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公司职工龙虎山游记
编辑:沉香触手 识别码:20-629963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11 15:40:1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公司职工龙虎山游记

公司职工龙虎山游记

为了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市公司于今年5月组织部分职工前往江西龙虎山景区旅游。参加旅游的职工共51人,主要是2013年度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先进集体的代表。这次职工旅游活动由公司工会组织开展,工会主席亲自带队,为期两天。

龙虎山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地两项桂冠的获得者,位于江西省鹰潭市东南20公里处贵溪市境内,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据道教典籍记载,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景区丹山碧水的自然美景、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崖墓悬棺的千古之迷,让游客心旷神怡。这次主要游览了上清古镇景区、龙虎山景区,参观了地质博物馆及道教博物馆,并观看了具有“千年之迷”的龙虎山悬棺吊棺表演。

5月19日清晨6时,大家乘坐公司旅游大巴出发。宽敞的车厢内,大家一路欢声笑语,很多女职工都带来了各种水果零食,相互邀请品尝,男职工们也大多来者不拒,乐得沾光。当接近皖赣交界,叠

翠的群山扑面而来,随着大巴车在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上急驰,窗外不时掠过错落有致的村庄、田野,还有雨后湍急的山溪。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这次行程的第一站――鹰潭市。然后就是吃午餐,菜很简单,口味与铜陵差不多,特别是有一道油炸小鱼,入口酥脆、味道鲜美,说是来自芦溪河。午餐后,即刻前往号称“九龙聚会之宝地”的上清古镇景区,游览明清建筑,这些古民居和古店铺街道虽然大部分是用现代钢筋水泥重建的,但却是古风依然,街道两旁的商铺摆满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一些性急的女士忍不住开始出手了。

穿过古街道,就来到天师府景区。不少人都知道湖北武当山是中国道教圣地,但导游却告诉我们,江西龙虎山是中国道教文化的发源地,天师府就是历代道教天师生活起居、祭祖之地,正门大殿古色古香、气势不凡,许多职工纷纷举起相机、手机拍照留影。

前往上清宫要走过一段弯弯曲曲的山路,一路上两边长满许多正处盛花期的板栗树,当地的板栗很有名气,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无缘品尝。进入福地门,游过下马亭、钟鼓楼、东隐院,就来到上清宫,这里有座伏魔殿非常出名,读过《水浒》的人都知道,水泊梁山后来的一百单八将,就是原先被洪太尉从伏魔殿里的镇妖井里放出来的妖魔。随着导游的讲解,大家不由得朝井里看,不知里面还有没有

妖魔?

游过上清宫,便乘车抵达鹰潭市月湖区,入住远达商务大酒店。客房均为标准间,卫生和设施条件不都不错。紧挨酒店的是鹰潭客运站,一些搞运务和站务的纷纷跑去参观,虽然停车场很大,但站房很小,线路、班次也不多,感觉不如我们的车站。晚餐是10人一桌八菜一汤,荤素搭配,也不知是累了饿了,还是饭菜可口,大家吃得还真香。晚餐后,大多数人都跑去逛街购物,因为他们要为同事、为家人带回礼物!

第二天一早,乘车约30分钟,前往这次旅游的主要目的地――龙虎山景区。一下车,顿觉太阳耀眼,晒在身上火辣辣的,女士们纷纷打出各色各样的阳伞,放眼望去不失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些男士也到路边的售货停去买遮阳帽,有买礼帽式的,有买牛仔式的。这次也兴致勃勃参加旅游的赵总却买了一顶旧式麦秸草帽戴在头上,说是要像个老农,但大家都说不像。

来到龙虎山景区大门,首先安排集体合影,然后坐船横渡过芦溪河,沿河步行游览区内景点。一路上大家一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仙山的美景,一边仨俩结伴拍照聊天。刚走出几百米,忽听说少了一人!领队和几位公司领导立刻让大家停止前行,查明情况。原来先过河的一些人在河边摄影点拍了“立等可取”的照片,总站管理科的王桂文可能是等照片落了下来。正巧旁边有园区工作人员停放的摩托车,经协商借用一台摩托车由辛吴刚、余世竹骑车去接,当看着三人挤作一团骑在车上远远而来时,大家都笑了。

接着继续游览,这里的山景虽然也很美却并无特别之处,比如象鼻山,很难与桂林的相比,但这里的“无蚊村”却是远近闻名。无蚊村位于泸溪河东岸仙水岩景区的许家村,共有50来户人家200余人,历来靠打鱼、种田为生,该村依山傍水,峰峦秀丽,村内树木葱茏,特别是香樟树很多。这个村子有一奇特现象,就是没有蚊子,因此被称为“无蚊村”,是极为理想的避暑胜地。该村为何没有蚊子?相传和这里流传的“张天师驱蚊孝母”有关。但究竟为何至今仍是个谜。

沿途路边随时可见村民卖小吃的,各种小吃中有一样我们大多没见过,叫做“炒鸡蛋”,这可不是我们做菜时常见的炒鸡蛋,而是将带壳的整鸡蛋放在食盐里加火干炒,大家都觉称其,不知有没有谁买来尝过。

虽然“爬”了近一个小时山路,但并不陡峭。有人听说是游龙虎山,以爬黄山、九华山的经验做好了心理准备,结果这次全程也基本就没爬山感觉,陈东带上的登山杖也一路背在包里没派上用场。

别说,这游览线路安排的还真人性化,刚刚大家感觉有点累的时候,就到了一个游览车站,大家纷纷登上小火车开始坐车观光。说是小火车,只是一辆外形象火车头的电瓶车,牵引着几辆敞蓬车斗而已,并且只是在公路上而不是在铁轨上跑。

小火车载着我们来到芦溪河竹筏漂流码头,由于每条竹筏只能上8个人,公司领导让大家分好组后,就纷纷登上竹筏,因为是顺流而下,每条竹筏上有两位船工主要是用长长的竹杆控制方向。由于前段时间连连下雨,河水上涨显得河面很宽。我们的竹筏刚驶入河面,远处数条小小的竹筏争先恐后地朝我们划了过来,只见窄窄的竹筏上,坐着一位女子,一边双手努力地划着,一边朝我们不停吆喝叫卖,到了跟前才看清,她们每人面前都放着一个小炉灶,灶上面的锅里是“炒鸡蛋”,小竹筏上还摆放着其它的小吃,船工说,这是“水上超市”。河面上有十几条竹筏,再加上“水上超市”的小筏子,与山水交相辉映,真是十分壮观。

