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电子政务论文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
编辑:梦醉花间 识别码:21-774101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29 00:37:51 来源:网络

第一篇:电子政务论文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

电子政务论文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

题目:我国电子政务的安 全问题及解决对策 系 别: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李 冰 2008 年 11 月 23 日 目录

一、我国电子政务不安全现象..........................................1二、我国电子政务不安全的原因分析....................................1 2.1、我国电子政务面临信息安全问题...............................1 2.2、公务员队伍素质问题.........................................2 2.3、我国电子政务立法存在的问题.................................3 2.4、思想观念问题...............................................5三、我国电子政务安全对策及解决办法..................................5 3.1、加强超前技术防范...........................................5 3.2、加快网络法制建设和增强执法力度.............................6 3.3、依法正确划分保密信息和确定密级.............................6 3.4、设“专官”负责网络系统的安全工作...........................7 3.5 发达国家经验借鉴.............................................7 3.5.1、美国的电子政务........................................7 3.5.2、加拿大的电子政务......................................7 3.5.3、英国的电子政务........................................8 3.5.4、法国的电子政务........................................8 3.5.5、日本的电子政务........................................8 3.5.6 经验、评价及借鉴:....................................9

四、总结............................................................9参考文献...........................................................10 【摘要】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使用计算机早已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了,但是真正把电子计算机时使用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却是没有实现的重要问题。而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很多人只是简单的把计算机当成打字机来使用,如果说当前的计算机等于高级打字机的话那么就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这种浪费同时也是很多人都在进行着的,怎么才能将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化的应用呢?这是人们在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网络的产生给了我们资源开发的另外一个出路,就拿无纸化办公来说吧!用计算机网络和数字签名和其他相关联技术融合在一起就可以减少纸张的应用,从而减少对于树木的砍伐,给予世界更多的蓝天。针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还借鉴了其他一些电子政务建设比较完善的国家经验。关键词:电子政务建设安全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the computer using a computer is already avery common thing but the real use of the computer into the important issuesof our daily lives it is unfulfilled.Daily work many people simply put thecomputer as a typewriter to use if the current computer is equal to the seniortypewriter then caused a great waste of resources such waste is also a lot ofpeople are doing withhow to limited resources to maximize the applicationThis is the people continue to explore and study the important issuesNetworkgeneration to another way out of our resource development Take thepaperless office Computer networks and the digital signature and otherassociated technologies together can reduce paper applications therebyreducing for the felling of trees giving the world more blue sky.The main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hinas e-government and the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but also learn from other e-government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a perfect state.Key words:e-government construction security countermeasures

一、我国电子政务不安全现象 电子政务,政务是根本,应用是方面,实效是关键,战略是前提,安全是最大的保障。它的安全不仅来自于外部,也来自与内部。包括网上黑客入侵和犯罪、网上病毒泛滥和蔓延、信息间谍的潜入和窃密、网络系统的脆弱和瘫痪、信息产品的失控;还有各种技术人员,机构出于各自的目的也可能对电子政务进行系统进行攻击。与传统政务不同,电子政务对信息技术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电子政务系统自身存在的漏洞和缺陷会对政务机关业务的开展和连续进行造成安全隐患,这些都应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有必要采取措施,应对这些挑战。

