来,三下乡与学分及评优评先相挂钩一定程度上只是社会实践的助推剂,它不是必然,但却对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

(四)关于指导老师

在指导老师的问题上,赞同指导老师有必要随队指导调研的占84%。指导老师可以为实践队员提供各种帮助,在整个调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有32%的同学选择了心理辅导、64.8%选择了联系实践基地,参与团队重大决策的有49%,立项、结项书等文件的指导占70.4%。联系实践基地这一选项比重较高反映了大家对三下乡的理解还存在误区:

为了让大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全方位锻炼、更加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学校和老师原则上不为大家联系实践单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选定的实践主题主动联系相关单位,也可以通过学院、学校的社会实践工作组了解往年相关团队的实践地信息,还可以通过一些亲戚朋友寻求社会资源的支持,锻炼自己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指导老师可以提供一些联系实践基地的方法与方向,但具体操作还是要靠学生自己。

(五)关于培训

在三下乡实地调研之前,对实践队伍进行相关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大家普遍希望学校能提供一些更有针对性的培训。如安全方面,准备工作方面,实践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故及处理,与当地政府、人员的沟通技巧还有关于怎样调查、需要怎样融入当地文化特色,甚至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这些指导有其必要性,而且据了解学校也一直都在组织相关培训。但无论如何,实践活动总是会出现防不胜防的情况,关键要看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锻炼。

总的来说,我校暑期三下乡活动开展情况良好,宣传、立项、结项、评比等环节均取得可观成绩,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总体较高。但活动中还存在许多细节问题亟待解决,我们仍需投入精力去完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二、存在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措施,我们共收到以下六方面问题:

(一)前期宣传方面

一是宣传力度不够。由于宣传不到位,仅有少数高年级同学对“三下乡”活动非常了解,而多数大一同学对该活动尽管有较高的关注度,其了解也仅限于学姐学长的简单描述;二是对“三下乡”活动整体概念的宣传把握不足。多数同学对“三下乡”的了解仅限于一个或少数几个环节,且主要集中在实践活动部分,缺少对流程的整体把握,不利于整个“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和总结;三是宣传对象分布不均匀。尽管宣传途径很广,但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对“三下乡”信息的掌握程度差异度依然很大。目前还没有一种途径能够将活动较全面的覆盖全校学生。

(二)开展深度方面

一是“三下乡”活动持续时间有待延长。多数同学认为“三下乡”的项目适合安排在一至两个星期,而现有活动多仅仅持续一星期左右。行程安排过于紧张,不利于活动的深入开展;二是财经专业优势不明显。实践活动本应是将知识运用于行动中的过程,而在“三下乡”活动中,有些项目不易与财经知识结合,因而无法将所学转化为社会成果并展示出来;三是成果转化与社会效应不足。多数团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成果仍停留在理论方面,并没有实际应用于社会,没有达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应有的社会效应。

(三)活动形式方面

一是活动不务实。为了扩大影响,在评审中取得更好成绩,有些同学片面追求活动的书面材料及媒体效益等,而忽略了在过程中对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二是“三下乡”活动与学分及评优评先相结合导致的功利性。某些同学为获取加分而参与,不仅减少了收获,也挤占了其他希望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同学的名额;三是活动的形式上约束过多。导致学生过多关注于活动的限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实践本身意义的追求。

(四)指导老师方面

一是指导老师无法随队进行指导。有些导师带领多支队伍,工作繁重,不能够一一随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并予以指导,难以帮助团队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二是选择的导师无法有效契合主题。现在的团队在选择指导老师时多是选择与团队较熟悉的老师,虽然减少了磨合时间,但对团队所做项目方面的专业知识可能帮助不大;三是导师的作用不够明确。导师在引导团队调研方向、进行组织协调、帮助决策、经验分享和心理辅导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完全体现,不能较好的将团队的实践活动引导至更高层次。

