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中国失业率的分析
关于中国失业率的分析
一、中国失业率的衡量
失业率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目前,中国官方惟一定期发布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它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扣除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城镇单位中的不在岗职工、城镇私营业主、个体户主、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之和的比。此定义下的失业人员指拥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周岁至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换句话说,凡是没有非农业户口,或者有非农业户口,但是没有进行求职登记的都不算失业者。
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忽略了隐性失业人口,排除了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而这两者的失业率是比较高的,因而结果偏低,因此这种统计方法是不合理的。近年我国正在试点采取更加科学的调查失业率,以使失业率更加更反映中国人的失业状况。
二、中国失业率及其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近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总体上处于小幅攀升态势。1999年到2000年,失业率保持在3.1%左右,2001年升至3.6%,2002年底为4%,200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将达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左右。之后的几年里,失业率处于小幅下降状态,2007年金融风暴后,失业率又开始上升。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90年代以来。但同时随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城市经济优化升级,必然导致工人结构性失业,加上我国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体制发展的不完善,自然失业率本身就比较高;进入21世纪之后,社会住处转型时期,科技和人的矛盾日益加深,企业在产业结构升级的时候导致一些人的失业,其中很多失业人口素质低下,无法实现失业人口充分再就业;最低工资的提高,使得劳动力市场需求增加供给减少,非自愿失业更加严重;但由于我国近10年左右的经济一直保持较为平稳高速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加上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控,使得失业率虽然总体上升但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总结来说,失业率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下降,随着经济的衰退而上升,这种现象叫做奥肯定律。经济增长时,企业对未来预期高因此对人员的需求也大,中小企业发展起来后也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经济形势好,人们乐于消费使得内需扩大,经济发展更好就业形势也随之变好,形成良性循环。经济衰退时,反之企业裁员,内需小,大家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不高,失业率就会下降。同时,失业率不仅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还有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和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极大的关系。因而现阶段我国要降低失业率,应该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大消费和内需,增加投资,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总之,降低失业率,还是要立足经济周期,根据经济周期的规律采取不同的经济措施,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第二篇:中国失业率[模版]
中国失业率
目前中国仅仅统计和公布城镇登记失业率,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自2002年以来一直维持在4.0%-4.3%的水平,波动极小,从2010年第三季度开始,连续12个季度均为4.1%,毫无变化。这有可能做到吗?城镇登记失业率不仅已经与时代脱节,同时又存在着严重偏差和低估。这一定义排斥了那些想就业而没有进行自愿登记的失业人口,也排除了农民工等非城镇户籍人口。书面上的与实际的差距,我们可想而知。
就经济学而言。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有三个主要指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但在我国,只有前两个指标备受关注,因为相比起“城镇登记失业率”,GDP和CPI的数据要可信得多。那么,在失业率不透明的情况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真实状况就蒙上了一层面纱。失业率是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数据,没有真实的失业率数据,就无法知道经济增长的成果是否真正让全民共享,无法知道经济增长能否持续。
失业率作为重要经济指标之一,其本身就是各国政府和央行宏观经济政策针对的目标。典型例子是美国联邦储备局。近年来美联储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量化宽松,最核心的目标就是控制失业率。今年6月中旬,伯南克提出,要将美联储结束每月850亿美元购债计划时间与7%的失业率挂钩,更是把就业的重要性推到了极致。前不久,英国央行也出台新政,首次将利率与失业率挂钩,这也充分说明西方政府对控制失业的重视。相比之下,经济增长要达到多少,并不是施政的核心目标。在西方决策者看来,保证充分就业,经济复苏是水到渠成。
然而在中国,“稳增长”仍然是政府施政的首要目标。在真实失业率没有公布的情况下,政府甚至都无法制定针对失业率的具体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且不说对经济的影响,单说就业,中小企业一直是我国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但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尤其是中小企业。上述人社部专家认为,中小企业能吸纳很多就业,但也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包括融资困难、成本上升压力等都交织在一起。这些困难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倒闭,近年来中小企业已经出现了加速倒闭的现象。
还有很多问题等着我们。失业率不仅仅是一种数据,不是置之一笑就可以忽略不计的。就拿大学生劳动力市场来说,几乎年年都是“最难就业季”。如果这个状况无法通过失业率这种数据显示出来,社会就难以判断“就业难”究竟难到了什么地步,进而会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
统计部门应该还要考虑公布其它一些相关的辅助数据。如非正规部门就业的人数、岗位空缺数。除此之外,还可以借鉴美国等国家的经验,公布多种形式的失业率。如传统方法计算的失业率、考虑气馁类型劳动者的失业率、考虑季节因素调整的失业率、考虑失业不平等问题和就业不足问题的失业率,等等。这些辅助数据,有助于人们多维度地认识就业市场的真实状况。
但中国是真的没有条件公布调查失业率吗?
