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香菇的种植技巧和注意事项
香菇的种植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地势要求
香菇种植的房间都是要求地势较高,四周开阔,环境清洁,方向朝南,顶上设有风筒,墙壁上开设南北对称呈长方形的天窗和地窗等条件。菇房还要求防风防雨,室内能保温保湿,通风透光(散射光),地面便于冲洗,或者便于在菇房内每次栽培加垫新土能够快速夯实。房间内的四周墙壁上都需用石灰水来进行消毒,而房内每次则可用药物蒸熏机来进行消毒,防止杂菌感染。
菇床可用竹制、木制或铁制,宽约1.2米,横档则需用毛竹或着杂木混交搭架,摊上芦垫等。床与床间距0.4-0.6米,底层距地面0.3米;层与层间距0.6米左右。床架四周要留出可供人们管理的走道。同此同时各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利用简易房屋在稍加进行修理便可利用,也可因地制宜搭盖菇房。
二、培养料的堆制
培养料要经堆制发酵处理,分解为可供蘑菇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过去多采用一次发酵,发酵不甚完全,养分末得到充分分解,杂菌和虫害还有存在。为解决这个问题,近年发展了二次发酵(后发酵)技术。
蘑菇培养料主要是用家畜、家禽粪便和麦草、稻草等配制而成。约7月上、中旬开始堆制,粪草比例一般为7:3或6:4。稻草类要先晒干切断,粪便要晒干粉碎。其它配料为少量的石膏粉,过磷酸钙等。培养料用清水或尿液浸湿,一层草一层粪堆好,然后可覆盖草帘保温湿。建堆3-4天后可第一次翻堆,水份不够可加水增温。7-8天以后第二次翻堆,每100平方米培养料中加入1.5千克石膏粉。11-12天后可第三次翻堆,100平方米培养料中加入150克过磷酸钙。堆制后约13天,即完成前发酵。趁热将料搬进菇房,在菇床架上摊开,密闭房内窗户,迅速将室温提高到60℃左右,保持2-3小时,而后可降低到52℃左右,保持4-7天。室内加温可用煤炉或蒸汽管道,并维持室内一定湿度,这就是后发酵。后发酵是蘑菇培养中一项新技术,有杀虫灭杂菌的效果。并使培养料中产生大量有益微生物,氨味完全排除。由于嗜热性微生物的活动,大大地改善了培养料的质地,蘑菇可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增加了。
三、播种及覆土
料温下降到28℃以下时,即可开始播种。将培养料整理成平面,厚度12-15厘米,采用穴播,株行距约9×9厘米,每瓶菌种(750毫升)约播1平方米,若要发菌快,可多播一些。播种后需注意保湿,菌丝开始萌发生长时,要逐步加强通风,促使菌丝向料内生长,并控制杂菌生长(发现时可挖去)。菇床上要覆盖细泥团,蘑菇子实体正常形成,生长。可用晒干的菜园土上豆类土等肥土块过筛,大泥团约鸽蛋大小,小泥团约花生仁大小。当菌丝体发满表面,并已深入培养料之大部份时即可进行,先盖粗土,(约2.4厘米厚,含水量20%),后盖细土(约1.2厘米左右,略干)。
四、水份管理
蘑菇的水分管理要做到少喷勤喷。培养料和覆土层基本是底湿上干,内湿外干。温度保持在10-18℃,最适宜于实体形成生长。发现粗细土层上有小菌蕾时,要喷施出菇水,当子实体发育到有豆粒大小时,可多喷水,以利发菇。出菇期间,空气湿度保持80-90%。秋菇采摘三批后,气温降低,可用0.2%尿素或硫酸铵,腐熟的人粪尿、畜尿或1%葡萄糖追肥。入冬后,加强管理,还可试验用增加菇房室温的办法继续产菇。春菇生产约在3月份开始,管理需保温保湿,适时喷水,并在每批菇采摘后,下批菇蕾形成前喷施追肥。
五、采收
一般应在菇盖开至八成时采收。采收时要轻摘、轻放、轻运,以保证菇形完整,不受损伤。同时,应分级采收,分级存放,分级装运,分级交售。无论采收、交售和加工都要及时。
第二篇:香菇种植
提问:
有哪位前辈愿意教下的请加我的二七三一九五五七六 一年可以种几次,上面那打错了一个字 回答:1 栽培史
香菇栽培始源于中国,至今已有800年以上的历史。最早于宋朝浙江庆元县龙岩村的农民吴三公发明了砍花栽培法,后扩散全国。经僧人交往传入日本。香菇的砍花栽培源于中国,现行的段木纯菌丝接种栽培则源于日本。至1989年,中国香菇总产首次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香菇生产第一大国。生长发育条件 ⑴温度
在潮湿的状态下,担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26℃。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在5-24℃,最适宜温度24-27℃,但由于木材的保护作用,在气温低于-20℃的高寒山地或高于40℃的低海拔地区,菇木也能安全生存,菌丝不会死亡。
香菇是低温和变温结实性的菇类。香菇原基在8-21℃分化,在10-12℃分化最好。子实体在5-24℃范围内发育,8-16℃为最适。同一品种,在适宜范围内,较低温度(10-12℃)下子实体发育慢,菌柄短,菌肉厚实,质量好;在高温(20℃以上)上子实体发育快,菌柄长,菌肉 香菇薄,质量差。在恒温条件下,香菇不形成子实体。⑵水分
在锯木屑培养基中,菌丝生长的最适含水量是60-70%;在菇木中适宜的含水量是32-40%,在32%以下接种成活率不高,在10%-15%条件下菌丝生长极差。子实体形成期间菇木含水量保持60%左右,空气湿度80-90%为宜。⑶ 营养
香菇是一种木腐菌,主要的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以及少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菇木和培养基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被香菇吸收利用。①碳源
香菇菌丝能利用广泛的碳源,包括单糖类、双糖类和多糖类,糖浓度在1-5%比较好。②氮源
香菇菌丝能利用有机氮和铵态氮,不能利用硝态氮和业硝态氮。在香菇菌丝营养生长阶段,碳源和氮源的比例以25-40:1为好,高浓度的氮会抑制香菇原基分化。在生殖生长阶段,要求较高的碳。③矿质元素 除了镁、硫、磷、钾之外,铁、锌、锰同时存在能促进香菇菌丝的生长,并有相辅相成的效果。钙和硼能抑制香菇菌丝生长。④维生素类
香菇菌丝的生长必须吸收维生素b1,其他维生素则不需要。适合香菇生长的维生素b1浓度大约是每升培养基100um。在段木栽培中,香菇菌丝分泌多种酶类分解木质素、纤维素、淀粉等大分子,从菇木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吸收碳源、氮源和矿质元素。⑷ 空气
香菇属好气性菌类,足够的新鲜空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栽培环境过于郁闭易产生畸形的长柄菇、大脚菇。⑸ 光线
香菇是需光性真菌,强度适合的漫射光是香菇完成正常生活史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研究表明:波长为380-540nm的蓝光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对原基形成最有利。香菇子实体的分化和生长发育需要光线。没有光线不能形成子实体,研究表明,40-7-lx的光照强度比较适宜。香菇原基在暗处有徒长的倾向,盖小、柄长、色淡、肉薄、质劣。⑹ 酸碱度 适于香菇菌丝生长的培养液的ph值是5-6。ph值在3.5-4.5适于香菇原基的形成和子实体的发育。在段木腐化过程中,菇木的ph值不断下降,从而促进子实体的形成。栽培技术
【1】菇场的设置
较好的菇场应是避北风、向阳地、资源好,水源近,有树荫,多石砾,偏酸性的缓坡地。2)清理场地
① 按照春夏之交能有三分疏露,七分荫蔽的要求,砍低留高,以利于操作管理和场地的通风。
② 清除场地的枯枝落叶、树皮、树根,以及场外围数米内的腐朽之物,铲除杂菌、害虫孳生地。
③ 根据地形平整地,开壁人行行通道,清沟排渍等设施。④ 自然荫蔽不足时,搭盖荫棚(高2m),或种植、种瓜,以利将来遮荫。
⑤ 菇场清理的最后一道工序,在地面撒上石灰,除虫防蚁,抑制杂菌蔓延。
