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雾霾的成因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和危害
雾霾的成因 及其
对人体健康影响和危害
学号:2012041424 姓名:张祎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城市为中心的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人体在浓雾及大气污染的环境中进行工作时,随着吸入体内污染物数量的增多,便会出现胸痛、胸闷、恶心等短期症状和呼吸系统功能下降以及病变等长期症状。对人体的健康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通过建立雾霾天气应急预警机制、加强对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等的控制治理等措施,从事为人类提供一个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大气污染物是由单相或二相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组成的混合物,目前把人群健康效应特异地归因于某种污染物还有难度。大气颗粒物来源多、地区特性强,是大气中化学组成最复杂、危害最大的污染物之一。
大气颗粒物污染造成的公共健康风险一直受到各国政府和公众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环保局(USEPA)和欧盟(EU)等机构在评价大气污染健康危害时均选择颗粒物作为代表性大气污染物。WHO 报告指出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气颗粒物及其对公众健康影响的证据都是一致的,即目前城市人群所暴露的颗粒物浓度水平,会对健康产生有害效应。从我国历年的环境公告来看,颗粒物一直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主要来源包括燃煤源、机动车尾气、土壤风沙尘、建筑尘、冶炼尘、城市扬尘和二次颗粒物等,受体模型是目前主要的环境空气颗粒物定量来源解析方法。机动车尾气和燃煤等污染源排放颗粒物化学成分复杂,被认为具有相对较大的健康危害。
一、雾霾的基本概念 所谓灰霾天气,就是指由于空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颗粒物的总量过大,导致空气能见度偏低,大气中出现浑浊。霾的本质则是“细粒子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则是工业废气,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质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造成二次污染,散播到大气中的尘埃、硫酸颗粒、硝酸颗粒、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悬浮在空中,从而使大气变得混浊,造成人们视野模糊,能见度偏差,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m时,将这种粒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觉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
二、雾霾的具体分类及对环境的危害
雾霾的具体种类包括PM10和PM2.5,二者都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具体危害如下:
(一)PM10对环境的影响
大气颗粒物虽然在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但对环境的危害极大。轻者造成建筑物表面受到污染,影响市容,重者对能见度、温度等均产生重要影响。1.PM10对能见度的影响 世纪 70年代以来,环保部门一直都关注着大气颗粒物对能见度的影响。尽管它在大气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但颗粒物对城市大气光学性质的影响可达99%。研究表明,PM10的性质与能见度的降低密切相关。能见度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气体分子与颗粒物对光的吸收和散射减弱了光信号,并由于散射作用减小了目标物与天空背景之间的对比度而造成的。1.1对光的散射效应。
能见度降低的最主要因素是光的散射,60%~95%的能见度减弱都是颗粒物的散射造成的。空气分子对光的散射作用很小,其最大的视距(极限能见度)为 100~300km(具体数值与光的波长有关)。但是由于大气中颗粒物的存在,造成的能见度一般远远低于这一数值:在极干净的大气中的能见度才可以达到 30km 以上;在城市污染大气中能见度大约在5km左右甚至更低;甚至在浓雾中能见度只有几米。在大气气溶胶中,最主要是粒径为 0.1μm~1.0μm 的颗粒物通过光的散射而降低物体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度,从而降低能见度。1.2 对光的吸收效应 能见度降低的第二大因是PM10对光的吸收效应,PM10对光的吸收几乎全部都是由炭黑(也称元素碳)和含有炭黑的颗粒引起的。每年,世界上排放的炭黑仅占全部颗粒物排放量的 0.2%~1.0%。但是,它们的消光效应是不可忽视的,因为煤烟的总消光系数是透明颗粒的2~3 倍,所以大气中含有少量的煤烟颗粒就可以导致光强降低很多。这些光吸收颗粒物甚至会使某些地方的能见度降低一半以上,严重者还可形成烟雾而使城市呈褐色。1.3 PM10对温度的影响
大量颗粒物的存在直接阻挡太阳光抵达地球表面,造成可见光的光学厚度增大,抵达地面的太阳能通量剧烈下降,从而使地面温度降低,高空的温度增高。特别是直径在 0.1~0.5μm 的颗粒,通过散射与吸收太阳与地球辐射在大气能量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大量资料表明,当 PM10 浓度达到100μg/m时,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就会减少 7.5%;当 PM10 为600μg/m时,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就会减少 42.7%;当PM10 为 1000μg/m时,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减少60%。Rasool 等估计,全球本底不透明度至少会增加四倍,这样就会使全球温度降低 3.5 摄氏度之多,这么大的降温幅度如维持若干年,相信足以引起一个冰河期。
