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周有祥个人简历
编辑:梦里寻梅 识别码:21-532558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19 09:52:0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周有祥个人简历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周有祥,男,中共党员,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学科教育硕士,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生物高级教师,生物教研组组长。

我是一个时不时有点理想化的人,对现实生活总怀着良好的期望!

多年来,一直从事高中生物教学教研工作。专业基本功扎实深厚,教学风趣幽默,课堂灵动缜密。教学中强调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主张对“教”和“学”的“双重解放”,避免机械地填鸭和机械地学习。

所授学科学生成绩一直位于安徽省前列,所辅导的学生在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4人次,省市级一二三等奖50余人次。

从教以来先后荣获安徽省宣城市教坛新星、青年骨干教师、安徽省教坛新星、骨干教师称号;参加教学大赛先后荣获安徽省宣城市教师业务素质竞赛一等奖、北京市高中教师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昌平区一等奖、北京市高中教师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北京市一等奖。

曾被聘为安徽省高考命题教师库成员;安徽省纸质教辅资料编写专家组成员;安徽省宣城市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安徽省宣城市命题专家组成员;安徽省宣城市骨干教师讲师团成员;安徽省宣城市生物学会常务理事

所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二十余篇获省市级奖项,在《生物学通报》《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理科》《考试周刊》《中学生理化报》上均有论文发表,在“人教网(人民教育出版社)”“新思考网(教育部基础教育中心)”亦有教学设计或论文发表。

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学科命题,多次参加高中生物统考会考命题及中考命题。主编或参与编写了《安徽省宣城市高中同步训练——生物分册》《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校本教研成果——高中生物学习指导》《新高考》《金太阳学案》《高考红皮书》《安徽省江南十校名师考题》《安徽省课堂作业》《安徽省毕业班综合训练册》等多部教学辅导用书。

始终坚信“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愿竭尽所能帮助学生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

第二篇:个人简历李忠祥

个人简历

个人信息

姓名:

籍贯

出生日期:

专业:

电子邮件:

李忠祥 江苏丹阳 1990-06-07 纺织轻化工程 754093945@qq.com性别: 民族: 政治面貌 学历: 手机: 男汉 预备党员 本科 ***自我评价

本人在大学期间,担任过盐城工学院社团联合会外联部部长,盐城校园天翼部落部长,在任职期间,培养了自己积极工作的态度和沉着冷静的思考能力。做事勤奋踏实,只要是自己坚持的事就一定会尽力做到。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踏实沉稳。求职意向

服装外贸和跟单,销售

纺织服装行业

苏州

工作性质: 希望行业: 目标地点: 期望薪水: 目标职能:

教育经历

盐城工学院 轻化染整工艺 本科 2009/09--2013/6

主修课程:染整工艺原理上,下册染料化学纤维化学与物理所获奖项

优秀共青团员 三等奖学金 三等奖学金

三等奖学金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2009 2010 2011

2012 三等奖学金社会经验

江苏景盟针织有限公司 2012.7——2012.8

校内职务

盐城工学院社团联合会外联部部长校园天翼部落部长 副班长2010____2011 2011____2012

第三篇:曾祥炜个人简历

曾祥炜个人简历材料

曾祥炜重庆市人,1944年11月生。

1960-1965年重庆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西南科技大学前身)机电专业(教育部试点班)毕业。曾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云母矿、四川建材研究所、四川省建材局、伊拉克西德KARL公司、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工作。现任四川省政协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创造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专利协会会长,美国ASME流体专业协会成员;四川黄埔后代联谊会会长。长期关心青少年创造发明,多年担任全国、四川大学生“挑战杯”; 全国、四川青少年创新大赛评委会专家。研究员、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曾祥炜长期从事流体控制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压力管道梭式非能动智能控制的构想。为支持这一新的控制系统,经数十年奋斗,创造发明了差流可调梭阀及梭式系列阀等多种非能动控制基础元件。将这些集敏感、控制、执行为一体的基础元件,置于密闭连续的流体系统中,利用流体自身的能量,实现不需外设动力源的控制、调节和管道爆破保护。梭式非能动基础元件已经在我国石油、化工、天然气、海上石油、航空、核能等领域的高温、高压、强腐蚀;超低背压、超低开启压力;脉冲振荡、瞬态突变系统可靠地运行十年,解决了最重要工业领域和国防领域的一些关键问题。

