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峡工程对地质的负面影响
三峡工程对地质的影响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但同时三峡工程对地质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三峡工程与地震
水库诱发地震由于水库地应力和构造地,应力叠加以及水库地震能量和构造地震能量叠加而诱发产生。水库诱发地震因素复杂, 其形成机理及发生发展过程尚难准确控制, 发生时间、空间及强度更难预测预报。主震发震时间一般与水库蓄水密切相关。蓄水早期地震活动与库水位升降变化有较好的相关性。较强地震活动高潮大多出现在第一、二个蓄水期的高水位季节、水位回落或低水位时。但发震时间也无一定规律性,。从国内外水库诱发地震统计资料看, 诱发地震的发生概率随着坝高、蓄水深度和库容的增大而明显增高。由于水库诱发地震震源较浅, 与天然地震相比, 具有较高的地振动频率, 较高的地面峰值加速度和震中烈度;但极震区范围很小, 烈度衰减较快。
三峡库区可划分为结晶岩、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三种主要岩类。结晶岩类分布于库首黄陵结晶地块内,为前震旦系变质岩和侵入其间的花岗2闪长岩体, 岩体完整性好, 断层多已胶结, 岩体透水性微弱, 产生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很小。碳酸盐岩分布于干流庙河至白帝城库段及乌江、嘉陵江、大宁河等支流中。强岩溶化碳酸盐岩有利于诱发岩溶型地震。碎屑岩主要分布于秭归、巴东、巫山等向斜及白帝城以西广大地区, 为中上三叠统和侏罗系的砂、泥岩, 不利于诱发水库地震。三峡库区属弱震区。水库附近曾经发生的最大地震为1979年秭归龙会观5.1级地震, 距库边约6 km。其岩性为碎屑岩类岩层, 蓄水后不易诱发地震。综上所述, 三峡工程除了坝高和库容属有利于产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因子外, 其他条件均不利于诱发较强的构造型水库地震。三峡水库已初步形成, 随着蓄水位逐步升高, 库容加大, 发生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也将加大。必须加强对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监测及预报, 预防地震及地质灾害, 确保工程建设及运行安全, 构建和谐社会, 确保长治久安。
二、三峡工程与滑坡
三峡地区多高山丘陵,沿山的耕地多集中在古滑坡堆积体上,人类的居住点也集中在这里。三峡库区滑坡,有三大诱发因素。第一是降雨,其次是人类活动,第三是水位的波动升降。三峡库区暴雨、洪水频发,三峡大坝坝址附近为坚硬的花岗岩地质结构,其余多以碎屑岩、碳酸岩为主要地质结构。数千年来,峡江两岸的人们就把居民点建在相对稳定的崩塌、滑坡堆积体上。在这里人们生存繁衍,耕种捕鱼。在这样土壤较为肥沃、地势较为平坦的崩塌、滑坡堆积体上,逐渐积淀为独具特色的“三峡滑坡文化 ”。有数据统计,自1982年以来,库区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多达70多次,其中规模较大的就有40余次。
三、三峡工程与泥沙、水位
当三峡水库形成后,受水势变缓和库尾地区回水影响,泥沙必然会在水库内尤其是大坝和库尾淤积,长江上游河流所携裹的除了泥沙,还有颗粒较大的鹅卵石,在三峡大坝筑起后将极难排出,会造成堵塞,并向上游延伸,进而影响重庆。
在三峡蓄水至135米后,有人发现从大坝到库尾之间的水位落差多达34.7米,远远超过了工程论证报告认为的0.4米,因此担忧重庆可能会在三峡完全蓄水后被淹没。
四、其他影响
1、水库浸没
水库蓄水使水库周边地带的地下水壅高,引起土盐碱化、沼泽化等次生灾害的现象。地下水壅高可使管水抬升,当其上升高度达到建筑物地基或农作物和木的根系,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将产生浸没问题。浸可使农田作物减产,工矿企业和民用建筑物地基条件化而损坏,矿井涌水量增加,铁路、公路发生翻浆、胀,有时还影响水库正常蓄水位或坝址的选择。
2、水库淤积
水流进入库区后,由于水深沿流程增加,水面坡度和流速沿流程减小,因而水流挟沙能力(见河流泥沙运动)沿流程降低,出现泥沙淤积。水库淤积是一个长期过程。一方面,卵石、粗沙淤积段逐渐向下游伸展,缩小顶坡段,并使顶坡段表层泥沙组成逐渐粗化;另一方面,淤积过程使水库回水曲线继续抬高,回水末端也继续向上游移动,淤积末端逐渐向上游伸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翘尾巴现象,但整个发展过程随时间和距离逐渐减缓。最终,在回水末端以下,直到拦河建筑物前的整个河段内,河床将建立起新的平衡剖面,水库淤积发展达到终极。终极平衡纵剖面仍是下凹曲线,平均比降总是比原河床平均比降小,并与旧河床在上游某点相切。