(二)PM2.5对环境的影响 2.1PM2.5的来源
PM2.5主要包括有机碳、碳黑、粉尘、硫酸铵(亚硫酸铵)、硝酸铵等五类的化学成分。有机碳、碳黑和粉尘等原生颗粒物被称为一次颗粒物。亚硫酸铵、硝酸铵等,是由人类活动排放或自然产生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在大气中经过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污染物,所以被称为二次颗粒物。
一次颗粒物中的碳黑粒子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排放、锅炉燃烧、秸秆焚烧和居民柴草燃烧等途径,粉尘主要来自道路交通、建筑工地和工农业生产过程的扬尘。在一次颗粒物的各个来源中,PM2.5 所占的比例相差较大,道路扬尘与建筑扬尘以粗颗粒为主,由燃料燃烧产生的颗粒物,则以细颗粒PM2.5为主。
硫酸铵主要来源于燃烧高硫煤的锅炉,酸铵主要来源于锅炉与燃油机动车,氨(NH3)主要来源于化肥生产、动物粪便、焦炭生产、冷冻车间和控制 NOX的锅炉(NH3作为降解剂)。大气相对湿度对二次粒子的生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是决定二次粒子的生成和低空的累积的重要条件,而且是决定二次粒子粒径增大与散射率变化的首要条件。2.2大气能见度的影响
众所周知,PM2.5是导致灰霾天气形成的罪魁祸首。进入大气中的灰霾,导致大气能见的降低,对地面交通安全和飞机的起飞、降落,都构成巨大威胁。广义上的能见度,包括气象观测中的大气能见度,夜间识别远处灯光信号的灯光能见度,以及卫星测量技术中的从空中观测地面目标的能见度等。狭义的大气能见度,通常指标准视力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在水平方向上,能够从天空背景中将黑色目标物体(大小适度)区别出来的最大距离。起初,人们把能见度为 10 个等级,分别用数字0-9表示。例如,在有雾的天气状况下,能见度为 2级,表示能见距离为 0.2-0.5公里。能见度与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程度密切相关。在理论上,干结空气的能见度,可以达到 300公里。污染空气中能见度,只有10公里,甚至更低。大气能见度的降低,主要是由于颗粒物对光的吸收和散射造成的。可 见 光 辐 射 的 波 长 为0.40-0.76 微米,其中最大强度在 0.52 微米左右。因此,粒径为 0.1-1.0 微米的固体或液体粒子,对于能见度的影响最大。大气中的硫酸盐粒子的粒径大多都在0.2-0.9微米之间。因此,它们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特别显著。
在颗粒物粒子中,粒径小于 2.5 微米粒子的消光作用远大于粒径在 2.5微米以上的粒子。在小于2.5微米的粒 子 中,对于可见光(波长在0.40-0.76 微米范围内)来说,PM2.5 的消光作用最强。所以PM2.5是能见度的降低的最主要因素。
三、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一)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与危害
正常人工作时呼吸系统的各项生理机能指标明显会比安静时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增加很多,分别是安静时的2-3倍和4-5倍。肺的最大通气量可增至100-110/分,这是安静时的十几倍。由于肺通气量增加使得参与扩散的肺泡数量急剧增多,肺泡的扩大面积由安静时的40m2增加到70m2。由于雾天近地面层大气污染严重,而各种污染物①在这时主要利用运动呼吸量的增加而大量进入人体内;一部分附着和沉积在呼吸道壁和上皮细胞上;另一部分利用运动时肺泡扩散面积的增大,进入人体的肺泡内,沉积于肺的深部,使呼吸机能减退,肺的换气功能降低,从而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主要疾病有呼吸功能减退、肺泡弹性减弱、恶心、胸闷、动脉硬化、中枢神经疾病、肺癌、头痛、恶心等。
(二)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与危害
进入肺内的各种污染物②通过肺与组织、血液的气体交换,被血液吸收,溶解于血液。借运送气体的作用和体循环的加快,迅速进入人体,沉积和潜伏到心脏和管壁以及各大器官的深部。使血管阻力增大,功能降低,心脏的泵血功能减弱,造成脑、心肌或其它组织器官严重缺氧,导致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对心血管系统的污染效应,同样是沉积于心脏、血管壁等处的污染物的大小。它一方面受呼吸系统的影响,另一方面,心率、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的增加也是导致沉积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沉积率越多,危害程度越大。
(三)对皮肤的影响与危害
人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比安静时会增加很多,体温会升至40e,产生的热量是安静时的10-15倍。由于雾大,空气湿度大,风力弱,工作时产生的热会受到阻碍,皮肤对流散热能力降低,有机体向四周散热的速度缓慢,使正常的代谢能力散发受到抑制,运动者往往会感到头晕,胸闷、周身不适,还会使人体污染物(致癌物质)粘着在皮肤表面,造成皮肤病甚至皮肤癌的频繁发生。
(四)神经系统
在城市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大部分是由机动车尾气产生的。含铅汽油燃烧后生成的铅化物微粒扩散到大气中,随呼吸道进入人体之中而影响人体健康。大量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氨氧化物和碳氢化物,还有大气二次污染物光化学氧化剂和硫酸雾等 进入肺内的各种污染物主要包括酸雾、硫化物、氮化物、氧化物、卤化物、有机化合物等。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水肿、酸血病等。