曾祥炜是我国第一代非职务专利权人,也是第一代获得外国发明专利权的中国人。先后在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取得多项发明专利。至今拥有中外发明专利23项,专利、技术总数达73项。1998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2000年成为ASME流体专业成员;2005年入围中国工程院院士合格候选人;2006年“梭式非能动智能控制系统”申报国家发明一等奖;梭式非能动管道爆破保护装置、梭式非能动通球清管器两项发明获美国发明专利权;差流可调梭阀、梭式非能动管道爆破保护装置两项目获中国杰出专利,送中国科技馆藏展。

曾祥炜是一个献身科学、坚毅豁达、热爱祖国的黄埔后代,为祖国的统一和繁荣效力,为青少年的进步和创新而倾心。奋力推动我国技术发明和创新事业。

四川省专利协会会长曾祥炜演讲

演讲主题:发明是一种精神是沉淀和积累的升华

自己命题,执著地从事非能动控制研究长达40年,在艰苦无助的条件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堡垒,开创了梭式压力管道非能动控制研究之先河,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是我国非职务发明人的典型代表,把自己比作“游击队员”,很羡慕在国家队搞科研的“正规军”。就是四川省非职务发明人、四川省专利协会会长、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获得者、四川省当代十大专利发明人郫微的非能动控制技术探索者曾祥炜。

发明是一种精神?是的,发明是一种献身精神,一种为祖国富强、为全人类造福的献身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一直支撑着曾祥炜从事发明长达40年。曾祥炜说,发明会带来别人无法理解的乐趣,尽管有苦涩相伴,但

只要有希望就有乐趣。所以,这种精神还将支撑曾祥炜继续走下去。

几许酸楚面对西屋公司2006年12月21日,新华网的一条消息《西屋的竞争法宝--AP1000核电技术》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消息称,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在中国核发电招标中成功竞标,将向中国进行技术转让,建设4台核电机组。2007年7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了中国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与美国西屋联合体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第三代核电技术转让及核岛设备采购合同的消息。消息称,我国此次引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即AP1000先进压水堆技术,采用了独特的“非能动”安全系统设计。与以往的核电技术相比,新技术简化了系统设备数量,降低了发生核事故的概率,提高了核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作为一名从事非能动控制研究长达40多年的学者,曾祥炜的心情始终难以平静。“我国最终决定选用美国西屋公司AP1000核电技术,我是十分拥护的。AP1000核电技术的核心就是非能动技术,这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不过,这次中国花数十亿美元购买此技术,此时的我有几许酸楚,我个人研究了一辈子非能动技术,能为国家做点什么呢?”曾祥炜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复杂心情。

AP1000是美国西屋在AP600技术的基础上延展开发的,AP600以“非能动性”为特点的设计最早始于1991年。曾祥炜40年前就着手研究非能动控制,早在1986年,曾祥炜就申请了第一个中国专利,1989年3月24日,他的第一批非能动控制元件获得了美国发明专利权。作为中国专利制度的首批践行者和受益者,曾祥炜目前已拥有73项专利和专有技术,其中,中国发明专利15项,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等国的发明专利16项。他的每一项发明都是针对非能动技术,他的一生就是为了创建非能动控制系统。如今,他仍可清楚地记得获得第一个美国专利授权的日子。他在世界重要的学术组织和会议上发表数十篇文章。曾祥炜坦诚地认为,非能动技术的道理是相通的,40年前的黄浦后代、“黑五类”子女不可能到国家队搞科研,更不可能到国家重要技术的核领域搞研究。他只能选择身边的水管、油管进行研究,而对核电系统完全陌生。40年来,他为管道系统的非能动控制研究付出了全部心血。

“我没能力与法国相比,也谈不上与美国相比,我的非能动技术也没有资格代替美国的非能动技术,我只是想让人们知道,数十年前,中国就有人在思索非能动控制技术,并不懈地在付诸实践。”这话听起来有些凄凉。

曾祥炜,1965年从西南科技大学机电专业毕业后,在丹巴藏区生活了10多年,形成了心中永远的高原情结。在那里,他频繁地被派往矿区处理爆管事故。

在严冬和雨季,空压机管道、水管道、油管道特别容易爆裂。哪里爆了管,曾祥炜就得到哪里去。修好又爆,爆了再修,无数次重复劳作,终于让喜欢思索的曾祥炜想到,这是个流体与流体控制的问题。

