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浅谈体育运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精选五篇)
编辑:平静如水 识别码:21-361257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9 14:33:27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谈体育运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浅谈体育运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摘要】: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体育教育在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小学生在学校体育运动中的心理情绪影响着学习和生活。小学体育教师因此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学生调整错误的认知观念,改变不良的情绪体验和行为,使学生提高认知水平。本文以体育运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为研究论题,首先分析体育运动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而后提出小学体育运动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体育运动 小学生 心理健康 正文:

1、体育运动

1.1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 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同时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有着积极的作用。

1.2体育运动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促使学生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1.3体育运动是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体育运动与日常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足球比赛中的运球过人,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1.4体育运动能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1.5体育运动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积极参加体育课的各种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

2、小学生

2.1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体育教育在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2.1.1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他要通过定期的体检等方法得到一定的数据,然后根据数据参考小学生身体健康的指标来评定。心理健康更多是陪伴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没有固定指标作为参考,现在的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根据从很多优秀孩子的的品质中总结得出的,作为一个相对准确的指标来供大家参考。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包括六个方面:即智力发展水平、情绪稳定性、学习适应性、自我认识的客观化程度、社会适应性、行为习惯等。

2.1.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包括:小学心理健康的教育目的与任务、内容与要求和本质功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要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从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总目标,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以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

(1)要促使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2)要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亦即减少和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3)要增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根据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其人格即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小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它会影响到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的诸多方面,帮助小学生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可帮助他们对训练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为以后踏上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人才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2.2小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与作用 体育运动可以消除运动员恐惧心理的产生,所谓恐惧心理,是个人或群体深刻感受到的一种强烈而压抑的情感状态。而恐惧心理是提高影响小学生体育成绩的绊脚石,必须加以克服。而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小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培养小学生的吃苦精神、顽强拼搏作风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从而有效的消除小学生恐惧心理产生。

通过体育比赛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体育课上跟学生的沟通我发现很多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比较害羞,在课下是有说说笑,到了课堂上就成了哑巴,有些学生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所以我在体育课堂上安排一定的体育任务,要完成任务每个同学必须相互帮助,团结友爱。在这种和谐温馨的氛围之下,内向的成员得到鼓励和支持,话越来越多,胆子也越来越大,慢慢地学会怎么与人交往。例如我所任教的一年级,有一个叫尹英杰的男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其他同学都很不愿意与他玩,他对自己很没信心,可我却很快发现这孩子有一定的运动天赋,于是我叫他参加学校一年一届的校田径运动会,并要求在平时的体育课中一定要认真练习,通过体育运动他很快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并渐渐找回自信心,在学校运动会上他以50米和100米两个第一完成比赛,很多同学羡慕他,慢慢的都喜欢与他交流,他也渐渐变得开朗起来。

3、心理健康

3.1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运动是密不可分的

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运动都是小学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他们是紧密而又不可分的,对提高小学生体育运动成绩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将突破理论的范畴而逐渐运用到实践教育中,并将越来越受到广泛的认可。体育运动也不是能全部概括小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水平。当然体育运动对小学生有着积极地影响和作用,为在体育运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提供有效的途径。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是培养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是小学生心理健康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体育运动具有群众性、竞争性,因此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还能发展学生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在体育课中,特别是在群体游戏比赛中,要取得胜利,是要靠集体的配合、团结甚至默契的力量才能赢取最后的胜利。这些都能培养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结论

总之,作为一名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其身体和心理都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不可分割的两个因素。所以在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同时开展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小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高素质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我们小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心理健康辅导——基础理论(修订版)[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2)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修订版)[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

第二篇: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系铁道通信信号309-2班普朝阳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法, 阐述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 以及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然后剖析了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 大学生积极作用分析原因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当今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固然与当今社会存在的方方面面的压力有关,由于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 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 使得我国大学生中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数越来越多, 影响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当然, 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除了本身生理变化和遗传因素外, 还有众多其他的原因, 如各种社会冲突和价值观的变迁等,以及“应试教育”【2】中教师、家长、社会对学生过高的期望所带来的学生心理负担等, 都能造成学生的各种心理疾病。本文对此问题涉及到的相关因素进行简单分析。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作用