【2】菇树选择及段木准备 1)菇树选择 可以用来栽培香菇的树木不少于200种,绝大多数是属于壳斗科、桦木科和金缕梅科的阔叶树。菇树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 不含芳香油物质。
② 树皮厚薄适中,不易脱离,利于调温调湿,减少杂菌侵染的机率。
③ 木质适当坚实,边材多,心材少,利于香菇菌丝体充分分解利用。2)树径和树龄
段木栽培香菇不宜选用过粗和过细的树木,一般以胸径12-20cm较合适,树龄10-25年为宜。
树皮较薄的树,树龄可以大些;树皮较厚的树,树龄可小些。薄皮树出菇快,但产菇菌盖薄,菌肉松泡;厚皮树出菇慢,但产菇质量好。幼龄木心材小,接种后出菇早,所产香菇较薄较小,且菇木易腐,持续产菇年限较短。3)段木准备:主要包括砍树、原木干燥和截枝等工作。① 适时砍树
提倡叶黄砍树,也即是进入休眠阶段。此时贮存养分最丰富,树皮与木质部结合紧密,搬动时不易脱皮。已经砍伐的菇木称原木。② 适当干燥 让原木干燥,实际上是调节段木的含水量,以利于接种后菌丝体定植和生长发育。不同树种的含水量不同,因而干燥的时间也不一致,常以干燥后没有萌芽力为度,或者以接种打洞时树液不渗出为宜,此时的含水量约为40-45%。③ 截枝
原木经适当干燥后(当原木截面出现几条短的裂纹时),就应及时剃枝截枝。截枝后的原木称段木。段木长度以1.0-1.2m为宜,如有小枝丫,可在分叉处保留3-5cm切除枝丫,不可平切,以避免加大切口面积,增加感染机会。截枝后应尽快用5%新鲜石灰乳涂刷截面,防止杂菌从伤口侵入。品种选择 ⑴ 品种
栽培的品种主要有:cr02、cr04、l26、香
7、台香、武香1号、香菇867.香菇937等。⑵ 人工接种
接种期:一般在气温为5~20℃均可接种。以月平均气温10℃左右的最适宜。一般情况下,长江流域宜在2月下旬至4月进行段木接种,最好在3月上旬完成;华南地区可在11月至翌年1月进行,最适接种期是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接种工具 接种木屑菌种或棒形木块菌种,均可用手电钻或4-6磅重的锺形打孔器打接种穴。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般以行距6cm左右,穴距12厘米左右为宜。近两端的穴,至少应距离断面5cm,以防止杂菌入侵。穴直径1.2-1.5cm,深1.5cm左右。穴要打成梅花形,过细的段木可采用螺旋式打穴。接种
穴打好后,要把菌种尽快接入,以防穴壁干燥及杂菌侵入。一般要求当时打穴,随时接种,每穴的接种量为穴深的80%为宜,一般1m3的段木,需15-20瓶750ml的菌种。接种后,立即用蜡涂封,或用与穴口大小一致的木块盖上,用锤敲平,防止雨水和杂菌虫害侵入,减少穴内水分蒸发,保护菌丝生长。上堆发菌
接种后的段木应及时放到室内或室外选好的菇场上堆放,段木上堆后,应保持堆放场的温度为10-15℃,段木的含水量为50-60%。堆放的方式。
⑴直立式:木接种到定植成活阶段,约需20-30天可采用直立式,并于冬春季节进行。
⑵井叠式:宜于多雨季节或场地较湿的环境。⑶蚣式:宜于在干热季节或偏干的情况下采用。⑷瓦式:通风较差的多湿场地,或菇木较少而场地坡度较大时采用。菇木堆放管理
菇木堆放后,需要加强管理,创造一个适合香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良好条件,堆放期间的管理是决定香菇栽培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关系到菌丝的成活率和第一批菇发生的迟早,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⑴ 保湿保温
接种后,由于菌丝被弄碎,使菌种的生活力突然下降,对环境适应力也有所减弱,为使受伤的菌丝迅速恢复生长,尽快伸入到菇木中,必须进行保温保湿。如发现菇木树皮开裂翘起,甚至菇木开裂,应尽快增加荫蔽度,浇水保湿。要求空气湿度60-70%,温度为15-25℃。⑵ 检查菌种成活率
堆放两周左右,已见菌丝从接种穴裂缝中长出,形成一个白色圈,表示菌丝已成活定植,如一个月内还未出现白圈,必须揭开接种盖观察菌丝情况,采取补充水分或加强通气或提高温度来促进菌丝成活,如发现死穴需补种。⑶ 翻堆
由于各层菇木所受温度、湿度不同,含水量容易发生变化,如果不翻堆,就会使菌丝生长不均匀。因此,接种后,每隔2-3周要进行翻堆一次,把上下左右里外互相调换一次位置。在翻堆时,还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雨量多少及树皮厚薄,相应改变堆放形式,以利菌丝生长。同时,干旱时应结合翻堆进行浇水保湿。⑷ 遮荫
菇木堆放好后,必须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进行遮荫,避免阳光直射,借以保持菇木的含水量,雨水多时还需做好防湿工作,勿使菌丝淹死。
⑸ 防止杂菌和虫害 香菇形态图(8张)在自然条件下栽培香菇,要尽量防止杂菌和害虫的为害,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发生。如结合翻堆进行菇场消毒,除去周围的杂草,调节空气和水分等,以保证香菇菌丝的迅速生长,而不利于杂菌的繁衍为害。子实体产生 ⑴ 起架时间
段木接种后,菌丝的生长速度因菇木大小、树种、堆放和管理情况不同而有差别。在温暖地区,一般冬未春初接种的,经过春、夏、秋三季,约8-9个月,菌丝基本发育成熟;但在寒冷地区或者菇木过大,菌丝要经过两个夏天,才能发育到出菇的程度,约在立冬前后(11月7号前后),当气温下降到月平均14-16℃时,菇蕾才相继出现,这时应将菇木移到适于子实体形成的场所(应具有6-7成荫蔽,空气相对度以75-90%为宜),把菇木起架,让其出菇。架木要适时,如果架木过早,气温过高,湿度太低等管理不善,菇木容 香菇易干燥脱皮;架木过迟,会影响子实体产生,降低产量。
一般地用刀背或手指敲打菇木树皮时,发生的声音为浊音或树皮组织松软、粗糙不平或瘤状突起、皮下呈黄色或黄褐色,且有香菇味者,表明菇木内菌丝发育成熟,已具有子实体产生的基础,应及时转入出菇场,同时将长有杂菌或长出新枝的菇木剔去。⑵起架方法
先打好木桩,离地65cm左右放上横木,菇场环境潮湿的可架高些,环境干燥可架低些。横木长短随地形而定,两侧呈人字形,交错排列,菇木间距10cm以上,便于子实体形成和采收。⑶ 出菇期间管理
菇木散放后,菇木含水量减少,冬天往往雨水少,湿度低,难以满足出菇所需的水分。因此,在架木前,应先补足水分,然后起架,这时因为菇木集中,给水也方便,还可以减少水分流失。菇木的补水有浸水和喷水两种方法。前者把菇木浸在水中8-12小时即可,此法省水省时,出菇整齐,但劳动强度大,且菇木损耗大,浸水时不宜用流水浸,以避免养分损失;后者需连续补水4-6天,每天间歇性喷洒3-6小时。注意事项:
① 菇木补足水分后,如遇气温偏低(10℃以下),必须保温在20℃左右,保湿在85%以上,进行催蕾,待菇蕾大量长到黄豆大小时,才散堆架木。
② 补充水分时不要选在气温十分干燥的时候,最好是一次补足。当第一批菇采收后,不能马上补水,让菇木干燥一段时间(1-2个月),再补水进行第二次催蕾,这样可使菌丝受到刺激,促进分化。采菇后的管理
段木栽培香菇具有一次性接种,多年出菇的特点。出菇多在春、秋两季。当菌伞尚未完全展开,即菌盖边缘尚稍内卷,菌膜刚破裂时,是采收的最适期。其产量可达10-15斤/m3。
菇木经过几个月的子实体生长发育,原来积累的营养物质大多发育成香菇。为了第二年生产高产优质的香菇,需继续恢复生长积累物质。因此,在香菇采收期结束后,尽快地恢复菌丝长势,积累营养物质。在菇木采收完后,将菇木移回堆放场,重复前面的过程,即堆放、补水、起架等。采收及分级 ⑴ 采收
一般待菇盖展开70-80%时,菇盖的边缘仍然内卷,菌褶下的内菌膜才破裂不久就得采收,此时菇形、菇质、风味均较优。若待菌盖90%展开才采收,由于香菇采收后的后熟较明显,菇盖仍会展开,影响香菇等级。如待菌盖全展开,烘烤后菇盖边缘出现向上翻卷,形成薄菇,菇柄纤维增多,菇质较差。⑵ 分级
菌丝一经形成子实体,即使处于较高或较低的温度均能生长发育,但品质有所不同。如在20℃以上较高的温度下,香菇生长虽然快,但肉薄、菌盖易开,菌柄较长,品质差,俗称“香信”。
温度较低,香菇生长较慢,但肉厚,菌盖难开,菌柄较短,品质较好,特别是在12℃以下,香菇生长缓慢,一般形成柄短肉厚的“冬菇”。
