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层住宅电梯关人演习报告
高层住宅电梯关人演习报告
为了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有效防范和处置电梯事故,检验启动《电梯事故应急预案》的灵敏程度及反应速度,加强各救援职能部门的协作能力,确保电梯事故发生时,最大限度减轻被困人员的危险。在未通知各部门演习的情况下,物业管理处与电梯维保公司现场操作,举办了一次实战电梯困人演习。
演习于2010年9月21日下午14时34分开始。由电梯维保公司安排人员在B座1号客梯模拟受困业主,并将电梯停止在9—10层之间,同时使用电梯对讲呼叫保安中控室,中控值机员工接到救援报警时,对乘客进行安抚并询问被困区域和楼层数,随后通知工程部、保安部和客务部的相关负责人。14时36分工程部值班人员接到电梯困人报警并立即通知电梯维保人员,告之被困人员数量、情况及被困层数,14时38分电梯工与工程、保安人员通过其他电梯到达B座10层,通过打开厅门首先向被困人员询问现场状况。随后14时41分到达电梯机房,切断故障电梯的总电源,安排手动盘车工作,准备工作完毕后,再次通过三方对讲与轿厢内联系,告知被困人员准备手动盘车及相关注意事项,避免乘客过度紧张造成误操作或企图自救行为。安抚后,电梯维保人员使用专用盘车工具将电梯从9至10层之间盘车到10层,并使之平层。14时45分电梯维保人员到达B座10层,用专用钥匙打开轿厢门,放出电梯内的被困人员,现场客服人员立即对被困人员进行安抚。14时50分维保人员查明电梯故障后将其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通过此次演习,使我们遇到突发事件时,要将应急处理问题放在第一位,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解救被困人员的时候要考虑到人员及设备设施的安全。本次演习基本到达了预期效果,各方人员行动较为迅速,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被困人员进行解救。
安全提示:被困在电梯内时,要保持镇定,安慰被困在一起的人,要利用警钟或对讲机、手机求援,如无警钟或对讲机,手机又失灵时,可拍门叫喊(电梯一般不会掉下电梯井道)。如果外面没有受过训练的救援人员在场,不要自行爬出电梯;千万不能尝试强行扳开电梯内门;电梯天花板若有紧急出口,也不要爬出去,只需等待救援人员赶到即可。
通过实战演习,促进了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反应能力,确保电梯安全运行落到实处。
第二篇:浅析高层住宅电梯
浅析高层住宅电梯选型安装及维护保养
随着城市用地的日益紧张,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现代住宅不可避免地向高层化发展,电梯是高层住宅中极为重要垂直运输工具。电梯设备不但费用昂贵;而且电梯交通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安装是否符合规范、维修保养是否到位将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安全和经营服务质量以及经济效益。因此,对高层住宅电梯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高层住宅电梯的选型 1.电梯品牌的选择
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电梯品牌已全部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中国本土电梯品牌业已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房地产开发商已经形成了对电梯产品的巨大消费,决定采购电梯的理由是品牌和技术。目前,全国在用电梯总数已超过50万台。全球8大电梯制造商美国奥蒂斯、瑞士迅达、德国蒂森、芬兰通力、日本三菱、日立、富士达和东芝。中国市场上销量比较大的是:上海三菱、西子奥蒂斯、广州日立、这三家年销量都在15000台以上,是国内电梯销量三强。
欧美的电梯稳定耐用,但是经济性、款式装潢稍差。日本的电梯经济实惠、比较花哨。实际上国内品牌电梯在质量上并不比国际品牌逊色多少,同型号的电梯,国产电梯价格低廉。今后住宅电梯的选择可能会更多地考虑电梯的多样性及综合成本,因此极有可能出现有机房电梯与无机房电梯,廉价电梯与高档电梯,普通住宅电梯与观光梯并存的局面。