在库区,淤积减少有效库容,影响水库调节性能和建筑物的正常运用。在水库上游河道,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水位升高,坡降和流速减小,河槽过水能力降低,增加了防洪困难,河水位抬高还会引起两岸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地盐渍化;在水库下游河道,在水库淤积并拦截泥沙时期,水库下泄清水,下游河床由于冲刷而普遍下切,水位随之下降。这将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它不利于大坝和沿河建筑物的基础,使沿河引水工程的运用发生困难,使下游桥梁基础埋深减少;另一方面,可以使水电站的尾水位降低,能增加水电站出力、使下游水深增大而流速减小,有利于河床的稳定和通航。
3、水库渗漏
水库渗漏是指水库蓄水后,库水沿岩石的孔隙、裂隙、断层、溶洞等向库岸分水岭外的沟谷低地渗漏。可分为坝区渗漏和库区渗漏。水库渗漏减低了水库效益,有时并引起盐渍化、沼泽化等现象。库区渗漏可在邻谷区引起新的滑坡,或使古滑坡复活,造成农田浸没、盐渍化、沼泽化,危及农业生产及村舍安全。
三峡大坝的修建有利也有弊,要正确的看待工程建设带来的影响,运用科技的发展把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低,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二篇:三峡工程
三峡工程:自主创新的标杆
6年时间跨越30年技术差距!
在一无装机经验,二无技术,三无制造能力的情况下,建成世界容量最大、直径最大、重量最重的水轮发电机组!
三峡工程的技术引进,每一项都尽可能在国内找两家以上承接单位,以避免形成国内垄断,通过竞争逼出了国内企业的创新“内生动力”。
国内企业为争取成为技术承接方,尽早消化吸收外方先进技术,抢占未来市场竞争制高点,增强了紧迫感,开始从过去被动等待国家计划到主动开展技术改造和科研攻关。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简称东电)所属的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志桥说,为按期生产出高质量的三峡机组,公司投资数亿元进行了10多年所没有的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和核心制造能力进一步提高,具备了年产2套-3套三峡机组的生产能力。通过三峡左岸机组的联合设计、合作制造,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开发,东电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和专业带头人,为研制三峡右岸机组及其他巨型机组提供了技术保障。
中国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不甘落后,所属的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副所长陶星明告诉记者,哈电将攻克三峡发电机组技术难题当作锻炼培养企业研发能力的难得机遇。针对三峡工程中大负荷水电机组推力轴承设计制造是世界上公认的难题、国内外均无成熟设计制造经验的情况,哈电集合研发力量进行了一次技术革命,首次将弹性金属塑料瓦应用在水电机组推力轴承上,成功改造了几十个电站数百台机组的推力轴承。
在三峡左岸电站建设中,国内企业通过相互竞争提高,快速消化吸收外方技术,再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制造的最后两台机组成功安装并提前投产发电,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国产化率最高达到了85%。哈电、东电自主开发出综合水力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三峡右岸转轮,各自赢得自主研制三峡右岸4台机组的合同,顺利完成了从左岸机组分包商到右岸机组独立承包商的重大角色转变,依靠自主创新形成了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群策群力凝聚创新合力
三峡工程技术引进是国家调动产、学、研力量集体攻关、形成合力的结果。三峡工程的重大装备科研攻关连续列入5个“五年计划”,从上世纪80年代三峡工程论证开始,国家先后组织了哈电、东电、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水利委员会、电力部南京自动化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河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单位开展科技攻关。这些科研攻关成果成为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和初步设计的重要依据,不仅为三峡工程机电设备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奠定了基础,也使后来与外国厂商谈判时有了充实的技术支持。
国内制造企业成功实现从三峡左岸机组分包商到右岸机组独立承包商的飞跃,不仅具备自主设计、制造、安装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能力,而且与跨国公司同台竞技,毫不逊色!这是“三峡模式”以重点工程带动自主创新的成绩单,是实践者探索出的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功路径,同时也是国内自主创新的新标杆。
