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工件知识
展鸿公务员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习题 每日一练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习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
1.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下发了几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A).A8 个B9 个C10 个D11 个
2.__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大陆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引用的术语。(B)
A.2000B.2001C.2002D.2003
3.我们通常说的第一产业是指(B)。
A、工业B、农业C、旅游业D、建筑业
4.哪年提出新农村建设的(B)
A.2004B.2005C.2006D.2007
5.请选出既属于传统粮食主产区,又大量提供商品粮的一组(B)
A.三江平原 上海近郊B.江淮地区 江汉平原
C.黄淮平原 珠江三角洲D.成都平原 河套平原
6.有时农业取得丰收,但农民却没有增收,你觉得从根本上解决应当(B)
A.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对粮食种植的资金投入
B.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C.从事非农业方面的生产,以取得额外的收入,弥补不足
D.加大农产品补贴的力度,确保丰产的连续性
7.“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从事多种经营”当然要有科学的态度,以下哪一个
说法是正确的(C)
A.我国西部山地、高原的畜牧业大多数属于密集型的商品性农业
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减少了粮食的种植面积,减少了农民的收入
C.南方的“桑基鱼塘”型农业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型农业
D.东北建设兵团应继续垦荒,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8.由于目前种粮效益比较低,主产区农民增收困难,有一种认识就把种粮和增收对立起来。您认为下列正确的措施是(C)
A.在南方农村大力发展畜牧业
B.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大中城市
C.搞好粮食的转化和深度加工
D.精简乡镇机构、减少农业投入
10.《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列我国因地制宜创造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循环经济”的是(D)
A.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B.农耕区生产谷物、饲养家畜
C.东北平原的国营农场种植业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农业
11.(A)是正在走向世界的“羊绒大王”,它用高质量的产品温暖着全世界。
A.鄂尔多斯B.赤峰C.呼和浩特D.包头
12.哪个会议(A)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 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土地承包再延长三十年的政策,同时抓紧制定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律,赋予农民长期而又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A.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
13.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全国农业普查,保障农业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制定《全国农业普查条例》。(A)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B.《全国经济普查条例》C.国务院的有关条例
D.《全国人口普查条例》
14.尾数逢的年份为农业普查年度。(B)
A.5B.6C.7D、8
15.农业普查行业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A)
A.农林牧渔服务业B.渔业服务业C.种植业服务业D.畜牧业服务业
16.普查人员应当对其负责登记、审核、录入的普查资料与普查对象签字盖章的普查资料的负责。(A)
A.一致性B.真实性C.准确性D.合格性
17.为保障农民地种收入,减少自然灾害损害,国家出台了
A 三农保险政策B 三农商业政策C 三农财政政策D 三农土地政策
18.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于2000 年首先在(A)推行.A 安徽省B 广西省C 湖南省D 广东
19.国家什么时候全面免除农业税C()A.2004B.2005C.2006D.2007
20.下列不属于对农民实行的直接补贴政策是
的直接补贴
C 农机具购置补贴D 土地补贴
21.为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部署,国务院决定从___年起,较大幅度提高
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B)
A2007B2009C2008D2010
22.广西大部分土壤的PH 值低于7.0,那广西最适合种植下列哪种树(D)
A.梧桐B.杨树C.卷柏D.杉树
23、国 家把支持粮食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和加工作为增加种植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这项措施表明增加农民收入必须(A)
A.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B.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C.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D.组织富余劳力进城务工
24、.目前,关于农民增收的措施,下列哪一项是不可行的(A)。
A.土地重新划分,集中成片到少数农民手中,没有承包土地的农民到土地承包商家去打工,以实现耕作的机械化和规模化
B.发展定单农业,使农副产品的销售、效益得到一定的保障
C.走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化生产的道路 D.农民在农时务农、农闲时进城打工
25、科学研究发现,有一种微生物能清除土壤和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某大学掌握了克隆该微生物的核心技术,建立了国际上首条高效降解菌剂生产线,并投入批量生产。经过在全国三百多万亩农田上试用,效果显著。这表明科技创新有利于(D)①农业可持续发展②农村产业结构优化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④提高居民消费质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6、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变更或者终止集体资产所有权,其集体资产较大的,须经其成员会议或者其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并在集体资产所有权取得、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C)日内,向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机构备案。
A、10B、15C、30D、60
27、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向农民筹集的资金,由(C)负责管理、使用。
A、县农经管理部门B、乡、镇政府
C、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D、乡、镇财政部门
28、生产、经营转基因植物种子,应当取得(A)颁发的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种子经营许可证。
A、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B、省农业行政主管部
门
C、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D、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29、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且该许可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C)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A、1 B、2 C、3 D、4
