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工程版 政治学概论笔记(完整版)
政治学概论笔记
导论
第一节 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政治的涵义:
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2.政治是以一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政治学以社会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作为其研究对象。2.政治学的研究领域:(1)政治学理论与方法(2)中国政治与政治制度(3)比较政治与政治制度(4)行政管理(5)公共政策
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 2.阶级分析方法
3.经济–政治分析方法 4.矛盾分析方法 5.调查研究方法 6.综合交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阶级与国家 第二节 国家的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
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 第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第三,国家的作用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第三节 国家的职能
一、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
内部职能主要是实行社会控制,以维护政治经济秩序和稳定;外部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1.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意志,综合作用各种手段并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
2.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第二章 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第一节 国家权力
一、国家权力的涵义
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管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实施的权力。
二、国家权力的特征: 1.主权性 2.强制性 3.普遍性
三、国家权力的结构
1.国家功能性权力通常分为三个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2.国家层级性权力是国家在不同行政层级上的配置权力,主要中央与地方层级上的配置权力。
第二节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1.政体的涵义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实现阶级统治所采用的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组织国家政权机关的形式。2.政体与国体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3.政体的选择
(1)影响政体的因素:国体,社会政治力量的要求,具体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民族构成,民族习惯,民族心理,国际环境(2)政体选择多样性(3)~~~~~自主性
(4)~~灵活性和变异性
二、不同类型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一)剥削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1.君主制
君主制是指由一名君主实际上或名义上掌握最高国家权力的政体类型。世袭制 2.共和制
总体特征: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1.公社制 2.苏维埃制
3.人民代表大会制 第三节 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涵义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为了处理中央与地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对国家权力进行的划分与配置。
二、国家结构形式的基本类型 1.单一制
是将国土按地域划分成若干行政单位、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2.复合制
其一般特征室友由若干个国家或地区作为成员单位通过协议组成联合体。
(1)联邦制。由若干具有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州,邦,省)通过制定并遵守统一的联邦宪法而形成的具有单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
(2)邦联制。是由若干独立的主权国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通过缔结条约分享部分国家主权而形成的松散的国家联合形式。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国家机构的涵义与构成
一、国家机构的涵义
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履行国家职能,行使国家权力,按照一定原则组建的国家机关体系的总和。国家机构基本特点:(1)阶级性(2)社会性(3)实体性(4)职权性
二、国家机构的构成 1.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是国家的机构职位(首脑)2.立法机关
立法机关是行使立法权,制定、修改、中止和废除法律的国家机关。3.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是指执行立法机关制定和通过的法律和法案,并且管理政治与社会事务及各行政职能部门机关事务的组织机关
4.司法机关是指行使司法权的机关。第二节西方国家的国家机构
一、西方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
三权彼此平行分立,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独立掌握和行使 第四章 政治民主
第一节 政治民主的涵义
一、政治民主的概念
广义:泛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实行按照多数人的意志进行决定的社会活动机制。狭义:即政治民主,主要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层面的民主。
二、政治民主的基本特征 1.民主是一种政治上层建筑 2.民主具有阶级性
3.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 4.民主是普通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第二节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
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第一,议会制度。议会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的核心机构和主要制度标志,它一般由通过选举产生并具有一定任期的议员组成,被视为民意的代表机构。第二,选举制度。选举制度又称竞争性选举,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机制之一。第三,政党制度。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另一重要实现机制,是西方民主制度不可或缺的要素。具体原因:
一是工人运动及各种社会运动的推动。二是社会主义的压力和和影响。三是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
三、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专政,是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的民主,是对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专政。局限性:
第一,私人资本和权势集团控制公共权力。
第二,促成政治短期行为,不利于社会长远发展。第三,高额成本,社会负担沉重。第五章 政党和政党制度 第一节 政党的涵义和作用
二、政党的涵义和特征
政党的定义: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成员所组成,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和政策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参与、取得和维护政权而展开政治活动的政治组织。基本特征:
第一,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第二,政党是由阶级、阶层以及其他重要社会集团中政治上最积极、最活跃的一部分人所组成。
第三,政党有自己的组织个纪律。第四,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 第五,政党与政权联系紧密
三、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第一,争取、团结和影响群众。第二,集中阶级的意志 第三,培养政治骨干
第四,掌握、行使或影响国家权力。第二节 政党制度
二、政党制度的主要类型(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类型 1.两党制
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两个主要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而轮流执掌政权的一种政党制度。英国
第一,两党活动围绕下议院选举展开。第二,两党采取集中制原则。美国
第一,两党竞争主要表现在总统竞选上。第二,两党组织结构松散。
第三,两党制以单人选区多数制为基础。新变化:第一,政党存在的社会基础趋向一致 第二,立法与政策主张趋同 2.多党制
就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多党并立,由在竞选中获胜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执政的政党制度。三类:
第一,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第二,多元并存的多党制。第三,一党独大的多党制。3.一党制
是指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合法政党的政党制度。(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共产党单独执政 第六章 政治参与 第一节 政治参与概述
一、政治参与的涵义和特征
政治参与定义为:政治参与是指公民、社会团体和组织及政党参加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等行为。基本特征:
第一,政治参与的主体是公民、社会团体和组织及政党。
第二,政治参与的内容与范围涉及公共政策(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公共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务的管理)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
第三,政治参与主要指实际行为,而不包括政治心理、态度、认知等主观因素。
二、政治参与的类型 1.个别参与和组织参与
2.主动参与和被动参(动员参与)3.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
三、政治参与的作用
第一,促进公民政治素养的提高。第二,推进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第三,监督政治系统的运转
消极影响:骚乱,极端和盲目的参与,会大大削弱政府权威。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政治参与
一、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形式 1.投票表决 2.政治选举 3.合作行动 又称社团活动 4.个别接触
又称个人接触、政治接触或主动接触,是指公民出于个人原因,主动接触政府官员或其他公职人员,表达政治意愿,进而试图影响决策的行为。
二、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特征与实质 1.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特征
(1)以资本实力为基础,表现出实质上的不平等(2)利益取向的狭隘性
(3)政治参与以公民个人行动为主要形式(4)政治参与的效果或影响力相当有限 2.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实质
它仍然只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前提下的政治参与。第七章 政治文化
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涵义与功能
一、文化与政治学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所创造的不同于自在自然和自身生物本能的东西,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三中基本形态。
狭义的文化就是观念文化,其中既包括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我自发形态的文化,也包括科学、艺术、哲学等自觉形态的文化。2.政治文化的概念
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会形成关于政治生活的风俗习惯、政治情感、政治态度等自发的政治心理和自觉反映政治实践和政治关系的系统的政治意识。就是政治文化(1)主体是一定社会成员
(2)政治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以社会生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基础和以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上层建筑。(3)长期积累
(4)政治文化是由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政治思想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3.政治文化研究的内容
第一,对政治文化传统的研究 第二,对现实政治思想的研究。第三,对公民政治态度的研究。第四,政治文化比较研究。
第五,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关系的研究。
二、政治文化的特征
第一,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二,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第三,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四、政治文化的功能
第一,塑造和影响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第二,影响社会政治制度的创制、发展和变迁。第三,影响政治发展的道路和进程。第二节 政治社会化
一、政治社会化的涵义
政治社会化则是指人从“自然人”“社会人”转变为“政治人”的过程,即人通过学习和参与社会政治活动获得有关政治的知识和规范,认识自己的政治角色、地位和责任,形成个人独特的政治人格与行为特征的过程。
二、政治社会化的过程 1.儿童时期的政治社会化
指人从出生到获得公民资格的时期,以家庭学校为途径,以直观、感性、形象的政治事务为学习对象,模仿学习2.青年时期的~ 人从获得公民资格到成年的阶段。学习政治思想,政治规范,形成政治人格。理论学习实践。3.成年期的政治社会化
成年期是人的生理和心理成熟期。社会实践活动,技能,完善政治人格。
三、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大众传媒、政治实践 第八章 政治发展
第一节 政治发展的涵义与理论
一、政治发展的涵义 政治发展,是指国家政权体系在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互作用中进行的,以完善和巩固国家政权为核心,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的政治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
第一,经济社会发展决定政治发展。第二,政治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第三,政治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第四,阶级斗争对政治发展有重要影响。
第五,民主建设是政治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六,社会–历史–文化等条件影响政治发展的方式与途径。第二节 政治发展的动力与途径
一、政治发展的动力
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植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之中,政治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第一,人类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追求推动政治发展。第二,阶级关系与阶级结构的变化推动政治发展。第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直接推动政治发展。
第四,经济与社会全球性交往的发展影响和推动者各国政治的发展。
二、政治发展的途径 第一,政治革命
是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标,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并以新的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取代旧的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的激烈的政治变革。
新兴阶级,暴力 第二,政治变革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依据社会发展要求、变化了的社会矛盾和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关系情况,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局部调整和改变政治关系、国家权力格局和社会利益关系,改进政治体制、健全政治功能、完善政治制度,以巩固和加强其政治统治。不同:
主体 目标 方式
三、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
政治发展的基本任务就是创立和完善政治体系,使政治成为推动现实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积极途径。
政治稳定的三个特点:第一,政治有序,第二,政治有效,第三,持续发展,辩证关系:一方面,政治发展构成政治稳定的基础 另一方面,政治稳定构成一定条件下政治发展的前提。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
就是高举人民民主旗帜,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第四节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内涵和性质 政治体制: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得以运行和发挥功能的体制安排,涉及政治制度运行的组织体系、功能结构、工作机制和程序安排。政治体制改革组织体系 功能结构 工作机制