据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张车伟的说法,自1996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就开始进行有关劳动力的抽样调查,该调查每年进行三次,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的调查只在城镇进行,而第三季度的调查则在全国范围。这一调查采用了国际劳工组织建议的就业概念,把就业者定义为16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周内从事一小时以上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应该说,从这一调查中完全可以取得和国际接轨的调查失业率数据,但有关部门一直没有公布过从这一调查中取得的失业率数字——即便200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建立劳动力调查制度的通知》,决定建立劳动力调查制度并计算调查失业率之后,依然没有公布任何调查结果,所获取的数据仅供统计部门内部使用,而理由迄今不得而知。直到李克强总理近日亲自撰写的文章中,才首次披露了这一数据。
也许政府担心公开的数据会引起喧嚣,但这真的不是躲避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毫无意义的数据当然也没有任何价值。我们所知道的也不过是对这个复杂的社会的一孔之见罢了。作为大学生,我们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果有一丝对于失业率的改善,我们的明天也就多一缕曙光。
第三篇:中国失业率的争论
社科院, 社科院,人保部失业率数字打架 前后数据差一倍
2009 年 04 月 07 日 01:08 [我来说两句(300)]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提要] 中国社科院于 2008 年 12 月 16 日发布调查报告称中国城镇失业率攀升到了 9.4%,已经超过了 7%国际警 提要] 戒线;而今年 3 月份国家人保部公布的去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是 4.2%.两相比较,前后数据竟相差一倍.差异缘于是 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是两个不同概念,相比而言,城镇调查失业率更接近现实失业情况.
城镇失业率“数字打架” 城镇失业率“数字打架”
不实数据会误导决策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近日,城镇失业率五花八门的数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甚至引起了来自决策层的重视.
9.4% 4.6% 9.4%和 4.6%从何而来
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于 2008 年 12 月 16 日发布的《社会蓝皮书》,称中国城镇失业率攀升到了 9.4%, 已经超过了 7%的国际警戒线;而 3 月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去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是 4.2%.
两相比较,前后数据竟相差一倍.学界 和民间更有“2009 年预计中国失业率 是 14.2%”,“中国失业率严重失真, 实际失业率已达到 33%以上”等听起来 颇为惊心动魄的数字.
失业率数据为何相差如此之大?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恢光平向《中国经济周刊》解释说,主要是 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是两个 不同的概念,相比较而言,城镇调查失 业率更接近现实失业情况.但截止目 前, 相关部门并没有发布城镇调查失业 率的情况.
另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国家统计局从 2005 年底就已经开始就城镇调查失业率进行试点,到目前 为止共进行了 7 次失业调查,但至今没有对外发布数据.目前国务院作为判断经济形势决策的依据,依然
采用的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温总理 3 月份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也依此提 出,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将控制在 4.6%.
相关人士向记者分析说,国务院之所以一直采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登记失业率,主要是我国的 “十一五”规划是以登记失业率为考核目标的,如果再公布调查失业率,跟考核目标又对应不上.
据悉,国家统计局正跟有关部门协调,争取在“十二五”规划时期,城镇调查失业率能够作为经济社 会发展的目标.
