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编辑:红叶飘零 识别码:21-482133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5-23 03:39:38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摘要:本论文浅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通过自身教学的实际案例阐述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从课前导入、情境教学、生活化教学、游戏化教学等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乐学---爱学---会学”。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兴趣是学习的营养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享受学习的乐趣,就成了数学教师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采用丰富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艺术性地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迅速集中注意力,明确学习目的,产生直接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情感迅速转入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情境。优秀教师总是让开场的讲话像磁铁般地吸引学生,使他们获得首次深刻的感知。一堂课的好坏,导入是关键。巧妙的导入,不仅能够扣住学生心弦,产生“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应,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产生“润物细无声”的美妙效果。心理学家说过,新颖的刺激比熟悉的刺激往往更能唤起人们的注意,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新颖的导课,对小学生来说意义更为重要。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从一开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我根据每节课的实际情况或知识内容,不断设计变换出各种各样的的课前导语,如悬念式导语、激情式导语、生活式导语、启迪式导语等,使学生一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挂念,欲罢不能,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比如我在教学二年级数学的关于4的乘法口诀时,我首先让学生学唱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二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当学生唱完后,我就问:“同学们,那三只四只呢?你会编儿歌吗?”学生编唱后,我又接着问:“那五只六只还有七八九只呢?”学生回答后我又问:“那你是用什么办法这样快算出青蛙眼睛和腿的只数的呢?”这样,不但巧妙而又自然地引入新课,而且寓学于乐,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了新的知识,学生也能积极思考,踊跃的发言。学生在游戏、竞赛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使他们感到数学课的快乐,并满怀期待着更精彩的下一幕。又例如,讲解“轴对称”这节课时我的导入:大家放过风筝么?大家放过自己做的风筝吗?今天咱们就来研究如何做风筝,怎样做才能飞起来,怎样做才能飞的更高?这节课之后,下星期返校咱们来个放自己做的风筝比赛,看谁的风筝飞得高,飞得远。听到这大家很容易兴奋,很想学做风筝,急不可待得等着老师来讲。

二、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素材,创设各种活动情境,组织学生学习,并在活动中加以指导。

(一)在教学中,直观教学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占重要地位。为了把他们的注意和兴趣有效地集中起来,我们认为“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常常利用色彩鲜明的图片,生动形象的教具,化静为动。这样就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例如在《可能性》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初步感受实验是验证猜想、获得结论的重要策略”这一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一个商场购物抽奖的大情境。使学生通过这个大情境,学会分析,能正确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能简单说明道理。一开始我出示了商场转盘抽奖这一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紧接着我又出示了一个转盘,问学生想不想试试手气。学生都高高举起小手,跃跃欲试,争着想试试自己的手气。当学生动手转动转盘时,一次次的试验结果与他们的猜想是那样的地吻合,学生激动的说:“猜对了!猜对了!”通过参与这个活动,学生认识到实验是验证猜想是否正确的好办法。紧接着我设计了“如果你是商场管理员,你会选择哪个转盘来让顾客抽奖?如果你是顾客,你最想玩哪个转盘?”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区域大,指针指向这个区域的可能性就大,相反则小。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了图形、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

(三)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因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其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富有情趣地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引发学生探求知识奥秘和愿望。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提问:“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当学生轻松回答后,教师再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否也有类似的规律呢?”有的学生可能受前者的影响回答:“个位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是这样吗?同学们一试,如23、29、46等都不能被3整除,显然这不是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时,教师凭借已有知识推出一些3的倍数,然后确定其中一个数,调换各数位上的数字,如把l23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换位置得到321、132、213、231、312。让学生检验与换后的各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因此,要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昂的主动情绪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的话,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必不可少。

