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文化话语论文
编辑:心上花开 识别码:21-526050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15 21:49:01 来源:网络

第一篇:文化话语论文

文化话语论文

小组成员:

曹旭(组长)3110000338

陈晓 3110102176 陈卓 3110100846 戴栋(组长)3110102153 樊张鋆 3110102179 高岩 3110000167 胡晖 3110102156 王一多 3110102151 曾弋 3110000035 周鹤婷3110000402

文化话语研究——

中外企业的媒体使用和于危机公关时的应对情况以及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企业媒体使用基本概况的介绍,进而对三鹿集团和丰田集团面临危机之时进行危机公关的话语分析比较,从而探究媒体在危机公关中的作用,为中国企业利用媒体进行危机公关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媒体使用、信息透明、食品企业、汽车企业、广告宣传、话语研究

1.1 媒体基本概况、分类 及定义与使用

媒体一词来源自拉丁语“Medium”,是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和工具。媒体有两层含义,一为承载信息的物体,二是指储存、呈现、处理、传递信息的实体。[1] 媒体可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大类:传统媒体包括报刊、户外媒体、广播和电视。具体而言,报刊可涵盖如报纸杂志、路边分发的宣传小册、画报、传单等;户外媒体则涉及如路牌、霓虹灯、车厢显示器、电子屏幕显示、灯箱、大型充气模型、走廊楼道张贴等;广播则以电台播送的节目为主;电视则有各电视台制作的节目。

新媒体,又称第五媒体,是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包括数字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移动短信以及触摸媒体。新媒体并不是完全超脱于其他传统媒体而存在,而是在传统媒体四种不同媒介的基础之上加之随后发展迅速的互联网媒体与移动网络媒介,在现代计算机处理技术的作用下演变而来。简而言之新媒体的“新”包括了同媒体互动的新方式,媒体技术的新融合,媒体产品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交叠。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推动了传媒产业的突飞猛进,更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大融合。在新媒体的平台上,全球正在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网状传播整体。新媒体的互动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更加适合现代社会的观念。[2][3] 以社交媒体为例(社交媒体是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知名国际会计机构——京都天华会计师事务所最新公布的2011年《国际商业问卷调查报告》显示,48%的中国国内企业已使用社交媒体作为传播平台,高于43%的全球平均水平。调查同时显示,66.7%的内地企业计划增加在社交媒体方面的使用。由此可见,在中国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企业媒体使用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1.2 中国企业媒体使用情况概述

西方传播学的诞生环境是在于形成了完全的市场竞争条件。与之相较,中国 的研究和现实活动则是在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过程当中,由于逐步出现的诸如经济环境的巨变(改革开放)、经济组织性质转移、经济利益团体的崛起以及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才逐渐展开并发展的。正是出于此原因,中国企业媒体的使用情况较之西方有着相当大的区别。

众所周知,企业对于大众媒体的使用有内外之分。对内主要是为提供外部信息,作为企业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其主要获取的信息包括五个方面:经济动态、行业信息、市场动态、时事政策法规以及反馈信息。此外对内还包括作为员工娱乐和教育的资源。

而在对外方面,企业运用大众媒体则有更直接更现实的意义:一方面,企业通过大众媒体刊登有关企业本身和企业产品或营销的广告,通过大众媒体广泛的影响力扩大自身影响范围和知名度,从而在社会中形成有利于自身营销的正面形象。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危机公关,从而在企业面临危机之时,挽救自身于水火,重塑品牌在大众心中的可信赖度,从而避免因信任危机而导致企业最终走向倒闭之末路。

由此可知,中国企业对于大众媒体的期许主要在于借助其为自身提供各类信息资源、以此作为重要载体刊登广告和宣传品、以此为平台反映有利于本公司形象的内容、实施市场和舆论监督、实行危机公关以及利用其提供娱乐和教育信息以丰富企业员工的生活并提升自身能力水平。

在具体的大众传媒的选择上,企业同样有对内和对外之分:企业进行内部宣传之时,多以书籍等纸质媒体作为载体;宣讲、培训等次之;再者便是通过互联网(企业自身的网站)和电视电台等传播媒介;除此之外,以企业内网的形式进行对内信息传播也是相当常用的形式。

而在对外方面,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趋向,主要体现在中国企业更加倾向于选择向主管的上级部门进行报告,并由其向政策制定执行部门转达,以协调改进弥补错漏为主,而通过大众传媒媒介向外界传递信息或者直接采取门户网站形式进行自我宣传则属于次一级的宣传手段。其中也体现了中国式的东方话语特色,东方文化讲究谦卑和集体意识,追求与他人、社会的和谐相处。而企业的管理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人治”,其中被加以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多少也体现在媒体的执行方面。但是个中原因错综复杂,但究其根本,还是由于中国特殊的经济体制和其所影响的社会文化,中国企业的构成相当复杂,并不是单纯的私有制的存在,而是以国有制、集体制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多种形式并存为主,因此评价中国企业整体对于媒体使用的状况由于受到复杂企业组成的影响显得并不容易。就目前来说,由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中国企业也正相对顺利地在股份制改革的道路上行进,因而社会曝光度对于中国企业的重要性也日趋增长,曾经单纯向上级反映也逐渐向全社会广而告之过渡。

再者,就关于大众传媒媒介的具体使用理念上,差异也是普遍存在的。而此差异不仅仅是国内和国外企业之间存在,也涉及到国内大小企业之间的差异以及国内不同制度的企业。就大众传媒的关系处理上,无论是国内抑或国外的媒体都表现出了对其的重视,然而,就国内的情况来说,大小企业之间存在着主动程度方面的较大差异。规模较大的企业出于自身品牌知名度较高和销售范围较大的原因,在传媒使用上较为主动积极,加之其资金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更为其使用媒介提供了便利之条件。与之相较,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方面的限制,无法负担媒体使用相关的费用,此外由于自身定位并不需要极其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也并不需要太多的媒体曝光度。根据调查显示,虽然许多中小企业主个人都在使用社会化媒体,但绝大部分并不知道该如何利用社交媒体为其企业所用。因而大部分中小企业主未曾在社会化媒体上有所投入,也不曾雇佣专门的技术指导。[4] 在就大众媒体的独立性方面,不同的企业出现了差异显著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在公司对媒介投放广告或者其他信息之后,“媒体应该接受公司对如何进行与本公司有关的报道的建议”,持这样观点的以国内的一般性公司为主;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传媒的报道具有其独立性”认为媒体不应当接受来自公司关于自身的建议,这一观点受到大部分国外企业以及国内的合资外资企业的支持。[5]

1.3中外企业于危机公关中就媒体使用的对比

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企业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危机,既有外部原因所造成的,也有内部原因造成的,譬如产品自身质量问题,竞争对手的恶意抹黑、天灾人祸的影响、顾客的投诉等等。危机很多时候会将企业置于生死存亡的关头,除去企业自身的因素,更在于媒体的介入往往会给企业造成灭顶之灾。任何一个对媒体抱着旁观者心态的企业都是危险的,只有积极和正确的媒体危机公关策略才是企业顺利发展和摆脱危机的正确抉择。[6] 众所周知,“三鹿”品牌作为闻名中外的奶粉品牌,曾获得来自国内外的诸多认可和褒奖。2005年8月,“三鹿”品牌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500个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2006年“三鹿”奶粉位居《福布斯》杂志评选的“中国顶尖企业百强”乳品行业第一名,许多产品都被列入“国家免检产品”。2007年三鹿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0.16亿元,并被商务部评为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三鹿”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畅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8年1月8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项目”一举夺得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打破了中国乳业界20年来空缺国家科技大奖的局面。汶川大地震后,三鹿集团向灾区捐赠乳制品,并捐款500多万元。至此,“三鹿”集团 4 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达到顶峰。在媒体宣传方面,“三鹿“采用了准内部宣传主要依靠国家进行的评选,认定(国家免检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活动评价,宣传为主。以及外部宣传如”福布斯“评选,以及社会公益事件为辅,这里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倾向于采用内部传媒为主通过依靠国家力量进行宣传。

宣传语方面,三鹿幼儿配方奶粉广告特别醒目,广告宣称,这种幼儿配方奶粉经过“1100道检测关,呵护宝宝健康,值得妈妈信赖!”在表达方式和内容上:(1)以具体数据传达可靠性和科学性。“1100道检测”表现出质量的完全可靠性;

(2)直接将产品与其功效联系,即给婴幼儿提供营养。“呵护宝宝健康”简介有效地展示了产品的作用,将产品的效用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必不可少之中;