那时,他只能偷偷阅读技术书籍,寻找掌控无形流体的灵魂。山上唯有一本著名水利专家潘家铮等人翻译的《水力发电》,从中可以看到一点压力管道保护和自动控制阀技术的影子。读书使他深受启发:流体,在管子中流动就有能量,能不能用这种能量来控制流体系统本身呢?仿佛电石火花一闪而过,他的想象力空间突然被照亮。他决心把非能动控制系统钻研下去。没想到,他扎进这个领域一干就是40余年。

回首漫漫发明之路,他受聘于某跨国公司,在伊拉克当了两年多工程师的经历让他终生难忘。当时,伊拉克和科威特是极其富有的国家,集中了国际上最先进的设备和最优秀的技术人员。在这个技术的“联合国”里,比干燥与酷热更让中国工程师难熬的是外国人的歧视。由于年龄普遍偏大,英语水平低,动手能力差,他们一开始总被外国技术人员摇头指责说:“中国人不行。”在那里,曾祥炜等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短短的3个月以后就适应了,并且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同时,还发现了很多美、英、日、德等国设备和系统中的问题。他们一边吮吸着世界各国的技术营养,一边研究他们发现的技术问题。

合同期满,他们怀着满腹的沉淀投入了祖国的怀抱。回国后,曾祥炜对自己近20年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此时正值中国专利制度开始实行,他捧着崭新的发明,成为了中国第一批专利权人,并很快拥有了第一个外国专利权。

如今,皱纹已经写满了曾祥炜的额头,两鬓已经花白,他发明的非能动元件也在他的努力之下推广到了核电、海上石油等数百个重点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他觉得还很不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发明难专利转化更难

40多年来,曾祥炜都是自费搞研究。1980年,曾祥炜开始从事“差流可调梭阀”研究,加仑桶、洗脸盆、洗衣机水管,就是他的试验装置。作为非职务发明人,他既没有获得国家立项,没有资金支持,也没有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试验条件和学术背景。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期盼有个自己能支配的小实验室和组装车间。

然而,生存的压力和生活的艰苦没有把他压垮。相反,他已经步入一个自由王国的新天地。在他所开拓的梭式非能动控制领域,核心、集成发明不断,新思想不断。有时突发灵感,一件崭新的发明瞬间就一气呵成。而让曾祥炜感到最为困惑的是专利转化难,“转化比发明难一百倍”,曾祥炜说。

一是他的学科分类难。他的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国内学术界和相关领域认同的太少。交叉的学科又太多,他的研究可以算流体力学?算自动化?算智能控制?算通用创造?好像又哪一门也挨不着。

二是专家的认同难。有些专家嘲笑说,什么叫非能动?非能动就是不能动,就是在空想嘛!

三是技术推广难。进入20世纪90年代,他以房产证做抵押,自办了一个研究所,把研究成果推向机场、核电站、石油与天然气开采等500个点。曾祥炜很沉重地说,老一辈一再告诫他,中国人的创造发明首先应该为中国服务。但一个势单力薄的非职务发明人,要把自己的成果推广出去有多么艰难啊。他整天为给研究所的小伙伴们筹集工资而奔波。要把想法变成实物,把系列的新产品不断地推出去,让散落的500个试验点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又有多难啊!

经四川省和国务院的专家力荐,曾祥炜这个“游击队员”,最近陆续与“国家队”的专家接触。他的奋斗历程让专家们震惊。王大珩、杨家墀院士几年前听取了他的汇报后评价说:“其应用价值很高,是工业自动化仪表一项重要的创新成果。”

但是,由他开创的梭式压力管道非能动控制系统何时才能像美国西屋公司AP1000一样能够大规模应用于生产,甚至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呢?靠一种精神的支撑,曾祥炜的发明之路还能走多远呢?曾祥炜2006年、2007年刚获得美国发明专利权的非能动管道爆裂保护装置将是解决沙漠、河、海、森林、城市等管

道爆裂问题的最新技术,在我国乃至中东、美洲、欧洲有着广泛的市场。可是,由于不能解决试验场所、经费等问题,曾祥炜只好兴叹了。如果等到国外科学家踏着他的基础,走在我们的前面,再回头来“帮助”我们,那将是一个悲哀。

第四篇:高有祥

高有祥出生年月: 1952年8月

毕业学校: 北京广播学院

学历学位:博士

职称职务: 新闻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兼职: 陕西省广播电视节目专家组成员,西安市电视节目专家组成员,《西部广播电视》杂志编委