二、我国电子政务不安全的原因分析 2.1、我国电子政务面临信息安全问题 有调查表明,我国大部分的政务网站目前还没有设置防火墙。国家有关部门通过模拟攻击,对650个政务上网单位的信息安全工作进行了检查,发现其中80的网站没有安全措施,有的甚至被黑客攻击之后也不向有关部门报告。我们不清楚这些网站后面有多少政府部门内部办公系统和存储秘密信息的数据库相连,所以无法准确判断多少政务信息面临被泄露、修改、删除的危险,在黑客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这种现状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是个极大的威胁。总的来说,我国电子政务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政府信息网络安全存在隐患。网络非常脆弱,各种安全隐患普遍存在。掌握了一定的技术的人可以轻易获取网络服务器上的用户帐号信息和口令文件,并可进入系统修改、删除重要数据文件。一旦这些系统被非法侵入和破坏,将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全部瘫痪。二.是网络犯罪活动日益增多.近年来金融机构内部利用计算机犯罪案件大幅度上升在互联网上泄露国家秘密的案件屡有发生另外境内黑客攻击破坏网络的问题十分严重.他们通常采用非法侵入重要信息系统修改或破坏系统功能或数据等手段造成数据丢失或系统瘫有痪给国家造成重大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1 三.是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 组织管理不完善安全管理任务没有办法落实到人没有明确责权⑵ 管理规范未建立制度不完善⑶ 技术管理不到位大多数只考虑防火墙、防病毒等基本技术安全措施并没有提高到管理程度 ⑷ 日常管理存在很多漏洞计算机的日常使用信息保存、流转、归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2.2、公务员队伍素质问题 马克思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江泽民总书记要求党和政府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归结到一点:党和国家领导、管理、服务机构中的人个体(自身)必须成为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要素,这个机构才有领导力量和行政效益可言,只有人个体成为先进生产力要素,其组织才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电子政务是党和国家首脑机构及其职能部门通过计算机网络来进行的政务活动,其目的是转变职能,增强服务功能和政务活动的透明度,方便行政对象,提高行政效率。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是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电子政务实施的好坏,必然是通过人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而产生的,因此要求国家公务必须具备很强的计算机网络实用操作技术、网络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按照以上要求,目前我国公务员队伍素质整体上还不能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从学习环境方面来看,国家和各级政府行政学院未能发挥出应对时代发展所需的知识更新培训功能,尚未建立起有规模、上档次、务实有效的政务技术培训制度。已有的培训多数流于形式,所有公务员都拿到了初级计算机操作合格证,但大多数公务员仍然不会实际应用。从公务员自身来讲,很多人手工行政观念和习惯顽固,没有与时俱进的紧迫感和主动意识。有的公务员宁愿化很多时间吃喝玩乐,也不肯把自己的操作技术从打字水平向前推进一步。还有不少公务员直到如今仍不会键盘的基本操作,对电子政务的硬件和软件知识无知到可怕的程度。人自身不能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一员,即使拥有先进的生产资料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和创造效益。有的部门和单位购买了数万元甚至十数万元的信息科技产品,但使用效率极低,使用水准极差。如笔者调查的北京市坏不少单位,在三、四年前办公自动化一阵风刮起的时候,挤出十分有限的经费,购买了许多高档微机,但都一直被当作打字机用到淘汰,资源浪费是何等惊人。资源被浪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员工不是先进生产力;只要人不是先进生产力,那么再先进的 2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也将作废。政府公务员科学文化、工作业务和能力素质的提高,这本身也是入世对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挑战。政府行为中的公正、高效和规范等价值取向,必需公务员具备很强的法律、文化、业务知识和能力素质才能全面实现。面对市场经济和入世条件下电子政务的迅猛发展,我们每个公务员都应反身自问,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和学习生活中是否掌握了现代政务所需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是否充当了先进的管理生产力要素。国家人事部明文规定,国家公务员在“十五”期间要学习掌握一定的现代科技知识、世贸组织法律知识、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公务英语(有关部门)、普通话应用水平和创新能力等。一方面国家公务员应自觉自主的开展学习,另一方面,有关人事培训管理部门和政府行政学院应针对上述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系统培训计划,着力强化公务员个人素质,使其成为先进管理生产力的重要元素,有效地发挥政府组织的整体效能。2.3、我国电子政务立法存在的问题 一.是立法模式存在的问题:在国外,电子政务立法有统一立法与单行法相结合模式和分散模式。美国属于前者。2002年12月美国通过《电子政府法》,并与其他单行法配套,如《政府纸张消除法》等。而我国则属于后者。有关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分散在计算机法、信息法、互联网法等单行法中。分散立法的缺陷是其法律环境适用复杂,尤其我国特定的社会环境使分散立法的缺陷更加突出,因为在我国大多是部门立法,法律阶位低,缺少统一的原则和标准,冲突现象严重,导致电子政务的特征不明显,实施效果差。二.是电子政务标准立法亟待完善问题:虽然我国已制定了《电子政务标准》,但它只是一个标准框架,可操作性和检验性较差,全国各省市电子政务建设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各级政府信息化的起步时间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另一方面我国缺乏对电子政务建设标准的立法,在实践中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和传输协议。这就不容易互联互通,信息不能有效共享,形成“信息孤岛”现象,导致部门间协作性和安全可靠性较差,也不利于政府改进管理方式和提高行政效率。三.是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存在的问题 :从美国立法过程看,在其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先后制定了《阳光下的政府法》《信息自由法》《政府信息公开法》 3。而我国至今仍没有出台政府信息公开法,并且等,着力打造“阳光下的政府”早在1988年就通过以“凡不宣布公开的事项皆推定为保密”为原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这远远不能适应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务公开的要求。在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社会对政府信息的需求与政府信息的供给存在着巨大差距,政府掌握了80以上的信息,有很多信息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利益权衡上都应公开但未能公开3。政府信息公开没有成为一种制度,造成政府信息获取困难,侵犯了公民的知情权,浪费了信息资源,容易滋生腐败。四.是公民隐私权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 :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收集、储存和利用信息时,容易侵犯公民个人利益。政务公开要求政府职能部门将各自收集、储存及分析的信息公之于众,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这将导致大量个人信息被公开,容易侵犯公民隐私权。这是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公民隐私权保护的特有问题,而我国现行法律对什么是个人隐私、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尚无明确的规定。因此,如何加强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成为电子政务立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五.是立法滞后制约电子政务发展问题 :电子政务立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许多亟待法律规范的事项并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许多现有法律规范中的具体规定不适应电子政务发展需要,有的与电子政务发展相抵触,如对关乎电子政务根本性质定位的电子政府的法律地位问题,我国法律并没做出明确规定;对电子政务建设资金的来源、预算、使用以及监督等问题,也基本上没有法律的统一规定;涉及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政府信息公开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都需要修订和完善;有关网络安全、政府信息认证、加密以及公众知情权等方面的网络法律法规几乎是空白。六.是信息安全立法问题 :电子政务直接涉及到各级政府的核心政务,关乎党政部门乃至整个国家的利益,因此,保障政务信息安全成为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一些电子政务发达的国家陆续制定专门的关于电子政务安全的法律法规,如英国《官方信息保护法》等。我国虽已出台了一些与网络信息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电子政务在信息技术催化下快速发展,对信息内容安全性不断提出更高标准,而保障电子政务安全的专门法规迄今尚未制定,导致现有的法律法规难以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不断推进,政务信息暴露和泄密的机会日益增多,政府的网络安全隐患也令人担忧,主 4要表现在:一方面网络访问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易遭到病毒感染和“黑客”攻击;另一方面内部人员的蓄意破坏、越权处理公文、窃取国家机密等恶性事件频繁发生。这些隐患可能导致国家及政府形象受到损害,对国家安全也构成威胁。因此,保障信息安全成为我国电子政务立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4、思想观念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思想观念问题,突出地表现在服务观念和信息公开与共享观念两个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的“管制”观念根深蒂固。政府官员以“父母官”自居,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衙门作风严重。电子政务的发展首先要求政府部门从对社会进行管制到主动提供服务的观念转变。尽管近年来这种观念转变也在逐步地进行,但进展缓慢,远不适应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电子政务发挥作用的基础,是政府所掌握信息资源的公开、整合与共享。传统政府按照区域、级别、行业划分,各部门独成一体,各自为政,每一个公务人员、每个部门都掌握自己获取的信息,不同的单位甚至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之间都难以信息共享,更谈不上信息传递流畅无阻。政府信息神秘化、垄断化的情况非常严重,这就给电子政务的实施带来很大的阻力。