(五)体系流程完善方面

一是我校“三下乡”的培训体系尚不完备。我校现有的宣传体系难以使学生既全面又细致的了解“三下乡”活动。在实践准备(心理,当地情况)、实践过程中的技巧及注意事项(安全,沟通,突发事故处理)及理论准备(调研方法,公文写作,答辩培训)等方面缺乏针对性培训指导;二是缺乏一个中介(如实践基地)进行长期实践。现有的时间周期短、实践地点随机选取的模式使很多队伍更多的是做做表面功夫,不能把那些真正有突出社会效应的活动做大做强。三是个人及小型团队参加活动困难较多。个人和小型团队在找实践单位和指导老师时比较困难,学校和学院的大型队伍又难以将其全部合并,导致一些人失去参加“三下乡”活动的机会。

(六)评优机制方面

一是透明度不够。在“三下乡”活动中,项目评审及评比表彰的标准没有公示,评比的操作没有完全的透明化,因而有些同学对结果仍有质疑;三是答辩环节略显形式化。在整个评优过程中,答辩这一环节通过选手当场作答,比书面形式更能检验其实践项目是否保质保量地完成。但现有的答辩较为简略,不能使选手充分阐述自己实践所得,使评审更加客观。

三、整改措施

针对同学们在问卷及访谈中提出的问题及需求,在今年的三下乡工作中,我们将更加认真务实,改进并完善我们的工作,切实组织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实践平台。真正做到做事实,为学生服务。为此,要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宣传促关注

一是丰富宣传形式。通过举办宣讲会,散发传单,张贴海报,在校报、手机报、校园网上宣传、印发往年《秋实》刊物等形式,让学生多渠道了解我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扩大活动影响力,延伸活动传播广度。二是充实宣传内容。除了宣传“三下乡”活动的简介,还将举办经验交流会,分享往年“三下乡”活动中的经历及经验,使宣传内容活泼生动,增强活动吸引力,加深活动宣传深度。三是改进宣传方式。鼓励各学院加强对“三下乡”活动的宣传,争取能让各辅导老师在各班级进行宣传,扩大宣传普及面。

(二)加强培训促了解

一是加强培训针对性。分门别类地进行培训,组织关于安全、技能、心理辅导等各个方面的培训,促使学生在活动前就树立安全、交流等意识。二是加强培训实用性。举行关于报告等文书书写技能的培训,关于实地考察注意事项的培训,关于答辩环节的相关培训,以及关于安全防范措施的培训等,以使学生在活动中能更好地应对各类问题与挑战。

培训作为本次“三下乡”活动前期工作的重要环节,旨在增进学生对三下乡活动的进一步了解,使其在应对问题时胸有成竹。

(三)发挥导师作用促进展

一是加强指导老师与学生的联系与互动。在每队配置一名指导老师的基础上,指导老师随队进行指导,随学生一起参与到活动中去,与学生共同体验,共同成长。二是发挥指导老师的组织协调引导功能,协助团队确定调研方向,带领团队合作共进,参与重大决策,进行活动总结、经验分享,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等。针对在调研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在材料、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问题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并且给学生施加一定压力,督促活动的不断进展,让指导老师在团队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三是发挥指导老师的沟通功能。在团队与政府、企业进行必要的交流时,指导老师能凭借更为丰富的阅历,带领学生与企业、政府等进行更为有效的沟通与协商,从而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四是优化指导老师配置。经过项目的一轮筛选后,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重新分配相应的指导老师,从而尽量使每个团队都有适合自己的指导老师。

(四)加强院校联系促合作

一是各有分工,同中有异。针对“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从大处着手,撰写策划,进行整体的宣传、培训与评比;各学院针对各自的情况及特点,执行策划,并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宣传、培训。二是互相配合,异中有同。各学院配合学校进行“三下乡”活动的宣传、招募、评比等工作;学校认真听取各学院的意见,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学校与各学院共同努力,办好“三下乡”活动。

