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HIV的致病性和临床表现(定稿)
HIV的致病性和临床表现
1.传播途径
HIV携带者和AIDS患者。HIV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唾液、脑脊髓等中,主要传播途径:
(1)性传播
是HIV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同性恋,双性恋或异性恋间的性行为,直肠和肛门皮肤黏膜的破损更易感染,因此AIDS是重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
(2)血液传播 输入带有HIV的血液、血制品,接受器官、骨髓移植或人工授精,使用被HIV污染的注射器和针头等,均会发生HIV感染。
(3)垂直传播
通过胎盘、产道或经哺乳等方式传播,其中胎儿经胎盘感染最多见。
2.致病性
HIV主要感染CD4+T淋巴细胞以及表达CD4分子的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等靶细胞,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的进行性损伤。当HIV与靶细胞接触时,HIV的刺突gp120与上述细胞膜表面相应受体CD4分子结合,导致gp120构象变化,暴露出被其掩盖的gp41,gp120-CD4与靶细胞表面的辅助受体CCR5或CXCR4结合后,gp41的N末端嵌入细胞膜,介导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使病毒侵入细胞。研究发现,CCR5基因突变的个体可以避免HIV-1的感染或延缓疾病的进展。
HIV在靶细胞内复制,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如CD4+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和B细胞等。主要表现是以CD4+T细胞减少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由于CD4+T细胞数量减少而CD8+T细胞相对增多导致CD4/CD8比例倒置,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HIV损伤免疫细胞的机制如下:(1)CD4+T细胞
CD4+T细胞是HIV感染的主要靶细胞,HIV损伤CD4+T细胞的主要机制有:①病毒的包膜糖蛋白插入细胞膜或病毒颗粒以出芽方式释放,引起细胞膜损伤;
②通过感染HIV的CD4+T表面表达的gp120与周围未感染细胞的相应受体CD4分子结合,导致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多核巨细胞丧失正分裂能力,最后导致细胞的溶解; ③HIV可诱生特异性CTL或抗体,通过CTL的直接杀伤作用、抗体介导的ADDCC作用,破坏CD4+T细胞;
④病毒直接诱导CD4+T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的出现主要与病毒蛋白的直接诱导凋亡有关; ⑤HIV编码产物有超抗原样作用,可引起CD4+T细胞死亡。(2)单核/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亦能表达CD4分子,其辅助受体是CCR5。HIV感染单核/巨噬细胞,可损伤其趋化、黏附和杀菌能力。由于单核/巨噬细胞可以抵抗HIV的溶细胞作用,使其成为HIV的庇护所,一旦感染后可长期携带HIV,并随细胞游走使病毒向肺和脑等组织播散,造成多脏器损伤。
(3)HIV对其他细胞的损伤
HIV亦可感染树突状细胞、脑组织中的神经胶质细胞(主要为小胶质细胞)、皮肤的朗格汉斯细胞等表面表达少量CD4分子的细胞,引起细胞的损伤。脑组织损伤常造成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如HIV脑病、脊髓病变和AIDS痴呆综合症。
3、临床表现
临床上HIV的感染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即原发感染急性期、无症状潜伏期、AIDS相关综合症期、典型AIDS期。HIV感染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及免疫学特征。(1)原发感染急性期
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的2~4周,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或可出现类似流感的非特异性症状,如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咽痛、关节痛、肌痛、皮肤斑丘疹、淋巴结肿大等;部分感染者出现病毒血症。由于此时HIV已在体内大量复制并释放至体液中,故有传染性。此期血清可检测出HIV RNA及P24抗原。(2)无症状潜伏期
即急性期恢复后无任何临床表现的阶段,一般持续5~15年(平均10年)。潜伏期时间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病毒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的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患者一般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也有些患者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此期患者血中的HIV数量降至较低水平,外周血中很难检测到HIV。但HIV在感染者体内持续复制,CD4+T细胞数量进行性减少,感染者血中HIV抗体检测显示阳性,此期具有传染性。(3)AIDS相关综合征期 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当HIV在体内大量复制并造成机体免疫系统进行性损伤时,则出现临床症状,即AIDS相关综合征,感染者表现为发热、盗汗、全身倦怠、消瘦、慢性腹泻和全身淋巴结肿大等。此期CD4+T细胞数量持续下降,免疫功能极度降低。(4)AIDS期
此期从病人血液中能稳定检出高水平的HIV,一般以患者血中CD4+T细胞计数<200个/μL作为AIDS的临床诊断标准。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包括:(1)真菌:念珠菌及隐球菌等引起肺部感染、真菌性皮炎和甲廯等;(2)细菌:鸟型结核分枝杆菌、李斯特菌、痢疾杆菌和某些沙门菌等引起的疾病;(3)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引起的疾病;(4)原虫:隐孢子虫腹泻、弓形虫病
(5)部分患者还可并发疱疹病毒8型引起的Kaposi肉瘤和多克隆B细胞恶变产生的恶性淋巴瘤等罕见恶性肿瘤。
(6)神经疾病包括隐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各种病毒性脑膜脑炎、肌肉萎缩、运动失调以及艾滋病迟到综合症(AIDS dementia complex)等。若无抗病毒治疗,患者通常在临床症状出现后2年内死亡。
第二篇:HIV安全措施
安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业指导书
标题:爱滋病初筛实验室安全措施
第1页
共2页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安全措施
一、目的
规范实验室操作,预防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验室内感染。
二、适用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所有进入本中心爱滋病初筛实验室的人员。