30、(A)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登记审批和登记证发放和公告工作。
A、复混肥B、叶面肥C、微生物肥料D、磷酸二铵
31、从今年起,我国实行人均纯收入_C__元的新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覆盖扶贫对象4007 万人。()
A996B1096C1196D.1296 32、2000 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___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 上引起了广泛反响。(C)
A 李鹏 B 温家宝C 朱镕基D.江泽民
33、为帮助农户抢抓时机进行春耕备耕生产,___银行今年前两个月共投放支持春耕贷款253 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各地的春耕备耕生产(A)
A 农业 B 建设C 工商 D.中国
34、中国农村最早实行的联产承包,是___的形式(C)
A.包产到户B.包干到户C.包产到组D.以队为基础
3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政策能否有效实施,关键在于什么?(B)
A.是否有足够的物质资源B.是否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能否增加实施对象的物质利益。D.能否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36、我国于2002 年 5 月 1 日正式实施了—《职业病防治法》,并确定每年__ _月的最后一周为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 保护农民工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B)A3B4C5D6
37、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___(A)
A.3/4B.1/2C、2/3D、1/3 38、2005 年三农人物,颁奖词为——喜剧艺术家,献艺为大家。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以农村为根,以农民为本,在世上所有舞台中,这个农民的儿子永 远有一座搭在农民心上的舞台!指的是(C)
A 潘长江,B.黄宏C,赵本山 D 宋丹丹
39、现在,农村中实行的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计划为基础、_D__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A 城乡B.中西 C 贫富结合 D 统分
40、农业和农村最突出的矛盾是___(A)
A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B 资金不足C 技术水平低
答案
1—5DBBBB6—10BCCBD11—15AAABA 16—20AAACD21—25BDAAD26—30CCACA 31—35CCACB36—40BACDA
第二篇:工件表面烧伤
磨削时工件表面烧伤的预防
磨削加工是一种重要的加工工艺,它被广泛应用于高精度和高粗糙度工件的生产过程中,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磨削加工切莫除单位体积材料时需要非常高的能量输入,这些能量几乎全部转化为热量集中在磨削区内,导致磨削区的温度升高。磨削时切削层较薄,磨削速度高,磨粒经过切削区的时间极短,热量来不及向工件深处传递而聚集在工件表面层里形成局部高温,导致磨削点的瞬时高温变化可达1000℃左右,被磨工件表层发生不均匀的现象。当磨削温度较高时,会使零件表层金相组织发生变化,甚至出现磨削烧伤。磨削烧伤时磨削表面呈现黄色或黑色。1 产生磨削烧伤的原因
工件表面烧伤主要由于磨削温度太高引起的,造成磨削过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A 砂轮选的太硬,磨钝了的磨粒不能及时脱落因而产生大量磨削热,造成工件烧伤;砂轮粒度号太大(磨粒太小),组织太紧,容易引起砂轮堵塞,产生大量的磨削热引起烧伤;没有经常修整砂轮,砂轮太钝,也易引起表面烧伤。B 磨削用量太大,特别是磨削深度太大,磨床工作台纵向进给速度太慢,进给量太大引起砂轮对工件表面滑擦剧烈,产生很高的温度,引起被磨表面烧伤。C 工件材料的烧伤敏感度商。材料的碳或合金含量越高,导热性越差,因此在同一条件下,容易产生表面烧伤;含碳量相同的材料,淬火硬度越高,越易产生表面烧伤。D 冷却不充分,使磨削热不能及时的付出,引起温度很高而产生烧伤。2 表面烧伤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磨削表面所呈现的颜色是由于磨削热使工件表面产生氧化膜所反映的干涉现象,即相当于所谓回火颜色。磨削烧伤使淬火件表面发生软化现象,严重的影响工件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磨削烧伤的预防:磨削时产生表面烧伤的原因很多,为了避免表面烧伤的现象,主要应采取以下两方面措施:
A 减少磨削热的产生。减小径向进给量,一般在生产中常采用在开始时采用较大的进给量,在最后几次进刀采用较小的进给量,减少磨削深度;选用粒度号小、硬度软、组织疏松的砂轮,甚至采用大气孔砂轮,经常保持砂轮在锋利条件下磨削,并选择适宜的润滑性能较好的切削液,以减少磨粒与工件间的摩擦。减少砂轮与工件的接触面(如在端面磨时将砂轮略微倾斜一个很小的角度,一般偏斜0.5~1度)。采用浸渗砂轮磨削,统筹改善磨粒与切屑及磨粒与加工表面的润滑作用,减少热量的产生。
B 加速磨削热的传出。除了减小砂轮速度,增大工件速度可以加快热量传出外,最主要的采取有效的冷却方法,可采用内冷却、高压冷却、喷雾冷却等。要保持冷却液的清洁。
磨削烧伤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磨削产生的高温造成的,例如,砂轮的硬度太高,自砺性不好,容易烧伤;采用较软的砂轮和粒度较粗的砂轮可以减少烧伤。砂轮的结合剂对烧伤亦有影响,树脂结合剂和橡胶结合剂的砂轮因为沙粒可以弹性退让,要比陶瓷结合剂的不易烧伤。磨削深度对烧伤影响很大,这是因为增大单个磨粒的磨削厚度,砂轮与工件的接触长度增大,使更多的热量传给工件。不同的工件的导热系数不同,磨削温度也不同,高碳钢、合金钢和耐热合金导热性较差,磨削温度就高,容易烧伤。选用有效的冷却润滑,可以减轻或避免烧伤。
一、烧伤的实质
我们首先来探讨烧伤的原因。其实这个原因并不复杂,借助于一些设备和机理研究,这个原因很容易搞清楚,那就是高温氧化变色。
或3,y=3或
在高温下,空气中的氧气将金属,主要是铁,氧化成不同的成分。Fe2O3为红色,Fe3O4为黑色,二者的混合色,根据比例不同分别表现出蓝色等不同的颜色。有的工件中含有微量其他金属,氧化的颜色也略有差异。
所以我们若要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就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如何减少热量的产生;
二、如何提高切割效率以减少无意义摩擦;
三、能否减少氧气与工件的接触;
四、有没有更新的其他思路;
五、所提供的方案能否适用于所有的工况,比如INOX砂轮。
第三篇:工件毛刺解决方法
光纤激光切割机工件毛刺解决方法
光纤激光切割工件时出现毛刺,应该如何解决呢?山大易美科光纤激光切割机生产厂家为您解答。
1、加工不锈钢和敷铝锌板有毛刺
以上情况的出现,首先考虑切割低碳钢时出现毛刺的因素,但不可简单地加快切割速度,因为增加速度有时会出现板材切割不穿的情况,此种情况在加工敷铝锌板时尤为突出。这时应综合考虑机床的其他因素加以解决,如喷嘴是否要更换,导轨运动不稳定等情况。
2、切割低碳钢出现毛刺
根据光纤激光切割的工作和设计原理,以下几点是造成加工件产生毛刺的主要原因:
(1)、激光焦点的上下位置不正确,需要做焦点位置测试,根据焦点的偏移量进行调整;
(2)、激光的输出功率不够,需要检查激光发生器的工作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则观察激光控制按钮的输出数值是否正确,加以调整。
(3)、切割的线速度太慢,需要在操作控制时加大线速度;
(4)、切割气体的纯度不够,需要提供高质量的切割工作气体;
(6)、机床运行时间过长出现的不稳定性,此时需要关机重新启动。
第四篇:农村知识
一、填空
1、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2、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市(农民)。
4、(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也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基本前提。
5、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6、推进城镇化建设,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耕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推进。
7、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出了自(2006.01.01)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