“三峡模式”不仅让国内企业引进了世界著名制造厂家的先进技术,而且具备了自主开发设计制造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能力,同时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和科学管理制度,使我国水轮发电机组制造水平和能力具有了国际竞争力。直流输电设备、主变压器、电站及梯调计算机监控系统等其他相关领域独立制造和自主创新能力同样得到提高,正在逐步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第三篇:三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摘要: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三峡大坝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水利水电工程,其建设及后期蓄水给库区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不可避免的影响,为世人所关注。对此,本研究依据影响库区生态环境因子的实际特点,在收集研究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分析与现状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三峡工程兴建及蓄水前后,库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研究。对选取局地气候、库区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水文泥沙及水质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库区生态环境现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独立评价,并就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关键词: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环境、影响。
(一)三峡大坝及库区生态环境概况
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改善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实现了大江截流;2003年6月 11日,蓄水至135m,由此开始通航、发电,枢纽初步产生效益,进入围堰挡水发电期;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建成,达到海拔185m设计高程;2006 年9月开始,蓄水至156m,三峡枢纽进入初期运行期,防洪、发电、通航效益开始全面发挥。三峡库区东起湖北宜昌市,西迄重庆市江津区。库区地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结合部,跨越鄂中山区峡谷及川东岭谷地带,北屏大巴山、南依川鄂高原。库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水热资源丰富。库区雾层多,光照少。库区属中亚热带生物气候带,库区在植物地理区划中属于泛北极区,中国一日本亚区,华中植物地区。植物群落主要有:山地灌草丛、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等
(二)三峡大坝对库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对水文、水质、地下水的影响
大坝拦蓄,水库调度改变了库区河段的水文情势。建库前,库区河道夏季水位最高,冬季水位最低;建库以后,改变了库区的水位变化特征,夏季最低(水库蓄洪时除外,汛末及枯水季初期水位最高。三峡水库蓄水后,被淹没的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被水浸析溶出。引起了水库水质的下降。建坝后,水流速度下降,富氧能力减弱,从而降低了对BOD5的接纳能力。同时它对水温也有一定的影响。三峡建库前后长江水位变化对四湖地区地下水位,对土壤潜育化、沼泽化都产生了影响。
二、对鱼类及水生动物的影响
长江上游的鱼类区系有独特的演化史,上游存在着大量的特有鱼种,是长期适应于当地环境而形成的鱼种。三峡工程的建设,将使约40种鱼类受到不利影响。如白暨豚、江豚、中华鲟、白鲟、达氏鲟、胭脂鱼等等。三峡工程的建成不仅对库区上游的鱼类有影响,对其他中下游的鱼类也有严重的影响。
三、对陆生动植物的影响 三峡库区因淹没土地、移民开发和工程施工对库区植物种及珍惜特有种类造成一定影响。根据环评阶段统计,建库对植物种类的影响涉及120科358属550 种。从物种的绝对数量来看,以禾本科、菊科、大戟科和蔷薇科所受影响最大。无患子科的两个属几乎全部被淹;金缕梅科的中华蚊母树、黄扬科的细叶黄杨等等也将受到影响。还有几个特有种,如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和川明参等受到影响。库区陆生动物极为丰富,在三峡水库建库后,淹没了大片生境,水面扩大,导致某些不易迁徙的种类个体减少,与水有关的种群数量增加,直接对库区陆生脊椎动物产生一定影响;移民搬迁、土地开垦也造成动物栖息环境的破坏。