(五)完善结项评比促务实

一是坚持“三下乡”活动与学分及评优评先相结合。对参与“三下乡”活动的学生给予学分或者评优评先的奖励,认可其在活动中的努力与付出,激发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热情与积极性。二是加强审查力度。在评比中认真核实各支队伍活动过程及成果的真实性,审查员将认真仔细阅读各支队伍所报送的材料,对材料进行一一甄别,并对抄袭、作假的队伍做出严肃处理,以减少各参赛队伍弄虚作假、浑水摸鱼的几率。三是完善答辩环节。加长答辩时间,让各支队伍能较为充分地展示实践成果,更加注重活动内容本身而不是单单看答辩形式,方便评委做出更为公正的评选;规范答辩会形式,对答辩会的规则、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与说明。四是加强评审的公正力度。加强审核力度,评委将根据各支参赛队伍的材料对其活动参与的真实性进行一一核实。完善评选过程,让每只参选队伍都有充分时间展示自己,从而让评委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同时还将由老师及学生共同担任评委,避免仅有老师担任评委的片面性。关注后续进展,对各支参选队伍活动的影响、后续的活动进行考核。通过这三个方面,使最后的评选更为公正。

(六)体系建设促规范

一是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组织编写工作手册、操作指南等文件,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方方面面做出相应的规定,形成具有西南财经大学特色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体系。二是完善结项与评比。一方面延长结项书上交的截止日期,给予各个团队必要的讨论时间,另一方面规范结项书的书写,进行相应的培训,并对结项书进行认真的核查;同时建立公平公正的评比机制,使评比过程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三是规范资金的使用。规定资金使用范围,对资金分配做出明确的规定,建立一套完整的报账体系。

(七)精简队伍促质量

一是严格进行一轮筛选,加强对各个团队一轮筛选审核力度,鼓励各个团队的主题贴近现实,贴近社会,体现学校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并且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二是控制团队数量。通过对团队数量的控制,提高团队的质量,从而能够加强对各支团队的管理,更为有效地分配指导老师,提高社会实践效率。

(八)完善后续工作促反思

一是坚持编写《秋实》刊物,对“三下乡”活动进行整体的回顾与思考,选择优秀的通讯稿发表,为以后参与“三下乡”活动的学生提供参考与借鉴。二是组织内部的工作反思。在“三下乡”活动结束后,分析反思整个活动中出现的不足与问题,并将回访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请他们指出问题。整理各类反思总结,确定今后工作的重点与目标。

通过分析这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需求调研的结果,我们更加明确了我校广大师生对活动的需求和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同时也及时发现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校团委实践部将按照学校和师生群体的要求,秉承服务师生,服务社会的精神,在三下乡活动已取得一定成绩的良好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创新活动形式,增强其影响力,努力为西南财经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完善和社会实践平台的构建打造新亮点。

特此报告。

共青团西南财经大学委员会

实践部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三下乡调研报告

关于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

前言

在我们的周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着贡献。而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孤独与自卑冲击着他们脆弱的心灵。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名珠的儿童集中起来都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生活中缺乏了父母的关怀与教导,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对此,我们宁夏医科大学“为孩子扬起梦想的翅膀”暑期实践小分队也扛起了身上的那份责任,走出学校,用我们的所学给他们带去一份希望,一份坚持,从另一个角度呼吁社会共同去关注一个似乎被我们被重视了却又不够重视的无助群体——留守儿童。同时对宁夏中宁县石空镇石空小学的所有留守儿童展开了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为主题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2_年7月7日,宁夏医科大学通过以三下乡的形式组织成员组成调查小组,对石空小学所有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活动。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书面问卷为载体,通过与该小学老师联系,通过开展活动以及赠送礼品的方式对该校所有留守儿童进行统一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0份,回收问卷20份,其中有效问卷20份,回收率100%,问卷容量为20。中宁县地处宁夏省北部,地形以山区丘陵为主,地势崎岖,交通不发达。本地居民常年以务农为主,工业及其不发达,经济较为落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为了维持生存,外出打工成为这里的一种必然趋势。随着这一趋势的进一步明显,西吉县地区的留守儿童数量日益增加,问题和矛盾也越来越突显。

