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地震报告材料
编辑:清风徐来 识别码:20-745642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12 21:27:5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地震报告材料

怎样识别地震异常报告材料

一、概述

地震,是各种自然灾害之首,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它给人类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近几年发生的台湾地震、土耳其地震、印尼地震、巴基斯坦地震等等等等,太多的大地震造成的惨状令人们尚心有余悸。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最终目的。作为地震预测预报的一种有效方法,对地震宏观前兆异常现象(以下简称地震宏观异常)的观测早已应用于我国的地震预测预报工作之中。地震宏观异常有着独特的映震特征,特别是在强烈地震发生前,异常种类之多、范围之广、程度之烈、形态之怪异,都足以令人触目惊心,其它任何的干扰因素所形成的异常都不能与之相比拟,它不用任何处理就能告诉大家:地震即将来临!

什么是地震宏观异常呢?地震宏观异常,是指地震前后发生的,与地震的孕育、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的,靠人的感官就能观察或感觉到的与正常现象不同的自然现象。比如:平时清澈的井水忽然变混了,往常乖巧的小狗却一直狂叫不止,冬眠的蛇顽强地爬出了洞以及地声、地光等等众多的现象,这些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却与平常的表现区别十分明显,那么,它极有可能就是地震宏观异常了。之所以说是可能,就是说,即使发生了这样一些现象也不是百分之百的会发生地震,这些现象的发生还可能有另外的原因,如:井水变混,也可能是人为的扰动;小狗狂叫,也可能是生病等原因。另外,在地震多发区还极有可能是由于人们的恐震心理而形成的假像。因此,要特别注意区别这些宏观异常现象是不是地震宏观异常,在后面我们会专门说明这一问题。我们在处理宏观异常时必须要细心地观察、仔细地分析、详细地核实、及时的报送。

二、地震宏观异常分类

地震宏观异常种类纷繁,形式多样,到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但我们可以对一些常见的地震宏观异常进行粗略的分类:

(一)、地下流体异常

1、地下水异常:水位升降、物理性质(如:温度升降)、化学成分异常(如:变色变味等)。

2、地下气体异常:气体溢出、翻花冒泡、燃气火球。

3、地下油气异常:石油产量异常、深井喷油异常。

河北邢台区隆尧县马兰大队有三口水井,一口在村南,一口在村东,一口在村东北。1966年3月村南那口井突然向外喷砂,村东那口井井水突然冒气泡、翻油花,而村东北那口井井水突然变苦......,这三口井这么闹腾一阵之后,邢台发生了大地震。

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之前,先后发现467口井水位有升降变化,此外出现井水翻花冒泡、变浑、变味、变色、浮油花等总共449起。如岫岩县哨子河公社油房沟生产队的养鱼池,在震前4小时,水从冰面上的通气孔中突然喷出,水柱高达7尺余。又如,丹东市郊九连城公社套外三队的一口井在震前井水严重发浑无法饮用。

1970年1月云南玉溪大地震前,某公社旱情十分严重,但在大震前六、七天,却有几口井的水位突然显著升高,有的甚至溢出井外;那里有几条河,在天旱无雨的情况下,突然变浑而且流量增大;在极度震区,某村的一口甜水井,不仅水位急剧下降,而且水的味道也变咸变苦,相反,有的井水却突然变甜;有的井水,煮的饭变红,用来做豆腐、豆浆不能板结。

1966年,苏联的塔什干发生一次5.6级地震。该地区有一口2000米的深井,自1961年起至震前,井水中氡的含量增加了3倍,地震发生后又恢复正常。以后,许多国家相继利用井水开展氡气测量,用以预报地震。

大地震之前,震区范围的地下含水岩石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受到强烈的挤压或拉伸,引起地下水的重新分布,出现水位的升降和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变化,使水变味、变色、混浊、浮油花、出气泡等。由于地下水与河流之间存在互相补给的关系,震前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引起河水流量的变化。震前地下水发生的异常变化,是一种很重要的地震前兆现象,是目前预测预报地震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生物异常

1、动物异常:(1)动物分类:穴居动物、水生动物、禽类、畜类、昆虫、其它野生动物;(2)异常形式分类:行为异常、习性异常、迁徙异常。

1978年,在美国地质调查局出版的《地震震情通报》中刊出一幅幽默照片,照片上有一只黑猩猩紧闭双眼,张开大嘴用力叫喊。照片下面写着我能预报地震,地震学家们能不能?照片的作者可能是要大家更相信动物能预知地震,而不是讽刺地震学家。的确,当人们在总结地震经验时,常常会提到震前动物异常现象,可惜的是在震前很少有人对此进行防范。1902年5月8日,意大利提尼克岛火山爆发,有3万多人死于非命。在清理废墟时,只见到一只猫的尸体。原来这些猫早已逃走了,不仅如此,在火山爆发前一个月,城郊树林里已听不到鸟叫。5月3日,一位中学教师在日记中写到狗吠,母牛在路上急促地奔跑。如果人们在事前早有警觉,这次灾情便会大大降低。印尼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让印度洋岛国斯里兰卡2.2万人遇难,但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同样受到海啸肆虐的这里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基地里没有一具动物尸体出现,这说明动物们事前已察觉到灾难将到而及时逃到安全地带。动物们所拥有的这种第六感再次提醒人们,居安思危,只要我们平时多留心周围自然界的变化,就可及时捕捉到灾前的蛛丝马迹,从而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据统计,目前已发现地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的动物有130多种,其中反应普遍且比较确切的约有20多种,常见的:

大牲畜,如马、驴、骡、牛等;家畜,如狗、猫、猪、羊、兔等;家禽,如鸡、鸭、鹅、鸽子等;穴居动物,如鼠、蛇、黄鼠狼等;水生动物,如鱼类、泥鳅等;

会飞的昆虫,如蜜蜂、蜻蜒等。

这些动物的反常表现大体有三类:

兴奋型异常。如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如癫如狂,仓皇逃窜;惊飞、群迁等。

抑制型异常。如行动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等。

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

应该说明的是,动物异常的原因很复杂,很多时候与地震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在观察宏观变化时,一定要注意识别真伪,并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

2、植物异常:重花重果、再生或死亡。

(三)、地球物理场异常

1、地光异常:大气发光、器物发光、燃气火球发光、地裂缝闪光; 1966年苏联塔什干发生地震,一位工程师听到左方传来发动机隆隆的响声,同时闪现出耀眼的白光,晃得睁不开眼,持续了4.4秒种,接着地震来了,差点把他摔倒在地上。地震过后,光也就暗下来了。

地震伴有发光现象并非偶然。在我国近年就至少有二三十次地震伴有地光。地光的颜色很多,有红、黄、蓝、白、紫等。地光的形状不一,有的呈片状或球伏,也有是电火花似的。地光的出现时间不一般很短,往往一闪而过,所以不易观测。

1975年2月4日我国海城、营口发生了7.3级地震,东自岫岩,西到绵县,北起辽中,南到新金,当时震区有百分之九十的人都看到了地光,近处可见一道道长的白色光带,远处则见到红、黄、蓝、白、紫的闪光。此外,还有人看到从地裂缝内直接射出的兰白色光,以及从地面喷口中冒出粉红色火球,光球像信号弹一样升起十几公尺到几十公尺后消失。

地光发生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地震前地电和地磁异常,使大气粒子放电发光所致;也有人认为是放射性物质的射气流从地下的裂缝中射出,在低空引起大气电离,因而发光。尽管原因还没有彻底清楚,但由于地光有时出现在大震之前,因此它是临震前的一种前兆现象,可以用来进行临震预报。1976年5月29日20时23分和22时在云南的龙陵、潞西一带发生7.5级与7.6级两次强烈地震时,负责地震值班的同志观察到震区上空出现一条橘红色的光带,便当机立断,拉响了警报器,疏散人员,避免了重大伤亡。

1976年7月28日3点42分河北的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大震,从北京开往大连的129次直达快车,满载着1400多名旅客于3点41分正经过地震中心唐山市附近的古冶车站,这时司机发现前方夜空像雷电似的闪现出三道耀眼的光束,他果断沉着地使用了非常制动闸,进行了紧急刹车,紧接着大地震发生了,列车却稳稳地停驶下来,避免了脱轨和翻车的危险,保证了列车和广大旅客的安全。

地光是地震前大自然向我们发出的警报。虽然时间很短,瞬时即逝,但当观察到这种地震前兆后,应该利用这个短短的时间,争分夺秒,立即采取防避措施,减免生命财产的伤亡损失。

2、电磁场现象异常:电磁干扰、静电干扰;

1855年,在日本江户闹市区有一位开眼镜铺的商人,他用长3日尺(1日尺等于30.3厘米)的一个马蹄铁,在马蹄铁上面粘满铁钉,用此来招引顾客。但是,在1855年江户大地震发生的当天,吸到磁铁上的铁钉及其他铁制商品,突然掉落在地,使他大为惊愕。时过两小时,一次破坏性大地震发生了,震撼了整个市区。地震过后,发现那块磁铁又恢复了往日的吸铁功能。类似的事件,在我们国家也曾多次出现。

1970年1月5日,在云南通海发生7.8级大地震。震前,震中区有些人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忽然发现收音机音量减小,声音嘈杂不清,特别是在震前几分钟,播音干脆中断。再如,1973年2月6日四川炉霍7.9级地震之前,县广播站的人发现,在震前5-30分钟,收音机杂音很大,无法调试,接着发生了大地震。

地震前磁场变化,很早就被人们注意到了。1872年12月15日印度发生地震前,巴西里亚至伦敦的电报线上出现了异常电流;1930年日本北伊豆地震时,电流计也记到了海底电线上的异常电流。

地震能引起电磁场的变化。一般认为磁场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从而引起地磁场局部变化;二是地应力使岩石被压缩或拉伸,引起电阻率变化,使电磁场有相应的局部变化。岩石温度的改变也能使岩石电磁性质改变。唐山地震前两天,距唐山200多公里的延庆县测雨雷达站和空军雷达站,都连续收到来自京、津、唐上空的一种奇异的电磁波。因此,观测电磁场的变化也成为预报地震的主要手段之一。