“失业率”不能误导决策层 失业率“
9.4%,4.2%——两个统计数据竟相差如此之大.
”测算方法不同,测算结果当然会有很大不同.“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 伟称,目前政府采用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子是登记的城镇失业人数,分母是城镇从业的人数与登记 失业人数之和.在城镇
单位从业人员中,不包括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而”城镇调查失业率“是国际劳工组 织通用的一个指标,是反映城镇常住经济活动人口中,符合失业条件的人数占全部城镇常住经济活动人口 的比率.
据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恢光平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国际上对调查城镇失业率有一套 严格的标准,包括年龄,求职意向等等,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判定为失业人员.比如,只要在过去的一周, 曾经有过 1 小时的有报酬劳动,就不能算失业.而这个标准在中国肯定不行.
据记者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 9.4%的调查失业数据,是结合中国国情,在调查方法,调查口径方面, 跟一般国家进行劳动力调查或者跟国际组织建议的方法有所不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进行调查时没有采用 国际上通行的 1 小时作为标准,而是 15 个小时.
尽管如此,诸多学者依然对 9.4%这个数据提出质疑.
”9.4%的失业率不太准,并不能代表全国的失业水平.因为此次调查的样本不大,只在全国抽样了几 千人,抽样的地区也不全,因此得出的数据也不太准确.我国实际的失业率其实没那么高,估计比登记失 业率大概高 1 到 2 个点,大约是 6%,7%左右.“张车伟副所长指出,调查失业率要经过科学的抽样,一般 要求在大量的,一定规模的样本前提下才能开展调查.
事实上,学界对失业率统计的诟病由来已久.早在 1999 年—2001 年,中国官方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 率分别为 3.1%,3.1%和 3.6%,2002 年以来一直维持在 4%左右,最高的年份不过 4.3%.这些数字,在中央 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看来,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失业状况.
”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 2008 年城镇登记失业率 4.2%,说老实话,是一个学者们不相信, 国外研究机构不相信,群众不相信,包括统计和劳动部门自己也可能不相信的一个指标.如果这一指标对 于我们国家和民族,无关痛痒,那么怎样统计都是无所谓.关键是这一指标太重要.“周天勇教授接受《中 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这个失业率指标,看上去比世界上许多国家就业状况都好,但是却使各级领导 干部感觉不到百姓失业生活的压力,使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在对控制物价,还是要促进就业进行决策时受到 误导,使群众的失业艰难无法真实地向国家和社会表达.
”无论从什么方面讲,这一统计指标实在是应当进行彻底改革了!“周天勇说.
”登记失业率“应该废除? 登记失业率”应该废除?
据了解,我国从上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建立登记失业制度,当时由于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称为 “待业登记”,所有的城镇无业者都必须首先到政府劳动部门去登记,处于等待期的劳动者即登记为“待 业”.
但是,随着 1994 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
场经济,我国劳动用工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政府不再统一分配和安置,企业和劳动者开始进行双向选择.于是,1994 年将“待业登记”更名为“失业 登记”.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概念也由此开始.
“由于登记失业率与领取失业救济与低保补助密切相关,统计登记失业率更多的是劳动社会保障部门 从社会保障的角度出发, 对城镇无业者提供帮助, 跟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的工作职能结合得更密切一些.人 ” 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其实,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重要指标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以来是参加过失业保险的失业人员领取失 业保险待遇的前提条件,对登记失业人员寻求政府帮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 体制的进一步推进,这一指标并不能完整地体现劳动力市场现状,不足之处愈发明显.
“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相比,调查失业率更接近实际的失业状况,因此,应加快全口径的调查失 业率取代局部性的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步伐,否则,现在的失业数据很难成为领导经济决策的依据.”南京 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恢光平对记者说.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更为尖锐地提出,“建议国务院责成劳动 和统计部门,废除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研究统计指标和办法,由垂直统计部门,或者中立的社会调查统 计机构,对全社会失业率进行全面或者抽样调查,形成较为客观的宏观经济失业率指标,并按月向全社会 发布.”