据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6万人,占农村儿童38%,占全国儿童22%。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至5岁)达2342万人,占农村留守儿童38%。

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资料显示,有90%的留守儿童是有爷爷奶奶监护,而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大部分较低。在日常生活 方面,90%的留守儿童渴望得到来自父母在身边的关怀。在心理方面,30%的留守儿童性格偏于暴躁,50%的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并且有80 %的被调查者有心里话喜欢对同学说,而与父母及监护人沟通较少,同时大部分留守儿童对社会不公平存在抱怨心理。在学习上,只有小部分的留守儿童喜欢上学,喜欢交朋友,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3/4的留守儿童成绩一般,并且对自己目前学习状况感到满足。在教育问题上,90%以上留守儿童显示自己有讲脏话,懒散等不良习惯,有少部分同学有吸烟现象等。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的主要产生原因,政府、家庭和学校联手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二)调查问题分析

1、生活问题

由于经济问题,留守儿童父母不得不离开家庭去打工挣钱,而将自己的子女便交由自己的父母或亲戚照看,因此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生活上他们最缺乏的便是来自父母的关爱。而对于金钱问题,部分家长过多给与子女金钱,导致其在生活上养成了浪费的劣习,同时缺乏父母照管,性格也过于随意与暴躁。而对于大部分留守儿童来说,他们都养成了自己做家务以及做饭等的一些生活自理能力。

2、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必要的保护,其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其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都较弱,遇到事故是缺乏必要的维权意识和自救经验,再加之父母不在身边,其活动得不到有效的约束,对自己本身的许多危险行为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留守儿童发生事故的比例非常高。因此,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是留守儿童管理的关键问题,不容有丝毫懈怠此外,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保护,被拐卖、受侵害、出现意外伤害的可能性也较大。

3、教育问题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成绩平平。大部分的的留守儿童都是喜欢学习的。可是由于一些原因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不突出。首先主要是监护人文化水平限制,他们认为只要照顾好留守儿童的生活就好,教育问题常常被忽略。其次就是缺少引导,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办法得到全面的辅导同样在失败的时候容易丧失自信心。同时学习上缺乏一些鼓励,因此对于学习易失去兴趣。

4、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大部分留守儿童存在的最大问题。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的交流,导致严重的亲情缺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留守儿童的人格发展。缺乏与父母的交流,同时又觉得自己身边的人给予的关心不足,很多留守儿童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交流,更不懂得如何关心照顾他人。甚至有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管教,而染上一些迷恋网络游戏、小偷小摸、抽烟喝酒等恶习。同时在心理上常感觉到来自社会的不公平,因此经常与同学发生打架事件,并且部分留守儿童易受到来自他人的欺负而过于内向与自卑。这些问题不仅仅导致留守儿童无法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更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绊脚石。

5、社会关注问题

近年来关于留守儿童的文章与报道屡见不鲜,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问题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民众对此反应普遍一般。部分人认为政府的关注对留守儿童问题起到重要作用。部分人认为这只是个形式,没有本质的帮助到留守儿童。同时我们也关注到,过度的社会关注和不恰当的方式会给留守儿童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留守儿童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滋生自卑感。社会帮助很有可能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到留守儿童,也许是资金、人员、物质的问题,导致一切只是表面文章。因此,对于留守儿童问题需要来自政府,父母,学校以及社会共同努力,留守儿童才能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

三、解决对策

要想找到解决的办法,必须先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因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产生的。农村经济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所以我们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时要尽量寻找其产生的更直接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不至于耽误一代人的成长。其中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在就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1.家庭

家庭系统对孩子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大多数儿童来说,他们都需要与父母保持良好的沟通。父母是孩子获得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亲子关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母亲的温情鼓励、支持和期望以及对儿童所采取的民主型管理方式有助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相反。如果亲子关系不良或亲子关系被人剥夺,儿童就难以获得自我良好感受,产生安全感和自尊心的缺失,导致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因此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所以就难以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因此家庭应营造和谐的环境和经常和孩子之间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的想法并及时解决。2.学校