3、地声。

在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人们习惯称之为地声。

据调查,距1976年唐山7.8级地震震中100公里范围内,在临震前尚没入睡的居民中,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听到了震前的地声。震前地声最早出现在7月27日23时左右,这些早期听到的地声比较低沉。如在河北遵化县、卢龙县,很多人在27日晚23时听到远处传来连绵不断的隆隆声,声色沉闷,忽高忽低,延续了一个多小时。在京津之间的安次、武清等县听到的地声,就象大型履带式拖拉机接连不断地从远处驶过。在剧烈的地动到来前半个小时到几分钟内,震区群众听到了不同类型的地声。据后来人们回忆,有的听来犹如列车从地下奔驰而来,有的如狂风啸过,伴随飞沙走石、夹风带雨的混杂声,有的似采石放连珠炮般声响,在头顶上空炸开,或如巨石从高处滚落。这奇怪的声响和平日城市噪声全然不同。

地声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几小时,几天或几十天内。实际上临震前几分钟内出现者居多。所以地声确是一种临震的信号。有的震区就是因为重视奇怪的地声现象,使人们躲过了灾难。

1830年6月12日河北磁县发生7.5级大震,震前人们听到地声如雷吼,若千军涌溃,万马奔腾,于是争先恐后,扶老携幼,走避空旷之区,紧接着发生了屋宇倾颓,砖瓦雨下的地震灾害。

1855年12月11日辽宁金县发生5-6级地震,当地人民未震之时,先闻声如雷,于是早已预防,从住房里躲避出来,所以未经压毙多人,只伤男妇子女共七名,大大减轻了伤亡和损失。

根据地声的特点,能大致判断地震的大小和震中的方向。一般说,如果声音越大,声调越沉闷,那么地震也越大;反之,地震就较小。当听到地声时,大地震可能很快就要发生了,所以可把地声看作警报,应该立即离开房屋,采取紧急防御措施,避免和减少伤亡损失。

(四)、地质现象异常 地裂缝、滑坡、坍塌。

从多年来的大地测量结果中发现,我国几次较大的地震:如1966年邢台地震、1969年渤海地震、广东阳江地震、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玉溪地震等等,震前都有地形变活动。

以邢台地震为例,震区内某水准点的高程变化。从1964年12月开始,一反其历年来长趋势下降的常态,以每年82-110毫米和速度急剧上升,到1996年3月15日突又转为迅速下降,到3月22日就发生了地震。

1968年山东郯城8.5级大震之前,在震中区东面海上有个小岛,由于地面慢慢隆起,小岛不断上升,后来居然同大陆连成一片。地震爆发时,极震区东侧猛然上升,使相邻的江苏赣榆东面的海水后退了十五公里。

美国地震学家沿着圣安德烈斯大断层共布设了80多个观测点。由于这条断层的活动,使得加利福利亚州西海岸成为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圣安德烈斯断层的突出特点在于水平方向错动。如1906年地震时,一次断层两侧错动了6.4米,按地质方法推算,从侏罗纪到现在,该断层水平位移量已达500公里。目前据卫星测定,该断层有的地段水平剪切相对速率可达每年5厘米。

日本在几次大震之前,也发觉了异常变化。如1964年日本新泻地震之前9小时左右,发觉了应变异常。当时在距主震震中70公里远的20架垂直向应变仪(垂直伸缩仪,放在40米深的井内)中,有15架记录到地面发生0.3-0.4毫米的垂直膨胀。

我们已知道,地下断层的活动是大多数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大地形变测量能够监视断层的活动,配合其他方法,如地声可监视断层微破裂等等,就有可能准确地判定断层活动的状态,沿着这个思路,大地形变测量能为地震综合预报提供极其有用的判断依据。

(五)、气象异常

旱涝异常、增温异常、风异常

地震前,尤其是大震前,往往会出现多种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怪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骤然增温或酷热蒸腾等。与此相应的温度、气压、温度的变化,会使人体感到不适。

1503年1月9日,江苏松江地震,有震前有风如火的记载。

1668年9月2日,山东莒县地震,有震前酷暑方挥汗、日色正赤如血的记载。

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地震,有未震之前数日,四面天边,变黄如火焰,睛空干燥,人均感觉焦灼干燥的记载。

1925年3月16日云南大理地震,震前久旱不雨,晚不生寒,朝不见露。

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大地震之前,虽已是严冬季节,天气却特别暖和,有时能听到雷声;个别阴坡没有冻土,长青草,有的地方还发现蝴蝶和昆虫。1月31日出现高温低压,从2月2日起气温连续上升,气压急剧下降,到2月4日,日平均气温出现顶峰,比常年高8度。另外,2月3日上午3时至10时,震区气温突然上升,形成一个以海城为中心的急剧升温区,两个小时内海城增温12度,而离海城较远的大连市增温2度。

1973年2月6日四川炉霍发生7.9级地震,震前几小时风尘大作,风向紊乱,上下乱窜。1966年2月5日,云南东川发生6.5级地震的前三日连续有霾,震前一日霾的浓度最大。1971年3月23日新疆乌什发生6.3级地震前几天,雾气腾腾,灰尘满天。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震前不久,星空突然昏黑,地上伸手不见五指,大震过去后,很快又亮了起来。