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和成就 1.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 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1980年8月《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3.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政治体制的概念。
4党的十三大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的基础上,5.党的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有机统一 2.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
第一,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大大提高。
第二,人民的各项基本民主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第三,社会主义法治更加健全。
第四,行政管理体制与政府机构改革成效明显。第五,干部人事支付成果丰硕。第六,党政关系日趋科学规范。
第七,人权得到更加全面、真实和充分的尊重和保障。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原则
总体要求: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四大原则:
一是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二是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三是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四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四、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一,坚持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第二,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第三,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第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第五,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第九章 民族与宗教
第一节 民族与宗教的涵义
一、民族的涵义与特征
第一,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
第二,民族一般具有共同的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心理素质。第三,民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共同体。
第四,民族也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消亡的过程。
二、宗教的涵义与特征
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特征:第一,宗教是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具有虚幻性。第二,宗教是人们对“人间力量”超人间化的幻想,具有麻痹性。
第三,宗教是人们对“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的反映,具有相对性。
三、民族与宗教问题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转化。1.民族压迫的根源在于剥削制度。(阶级)2.民族自身的特点和差异性也可能引发民族问题 3.民族问题既决定于现实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实社会和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核心是民族平等。
第二节 当代世界的民族与宗教问题
一、当代世界的民族问题
一是二战后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的冲击。二是两极格局冷战的冲击。
三是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冷战格局的解体以及随之而来的新一轮全球化浪潮。多面性,全球性
第一民族问题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
第二,世界性的民族主义浪潮持续不断。第三,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紧密相关。第四,民族问题深刻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二、当代宗教问题
第一,宗教激进主义相当活跃,并引发一系列的宗教与政治问题。第二,宗教之间冲突明显增加。
第三,借宗教之名有恃无恐推行霸权政治。
三、当代世界民族、宗教问题的的根源
第一,冷战体制的瓦解,客观上使长期被冷战格局抑制呢民族宗教矛盾得以释放。第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进一步扩大了南北国家发展上的差距。
第三,一些宗教力量试图利用冷战后留下的空间自己经济全球化所形成的新的世界发展趋势,扩大势力范围,追求自身的全球性扩展。
第四,西方国家插手民族宗教问题,借机干涉别国内政,谋取政治利益。
第二篇:政治学概论笔记
政治学概论笔记
导论
第一节 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政治的涵义:
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2.政治是以一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政治学以社会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作为其研究对象。2.政治学的研究领域:(1)政治学理论与方法(2)中国政治与政治制度(3)比较政治与政治制度(4)行政管理(5)公共政策
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 2.阶级分析方法
3.经济–政治分析方法 4.矛盾分析方法 5.调查研究方法 6.综合交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阶级与国家 第二节 国家的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
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 第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第三,国家的作用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第三节 国家的职能
一、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
内部职能主要是实行社会控制,以维护政治经济秩序和稳定;外部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1.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意志,综合作用各种手段并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
2.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第二章 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第一节 国家权力
一、国家权力的涵义
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管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实施的权力。
二、国家权力的特征: 1.主权性 2.强制性 3.普遍性
三、国家权力的结构
1.国家功能性权力通常分为三个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2.国家层级性权力是国家在不同行政层级上的配置权力,主要中央与地方层级上的配置权力。
第二节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1.政体的涵义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实现阶级统治所采用的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组织国家政权机关的形式。2.政体与国体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3.政体的选择
(1)影响政体的因素:国体,社会政治力量的要求,具体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民族构成,民族习惯,民族心理,国际环境(2)政体选择多样性(3)~~~~~自主性
(4)~~灵活性和变异性
二、不同类型国家队的政权组织形式(一)剥削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1.君主制
君主制是指由一名君主实际上或名义上掌握最高国家权力的政体类型。世袭制 2.共和制
总体特征: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1.公社制 2.苏维埃制
3.人民代表大会制 第三节 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涵义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为了处理中央与地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对国家权力进行的划分与配置。
二、国家结构形式的基本类型 1.单一制
是将国土按地域划分成若干行政单位、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2.复合制
其一般特征室友由若干个国家或地区作为成员单位通过协议组成联合体。
(1)联邦制。由若干具有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州,邦,省)通过制定并遵守统一的联邦宪法而形成的具有单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
(2)邦联制。是由若干独立的主权国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通过缔结条约分享部分国家主权而形成的松散的国家联合形式。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国家机构的涵义与构成
一、国家机构的涵义
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履行国家职能,行使国家权力,按照一定原则组建的国家机关体系的总和。国家机构基本特点:(1)阶级性(2)社会性(3)实体性(4)职权性
二、国家机构的构成 1.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是国家的机构职位(首脑)2.立法机关
立法机关是行使立法权,制定、修改、中止和废除法律的国家机关。3.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是指执行立法机关制定和通过的法律和法案,并且管理政治与社会事务及各行政职能部门机关事务的组织机关
4.司法机关是指行使司法权的机关。第二节西方国家的国家机构
一、西方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
三权彼此平行分立,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独立掌握和行使 第四章 政治民主
第一节 政治民主的涵义
一、政治民主的概念
广义:泛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实行按照多数人的意志进行决定的社会活动机制。狭义:即政治民主,主要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层面的民主。
二、政治民主的基本特征 1.民主是一种政治上层建筑 2.民主具有阶级性
3.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 4.民主是普通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第二节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
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第一,议会制度。议会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的核心机构和主要制度标志,它一般由通过选举产生并具有一定任期的议员组成,被视为民意的代表机构。第二,选举制度。选举制度又称竞争性选举,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机制之一。第三,政党制度。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另一重要实现机制,是西方民主制度不可或缺的要素。具体原因:
一是工人运动及各种社会运动的推动。二是社会主义的压力和和影响。三是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
三、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专政,是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的民主,是对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专政。局限性:
第一,私人资本和权势集团控制公共权力。
第二,促成政治短期行为,不利于社会长远发展。第三,高额成本,社会负担沉重。第五章 政党和政党制度 第一节 政党的涵义和作用
二、政党的涵义和特征
政党的定义: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成员所组成,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和政策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参与、取得和维护政权而展开政治活动的政治组织。基本特征:
第一,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第二,政党是由阶级、阶层以及其他重要社会集团中政治上最积极、最活跃的一部分人所组成。
第三,政党有自己的组织个纪律。第四,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 第五,政党与政权联系紧密
三、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第一,争取、团结和影响群众。第二,集中阶级的意志 第三,培养政治骨干
第四,掌握、行使或影响国家权力。第二节 政党制度
二、政党制度的主要类型(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类型 1.两党制
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两个主要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而轮流执掌政权的一种政党制度。英国
第一,两党活动围绕下议院选举展开。第二,两党采取集中制原则。美国
第一,两党竞争主要表现在总统竞选上。第二,两党组织结构松散。
第三,两党制以单人选区多数制为基础。新变化:第一,政党存在的社会基础趋向一致 第二,立法与政策主张趋同 2.多党制
就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多党并立,由在竞选中获胜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执政的政党制度。三类:
第一,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第二,多元并存的多党制。第三,一党独大的多党制。3.一党制
是指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合法政党的政党制度。(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共产党单独执政 第六章 政治参与
第一节 政治参与概述
一、政治参与的涵义和特征
政治参与定义为:政治参与是指公民、社会团体和组织及政党参加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等行为。基本特征:
第一,政治参与的主体是公民、社会团体和组织及政党。
第二,政治参与的内容与范围涉及公共政策(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公共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务的管理)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
第三,政治参与主要指实际行为,而不包括政治心理、态度、认知等主观因素。
二、政治参与的类型 1.个别参与和组织参与
2.主动参与和被动参(动员参与)3.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
三、政治参与的作用
第一,促进公民政治素养的提高。第二,推进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第三,监督政治系统的运转
消极影响:骚乱,极端和盲目的参与,会大大削弱政府权威。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政治参与
一、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形式 1.投票表决 2.政治选举 3.合作行动 又称社团活动 4.个别接触
又称个人接触、政治接触或主动接触,是指公民出于个人原因,主动接触政府官员或其他公职人员,表达政治意愿,进而试图影响决策的行为。
二、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特征与实质 1.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特征
(1)以资本实力为基础,表现出实质上的不平等(2)利益取向的狭隘性
(3)政治参与以公民个人行动为主要形式(4)政治参与的效果或影响力相当有限 2.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实质
它仍然只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前提下的政治参与。第七章 政治文化
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涵义与功能
一、文化与政治学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所创造的不同于自在自然和自身生物本能的东西,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三中基本形态。
狭义的文化就是观念文化,其中既包括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我自发形态的文化,也包括科学、艺术、哲学等自觉形态的文化。2.政治文化的概念
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会形成关于政治生活的风俗习惯、政治情感、政治态度等自发的政治心理和自觉反映政治实践和政治关系的系统的政治意识。就是政治文化(1)主体是一定社会成员
(2)政治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以社会生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基础和以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上层建筑。(3)长期积累
