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化学校汇报材料(共)
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鳌山卫中心小学
2013.7.30 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鳌山卫中心小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校在创建青岛市现代化学校的工作中,遵循“强化基础、发展个性、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办学宗旨,确立“以发展学校来发展教师,以发展教师队伍,注重实效抓育人,着力中心抓质量,推进教科抓实践,努力构建学校发展新优势,办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创建现代化学校工作中,我们的特色是:
1、教师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一是有一支团结、民主、奋进、务实的学校领导班子。班子成员敬业勤政,有较强的决策能力和协调能力:二是有一支充满活力,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
2、规范化管理持之以恒。
学校立足科学管理、人文管理,注重创建三项特色(民主管理一体化、依法管理校本化、规范管理精细化),抓实三项管理(思想教育管理、校园美化管理、教学流程管理);坚持制度治校,逐步制订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3、德育实践追求高效。
我校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突出优秀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坚持学校
教育系列化和社会教育经常化,致力于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型的和谐德育体系。
4、有效教学稳步推进。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突出“有效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确保学有地位,确保学有主动,学有目标;尝试自主学习,尝试探究学习,尝试合作学习,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初步形成了“行动研究,分层落实”的有效教学推进策略。
资金使用情况:
我们主要把资金使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培训
1、组织教师参加青岛市各个学科农村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
2、进行网络学习培训,加大网上教研力度,进行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3、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
二、硬件建设
1、教学楼、办公平房全部内外粉刷涂料,房顶全部重新做了一遍防水处理,彻底解决了漏雨现象。
2、硬化了篮球场。
3、购置了部分图书、计算机。
4、学校伙房重新改建,高档配置。
5、为老师们改建了一个淋浴间。
6、操场扩建、塑胶化。
存在问题: 1.办学条件方面 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18个班的办学规模难以适应生源逐年增加需求;班额偏大,难以达到小班化的要求。2.师资队伍方面
每年都有教师陆续进城,教师严重缺编,急需体育、美术、微机、音乐、心理辅导等专职教师。
各位领导,以上是我校工作的具体做法,我们将以现代化创建工作为契机,把创建工作常态化,巩固创建成果,不断完善创新,真正实现规范、民主、开放的教育。
请各位专家予以指正,谢谢大家!
鳌山卫中心小学
2013.7.30篇二:教育现代化汇报材料(中心小学)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 努力提升办学水平——涟水县南集镇中心小学教育现代化先进校汇报材料 涟水县南集中心小学位于涟水东南边陲,始建于1942年,占地面积 2.4万平方米,是一所历史悠久和具有优良传统的学校。建筑面积5847平方米,操场占地11075平方米,绿化面积6723平方米,拥有图书27581册,科学实验室2个,音、体、美各1个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12.16台。学校现有教学班级32个,在校学生1273名,63名教师,教师队伍合格稳定,勇于开拓,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有92.1%的教师取得大专学历,47.6%的教师取得本科学历。现将教育现代化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取得成绩:
(一)、办学条件建设
1、学校已完成了d级危房的拆除,教室进行了加固维修,并贴上墙面保护瓷砖,又新建了1栋教室和1栋学生宿舍,校园综合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校园布局合理,新增了名人字画橱窗,古诗美文、名人名言上墙,陶冶学生情操,展示了南小的文化特色。
2、校园占地面积24839平方米,生均19.5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5847平方米,人均4.59平方米。绿化面积6723平方米,人均 5.28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5503平方米外加塑胶跑道操场共计11075平方米,人均8.7平方米。
3、专用教师、办公用房538平方米,满足教育教学需要。食堂已于去年创建成为a级食堂,有符合标准的水冲式厕,安全卫生,满足正常需要。
4、学校暂时没有配备适合残疾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基本设施。
5、学校对安全紧抓不懈,配备了3名保安,保安器械购置到位。消防灭火器各楼层均有,定期检查灭火器的损坏情况,并与消防、公安联合,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进行各种安全演练,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安全工作档案资料完整。
6、我校共有1273名在校学生,27个班级,其中一年级4班,二年级5班,三年级5班,四年级5班,五年级4班,六年级4班,平均每班47人。
7、学校图书室1个,拥有图书39581册,生均31册,有阅览室1个,拥有座位65个,与学生人数比1:19.5。科学、美术、体育实验室各1个;美术准备室、科学仪器室各1个;科学园、小气象站等齐备;计算机网络教室28个,专用多媒体教室2个,拥有计算机220台,生机比5.7:1;广播系统、校园安监系统等健全。还有音乐、美术专用教室正在建设中,钢琴、音响和艺术教学器材齐全,满足教学需要;塑胶环形跑道400米,100米直道6道,足球场1个,篮球场3片,排球场2片,室内乒乓球室2个,多功能健身房1个。100m以上光纤接入互联网,有自己的学校网站,教师能充分利用省级以上管理和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下载和上传学习资料。
(二)队伍建设 2
1、学校配有2名图书管理员,科学专任教师2人,信息技术专任教师2人,美术教师3人,音乐教师3人,体育教师4人,卫生保健教师2人。专任教师63人,大专28人,本科30人,92.1%的教师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47.6%的教师取得本科学历。骨干教师10人,占15%。
2、所有教师每学年都开设一节公开课,开课比例100%;教师参加培训率100%;公用经费中用于教师培训部分不低于6%;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无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无有偿家教和到社会培训机构兼职等现象。
3、学校教科研工作有组织、有规划、有课题、有总结、有激励。近三年本校人员已完成1项市级规划课题的结题,有1项市级立项课题正在研究中;85%的教师有个人研究专题,校园网发表的教育经验总结、论文和获奖作品均能在网站中查阅。
4、校内各项制度健全并落实到实处;有专家论证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实行多种形式的校务公开,定期召开校务会、教代会,重大决策民主投票,符合程序。家长、社区全面参与学校管理,制度齐全。制定校本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各管理岗位责任明确,督促检查考核机制健全,管理过程材料详实;学校积极建设平安校园,多年内未发生安全、稳定、污染等安全责任事故。
5、学校没有分重点班、快慢班、特长班、实验班的现象;学区内适龄健康儿童按时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助学工作有长效的管理机制;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家庭困难子女入学率都达100%; 3 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健全,科学合理使用公用经费,定期公布公用经费使用情况。
(三)素质教育
1、德育网络健全,有适合学生学段特点的德育目标,计划方案,主题教育系统化、课程化。学生有良好的品德、健康的心理、文明的行为习惯。
2、开齐开足音体美、科学和综合实践等课程,实践活动课程特色鲜明;校本课程数达班级数100%。“阳光体育”活动有计划、有方案,班级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制定适合本班的活动计划,上午大课间跑操,各班自主安排活动,下午广播操,各项文体活动,各30分钟以上;体艺“2+1”教育活动有计划、有教师、有教材、有课时、有考核,90%以上的学生掌握2项体育技能和1项艺术技能;每年举办一次综合运动会,师生参与面85%。
3、校园整体设计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富有文化底蕴和教育内涵,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公室、班级、宿舍文化建设特色鲜明,专业教室布置反映学科特点;开展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的,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社团活动,90%的学生、70%的教师都能够积极参与。
4、学校与乡、县级友好学校签订交流协议,每年组织教师、学生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国际交流活动暂时还未开始。
(四)办学绩效
1、学校为鼓励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有发展,制定了各项制度,设置不同奖项,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 4 奖项的机会;每学期有评估、分析、调控学生课业负担的报告2次以上;学校、家长、社会多方面参与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优良率95%,近3年没有违法犯罪现象;学生学业合格率100%;国家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99.6%,优秀率10%以上;85%以上的学生有一项以上爱好或特长。