三、我国电子政务安全对策及解决办法 3.1、加强超前技术防范 网络信息窃取和犯罪者中多数是精通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士,他们能够洞悉计算机网络的漏洞,从而利用高技术手段突破网络系统的防护壁垒,实现其盗窃和犯罪目的,因此技术防范应是计算机信息系统最根本的安全防范措施.在操作系统软件方面,也许在未来若干年内,国内不大可能出现能够编制一流操作系统平台的超一流软件人才群体和企业组织,但也必须通过别的软件安全产品来解决安全问题。政府应当增加软件技术防范的必要投入,确保政府信息网络万无一失。在短时间内难以彻底解决好软件技术防范的情况下,将网络信息实行物理隔离是完全可行的。比如从发展的趋势看,每个县可建立一个政府门户网站,县以下的一级政府和政府部门则不宜再建网站,可将其信息主页放在县一级政府网站上。这样县一级政府网站就构成一个安全系统,有专业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和维护,外部信息进到这个安全系统,必须经过安全检查,再连接到本系统的各个局域网,5本系统内的各个局域网不能单独和外界的网络连接,这样本级政府的网络安全就有了保障。3.2、加快网络法制建设和增强执法力度 电子政务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及国家核心任务其安全关系到国家主权、国家的安全和公众利益所以电子政务安全实施保障必须以国家法规形式将其固化形成全国共同遵守的规约成为电子政务实施和运行的行为准则成为电子政务国际交往的重要依据为司法和执法者提供法律依据对违法犯罪者形成重 《刑法》在“危大威慑.对于破坏国家秘密的犯罪,国家法律已制定有专门条文。、、害国家安全罪”“防碍社会管理秩序罪”“渎职罪”和“军人违反职责罪”中规定了九种危害国家秘密犯罪的罪名,其中最重的是 和 “间谍罪” “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罪”,最高刑期为死刑,这说明国家从立法上对国家秘密的保护是有力的。关键是要严格执法,不要因为这样的犯罪活动是产生在计算机网络中和使用了新的犯罪工具而使执法受阻。从全球角度看,现在的问题是,网络犯罪是高技术犯罪,普遍存在惩罚不力的情况,如在美国,有的网络犯罪分子不仅不受到应有惩罚,相反还得到国家情,美国电子政务拥有自己完整的一报机构的重用。我们对此绝不能“如法炮制”套高技术平台,它可以利用“坏人”来打击它的“国家敌人”,而我们却不能。3.3、依法正确划分保密信息和确定密级 依法正确划分保密信息和确定密级是作好保密工作的前提。政府的保密信息主要有工作秘密和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是机关、单位内部不能向外公开的事项。国家秘密是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于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级别层次越低的政府部门,工作秘密的比重越大,级别层次越高的政府部门,国家秘密的比重越大。各级政府部门应按照《保密法》和《保密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和有关电子政务规章的规定,确定保密与非保密信息和划分保密信息的密级。然后按照保密制度的规定,不该上网的信息绝不上网,在信息输入关上解决保密问题。这是一项政治性、专业性和法治性很强的工作,必须由有关部门的高水平官员和文员来具体操作。6 3.4、设“专官”负责网络系统的安全工作 在我国政府部门中,在技术上实际控制网络的人都是低级职员,许多政府官员都是网络技术盲和网络法制盲,甚至有的领导至今还没有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也不过问网络问题,因此无权的人掌握网上大权,有权的人无力行使政府的网上权力,这是目前电子政务建设的一大安全隐患。所以建议政府可否从编制上考虑设置一个官职,类似于现代企业组织中的“首席知识官”“首席技术官”、或“技术执行官”之类的工作职能。这个“官”应该对政府的网上信息有巨大的影响和处置力,真正是由“官”来行使“网上政府”大权。或者是县级以上政府部门都成立信息安全小组,组长应由该级政府的正职领导担任。3.5 发达国家经验借鉴 3.5.1、美国的电子政务 美国于1994年制定了《政府资讯科技服务的远景》计划,从而推动了电子化政府的建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美国在推动跨部门的资源共享、实现无纸化办公的同时,把电子化政府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1 建立全国性、整合性的电子福利支付系统;2 发展全国整合性的网络接入和信息内容服务;3 发展全国性的执法以及公共安全咨询网络,保证执法体系的快速反应;4 共跨各级政府的纳税申报及交税处理系统;5 建立国际贸易资料系统;6 推动整个政府部门电子邮件系统。3.5.2、加拿大的电子政务 加拿大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目的是要建立高品质、低成本的信息网络,使每一个加拿大公民皆能公平享有就业、教育、投资、娱乐、医疗保健及社会福利信息的机会,并使加拿大成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使用者及服务提供者,以促进加拿大经济、社会及文化建设方面的发展。政府已经推动的应用项目包括:1)电子化的公共招投标系统;2 推动单一的商业注册登记号码;.