(4)政治文化是由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政治思想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3.政治文化研究的内容
第一,对政治文化传统的研究 第二,对现实政治思想的研究。第三,对公民政治态度的研究。第四,政治文化比较研究。
第五,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关系的研究。
二、政治文化的特征
第一,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二,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第三,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四、政治文化的功能
第一,塑造和影响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第二,影响社会政治制度的创制、发展和变迁。第三,影响政治发展的道路和进程。第二节 政治社会化
一、政治社会化的涵义
政治社会化则是指人从“自然人”“社会人”转变为“政治人”的过程,即人通过学习和参与社会政治活动获得有关政治的知识和规范,认识自己的政治角色、地位和责任,形成个人独特的政治人格与行为特征的过程。
第三篇:政治学概论
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
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人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作《政治学》是公认的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第一个试图将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加以区分的思想家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国家)代表着一种最高的“善”这种“善”就是为了让城邦里的人们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被马克思成为资本主义新时代第一政治思想家)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著作《君主论》
德国学家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提到权利作为政治活动的核心
美国政治家戴维伊斯顿,著作《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权威性价值分配说 政治的实质和含义: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的的实质是阶级关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 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国家是政治权利的最终载体
政治学基础理论(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中外政治思想史,当代政治学理论和政治哲学,政治学方法论)是政治学的基础与核心 国家政权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政治学把国家政权问题作文基本的研究对象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法家是与儒家相对立得主流学派,我国政治生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政治思想,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其中儒家学派的影响最大
西方的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社会,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神学政治论代表人物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
古希腊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被视为西方政治思想的最初萌芽
马基雅维里和布丹(共和六论)是15世纪至16世纪的政治思想家,文艺复兴时期;卢梭、洛克和霍布斯是17世纪至18世纪的政治思想家启蒙运动时期;17世纪至18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以研究国家制度为主题转变为以研究权利为主要方向 行为主义方法是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政治研究即是对于权力及拥有权力者的研究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在古代,政治学和伦理是混在一起的,都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主要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德国思想家康德和德国思想家黑格尔
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的代表人物有孙中山,麦肯齐,奥克肖特
从狭义上讲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即政治学要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归律;从广义上讲,政治学要研究一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政治学研究的六个领域:政治学基础理论,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公共政策,行政管理,国际政治 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传统的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传统的人文学科包括文学、历史学和哲学;政治领域有新政治经济学、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学、政治人类学、政治文化学 政治学主要研究国家问题,将国家作为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国际政治学主要研究内容:国际政治、国际法、国际组织、国际关系史、中国外交史、现代国际关系与我国外交政策、外交学、现代战争与和平以及国际战略学等 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洛克《政府论》、卢梭《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等都是把政治与法结合起来论述
早起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家代表人物:莫尔《乌托邦》和康帕内拉《太阳城》 孔德、斯宾塞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实证主义政治思想家的代表人物
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无情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影响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和政治行为的规律性,主要采用现代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具体到一般,再从一般到具体;理论联系实际;阶级分析;经济分析
政治系统的主要功能:利益代表、利益整合、政治沟通、法规制定、法规执行 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利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自政治诞生以来,不同的思想家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有哪些?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古代,政治学和伦理学是混在一起的
2.认为政治史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产物,因为国家是为了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而设置的 3.将政治视为争权夺利以及实战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的实质和含义是什么?
(1)实质: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史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国家是政治权利的最终载体 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2)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我们可以对政治概念作如下的界定: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利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为什么说政治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国家?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国家政权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因此政治学应当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东西,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将国家作为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抓住了事物的根本,但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却不能仅限于国家,他还研究与国家政权相关的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观点评析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
答:行为主义政治认为,传统政治学所使用的制度研究方法和法律研究方法,只能研究政治现象的表面,而无法研究世纪政治现象中的各种心理和文化因素,只有通过研究政治行为,才可能触及影响和导致产生政治现象的真正原因。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研究影响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和政治行为的规律性。如进行民意测试、研究影响集团的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研究决定政府决策的各种人为因素、研究决定政府决策的各种人为、研究国家执行政策的全部行为过程等。行为主义政治学认为,政治学作为解释认得政治行为的规律性的科学,他应该能够被经验的证明。因而在实际的调查研究中,他大量采用了许多自然科学的数理统计方法和手段。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最大缺陷,就是单纯用现象调查的方法和计量方法来说明政治行为的动机和规律,因而它不可能认识政治现象的实质。不同的阶级和个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人们在研究社会现象时,不可能离开某种价值判断,也即人们的意识形态是不同的。因此,任何社会科学不可能回避价值判断这一基本前提。第二章 国家与阶级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的研究有两点:1)国家起源的时间,认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国家起源的原因,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 国家起源问题即是国家学说的一个基本问题,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基本问题 氏族,是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社会团体。氏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同时还是原始社会的血缘亲属集团和社会生产单位
人们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庭形式是群婚,即整个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互为所有的婚姻形式 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就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氏族内部禁止通婚是氏族制度的根本规则,是维系氏族的纽带,以氏族为核心的;原始公社制度有、氏族、部落联盟等形式,氏族议事会是氏族的最高权力机关,氏族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氏族议事会决定,氏族成员均有权参加,一切成年男女享有平等的发言权和表决权 氏族是国家产生以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形式,氏族成员有相互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本氏族成员受侮辱或受迫害,全体成员都要为被害者复仇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氏族也随之解体。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是氏族解体和国家产生的社会根源
第一次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大分工,剩余产品增多导致私有制出现 第二次是手工业从农业当中分离出去,产生了直接交换的商品生产,从社会中分离出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交换的阶级-----商人阶级
第三次则是专门从事交换的商人阶级出现,并最终使社会分裂为阶级对立 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是原始社会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也产生了三个主要结果:1.奴隶制的巩固和发展 2.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耕地成为私有财产 3.部落联盟的出现
家长制家庭,足以一个男子为首的大家庭公社,包括一家之长及其晚辈,也包括一些奴隶。家长制特点:把非自由人包括在家庭内;还有就是父权
社会的第三次大分工的结果:1.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金属货币。2.由于商业活动、徒弟买卖与变化,人们为谋生而流动,使原来的氏族与部落的居民杂居起来。这次以后最终导致了私有制和阶级的最终形成,被恩格斯成为“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提出国家的存在证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雅典国家形式即是国家产生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也是直接地和主要地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起来的
国家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产生的三种主要形式:第一种是雅典国家的产生形式 第二种是罗马国家的产生形式 第三种是德意志国家的产生形式
契约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国家的产生式人们彼此之间或人们统治者之间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
契约论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最有影响的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集契约说之大成,认为国家是人民共同订立契约的结果,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赋予,人民有权废除不利的契约 洛克认为政府的职能虽然是保护人们的自然权利,即生存、自由和私有财产,但政府权力应在契约规定范围内而不是不受契约约束,并主张人们订立契约而建立的国家应该实行君主立宪制
暴力论国家起源说得要害在于把国家看成是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 国家的本质问题是国家学说的核心问题,也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对国家本质问题的不同理解,是区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分水岭和出发点 《列宁选集》中给国家的界定是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以及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是说国家存在的时间问题,也就是说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专政”,是指国家的本质,专政的实质是阶级统治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意志就是统治阶级强迫被统治阶级接受服从的意志,是经过一定制度与程序制定出来而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国家权力是统治阶级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其意志的能力。国家权力是反映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权利 主权是国家权利的主要属性,也是一个独立国家不可缺少的条件
国家三要素:国家主权、居民、领土
国家权力的特征:1)强制力的垄断性2)普遍的约束力3)主权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地理意义上的国家成为国度。以区别阶级统治的国家,即国家是按历史发展阶段和阶级性质划分的,而国度是按政治地理位置划分的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
社会管理职能存在的前提是社会国家的存在,政治统治职能其存在的的前提是国家的存在 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历史类型的国家,其本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资产阶级国家学说主张和宣扬国家是永恒之物,而无产阶级国家学说则认为国家是历史的产物,伴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承不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种国家在消亡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区别 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的完全消灭,是国家消亡的政治条件;旧的社会分工和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差别的消除是国家消亡的社会条件 公共权力是国家区别于氏族的重要特征,公共权力包括武装的人---------军队、警察和物质的附属物--------监狱和强制机关
国家从根本区别于氏族组织的特征:第一,国家按地域划分居民,氏族组织以血缘关系划分居民。氏族居民之间是亲属关系,氏族成员之间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国家居民之间是阶级关系,国家居民必须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
