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老中医经验方整理之一下瘀血汤加减(精)
名老中医经验方整理之一:下瘀血汤加减
一、方名:下瘀血汤加减
二、来源:《金医要略》卷下妇人产后病篇
【原文】師曰:産婦腹痛,法當以枳實芍藥散,假令不愈者,此爲腹中有乾血著臍下,宜下瘀血湯主之;亦主經水不利。下瘀血湯方:
大黃三兩
桃仁二十枚 蟅蟲二十枚(熬,去足)
上三味,末之,煉蜜和爲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頓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產後七八日,無太陽證,少腹堅痛,此惡露①不盡;不大便,煩躁發熱,切脈微實,再倍發熱,日晡時煩躁者,不食,食則譫語,至夜卽愈,宜大承氣湯主之。熱在裏,結在膀胱也。方見痙病中。
三、组成:大黄9g 桃仁15g 土鳖虫6 【原方组成】大黄9克 桃仁20枚 蟅虫20枚(熬,去足)。
四、功用:祛瘀止痛
五、方解: 原为妇人产后瘀血内停致少腹疼痛而设,方中用大黄入血分,荡热逐瘀,推陈致新;桃仁活血化瘀润燥,土鳖虫善攻干血,破结逐瘀,并开血闭;三味合用,破血之力峻猛,为防伤正,用蜜为丸,以防伤正,使其缓缓发挥药力,以缓急润燥。以酒煎药丸,既能引药入血分直达病所,又可奏和血之功,组方精练,功效卓著。
六、主治:产妇瘀阻腹痛,及瘀血阻滞,经水不利,腹中症块等。
七、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遵照原旨,加味变通,治血瘀引起诸症,大黄二两 桃仁20枚,土鳖虫20枚,医家看如此猛峻用药鲜有人敢用。通过尝试即知,下瘀血汤不但好喝,而且药性平和,不但能将体内的瘀血瘀热排除,而且没有严重的腹痛,如厕也能控制自如。下瘀血汤前医用其治疗狂犬病屡用屡效,治疗卵巢囊肿的方法:采用下瘀汤加味(大黄、桃仁、蟅虫、三棱、桂枝、茯苓、皂角刺、穿山甲等)治疗本病45例。结果总有效率95.6%。本方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软坚消结的功效,虚寒者加附子,气不足者禁用。飞者升,走者降;有血者入血,无血者走气。此言虫类药的不同功用,既从实践中观察,又聪明善悟。飞者如虻虫,走者如水蛭,无血者如山甲、九香虫,有血者如蜈蚣、地鳖虫。“新邪宜速散,宿疾宜缓攻。”“凡虫蚁皆攻”。“缓攻”既为久病正气不足着想,又因邪在络中,与瘀血痰浊混杂,不可能一下子廓清,因此只能用丸剂慢慢来。随见证之虚实、寒热、润燥不同而配伍。
八、验案举要
患者陈国材,男,72岁,乙状结肠癌术后3年,肝转移切除术后3月余。
现病史:缘患者于2000年因大便习惯改变在某医院就诊时发现结肠癌,并于当年4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病理为中等分化腺癌,术后给予CF+5-Fu方案化疗8次。2003年6月复查时发现左肝外叶转移,7月在中山医一附院行肝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肝组织内见腺癌结节,符合肠癌肝转移,术后口服FT-207化 疗。今为求进一步中医治疗来我院就诊。
刻下症:精神可,无诉明显不适,纳眠可,小便可,大便不调,时干时溏。
既往史及个人史、家族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其它病史无特殊。查体:左下腹部及右肋下各见一手术疤痕。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肾区无叩击痛,脾未扪及,移动性浊音(—),无触及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2000年外院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病理为中等分化腺癌;2003年外院行结肠癌肝转移肝切除术,病理提示肝组织内见腺癌结节,符合肠癌肝转移。四诊资料:
望诊:精神可 舌象:舌质淡暗,舌苔黄厚
指纹及其他:无特殊。
闻诊:语音自然,对答合理,无特殊气味 切诊:脉象: 弦细
其他: 全身皮肤温暖无汗,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腹部未及包块
