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夯实基层基础,维护社会稳定讨论交流材料
夯实基层基础,维护社会稳定讨论交流材料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只有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才能把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才能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
我认为:一是领导率先一身作则。在此次教育实践活动中,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是最重要,也是最有力。如果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事事以群众需要为己任,就会让其他的干部和工作人员,产生强烈的激励效应,教育实践活动才会获得强大的内在动力,才会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才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每个领导要把自己包的村了解的一清二楚,不要每天坐在办公室,要经常下到田间地头,要把把农民的矛盾纠纷化解在村里,要推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要做好村民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使各种矛盾纠纷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
二是解决老百姓实际问题。民生就是老百姓最大的实际问题,要从小事做起,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做好农牧民的工作,必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领导干部要及时为农特民提出的困难给予帮助,出台便民服务措施,提高办事服务效率。领导要加强督促检查,通过经常性的随机督查,了解农民困难真实情况,发现突出问题,立即整改落实,推动活动开展。同时,围绕实际经济社会发展和当前扶贫开发等工作,制定出台更多更好的惠民、利民、爱民政策和举措,把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在加快发展、农民增收上。
王 勇 202_年5月4日
第二篇:夯实农村综合治理基础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文章标题:夯实农村综合治理基础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XX市集中整治农村社会治安专刊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地领导重要批示和“5.29”电视电话会议精神,XX市以“集中整治农村突出治安问题,建设平安和谐XX”活动为抓手,以创建“省级平安市”为契机,着力解决当前我市农村社会治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夯实农村社会管
理和综合治理基础,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切实增强农村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一)加强领导,健全责任机制。经市委研究决定,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XXX任组长的XX市“集中整治农村突出治安问题,建设平安和谐XX”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别从法检公司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各乡镇由党委、政府负总责,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公安机关在平安建设中担负重要职责,切实履行打击刑事犯罪、整治农村突出治安问题、加强农村地区治安管理和防范的主要责任;政法部门和教育、交通、农业、林业、文化、工商、民政、新闻出版、旅游、共青团、妇联等综治成员单位要加强协作配合,认真履行部门整治职责。
(二)提高认识,提供经费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集中整治农村突出治安问题,建设平安和谐万源”活动。为更好地督促检查各地各部门对农村治安问题的整治落实情况,市委、市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划拨专款20万元购置越野车一台,以便更好地推进“整治”工作,确保“整治”实效。同时,为确保各乡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机构、人员、工作、经费”四落实,做到有吊牌、有办公室、有办公设备,标识流程齐全,职责制度全部上墙,市委、市政府给每个“中心”解决X元经费予以补助,以财政单列预算的方式直接划拨到各地帐上,XX个乡镇共解决XX万元,并要求各地各部门也要本着实用、节俭、有效的原则,为此次“专项”行动得以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三)广泛宣传,动员群众参与。以市政府名义向全市人民发放公开信,动员全民参与平安创建工作;与移动、联通、电信等单位联系,在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向市民群体性发送平安创建短信息;编印一套《XXXX》辅导书和宣传资料,发放至各乡镇、市级各部门和学校、社区(村);设计制作一套平安创建成果展板,将202_年以来我市平安创建工作所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成效予以全面展示;市综治办、公安局要开通举报热线电话,对提供治安乱点、黑恶势力犯罪以及其它突出治安问题重要线索,协助公安机关侦破案件的有功人员,要按照相关奖励办法进行奖励;市综治办和市广播局联合制作平安创建宣传片,并采取系列报道、专题报道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平安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各地各部门围绕集中整治行动和开展平安建设制定宣传方案,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展开宣传,造成强大的舆论声势,真正实现全民参与。
(四)全面排查,突出整治重点。从政法部门和综治成员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强有力的排查组,深入农村乡镇、村社、城乡结合部、边界结合部和公共娱乐场所、网吧、电子游戏厅、集贸市场,车站、码头、铁路公路沿线,以及重大工程建设周边、企事业单位周边、学校周边、重要军事目标周边、旅游景区(点)等重点地方,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全面掌握农村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逐一梳理和登记,确保排查不留死角,并在此基础上选准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确保“严打”专项行动有的放矢。各地各部门要边排查边整治,及时改变农村治安混乱地区的现状。
(五)强力督导,落实整治措施。公安机关对排查出的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要建立整治工作台帐,面向社会公开作出限期整改承诺,要逐一制定整治方案,把整治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手中,实行包干治理。对那些治安长期混乱、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地区,要实行上下联手,联合攻坚,坚决扭转治安混乱的局面。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委、市公安局根据各地治安状况,确定一批重点地区分批进行挂牌督治,对治安问题特别突出的地方要进行蹲点督导。市、乡(镇)两级综治委(办)要广泛组织辖区内各单位、各部门和基层组织参与,联动联治。市级综治成员单位要派出人员到联系村,具体指导、帮助联系开展农村治安重点整治工作。
(六)严格考核,确保整治实效。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委将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对各地开展重点整治的情况采用明查暗访的方式进行督查,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凡因整治措施不力,治安问题仍然突出,群众反映仍然强烈的地方和单位,综治工作一律不得评为先进,平安建设一律不得验收合格,集中整治一律不得结束。造成不良后果的,市综治工作五部委将按综治责任查究的有关规定,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有关部门和领导的责任。