众所周知, 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体的灵敏性、协调性、腰腹臀部肌肉力量、大脑及动作的反应速度, 并能有效地延缓肌肉力量随年龄增大而出现的衰退。在体育锻炼中, 学生是在练中学, 学中练, 既有身体活动又有心理活动, 这种身心一元, 身心同一的实践过程, 是高校体育学科区别与高校其他学科的基本属性。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智力水平的影响

智力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之一, 它不仅意味着一个人所拥有的智力水平, 而且也与其心理素质密切相关, 可以说是人们完成学习、工作任务的基本条件。当今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学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如果没有好的智力做基础, 要获得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是非常困难的。从身心两方面帮助大学生培养智力, 缓解紧张,远离因为学习压力而导致的身心疾病。体育运动时, 由于体育活动和脑力活动合理交替, 导致运动中枢神经兴奋, 使得与学习有关的中枢得到休息,这样有助于消除脑力劳动所产生的疲劳,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体育锻炼能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可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应该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 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这一切必然建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上, 并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上。在学习生活中, 表现为乐意与同学和老师交往, 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能客观评价他人和自己;有正常的认知能力;有积极的情绪;并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与其他课程教学相比,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老师、师生互动行为更为外显。

结语

面对社会的高速发展和高校的扩招, 当今高校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真正身心健康的大学生, 才能成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大学生成才的过程中, 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日趋严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当今高校已经采取种种措施,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 并不尽人意, 高等教育应立足于自己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校教育中不同教育模式的独特作用, 尽可能全方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如体育教育对于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等, 才能从根本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起到【4】

缓解效果。

参考文献:

[2]刘娅.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6,(1)

[3]季浏.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4,(9)

[4]张力为等.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995,(12)

第三篇: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

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什么作用呢?

《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促进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体育教学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深化教学改革、拓宽教学渠道、挖掘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实现身心和谐功能的需要。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还应该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的完美结合。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而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发展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通过体育运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体育课程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实践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通过体育教学加强对受教育者的认识、情感、意志的全过程施加作用引导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已成为体育的重要功能,体育的功能就是体育对人和社会的作用和影响。体育对人的作用和影响既包括对其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作用和影响,同时还包括对介于“生物”和“社会”之间并兼含两者的“心理”的作用和影响。体育的本质功能在于增进人的健康、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两方面。

二、体育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1、体育运动有助于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自信心的树立、优良的性格特征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由不具备某种知识技能到具备某种知识技能,由不知到知之较多,由身体软弱化为身体强壮,由对体育不感兴趣,到乐于参加体育活动,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自信心的树立和不断强化的过程,并且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这一点上它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及的优势。通过一个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不仅树立了自信心,同时也是特殊的情感体验过程,既有成功的体验,也有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挑战,更是在困境面前的执着、坚韧、勇敢顽强的心智的运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动手、动脑、进行充分的心理体验,培养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实现身心的和谐交融。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在体质得到增强和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其自我知觉和自我概念也会相应发生积极的变化。

2、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善

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又有许多参与合作、协调配合、竞争对抗的机会。尤其是高校教学改革后“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在教学中的运用,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得到了不同的发展空间和不同的感受和体会,这是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教学中所不具备的。通过随机的合作或对抗组合,通过有针对性的强弱组合和强强组合,不仅扩展了交往的范围,使同学们学会了互相协作与相互帮助,更使同学们通过活动的开展体验到了受助与助人的快乐。体育活动过程中所提供的人际交往的时间与空间,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学会正常的人际交往、协调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和睦友好的相处。体育活动中的帮助与保护的实践过程也有助于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在这些合作或对抗中,既会有成功的喜悦,也会有失败的打击,这种失败所引发的挫折体验,对学生是一种心理的磨炼过程,体育运动磨砺意志的独到之处是将心理融于生理之中。积累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正确理解和认识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提高竞争和合作意识,科学和创新精神,使大学生逐渐在活动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3、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并迅速发展。学生的参与意识、表现欲望、张扬的个性、拼搏进取意识和自尊心、自信心的确立比任何时候都来得迫切和强烈。这时的学生特别关心自己的形象,特别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愿意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并希望获得成功。体育课程可以使他们的表现欲望和自身的价值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体育运动的科学性,使得不同的学生群体有不同的表演舞台和表现机会。通过体育活动参与过程中的行为塑造、成就展示、感情表达、自我推销不仅满足了学生们的表现欲,也使学生在通过这种体育活动的方式更加了解自己、欣赏自己、相信自己。

