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历届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贡献
编辑:岁月静好 识别码:20-1039713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8 00:30:2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历届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贡献

历届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贡献

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1973年8月5日至20日)

由国务院委托国家计委在北京组织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揭开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会议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确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针”,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战略方针。

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1983年12月31日至1984年1月7日)

国务院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制定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方针,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此外,初步规划出到本世纪末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指标、步骤和措施。会议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推进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

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1989年4月28日至5月1日)

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评价了当前的环境保护形势,总结了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提出了新的五项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以推动环境保护工作上一新的台阶。提出要加强制度建设,深化环境监管,向环境污染宣战,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1996年7月)

国务院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保护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跨世纪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江泽民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保护环境的实质是保护生产力”。这次会议确定了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两大举措。全国开始展开了大规模的重点城市、流域、区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及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202_年1月8日)

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好这项工作。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部署“十五”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

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202_年4月17日至18日)

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保护环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我国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充分认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会议提出了“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在京闭幕

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今日上午在北京圆满闭幕。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学东主持会议,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江苏省、湖北省、重庆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介绍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作了会议总结。周生贤强调,各级环保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大会精神和李克强副总理重要讲话,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切实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面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周生贤说,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系统总结“十一五”环保工作,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全面部署“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任务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大会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亲自为受到表彰的全国环保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颁奖;31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主要负责人在会上正式签署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标志着“十二五”减排任务层层分解并落实到地方政府、各有关企业集团。

第二篇:中共历届大会

一大 1921年 上 海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大 1922年 上 海

1、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⑴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⑵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3、瞿秋白在其中最早提出“统一战线”的概念

4、中共二大之后,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斗争的新征途。

三大 1923年 广 州

1、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性。

2、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基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四大 1925年 上 海

1、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迎接大革命的高潮。

2、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3、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4、大会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五大 1927年 武 汉

1、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2、五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六大 1928年 莫斯科

1、大会肯定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定:⑴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⑵革命的中心任务: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和反帝反封建;⑶革命的力量:工农阶级;⑷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⑸革命的形势:两个高潮之间,新的高潮即将到来。

2、批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的左倾盲动主义,提出加强当的无产阶级基础。

3、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七大 1945年 延 安

1、大会对毛泽东思想作了科学的概括和阐述,从而使其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被正式确定下来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2、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八大 1956年 北 京

1、大会讨论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的建议》。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

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确立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来。任务: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3、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会议主要确定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⑴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新结论,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⑵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⑶强调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⑷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重申了党反对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

4、陈云提出改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方法:以国家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人经营为补充;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九大 1969年 北 京

1、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林彪代表党中央作的政治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其中党章把林彪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写入总纲。

2、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十大 1973年 北 京 十大的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十一大 1977年 北 京

1、大会总结了同“四人帮”的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

2、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十二大 1982年 北 京

1、明确规定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制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提出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高度精神文明,制定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方针,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2、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做了重要补充: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十三大 1987年 北 京

1、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2、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十四大 1992年 北 京

1、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

2、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4、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十五大 1997年 北 京 江泽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

1、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大会指出:⑴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⑵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⑶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做全面部署;⑷确立跨世纪发展宏图;⑸明确回答了邓小平逝世后中国怎样继续前进这个重大问题。

十六大 202_年 北 京 江泽民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1、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

3、十六大报告一个鲜明的亮点和特色,就是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系统地深刻地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

5、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个重要论断,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揭示了发展与执政、兴国与执政的内在关系,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发展为己任,以兴国为目标,以富民为取向。同时也表明,在党面临的一系列任务中,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任务,根本任务、中心任务。党和国家其他任务都要围绕这个“第一要务”来进行。