大震前的各种大气异常现象,近年来有很多报导,可以说,临震大气物理现象都不是孤立的,但由于地震前兆现象和气象本身的自然现象容易混淆,还必须进一步加强研究。

三、宏观异常的映震机理

之所以发生地震宏观异常,震前震区附近地球物理场、化学场和电磁场的剧烈变化是根本的原因。震中区及附近的地下流体、动物、植物起到了对地球物理场、化学场和电磁场的变化进行转换、放大、传递的作用,他们感受到了这种异常状态的存在,又通过自身的异常行为把这种信息表达出来。这种道理与我们能看到远在千里外的精彩演出一样,我们没有千里眼,也没有顺风耳,但我们通过电视现场直播就能达到观看千里外的演出这一目的,电视媒体的作用也是将一定的信息进行转换、放大、传递,让那些本来不能感觉到的人们知道这些正在发生的事情。地下流体是地壳中最活跃的成分,它可以深入到地下20~30公里的岩体孔隙之中,它的流动性与难以压缩性,使它能客观地、灵敏地反映出地壳中的应力、应变的活动,而地震正是地壳应力、应变剧烈变化的结果。岩体在受力演变的整个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改变岩体中的孔隙压力,这种改变进而在地下流体的动态中表现出来,使地下流体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某些变化需专门的观测仪器才能测量,这就形成的地震微观前兆异常现象,如水化学类的Ca2+等离子异常增多或减少等变化,另一部分异常如温度升降、水位升降、流量大小、颜色变化等,这些性质的变化通过人的器官就能直接感觉到,这就形成的地震宏观异常。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物种在进化的过程中,特定的动物获得了某些特异的感觉系统,能看到,或者听到,或者闻到,甚至是感觉到地球物理场、化学场以及电磁场的一些特定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复杂的,目前,我们还不能确定到底是哪些变化使得这些动物变得举止如此之怪异,我们也不能确定这些动物对哪些地球物理场、化学场和电磁场的改变会感到十分的不安和恐惧,但我们知道,这些动物之所以一转眼间就改变了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习性,必定是因为其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他们所受到的刺激足够强烈,于是做出了有背于他们正常生活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可能发生地震的指示性信号,但对动物机体本身而言仅只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是对生存环境的变化的做出适应性反应而已。我们人类在改变了一定的环境后也一样会感到不适应,甚至,我们会因为换了一张床而睡不着。

此外,声、光、电等地震宏观异常也都是地球物理场、化学场、电磁场发生剧烈改变的直接产物。

四、地震宏观异常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地震宏观异常极其繁杂,对地震有着良好的预警作用。在地震的预测预报中,地震宏观异常是一项重要的临震指标。就目前的水平而言,现在拥有的地震预测预报方法绝大多数只能对地震孕育、发生的背景和趋势提供依据,对地震短临预报却力不从心。地震短临预测预报的成功与否对是否能减轻地震灾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短临地震前兆的确定又是实现地震短临预报的最关键的问题。与其它地震预测预报方法相比,地震宏观异常的优势恰恰在于它的临震显示作用。地震宏观异常绝大数多出现在地震前十几小时至几分钟,因此,在地震多发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已发布地震预报的地区,及时发现、收集、分析、核实地震宏观异常是实现地震临震预报的有效手段。这也是我国当前地震工作者进行地震短临预报的常用方法。

我国的地震工作者在地震的预测预报实践中,对地震宏观异常的预报效能已进行了验证,并多次成功地将其运用于地震预报中。1966年3月,邢台地震工作队在邢台地震余震预报中提出了三条预报依据,即震中区水位急剧涨落、井水翻花、发浑和动物行为反常,1966年3月26日在宁晋县百尺口发生了6.2级地震,实现了中国第一次运用地震宏观异常对余震预报取得成功。1975年的辽宁海城7.3级地震前,震中区大量的地下水、气异常与突出的前震活动使这次地震得以成功预报,实现了中国第一次运用地震宏观异常对破坏性地震的预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总结,地震宏观异常已大量运用于当前地震短临预测预报之中,成为判断地震是否即将到来的一个重要指标。

人们通过对观察也总结出了不少地震宏观异常用于地震预报的经验性谚语,如小震闹,大震到……、牛马驴骡不进厩,猪不吃食拱又闹……等等。几乎所有的大地震中都有一些人因为注意到了这样或那样的地震宏观异常,提前采取了必要的避震措施,因此而在地震的威胁中得以生存下来。1976年7月28日,一中学教师带领学生参加三夏劳动,凌晨3点,突然被就像大树折断的嘎吧声惊醒,他感到十分异常,就立即叫醒了学生离开了宿舍。3点42分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唐山7.8级大震,此时他们都已全部撤离到了安全地方,在这次毁灭性的灾难中他们却无一人伤亡。