(3)直接向消费者传达概念,亲近消费者。奶粉的主要购买人群就是母亲,这里和消费者很好的建立了感情上的联系,将母亲对孩子的呵护关爱之情转移到对这个产品的信赖与喜爱。而“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更加是传递概念和激发认同感的话语,由于中国社会特定的文化,此广告语依据中国的历史和中国人振兴民族的愿望将人们的普遍价值与这一产品有机地联系起来,达到了使人印象深刻,对消费者造成广泛影响的效果,同时又树立了企业良好的正面形象。

“三鹿”在传统媒体上的宣传(如在健康类报刊上的广告,在一些杂志上的相关研究或是介绍的文章,和电视广告、露天广告牌等)上做得细致,许多细节比如甚至在许多电视节目交替时,出现的“三鹿乳业提醒您”等提示语给观众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鹿集团在发展自己产品的同时将影响力扩大到其他活动。三鹿集团冠名娱乐节目,资助体育赛事,举办社会公益活动。2006年三鹿乳业50年宣传活动,我公司全权代理三鹿乳业“三鹿相约,美梦成双·迪士尼”媒体宣传项目,同时以《旅游真好》专题版为平台,对该活动进展状况进行相关报道。为了配合2007年三鹿乳业纯牛奶单品的宣传促销工作,三鹿公司为其举办了三鹿牛奶“鲜起欢乐潮”大型抽奖路演活动。活动恰逢“六一”儿童节,活动在内容设置上更加凸显出亲情等特点,充分迎合了家庭消费者与儿童的喜爱。同时,三鹿集团承担社会责任和支持国家事业发展的行为作风也引起社会反响,2008年三鹿集团向汶川地震灾区先后捐款,2009年与中国航天科技训练中心合作支持中国航天事业。这可以被认为是企业对新的媒体组合和宣传渠道的发展。

与之相类似,丰田汽车同样是日本汽车行业的顶尖品牌。创立于1933年的丰田汽车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近年来,丰田公司经营状况继续步步攀升,全球销量不断增长,并于2007年超过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成为全球汽车销售的霸主。丰田全球汽车销售的主要面向地为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由于近年来丰田在日本和欧美市场的销售有下滑趋势,因此其加大了对巴西、俄罗斯以及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投入。丰田公司的生产管理模式称为TPS,即精益生产系统,讲求杜绝浪费,以准时化和自动化为标准。其营销策略的最大特点是对各因素进行细致划分:譬如其根据销售地区、销售价格、消费行为都有明确而精细的划分。再者,丰田公司十分重视对科研的投入,重视销售本地化以及构建完善的销售体系和销售制度,注重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丰田的媒体宣传有其他汽车行

业的一般性,这里主要就危机公关的例子对其详述。

汽车媒体广告主投放广告的目的不外乎有三种: 树立和强化汽车品牌广告;详细介绍产品广告;配合产品促销广告,譬如发布新车上市信息等等。但从汽车广告主现阶段广告投放情况来看,他们的广告投放策略似乎并不能很好地帮助广告主实现他们的广告目的。

电视广告主要通过向受众展示感性的故事来塑造产品品牌的形象。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电视频道的不断增长导致在该媒体上发布广告的声音份额越来越混杂,到达目标受众的频率也就越来越低。目前汽车还属于奢侈品,其潜在消费者有很大部分来自于经济能力比较强的那群人,很多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白领。这群人非常注重其生活品质,不满足上班——回家的两点一线,在紧张的生活之余也非常注重享受生活,随着他们娱乐活动时间的增减,我们可以看到这群人愿意呆在家里看看电视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报纸媒体是一种适合产品广告发布的媒体。从我国汽车广告主的广告发布策略来看,报纸是他们最经常采用的媒体之一,但他们在报纸上投放大量的广告费用的同时,却忽略了我国汽车市场上具有的实际性和特殊性,无法将广告费用的边际效应最大化。

在中国,汽车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关注的行业,几乎所有媒体都会对中国轿车工业的动态采取贴身式的关注和报道,因此,就算没有广告宣传,在中国轿车 市场上有数的几种车型和品牌都会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在任何一种新车型上市前,所有与该型号车的相关信息已经被炒得火热,所以汽车广告主的广告投放更多要考虑的应当是广告带来的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的忠诚度,但是我国现实情况是很多报刊或网络广告充当的是只是信息告知的角色,所以未免有浪费广告费用之嫌。

尽管轿车的决策者、购买者和使用者可能并不是一个人,但可以明确的一点就是,这些人当中懂得汽车专业知识的人是少之又少。仪表盘的种类,轮胎宽度,安全气囊、FPS防火系统、ABS防抱死系统和EBD电子制动分配系统,这些专有名词为何用,普通的消费者知之者甚少,而在报刊媒体上发布的汽车广告,大部分都是将重点放在传达这些信息上,这无疑是一种浪费。再者,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总是货比三家,他们在汽车经销商,汽车专卖店里得到的资料和信息比报刊上全的多,而且任何品牌的销售人员都可以将车的独特之处介绍得十全十美。因此厂商选择报刊媒体投放广告所充当的告知信息的角色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广告传播的意义。

大型看板能够帮助建立和维持品牌知名度,但是这种媒体的位置局限,大多数都是在主要干道的高处,难于和受众的目光交汇,目标受众非常有限。而且大型广告牌的灵活性比较低,合同的签订期一般为半年或者1年,不太适合短期的促销广告和新产品上市的广告发布。

总之,汽车市场上进行广告宣传是一种非常讲策略性的市场推广行为,主要目的在于保持轿车品牌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心理份额,让目标受众能够感受到某个汽车品牌的实力和人气。由于我国汽车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大多数汽车商而言,最主要的任务是在消费者中建立起健康的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只有当他们的品牌知名度到达了一定的程度的时候,然后再将重心放在产品广告上。

随着户外媒体的不断完善,出现了越来越多更能接近潜在消费者日常生活的其他媒体,譬如候车亭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其低千人成本、高到达率的媒体特点证明了它是一种物有所值的媒体。这种广告投放方式对树立和维持品牌形象,特别是对于名气不是很响的国内品牌来说,将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

1.有效地覆盖汽车产品的潜在消费者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大部分汽车潜在消费者来自于经济能力比较强的白领,他们在紧张的生活之余也非常注重享受生活,随着他们娱乐活动时间的增减,他们在户外的时间也就越来越长了。CMMS的数据表明,汽车预购者平均每天呆在户外的时间长达2.67个钟头,这就说明了,候车亭户外媒体可以接触到这群潜在消费者的机会是越来越多了。Asia Poster公司的CEO Small Wood曾说过 “户外广告才是真正的大众传媒。不是所有的人都看电视、读报纸或上网冲浪,但是任何 人只要他离开家,就会看到户外广告。”

2.清晰传递广告信息/述求

能否清晰地将广告信息传递给消费者是评价一则广告是否成功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候车亭媒体是一种强制的,固定的媒体,每天24小时,一周7天反复地向目标消费者传递广告信息。由于候车亭广告的目标受众是流动的人群,受众对该媒体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受众可以停下来看,在车上反复地看,等车时无聊也看,对该广告感兴趣时再看。清晰,反复的信息传递就能够非常有效的从外部刺激消费者,驱动他们内部的购买欲望,最终采取购买行动。

3.更好地树立和强化品牌形象

对于很大部分的汽车预购者而言,他们购买汽车产品除了用以代步以外,还包含着很多的情感因素,譬如虚荣心等等。就如我们在上面已经提到,这群人非常注意生活质量,当他们在选择的时候,可能会宁愿多花点钱购买品牌知名度比较高的产品,对他们而言,品牌形象在某些程度上就是品质好的证明。而候车亭的媒体特征就可以很好的帮广告主在消费者中建立起其汽车品牌的形象。

汽车候车亭广告的目标受众是准备购买汽车的消费者,它可以在适当的地点,恰当的时间,利用科学合理的点位组合,将广告发布的边际效果最大化。特别是户外与电视/杂志/报纸的媒体组合可以获得更高的广告回忆率,更有效的提高品牌知名度。[7] 7

由以上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三鹿集团和丰田公司都是各自行业领域的翘楚。然而时过境迁,两大公司相继遭遇到重大的打击。三鹿公司于2008年8月爆出于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引起轩然大波,在中国乳制品行业投下一块巨石。而丰田公司则在2010年因汽车油门踏板存在的技术缺陷不得不面临来自美国二十多个州的律师事务所联盟的起诉,一时间在全球范围内召回大批生产汽车,使得其原本美好的企业形象瞬间破灭,后续而来的“刹车门”、“漏油门”等事件更是使得其声誉跌至谷底。

如此境况相同的两大企业,在面临可以将企业置于死地的舆论压力之时,究竟是如何应对的呢,而又是何原因导致两者最后截然不同的结局呢。通过对两者危机事件公关的话语研究,我们就中外企业对新媒体的使用比较以及中国企业今后在进行危机公关之时所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1.3.1.三鹿奶粉应对危机的处理