2.高层住宅电梯载重量的选择 电梯载重量直接影响井道大小,进而影响建筑平面布置,提供合理的载重选型建议,可以为建筑前期设计提供帮助。据调查,载重量范围普遍为800-1200KG,而其中以800-1000KG最为常见。虽然800KG梯型价格较低,但在高层住宅里人流量比较大,载重量800KG梯型不满足要求,而且其开门宽度通常只有800mm,使用较不便。而900KG载重量梯型与1000KG载重量梯型相比,优势不明显,因此建议将1000KG作为主要推荐载重量。
3.高层住宅电梯运行速度的选择
在电梯适用性选择中,全程运行时间是一个有关乘用人员心理感受的重要指标。为了减小人员在轿厢中的被关闭时间,减轻其不适感,设定一个较为合理的电梯运行速度区间是相当必要的。由于电梯的速度越高,安全装置投资也越大,价格就贵,但是在高层住宅电梯要求从大楼的首层到最高层单程运行时间不超过40s,所以在高层住宅电梯一般都是要选择2m/s至2.5m/s的运行速度,才能让乘用人员有舒适感觉。
4.高层住宅电梯的门装置选择
对于任何高、中、低档电梯正常运行时,乘客进出轿厢容易被电梯门夹住或撞击是目前电梯故障反馈的主要来源之一,作为一项重要的安全性能指标,各电梯或专业公司不断地从技术和成本角度改进门保护装置,为用户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
电梯门保护使用范围很广泛,不仅可以适用于电梯门系统,而且还适用于任何门自动开闭的区域。门保护的种类也很多,其中高层住宅电梯的门保护基本分为两种:
1)光幕门保护;
光幕门保护系统的使用,避免了电梯厅轿门对乘客、行李、推车等的撞击,使乘梯环境更友善、更安全、更舒适,也使电梯本身免于频繁的损坏,与机械安全触板相比,光幕装置无机械运动部件,无精密机械传感器,与物体无接触,因而故障率低,可靠性强。光幕光束的多少决定了扫描的精度,光束越多,扫描精度和反应灵敏度越高,成本也随之增高。当门关闭时,光束的数量一般自动或由于角度变化减少。以光幕为例,按照国标规定,在门关闭最后50mm的行程中门保护作用可以被消除,由于光束的减少,造成部分盲区,对于很薄的物体无法感应到,这一点应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所以选购光幕时不仅要考虑成本,更要考虑安全因素,尽可能提高光幕光束的数量。
2)二合一光幕保护(光幕+安全触板)二合一光幕门保护是在门两边的安全触板上增加的光幕的一种门保护装置。二合一光幕保护从名字上可以看出是以光幕为主的一种保护装置,但现在社会对安全更为注重的人们有更高的要求,总觉得只靠电气方面的保护不够安全,于是,二合一光幕就在电梯客户的期待中被研发出来了,其实二合一光幕保护很简单,只是在安全触板的边缘处安装了光幕,这样既有电气方面的保护又增加了机械方面的保护,从而更能使电梯安全的运行。但是工地现场对二合一光幕的安装、调试、维保方面要比单纯的光幕或安全触板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这方面的费用也会有所增加,再就是二合一光幕本身在成本费用上是单纯光幕及安全触板装置的总和,所以总成本费用有很大的增加。
二、高层住宅电梯的安装注意事项
1.土建电气工程过慢或电源柜不符合使用要求
有相当一部分土建电气施工跟不上电梯的安装工期,电梯用临时电源供电的比例很大,延误了电梯安装监督检验的时间,拖长了施工工期;有的主电源容量过小。例如:某部电梯功率15KW、额定速度1.5ms、提升高度60m、额定电流41A,而主电源开关容量仅为32A,这样容易造成供电系统的故障导致电梯无法安全运行。
2.层门地坎低于装饰地平面
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第4.4.2条“层门地坎应高出装修地面2~5mm。”但一些电梯安装单位与地面装饰单位没有互相协调,对各楼层地板完成面的标高无统一的要求,造成层门地坎与装修地面同高或低于装修地面。GB7588—2003中第7.4.1条给我们做了如下解释:“在各层站地坎前面宜有稍许坡度,以防洗刷、洒水时,水流入井道。”水是电梯安全的大忌,水顺着层门和轿门地坎间隙进入井道容易引发电气短路,造成严重故障。
3.紧急开锁的位置不当
多数使用单位为了强调美观,在层门门头用大理石或装饰物装饰,此时应注意紧急开锁的位置,应有足够的开锁空间。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第7.7.3.2条“每个层门均应能从外面借助于一个与附录B规定的开锁三角孔相配的钥匙将门开启。”有个别单位忽略了紧急开锁的位置,当安装完毕后才发现开锁空间不够而重新返工,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4.底坑渗水和防水的问题