在我们答应每人交费10元后,船工开始为我们讲解沿岸的景点。放眼一望,这里还真有点象桂林的漓江山水,只是略逊一筹,另外不同的是,漓江山水是石灰岩地貌,而这里是丹霞地貌,大多山石都呈现红色,与漓相比别有景致。芦溪河略显浑浊,是近期连连降雨所致,导游说大多时间芦溪河水清澈见底。两位船工,一位负责撑筏,一位滔滔不绝地为我们讲解,不时还唱几句当地山歌,很是卖力气,河面上船工们的山歌此起彼伏,大家也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传来一阵阵掌声、笑声。

结束了漂流,我们期待的重头戏就要开场了,这就是仿古悬棺吊棺表演。我们从观景河岸向对面望去,只见对岸的仙水岩峭拔陡险,岩壁光滑平展,岩脚下便是泸溪河,临水悬崖绝壁上市满了各式各样的岩洞,隐约望见还有些岩洞口或钉木桩,或封木板,据说以前每个岩洞都放有棺木,这就是崖墓,或称为悬棺,距今已有2600多年,龙虎山的崖墓堪称中国一绝。这时,飞云阁里的配音解说响起,告诉我们:崖墓葬是古越、僚人特有的一种丧葬形式,也是我国多种葬法中最古老、最特别的一种丧葬形式。古人经受了太多的战争和灾害之苦,梦寐以求的就是宁静和太平,先辈的遗愿选择了将祖先安葬于凌空绝壁之上的崖葬,让祖先在一个青山怀抱、碧水环绕、宁静幽美的环境中得到永远安息。当时的人坚信:“弥高者以为至孝,高葬者必有好报”,他们就把祖先的棺椁抬上溪流边陡峭的绝壁,放置在几乎与水面垂直的天然岩洞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独特的悬棺景观。

由于龙虎山崖墓下临深渊,地处绝壁,悬棺是怎样安放上去的,千百年来的神话传说一直都是个谜,仿古悬棺吊棺虽然充满了惊险和艰辛,但也是后人想象出来的模拟表演。为了解开这个千古之谜,龙虎山管理局悬赏30万元,却至今没有得到一个入情合理的解释。

当飞云阁前的声声爆竹响起,唢呐奏出了道家乐章,表演者便自峰顶轻轻腾空跳起,沿着垂直悬挂到江面的绳子攀缘而下,灵活的身躯在空中表演出许多令人惊叹的高难度动作:一会儿似狼奔豹突,一个倒栽葱滑下三、四米;一会儿如春燕展翅,矫健的身形横挂在绳索上;一会儿如猿猴攀缘,手展彩绸当空舞。当他们下滑到接近削壁中间的岩洞时,只见他们剧烈地摇晃绳索,借着惯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窜入洞中。然后是楠木悬棺从河面上的小船上缓缓升空,上升到接近洞口时,岩洞里的人用短索牵引,小船上的人则大幅度地摇晃绳

索,借着悬棺在半空中左右晃荡的惯性,找准时机,上下合力把悬棺送入洞中。这些精彩的表演对表演者来说可能是熟能生巧而驾轻就熟,但参观者却觉得惊心动魄,提心吊胆地为他们捏着一把汗。每当他们完成一个动作,全场都会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和赞叹声以表庆贺。据说三位表演者都是当地艺高胆大的药农,祖祖辈辈都以采药为生,在他们身上,或许能找到千古难谜的答案

在水仙岩看吊棺表演,当地人称为升棺--“升官”之谐音也,而表演结束后,表演者要将棺木降下来,又被称为降棺--“降官”,所以,当官的人只能看升棺,如果看了降棺是不吉利的。有趣的是,在我们等候表演开场时,有几位职工跑去打牌误了看升棺,赶来时正巧开始降棺,引起大家一阵轰笑。

看过仿古悬棺吊棺表演后,又前往龙虎山地质博物馆参观。博物馆收集了大量的标本及展品,通过图片、文字、三维图像,立体模型、实物标本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了龙虎山丹霞地质地貌景观类型、地质成因及演化过程。丹霞文化展示区又给我们增添了几分好奇与神

秘。导游告诉我们,龙虎山是中国悬棺葬最早的发源地,26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古越人利用天然绝壁上的洞穴做墓室,棺木是整木刳成的。目前,发现保存有十多具古干尸。放置在大厅里的两具干尸,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都纷纷靠近躺在玻璃棺木中的干尸,想近距离目睹这“千年干尸”的庐山真面目。

至此,我们的游览基本结束了,吃过中餐后,我们就踏上了归途。

第二篇:龙虎山游记作文

龙虎山游记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龙虎山游记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龙虎山游记作文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是当年刘禹锡写的《陋室铭》中的两句话。不错,龙虎山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一代天师张天师隐居和炼丹之地。名为龙虎山是因为山门口有两块大石头,一块像勇猛的白虎,一块像腾飞的蛟龙。

龙虎山兼有小桂林的美称。今日看去,果然名不虚传。

龙虎山中,最著名的要数无蚊村和千古之谜墓崖群了。

无蚊村,真的没有蚊子吗?进去看看就知晓。找了半天,果然一只蚊子也没有。但是,老鼠、苍蝇却随处可见。为什么没有蚊子呢?因为那儿有一种奇特的植物,会散发出一种醉人的香气,人和家畜闻了没事。如果蚊子一闻,就会一命呜呼。不过,当地也有传说:因为张天师住在这儿,所以蚊子就没有了。可见这里人对张天师多么崇拜!

看完了无蚊村,就去看看千古之谜墓崖群吧!

据说,在龙虎山的一座山峰旁,四面环水,到处是断崖绝壁,山上有很多洞穴,里面有很多棺木,可科学家们就是不知道古人是如何把棺木运进洞的。我想,说不定以前人们发明了一种可以向上飞的东西,把棺木运进去的吧!再说这规模,这里可是中国最大的古墓群之一,不亚于武夷山。当然,想要看到棺木,还要坐竹筏。

坐竹筏对我来说可新鲜了。首先,要穿好救生衣,以防万一;然后脚要踩在竹筏的缝隙边上船;最后,我们起航吧!上了竹筏你得光着脚,因为竹子就是竹子,它中间有空隙,会漏水,会把你的鞋袜弄湿。龙虎山脚下的水碧清,澄澈见底。一阵阵风吹过,凉爽至及。把脚放在水中,那种舒服的感觉,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山上有很多怪石,有的像一把金枪,高耸入云;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关着门不出来;还有的像大地之母,闪烁着慈爱之光……其中最绝的就是象鼻山,好似一只大象,耷拉着脑袋,在低头呻吟,可有趣了!