四、对局地气候的影响 环评阶段预测,三峡水库对库区及邻近气候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范围不大,对温度、湿度、风和雾的水平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10km,表现最明显的是在水库附近。各气候要素建库前后均有一定变化,但增减幅度不大。
五、对农业生态与环境的影
三峡库区是传统的农业地区,山多地少。建库后库区温度、湿度、土壤结构形状的变化,将使农业生态与环境发生一定的变化,给农业种植结构、动植物种群、类型、结构均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和影响。局地的变化,对农业环境有利有弊。冬季温度升高,降水稍有增加,使初霜期推迟,终霜期提前,对喜温的经济作物如柑橘、油桐、龙眼荔枝等有利。
六、对河口地区生态及环境的影响
长江口及近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渔场。建坝后,将改变河口径流在年内的分配,影响到该水域的渔业资源,由于不同种类的鱼类生活习性不同,对一些鱼类有利而对另一些鱼类不利。中华绒螯蟹产卵场有移动,蟹苗可能减产;对银鱼等可能有利。10月蓄水使渔场内移,改变洄游路线,对捕捞有利。
七、对环境地质的影响
三峡建库后可能诱发构造性和非构造性地震。其中危害最大的是构造性诱发地震。三峡地区是地质灾害比较频繁的地区,特别是由于大量城镇搬迁房屋和道路的修建,往往出现选址不当,带来安全隐患。结语:每一个公共政策的决策都是从当时的理论出发而作出的,但实际的效果却不是当时可以准确预计的,实际的好和坏也许是对这个决策的对与错的一个评定。三峡工程的兴建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几年了,从现在的情况看,三峡工程的兴建不良的地方相对来说还是算少的,而它的益处也渐渐显现出来。从实际中,我们可以看到了当初的这个决策是合理科学的。希望在将来,这个结论仍然不倒,三峡工程带给我们的将是越来越多的益处,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总之益处是防洪、发电和改善航运,改善环境、南水北调、养殖,弊处是破坏文物古迹,影响生态环境,移民安置问题。参考文献:
1、徐本贵;;人与环境效应——黔西北地区人与环境问题初探[J];贵州环保科技;1982年02期
2、叶渊明;;三峡工程几个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简介[A];中国水利学会一九九九年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记者陈伟;建设世界级生态环境经济区[N];中国环境报;2000年
4、洪慧敏海枚;三峡文物大抢救[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郭明田;生态环境建设监理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6、黄真理吴炳方敖良贵;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研究;北京出版社; 2006年
7、周厚贵;王端明;李海波;李强;张国才;;三峡工程左导墙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改进与实施[A];2001 全国碾压混凝土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百度文库等 武汉大学
通识课课程论文
水力发电工程管理概论
论文题目: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程教师:周伟教授 程勇刚副教授
学号:2012301390042 姓名:陈都
第四篇:互联网对房地产行业负面影响大
房地产行业去库存
1、政策刺激带来的销售温和回暖并不能改变整个行业下行的趋势。房地产的库存和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都在持续加码。
2、房地产行业国企占比高,运营效率相对较低。从房地产行业来看,国企改革对于房地产行业意义重大。地产行业当中国企占比较大。房地产行业 A 股上市公司 166家,其中央企 13家,地方国企 63家,两者加起来占全部房企将近一半。
房地产行业长期展望:需求和盈利拐点探析
1)老龄化进程加快,影响房地产需求释放。我国出生率的大幅下降和预期寿命的不断增加,我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并且老龄化进程有加快趋势。