研究表明,铅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损害作用,可能影响儿童智力的正常发育。母体接触铅污染后, 后代可以出现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小于 1μm 的含铅颗粒物在肺内沉积后,极容易进入血液系统,大部分与红细胞相结合,小部分形成铅的磷酸盐和甘油磷酸盐,然后进入肝、肾、肺和脑,几周后进入骨内,导致高级神经系统紊乱和器官调解失能,逐渐表现为头疼、头晕、嗜睡和狂躁严重的中毒性脑病。
(五)具有致癌、致突变、致残作用
石油、煤等化石燃料及木材、烟草等有机物在不完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多环芳烃(PAHs),排放的PAHs 可直接进入大气,并吸附在颗粒物,特别是直径小于2.5μm 的细颗粒物上。由于 PAHs 具有致癌、致突变、致残作用,因此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其中代表物苯并芘(BaP)是最具致癌性的物质,能诱发皮肤癌、肺癌和胃癌。另外,空气中的 PAHs 可以和 O3、NOx、HNO等反应, 转化成致癌或诱变作用更强的化合物,从而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六)雾霾天能见度低,容易酿成意外事故。大雾天气,能见度极低,很可能由于精神不佳、注意力不集中、视线受阻等原因,发生各种意外伤害事故,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第二篇: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关于雾霾的起因和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我国也日趋成为经济强国,但在这发展的背后,我们也渐渐生活在充满雾霾的环境下,为了避免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必须先弄清楚雾霾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只找出原因还远远不够,还要找出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它给人们带来的哪些危害,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够预防雾霾给人们带来的这些影响,使人们对雾霾了解的更加更加透彻。同时找出雾霾对生活、环境方面有哪些影响,并寻找出预防办法。因此,我们开展了“关于雾霾的起因和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搞好调查,我们随机抽取50名市民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实际走访调查27名,网络调查23名。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小组统计数据、分析、讨论等方式,更深一步的展开调查研究。
三、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具体内容和数据详见附录)得出雾霾的起因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人们对雾霾的了解情况,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人们对雾霾和雾的认知太少,同时人们对雾霾的关注度一般,没有把雾霾这种天气重视起来。
调查表明,随着雾霾天气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或多或少都开始关注雾霾。其中,有26%的市民非常关注雾霾,64%的市民关注程度一般,偶尔关注的的市民也占到了采访人数的10%。并且通过几道关于人们对雾和霾只是调查的题时,大部分市民对雾和霾都了解的很浅,只有42%的市民能判断出水分在90%以上的是雾。而知道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的市民也只占54%。
2.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网络了解当天天气情况的市民越来越多。调查表明,通过上网了解当天天气情况的市民占80%,而通过电视的占44%。3.大多数市民认为雾霾给他们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影响。调查表明,人们认为对生活和健康产生影响的各占50%,认为对出行和工作产生影响的分别占36%和6%。同时人们认为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汽车尾气、工业排放、植被稀少、冬季供暖(含硫煤的燃烧),其中认为污染源来自汽车尾气、工业排放的居多。
4.人们觉得雾霾给自己的情绪带来了影响。调查表明,有74%的市民认为自己不能理性对待雾霾天气,有66%的市民的心情相比平时会有很大的变化,多数心情会变得比较低落,有78%的市民觉得雾霾会使自己不舒服,不快乐。
5.人们认为雾霾会引起耳鼻喉科的疾病。
调查表明,人们认为雾霾天气会引起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的占78%,认为会引起过敏性鼻炎的占44%,认为会引起咳嗽、感冒、发烧的占54%。
6.大多数市民能够有效的保护自己并且坚持绿色出行。
调查表明,有78%的市民外出时选择戴口罩,42%的市民选择在雾霾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在出行方式上,有40%的市民选择坐公交车出行,20%的市民选择骑自行车出行,同时只有18%的市民选择开私家车出行。
7.大多数市民都自身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帮助雾霾的减少。调查表明,有60%的市民认为多乘公共交通工具有助于雾霾的减少,有32%的市民认为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有助于雾霾的减少,认为节约用水用电、节约纸张和多参加植树活动有助于雾霾的减少的分别占26%和34%。同时为了防治雾霾,有20%的市民认为春节期间不要燃放烟花爆竹,80%的市民认为可以适当燃放烟花爆竹。