2007年底,三鹿集团就已经先后接到农村偏远地区的反映,称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婴儿尿液中出现颗粒。2008年6月中旬又收到婴幼儿患肾结石去医院治疗的消息,三鹿集团于同年7月24日将16种奶粉样品委托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进行检测。然而同时,三鹿并没有对奶粉质量问题进行公开,而是通过原奶事业部、销售部和传媒部各自分工,试图通过奶源检查、产品调换、加大品牌广告投放和宣传软文发布,将有关信息进行封锁和掩盖。

2008年7月29日,三鹿集团向各地代理商发送了《婴幼儿尿结晶和肾结石问题的解释》,要求各终端以天气过热、饮水过多、脂肪摄取过多、蛋白质过量等理由安抚消费者。而对于经销商,三鹿集团也同样采取了糊弄的手法,对经销商隐瞒事实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2008 年6 月份,已发现奶粉中非蛋白氮含量异常,后确定其产品中含有三聚氰胺。但三鹿集团对外封锁消息,甚至在2007 年12 月至2008 年8 月2 日的8 个月中,未向石家庄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也未采取积极补救措施,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三鹿集团的外资股东新西兰恒天然在2008年8月2日得知情况后,要求三鹿在最短时间内召回市场上销售的受污染奶粉,并立即向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三鹿以秘密方式缓慢从市场上换货的方式引起了恒天然的极大不满。恒天然将此事上报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克拉克于9月8日绕过河北省政府直接将消息通知中国中央政府。9 月11 日,三鹿作为毒奶粉的始作俑者,被新华网曝光,社会哗然,然而,三鹿集团通过人民网公开回应:三鹿是奶粉行业品牌产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产品质量合格,而且“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就在当天,当中国卫生部发布高度怀疑三鹿集团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的消息,三鹿集团这才发布产品召回声明。从奶粉事件全过程可以看出,当出现产品质量危机时,三鹿集团按封锁消息,抵死不认的伎俩来进行应付危机。

召回方面,从2008年7月10日到8月底的几轮产品召回中,三鹿集团从未

向经销商公开产品质量问题,而是以更换包装和新标识进行促销为理由,导致经销商响应者寥寥。正是召回的迟缓与隐瞒真相耽搁了大量时间。大规模调货引起了部分经销商对产品质量的极大怀疑,但是销售代表做出保证表示产品质量没有任何问题。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问题产生伊始,局势尚在企业控制范围之下的时候,三鹿集团应对危机的首先策略,是在企业内部将问题逐渐上报,并由总部组织各部门对产品进行召回。而对外,则是采用回避、隐瞒甚至于欺骗的宣传方式。

在此过程之中,媒体是被利用为工具,在危机尚未爆发之前,媒体为自身利益考虑,偏向三鹿集团,替其挡回不利的报道,而通过自身影响力为其稍微受到影响的企业声誉进行挽回。而在真相昭然若揭之后,三鹿集团被全社会舆论淹没,媒体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并对利益进行分析,则将实情全盘托出,舆论彻底倒向对三鹿集团罔顾性命,欺骗消费者的行为的批判和谴责。

三鹿集团危机公关存在三大致命失误:对潜在危机熟视无睹、错过了展开危机公关的最佳时机以及触犯了危机公关的大忌(对外信息公布不一致,出尔反尔,给公众以猜测的空间)[8] 众所周知,食品行业危机公关的主体和客体存在其客观性。在对此进行话语分析时,必须将其纳入考虑范畴。食品行业危机公关中,说话人往往是食品生产企业,而他们生产的则是直接关系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食品;而听话者,则是食品消费者,是直接利益相关人。但在听话人和说话人并非直接交流,而是借助于第三方——媒体。因此在危机公关的处理当中,如何才能使说话人的信息尽量正确地进入到听话者耳中并为之接受,需要企业掌握良好的危机公关处理能力,把握好时机。而三鹿集团,或许是因其行业龙头老大地位而自傲,失去了这样的机会,最终为消费者摒弃,以致一败涂地。

1.3.2.丰田公司应对危机的处理

2009年8月28日,圣地亚哥塞勒一家4口因车祸身亡,后经证实此次车祸是其当时所驾驶的Luxus ES350油门踏脚板卡住引起。该事件引起了美国民众对于丰田汽车质量问题的怀疑,成为了本次事件的导火索。

2010年1月起,由于油门踏板和脚垫的原因,丰田在美国召回了109万辆汽车。不到两周时间,丰田已召回了超过346万辆汽车。

2010年2月5日,丰田公司决定在日美两大市场召回刹车系统出现问题的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预计总量为27万辆。这是丰田公司继2009年底的“脚垫门”和2010年1月的“踏板门”后,再次卷入全球范围的大规模召回。

2010召回是丰田企业70年来最大的一次危机,丰田章男于2010年2月24 9

日于出席美国众议院监督和政府改革委员会召开的听证会。此次听证会不仅是为了解决国会的质询,很大程度上还是对全球丰田顾客的一个回应,是对信任危机作出的公关。会上丰田章男发表了针对此次事件的演讲。

此次丰田章男的演讲可谓是一次危机公关的典范。作为说话人,丰田章男具有四重身份:个人、丰田公司CEO、汽车行业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丰田公司员工代表。

作为个人,丰田章男提起自己的姓氏,其目的是使听众(除竞争对手)相信他不会使自己和祖先的姓氏蒙羞,进而继续信任丰田公司。“I love cars as much as anyone, and I love Toyota as much as anyone 另外他向塞勒一家致以哀悼,则是对全体美国车主的一个交代。

作为丰田公司的CEO,他提出了三大解决措施,主要对象是美国国会以及丰田股东。对美国国会,丰田章男主要是为了应付过当前召回危机,而丰田股东,丰田章男才是真正最在意的,他最担心的是股东撤资。但是,丰田章男在提起这些措施的时候都将的很笼统,没有用什么专业术语,这显然难以让听证员做到真正信服,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这并不是因为丰田章男不懂那些专业术语,相反他本人也是个汽车专家,但他把具体措施内容交给其公司北美CEO稻叶良来说明。这其实是因为丰田章男此次听证会的真正对手并不是美国国会听证员,而是丰田股东,他要稳住他们,以应对此次危机。可以作为证据的是,之后的第2年,也就是2012年,丰田赔偿了股东2550万美元。相比股东的撤资,2550万美元可以算是破小钱消灾了,也说明了丰田章男的缓兵之计起到了一定效果。丰田章男下文中提到自己本人也是一名专业人员,主要目的在于说服丰田车主继续相信丰田。可以看到,丰田章男在这里用的自身的例子似乎增加了一些专业性,但仔细分析,可以看出这里稍微专业性一点的词只有“accelerator pedal”,而油门踏脚板也因前一年的塞勒一家的车祸而家喻户晓,已经不算什么专有名词,更不要说对听证员了。所以,丰田章男其实在这句话中的对象,只有丰田车主和丰田股东而已,而并非听证员。

“I drove the vehicles in the accelerator pedal recall as well as the Prius, comparing the vehicle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medy in various environmental settings.As a professional, I am able to check on problems in a car, and can understand how severe the safety concern is in a car.”

最后,作为丰田公司代表,丰田章男提出的三个解决措施,也是对丰田公司职员的一个改革信号。丰田此次召回危机究其原因是全球发展太快,发展不稳,导致零配件供应质量下降。就算此次丰田章男躲过听证会质询,躲过股东撤资,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的话将来还会发生。他就趁此次机会表明改革立场。all the Toyota vehicles bear my name;My name is on every car.”