2)城镇化对房地产行业的促进作用或将减弱。长期以来,城市中常住非户籍人口并没有享受到相应的社会福利和待遇,并且统计方式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造成我国的实际城镇化水平存在低估可能。户籍制度改革将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别,使得原来的这些常住非户籍人口将逐步获得城市户籍。因此从统计数据来看,城镇化率将会保持快速增长,但这种增长对房地产市场和经济的带动作用或将减弱。
3)土地供应偏紧,价格涨幅较大。我国土地供应整体偏紧。土地价格的增速明显超过同期商品房销售均价的上涨。
4)租金回报率偏低,投资属性减弱。由于主要城市房价上涨较快,租金回报率持续下滑。2013年,我国整体租金回报率约为2.66%,和主要国家相比处于较低水平。房价的过快上涨明显透支了商品房的投资价值,房地产投资属性减弱。
1、房地产多元化经营趋势加快。在传统住宅行业面临拐点的前提下,房地产企业多元化经营趋势明显加快。房企的多元化经营一方面围绕房地产的不同业态进行布局,包括商业、养老和文化旅游地产。另一方面,房企积极参股或控股其他行业,实现主业的多元化或彻底转型。由于行业的竞争力度逐渐加大,中小房企的多元化经营趋势将加快。未来,我们预计大型房企的转型也将逐步落地。
2、楼市需求仍未见顶,一线城市具有强支撑。从行业潜在需求层面,人口结构是决定房地产市场长周期趋势的关键因素。历经了 2014年楼市全方位调整后,人口红利拐点已然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根据我们的分析逻辑框架,尽管住房需求顶点已渐行渐近,但人口结构调整需历经漫长的过程,短期内年龄结构的变化并不足以使得当前楼市需求的根本驱动因素发生反转,而且时代观念的转变促使婚房需求延迟释放,中国第三次婴儿潮(1982-1990)带来的结婚登记顶峰仍将产生足够的增量,我们仍坚信过往十年中推动楼市快速发展的市场刚需群体仍处于对于住房需求支撑阶段的高点,人口红利在未来 5-10 年内仍将是市场需求的正向驱动因素。城市化是住房市场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近十年来随着一线城市超前发展的经济效应,人口集聚进一步推升了“大城市化”的形成,一线城市的人口强吸附能力也构成了对于潜在需求的强力支撑。
3、政策羁绊解除,改善型需求盛筵开启。根据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当某一层级的需求被满足后人们便会去追逐更高一个层级的需求,而不同时期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等的影响,社会群体对不同层次需求的迫切程度不尽相同,当前我国正处于财富集聚、需求层次加速分化的阶段,少数富有群体需要拥有更好的房屋来满足其对于社交和社会尊重的需要,同时我们认为当前股市迅速升温产生的财富效应将进一步激发财富人群对于高品质住宅的追求。
房地产行业的特点
第一、与银行联系紧密,政策性特别强。所以中国的房地产业对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敏感性极强,是政策导向型产业。
第二、流动性差,地域性明显。房地产虽然也是一种商品,但是它又有许多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性。但是房地产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一旦该商品投入“生产”,那么它就被“留置”到固定的地方而不能变动,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房地产这种商品不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不能够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来解释。
第三、关系重大,要求严格。因为房地产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且消费周期长,故在政府要求方面十分严格。
第四、资金要求巨大。房地产业不同于其他的行业在于它们的投资巨大,需要有足额的资金支撑,完善的资金链!所以这个行业并不是一般的投资者所能够做的起的。第五、大众心理需求更明显。中国人对于房子仍然有着不解情结,可能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买房置地”的观念仍然存在于普通大众的内心深处。对于中国的老百姓而言,一辈子必须要买到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才算有一个归宿,好的风水也是人们的普遍追求。
互联网企业的特点
第一,用户至上。
传统经济的企业强调“客户(顾客)是上帝。”这是一种二维经济关系,即商家只为付费的人提供服务。然而,在互联网经济中,只要用你的产品或服务,那就是上帝。因此,互联网经济崇尚的信条,是“用户是上帝。”在互联网上,很多东西不仅不要钱,还把质量做得特别好,甚至倒贴钱欢迎人们去用。最近,有两个叫车软件打得不亦乐乎,乘客用软件成功下单,你敢给乘客5块,我就敢给10块。
很多传统企业都看不懂这种游戏规则,认为这倒贴钱的行为简直就是疯子。但互联网经济就是这样,如果不能汇聚海量用户,那就很难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所以,在抢夺用户上,互联网公司是绞尽脑汁,使出十八般武艺,发展到极致就是像叫车软件这样看谁敢砸钱,看谁砸钱多。