三、实验室要求
1、实验室应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并有明显的标志,面积应满足检验需要。
2、实验室墙面、地面、台面材料应耐酸、耐碱、易清洁消毒、不渗漏液体。
3、工作台上应安装紫外灯。
4、实验室应备有消毒药品、消毒器材和设备。
5、实验室应安装感应流水装置,备有足够的一次性手套、口罩、隔离服和防护眼镜。
6、清洁区备有存放个人衣服、用品的设备。
7、实验室应装置恒温设备,室温保持在20--25℃。
四、安全操作
1、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技术;
2、不得在实验室内喝饮料、吸烟、吃食物、和化妆打扮等;不得在实验室内会客;非工作人员和未穿戴工作服不得进入污染区、半污染区。
3、实验室用品(包括工作服)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不可将私人和无关的物品带入实验室;
4、工作时,要带手套、穿工作衣和隔离衣,操作时手套破损应立即丢弃、洗手并带上新手套;
5、不要用戴着手套的手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6、尽量避免使用尖锐物品和器具;宜用不易破碎材料制品;禁止用口吸任何物质;
7、工作结束后,要对工作台面消毒,如用消毒液清洗后要干燥20分钟以上;操作时有标本、检测试剂外溅时应及时消毒;平时要保持环境整洁;
8、工作完毕,脱去手套后洗手,再脱去工作衣,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9、遇有意外事故,应立即处理并以口头和书面报告上级部门。如工作人员皮肤被刺伤,可以用流动水局部清洗或用刺激性较轻的含氯创伤消毒剂锓泡皮肤创口;样品或检测试剂溅入眼内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溅入嘴内,先吐出残留的液体后,用水反复漱口;
10、遇有高危的意外事故发生,除进行局部处理外,同时应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包括对其随访、HIV检测、休息并暂时离开原岗位3个月,按医嘱服用抗HIV药物进行预防;
五、污物的处理
1、血液标本置于合适容器内,加盖盖紧后运送,切勿污染容器外部。如果容器被污染,要用消毒液消毒。也可将血样置于有盖的塑料管内,外面套上塑料袋,封口,连同送检单一并运送,有血液外溢时,立即用消毒液消毒; 安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业指导书
标题:爱滋病初筛实验室安全措施
第2页
共2页
2、各种试剂和化学品均应贴有标签,放置于合适的位置,实验台上不放置不必要的物品。任何测试用的样品和试剂不宜置于桌面或架子的边沿,以防滑落打破,污染环境。一旦污染,先在污染区外周围到入消毒液,逐渐向中心消毒处理;
3、实验室所有垃圾,包括用过的一次性手套和工作衣,置于专门污染袋内,经焚烧或有效消毒处理后丢弃,污染的非一次性工作衣应先消毒后再洗涤;
4、所有用过的实验用品,尤其是血样管和血液标本先在实验室内消毒,再移出清洗,待消毒后再用;
5、所有尖锐物品应置于不宜刺破的容器内,消毒后用合适的方法处理。
6、常用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与病毒性肝炎消毒法相同。
六、健康监护
1、实验室工作人员从事工作前必须进行HIV抗体和乙肝抗体检测。
2、每半年进行一次HIV抗体的复检,并保留血样一年以上。
3、遇有意外事故,接触者应在接触当时、接触后6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各采血检查一次。
4、患有皮肤疾患、皮肤溃烂、破损等情况,立即停止检验及时诊治。
第三篇:精神病的临床表现(精选)
精神病的临床表现
精神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感知觉障碍:在感知觉方面患者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异常表现:(1)各种感知觉障碍均可在临床上出现,但以听幻觉为最常见。如有的患者外在表现为用棉花球堵住双耳,对别人说:“有很多的人骂我,议论我,内容不堪入耳,我难受死了,看不见人,只听见声音。我只好用棉球堵住耳朵,这样好受些。”又如有的患者存在有幻嗅,外在表现则用纸团堵塞鼻孔,称“有难闻的气息,像死人味,堵住鼻孔就闻不着”。(2)幻觉体验可以非常鲜明和生动,也可以是模模糊糊。(3)在幻觉内容的影响下,可以出现继发性的行为障碍。如在命令性内容的听幻觉支配下伤人和毁物,或自伤、自残。
2.思维及思维联想障碍(1)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有思维内容方面的障碍,这也是这种疾病最常见和最有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如存在有妄想的症状,这种妄想的特征是内容上的荒谬性和泛化趋势,被害内容为最常见,并与所处的时代和个人经历及文化背景有关。(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自动症也是具有特征性的一组症状群,在排除了其他因素所致之外,临床上如能确定存在此组症状群,则可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主要有被动体验,如躯体影响妄想体验、思维被夺、思维被插入、思维被扩散或被广播、被强加的情感、被强加的意志、被强加的行为等。(3)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思维联想方面的障碍也较为常见,如思维散漫、思维破裂、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思维中断、思维云集等。有的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可能出现这些表现,只不过未引起重视,比如家属或同事在与患者交谈时感到非常的吃力,患者对一个问题的回答有时不着边际,让人听得似是而非,或感到莫名其妙,或突然谈话中断,或自创新词并给予相应的解释等。(4)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机会或转为慢性化以后,他们的思维就显得贫乏,临床表现谈话时用词较少,回答问题简短,一般没有主动性言语,联想时就事论事,没有延伸和扩展,给人一种讲话单调乏味之感。
3.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淡漠(平淡)或情感倒错,如有的患者对任何事都感到无所谓,大喜大悲之事也不能激发患者的情感反应。表情木然或显得呆滞。患者对悲痛的事件表现出来的情感反应却是高兴,或对高兴的事件却表现出悲伤欲绝的情感状态。
4.意志和行为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意志和行为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有意志减退或紧张综合征。(1)意志减退:如社会责任心的丧失、进取心消失、生活质量下降。患者得过且过,对前途无打算,也无信心可言。无法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一般来说,患者一旦出现了这些症状,就标志着患者的病情进入了慢性化和衰退的阶段。(2)紧张综合征:有的患者在行为方面的障碍可表现为紧张性兴奋、紧张性木僵、木僵状态、蜡样屈曲等。但以紧张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已不多见,这与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早期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有关。精神病患者有哪些临床表现?