三、体现数学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我们应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平移与旋转》一课,一开始我就出示课件。例如:升国旗、坐电梯、小风车、滑雪等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让学生说一说那些运动是平移,那些运动是旋转?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升起来,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踊跃的回答问题。在这一课中,学生还学习了多格平面图形的平移,出色的画出了多格平面图形小房子向左平移5格后的图形。我接着向同学们问到:“你们说,真房子会搬家?”学生都张着小嘴巴惊讶得看着我,我捉住这一教学契机向学生介绍到:“上海音乐厅就是通过平移运动向东南方向平移了66米之多。”听完了我的介绍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的感想,其中有一个学生兴奋得说到:“《平移与旋转》在生活中的用处真大呀!” 为了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我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花瓣通过旋转运动形成了一朵漂亮的小花,圆圈通过平移运动形成了奥运的五环标志……同学们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例如:“求地砖的块数”是面积教学的难点,因为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在教学这一例题时,我没有直接出示例题,而先让学生观察教室讲台的地面,上面铺了一些什么形状的地砖?学生齐声回答是正方形的。接着又问学生“我们要在教室的水泥地面上铺上和讲台一样的方砖,一个教室还要买多少块呢?”在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引出问题,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更易引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迫自觉地探索新知。学生开心地看着自己的教室地面、讲台地面,“那不是看看教室地面的面积包含了多少个方砖的面积,就可以了吗?”经过小组激烈地讨论得出:只要知道方砖的面积和教室地面的面积就可以算出需要多少块方砖。

四、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伙伴,在这个伙伴的带动下,学生更容易主动地获取知识。“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枯燥的数学学习中加入游戏的成分,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就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例如:在教学2~9的分与合时,其中一个内容是:7可以分成2和5(或者分成1和6及其他很多分法),枯燥机械地记忆或背诵对学生理解、掌握这个知识点没有太高的效率。此时,我采取玩“拍手游戏”,使教师和学生拍手的下数合起来是7,例如我拍3下,学生就拍4下,我如果拍5下,学生就拍2下。我还设计玩纸牌的游戏,例如复习7得分与合,开始学生轮流摸牌,然后把手中能组成7的纸牌拿出来,再到前面的同学手里去抽牌,这样谁的牌最先没有了,谁就是获胜者。虽然这些都是非常简单的游戏,但引入游戏之后,学生的兴趣就陡增不少,对于7可以分成几和几这个知识不熟悉的学生通过拍拍手很快就掌握了7的分与合,还可以通过玩纸牌加深了对7的分与合的记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记住而不用死记硬背。就这几个例子说明,简单的小游戏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玩”中,体验数的分解与组合,增强了对数与数之间转换关系的理解,也即增强了数感。课堂教学设计游戏则要因势利导,能尽量发挥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度、适当地组织一些竞赛性的小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增加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练习中,我设计了“小熊卖文具”的游戏。请一个小朋友戴上头饰做小熊,大家当顾客,到文具店买东西。这一场景,真实地再现了孩子们的生活,顿时喜形于色,迫不及待地加入游戏行列,望着商店里想买的东西,快乐之情溢于言表。此时此刻,我及时把商店里要买的东西变成简单的元、角、分换算,看着价格单上的价钱就能买到你想买的东西。在游戏中学习,学生学而不厌,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利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鼓励性的评价,不仅能给学生指导学习方法,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教学过程中,我会积极地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用不同的方式给不同的学生以适时的鼓励。如“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洪亮!”、“你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你观察得很仔细!”,这样具有激励性或导向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到了我对他们的关心,他们心中也就充满了希望,从而逐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数学课堂练习上一道较难的思考题,很多孩子没做出来,一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却用很好的方法做出来了,只不过计算错了,为了鼓励他,我就在他的本子上写道“方法太好了,如果计算时再细心些就更棒了!”这个孩子在以后的作业中细心多了。我们班有个小男孩,平时做作业总是不认真,字迹很潦草,有一次我发现他的作业全做对了,而且较工整,于是我就在他的作业本上贴上了一个他特别喜欢的贴画,并在旁边写道“看到你的进步老师很高兴,相信你下次能做得更好!”他拿到作业本后很高兴,在以后的作业当中我继续用不同的方式来激励他,他的作业也一次比一次认真了。

第二篇:激发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兴趣

学习《海口市课堂教学指导意见》心得体会

琼山二小 徐小丽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更新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海口市课堂教学指导意见》的推出,要求我们更新观念,与改革同步。如何组织教学,怎样做才能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角色转变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怎样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成为这个学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占一定的重要位置。本学期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对儿童少年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根据《海口市课堂教学指导意见》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完成一件事物的重要前提和条件。一年级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稳定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使小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那么,怎样才能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呢?