同时,也有许多地震中出现了宏观异常,却未能引起当事人的足够重视。这里也举一个例子:位于唐山十中的的地震地下水观测井,自1971年起作为唐山地区专用地震观测井,由唐山十中的一位教师负责观测,1976年5月初,发现井筒歪斜,水泥管错位,水位变化混乱,震前4天,也就是7月24日,这位教师发现井筒变形十分严重,直径60厘米,厚12厘米的水泥管壁破裂,局部水泥块剥落,大量泥砂涌入井中,无法观测水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情况却未能得到重视报。地震后这位教师也在地震中不幸遇难。

五、地震宏观异常的鉴别

地震宏观异常如此重要,那如何去捕捉它呢?前面说过,不是所有的宏观异常都是地震宏观异常,那么如何来鉴别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就要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了解周围动、植物的生活习性,了解地震宏观异常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要特别注意区别这些异常,要注意几点: 一是异常的幅度,地震宏观异常的幅度往往非常的强烈,而非地震宏观异常的幅度比较小。二是异常的种类,地震宏观异常种类多,而非地震宏观异常的种类单一。三是异常的范围,地震宏观异常分布范围较广,非地震宏观异常较为孤立。

四是异常的时间,地震宏观异常随着时间在幅度上、种类上及范围上都会发展,表现为越来越多、越来越集中、越来越强烈,而非地震宏观异常会因为各种干扰因素的消失而不复存在。

地震宏观异常的成因与非地震宏观异常的成因有着本质的区别。非地震宏观异常是由近地表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异常种类和异常形态都较明显的随机性,由于缺乏统一的形成机制和剧烈的应力活动背景,其分布也是随机的和零散的,因而从整体上来讲,不可能给人以强烈的印象。而地震宏观异常是整体的、大面积的地壳应力调整,在一个区域内具有统一的形成机制,因而形成的地震宏观异常其范围、程度及数量决非一般非地震宏观异常所能比拟。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宏观异常反映了震前应力场孕育发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从孕育、加强到暴发的阶段性发展过程。非地震宏观异常由随机干扰引起,不可能像地震宏观异常那样有其特有的发生发展规律。

六、结语

我们在这里仅仅是对地震宏观异常作一些综合性的简单介绍,我们只想通过这些介绍引起大家对地震宏观异常的重视,了解一些地震宏观前兆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分辨出哪一种异常才是地震宏观异常,并且能及时的将发现的异常情况上报给地震部门。在当前的条件下,地震监测台网在数量上是有限的,不可能对局部小区域的地震活动提供严密的监视,广大群众对宏观异常的收集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目前,我省已进入了新一轮的地震活跃期,还可能会发生多次破坏性地震,我们还不能人为的避免地震发生,我们也很难作出准确的地震短临预报,但我们期待,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尽最大努力把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点。

第二篇:海地地震灾害报告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十分严重.震中位于首都太子港西南16公里的加勒比海域,震源深度约为10公里.震中烈度为X.在发生7.0级地震稍后不久,海地又相继发生了震级分别为5.9级和5.5级的地震。截至2010年1月26日,海地地震进入第15天,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22.25万人丧生,19.6万人受伤。此次地震中遇难者有联合国驻海地维和部队人员,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

地震发生后,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2日发表声明,对海地当天发生强烈地震表示关切,并且表示联合国组织正在听取有关灾情的初步报告,密切跟踪当地的情况发展,同时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表示将向海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也派出中国国际救援队飞赴海地实行救援任务.根据美国科罗拉多州地质调查的分析师说,这是海地自1770年以来发生的最强烈的地震,并且地震发生后余震不断,最强烈的余震达到5.9和6.4级,不但为救援数以千计埋在废墟之下的民众带来了极大困难,更为无数处于恐慌中的平民带来了严重威胁,而且未来海地继续发生严重灾害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太子港街头出现极度混乱局面,呼喊者、哭泣者、四处寻找失散亲友者和无家可归者构成了海地大地震后的一幅幅真实写照。据拉美及西方各大媒体报道,数以万计民众失去居所。地震发生后,海地当地黑帮组织和从倒塌监狱中逃脱的罪犯趁火打劫,将急需的救援物资洗劫一空.一场里氏七级强震让“灾难之国”海地雪上加霜。全球知名风险管理顾问公司最新评估显示,地震给海地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达数亿美元。公告称,海地当地建筑多属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并无防震所需的加固措施,因此强震过后建筑大规模坍塌,即便是设计规范的建筑也难逃在地震中受损,据此估计,海地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达数亿美元。海地首都太子港及其约两百万人口将深受地震影响,地震遇难者将数以万计。震前由于海地连年天灾及政局不稳,海地民众生活困苦不堪,全国逾一半民众每天的生活费不足一美元。经过此次强震,海地当地人民的生活又一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针对海地地震的成因,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公布的地震定位及震源机制,海地地震发生在加勒比地区, 此地区是非常活跃的地震带,因此这一地区很容易发生地震, 海地位于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交界处,属于地震频发区。世界上其他地方发生的地震大多是一个板块俯冲到另一板块下导致,而此次强震却是由于美洲板块中的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相互挤压所致。这种类型的地震通常震源较浅,并能释放巨大能量。此次地震的震源仅位于地下10公里左右,因此造成了此次海地的巨大损失。

就目前而言,专家仅能预测今后10年到20年发生大地震的百分率,更高级的预测尚无可能。不过,地震界有句谚语:地震不杀人,建筑物杀人。因此,提高建筑物抗震标准能大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人类即使不能预测或躲避地震,也能采取很多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震后重建所面临的困境。作为一名土木人,我们的责任就是建造坚固的房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使人们免受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痛苦.