8、农业税的取消标志着在我国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
9、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0、促进广大农民生活宽裕,最基础和根本的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1、“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其中,(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
12、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必须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13、村委会是由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村委会委员组成的农村群众的(自治组织)。14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有:(一、保障农产品供给:
二、增加农民收入;
三、促进可持续发展。)
15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16、从2006年开始,农村税费改革重点将转向以(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合理配套改革。
17、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8、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
19、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20、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
21、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把能源、资源、(农业、信息)等关键领域的重大技术开发放在优先位置。
2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西部地区)。
2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是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4、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在努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知识教育和在各方面的继续教育)。
三、问答题
我国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原因,对策:
问题: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1998-2005年的五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处在低水平上徘徊,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年平均增长5.5%,远远低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最慢的一个时期。
2。、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民看病难,吃药难,受教育难,上学难,社会保障难,文化享受难等等问题。
3、农民自身的问题:农民整体文化程度低,整体素质不高,思维方式较为保守和僵化。
4、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
5、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基层干部和一些党员不能起到带头作用,个别村甚至连正常办公地点都没有,成为“无办公用房、无办公设施、无活动场所”的“三无”支部。原因:
1、近年来,农民收入虽然逐年增多,但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为突出的矛盾。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觖决,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渠道变窄。
3、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但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的年限比较短,文化程度比较低,特别是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劳力都在外务工,留守人员多为年龄较大或年龄较小的老人或儿童,难以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担。
4、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各项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仍未彻底打破,土地、资金等影响农村发展的因素未能得到有效、合理地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5、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党员干部“双带”作用发挥不好,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强;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不能成为领导农村发展的核心。
对策:
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力度。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开展定向培训和订单培训,促使农村劳动力尽快就业;要切实保护好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免费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和就业服务。
(2)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深入实施科技农业,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使农民在农业链的延伸中获得更多的收入。
(3)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广大农民自主创业。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在乡农民自主创业,是解决农民增收难的客观需要。要制定出台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农民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引导农民领办、创办、合办民营企业,就地吸收消化本地富余劳动力,在致富自己的同时实现共同富裕。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1)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探索建立长效的管养机制。
(2)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要继续抓好农村公路建设,逐步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
(3)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做好农村改水工作,优先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让农民都能饮用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
(4)加强农村能源建设。要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民用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和居住环境。
3、培养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1)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抓好教育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要大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要稳定农
村教师队伍,注意调动和保护长期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
(2)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等的培训,促进科学种田;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农民就业创业的能力。