4、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勇敢坚强的意志

体育本身具有激烈、紧张、强度大、对抗性强、竞争性强的特点。也正是这种来自身体和心理的刺激,激发和推动了学生们的体育热情。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通过体育运动,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斗志,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抗挫折能力,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4]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拼搏精神在大学生中产生的辐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其作用将是久远的。通过这个过程,使得学生们通过体育课能有更多的机会使自己得到锻炼、提高;能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富有朝气和活力,能以饱满的激情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而情绪稳定性也在体育活动中得以改善和加强。使广大学生通过这种活动参与方式和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来影响并促进实现自身的价值,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功能,可以通过体育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得以体现,通过体育教学树立学生的价值观念,提高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促进良好的心理状态。通过体育教学过程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寓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于体育之中,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升华品位,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第四篇: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中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其原因,从理论上阐释了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从体育运动对人的情绪调节、对陶冶情操、对人脑功能及不同的体育运动形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较系统地阐述了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在实际操作性上,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参考措施。

【英文摘要】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sychological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reason, it explains the positive role of sports to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From different sports form of mental health effects are described, including sports psychological health stimulative effect.And in operational, provide some practical reference measures.关键词 : 体育运动心理健康大学生

一、前言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包含三个因素,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心理健康对人生成就的重要性早已被人们认识,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和谐,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健全和协调一致,能适应社会并与社会同步。心理健康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引人关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能否成为人才和将来是否适应社会的重要衡量标准。大学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怨视的地位和影响力。科学研究证明,体育活

动对促进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是打开大学生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成因

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2002年中央电视台12月16日的报道,我国大学生患心理疾病已达到18.46%,而且还有上升趋势。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迫在眉睫。对学生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的心理品质大多存在明显的弱点,主要表现为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比较薄弱。因此,近年来 大学生由于心理障碍自残、自杀的事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学生在大学期间智能、性格等各种心理因素均发生一系列质的飞跃,并对其今后的大半生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舆论尤其是家庭往往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能力上,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加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程度不够,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造成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调整心态的能力较弱,遇到困难挫折易产生心理疾病。同时,我国的独生子女群体日益扩大,家长不全面的教育方式也会使学生的许多意志品质不能得到应有的锻炼。

三、科学的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1、体育锻炼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是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促使学生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2、体育锻炼能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促进认识能力的提高

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3、体育锻炼能培养良好坚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目的性、自觉性、自信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

4.体育运动可调节情绪,降低应激反应

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情绪状态,也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情绪几乎参与人的所有活动,对人的行为活动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而体育活动能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体育活动可以锻炼人意志,增强人的心理坚韧性。与习惯坐着的人相比,经常从事体育活动的人更少产生生理上的应激反应,如果有也能尽快地从中恢复过来,这说明体育运动在降低应激反应方面的功效。

四、高校应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

2、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3、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4、在体育教学中控制合理的运动负荷

5、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专题研究,以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并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发展。

6、在学校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帮助学生解决有关学习、生活、身体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学校可以不定期地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五、结论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是学校教育中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替代的。在体育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被称为“在育体中育心”。体育活动有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如果我们有计划、有意识地设计体育活动的情景,有目的地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那么体育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健康心理学》李虹

《浅谈体育健康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李俊

《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何海峰

第五篇: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前,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出一种病态