第三篇:地震局局长述职报告

一年来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科技局的领导下,在自治区地震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按照“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强化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三大战略要求,围绕新时期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奋斗目标,扎实推进“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全面促进防震减灾能力建设。加紧落实各项具体工作,在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震害预测等基础性工作、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的指导、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地提升了全社会应对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的能力。具体述职如下:

一、明确工作目标,充分认识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

宁夏北部和内蒙交界地区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性,多年来一直被列为自治区重点监视防御区。20**年以来,这一地区相继发生2月26日3.3级、7月9日3.3级、12月5日3.8级三次有感地震,我市三区均遭受不同程度的震感。地震活动不仅是频度还是强度都有所增强,使我市的防震减灾形势更不容乐观。做好新时期的防震减灾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认真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大力实施“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强化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三大战略,逐步建立健全有重点的全面防御体系和预测、预防、救助全方位的灾害管理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防御地震灾害的氛围。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体系和投入机制

市区两级人民政府对防震减灾工作高度重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防震减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切实履行职责,做到平时警钟长鸣、居安思危、常备不懈,震时反应迅速、决策科学、高效有序。进一步提高了我市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预防、应急救援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安全保障。

三、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一)、严格执行周、月会商制度和震情值班制度。,我局共印发周、月会商意见67期,其中震情月会商意见12期(每期55份),周会商意见52期(每期11份),震情通报3期。我局按规定在每个周的周二和每月的最后一个周二进行周月会商,根据**台、哈图乌素台及各宏观观测点所报的数据及宏观情况,对我市及邻近地区下周及下月的地震趋势进行判定,确定有无5级以上地震发生,逐周逐月排除发生4级以上地震的可能。并认真组织完成年中、全区地震趋势会商报告。

我局高度重视震情监测工作,严格按照值班制度安排值班,值班人员能及时处理各项工作,按时交接班,无脱岗、漏岗等现象,特别是20**年2月26日04时37分和7月9日01时01分发生的两次有感震,而且均发生在凌晨,我局工作人员都在第一时间到达工作岗位,并对2月26日发生在我市境内的3.3级地震及时派出地震考察组,确定宏观震中,为震情趋势分析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做好宏微观手段的分析处理,注意各类异常的提取和调查落实。今年6月18日,**台数字伸缩仪南北向开始向上漂移,6月25日调零后,向上漂移的幅度更大,最大漂移幅度为6月27日的600mv。7月12日,哈图乌素台目视水管仪南北向曲线由线性下降开始转折上升,最大幅度为7月16日的7mm。鉴于两个台和两种同类手段异常出现时间的同步性,我局向有相同手段的乌加河地震台电话核实异常,得到否定意见后,并向自治区地震局监测处、分析预报中心做了汇报,同时组成异常落实小组前往哈图乌素台、**台进行异常核实工作,及时排除异常,并将《形变异常落实报告》上报自治区地震局。同时,在微观手段出现异常后,我们更加注意宏观情况的收集,加强与各宏观点的联系,特别是人民公园、千钢、水泥厂等网点,要求每天定时向我局报送宏观情况。

(三)、加强对**台、哈图乌素台的管理,严格执行台站的各项工作制度。在震情值班方面都能按时交接班,没有迟到、早退、脱岗等现象;对仪器设备定期标定维护,运转正常未发生任何重大责任事故。哈图乌素台模拟观测记录的三台(套)仪器,在数据报送方面都能做到及时、准确,并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有异常能及时上报;在大震速报方面能在要求时间内计算完毕并报出;截止12月中旬该台向自治区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速报地震16次,单台报告48期,每期报震100次,全年达2000次。

我局不仅只在工作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上也体现了人性化管理,去年给哈台装修修补了屋顶;配置了电脑、激光打印机、交通工具;为解决职工因值班吃不上热饭的困难,为他们购置了一整套电炊用品,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比较温馨舒适的工作环境,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提高了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与此同时严格对监测工作的监管,特别是加强对参评手段的观测质量管理,要求不断完善台站的各项工作制度,努力提高职工个人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

(四)、做好地震联防工作。我局高度重视地震联防工作,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和盟市地震部门的联系,经常进行测震、前兆及宏观情况的交换,有异常情况互相通报讨论。20**年6至7月,哈图乌素台目视水管仪南北向和**台伸缩仪南北向同步出现异常,我局分析人员与石嘴山地震局和乌加河地震台通过电话联系,询问通报了宏微观情况。

(五)、特别做好党的十七大和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庆祝活动期间的震情监测,制定完善专项保障预案,采取了加密观测、加强值班、宏微观数据一日一报应对措施,确保了庆典活动顺利进行,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为国家社会公共安全提供了优质服务。