子实体形成的初期,如遇天气干燥或霜冻的袭击,一般不会继续生长,甚至死亡,但子实体长到约2cm以上,再遇上上述环境条件,菌盖表面会龟裂成花纹,这样的香菇品质最好,称为“花菇”。
低温或变温对子实体的形成起着良好的刺激作用,如在快要出菇前,遇上0℃左右的低温(下雪更为理想),然后转暖,或天气忽冷忽热,以15℃为中心,每日温度在5-20℃之间上下变化,或日间温度较高(20℃),夜间温度较低(10℃),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都会形成优质的花菇或冬菇。从生产的角度来言,温度最好在15-18℃,或日间20℃,夜间10℃,这样的温度生长既快,产量高,质量也好。代料香菇栽培
【1】香菇代料栽培的意义
食用菌人工栽培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为地创造对香菇菌丝和子实体发育有利,而对其他杂菌生长不利的环境条件的过程。香菇代料栽培即源于此理。
香菇历来都是被局限在少数地区用段木或原木进行栽培,由于受到树木、地区、季节的限制,发展速度很慢。自上海栽培成功并大面积推广木屑栽培法以来,为发展香菇生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代料栽培得以迅速发展。所谓代料栽培,就是利用各种农林业副产物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辅助材料,制成培养基,来代替传统的栽培材料(原木、段木)生产各种食用菌。
代料栽培的优点:首先是可以广开培养料来源,综合利用农林产品的下脚料,把不能直接食用、经济价值极低的纤维性材料变成经济价值高的食用菌,节省了木材,充分利用了生物资源,变废为宝。其次是,可以有效地扩大栽培区域,有森林的山区可以栽培,没有森林资源的平原及沿海城镇也可以栽培,适于家庭中小型栽培,更便于工厂化大批量生产,为扩大食用菌的生产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由于采用代料栽培的培养基可按各种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合理 配制,栽培条件(如菇房)比较容易进行人工控制,因此产量、质量比较稳定,生产周期短(从接种出菇,仅需要3~4个月,至采收结束10~11个月),资金收回快又可以四季生产,调节市场淡旺季,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一般每1000斤木屑或棉籽壳等代料栽培,可收600~800斤鲜菇,从产品质量及其经济效益看,都超过段木生 产,是栽培香菇行之有效的途径。
代料栽培的原料:用来栽培香菇的主要代用料是阔叶树木屑、部分针叶树木屑(如:柳、杉、红松)以及刨花、纸屑、棉籽壳、废棉、甜菜渣、稻草、玉米秆、玉米芯、麦草、高粱壳、花生壳、谷壳等。此外,许多松木屑用高温堆积发酵或摊开晾屑的办法,除掉其特有的松脂气味;亦可用来栽培香菇。
【2】代料块栽香菇的技术措施 ⑴生产流程 ⑵培养基的配制
香菇体菌种的培育,一般有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和蒸水分离法三种。孢子分离法是有性繁殖,菌种生活力强,但变异率高,一般难掌握,选育新品种时可采用此法。组织分离法及菇木分离法系无性繁殖,种性比较稳定、而且简便易行,生产上应用较多。培养基配制的原理 培养基是香菇菌丝体生长发育的基质、可以提供香菇菌丝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碳源、氮源、各种元素和生长因素,使菌丝体能正常、健壮地生长。
a.水分:香菇菌丝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水分不仅是菌丝细胞原生质的主要成分,而且菌丝的一切生理活动均需在有水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在配制各级培养基时,均要加入一定量的水分。
b.碳源:单糖(葡萄糖)、双糖(蔗糖、麦芽糖)、多糖(淀粉)都是香菇菌丝能够利用的有机碳源。一般来说,碳素是菌丝细胞中有机物的基本元素,并且也是能量的来源。
c.氮源:氮素是构成菌丝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元素,而蛋白质和核酸又是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重要成分,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有机氮(氨基酸、蛋白质、尿素)和氨态氮(硫酸铵)都是菌丝细胞氮的来源。d.无机盐类:菌丝所需的无机盐类数量很少,但在其生命活动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少量的磷、钾、硫、钙、镁等。培养基中加入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钙等,可满足对上述元素的要求。
e.生长因素:能调节香菇菌丝代谢活动的微量有机物,称之为生长因素。一般用作碳源的天然成分,如马铃薯、麦芽汁、麸皮、米糠等都含有丰富的生长因素,无需另加。维生素b1可促进香菇菌丝生长,制斜面培养基时可加入少量。
f.凝固剂:常用的凝固剂为琼脂(洋菜),是由石花菜提制而成。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很大。要根据香菇菌丝生长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按比例配制。要注意对培养基ph值的调节。;培养基配制的方法
香菇菌种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种。a.母种培养基的制作配方: 马铃薯 200克 葡萄糖 20克 琼脂 18~20克 水 1000毫升 ph值 5.5~6 该配方适合香菇及多种食用菌分离和培育母种之用。如果作保藏菌种用,在配方中可再添加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0.5克,维生素b110毫克。
制法:选择质量好的马铃薯洗净去皮(已发芽的要挖去芽及周围一小块),将其切成薄片,称取200克。放入铝锅中,加入清水1000毫升,加热煮沸,维持30分钟,用四层纱布过滤,取其汁液,然后将琼脂放在水中浸泡后加入马铃薯汁液中,继续加热至全部溶化(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溢出和焦底),最后加入葡萄糖,并且热水补足1000毫升,测定并调节ph值(用5%的稀盐酸或5%的氢氧化钠溶液)到所需范围内。配制好的培养基要趁热分装入试管,装入量约为试管长度的1/5,装管时要注意勿使培基沾附试管口。分装完毕塞上棉塞,棉塞要求松紧适度,塞入长度约为棉塞总长度的2/3左右,使之既有利通气又能防止杂菌侵入。
塞好棉塞后,把试管直放在小铁丝筐中,盖上油纸或牛皮纸,用绳扎好,或用绳子把试管扎成几捆,棉塞部分用牛皮纸包扎好,竖直放入高压灭菌锅内,进行灭菌,在1.5公斤/厘米2压力下维持30分钟。
灭菌后,待培养基温度下降至60℃时,再撰成斜面,以防冷凝水积聚过多。摆斜面时,先在桌上放一木棒,将试 管逐支斜放,使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度的 1/2,冷却凝 固后,即成斜面培养基。
灭菌后的斜面培养基,要进行无菌测定,可从中取出2~3支,放入30℃左右的恒温箱中培养3天,培养后表面如 仍光滑,无杂菌出现,就可供接种。多次制作后,已有把握,可不做无菌测定试验。
高压灭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灭菌锅内加水至水位标记高度,首次使用需先进行一次试验,水过少易烧干造成事故,水过多棉塞易受潮。(?)放火锅内的材料,不宜太挤,否则会影响蒸汽的流通和灭菌效果。体积大的瓶子,要分层放置或延长灭菌的时间。
(?)盖上锅盖,同时均匀拧紧锅盖上的对角螺旋,勿使漏气,关闭气阀。