首先,“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新授课,练习课更加讲究方法。新授课中,我们可以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象朋友一样讨论教学内容,走进小朋友的心里,使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和压力,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练习课上,利用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完成练习。可以请小朋友当小老师来判断其他正确;或者通过比赛形式来完成。对于胜出的小组给予红花或星星等作为奖品,这样促进学生。

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是在教学中不断提出与新内容有关的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的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我在教学“时间”这部分时,由于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比较难理解,所以我在三个星期前就先告诉学生,三个星期后我们要学习时间,希望同学们多去了解。然后我有意创设一些有关时间的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让大家接触,结果学生来了兴趣,在学这部分知识时再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解决相关的问题就容易多了。

二、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

一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向与位置”这部分时,我让学生通过判断学校的方向,再来判断教室的方向,最后再判断自己的位置方向,这样一次次、一层层地认识,加深对着部分知识的理解。多让他们实践,就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结合基础知识,加强各种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在重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摆小棒计算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找规律,再小组讨论,最后小组汇报得出结论。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太小了,滋长能力比较差。所以导致教学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一定会努力认真的总结、反思,虚心求教,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第三篇: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育提出:使人愉快,要让教育活动有兴趣,教学要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要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就可以把数学学习当作一种享受,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那么,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小学Th学习的特点

第一,小学生的依赖性很强,在他们的思想中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学,在课堂上,教师要

通过各种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思维,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做到教师勤教,学生乐学。

第二,小学生无意识占主导地位,活动性较强,在课堂上,小学生很难长久集中精力去听课,在上课的时候有时因外界的条件的改变而分散精力,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认真的听课。

第三,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比较浅显,对事物的认识停

留在大概轮廓上和整体形象上,不能深入的、透彻的分析问

题。比如学生认识字来说,他们只记住了字的轮廓,却没有把握每个字的笔画顺序,完全凭感觉写字,无法精确的写完

整字。

第四,小学生容易随意性和情绪化。小学生的活动很少受大脑的控制,较多的时候受兴趣的控制。在课堂上,他们

感兴趣的知识,能集中精力去学,学习效果比较好,一旦对

学习不感兴趣,他们就不听课,甚至在课堂上睡觉,如果老

师制止这种行为,学生有时会反抗,所以,小学生很容易情绪化的。

二、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Th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引导和

激发人在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内在动力,直

接促进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

一种潜在的素质,是克服困难,推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由于小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但有缺乏对问题的思考,不能主动的学习,所以,教师有积极的引导,通过

各种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这样,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开拓了他们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此外,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课件、视频、动画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动手操作,激发学Th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如果教师一直讲解,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下降,不能很好的接受知识。尽教师演示,没有学生亲自操作而获得的知识是肤浅的,过一段时间会忘了。只有让所有学生参加实践操作,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参加学习活动,才能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增长知识,例如,学习了三角形的知识后,让学生小组合作,组合成各种各样的三角形,并说说自己的构思和各种三角形的不同,这样,学生学习的效率会大大的提高。

四、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学Th学习的兴趣

新教材的教学致力于将学生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教师在知识讲授这一阶段,安排适当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把

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模拟现实的各种活动中,学生就会产生一

种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例如,学习了四年级下册封闭问题的植树后,让学生站成方阵的游戏,玩手拉手的游戏,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引发学生产生进取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效率的目的。总之,兴趣是学习中的活跃因素,只有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学生才能记住知识,提高成绩。

五、设置多样化练习,增添学习兴趣

练习是强化基础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必不可少的实践活动学生经常被一些枯燥的、乏味的、机械性的,重复性的练习抑制了学习兴趣,为了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组织各种形式的练习,让他们带着兴趣,快乐的完成练习。例如,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钟面模型,并拨动分针观察时针的变化,同桌之间互拨时间,并读出时间,在完成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认识了时间,还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同时,还学会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

