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肝癌的CT检查影像表现有哪些[推荐五篇]
编辑:落花成痕 识别码:20-698914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17 09:46:25 来源:网络

第一篇:肝癌的CT检查影像表现有哪些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肝癌的CT检查影像表现有哪些

肝癌是生活中常见的癌症,这种疾病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CT 作为高端的技术设备诊断和鉴别肝癌的重要检查技术,且在多数情况下,肝癌患者都需要进行CT检查来确诊。那么,肝癌的CT检查影像表现有哪些?

(一)平扫

① 大小:平扫难以发现直径<1 cm的病灶;

② 数目:多数为单个,亦有一部分为多病灶;

③ 部位:右叶多见,左叶次之,尾叶较少,少数病灶带蒂,突出于肝外,定位困难;

④ 形态:绝大多数呈圆形、卵圆形,病灶浸润性生长时呈不规则形状;

⑤ 边界:膨胀性生长的肿瘤易压迫周围组织形成假包膜,呈晕圈征;浸润性生长者边界模糊;⑥ 密度:绝大多数病灶平扫呈低密度,密度变化与病灶的分化程度、大小、肝脏基础病变有关。分化好者易呈等密度,肿瘤大者易坏死而呈低密度;原有脂肪肝时,病变可呈低密度;极少数病灶因出血或钙化而呈高密度。

(二)增强扫描:正常肝脏血供的20%~30%来自肝动脉,75%~80%来自门静脉,而肝癌的绝大多数血供来自肝动脉,故增强扫描时,早期癌灶密度迅速上升且超过肝组织密度达峰值,持续时间短暂,然后迅速下降,反映了肝癌灶内造影剂快进快出的特点。

(2)门静脉系统侵犯和癌栓:是肝内扩散的主要形式,肿瘤较大且呈浸润表现时,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率较高,其CT表现为:

①门静脉主干、分支的粗细不成比例;

②增强后血管内可见充盈缺损;

③受累静脉壁强化;④肝静脉、下腔静脉受累时亦呈此表现。

CT检查对于肝癌患者明确分期,选择最佳治疗方法,实施精确的手术切除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来源:上海体检中心:http://www.teniu.cc/021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第二篇:肝癌超声影像表现

肝癌超声影像表现

(一)包膜

直径<3cm的肝癌结节常常包膜完整。包膜由纤维组织组成,其声阻抗较周围肝组织及癌肿均高,因此形成界面反射,在二维声像图上可显示一圈细薄的低回声膜包围整个癌肿节。包膜的厚度估测<0.5mm。声像图上包膜比较光滑均匀,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体现小肝癌膨胀性生长的特点。但声像图上的包膜在结节两侧始终显示中断,此为大界面的回声失落效应。肝癌体积很大时,其包膜一般模糊不清。但也有癌结节直径大于5cm以上时包膜仍然非常完整,此时,其内侧回声多伴声晕表现。

(二)内部回声

癌结节内部回声高低不一,且具多变倾向。除均匀低回声结节以外,其他各种癌结节回声均属不均匀分布。<1cm的肝癌结节,超声检测的检出率为33%一37%.癌结节按回声的高低分类如下:

1、低回声结节

2、高回声结节

3、混合性结节

4、等回声结节

5、结节回声高低与血供的关系

(三)癌结节的彩色血流

肝癌结节及其周围因血供丰富,而可获得各种有关的血流信息。二次谐波声学造影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组织血流的敏感性高,能准确反映肝癌的血供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识别肝癌结节的流人血管、流出血管及瘤内血管,流人血管可为肝动脉,也可为门静脉。流出血管可为肝静脉,也可为门静脉。瘤内血管表现为树干状、彩点状或彩色镶嵌的“簇状”斑块,在频谱多普勒分析中可为肝动脉、门静脉或肝静脉血流。癌结节周围的血流可表现为整圈状或弧形围绕,可用频谱多普勒测出是连续性门脉血流或搏动性动脉血流。