四、扎实推进震灾预防体系建设

(一)、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督与管理,把抗震设防要求作为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和施工审批的必备内容。去年11月底,在政府组织召开的热电三期协调会上,对拟建(扩建)的(2×60万KW)热电联供工程,依法向政府和北方电力提出监管意见。

(二)、逐步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20**年8月,我局与建委联合转发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办发[20**]1号文件的通知》,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了贯彻意见,对我市农区住房现状和其抗震性能进行了一次大检查。采取多种形式,向农民群众宣传住宅建设防震抗震基本知识。组织开发推广经济适用、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农村民居建设图集和施工技术;积极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指导和帮助农民对已建住房进行抗震加固,对新建住房进行抗震设防。认真组织开展对农村建筑队伍的教育培训,建立农村施工队伍施工资质和施工技术人员上岗证书管理制度,提高农村民居的建筑质量。

(三)、加强安全生产领域防震减灾工作。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下文,要求从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安全生产设施、设备及安全生产项目审查、验收、许可等方面,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矿山及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运单位要进行地震灾害评估。

(四)、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青少年为重点,向广大群众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与市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减灾工作的若干意见》,逐步在中小学生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各学校结合实际编制了地震应急预案和疏散方案。**师范附小、八完小开展相关的演练。把防震减灾作为“三下乡”和“科普宣传周”活动的重要内容,开展经常性的科普宣讲活动,努力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紧急救援体系建设有新的进展

由我局牵头组织完成了**市地震紧急救援分队组建工作,去年9月,市政府正式批准挂牌宣布成立。11月,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应急管理委员会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总指挥部所属综合机构、专项应急指挥部机构和应急协调机构组成人员及主要职责的通知》精神,市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地震局,及时确定上报了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向市人大完成《**市突发灾害应急救援问题调研地震部分》一篇。

六、圆满完成“十五”网络建设项目

**局数字测震信息网络县级信息节点、**台信息节点和测震、哈图乌素强震动台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建设资料全部整理齐全,已按要求完成时间寄达自治区局。从去年八月开始正式试运行以来主要仪器设备运行正常。

七、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

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抗震设防各个管理环节的执法主体和工作程序,严格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依法履行抗震设防管理的执法检查职责。认真贯彻执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和《地震监测预报条例》,依法处理干扰和破坏地震监测设施、地震观测环境的行为。全年参加行政执法学习班3人次。

去年4月,依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规范环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富有生机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造就一支讲政治、懂业务、会管理、守纪律,并能卓有成效地推进地震事业发展的环节干部队伍。在科技局党组的组织领导下,对我局副局长、办公室主任、综合业务科科长、哈图乌素地震台副台长四个科级岗位,通过公开竞聘上岗形式,确定了各职务人员。

为更好地体现党的基层组织对**地震台的管理,经市科局党支部两年多的培养,同意发展**台李丽华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按党章要求现已履行完各项组织程序,现已报送市直机关工委批准。

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我市事业单位改革,我局被定为行政执行类事业单位。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越来越被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已提到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而地震应急工作仍按照沿用几十年的管理模式进行,显然已不适应当前依法行政的需要,社会依法行政管理的职能更加突出。

2、体制原因造成分配不公的矛盾日益加深,实行事业管理的地震局肩负着全市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指挥等重要政府职能,工资收入在岗的不及机关退休的、通讯费一分不给不及机关工勤人员、县处级局长工资收入不及机关一般工作人员,严重地挫伤了工作人员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3、专业技术后备人才储备不足。学非所用、专业不对口、想补充进来的人进不来的问题也更加突出。

第四篇:地震局局长述职报告

一年来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科技局的领导下,在自治区地震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按照“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强化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三大战略要求,围绕新时期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奋斗目标,扎实推进“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全面促进防震减灾能力建设。加紧落实各项具体工作,在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震害预测等基础性工作、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的指导、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地提升了全社会应对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的能力。具体述职如下:

一、明确工作目标,充分认识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

宁夏北部和内蒙交界地区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性,多年来一直被列为自治区重点监视防御区。2007年以来,这一地区相继发生2月26日3.3级、7月9日3.3级、12月5日3.8级三次有感地震,我市三区均遭受不同程度的震感。地震活动不仅是频度还是强度都有所增强,使我市的防震减灾形势更不容乐观。做好新时期的防震减灾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特别是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认真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大力实施“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强化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三大战略,逐步建立健全有重点的全面防御体系和预测、预防、救助全方位的灾害管理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防御地震灾害的氛围。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体系和投入机制

市区两级人民政府对防震减灾工作高度重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防震减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切实履行职责,做到平时警钟长鸣、居安思危、常备不懈,震时反应迅速、决策科学、高效有序。进一步提高了我市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预防、应急救援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安全保障。

三、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一)、严格执行周、月会商制度和震情值班制度。2007年,我局共印发周、月会商意见67期,其中震情月会商意见12期(每期55份),周会商意见52期(每期11份),震情通报3期。我局按规定在每个周的周二和每月的最后一个周二进行周月会商,根据**台、哈图乌素台及各宏观观测点所报的数据及宏观情况,对我市及邻近地区下周及下月的地震趋势进行判定,确定有无5级以上地震发生,逐周逐月排除发生4级以上地震的可能。并认真组织完成年中、全区地震趋势会商报告。