随着学者对“城镇登记就业率”数据的质疑声四起,官方也在相关场合提出这一数据并不完美.1 月 20 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就“如何看待我国失业率统计”公开表示:“登记失业率在
一定时间内,反映总体失业状况的敏感程度不是很强.此外,有一部分失业人员没有进行登记,这就可能 不是很全面地反映状况.”
尹成基的言论是官方第一次对登记失业率的不足之处进行表态, 这让 “城镇登记失业率”尽快退出历 史舞台有了可能性.其实早在 2004 年 9 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建立劳动力调查制度的通知》,决定 建立劳动力调查制度,计算调查失业率.但 4 年多的时间过后,调查失业率仍未露出庐山真面目.
“调查失业率”有望正式推出 调查失业率“
其实, 调查失业率的推出并非遥遥无期, 据知情人士向 《中国经济周刊》 透露, 国家统计局已经从 2005 年开始做调查失业率的试点,在 2005 年底进行了一次调查之后,每半年都要进行一次调查统计,至今已经 做过 7 次统计,而且每次调查都把在城镇工作的农民工包括其中.
当记者追问为什么不公开调查失业率的数据,这位人士透露
说,”首先,现在这个数据还不能对外使 用.因为目前通过调查得出的数据到底跟调查的抽样设计是否吻合,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根据统计学大数 定律,应该有 20-30 次的观察找到规律,才能算是对数据有一定把握.现在国家统计局对数据还不能算是 一个全面调查,进行次数还太少,规律还不足以能够对数据的质量进行好的评估.其次,由于国家十一五 规划 4.6%的目标已定, 如果再用另外的数据, 跟考核目标又对应不上, 对大家的认识也可能会造成混乱.“
据了解,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对劳动力调查的次数比我国多很多,而且开始得早.这些国家是从市场经 济建立伊始就开始进行调查失业率的统计,之后不断地累计时间序列,而且进行的频度更快,力度更大, 一个月至少是一季度都要进行一次劳动力调查.
现在离”十一五“结束还有两年的时间,”十二五“时期是继续采用登记失业率还是重新采纳国家统 计局的调查失业率,众所期待.
”现在国家统计局正在抓紧还剩下的两年时间,尽可能把数据搞得更准确一些,调查搞得更可靠一些, 到时真正用时能拿得出来.“该知情人士说.
专家观点
失业问题是当前的头等大事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
应将”创业带动就业“ 应将”创业带动就业“上升为最高国家战略
2009 年预计中国有 3000 万左右农民工失业,往年没有就业和今年毕业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有 900 多万, 另外,还有其他需要就业的,全部就业压力在 5000 万左右.而从未来 30 年看,如果 2040 年城市化水平推 进到 85%,城市中还要增加 4.5 亿人口,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巨大,整个国家就业压力巨大,将是中国长 期的,头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难题.
民生是就业之本,特别高的劳动力剩余率和失业率,将会使大规模的城乡居民陷入生活的困境,会使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我建议中央和国务院将”创业带动就业"上升为最高级别的国家战略.
在国家发展的重点战略上,我们提出过新农村建设,提出过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等,我认为这些都是必 要的.但是,值得指出的是,韩国在提倡新农村建设时,提出了中小企业振兴计划.我们的有关部门和学 者,只是给国务院领导提到韩国的新农村建设,但是好象没有部门和学者提醒韩国还有个同样重要的中小 企业振兴计划.