就以上几点而言,丰田章男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主要是为了稳住股东。而客户与国会听证员,他只是扯虎皮,能蒙则蒙。对于丰田车主,丰田章男只要做出赔偿的表态就可以稳住;丰田股东则是需要希望,因为擅自撤资不仅对丰田是个打击,对他们自己也是一笔大损失;至于国会听证员,丰田章男明白这次是美国汽车行业带着国会冲着丰田来的,他没有必要也不能死拚,主要采取糊弄策略。事实上,国会听证员虽然对丰田章男模糊的回应感到不满,但也没找到什么大纰漏。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丰田公司,在应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之时,反应极其迅速。而其面向不同对象的处理措施以及应对方式也可以说是因人而异。丰田公司清楚分析了在本次危机当中,首先应当做的就是为丰田股东们带去积极信号,以避免其撤资威胁企业的安全。其次,则是对质量问题的明确承认和表明解决问题之措施,向产生质疑的消费者们作出改正的保证,以尽可能挽留住支持者和购买者。再次,面对美国国会的质疑和谴责,他们则并不着力进行辩解,以模棱两可的态度进行周旋。这样明确的针对性,在大厦将倾之际,最大限度地支持住整个公司在全球市场岌岌可危的地位。

2.1危机公关成功的关键在于信息透明

在危机发生初期,人们通常面临着知识和信息的不完全性、不对称性,这时企业又是公众和媒体的焦点。企业应主动与新闻媒体联系,说明事实真相,尽快与公众沟通,消除公众的疑虑与不安。因为人们最怕的是信息的不确定性,及时给予真实的信息,哪怕这样的信息是令人不愉快的,其结果不会是社会的混乱而是有秩序的克服困难的行动。

1.信息透明,可以减少消费者的损失,求得消费者的谅解

危机发生后,任何人都无法改变事实,但却可以改变媒体和公众对其的看 法。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危机状态下,企业应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通过媒体诚实地告诉公众,发生了什么,并表示歉意,减少消减少消费者的损失,进而求得消费者的谅解。

2.信息透明,可以重新树立企业负责任者的形象

在危机状态下,企业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通过媒体诚实地告诉公众发生了什么,并表示歉意,勇于承担责任,不仅可以减少消费者的损失,求得 消费者的谅解,还可以树立一个负责任的企业的形象。3.信息透明,可以挽回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

在危机状态下,企业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通过媒体诚实地告诉公众发生了什么,并表示歉意,承担责任,不仅可以减少消费者的损失,还可以求得 消费者的谅解。还以三鹿为例。2004 年,真三鹿替假三鹿上了劣质奶粉黑名单,三鹿奶粉的销售遭遇重大打击。事发当日,三鹿集团马上进入紧急危机公关状态。先将真相书面告知媒体,同时,针对误报事件,写了十多篇新闻稿件,在二十多家权威媒体上刊登。随后,阜阳市工商局、卫生局、消协、专项领导小组正式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三鹿奶粉为不合格产品”系误报,并向三鹿集团公开道歉。且中央四部委就“三鹿奶粉事件”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各地执法部门允许三鹿奶

粉正常销售。《新闻联播》对此进行了报道。

事发之后,三鹿集团与九十多家媒体进行沟通,在最大范围内澄清了事实真相,从而强有力地阻止了错误信息的传播,阻止了危机的蔓延,通过四部委等权威机构及央视权威媒体发布消息,增加了可信度,从而换回了消费者对三鹿的信任。当企业发生危机时,封锁消息只能对消费者造成更大伤害,使企业声誉扫地,而实行信息透明却可以减少消费者的损失,求得消费者的谅解,可以重新树立企业负责任者的形象,挽回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化危机为机遇。

2.2危机公关怎样做到信息透明

危机发生后,要求危机主体通过媒体及时全面发布真实有效信息,掌握话语权,让自身成为媒体的主要信息源。当机立断,快速反应,果断行动,利用媒 体跟公众进行沟通,从而控制事态发展。

1.事发后第一时间发布真实信息

在危机出现的最初12-24 小时内,消息会像病毒一样以裂变方式高速度地传播。在危机发生初期,谣言经常会因没有真实的消息而疯狂肆虐。这时,每一秒不必要的延迟,将会导致更大的被动。企业要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公布事实的真相,及时发布真实的信息。

2.针对消费者心理诚实全面发布信息

全面告知真相并不意味着一下子和盘托出全部真相,要把握真相取舍的“度”。这个“度”要兼顾组织自身和利益相关者的双方需求。因为危机“受害者”真正关心的不是危机怎样产生的,而是危机会给他们带来什么麻烦,所以要针对消费者的心理诚实全面地发布信息。危机爆发后,公众会关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利益方面(事实层面)的问题,一是情感方面(价值层面)的问题。公众不仅在意企业的物质赔偿,更在意企业是否关注自己的感受。在危机发生后,企业应该时刻将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并采取合适的行动来切实维护公众利益,不仅承诺在物质上会给予赔偿,更要表示出对受害者的关心和关爱,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这也是赢得公众的一个关键。公众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忽视公众利益和诉求就意味着失败。更何况你的产品的确是有问题,不及时向广大消费者表示歉意,不针对消费者的心理全面发布信息,而是在事实面前仍发布虚假信息,仍在狡辩“我们的产品是安全的”,这样只会使公众丧失对企业的信任。3.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传播信息

危机一旦爆发会迅速成为社会的公共话题。企业要使自己成为信息源,而不是任由媒体或公众猜测。企业要和媒体合作,利用媒体宣传、阐释组织的危机管理政策,掌握媒体的舆论导向,保证自己是主流声音的发出者。三鹿奶粉事件化为了整个奶制品行业的危机,三鹿已彻底丧失了媒体的话语权。

小结:经过上文有关于媒体的定义以及使用介绍、中国企业媒体使用情况的简要介绍以及三鹿集团和丰田集团面对危机时公关的话语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社会中,企业运用多种媒体多渠道发展宣传影响的趋势已经不可扭转。怎样使用媒体,使用什么媒体,何时使用媒体成为了企业进行危机公关之时不可回避的问题。世界潮流浩浩汤汤,中国企业怎样在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情势之下幸存,怎样在一片荆棘之中开辟出通往成功的道路,多种媒体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新媒体http://baike.baidu.com/view/339017.htm 2.胡泳,《新媒体“新”在何处》,《新世纪商业评论》,2007年 3.景东,苏宝华,《新媒体定义新论》,《新闻界》,2008年

4.《小企业使用社会化媒体状况报告》,http://

8.孙绍华,景庆虹,《论食品企业危机公关的重要性》,《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

第二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谈谈文本话语文化意义的解读

谈谈文本话语文化意义的解读

内容提要:语言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文化又积淀于语言中,文本话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探究文本话语意义除了一般意义和言外之意,还有话语的文化意义也不容忽略。对话语文化意义的解读不仅可以借此探究文本的深层内涵,而且可以丰富文本的审美意蕴,提高鉴赏力。这个层面的文本解读能力也是大多数学生并未达到的鉴赏水平,有很大的教学空间。对学生的文化底蕴的积淀,民族文化的继承也很有意义。

关键词: 话语的文化意义 教学契机 审美意趣 鉴赏力

文学作品的意义内涵、作者的思想情感、审美意趣都蕴含在具体的语言中,要更多更真切获得作品的内在本质意义,领略作品的审美意趣,少不了对作品语言作深入的解读。可是我们的学生往往缺少这种深层解读的能力,所以我们的学生大多并不能真正走进文学作品。经典的文学作品对他们来说并不经典,甚至读不懂,更不用说体味其中的审美意蕴。我们的学生还缺乏足够的鉴赏力去解读经典文学作品。那么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引导学生走进文学世界,是我们中学文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其中通过对文本的话语意义的探究是提高学生鉴赏力的重要途径。

王建华教授在《语用学和语文教学》一书中将话语的意义分为语言意义和语用意义两个层面,语用意义又分一般意义、突现意义、色彩意义、言外之意和文化意义等几种。其中突现意义、色彩意义和言外之意的探究一直是我们课堂中话语意义探究的重点,而话语的文化意义的解读往往被忽略。这样很多话语的深层意蕴不能得到充分挖掘,作者的匠心无缘领略,同时也少了许多审美意趣。

下面主要借《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来谈谈文本话语文化意义的解读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黛玉未进贾府便有这样一段细致的描写:

“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

用心 爱心 专心 1

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

这些文字是对黛玉前往贾府时路上的所见所想,一般的阅读者目光很少会在这里停留。其实这样一段看似闲笔的描写却是很值得咀嚼的一笔。“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表明宁、荣二府的门朝南开着,正合于我国传统建筑坐北朝南的习俗。宁、荣二府的位置是宁东荣西,先是见到宁府,又往西行才见到荣府,这又合于东为上西为次的宗法等级制。宁国公为贾家之兄,荣国公为贾家之弟,因而虽然二人后代都同样袭了官职,府第也是同样的规格,但为兄的建在东,为弟的建在西,不能违背长幼有序的等级制。再从门庭管理来看,宁府“正门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到了荣府,也是“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这里也反映了明显的等级制:高官显宦的正门不能随便打开,只有在迎接圣旨或上司造访时才可以打开,平时只能用东西两角门。而按“东尊西次”的规矩,作为一个小孩子的黛玉当然只能从西角门进入贾府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建筑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每一个环节的宗法等级制蕴含在这段看似平常的描写之中,一般的读者不大会去关注,却是作者匠心所在,可以说名著无闲笔。

看似平平常常的一段话却有着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阅读中如果缺少这层意味的挖掘,当然就会少了许多阅读的乐趣。而这一层意义又是平常阅读者难以触及到的深层话语意义。因为一般的读者缺少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缺乏深层挖掘的解读技能。作为我们教育对象的高中生可想而知对话语意义要达到这个层面的解读,还需要老师的引导,需要补充相关文化知识。因此我们阅读教学中不能忽视对话语中文化意义的解读,有意识去加强学生文化知识的积淀。

