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食品安全
编辑:花开彼岸 识别码:20-1114043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23 12:56: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食品安全

山东省莱芜市工商局钢城分局认真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保障居民消费安全

食品安全是维护群众生命安全,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自《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逐渐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维护民生的首要工作。目前,钢城区共有食品经营业户650户,经营类型、食品种类、人员情况等比较复杂,食品安全监管形势较为严峻。近年来,分局在立足自身职能的前提下,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和上级局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部署,以巩固并完善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四项制度”及自律“三条线”为重点,不断强化措施,健全制度,从抓源头治理、促环节监管、攻薄弱环节、突重点领域入手,向消费者、上级领导和各级部门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及新《山东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施行以来,区工商执法人员积极投入、迅速贯彻,严格按照规定和条例的要求开展监管工作,多年来全区未发生一起重大群体性食品中毒事故。

(一)抓好关键环节,加强组织领导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全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事,必须紧紧抓牢领导重视这个食品安全工作的关键环节。一是争取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今年,分局采取“上下联动、攻心为上”的策略和“一月一汇报、一季一呈报”的方式,将食品安全工作系统、翔实的汇报到分管 区长、区长和党委书记,与政府各级部门广泛交流意见、沟通感情,使各级领导在潜意识中对工商部门的食品安全工作逐渐形成了“了解、理解、协调、调研、支持、推广”的意识和工作过程。区委常委会议和区政府常务会议三次专题研究食品安全工作;区长办公会议数次调度研究食品安全工作,于四月初适时召开了全区食品安全工作誓师动员大会,与各乡镇(街)及食品安全相关责任单位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状;区文明目标管理考核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全区文明目标管理考核。二是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分局内部成立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担任组长,指定一名副局长担任副组长,机关各科室(局)和工商所负责人担任小组组员,工作实现了上下联动。可以说,全局形成了“党政主帅亲自抓,分管局长具体抓,业务机构分工协作抓”的工作机制。

(二)注重机制创新,强化各级保障

莱芜市钢城区系重工业为主导的城区,食品经营主体不具备规模化、产业化的特点,城区主要街道和乡镇、城乡结合部食品经营企业、门店、流动摊点几乎都存在 “多、杂、乱”的特点,食品安全区村同城,责任同在,食品安全工作线长面广,涉及部门多,千头万绪。为了把食品安全“四制”及自律“三条线”这项工作做好,工商人员在省、市局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从七个方面创新了监管机制:一是重组执法队伍。抽 调分局各业务科室、直属局精干人员组成食品安全监察大队,重新指导各工商所调选政治素质高、身体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组建斗志旺盛、作风过硬的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支队,并对新组建的监管执法队伍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后上岗执法。使这支队伍具备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业务能力和工作作风。二是加强后勤力量。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为认真开展好这项工作,解决一线队伍的后顾之忧,分局组织单位其余部门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勤保障,从“车辆调度、人员增补、宣传教育、编纂分发材料”等方面想点子、出主意,解决了监管队伍的后顾之忧,使监管队员工作起来干劲足、热情高。三是提供执法保障。鉴于《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新《山东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食品安全法》等新法律法规的出台,食品安全“四制”及自律“三条线”工作存在一定的执法困难,在局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工商部门专门指派一名专职法制员、五名兼职法制员,协助监管执法队伍参与日常执法行动。针对新《消保条例》修改的诸多内容,监管队员们认真学习、仔细推敲、大力宣传,确保条例在“四制”工作中得到了落实。四是动员政府监管。今年以来,分局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动员各乡镇对辖区内的食品经营户实行“乡包村、村包组、组包商、点对点、人盯人”的层层监管责任制,全程全方位监管好本辖区食品经营商,并签定了责任状,使食品工作的开展逐 渐由部门行为变成了政府行为。五是注重人性宣传。根据近年来全国各地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具体情况,分局组织宣传队伍,搜集整理大量的案件资料和政策资料,整理印制出食品安全宣传单在全区发放,今年在3.15活动现场、4-5月的食品安全集中整治月等时期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万余份。同时,分局牵头组织药监、畜牧、卫生、公安等单位,实行“面对面、事对事”的座谈联谊活动,共同交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加强交流与沟通,消除误解,化解矛盾,达成共识、协同工作。今年全区分管副区长参与的直接交流沟通就达10余次之多。六是强化规范管理。“四制”工作既要依法依规,又要标准化运作,严格遵循法律法规是大前提和工作要求,但在日常具体管理上,因涉及的部门多,监管对象杂,如不能规范化运作,就容易出差错,出漏洞,主要原因就在于没可操作的规范。针对这种情况,分局组织力量迅速制定并印发了《莱芜市钢城区食品安全监管暨“四制”工作长效监管机制》、《莱芜市钢城区重大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等文件,要求系统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四制”及自律“三条线”工作要求,规范化管理、标准化运作、科学性监管。七是坚持重拳打击。对不法食品经营主体坚持重拳打击绝不手软。今年来,分局从净化市场,打击危害食品安全行为入手,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整治行动。从3月份开始,共取缔无照食品经营业户25户,补办食品经营业户执照19户,建立食品安全监控点25个。“市场、超市” 100%建立了食品进货索证索票制度;乡镇、街道、社区、食杂店建立食品进货台帐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全区小食杂店持照亮照率达到了98%以上。