中医诊断:肠覃;西医诊断:乙状结肠癌肝转移术后.辨证分析:综合脉证,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肠覃”范畴,证属“脾胃亏虚、痰湿瘀结”,为本虚标实之证。缘患者年老脾 虚,加之饮食不慎,损伤脾气,脾失健运,聚湿生痰,胃失和降,大肠长期传导失司,气机通降不用,则痰湿蕴肠,瘀毒内结而出现大便不调,时干时溏等症状。本病脾胃亏虚为本,痰湿瘀结为标,治以益气健脾、化痰祛瘀为法。
治则治法:益气健脾、化痰祛瘀。
方药: 以下瘀血汤加味 方剂组成: 土鳖6g 桃仁12g 大黄10g 槐花15g 蒲公英20g 白术10g 土茯苓25g 厚朴15g 守宫6g 党参15g 云苓25g 甘草6g 二诊:精神可,大便转调,日行1-2次,质软,时有耳鸣。舌质暗淡,舌苔黄厚,脉弦细;其他:无特殊。理化检查:2003年10月8日腹部CT示结肠癌肝转移术后肝左内叶小结节,考虑肝内转移瘤;肾囊肿。
患者前期以大便不调、时干时溏等为主证,治以益气健脾、化痰祛瘀为法,服药后大便转调,药证相符,遂守前方,但时有耳鸣,有肝肾亏虚之表现,故上方去土茯苓,加女贞子20g。方剂组成:
厚朴15g 土鳖6g 大黄10g 槐花15g 蒲公英20g 白术10g 女贞子20g 桃仁12g 守宫6g 党参15g 云苓25g 甘草6g 三诊:精神可,大便转调,日行1-2次,质软,时有耳 鸣。舌质暗淡,舌苔黄厚,脉弦细;其他:无特殊。
前期针对患者大便不调,时干时溏治以益气健脾、化痰祛瘀为法,服药后患者大便转调,时有耳鸣,加用补益肝肾之品后上述诸证明显减轻。
四诊:服药后耳鸣及胃脘部症状消失,大便调,日行1-2次,质软。前期针对患者大便不调,时有耳鸣,进食后胃脘部不适等症状,治以益气健脾、化痰祛瘀为法,酌加补益肝肾、和胃消食之品,服药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药证相符,续用前方。方剂组成: 鸡内金20g 土鳖6g 大黄10g 槐花15g 蒲公英20g 白术10g 土茯苓25g 桃仁12g 守宫6g 党参15g 云苓25g 甘草6g
九、注意事项 药三味为末,炼蜜和为4丸。以酒200毫升,煎1丸,取160毫升,顿服之。或入汤剂煎服。孕妇及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十、参考资料
【各家论述】
1.《金匮玉函经二注》:血之干燥凝着者,非润燥荡涤不能去也。芍药、枳实不能治,须用大黄荡逐之。桃仁润燥,缓中破结;蟅虫下血;用蜜补不足,止血,和药,缓大黄之急,尤为润也。
2.《金匮要略心典》:大黄、桃仁、蟅虫下血之力颇猛,用蜜丸者,缓其性不使骤发,恐伤上二焦也。酒煎顿服者,补下治下制以急,且去疾惟恐不尽也。【现代研究应用情况】
本方现代可用于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子宫肌瘤、骨质增生、痛经、闭经、急性盆腔炎、急性附件炎、胎盘滞留、产后恶血不去等属瘀血内阻者。有报道用本方加当归、白芍、女贞子、茯苓等治疗乙型肝炎,加黄芪治疗肝硬化腹水,加川芎、赤芍、香附、当归、生地等治疗子宫肌瘤,加红花、乳香、没药等治疗骨质增生等,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降低血脂、抗炎等作用。
第二篇:19位国宝级名老中医验方
19位国宝级名老中医验方
1、刘渡舟(1917年9月生,北京中医学院著名教授)
1-
1、〔柴胡解毒汤〕
〔组成〕1.柴胡10克 2.黄芩10克
3.茵陈蒿12克 4.土茯苓12克 5.凤尾草12克 6.草河车6克
〔主治〕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酶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用法〕 水煎服,日一剂。
2、俞慎初(1915-2002),福建福清人。福建中医学院教授,当代中医学家,中医医史学家,教育家,国家级中医药专家,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学家、全国首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