8.大多数市民认为有关部门加强管理有助于雾霾的减少,并认为治理雾霾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帮助。
调查表明,有70%的市民认为治理雾霾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帮助,有26%的市民认为有一定帮助。同时,有78%的市民认为车辆限行措施可以有效治理雾霾,有74%的市民认为禁止重点排污企业可以有效治理雾霾,而认为全范围洒水降尘和燃煤锅炉房、电厂配备脱硫设备的也分别占有60%和40%。
四、对调查中发现的一些现象提出解决策略建议:
1.多宣传一些关于雾和霾的相关知识,使市民能够基本区分雾和霾,提高市民对雾霾的关注度。
作为同一生活在雾霾环境下的我们,要了解关于雾霾的基本知识,能大致把雾与霾区分开。
例如:雾是由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组成的,水平能见度一般在1000以内,湿度大于90%。霾主要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有机碳氢化合物和硝酸组成,水平能见度一般在1000~10000之间,湿度小于80%。雾霾主要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湿度介于80~90%之间。这种颗粒物不仅是一种污染物,还是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2.通过网络开展一些关于雾霾知识的专题活动。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上网来了解一些事情。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来宣传一些关于雾霾的知识,例如:开展一些活动,是大家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还可以了解一些关于雾霾的知识。
3.放松心态,乐观面对。
有时候人们常常因为雾霾天气,不能够理性对待而使得自己的心情变化幅度大,从而使自己感觉不舒服。其实这都属于正常现象,只要我们放松心态、乐观面对就好。因为气候会影响我们的心情,不同的气候会使我们产生不一样的情绪,例如:夏天,气候闷热,会使我们的变得散漫懈怠,并且心情烦躁不安;冬天,气候干燥,使得人们变得急躁;下雨天,天空阴暗,我们的情绪可能就会变得消极。所以雾霾天气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放松心态,乐观面对就行。
4.加大“绿色出行”和“节约用水、用电”的宣传,同时为市民普及一下如何保护自己的相关知识。
根据上述三中的7、8两种现象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开始坚持“低碳环保,绿色出行”。例如:60%的市民认为多乘公共交通工具,32%的市民认为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40%的市民选择坐公交车出行,20%的市民选择骑自行车出行。
在关于市民对自己的防护措施方面,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知道78%的市民外出时选择戴口罩,42%的市民选择在雾霾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大部分市民选择外出时戴口罩,这也是对国家相关部门的考验,那就是加强对口罩生产商的管理,增加口罩的质量,从而使市民能够放心的使用口罩。同时喜欢晨练或晚饭后出去锻炼的市民,在雾霾天时,就在家锻炼,不要再外出;在交通高峰时段,减少对PM2.5的直接接触(如骑自行车),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工具。5.普及一些专业的医疗知识,同时有关单位做好相应准备。
调查表明,人们认为雾霾天气会引起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的占78%,认为会引起过敏性鼻炎的占44%,认为会引起咳嗽、感冒、发烧的占54%。对这一现象,相关部门要普及一些预防知识,例如:学校每到这些症状的高发期,就会采取一些相应措施。同时因为冬季气溶胶浓度高,有利于雾霾形成,而冬季也是流感高发期,所以医疗单位要做出应对方案。
在春冬季节,家长也要做好预防工作,因为儿童的体质弱、抵抗力差,更容易生病,所以平时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多喝水。
6.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制度,多参加植树活动。
调查表明,人们认为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汽车尾气、工业排放、植被稀少、冬季供暖(含硫煤的燃烧),其中认为污染源来自汽车尾气、工业排放的居多。所以有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制度,加强对汽车数量的管理,增强限行制度,从而避免汽车高峰拥堵的情况,因为汽车在制动时,尾气的排放量是平时的好几倍。汽车生产部门也要加强自己的技术,是的汽油的燃烧率增加。2015年我国相继出台了几部新的法案,其中明确了相关单位执法权和发展新能源的目标。在这之后,有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制度,使各大加油站使用尾气回收装置。对于中大型卡车的生厂商加大管理制度,同时加大低配置中大型卡车冒充国标型卡车来污染环境,有关部门要加大处罚力度。与此同时,加强对市民使用新能源电动车的鼓励,出台一些对这些市民的优惠政策。
对于工业排放,加强对重工业区违标排放的处罚,违标排放严重的,有关部门取消其生产资格。加强脱硫煤的生产,加强对散煤的管理,防止其流入社会污染环境。
在3月12号植树节,有关部门可以号召市民每人种一棵树,并且以后经常来管理,以此保证自己种的树可以生存下来。
对于烟花爆竹的燃放,相关部门设置集中燃放点,并设立燃放时间,以此来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
对于这些现象,全部都得依靠有关部门的管理,只有他们加强了管理制度,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因为1952年伦敦的烟雾事件和1952年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又是对我们的警惕。所以我们要加强管理,避免出现那样的事件,因为那是惨痛的教训。