传统积极的思维到了互联网领域就会失效,遭遇挫折。例如,2002年前出现过电子邮箱大战,当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263邮箱全面转向收费,其实这就是传统的“客户就是上帝”的思维。结果是,用户纷纷放弃263邮箱,转向免费的网易邮箱。最后,263邮箱的用户数量大幅下降,现在市场上已经很难听到它的声音。第二,体验为王。
大家要知道,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消灭信息不对称的时代,是一个信息透明的时代。在互联网时代,顾客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在没有互联网的传统时期,商家跟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通俗地讲,买的没有卖的精。但是,有了互联网之后,游戏规则变了。他们鼠标一点就可以比价,而且相互之间可以方便在网上讨论,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有主动权,越来越有话语权。传统的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营销,其效果会越来越小,而在互联网经济里,产品的用户体验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今天,所有的产品高度同质化,但最后,你发现能胜出的决定性要素,其实是用户体验。
什么叫用户体验?举个例子,我打开一瓶矿泉水,喝完之后,它确实是矿泉水,这叫体验吗?这不叫体验。只有把一个东西做到极致,超出预期才叫体验。比如有人递过一个矿泉水瓶子,我一喝原来是50度的茅台。这就超出我的体验。假设它真的发生了,我还要写一个微博,绝对转发500次以上。
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你的产品或者服务做得好,好得超出他们的预期,即使你一分钱广告都不投放,消费者也会愿意在网上去分享,免费为你创造口碑,免费为你做广告,甚至你都变成了一个社会话题。
在过去,厂商把产品销售给顾客,拿到了钱,厂商就希望这个用户最好不要再来找自己。然而,在这个用户体验的时代,厂商的产品递送到用户手里,产品的体验之旅才刚刚开始。在今天,比广告等各种营销更重要的,是顾客在使用你的产品时产生的感觉。苹果公司很少做广告,但苹果手机每次出新品,都会有大量顾客重复购买。如果你的产品在体验方面做得好,用户每天在使用它的时候都感知到你的存在,这意味着你的产品每天都在产生价值。
第三,免费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上的商业模式总结起来无非三种。电子商务、广告和增值服务。但这三种商业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必须要拥有一个巨大的、免费的用户群。在互联网上,只有拥有一个巨大的用户群作为基础,百分之几的付费率才能产生足够的收入,才有可能产生利润。
因此,互联网经济强调的,首先不是如何获取收入,而是如何获取用户。这正是传统厂商容易误读互联网的地方。很多厂商进入互联网的时候,一上来就想着怎么赚钱,简单地认为只要有了互联网的技术,有了互联网作为分销、推广平台,成功就会水到渠成。这样的认识一定会导致失败。
硬件也正在步入免费的时代。但硬件免费不是指的白送人,而是指硬件以成本价出售,零利润,然后依靠增值服务去赚钱。为什么互联网硬件可以不赚钱?那是因为硬件不再是一个价值链里的唯一一环,而是变成了第一环。电视、盒子、手表等互联网硬件虽然不挣钱,但是变成了互联网厂商与用户之间沟通的窗口,只要这个窗口存在,互联网厂商就能创造出新的价值链,就能通过广告、电子商务、增值服务等方式来挣钱。
最后的结果,是只会生产硬件、卖硬件的厂商,如果学不会互联网的思维,它的价值链被互联网免费掉了以后,可能只能变成代工,赚取微薄的利润,而高附加值的价值链则被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厂商拿走。这不是危言耸听,它不会立马发生,但在下一个五年会看到这个趋势。
第四,颠覆式创新。
在互联网上,颠覆式创新非常多,也发生得非常快。不一定要去发明一个可口可乐秘方,也不一定要去弄一个伟大的专利。现在颠覆式创新越来越多地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用户体验的创新,一种是商业模式的颠覆。商业模式颠覆,用大俗话说,就是你把原来很贵的东西,能想办法把成本降得特别低,甚至能把原来收费的东西变得免费。我讲了淘宝、微信、360,这种例子太多了,免费的商业模式,包括互联网手机、互联网硬件,颠覆的威力非常强大。什么叫用户体验的创新呢?也特别简单。就是你把一个过去很复杂的事变得很简单。
对于消费者来说,你要想做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如果能够降低门槛,刚才说了一个是钱的门槛,一个是使用障碍的门槛。它能产生奇迹的力量。