2-1【止咳定喘汤】
﹝组成﹞:(1)蜜麻黄6克(2)光杏仁5克(3)炙甘草3克(4)紫苏子10克(5)白芥子6克(6)葶苈子6克(布包)(7)蜜款冬6克(8)蜜橘红5克(9)结茯苓10克(10)清半夏6克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或轻度肺气肿。尤对风寒咳喘痰多者有较好的疗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加减﹞:
(1)若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表证明显者,可酌加荆芥、防风、紫苏叶等。
(2)痰粘稠、咯吐不爽者,加桑白皮、浙贝母
(3)胸闷不舒者,加瓜萎、郁金。
(4)如痰黄之咳喘者,可加条黄芩、桑白皮、浙贝母等。
﹝典型病例﹞:患者素有哮喘症,多年来经常发作。近日不慎受凉,咳嗽不已,且见喘促气急,胸闷,痰多色白,脉细缓,舌质淡红苔白。证属外邪引动内饮致肺气不喧之喘咳,治直宣肺平喘,止咳袪痰,予[止咳定喘汤]加味。处方:蜜麻黄6克、光杏仁5克、炙甘草3克、蜜款冬6克、浙贝母10克、盐陈皮5克、结茯苓10克、清半夏6克、紫苏子10克、白芥子6克、葶苈子6克(另包),水煎服。服五剂后,咳喘明显减轻,仍胸闷,上方加干瓜萎15克,再进五剂后,诸症悉平。2-2(加味五金汤)
〔组成〕1.金钱草30克 2.海金砂15克 3.鸡内金10克 4.金铃子10克5.川郁金10克 6.玉米须15克。
〔主治〕肝胆结石,尿路结石,以及肝炎、胆囊炎、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服。
〔加减〕1.肝胆结石,加枳壳6克、朴硝6克
2.大便不通,加元明粉12克
3.尿路结石,加石苇12克、猫须草12克
4.有绞痛者,加元胡10克、生甘草3克,以缓解疼痛。
〔典型病例〕林某,男,60余岁,1984年8月就诊,患者侨居印度尼西亚40余年,4年来患胆囊结石症,经常右胁部胀痛,多在清晨四、五点左右。小便经常色黄如茶。因年老不愿手术,此次以家乡甲子年灯会,特返国观光,前来求治。俞氏鉴于以往多服西药,目前症状为胁痛,小便黄,乃处以〔加味五金汤〕治之。嘱其连服30剂,以观后效。未服药前,曾作B超检查,服药后又作检查。
处方:金钱草30克、海金砂15克、鸡内金10克、金铃子10克、川郁金10克、京丹参12克、绵茵陈15克、山栀子6克、川黄柏6克、制大黄10克(便通停用)。
水煎服,连服30剂,每天1剂,日以金钱草、玉米须各20克,水煎代茶。
3、祝谌予(1914年生,北京市名中医,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师承京城名医施今墨)
3-1〔降糖方〕
〔组成〕 1.生黄耆30克 2.生地30克 3.苍朮15克 4.元参30克 5.葛根15克 6.丹参30克
〔主治〕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用法〕 日一剂,水煎分温服用。
〔加减〕
1、尿糖不降,重用花粉30克,或加乌梅10克。
2、血糖不降加人参白虎汤,方中人参可用党参代替,用10克,知母用10克,生石膏重用30克~60克。
3、血糖较高而又饥饿感明显者,加玉竹10克~15克、熟地30克。
4、尿中出现酮体,加黄芩10克、黄连5克、茯苓15克、白朮10克。
5、皮肤痒,加白蒺藜10克、地肤子15克、白藓皮15克。
6、下身搔痒,加黄柏10克、知母10克、苦参15~20克。
7、失眠,加首乌10克、女贞子10克、白蒺藜10克。
8、心悸,加菖蒲10克、远志1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
9、大便溏薄,加薏苡仁20克、芡实10克。
10、自觉燥热殊甚,且有腰痛者,加肉桂3克引火归元。
11、腰痛、下肢痿软无力者,加桑寄生20克~30克、狗脊15克~30克。
4、李孔定(1926年5月生,绵阳中医学校主任医师、副校长)
4-1【消斑汤】
〔组成〕鲜泽漆10克(干品减半)、大茯苓30克、黄精30克、夏枯草30克、连翘15克、山楂15克、枳壳12克甘草3克
〔主治〕斑历(淋巴结核)
〔用法〕诸药纳陶罐内,清水浸泡1小时,煮沸10分钟,取200毫升,煎3次,将药液混匀,分3次温服,1日1剂,连服1~2个月,一般可愈,不愈再服,服药期间加强营养。