(?)点火、逐渐升温。水沸后,待锅内压力升至0.5 公斤/厘米2时,逐渐开大放气阀,放净锅内冷空气至压力降至“0”,再关闭放气阀。如不放尽冷空气,即使加大至所需压力,而温度达不到应有的程度,也不能达到彻底灭菌的要求。
(v)继续do%至所需压力时,开始记灭菌时间,调节火力大小,始终维持所需压力至一定时间。
(?)停火。让压力自然回降至“0”时,打开放气阀。(?)打开锅盖,用木块垫在盖下,让蒸汽渐渐溢出,借余热烘干棉塞。
(?)取出已灭菌的材料,并清除剩水,以防锅底锈蚀。b.原种培养基的制作 配方甲: 锯木屑 78% 米糠(或麸皮)20% 蔗糖 1% 硫酸钙(石膏粉)1% 水 适量 配方乙: 棉籽壳 40% 锯木屑 40% 麸皮或米糠 20% 蔗糖 1% 石膏粉 1% 水 适量
制法:木屑以阔叶树的为好,棉籽壳(木屑)均要求干燥无霉烂、无杂质。米糠或麸皮要求新鲜、无虫。将木屑(或棉籽壳)与麸皮、石膏粉拌匀,蔗糖溶于水,将其加直至用手紧握一把培养料时,指缝间有水渗出而不下滴为宜。然后将其装入菌种瓶中,边装边用捣木适度压实,直装至瓶颈处为止,压平表面,再在培养基中央钻一洞直达瓶底。最后用清水洗净瓶的外壁及瓶颈上部内壁处,上棉塞。用牛皮纸包住棉塞及瓶口部分,用绳扎紧。放入高压锅内,在1.5 公斤/厘米2的压力下维持1.5小时。如采用土法灭菌,当蒸笼内达100℃后再维持6~8小时。c.栽培种培养基的制作
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方及制作方法同源种。当采用其他用料栽培香菇时,可将上述两种配方中的锯末屑用料代替,其余成分不变,构成多种代用料配方。;菌种的分离和培育
香菇菌种制作分母种、原种、栽培种三个逐步扩大的阶段。实践证明,香菇菌种的好坏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到香菇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关系到香菇栽培的成败。因此,必须认真做好菌种分离和培育工作。a.母种的分离和培育
母种是菌种生产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原种和栽培种的质量,也是香菇丰产的保证。因此,必须认真做好种菇的选择和分离培育工作。
种菇要选择符合该品种特性的个体:要在出菇早、出菇均匀、产量高的菌块上或菇木上挑选,选出朵形端正、盖肉肥厚、柄短粗、无虫害的子实体做种菇。
组织分离法:选择符合种菇要求的菇蕾。用75%酒精揩拭表面后,用小刀把菇蕾纵剖为二,在菌盖与菌精交界 处,切取0.5立方厘米的一小块菌肉,移放在斜面培养基中央。如用已开伞的香菇做分离材料,则选菌盖与菌柄交界的菌肉。
接种后,将试管放在22℃~24℃恒温箱中培养2~3天后,组织块上长出白色的菌丝,并向培养基上蔓延生长。当菌丝在斜面上长满后,再移到新的斜面培养基上,培育成母种。
第三篇:香菇种植
香菇种植技术
一、概述
香菇又名香蕈、香信、香菰、椎茸,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香菇属。香菇的人工栽培在我国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栽培香菇都用“砍花法”,是一种自然接种的段木栽培法。一直到了60年代中期才开始培育纯菌种,改用人工接种的段木栽培法。70年代中期出现了代料压块栽培法,后又发展为塑料袋栽培法,产量显著增加。我国目前已是世界上香菇生产的第一大国。
香菇是著名的食药兼用菌,其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7种为人体所必需。所含麦角甾醇,可转变为维生素D,有增强人体抗疾病和预防感冒的功效;香菇多糖有抗肿瘤作用;腺嘌呤和胆碱可预防肝硬化和血管硬化;酪氨酸氧化酶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双链核糖核酸可诱导干扰素产生,有抗病毒作用。民间将香菇用于解毒,益胃气和治风破血。香菇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特产品之一,其一级品为花菇。
二、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香菇菌丝白色,绒毛状,具横隔和分枝,多锁状联合,成熟后扭结成网状,老化后形成褐色菌膜。子实体中等大至稍大。菌盖直径5~12厘米,扁半球形,边缘内卷,成熟后渐平展,深褐色至深肉桂色,有深色鳞片。菌肉厚,白色。菌褶白色,密,弯生,不等长。菌柄中生至偏生,白色,内实,常弯曲,长3~8厘米,粗0.5~1.5厘米;中部着生菌环,窄,易破碎消失;环以下有纤维状白色鳞片。孢子椭圆形,无色,光滑。
2.生活条件
(1)营养
香菇是木生菌,以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淀粉等作为生长发育的碳源,但要经过相应的酶分解为单糖后才能吸收利用。香菇以多种有机氮和无机氮作为氮源,小分子的氨基酸、尿素、铵等可以直接吸收,大分子的蛋白质、蛋白胨就需降解后吸收。香菇菌丝生长还需要多种矿质元素,以磷、钾、镁最为重要。香菇也需要生长素,包括多种维生素、核酸和激素,这些多数能自我满足,只有维生素B 1需补充。
(2)温度
香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5℃,低于10℃或高于30℃则有碍其生长。子实体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0~20℃,并要求有大于10℃的昼夜温差。目前生产中使用的香菇品种有高温型、中温型、低温型三种温度类型,其出菇适温高温型为15~25℃,中温型为7~20℃,低温型为5~15℃。
(3)水分
香菇所需的水分包括两方面,一是培养基内的含水量,二是空气湿度,其适宜量因代料栽培与段木栽培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①代料栽培。长菌丝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55%~60%,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出菇阶段培养 料含水量为40%~68%,空气相对湿度85%~90%。
②段木栽培。长菌丝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45%~50%,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出菇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为50%~60%,空气相对湿度80%~90%。
(4)空气
香菇是好气性菌类。在香菇生长环境中,由于通气不良、二氧化碳积累过多、氧气不足,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会受到明显的抑制,这就加速了菌丝的老化,子实体易产生畸形,也有利于杂菌的滋生。新鲜的空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
(5)光照
香菇菌丝的生长不需要光线,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菌丝生长良好,强光能抑制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散射光,光线太弱,出菇少,朵小,柄细长,质量次,但直射光又对香菇子实体有害。
(6)酸碱度
香菇菌丝生长发育要求微酸性的环境,培养料的pH值在3~7都能生长,以5最适宜,超过7.5生长极慢或停止生长。子实体的发生、发育的最适pH值为3.5~4.5。在生产中常将栽培料的pH值调到6.5左右。高温灭菌会使料的pH值下降0.3~0.5,菌丝生长中所产生的有机酸也会使栽培料的酸碱度下降。
三、栽培方法