第二篇:电子政务论文

【摘 要】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在探索中。政府网站建设逐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初步形成,政务透明度进一步增强。笔者就是在此基础上,从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出发,提出电子政务工作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今后电子政务建设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电子政务 办公自动化 网站

一、引言

1993年底,为了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我国政府正式启动了“三金工程”,这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输送数据和信息。在1998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政府提出了政府上网的构想,并将1999年定为“政府上网年”,从而揭开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序幕,电子政务也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对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正确认识

我国政府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清醒意识到信息技术革命将会带给世界的巨大冲击和挑战,因而便开始在一些政府部门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实施一些最基础的政务活动,比如,管理档案、处理公文等活动。这便是所谓的OA(办公自动化)工程。

然而,随着信息产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电子政务绝非只是简单的政府上网、“三金工程”或办公自动化(OA)。它所需要的早已不是安装几台电脑(PC),连接打印机和扫描仪,处理文件和打印报表,甚至也不仅是建立门户网站,收发电子邮件,无纸化办公等。

现代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过程。它的建设是一个分步骤、分层次发展的系统工程,从建设基础网站、创办通讯窗口到开放性信息服务和大网络政府。

三、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程度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电子政务工作还显得不够完善,但是从某种程度而言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自2002年中办17号文发布以后,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已从部门办公自动化,开始走上了支撑部门职能业务的发展道路。《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和中办18号文发布以后,进一步推动了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的应用深化和整体发展。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中央级传输骨干网已经开通,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也投入运行,可承载中央和地方部门的部分政务业务,为进一步整合内、外网及专项网资源,实现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互连互通和政务业务系统的协同互动奠定了基础;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已开通运行,各级政府网站基本建立,为党和政府有效联系群众服务人民建立了新的桥梁和纽带。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已经覆盖了税务、海关、农业、银行、公安和社会保障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为政务部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电子政务治国理政和服务于民的架构已具雏形。

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可以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和有益经验,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自身发展的不足,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资源利用率不高,重建设、轻应用

在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普遍偏重硬件资源的投入,软件投入在整体投入中的比例普遍低于30%,硬件投入中,片面追求高性能配置,形成的资源能力远远超过实际应用的需要。一些网络资源的当前利用率不足5%,个别项目的存储资源可支撑10年的业务增长需求。电子政务应用方面,主要侧重于内部事务处理和自我服务,支撑政府决策和面向公众服务的信息化能力亟待提高。已建电子政务工程中,面向公众服务的业务应用功能不到3%;面向决策支持的业务应用功能不到8%。电子政务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普惠公众的效能尚未充分显现出来。

目前,我国的政府上网工程虽呈轰轰烈烈之势,但其中许多已建成的政府网站表现出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极易导致短期效应的弊端。一些地区和部门为了赶时、出政绩,仓促地建立网站、注册域名、买进硬件设备、配备相关软件,但热闹过一阵子之后,许多事便无人问津。这不仅有悖于国家建立电子政务的初衷,而且容易造成人、财、物等资源的极大浪费。政府网站的建设不是要给上级领导和普通百姓“作秀”,而是要在网络上真正建设一个信息丰富、内容实用、服务快捷、互动性强的电子政府。这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情,而是需要循序渐进、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

(二)地区发展不平衡

一些落后地区在建立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会遇到比其他地区更多、更复杂的困难。首先是资金投入不足:建立电子政务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这笔钱对发达地区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而落后地区多为吃饭财政,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常常是捉襟见肘。对他们来说,如何解决在电子政务上的投资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其次是技术条件落后:由于教育水平和经济能力的限制,落后地区的电脑普及率和上网率低得令人惊奇,有相当多的人根本没有能力或没有机会去认识和享受现代科技带给他们的生活变化,电子政务缺少社会利用的基础条件;再者是行政基础薄弱:建立电子政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政府的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都应具备一定的基础性条件,否则,没有科学化的管理和规范化的操作,政府e化就是在沙滩上盖高楼。

(三)部门协作能力不强

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不强,各部门丰富的专业信息资源还没有形成共享机制。跨部门业务协同亟待从国家层面予以梳理和完善,支撑业务协同的技术条件尚需在各部门的工程中予以落实。电子政务系统对已建公共资源的使用还不充分。中央部委90多个专网的业务,目前仅有3个部门的6项应用迁移到电子政务外网平台,规范和指导电子政务建设的国家标准,还没有得到广泛采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子政务的互连互通和整体发展。

(四)电子政务信息更新不及时

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目前还处于比较初级的层次,政府网站无论是在信息的完整性和实用性方面,还是在沟通的及时性和公开性方面都还离公众的期望有很大差距,普遍存在资料缺少价值、不能及时更新、内容平淡重复、实用信息缺少、网页质量不高等缺陷。一些政府网站仅仅满足于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从纸上搬到网上,除了这些红头文件之类的政府公文,看不到其他什么像样的信息,而且多偏重介绍和宣传的静态功能,忽视政务信息的动态特征,缺乏与用户进行沟通的有效手段。

第三篇:电子政务论文

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当前政府管理模式的冲突分析 电子政务更多的不是电子问题,而是政务问题。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是运用信息以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得公众摆脱现有的层层关卡以及书面审核工作的方式。电子政务不是简单的“现有政务”加“信息技术”,而是一种新的政府管理形态。电子政务本身就是政府管理变革的产物,它的运用使其与当前政府管理模式发生很多冲突。电子政务的发展对政府管理模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电子政务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行为方式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首