有部分留守儿童是住宿在学校,学校的环境对他们影响十分大。因此学校的校风学风、文化氛围以及教学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都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思想、情感和行为,也会严重毒他们的心灵.同时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和竞争又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因此构造和谐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风和学习氛围对他们非常有必要。3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留守儿童问题,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需要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首先,在家庭教育不健全、委托代管难到位、学校教育缺失的情况下,政府管理和帮助体系要积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如组织一些离退休干部和热心儿童教育的人士成立形式多样的留守儿童托管所。其次,村委会可对监护人进行培训,提高监护人的监护和教育能力对种种可能影响儿童成长的不良现象进行监控,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最后,政府应尽快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纳人城市教育的整体布局和规划之中.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四、结尾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其实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要求。留守儿童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有利于义务教育在农村的落实,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关系到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附录

留守儿童调查问卷

答题说明:选择题在选定的题号上打“√”号,填空题将结果填在题后的____内

第一部分

留守儿童生活状况

一、家庭生活状况:

1、家庭主要收入来源:

A 农业

B 经商

C 外出打工

D 其他

二、监护人情况:

1、监护类别:

A 父母直接监护 B 由爷爷奶奶监护 C 独立生活 D 其他

2、监护人文化程度:

A 没上过学 B 小学文化 C 初中文化 D 高中及以上

三、你的生活环境:

1、现居住卫生状况:

A 比父母在家时好

B与父母在家时一样 C 比父母在家时差

2、生理卫生知识指导:

A 有 B 很少 C 无

3、帮监护人干家务情况:

A 常做

B 偶然做一些 C不做

四、生活上我希望:(可多选)

A 能得到学校的关怀,父母在身边关怀。

B有很多朋友,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C希望可以吃的更好一点,穿的更好一点。

D希望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强。

E希望自己的父母能赚很多钱,然后回家。

F希望父母在外可以平安,健康。

第二部分

留守儿童心理状况

一、性格:

A 开朗 B 内向 C 任性

D 暴躁

E 柔弱 F 其他

二、情感沟通情况:

1、父亲的文化程度:

A没上过学 B小学文化 C初中文化 D高中及以上

2、母亲的文化程度: A没上过学 B小学文化 C初中文化 D高中及以上

3、父亲在外务工时间:

A 1年以内 B 1-3年 C 3-5年 D 5年以上

4、母亲在外务工时间:

A 1年以内 B 1-3年 C 3-5年 D 5年以上

5、父母一般多长时间回来一次?

A 一到三个月 B 三个月至半年 C 半年至一年

D 一年以上

6、和外出父母联系方式:

A 电话 B 书信 C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___

7、通常父母隔多久和你联系一次?

A 一周以内 B 一周到一个月 C 不固定

D不联系或很少联系

8、你多长时间没有见到父母了?

A 一个月

B近半年

C一年多

D两年以上

10、你希望父母多久和你联系一次 ?

A 每天

B一周以内

C 一周到一个月 D无所谓

11、是否想念外出打工的父母?

A 经常想念 B 有时想念

C 不想或很少想

12、愿意父母出去打工吗?

A愿意 B 愿意 ,但希望常回家 C不愿意

13、你有心理话最想对谁说?

A 父亲

B 母亲 C 临时监护人

D 老师 E 同学 F 朋友

14、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吗?

A 愿意

B 说一点 C不愿意

15、你最希望和谁住在一起?

A 父母 B 爷爷奶奶 C 兄弟姐妹 D 亲戚 E 同学朋友

16、父母外出打工期间,你有没有受到过欺负或人身伤害?

A 时常有 B 有时有 C 没有或很少有

17、被别人欺负或被伤害的原因是(没有受过伤害可以不填该题): A 父母不在,缺乏保护

B 自己胆小怕事 C 别人故意挑衅 D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

18、你喜欢班集体吗?