6、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

第三篇:历届大会简讯

历届大会简讯

科学技术史学术会议及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成立大会会议纪要

科学技术史学术会议及学会成立大会于1980年10月6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哲学、史学、文博、图书、出版、新闻等一百五十余单位的二百七十多位专职和非专职的科技史工作者。与会的有白发苍苍、年过八旬的前辈,更有大批年富力强、生气勃勃的中、青年工作者。这是1956年全国自然科学史学术讨论会以来科技史界的第一次盛大集会。

会议是在中国科学院和全国科协的关怀和支持下进行的。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钱三强、全国科协副主席茅以升、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昌、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于光远、大会主席团主席、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物理学家钱临照都先后在会上讲了话。他们强调了科技史研究的重要性,号召科技史工作者解放思想,认真总结国内外科技发展的经验,为我国的四化建设提供借鉴。

中国史学会和执行主席周谷城向大会发来了贺信,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夏鼐、北京史学会会长白寿彝以及其他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等到会祝贺,使与会者受到很大的鼓舞。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负责人仓孝和也在会上讲了话,回顾了我国科技史研究的历史和取得的成绩,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初步意见。

会议收到论文、报告共二百四十余篇,内容涉及古代、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的广泛领域。会上共分十一个专业组进行宣读、讨论,各组普遍气氛热烈,思想活跃,彼此交流,互相砌磋,展开争鸣,使与会者都有收获和提高。会上老一辈的科学家热心倡导严谨的治学方法、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严肃态度,使青年后辈受到很大教育。

会上宣读的论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一部分有较高的水平。在金属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等方面讨论了一些新的较重大的发现,数学史、地学史、农学史等方面的论文中也有对前人研究的纠正和发展。其他许多学科中也有不少新的成果。

会上宣读的近现代科技史论文数量虽少,却代表着我国科技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引起了与会者的重视。

会上还讨论了一些综合性的科技史问题,例如,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发扬民主与发展科学的关系,如何吸取国外发展科学技术的经验等等。这些内容都引起了与会者的很大兴趣。

与会者对今后的科技史研究工作初步交换了意见。会议强调要把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的工作扎扎实实地搞好,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一部多卷本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会议提出要积极开展当前还十分薄弱的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同时也要注意开展兄弟民族科技史和中外科技交流史的研究。会议强调了在我国开展近现代科技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特别要注意十九世纪以来各门科学的发展史,还要深入研究科学思想史和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史,同时要加强一些综合性的科技交问题的研究。

会议特别强调要作好中外科技史史料的收集工作,尤其是组织老科学家写回忆录和记录、整理老艺人的技艺等工作有极大的紧迫性,会议强烈呼吁有关方面要加强对科技史文物的保护。

我国已有许多高等院校陆续开展了一些科技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有的成立了科技史教研室,一有的计划设立科技史专业,有的打算培养科技史的研究生,会议认为这些对促进我国科技史工作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会议强烈要求加强科技克书刊的编辑出版工作。

由于会议内容丰富,时间较紧,有些学术讨论兴犹未尽,对今后工作的讨论也还不够充分,与会者都希望今后能组织一些专题或专科学术讨论会,作进一步的探讨。

与会者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提案,如:要求有关方面尽快修复北京古观象台,并把它建设成为一个实验天文学史的基地;建议明年秋冬举行一次纪念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诞生七百五十周年和《授时历》颁行七百周年的全国性纪念活动。敦促和支持有关部门对江苏省的郑和宝船场遗址加以保护,等等。

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制订并通过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章程。会上经过自愿申请登记,主席团审批、发展了274名会员。10月11日有233名会员无记名投票选举出51名理事,第一次理事会选出了钱临照等十五名常务理事。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钱临照为理事长,仓孝和、严教杰为副理事长,李佩珊为秘书长,黄炜为副秘书长。会上并商定聘请张含英、袁翰青、王振铎等为名誉理事。理事会理事和常务理事名单见附件。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五届代表大会纪要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五届代表大会于1994年 8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怀柔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学会各学科委员会、专业分会和地方学会的近100位代表,他们来自全国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文博、出版等单位,许多同志长期从事科技史研究、教学和领导工作,并取得显著成就,著述颇丰。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界的一次盛大集会。