先,电子政务给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行为方式带来变化:基础能力的延伸与加强;开阔视野、提高判断力、分析力和解决力;节约时间和精力;思想观念更新,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全面发展。其次,电子政务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素质能力有了更高的新要求:电子政务提高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在思想道德、知识技能、公众回应、领导者专业化等能力的要求

二. 电子政务对政府决策方面的要求有了很大提高。首先,电子政务更

加要求政府的决策目标要维护公众利益、令公众满意;其次,电子政务削弱甚至取消了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严格分界;最后,电子政务要求政务人员改善自己的“有限理性”,即要求政府决策者广泛了解所需信息,避免盲目决策,从而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 电子政务要求政府部门改进当前的行政方法。电子政务要求改善现

有的行政方法的信息基础及信息通信手段,要求创立全新的行政方法和行政措施。

四. 电子政务对行政组织的管理和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政务的应用。要求中间管理层缩减,从而增宽了管理幅度。另外,电子政务还要求政府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行政组织的绩效。

电子政务运营,是政府管理领域的一场革命。电子政务运营,需要树立民主理念、法治理念、公平理念、科学理念、责任理念、服务理念、效能理念、系统理念、创新理念及安全理念等。而这些理念本身就对现有政府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具体表现在其对现有行政环境、现有行政职能、现有行政组织和现有行政人员的挑战:

首先,对现有行政环境的挑战。行政环境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部分指的是指的是如各种办公设备、工具的物质条件,软件部分指的是思想观念、制度方法等。随着电子政务的推行,政府通过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设备的应用实现办公自动化,使得政府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先进的设备完成与公众的对话交流,完成政府采购与招标,以及征税、信息发布、福利支付、民意调查等程序非常复杂的政府行为。这时政府工作人员面对的主要是计算机等信息工具,进行的是一种数字程序的工作,无纸化办公成为客观现实。这是与现有行政环境有着天壤之别的。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于现有行政环境的挑战,最大的地方还是它对人的思想观念的影响。网络的出现使得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经营方式、政治行为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政府工作人员想要很好地运用电子政务,必须先改变现有观念。而从民众角度来看,转变思想观念意味着要从原来政治生活中的狭隘被动

者、顺从者向主动的参与者转变,公民可以在家中通过互联网参与政治决策。

其次,对现有行政职能的挑战。电子政务所依托的网络平台传递着大量的信息,而信息对于政府管理具有决定性意义。政府通过互联网收集到的信息无疑将成为政府思考、判断、决策的重要参考来源之一。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网络更及时地将出台的政策、法令、对某一公务的执行情况、对各级人大代表的提案的审核情况等传达给下级和广大公众。这样使得民众与政府可以直接联系,将政府与民众的距离拉近了,政府的行政职能能够得到更有效地发挥。电子政务促进了政府的政务公开,加强了群众对政府的监督,同时也加快了依法行政的步伐。互联网成为政府机构公开政务处理的过程与结果,接受群众的监督以及依法行政提供了一个方便、有效、快捷的途径。政府在网上开辟空间,维护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公众的政治参与将不再仅限于投票,公民通过网络就可以更多地了解政府在做什么、怎么做,而且能够及时地对政府的行为表达自己的看法,参与到政府的决策中来。

再次,对现有行政组织的挑战。电子政务是对现有行政组织结构的否定。信息化的发展对旧的政府模式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因为科层制的行政组织结构是适应大工业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而当人们进入信息社会,电子政务的出现,就是科层制不适应信息社会政府结构的内在要求。电子政务运用后,现有行政组织中金字塔的权力结构将被扁平的权力结构取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交流使得政府内部的信息传递方式由阶梯形变成了水平形。在未来多元化社会里,权力不可能还集中在一两个人手里,由国家向社会授权、分权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政府要通过发扬参与民主的方式将一些服务和管理的权限下放给社会的基本单位。电子政务对行政组织的另一挑战,就是政府组织将由繁到简,机构可实现精简、高效。在电子政务环境下,中层的信息传递者会逐渐消失,无需采用现有的层层传递的方式了。节省下来的行政人员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充实到政府其他部门中,也可以将他们推向社会,引导他们另找发展机会。

最后是对现有行政人员的挑战。电子政务要求作为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人员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当今信息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极为迅速,行政人员作为政府形象的代表着、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着,要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必须适应变化中的行政环境,这就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电子政务条件下,要求政府工作人员要善于创造性学习,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行政人员应当努力成为通才,不仅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更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特别是终身学习的能力。

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的管理呈现出知识化、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全球化、集成化、敏捷化、科学化、规范化以及人本化等特征。这样,电子政务的运用促进和引发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电子政务所依托的是信息技术,同样是第一生产力,它在电子政务领域中的发展,必然要涉及生产关系的变革和上层建筑的完善等问题。加之在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管理所依赖的主要资源已经革命性地从物质资源转向了信息资源,因此,主观和客观上的诸多因素都要求政府管理模式作出适时的转变,要求政府在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从目前发展看,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变革的结合主要体现在:应用信息技术改变现有的层级化的公共组织架构,建立网络型组织;改变政府的运作流程,建立一个无缝隙的政府(seamless government),即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得到服务的政府;

改变政府的职能,建立导航型政府;改变政府治理结构,从国家单独治理转变为国家与社会的共同治理;实现政府治理观念的革新,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政府。做到这些,主要需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一. 政府权力体系的再构建。网络时代的基本政治面貌是这样的,原有的金字塔式的权力模型被打破,平面化的权力结构将取而代之。它将是公民获得更多的权力,以往由政府独享的权力将部分甚至全部下放至公民个人或公民结合体,他们的参政基础是拥有知识、信息以及向集权挑战的网络技术,他们的参政方式之一就是上网。总之,未来行政活动必须必须吸收新的角色参与,而司法活动受到全面监督,政治或变成人人可以直接参与的事情,直接民主或自治的程度与范围将加深变广,政治体制将日趋完善。