(三)强化特色活动,创新监管机制

以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食品安全放心乡镇(街道)”创建活动及建立社区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为重点的特色活动,是今年分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中心任务。一是全方位开展了专项食品整治。本着“两个确保”的要求,突出重点,加强对全区各大食品经营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在抓好日常监管的前提下,每个阶段都有重点整治的内容,即:3-5月份,对学校及学校周边食品安全进行了专项整治;4月份,对全区大、中型食品超市进行了专项整治,为山东馨百商业广场、银座等大型超市率先安装了6台食品安全信息查询机,方便市民随时随地查阅食品信息;4-5月份,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暨无照经营查处取缔活动。二是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放心乡镇(街道)”创建活动。从“广泛宣传、统一标准、多方联动、强化落实”四个方面着手,在去年取得成绩和经验的同时,在全区范围内继续深入推广实施。目前,创建活动任务目标已完成80%,三年计划有望提前一年完成。三是抓好社区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工作。选定试点街道,年内逐步在全区范围内建立起“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群众互动、直向到点、横向到边、反应迅速、监管有效”的社区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目前,钢城区建立“一户多档”制食品经营业户580户,限期责令改正8户;乡镇层面食品从业人员实名登记制500个,完成100%,农村大集熟食证明登记制180户,完成100%;裸装、散装食品标牌公示制300户,发放公示牌1820个,完成100%。防尘防蝇设施齐全,货物摆放整齐,食品安全“四制”及自律“三条线”工作做到了“横到边,纵到底,全区无缝隙覆盖”。各工商所内制度健全,食品动态、静态监管档案明了清晰,制作规范。

(莱芜市工商局钢城分局 王宝来 供稿 6891769 ***)

第二篇:食品安全

1.阜阳“大头娃娃”奶粉事件起

经过:202_年底,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三堂镇农民高政因为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吃了“伊鹿”牌奶粉后生命垂危,愤而走上了维权之路。他的努力引起了媒体的注意。202_年4月16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阜阳劣质奶粉的情况,立刻震惊全国。在国务院领导的高度关注下,案件很快查明:问题由不法厂家生产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严重不足的奶粉引起,劣质奶粉共造成189名幼儿营养不良,12名婴儿死亡。

危害:共有数十名被告人获刑。阜阳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16名大小官员被追究责任,全国有数以百计的官员受到处分。54家劣质奶粉企业被勒令停产。随后,我国进一步规范婴幼儿配方粉标签,要求必须标注“母乳最理想”等内容。此案发生后,要求《食品安全法》尽快出台的呼声日益高涨。

2.广州市白云区劣质散装白酒事件

经过:202_年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太和镇发现外地不法商人利用非法地下作坊用工业酒精勾兑有毒散装米酒,流入市场,现已造成4人死亡,目前有12名涉案人员被刑事拘留。5月11日晚,58岁的白云区钟落潭镇梅田村村民段某,喝了老伴从钟落潭钟生农贸市场购买的散装白酒后不治身亡。同一天晚上,一名湖南籍外来务工人员也因饮用劣质散装白酒而死亡。12日,白云区太和镇又有两人因饮用白酒而死亡。白云区劣质散装白酒事件已造成4人死亡。