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出路是推进城市化, 而转移和容纳劳动力转移和需要就业人口的最大领域是个体, 微型和中小企业,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是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创新型国家建设则是国家经济有 竞争力的基础.新农村建设要与推进城市化和在城市中发展中小企业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大量的 劳动力在城市创业和安居乐业,才
能不会出现农民工工棚式转移和钟摆式地流动,也才能不会象拉美和印 度等国家在城市周围形成大量的贫民窟,也才能不会发生粮食不安全问题,也才能使我们在发挥劳动密集 优势的同时,有自主技术的竞争力.新农村建设,推进城市化,中小企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这四个 战略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从中国这样多的劳动力需要转移和就业来看,可能建设创业型国家和中小企业 发展,更为重要.因此,我认为,在党和国家层面上,应当将建设创业型国家,发展中小企业,上升为最 高级别的国家战略.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
大学生和农民工失业问题最严重 大学生和农民工失业问题最严重
中国和欧美国家相比,失业率低多了.欧洲最近一二十年失业问题都很严重,很多国家长期的失业率 都在 10%左右,整个 OECD(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预计今后两年的失业率在百分之十.我国受金融危 机影响,失业率可能会达到 7%多一点.在 2000 年我国进行人口普查时,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经济也不太 景气,是失业最严重的时候,当年全国城镇的调查失业率也就百分之八点多,现在没有那么严重.当前, 存在的主要是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失业问题.
大学生失业短期内是一个解不开的结;农民工失业主要因为金融危机冲击很多企业不景气造成的,现 在看来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并非难以调整.一方面,农民工的流动性很强,回农村是一条出路;同时, 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机会也逐渐多起来,所以找工作也不是特别困难.经过一段时间,失业问题就可以慢慢 消化掉.
解决失业问题最终还是依赖于经济的增长.尽管我国的经济增长在上半年截至目前还比较低,但是从 一些先行指标看,也在逐步回暖,尤其是今年第一季度从 1 月份开始信贷的投放都在超乎常规地增长,这 些最终都会变成经济的增长进而带动就业.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恢光平: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恢光平:
健全社会保障可解失业问题之危
中国与欧美国家的失业率相比,单从数据看,我国可能要轻一些,现在美国是达到百分之七点多,欧 盟国家基本上都是百分之十以上.但这并不意味这着我国的失业问题就真的不比欧美国家严重.关键的问 题是欧美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失业的保险覆盖面比较好,所以至少在这个水平上,失业不会造 成太大的社会动荡或危机;相比之下,目前我国失业保险的覆盖面相对而言还比较弱.在欧美国家,即便 失业,有救济金可以维持生活,不至于引起社会动荡;而在我们国家,如果失业率高,社会保障又跟不上, 社会影响可能会更重一些.
因此,最根本的问题还是社会保障,如果社会保障做得好,失业率高就不一定会对社会造成不稳定.
第四篇:中国的失业率到底是多少?
中国的失业率到底是多少?似乎永远是个谜,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跟百姓的实际感受似乎总是相差甚远。而且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数据结果,结果差异之大让人莫衷一是。按照近几年来国家人口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官方数据,即便在危机发生后的2008年和2009年,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始终保持在5%以下。
但是,很多半官方和民间的研究机构根据自己调查的数据对中国失业率进行了估算,实际的调查结果远没有官方部门那么乐观。例如,2008年12月16日中国社科院公布的《社会蓝皮书》称,中国城镇失业率约为9.4%,这一数字是保障部统计数字的两倍还要多。
而且同样是“官方”代表身份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3月22日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外方主要代表时,透露“中国的失业人口多达2亿人。”
此言一出,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似乎揭开了长期以来官方有关部门统计数字的那层美丽的面纱,隐隐让人感觉到失业率数字统计只不过是“看上去很美。”