夕阳西下,我们伴随着潺潺的流水,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龙虎山。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创造了这么多神奇的杰作。下次有机会,我一定要再来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龙虎山游记作文2

今天,去龙虎山玩这件事我已经期待许久了。为了这次龙虎山游玩,我做了许多准备。我们就去瞧一瞧吧!

我们在导游姐姐的带领下,先到了仙宠乐园。我们一进去,看到的就是猴园。一眼望去,只见一群猴子,蹲在笼子边缘,和门口的石狮子一样神气十足。有的猴子在石头上跳来跳去,好像在捉迷藏,可爱极了。有的猴子在笼子里东张西望的,似乎在说:“瞧,他们是谁,长得真好看!”其中两只猴子长着黄色的光滑整齐的毛毛,就像一位仪态端庄的女士,紧挨着女士的是一位彬彬有礼的绅士。猴园的左边,还有一群住在百禽园里的小动物。

我们走进百禽园的大门,看见一只山鸡站在小茅屋边上,它觉得自己是位勇士,一下子从百禽园的这头飞到那头,虽然不够敏捷,但最后一个动作可潇洒了。这只山鸡不小心飞到了孔雀的`领地,孔雀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吓得从小木屋里窜出来。这时,孔雀发现是不速之客进来了,于是将山鸡围了起来,可怜山鸡变得无处可逃了.....孔雀屋旁的小池塘里几只不知名的鸭子在水里游来游去,那雪白的尾羽在池塘里荡起了层层波纹。仙宠乐园里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动物,还有小丑表演,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朋友们,请你自己去参观吧。

参观完仙宠乐园,我还和妈妈去漂流了。刚开始我们都不会划皮划艇,急躁的我和妈妈生气,说不划了。这时妈妈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办法努力做好,遇到困难决不放弃。听了妈妈的话,我静下心来,一边看别人操作,一边努力自己探索研究,终于我和妈妈也学会划皮划艇。

今天真是开心快乐的一天!我既学会一项本领,又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不懈地想办法,努力做好!

龙虎山游记作文3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县,因为山有左右两峰对峙,左峰昂立如虎,右峰蜿蜒似龙,龙盘虎踞,气势非常雄伟,因此得名“龙虎山”。

我们一家人先坐车抵达了游客中心,买了票,坐上了小火车形状的观光车。妈妈说“我们到象鼻山去玩吧!”,我说“好的。”我们坐车来到了象鼻山,那座巨象放佛在用那长长的鼻子吸取天地间的精华。

然后我们来到了许家无蚊村。在这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山中小村里,一年四季简直没有一只蚊子,我很好奇:当地人是采用什么方法驱蚊的呢?,导游告诉我:“无蚊村的村民有一个传说:第30代天师张继先陪伴母亲在龙虎山游玩,夜间投宿许家村,正值炎热的盛夏,蚊虫甚多,张母被叮咬得难受,张天师利用法术将蚊子驱逐,从此许家村再无蚊子。”

接下来,我们到了龙虎竹筏码头。一丝微风吹来,凉快极了。我买了一把竹水枪,那水喷在身上还怪凉爽的。这时竹筏到了,我登上了竹筏,穿好了橙色的救生衣。看见眼前的大山逐渐退去,我惬意极了。不知不觉就到达了终点——仙水岩游览区。正好赶上了升棺表演。一个身强力壮的叔叔拴着绳子,渐渐从山顶走下来。啊!他的身体悬空了,拉着绳子缓缓下降。仔细一看,他居然是倒挂在绳子上,还翻起了筋斗。我为他捏了一把汗。他在一个岩洞边慢慢停止,钻了进去。他的助手划着船来到了这里。他放下一根绳子,让助手把棺材吊在上面,慢慢拉起。这时他的另外一个助手也跳进岩洞,把棺材拉进岩洞。这时表演结束,他们便慢慢把棺材往回收,准备下一次的表演……

我们又吃了些晚饭,买了些特产。一天的行程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龙虎山……

龙虎山游记作文4

八月,一个炎热又快乐的日子,妈妈为了抓住暑假的尾巴,带我去了龙虎山。那是一个充满韵味的地方,兀立的山石,斑驳的古街,清澈的河水,还有那如织的游人,让我兴奋不已。

在妈妈的带领下,我们先参观了一座座古朴又威严的道观:正一观、天师家庙、上清宫…据说龙虎山是以道教著称,相传还有一个张天师在一口井中练出仙丹,然后修道成仙,我百思不得其解,难道这山上真的神仙吗?山中常常看到小松鼠。它们一觉得安全了便偷偷溜下来捡游客留下的零食。它捧着零食吃得津津有味的,可只要游人一靠近它,它便刺溜一下蹿到了树梢上,任凭你百般诱惑,它也不上当,是不是很可爱呀!

我最喜欢的便是那条芦溪河,它绕着龙虎山静静地流淌着,就像一条银色的丝带。我们坐着竹筏,一边吃着这里的特产——板栗小粽子,一边玩着水,真是无比自在呀!芦溪河的水是那么的绿,绿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许多鱼儿在水中嬉戏着,在阳光下银光闪闪,我禁不住大叫起来“妈妈,看,鱼——鱼——鱼——”天空中偶尔传来几声鸟叫声,好像在和我一起欢呼,它们也许正等着美餐一顿吧。坐在竹筏上欣赏龙虎山又是另一番滋味了。象鼻山,宛如一头大象伸着鼻子到河中吸水;蜡烛峰静静的耸立在远方,神秘而威严;狮回头,像极了一头回头张望的狮子,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各种造型的山石,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山是那么绿,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让人真想永远留在这里呀!可惜要开学了,我得跟着妈妈回家了。不知道明年的暑假妈妈会带我去哪呢?