二. 政府组织结构的更新。电子政务条件下,区别于科层制政府的政府组

织形态能提供最通畅的信息流动渠道,使政府可以借助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功能效用,这将引起结构精简与合理化改组的后续效应。

三. 政府管理方式的改变。电子政务下,政府管理将由集中威权方式走向

分权民主方式。集中威权方式信息系统包括许多环节,容易发生错误和失真,电子政务的工作方式正体现了一种分权与民主的特质,它能捍卫效率与理性,是信息化潮流下有效的政府形态之一。

四. 建立健全行政法制体系。电子政务在行政组织中的应用,需要健全的行政法律体系,使电子政务的建设和运用实现规范化,如电子签名需要合法化、电子邮件的法律效力等。电子政务法律的建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五. 加大信息资源的公开力度、增强行政决策的透明度。与当前政府集权、部分部门控制信息资源相比,电子政务要求从制度上打破信息资源的垄断,并将公众与政府部门实现资源共享上升到制度层次。

第四篇:电子政务论文

电子政务在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省管县”体制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改革必然要求对传统的行政方式进行改革,而电子政务正好适时地适应了这一要求,电子政务的高效性、及时性等优势能充分实现“省管县”体制改革的目的,如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等。更重要的是,电子政务在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电子政务是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的有效手段,有助于管理者观念的转变,有助于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是实现政府权力制衡的外在动力,是现代网络技术与行政监督手段的相互结合。电子政务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便捷工具,提高政令推行的时效性,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电子政务

“省管县”体制改革

远程管理

一、省管县体制改革的目的

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是基于落后的交通通讯技术状况,而新技术促成了新的行政管理方式的出现,“省管县”体制改革正适应了新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性要求,这是因为网络突破了传统政府按区域、级别、行业划分相互之间信息的限制,不存在各部门独自一体,各自为政的现象,大量行政管理的日常事务都通过设定好的程序进行。电子政务要求在互联网上实施大量的决策,并将部分权限下放给团体和个人,网络要求政府在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工作思路等管理方面要有新的变化,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电子政务的发展,要

求在行政管理方式上要进行根本性改变,客观上它也增强了现代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扩大了省一级政府的有效管理幅度,为地方政府体制结构减少层级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省管县体制的目的在于减少管理层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重点是界定各自权限,加强县级绩效考核,提高省级调控能力。

二、电子政务较之传统政务的优点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相比有显著区别,包括:办公手段不同,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交换的网络化是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最显著区别;行政业务流程不同,实现行政业务流程的集约化、标准化和高效化是电子政务的核心;与公众沟通方式不同,直接与公众沟通是实施电子政务的目的之一,也是与传统政务的重要区别。传统政务,遵循政务边际成本递增法则。社会化任务越重,管理范围越大,相应的管理成本越高。电子政务是一场划时代的变革,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工作能力; 第二,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进一步发扬民主;第三,优化信息资源配置,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第四,借助信息技术,降低管理和服务成本;第五,强调“以顾客为中心”的政府服务。

三、电子政务在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传统的政府管理,大多采用开会研究、层层上报的工作方式,电子政务可通过电子邮件交换等方式,克服文山会海等现象,节约人力、财力。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资源的聚集库和开发中心,电子政务系统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经过筛选、分类、整理和归纳,可转换成为

政府工作的参考依据。经过整合的信息,有助于资源共享,便于社会和企业利用,增强政府的指导和服务功能,发挥信息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电子政务对于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共资源的共享、提高社会资源的运作效率等方面也不无裨益。

(一)电子政务是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的有效手段 首先,电子政务促进管理者观念更新,目前,网络环境下电子政务的推行,使我国政府部门的管理观念发生根本变化。像所有的改革一样,电子政务要求改变官员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改变部门之间、政府与商界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分享方式。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公众参与的成本大为降低,政府与企业、公众的互动沟通更加方便,这诱发了政府组织模式的变化,出现了网络模式的发展趋势。从这一角度看,电子政务要以服务为中心,以公众的需求为导向,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政府改革进程。依据这个,无论是省一级的政府管理人员还是县一级的政府管理人员,都需要更新观念,善于运用现代手段进行决策和管理。

其次,电子政务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助推器,政府工作千头万绪,但最根本的有两项:一是推行政令,二是为社会公众服务。但是,长期以来,我们过多地偏重第一项职能,而忽视了第二项职能,使服务变成了口号。发展电子政务,可有效地增强政府的公仆意识,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省管县”要求政府在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工作思路等管理方面要有新的变化,并且重要的是放权是“省管县”的直接目的,而促进地方发展才是其最终目的,这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一

个扩权过程,同时也是对新的管理方式的尝试接受过程,在改革过程中,具体选用怎样的新方式,无疑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但是电子政务的出现和发展,为地方政府,尤其是省和县之间的沟通和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而且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互联网,必然会成为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省管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省政府对权力的下放持怀疑的态度,担心县一级政府拥有的权力过大,过于集中,另外一方面,省一级政府也对县一级政府进行远程监控没有十足的把握,电子政务的优点就在于,及时、快速地监督和指导县一级的政府工作。可以有效地克服省一级政府各方面的顾虑。