危害:经广州市政府证实,广州市白云区已有4人因饮用有毒散装白酒致死,8例疑似甲醛中毒病人入院。截至13日晚,广州市已检查店铺、酒楼、超市、农贸市场、小作坊、小酒厂等10467间,查封、没收散装白酒94.718吨,取缔无证照配制米酒加工点5个。

3.“陈化粮”事件

经过:7月14日,湖南省长沙市工商执法人员查获一批多达80吨的违规流入市场的陈化粮。此事引起了国家高层的关注,各地政府部门随即刮起一股地毯式搜查陈化粮的风暴。据媒体报道,全国十多个省市粮油批发市场均发现有陈化粮销售。多年沉淀的陈化粮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危害:陈化粮,是指长期储藏后已发霉变质,不能直接作为口粮的粮食,其中含有能让人在24周内迅速致癌的黄曲霉素(目前发现的最强致癌物质)。但经常有不法商贩对其进行漂洗、磨光后或者掺杂在好大米里销售到工地、学校等场所,更有商贩称之为“民工粮”。

4.“苏丹红事件”

经过:202_年3月2日与3月3日,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化妆品检测中心对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批次为“202_年7月7日”的“美味源”牌金唛桂林辣椒酱进行检测时,首次发现“苏丹红一号”。

从3月5日开始,“苏丹红”用于食品的情况不断被广东、云南、上海、浙江、福建、四川等地的工商、质检部门检出。而同年2月,英国食品标准局责令各大超市和商店下架召回359个被疑含有致癌色素“苏丹红一号”的品牌食品。

实际上,早在1996年,我国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中就明令禁止使用苏丹红。但由于缺少检测技术和统一安全标准,无法解决宏观的评估问题。

危害:国家标准委组织有关部门参考国外标准,研究适应中国食品实际情况的苏丹红检测方法。202_年3月20日,批准发布《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国家标准。

在对苏丹红源头的追溯中,食品安全监管难题凸显。当时有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主要依据是《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但该规章规定的追回与国际通行的召回有所不同,追回程序及如何补偿消费者等细节也没有相应的规定。针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漏洞,一些地方开始建立和完善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同年,北京市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作为重点项目列入立法计划。

5.“孔雀石绿事件”

经过:202_年6月30日,《河南商报》发表一篇题为《食品安全再拉警报 孔雀石绿毒浸鲜鱼》的报道,用于水产品养殖、可导致人体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化学制剂——孔雀石绿被发现污染水产品。

而同年6月5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在英国一家知名的超市连锁店出售的鲑鱼体内发现名为“孔雀石绿”的成分。事实上,早在该年3月,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检疫队就曾在渝中区西三街水产交易市场查获600多只含有致癌药物孔雀石绿的甲鱼。

危害:孔雀石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它既是杀真菌剂,又是染料,溶液呈蓝绿色。为延长鱼生存时间,一些商贩运输前都用孔雀石绿溶液对车厢进行消毒,不少储放活鱼的鱼池也采用这种消毒方式。水产品违禁使用“孔雀石绿”,直接危害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6.湖北武汉等地的“人造蜂蜜”事件

经过:202_年7月,《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湖北武汉等地的“人造蜂蜜”事件,5家蜂蜜生产厂家的7品牌蜂蜜产品,这些蜂蜜不但价格与白糖相差无几,有的甚至伪造产品质量检验报告,进入各大超市“特价”销售。据报道,现在蜂蜜造假的手段五花八门,有的是用白糖加水加硫酸进行熬制;有的直接用饴糖、糖浆来冒充蜂蜜;有的利用粮食作物加工成糖浆(也叫果葡糖浆)充当蜂蜜。