(四)癌栓

肝癌患者容易发生癌栓,癌栓可出现在门静脉系统、肝静脉系统或胆道系统。

1.肝静脉内癌栓肝内静脉的癌肿浸润是肝癌的特征性病变之一,使早期病变也不例外。癌栓可从小肝静脉波及到较大静脉,亦可因静脉癌栓堵塞流出道,并且使癌栓逆向蔓延至小门静脉、较大门静脉或门静脉主干中。

2.门静脉内癌栓门静脉内癌栓在病理观察中,凡肝静脉有癌栓者,其门静脉内几乎均受累及。肝癌合并肝硬化的病例,由于硬化致输出静脉阻塞而导致癌栓逆行性发展。癌肿若直接侵犯门静脉内,亦可发生门静脉癌栓。

3.胆道系统内癌性胆道系统为流出性管道,为胆汁排泄的通道。癌肿若脱落或侵人小肝管后,可顺流而下在肝总管或胆总管内形成癌栓,胆道内癌栓亦可从邻近肝癌或门静脉内癌栓直接侵人。胆道癌栓常伴有持续性黄疽以及明显疼痛等症状。

(五)淋巴结转移

1.第一肝门区淋巴结转移声像图于胆囊颈部、胆总管、门静脉周围显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灶0.5-2cm大小,单个或数个。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可导致胆总管受压,并发黄疸。2.第二肝门区淋巴结转移肝脏靠头端、横隔部的淋巴管汇流至下腔静脉的3支肝静脉流人处(第二肝门)的周围淋巴结。此处因位置较深,常不易检出肿大的淋巴结。3.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周围及胰腺周围的淋巴结转移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灶,单个或多个。

第三篇:CT影像报告单

颖东京九医院

CT影像报告单

CT片号:住院号:

姓名:性别:男年龄:岁科别:内科 病区号:四床位号 :报告日期:2013-08-31

临床诊断:

检查部位:头颅

检查所见:

两侧大脑半球对称,脑实质内未见明确异常密度影。两侧脑室脑池对称性增宽扩大。脑沟增宽,中线结构居中。颅骨完整。

诊断意见:

老年性脑改变

请结合临床

只作两侧参考,不作证明材料

2325842 诊断医师:周培璞

第四篇:肝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肝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周康荣

螺旋CT在肝脏检查中的优势非常明显,除一般或共同的优点外,如容积扫描和采样以及一次屏气扫描减少病灶的漏检,部分重叠重建也可增加小病灶的检出率等,其最突出的优点是利用肝脏双重血供的特点,发挥螺旋CT扫描速度快可以控制扫描期相的优势,进行动脉期、门静脉期,或者双期甚至多期增强扫描。以往的常规CT即使采用动态扫描也难以完成某一期相的全肝扫描。至于采用何种方式扫描,必须结合具体病例和临床要求而定。螺旋CT可提高小的局灶性占位病灶的检出率,对这些病例,螺旋扫描应列为常规。增强扫描,究竟采用何期扫描,以及采用单相、双相还是多相(多期)扫描,不同学者意见略有分歧。综合多数学者以及我们自己的经验认为,凡富血供的病灶动脉期扫描最具诊断价值,故必不可少,但单纯动脉期扫描,有其固有的一些缺点,门静脉期扫描可克服和弥补其不足,因此一般作双期扫描为宜。临床上经常遇到的富血供病灶主要为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海绵状血管瘤、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腺瘤和部分肉瘤,有5%-12%为转移性病灶,后者主要见于甲状腺癌、肾癌、乳腺癌、黑色素瘤、平滑肌肉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如胰岛细胞瘤、类癌等转移,结肠癌和胃癌中的少数转移灶也可能为富血管病灶。对少血供病灶,门静脉期增强扫描其检出率明显高于动脉期,一般作单相门静脉期扫描即可。这类病灶临床上主要见于大多数转移性肝癌,以及少数原发性肝癌和机化性血管瘤等。由于临床情况往往较复杂,事先难以预料病灶血供情况,故需灵活掌握和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而定。如临床上疑及肝癌患者,双期扫描较为合适。如已知为肝外原发性肿瘤患者,特别是结肠癌或胃癌病例,无论是术前检查或术后随访,一般作门静脉期扫描即可,当然小部分人也推荐采用双期扫描,其优点为检出率也许略有增加,但必然增加患者的曝光量,延长检查时间,摄片数量也增加,故各有得失。