关于精神病的症状的表现,下面就是专家针对这个问题做出的具体的介绍了,希望可以给广大的患者朋友们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是性格改变:如原来热情合群的人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语,好独处,躲避亲友并怀敌意,生活懒散,不守纪律。或原来很有教养的人变得出言不逊,好发脾气,对人无礼貌。
二是神经症症状:如头痛、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样表现等。入睡困难,睡后梦多,且醒后感到不解乏,终至睡眠感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三是行为改变:有的人表现奇怪动作和行为,动作增多,呆板重复,无目的性;有的举止迟缓,生活懒散,不能工作和料理家务;有的人收集一些无意义的物品,甚至随身携带一些果皮、废纸等不必要的东西;有的人反复洗涤或表现刻板仪式样动作等。
四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易疲劳(如感到没有精神、自感脑子迟钝、注意不集中或不持久、记忆差、好遗忘,丢三拉四,思考及工作效率下降)和体力易疲劳,经过休息或娱乐不能恢复。
那么关于精神病的症状的表现就向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在生活中如您或是您的朋友出现了上述的症状,那么请您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去进行治疗了,以免会错过治疗的最佳时间,进行造成严重的危害!精神病患者的表现都有哪些:
1.持续情绪低落;
2.绝望感持续时间较长;
3.焦虑症状,是指与现实不符的恐惧、紧张或危机感;
4.抑郁症状,长期抑郁不安或加重以至影响日常生活,则可能是心理精神疾病所引起;
5.幻觉,感受到(听到、闻到、看到、尝到、接触到)实际并不存在的事物;精神病患者的表现都有哪些,幻觉是其明显典型症状之一;
6.妄想,这是一些错误的信念,即使没有确凿的理由来支持,患者依然坚信不移,例如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感到有人在监视自己等;
7.自杀意念,希望死去、考虑杀死自己的方法、不想再活下去,这些都是精神病患者的典型表现。
第四篇:腰椎间盘突出类型及临床表现
中央型
(1)疼痛:疼痛多累及双下肢,或在一侧下肢出现疼痛的较短时间内出现另一下肢疼痛,但双下肢的疼痛轻重可不一致。一般来说,在病变的早期,中央型间盘突出的疼痛程度多较侧方型突出轻,这是因有硬膜囊及脑脊液的缓冲,同时又常为多个神经根受压,故疼痛的范围广,但疼痛的程度相对轻。
(2)感觉障碍:中央型间盘突出感觉障碍范围广,如腰4、5间盘突出,可有腰4、5以下的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支配区痛觉减弱或消失,如小腿、足、大腿后侧或马鞍区均可出现感觉障碍。
(3)运动障碍:中央型间盘突出运动障碍范围广、程度重。这是由于多个神经根及马尾神经受累的结果,如腰4、5间盘突出,可出现双足下垂及足跖屈受限(4)尿、便功能障碍:绝大多数中央型间盘突出的病人,可伴有尿、便功能障碍,如尿频、尿急、尿淋漓不尽甚至失禁,大便可表现为便意频繁、便秘、排便失控等。
(5)性功能障碍和月经紊乱:中央型间盘突出的病程可自数天到数年不等,病程长者多为反复发作的腰痛或腰腿痛;短者多数在外伤或劳累后突然发病。病人也可出现阳痿、早泄、性欲低下或月经紊乱等症状。
(6)本组 207例,临床表现为下腰痛并持续性双 侧下肢痛 127例,下腰痛并交替性双下肢痛7O例,单纯下腰痛 1O例,下肢痛伴间歇性破行 57例;脊柱活动受限 192例,神经受损者 184例,均有下肢麻木,伴会阴部麻木 95例,伴二便困 难者 25例。查体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105例,屈颈试验阳性 86 例,膝腱、跟腱反射异常 79例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文献报道差异较大。其临床表现虽有一定差异,但归纳起来也 有其显著特点。结合文献及对本组病例的研究,归纳如下 :0 一 般病史较长,本组 3年以上者 142例;②以下腰痛为首发症状,且往往持续在整个病程中,早期虽经非手术治疗可缓解但可反复发作;③下腰椎棘突或棘突旁有固定压痛点或叩击痛,并可向双下肢放射,腰椎活动多受限;④具有椎管狭窄症状,站立时间过长或行走后出现腰痛并一侧或双侧下肢神经根性 刺激症状;⑤神经刺激症状可表现为双侧型、交替型、单侧型、马尾型,且神经根刺激症状一般较侧后突出型轻,马尾型者出 现直肠膀胱症状。表现为会阴部麻木、疼痛、排尿、排便障碍,男性表现为性功能障碍 ;⑥术中往往见到黄韧带肥厚,纤维环 破裂髓核脱出或游离,椎体后缘骨质增生,突出物钙化、骨化、椎小关节增生、内聚均较常见。⑦影像学检查(椎管造影、Cr、砌)多可见到椎管狭窄,盘黄间隙水平(中央管狭窄、侧椎管
狭窄)硬膜囊受压,椎小关节增生。神经根受压或“淹没”。因 此根据以上特点,在排除脊椎其他疾病和全身性疾病的前提 下,即可做出该病的诊断。
侧后型
这种腰椎间盘突出的类型主要发生在腰椎间盘的侧后方,在突出的部分的椎管内形成了椎间盘流,更是因为靠近后纵韧带,故而压迫下一节神经根的内侧
也是椎间盘薄弱处,所以最为多见。突出的部分占据椎间孔的一部分空间,造成椎间孔的狭窄,引起血循环障碍,突出的部分间接挤压神经根致使腰痛并伴有下肢窜痛等综合征
腰痛和下肢放射痛是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后根神经节常与神经根一道同时受到卡压,因此下肢放射痛的程度可相当严重。腰1~腰3神经根受累时将引起髋部、腹股沟区及大腿前侧的疼痛。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股四头肌的萎缩,在部分病例,直腿抬高试验可呈阳性。关于直腿抬高试验的阳性率,外侧的后型
最主要突出的部位主要是在腰推间盘的外侧后方,也是椎间盘薄弱处,所以颇为多见。这个腰椎间盘突出的类型主要是因为在突出的部分近于椎间孔或者在侧隐窝的位臵,它占据了椎间孔的一部分空间,这样子更是相对造成椎间孔的狭窄,从而引起血循环障碍,那么在血管痉挛或行出现软组织炎症反应、突出的部分间接挤压神根和神经根袖部,出现神经根的炎症反应,这样子甚至能反射性地刺激脊神经的分支,然后致使腰痛并伴有厂肢窜痛等综合征。
退变型(degeneration): 多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核磁扫描可见盘内含水量减少,CT可见变形或钙化。退变型是早期改变,一般不会与突出型相混
膨出型(bulging): 膨出为生理退变,纤维环松弛但完整,髓核皱缩,表现为纤维环均匀超出椎体终板边缘。一般无临床症状,有时可因椎间隙狭窄、椎节不稳、关节突继发性改变,出现反复腰痛,很少出现根性症状。如同时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则表现为椎管狭窄症,应行椎管减压。
突出型(protrusion): 髓核经纤维环裂隙向椎管内突出,后纵韧带未破裂,影像学表现为椎间盘局限性向椎管内突出,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典型神经根性症状、体征。此型通过牵引、卧床等保守方法可缓解,但由于纤维环裂隙愈合能力较差,复发率较高。必要时需微创介入治疗。