3、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师德师风优良,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的满意度很高;每个教师都能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学校有完善的校本培训制定,近三年学校培养出2名有影响的县级以上教育教学骨干教师,有1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并成为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教科研的推进者,有经验在县范围推广。
4、学校先后通过了国家基础教育均衡县、省教育现代化验收,荣获市实验小学、市规范管理先进校、市现代教育实验标准校、市德育工作先进校、市中小学先进教务处、市初等教育教学质量先进校、市乡镇50强中心小学、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校、市示范小学、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市规范管理执行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连续12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较好,满意率达98%以上。
二、存在问题
1、学校还没有适合残疾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基本设施; 2、1273名在校学生,27个班级,其中一年级4班,二年级5班,三年级5班,四年级5班,五年级4班,六年级4班,平均每班47人,班级人数超过规定40人。5篇三:教育现代化创建汇报材料
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
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感谢你们莅临我校,督查指导我校创建工作,在此,我代表学校全体教职工,对你们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现在我就学校现代化创建工作作简要汇报。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创建工作
创建伊始,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多次分层召开专门会议,学习创建文件,领会创建精神,研究制定了学校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二、物质上保障创建工作 2009年,学校以创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连云港市现代化装备实验学校为契机,投入近3000万元,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现代化装备水平。近来学校又斥资200多万,购买了教师笔记本电脑10台、电子白板3套、图书2万册、多媒体移动车1台、信息中心服务器2台、多媒体展台3个、理化生仪器共240包。教育技术装备的不断投入建设,为学校创建工作的有效、高质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措施上落实创建工作 1.学校创建领导小组认真对照县级任务指标及责任分解表,理清思路,制订工作计划,落实工作推进表,认真履行创建职责。2.学校成立宣传组,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使全校都能重视、关心、支持创建工作,在全校积极营造加快建设教育强县、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舆论环境。3.学校还成立了材料组、物资接收组、器材装配组、基建工程组等,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协作联动,形成强大的创建工作合力,确保创建工作的有序推进。4.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各处室、组根据各自工作的重点及特点,把任务分解到具体的教研组长、班主任、管理人员,加强工作的指导和督促,确保工作按期完成。
四、现阶段创建成果
1.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育人环境不断优化
目前,我校已建成了连接教室、办公室、图书馆的千兆主干校园网、闭路电视和广播系统。现有网络活动室4个,计算机资料室1个,多媒体课件制作室1个,中型多媒体教室2个,多媒体投影教室46个,信息中心1个,教师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学生用电脑218台,生机比例达8:1。
学校设有物理实验室4个,化学实验室3个,生物实验室3个,另有物理仪器室、化学仪器室、生物仪器室、药品室、准备室各若干个。实验设备、标本品种齐全,能按课程标准开出全部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具备2人一组的条件,演示实验仪器具备每4个平行班配备一套的条件。理、化、生实验符合实施新课程的需要。教师的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为100%。
学校设有音乐、美术、书法、舞蹈形体和劳技和通用技术专用教
室。其中音乐教室3个,配有钢琴、电视机、音响设备及声乐辅导等教具;美术标准教室5个,配有展示台、静物台、写生灯、石膏像、画板、画架等教具;书法室1个,配有电子白板一套;有劳技教室1个,舞蹈形体教室和舞蹈形体准备室各1个;还有音乐器材室1个、美术器材室1个、舞蹈服装室1个;为学生的特长发挥和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布局合理,使用面积1126.2㎡。藏书总量为73720万册,生均藏书41.5册/生。工具书及教参440种,订阅报刊杂志164种,音像资料丰富齐全,涵盖每学科至少14种,每种2套。学校现有学生阅览室1个,座位数424个,阅览室座位与学生的比例为1:4.7;学生电子阅览室1个,座位数60个。教工阅览室1个,座位数80个;教工电子阅览室1个,座位数18个。图书馆、阅览室均实行全天候开架借阅,图书系统管理自动化,图书馆网页接入校园网,实现网上资源共享。
经过多年建设,整个校园划分为教学、运动和生活三个区域。教学区内教学楼、综合楼设施先进,功能完备;运动区内,标准的田径运动场、塑胶跑道、篮球场;生活区内,学生宿舍宽敞明亮,师生食堂清洁卫生。另外,多处景观点缀校园,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名人名言、学生书画随处可见。学校以合理的布局、优美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优越的办学条件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给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
为切实推行素质教育,我校组织教师大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从县教研室提出的“全优课堂”到市教研室提出的“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我们认真学习并研讨,总结出了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必修课程的同时,我校十分重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自主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我校先后举办了“校园十大歌手大赛”、“广播操大赛”、“美术肖像画比赛”、“校园艺术节”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还以公益劳动、助残帮困等形式开展了社区服务活动。
我校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开设了多种校本课程,如《舞蹈》、《宋词欣赏》等,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我校还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给于了高度重视。在评价工作中做到深入学习、健全组织、明确责任、严密构思、详实计划、重在落实、注重实效。采取了详实、科学的措施,确保了该项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引导性和可操作性,为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队伍建设不断强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我校现已组建了一支具有开拓进取、率先垂范精神的教干队伍,他们年富力强、服务在先、以身作则,力求以优秀的品质影响教师,以精湛的业务带动教师,以高超的管理水平领导教师。得到了全校师
生员工的广泛好评。
学校启动新一轮教师个人成长三年规划,开展多种层次的培训。除了校本培训外,学校还将选送部分优秀青年教师攻读教育硕士、到高等院校短期进修或赴国外培训。另外学校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继续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的积极作用,使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同时加强班主任爱岗敬业教育,完善班主任工作的考核机制,加强年轻班主任工作培训、指导工作,努力铸就一支作风正派、工作默契、充满活力、富于创新的班主任队伍。
我校坚持以制度治校,各项工作“有规、有章、有序”进行,形成了“严谨、务实、高效”的学校管理特色。一方面加强常规性制度建设,制定了《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教职工考勤制度》、《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教职工办公制度》等制度,明确了职责,落实了责任,使各项常规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另一方面加强民主化制度建设,在规范运作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等,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教职工在学校管理中的民主监督作用;第三是加强纲领性制度建设,制定并实施《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中学发展规划》,促进了学校的高起点定位、超常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4.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内涵不断丰富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以“让学生学有所长”为办学理篇四:现代化学校验收校长汇报材料
校长汇报材料
杨村第七小学
林宝星 2010.10 校长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大家好!