香菇的栽培方法有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两种。段木栽培产的菇商品质量高,投入产出之比也高,可达1∶7~10,但需要大量木材,仅适于在林区发展。代料栽培投入产出比仅为1∶2,但代料栽培生产周期短,生物学效率也高,而且可以利用各种农业废弃物,能够在城乡广泛发展。代料栽培一次性投入量大,成本较高。本章重点介绍代料栽培技术。
1.播种期的安排和菌种的选择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香菇生产多采用温室作为出菇场所,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大,季节性很强。各地香菇播种期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北京地区香菇生产多采用夏播,秋、冬、春出菇,由于秋季出菇始期在9月中旬,所以具体播种时间应在7月初,6月初制作生产种。应选用中温型或中温型偏低温菌株。但由于夏播香菇发菌期正好处在气温高、湿度大的季节,杂菌污染难以控制,所以近年来冬播香菇有所发展。一般是在11月底、12月初制作生产种,12月底、1月初播种,3月中旬进棚出菇。多采用中温型或中温偏高温型的菌株。
2.栽培料的配制
栽培料是香菇生长发育的基质,生活的物质基础,所以栽培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香菇生产的成败以及产量和质量的高低。由于各地的有机物质资源不同,香菇生产所采用的栽培料也不尽相同。
(1)几种栽培料的配制其配料以100千克计,视生产规模大小增减。
①木屑78%、麸皮(细米糠)20%、石膏1%、糖1%,另加尿素 0.3%。料的含水量55%~60%。
②木屑78%、麸皮16%、玉米面2%、糖1.2%、石膏2%~ 2.5%、尿素0.3%、过磷酸钙0.5%。料的含水量55%~60%。
③木屑78%、麸皮18%、石膏2%、过磷酸钙0.5%、硫酸镁 0.2%、尿素0.3%、红糖1%。料的含水量55%~60%。
上述3种栽培料的配制:先将石膏和麸皮干混拌匀,再和木屑干混拌均匀,把糖和尿素先溶化于水中,均匀地泼洒在料上,用锨边翻边洒,并用竹扫帚在料面上反复扫匀。
④棉籽皮50%、木屑32%、麸皮15%、石膏1%、过磷酸钙 0.5%、尿素0.5%、糖1%。料的含水量60%左右。
⑤豆秸46%、木屑32%、麸皮20%、石膏1%、食糖1%。料的含水量60%。
⑥木屑36%、棉籽皮26%、玉米芯20%、麸皮15%、石膏1%、过磷酸钙0.5%、尿素0.5%、糖1%。料的含水量60%。
上述3种栽培料的配制:按量称取各种成分,先将棉籽皮、豆秸、玉米芯等吸水多的料按料水比为1∶1.4~1.5的量加水、拌匀,使料吃透水;把石膏、过磷酸钙与麸皮、木屑干混均匀,再与已加水拌匀的棉籽皮、豆秸或玉米芯混拌均匀;把糖、尿素溶于水后拌入料内,同时调好料的水分,用锨和竹扫帚把料翻拌均匀。不能有干的料粒。
(2)配料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木屑指的是阔叶树的木屑,也就是硬杂木木屑。陈旧的木屑比新鲜的木屑更好。配料前应将木屑过筛,筛去粗木屑,防止扎破塑料袋,粗细要适度,过细的木屑影响袋内通气。在木屑栽培料中,应加入10%~30%的棉籽皮,有增产作用;但棉籽皮、玉米芯在栽培料中占的比例过大,脱袋出菇时易断菌柱。栽培料中的麸皮、尿素不宜加得太多,否则易造成菌丝徒长,难于转色出菇。麸皮、米糠要新鲜,不能结块,不能生虫发霉。豆秸要粉成粗糠状,玉米芯粉成豆粒大小的颗粒状。
香菇栽培料的含水量应比平菇栽培料的含水量略低些,生产上一般控制在55%~60%。含水量略低些有利于控制杂菌污染,但出过第一潮菇时,要给菌柱及时补水,否则影响出菇。由于原料的干湿程度不同,软硬粗细不同,配料时的料水比例也不相同,一般料水比为1∶0.9~1.3,相差的幅度很大。所以生产上每一批料第一次用来配料时,料拌好后要测定一下含水量,确定一个适宜的料水比例。
①手测法。将拌好的栽培料,抓一把用力握,指缝不见水,伸开手掌料成团即可。
②烘干法。将拌好的料准确称取500克,薄薄地摊放在搪瓷盘中,放在温度105℃的条件下烘干,烘至干料的重量不再减少为止,称出干料的重量。料的含水量(%)=湿料重量-干料重量湿料重量×100 配料时,随水加入干料重量的0.1%多菌灵(指有效成分)有利于防止杂菌污染。
3.香菇袋栽技术
袋栽香菇是香菇代料栽培最有代表性的栽培方法,各地具体操作虽有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
转色过程中常见的不正常现象及处理办法。
A.转色太浅或一直不转色:如果脱袋时菌柱受阳光照射或干风吹袭,造成菌柱表面偏干,可向菌柱喷水,恢复菌柱表面的潮湿度,盖好罩膜,减少通风次数和缩短通风时间,可每天通风1~2次,每次通风10~20分钟。如果空间空气相对湿度太低或者温度低于12℃,或高于28℃时,就要及时采取增湿和控温措施,尽量使畦内湿度在85%~90%,温度掌握在15~25℃。
B.菌柱表面菌丝一直生长旺盛,长达2毫米时也不倒伏、转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缺氧,温度虽适宜,但湿度偏大,或者培养料含氮量过高等。这就需要延长通风时间,并让光线照射到菌柱上,加大菌柱表面的干湿差,迫使菌丝倒伏。如仍没有效果,还可用3%的石灰水喷洒菌柱,并晾至菌柱表面不粘滑时再盖膜,恢复正常管理。
C.菌丝体脱水,手摸菌柱表面有刺感:可用喷水的方法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及菌柱表面的潮湿度,使罩膜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
D.脱袋后两天左右,菌柱表面瘤状的菌丝体产生气泡膨胀,局部片状脱落,或部分脱离菌柱形成悬挂状: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脱袋时受到外力损伤或高温(28℃)的影响,也可能是因为脱袋早、菌龄不足、菌丝尚未成熟,适应不了变化的环境造成。解决办法是严格地把温度控制在15~25℃,空气相对湿度85%~90%,促其菌柱表面重新长出新的菌丝,再促其转色。
E.发现菌柱出现杂菌污染时,可用Ⅱ型克霉灵1∶500倍液喷洒菌柱,每天1次,连喷3天。每次喷完后,稍晾再罩膜。
除了脱袋转色,生产上有的采用针刺微孔通气转色法,待转色后脱袋出菇。还有的不脱袋,待菌袋接种穴周围出现香菇子实体原基时,用刀割破原基周围的塑料袋露出原基,进行出菇管理。出完第一潮菇后,整个菌袋转色结束,再脱袋泡水出第二潮菇。这些转色方法简单,保湿好,在高温季节采用此法转色可减少杂菌污染。
出菇管理。
香菇菌柱转色后,菌丝体完全成熟,并积累了丰富的营养,在一定条件的刺激下,迅速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发生子实体原基分化和生长发育,也就是进入了出菇期。
A.催蕾:香菇属于变温结实性的菌类,一定的温差、散射光和新鲜的空气有利于子实体原基的分化。这个时期一般都揭去畦上罩膜,出菇温室的温度最好控制在10~22℃,昼夜之间能有5~10℃的温差。如果自然温差小,还可借助于白天和夜间通风的机会人为地拉大温差。空气相对湿度维持90%左右。条件适宜时,3~4天菌柱表面褐色的菌膜就会出现白色的裂纹,不久就会长出菇蕾。此期间要防止空间湿度过低或菌柱缺水,以免影响子实体原基的形成。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加大喷水,每次喷水后晾至菌柱表面不粘滑,而只是潮乎乎的,盖塑料膜保湿。也要防止高温、高湿,以防止杂菌污染,烂菌柱。一旦出现高温、高湿时,要加强通风,降温降湿。