第三篇: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预防
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预防
一、雾霾天气的由来
雾和霾从气象角度来讲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雾的主要特点是近地面层,它的高度大概不超过400米,是在这以下的气层里面的微小水滴组成的。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而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就其物理本质而言,雾与云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所以雾升高离开地面就成为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云移动到高山时就称其为雾。一般雾的厚度比较小,常见的辐射雾的厚度大约从几十米到一至两百米左右。雾和云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有明显的边界,雾滴浓度分布不均匀,而且雾滴的直径比较大,从几微米到10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0-20微米左右,肉眼可以看到空中飘浮的雾滴。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霾主要成分是一种灰尘,通常所说的尘埃,比如硫酸、硝酸这样一些微小的颗粒物。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直径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因此,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二、雾霾天气对人体的主要危害常言道“秋冬毒雾杀人刀”。我们看得见、抓不着的“雾霾”其实对身体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老年人群体。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霾天气可使病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雾霾天气空气中污染物多,气压低,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比如雾大的时候,水汽含量非常的高,如果人们在户外活动和运动的话,人体的汗就不容易排出,造成人们胸闷、血压升高。
3.雾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4.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5.影响心理健康。阴沉的雾霾天气由于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容易让人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及悲观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甚至容易失控。
6.影响交通安全。出现霾天气时,视野能见度低,空气质量差,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
三、雾霾天气怎样预防疾病
雾霾天气是自然和人为污染环境所形成的,面对这种恶劣天气,我们只有采取各种措施尽量避免其给人们正常生活和健康带来的危害。1.减少外出。抵抗力弱的老人儿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出门,或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戴口罩防护身体,防止污染物由鼻、口侵入肺部,外出归来后,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肌肤。
2.减少户外锻炼。雾霾天气气压低,能见度低,空气中悬浮大量尘埃等有毒颗粒,患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户外锻炼,以免诱发慢性病得发作或加重。同样大雾天气压较低,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不宜做户外锻炼,以避免诱发心绞痛、心衰。中等和重度霾天气易对人体呼吸循环系统造成刺激,尤其是在早晨空气质量较差。通常来说,若无冷空气活动和雨雪、大风等天气时,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上午到傍晚前的空气质量好,能见度高的时段进行,地点以树多草多的地方为好,霾天气时也应适度减少运动量与运动强度。
3.关闭门窗。由于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污染物难以消散,在大雾的天气应紧闭门窗,避免室外雾气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空气,诱发急性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4.注意饮食。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要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必要时要补充维生素D。
5.行车走路要倍加小心。中等和重度雾霾天气下,能见度较低,视线差,驾车、骑车和步行的人们都应多加小心,特别是通过交叉路口和无人看管的铁道口时,要减速慢行,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第四篇:雾霾天气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雾霾天气对人体的主要危害