工作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个人简介:1954年生于陕西省凤翔县。曾就学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编辑采访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电视编导硕士学位班、香港公开大学教育管理课程研修班。硕士学位。曾在省级广播电视机构从事采、编、播工作10年。1988年调入陕西师范大学讲授广播电视课程。在20年的高等教育工作经历中,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他主持创办了西部地区最早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编导等专业。先后开设了十多门专业课程。1986年被评为国家一级播音员,1988年任讲师,1994年被评为副教授,2005年被评为教授。1989年任系党支部书记,1994年任陕西师范大学影视中心副主任,2000年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2001年兼任广播电视编导系主任。现任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陕西师大新闻研究所副所长,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带头人;讲授广播电视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纪录片等课程;陕西省广播电视政府奖专家评委,陕西省电视“金鹰奖”专家评委,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顾问;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广播电视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西安广电协会常务理事。2005年8月,被选送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教育部直属高校社科系统新闻传播院系负责人“三项学习教育”研修班;2007年5月被选送参加在中央党校由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举办的第十五期“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和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第三十期专设班的学习。2004年10月被陕西省广电局、陕西省文联、陕西省电视艺术家协会评为省德艺双馨“十佳”电视工作者;2007年12月年被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评为“全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

高有祥同志从广播电视传播和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进行业务探讨和理论研究,注重解决和回答现实问题,并将新信息和研究成果补充到教学中去。学生们反映他的教学能紧随广播电视发展前沿。不少外校学生也常去听他讲课。他发表的论文,有广播电视有声语言、思维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但是大量的,都是瞄准当下广播电视传播中出现新问题的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他长期致力于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和创作思维研究,发表了多篇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应用的专业论文,提出广播电视使用的有声语言是规范口语,“规范口语是具有书面语言色彩的口语化语言。它既要有书面语言准确规范、简洁精练、逻辑性强、信息量大庄重文雅的要求,又要符合口头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亲切自然、即时反馈、顺口入耳的特点”的观点,“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冗余度”的观点,“报刊、广播电视正确使用外来词”的观点,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中国语文》、《语文建设》、《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发表,被《人大复印资料》、《电视文摘》等刊物转载后,被多位学者引用。他的学术专著《电视新闻的理论与实践》(33.2万字)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他任主持人之一的《21世纪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科研课题,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由省政府奖励。他的学术成果多次受到上级的奖励。他常常被各级电视台邀请,会诊问题,进行研讨和出谋划策。近几年,他为省、市广播电台、电视台举行过多次学术讲座。并应邀跑遍了陕西省的十个地级城市,为专业人员讲课。仅2004年,1

他就三上延安,两下汉中讲座和研讨节目。他还为党员电教系统培训专业干部,指导党员电视教育专题片拍摄。无论是他的论文,还是他在各级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与点评,都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见解独特,对当地的广播电视理论建设、实际工作和传播业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高有祥同志在广播电视第一线工作过,熟悉节目创作过程。在教学和科研之余,还参与创作电视作品。由他任编导、撰稿的专题片《西安,祝你再度辉煌》、《大学生真情暖童心》分别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央电视台七套播出

研究工作简介:

主要从事广播电视有声语言研究,发表论文多篇,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被多位学者引用。专著《电视新闻的理论与实践》2004年获陕西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西安市外宣办委托,编导的电视片多部在中央电视台等播出。参与省、市电视台多个栏目的策划和创作,多次应邀为陕西省及西安、延安等地电视记者举行学术报告。被聘为省、市多个电视节目奖项专家评委,参与向全国选送节目;2004年,荣获陕西省文联、陕西省电视艺术家协会评选的“陕西省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国家“十五”重点课题《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与研究》重点子课题《发展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主要阶段性成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高校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

第一主持人北京大学万明高教授;高有祥为第二主持人(西北地区主持人 ;各大区主持人排名不分先后,同为第二主持人)总课题批准号AYA010034; 2004年结题;2005年10月鉴定: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2、国家级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傅钢善、陈晓端、张文兰、高有祥、乜勇等8人

3、教育部、财政部2007“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重点支持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李震、朱晓??、牛鸿英、高有祥、南长森等7人