危害:造假分子还在假蜂蜜中加入了增稠剂、甜味剂、防腐剂、香精和色素等化学物质,假蜂蜜几乎没有营养价值可言,而且糖尿病、龋齿、心血管病患者喝了还可能加重病情。

7.“三鹿”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

经过:202_年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全国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抽检结果,河北三鹿、山西雅士利、内蒙古伊利、蒙牛集团、青岛圣源、上海熊猫、山西古城、江西光明乳业英雄牌、宝鸡惠民、多加多乳业、湖南南山等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检出三聚氰胺,被要求立即下架。

危害: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毒性化工产品,婴幼儿大量摄入会引起泌尿系统疾患

8.人造“新鲜红枣”事件

经过:乌鲁木齐卫生监督所负责人说,最近乌鲁木齐头屯河区卫生、药监等部门联合执法,在辖区内就查获一起人造“新鲜红枣”的黑窝点,现场查获10吨原料及成品,同时还发现14袋甜蜜素、11袋糖精钠以及一袋明矾。乌鲁木齐头区卫生监督所当即对这些物品取缔没收,并将这些人造“新鲜红枣”送往垃圾场填埋销毁。

危害:人造“新鲜红枣”主要经过两道工序,着色和着味。铁锅里放进酱油,使青枣变成红色,并保持光泽。再次放进加入大量糖精钠和甜蜜素的水池中浸泡,使其口感泛甜。造假者没有工商执照、食品加工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加工环境卫生条件差,加工工艺等不符合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同时,过量食用甜蜜素和糖精钠将对人体产生直接危害,尤其是糖精钠短

时间内过量食用会引起血小板减少,酿成急性大出血。

9.“染色馒头事件”

经过:11年4月11日,媒体曝光了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违规加工生产馒头产品,并在上海华联等多家超市销售的情况。在上海多家超市销售的小麦馒头、玉米面馒头是将白面染色制成,制作过程中以甜蜜素代替白糖,加入防腐剂防止发霉。馒头生产日期标注为进超市的日期,过期馒头被回收后重新销售。

10.“宜昌毒生姜事件”

经过:4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万寿桥工商所执法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在辖区一座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内,查获两个使用硫磺熏制“毒生姜”的窝点,现场查获“毒生姜”近1吨。据工商执法人员介绍,不良商贩将品相不好的生姜用水浸泡后,使用有毒化工原料硫磺进行熏制,熏过的“毒生姜”与正常的生姜相比,看起来更水嫩,颜色更黄亮,就像刚采摘的一样。危害:硫磺是一种金属硫化物,如果渗入到食物中被人食用后,轻度的会出现头昏、眼花、精神分散,全身乏力等症状。若长期食用,严重的会影响人的肝肾功能。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商贩熏生姜用的硫磺来路不明,其中可能含有杂质和重金属,从而对人体健康构成更为严重的威胁。

11.“瘦肉精火腿肠事件”

经过:202_年3月15日,央视315节目《“健美猪”真相》曝光河南双汇集团下属的分公司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在食品生产中使用“瘦肉精”猪肉。3月16日,双汇集团在其官方网站发表公开声明,承认“瘦肉精”事件属实,表示道歉。随后,农业部责成河南、江苏农牧部门严肃查办,并派出督查组赴河南进行调查。3月31日,双汇集团在河南漯河召开“万人职工大会”,集团董事长万隆再次向消费者致歉。

危害:瘦肉精是一类动物用药,有数种药物被称为瘦肉精,例如莱克多巴胺及克伦特罗等。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若长期食用,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

12.“毒胶囊”事件

经过: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

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因此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铬超标。经检测,修正药业等9家药厂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最高超标90倍。“毒胶囊”事件就此引爆。

第三篇: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

“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三聚氰胺奶粉”“转基因食品”又接踵而来„„近期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出现,监管到底缺失在哪儿?我们还能吃什么?消费者还能相信什么食品?食品安全问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现就已经发生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六起食品安全事件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 一、三聚氰胺奶粉之祸

202_年09月11日记者简光洲发表《甘肃14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病》,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开始浮出水面,并引起广泛关注。202_年9月12日卫生部通报受污染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事实初步认定。截止到202_年1月9日,全国累计报告患儿近29.6万人。各地公安机关共立案侦查与三鹿奶粉事件相关的刑事案件4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2名,逮捕60人。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发生至今已近两年多,三聚氰胺的阴影依旧不散。202_年7月,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

二、地沟油上餐桌不是一两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城市的下水道成了一些人发财致富的地方。他们每天从那里捞取大量暗淡浑浊、略呈红色的膏状物,仅仅经过一夜的过滤、加热、沉淀、分离,就能让这些散发着恶臭的垃圾变身为清亮的“食用油”,最终通过低价销售,重返人们的餐桌。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一旦食用,则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泔水油”中的主要危害物—黄曲霉素的毒性则是砒霜的100倍。

三、造假葡萄酒不含葡萄汁?