话语文化意义的解读是话语的深层内涵探究不可或缺的一环,在阅读教学中有着它重要的意义。

1、对话语文化意义的解读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极好的契机

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学会对话语意义的准确解读,就是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意。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对话语的文化意义的解读,他们的能力往往触及不到,也因此无法完成对话语作品的准确解读,深层解读。这也正是阅读教学的极好的契机。一方面话语中蕴涵的文化意义,对于学生来说大多数是未知的知识,其中反映的社会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生活远离他们现实生活,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借此可激发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学生对话语意义的解读有时会发生障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识,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解读话语文化意义的同时也是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的过程,相关的文化知识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相应的也会得到提高。

如《林黛玉进贾府》有这样两段描写:

(1)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垒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2)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

这里两次写到黛玉推让座次。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从这里深入解读话语的文化意义。如提问“黛玉为什么要十分的推让?”,学生如果对话语的解读只停留在表现黛玉的乖巧敏感、小心谨慎上,老师可进一步提问“黛玉为什么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学生也许会推测那位子是长辈的座位,封建大家族座次也分等级尊卑。那么封建社会对座次有怎样的规定呢?这时教师可抓住时机为学生补充相关的文化知识:古代的座次礼俗有堂、室之分。按礼俗,室内的座次以东向(坐西面东)为最尊,其次是南向,再次是北向,最后是西向。所以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上首的东边座位空着,正如黛玉所想,这必为贾政之位。而“贾母正面榻上独坐”,根据上文的交代“穿过一个东西穿堂”,可知贾母后院是坐北朝南的,坐北面南为最尊,故贾母独坐,其次为东边,再次为西边,朝北坐南为最次。按贾母的坐席,左为东,右为西,左边第一张椅子为东边第一位,是四张椅子中最尊的,黛玉故不敢随便坐,要十分的推让,待贾母发话才告座。这里林黛玉的乖巧懂事跃然纸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作品的深刻内涵:在这样一个诗书礼仪之家,规矩之重之繁复,黛玉自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然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黛玉的处境自然可想而知,多愁善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人物的性格命运似乎在这里也已初见端倪。

2、对话语文化意义的解读可丰富文本话语的审美意趣

话语作为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载体,有的明白,有的含蓄。而一些作者匠心独运的地方往往讲究含蓄,忌讳直露。读者也常常在这样一些地方咀嚼品味,然后恍然大悟中体会到柳暗花明般的乐趣。话语的文化意义就是在话语中隐藏的意义。甚至有的话语本身就承载着文化意义,不是作者有意要去表达,但却有丰富的文化意味在其中。因此对话语文化意义的解读必须是一种深层次的解读,否则无法获得其中意义。教学中如果能从这里入手引导学生对话语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可以挖掘话语的深层意义,体会到作者的意图,领略文本话语的审美意趣。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有这样两段对话:

(1)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念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2)宝玉便走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

贾母、宝玉问的是同一个问题,黛玉的回答却不同。很明显,回答贾母的话是实情,而回答宝玉的话有了顾虑,是谦虚之词。黛玉为何要这样呢?这也是一个学生会很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去咀嚼,去讨论。其实这不同的回答里有着很丰富的审美意趣。一则因黛玉见贾母对迎春姊妹读书的态度很不以为然,便明白贾母之意——女子读书多并非好事。二则黛玉见迎春姊妹读书不多,自己当然不能太张扬,不能让人觉得自己在迎春姊妹之上,黛玉的乖巧敏感跃然纸上。但是作者这一笔要表达的仅此而已吗?教师可引导学生作深入解读。贾母对迎春姊妹读书的态度为什么这么不以为然呢?这反映了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传统文化价值观。

封建社会人们为什么主张女子无才为德呢?老师适时抛出这个问题让学生探讨,层层深入挖掘作品的审美意趣。女子的美德在于顺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是封建礼教给女子定的规矩。顺从需要没有太多的主见为基础,而读书多往往让女子长了见识,生出一些不该的想法,变得不顺从。所以古代女子以无

用心 爱心 专心 4

才为美。女子无需也不允许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想法,为自己的生活作什么选择。更不用说为自己选择结婚的对象,如果有此想法的女子便被认为是不守妇道,是要遭到唾弃鄙视的。贾母在得知黛玉原为宝玉娶宝钗之事而病时,就说:“孩子们从小在一处玩,好些儿是有的。如今大了懂得人事,就该要分别些,才是做女孩的本分,我才心里疼她,若是她心里有别的想头,成了什么人了呢!我可是白疼她了。你们说了,我倒有些不放心。”“我方才看她却还不至糊涂,这个理我就不明白了。咱们这种人家,别的事自然是没有的,这心病也是断断有不得的,林丫头若不是这个病呢,我凭着花多少钱都使得,若是这个病,不但治不好,我也没心肠了。”在贾母眼里,一个女孩就要守做女孩的本分,至于私下里有自己的想头,那是“断断有不得的”,黛玉因此一下失了贾母的疼爱了,“我可是白疼她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即使是至亲的无依无靠的外甥女,就因为在内心里有着自己的想法,就完全受到了贾母的否定。所以封建时代的女子审美价值观就是:顺从,一切由别人做主,一切由命运安排。

而黛玉“只刚念了《四书》”,作为女子书读得已有点多了,因此这一点并没有得到贾母的肯定,反而话里有些不屑。黛玉的错误就在于太有才气,在那个时代,她的才学聪慧反而害了她。黛玉的才华、脱俗、灵气除了宝玉有谁赏识,所以最后贾母等人选宝钗为宝玉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实属人之常情。黛玉的性格早就为自己的命运设下了伏笔,“性格便是命运”的哲学内涵也在此中得到体现。黛玉的命运也是那个时代所有女子的命运。女子是附属品,唯一的选择便是服从,不该有自己的想法,有了只是自寻烦恼,跟自己过不去,避免的办法是尽可能不读书。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去挖掘作品的内涵,可以在文化解读中提升人物性格的美学境界,扩展文学意象的潜在内涵,丰富了文本话语的审美意趣。

3、对话语文化意义的解读有助于学生提高文学作品的艺术鉴赏力 文学作品的教学其中重要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鉴赏力。我们学生已有一定的鉴赏力,但还算不上是一个成熟的鉴赏者。在学生鉴赏力的培养上,我们还大有作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有所作为呢?我认为,引导学生解读作品话语中的文化意义是其中一个策略。学生文学作品鉴赏力的培养,教学的基点是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用心 爱心 专心 5

而对作品话语文化意义的解读是大多学生目前尚未达到的水准,也是通过引导能够达到的水准。如《鸿门宴》中项羽帐中设宴招待刘邦时座次的安排与项羽性格命运的关系,学生在解读时肯定无法触及到这个层面,但经老师一点拨也会很快明白的,体会到作者笔法的含蓄隽永之美。而作品的一些审美意趣常就隐含在这样一些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细节中,能否关注这样一些细节往往是鉴赏力的一个标志,所以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这些细节可以渐渐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有两处对贾府两种男性下人的描写:

一是轿夫,“轿子抬着走了一箭之远,将转弯时,便歇了轿,后面的婆子也都下来了,另换了四个眉目秀洁的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抬着轿子,众婆子步下跟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那小厮俱肃然退出,众婆子上前打起轿帘,扶黛玉下了轿。”

二是凤姐院子里侍立的小厮,“这院门上也有几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 第一处写到的轿夫分两种,一种是把黛玉从码头接到贾府的,这些轿夫只进了西角门就不能再往前了,轿夫换成四个眉目秀洁的十七八岁的小厮,到垂花门前,十七八岁的小厮也须停步,因为要进厅堂了,贾府女眷们主要衣食起居的地方。且要待小厮们肃然退出后,众婆子方扶黛玉下轿。到了厅堂内院,多是仆妇、丫鬟、奶妈、嬷嬷等侍候了,即使有需要使唤的男仆,那也得是八九岁、十多岁的童仆——才总角的小厮。这些细节有着作者的匠心,往往不被注意。从使用仆人的规矩可以看出贾府严明讲究的礼制,显示了贾府的显赫。也反映了封建时代严格的等级制以及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上下尊卑,不可逾越。从使用仆人的讲究上也可以看出贾府的排场、铺张,整个贾府庞大的开支为后来贾府的衰败埋下了伏笔。让学生体会到小说着墨之处无闲笔,领略创作者的处心积虑。

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作者的匠心、小说的审美意趣往往在这样一些看似闲笔的地方,学生慢慢会懂得怎样关注这样一些细节,久而久之就提高了学生的鉴赏力。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这一目标的实现靠什么途径呢?其中之一就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6

靠对话语文化意义的解读去完成。话语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从中汲取、继承、积淀,完成民族文化的构建。

话语的文化意义是语言外部因素如社会、时代、文化等在话语表层上的积淀和反映。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文化既影响语言,本身又积淀在语言之中。二者互相依存,互相影响。话语的文化意义有由文化传统积淀产生的意义,也有时代环境映现产生的意义;有作者匠心独运有意借此表达的意义,也有作者虽无意,但语言本身就具有的文化内涵;有的外露、明显,有的内隐、含蓄。

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从哪些角度去关注话语的文化意义呢?