A 喜欢

B 比较喜欢 C 不喜欢

19、你内心有压力吗?

A 比较大 B 一般 C 没有或很少 20、你喜欢交朋友吗? A 喜欢 B 一般 C不喜欢

21、你喜欢与哪种人交往?

A 爱和同学交往 B 与不良青少年交往 C 不爱交往

22、在心理上,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可多选)

A 我觉得社会不公平,前途一片昏暗,看不到希望。B 如果政府努力帮助我们,生活会好起来的。C 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改变自己的经济现状。D 社会,别人都很关心我,我将来要回报他们。E 社会,别人都不关心我,我也不会去关心他们。F 我很有同情心,帮助,爱护,保护小动物。

G 我总是害怕被身边的人欺负。H 我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和小朋友打架或者发脾气。

三、理想:你将来最想干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留守儿童学习状况

一、学习成绩

A 优

B 良

C 一般

D 差

二、学习态度

1、你喜欢上学吗?

A 喜欢 B 一般

C 不喜欢

2、不喜欢上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外出打工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影响?

A起好作用 B没有影响 C 起坏作用

4、起坏作用体现在(选C答案才填该题):

A 缺少监督 B 因思念父母精力分散 C 其他

三、学习满意度

1、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

A 满意

B 比较满意

C 不满意

2、对学习成绩不满意的原因是:

A 成绩不理想 B 可以更好 C 不如别人或未达到父母的期望

四、学习上的困难及求助对象

1、你在学习方面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里有人辅导你学习吗?

A 有,能全面辅导 B 有,但是只能辅导一部分内容

C 没有人

3、你对他(她)们的辅导满意吗? A 满意 B 比较满意 C 不满意

4、父母未外出打工时,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你最希望谁帮你解决?

A 父母 B 老师 C 爷爷奶奶 D 同学和朋友

E 其他人

五、在学习上我希望:(可多选)

A 希望得到更多的指点,辅导。B 希望得到同学们的关系,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

C 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在身边帮助自己学习。

D 希望自己学习好,给父母争光。E 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关心。F 希望有更好的经济环境,有更多的学习资料。G 不想继续在这里学习,希望和父母一起在城市学习。H 不想读书了,想自己去赚钱。

第四部分

留守儿童教育状况

一、家庭教育:

1、你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

A 1小时以内 B 1到 2小时

C 2小时以上

2、有人监管你看电视吗?

A 有人管

B 有时有人管 C 没有

3、家里有人督促你的学习吗?

A 有 B 没有

4、监护人监管孩子学习情况:

A 要求严格

B 有时过问 C 基本不管

5、监护人对孩子迟到、旷课甚至逃学所持态度:

A 坚决反对 B 放任自流 C 包容支持

6、监护人参加学校家长会情况:

A 积极参加 B 有时参加

C 不参加

7、监护人主动与老师联系情况:

A 经常联系 B 有时联系 C 不联系

8、学校有没有举办过家庭教育知识培训? A 有 B 没有 C 不清楚

9、监护人是否愿意参加家庭教育知识培训?

A 愿意 B 无所谓 C 不愿意

10、除学习外,你还有哪些困难和问题希望得到谁帮助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的不良道德行为习惯主要有: A 经常有课堂违纪行为 B 有抽烟等不良行为 C 很少参加集体活动 D 经常撒谎欺骗老师和监护人

E其它不良行为_________________

12、你的不良生活行为习惯主要是:

A 懒散 B 不讲卫生

C 爱讲脏话 D 小偷小摸 E早恋

F其他

二、学校教育

1、学校是否有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机构?

A 有

B 没有

2、老师做家访的情况:

A随时有

B至少一学期1次

C一年或几年1次

3、学校开家长会的情况:

A每学期1—2次

B每年1次 C不清楚

4、学校有没有留守儿童心理疏导老师 A 有

B 没有

5、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对策有_________________

6、是否有留守儿童花名册: A有

B没有

D没有

202_年三下乡调研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