再次,电子政务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实现传统政务到电子政务的转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未来政府的理想目标是:作为电子化的服务型政府,应该成为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心,形成所有资源的无缝集成、零成本运行、个性化服务和即时反应的管理体系。最主要的是政府职能要做相应的转变,要公开公共信息,尽量公开。“省管县”在地域上不同于传统的市管县,远程是其最大的特征,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既然是远程,那么服务型政府,尤其是省一级政府如何服务县一级政府,或者服务基层大众的问题则必然浮出水面,在电子政务背景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同样可以借助于电子政务解决远程服务的问题。

(二)电子政务是实现政府权力制衡的外在动力

电子政务的发展为政府强化民主监督机制提供条件,电子政务的

一个重要作用是它的开放性可以有效的抑制在传统政务中容易滋生的腐败和徇私现象,推动廉洁政府建设。“省管县”体制改革中,由于基层地方政府的权力较之以前会更大,因此有效的监督是必须的。政务公开是强化民主监督机制,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基础。实行政务公开,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特征。一方面,公众日益要求政府提供更快捷、方便和自主的服务,渴望通过信息的政府获取更多的行政信息,提高政府行政工作的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当代政府致力于行政改革和实现其自身信息化改造的共同作用下,政府只有实行政务公开,调整和转变自身的职能,才能顺应社会的呼唤,满足公众的需求。另一方面,利用电子政务的方式,也能实现上级政府(省一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县一级政府)的有效监督。政务公开的过程实质上是权力的行使接受监督的过程。电子政务的发展,为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强化行政机关自律机制提供了有利条件和保障。依法行政是电子政务对政府行政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行政管理的根本原则,其第一要义就是政府本身要自觉守法。电子政务的开放性和行政流程的“可视”性,使政府行政活动始终置于政府内部及公众的监督之下,促使行政机关必须改变原有的监控模式,进一步强化自律式的管理机制。电子政务状态下,政府行政流程及行政结果都处于可视状态,某一环节出现违规操作,会立即受到政府内外的监督,电子政务系统内部亦会自动警示。这样,不仅减少行政机关在传统公文形式下滋长的衙门作风,而且促使行政机关自觉地实行对其行使权力的制约,限制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随意性,促进其

依法行政。

(三)电子政务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便捷工具

电子政务是传递政令的千里马,长期以来,政府政令的传递速度慢,现实情况和问题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反馈回来,应变能力较差。电子政务可通过网络传递,提高政令推行的时效性,提高工作效率。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而且每个省的具体情况也有所差异,省一级政府可能要统筹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县的发展,如果依然利用传统的政务方式来实现统筹管理的目标,必然影响工作效率,电子政务的快捷性、及时性都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性,利用互联网先进的技术优势,实现快捷的远程管理则成为可能。政策的传递无需模式化的审批过程,有效保证了政令的时效性,同时也能及时有效地对每一项政策进行反馈,远程管理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不足,不但是现场情况的传达问题,而且存在解决策略的下达问题,采用电子政务,能有效提高各级政府的应变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李永刚“.电子化政府”的理念与现实[J].中国行政管理.1999(1)【2】王彦东、刘飞.电子政务视角下我国地方政府管理创新[J].党政建设.2006(7)

【3】贺志军.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管理模式的构建[J].求索.2007(5)【4】包海燕.电子政务与政府创新的互动关系[J].领导理论与实践.2006(4)

【5】北京行政学院编写组.电子政务概论.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操世元、姚莉.“省管县”体制改革:动因、障碍与对策[J].改革研究.2008(9)

第五篇:电子政务期末论文

中国人大网分析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

摘要:中国人大网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舆论媒介。自开通以来,中国人大网一直坚持其宗旨,积极发挥舆论导向、信息发布、服务平台和联系渠道功能。网站原设的多个栏目加上改版后增设的互动功能,强化了其在信息发布、提供交流和服务平台等方面的作用,更好地为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服务。但是,政府网站所依托的电子政务系统本身存在着缺陷,这会对政府机关业务的开展和连续进行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应当引起足够的警惕,积极采取措施以应对这些挑战。

关键字:中国人大网;专题栏目;安全问题;网站缺陷

一、引言

在电子政务迅速发展的今天,建立高效政府网上办事机制,增强政府行政事务的公开化、透明化,从而吸引群众参与政府的管理决策显得尤为重要。在众多网友对中国政府网站的评论中,中国人大网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以下内容是我对中国人大网作的分析报告,希望政府网站在各方面都能做到科学实用,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中国人大网概况

(一)网站简介

中国人大网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的全国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舆论媒介,也是其与人大代表、地方各级人大和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重要渠道。

中国人大网自2005年2月正式开通以来,先后设立了“充分发挥全国人大代表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围绕‘三农’问题开展监督工作”等专题,受到许多代表和网民的肯定。作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网络世界的重要“窗口”,中国人大网尤其注意就一些热点话题与网民互动,比如开设物权法草案征求意见窗口,就全国人大常委会个税减除费用标准听证会征集公众报名,对新闻发布会、听证会和常委会会议重要报告及法律草案说明进行网上图文直播等,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人大网的宗旨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宣传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拓宽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地方各级人大、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渠道,帮助全国人大代表开展工作,增强全国人大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人大工作的开展。中国人大网将积极发挥舆论导向功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大力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深入报道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