作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其无限丰富的传统文化无时不刻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社会价值观、人们的思想情感、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无不在受着传统文化的影响,甚至有的成为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深刻影响着人们,而文学作品是时代生活的记录,真实地记载了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思想的影响。在教学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特别关注:

1、封建礼制文化。封建时代,礼不仅是社会生活中的规定和仪式,还包括国家政治制度在内。它规定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界限,规定了社会各个等级的尊卑贵贱,维护着统治阶级的统治,因此古代统治阶级非常重视礼。封建礼制成为一种最强大的传统文化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积淀在文学作品的话语中,是我们在解读文学作品意义内涵的一把钥匙。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这方面的引导。如《祝福》中祥林嫂在丈夫去世儿子死亡后,“现在她只剩一个光身了。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大伯为什么可以把祥林嫂的屋收回,又可以赶她走呢?这在当时是天经地义的事,追根溯源,正是封建礼教授予的权力。女子在封建社会没有权利可言,只是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既然阿毛已死,没有为贺家留下儿子,当然就不是贺家人了,大伯赶她走行使的就是封建家长的权力。封建礼制规定女子要三从四德,其中守节为最重,女子要从一而终,所以祥林嫂在被迫卖给贺老六时要以死抗争。祥林嫂重新回到鲁四老爷家后,屡次受到毁灭性的精神创伤就是在鲁四老爷家祭祀时,作为嫁了两个丈夫的她已经是不干不净了,不能参加极为神圣的祭祀活动,因为在封建礼教中,祭祀是极为庄严神圣的事情,关系到家族的祸福,所以能参加祭祀也成了祥林嫂在捐了门槛

用心 爱心 专心 7

后已清白的证明,在被四婶拒绝后,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而实际上“一女嫁二夫”也是她自己无法解开的一个心结。这一切都是封建礼教的罪恶,它是如此根深蒂固地长在人们的灵魂中。在解读这些情节时如果不从封建礼教这个方面引导,就深入不到文本的思想深处。

2、称谓文化。古代在姓名、字号等称谓方面很有讲究,在这上面往往也可以读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遥想公瑾当年”这一句中“公瑾”是周瑜的字,首先古人的字和名往往是有密切关系的,字是名的补充解释,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叫做“表字”,“瑾”和“瑜” 都是指美玉;苏轼在这里称“公瑾”除了避免重复前文的“周郎”称呼之外,还有表示尊敬之意。因为在古代字是在成年时取的,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和尊辈称字则出于礼貌和尊敬。前文称“周郎”也有赞美周瑜年轻有为之意,“郎”在古代称年轻男子。所以称谓不同往往有着不同的内涵,表达着不同的情感。

又如《阿Q正传》中阿Q“造反了”之后,赵太爷称他为“老Q”,赵白眼称他为“Q哥”,这里称谓的变化反映了阿Q在未庄地位的变化以及人物内心的变化。在汉民族传统文化中,称“老”意味着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称兄道弟则意味着双方关系十分密切。这称谓的变化中有着作者的匠心。

3、服装文化。服饰是人物性格情感志趣的外延,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因此文学作品在人物的服装的描写上寄予深意,常借此表达一定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意蕴。我国古代在服饰上有等级之分,依唐制,朝廷命官,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因此“江州司马青衫湿”中这“青衫”二字有着丰富的意蕴:诗人由朝廷谏官沦为江州九品司马后内心的郁愤和凄苦。孔乙己身上那件破旧的长衫和短衣帮身上的短衣在传统服饰文化中就是身份的象征,因此孔乙己总不肯脱下那件代表读书人的长衫。

除以上三个角度,还有饮食起居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等,都蕴含在具体的话语中,影响着话语内涵的解读,学生如果缺少这方面的背景知识,在解读上往往会遇到障碍,无法把握文本的本质内涵,领略不到作品的审美意蕴,体

用心 爱心 专心 8

会不到作者独具的匠心,那文学作品的阅读就会少了许多乐趣。所以说话语文化意义的解读也是文学作品鉴赏不可或缺的一环,提高学生的鉴赏力这也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用心 爱心 专心 9

第三篇:文化强国的话语逻辑

文化强国的话语逻辑

作者:张城冯鹏志《光明日报》(2015年11月18日 14版)

话语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塑造时代特征、引导社会发展方向的强大精神文化力量。文化强国作为当代中国发展逐渐呈现的总体性追求和志向,不仅突出了中国道路的价值理念与文化目标,也正在开启中国道路实现自觉话语建构的历史过程。如果说长期以来在西方的文化话语中,中国不是作为改革开放前的“政治中国”就是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中国”的话,那么当代中国文化强国的话语建设实践,必将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强有力地论证和呈现当代中国之不可遮蔽的、独特的文化权利与责任,并由此对西方的文化话语体系构成强有力回应与纠偏。

文化强国的古今逻辑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历经地域之间的频繁流动、各民族的互相交往融合、文化的涵容创造与扩展,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整体文化格局,造就了具有高度文化认同且极富生命力的民族精神。梁漱溟曾从文化比较角度精辟指出:中国文化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更是已经形成极强的个性,它独自创生非从它受,自成体系与它者差异甚大,自古及今绵延独存,同化能力极强,影响力既远且大,具有高度的妥当性与调和性。

就此而论,当代中国的文化强国,首先要表达的是对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的明确认知,以及对由此生发出的浩荡充盈的中华文脉及其独特个性的自觉承续。这是立足于历史发展的脉络必然要展现出来的文化强国的基本逻辑,也是文化强国的历史性的呈现。相反,如果对本民族文化和历史持虚无主义立场,抛弃传统、舍弃个性,则势必丢掉根本,并在话语上自绝民族的精神命脉。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思潮在社会上蔓延且颇有市场,这种思潮企图通过解构民族历史,颠覆文化传统,否认革命正当性,诋毁国家发展成就,消解主流意识形态。于此,我们要保持警觉,但也不必惊慌失措,因为只要立足于文化强国的话语逻辑,就不仅能看清其在方法论上的根本性缺陷,也能识别其作为文化泡沫的本质,从而在神清智明的前提下对症下药、逐一驳斥。

早在数十年前,钱穆就说过:“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所谓文化强国的古今逻辑,其实质就是要珍惜承继有深厚民族历史底蕴的文化传统,拒绝并走出虚无主义的认识误区和观念讹误,并在对这一传统本身的创造性诠释中始终切近当代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与价值创造。

文化强国的中西逻辑近代以来,随着大洋航道的开通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崛起,中西文化开始大规模正面接触乃至碰撞。正如历史学家许倬云所言,“在近代四五百年的接触中,中国的衰世碰到了欧洲的盛世,就不免有招架无力之感”。然而,正如任何一种文化都必然要在自身历史的脉络中生成和变迁一样,文化的历史命运也必然要在确认和把握自身主体性基础上去自觉面对和改变。回眸当下,正如百年前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所观察的,西方正逐渐走向衰亡。梁启超也在观览了经第一次世界大战而破败不堪的欧洲后发出感叹:“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具有自身独特文化主体性的当代中国,怎可期盼一颗正在走向没落的“西洋文明”的种子能在中国长出硕壮果实?

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许多中国思想家就已对文化建设的主体性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思考。比如,梁漱溟认为,“要中国人学走近代西方个人权利本位的立国之道,这于其几千年伦理义务本位的社会人生,恰为前后全不接气的文章。倒是迈越乎此,而向上提高直接为人类社会未来文化辟造新局,方有自己的出路”。张君劢指出,“居今之世之最大责任,厥在对于今后世界新文化之贡献。吾国人而诚能发奋为之,则新文化桌上,必容吾国人占一席”。这提醒我们,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由是而论,建设文化强国,要立足中国本土的历史文化资源,抓住时代新机遇,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复兴开辟新空间,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开辟新机缘。这是文化强国的社会性与民族性的呈现。

文化强国的理论逻辑

文化立国是延续在中国历史深处的长久根脉和基本观念。梁漱溟曾言,中国人向来“是以天下观念代替国家观念的”。《当中国统治世界》的作者马丁·雅克认为,“中国本质上是一个文明国家,其身份认同感源自作为文明国家的悠久历史”。然而,进入17世纪以来,随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在西欧的诞生和确立,“民族国家”不仅作为一种全新的国家形态,而且作为一种崭新的国家建构和文化建构理念在船坚炮利的支撑下得以凸显,对近代以来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般而言,面对国家形态和理念从古代帝国体制走向近代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非西方后发现代化国家大致有三种选择:一是尽弃本国传统全盘西化;一是基于原教旨主义态度为了反西化而反现代化;一是追求现代化但拒绝西化。最后一种类型又分为两阶段:早期阶段,在西化过程中促进了现代化;进入成熟阶段后,则会产生一种“去西方化”、复兴“本土文化”的要求。中国的发展无疑属于第三种类型,即首先屹立世界民族之林,进而获得生存与发展之机会。因此,当代中国的文化强国,其实质必然是要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以更加开阔的文化自觉和价值选择,展现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国家”的国家形象和话语表达。这是文化强国的理论自觉性和超越性的呈现。