4、陕西师范大学校级重点项目《西部广播电视发展战略研究》2004年结题 主持人

5、申报的课题

(1)国家课题《党的十七大后民生新闻发展策略研究》 主持人 高有祥

(2)省级课题《我省新农村建设中广播电视宣传效果研究》主持人 高有祥

(3)副省级课题《西安地区非物质文化影像化生存研究》 主持人 高有祥教学研究项目:

1、校级精品课程:《电视节目制作》(课程群)2006年完成并验收 主持人高有祥

2、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项目:

《教师教学有声语言形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__以电视的形式展示研究实验过程和结论》

2007年9月立项 主持人高有祥

3、陕西师大研究性创新教学活动专项 :广电新闻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教学活动 2007年12月立项 主持人 高有祥

三、获奖:

1、全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 国家广电总局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 2007年12月

2、陕西省十佳电视工作者 陕西省文联、省电视家协会 2004年10月

代表性成果: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生存 《现代传播》 2007年第6期(权威)

2、报刊广播电视对外来词应采取的态度 《现代传播》 2005年第5期(权威)

3、民生之年对新闻传播的新要求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7年第5期(权威)

4、省级卫视的特色频道与品牌建设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7年第7期(权威)

5、对假新闻历史与现实的理性反思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7年第12期(权威)

6、发展特色广播 走市场化运营之路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5年第3期(权威)

7、三贴近《直播西安》的有益探索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4年第6期(核心)

8、精神内核 电视娱乐节目的灵魂 《电视研究》 2005年第6期(核心)

9、从央视直播美伊战争看直播的魅力 《中国有线电视》 2004年第7期(核心)

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广播电视的使命 《电视研究》 2006年第9期(核心)

11、西部广播电面临问题及对策探讨 《中国广播》 2004年第6期(重要)

12、严格把关 杜绝硬伤 《当代电视》 2004年第5期(重要)

13、西部广播发展对策探讨 《中华新闻报》 2004年6.23(重要)

14、平民化 创造性 亲和力 《新闻知识》 2004年第4期(重要)

15、善待我们的衣食父母 《今传媒》 2004年第7期(重要)

16、把这段壮怀激烈的历史告诉后人 《今传媒》 2006年第8期(重要)

17、教育硕士培养的有益探索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8期(重要)

18、陕西卫视对区域文化的演绎(2作)《电视研究》 2007年第9期(核心)

19、网络环境下教育技术文献的新变化(2作)《 现代教育技术》 2007年07期(核心

第五篇:周志祥 091214414

1.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

对于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我觉得就应是在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提倡在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前提下促进收入的平等,发挥政府在弥补市场缺陷、提供市场公平竞争机会和环境、实现社会公平分配中的主导作用,努力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提供人人均享的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就业扶助及其他基本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不平等的制度分割,尤其是城乡差别,实现收入分配结果的相对平等。

2.如何快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一个合格的党员?

一.增强自己的党员意识,正确树立入党动机,履行党的义务和正确执行党的权利,认真学习做一名高素质的大学生。二.要端正入党动机,全面理解党的章程,认真实行党的宗旨,还必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的思想和信念,并坚定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

3.怎样理解党的性质?怎样实践党的宗旨?

一.对党的性质应该把党定位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样既符合现实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大大的拓宽了党所体现和代表的阶级基础。即所有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都是我们党所代表和体现的基础,开拓性的全面、客观的对党的性质做了明确。更加有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之下,团结和动员全民族的一切集体的因素,共同为我们的事业而奋斗。二.实践党的宗旨,关键要解决好理想、宗旨、信念问题;重点在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核心是要过好权力关、金钱关、名利关。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这样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如何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是要在增强民主集中制的观念上下功夫。观念决定思想高度。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就必须牢固树立民主集中制的观念,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不断增强民主集中制的观念,一方面,要解放思想,冲破一切阻碍发展党内民主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在党内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另一方面,应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拓展党内民主渠道,重点要处理好党组织与党员的关系、上级组织与下级组织的关系、党组织领导层内部的关系。

5.就破坏热水表同学的思想进行讨论.我认为他们一些同学是故意破坏公物,是从小就养成这种不良的行为,他就看不得这东西好,看这不顺眼就破坏它.还有些呢!是金钱利益,他认为把它搞坏了就可以不用钱了,认为弄烂了就可以不用花钱了,其实他错了,这种以金钱为目的同学,他们认为钱是生命里最重要的,从不在乎自己的行为,行为会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做为我们当代大学生一言一行都是当代社会的体现,所以我认为样成良好的习惯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所做的。

周有祥个人简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