你要评价苹果的成功,我们就做一个特别简单的实验。如果各位有一个3岁的孩子或者有一个70岁的父母,你给他一个苹果设备,再给他一个传统电脑。3分钟,哪一个最容易上手使用?我研究了很多例子,最后为什么苹果能颠覆?因为人性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喜欢简单,我们都是最懒的。人性中还有另外一个最基本的东西:喜欢便宜。你要把东西做得便宜,甚至免费;把东西做得特简单,就能打动人心,就能赢得用户超出预期的体验上的呼应,就能赢得用户。你赢得用户了,就为你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很多时候,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从你的身边出发,观察你的用户,观察你的供应链,观察你的上下游,你会发现还有很多很复杂的问题没有被简化,很贵的东西没有更便宜,甚至免费。这里面就一定蕴含着颠覆的机会。
第五篇:三峡工程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
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李娜生科11级1班
*** 摘要: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三峡大坝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水利水电工程,其建设及后期蓄水给库区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不可避免的影响,为世人所关注。对此,本研究依据影响库区生态环境因子的实际特点,在收集研究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分析与现状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三峡工程兴建及蓄水前后,库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研究。对选取局地气候、库区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水文泥沙及水质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库区生态环境现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独立评价,并就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关键词: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环境、影响。
(一)、三峡大坝及库区生态环境概况
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改善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实现了大江截流;2003年6月11日,蓄水至135m,由此开始通航、发电,枢纽初步产生效益,进入围堰挡水发电期;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建成,达到海拔185m设计高程;2006年9月开始,蓄水至156m,三峡枢纽进入初期运行期,防洪、发电、通航效益开始全面发挥。
三峡库区(东经106°50'~110°51',北纬29°16'~31°25 ',海拔33.6~3105m)东起湖北宜昌市,西迄重庆市江津区。库区地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结合部,跨越鄂中山区峡谷及川东岭谷地带,北屏大巴山、南依川鄂高原。库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水热资源丰富。库区雾层多,光照少。
库区属中亚热带生物气候带,库区在植物地理区划中属于泛北极区,中国一日本亚区,华中植物地区。植物群落主要有:山地灌草丛、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等
(二)、三峡大坝对库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对水文、水质、地下水的影响
大坝拦蓄,水库调度改变了库区河段的水文情势。建库前,库区河道夏季水位最高,冬季水位最低;建库以后,改变了库区的水位变化特征,夏季最低(水库蓄洪时除外),汛末及枯水季初期水位最高。三峡水库蓄水后,被淹没的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被水浸析溶出,引起了水库水质的下降。建坝后,水流速度下降,富氧能力减弱,从而降低了对BOD5的接纳能力。同时它对水温也有一定的影响。三峡建库前后长江水位变化对四湖地区地下水位,对土壤潜育化、沼泽化都产生了影响。
二、对鱼类及水生动物的影响
长江上游的鱼类区系有独特的演化史,上游存在着大量的特有鱼种,是长期适应于当地环境而形成的鱼种。三峡工程的建设,将使约40种鱼类受到不利影响。如白暨豚、江豚、中华鲟、白鲟、达氏鲟、胭脂鱼等等。三峡工程的建成不仅对库区上游的鱼类有影响,对其他中下游的鱼类也有严重的影响。