我是杨村七小校长林宝星,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就我校落实现代化达标工作的情况做简要汇报:
我校是2000年8月投入使用的一所局直属小学,学校现有6个年级,26个教学班,1500名学生;共有在岗教职工96名,其中本科74人,专科学历17人。小学中学高级教师6人、小学高级教师71人。教师中有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兼职教研员等12人,市、区级骨干教师45人。校舍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生均校园占地面积11.33平方米,建筑面积5338平方米,生均校舍使用面积5.45平方米。学校各类设施能够基本满足教育教学要求,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近几年,因东蒲洼街、徐官屯、杨村街和黄庄街撤村建居,保利小区内配套设施——十一小学没有建成,经教育局统一协调,临时安置了一大批拆迁户子女。
我于2009年8月22日到杨村第七小学工作,并完成新老班子交替。
一、对学校办学思想及优势或特色的分析
1、办学理念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及管理过程中,以“三个面向” 重要思想为指导,我校逐步确立了“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学理念。我们对办学理念的理解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人成才,为了一切学生的健康成人成才。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打好知识、技能、情感、性格、习惯、做人的基础,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二是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尊重学生个体差
异,发展学生特长;三是让每个学生潜能得到开发,使他们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四是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氛围,让每个学生尽情享受童年欢乐。
依据这一办学理念,我们确定了“求真、求实、求美、求新”的校风,“真心、热心、爱心、尽心”的教风和“思心、思问、思理、思进”的学风以及“诚实、文明、勤奋、创新”的八字校训。办学理念和“三风一训”形成了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引领着广大师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奋力前行。
2、办学目标 我校提出“保证基础、发展个性、挖掘潜能、培养特长”的办学目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突出特长”的综合素质能力训练,从小培养学生自立、自理、自信、自强的品质,实现了学科教育与艺术教育、身体素质教育与心理素质培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发展的有机结合。
在办学目标的指导下,我校组建了乒乓球、篮球、田径等体育特长训练队,开设了合唱、绘画等艺术小组,开展了科技、信息技术等竞赛活动。我校学生在各个方面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市、区举办的校园艺术节评比中,学生美术作品、独唱每年都有多人获奖;2008年我校张荣同学还代表天津市参加全国小学生电脑制作与创新实践大赛,并获得第一名;2009年我校陈柯醒同学制作的“太阳能航模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杨冰然、李丹丽等6名同学先后被评为“津门童星”和“津门好少年”。
3、办学特色
在总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指导下,在“体育、艺术2+1”工作的促进下,我们以“艺术教育”为办学特色,提出“让学生接受终身受益的艺术教育”的口号,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
整体办学水平。
在工作中我们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实施、有总结。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参加到活动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学校组建了合唱、舞蹈、电子琴、国画、书法、手工制作等兴趣小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同时下大力量搞好艺术教育与学校德育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从情感上、艺术意境上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净化心灵,从而提升学校的人文素质。
2001年9月学校与天津华夏未来少儿艺术基金会联合组建华夏未来武清艺术教育中心,为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综合素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场所,使艺术教育成为学校的重要办学特色。学校开设了十余项艺术活动课程,电子琴、书法、舞蹈、绘画等,大大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娱生活,艺术教育范围更加广泛,使孩子们都能成为合格加特长的人才。我校相继有400人次在各项比赛中获奖,其中李思彤同学在全国少儿声乐比赛中荣获金奖。在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中,我校华夏小学员的13副作品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首脑。
二、对学校管理现代化的思考与实践
对学校管理现代化的理解是:通过树立现代管理观念,建立合理的管理组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优化育人环境,以协调组织内部人、财、物等资源,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在学校管理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转变管理观念
我们认为,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我校积极转变传统观念,摒弃应试教育,淡化成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并把新的观念用于指导现代化管理的实践。我们树立学校要适合学生,而不是学生适应学校的观念,力争做好三项工作:减轻负担提高质量,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培养学法。这些认识
和实践也是我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
(二)管理民主化、法制化
学校重视民主管理、尊重、信任教职工,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议,引导教师树立主人翁精神,参与学校的决策、管理,重视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力求达到集思广益,优化学校管理。同时坚持依法治校,每年定期举办法制报告、讲座等,大力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制定学校规章制度、教师行为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校的管理有法可循,校园秩序井然。由于成绩突出,我校被武清区委、区政府评为《普法依法治理》先进集体。
(三)管理精细化 “点点滴滴求精细,细微之处见管理”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理论精华所在。我校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求精求细,并使这种思想贯穿于整个工作之始终。我们在教学、服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要求干部教师要有明确精细化意识,最细微的部分也不能忽略。我们提出“精心是态度,精细是管理,精品是成绩”的思路,把实施精细化管理,作为强化教育精品意识的一种手段。
多年来,精细化管理使我校校风纯正,教风严谨。先后被评为全国少年儿童平安示范校、市级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级德育文明学校、市级法制教育先进校、市级“五五”普法法制教育示范校、市级优秀家长学校等光荣称号。
三、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效果
(一)加强师德建设,让教师爱岗
一是坚持学习教育与建章立制相结合,宣传倡导与约束管理相结合,建立师德建设的评估和奖惩制度,抓住影响师德建设的各个环节,使师德内容入脑入心,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
二是通过学习时事政治、教育理论、师德规范、师德典型人篇五:市现代化达标学校检查汇报材料
市教育现代化达标学校检查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莅临学校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校对照《丽水市教育现代化达标学校评估标准》的各项评估指标,认真细致地进行自查自评,现就学校相关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个简要的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云和县xx中学座落于云和县崇头镇,距县城12公里,占地26亩,教职工39人,共11个教学班,在校生394人,其中住校生327人(占学生总数的83%),为我县唯一一所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成立于1975年,建校以来不断继承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建校优良传统,弘扬“艰苦朴实,勤奋好学”的校园精神,不断改革、不断发展,形成一套科学、系统、富有特色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和优良的学风、教风、校风,具有较高的办学声誉,是丽水市示范性农村中学、丽水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丽水市校园文化示范学校、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浙江省示范初中。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镇党委政府支持关心下,我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随着塑胶跑道、塑胶球场的建成,现代化的校园面貌逐步成型,学校围绕“以生为本、育德育能”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农村小班化教学”和深入开展“兴趣特长培养活动”,逐步形成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办学做法和经验
(一)抓住机遇,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在县教育局、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xx中学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一建,新建教学设施。2004年,新建“力帆综合楼”,一楼是师生餐厅、二楼是实验和计算机房; 2009年新建了“慈心楼”,并对两栋教学楼和师生宿舍楼进行了整体加固改造;2012年投入200万资金对将旧餐厅改造成体艺楼,新建校门和学校主干道,下个月将新建塑胶跑道和塑胶球场。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建设校园面貌得到了空前的变化,办学条件带到进一步的改善。学校利用空地,合理布局,设置了了许多小花坛,栽种花草树木,整个校园的绿化面积达1500平
方米。
二添,添置大量的教学设备、图书、办公用品和活动器械。2009年3月更换了所有的旧课桌椅;2009年6月更换了学校大部分的体育器材,2012年1月学校有添置了10余万元的音体美器材;2007年9月至今通过书香校园及社会各团体捐赠已增添图书6971册,目前已达图书14850册; 2010年10月至今新建了探究式实验室1个,计算机房1个,多媒体教室13个,建设专用辅导教室6个。
(二)创新德育环境,推进素质教育
我校以创新德育环境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科学、合理、具有梅中特色的德育实践体系。1.加强制度建设。德育制度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从全局把握德育工作。我校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建立了体系化的德育制度网络:《德育工作规划》、《五星班主任评比制度》、《五星班级评比制度》、《五星学生评比制度》、《安全教育规章制度》、《住校生管理制度》、《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纲要》等。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推进班主任月月评制度,班主任享受“高奖金、高待遇、高责任”的三高制。高奖金是指月奖金幅度在班主任月考核奖金高,高待遇是指班主任享受提干、入党、进修、疗养、评先等方面的优先权,高责任是指班主任24小时全程管理班级。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的实施,确保了我校德育工作的良好开展。3.加强德育活动开展。学校建设云和县首个“乡村学校少年宫”以贴近和服务学生为宗旨,是我校思想道德建设阵地、文化活动平台、社会实践基地,是资源共享、百姓满意、家长放心、青少年喜欢的课外活动场所。xx中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傍晚放学期间、周末、寒暑假向本校学生及小学生开放,开展射箭、足球、篮球、乒乓球、象棋、书法、绘画、鼓乐、舞蹈、经典诵读、种植等11个辅导班,让学生参与自己喜欢的文体项目,目标是:每位参与的学生至少培养一项特长爱好,每位参与的学生至少参加一次校级或校级以上的比赛。在我校“乡村少年宫”的带动下,学生在知识技能、道德情感、文明卫生等都有很大的提高,学习生活得到了充实。
(三)加强教学精细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抓好教学制度管理 为了使我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有章可循,使得教学工作有的放矢,我校制定和完善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专任教师工作考核评估方案》等一系列质量管理的有关制度,对教学的备、教、辅、改、评、研等环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教师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督查,督查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直接挂钩。2.抓好教学监控管理