GB7588—2003中第5.7.3.1条规定:底坑不得作为积水坑使用,且在导轨、缓冲器、栅栏等安装竣工后,底坑不得漏水或渗水。有些土建施工单位对此不够重视,没有做好防水处理,出现了渗漏水现象,造成电梯机械部件锈蚀,电气元件绝缘性能下降。
合理的土建布置和土建结构能使电梯顺利安装,对后期维护减少困难。在电梯安装监督检验过程中,我们要本着对使用单位负责的态度,把握好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这样才能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才能保障电梯的正常安全运行。合理的土建布置和土建结构能使电梯的作用有效发挥,确保电梯的顺利安装。在电梯安装监督检验过程中,我们要本着对使用单位负责的态度,把握好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严格把关,这样才能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才能保障电梯的正常安全运行。
三、高层住宅电梯的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 1.电梯的使用管理
1.1房开商应当加强对电梯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对电梯的使用安全负责。应当购置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电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所必需的投入,严禁购置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并应当根据电梯安全技术规范以及产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和实际使用状况,组织进行维保。必须委托取得相应电梯维修项目许可的单位(以下简称维保单位)进行维保,并且与维保单位签订维保合同,约定维保的期限、要求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维保合同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维保的内容和要求;
(二)维保的时间频次与期限;
(三)维保单位和房开商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1.2使用电梯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进行电梯运行的日常巡视,记录电梯日常使用状况;(二)制定和落实电梯的定期检验计划;
(三)检查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确保齐全清晰;
(四)妥善保管电梯钥匙及其安全提示牌;
(五)发现电梯运行事故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的,有权作出停止使用的决定,并且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六)接到故障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
(七)实施对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的监督,对维保单位的维保记录签字确认。
1.3电梯乘客应当遵守以下要求,正确使用电梯:(一)遵守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的要求;(二)不乘坐明示处于非正常状态下的电梯;(三)不采用非安全手段开启电梯层门;(四)不拆除、破坏电梯的部件及其附属设施;
(五)不乘坐超过额定载重量的电梯,运送货物时不得超载;(六)不做其他危及电梯安全运行或者危及他人安全乘坐的行为。2.电梯的维护保养
维保单位对其维保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对新承担维保的电梯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应当进行确认,维保后的电梯应当符合相应的安全技术规范,并且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