(3)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要认真实话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和谐村组”等的创建活动,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4、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1)深化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要在切实保护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不受侵犯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有序推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解决当前农村部分外出务工家庭“土地抛荒”、“胡种胡收”的现象,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全面推行农户“贷款证”制度,加大小额贷款的支农力度,积极为农民申办小额贷款提供信用担保,解决农民发展生产和创业致富过程中资金不足问题。
(3)深化村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在坚持林权集体所有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农民通过招投标、竞买、租赁等方式取得林地使用权,落实林地管护责任,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5、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切实加强以村级党组织为重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改进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深入开展农村“三级联创”活动,进一步丰富“三级联创”的内涵,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
(3)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进一步搞好村务、财务和党务“三公开”,积极推行村务民主听证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真正实现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构建民 主和谐的新农村。
一、培养新型农民
1、为什么要培养新型农民?
(1)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2)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正因为如此,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
(3)培育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传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
(4)培育新型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培育新型农民,要切实组织实施好各项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一是绿色证书工程。二是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三是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
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稳定实现的农业产出水平和农业竞争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生产总体水平和农村经济实力的主要标志。
2、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意义:既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又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及时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突出矛盾的迫切需要,又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战略选择;既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又是实现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为农村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粮食生产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道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素质,实行科技兴农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大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健全农业服务体系,构建新型保障体系。
4、促进粮食稳定增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具体措施:粮食生产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道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国家要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农业生产要向优势产区集中;引导农民面对市场调整粮食产品结构;引导农民对粮食进行深加工,实行产业化经营。
哲学
(1)可运用主要矛盾道理,说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重点。
(2)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理,理解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性。
(3)可用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观点,认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意义。
(4)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说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
(5)用联系的观点说明新农村建设与全面小康的关系
(6)说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政治学
(1)我国国家履行经济职能
(2)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原则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党的性质与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国家机关履行文化建设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说明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
(6)说明我国的国家的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7)说明我国推行基层民主制度及基层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进步和完善。
[典型例题]
材料一:1958年“大跃进”中,极“左”思想尤为严重,某地党委书记在大会上宣布:今天是社会主义结束之日,明天是共产主义开始之日。会议结束,大家就上街去拿商店的东西,商店的东西拿完后,就去拿别人家的;你的鸡,我可以抓来吃;这个队种的菜,别个队可以随便跑来挖。人民公社制度持续了20多年后失败。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我国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很大,这成为制约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之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
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简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意义。
(2)综合材料一、二,说明其中蕴含了哪些哲学道理?