学校建立了定期与不定期的常规检查和巡课、听课、评课制度,把教师执行教学常规情况作为平时教学工作检查的重点。每天两位行政值日的领导和教务处人员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进行巡查,做好《教师常规工作检查记录本》的记录,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同时,学校成立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小组成员不定时进行推门听课,听课后检查备课本和作业批改情况,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评分依据。每学期期中、期末,学校集中组织对全体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和考核,结果并向全校教师通报,作为教师学期工作评估的主要依据。3.深化课程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校生源的流失,平均每个班级学生数仅为35人左右,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根据学校实际2011学年我校开始实施农村自然小班化教学,全面构建新型班级管理体制,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的做法为:分层建组、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辅导、分层作业布置。小班的课堂里,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分组教学、分层指导策略的实施,使每个学生通过学习--发现--交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不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在今年的中考中,我校平均分位居全县公立学校第一,在全市农村学校中进步11名,被丽水市教育局评为2012年度教学质量管理奖。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迅速发展
学校教师呈现年轻化,专任教师平均年龄29岁,富有活力,但缺乏经验,因此我校将“合作与交流”作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思路。1.对口支援。我校分别在2008-2010年和2011年-2015年与桐乡洲泉中学和宁波北仑江南中学进行教育资源对口支援结对,借助发达地区的优质资源,通过资源共享、师生互派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质性的教育管理与学术交流,促进我校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为学校增添全新的活力。2.校际交流。根据个人申请,我校每年安排一部分县城初中骨干教师到学校进行支教,将他们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借鉴到我们学校,也对相关学科教师起到引领作用;同时,我校还委派一部分教师到县城学校进行顶岗锻炼,有效的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3.青蓝工程。我校将学校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做好新老教师传、帮、带工作,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让年轻教师尽快实现“三个转化”:从学生型到教师角色型,从模仿教学型到自主创新型,从偏于“双基”型到注重能力型。4.校本教研。我校通过议教、磨课、竞赛等多种形式,破解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学校还开展教师汇报课、教师基本功比赛,采取多种形式,为教师提供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和展示舞台。一年来,我校教师在各级教学比赛中获奖的有25人次,23篇论文在各级评比中获奖。
学校每年为县城各个学校输送大批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素有云和教育系统的黄埔军校之称。
三、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根据《丽水市教育现代化达标和示范学校评估验收暂行办法》(丽政教督〔2010〕7号)文件精神,我校对6项a级指标28条b级指标逐项逐条进行自查自评,自查自评结果,其中26条达标,2条基本达标,符合丽水市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评估要求。
存在问题: 1.(b19)因为学校没有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目前采取的是与镇卫生院进行托管医疗,学校现在只有一个保健室,配备了简单一些卫生物品、药品,卫生器械配备达不到省11类标准;
2.(b22)因为学校没有配备计算机专业老师,学校在2005年委托电脑公司建设了学校网站,当由于技术和资金问题,服务器已损坏,学校网站将重新委托电脑公司进行恢复; 3.校园文化建设亟待深入推进。文化立校是现代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引领着学校各项建设。目前校园文化精神的积累还不够丰厚,在文化发展的广度、深度上还有待提升,学校办学特色还有待深化,彰显亮点。
第二篇:现代化学校汇报材料(2017秋)
推进现代化校建设 打造人本教育强校
----大冶三中现代化学校汇报材料
大冶市第三中学为了积极推动《义务教育法》实施,全面落实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冶三中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办学目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提出办学指导思想,以“一切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育人理念,构建科学的学校管理体制,建设一支现代化教师队伍,配臵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营造一个园林式,花园式校园环境,以“学校——管理规范有特色,教师——整体优化有特色,学生——全面发展有特色”的办学模式面向全休,全面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造”,为了学生走出成功的人生这路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确保迎国检工作顺利进行,我校专门成立了“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全校教职工团结一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各项迎国检工作。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保安---这座地处大冶西北边陲的千年古镇,沉淀着浑厚的人文历史,这里文风昌盛,人才辈出,大冶市第三中学就座落在这个人杰地灵的灵秀之地。自九十年代教育布局调整以来,大冶三中是我市唯一一所80人,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朴实爱岗的广大教师正在演绎着一曲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赞歌。
近几年来,在教育局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大冶三中高举发展大旗,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己任,强力推进教育公平战略,凸显人本教育特色,我们先后获得了中央教科所“个性化作文发展与研究”课题基地学校,黄石市科研基地学校,大冶市科研先进单位,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北省餐饮安全示范学校等荣誉。教学质量稳中有升,连续三年获得黄石市教育质量提高奖和大冶市初中教学管理先进单位。
二、均衡发展建设情况及采取的措施
对我校而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本措施是合理配臵教育资源,较
规模最大的完全中学,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有860人,专任教师
快的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初步解决教育不公平的矛盾,而不单单是硬件方面的建设,我校这项工作从二个方面着手:
(一)、借均衡发展东风狠抓校园硬件建设,营造全新的育人环境。两年来,校园内硬化面积达2816平方米;铺彩砖980平方米;改造篮球场,铺丙烯酸塑胶3200平方米;教学楼漆墙2400平方米;新建花池8个,面积1200平方米;操场跑道改造、绿化及铺草皮4237平方米;水沟改造300米。并对理化实验室、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等九大室进行了彻底改造,使各室建设更完善,更规范,更实用。总投资超过80万元。利用配套资金新建微机室一间,添臵电脑71台;添臵升降课桌椅830套。两年来,镇政府也配套投资50万元,对学校黑板进行更新改造,安装电子白板28块。这次均衡发展硬件建设的规模、质量均超过了九七年“普九”。
(二)、借均衡发展东风合理配臵教育资源,创建全新的育人模式。我校与城区学校相比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一少一多”“ 一减一增”“ 一低一高”。
一少一多-----生源减少与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自2008年开始生源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会导致校舍、师资、教学设施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下降。
一减一增-------优秀教师的递减与学生进城就读逐年激增之间的矛盾。由于多种原因,我校教师特别是年轻骨干教师外流现象较为严重,近些年来,部分青年教师借用或调出,另一方面,为寻求优质教育,部分学生进城就读,班额逐年下降。
一低一高------与城区相比整体教学水平较低与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逐年提高之间的矛盾。骨干教师的外流直接造成了我校教育质量的不断下降。
基于这样的认识,镇党委、政府及中心学校领导,以对全镇父老高度负责的使命感,于2012年绘制了保安镇教育的宏伟蓝图。一是按照整合教育资源办大事的原则,将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解决过去 “普遍下小雨”的现状,走出因点多面广而“年年投入,年年陈旧”的恶性循环,办学条件始终得不到改善的怪圈。这是我镇办学体制的一次脱胎
换骨的变革,也为三中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它及时地解决了三中教育资源的闲臵问题。二是在原有办学特色基础上继承并实现创新,在当前社会功利教育思想依然盛行的环境下,我校一步步探寻教学的本真,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实现学生自主化的多彩体验,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外在条件。我们始终致力于探索和创建具有可持续发展教育特色的育人途径,2008年我校被挂牌成为中央教科所“个性化作文”教学实验学校,成为湖北地区五所基地学校之一。2014年我们也成立书法、国学、手工、绘画、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多个课外兴趣活动活动小组,每天课外活动时间定期开展特长培训,在社会中有良好的声誉。
我们始终将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净化学生心灵,我们为学生搭建了多元平台,让国学进校园,对学生进行诚信、感恩教育;让诗词楹联进校园,弘扬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为了加大开门办学与家校沟通的力度,我们面向全体家长征集具有一定特长的或是才艺突出的家长志愿者,走进校园,与学生共同分享多彩快乐的活动日。我们还为留守少年建立了新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亲情教育,特别是暑假,歌舞、书法、看电影、“给家长的一封信”等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馨。
三是在教学管理与教学实践中摈弃只用学业成绩一把尺子衡量师生的评价方式,以尊重为核心,遵循“差异性与可塑性”原则,探索和创建特色育人途径,2010年我们就开始了“高效课堂”的探索,“特色课程”的制定,“校本课程”的研究,并选派了32名年轻骨干远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取经,以培养教师的全新的育人观和学生可持续的学习能力。为均衡师资,我们打破了由班任招科任的惯例,改由职能部门评价后,按德、能、勤、绩的优劣均衡选配学科教师;为均衡师资,我们设臵了“半月谈”讲坛,让有经验的老师走上讲台谈管理、谈教法、谈感受;为均衡师资,每年我们毫不吝惜地花重金送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来校讲学。为均衡学生差异,我们杜绝了实验班,实行了平行分班,全面施教,让学生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为均衡学生差异,我们拒绝了一切外来的资料,使学生轻松愉悦,不再烦恼。
三、存在的问题
1、硬件建设投入过大,超过了学校经费的承受能力。目前,我校硬件建设的各项总计投入达100余万。虽有上级投入的配套改造资金31.8万,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带来了困难。
2、师资老龄化日趋明显。在80名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上年龄的教师有35名。
3、由于学校危房改造和项目建设,导致学校环境卫生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学校部分功能室被拆除,剩余功能室利用率不高,图书得不到持续更新。
四、关于今后工作的打算
1、开源节流,科学理财,并争取上级支持,逐步偿还债务,保证学校正常运转。
2、继续抓好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3、全校继续围绕“管理”、“规范”、“落实”六字做好文章。尤其加强常规教学的管理力度,规范教学行为
4、用好公用经费,避免办学条件失衡,妥善解决教师待遇问题,消除教师职业疲惫感和前途盲目感,避免骨干教师的单向性流动。
“路漫漫其修远兮”,虽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定能克难奋进,再创三中辉煌!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们坚信借均衡发展之东风,我们定能开拓进取,再写三中新篇!