第二,公共权力的设立。国家有公共权力,包括军队、警察、监狱和强直机关,而氏族组织没有公共权力
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几种理论有:神权论、契约论、暴力论。
契约论的主张者:荷兰的格劳秀斯、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洛克,法国的卢梭 暴力论的代表:杜林、巩普洛维赤、考茨基,暴力论认者为掠夺和征服是国家的起源
国家权力与社会相分离的具体表现:1)管理者的常任化和管理机构的专门化 2)职业性的常备军的建立 3)赋税制度的确立
权利与人类社会存在一种共生的关系,社会管理职能对人类社会而言,具有共生性 任何国家的活动都表现为两种基本职能: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内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实行社会控制,以求得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外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一般来说,在和平时期,内部职能居于主要地位,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如战争时期外部职能将可能上升为主要职能 第三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
按照本国政府对国家主权的掌握程度,可以分为主权国家、部分主权国家、殖民地国家 亚里士多德以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的多少位标准把国家划分为君主国、贵族国和民主国。这三类国家又有正常国家和变态国家之分,正常国家是指为多数人谋福利的国家,君主国、贵族国、民主国属于这类国家;变态国家是指以谋福利为目的的国家,包括:专制国家(一人掌权)、寡头国家(少数人掌权)、暴民国家(多数平民掌权)系统地对国家进行分类、最早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
国家分类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人类历史上各个国家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国家的本质是由这种在社会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阶级决定的
剥削者类型的国家包括: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经济制度都以私有制为基础,都是少数剥削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 国家的历史类型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只有通过对国家历史类型的分析,才能正确地观察到每个国家的具体的阶级内容,从而揭示出国家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了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时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国家是完全新型的最高历史类型的国家
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史无产阶级斗争的主要的、基本的方法,而改良则是一种次要的、辅助性的方法,其目的是积蓄革命力量,从而为社会和政治的彻底变革创造条件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奴隶制国家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
一切剥削阶级类型的国家,都是通过社会变革更替的,资本主义制度是最后一种剥削制度,资产阶级是最后一个剥削阶级
奴隶制国家的本质就是通过其职能反映和体现的,奴隶制国家的内部职能是控制奴隶和自由贫民等广大被压迫群众,而外部职能是侵略他国领土或防止本国领土被别国侵略 古罗马奴隶制国家采取的是贵族制,由奴隶主阶级中少数显要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掌握重要权力
决定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方式的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关系的核心
希腊的城邦国家-----雅典,采用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制,表现为“人民大会”具有很大权力和公职人员是由选举和抽签产生的 马克思指出:国家就是最高的地主
在我国封建地主所有制度下,地主获得土地的主要手段是购买 在中国封建社会,地主占有制是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在西方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期,领主占有制是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
农民阶级和大土地占有者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封建社会时期,在国家结构方面,中国式中央集权制,西方是分封割据制
我国第一个封建官僚政权是秦朝,魏晋时代形成了九品三十等的官僚等级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以地主制经济委基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国家卫实现其思想统治的功能采取了一种特殊方法,就是把孔子的伦理哲学思想宗教化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政治权利的组织化、制度化,是人类历史上有国家以来最完备、最复杂的国家机器
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其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国家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工农两大阶级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从国家的本质出发,把国家的历史类型划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即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
奴隶制的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奴隶占有制,奴隶主享有一切权利,不仅可以占有和买卖奴隶,而且可以随意杀戮奴隶。努力则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甚至没有人身自由和安全,他们不过是奴隶主的会说话的生产工具。由于广泛地使用奴隶劳动,其结果使自由农民和手工业者遭到破产,成为了自由贫民
奴隶制国家中,古罗马和斯巴达采取的是贵族制,古罗马表现为元老院掌握重权,而斯巴达则是长老会议掌握重权
古代奴隶制国家中,埃及、巴比伦、亚速、波斯等采用君主制
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四种:地主占有制、领主占有制、国家占有制、自耕农占有制
中国封建社会以前出现过屯田、营田、职田、农庄和均田等土地国有制形式
中国和西方封建国家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国家结构方面,中国式中央集权制,西方式分封割据制;在统治思想上,中国侧重于宗法伦理观念,西方则主要借助于宗教信仰;在权力结构上,中国是官僚等级制,西方是地产权利等级制 在领土制的封建社会里,领主个人集中了土地所有权和实施超经济强制的政治权利,同时享有这块土地的“特恩权”,包括行政、立法、司法、军事、铸币等特权
中国封建社会官僚制的特点:首先,它是由专职官吏组成的权力机构。其次,在官僚集团内部,有着按等级划分官职的严密组织。再次,封建官僚按官阶高低享有特权;特权成为官僚制的核心
第四章 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其政权组织形式主要有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城市经济在西欧的形成的标志是市镇的出现。这种城市经济已手工业和商业味基础,从事者主要是手工业主、商人、行会师傅、学徒和帮工 市镇的出现,标志着城市经济咋西欧的形成
充足的货币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和广阔的劳动力市场资源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展必备的两个条件,在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上,这两方面的基本条件是通过原始积累过程实现的,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的第一个途径,其典型形态就是“圈地”运动 在封建社会条件下,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而农民是最主要的直接的生产者 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的过程,是充满剑与火、血与泪的过程,其本质特征就是暴力,基本途径就是对农民土地的掠夺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所有制形式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封建生产关系的所有制形式是封建土地私有制
16-17世纪,封建关系在西欧各国已经趋于解体,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经济基础趋于成熟 封建社会末期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资产阶级
通过实行代议制资产阶级宣布自己在政治上是第一阶级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史一种急暴风雨式的大革命 1688年,英国实现了“光荣革命”,由于大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达成了政治妥协,英国成为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以维护和服务于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目标。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因此,它以维护和服务于整个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原则
资产阶级的利益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根本瑰丽,双方之间的矛盾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的运作,基本是以单个企业为核心展开的
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是指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国家形态,也就是列宁所指的“正常的资本主义社会”国家
在政府职能方面,自由资本主义国家体现的是“最低限度国家”和“消极国家”,即政府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以及最低限度地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暴力方式既是自由资本主义统治方式的后盾,也是其实施统治的补充
从19世纪末开始,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9世纪最后二三十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它以电力的广泛运用为特征,把世界带进了电器时代
在政治生活方面,法西斯公然抛弃甚至是形式上的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和人权,取消资产阶级的议会制、选举制和多党制,实行法西斯的寡头统治 英国、法国、荷兰属于“福利国家”,福利国家最初尝试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是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的“新政” 福利国家企图用社会福利政策来解决阶级矛盾,实际上是一种通过国家在分配的方法来解决阶级矛盾
第四篇:政治学概论
一、政治的本质
1、政治是一种特殊是社会分工,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方式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3、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4、政治的基本问题和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5、政治是一种高级的政治活动
6、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它集中体现为一定社会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经济利益的分配,即社会公共权力的阶级属性
7、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诸方面关系的集中表现
二、政党制度
(一)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
1、两党制
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有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上台执政的一种政党制度。代表国家: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
2、多党制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有两个以上的政党并立,参与竞选,有竞选获胜的政党组织政府的政党制度。
代表国家:法国、德国
3、一党制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只有一个政党掌握国家政权,而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或不允许其他政党与之竞争、角逐政权的政党制度。
代表国家:法西斯国家、亚非拉部分民族独立国家
(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特点
(1)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基础是四项基本原则
(2)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活动准则是宪法和法律
(3)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合作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
(4)中共和各民主党派担负共同任务
2、作用
(1)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
(2)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各方面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有利于国家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
3、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的根本区别
(1)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同
(2)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3)政党的职能不同
(4)政党关系不同
三、政治权力结构的类型及其构成要素(P66)
(一)政治权力的结构类型
1、高度集权型政治结构
2、分权制衡型政治权力结构
3、议行合一型政治权力结构
(二)构成要素
1、立法权
2、行政权
3、司法权
四、政治管理的方式(P112)
1、政治领导
国家政权的拥有者用权力和权威,通过对政治客体施加影响力,确定社会政治生活的性质、目的以及政治统治相关的原则和方向。
2、政治决策
执政党和政府等政治管理主体为实现国家的根本利益和特定目标而做出的全局性重大决定和实施过程。
3、政治协调
政治管理主体调节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矛盾,维持社会生活和谐稳定发展的过程
4、政治监督
政治管理者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是公共权力机关在所掌握职权的正当范围内活动,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等活动的总称
五、政治参与的作用(P133)
1、政治参与影响经济发展
2、政治参与影响政治稳定
3、政治参与影响社会公平和社会流动
4、政治参与影响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合法性
5、政治参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六、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和特征(P151)
政治体制改革是统治阶级中主张改革的政治领导集团为巩固和改善其政治而对现有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以及整个政治体系进行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的政治运动。
(一)性质
1、政治改革是统治阶级对现有政治关系、政治制度以及整个政治体系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革新
2、政治改革是介于政治革命与政治改良之间的一种政治变革
(二)政治改革的特征
1、政治改革以统治阶级中主张改革的领导集团为主体
2、政治改革以维护和巩固现存的统治为目的3、政治改革以不损害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现存的基本制度为前提
4、政治改革操作的难度大
5、政治改革持续时间长
七、政治社会化的含义(P184)
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成员学习并接受主导政治文化并加以规范化,使自己成为有政治信念,掌握政治评价标准,持有与政治决策当局一致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的个人社会政治行为社会化的过程。
八、国际政治的含义和特征(P188)
(一)国际政治:国际社会中的主权国家、国际组织以及其他行为主体之间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过程的总和。
(二)国际政治的特征
1、具有特定的自身利益和利益追求
2、具有特定的行为能力
3、具有特定的组织形态
九、民主政治的实现途径
(一)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建设
1、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民主政治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确立和发展商品经济,是确立和完善民主政治的必要途径。
2、保持特定的社会共同体的统一;消除政治差别;正确处理社会的重大矛盾分歧,不断调整利益关系格局。
3、破除封建政治意识和政治心理,消除非理性的、狂热的、偏激的或冷漠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
(二)民主政治的制度性建设