脱出型(extrusion): 纤维环、后纵韧带完全破裂,髓核突入椎管内,多有明显症状体征,脱出多难自愈,保守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大多需要微创介入或手术治疗。游离型(seqestration): 脱出髓核与相应椎间盘不连接,可游离到椎管内病变的上或下节段、椎间孔等,其临床表现为持续性神经根症状或椎管狭窄症状,少数可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此型常需手术治疗 非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体征与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无显著区别,惟非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呈急性腰腿痛的比例较高(本组42例以急发腰腿痛就诊,占66.7%),主要表现为疼痛难以忍受、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多小于30°)和腘绳肌紧张。
第五篇:HIV实验室管理制度
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艾滋病实验室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实验室,强化职责,保证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消除实验室各种安全隐患,保证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和规范,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使艾滋病实验室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HIV实验室进入制度
1、所有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进入实验室。
2、外来参观者进入实验室前须报业务质量管理科登记并填写外来人员进入特殊实验区域审批表,经批准后方可进入。进入实验室前必须换鞋(或穿上鞋套,必要时换上工作服)且在实验室工作人员引导下进入实验室,离开实验室必须换鞋后才能离开。
3、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必须换鞋,穿工作服后进入。
4、实验室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必须换鞋,脱去工作服,不得穿上工作服离开实验室。
5、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得在实验室内会客,违者按有关规定处理。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HIV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
1、目的
规范HIV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HIV实验室个人防护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管理。
3、职责
3.1 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本细则规定程序进行检测工作。3.2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实施和改进。
4、实验室安全防护 4.1 个人防护及保健
本实验室所用的个人防护装备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4.1.1 防护服
4.1.1.1 应满足实验室每个工作人员配备足够的防护服,包括白大衣、隔离衣或一次性工作服。平时应将清洁的防护服置于实验室清洁区内专用存放处。
4.1.1.2 离开实验室时,应脱去防护服。穿过的被污染的防护服应经消毒后方可洗涤或废弃。
4.1.1.3 当含有HIV的液体(样品)及有可能溅到工作人员时,应使用防渗透性的(如塑料)围裙。
4.1.1.4 当发现防护服已被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4.1.1.5 应配备足够的一次性橡胶手术手套、一次性口罩、安全防护眼镜及冲洗眼睛的装置。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4.1.1.6 应配备实验室专用的工作鞋,鞋面覆盖足背,鞋底防滑。4.1.2 个人保健
4.1.2.1 高标准的个人保健对于减少感染的危险性很重要。皮肤受损、患病都会增加感染的危险。皮肤的任何伤口和擦伤都应以防水料覆盖。
4.1.2.2 进实验室前摘除首饰,修剪长的带刺的指甲,以免刺破手套。
4.1.2.3 进入实验实应穿隔离衣,戴手套。如果接触物传染危险性大,则应戴双层手套和防护眼镜。
4.1.2.4 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脱去工作服隔离衣,并洗手。4.1.2.5 严禁在艾滋病实验室内进食、饮水、吸烟和化妆会客。5 实验室管理要求
5.1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管理、建筑和设施的安全性应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9和本《守则》要求。
5.1.1.根据本《守则》制订本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制度或安全标准操作程序(S-SOP),该制度或程序应适用于现在实验条件,并与实验室其它规定相一致。
5.2 意外事故管理
5.2.1 无论是否发生意外事故,每年都要对安全工作制度或安全标准操作程序及其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修订,并有记录。
5.2.2 制定意外事故处理预案。建立意外事故登记和报告制度。5.2.3 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和职业暴露事故进行调查、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登记、处理和报告。
5.3 人员培训和管理
5.3.1 中心应对所有检测人员提供并完成与工作相关的充足有效的技术培训。强化全员安全培训和“普遍性防护原则”安全意识。人员必须经过HIV检测技术和省级以上艾滋病实验室安全培训,包括上岗培训和复训,并接受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监督。科室负责人需对实验室工作和环境的安全负责,所有工作人员都有责任保护自已和他人的安全。
5.3.2 新上岗人员必须告知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并进行安全教育,直至有能力后方能单独工作。
5.3.3 科室负责人应了解科室工作人员,在安排工作区域时,要根据人员的工作种类和所涉及的生物材料,对实验室环境做好安全检查。
5.3.4 新调入人员、外来合作、进修和学习的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经过单位批准。非实验室人员和非实验室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实验室的安全操作
6.1 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区域时,要根据其工作的种类和所涉及的生物试剂,对实验室环境做好安全检查。