202_年12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了河北秦皇岛市昌黎县周边葡萄酒厂家一条龙造假内幕。在这些造假葡萄酒厂,用水、色素、酒精和香精,便勾兑出“葡萄酒”。当地的假葡萄酒业存在多年,形成了“造假一条龙”,甚至带火了当地的酒精、食品添加剂及制作假冒名牌葡萄酒标签厂家。这些假葡萄酒因为有有害物质会进入并污染饮品,轻则会引起肠胃疾病,重则会对人体肝肾造成损害,有的甚至不含一点葡萄原汁。

四、双汇瘦肉精猪肉

央视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健美猪”真相》的特别节目,披露了河南济源双汇公司使用瘦肉精猪肉的事实。“双汇”品牌部分肉制品中涉嫌含有“瘦肉精”,这一消息爆出后,迅速掀起轩然大波。双汇上演“滑特卢”市值5天蒸发170亿。

“瘦肉精”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饲料中添加“瘦肉精”,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长期食用则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会诱发恶性肿瘤。

五、万能牛肉膏

202_年4月,工商部门发现市场上广泛流传“牛肉膏”添加剂,这种添加剂可以将鸡肉、猪肉加工成“牛肉”。据市民透露,这种“牛肉膏”不仅在小肉松作坊中使用,在一些小吃店也是“公开的秘密”。如果一次腌制50斤猪肉来冒充牛肉,就可直接省下近千元的成本。之后,广东佛山又爆出有商家在猪肉中添加硼砂等有毒有害原料假冒牛肉,涉案假牛肉数量超过了1.6万公斤。过量长期食用牛肉膏或会致癌。

六、红薯粉条用墨汁做

4月22日新华网报道,广东中山质监局查封一家粉条工厂,查获约1万斤假粉条成品。检查发现,该作坊的红薯粉是用普通玉米淀粉做原料。现场还发现大量墨汁、柠檬黄、果绿

等添加剂。据悉,该作坊已卖出45吨假粉条,主要销往批发市场。制作1吨“墨汁粉条”的成本是3000元出头,而用真正的红薯粉成本则为5000多元,无良厂家利欲熏心。这家作坊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一应俱全。一边是墨汁粉条,一边是三证齐全,监管缺位已经成为食品安全事件中的“公式化情节”。

第四篇:食品安全 文档

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知道食品卫生与饮食安全相关知识。

2、了解在学校注意一些食品方面的安全。

二、教学形式:

以问答竞赛游戏为形式,分竞赛小组为单位。

三、教学前准备: 1.让学生查阅食品卫生方面的资料,以备小组交流,做好参赛准备。

2.黑板上书写“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八个美术字。

四、活动过程:(一)宣布“食品安全主题班会“开始,宣读竞赛规则。喜欢零食是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吃得高兴的同时却忘记要看看食品是否过期,是否变质,因此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请同学们在享受零食时记住要吃安全放心的食品。

1、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2、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3、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4、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二)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知识竞赛。(必答题)大家按小组进行各轮比赛,下面开始第一回合的比赛。这个回合是必答题,每道题目都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每个小组回答一道题目,答对加一分,答错不扣分。

1、绿色食品指什么食品?(C)

A、蔬菜和水果 B、绿颜色的食品 C、安全无污染食品 D有丰富营养价值的食品

2、哪些食物不能一起吃?(A)

A、豆腐和菠菜 B、葡萄和苹果 C、面包和牛奶 D、馒头和豆浆

主持人:好了,第一回合的比赛就到此结束,看来战况还满激烈喔!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比分。„„