1、加强政治制度建设,在确立民主政治基本制度和原则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2、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形成统一、完备、严格的法律体系;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接受人民监督
(三)公民的民主政治教育
1、提高社会教育水平
2、对公民进行必要的政治知识、法令、制度、规则、程序和政治技能的教育、传授和训练,使公民熟悉政治生活,了解民主规则和程序,掌握民主生活技能,从而直接参与民主政治的过程。
3、使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真正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以及自身利益紧密联系,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参与政治生活,实现政治权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十、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实现长期稳定的基础;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是稳定最可靠的保证;稳定则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前提与保障条件。具体而言,没有改革,中国就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没有发展,中国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并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稳定,中国的改革发展就没有保障,已有成果也将会付之一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期就会错失。因此,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关系,实现动力、目的、前提的统一,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
十一、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果
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四分开” 政府通过推进财税、投资、金融等方面改革,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通过规范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完善市场运行规则,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通过大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积极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明显增强;通过规范和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市场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加快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使市场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能承担起政府转移出来的专业性、技术性职能。
2、加强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决策
科学化决策:建立决策的中枢系统、参谋咨询系统、信息情报系统、监督反馈系统。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民主化决策: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广泛征询意见,充分协商和协调。同时,开拓多种渠道,倾听民众呼声,从民众中吸取智慧,使政府决策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建立在深厚扎实的群众
基础之上,真正做到顺民心,合民意,建立和完善决策的公开听证制度和社会公示制度。法治化决策:政府决策必须纳入法制的轨道。建立政府决策的法律制度,以便依法约束政府决策主体的行为,实现政府决策机制和决策全过程的法治化。
3、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明确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2008年通过《国务院工作规则》进一步明确了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
4、推行行政问责制度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5、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性
2007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确立了“公开是原则,保密是特例”的理念,首次从法律上对政府信息公开做了明确规定,使广大群众对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办事结果、监督方式等信息能够一目了然,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又多次发文,要求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和信息公布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和办事效率。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以及其他形式,强化政务公开,实行阳光行政。
6、探索省直管县(市)体制
7、构建政府应急管理体系
8、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9、积极推进机构改革
10、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十二、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外交的重要论述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平等互信,就是要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主权,共享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包容互鉴,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我们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将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中国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中国将加强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通过协商妥善解决经贸摩擦。中国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我们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我们将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我们将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我们将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加强人大、政协、地方、民间团体的对外交流,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社会基础。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发展,愿同各国人民一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不懈努力。
第五篇:政治学概论教案
政治学概论教案
第一章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课型:理论
课时:2学时 学习目标:1.了解政治学的定义;
2.掌握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史、研究方法。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一)政治的定义: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1.政治的根源(起源):经济,即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
2.政治的实质:阶级关系,即以阶级为最终归属的群体性的利益关系。包括政对阶级之间及其他类型的阶级关系,具体包括统治阶级与被统阶级、领导阶级与同盟者、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3.政治的核心:政治权力,即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4.政治的活动:科学与艺术。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1.狭义的研究对象:国家,即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2.广义的研究对象:公共权力,即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
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三)政治学的研究范围:政治基础理论、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公共政策、行政管理、国际政治。二.政治学与经济学、法学的关系:
(一)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1.经济关系决定政治关系的性质。
2.共同关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二)政治学与法学的关系:
1.社会的民主与法制、立法与决策、分权与制衡、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均具有政治学与法学的两方面內容。
2.两者研究重点不同。政治学侧重于公共权力,法学侧重于立法、执法、守法。三.政治学的发展过程:
(一)中国古代政治学发展情况:
1.儒家的政治学说:孔子提出的“为国以礼”(礼治)的政治原则和“为政以德”(德治)的治国之道,以及孟子提出的“以德归仁” 的王道和反对“以力假仁” 的霸道。
2.法家的政治学说:韩非主张“霸道” 和“以法治国”。
3.道家的政治学说: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二)西方古代政治学发展情况:
1.古希腊的政治学说:柏拉图发表《理想国》、亚里士多德
发表《政治学》,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2.中世纪欧洲政治学:基督教神学提出了人的原罪学说,神创等级理论和君权神授论,主张神权高于王权。
3.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学: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性转折阶段,政治学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开始以理性和经验来阐释政治现象,形成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主要有马基雅的《君主论》、布丹的《共和六论》、)
4.现代时期政治学说:十九世纪后宪法成为政治学主要研究对象,并从权力研究转变为政策的制定过程,行为主义政治学产生。
四.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一)历史研究法:从政治现象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来研究政治发展规律,预测政治发展趋势。
(二)制度研究法:从政治制度的形成与演变角度来研究政治结构变化规律。
(三)比较研究法:通过两个以上政治现象比较来研究政治现象本质和规律。
(四)结构功能法:通过剖析政治结构和政治功能来揭示政治系统运行的规律。
第二章
国家与阶级
课型:理论、实例分析
课时:4学时 学习目标:1.理解阶级与国家的关系;
2.了解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
3.掌握国家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教学过程与內容:
一。国家的起源(产生条件):
(一)氏族制度的解体。
1.氏族的定义: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它由普那路亚家庭(群婚制)直接引起。
2.氏族的特征:族內禁止通婚;议事会决策;成员互帮义务。
(二)社会的生产、分工的发展。
1.笫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
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和商人阶级的出现。
(三)国家产生的形式:
1.雅典式:直接从氏族社会內部阶级对立发展而成;
2.罗马式:以新的、地区划分和财产差别为基础发展而成。
3.德意志式:(日耳曼)部落征服外族(罗马帝国)而成。
(四)国家起源的理论:
1.神权论:认为国家源于神,国家的权力和政府权威由神所授予,君主替天行道,依神意治理国家。代表学说有周武王的“命
授于天” 论、古埃及法老的“太阳儿子” 论、巴比伦汉谟拉比国王的“月神的后裔” 论、古罗马教士托马斯的“上帝论”
2.契约论:国家是因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之间订立契约而产生,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代表学说有霍布斯的“君主专制论”、洛克的“自然权利论”、“卢梭的主权在民论”、3.暴力论:认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征服,是人使用暴力的结果。代表学说有杜林(德国)的《国家概论》、考茨基的《唯物史观》。
二.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一)国家的定义: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1.国家的三层含义,即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国家是阶级统治;国家是个机器。
2.国家权力的特征:强制力的垄断性、普遍的约束力、主权性。
(二)国家的基本职能:
1.内部职能: 实行社会控制, 求得经济发展, 社会稳定;
2.外部职能: 防御外敌入侵, 保卫人民安全;
(三)国家的消亡:
1.国家消亡的条件:消灭阶级,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和阶级差别。(参见64页第二自然段)
2。国家消亡的途径:生产高度发展基础上自行消亡(不是被消亡)。
第三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
课型:理论、实例分析
课时:2学时
学习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划分标准。
2.掌握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规律及基本方式。
3.理解社会主义国家代替资本主义国家历史必然性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国家的历史类型:
(一)国家历史类型的定义: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分类,是对各式各样的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概括.(二)国家历史类型的划分标准: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
(三)国家的历史类型: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二。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
(一)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
1.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
2.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经济基础的变更,从而引起全部上层建筑的变革,国家政权从旧阶级转到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兴阶级手中,旧的国家类型也被新的国家类型代替。
3.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一般规律,并不排除具体更替或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即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各国方式不同。
思考题:分析说明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社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特殊原因。
(二)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方式(途径):政治革命。
1.政治革命的作用:只有政治革命,才能完成一种国家类型向另一种国家类型的历史性转变。
2.政治革命与政治改良的区别:
(1)目标不同:革命的目标是建立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使社会得到根本的改造;改良的目标是局部某些现状的改善来缓和社会矛盾。
(2)原因不同:革命的原因是现存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时爆发;改良的原因是在被统治阶级的压力下进行
(3)核心不同: 革命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改良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发展问题。
(4)手段不同: 革命的手段是暴力;改良的手段是和平改造.三.国家的历史类型
(一)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奴隶占有制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1.奴隶制国家的阶级斗争结构:奴隶与奴隶主、自由贫民与奴隶主的矛盾斗争。
2.奴隶制国家的职能:內部职能是控制奴隶和自由民的反抗;外部职能是侵略他国领土或保卫本国领土。
3.奴隶制国家的统治形式:东方的君主制(埃及、巴比伦、波斯);希腊(雅典)的民主制(人民大会);古罗马的贵族制(元
老院);
(二)封建制国家:建立在封建制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1.封建制国家的核心: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包括地主占有制(中国)、领主占有制(西欧)、国家占有制、自耕农占有制。
2.中国封建制与西方封建制的区别:
(1)国家结构不同:中国封建制是中央集权制,即政治权力游离于土地关系之外,由国家统一掌握,地主无权运用政治权力压迫农民;西方封建制是分封割据制,即土地所有权和政治权力都集中在领主个人手里,形成封建割据。
(2)权力结构不同:中国是官僚等級制,即有专职的权力结构,存着按等级划分官职,特权成为官僚制的核心。西方是地产权力等级制,即领主制是土地所有权与政治特权相结合。
(3)统治思想不同:中国侧重于宗法伦理观念,即利用宗教化意识形态对人民进行统治,同时把孔子的伦理哲学思想宗教化。西方则借助宗教信仰,即借助宗教垄断政治文化,利用教会对抗,政教合一统治人民。
思考题:宗教及宗教化对政治有何影响?