B.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的管理:菇蕾分化出以后,进入生长发育期。不同温度类型的香菇菌株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是不同的,多数菌株在8~25℃的温度范围内子实体都能生长发育,最适温度在15~20℃,恒温条件下子实体生长发育很好。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5%~90%。随着子实体不断长大,呼吸加强,二氧化碳积累加快,要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清新,还要有一定的散射光。夏播香菇出菇始期在秋季。北方秋季秋高气爽,气候干燥,温度变化大,菌柱刚开始出菇,水分充足,营养丰富,菌丝健壮,管理的重点是控温保湿。早秋气温高,出菇温室要加盖遮光物,并通风和喷水降温;晚秋气温低时,白天要增加光照升温,如果光线强影响出菇,可在温室内半空中挂遮阳网,晚上加保温帘。空间相对湿度低时,喷水主要是向墙上和空间喷雾,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当子实体长到菌膜已破,菌盖还没有完全伸展,边缘内卷,菌褶全部伸长,并由白色转为褐色时,子实体已八成熟,即可采收。采收时应一手扶住菌柱,一手捏住菌柄基部转动着拔下。整个一潮菇全部采收完后,要大通风一次,晴天气候干燥时,可通风2小时;阴天或者湿度大时可通风4小时,使菌柱表面干燥,然后停止喷水5~7天。让菌丝充分复壮生长,待采菇留下的凹点菌丝发白,就给菌柱补水。补水方法是先用10号铁丝在菌柱两头的中央各扎一孔,深达菌柱长度的1/2,再在菌柱侧面等距离扎3个孔,然后将菌柱排放在浸水池中,菌柱上放木板,用石头块压住木板,加入清水浸泡2小时左右,以水浸透菌柱(菌柱重量略低于出菇前的重量)为宜。浸不透的菌柱水分不足,浸水过量易造成菌柱腐烂,都会影响出菇。补水后,将菌柱重新排放在畦里,重复前面的催蕾出菇的管理方法,准备出第二潮菇。第二潮菇采收后,还是停水、补水,重复前面的管理,一般出4潮菇。有时拌料水分偏大,出菇时的温度、湿度适宜,菌柱出第一潮菇时,水分损失不大,可以不用浸水法补水,而是在第一潮菇采收完,停水5~7天,待菌丝恢复生长后,直接向菌柱喷一次大水,让菌柱自然吸收,增加含水量,然后再重复前面的催蕾出菇管理,当第二潮菇采收后,再浸泡菌柱补水。浸水时间可适当长些。以后每采收一潮菇,就补一次水。
北方的冬季气温低,子实体生长慢,产量低,但菇肉厚,品质好。这个季节管理的重点是保温增温,白天增加光照,夜间加盖草帘,有条件的可生火加温,中午通风,尽量保持温室内的气温在7℃以上。可向空间、墙面喷水调节湿度,少往菌柱上直接喷水。如果温度低不能出菇,就把温室的相对湿度控制在70%~75%,养菌保菌越冬。
春季的气候干燥、多风。这时的菌柱经过秋冬的出菇,由于菌柱失水多,水分不足,菌丝生长也没有秋季旺盛,管理的重点是给菌柱补水,浸泡时间2~4小时,经常向墙面和空间喷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早春要注意保温增温,通风要适当,可在喷水后进行通风,要控制通风时间,不要造成温度、湿度下降。
冬播香菇袋栽方法
香菇在夏季播种,正值高温高湿季节,接种和培菌难度大,易出现杂菌污染或高温烧菌。香菇在冬季播种,宜采用中温型和中偏高温型香菇菌株,10月下旬开始作母种,11月初作原种,11月底和12月初制作栽培种,1月份播种。采用17厘米×35厘米的塑料筒作为栽培袋,拌料、装袋、灭菌、接种的操作方法基本同夏播。选用便于增温、保温的房间或温室作为菌袋培养场所,培菌场所要空间消毒后才能进菌袋,菌袋“#”字形一行一行接种穴侧向排垒起来,每行可垒6~7层,4行为一方,长度不限,方与方之间留有走道。开始要把室温控制在25~26℃左右,每3天在中午气温高时通一次风。菌袋培养到13~15天,接种穴的菌丝体生长直径达8厘米以上时,进行第一次翻袋、扎微孔。翻袋前要喷洒2%的来苏水或者用氧原子消毒器进行空间消毒,要把每方的中间两行温度高的菌袋调换到两边,把两边的菌袋调换到中间,这样使每个菌袋温度差异不大,菌丝生长整齐。在翻袋时,把杂菌污染的菌袋去除,同时对无杂菌污染的菌袋,在有菌丝体的部位距离菌丝生长前沿2厘米处扎微孔,微孔深1厘米,每个接种穴的菌丝体上扎3~4个。第一次翻袋扎孔后,菌丝生长量加大,这时要把室温控制在24℃左右。这时每2天中午通一次风。再过12~13天进行第二次翻袋,并在每一片菌丝体上距离菌丝生长前沿2厘米处扎一圈微孔,约5~6个,孔深2厘米左右,这时要把室温控制在23℃左右。整个培养过程都要注意遮光。规格为17厘米×35厘米的菌袋,如果4点接种,一般45天左右长满袋,再继续培养,待菌袋内菌柱表面膨胀,2/3的面积上出现瘤状体时,即可进出菇棚,脱袋转色出菇。一般在3月中下旬菌袋可进温室出菇。应先在温室内作畦,畦宽1~1.2米,深15~20厘米,温室要用硫磺或甲醛进行空间消毒,地面撒石灰粉,在畦面上铺一层炉灰渣或者沙子,把长好的菌袋在温室内脱去塑料袋,将菌 柱间距2厘米立排在畦内,菌柱间隙填土(园田土60%+炉灰渣40%,晒干,再用5%的甲醛水调至手握成团,落地即散,堆起来盖膜闷2天再用,也可用地表10厘米下的肥沃的壤土)。每个菌柱顶端露出土层2厘米,并用软的长毛刷子将露出土层的菌柱部分所沾的土刷掉,畦上用竹片拱起,罩上塑料膜,保温保湿,转色。冬播香菇的转色是在3月下旬,气温偏低,空气相对湿度小,多风,管理的重点是保温、保湿、轻通风。出菇管理同前。第一潮菇采收后,温室大通风1小时,停止喷水4~5天后,再向畦内喷一次大水,以补充菌柱的含水量。4月份以后的管理要注意遮光降温和防虫。这种栽培方法的优点是菌柱在土里可随时补充水分和部分养分,省去了浸袋补水过程。同时还要注意,由于菌柱只是顶端出菇,因此出菇面积较小,如果出菇密度大时,常因菇体的相互拥挤变形,造成质量下降,所以菇蕾太密时要及时疏蕾,以保证菇的质量。另外,菇体距离地面很近,很易沾上沙土,也会影响菇的商品质量,喷水时要轻喷、细喷,不能使菌体溅上土。
香菇采收时,要轻轻放在塑料筐中,且不可挤压变形,然后清除菇体上的杂质,挑出残菇,剪去柄基,并根据菌盖大小、厚度、含水量多少分类,排放在竹帘或苇席上,置于通风处。应及时加工,长时间堆放在一起会降低质量。
1.香菇的干制
(1)晒干要晒干的香菇采收前2~3天内停止向菇体上直接喷水,以免造成鲜菇含水量过大。菇体七八成熟,菌膜刚破裂,菌盖边缘向内卷呈铜锣状时应及时采收。最好在晴天采收,采收后用不锈钢剪刀剪去柄基,并根据菌盖大小、厚度、含水量多少分类,菌褶朝上摊放在苇席或竹帘上,置于阳光下晒干。一般要晒3天左右才可以达到足干。香菇晒干方法简单,成本低,但在晒干的前期,菇体内酶等活性物质不能马上失去活性,存有一定的“后熟”作用,影响商品质量。遇有阴雨天就难晒出合格的商品菇。另外,晒干的香菇不如烘干的香菇香味浓郁,对商品价值有所影响。
(2)烘干刚采收下的香菇马上进行清整,剪去柄基,根据菇盖的大小、厚度分类,菌褶朝下摊放在竹筛下,筛的孔眼不小于1厘米。先将烘干机预热到45℃左右,降低机内湿度,然后将摊放鲜菇的竹筛分类置于烘干架上。小的厚菇,含水量少的菇放于架的上层,薄菇、菌盖中等的菇置于架的中层,大且厚的菇或含水量大的菇置于架的下层。机内温度逐渐下降,烘烤的起始温度,较干的香菇为35℃,较湿的香菇为30℃。这时菇体含水量大,受热后表面水分迅速蒸发,为了加速水分蒸发,烘干机的进气口和排气口全开,加大通风量,排出水蒸气,促使直立的菌褶固定下来,防止倒伏。此时烘烤的温度不易高,否则菇体易烘黑、蒸熟。要及时排出水蒸气,防止菇表出现游离水,以免影响香菇色泽和香味,也不易烘干。烘烤时,每3小时温度升高5℃,当烘烤温度升到45℃时,菇体水分蒸发减少,此时可关闭1/3的进气口和排气口。烘烤进入菇体干燥期,维持3小时后,打开箱门将烘筛上下层的位置调换一下,使各层的菇体干燥程度一致。以后每1小时升温5℃,当温度升到50℃时,关闭1/2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温度升到55℃时,菌褶和菌盖边缘已完全烘干,但菌柄还未达足干,这时要停止加热,使烘烤温度下降到35℃左右。由于此时菇内温度高于菇体表面温度,加速了菇内水分向菇体表面扩散。4小时后重新加热复烘,温度升到50~55℃时,打开1/2的进气口和排气口,维持3~4个小时后,关闭进气口和排气口,控制烘烤温度在60℃,维持2小时,即可达到足干。
(3)晒烘结合干制刚采收的鲜香菇经过修整后,摊在竹筛上,于阳光下晒6~8小时,使菇体初步脱水后再进行烘烤。这样能降低烘烤成本,也能保证干菇的质量。
(4)干香菇的贮藏干制后的香菇含水量在13%以下,手轻轻握菇柄易断,并发出清脆的响声。但也
四、加工与保鲜
不易太干,否则易破碎。干香菇易吸湿回潮,应按分类等级装在双层大塑料袋里,封严袋口,也可根据客户要求,按等级、重量分装在塑料袋里,封严袋口,再装硬纸箱,放在室温15℃左右和空气相对湿度50%以下的阴凉、干燥、遮光处,要防鼠、防虫,经常检查贮存情况。