我局高度重视震情监测工作,严格按照值班制度安排值班,值班人员能及时处理各项工作,按时交接班,无脱岗、漏岗等现象,特别是2007年2月26日04时37分和7月9日01时01分发生的两次有感震,而且均发生在凌晨,我局工作人员都在第一时间到达工作岗位,并对2月26日发生在我市境内的3.3级地震及时派出地震考察组,确定宏观震中,为震情趋势分析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做好宏微观手段的分析处理,注意各类异常的提取和调查落实。今年6月18日,**台数字伸缩仪南北向开始向上漂移,6月25日调零后,向上漂移的幅度更大,最大漂移幅度为6月27日的600mv。7月12日,哈图乌素台目视水管仪南北向曲线由线性下降开始转折上升,最大幅度为7月16日的7mm。鉴于两个台和两种同类手段异常出现时间的同步性,我局向有相同手段的乌加河地震台电话核实异常,得到否定意见后,并向自治区地震局监测处、分析预报中心做了汇报,同时组成异常落实小组前往哈图乌素台、**台进行异常核实工作,及时排除异常,并将《形变异常落实报告》上报自治区地震局。同时,在微观手段出现异常后,我们更加注意宏观情况的收集,加强与各宏观点的联系,特别是人民公园、千钢、水泥厂等网点,要求每天定时向我局报送宏观情况。

(三)、加强对**台、哈图乌素台的管理,严格执行台站的各项工作制度。在震情值班方面都能按时交接班,没有迟到、早退、脱岗等现象;对仪器设备定期标定维护,运转正常未发生任何重大责任事故。哈图乌素台模拟观测记录的三台(套)仪器,在数据报送方面都能做到及时、准确,并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有异常能及时上报;在大震速报方面能在要求时间内计算完毕并报出;截止12月中旬该台向自治区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速报地震16次,单台报告48期,每期报震100次,全年达2000次。

我局不仅只在工作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上也体现了人性化管理,去年给哈台装修修补了屋顶;配置了电脑、激光打印机、交通工具;为解决职工因值班吃不上热饭的困难,为他们购置了一整套电炊用品,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比较温馨舒适的工作环境,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提高了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与此同时严格对监测工作的监管,特别是加强对参评手段的观测质量管理,要求不断完善台站的各项工作制度,努力提高职工个人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

(四)、做好地震联防工作。我局高度重视地震联防工作,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和盟市地震部门的联系,经常进行测震、前兆及宏观情况的交换,有异常情况互相通报讨论。2007年6至7月,哈图乌素台目视水管仪南北向和**台伸缩仪南北向同步出现异常,我局分析人员与石嘴山地震局和乌加河地震台通过电话联系,询问通报了宏微观情况。

(五)、特别做好党的十七大和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庆祝活动期间的震情监测,制定完善专项保障预案,采取了加密观测、加强值班、宏微观数据一日一报应对措施,确保了庆典活动顺利进行,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为国家社会公共安全提供了优质服务。

[1][2]下一页

第五篇:防地震报告彩虹

防震演习报告

在园领导的精心策划安排下,我们园组织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防地震演习。

通过防地震演习主要目的是

1、通过对地震安全疏散的实战演练,使幼儿增强安全意识,掌握现场逃生的技能。

2、通过各种安全知识的讲解,是幼儿了解逃生的基本知识。

3、锻炼脱离危险的能力,培养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在院领导的领导下,我们老师在演习之前给幼儿讲解了地震来临之时的现象,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那么当地震来临时我们首先应立即找承重墙或者结实的桌子底下、远离电源和有玻璃的地方,因为当地震来时,会把玻璃震碎容易伤到人。若是地震较轻时我们能从室内跑出去的尽量跑出去。然后抱头蹲下护住身体紧要部位。快速撤出去。还有一些现象,比如:一些动物不会在窝里安静的呆着,小鸡会乱飞一通等。

此外我园组建了地震疏散小组,当警铃第一次响起时,我们专业组的老师及时的通知了我们各个班级,然后我们班级老师先组织幼儿找承重墙蹲在角落里,双手抱头紧闭双眼和闭上嘴巴。当第二次警铃响起时我们组织幼儿有序地从室内向室外跑去,而且我们疏散组的老师也迎了上来帮助我们班级的老师一同引领幼儿往室外跑去,在演习之前虽然已经对幼儿灌输了防地震的知识,但是在警铃响起的那一刻,孩子们还是有些慌张,有的尖叫。但是在老师的领导下顺利的以很短的时间逃离室内。当我们全部逃生出来时,我们班级有一位小朋友说“哎呀,真吓人!不过我跑出来了。”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地震还是很害怕的,但是当演习结束后我们回到班级里让幼儿互相表演地震来时你应怎么做的时候,他们把要点已经全部掌握了。

因此在这里真心的感谢园领导的精心安排,感谢专业组的老师们。让幼儿亲身体验了当地震来临时候应如何保护自己。

2011年4月27日星期三

彩虹班

地震报告材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