弥漫性肝脏病变,如脂肪肝和肝硬化等的CT检查,螺旋扫描较常规CT扫描并无很大优势。增强扫描单独取门静脉期即肝实质期即可。当然如果临床目的是为了检出或排除合并占位病灶,则检查原则和方案同局灶性病变。

一、肝脏局灶性病变

在本节段中,按富血供病变和少血供病变两大类对肝脏局灶性病变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中的表现作一描述。在富血供病变中,以HCC(恶性)和肝血管瘤(良性)作为重点,与常规CT进行比较,阐述螺旋CT扫描的优点。

(一)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为肝脏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在亚洲和中国发生率甚高,其中HCC占90%以上。临床上最有效的检测手段仍然为甲胎蛋白(AFP)。AFP阴性的HCC病例占20%-30%,即使AFP阳性病例,病灶的确诊和定位也必须依靠影像学检查。CT在肝脏的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常规CT扫描速度的限制,小肝癌病灶的检出率不高,且面临超声检查和MRI的巨大挑战,螺旋CT的出现和临床应用使小肝癌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使CT爆发了新的生命力,重新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和动态MRI并驾齐驱,在小和微小肝癌诊断中发挥更出色的作用。螺旋CT在肝癌检查中的技术和方案与肝癌的一些病理特点是分不开的。在此简单复习一下肝癌的病理特点:国内HCC的发生绝大部分病例与乙型肝炎感染后肝硬化有关,包膜型肝癌属多数,浸润生长型较少见。肿块型肝癌不少病例伴有结节灶,或者结节灶散布于肿块所在的区域以外的肝段或肝叶。即使是肿块型病例,彻底的全肝检查也必不可少的。结节型病例可以单发或多发,临床上单个结节病灶手术切除后复发率甚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手术前检查不彻底,小的病灶术前甚至术中未曾发现,术后增大而归咎为复发病灶。

真正的弥漫性肝癌少见,预后也最差。肝动脉-门静脉分流形成,肝内血管如门静脉、下腔静脉和肝静脉的受侵和癌栓形成,也是肝癌的常见表现。

归纳起来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肝癌的病理特点为:假包膜形成、肿瘤血供丰富,动静脉分流,以及门脉侵犯和癌栓形成。

CT检查的目的:(1)提高小病灶的检出率。对肿块型病例,重要的是确定是否有卫星灶或散在结节灶存在;对结节型病例,究竟是单个还是多个,必须彻底了解。(2)病灶定性。在发现病灶的基础上,确定病灶的良恶性为第二步目标,尤其是小的结节灶,发现难,定性也难。(3)确定HCC诊断后,尽可能做到术前明确的分期,包括了解病灶的大小、数目、分布,肝内血管有否受侵,以及肝外有无转移存在。(4)术后随访,了解有否复发或转移。彻底和全面的检查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

动态螺旋CT增强扫描无论是对病灶的检出、定性、分期和术后随访都明显优于常规CT检查。

螺旋CT在肝癌检查中的技术和方案选择在肝脏检查技术一节中已有详细描述,现将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的检查常规归纳如下,以供参考:(1)增强前先作全肝平扫,采用常规方式或螺旋方式均可。(2)双期增强扫描,造影剂总量按1.5ml/kg体重计算,静脉内造影剂注射速率3-4ml/s,动脉期延迟时间为15-25s,门脉期延迟时间为60-70s,或采用Smartprep技术准确控制扫描的延迟时间。个别病例定性困难时,双期扫描结束后,作延迟期(平衡期)扫描,即采用3期扫描。(3)动脉期扫描宜采用5mm层厚,螺距为1.2-1.5,以确保微小病灶不遗漏。门脉期扫描可采用7mm或10mm层厚,螺距为1。如肝脏体积较大,完成全肝扫描的时间较长,或病人的屏气较差,螺距可改为1.2或1.5。重建间隔5mm或7mm,为克服部分容积效应,对可疑区域可改为3mm重建。