(三)资本主义囯家:
1.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治统治,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2.资本主义国家的特征:
(1)是人类历史上有国家以来最完备、最复杂的国家机器;
(2)有十分严密的组织体系和完备的国家机构;
(3)建立一定的政治程序和权力运行、监督机制。
3.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阶段: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四)社会主义国家:
1.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
2.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
(1)经济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
(2)利益特征: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
(3)政治特征: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
(4)思想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3.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无产阶级维护和实现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工具。
第四章
资本主义国家
课型:理论、实例分析
课时:2学时 学习目标:1.掌握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2.认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两个阶段和统治方式; 教学过程与內容: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条件:
1.封建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
2.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壮大。
3.资产阶级革命首先在英国成功.(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条件:
1.通过资本原始积累形成充足的货币,并集中于少数人;
2.广阔的劳动力市场。
(三)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
1.生产资料为资本家私人所有;
2.生产的目的为了获取剩余价值;
3.生产以雇佣劳动方式进行,劳动力成为商品;
(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关系:
1.相容方面: 都以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为形式;
2.冲突方面:(见88页第四自然段)
(五)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机器,是压迫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工具。
1.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并剥削雇佣劳动。
2.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1)对內职能是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反抗;(2)对外职能是强化资本对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控制,从而谋求国际范围内实现自已的利益。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一)自由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国家形态。
1.基本特征:(1)经济特征是开放市场、自由贸易、自由竞争;(2)政治特征是自由主义政治方式统治国家。
2.存在和活动的基本前提:个人自由。
3.统治方式:控制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发展。
4.制度体现:选举制、代议制、政党制。
5.职能体现:“最低限度国家” 和“消极国家”。
6.政府政策:自由放仼经济政策。
(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1.基本特征:(1)经济特征是垄断;(2)阶级特征是垄断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体;(3)政治特征是国家权力集中。
2.发展趋势:形成法西斯国家(见105页笫二自然段)和福利国家(见106页最后一段)。
第五章
社会主义国家
课型:理论、实例分析
课时:4学时
学习目标:1.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2。掌握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历史使命; 教学过程与內容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前提条件:
1.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和发展,即生产的社会化(生产资料、生产过程、生产产品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及产品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造成:
(1)资本主义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
(2)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下降之间的矛盾;
(3)资源配置扭曲产生的产品过剩性经济危机;
2.资本主义国家內外三大矛盾的加深,即无产阶级与垄断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人民等矛盾不断加深。
(二)社会主义国家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否定,表现在:
1.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历史性否定;
2.无产阶级统治对资产阶级统治的否定,并改变阶级发展的历史命运;(体现在国家政权上)
3.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否定;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相结合的国家。
1.马克思主义对民主的理解:一是指公民管理国家的权利,反映公民与政权的关系;二是指统治阶级实行统治的方法,即国家政治统治形式(民主与专制);三是指国家活动的原则,即少数服从多数。
2.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体现:
(1)新型民主即人民民主是最高类型的民主,是工人阶级与广大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力,最主要是管理国家的权力,且表现在民主集中制的决策机制。(实行新型民主的原因见125页末段)
(2)新型专政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对少数剥削者的专政,它是从国家到非国家的过渡阶段,为消灭国家创造条件。
(3)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是辬证的统一,新型民主是新型专政的前提和基础,新型专政是新型民主的保障。
3.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特殊性表现:
(1)中国式无产阶级专政: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实行专政;
(2)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上的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革命统一战线;
(3)国家政权形式:民族区域自治的单一制囯家结构形式;
(4)政党形式: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制度;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
1.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
(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体现: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全体或集体占有生产资料。
(2)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作用: 确立了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地位, 为实现按劳分配, 进而消除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3)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表现形式: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和集体经济成分。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制度。(原因及意义见130页)
2.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工农联盟作为国家的阶级基础
(1)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原因:一是由工人阶级特性,即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富有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彻底性所决定。二是由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历史作用决定。
(2)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原因:一是农民与工人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和历史命运;二是农民占中国人口的多数,在革命与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基本职能在于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国家。
(1)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原因:一是工人阶级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只能通过自己的先进分子来间接实现;二是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核心力量和先进队伍,能引导工人和劳动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2)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国家领导的途径:
①政治领导:制定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并把它们贯彻到国家政治生活中去;
②思想领导:对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
③组织领导:完善社会组织制度,教育、培养和选拔干部; 5.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1)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原因:一是马克思主义是对于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分析与阐述;二是马克思主义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內在矛盾和发展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三是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已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指南。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请分析它们的意义,见136页)
(四)社会主义囯家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1.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
2.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教育;
3.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创造条件消灭三大差别,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
第六章
国家形式
课型:理论、实例分析
课时:4学时 学习目标:1.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2.掌握政体分类标准和选择国家结构形式依据;
3.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过程与內容 一。国家形式概述
(一)国家形式的定义: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包括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其內容:
1.政体: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中央政权机关的设置、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也就是最高政权机关內部权力分配形式。
2.国体:国家结构形式,即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
3.政治体制:国家机关权力的具体运作和具体制度。
(二)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1.国体与政体的联系:一定的国体要求一定的政体与之相配合,政体必须适应国体的需要,国体决定政体。
2.国体与政体的区别:国体是內容,具有相对稳定性;政体是形式,是相对变化的。二。政体
(一)政体的划分标准:
1.古代思想家划分政体的标准(亚里士多德):一是统治者
为谁谋利益,据此把政体分为正宗政体(公共利益)和变态政体(统治者利益);二是统治者人数的多寡,据此把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
2.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对政体的划分:
(1)布丹(法国):以国家主权的归属区分政体;
(2)洛克(英国):以立法行使者的多寡区分政体(民主政体、寡头政体、君主政体);
3.马克思主义划分政体的标准:一是最高国家权力的归属,即最高国家权力的组成是一个人还是集体;二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方式及任期;三是中央国家权力机关的设置及权力分配
(二)政体的形式:
1.剥削阶级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君主制、共和制。
(1)君主制:一是专制君主制,即君主独自掌握最高统治权,君主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财政大权于一身;二是立宪君主制,即资产阶级国家以君主为国家元首,但行政权归內阁首相;包括二元君主制(內阁向君主负责,典型代表是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和议会君主制(內阁向议会负责,典型代表是英国)。
(2)共和制:一是议会共和国,议会是国家最髙权力机关,享有立法权和监督政府权,政府的产生和存废以议会为基础(法兰西第四共和国);二是总统共和制,政府对总统负责(美国);三是委员会制,国家最髙行政权由委员会集体行使(瑞士)。
2.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公社制、苏维埃制、人民
代表大会制。
(1)公社制——巴黎公社,其政权特点是:一是废除常备军,用武装的人民取代;二是公社由普选的代表组成,代表对选民负责;三是公社是兼管行政与立法的工作机关;
(2)苏维埃制,其政权特点是:一是最髙苏维埃是最高立法和权力机关;二是最高苏维埃设立主席团作为常设机构;三是苏维埃的代表由人民选举并对人民负责。
(3)人民代表大会制: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定义:指中国各族人民按民主集中制原则选举代表组成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基本內容: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二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三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立法;四是实行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原则。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特点:一是与公社制、苏维埃制的共同特点,即政权都由人民选举产生、建立立法与行政统一的政权组织形式、对人民负责和受选民监督;二是与公社制、苏维埃制的不同点,即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強调公职人员的公仆地位、反对官僚主义、強调党的领导作用。三。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定义:一个国家的各个部分以什么形式和方式整合。它反映一个民族统一的背景和进程。