2.香菇的保鲜
香菇保鲜方法很多,有速冻、冷藏、化学、气调、微波等方法。
(1)脱水冷藏保鲜香菇采收前10小时停止喷水,七八成熟时采收,精选去杂,切除柄基,根据客户要求标准分级,然后将香菇菌褶朝下摆放在席上或竹帘上,置于阳光下晾晒,秋、春季节晾晒约3~4小时,夏季阳光强晾晒1~1.5小时。晒后的香菇脱水率为25%~30%,即100公斤鲜香菇晒后为70公斤~75公斤。这时手捏菇柄有湿润感,菌褶稍有收缩。分级、定量装入纸盒中,盒外套上保鲜袋,再装入纸箱中,于0℃下保藏。
(2)密封包装冷藏保鲜鲜香菇经过精选、修整后,菌褶朝上装入塑料袋中,于0℃左右保藏。一般可保鲜15天左右,适合于自选商场销售。
五、病虫害及杂菌的综合防治
1.袋料栽培香菇的综合防治措施
(1)严格把好菌种关在确定生产用的优良品种以后,菌种是否被杂菌污染则是优质菌种最基本的条件。优质菌种可采用目测和培养的方法来确定。凡菌丝粗壮,打开瓶塞具特有香味,可视为优质菌种。有条件的,还应抽样培养,同时还可检查菌丝生活力。
(2)严格把好菌袋加工关塑料袋应选择厚薄均匀、无沙眼、弹性强、耐高温、高压的聚丙烯塑料袋,培养料切忌太湿,料水比掌握在1∶1.1~1.2;装料松紧适中,上下表内一致;两端袋口应扎紧,并用火焰熔结,在高温季节制菌袋时,可用1∶800倍多菌灵溶液拌料,防治杂菌。
(3)严格把好灭菌关常压灭菌应使灶内温度稳定在100℃,并持续8小时;锅内菌袋排放时,中间要留有空隙,使蒸气畅流菌袋受热均匀;要避免因补水或烧火等原因造成中途降温;从拌料到灭菌必须在8小时内完成,从灭菌开始到灶温上升到100℃不可超过5小时,以免料发酵变质。
(4)搞好环境卫生,净化空气使空气中杂菌孢子的密度降得最低,是减少杂菌污染最积极有效的一种方法。装瓶消毒冷却,接种、培养室等场所,均需做好日常的清洁卫生。暴雨后要进行集中打扫。坚持每天在空中、地面用0.2%肥皂水或3%~4%石碳酸水溶液,5%甲醛,1∶500倍50%的多菌灵水溶液及5%~20%石灰清水等交叉喷雾或喷洒,将废弃物和污染物及时烧毁或浸入药水缸,以防污染环境和空气。
(5)严格无菌操作
接种室应严格消毒;做好接种前菌种预处理;接种过程中菌种瓶用酒精灯火焰封口;接种工具要坚持火焰消毒;菌种尽量保持整块;接种时要避免人员走动和交谈;及时清理接种室的废物,保持室内清洁。
(6)科学安排接种季节必须根据香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生对温度的要求,科学安排接种季节。过早接种或遇夏秋高温气候,既明显增加污染率,又不利菌丝生长;过迟接种,污染率虽然较低,但秋菇生长期缩短,影响产量。接种以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5℃左右时为最好。
夏季气温偏高时,接种时间应安排在午夜至次日清晨。
(7)改善环境因子杂菌发生快慢和轻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种环境因子,特别是香菇栽培块或菌筒上的霉菌发生时应通风换气。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有利于香菇生长发育时,香菇菌丝生活力旺盛,抗性强,杂菌就不易发生,反之,杂菌便会乘虚而入,迅速发生。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尽可能创造适宜于香菇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也是一项很重要的预防措施。
(8)减少菌丝未愈合时发生霉菌,采取将门窗关好(定量开窗通风几次),除去覆盖的薄膜,待控制霉菌后再盖上的措施。若个别栽培块发生霉菌,不要急于处理,待菌丝愈合后再作处理,但需增加掀动薄膜的次数,并加强栽培室通风换气和降温减湿。
(9)霉菌发生在栽培块或菌筒表面,尚未入料,一般可以采用pH 8~10的石灰清水洗净其上的霉菌,改变酸碱度,抑制霉菌生长。若霉菌严重,已伸入料内,可把霉菌挖干净,然后补上栽培种。霉菌特别严重的栽培块或菌筒,可拿到室外,用清水把霉菌冲洗干净,晾干2~3天后,再喷洒0.5%过氧乙酸(CH 3COOH)可收到显著的防治效果。
(10)加强检查在气温较高季节,培养室内菌袋排放不宜过高过密,以免因高温菌丝停止生长或烫伤,影响成品率。发菌5~6天后,结合翻堆要逐袋认真检查,发现污染菌袋随即取出。对污染轻的菌袋,可用20%甲醛或5%石碳酸或95%酒精注射于污染部位,再贴上消毒胶布。
对青霉、木霉污染严重的菌袋,添加适量新料后重新灭菌接种;污染链孢霉的菌袋,及时深埋。此外,要防鼠灭鼠,避免老鼠间接污染,对污染废弃的菌袋要集中处理,千万不能到处乱扔,以免造成重复感染。
(11)袋料栽培中危害香菇的害虫主要为螨类和线虫。菌筒室内培养期间主要是螨的危害,后期主要为线虫。培养室或栽培场发生害虫危害可喷高效低毒农药,1∶1 200~1 500倍的特杀螨,1∶50 倍的杀虫乳剂和1∶500倍的马拉松乳剂防治线虫可收到良好效果。
第四篇:香菇生产种植方案
香菇生产种植方案
无论是传统的农作种植香菇还是工厂化规模种植香菇,它们所遵循的工艺原理都是相同的。原料方面,都需要提供香菇菌丝体的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无机盐、生物素等,以及合适的含水量和PH。常用的原料有木屑、麸皮、米糠、棉籽壳、石膏、碳酸钙等。工艺方面(按工艺顺序)需要配料、搅拌、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等工艺,每个工艺都需要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等。1.原料
在菌棒生产前准备原料,选择适合的囤放仓库(要求干燥避雨等)。所需原料中,木屑的比例最大需要量最多,需要足够的场地堆放和前处理(洒水、翻堆等)。
主要问题:料场的规划布置;原料的确定。2.配料搅拌
对于大规模生产菌袋,配料搅拌量是非常大的,并且要求个原料搅拌协调均匀,需要配备搅拌锅,传送机等设备。3.装袋灭菌
在生产前,首先要确定装袋的规格要求和灭菌要求,选用相应规格材质的包材,装袋机,扎口机以及灭菌架等。与灭菌相关的锅炉,管道,空压机等设备,灭菌后菌棒冷却相关设备的配备。
主要问题:采用哪种类型的装袋机(人工、半自动、全自动等);确定袋子规格及材质。4.接种车间 接种是食用菌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控制不好菌棒会严重的污染,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接种车间要求无菌环境,从而隔绝污染源,保证接种质量(接种后的菌棒最好加套一个外袋,以消除培养过程中的污染途径)。主要问题:使用栽培种的物理形态(液体、固体);采用哪种类型的接种方式(人工、半自动、全自动)。5.培养
培养阶段时间较长,菌丝长满袋之前是控制污染率的关键阶段,多要以防为主(防破袋、防环境不清洁、防高温烧菌等)。培养是为出菇打基础,是出菇质量和产量的物质储存期,所以7分培养3分出菇也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培养通常所涉及的工艺:脱袋、挖孔、刺孔等工艺都是为了防止污染和提供菌丝营养生长所必须的条件。另外还需要控制通风、光照、温度及湿度等以提供菌丝生长所需的条件(菌棒在不同的生长期对各种因子的要求不同,如菌丝生长阶段需要暗光培养,而在生殖生长阶段需要充足的散射光照)。也因此,在培养室设计时要参考香菇菌丝生长(习性)所需条件来设计和规划培养室的构造。主要问题:菌棒的培养摆放(地堆、棚架);地面是否固化;单棚容量等;工艺流程及工艺节点等。6.菌种
根据紫云历年气象记录(..紫云2012年-2016年气温记录.xls)分析,结合香菇品种温型不同生长习性差异可以确定选用的品种,选用中高温型品种。为什么不用其它温型品种,原因很清楚:低温型品种不耐高温,如果在温度持续高过其能承受的最高温度,菌丝就会被高温烧死;高温型品种则相反,此类品种虽然不怕高温,但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会影响菌丝正常生命活动。在贵州(紫云)采用中高温型的目的就是为了中和前两类品种的有缺点。主要问题:确定使用的品种;栽培种的接种形式。