龙虎山游记作文5

走出门,就与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撞了个满怀,空气中还掺杂着一股桂花的芳香。早晨,真令人神清气爽!

就这样,我们在温暖的晨光中,开启了前往龙虎山的旅程。尽管山路崎岖,但这仍没有影响大家的好心情,一路上欢歌笑语,就连路旁的花草树木也加入到我们的行列,在清爽的晨风中发出“沙沙”的歌声。路边的野菊也不甘示弱,在“沙沙”的音乐声中随着晨风跳起了优美的华尔兹。

走进龙虎山,鸟儿在枝头啼啭,似乎是在向我们表示欢迎。在不远处的石阶上,一只小猴子坐在上边对着过往的游人伸手,像是在讨要食物,我连忙从包中拿出一根香蕉递给了它,它迟疑了一下,便用手接过香蕉,爬到了树上。我注视着它,只见它把得到的香蕉给了树上一只更小的猴子,由此可见,猴子之间是多么地友爱。

沿着石阶向龙虎山深入,就来到了猴子“陆军”的地盘,只见它们调皮地站在树枝上,抓着藤蔓在树枝间轮流荡着,就这样你荡来,我荡去,山谷间充满了它们“叽叽”的嬉笑声。看着它们玩得这么开心,我也想变成一只猴子,加入到它们的行列中,与它们一同玩耍,一同欢笑。

沿着石阶继续向前走,就来到坐船的地点,在这里,你可以观赏到猴子“水军”的领地。

竹筏沿着清澈的河水顺流而下,河水像一面明镜一般照映水面上的一切。突然,一只猴子游到了竹筏旁,飞快地夺走了我的半包花生,等我反映过来,它已坐在船舷上吃着花生。就在我准备将花生夺回来时,它却双手合十,用一种乞求的眼神看着我,我哭笑不得,只好将剩下的半包花生拱手送猴了。

在河中游泳的猴子们像一个个淘气的孩子,它们一会儿钻进水中,一会儿又爬到船上,一会儿又趁你不备,悄悄地将你身上带的食物“偷”走,当你想夺回它“偷”走的食物时,它就会露出一种无辜的眼神,让你心生怜悯,不忍心夺回。

就这样,在淘气、可爱的猴子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之中,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

第三篇:龙虎山

龙虎山

鹰潭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全市总面积3554平方千米, 人口120万.,辖贵溪市、余江县、月湖区和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鹰潭是在1979年设市,1983年升为省辖市。鹰潭原属于贵溪下管辖的一个县,县内有个深潭,在深潭顶端常有老鹰盘旋而取名为鹰潭。市树为樟树,市花为月季花。鹰潭是江南重要的交通枢纽。浙赣、皖赣、鹰厦三条铁路干线在鹰潭纵横交汇,贯通大江南北;206、320国道和311高速公路(沪瑞高速)横贯全境,迎来送往四方宾朋。因此,鹰潭有“火车拉来的城市”之说。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途中,经过鹰潭火车站时,下车与鹰潭市领导交谈,小平指出:“鹰潭是个好口子!”可见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鹰潭是中国新兴的铜业,被誉为“中国铜都”,有亚洲最大的铜冶炼基地。同时,鹰潭的眼镜业也是很出名的。鹰潭是新兴的旅游城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最有名的要数龙虎山了。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区南郊二十公里处,是中国道教发祥地,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10年7月,龙虎山和龟峰一起被成功地申请为世界自然遗产地,这样一来我们江西就有了两个世界自然遗产了。整个区面积200平方公里,素有“神仙所都”、“人间福地”之誉。它有三绝:道教文化,丹霞地貌,悬棺表演。中国古典名著《水浒》第一回就以生动的文字描写过这里的景色。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东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来此炼丹,丹成而龙虎现,故改名为龙虎山。之后,张道陵精诚修道,创立了道教。道教天师在这里承袭了63代,历1900年,是我国一姓嗣教时间最长的道教,素有北孔(孔夫子)南张(张天师)之称。龙虎山景点主要有:仙水岩,上清宫,正一观,天师府等。

我们今天的游览行程是这样的,先乘坐小火车游览路途景观。在小火车上有景区讲解员为我们做专业介绍。我们中途不停,在终点站下。之后,乘四五十分钟的竹筏观看芦溪河两岸的美景。乘竹筏大家要小心别把鞋弄湿了,以防万一,如果有农夫卖鞋套的就可以买些。另外,坐竹筏时我们得把救生衣穿上。芦溪河发源于武夷山脉的原始森林,在鹰潭市余江县境内注入信江,再由信江注入鄱阳湖。总长286公里,流经景区43公里。在竹筏上可观看被当地人俗称为“十不得”景,如:“云锦披不得”、“蘑菇采不得”、“玉梳梳不得”、丹勺盛不得”、“仙女献花配不得”、“尼姑背和尚走不得”等。此外,我们还可看到龙虎山有名的无蚊村。并且,在崖壁上我们可以看到著名的悬棺。竹筏后,要走一小段的山路,我们先吃饭,再返回观看(10:00,14:00,16:00)的悬棺表演。然后再游览其他景点。在龙虎山,有三道名菜,分别是天师豆腐,板栗烧鸡,芦溪鱼。等会,我们可以尝尝。(叮嘱老板要有这三道菜)

五斗米道的发祥之地——正一观

鲁迅先生说的好:中国根底全在道教。而中国道教发祥地就在龙虎山麓的正一观原址。第四代天师张盛回龙虎山,为祭祀祖天师而兴建起“祖天师庙”,“天师庙”也几经修葺,名称也多次更改,明嘉靖时改为“正一观”至今。现在的“正一观”,是在原址按宋代建筑风格重建,并吸收了明、清时的一些合理建制和艺术特点,整个建筑灰瓦白墙,古朴典雅,气势雄伟,仙骨傲然。

华夏唯一的仙家府地——天师府

天师府是历代天师生活起居和祭神的地方,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是一座王府式的道教建筑群,作为道教领袖的私第园林,在中国绝无仅有。

中国道教的神仙都会——上清宫

上清宫是历代天师阐教演法、授录传度和历代高道修身养性之所,素有“道教总会”、“神仙所都”、“百神受职之所”的美誉,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中108将就诞生于此。现在的上清宫,巍峨壮观,庄严肃穆。

第四篇:龙虎山(模版)