(二)国家结构形式的种类: 1.古代:帝国形式与分封割据形式;
2.现代:单一制(中央集权型与地方分权制,见164页)、复合制(邦联制与联邦制,见164页)。
(三)国家结构形式的区分依据:
1.国家主权归属,是属全国政府还是属地区地府;
2.全国政府和地区政府的权力来源,是前者受权后者,还是后者授权前者;
3.全国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权力如何划分;
4.双方权力划分的依据,是以一个事先制定的规则(盟约或宪法)或一方意志。
思考题:我国选择单一制国家结构的原因及特色。(见168页)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与联邦制的区别。(见165、169页)
第七章
国家机构
课型:理论、实例分析
课时:4学时 学习目标:1.了解国家机构的定义和构成;
2.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机构在组织原则上区别;
3.掌握三权分立的內容和民主集中制在中国的作用; 教学过程与內容 一。国家机构概述
(一)国家机构的定义: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
1.国家机构的必要性:是国家政治生活所必需。
2.国家机构的特点:阶级性、社会性、整体性、系统性、强制性。
(二)国家机构的构成:
1.国家元首:处在国家机关体系的最高地位,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国家主权,体现最高国家权力。它通常由一个人组成。
2.立法机关:审议、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及进行执法监督的国家机关。它处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
3.行政机关:负责拟定和执行法律、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管理国家对內对外事务的机关。
4.司法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
(三)国家机构设置的制约因素:
1.国体:国体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和划分;
2.统治阶级统治方式:即国家的治理形式、管理形式和结构形式制约国家机构的组建和设置形式。
3.国度国情:历史状况、文化传统、种族民族、物质文化发展水平、人口数量结构与素质、疆域与资源等制约国家机构设置。二。国家机构的性质类型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按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分权理论原则建立起来的统治机构。
1.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三权分立与制衡。
(1)三权分立原则的产生背景:封建社会末期,国王、贵族、市民三者展开权力斗争,出现等级间结盟、相互制约的局面,形成以等级代表议会的等级分权格局。
(2)三权分立原则的代表人物及理论:一是洛克提出阶级分权学说,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其中以立法权地位最髙,由议会掌握,行政权由国王掌握;二是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与制衡理论,即统一的国家权力分别由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行使,相互制约平衡。
2.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构成:
(1)立法机关:即议会(国会),是代议机构,一般由选举产生的法定人数的议员组成。其机构形式有一院制(只有众议院)和两院制(有参议院与众议院)。主要职权是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监督政府权、倒阁权、弹劾权、质询权)。
(2)行政机关:即中央政府,一般由政府首脑和内阁成员(部
长)组成,主要职权是执行法律与委托立法、管理全国公共事务和行政事务、处理对外关系事务、军事权和立法参与权(立法创议权与法律否决权)。
(3)司法机关:主要职能是审理各种诉讼案件、处理某些非诉讼性事务和违宪审查。
思考题:资本主义国家司法独立的含义及意义(见191页)。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
1.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1)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产生背景: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和参与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形成的。
(2)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一是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二是国家机关之间依法进行权力制约;三是立法与决策的民立化和执行的集中化;四是中央与地方职权和管理权的合理划分。
2.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构成:
(1)国家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它由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组成,主要职能是立法权、决定权、仼免权和监督权。
(2)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它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主要职能有行使立法权(制定行政法规和条例)、议案权(向人大提出议案)、行政和理权、行政区域管理权、领导和管理经济权、社会管理权。
(3)司法机关:即依法行使审判权和法律监督权的机关,由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组成。主要职能是审理民事、刑事和行政诉讼案件,行使法律监督权和提起公诉、依法抗诉。思考题:我国司法机关的工作原则(见200页末段)。
人民代表大会制与三权分立原则的关系(联系:三种权力的来源与归宿都以人民主权为基础和人民当家作主;区别:组织原则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民主集中制,三权分立以三权彼此独立及相互制衡)
第八章
国家政权与民族问题
课型:理论、实例分析
课时:4学时
学习目标:1.了解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及民族政策;
2.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基本理论 教学过程与內容: 一。民族问题概述
(一)民族问题的定义:民族关系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1.民族问题的表现:民族隔阂、民族歧视、民族纠纷、民族械斗、民族同化、民族压迫、民族斗争和民族运动等问题。
2.民族问题的根源:民族差异的存在(前提条件)、剥削制度的存在、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
(二)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
1.联系:(1)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相比,阶级问题处主导地位,民族问题处于从属地位;(2)民族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
2.区别:(1)民族与阶级是两个不同的共同体;(2)两者范围不同,民族问题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阶级问题是各阶级为了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要求而产生的斗争与合作问题;(3)两者的核心不同:民族问题的核心是民族平等和团结问题;阶级问题的核心通过阶级斗争获得权力问题;(4)两者消失条件不同:民族问题是随阶级问题变化而变化,它不随着国家消亡而一定消失;而阶级问题是随着国家消亡而消失。
(三)对民族问题是社会政治总问题的一部分的理解:
1.解决民族问题不能离开当时的政治问题。表现在:(1)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运动是围绕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建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这一核心;(2)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也离不开无产阶级革命和政权问题。
2.一个社会,民族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革命是否成功、政权是否稳定的大问题。表现在:(1)在维护国家主权独立上,民族意识的觉醒起关键作用;(2)正确地解决民族问题,是捍卫社会主义国家主权和国家建设的重要条件。
(四)当代国际民族问题及影响:南北问题、新殖民主义、地区民族冲突等问题。它对当代国际政治生活有着严重影响:
1.民族冲突导致地区政治局势不稳,引起社会动荡。如巴以冲突、波黑问题。
2.民族冲突使国际政治问题的解决形式由过去的冲突双方自行解决变为国际社会共同参与下解决。如联合国维和行动。
3.民族冲突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即导致在国际化解决民族冲突中的国际合作,但也引起国际社会的纷争。如波黒问题。
4.霸权主义及其大国的干预影响地区民族冲突,并使民族冲突进一步复杂化。如朝鲜问题。二。不同国家性质的民族问题
(一)资产阶级国家的民族问题:
1.资产阶级国家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实质:是一个民族对
别的民族的歧视,压迫和剥削,以及由此引起的民族斗争。所以,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斗争问题。
2.资产阶级国家的民族运动:
(1)产生原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形成的。
(2)內容和任务:一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反封建割据,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市场、民族经济中心和独立民族国家;二是帝国主义阶段:民族问题发展成为整个殖民地问题,民族斗争变为被压迫民族、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斗争。
3.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政策:
(1)资产阶级民族政策的內容:资产阶级的民族观点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与原则。具体包括:一是民族优劣观点,把民族分为优等(文明)民族与劣等(野蛮)民族,优等民族应统治和压迫劣等民族;二是民族至上原则,即把民族看成超阶级的,认为民族内部没有矛盾;三是民族投降原则。
(2)资产阶级民族政策的实质:以资产阶级利益为核心来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即资产阶级的利已主义。
(3)资产阶级民族政策的表现:推行民族歧视、民族不平等和民族同化,且对外推行大国沙文主义、领土扩张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
思考题:资产阶级如何推行民族压迫政策?(见220页末段)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见221页)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问题:
1.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的表现及实质:民族关系由原来的压迫和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变为平等、团结、互助合作关系,民族问题实质上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
2.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见222页第二段)
3.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的解决途径(对策):
(1)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①民族平等的内容与表现:一是一切民族平等;二是一切民族在享有权利方面平等;三是各民族在政治和法律上平等;四是彻底实现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平等。
②民族平等的实现途径:实现社会主义內容的民族化,即实现民族政权机关的民族化、经济发展的民族化和语言文化民族化
(2)基本政策:实现民族合作政策。
①民族合作的内容与表现:一是各民族为反对帝国主义而形成民族统一战线;二是为建立民族国家而形成的联邦体制;三是为消灭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而进行的互助合作。
②民族合作的实现途径:在民族平等基础上实现自愿联合。
(3)政治策略:推行民族自决权。
①民族自决权的內容与表现:一是每个民族在自主基础上安排自己生活的权利;二是在国家结构上不同民族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或联邦制国家。
②推行民族自决权的途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定义见233页第二段,形式见234页第一段)
思考题: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见234—235页)、原则(见233—234页)和发展情况(见234页第三段)
第九章 政党和政党制度
课型:理论、实例分析 课时:4学时
学习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基本观点;
2.明确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种政党制度的区别; 3.掌握西方多党制和中国多党合作制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与內容: 一。政党的一般理论
(一)政党的定义:由具有共同的政治纲领和理论主张,釆取共同行动,为参与、取得和维护政权而组成的政治组织。1.政党的特征:
(1)政党是特定历史现象,即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与消亡;
(2)政党由阶级、阶层中的一部分人组成;
(3)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有政治纲领的组织;
(4)政党与政权密切相关,只有掌握政权才能实现政治纲领; 2.政党的作用(功能):
(1)争取与影响群众,即取公众对其纲领与政策的支持;
(2)集中阶级意志,即整合与集中本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3)行使国家权力,即掌握国家政权,制定法律与政策。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的基本观点:政党是在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特定阶级用来执掌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工具,是政治社会政治斗争的集中代表。
二。不同国家性质的政党制度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1.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特征:
(1)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发展条件: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由于代议制和普选制的产生促使政党的诞生。
(2)资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征:标榜“超阶级性”(即全民党)、围绕议会和选举开展活动、组织特征两极化(领导內部集权与党纪松散并存)、党內派系斗争合法化、奉行合法反对和公平竞争的原则。
2.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1)政党政治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石和标志;
(2)政党制度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协调运作的工具;
(3)政党政治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调整机制。
3.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
(1)两党制:指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中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而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
①两党制的模式:一是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英国),即两党活动围绕议会选举展开,采用集中制原则;二是总统制下的两党制(美国),即两党活动围绕总统竞选上,党的组织纪律松散。
②两党制的特点:一是力量势均力争;二是两党处于竞争和对立状态;三是以多数代表制为基础。
③两党制发展趋势:两党的阶级基础、政策、立法思想趋势
(2)多党制:在一国中各党单独或联合竞选和执政的制度。
①多党制的原因: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和复杂的社会矛盾。
②多党制的类型:一是两极多元格局多党制,即政党数量多、力量分散;各政党分化分明、轮流执政;政权更替取决于第三党的结盟政策。二是多元并存的多党制,即政府是多党联合执政,反对派也组成联合阵线。三是一党制,即国家政权完全掌握在一个政党手中,且全国只有一个合法政党,如法西斯一党制、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一党制。