第三篇:现代化先进学校汇报材料
创教育现代化先进校 谱写红窑教育新篇章
——红窑镇中心小学创建教育现代化情况汇报材料
红窑镇中心小学坐落于红窑镇红窑街4号,现有教学班54个,学生2632名,生均占地面积24.8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12.1平方米,生均运动场地面积8.8平方米.现有专任教师128人,大专学历达97%。学校拥有设施齐全、功能具备的综合楼、教学楼、学生公寓、学生餐厅、教师公寓、体育馆与运动场,整个校园布置有序,切实做到学习、生活、活动三分开。
近年来,我校以“跳出涟水,淮安争一流;放眼江苏,全国有影响”为办学目标,通过实施校长负责制、级部管理制、教师聘任制三级管理模式,实现了办学品位逐步提高,办学成绩显著进步,办学美誉度不断传扬的新局面。
2011年2月,我校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2013年12月,我校顺利省教育现代化验收组验收;今年,我校开启创建教育现代化学校工作,对照创建标准,逐层落实达标要求,现将我校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工作汇报如下:
一、明确创建责任,发挥教师作用
为开阔工作视野,拓宽创建思路,学校先后组织20多人楚州、洪泽、连云港等已创建成功的学校考察学习,汲取他校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照指标,认真解读,寻找学校短板,确定工作序时进度,做到人人有任务,责任有落实。
同时发挥教师在创建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广大教师了解创建,支持创建,参与创建。将创建标准印发给教师个人,让他们在参与创建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业务方面存在的短板,有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强化达成目标,注重创建效果 1.强化建设,努力实现设施现代化
首先,加强学校硬件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在创建过程中,根据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的硬件要求,目前我校完成内墙出新粉刷3026平方米,地面硬化180平方米,路芽增150米,修装楼房直径11厘米PVC落水管安装60米。
根据专用教室的数量及内部配置合要求是教育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思路,今年3月初,学校及时召开各功能室管理人员会议,对照标准,找短补短,投入81.61万元,新增美术室、科学实验室、音乐室、标本室各一间,增添图书26000余册,目前学校藏书量已达生均30.2册、设备生均值1282.3元,达到省装备∏类标准;投入60.1万元,新增学生机261台、教师机73台,目前计算机生机比6.96:1,师机比1:1,实现教师人人有笔记本电脑,学校班班有多媒体的办学条件,达到现代化先进学校标准。另外,对已有的设施,再明确要求,完善制度,落实考核,确保设施充分发挥作用。
其次,加强学校资料建设,管理留有痕迹。对建设、整理资料要求按照标准,细分条块,明确责任,遵守要求。在资料的整理上除文字资料外,注重原始数据、图片的收集,以真实地反映学校的成长轨迹和师生活动的历程。
2.加强规范管理,努力实现管理现代化
(1).完善制度,做到有章可循。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学校根据县局绩效考核方案,及时完善本校绩效考核制度,评先评优方案,考核方法等系列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细则,并由教代会通过实施,务实校务公开工作。
(2).科学管理,做到减负增效。
①构建德育网络,用好师德树立好榜样。以务实的学习内容,典型的学习案例,身边的学习楷模,促进教师心灵的震撼,促进良好师德的养成。以少先队建设为德育工作主阵地,利用清明、六
一、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积极开展主题少队活动,努力办好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心灵驿站”,让全体学生认识到行为规范的“可为”与“不可为”,自觉纠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文明习惯。②铺设教学平台,用高水平创立高质量。引领充分发挥学科组职能,以课题为着力点,研究学生特点和知识结构的最佳结合点,通过领导听课评课、中层干部教学开放日活动、青蓝工程、教学资源库开放、外出学校回校经验分享、查课程计划执行等系列措施,达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减轻学生负担;通过建设校级人才库,培养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活动,达到教师专业主动成长,稳步提高。轻松、高效的学习环境使得近几年来,我校在校生巩固率均为100%。
(3).重视安全,做到师生安全。学校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以《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为蓝本,通过少先队活动、国旗下讲话、主题征文,发放《告家长书》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水电安全、卫生防疫、请假手续、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安全意识;通过投入20多万元在全校主要路段、场所安装了全过程、全方位覆盖的监控系统,加强技防;通过对门卫安全知识培训,配备必要安防装备,全天候不间断巡查校园,达到人防目的。
3.打造校园文化,努力实现氛围现代化 浓郁的校园文化能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熏陶,为此,学校领导能集思广益,对校园文化进行统盘设计,投资近40万,力争让每一面墙壁每一层楼道 每一片绿地都“动”起来,“活”起来,总体构思如下:学校广场分为四个版块:第一版块:饮党恩之水思福祉之源,体现“红色”文化:展示近年来红窑在国家政策 引领下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第二版块:饮乡蕴之水思精神之源,体现涟水县及红 窑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神奇灵秀大美红窑”文化内涵融入其中;第三版块: 饮知识之水思智慧之源,体现知行文化:饮知识之水,思师恩之情,展现师恩文化;第四版块:自强不息展示区,此区域是学校自身展示区,展示学校的发展成就。教学楼一楼大厅主题:大美红窑,爱我家乡。以红窑乡土文化为主要内容为师生提供了解家乡的良好平台,激发师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楼之间设计:科技园,设各 种科学小品,注重美观并体现教育意义,利于对学生科学思想情操的熏陶、渗透和影响。班级文化以各班级个性展示为主,对学生的品行影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我校来说,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工作不仅仅是任务,更是契机,我校定会充分利用好现代化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管理,在教师学历、课题研究、市县级骨干教师培养、校园网山完善等工作方面再加劲,努力使学校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顺应社会对学校的美好期待。
第四篇:小学现代化学校艺术汇报材料
小学现代化学校艺术汇报材料
小学现代化学校艺术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大家上午好!