值得讨论的问题是:(1)作双期增强扫描前,是否需要做平扫。持否定意见的作者认为,平扫对直径1cm以内的小病灶的检出率极低,常规作平扫,徒然增加检查时间和病人的曝光量,且对病灶的检出率似无影响。笔者的意见为,如将严格的双期增强扫描列为常规,平扫的作用确实不大,可以选择性应用,是否完全摒弃有待进一步探讨。(2)有人强调3期扫描的作用。笔者认为3期扫描只适合定性困难或不典型的病例,在双期扫描结束后,补充做平衡期扫描。个别作者采取折中的方案,动脉期扫描加平衡期扫描,而免作门脉期扫描,同样可达到检查和定性的目的。1.CT表现

(1)平扫:HCC在平扫中多表现为低密度,也有等密度和高密度的,这取决于病灶本身的分化和成分,还取决于原来的肝脏基础,如肿瘤细胞分化良好的,其密度和肝实质接近。脂肪肝或肝硬化伴脂肪浸润的病例,由于肝实质密度下降,与病灶间密度差异小,因而病灶可成为等密度甚或高密度,大的病灶密度往往不均匀,其中可发生坏死、出血、钙化或脂肪变性。

病灶越小,平扫的检出率越低,直径≤1cm的HCC病灶,以往常规CT平扫发现率<3%-5%。螺旋CT由于容积扫描,并在一次屏气之内完成,不受呼吸运动的影响,无疑优于常规CT。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统计一组病例,螺旋CT平扫直径≤1cm病灶检出率为19.51%。另外,可进行薄层重建有利于较小病灶的发现,对病灶内部结构的观察更为清晰,小的出血、坏死或脂肪变性等容易判断。因部分容积效应可减至最低,因而CT值的测量更为准确。须注意有些小的病灶,尤其是直径≤1cm者,平扫图上不易和血管横面相鉴别,还需增强扫描后进一步明确。

综上所述,螺旋CT平扫尽管较常规CT有一定优越性,但在病灶检出方面仍有相当的限度。

(2)增强扫描的动脉:经外周静脉注射造影剂后15-45s为肝动脉期,此时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增强十分明显,门、腔静脉尚未显影或密度明显低于主动脉,但在注射造影剂速度较快时,可见腔静脉显影,此乃自右心室内反流的造影剂,其密度也很高,但不均匀。肝实质基本无强化或仅有轻度强化。该期HCC病灶绝大多数都可见到明显强化表现,与尚未强化或轻微强化的肝实质形成鲜明对照,即使很小的结节灶也很容易检出。

大的病灶几乎均能见到强化表现,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的高密度灶,往往周边部分强化明显而中心因坏死、出血或脂肪变形等而无强化。

大的包膜型肿瘤,坏死与分隔并存,分隔代表存活的肿瘤组织,也可见到强化。另外,增强后病灶和周围组织密度差异明显增大,边界更为清楚,但浸润型依旧模糊。病灶内出现动静脉分流现象,是肝癌的特征之一,肝动脉显示最佳,表现为病灶内或病灶附近门脉血管早期浓密显影,且较粗大而扭曲,其显影时间和密度几乎和腹主动脉接近。另一特征为,在部分HCC病例,动脉期可见到增粗的供血动脉。

上述表现常见于肝动脉造影,在常规CT增强扫描中极少发现,而螺旋CT动脉期扫描有时可显示之。另外,对于大的病灶,无论常规CT或螺旋CT,对其检出均无困难,但对子灶的有无和个数多少的判断,螺旋CT则更胜一筹。因一次屏气完成全肝扫描,保证整个肝脏都在肝动脉期内进行,小的子灶也明显强化而易于发现。另外,在伴有门脉癌栓的病例,因门脉灌注量减少,该部分肝实质强化降低,表现为低密度,因而,在常规CT检查中,隐藏在其中的肝癌病灶不易被发现,而螺旋CT肝动脉期扫描时,肝癌病灶因接受肝动脉供血,仍可表现为高密度而易于识别。对于弥漫性肝癌结节在肝动脉期扫描则表现为遍布整个肝脏的高密度结节影,边界清楚。