6.2 进入实验室应穿隔离衣、戴手套,必要时(如对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测时戴防护眼镜,以防污染暴露的皮肤和衣物。不得戴着手套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6.3 如接触物传染性危险大,可戴双层(两付)手套以增加保护。操作时手套破损,应立即丢弃、洗手并戴上新手套。
6.4 禁止采用口腔吸液管,必须使用移液器来操作实验室的所有液体。
6.5 操作中的标本、检测试剂外溅时应及时消毒。对大量溅出的浓度高的传染物在清洁之前先用1%次氯酸钠液浸泡,然后戴上手套擦净,并做好差错、意外、事故登记。
6.6 工作完毕,要对工作台面消毒。工作台面应当用0.1%~0。2%次氯酸溶液消毒或70%酒精喷洒消毒。
6.7 工作完毕,脱去手套后洗手,再脱去工作服再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6.8 血清及其它体液样品均应严格按要求妥善保存,HIV抗体阳性样品应做好标记单独保存。避免利器的使用
7.1 尽量避免在实验室使用针头、刀片、玻璃器皿等利器,以防剌伤。如果必须使用,在处理或清洗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剌伤或划伤,并应对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7.2 尽量使用安全针具采血,如蝶形真空针,自毁性针具等,以降低直接接触血液和剌伤的危险性。
7.3 应将用过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剌、防渗漏的利器盒,针头直接放入坚固的容器内,消毒后废弃。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样品的采集
8.1所有的血液、血清、未固定的组织液样品,均视为有潜在传染性,都应以安全的方式进行操作。
8.2 应象操作未知传染风险样品一样,小心存放、拿取和使用包括可能有传染性的质量控制和参考物质。用后的包裹应进行消毒。
8.3 采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采血用一次性注射器,谨慎操作,防止发生剌伤皮肤和造成外界污染。
8.4 如用滤纸采样,则手指或耳垂局部消毒严格按常规进行。在剌破皮肤后,迅速把滤纸沾上,切勿让血液滴落在其物体表面造成污染。采血后要待血样干燥后再包装送检。
8.5 离心机要使用密闭的罐和密封头,以防液体溢出或在超/高速离心时形成气溶胶。带入和带出实验室的物品
9.1 对所有带入实验室的物品都应进行检查。含有测试样品的包裹应在安全柜或送到合适的实验室方可打开,不能在收发地点和仓库等地点打开,包裹必须在下列情况下才能打开:工作人员应有过处理感染源方面的训练;具有处理感染源设备的实验室;穿戴防护衣的工作人员;用后置可消毒的容器中消毒。
9.2 打开标本容器时要小心,以防内容物泼溅。核对样品与送检单,检查样品管有无破损和溢漏。如发现溢漏应立即将尚存留的样品移出,对样品管和盛器消毒,同时要报告所长并填写差错、意外、事故登记。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9.3 检查样品的状况,记录有无严重溶血、微生物污染、血脂过多以及黄疸等情况。如是污染过重或者认为样品不能被接受,则应将样品安全废弃。同时将情况立即通知送样人。
9.4 对血液和体液常规操作可在工作台上进行。样品处理时若内容物有可能溅出,则应在生物安全柜中戴手套进行。同时应戴口罩、防护眼镜,以防皮肤或粘膜污染。
9.5 在将HIV/AIDS样本转到其它实验室时,运送样品时应防止对工作人员、患者或环境造成污染。护送样品的人应明确接收地点和接收入,实验室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人员应及时确认样品已送达指定的实验室,被转入安全位置并行到妥善处理。
9.6 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材料在带出实验室前应进行消毒。9.7 用于空运的样品要按照国际空运协会(IATA)的规则进行包装和标记,并提交相应的资料。
10、支持性文件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HIV实验室人员健康监护制度
1、目的
规范HIV实验室人员健康监护制度。
2、适用范围
适应艾滋病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3、职责
3.1 检测人员:严格执行本细则规定制度。3.2 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实施和建立健康档案。
4、人员健康监护
4.1 严格执行实验室工作人员采血检测HIV抗体和健康监护,工作人员血清应长期保留。
4.2所进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前必须进行HIV抗体和乙肝、丙肝等肝炎病毒标记物的检测。
4.3对实验室工作人员注射乙肝疫苗。
4.4对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归档。4.5遇有职业暴露等实验室事故,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及12个月采血检测一次HIV抗体并记录归档。
5、支持性文件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 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污染物、废弃物消毒处理制度
1、目的
规范HIV实验室污染物、废弃物的处理。
2、适用范围
适应艾滋实验室废弃物品处理及消毒方法。
3、职责
3.1 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3.2 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实施和改进。
4、废弃物处置
4.1从事污染物、废弃物消毒处理的工作人员必须懂得生物危险和必要的相关的基本知识。
4.2从事高压压力蒸汽灭菌操作人员必须持有压力容器作业上岗证。
4.3血标本、有感染性的试剂(试验后剩余和过期)、外部质控品等液态污物置于压力容器内高压消毒后处理,如有外溢,用消毒液消毒。
4.4盛装血液的样品管以及用于分装样品和实验过程中使用过的螺旋管置于压力容器内高压消毒后处理。
4.5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吸头装于专用的污物桶内,置于压力容器内高压消毒后处理。
4.6所有实验室固体垃圾置于专用污物袋内,交中心统一焚烧或有效消毒后丢弃,并填好污物、废弃物交接登记。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4.7 污染的非一次性工作衣应先消毒后再洗涤。
4.8尖锐物品应置于不宜刺破的容器内,消毒后用合适方法处理。5 HIV实验室常用的消毒方法(常用消毒剂和消毒方法与病毒性肝炎消毒法相同)
5.1 高压蒸汽消毒,121℃,保持15~20min;
5.2 干燥空气烘箱消毒(干烤消毒),140℃,保持2~3h。5.3 HIV实验室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
HIV实验室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是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含有效氯2000-5000mg/L)、75%乙醇和2%戊二醛,保持10~30min。