试析龙虎山道教文化的旅游价值

[摘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全面深刻地认识龙虎山道教文化底蕴,合理开发利用道教文化旅游资源,能够有力地推动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该文将龙虎山的道教文化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研究,依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考察资料,在简要阐明天师道的重要历史地位和广泛社会影响时,叙述了龙虎山天师道起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并对龙虎山的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作了深入发掘和全面梳理,并初步分析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该文认为神秘的道教文化应成为龙虎山景区的文化主题,底蕴深厚的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也应是景区旅游业发展的资源优势.然而,龙虎山在开发利用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景区从业人员自身道教文化修养不高,旅游资源开发者无力深入挖掘资源中蕴涵的文化精髓;导游员也不能了解道教文化旅游产品中的天师道文化内涵.出现龙虎山旅游区文化主题模糊,道教文化旅游氛围淡化的现象.据此,作者认为龙虚山旅游的发展应着重提高景区从业人员的道教文化修养、将景区文化主题心安理得位于天师道文化上,并全方位地把道教文化旅游作为景区支柱产业来建设,加速龙虎山旅游业的发展.[关键词] 龙虎山;道教文化;文化景观;文化产业;文化遗产保护。

一:龙虎山道教的历史沿革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它对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素有中国道教发祥地、正一道祖庭之称的江西龙虎山,以其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统领天下道教事”的宗教地位和“北孔南张”的天师世家声誉,吸引了各地方士及高道来此修炼。经过1800余年的道教文化传承,正一道在道教经书、符篆治病、斋醮仪式、道场艺术、修炼方法、人物活动、宫观建筑和神话故事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宗教典籍,形成了底蕴深厚的道教文化。

一、提高对保护道教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2001年中国社科院哲学所胡孚琛研究员提出“新道学”的概念,随后他又指出:“要进一步集古今中外文明精华,创立有时代精神的新的道学普世文明,作为人类在21世纪唯一可行的文化战略”。中外学者在道学理论上创新和发展,为新时期道教与时俱进,服务社会,促进人类进步指出了方向。龙虎山道教文化是中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要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国家中心主任田青先生说的,一个中断了历史记忆的民族是不会有辉煌未来的,我们现在很多人脑袋里只有“现代化”三个字,我们高呼着现代化的口号不顾一切地拼命往前跑,这样的话可能我们跑到终点,我们现代化了,但是我们是不是中国人都不清楚。生物有基因,生物基因决定一个生物的生命特点,文化也有基因,文化基因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至于一个地域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属性。龙虎山道教文化决定了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的特质和属性,是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的灵魂和“名片”。因此,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道教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必须有足够的重视。

二、加强道教自身建设,培养既具有坚定信仰、又掌握了专门技艺的道教领袖和专门人才

道教自身的建设,首先是道教人才的培养。龙虎山历代天师都十分注重自身道性的修炼,并且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道性高洁、道法精深的高道。龙虎山之所以能成为中国道教祖庭,统领道教数百年,正是有这样一批高道,以及在中国道教教育和文化中的杰出地位。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宗教也同一个团体一样,其繁荣与衰弱与领导者的水平密切相联系,因此道教人才,特别是领袖人物的培养至关重要。鹰潭市、龙虎山要十分重视道教人才培养,特别是道教领袖人物的培养。要创造条件,提供平台,有意识地推出道性高洁、道法精深的“天师”。“天师”要注重自身的修持和形象,穿道袍、说“道话”、树立权威。

二: 道教文化在旅游中的发展和影响

一、挖掘道教文化内涵,将道教文化展示与道教文化旅游开发结合起来

传统文化与精神文化是无形的,但仪式感很强,只有在展示中才能有所形化并有效保护。因此“展示”是保护和传承道教文化的重要措施,更是将其“形化”成文化产品的重要手段。

我们认为以下这些应是需要认真挖掘并予以展示的:道教哲学、道教的方法论、辩证法。道教宇宙学说对自然本原的认识,包括道教的自然观、人地观和人生观;道教建筑与园林;天师世袭文化。世袭63代的天师世家,已有1800多年,有“北孔南张”之说;道教养生文化(神仙养生文化);道教文学艺术,包括道教音乐、舞蹈、雕塑、绘画、文学、戏剧等;道教的神仙信仰和鬼神崇拜文化;道教斋醮法事文化;道教节庆礼仪文化;天师饮食文化;道教堪舆文化等。

文化展示实质就是无形的“文化”向有形的“文化产品”的转化过程。例如:道教文物、艺术品的展示(展览);道教音乐、戏剧表演;推出道教音像、图书、影视作品;道教的节庆活动和法事观礼;道教养生、健身和修炼;道教文化的研习,修学和培训;道教宫观府第参观探秘;道教旅游纪念品的生产;道教饮食所表现出来的选料(禁忌)、菜名、摆放、器皿、制作和餐饮环境等等。

道教文化的展示,同样存在创新的问题。龙虎山青萍剑已失传、武当已占据了武术的制高点,但我们可以将道教功法和道教法场舞结合起来,创造“道舞”。少林寺的《禅宗·音乐》大典,成为中原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龙虎山·道舞》的创作与演出,一定会产生同样的轰动效应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以养生为发展道教文化的突破口

道教非常重视养生,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重视自我修炼,祛病强身,因此养生健身是道教最接近大众,最具有实际意义,最具有生命力的部分,也是道教回归社会、服务社会,求得发展的突破口。

道教养生以道教内丹学为指导,包括养身和养心两个方面,谓之“性命双修”。“来龙虎山做神仙”的养

生保健游,融旅游和医疗保健为一体。坚持“养生必先养心”、“健身必先健心”,从心态平和入手,将修炼 养生功法和体育运动相结合,与健身和娱乐相结合,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