中国科学院院土钱临照、柯俊、席泽宗等出席了会议并讲话;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向大会发来贺信,并为大会题辞“以史为鉴”,体现了老一辈科技史工作者对科技史事业的关心和殷切期望。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廖克在会上讲话,表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挂靠单位,支持学会的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一定更积极、更有效地支持学会工作,使科学技术史研究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并对学会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性意见。原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李宝恒,美国圣迭戈加州大学(UC-SD)物理系教授程贞一,台湾综合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龙村倪,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院长王文涛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

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陈美东代表第四届理事会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对学会积极组织开展学术活动,刊物出版工作等方面作了总结;对学会改革和今后工作提出了设想,同时也分析了学会工作存在的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学会常务理事韩汝玢代表第四届理事会作了会章修改的报告。本次会章的修改意见是根据中国科协、民政部社团司下达的有关章程、条例和意见及学会历年工作的经验提出,适应了学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第四届理事会秘书长周嘉华向大会作了财务报告。以上诸报告经与会代表讨论并获得通过。会议期间代表们选出了以席泽宗、路甫祥为理事长的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理事会由69位理事组成,常务理事会由21位常务理事组成。李文林、陈久金、陈文华、陈美东当选为副理事长,王渝生当选为秘书长。

会议期间,各专业委员会、分会及地方科技史学会分别向大会作了报告,汇报了他们近几年来学科的组织发展情况及在科学技术史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显示了科学技术史研究工作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新的理事会于8月25日上午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聘请担任学会前四届理事长的钱临照、柯俊、卢嘉锡先生为名誉理事长。在他们担任学会理事长期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学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与会代表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并以第五届代表大会的名义向他们发了致敬信。

新的理事会还讨论了今后国际中国科学技术史学术会议、国际东亚科学史学术会议及申请202_年在中国召开国际科学史大会等有关问题;对学会今后的开发工作、会员交纳会费、科学史普及教育等问题也作了认真的讨论。会议期间还收到了一些单位或个人向会议发来的贺信。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纪要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于202_年8月21日至24日在北京京民大厦举行,来自北京、辽宁、吉林、山西、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安徽、上海、江苏、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等地的107位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国际科学史联合会主席、印度世界文化中心教授B.V.Subbarayappa博士和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主席、汉城大学教授金永植博士也应邀出席了这次大会。

22日上午的大会开幕式由大会主席团秘书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刘钝研究员主持,大会主席团主席、第五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柯俊院士致开幕辞。会上宣读了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路甬祥院士的贺信。

B.V.Subbarayappa博士和金永植博士分别代表国际科学史联合会和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致辞,高度评价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及其会员在科学技术史领域的贡献。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中共中央党校龚育之教授,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李学勤研究员和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苹芳研究员分别代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历史学会和中国考古学会致辞,祝贺大会的召开、志庆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成立20周年。全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宋南平代表全国科协致辞,肯定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成绩,勉励学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会部部长马阳和团体处处长孙洺也出席了开幕式。最后学会理事长席泽宗院士做了题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年回顾》的主题报告。

22日下午的全体大会由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大会主席团成员陈美东研究员主持,第五届理事会秘书长王渝生研究员代表第五届理事会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陈久金研究员做了《关于修改学会章程的报告》。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并以专业委员会为单位讨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候选人。

23日上午是《纪念李约瑟博士诞辰100周年》学术报告会。由大会主席团主席柯俊院士主持,英国驻华使馆科技一秘吴保罗(Pual Wusteman)博士在大会上致辞,缅怀李约瑟博士的贡献、展望中英科技合作的前景。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何丙郁教授也发来了贺信。此后,大会安排了如下四个学术报告:

[1]Subbarayaba: Needham's Perspectives on Indian Science Some Reflections

[2]潘吉星:李约瑟与中国科技史

[3]刘 钝:李约瑟的世界和世界的李约瑟

[4]王国忠:李约瑟研究思路及其价值

23日下午的全体大会由大会主席团成员、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秘书长王渝生研究员主持,先通过了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学会章程修改报告,然后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出了由51名理事组成的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结果另发)。随即于23日晚召开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由大会主席团成员陈久金研究员主持,选举出了17人组成的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委员会及其领导机构。组成如下(按姓氏汉语拼音为序):

曹幸穗,男,52岁,中国农业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农学史专业委员会

陈久金,男,62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

江晓原,男,42岁,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史与科学哲学系主任、教授,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

李兆华,男,50岁,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数学史专业委员会

刘 兵,男,42岁,清华大学教授,综合史专业委员会

刘 钝,男,53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数学史专业委员会

刘广定,男,58岁,台湾大学教授,化学史专业委员会

路甬祥,男,56岁,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史专业委员会

罗桂环,男,42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古代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生物学史专业委员会

苏荣誉,男,38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金属史专业委员会

汪前进,男,41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综合史研究室主化学史专业委员会:任定成,北京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生物学史专业委员会:罗桂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地学史专业委员会:汪前进,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技术史专业委员会:汪广仁,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

农学史专业委员会:曹幸穗,中国农业博物馆

医学史专业委员会:张大庆,北京大学医史研究中心

金属史专业委员会:孙淑云,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

综合史专业委员会:刘 兵,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此后,还就本届理事会的几个重要学术活动做了安排。

24日下午举行了大会闭幕式。由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江晓原主持,首先由秘书长报告了学会常务理事会和学会领导机构的选举结果并做了简短的说明,然后由副理事长刘钝通报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的情况。最后由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致闭幕辞。他在闭幕辞中首先肯定了第五届理事会的工作成绩,提出学会在新形势下应有新的更大的作为。他代表与会全体代表对具体承办本次会议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对本次会议的会务组表示感谢。

学术会议

国际中国科学史学术研讨会系列

青年科技史学术研讨会系列

技术史论坛

历年举办学术会议(请看旧版信息)

历年学会工作纪要(请连接旧版学会工作)

第四篇:历届全国人民大会时间表

党代会的专用名词:“几届几中全会”

1.“届”:用于定期的会议,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新的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5 年。但由于政治运动等原因,九大直到1969年才召开,而十大、十一大均比党章规定提前一年召开,到了1982年的十二大及以后各次党代会,才真正按“八 大”确定的党章的规定,5年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我们某次党代会的中央委员会议为“几届几中全会”。

2.“中”:是指中共中央委员会议,如“七届二中全会”就是指七大的党代表选出来的中央委员召开的第二次中央委员会议。

第十一届全国人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202_年3月5日~202_年3月14日)

第二次会议(202_年3月5日~202_年3月13日)

第一次会议(202_年3月5日~202_年3月18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202_年3月5日~202_年3月16日)

第四次会议(202_年3月5日~202_年3月14日)

第三次会议(202_年3月5日~202_年3月14日)

第二次会议(202_年3月5日~202_年3月14日)

第一次会议(202_年3月5日~202_年3月18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98年3月5日~19日)

第二次会议(1999年3月5日~16日)

第三次会议(202_年3月5日~16日)

第四次会议(202_年3月5日~15日)

第五次会议(202_年3月5日~15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93年3月15日~31日)

第二次会议(1994年3月10日~22日)

第三次会议(1995年3月5日~18日)

第四次会议(1996年3月5日~17日)

第五次会议(1997年3月1日~15日)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88年3月25日~4月13日)

第二次会议(1989年3月20日~4月4日)

第三次会议(1990年3月20日~4月4日)

第四次会议(1991年3月25日~4月9日)

第五次会议(1992年3月20日~4月3日)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83年6月6日~21日)

第二次会议(1984年5月15日~31日)