首先欢迎您亲临我们学校指导工作,诚恳的希望您能多提宝贵意见。我是美术教师赵平,下面由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校艺术学科课堂内外的点滴做法:
一、领导重视,艺术教育蓬勃发展
教师要全面培养学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这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社会、家长的需要。在这个环境下,我校领导高度重视艺术学科的教学工作。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并配备专业教师,严格考核制度,成立了音、体、美教研组。我作为教研组长,坚持做到每学期教研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每双周周二召开一次教研活动。每学期学校都会举行各级各科的科研活动,有标兵、优秀教师观摩课,同级同科教师的同课异构课等各类活动。领导经常走进我们艺术课堂,不同学科教师也进行跨学科听课,认真参与课后评课,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经过领导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艺术类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更大的提高,也促进着学校专业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师生共同努力,艺术教学出成果
家长的期待,学生的渴望,领导的重视,学校的投入,使我们感到了压力,但同时也让我们感到了更强烈的责任感。这一切都化为我们积极工作的动力,督促我们不断的用心教学。
通过现代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的教学,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全面提高。我校艺术教育工作在新课程改革总目标的指引下,面向全体学生,丰富学生艺术生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艺术教育工作,积极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每学年都有艺术教育>工作计划及取得的成果。
我校在每年一度的教委师生画展中,经过每一位美术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作品多次获得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音乐学科在教委六一和元旦汇演中,多次以相声、舞蹈、歌表演、大合唱等多种形式出现,分别获得过一、二等奖。教委举办的学生才艺大赛,学生以各种形式展现着自己的才华,感受着胜利的喜悦。音乐学科耿雅琴老师的《红星歌》一课,荣获教委微格教学三等奖。美术学科赵平老师的《瓢虫的花衣裳》一课,荣获天津市美术录像课二等奖。
三、注重个性发展,培养特长,展现校园特色
绘画、手工、音乐等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人的精神情操的必修课。我们所有美术、音乐老师利用在每周三下午进行兴趣小组活动。
在绘画组当中,绘画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素描、儿童画、水墨画、铅笔线描画等绘画类型。在声乐组当中,有大合唱和独唱小组,另外我们还有手工组、舞蹈组和刺绣组,内容丰富,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学生全部是根据爱好、特长,自愿报名参加,为学生开辟了更多的学习艺术天地,使我校学生学习艺术形成了稳定的群体,有了良好的氛围。
在开展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我们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学期末学校进行优秀作品评比,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此外,我们>美术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每个月板报更换一次,都是由学生自发组织,参与设计,我们利用手中的画笔表达我们对班级体的热爱之情。
总之,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让孩子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合作的必须,坚持的重要。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还需要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发展、提高。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把我校建设成'全面加特色'的学校,把学生培养成'合格加特长'的全新的社会接班人。
汇报完毕,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天津铁厂庞岐沟小学
201*年10月
第五篇:现代化学校验收校长汇报材料
校长汇报材料
马连庄镇中心中学
2013.10
校长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就我校落实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的情况做简要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莱西市马连庄镇中心中学,属乡镇中心中学。学校占地面积59815平方米,建筑面积8614m2,生均面积16.73平方米。校舍408间,13个教学班,515名学生。全校共有教师64人,专任教师51人;专任教师中中高级教师20人;本科及以上学历42人占专任教师的82%;专任教师中有青岛市及莱西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26人。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幽静。教学、生活、运动、办公区布局分明,功能完备。校园绿化设计科学合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乐园。
学校的规划设计、建设用地、校舍建设、常规通用教学设备和学科专用教学设备等方面均不低于《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要求。学校拥有较为齐全的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有完备的校园局域网系统、“班班通”多媒体达100%、学校建起网站,基本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无纸化办公。学校拥有配臵完善的理化生实验室各一个,音乐教室、器乐排练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以及其它专用教室一应俱全。学校图书室、师生阅览室达到标准,藏书2.68万册,生均52册。拥有300米环形跑道的操场,2个篮球场、1个排球场、8个室外乒乓球场地,体操器材配备齐全。
近年来,“以人为本、求新思变、与时俱进”的办学思想已深入师生心底。“替学生家长分忧、为学生未来着想”的办学宗旨,已成为争创现代化学校的强大动力;学校进一步完善 “自主、自律,自立、自强”的校训,“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校风,“专心、慎思,勤奋、践行”的学风,“严谨博学,合作爱生”的教风,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发展的总体三年规划,提出了“自主自律,自立自强”的“四自”特色建设目标,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二、学校重视现代化学校的创建
(一)认真学习现代化学校创建的标准,明确方向,合理规划。对学校管理现代化的理解是:通过树立现代管理观念,建立合理的管理组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优化育人环境,以协调组织内部人、财、物等资源,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1、转变管理观念
我们认为,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我校积极转变传统观念,摒弃应试教育,淡化成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并把新的观念用于指导现代化管理的实践。我们树立学校要适合 学生,而不是学生适应学校的观念,力争做好三项工作:减轻负担提高质量,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培养学法。这些认识和实践也是我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
2、管理民主化、法制化
学校重视民主管理、尊重、信任教职工,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议,引导教师树立主人翁精神,参与学校的决策、管理,重视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力求达到集思广益,优化学校管理。同时坚持依法治校,使学校的管理有法可循,校园秩序井然。
(二)、重点突破,突出特色,努力创建现代化学校
1、确立 “以人为本”办学思想。
学校根据身处农村的实际,结合社会、家庭对教育的渴求,确定了由以树人为本、以筑基为标两个要素组成的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总方向,并力求在各个层面付诸实施。
(1)、端正的办学理念。校训:“自主、自律,自立、自强”。根据当前学生普遍物质条件充裕、娇生惯养,且依赖性特强,又自傲自大而确立了“四自”教育,突出“学生自主管理、习惯养成教育”两项内容。校风:“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农村孩子从小缺乏系统培养,所以需要从基本礼仪、生活小节入手,把学生培养成拥有基本做人做事习惯的合格的人。学风:“专心、慎思,勤奋、践行”。学校旨在努力培养具有优良思维习惯、较好行为习惯、扎实学习习惯的高素质学生,既满足家长望子成龙的需求,又实现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
(2)、鲜明的特色支撑。
我们确定以“绿色文化,快乐校园”作为学校特色创建项目。遵循“一个理念”
绿色教育理念。即不以牺牲学生的自有资源(身心健康、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学习环境(时间空间、和谐氛围、求知方式)为代价而取得良好学业成绩的教育方式。真正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倡导教育和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坚持“两个观点”(1)、“绿色成才”观。每位学生都具有成才的潜质,而教育要做的就是师生共同发现其兴趣爱好,把它培养成学生的个性特长,进而让学生成长为某一领域的专才。
(2)、“分才育人”观。正常教学状态下,成绩优秀的学生应通过参加竞赛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课外阅读、当帮教老师等途径获得拓展提升,走向高端;成绩良好、知识点有漏洞的学生,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其知识达标、能力发展,潜力获得进一步增长和激发;基础薄弱、知识难以达标的学生,应让其学有所获,日有所得,在知识及能力上有明显进步,达到全面成长。
搭建五大板块
绿色环境——熏陶人,快乐课堂——培育人,特色课程——发展人,习惯养成——造福人,多元评价——激励人。
2构建 “多元发展”课程体系。
为实现“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深化课程改革中,我们提出了以“多元发展”为宗旨的课程体系开发,实施课程“三化”建设:“国家课程规范化、校本课程多元化、活动课程人文化”,为学生提供了分层次的国家课程、可选择的校本课程、人文色彩浓郁的活动课程。
一是国家课程规范化——分层次实施,重学生自主发展。
实施分层教学,突出自主发展。学校认真领会并实践新课程理论,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大力推进以“自主发展”为核心的课堂改革。学校以创建莱西市高效课堂示范校为契机,全力做到以下三点,推进“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模式研究。推广了市局高效课堂硬杠杠——导学案做到“四落实”:落实课前预习及检查;落实小组学习、评价;落实分层教学;落实当堂检测。四项标准缺一既认定课堂不合格。通过推门课、汇报课,争创示范课进行推广。