六、利用好奇心、好胜心,增强学习兴趣

好奇心、好胜心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在学习中总

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的表杨,此时,学生感觉很高兴,增

加的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发他

们的动口、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学习。在教学

中组织各种比赛,看谁算的快,算得准,解决方法多,方法

巧妙;或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表各种意见,引起不同观点的见解,促进学习兴趣。

总之,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推动力,培养学习兴趣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开发智力和能力的前提和条件,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于数学教学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主体乐学的心理,最佳地吸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当学生对数学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兴趣时,他们就会愿意学、主动学,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才会随之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学习兴趣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育提出: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活动有兴趣,富有感情色彩。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只有产生了兴趣,把数学学习当作一种享受,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和探究数学知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可见,培养兴趣是开发智力和能力的前提和条件,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于

数学教学更具有特殊的意义。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曾说:“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的不足,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叶圣陶老先生曾言:“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古今中外凡在学业中有成就的人,对学习都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喜好。对数学保持浓厚喜好的人,他会聚精会神地进行学习,千方百计地想方法去熟悉和解决数学新问题,平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正如华罗庚所说:“有了喜好就会乐此不废,好之不倦,因之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假如学生对数学学习不能保持喜好也就是兴趣,就会视学习为一种苦役,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果较低,数学成绩下降。据有关调查分析,造成一些小学生数学学习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他们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后,就更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来诱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使学习喜好得到保持乃至高涨,从而形成一种教学需要的“愤悱”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古人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因此,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关系到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只有当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才会受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才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那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首先,学生的依赖心里比较强。他们不懂得自主地去学习新知识,家长和老师就得为他们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第二,无意识占主导地位,很难长久集中精力去听课,在上课的时候往往因为窗外的噪音而分散注意力,他们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放在一个事物上。

第三,他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大概轮廓与整体形象上,根本不懂精细地分析某一事物。以识字为例,他们只满足于每个字的轮廓,却不把握每个字的笔画,导致他们记忆时不是少笔画就时多笔画,完全凭感觉写字,无法精确地把字写完整。

第四,比较容易随意性与情绪化。他们的活动很少受大脑控制,较多时候受兴趣控制,做事往往跟着兴趣走,而无视老师的要求,如,老师要求观察一幅图画上花丛中小姑娘的神情,他们可能会被罗在花朵上的蝴蝶所吸引,根本不理会花丛中的小姑娘。

第五,想象力丰富,但目的性较差。他们常常把想象的内容说成是具体的内容。看见马,就幻想自己如能像马一样在草原上狂奔该有多好。抓住他们的这种想象力,按照老师的要求,就可以培养他们看图说话的能力。

二、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是激发和引导人在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内动力,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一种潜在素质,是克服困难、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学习的最积极的因素,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程的入门向导。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教师在学生眼中树立起良好的自身形象,使学生喜欢,这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

(一)师生人格平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出现大声叱责的地方,就有粗鲁的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教师切忌认为自己是老师,高人一等,凌驾于学生之上,动不动就

无端训斥、漫骂,甚至横眉怒对,冷眼相加,冷嘲热讽,而是要走近学生。同时,也要让学生走近教师,因为学生与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二)建立朋友关系

在课余时间,老师不妨当当学生的朋友,听听他们的心声,投其所好,关注一下他们的世界,和他们聊聊感兴趣的话题。这样,你会发现你和学生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他们对你的接受和喜爱就会逐渐迁移到课堂学习之中。

(三)亲其师,信其道

师爱的力量是神奇的。你对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很可能因此而喜欢你,喜欢你教的学科,爱上你的课。这就需要我们的工作细致入微,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比如,我在每天放学时总是重复同一句话:“路上小心,注意安全。”虽然是习惯性的叮嘱,却温暖了学生们的心。

四、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一定要利用好每一个45分钟,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快乐殿堂。

(一)注重导入,创设氛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会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精心设计导语,为课堂创设浓郁的感情氛围,是引发情感的重要艺术手段。好的导语可以导引和控制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顺向心理定势,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产生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使学生迅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

(二)营造环境,主体参与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发扬教学民主的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消化知识,勇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绚烂的火花,尤其是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体验成功,产生兴趣

1.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答题正确时,要加以鼓励,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成功后的喜悦。在学习中,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若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则会建立固定的联系,也就会形成越学越有兴趣,越有兴趣就越想学的良性循环。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一些经过努力便能解决的问题,并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学生解决了面临的问题后,便获得成功的喜悦,此时,就需要教师抓住学生的成功之处给予适当的语言激励。