对于直径≤3cm的小肝癌病灶,其在肝动脉期扫描中的表现分为以下两种类型:①少数病灶无明显强化。如平扫呈低密度,动脉期仍为低密度。若平扫为等密度,动脉期也可为等密度而不能检出。②病灶有强化表现,均匀或不均匀,前者表现为整个肿瘤明显强化呈均匀一致的高密度灶而易于检出。有些病灶仅有轻度强化,则由平扫的低密度变成肝实质一致的等密度。不均匀强化的病灶,主要表现为肿瘤中心点状强化或边缘全部或部分强化。

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一组病例150个小肝癌病灶中有强化的病灶128个,占85.33%,充分说明肝细胞性肝癌绝大多数是富血供的,而且螺旋CT肝动脉期扫描可充分显示之,而以往动态CT扫描仅37%的病灶可见到强化表现。在强化的128个病灶中,均匀强化者占多数,共103个,也充分反映了小肝癌由于肿瘤较小,发生坏死的机会相对少;而25个强化不均匀的病灶手术时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或脂肪变性,与不均匀强化有一定联系。另外肝动脉期不强化的病灶有时在肝动脉造影中可表现为富血供肿瘤,而有些肝动脉期强化的病灶在肝动脉造影中反而表现为乏血管的,这说明病灶的血供以及动脉期峰值出现的时间有个体差异,螺旋CT扫描仅反映某一瞬间肿瘤强化情况,此时此刻也许肿瘤未强化,若采用同层动态扫描则易准确地反映肿瘤的血供情况。同一病灶造成两种检查方法血供表现不一的另一重要原因为技术因素,如注射造影剂的总量不足,或注射速率小,即使富血供的肿瘤CT早期强化表现可以不明显。反之,肝动脉造影时,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的显示与否和导管超选择的程度有关,一般选择性造影时不能显示肿瘤染色的病灶,当改为超选择时,肿瘤染色可能十分清楚。

(3)增强扫的门静脉期:增强扫描的门静脉期肝实质强化明显而肿瘤病灶密度开始下降,因此大多数病灶表现为低密度,易于检出。大的病灶其边界显示较平扫及动脉期更为清楚,有时还可显示完整或不完整的包膜。其CT表现有两种形式:①包膜无明显强化,呈低密度环带;②包膜强化呈高密度环带。包膜的显示HCC的诊断有很大帮助。大的病灶密度往往不均匀,其内常常出现更低密度的坏死或出血区。另外门脉期对肝内肝外血管结构显示较佳,对于血管的受侵和癌栓形成的判断最佳,肿块越大,门脉受侵和癌栓形成的概率越高。门脉受侵,主要见于分之血管,但病灶位于肝门附近时也可侵犯门脉主干。门脉系统癌栓形成见于左右分支或主干,与病灶位臵有关,少数可延伸至肝外门静脉内或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内。其CT表现为:①门脉血管内充盈缺损,可为结节状、条状、分支状或Y形、新月形;②受累静脉因滋养血管扩张可见管壁强化;③ 主干及大的分支血管旁形成侧支血管;④胆囊周围侧支血管建立;⑤门脉血管扩张,癌栓部位分支血管直径大于主干或主干和分支粗细不成比例;⑥门脉癌栓形成时,可加重原有门脉高压程度,故常伴有腹水,且难以控制。门脉癌栓形成时,常造成肝实质强化不均匀,有时可见到楔形的低密度区,乃该分支供血区域门脉灌注量不足造成,需和病灶进行鉴别。有时肝癌病灶隐藏于低密度区内,因密度差异不大,难以发现,而肝动脉期扫描则更为重要,弥漫性肝癌病例,几乎均伴有门脉癌栓,因此肝实质强化程度较低,肝内病灶和肝实质的密度差异不大,肝内病灶显示欠佳,如不仔细观察,甚至会遗漏。

另外,大的HCC病灶伴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受侵及癌栓形成者也不少见,门脉期扫描可见血管变窄,轮廓不规则,或见局部压迹,血管被肿瘤包绕,血管腔内可见充盈缺损。