天师道一直把房中术作为养生修炼的重要方法,因此谈“养生”回避不了房中术。道教的房中术是指

古代与医学相结合的,通过对性生活的调节以养生保气、益寿延年之术,是围绕养生进行的“行道”之举。因此必须为其正名,还房中术本来面目,给于科学的正确的评价和认识。

三、加强宫观建设和道教遗址保护,整治宫观周边环境

宫观建设的重点是上清宫二期工程应尽早上马。上清宫一期工程已给上清宫划出了大致的轮廓,但离 “天下第一宫”、“神仙所都”、“百神受职之所”甚远。

留候家庙又称祖天师庙,是天师道启源观堂之一,目前族人已自行修复,香火甚旺,但仍显得窘迫和 简陋,现庙周围已留有空地,应积极恢复原头门、二门及附属建筑。

上清镇保留了多处与天师后裔有关的“留候第”等古建筑,多已衰败,有些已近倒塌,应有计划地加以 保护和维修。

炼丹岩、水帘洞、濯鼎池、飞升台等道教遗址仍处于自然状态,应树立保护标志,划出保护范围。

宫观周边环境整治的重点是天师府和上清宫周边地区。整治要纳入上清镇总体保护规划中,以形成特有的道教氛围和环境。

四、建设良好的道教文化生态环境

1.龙虎山、泸溪河自然环境的保护。道教以修炼为最高境界,丹霞地貌“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正是道 教理想中的修炼之地和追求的理想世界。龙虎山崖壁上不时出露的悬棺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祖天师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才选定龙虎山作为道教的肇基之地。杨明德教授指出:丹霞景区的宗教文化、摩崖书画石刻文化、寺庙建筑文化、墓葬文化、以至附会文化,其产生、形成和发展总是与丹霞景观自然属性联系在一起,这些文化景观反过来又融合渗透到了丹霞地貌自然景观中,并赋予了景观特有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景观高度的“天人合一”的特色,因此保护龙虎山自然景观不仅仅是保护它的自然风光,更是保护它所承载(融入)的道教文化,这是龙虎山自然景观保护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2.上清古镇保护。上清镇是龙虎山道教宫观府第的主要所在地。保护上清镇不仅是保护宫观府第,更是保护道教依托的社区和人文环境。上清镇的保护,一是保护它具有特色的空间环境(结构);二是保护传统民居建筑特色;三是保护别具一格的古代水系;四是保护并弘扬古镇文化。保护坚持以“点”(宫观府第、历史文物)为基础,以“线”(水系、历史街道)为纽带,以“面”(历史街区)为突破口,以“镇”保护为终极目标,强调历史真实性、风格完整性、生活延续性和人文自然融合性相统一。

3.服务社区,服务民众,处理好百姓进香和宫观旅游之间的关系。社区和广大民众是道教文化得以延续和生存的社会基础。在民间,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对福、禄、寿、财等等利益的欲望与渴求,仍在通过烧香、许愿、布施等等途径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慰藉。而这一切正是道教应该做、可以做、必须做的事情。

为此必须改变观念,将服务大众百姓放在第一位,不要只看到游客口袋里的钱,而舍本求末,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国内外不少寺庙、道观,不但不收门票,还提供免费的导游和咨询服务,看似少收了门票,实际上吸引了游客、扩大了影响,收入反而大大增加。

4.扩大对外合作,提升景区开发与保护水平。龙虎山,顾名思义,就是藏龙卧虎之地。水浒开篇“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蔚误走妖魔”的镇妖井就在上清宫伏魔之殿中,吸引着游客都想看看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是怎样从井里冲将出来,变成梁山一百零八将搅得天下大乱的。依托名著效应,以水浒为纽带和“水泊梁山”的合作将是龙虎山旅游业可以做大做强的好题材。

“和平、发展、健康”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主旋律,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这就为龙虎山养生保健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坚实的基础。依托龙虎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和养生文化,联合打造独具中华特色的养生度假胜地大有作为。

“天下道教是一家”。以弘道扬法为纽带,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国内著名道教胜地、宫观的合作。境外合作主要是华人圈的合作。和香港、台湾道教界的合作应做为重点。宗教应在加强海峡两岸合作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5.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体系。

(1)政府主导。增强政府的责任感,将保护文化遗产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保护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2)制定龙虎山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条例和保护规划。(3)建立文化遗产展示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4)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5)建立保护资金(经费)的筹措、管理和使用机制(制度)。(6)建立龙虎山文化生态保护区。2007年文化部开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的试点工作,龙虎山应积极争取申报。

(7)建立文化遗产分级保护制度,努力提高保护等级。目前龙虎山文化遗产保护级别偏低,没有一项列入国家和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为此应积极申报,提高保护级别。(8)开展文化遗产日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国内外活动。(9)建设好龙虎山道教网,利用网络现代化信息技术,扩展和保护道教文化网络空间。

(10)建立中国道教文化研究院和龙虎山道教文化博物馆。(11)建立文化遗产的媒体宣传、报导机制。(12)建立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培训机制。

三,龙虎山道教文化的旅游价值

近些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休闲旅游、追求精神享受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伴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对外开放的扩大,许多海外游人纷纷到中国旅游观光。他们除了欣赏享受自然风景的优美外,游览人文景观、感受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也逐渐成为旅游的热点,而道教名胜旅游便是其中的重要部分。道教是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的传统宗教,迄今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民族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北京白云观是道教全真龙门祖庭,誉为“天下第一丛林”,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慕名而至。那么道教这一人文景观有哪些旅游价值? 本文仅以北京白云观为例,试作探讨。

一、独特的宗教义理给人以智慧和启迪

道教以追求长生久视、重生恶死为核心信仰,以尊道贵德为根本义理,崇尚自然,教人无为不争,淡泊名利,主张清心寡欲,致中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社会人伦道德方面,奉行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苦己利人;在处世方面,和光同尘,事过境迁,心不着物,功成身退。这些独特的义理所包含的道教智慧,对于拯救现代社会之流弊,纠正现代文明之误区,大有裨益,对于生活在物质文明发达、充满激烈竞争时代的人们,无疑有很大的意义。

二、容人个性

一个人有个性,并不是坏事,比有任性好,容人个性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能够接纳各种不同性格的人。这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处世艺术。当今是科学进步,人才辈出的社会,大千世界人才多,个性鲜明,棱角分明,加之改革 开放思想多元化,民主、自由人人向往,直接影响庙中道众。在这种形势下,庙中应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如庙中的管理、道教文化研究、道教音乐、道教武术、道教经韵、医术与针灸、易经研究、绘画与书法等传授与研

究。在广招人才的同时,对道众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尽其能,共同团结在一个祥和的气氛之中,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奋进。