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趋于成熟,但还未达到完全成熟的水平,不论在情感和意志上都存在未成熟的一面。大学生病态的表现在于:(1)学习缺乏动力与竞争压力感;(2)人际关系不良;(3)专业兴趣低与考试应急;(4)恋爱受挫,单相思与孤独、空虚和压抑感等。产生这些弊病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关系比较密切的有早期教育与家庭教育问题、学习及环境的压力、专业及职业的选择矛盾、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恋爱中的矛盾、心理冲突与不良性格等。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大学生失去自我;信心丧失,意志减弱,孤独,消沉,难以面对和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严重者可导致自杀和犯罪。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是学校乃至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曾有文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评述,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示担忧。加强对大学生心理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当前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高度重视。2004年教育部做出决定,我国高校新生入学时要进行心理测试,并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这样做是为了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成才。

其实,体育锻炼不仅对大学生的生理上产生积极影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积极大于消极。

心理健康是躯体健康的基础。目前学术界对心理健康的定义说法不一,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提出了十条心理健康标准:

(1)有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估计;(3)生活目标、理想的确定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6)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7)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8)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展个性;(9)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大量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消除人的紧张情绪,发泄内心的冲动、烦闷和单调,提高人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有益的需要,磨炼人的性格和意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显著地放松人们紧张的精神状态,改善人的自我感觉,消除沮丧和失望情绪。这是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消除心理疾病的重要方法。体育锻炼是一种低消费支出、低风险和低副作用的有效改善心理健康的手段。体育锻炼对人们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下方面:

1、改善情绪状态

不良情绪是导致生理和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体育锻炼能直接给人们带来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控制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表明,一次30 分钟的跑步可以显著地改善张、困惑、焦虑、愤怒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长期有规律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情绪的改善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

2、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竞争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备素质之一。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强烈的情绪体验的活动,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坚强意志、获得奋发进取精神的有效手段。通过体育竞赛使学生增强自信,自我激励,争取不断地超越他人,超越自我,获得奋进向上的积极情绪体验,体育竞赛永远伴随着成功与失败,它可以增强学生承受挫折与失败、克服困难的能力以及培养不屈不挠的良好意志品质。体育竞赛有着严格的纪律与规则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规则进行比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自制力,帮助学生妥善控制自己的情绪。室外环境下进行体育锻炼,风吹日晒,尤其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参与者必须具备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还必须具有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健康体格,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最为可贵的品质,它能使人们在挫折中崛起。纵观古今中外,在事业上有成就者,大多是非常自信的。自信心是超越自我的内在动因,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基石。体育竞赛不仅是对手之间的体能、技能和智慧的较量,也是对每一个学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的考验。在取得体育比赛胜利之后,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种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正是这种体验,使学生产生自信心;即使比赛失败,在经过找差距、找方法、勤学苦练之后取得成功,获得的自信心还会更加坚定。

4、提高智能

长时间地进行脑力劳动后,进行体育锻炼有益于呼吸、血液循环和神经细胞兴奋与抑制的交替,更有助于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分析能力等心智能力的健康发展,并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5、正确对待挫折

体育锻炼中的挫折随处可见,只要比赛就会有输赢,有胜利就会有失败。挫折、失败并不都是坏事,它给人以打击,给人带来损失和痛苦,但也能促进思考和奋起,变得更坚强,它能打破主观唯心的认识和人们盲目追求完美的幻想,运动竞赛的失利、体育运动的失误往往给学生心理留下印记,产生情绪反应。然而挫折即已发生,应该勇敢面对它,适应它.摆脱挫折阴影的纠缠,在反复经历了体育锻炼中各种挫折的磨练后,心理承受力才会不断提高。只有正视现实,激发迎接挑战、战胜挫折的内在动力,才会摆脱危机,继续前进。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希望,是现代化建设的未来主力军,而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当代大学生成长及成材的重要保证。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改善心理环境、增强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是任何其它方式无法代替的。作为跨世纪的一代大学生,应自觉加强自身修养,充分发挥体育锻炼对自己身心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浅谈体育运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精选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