《夯实农村综合治理基础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来源于teniu.cc,欢迎阅读夯实农村综合治理基础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篇:夯实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
夯实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干部说干事)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社会管理工作说到底是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夯实基层基础。近年来,江西省宜春市在着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同时加强社会管理,特别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实践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使
社会发展更加有序、疏解矛盾更加有效、处置问题更加有力,就必须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坚实的基层基础源于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基石,也是社会管理的基础。宜春市在加强社会管理的过程中,把巩固和加强基层组织放到重要位置,切实壮大基层社会管理力量。
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扩大组织覆盖面。既抓农村、社区,又抓企业、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发挥其在社会管理中的组织和推动作用。重点加强乡镇、村(社区)两级队伍建设,通过评选典型、提高报酬、提拔使用等办法,激励基层干部在岗位上创先争优。二是切实壮大基层社会管理力量,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大力加强乡镇(街道)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建设,由乡镇(街道)副书记兼任中心主任,配齐配强工作人员,积极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大力加强纠纷调解员、综治协管员、维稳信息员、法制宣传员“四员”队伍建设,形成近4万人的基层维稳力量,全市矛盾纠纷调处率达91.2%,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坚实的基层基础源于规范长效的工作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制度是根本。宜春市始终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社会管理全过程,努力构建配套完整、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在认真总结“万名干部下基层”集中行动月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一系列制度性文件,着力实现三个常态化。
一是源头预防常态化。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做到没有深入调研不决策、没有征求意见不决策、没有比较方案不决策,从源头上减少决策失误;建立信访工作机制,落实信访问题处理责任制,坚持领导干部接访、包案制度,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二是化解矛盾纠纷常态化。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信息反馈和预警机制,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健全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确保关键时刻人员拉得出、局面控得住、问题处置得了。
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制教育常态化。着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搞好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学法知法守法、依法表达诉求和维护权益的良好氛围。
坚实的基层基础源于扎实有效的群众工作。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宜春市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是热心帮助群众。在“万名干部下基层”集中行动月中,下派干部主动为群众修桥补路、通水通电、扶贫助学。
二是积极引导群众。注重道德养成教育和先进典型宣传,运用群众身边的典型,组织“学英模、树正气、促和谐、谋发展”主题教育,引导群众重道德、讲文明,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
三是依靠骨干力量化解矛盾。在继续提高干部抓发展能力的同时,着力提高干部做群众工作、促社会和谐的能力;实行各类协会组织和相关部门联动,建立多渠道矛盾调处模式,不断提高矛盾调处水平。(作者为中共江西省宜春市委书记)
第四篇:夯实基础 建立机制 发挥作用 维护稳定
近年来,我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调解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构建符合全镇人民调解工作会议精神和我镇实际的人民调解体系,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的开拓创新,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基础建设,提高调解干部队伍素质1、加强投入,改善调委会的办公条件,夯实基础 建立机制 发挥作用 维护稳定。由于我镇是农业大镇,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绝大部分调委会主任与村委会主要领导同室办公,即影响村委会领导的工作,也影响了调解效果。为改善调委会办公条件,配合近年来的村部建设,镇政府明确要求各调委会必须设置专门办公场所。到目前为止,我镇17个调委会都有专门办公场所,提高了民间纠纷的调解效果。2、改善调解人员结构,塑造人民调解队伍的良好形象。由于受村委会职数的影响,一半以上的调解主任都是由村委会其他人员兼任。根据调解工作的业绩考核,每年都有部分调解主任需要调整。调配调解主任时,镇政府明确调委会主任必须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热心人民调解工作,乐于助人,办事公正,深受广大群众信任的人担任,17个调解主任15个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是全镇干部中素质较高的一支队伍。3、加强调解干部的业务学习,提高广大调解干部的业务素质。镇政府每季度定期组织广大调解干部学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广大调解干部分析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4、坚持例会制度,定期召开调解主任例会。汇报各调解委员会民调纠纷调处情况,交流民间纠纷的调处经验,对疑难纠纷进行会诊,集思广义,充分发挥广大调解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制定合情合法的调处方案。5、健全制度,规范运作。各调委会将调解制度、调解纪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公示上墙,接受当事人的监督,使调解工作处于透明化的运作状态,形成法治的调解环境,提高纠纷调处的成功率,促进了当事人的对调解协议的自觉履行,工作汇报《夯实基础 建立机制 发挥作用 维护稳定》。