同时,探索实施了学困生辅导与尖子生培养制度,各学科均制定了学困生辅导与尖子生培养计划,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采取“四定”措施(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指导教师)加大辅导培养力度,解决了学困生学不进、尖子生吃不饱的问题。这些措施的落实,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我校初四中考由去年的全市中游跃居今年的全市前列。镇级调研中基础年级优势学科更优势,弱势学科提高明显。
落实集体教研,凝聚集体智慧。
1、教研制度不断完善。先后出台了《领导干部分包学科制度》、《教研组长岗位职责》、《教研组工作管理细则》、《课题研究管理办法》、《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
2、教研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了外聘专家指导、分管领导管理、教研骨干领头、全员跟进的梯队发展。
3、教研管理不断创新。以集体备课研究为突破,将“集备”工作进一步深化与创新,形成了“骨干引领——个人备课——集中磨课——同课异构”和“处室汇报课与争上示范课”,以及大集备与小集备结合,做到“各有侧重抓考点、学科统筹成体系”。首先,学期初教研组大集备,找准知识点、考点、难点和能力训练点。综合各年级教师力量,从初一至初四统一确定各年级知识体系、训练梯度、习惯养成等要素,制定教学进度、训练策略等,做到既自成体系,又有机统一。其次,学期中备课组小集备。语数英理化等按备课组,政史地生依然实现教研组集备,具体制定导学案,落实教学行为。另外,坚决落实导学案审批制度,每个备课组导学案,由级部领导把关审批,彻底杜绝盲目求量,加重课业负担现象发生。
4、“请进来教、走出去学”。先后集体组织了30人次教师到龙源中学、南墅中学等单位进行了观摩学习。邀请了教研室王立平主任做教师的责任报告,本校赵伟玲老师进行了教师心理方面的讲座。
实施高效课堂与优化教研为规范实施国家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莱西市组织的教学质量调研中,我校由去年的中游跃升至上游。
二是校本课程多元化——关注个体,重学生特长发展。我们在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实施方案同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分工和职责,制定了学校课程发展规划相配套的“实施方案”等一些列保障制度。围绕校本课程特色化这个重点,已经初见成效,日益成熟。
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规范与促进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更新,着力抓好校本课程特色化。我们充分利用教师的人才优势,广泛发动教师和学生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校内外两个资源,按照《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开发适合我们区域特点和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特别注重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发,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开发、更新的制度与机制。校本课程特色化的创新实践中,我校在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已有9门,进一步展现了我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主要有四大板块:心理类——《心理常识辅导》,艺体类——《素描小常识》,益智类——《中国象棋初识》,手工类——《十字绣入门》等等。在此基础上,学校实施了“选课走班”形式,促进了学生的自主选择与特长发展。
三是活动课程人文化——关注社会,重学生综合发展。我们积极利用地处镇驻地的区位优势,发掘校内外两个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建立两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马连庄镇农贸市场、马连庄镇敬老院,定期组织以“关注老人、报答社会”、“洁净身边、关注自然”为主体实践活动。其次,利用节假日开展“我眼中的新农村”等等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家庭,培养其关注社会关注家庭的意识。另外,尤其注重利用社会资源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开发了《马连庄地区方言调查与研究》、《大沽河两岸污染源调查》等校本课程。
(三)落实 “全面育人”培养模式
1、精管理,完善育人网络。
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网络。成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各项工作在德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把德育教育摆在首要位臵,确立了以德育为先导的思想,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得到落实。学校建立分管领导总体负责,具体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配强、配好学校德育管理队伍,形成校内: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政教处——任课教师的校内德育网络,校外: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法制副校长的校外德育网络。
2、重养成,培养良好习惯。
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抓好这项基础性德育工作,多年来,学校在养成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形式与方法、管理与评价等方面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①完善常规教育体系。学校编制了《学生自主管理手册》,学生人手一册,明确了学生在校一日行为规范的要求,形成一套系统比较完善,操作性较强的常规管理制度,实行从常规内容的认知到实施检查,从实施检查到评估整改的全过程管理,使常规教育走上规范化建设的轨道。
②注重常规管理实效。第一,以专题活动为载体,开展常规教育。如学年初军训、每周主题班会、每月主题讲座等;第二,以各类检查为载体,进行常规纠错教育。如定期进行仪表检查、卫生检查、纪律检查等;第三,以各类常规评比为载体,营造良好的榜样氛围。目前学校文明班级评比、文明学生评比等的运作都比较成熟,在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③搭建自我管理平台。我们重视学生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内因作用,强化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自主教育能力。充分发挥团委和学生会作用,积极参与学校班级及学生常规的日常督促管理工作。
3、抓渗透,狠抓活动育人。
①开展主题教育。每学期开学,政教、团委根据学期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形势要求和传统节庆日,制定本学期主题活动计划。第一,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主题活动。如: “走进敬老院”等扶贫助困活动、“保护母亲河——大沽河”、“安全教育活动月”、“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过这些主题活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第二,与社会相关单位合作,举办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大型教育活动,邀请家长和教师参与,活动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原则,每次活动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②大力开展社团活动。
学校大力组织社团活动,砥砺学生的品性。我们以“拓展素质,发展个性”为目标,在校团委的的统一指导下,由学生自主申办、自主组建、自主管理、自主完善,建立了四大类共11个学生社团:艺术类社团4个(合唱队、舞蹈队、器乐队、书法队)、实践类社团3个(广播站、保护母亲河志愿者协会、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体育类社团4个(棋艺社、羽毛球、篮球、乒乓)、心理类社团1个(心理联络员协会)。这些社团,或与校本课程相结合,采取定时间、定地点的活动;或由老师指导,利用节假日集中与分散活动相结合,开展活动;体育类则多在课余组织。
③认真开展艺体活动。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学生体育教学大纲》、《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学校每年举行体育节(运动会),课外活动面向全体,多层次地有效开展,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近三年来,我校学生的体育达标率一直在98%以上,在市镇两级体育比赛中成绩优异。学校艺术活动丰富多彩,每年举办艺术节,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成绩良好,校合唱队多次代表镇参加莱西市比赛。
4、促和谐,加强心理教育。
学校依托心理咨询室与校本课程心理教育实施,旨在通过系列有序的心理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其在初中阶段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最终达到提高成绩、心理健康、发挥潜能有机统一的教育效果。主要做法:
①开设心理辅导咨询室和心理健康咨询热线,设臵心理信箱,对学生开展个别咨询;结合广播、橱窗等宣传载体,开设心理健康辅导专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②开设心理辅导校本课程,通过课程形式对学生开展集体辅导。我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心理辅导课程的内容重点确定为三大块:学习心理辅导;自我意识辅导;人际交往辅导。每一专题的辅导都进行系统的单元和主题活动设计。
③加强心理教师队伍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校尤其注重心理教师队伍建设。现有两名兼职心理教师均接受市区级培训,一人参加青岛市级培训,并获得心理咨询师证书,并承担了青岛市级心理类课题一个,为保障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人力保证。
5、重沟通,发挥家校合力。
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每年举办家长开放日,经常邀请专家学者、法制副校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来校进行家庭教育、法制、交通等知识讲座,努力构建家校互助德育平台。首先,我们注重通过学校网站、家长会、告家长书等,主动与家长沟通学校情况,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认同、支持。其次,我们建立了家访制度、家长会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教育教学开放周制度,有计划地开展活动,使家长和班主任、任课教师、行政领导等有更多更密切的接触和交流,使他们及时了解学校、班级、任课教师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第三,我们分级部每月组织家长会,定期开展主题培训活动,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知水平,引导家长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有效的教育行为。家校互促德育模式赢得了家长的紧密配合,使其主动参与学校教育,形成家校合力,发挥学校、家庭的整体教育功能,为促进学生发展,推动学校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6、抓课堂,巩固育人主阵地。①重视德育课堂渗透,通过学科教学加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情感、科学精神、行为规范训练培育。重点抓住文科的德育品德教育、理科的科学精神教育,综合地开展习惯养成教育等,通过课堂能力考核与评先选优挂钩等途径,促进渗透,稳固了阵地。