4.压力集团:能够对政府形成影响和施加压力的特殊群体。
(1)压力集团与政党的区别:(见264页第四自然段)
(2)压力集团的产生和发展原因: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不同垄断集团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矛盾和斗争的发展。
(3)压力集团对资本主义政党政治的影响:一是参与选举,影响竟选;二是包围议会,影响政治决策;三是影响政府决策;四是对司法机关施加影响。
5.政治集团对现代西方政治发展的影响:
(1)集团政治改变了政治决策的基本机制,即公民可通过政治集团直接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
(2)集团政治表现为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展与深化。
(3)集团政治客观上成为一种新的权力制约机制。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1.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特征:
(1)产生原因:一是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欧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力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二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共产主义同盟” 和“第一、二、三国际” 带动了许多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2)基本特征:一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二是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三是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四是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五是有独特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即三大作风)。
2.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式:
(1)政治领导:制定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战略和策略,规定长久目标和现阶段的仼务,给群众指明前进方向;
(2)组织领导:按“德才兼备”和“四化” 原则建立髙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
(3)思想领导: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武装和教育人民群众。
思考题:如何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见276页末段)
3.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
(1)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即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协商与相互监督,各政党活动以宪法和法律为基本准则。
思考题:中国为什么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见278页二段)
(2)社会主义国的一党制:如苏联、蒙古、前南斯拉夫。
第十章
政治文化
课型:理论、实例分析
课时:4学时
学习目标:1.认识政治文化的含义、功能、类型和结构;
2.掌握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关系; 教学过程与內容 一.政治文化概述
(一)政治文化的定义: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影响下形成特定的政治的观念、心理和行为。
1.政治文化的范畴: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过程、政治产品等政治现象,以及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倾向。
2.政治文化的內容:政治认知、政治感情、政治态度、政治动机、政治意向、政治信念、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
3.政治文化的性质:一种特殊的观念形态的政治现象。
4.政治文化的特征:深刻的阶级性、鲜明的民族性、特殊的结构性、相对的稳定性。
(二)政治文化的功能:
1.规定政治生治的基本指向和内容
2.指导和规范各种政治行为,影响政治过程;
3.维系或变革政治制度; 二.政治文化的类型
(一)西方学者的分类:
1.根据社会成员的参政倾向划分:参与型与服从型政治文化。其中,参与型政治文化中的公民普遍具有参政的愿望与能力,民主与平等是其主导观念;服从型政治文化中的多数公民不愿参与政治,政治只是少数人的事。
2.根据政治文化的亚文化间相互关系划分:冲突型、协调型与混合型政治文化。其中,冲突型文化是亚文化系统的相互冲突(阶级对立、民族矛盾);协调型文化是各种亚文化的相互协调(阶级联合、民族融合);混合型文化是各种亚文化的界限不分明,各阶层分野不明显。
3.根据政治文化的价值理念特点划分:理想型与现实型政治文化。其中,理想型政治文化赋予国家以道德教化和干预人们思想的权力,将人治作为治国原则;现实型政治文化是尽量缩小国家的干预范围,要求通过法律来制约权力。
4.根据政治文化的发展阶段划分:传统与现代政治文化。其中,传统政治文化是以专制主义和等级观念为核心內容,领袖崇拜、宗教信仰是其突出特点;现代政治文化以民主政治与平等自由的观念为核心內容,开放意识与创新精神是其突出特点。
(二)马克思主义的分类(分类标准是经济基础与阶级性质)
1.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文化:包括奴隶制社会政治文化、封建制社会政治文化、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文化。
2.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文化。
三.政治文化的结构
(一)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政治意识、政治信念、政治行为准则、政治价值评价、政治动机、政治情感、政治习俗、政治心理。其中,主要构成要素是:
1.政治价值评价:指人们对政治的看法,并由此形成政治主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选择标准。政治文化中的价值认知标准,决定政治主体对政治行为的选择。
思考题:传统中国社会有哪些政治价值观?(见298页第一段)
2.政治意识形态:指对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看法和价值界定。它居于政治文化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它规定政治文化本质。
3.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中的深层因素,它受政治思想和政治认识的制约。
(二)政治文化结构的基本特征:
1.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政治意识形态渐次由低向高形成;
2.政治文化结构三层次差异决定它们之间变化的非同步性,政治文化的变异首先从政治意识形态开始;
3.政治文化结构三层次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四.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通过某种方式得以传播普及过程。
(一)政治社会化的含义(性质):
1.从政治角度看,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接受政治教育过程
2.从个体角度看,政治社会化是个体逐步学习和获得社会或群体成员所具备的政治知识、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
3.从社会角度看,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培养、教育、训练社会成员接受社会政治规范,支持和拥护现实的政治制度。
(二)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及其表现:
1.关系:(1)政治文化规定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方式;(2)政治文化的巨大作用必须通过政治社会化方式来实现;(3)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之间是內容与形式、目的与过程、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2.表现:(1)政治社会化通过社会的政治教育方式使政治文 化个性化;(2)主导型政治文化对非主导型政治文化的引导和制约;(3)政治社会化过程的相对独立的亚文化系统对社会刑政 治文化的抵制和斗争。
(三)政治社会化的途径与方法:
1.家庭,即家庭生活是政治社会化过程的起点,它对个体的政治人格塑造、人生观形成、基本政治规范的获得起关键作用;
2.学校,即学校生活是个体完成政治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巩固和拓展青少年个体的某种政治价值观,形成清晰的和完整的政治价值倾向;
3.社会,即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政治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一个人的居住地区、工作场所、同辈亲友、社会组织和大众传媒等环境形成个体特定的政治观念和行为模式。
思考题:如何坚持我国政治文化研究和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见307页——308页)
第十一章
政治发展
课型:理论、实例分析
课时:4学时 学习目标:1.了解西方政治发展理论;
2.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观、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西方的政治发展理论
(一)政治发展理论的产生背景:
1。二战后亚非拉大规模的民族解放运动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政治家的高度关注,且美苏对抗冷战形成了政治发展理论;
2.二战后政治学研究范围的拓宽和研究方法不断创新结果;
(二)政治发展理论的产生过程:
1.从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研究主题是“现代化” 理论,以新兴国家从传统向现代社会过渡为背景建立政治理论架构;代表人物是莱纳发表《传统社会的消失》。
2.从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研究主题是第三世界各国政治发展道路,代表人物有阿尔蒙德发表《发展中地区的政治》、派伊发表《政治发展的诸多方面》、亨廷顿发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3.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研究主题是政策调整,即改善政治发展的条件和解决各种问题,并产生发展行政学。
(三)西方政治学的政治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1.在社会制度上,视民族独立国家为“传统社会”;
2.在政治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上,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视为人类文明的顶点,并以此衡量其他国家政治发展的标准;
3.按西方民主模式为发展中国家设计政治发展模式;
4.以价值中立原则、抽象系统分析和结构功能分析方法为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理论论证。
(四)西方的政治发展理论:
1.政治发展的性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
2.政治发展的动力:一是精神领袖的推动;二是強有力政治组织(政党)的推动;三是文官组织的推动;四是军队的推动。思考题:如何理解中产阶级推动政治发展的实质?它对我国政治发展有何危害?(参考317—318页)
3.政治发展的途径:一是政治制度化,包括结构功能的分化;二是政治参与,包括政治参与的成员、形式、程度。
思考题:马克思主义对当代民主政治的看法(见320页首段)
4.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局限性:空想性,掩盖性。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
思考题: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的内容及启示意义。(325页首段,327未段)
(一)政治发展的性质改变:一种典型的政治发展向另一种典型的政治发展的过渡和改变。
1.政治发展性质改变的实质:国家政权性质的改变,表现为一种性质的国家政权向另一种性质的国家政权的改变。
2.政治发展性质改变的条件:政治改革,即在政治发展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对政治关系的调整,实现政治体制的自我完善。
3.政治发展性质改变的原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参考329—330页)
(二)政治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1.政治发展的两个方向:一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政治发展的途径:一是政治革命;一是政治改革。思考题:政治革命的特征及作用(见333页、335页)
政治改革的特征及作用(见337—338页)
政治革命与政治改革的区别。三。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定义:在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不变前提下,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
思考题: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的关系(见340页第四段)
(二)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基本理论的构成层次:
1.第一层次:中国各种政治组织与政权组织的关系及运行制度,即人民民主专政体系;
2.第二层次: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人民代表大会制; 思考题:人类政治史上的三种政权组织形式(见342—343页)
如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见345页笫四段)
3.第三层次:中国行政机关(政府)的机构设置与运行机制。
(1)党在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大提出的针对经济发展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见346—347页)
(2)现阶段经济发展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见348页)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定条件:经济发展状况。
1.党的十三大提出的政企分开、党政分开、建设民主政治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其条件是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即平等交换与自由竞争的规则要求。(原因分析见349页末段)
2.党的十四大提出的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小政府,大社会” 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其条件是当时商品经济已有充分的发展,但行政领导者的传统观念是不愿放权,坐失经济发展良机。
3.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其条件是当时市场经济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 思考题:依法治国的思想內涵及意义。(见353页第二段)
4.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其条件是当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初步成型。
思考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涵义及建设方针(见354页)
5.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其条件是当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题:社会公平正义的内涵及建设方针(见355页)
(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內容:
1.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见357页末段)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途径: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状况、克服官僚主义、消除封建主义影响。
2.政治体制改革的內容:实行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的內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依法治国的途径(策略):(见363页末段)
(五)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