三、对陆生动植物的影响 三峡库区因淹没土地、移民开发和工程施工对库区植物种及珍惜特有种类造成一定影响。根据环评阶段统计,建库对植物种类的影响涉及120科358属550种。从物种的绝对数量来看,以禾本科、菊科、大戟科和蔷薇科所受影响最大。无患子科的两个属几乎全部被淹;金缕梅科的中华蚊母树、黄扬科的细叶黄杨等等也将受到影响。还有几个特有种,如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和川明参等受到影响。库区陆生动物极为丰富,在三峡水库建库后,淹没了大片生境,水面扩大,导致某些不易迁徙的种类个体减少,与水有关的种群数量增加,直接对库区陆生脊椎动物产生一定影响;移民搬迁、土地开垦也造成动物栖息环境的破坏。
四、对局地气候的影响 环评阶段预测,三峡水库对库区及邻近气候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范围不大,对温度、湿度、风和雾的水平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10km,表现最明显的是在水库附近。各气候要素建库前后均有一定变化,但增减幅度不大。
五、对农业生态与环境的影响
三峡库区是传统的农业地区,山多地少。建库后库区温度、湿度、土壤结构形状的变化,将使农业生态与环境发生一定的变化,给农业种植结构、动植物种群、类型、结构均带来一系列的变化和影响。局地的变化,对农业环境有利有弊。冬季温度升高,降水稍有增加,使初霜期推迟,终霜期提前,对喜温的经济作物如柑橘、油桐、龙眼荔枝等有利。
六、对河口地区生态及环境的影响
长江口及近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渔场。建坝后,将改变河口径流在年内的分配,影响到该水域的渔业资源,由于不同种类的鱼类生活习性不同,对一些鱼类有利而对另一些鱼类不利。中华绒螯蟹产卵场有移动,蟹苗可能减产;对银鱼等可能有利。10月蓄水使渔场内移,改变洄游路线,对捕捞有利。
七、对环境地质的影响
三峡建库后可能诱发构造性和非构造性地震。其中危害最大的是构造性诱发地震。三峡地区是地质灾害比较频繁的地区,特别是由于大量城镇搬迁房屋和道路的修建,往往出现选址不当,带来安全隐患。总结:每一个公共政策的决策都是从当时的理论出发而作出的,但实际的效果却不是当时可以准确预计的,实际的好和坏也许是对这个决策的对与错的一个评定。三峡工程的兴建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几年了,从现在的情况看,三峡工程的兴建不良的地方相对来说还是算少的,而它的益处也渐渐显现出来。从实际中,我们可以看到了当初的这个决策是合理科学的。希望在将来,这个结论仍然不倒,三峡工程带给我们的将是越来越多的益处,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
总之益处是防洪、发电和改善航运,改善环境、南水北调、养殖
弊处是破坏文物古迹,影响生态环境,移民安置问题。總體來說,長江三峽大壩工程的構想已經違背了安全可靠和整體經濟效益的原則,即使技術可行,参考文献:
李敏功;;环境与健康的绿色卫士[J];现代农业;1980年08期
2、赵书培;杀菌灭藻是我厂水质稳定处理的关键[J];工业水处理;1982年03期
3、梁锡荣;;从洪灾的危害,看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J];四川环境;1982年Z1期
4、徐本贵;;人与环境效应——黔西北地区人与环境问题初探[J];贵州环保科技;1982年02期
5、叶渊明;;三峡工程几个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简介[A];中国水利学会一九九九年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记者陈伟;建设世界级生态环境经济区[N];中国环境报;2000年
7、洪慧敏海枚;三峡文物大抢救[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郭明田;生态环境建设监理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9、黄真理吴炳方敖良贵;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研究;北京出版社;2006年
10、梁维燕;;三峡工程的电站设备[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11、董学晟;;岩石力学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12、钮新强;谭培伦;;三峡工程生态调度的若干探讨[A];第三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3、周厚贵;王端明;李海波;李强;张国才;;三峡工程左导墙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改进与实施[A];2001全国碾压混凝土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4、葛起宏;孟吉复;杜幼平;李桂青;;三峡工程厂房坝段抗震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