二、建立各项制约激励机制1、建立制度约束机制。我们制定了调解干部工作职责,规定了工作职能和纪律,并制定了相关的接待、登记、调处、排查制度,使整个调解工作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增强广大调解干部依法调解、公正调解的责任感和自觉性。2、建立工作引导机制。⑴进行思想上的引导。通过例会讲形势、讲任务、讲国家的大政方针,宣传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作用,提高了大家的认识,确保了工作不偏离方向。⑵利用典型进行引导,树立榜样,以点带面。我镇解放桥村是由三个村合并的,调委会干部面对种种矛盾,强化责任,迎难而上,经过努力,达到了“小矛盾不出组,大矛盾不出村”的管理目标,该调委会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总结,在全镇推广。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引导,及时纠偏扶正。通过每次例会,对各类纠纷调处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的做法,同时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帮助指导调处疑难纠纷,确保了人民调解工作的质量。3、建立政策激励机制。⑴镇政府把人民调解工作的好坏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之中,规定凡是发生民间纠纷各调委会必须即时调处,调处不成的必须形成书面材料,把纠纷简况、调处方案汇报镇调解委员会,如果未经村调委会调处或调委会调处没有调处方案等文字材料,按规定扣除该村的年终考核分数,使纠纷的调处与调解干部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⑵各村委会与村民小组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级责任书规定,村民小组出现民间纠纷,村民小组长必须即时调处,并在24小时内向村调委会汇报,否则扣除相应的考核分数,使全镇民间纠纷发生、调解处于动态管理之中,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三、整合职能,发挥作用广大调解干部走村串巷,深入群众,宣传国家政策法律,调处了大量的民间纠纷,化解了大量矛盾,维护了地方的稳定,促进了我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两年来,每逢节假日和国家重大政治活动前,各调委会对辖区的纠纷进行仔细排查,发现纠纷隐患及时疏导矛盾,对可能引起群体性上访的矛盾,及时上门做工作,制定调处预案,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况。从202_年到202_年,我镇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202_年由于洪涝灾害,万隆居委会部分群众对政府的救灾措施不理解,到区政府上访,调解干部主动上门做工作,宣传国法律,成功的化解了一起矛盾纠纷。由于工作细致到位,两年来全镇没有发生一起民转刑和非正常死亡案件,有力地维护了地方稳定。人民调解工作是我国法制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针对人民调解工作“任务重、手段软、要求高、落实难、工期长、见效慢”等基本特点,做了一些探索和努力,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但距上级要求和兄弟单位的工作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将进一步落实人民调解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信心,知难而进,开创人民调解工作新局面。
第五篇: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昨天在京召开。这是一次关注基层,重视人才,宣传典型的会议,110个先进集体和96名先进工作者大多来自基层。82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和160个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的经验充分表明,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是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保障。只有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才能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才能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社会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当前,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国际国内形势更加复杂,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我们一定要下大气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作用。党的领导是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经常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发挥好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努力形成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整体合力。要注意用好考核、奖惩、一票否决等工作手段,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一定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加快在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步伐,努力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在综合治理工作中的责任。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主要在基层开展,要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作为重点解决的问题,切实抓好整改。
坚持重心下移,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才能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下坚实基础。要继续推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浙江“枫桥经验”,并赋予其新的内涵。要做好基层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使各种矛盾纠纷在基层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进一步完善排查工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治安问题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基层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时,要特别强调“依法”和“疏导”。处理各种矛盾纠纷,都要严格依法进行,都要依靠基层干部去做耐心细致的疏导教育工作,在化解矛盾的同时,理顺社会情绪,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
依靠人民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要认真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更好地发挥群防群治队伍的作用。要加强基层综合治理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的相关组织,把公安、民政、信访、社保等力量组合起来,既处理好社会治安问题,又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要发挥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网络优势,确保综合治理工作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管得好。要加大投入,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我们相信,通过表彰奖励先进,总结推广经验,一定能够进一步形成抓基层、打基础的良好氛围,不断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提供坚实的保障。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