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使网站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阵地。中国人大网将积极发挥信息发布功能。全面报道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工作和活动、地方人大的重要动态,即时发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的法律、决议决定、任免名单,系统介绍人大代表的构成、履职和活动情况等,使网站成为人民群众了解人大工作的重要窗口。中国人大网将积极发挥服务平台功能。依托全国人大独有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携手强大的专家学者和人大工作者队伍,全面介绍新法诠释、法律问答、常委会专题讲座、人大历史资料、现行法律法规文本等,积极提供最新的人大信息、权威的法制资讯和多方面的法律服务,使网站成为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的便利平台。中国人大网将积极发挥联系渠道功能。通过设立链接、电子信箱等,为全国人大代表开展工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联系代表和地方各级人大更好地进行信息交流等提供支持,使网站成为工作沟通和信息交流的快捷渠道。

(二)网站主要功能板块

在2010年中国优秀政府网站推荐及综合影响力评估活动中,中国人大网荣获2010中国互联网重大贡献奖。其中,“法律草案征求意见”栏目被评为2010中央国家机关网站特色栏目,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和谐社会、包容性社会的特点,能够结合行业指引规范、社会发展趋势,在技术实现、内容提供和服务方式等方面有特色,具备领先性、示范性和引导性。同时,该栏目也体现了我国始终坚持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人民路线;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执政基础;始终坚持国际共赢,和平发展的国家战略;始终坚持建设服务型政府、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治国方针;始终坚持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行为规范,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始终坚持实现包容性增长,建立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始终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信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先性、示范性和引导性。

为了充分发挥中国人大网在信息发布、提供交流和服务平台等方面的作用,中国人大网进行了全面改版。这次改版增加了“代表服务之窗”“人大培训课堂”“网上直播”“网上调查”等栏目;此外还新设置了英文主页,包括新闻、委员长主页、人大机构、人事任免、人大知识、法律数据库等栏目,加强了与网民间的互动。

中国人大网的具体栏目内容如下表所示:

三、电子政务面临的安全问题

“政府信息化”通称为电子政务网络,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来实现政府、企业、个人之间的沟通,处理一部分政务工作。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电子政务网站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推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提高政府服务水平,而且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增强国家竟争力、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重大战略措施。在我国电子政务的几个指导性文件中,都明确提出了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两个网络组成。但由于与国际互联网之间通过一定的网络安全设备逻辑隔离.随着电子政务应用的不断发展,需要打开越来越多的网络设备端口,从而降低了安全性,让越来越多的政务部门不敢用其承载业务流程和信息处理。

有调查表明,我国大部分的政务网站目前还没有设置防火墙。国家有关部门通过模拟攻击,对650个政务上网单位的信息安全工作进行了检查,发现其中80%的网站没有安全措施,有的甚至被黑客攻击之后也不向有关部门报告。我们不清楚这些网站后面有多少政府部门内部办公系统和存储秘密信息的数据库相连,所以无法准确判断多少政务信息面临被泄露、修改、删除的危险,在黑客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这种现状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是个极大的威胁。总的来说,我国电子政务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政府信息网络安全存在隐患。网络非常脆弱,掌握了一定技术的人可以轻易获取网络服务器上的用户帐号信息和口令文件,进入系统修改、删除重要数据文件。

二、网络犯罪活动日益增多。近年来,金融机构内部利用计算机犯罪案件大幅度上升,在互联网上泄露国家秘密的案件屡有发生。另外,境内黑客攻击破坏网络的问题十分严重,他们通常采用非法侵入重要信息系统,修改或破坏系统功能或数据等手段,造成数据丢失或系统瘫痪,给国家造成重大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

三、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 组织管理不完善,安全管理任务没有办法落实到人,没有明确责权;⑵ 管理规范未建立,制度不完善;⑶ 技术管理不到位,大多数只考虑防火墙、防病毒等基本技术安全措施,并没有提高到管理程度; ⑷ 日常管理存在很多漏洞,计算机的日常使用,信息保存、流转、归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

四、政府网站的缺陷

这几年政府上网成为潮流,但一些政府建立网站,不是为了建立高效的办事机制,增强政府行政事务的公开化、透明化从而吸引群众参与政府的管理决策,而纯粹是为了装点门面,形同虚设。根据网上的民意调查,中国政府网站存在的缺陷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中心”痕迹严重,设置提供服务项目多从政府角度出发而忽视了用户的需求 “用户中心”意识没有建立。

2.政务公开内容狭窄,多集中在一些基本的政务信息,真正需要公开的内容公开不够。

3.需求意识薄弱,用户针对性不强,网站服务不实用。一些政府网站服务建设没有贯彻需求导向的精神,尽管很多网站服务项目规划的较为全面,但多数好比“花瓶”,缺乏实用性。加之服务分类不科学,服务内容的用户针对性不强,使得用户寻找网上服务困难。

4.栏目设置复杂,页面布局不科学,用户使用不方便。

眼下,中国已加入了WTO,加强政府网络建设更是迫在眉睫,而这项伟大工程的推进,不能仅依靠上级政府的行政命令,更多的是要转变当前的思想观念,建立公开、透明、民主的行政体制,从根本上打好内功。

四、结束语

虽然我国电子政务现今正处于发展阶段,但中国人大网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其宗旨,在实现舆论导向、信息发布、服务平台和联系渠道等功能的基础上,针对网站寻在的缺陷进行了改版,增加了与网民的互动板块,很好地保障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但电子政务本身存在技术与安全方面的隐患,因此中国人大网在今后的运营中应当与时俱进,在探索中逐步完善和创新,增强实用性、科学性,更好地为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服务。

参考文献:

1、侍柱著,政务网中的安全缺陷及对策,《硅谷》,2008年第10期

2、王长胜、许晓平,《电子政务蓝皮书: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06-013、中国人大网,网站地图,http:///

电子政务论文关于电子政务的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