5.4 废弃物缸;5000mg/L次氯酸钠。
5.5 生物安全柜工作台面和仪器表面;75%乙醇。5.6 溢出物;5000mg/L次氯酸钠。
5.7 污染的台面和器具;2000mg/L次氯酸钠,也可以用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器械可用2%戊二醛消毒。
6、支持性文件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
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HIV实验室职业暴露处理登记制度
1、目的
规范HIV实验室职业暴露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应艾滋实验室职业暴露及消毒方法。
3、职责
3.1 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3.2 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实施和改进。
4、艾滋病的职业暴露后预防 职业暴露
艾滋病的职业暴露是指医务工作者、实验室工作人员及有关监管人员在从事HIV/AIDS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检验、管理工作过程中,暴露于含有HIV的血液、体液和实验室培养液,即暴露于含有HIV的液体等引起的危害。
HIV/AIDS的职业暴露后预防
HIV/AIDS的职业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PEP)应包括急救、对暴露级别的评估、暴露源严重程度的评估、预防性用药的推荐处理方案、报告与保密。
4.1 职业暴露后的急救处理
4.1.1 剌激出血:职业暴露的紧急处理,只要情况允许,应实行急救。如皮肤有伤口,应当反复轻轻挤压,尽可能挤损伤处的血液。
4.1.2 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或沾污的皮肤。如果是粘膜暴露,应
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用生理盐(或清水)反复冲洗。
4.1.3 受伤部位的消毒与包扎: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2000mg/L、次氯酸钠、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
4.1.4 由于暴露后有无采取急救措施对职业暴露后HIV感染有一定影响,故应尽量为受伤者寻找医疗机构,以求正确护理伤口和暴露后急救得理。
4.2 及时对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进行进一步咨询和处理包括以下内容:
4.2.1暴露级别(Exposure Code)的评估,分为1、2、3级。4.2.2 确定HIV暴露源头严重程度,分为轻度、重度和不明。4.2.3 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预防性用药的推荐处理方案。
4.2.3.1 在暴露后预防用药应立即开始,最好在暴露后1~2h之内。虽然动物研究显示24~36h之后再进行预防性用药可能已无效,但是还不确对人员无效。对于感染危险性很高的暴露者,即使间隔时间很长(比如1~2周),也应考虑使用预防性治疗;因为即使不能防止感染,早期治疗对HIV急性感染也有好处。由于服用4周AZT(逆转录酶制剂)才有一定保护作用,如果无很大的副作用,预防性治疗用药时间应持续4周。
4.2.3.2 有关HIV暴露后预防的一些具体建议:美国PEP失败至少21例,其原因包括:①大剂量病毒接种;②开始治疗过晚;③用
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药疗程过短;④用药剂量不足;⑤暴露源患者是否已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因此具体建议如下:
(1)如果存在用药指征,则应当在暴露后尽快开始PEP。(2)暴露后72h内应当考虑对暴露者进行重新评估,尤其是获得了新的暴露情况或源患者资料时。
(3)在患者可耐受的前提下,给予4周的PEP。
(4)如果证实源患者未感染HIV,则应当立即中断PEP。4.2.3.3 如果出现主观的或客观的毒副作用,应在专家的指导下,减少剂量或换用药物,并详细记录药物毒副作用情况。
4.2.3.4 育龄妇女使用AZT作为预防用药期间,应避免或终止妊娠。
4.3 登记、监测、报告与保密 4.3.1 建立职业暴露登记和监测制度
(1)职业暴露登记制度;建立“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对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保存和上报。详细记录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操作的具体部位、程度;暴露物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它体液)和含有详细记录用药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包括赴现场专家或领导活动);是否采用暴露后预防药物,并详细记录用药情况、首次用药时间(暴露后几小时或几天)、药物毒副作用情况(包括肝肾功能化验结果)、用药的依从性状况。
(2)进行风险评估:与中心有关专家根据情况共同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用药的必要性、确定预防药物和用药程序,并将处理情况向
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中心领导汇报。
(3)监测暴露源:如果暴露源没有阳性或阴性的血清学化验结果应立即检测,最好做快速试验,因其结果可在几十分钟内得到。如果暴露源有急性HIV综合征症状,应同时检测病毒载量。
(4)监测职业暴露者:由中心抽血检测职业暴露者的HIV-1/2抗体(包括做快速试验),该血清留样备用。如果职业暴露者以前已有HIV抗体的化验结果,则应加以记录,暴露后1年内要定期监测HIV抗体,即分别在暴露后4周、8周、12周、6个月监测。并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
(5)使用预防性用药,应注意监测药物的毒副作用,包括使用预防性治疗时和服药两周后的全血检测、肾功能和肝功检测。小型事故可在紧急处理后,立即将事故情况处理措施报告主管领导和有关专家,以及时发现处理中的疏漏之处,使处理尽量完善妥当。不采取暴露后预防用药者,也要定期检测HIV抗体,检测时间同上。
4.2.6.2 保密和报告制度
(1)保密:无论职业暴露、重大事故或小型事故,对涉及的职业暴露者,均应注意保密工作。每一个得到信息的机构或个人均应做好保密工作。
(2)报告制度:如发生暴露应及时将填报的“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支持性文件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
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HIV实验室差错、意外、事故处理登记制度
1、目的
规范艾滋室差错、意外、事故处理登记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艾滋室差错、意外、事故处理登记。