②重视德育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充分发挥德育研究性学习的德育功能。学校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根据学校实际和地域特点确立了研究性学习三大主题:民俗、自然、生活,并制定了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经过多年的实践,学校研究性学习的管理运作日趋成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字系列活动范例。如“农村垃圾来源与治理调查”、“农村运输工具变迁”等等。
7、建机制,发挥评价效力。
学校注重多元化评价、发展性评价,形成了完善的、符合校情的课程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体系。课程评价方面。以提高课程质量、促进各级各类课程的有效实施为出发点,定期对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学生评价方面。注重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实现了评价目标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内容过程化、功能激励化。教师评价方面。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以业绩考核为抓手,注意通过教师业务档案、评先选优等形式对教师的发展进行客观评价。评价中既重视业务能力的测评又重视师德师风的考核,既注重现阶段的状况又注重教师的发展潜力。
通过实践,学校评价机制逐步完善,课程实施、教学行为、学习行为不断规范,保证了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四)优化干部教师队伍建设。
1、拓宽培训渠道,提升培训层次。一是学校依照有关规定,组织校长及校级后备干部、优秀班主任参加市级以上“每月一讲”等培训;二是利用暑假,先后派出领导干部、后备干部9人次赴华东师大、山师大、青岛师院参加培训;三是学校结合干部的需求和岗位需要进行校级间学习培训,每学期至少一次外派赴域外名校观摩交流培训、学习考察,先后组织近40名干部教师赴诸城龙源中学、青岛六十三中观摩学习。
2、优化培训形式,提高培训实效。首先,鼓励教师参加自学考试、函授等多种形式的学历进修。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学历进修的教师提供方便,教师本科及其以上学历占专任教师的50%左右。其次,优化校本培训,丰富培训内容,重点突出以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新课程和师德教育为中心的提高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能力。再次,搞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训与研究,学校教师能有效驾驭课堂、实施高效教学的骨干教师比例逐年递增,各学科高效课堂模式得以有效推广。另外,引导干部教师自主学习提高,每学期都开展“五个一”读书活动(读一本专业书籍、写一份优秀教案、上一堂好课、写一篇教学专题,以此引导干部教师做学习型人才,提升素养。
3、注重内部挖潜,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学校在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名教师培养计划的同时,充分利用校内网络设施完备的有利条件,搭建了三个平台,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网络教研交流互动平台、骨干榜样视频展示平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借助网络建立了学科公共邮箱、教研qq群。通过考核奖励等方式,引导骨干教师展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带动全体,共同提高。
4、培育中坚力量,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一是积极开展专项培训,组织优秀班主任积极参加全市性的班主任培训班;定期举办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二是加大表彰激励力度,以班主任业绩考核为依托,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每评先表彰奖励在班主任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同时,学校在干部选拔、职称评审、岗位聘用中,优先考虑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优秀者。
目前,我校干部教师队伍风正气顺,想事创业已成共识。校长先后获得青岛市劳动 模范、莱西市优秀校长称号,中层干部中有10人次获得莱西市优秀教师等综合荣誉称号;先后由20余名教师获得莱西市及其以上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占专任教师的50%多。
(五)建立切实可行管理制度
1、依法施政。依据《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省规四十条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马连庄镇中心中学学校章程》。以此为核心,学校借创建莱西市教师管理示范校契机,出台了《马连庄镇中心中学教师自主管理实施方案》,实施了教师全员参与的自主管理新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涵盖了从支部民主生活会、校长办公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到每一项活动的开展、检查、考核的方方面面,实现了校内事务从决策、实施到最后考核的全过程无缝隙公开透明,为保障学校科学民主决策、管理提供了一个好平台,学校管理规范有序,干群关系和谐。
2、完善监督机制。学校根据现在的教育形势,拓开思路,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家长委员会、教工代表大会组织,并积极探索发挥两个组织在学校民主管理、课程资源开发和家长培训等方面的作用,通过每月家长会、校长热线电话、每月教工代表座谈会和学期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邀请家长与教工参与决策、管理,实施监督,并集思广益,促进发展,此举得到了家长与社会各界一致欢迎与支持。我校每月家长例会家长参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3坚持“三公开”。通过政务校务公开栏,坚持及时公开学校重大改革措施、学校的经费使用、评先选优人事任用等。
(六)全面加强办学软硬件建设
1、设施设备达到应配标准。
艺体类:体育场面积9533平米,生均18.51平米,有2个篮球场、1个排球场、8个乒乓球场,300米环形跑道,有7个塑胶篮球场,2个塑胶排球场;体操器械及其它体育器材齐全。医务室医疗器械设备配备基本能满足和保障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医疗卫生健康需要,医务室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学校每学年组织对学生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学校有音乐教室、器乐排练室、舞蹈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各一个,音美器材达标。
实验类:一是学校有符合标准、配套设施齐全的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各1个,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技术教室各一个。都实现了管理制度化。教师的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为100%,教学仪器配备达生定标准。
信息类:学校拥有54台学生微机,能满足教学需要;专任教师做到了人手一机;所有教室安装了班班通;有比较完备的校园网络设施。
图书类:配有90余座的学生阅览室、50余座的教师阅览室;藏书26869万册,生均52册,并按教材要求备齐配套音像资料和教学挂图。
2、数字校园建设已显雏形。学校教育教学、办公管理与现代化教育技术有机整合。学校有完备的校园局域网系统、“班班通”多媒体系统、学校网站,学校各处室的工作安排与工作等基本实现了网上流转无纸化办公。同时,利用网络教学及多媒体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使课堂教学富有现代气息,也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基本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无纸化办公。
3、提高保障服务水平。
为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学校的各种场地设施对师生充分开放,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优良服务。理化生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均为100%;学校图书室,每天对师生开放,能满足教育教学和学生日常阅读需要;体育场每天都开放;电教设备使用率高,每个教室配备的班班通利用率高;校医务室主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 结合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主动服务,热情服务”的工作宗旨,为师生提供卫生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服务。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存在问题
1、文化底蕴相对不足。由于办学历史稍短,学校尚未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精神,缺乏深厚的文化积淀,现有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虽经自上而下的酝酿生成,短期内尚难以深入师生的内心,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也因此,学校还没有形成有特色的课程文化。尤其是校本课程略显单薄无力。
2、办学基础欠缺,生源不够理想。学校虽然坐落于乡镇驻地,具有一定的地理优势,对周边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跟市区一些学校相比,在办学资金、师资力量等相对不足,致使生源流失严重。由于前几年资金投入不足,想到一部分校舍等设施偏于陈旧,尤其体育场地的使用,受天气影响严重,利用率不高。
3、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干部教师国外培训交流依然期待零的突破,师生与国内名校间交流也明显不足。中考升学压力,导致的评价不科学,重教学轻育人倾向依然存在;尚未建成一支在区市域内叫得响的名师队伍。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1、进一步加大学校文化建设与投入力度,提高师生创办乡镇名校的内聚力,使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深入人心;加快校本课程特色化实施进程,以特色课程促进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完成校园绿化、美化、教育化设计与施工。
2、协调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引进优秀教师,争取用1-3年时间,基本改变学校内优质教师资源短缺现象。合理配臵教育资源,广泛争取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支持,进一步改善校舍及基础设施陈旧现状。
3、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突出抓好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训培养工作,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地投入资金,加强国内外友好学校联建,拓宽干部教师、学生培训学习路子,加大与已有友好学校校际交流力度,提升干部教师教育培训层次。
以上汇报有不妥之处,请各位专家指正。
201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