对于小肝癌其门脉期表现也有多种形式,除大多数病灶呈低密度外,也有呈等密度的,个别可表现为高密度。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一组病例150个病灶中有97个呈低密度(占64.67%)。此类病灶有典型表现,检出和定性均无困难。另外,有些病灶呈等密度而不能被检出。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种:①肝癌绝大多数伴有肝硬化。文献报道肝癌伴肝硬化的发生率为89.7%,而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一组病例统计达94.85%。肝硬化的产生使肝脏的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门脉内的部分血流转流到侧支静脉内,使肝内血供减少,而经门脉到达肝内的造影剂量也相应减少,肝实质的强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病灶和肝实质之间密度差异减少而成为等密度。②有些小肝癌病灶血供非常丰富,有门脉参与供血,此类病灶在门脉期扫描时可成为等密度。③肝脏背景的影响。伴有脂肪肝或肝硬化脂肪浸润的病例,肝实质本身的密度较低,与病灶之间的密度差异减小,因而病灶也可成为等密度。④扫描时间的影响。当扫描层面正好落在肝癌病灶密度下降和肝实质密度上升的交叉期时,相当于肝动脉期和门脉期之间的过度期,病灶也可成为等密度,故扫描期的掌握和控制十分重要。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部分小肝癌病灶在门脉期是等密度,或与肝实质密度十分接近,所以我们特别强调肝动脉期扫描的重要性,使小的病灶不致遗漏以及减少定性诊断的难度。

另外,也可有极少病灶在门脉期扫描时呈高密度。一种为伴有脂肪肝者;另一种为伴有影响循环功能的因素,如心脏疾患所致的淤血性肝硬化,肾功能不全等。前者的诊断有一定困难,不易与血管瘤鉴别,因此须密切结合临床资料;诊断不肯定时,可做同层动态扫描,绘制时间-密度曲线,观察其强化过程,有助于鉴别;另外,MR是有效的辅助诊断手段,对于后者来说,动脉期和门脉期的扫描时间均应适当推迟,因按正常时间窗的门脉期在这类病例实际上仍处在肝动脉期,故肝癌病灶可明显强化呈高密度。再者,对鉴别诊断困难的病例,第3期即延迟期的扫有很大帮助。我们遇到3例,门脉期时病灶仍明显强化为高密度,疑为血管瘤,经延迟4min后扫描,病灶密度明显下降。

(4)增强扫描的平衡期:尽管双期扫描在小肝癌的诊断中占有绝对优势,但有时仍有一定难度,故近来有作者采用3期扫描检查肝脏,即在双期的基础上,加做5-10min的平衡期扫描。以往的观点认为平衡期的病灶和肝实质的密度一致而不易检出,因此要避免平衡期扫描。而螺旋CT应用以来因肝动脉期扫描大大提高了病灶检出率和定性准确率,因此在完成肝动脉气和门脉期扫描的基础上加做平衡期扫描仍有一定的意义,主要针对不典型的肝癌病灶,可进一步观察其强化曲线,而有助于定性。另外,有作者认为有些小病灶仅在平衡期扫描被发现,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尚未遇到过。另有作者报道在平衡期扫描病灶边界更加清楚且包膜显示率高于其他两期。根据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一组数据统计,平衡期扫描的病灶检出率与门脉期扫描接近,而远远低于动脉期扫描,因此其在病灶检出方面意义不大,但在定性方面有一定价值,特别是在伴有脂肪肝的病例和双期扫描中CT表现不典型的病例。鉴于门脉期和平衡期扫描对病灶的检出率敏感性差别不大,而后者对不典型病例的定性更有帮助,有作者主张仅做动脉期和平衡期扫描,而免做门脉期扫描,我们认为中档的螺旋CT机,这种方案也可一试。