文化强国的实践逻辑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命运,也在挨打过程中渐渐失去文化自信,进而在很大程度上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对自身文化话语权进行主动建构与把握的历史境遇。美国汉学家列文森曾说,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往的过程中,“西方给予中国的是改变了它的语言,而中国给予西方的是丰富了它的词汇”。改变语言与丰富词汇,这二者显然不在同样等量级上。

然而,用西方话语逻辑解释中国,就其实质而言,不仅远非真正意义上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也是在话语建设上放弃或无视自身文化建设实践主体性、创造性乃至普遍性的表现。因此,立足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文化强国所要追求和凸显的话语逻辑,就决不能只停留在历史自觉、比较自觉和理论自觉层面,而是要更深一步,把文化强国的话语建设推向实践自觉层面,从而以当代中国人所走出来的中国道路及其不断完善和推进为基础、根本和展开。这是文化强国的实践性和创造性的呈现。

笔者认为,落实到实践层面,当代中国的文化强国建设应在以下三方面创造性地走出更为坚定而自信的步伐。第一,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发展立场,把握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发展和话语建设的主动权、主导权;第二,追求“合作共赢”的文化发展目标;第三,扩展“交流互鉴”的文明发展原则,为身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明交往提供一种具有历史合理性和永续生命力的文化选择。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破解文化话语建构的守势,建成文化强国。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

第四篇:汽车文化论文

60年中国风雨汽车路

进入90年代以来,轿车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买私家车就像70年代的“四大件”、80年代的家用电器一样成为众多家庭追求的目标,而这在2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反映出民族汽车工业的巨大进步。更令人感慨的是,我们是在经历了一段漫长曲折的历程之后才迎来了这一天。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我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50年代中国轿车呱呱坠地

新中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毛泽东主席为奠基仪式亲自题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1956年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毛主席又亲自为其命名———解放,对于当时工业整体水平非常落后的中国人来说,这确实是一次经济上的解放。1956年是中国汽车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送往北京向党的八大”献礼,这是中国自制的第一部轿车,6月,北京第一汽车厂附件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同时工厂更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8月一汽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9月上海汽车配件厂(上海汽车装修厂,后更名为上海汽车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在大跃进的年代,这几辆稚嫩的国产轿车确实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了一阵子。

东风牌轿车开进中南海,毛主席试乘之后高兴地说:“好啊,坐上自己制造的小轿车了!”以大跃进的狂热和速度造出的中国第一批轿车,更多地是政治因素在起作用,“造出争气车,献给毛主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而在技术上缺乏应有的实力,中国轿车的鼻祖是中国第一代汽车技术人员和工人东拼西凑,手工敲敲打打造出来的。以凤凰车为例,它的发动机采用的是南京汽车厂的四缸发动机,底盘仿华沙轿车,车身外形仿顺风车,零件靠手工技术和在普通机床上搞革新进行切削加工完成。1959年2月1 5日,第一辆凤凰轿车驶进中南海,周恩来总理坐上去绕着中南海兜了一圈,下车后语重心长地说:“还是水平问题啊!”由此可见当时轿车制造技术的水平。

由于技术的不成熟,第一批轿车并没有真正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座乘,热情高涨的汽车工人们很快就又投入到产品的改进中。在造出东风车后的4个月,一汽就造出了造型精美、具有民族特色、实用性能较好的高级轿车———红旗,这是中国第一部定型轿车,而且这一响亮的轿车品牌曾让一代中国人为之倾倒。1959年第一批红旗72型轿车参加了国庆游行和阅兵,并成为中央部委领导的公务用车。同年,仿制德国1956年出产的奔驰220s的新型凤凰轿车试制成功,并成为中国的又一种定型轿车。由此,揭开了中国轿车工业生产的历史。

60—70年代光荣与遗憾

1962年6月周恩来总理到一汽视察,试坐了一辆红旗。年底,他通知一汽将这辆车速送北京,专门用来接待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这是红旗第一次承担接待外国高级贵宾的任务。1964年,红旗轿车正式被国家制定为礼宾用车。当时中央领导人的专车主要是苏联吉斯100和115型轿车。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我国迫切需要替代吉斯的高级轿车,周总理要求一汽尽快生产出三排座的红旗。1964年,一汽正式成立轿车厂,1965年9月19日,一辆崭新的红旗770型三排座样车开进北京,该车长5.7米,内饰精美考究,乘坐十分舒适,造型也为全世界所称道,一亮相就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赏。1966年,红旗770轿车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当年四月份,国家领导人纷纷换掉吉斯、吉姆改乘红旗,按车号排列,邓小平坐5号车,薄一波坐8号车,朱德是14号,陶铸是15号,陈毅、贺龙分别坐13号和43号。1969年,一汽又悄悄研制出红旗772型特种车,朱德、周恩来、林彪都坐上了这种车。1972年,毛泽东的专车也换成了红旗特种车,从而最后奠定了红旗轿车的至尊地位。红旗曾采用v8发动机,这在当时的世界轿车中是非常罕见的,体现出中国轿车的特色,红旗的特殊地位、独特的工艺及其精美、典雅的造型使其成为世界名车,当时,坐红旗车成为很多到中国来的外国贵宾的一大心愿。红旗车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那个时代人们寄托情感的一大标志。

六七十年代,除了红旗外,中国惟一大批量生产的轿车就是上海牌轿车。1964年,凤凰牌轿车改名为上海牌,并对制造设备做了一系列改进。首先制成了车身外板成套冲模,结束了车身制造靠手工敲打的落后生产方式,又以此为基础制成各种拼装台,添置点焊机,实现拼装流水线生产,轿车质量得到稳定和提高。1965年上海轿车通过一机部技术鉴定,批准定型。到1979年,上海牌轿车共生产了一万七千多辆,成为我国公务用车和出租车的主要车型。1972年起还对车身进行了改型,并减轻了自重。1980年,该车年产量突破5000辆。1985年,已经开始与德国大众公司合资的上海轿车厂和嘉定县联营另行建厂继续生产上海轿车,并继续做了一些技术改进,一直生产到90年代。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上海轿车支撑着国内对轿车的需求,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自力更生制造出的轿车填补了中国工业的空白,让中国自立于世界汽车工业之林,但由于国家不开放,我国的汽车工业与世界隔绝,失去了交流提高的机会,使我国的汽车工业逐渐地被现代化的世界汽车工业抛在后面。另外,当时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导的,对轿车缺乏应用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

80—90年代轿车梦渐圆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轿车的需求越来越强,我国落后的轿车工业根本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一时间,外国轿车洪水般涌入我国。1984年至1987年,我国进口轿车64万辆,耗资266亿元。为了迅速提高中国轿车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我国汽车工业开始走上与国外汽车企业合作、引进消化外国先进技术的发展道路。

具体方式基本都是从进口全部散件组装开始,逐渐提高国产化率。80年代中期可以视为第一阶段,建立了上海桑塔纳、广州标致两个合资企业,还引进了夏利、奥迪等车型。这一阶段是引进的摸索阶段,引进的车型和技术也不是很先进。90年代前期和中期是新时期轿车工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中外合作以及技术引进都进一步深入,两个新建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和神龙富康起点都比较高,富康引进的是90年代的车型,一汽引进了先进的20气阀发动机制造技术,并向德国出口这种发动机部件。全国主要引进车型的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质量也显著提高,价格不断下降,国产轿车又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销售份额。我国的轿车工业初具规模,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国家也把轿车生产作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点,并鼓励私人购车,轿车开始迅速进入百姓家,市场上80%的轿车由私人购买,1000万人口的北京已经有五万多辆私人轿车。1998年,我国轿车产量达到43万辆,大约占汽车总产量的40%,汽车产业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1998年以来,以中外合作和技术引进为基础的我国轿车工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广州本田、上海通用和一汽-大众分别引进了最新的高档车型雅阁、别克和奥迪a6,这是我国轿车生产技术实力大大增强的必然结果,这几个车型的投产标志着中国轿车产品和生产技术赶上世界的发展步伐。

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中国轿车终于崛起,迎来了可喜的收获季节,站在了世界腾飞的起跑线上。