电梯的维保分为半月、季度、半年、维保,其维保的基本项目(内容)和达到的要求分别见附件A至附件D。维保单位应当依据各附件的要求,按照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规定,并且根据所保养电梯使用的特点,制订合理的维保计划与方案,对电梯进行清洁、润滑、检查、调整,更换不符合要求的易损件,使电梯达到安全要求,保证电梯能够正常运行。
四、结束语
由于电梯的种类、用途、驱动、曳引方式、控制方式差别很大,更具实际情况选择好电梯后再做好合理的土建布置和土建结构能使电梯的作用有效发挥,确保电梯的顺利安装。为了更好地满足电梯能正常运行,使用电梯时要爱护和电梯维修保养及时是非常关键的,采取正确的、切合实际的维护保养,才能迅速有效地排除各种电梯故障,使电梯安全正常运行。
第三篇:高层住宅(楼梯间+电梯)组合方式
【AT】高层住宅中“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
一、高层住宅的楼梯间及电梯数量分布安排
一般来说,高层及中高层住宅中,层数在7-11层,应安排1部电梯1部、1部开敞楼梯间;当层数有12-18层,至少要设置2部电梯(其中1部为消防电梯),1部封闭楼梯间;而层数在19层及以上,至少要设置2部电梯(其中1部为消防电梯)及2部防烟楼梯间;
二、7-11F中高层住宅的楼梯+电梯组合方式
为方便研究,使不同形态的交通空间具有可比性,楼梯,电梯井,层高统一取低限值加一比较。
楼梯尺寸:开间2600mm,进深5100mm(开敞楼梯间一部); 层高:2800mm(共16步);
电梯井轴线尺寸:2100(宽)X2200(深);
以日立电梯载重800kg、速度为1.5m/s、井道尺寸1850(宽)2000(深)为例(乘客电梯一部)。
五种常用楼梯间: 1.对面式
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0~22平方米;
采光和通风性:楼梯,电梯均能直接采光,比较明亮,通风性较好;
入户门位置:a.入户门相对固定,只能开在纵墙上;b.入户后可利用套型的交通走道形成空间过渡;c.入户门易出现正对套型卫生间门的情况,应注意避让;
管井位置:a.靠两侧纵墙设置;b.检修空间和楼梯有一定冲突,检修时较不方便;b.突出的管井对户型布局有一定影响;c.美观性较差;
实例:
空间形态分析:a.楼梯休息平台、电梯等候和管井检修共用一个空间,交通空间集中,争取了进深,节约了面宽;b.公共空间集中,面积小,易造成使用干扰;c.电梯噪音对相邻南侧房间有一定的干扰;d.对户型北侧明餐明卫的设置有利;
综合评价:a.适用于经济型住宅,最为常用的布局形式;b.公用面积,面宽小;c.功能布局紧凑,对行为有一定的干扰;d.采光通风好;
2.左右式
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6~28平方米
采光和通风性:楼梯间直接采光,比较明亮;候梯空间间接采光,效果相对较差; 入户门位置:入户门设置灵活,在纵横墙均可设置,与管井位置互换;入户门向南开启时易形成玄关空间,较纵墙开门减少了两厅中部空间,缩短进深;
管井位置:管井位置布置比较灵活,在纵横墙上均可布置;检修空间较大;
实例:
空间形态分析:
a.楼梯、电梯有各自的等候空间,功能分区较为清晰; b.入户门远离电梯和楼梯间,干扰少; c.入户门向南侧开启时更有利于套型布置; d.适用于南侧大面宽或三开间以上的舒适型套型; 综合评价:
a.适用于舒适型住宅; b.公用面积,面宽大; c.功能清晰,干扰少; d.采光通风较好;
3.错位式
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0~22平方米
采光和通风性:楼梯、电梯、入户空间均能直接采光,比较明亮;平均采光,通风性较好; 入户门位置:a.入户门位置相对固定;b.入户后易形成玄关空间;c.户门过近,容易产生干扰;
管井位置:管井靠一侧设计;检修空间大小合理。
实例:
空间形态分析
a.楼梯,电梯间,入户空间及检修空间合为一体; b.电梯间设于中部,节约了北部的面宽; c.电梯噪音对电梯所在一侧的户型影响较大; d.公共空间集中,面积小,容易造成使用干扰; 综合评价: a.适用于经济型住宅 b.公用面积,面宽小
c.功能使用有一定交叉,易形成干扰 d.采光通风较好
4.上下式
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9~32平方米
采光和通风性:楼梯间直接采光,候梯间虽间接采光但效果尚可;入门处较暗;通风性较好; 入户门位置:a.入户门位置灵活,位置较多;b.改变入户门的设置,便于设计多样套型;