7.808品种介绍
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3℃,菌龄90-120天,最长可达210天。出菇温12-28℃,最适出菇温度为15~22℃;菇蕾形成期需6℃以上的昼夜温差刺激,属中高温型菌株。春、秋季出菇为主,冬、夏季也可出菇。转色适宜时,菇潮明显。配料时要根据生产季节的不同,气温高低和发菌时间长短合理调整配方(麸皮用量、木屑颗粒大小及含水量)。
第五篇:香菇种植项目建议书[模版]
香菇种植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及价值体现】
项目建议书,又称项目立项报告,按新的投资体制改革相关政策,项目建议书主要是国有企业或政府投资项目单位向发改委申报的项目申请。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可以着手成立相关项目法人。民营企业(私人投资)项目一般不再需要编写项目建议书,只有在土地一级开发等少数领域,由于行政审批机关习惯沿袭老的审批模式,有时还要求项目方编写项目建议书。外资项目,目前主要采用核准方式,项目方委托有资格的机构编写项目申请报告即可。
《香菇种植项目建议书》是为香菇种植项目建设筹建单位或香菇种植项目法人,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地方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国内外市场、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提出的具体项目的建议文件,是专门对拟建香菇种植项目提出的框架性的总体设想。该报告的核心价值是:
——作为香菇种植项目拟建主体上报审批部门审批决策的依据;
——作为香菇种植项目批复后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作为香菇种植项目的投资设想变为现实的投资建议的依据;
——作为香菇种植项目发展周期初始阶段基本情况汇总的依据;
《香菇种植项目建议书》主要从宏观上论述项目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项目的市场和销售、规模、选址、物料供应、工艺、组织和定员、投资、效益、风险等进行深入阐述,消除决策主体项目选择的盲目性,着力阐述项目的规划设想,极力突显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达到立项报批的目的。【目录】第一部分 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的承办单位
(三)项目报告撰写单位
(四)项目主管部门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立项研究结论
(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
(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
(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
(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
(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
(十一)项目立项可行性综合评价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项目立项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使审批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第二部分 香菇种植项目发起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一、香菇种植项目建设背景
(一)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二)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三)……
二、香菇种植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
(二)……
(三)……
(四)……
三、香菇种植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四)模式可行性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第三部分 香菇种植项目市场分析及前景预测
一、香菇种植项目市场规模调查
二、香菇种植项目市场竞争调查
三、香菇种植项目市场前景预测
四、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五、产品销售收入预测第四部分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一、资源和原材料
二、建设地区的选择
三、厂址选择第五部分 工厂技术方案
一、项目组成二、生产技术方案
三、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四、土建工程
五、其他工程第六部分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一、建设地区环境现状
二、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三、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四、治理环境的方案
五、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六、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七、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八、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第七部分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一、企业组织
二、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第八部分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二、项目实施进度表
三、项目实施费用第九部分 项目财务测算
一、项目总投资估算
二、资金筹措
三、投资使用计划
四、项目财务测算相关报表
(注:财务测算参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依照如下步骤进行:
1、基础数据与参数的确定、估算与分析
2、编制财务分析的辅助报表
3、编制财务分析的基本报表估算所有的数据进行汇总并编制财务分析的基本报表。
4、计算财务分析的各项指标,并进行财务分析从项目角度提出项目可行与否的结论。)第十部分 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一、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二、财务评价
三、国民经济评价
四、不确定性分析
五、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第十一部分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与建议
二、附件
三、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