常言道“秋冬毒雾杀人刀”。我们看得见、抓不着的“雾霾”其实对身体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老年人群体。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霾天气可使病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雾霾天气空气中污染物多,气压低,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比如雾大的时候,水汽含量非常的高,如果人们在户外活动和运动的话,人体的汗就不容易排出,造成人们胸闷、血压升高。
3.雾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
4.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
5.影响心理健康。阴沉的雾霾天气由于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容易让人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及悲观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甚至容易失控。
6.影响交通安全。出现霾天气时,视野能见度低,空气质量差,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
雾霾天气怎样预防疾病
雾霾天气是自然和人为污染环境所形成的,面对这种恶劣天气,我们只有采取各种措施尽量避免其给人们正常生活和健康带来的危害。
1.减少外出。抵抗力弱的老人儿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出门,或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戴口罩防护身体,防止污染物由鼻、口侵入肺部,外出归来后,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肌肤。
2.减少户外锻炼。雾霾天气气压低,能见度低,空气中悬浮大量尘埃等有毒颗粒,患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户外锻炼,以免诱发慢性病得发作或加重。同样大雾天气压较低,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不宜做户外锻炼,以避免诱发心绞痛、心衰。中等和重度霾天气易对人体呼吸循环系统造成刺激,尤其是在早晨空气质
量较差。通常来说,若无冷空气活动和雨雪、大风等天气时,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上午到傍晚前的空气质量好,能见度高的时段进行,地点以树多草多的地方为好,霾天气时也应适度减少运动量与运动强度。
3.关闭门窗。由于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污染物难以消散,在大雾的天气应紧闭门窗,避免室外雾气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空气,诱发急性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4.注意饮食。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要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必要时要补充维生素D。
5.行车走路要倍加小心。中等和重度雾霾天气下,能见度较低,视线差,驾车、骑车和步行的人们都应多加小心,特别是通过交叉路口和无人看管的铁道口时,要减速慢行,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第五篇:雾霾的成因和危害
雾霾的成因和危害
雾霾一词是雾与霾的组合词,是阴霾天气与雾的统称,一起并作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霾(mái),也称灰霾(烟霞)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香港天文台称烟霞。
雾霾的形成主要与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环境因素有关,如大量的工厂排放、汽车尾气排放,这些污染源在温度饱和和静稳天气的助推下得到了有利的发展空间。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PM2.5,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
最近全国各地雾霾席卷,大雾天气空气流通性差,空气质量也较差,市民纷纷带起了口罩来预防雾霾引起的疾病,雾霾天气对幼儿造成的影响大于成年人,雾霾天气现象会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例如引起城市大气酸雨、光化学烟雾现象,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阻碍空中、水面和陆面交通;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
针对雾霾天气,我们应做好预防措施 1.雾霾天气少开窗。出门在外一定要戴口罩,平常多饮水,可多泡饮菊杞茶这类中医茶饮,预防疾病,多食用水果,从外回家后要深度清洁皮肤和头发,此外喜爱晨练以及买菜遛弯的老年人要注意减少出门,因为雾霾对老年人的身体危害极大。
2.外出戴口罩 3.多喝茶
4.适量补充维生素D 5.饮食清淡多喝水 6.多吃蔬菜
7.在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出门[5] 8.开车注意车速
9.出门时,做个自我防护,佩戴专门防霾的PM2.5口罩、防霾鼻罩,过滤PM2.5,随时随地呼吸新鲜空气。
10.避免雾天锻炼。可以改在太阳出来后再晨练。也可以改为室内锻炼。11.患者坚持服药。呼吸病患者和心脑血管病患者在雾天更要坚持按时服药。
12.别把窗子关得太严。可以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
13.尽量远离马路。上下班高峰期和晚上大型汽车进入市区这些时间段,污染物浓度最高。
14.补钙、补维D,多吃豆腐、雪梨等
治理雾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大范围严重雾霾给全社会敲响警钟,让我们大家真正行动起来,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