如今,中国不仅加入了WTO,而且正在加快与世界全面接轨的步伐。在这个重要的历史关头,只有实事求是地面对历史,才能脚踏实地的面对未来,从而也才能虚心地吸纳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给我们的科学成果和现代理念,信心百倍地去锻造我们的光荣与梦想。在党的十六大方针指引下,中国人民正在离小康社会越来越近,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竞技舞台。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汽车工业不仅正在迎来了一个有史以来的最好的发展时期,而且必将在崛起之时成为各国的汽车制造商们的一个强大而友善的竞争对手。

第五篇:汽车文化论文

交通安全与人文素质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机动车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并成为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交通的进步与发展给人类创造和增添了财富,但交通工具的使用导致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也给人类带来灾难。创建和谐的交通环境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车、道路环境的协调统一,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有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关键词:交通安全 前言

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而人们在道路上进行活动、玩耍中,按照交通法规的规定,安全地行车、走路、避免发生人身伤亡或财物损失。但是每年都会因交通事故而致死、伤残大量人员,财产损失更是一个天文数字。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全球性安全问题之一,引起了全社会普遍关注。交通事故作为道路交通的三大公害之一,不仅严重干扰了道路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在给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巨大,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5O万人死于城市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全球生产总值的1%~2%。在我国,道路交通已成为我国安全生产中死亡人数最多的领域。实际上,每件交通事故的发生,从其本质上可以看出肇事者的人文素质问题。1.2我国交通事故状况

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万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与2008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0.1%、7.8%、9.8%和10.7%,2008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5204起,造成73484人死亡、30491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0.1亿元。与2007年相比,分别下降19%、10%、25%、15%、39%。

中国每一分钟有一人因车祸伤残,每五分钟有一人因车祸死亡。每天因车祸死亡的有300人左右,每年因车祸死亡的有10万人左右,汽车数量占世界1.9%,车祸死亡人数占世界15%,且每年增加4.5%。自1899年发生第一起有记录车祸以来,全球车祸累计死亡3000多万人,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

我国安全事故的划分,照事故发生的行业和领域可划分为: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火灾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农机事故,水上交通事故。而按照事故的等级可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在我国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超速行驶、占道行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原因造成的人员死亡比较突出。据相关专家调查研究发现,这些原因的背后无不凸显出肇事者与被害者的人文素质的缺失。

2.交通事故的危害

从统计资料看,世界上每年大约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50万人死亡,1000万人受伤,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1%~2%。我国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每年死亡9万人左右,平均每天死亡250多人,相当于每天坠毁一架大型客机,损失之大,不言而喻。交通事故对生命与财产的吞噬,已经给肇事者自身、受害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一、交通事故对肇事者自身的危害

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规定,将要面临警告、罚款、暂扣、拘留等行政处罚;驾驶人造成交通事故,其违法行为与事故的发生构成因果关系的,对于损害后果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害后果一次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一次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或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对于驾驶员造成交通事故,存在上述后果之一的,即构成“交通肇事罪”,按照《刑法》第133条规定,将面临3—7年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

二、交通事故对受害人家庭的危害

交通事故致人损伤后,伤者在医治过程中,丧失了工作、学习的机会,打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分散了家人的精力和时间,甚至会延误其升学、升职、就业等机会。最终的赔偿也只是对伤者直接损失的补偿,无法弥补其他方面的间接危害;交通事故致人残疾后,随着危害程度的加重,受害人变残,个人的美好前景得以丧失,直至丧失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严重者导致死亡;交通事故在给受害人个体带来痛苦的同时,也给其家人带来麻烦与痛苦,使家庭医疗费用支出额外增加、家庭日常开支增大,使受害人的家庭失去劳动力、失去经济收入来源,使受害人家庭变得残缺不全等。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使得原本完整的家庭瞬间残缺,失去父母的孩子从此得不到应有的爱护,失去亲人的痛苦和阴影,将伴随着他们一起成长,难以愈合的创伤有可能影响或改变他们的将来;失去子女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使得一生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晚年丧子、中年丧妻”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莫不是最大的灾难。

三、交通事故对物的危害

这里物产意义是指事故现场受到损害或损坏的各类物质。交通事故发生后,有可能对道路设施、通讯设施、管道设施、供电设施等造成损害,这些设施受到损害后,轻者部分程度丧失原有的作用与功能;重者完全报废,失去原有的全部作用与功能,从而影响到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化学危险品运输车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还容易发生爆炸、泄漏、污染等二次损害。

四、交通事故对社会的危害

无论是引起人的伤亡还是物的损坏,都将会对社会资源造成浪费。对于在事故中受伤的及死亡的人员和受到损坏的财产而言,如果不发生交通事故,就不会引起人的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些在事故中受伤及死亡的人员受到损坏的财产,就可以继续为社会发挥效益;与此同时,交通通警察赶赴事故现场处理事故,医院组织医务力量抢救伤者,消防参与救援等等需要增加社会成本,事故现场导致交通受阻或中断也会对国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影响。另外,对于责任主体一时难以确定或确定后无力赔偿,甚至连最基本的抢救费用都无力支付的肇事者,由于司法途径漫长、程序繁琐,受伤害人员或其家属往往容易产生急躁情绪,甚至出现上访、封路等过激行为,而过激行为的出现,势必公安等相关部门就要介入,防止事态扩大和演变,也浪费了原本就比较紧缺的警力资源,同时还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发展,所有这些,无论是对经济发展还是吸引外资都是不利的。

3.交通事故背后的真正罪魁祸首

所有参与交通活动的人都希望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但是,道路上天天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交通事故发生,有些甚至车毁人亡,惨不忍睹,原因何在呢?当然,发生交通事故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路窄、路差、弯急、坡陡、车辆故障、恶劣气候等诸多因素都可能会引发交通事故。但是,上述均不是主要的因素,引发交通事故最主要的还是人的因素,也就是说道路上众多血淋淋的交通事故,都是因为交通参与者太多的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人是影响交通安全最活跃的因素。在人、车、路、交通环境构成的体系中,车辆由人驾驶,道路由人使用,交通环境要有人的管理。因此,对交通安全的研究应对人以足够的重视。据近年来统计,人的因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约占总事故的95.30%,其中机动车驾驶员的过失造成交通事故的占87.5%,非机动车驾驶员占4.7%,行人、乘客占5.19%,其他人员占2.63%。分析历年交通事故原因可以发现,驾驶员的违章操作和失误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2006年由于驾驶员的原因造成的伤亡人数见表3-1所示。

表3-1 2006年交通事故主要原因统计分析

事故 原因 死亡人数(人)受伤人数(人)

有些机动车驾驶人认为自己技术高超,多少年来从未发生过交通事故,开起车来忘乎所以,横行霸道。有些骑电动车、自行车、三轮车、黄包车的非机动车驾驶人却认为自己骑的是非机动车,占的空间小,又没有汽车、摩托车的速度快,不大会发生交通事故。有些上路行走的行人也存在侥幸心理,这些人认为交通法规明确规定以人为本,开车的人应该遵章守法,在道路上要保护行人的安全,难道那些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会乱撞人? 无证 驾驶 超速 行驶

疏忽 大意

措施 不当

酒后 开车

疲劳 驾驶

违章 穿行

20673 19741 15993 15234 12157 12052 13150 89572 88180 69338 83060 71655 71397 88798 4.交通事故的预防措施

通过依法从严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在严管交通秩序上有新的突破;强化运输企业交通安全检查,在督促企业落实责任制上有新的突破;加大危险路段排查整治力度,在改善道路通行条件上有新的突破;深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在提高公民交通安全意识上有新的突破;深入调查研究,在认识和把握事故规律上有新的突破。总之,通过开展专项行动,消除一批客运安全隐患,整改一批公路危险路段,查处一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使公路和农村地区道路通行秩序明显好转,群死群伤特大交通事故得到遏制。4.1 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素质 4.2 增强车辆的安全性能 4.3 改善和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4.4 改善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救援 4.5 改进和提高交通安全管理 4.6 建立健全交通安全政策和法律法规 4.7 加强交通安全研究 结论

交通事故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动态过程,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往往并不是人、车、路、环境等因素中某一因素单独所致,而是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预防交通事故,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人的交通教育、提高车辆的安全性、不断改善道路条件和优化道路交通安全环境等四方面综合考虑来建立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以教育的方式,帮助人文素质更好的发展,从而达到根本上减少交通安全事故。参考文献:

[2]徐吉谦.交通工程总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3]许洪国.交通事故分析与处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段里仁.道路交通事故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 [5]戴东昌,蔡建华.国外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对策[R].北京:交通部规划研究院,2004.

[6]程为民.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特点、原因分析及对策[Z].2007. [7]王长君.道路交通事故分析与预防对策[R].无锡: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2007.

[8]谢永彰,彭安平.事故预防方案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公路与汽运,2006(2).

文化话语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