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偏差,主要的原因在于统计方法的偏差。换句话说,保障部失业率的统计方法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实际的失业情况。首先这一数据没有涵盖广大的农村人口,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务工的农民工和刚刚通过城镇化变为“城市人”的城郊人口都没有纳入到统计的范围;
其次,即便以现有人口管理制度下所谓的“城镇人口”来说,“登记失业率”又将大批无业城市劳动人口排除在统计数据之外,因为多数高收入失业人群和短暂失业者一般不去失业救济部门登记,毕竟这种登记手续罗嗦而且救济很难拿到。
再次,90年代国企改革导致的大批下岗人员,按照官方的统计方法,也不属于政府定义的“失业”人员,因为这部分人与原单位名义上的雇佣关系依然存在。而在目前的状况下,“下岗”和“失业”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根本性的差别。有人曾经做过测算,如果当下美国采取中国统计局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方法,美国现在的失业率大概为2.9%,远远低于其官方统计的约10%的数字。
在城乡劳动力流动频繁的今天,割裂城市和乡村的失业统计恐怕很难对中国适龄劳动人群的就业状况作出全面的估算。下面我们尝试粗略地对中国时下的就业状况做出一个估计。
以2008年底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失业及返乡的农民工约2000万人计算,加上2008年未就业的大学生约400万人,2009年的新毕业大学生630万人,加上同等数量的未经大学直接从高中走向社会的年轻人,2009年全年未纳入社会保障部的实际未就业人口就高达3260万人。如果这个数字加上社会保障部2008年底官方的保守的3200人,以中国现有适龄劳动力人口8亿作为基数,2009年中国的实际失业率绝对不会低于8%。
而如果以中国科学院2008年底城镇7680万人替代保障部的数字,中国去年的失业率将高达14.2%,这一数字远远高于美国和欧盟9%左右的水平。如果将14.2%折合成实际的失业人数,大约为1.13亿人。由于上面的估算均为“保守”的估算方法,如果严格地将农村中存在的巨大隐性失业人口、广大在城市谋生而没有当地户后的流动人口等包括进来,温家宝总理所说的的2亿失业人口倒是更接近真相。
由此看来,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直到现在,中国的失业状况并没有随着经济的高增长有大的改善,反而有恶化的趋势。可能有人会说,今年年初不是各地都爆出了“民工荒”的问题吗?是不是就业状况随着经济的复苏而有所改善?我觉得这种结论作出的有些仓促。
众所周知,中国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出口导向和政府投资的基础上的,前者的基础是劳动力成本的低廉和整个国民经济在全球市场中世界工厂的地位,但随着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市场需求的低迷,使得中国更加依赖后者。天量投资背后的支撑是政府过度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实际的效果之一就是我们看到的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居民生活成本的提高。
从企业的角度而言,在外部需求低迷和生产资料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下,企业难以提高劳动力的成本,而通胀背景下居民生活成本的提高使得农民工的所得进一步减少,外出打工的动力不足。因此上说,“民工荒”问题深层次上反映的并非农民工本身的短缺,而更多的反映了在现有市场价格体系下,企业和工人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价格上找到一个交集和平衡点。出现这种问题,更多的说明了国家在应对危机时出台的刺激政策尽管对经济增长数字有效,但对企业减负的缺失、流动性过剩造成的通货膨胀,无形中却恶化了中小企业和劳动者的生存空间。
第五篇:失业率统计图
一,GDP数据
从图表上可以看出,中国历年来的GDP增长率在不断波动,特别是2008年经济危机,以至于由2007年的14.2%跌至2008年的9.6%,处于不稳定状态,经济复苏困难重重。
支出法:
由图投资所占GDP的比例历年都比较重,近年不断上升,投资带动经济增长。
由图消费的比例逐年有所下降,虽然国家有加强投入拉动内需消费的资金帮助但是由于中国人本来所固有的消费观念,从消费影响经济还有望提高。
由图政府购买的比例比较稳定,稳定的政府购买可以更好的平衡国民生产总值,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贸易的比例变化比较大,可以看到近年来贸易比例不断上升,这说明中国已融入世界这个大家庭,但是如果对外贸易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加大一旦发生金融危机那么国家的经济就会受到很大的冲击。收入法:
由图可知政府收入比例在历年有所下降,但是政府的实际财政收入增加了不少,由下表可以看出,政府越来越富有。但是丹从比例上看,可以说明,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越来越富有活力,政府干预减少了。
二,CPI数据
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一般市场经济国家认为CPI增长率在2%~3%属于可接受范围