2.鉴别诊断

肝内占位性病灶在平扫图上无特征性,一般不能做出定性诊断。平扫时有些征象可提示肝细胞性肝癌的诊断,如巨块周围有卫星灶;病灶周围“晕圈征”;肝内占位灶合并肝硬化,临床检查AFP持续阳性。在无禁忌症的病例,增强扫描是必不可少的。但以往常规CT由于扫描速度的限制,完成全肝扫描需5-15min,如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采用的GE9800 Quick CT机,完成全肝扫描为4-6min,因此有些层面落入动脉期,有些层面落入门脉期,而有些层面落入平衡期,一病灶的CT表现各不相同,大多数表现为低密度灶,在定性方面有一定难度,虽然动态CT弥补了CT增强扫描的不足之处,但仍不能控制扫描时期,而且完成全肝动态CT也需1.5-2min,有些病灶的定性仍有困难,螺旋CT的应用能严格控制扫描时期,双期甚至多期扫描可充分反映病灶的血供特点,提高了诊断能力,但由于肝癌的血供有差异,病理类型及细胞分化也各不相同,有时在病理检查中也难以判断,因此其CT表现也各不相同,在此将需鉴别的疾病做一分析比较。

(1)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为肝脏非常少见的良性占位性病变,并非真正肿瘤,其血供非常丰富,在动脉期扫描中明显强化呈高密度,有时还可显示供血动脉,不易和HCC鉴别。但其强化均匀一致,有时可见到中心疤痕组织无强化,呈低密度,但并非每例都能显示。周围的条索状纤维分隔在实质强化的衬托下,有时呈放射状低密度影,但临床上较少见到。在门脉期FNH病灶可持续强化呈略高密度或等密度,而延迟期多呈相对低密度,此时中心疤痕区域可强化,呈相对高密度,可能与其病理结构有关。FNH的CT表现虽无特征性,但根据螺旋CT双期或多器扫描所反映的血供特点,可提示本病诊断,结合临床资料如AFP阴性,无肝硬化病史、年龄较轻等,有助于进一步确诊。

(2)

腺瘤:其血供丰富,肝动脉期扫描时病灶呈均匀强化的高密度,与正常肝组织对比十分清楚。门脉期时病灶可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边界不清,延迟期时呈低密度。如病灶中心有出血,可表现为低密度,无强化。腺瘤几乎都有包膜,包膜的显示有助于诊断。本病主要发生在生育期年轻妇女,与长期口服避孕药有关。结合临床和CT表现一般不难做出诊断。本病有自发出血和恶变的倾向,需手术切除,而FNH无需处理。腺瘤与FNH的CT表现相似,核素胶体金扫描,半数以上的FNH病例有浓聚表现,可帮助鉴别。

(3)血管瘤:除少数纤维性血管瘤外,绝大多数具有富血供的特征。对血管瘤检出的敏感性和诊断的准确性,CT不及MRI。但螺旋CT动态扫描对血管瘤的诊断优于常规CT。直径3cm以上较大的血管瘤诊断较容易,动脉期可见病灶周边呈结节状高密度强化,持续到门脉期甚至平衡期仍表现为高密度,但强化的范围从周边向只能关心不断扩大,最后完全充填。如中心疤痕区域存在,则延迟期也不见充填,始终表现为低密度。对于直径3cm以内特别是1-2cm的小血管瘤,其强化方式多样。动脉期扫描,有的血管瘤尚未强化,有的可见到边缘或中心呈点状或小球状高密度强化,有的血管瘤整个病灶均见强化,尤其是直径1cm左右的病灶。边缘点状或小球状强化十分典型,也最为常见,即使无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也足以确定诊断。如果动脉期某一瞬间无强化,在门脉期有3种可能:①边缘点状强化;②病灶有强化,其密度高于肝实质;③病灶与肝实质呈等密度。前两种表现仍符合血管瘤的诊断标准,第3种表现不易与少血供肿瘤区别,尤其是转移灶,这种情况下,进行同层动态CT扫描或补充作MR的SE序列和动态增强检查,确诊的概率明显提高。若动脉期病灶呈高密度均匀强化,与富血供的小HCC 极为相似。在门脉期,若病灶仍为相对高密度,可判断为血管瘤,多病灶呈等密度与HCC仍无法鉴别,此时延迟期扫描是必要的。须注意,延迟期扫描的定性价值是相对的,该期等密度不能排除HCC可能性。综上所述,血管瘤的强化表现是多样性的,基本可归纳为“早进晚出”或“晚进晚出”,而大部分HCC的强户类型为“早进早出”。有3%-5%的纤维化血管瘤,动脉期的强化不明显,与其他少血管肿瘤的鉴别十分困难,MRI也许有一定的帮助。