我们身处涂山禹王宫,虽说道众不多,真正团结一致,为庙中服务,是很不容易的。当然真心修道者也不乏其人。从长远来说,庙中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它能体现住持与道众双方的意愿。人际关系(师徒关系、道友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对周围的人来讲,既是一种反映性结果,又是一种触发性刺激。住持和管委会一班人,应该虚怀若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让自身的良好的品德去影响和带动他们。对禹王宫来说,是聚集群体之处,由于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矛盾在某种情况下,处理不当,可能会被激化,表现为当面顶撞或背后辱骂。此时庙中领导班子应有宽容人的度量和平等待人的态度,待了解情况后,再与对方交换意见,帮助对方找出并认识自已的错误所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对方被你宽容豁达的品德所感动。如果对情况不明时就施压,不讲一点领导艺术和策略,势必会出现抵牛现象,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因此,要求庙中领导班子与道众均应珍惜相聚之缘分,努力学习,扩大知识面,加快个人修养,提高个人素质,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禹王宫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启迪:过分物质追求和享受会使人陷入精神失落,过分掠夺自然资源,会受到自然无情的惩罚。徜徉在白云观内,除了清静、庄重、肃穆的宗教气氛,还使人感到独特的道家文化气息。无论是仔细品味楹联“一枕黄粱点破千秋大梦,九转丹诀炼就万劫真仙”、“有德斯福招财纳珍自来驻,不义岂昌财官利市求也无”,还是虔诚拜读《道教格言》、《清静经》、《悟真篇》、《劝善书导读》、《太上感应篇》等道书,抑或是感叹石刻碑文上《道德经》寓意丰富精湛,都是一种异乎寻常的精神享受,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因为这些无一不反映了道教的义理,闪烁着东方文化智慧的光芒。

二、独特的道教文物,给人以丰富知识和美的享受。

游历白云观,你会叹服“天下第一丛林”名不虚传,惊诧道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和地位:众多的道教珍贵文物便是明证。照壁上“万古长春”四个绿色琉璃大字,系宋末元初大书法家赵孟之作,字体遒劲有力,令人赞叹;山门上悬挂的“敕建白云观”匾额,乃明朝英宗皇帝所赐;玉皇殿内的“百寿幡”传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所留;玉皇殿前的两座碑,其碑文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字迹遒劲流畅,刚中带柔;老律堂内正中悬挂的“琅简真庭”金匾乃清康熙帝的御笔,道出了康熙帝曾在白云观受方便戒的历史;邱祖殿内摆放的一古树根雕刻而成的“瘿钵”,为清雍正皇帝所赐,为观内道士到皇宫化缘的信物;殿内所挂的梅化篆字《道德经》碑帖,为元代大书法家高 手书,劲力苍古,风韵独特,“近看是字,远看是花”给人以朵朵梅花之感;四御殿前院中的鎏金铜鼎炉,为明嘉靖年间 铸造,造型浑厚,周身雕铸着精美的云龙,首尾相连,不失为工艺精品。原在陈列室中的汉白玉老子石刻像,造型独特,传为唐代作品,似乎是盛唐皇室崇信道教的佐证;观内保存的汉瓦,上书“长乐未央”、“长生无极”篆字,表达了道家追求自由快乐、生命永恒的意旨。而“元太祖成吉思汗皇帝召邱神仙手诏”,让人钦佩邱处机敬天爱民的“真功真行”。祠堂内墙壁赵孟书《道德经》、《阴符经》石刻,与老子石刻像、明《正统道藏》被誉为白云观的镇观三宝。这些弥足珍贵的文物,述说着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故事,展现一幅又一幅历史的画卷,其中的书法、绘画、艺术精品,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领略到道教艺术的久远历史和辉煌成就。

三、独特的建筑风格,使人感受到自然之美。

走近白云观,仰望气势恢宏的照壁、牌楼,使人肃然起敬。进入观内,你会被层次严谨、结构精巧、自然流畅的建筑风格所吸引,顿觉如离世俗,已登仙界。观内殿堂青砖灰瓦,表现了道教崇尚自然的主张,朴素无华使人感觉亲切舒畅。整个院落分四个部分:中路、东路、西路、后花园。每个部分皆为四合院格局,这对多住在高楼大厦的现代人来说,提供了一次感悟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亲近自然的机会。更为称道的是后花园的建筑布局:退居楼在观内最高,位居西北之位,可以起到防止风沙侵袭、藏风聚气的妙用,这显示了道教运用风水学原理注重居住环境质量的提高;园内蜿蜒曲折的回廊,连接戒台,漫步其间,面对三座寓意为道教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的人造石山,使人遐想仙界的美妙逍遥;而凝望戒台上“致中和”三字,又仿佛看到了道教徒为求长生而勤修苦炼。

四、独特的道教礼仪,使人感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参观殿堂时,看到老道长身着道服、胡须飘逸,慈祥端坐;或在老律堂聆听悠扬脱俗的诵经声,会使人有一种走进世外桃源的感觉。的确,道教的礼仪来源于中国的传统古礼仪,堪称全面继承民族礼节的典范,如敬神祭祖的跪叩,见面抱拳作揖,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形式。今天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在春节时互致新春快乐,仍乃拱手抱拳礼,可

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在海外华人中的继承。从服饰看,道教徒满发大领衣、高筒白布袜,宛若古典剧装,其实这种装束是华夏民族固有装束,是从唐代一直流传下来。正式道装皆为青蓝色,是沿袭传统文化五行、五方、五色说和道教“贵生”思想演化形成的。东方属青色,为青阳之气,东方主生,在四季中主春,春天万物发生;东方也是道教信仰中的神仙居住之地,是道教向往的归宿之所。而道教徒蓄发留须,也表明了道教徒“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若有幸欣赏道教音乐,体会那气质悠静典雅的浓厚殿堂气息,使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