3、职责
3.1 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3.2 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实施和改进。
4、实验室意外和事故处理
意外—指发生了未导致个人伤害偶然发生的危险,但也可能已经发生了伤害。
事故—指发生了人身伤害。意外和事故都可被分为小型和重大的。小型意外—少量潜在传染性物质漏到椅子上,其有效处理措施是消毒污染处。
重大意外—任何情况下,如果怀疑有严重性的意外,都将被视为重要的,实验室必须被清空,锁上,并且要请教安全专家,听从他们的意见。
4.1 意外和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
发生意外事故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4.1.1 皮肤针剌伤或切割伤: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冲洗,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72%乙醇或其它消毒剂消毒伤口。
4.1.2 皮肤污染:用水和肥皂冲洗污染部位,并用适当的消毒剂
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浸泡,如75%乙醇或其它皮肤消毒剂。
4.1.3 粘膜污染:用大量流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污染部位。4.1.4 衣物污染: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4.1.5 污染物泼溅:发生小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发生大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立即通知领导和负责人到达事故现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的程序。
4.1.6 由于甲醛有致癌作用,不宜用于生物安全柜和实验室的常规空气消毒。
4.2 如果实验室一旦发生了重大泼溅事故,应按严重情况处理,并采取以下措施:
(1)从污染处疏散人员,但要防止污染扩散。(2)控制污染—锁门并防止进一步进入。
(3)通知实验室安全负责人、主管领导等,以便查清情况。确定消毒处理的程序。
(4)如果认为合适,可进行生物安全柜和/或实验室的低温蒸汽甲醛气体消毒,但生物安全柜和/或实验室必须有可靠的密闭性能,人员必须完全离开。【生物安全柜:25ml福尔马林和等量水混合后放在一个蒸发皿中使其在密封的生物安全柜中蒸发,保持至少6h,最好过夜。实验室:福尔马林和水的体积根据实验室大小而定】。具体操作可按说明书执行。
(5)发生溢出后离开房间约30分钟。穿防护服,被溅的地方用经消毒剂浸泡的吸水物质覆盖;消毒剂起作用10-15分钟后清理该地
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方。移吸水性物质,用消毒剂冲洗该地方。
4.3意外事故必须进登记,内容包括: ①意外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详细经过。
②处理方法和经过,包括专家或领导赴现场指导和处理的情况。③随访检测的日期、项目和结果。4.4意外和事故的报告和检测
4.4.1 发生重大事故时,在紧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即向主管领导和专家报告。同时抽血检测HIV抗体,暴露后4周、8周、12周、6个月要定期检测。
4.4.2 发生小型事故事时可以紧急处理后立即将事故情况和处理方法报告主管领导和专家。
5、支持性文件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
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HIV实验室保密制度
1、目的
规范HIV实验室保密工作。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艾滋病实验室。
3、职责
3.1 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3.2 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实施和改进。
4、保密工作:
4.1严格按单位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保密制度执行。
4.2 与HIV/AIDS相关检测项目的所有资料均应严格保密,包括送检单与检测记录的保管、报告单的发放和工作人员采血检测报告等。
4.3 实验室所有人员应具有高度的保密意识。不可对无关人员透露检测结果。
4.4 保密制度纳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根据情况修订保密制度。
5、支持性文件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
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HIV实验室诊断试剂使用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HIV实验室检验试剂使用管理。
2、适用范围
适应艾滋室检验试剂使用管理。
3、职责
3.1 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3.2 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实施和改进。
4、诊断试剂使用管理 4.1 试剂选择
试剂盒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批检合格,优先选择经过临床评估质量优良的试剂盒。4.2 试剂登记并建挡
对调拨、赠送、自购试剂必须进行验收登记(登记于达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试剂耗材来源及领取登记表)并尽量收集厂家的批批检国家批文(复印件)。建立试剂档案备查。
4.3 试剂使用
按试剂的失效期先后顺序,失效期短的先用,失效期长的后用。所有试剂必须在失效期内使用,过期试剂不得使用。
4.4 试剂保存
按试剂要求保存在专用冰箱内,每天记录冰箱温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迅速妥善处理,确保试剂使用。
5、支持性文件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
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HIV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HIV实验室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HIV实验室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3、职责
3.1 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本制度规定执行 3.2 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实施和改进