3.采用步步高的策略,激发、引起、巩固兴趣

(1)激发兴趣,教学相长

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毫无疑问,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

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2)唤醒自信,引起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证明,教师信任学生,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信度越大,成就越高。陶行知先生也曾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可能,都有成功的希望。教师最重要的作用是唤醒学生的自信,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3)多次成功,巩固兴趣

如果教师总是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而学生又总是无法完成任务,那么他们就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我总是采用小台阶、步步高的策略,提出一些切合学生实际的目标,让他们一次次成功,于是,他们便有了信心,有了兴趣。再继续下去,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完成任务。例如,课堂提问,我总是注意难易适度,尽量让学生有话可说,使之在一次次的成功中巩固兴趣。

(四)教师利用自身魅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1.展现师者的魅力

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课堂上,教师的表情、姿态、手势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倘若教师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怎么能要求学生兴致勃勃呢?课堂应该是乐园,教师应该是愉快、积极、热情、真挚的。教师用富有激情的教态、语言激发学生的情趣,让学生在生动的课堂中积极参与。这是教师自身魅力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中所发挥的作用。

2.引起学生好奇心

教育的全部艺术就是唤醒学生天然好奇心的艺术,目的就是为了让这种好奇

心在学习中得到满足。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制造悬念,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一种急于探究的心情,那么就会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当前面临的情境之间存在的差别常常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导致其关心、注意和探索行为。

3.激起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内容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差距时,就会引起他们的认识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设置科学精妙的问题,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景和环境中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高效学习的目的。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是我们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一条基本教学原则。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应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始,正视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体验学习成功后的喜悦,从而学会学习,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也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五篇: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摘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源动力,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进取,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会摆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源动力,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进取,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会摆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的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当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时,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愿学、爱学、乐学,而且学得活、学得好,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呢?作为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听故事,在教学中如果巧妙地设计趣味情境教学,适当开展一些学习活动,如听故事、看表演、做游戏,不仅不会影响教学质量,反而能够激发起学习的兴趣,通过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产生问题,自主探究,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如在学习10以内的数字时,可以教给学生这样一首绕口令:“1919,好朋友;2828,手拉手;3737,分不开;4646,好伙伴;5555,凑成一双手。”不仅?x起来朗朗上口,同时又简单易懂地让学生们学会了数字。又如在学习时针和分针时,我们可以用儿歌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小小表盘圆又圆,时针分针跑圈圈。分针长,时针短,一个快来一个慢。分针跑完一满圈,时针刚跑一小段。”通过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的游戏当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2、创设童话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令人终身难忘。故事中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和哲理引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发问:“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们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学生依次回答后,教师说:“同学们,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有几岁,就过了几个生日?可是小明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们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学生的学习热情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3、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先让学生猜想:圆锥的体积会和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的体积有关?当学生说出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有关时,再让学生猜想它们的体积间会有怎样关系?猜想后分组实验来探究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关系,老师提供各组圆柱圆锥(1)等底不等高(2)等高不等底(3)不等底不等高(4)等底等高,让学生用圆锥装满沙土(课前准备好)倒入圆柱中,几次可以装满,各组做实验,把每次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记录下来。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参与其中一组。集体交流实验现象及结果。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积极实践,主动建构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从而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掌握更牢固。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多媒体教学,能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这种直观教学,增大了课堂容量。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优生和差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优生从被动等待中解放出来,差生从被动压抑中解放出来,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出多边、互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场面。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画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三、设置多样化多层次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设计得好,不仅能巩固新知识,而且能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在教学中,我在设计练习时,力求做到分层练习,形式多样,讲究实效。如在练习时,内容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个别学生,师生间经常组织讨论、争论,进行同学之间互测、互批,加强直观演示和学具的使用,一题多变、多问、多解,让学生通过练习解决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竞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好办法。因此,在数学中,我经常喜欢在小组间、个人间、男女生间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在每次的竞赛中,教师的一次高分,一句赞美之词往往给学生带来新的希望,产生神奇的力量,有些甚至会影响终生。对于班里的后进生,我给予了更多的关怀与鼓励,使他们也体验到学习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多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乐学、爱学,让学生真正的爱上数学。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傅伟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