(3)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党的先进性的一致性
答:(1)①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② 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③ 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 ④ 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2)① 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② 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 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④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3)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党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生产发展是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生活宽裕主要是指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主要是指建设农村精神文明,改善农民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管理民主主要是指加强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体现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三、简答题
10.材料一:河南省在“围绕农业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的发展思路指导下,将“粮袋子”变成“金带子”,再变成“钱袋子”。即“粮袋子”从田间可以延伸到餐桌,每一个环节都蕴藏着巨大的利润。食品加工业还能带动物流、储藏、包装、销售等一系列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把农民带向工业化、城镇化的“金带子”、是农民致富的“钱袋子”。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这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阅读材料回答
(1)结合经济常识谈谈该省怎样将“粮袋子”变成“金带子”、“钱袋子”的?
(2)试分析材料二提出的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重大举措的哲学依据。
四、辨析题:
11、在我国,政府必须谋大局,管“国计”,而不必重“民生”。
五、论述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4年国家采取的支农措施
中央财政
支 农 粮食补贴 良种补贴 农机补贴 取消农业特产税 降低农业税税率 中央财政用于农村
税费改革转移支付
增 加
300亿元 116亿元 28.4亿元 4.7亿元 每年减负
48亿元 每年减负
70亿元 396亿元
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5年各项支农措施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已经有的政策不能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
材料二: 2004年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情况
粮食播种面积 全年产量 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 实际增长
扭转连续两年下降局面增加4000万亩左右 扭转连续四年减产局面
超过3877万吨 2936元 6.8%
注: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9422元,实际增长7.7%
材料三:我国广大农村的交通、住房、医疗、就学等方面的困难,依然是制约农民致富的重要因素。农民就医难而因病返贫,或者小孩上学难,因昂贵学费返贫等现象仍然存在。更严重的是城乡差距的扩大有可能危及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是新世纪党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什么经济联系?(4分)
(3)结合材料
二、材料三,运用国家职能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9分)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0.(1)产业化经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2)新时期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举措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仅从经济,还要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建设新农民,体现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四、辨析题:
11、(1)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要履行好各项职能,保证国家富强、社会稳定,就必须谋大局,管国计。
(2)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所以,政府应主动为民着想,处处考虑群众的切身利益,即政府必须重“民生”。所以,在我国,政府不仅要谋大局,管“国计”,同时也要重“民生”。
五、论述题:
12、(1)材料一反映国家重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采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材料二反映2004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种植面积和产量止降转升,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并且差距仍在扩大。
(2)国家重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采用财政、税收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促进了粮食