4、质量保证(QA)4.1行政支持
行政部门要关心艾滋病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保证实验室负责人和主要技术人员的稳定,保证实验室建筑和设备需要、给予充足的经费支持,并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4.2实验室规范化建设
艾滋病实验室的设置及其建筑、设施、设备必须符合《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4.3人员培训及其评价
实验室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技术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在工作中要定期或不定期接受复训。实验室主管领导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评价,包括工作的准确性、效率、执行安全条例和规章制度情况、职业道德、出勤率以及上岗资格等。
4.4标本收集、保存要符合《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
4.5检测方法和试剂的选择
应使用最可靠的检测方法和仪器,并定期进行评价。4.6设备维护与校准
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应该设立常用仪器的维护制度,以保证正常运转。方法如下: 4.6.1酶标读数仪、洗板机
每天:核对滤光片波长,检查洗板机管道是否通畅,是否有漏液现象。
每周:清洁仪器表面,保护光学零件不沾灰尘。
每月:检查洗涤时各孔是否与相应的冲洗头对位良好,负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每年:检查、清洗滤光片,如果出现破裂或霉点则要更换。根据仪器内具有的校准程序或使用校准板,对滤光片的精密度进行校验并保留记录。4.6.2移液器 :
一年至少应该标定一次,发现异常情况应随时进行标定。标定方法包括有色溶液光谱分析法、称量校准法、同位素计数法以及使用配套校准盒等。标定多道移液器时,必须保证每一个加样头都能够连续、准确地加样。移液器的精密度应在厂家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
4.6.3冰箱和孵育箱:定期检查温度并作好记录,必须每天检查和记录低温及超低温冰箱的温度。
4.6.4定期检查生物安全柜及其他仪器设备工作情况。4.7文件管理 4.7.1作业指导书
艾滋病实验室要建立覆盖主要工作内容的SOP文件。(详见第四章)
SOP由各岗位工作人员起草,实验室负责人审定,并应定期修订。修订应该在实验室主管人员的领导下进行,每年至少一次。所有工作人员要在所从事工作的SOP文件上签名表示已经阅读并掌握了有关
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内容。
SOP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标题和编号(2)编写和修改日期(3)编写和修订人员姓名(4)方法、目的和原理(5)相应的职业规范(6)检测设备和试剂(7)其他相关步骤(8)健康和安全操作指南
(9)结果的解释和报告以及出现问题时所采取的措施(10)附录,包括相关的附加文件如标准表格、设备和试剂盒说明书等。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应建立以下SOP(1)样本的接收、登记和处理(2)检测方法和步骤(3)质控品的应用方法(4)仪器的使用与维护(5)结果解释与报告(7)保密程序(8)检测数据的记录(9)追踪和处理
(10)实验室的清理和消毒(11)安全
4.7.2实验原始记录表
应按实验要求,设计操作的原始记录表,标明空白对照、阳性对
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照、阴性对照、外部对照以及待检样品的位置,便于指导实验人员加样。要注明试剂盒来源、测定方法、批号、有效期、操作人员和复核人员姓名及检测日期。
标本的登记
收到标本后,及时登记有关参数,包括受检者姓名或代号、试管编号、性别、年龄、职业、送检单位、人群类别、检验结果、送检日期、报告日期、备注(必要时记录通信地址)等。
HIV抗体复查送检单和 HIV 抗体检测确认报告单见《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4.7.3文件存档
实验原始记录表、打印数据、膜反应条带或其照片、检测记录表、标本登记、标本保存记录以及仪器设备维修和校准记录等都应该妥善存档保存15年以上。最好同时使用计算机保存各种文件和记录。
5、支持性文件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
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HIV实验室清洁卫生制度
HIV实验室是检测的重地,为了保证正常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遵守实验室守则和安全规则的前提下,为了给大家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的环境,特制定以下清洁卫生制度:
1、实验室各位工作人员都要有保持清洁卫生,保护周围环境整洁意识,时刻注意。
2、实验室仪器设备要摆放整齐,布局合理。
3、桌面仪器要无灰尘.地面无尘土,无积水,无纸屑,烟头等垃圾.墙面及门窗要清洁,无积灰,无蛛网等。
4、在实验室不存放与实验室无关的杂物、私人用品。
5、实验室要保持通风,采光,照明设施完好。
6、实验室中不能携带食物、饮料进入。
7、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工作或学习时,必须保持实验室室内外的清洁卫生,不准抽烟,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抛纸屑杂物.下班时要整理好仪器,摆放好桌椅,打扫桌面,地面和门窗的清洁卫生。
8、实验操作完成后,桌面、地面、水池等地方应没有血迹、试剂残留物、污染物及其它医疗废物,下水道过滤网上应通畅,无任何杂物。
9、每周要大搞卫生一次。
10、下班时关闭水,电,门窗;注意安全。
11、对影响实验室环境卫生的行为,实验管理员要制止,对不听劝告的要禁止其进入实验室。
12、本制度从制订之日起执行。
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制度
附:
HIV实验室个人用品穿脱程序
一、穿防护用品顺序
1、换上实验室个人专用鞋。
2、套上一次性鞋套。
3、戴上工作帽。
4、先穿工作服,外面穿一次性隔离衣。
5、戴防护眼镜。
6、戴一次性手套,将手套套在一次性防护服袖口外面。如接触物传染性危险大,可戴双层(两副)手套以增加保护。
二、脱防护用品顺序
1、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
2、脱掉防护服,将反面朝外,放入专用垃圾桶中。
3、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反面朝外,放入专用垃圾桶中。
4、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反面朝外,放入专用垃圾桶中。
5、脱下鞋套,将鞋套反面朝外,放入专用垃圾桶中。
6、脱下实验室个人专用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