内,有时候CPI的增长也代表着经济的增长。由图表可以显示中国在大部分年份的增长是比较正常的。
三,失业率:
九七年由泰国发起的亚洲金融风暴及零八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中国的失业率逐年上升,就业前景不容乐观。按照近几年来国家人口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官方数据,即便在危机发生后的2008年和2009年,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始终保持在5%以下。但是,很多半官方和民间的研究机构根据自己调查的数据对中国失业率进行了估算,实际的调查结果远没有官方部门那么乐观。例如,2008年12月16日中国社科院公布的《社会蓝皮书》称,中国城镇失业率约为9.4%,这一数字是保障部统计数字的两倍还要多。失业率看来在中国始终是个谜。
中国 失业率 统计表发表年份统计对象数字全文快照来源文献全国范围也进一步上升到5.4%万人,城镇失业率达到了5.3%,到1979年更是达到了568万人,失业率也进一步上升到5.4%。查看 来源:就业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变革,栏目: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渐优化,《成就辉煌的20年》(年)1949-1999全国范围高达23.6%当时,城镇从业人员只有1533万人,而城镇失业者达474.2万人,失业率高达23.6%。查看 来源:劳动就业,栏目:第4章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新中国五十年》(1949-1999年)1949-1999美国为5.6%1994年,美国的失业率为5.6%,而成年黑人是巧.9%,黑人青年是40%,土著人则高达46%。查看 来源:请看美国的人权纪录,栏目:(三)美国人权状况,《中国人权年鉴》(1949-1999年)1986全国范围高达10.8%失业率高达10.8%,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6.1查看 来源:关于“滞胀”的几个问题,栏目:世界经济,《中国经济科学年鉴》(1986年)1987全国范围年平均为3.5%1974一1980年间,联邦德国的失业率年平均为3.5%,大大趟立了6查看 来源:剖析“福利国家”的“收入均等化”,栏目:经济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摘编,《中国经济科学年鉴》(1987年)1988日本;4.5%有的经济学家还对“滞涨”作了具体规定,说“滞涨”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成立,即物价上涨率4%以上;失业率4.5%以上;开工率85%以下。查看 来源:日本经济学界关于“滞涨”问题的研究动向,栏目:国外学术动态,《中国经济科学年鉴》(1988年)1988全国范围却高达7.2%1984年虽然实际增长率达到6.5%,但失业率却达了.5场;1985年实际增长率只有2.了泊、,而失业率却高达7.2%;1986年实际增长率仅为2.4查看 来源:世界经济若干问题讨论评述,栏目:对若干经济理论问题研究的评论,《中国经济科学年鉴》(1988年)1990-1991全国范围高达23.6%
一、原有劳动制度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1949年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蒋介石集团携带着搜刮来的大量美元和黄金逃到台湾,给新中国留下来一个百业凋敝的烂摊子;城镇失业人员474.2万人,失业率高达23.6%。查看 来源:关于我国企业劳动制度改革(代序),栏目:关于我国企业劳动制度改革(代序),《中国劳动年鉴》(1990-1991年)1990-1991全国范围下降到5.9%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国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全国职工人数由1949年的809万猛增到3101万人,失业率下降到5.9%,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提高。查看 来源:关于我国企业劳动制度改革(代序),栏目:关于我国企业劳动制度改革(代序),《中国劳动年鉴》(1990-1991年)1991全国范围会升至10%
二、两个德国统一后,德国的财政金融负担大大增加,通货膨胀局面严峻,失业率会升至10%,外贸顺差俐减,人们对德国马克的信心降低大大削弱了前几年德国马克持续坚挺的局面.但从另一方面看,德国经济在东部重建的刺激下将高速度发展,当局的货币政策不会放松,会采取压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和提高马克短期利率的措施,以期马克的相对稳定.预计1991年德国马克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三、日本1991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3.5%,通货膨胀率将下降到2.8%,贸易顺差巨大,使日元的吸引力加强。查看 来源:d.1991年西方货币汇价趋势估计及对策,栏目:4.汇率变动及对食品工业进出口的影响,《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