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增加,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3)①政府是履行国家职能、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国家机关。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府履行经济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②政府的经济职能就是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目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农民返贫现象严重,这些客观现实也要求政府充分履行经济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③政府具有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协调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第五篇:农村消防安全知识
农村消防安全知识广播稿
亲爱的农民朋友们:
大家好,用火、用电、用气已与大家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们的使用在给大家带来便利的时候,由于使用不当将会给我们带来灾难。对此,根据公安部消防局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的总体要求,以及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杨凌示范区公安消防支队的统一安排部署,为了切实夯实农村火灾防控“四个基础”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整体抗御火灾能力,结合我区农村实际,我们制作了本期消防安全知识广播,旨在通过本次消防安全知识广播能给你在消防安全方面提供一些帮助。
1、各村应建立“政府领导、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群众参与”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建立农村消防工作责任制,实行居(村)委会主任负责制,制定《村民防火公约》,形成农村消防组织网络。
2、各村应组建治安与消防相结合的农村群众义务消防队,结合治安检查,检查本村的消防安全,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将一切火灾隐患消灭在火灾发生之前。要加强本村的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在村头、主要路口和房屋外墙刷写消防宣传标语。在农村集市、大棚等人员聚集场所以及容易发生山火、林火的地方设置明显的警示性消防宣传标语 1
和口号。
3、居(村)委会要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积极配合公安消防部门、派出所开展对外来人口的消防管理工作,指导他们安全用火用电用气。
4、各村应统一设立消防器材室,配备灭火器、手抬机动泵、水带、水枪、灭火器、消防斧等消防设施。在主要街道、重点要害场所配备消防器材箱,并将农村的水池、水井等天然水源建设成为消防水源,设置标志牌,建好取水平台。
5、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提倡家庭自备灭火器。
6、保持消防车道畅通。不应在道路上堆放沙石、砖块等,影响消防车通行。农忙季节,不得在道路上堆放稻草、秸秆,凉晒粮食。
7、不应在自家门口堆放大量的稻草、秸秆,而且稻草、秸秆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8、注意用电安全,要选择正规厂家的电源插座,不要图便宜而使用劣质产品,不能多插头共用一个插座。插座要插实插牢,防止插头松动,如果接触不良,就会造成电阻过大,容易发热产生高温或打火引发火灾。
9、使用电熨斗、电热器时要随时有人看管,用完后不
要放在可燃物体上。尤其注意在停电后要拔掉电源,否则无人看管很容易引发火灾。
10、要及时关闭电源开关及天然气、煤气、液化气总闸门。外出前一定要关掉日光灯、电视机、录音机等电源,熄灭室内外一切火种。
11、不要用明火寻找物品或检查天然气、煤气、液化气是否漏气等。
12、使用炉灶时,严禁用汽油、煤油等易燃液体引火。不要在火炉周围堆放可燃物品,不得在炉笼上烘烤衣物,火炉周围要备有适量的消防用水。火炉的烟囱不要用可燃物质支撑,更不要用纸张、塑料布等易燃物质封堵烟囱接口或缝隙。
13、煤、柴炉灶扒出的炉灰,最好放在炉坑内,如急需外倒,要及时用水将余火浇灭,以防余火引着可燃物或“死灰”复燃。
14、烹煮食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随意离开厨房,人不在厨房时,必须将电、火、气等关闭。提倡家庭自备灭火器。
15、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更不要在身体疲倦时或饮酒后吸烟。因为烟蒂的温度较高,如果掉在可燃物上,很容易引起火灾事故。
16、严禁用铜、铁丝代替保险丝。因为保险丝是由铅、锡、锑等低熔点合金材料制成的,当通过的电流超过额定值时,它会很快熔断,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如果用铜、铁丝代替,那么发生短路或超负荷时,保险丝就不会迅速熔断。
17、要加强对老人、小孩等弱势群体的消防安全教育,妥善保管好火柴、打火机、酒精、汽油等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的易燃易爆物品。
18、不要随意焚烧麦秸杆、稻草、垃圾、树叶等杂物,严禁野外用火。
19、农村养鸡、养鸭、养猪等养殖场所以及种植蔬菜、花卉、植物的大棚等场所一定要加强安全用火用电的管理,尤其是塑料薄膜、稻草帘、泡沫保温层等易燃物与供热管道及用电线路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20、油锅起火后,要立即将锅盖紧紧盖上,或将切好的蔬菜倒入锅里,或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盖,这样可使燃烧因缺氧而停止。油锅起火不能用水扑救。
21、如果遇到大火无力扑救时,不要贪恋财物,要尽快逃离现场。逃出火场以后,不要轻易返回。逃离途中有火焰且不十分猛烈时,可将衣服、鞋帽淋湿并用湿棉被包裹保护身体穿越火区脱险。
22、发现火灾时,应当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准确讲清起火单位、所在地区、街道、房屋门牌号码、起火部
位、燃烧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以及所使用电话的号码。报警后,立即组织人员在路口接应,引导消防车进入火场。
总之,亲爱的农民朋友们,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安全规范用火、用电、用气。从点滴做起,规范我们的消防安全行为,我们一定能够远离火灾。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共建平安和谐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