管井位置:管井设置灵活,可在楼梯平台、候梯空间设置,也可利用入户空间的一面墙设置; 检修空间较大。
实例:
空间形态分析
a.楼梯,电梯间,入户空间相对独立,功能分区明确,使用互不干扰; b.对于一梯三户的套型平面也适用; 综合评价: a.适用于舒适型住宅 b.公用面积,面宽大
c.功能布局清晰,公共空间互不干扰 d.采光通风较好
5.垂直式
面积:交通空间面积36~38平方米
采光和通风性:楼梯、电梯空间均能直接采光;靠电梯一侧的入户门较暗;通风性较好; 入户门位置:a.入户门位置有一定灵活性,可以与管井互换位置;b.靠电梯侧入户门过深; 管井位置:管井设置灵活,可利用楼梯平台,候梯空间对面位置,也可利用入户空间处的一面墙设置;检修空间较大; 实例:
空间形态分析
a.楼梯,电梯间,入户空间相对独立,功能分区明确,使用互不干扰; b.楼梯间可关闭,对消防相对有利;
c.楼梯、电梯的上下布置充分利用进深,节约了面宽;
d.电梯厅直接采光,虽然增加了一定面宽,但提高了居住的舒适性;
综合评价 a.适用于高档住宅 b.公用面积大,面宽较节约 c.功能布局清晰,公共空间互不干扰 d.采光通风较好,舒适度较高
三、12F-18F高层住宅的楼梯+电梯组合方式
设计中多以一梯三户和一梯四户为主。设置一梯两户时,可以保证舒适性,但由于分摊的公共面积较大,经济性较差(适合高档住宅);
楼梯尺寸:开间2600mm、进深4800mm(封闭楼梯间一部)层高:2800mm(共16步)电梯井轴线尺寸:2100(宽)X2200(深);
以日立电梯载重800kg、速度为1.5m/s,井道尺寸1850(宽)X2000(深)为例(两部电梯其中一部消防梯)。
1.一梯两户布置形式(1)左右式
a.交通空间面积37平方米; b.公共空间相对独立,干扰性小; c.入户空间有独立候梯空间; d.管井检修区域较大;
e.调整管井位置,对于一梯三户户型也适用;
(2)对面式
a.交通空间面积36.5平方米 b.公共空间集中,易造成干扰 c.入户门位置相对固定 d.管井检修口长度大
(3)错位式
a.交通空间面积35平方米 b.公共空间集中,易造成干扰 c.入户门位置固定且易形成干扰 d.管井检修面小,检修空间小
2.一梯三户布置形式
(1)左右式
面积:交通空间面积39平方米 实例:
(2)对面式
面积:交通空间面积42平方米
实例:
(3)错位式
面积:交通空间面积45平方米 实例:
3.一梯四户布置形式(1)错位式
面积:交通空间面积38平方米
实例:
(2)平行式
面积:交通空间面积44平米 实例:
(3)左右式
面积:交通面积40.8平方米 实例:
四、18F以上高层住宅的楼梯+电梯组合方式
设计中多以两梯四户和两梯六户为主;
楼梯尺寸:开间2700mm/3300mm,进深7800mm /6800mm(防烟楼梯间两部)层高:2900mm(共17步)
电梯井轴线尺寸:2300(宽)X2400(深);
以日立电梯载重1000kg,速度为1.5m/s,井道尺寸2100(宽)200(深)为例(至少两部电梯其中一部消防梯)
1.一梯四户的塔式高层 楼梯+电梯的三种基本组合:
A类
B类
C类
(1)A类竖向
a.交通核建筑面积62.5平方米; b.候梯厅通过北侧走道可获得间接采光通风;
c.为满足消防规范,南面两套户型入户前加设防火门,导致入户空间稍显局促。
(2)A类横向
a.交通核建筑面积
59.8平方米 b.候梯厅北侧被楼梯间阻挡,采光通风稍弱
c.套型入户前加设防火门,入户空间稍显局促
(3)B类竖向
a.交通核建筑面积64.5平方米
b.北侧靠外窗,候梯厅自然采光和通
c.风良好,可设置一部景观电梯。
d.候梯厅独立设置,公共走道稍显瘦长。e.交通核占面宽较窄。
(4)B类横向
a.交通核建筑面积62.0平方米 b.候梯厅采光通风较弱。
c.侧进套型户门直接开向前室,须做成乙级防火门。d.两部电梯面对设置,又邻近北进套型户门,e.候梯空间相对拥挤。
(5)C类
a.交通核建筑面积67.6平方米
b.“U“形公共走道面积较为浪费。
c.候梯厅采光通风较弱。d.入户位置选择较为自由,侧进套型户门直接开向前室,须做成乙级防火门。
(6)前室分开A
实例
a.交通核建筑面积63.5平方米;
b.两个前室分开设置,满足全国防火规范; c.候梯厅采光通风好;
d.候梯厅独立设置,公共走道显瘦长;(7)前室分开B 实例
a.交通核建筑面积62.1平方米
b.两个前室分开设置,满足全国防火规范 c.候梯厅无采光通风
d.候梯厅独立设置,公共走道显瘦长 e.所占面宽大、进深窄
2.一梯六户以上塔式高层 形式一:
a.交通核建筑面积80.7平方米
b.北侧为疏散楼梯,候梯厅自然采光通风较弱。
形式二:
a.交通核建筑面积79.8平方米