(三)抢答题

这一轮的比赛是我们大家一起来回答,同学们只要回答是或不是、能或不能。在我问完题目后,就可以回答。

1、发霉的花生能吃吗?(不能)

2、油炸的食物是不是可以常吃?(不是)

3、方便面是不是可以作为主食?(不是)

4、我们是不是可以天天吃快餐?(不能)

5、能空腹喝牛奶吗?(不能)(四)辩论题

小组讨论,并派一个代表说出你们的意见和结论。说得最好的小组加3分,第二名加2分。餐厅、饭店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餐具利弊谈。

答:利:卫生,不易传染各种疾病。

弊:塑料餐具不易处理,造成“白色污染”。一次性筷子浪费大量木材,长此以往,将会破坏森林,破坏生态环境。

结论:弊大于利、应停止使用。

(五)《食品卫生安全童谣》(大家一边拍手一边念)。食品安全真重要,病从口入危害大。良好习惯要养成,食品挑选切注意。“三无”食品莫食用,有害物质在其中。小摊小贩莫相信,卫生更是谈不上。过期食品切注意,吃了危害大又大。变质食品切分清,中毒机率高又高。油炸腌制要少吃,健康危害正面临。饮料、冷饮要节制,损害牙齿的健康。(六)老师小结

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引起注意,如果忽略了这项,其后果不堪设想。

第五篇:食品安全

评论:食品安全应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来源: 中国商报关键字:惩罚性赔偿;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问题;惩罚性赔偿金;价款作者:蒋悦

音202_-05-10 14:0

3近期国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在出席“全国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时强调:要以《食品安全法》为准绳,重典治乱,加大惩处力度,切实改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一旦发现非法添加,要快查快处,第一时间查封问题产品,责令停产停业,并给予严厉经济处罚。对故意添加的,一律吊销证照、罚没设备,企业负责人不得再从事相关食品行业。笔者以为,食品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乎国家的经济和国际声誉,从毒大米、地沟油、毛发酱油,到瘦肉精、石蜡火锅底料、苏丹红,再到福寿螺、药鱼、麻辣小龙虾,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门”在让人感觉愤怒的同时,实际也意味着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来破题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司法和社会进步选项。

道德审判的约束力总归是有限的,而刑法的严惩似乎也没有阻挡住追求暴利的铤而走险,利用惩罚性赔偿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是国际上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利用利益制衡维护市场秩序的一个成熟经验。

发生在美国的“麦当劳咖啡烫伤案”曾在全球轰动一时,1992年美国一个退休女收银员花49美分在麦当劳买了一杯咖啡,其在车上加奶和糖时发生泼洒,导致皮肤烫伤,经历了住院和植皮手术之后,其家属以咖啡过烫为由要求麦当劳赔偿医疗费、照顾病号的误工费等共计两万美元,但麦当劳仅同意支付八百美元“安慰费”,该案件最终诉诸法律之后,麦当劳公司以付出286万美元的巨额责任赔偿而收场。该惩罚性赔偿的后果之一,就是麦当劳开始在咖啡杯醒目处标注“小心烫伤”等警示语,并将咖啡温度降到了同行业普遍的70℃~72℃。一次惩罚性赔偿判决之后,出现的是自觉性的“补漏”,这样的社会进步成本实际是极低的。

但我国目前的相关法律对于惩罚性赔偿的作用并不重视,因此诸多法律条文和相关规定并不支持惩罚性赔偿案例的出现,这种不利于消费者维权的现象亟待变革。例如1993年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虽然有惩罚性赔偿金制度的雏形,但“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额度明显过低,不具备惩罚性特征。《食品安全法》中虽然有了“十倍价款”的规定,但是依旧只是“价款”的范围依旧不具备实际惩罚性,以上述美国老太的热咖啡烫伤案为例,如果按照我国目前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食品安全法》来处理,那么她基本的2万美元医疗费和误工费都不可能拿全,更不用说惩罚性的近300万美元了。

面对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事件和一些肇事者“不怕轻刑、不怕轻罚、不用赔”的嚣张气焰,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已经刻不容缓!

作者:蒋悦音

食品安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