(4)胆管细胞癌:好发于肝左叶,发生于周围胆管的病灶都较大,直径常>5cm。平扫为轮廓欠清的低密度实质性病灶,有时可见到高密度钙化影。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较常规CT易显示胆管细胞癌的一些特征,如动脉期病灶仅有轻度强化,从边缘或中心区域开始,强化程度远低于肝细胞性肝癌,门脉期及延迟期扫描时病灶往往仍持续强化,似有缩小趋势,但和血管瘤不同的是病灶始终无充填。另外,病灶中心可见到坏死区,多数病例伴肝内胆管扩张。结合临床无肝硬化病史、AFP阴性者,提示本病诊断。(5)肝硬化结节:肝硬化平扫时表现为多发的略高密度结节影,因缺乏动脉血供,在动脉期扫描时节无明显强化,而门脉期时整个肝脏的密度趋于均匀一致,结节反不明显。但也有较多的肝硬化病例,在门脉期时表现为弥漫分布的低密度节,与弥漫性肝癌难以鉴别。门脉有无癌栓是鉴别的要点,因弥漫性肝癌门脉癌栓的发生率几乎为100%。另外,需结合病史、AFP测定等做出综合判断。单发的肝硬化结节有两种表现,一种为平扫及动脉期为低密度而门脉期为与肝实质密度一致的等密度。另一种为平扫及动脉期、门脉期甚至延迟期均为低密度,与少血供肝癌难以鉴别,需作MRI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一般来说,肝硬化结节在SE序列T2WI上为等信号或低信号,而肝癌病灶绝大多数为高信号,可以此鉴别。

(6)肝脓肿:典型的肝脓肿不难和肝癌鉴别。平扫为界限不清的低密度,中心可见更低密度区,病灶周围可见密度不同的环行带,可以是单环、双环或三环;环可以完整或不完整。动脉期扫描脓肿壁即可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扫描脓肿壁和病灶内分隔可持续强化,而中心坏死区域无强化。不典型的肝脓肿似软组织肿块,与肝癌的鉴别有一定难度,特别是与浸润型肝癌的鉴别较为困难。肝脓肿的早期强化不及肝癌明显,另外,门脉期和延迟期可见到持续强化,病灶有缩小的趋势(因脓肿壁强化后与肝实质密度一致),而浸润型肝癌门脉期时多为低密度,病灶边缘较平扫时略为清楚。此外,结合病史,有无发热、肝区痛、扣击痛等有助于鉴别。

第五篇:CT检查报告单

CT检查报告单

CT号:30216350

姓名:XXX 住院号:0607141 性别:男年龄:62岁床号: 2-1

病区:内科申请时间: 2013-01-04申请医生:XXX 检查项目CT胸部(双肺)平扫10mm/次(16排)

临床诊断发热特征

扫描部位肺部扫描方式层厚:mm 检查所见:

肺窗:双肺下叶见斑片状高密度影,密度不均,边界模糊,左肺下叶为著,左肺上叶舌段见少许纤维条索状高密度影,第11层面右肺上叶见微小结节状高密度影,直径不超过0.5cm,边界清楚。气管、支气管通畅。

纵隔窗:胸廓对称,左侧胸膜见局限性条状软组织影,表明欠光整。左肺下叶见少许软组织密度影。纵膈居中,心影不大,纵膈内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主动脉壁及冠状动脉走行区高密度影。肝内见多发低密度影。

检查诊断:

双肺下叶炎症(左肺下叶为著)

第11层面右肺上叶微小节 考虑良性

左肺上叶舌段少许纤维条索病变

主动脉壁及冠状动脉壁钙化斑

肝内低密度建议CT增强

报告医生:审核医生:XXX报告时间:XXXX-01-05 14:26:14打印医生:XXX 请妥善保存胶片,复诊请带本次及以往所有检查资料;此报告仅供临床参考

肝癌的CT检查影像表现有哪些[推荐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