第三次会议(1985年3月27日~4月10日)第四次会议(1986年3月25日~4月12日)第五次会议(1987年3月25日~4月11日)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78年2月26日~3月5日)第二次会议(1979年6月18日~7月1日)第三次会议(1980年8月30日~9月10日)第四次会议(1981年11月30日~12月13日)第五次会议(1982年11月26日~12月10日)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75年1月13日~17日)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64年12月21日~1965年1月4日)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59年4月18日~28日)

第二次会议(1960年3月30日~4月10日)第三次会议(1962年3月27日~4月16日)第四次会议(1963年11月17日~12月3日)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15日~28日)

第二次会议(1955年7月5日~30日)

第三次会议(1956年6月15日~30日)

第四次会议(1957年6月26日~7月15日)第五次会议(1958年2月1日~11日)

第五篇:李克强出席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并作重要讲话

李克强出席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并作重要讲话

生成时间:202_-12-21来源:浙江省环保厅

新华网北京12月20日电 12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并讲话。他强调,环境是重要的发展资源,良好环境本身就是稀缺资源,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的要求,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经济转型,提升生活质量,为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固本强基,为人民群众提供水清天蓝地干净的宜居安康环境。

李克强说,“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经济较快增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但要看到,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发达国家一两百年间逐步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现阶段集中显现,环境保护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形势依然严峻,今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有所反弹。对此,必须有充分认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意识,继续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出不懈努力。

李克强强调,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稳增长的过程中,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而环保既是发展,也是转型。资源相对短缺、环境容量有限已经成为我国国情新的基本特征,而环境问题的背后往往是资源的过度消耗。加强环保可以倒逼经济转型,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转方式成效的重要标志,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环境、促进节约资源会带来大量新的需求,促进技术进步,催生新的产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预计“十二五”期间,仅节能环保产业一项的产值就将达到十几万亿元,比“十一五”明显增加。而且,当前国际竞争已经从传统领域延伸到环境领域,以环保为名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加强生态环保,有利于我们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拓展发展空间。李克强说,要统筹考虑发展、转型和环保,努力实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一是在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大力支持服务业发展,形成有利于节约和环保的产业体系。服务业市场需求大,能耗和污染排放低,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减轻环境压力。二是在加大政府环保投入、推进环保科技攻关、实施一批国家重点生态环保工程的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力量,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服务管理、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等产业,增强保护与改善环境的能力。三是在强化环保责任、把住环境准入门槛的同时,完善相关激励和约束政策,使企业能够在节能环保中增效益、有动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多赢。他强调,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经济布局时,要严格环境准入标准,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实行分类指导、差别化的经济政策。

李克强指出,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要按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努力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推动解决好突出环境问题。要严格饮用水水源地管理,确保群众喝上干净水、安全水。加大水体污染治理力度,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十二五”期末全国城市要平均达到85%以上,东部发达地区城市要超过90%。进一步加强空气污染防治,修订并发布空气质量标准,抓紧做好增加PM2.5监测指标的准备,鼓励各地根据污染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等分期实施,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推进重金属污染

防治,加强危险废物和化学品综合管理。特别是要看到,城市环境与农村环境唇齿相依,农村环境保护不好,不仅损害农民的利益,还会严重影响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水缸子,要大力推进和统筹做好农村面源污染和环境整治工作,为确保食品安全打好基础。

李克强最后说,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要严格落实责任制度,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完善环保法规体系和激励约束并举的经济政策体系,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排污权交易。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解决“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要建立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的工作机制,对民间环保组织和环保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帮助,更好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他们参与环保,使全社会都关心环境、珍惜环境、保护环境。

会上,受国务院委托,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与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部分中央企业负责人签订了“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责任书。

各省(区、市)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计划单列市分管环境保护工作的负责人,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部分中央企业负责人,各省(区、市)发展改革、财政、环保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军队、武警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应邀参加会议。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2006年召开。(完)

历届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贡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