五、独特的传说典故和民俗,贴近生活,能够吸引游人,增加游趣。

北京白云观因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使得与民俗风情紧密相联。白云观庙会是京城历史上几大庙会之一。近十多年,为丰富人民的节日文化生活,每年春节观内都举办民俗文化庙会,那些贴近生活,能满足人的 精神需要的传说、民俗吸引着海内外八方来客。“铁打的白云观,三猴不见面”是最能引起游客兴趣的传说。所谓“铁打的白云观”,指山门上悬挂的“敕建白云观”匾额,是明英宗皇帝所赐,系生铁铸造,寓意白云观道场永存,香火永盛;“三猴不见面”,乃是明朝重修白云观时,在观内不同地方隐藏三个大小不同的石猴,游客信士诚心找到并抚摸,其便可“时来运转”,吉祥平安。因此,时至今日,每年春节白云观庙会期间,游客信士排队摸石猴,其场面颇为壮观。“窝风桥打金钱眼”,是白云观民俗活动的又一特色。窝风桥是山门后的旱桥,为纪念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祖师在甘河桥遇异人授以修炼真诀,进而得道成真而建。桥下两侧各悬挂一枚古代铜钱模型,上铸“钟响福兆”四字,钱孔内悬一小铜钟,人们向钱孔内投掷铜钱,击响铜钟,则为吉利福兆。如是,每年庙会,这里成为最热闹之处,钟声、笑声汇成欢乐的海洋。“燕九节”会神仙是老北京民间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九是邱祖圣诞,正月十八各路神仙皆下界为邱祖祝寿,仙真们或化为乞丐,或化为游人,香客游人有缘见到则获福无量,所以,老北京有每年正月十八、十九来白云观会神仙之说,取“燕京”、“十九”合称“燕九节”。老北京每年正月初

七、初八到元辰殿礼祀本命元辰之神,祈求一年平安顺遂,称之为“拜顺星”,是白云观流传至今的又一游人参与众多的民俗活动。总之,道教重视生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主张,保留华夏民族文化的遗风,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的特色,众多的洞天福地、宫观胜景,成为人文景观旅游的重要资源,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价值,必将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发展 我国旅游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四,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发展的蓝图展望

第五篇:龙虎山游记的作文

龙虎山游记的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龙虎山游记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龙虎山游记的作文1

今天一大早,爸爸带着我和妹妹去江西省鹰潭市北边的龙虎山游玩。

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龙虎山。龙虎山的风景可美了,树木郁郁葱葱,山峰此起彼伏。

找到入住的酒店后,我们便上了大巴车。车子发动之后,一位漂亮的导游边走边热情地讲解:“大家都知道龙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为什么叫龙虎山呢?原来这里有两座山的外形看上去像一条庞大的龙和一只凶猛的虎,后来人们就叫这里‘龙虎山’。这儿有象鼻山、天师府、升棺表演……晚上我们还可以看《寻梦龙虎山》的表演。”

第一站,我们坐上了“竹筏”。其实竹筏不是竹子做的,而是用塑料管做的。坐在竹筏上,我们吃着粽子,听着导游讲故事,开心极了。在这山水间行进,我感觉到大自然真的是太奇妙了。这些山峰,有的像一块屏障,有的像猛狮回头,有的还像大象的鼻子……

接下来,我们来了“悬棺”表演点。听导游说,这个在大山中间的悬崖边上放悬棺的.秘密,到现在还没有人揭开,但这样的真实故事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有了。这次,我们还能看真人表演。我非常佩服表演者的技艺和胆量,难道古时候就有“空中飞人”吗?

晚饭后,我们又去看“寻梦龙虎山”的表演了。通过了检票口,在几位“神仙”的指引下,我们坐上了1号船,这时候表演开始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龙虎大战的场景。虽然,我看不懂故事的内容,但是这炫丽的灯光真的是让人陶醉。

这次旅游虽然时间很短,但是让我非常难忘。

龙虎山游记的作文2

金秋十月的一个周末,妈妈带我去龙虎山旅游,早上我们一行十人乘着面包车出发,中午我们就到了,吃了午饭我们就开始旅行了。

龙虎山位于鹰潭市境内。龙虎山的风景可美了,树木郁郁葱葱,到处都是树木。这里也是道教发源地。为什么叫龙虎山呢?原来这里有两座山的外形看上去像一条庞大的龙,和一只凶猛的老虎,后来人们就叫这里“龙虎山”了。我们参观了这里道教馆,见到这里的道士会说“无量天尊”。开始我没懂这句话的意思,后来妈妈告诉我这是道士和我们打招呼问候和祝福我们的意思。

傍晚我们坐着竹筏在泸溪河上漂流,泸溪河的水碧绿碧绿的像一优条丝带夹在两座大山中间,竹筏往前行,河水随风飘动,泸溪河两旁的山也非常神奇,有的像一个个面具,有的还像一个大桃子,有的就像一个个动物……妈妈说这就是真正的绿水青山。我还没看完两边的风景,竹筏已经到岸边了……

第二天我们参观地是龙虎山的悬棺墓,听大人们说这个在大山中间的悬崖边上放悬棺的秘密到现在还没有人揭开,但这样的真实故事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有了,这次还能再看真人表演,我非常佩服表演者的技艺,难道古时候就有有“空中飞人”吗?

这次旅行虽然时间短,但很有意义。美丽的龙虎山真的很美!

龙虎山游记的作文3

在我的老家子长,有一座挺拔秀丽的山龙虎山。

在我年幼的记忆里,经常听到大人们说起这座山。在我心中龙虎山就好似一个谜团,深深吸引着我。在去年暑假,我终于有幸去拜见了这位未曾谋面的老先生,心情无比激动。

一段路程过后,我们便来到了龙虎山脚下。踏入景区,映入眼帘的是那笔陡的石级,我们站在台阶下,仰望龙虎山,石级一眼望不到头,好似一条通往天国的阶梯。

这条山路极为陡峭,仿佛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掉下来,跌入万丈深渊,让人心惊胆战!

爬上天梯,我们就来到天池边。站在小桥上,望着天池,池水中的荷花一朵比一朵娇艳;池水中的荷叶,一片比一片浓绿。看见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了杨万里的那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般美景,此时不正显现在我的眼前吗?溪水哗哗作响,仔细一看,绿油油的荷叶上,竟还落着几滴晶莹剔透的水珠呢!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到了前面的忘川亭。刚来到凉亭的我,依旧沉醉在荷花的美丽中,但是阵阵鸟鸣和知了的嘒嘒声,慢慢将我带到了这片世外桃源。成片的绿荫摇曳着,像一个活泼的胖娃娃,在向我招手;一阵阵微风,又好似一个俏皮的小姑娘,爬上树梢去看看风铃,一眨眼的功夫,又从枝头落下,抚摸着我的小脸。

天色渐渐晚了,太阳已靠近西山,几朵红霞漂浮在天空中而我们,也该作别这云彩,回家去了!

公司职工龙虎山游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