b.北侧靠外墙,可直接获得自 然采光通风,但纵向走道略长。
形式三:
a.交通核建筑面积87.8平方米; b.候梯厅采光通风良好,布局舒适; c.“U”形公共走道面积较为浪费。
第四篇:电梯困人应急救援演习报告
电梯困人应急救援演习报告
2015年12月15日10:00在XXX住宅楼开展了电梯应急救援演练,XX各栋业主带着好奇心观摩了演练过程。
一、准备阶段
11月30日在消防月轰轰烈烈的宣传背景下,特别是近年来全国电梯故障事件发生频繁的前提下,居安思危,XXX策划了电梯应急救援演练的方案,筹备时间15天,各项物资有序的准备中,急救箱、横幅、对讲机、工具等物资配备齐全,温馨提示——“电梯演习时间”提前两天在XX各栋公示栏处张贴,电梯设施设备演习前常规检查。
2015年12月15日8:30急救组、设备抢险组、安全引导组、现场安抚组人员已提前将演习现场布置完毕,等待演习正式开始。
(现场布置)
(演习物品的准备工作,完成现场标识指引)
二、人员到达
9:45各组成员到达,XXX宣贯演习的注意事项及流程,9:55演习进入倒计时。演习开始前5分钟,已安排人员在XXX每一层维持秩序并对业主做好解释工作,以免业主被困造成混乱局面。
(各组人员到达现场,听从指挥)
(秩序组人员维持秩序)
三、演习阶段
10:00演习正式开始,工程部设备运行组将公共区域电源关闭,称“突然停电”,电梯救援组和设备抢险组同事火速到达现场,层层排查,10:15在12层用专用的钥匙打开机械门,将由公司同事扮演的被困“业主”救出,整个过程仅用时15分钟。
救援过程中,救援的人员动作娴熟、规范,现场安抚组成员向受困人员实施了心里安抚:“请不要心慌,现已开始施救,请放心,很快就会出来了”。
此次演练邀请了XXXXX对参加演练的各组成员进行了电梯困人营救培训和讲解。电梯困人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快速反应,科学救援,同时还要注重以人为本,做好被困人员的心里安抚。
“
(机房10点准时断电)
(电梯救援组和设备抢险组分组赶往现场将被困人员救出)
四、演习总结
(电梯困人演练完成)
10:22演习顺利结束,结束后XXX进行总结如下:
1、必须提前两天使用短信平台告知业主电梯困人演练的时间及方式;
2、现场工作人员对受困人员的安抚用语不规范,须加强培训;
3、电梯轿厢内须增加应急照明灯;
4、发生突发停电时,监控室及电梯机房五方通话在停电情况下可正常使用,各部门发现被困人员位置立即通知项目经理;
5、应急处理架构不清晰,须明确应急处理架构人员,并时常进行演练;
6、项目内工程部电梯救援持证人员较少,人力资源部须加强招聘或安排电 梯困人救援专项培训;
7、加强各设备的巡查和保养,避免突发停电,影响设施设备的功能,完善 现场应急处理预案,加强现场各部门各岗位的培训。
实战演习是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反应能力的检验石,通过此次演习,锻炼了物业公司指挥人员在电网、设备发生重大事故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电梯维保公司在电梯困人救援能力,考验了值班人员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检验了工程部对《供配电系统应急处理方案》的熟悉与掌握程度,也向业主们宣传了电梯乘坐安全知识。
第五篇:电梯困人演习总结报告
电梯困人演习总结报告
为了进一步提高管理处人员对电梯故障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掌握现场,特别是发生事故应急处理,防止事故损害降到最低,组织了此次电梯应急预案演练。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效
1、、对电梯故障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有所提高,现场大多数员工能有效组织、迅速地对事故警报做出相应,纷纷疏散、警戒。对今后应对突发事件很有益处。
2、演练前组织了电梯预案演练培训,使现场人员乘坐电梯安全知识、突发应急能力、事故发生后逃生技巧得到了提升。
3、演练过程中,员工们的遵守纪律观念、一切行动听指挥观念经受了考验,团队凝聚力得到了升华。
4、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应变能力也受到了锻炼。
二、存在不足
1、少数员工安全意识还不够强,演练时不认真;
2、在解救被困人员过程中,维修人员业务不熟练速度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