〔加减〕(1).若斑历已溃加黄耆30克、制首乌15克,以补气血,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2).未溃则配合外治,用生川乌、草乌各30克研极细末,蜂蜜调敷患处,纱布固定,一日一换,忌食辛辣燥烈之品。
〔典型案例〕李某,女,23岁,1988年入院。病史:1988年5月,发现右颈部有一结块,大如核桃,皮色不变,推之可动,无发热等全身症状,即至某医院诊治。诊断为「颈淋巴结结核」。经肌肉注射链霉素等治疗,左颈部亦有结核发生,日久结核固定,皮色变暗红,于7月2日切开排脓,流出稀薄脓液(脓液涂片找到结核杆菌)。术后,转本院治疗。检查:颈部两侧有疮口两处,周围皮肤暗红,两疮口均有白色腐肉,疮口呈潜行性。四周有空腔,流出稀薄脓液,并挟有败絮样物质。诊断:颈淋巴结核)。治疗:内服消斑汤加黄耆30克、玄参10克。入院当日即行清创,术后撒七三丹,敷以红油膏纱布盖贴,之后腐肉渐脱落,脓水减少,肉芽组织逐渐生长,最后用生肌散收口共治疗40天,疮口愈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5、朱良春(1917年7月生,江苏省南通市主任医师)
5-1【健脑散】
〔组成〕红人参15克(参须30克可代)、地鳖虫、当归、甘杞子各21号、制马钱子、川芎各15克、地龙、制乳没、炙全蝎各12克、紫河车、鸡内金各24克、血竭、甘草各9克。
〔主治〕凡脑震荡后遗症出现头晕而痛,健忘神疲,视力减退,周身酸痛,天气变化时则更甚;有时食欲不振,睡眠欠佳,易于急躁冲动;面色黧黑,舌有瘀斑,脉多沉涩或细涩者,均可用之。
〔用法〕马钱子有剧毒,需经炮制,一般先用水浸一日,刮去毛,晒干,放麻油中炸,应掌握火候,如油炸时间太短,则内心呈白色,服后易引起呕吐等中毒反应;如油炸时间过长,则内心发黑而炭化,往往失效,所以在炮制中可取一枚切开,以黑面呈紫红色最为合度。
〔典型案例〕李某,男,42岁,军人。
在检查施工过程中,突然从上落下之铁棍击于头部而昏倒,当时颅骨凹陷,继则出现血肿,神智不清达20余小时,经抢救始苏,半年后曾在某地检查,脑组织萎缩1/4,整日头昏痛,健忘殊甚,记不得老战友姓名,有时急躁易怒,失眠神疲,面色晦滞,苔薄腻,舌边尖有瘀斑,脉细涩。予健脑散治之,服药一周后,头昏痛即见减轻,夜寐较安,精神亦略振,自觉爽适。坚持服用2月,症情平稳,续予调补肝肾,补益心气之品善后。
6、方药中(1921年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
6-1【升麻甘草汤】
〔组成〕升麻30克、甘草6克
〔主治〕本方为治疗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之辅助方。一般与后面所述之加味一贯煎、加味异功散、加味黄精汤合用。适用于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肝功能损害严重,转氨酶长期持续在高限,中医辨证属于毒盛者,恒合用该方。
〔用法〕常合入加味一贯煎、加味异味散、加味黄精汤方中同煎,煎服法亦同上。
〔典型病例〕郭某,女,30岁,1969年5月初诊。
患者确诊肝炎已10年。经中医药物治疗,10年来转氨酶在500单位以上始终不降,麝浊10单位,百治无效。就诊时,患者肝区疼痛,波乏无力,纳差,舌红,脉弦细滑数。根据上述症征,辨证为肝肾阴虚,波及脾胃,邪毒炽盛。拟养肝助脾疏肝,佐以解毒为法,予加味黄精汤合升麻甘草汤治疗。升麻最大用量为45克。服药两周后,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肝功,转氨酶、麝浊均下降至正常值,仍宗上方继续治疗两个月,每月复查肝功均保持正常值,诸症消失。停药一年后复查肝功仍在正常范围。1983年患者因它病来诊,述自1969年治疗取效后,10余年来肝功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其中只有一次因外出劳累,转氨酶一度升高,患者自服原方20剂,再调恢复正常。
7、董廷瑶(1903年生,上海市著名中医儿科专家、主任医师
7-
1、【温脐散】
〔组成〕 肉桂1.5克 公丁香1.5克 广木香1.5克 麝香0.15克
〔主治〕小儿肠麻痹
〔用法〕本方共研细末,熟鸡蛋去壳,对剖去黄。纳药末于半个蛋白凹处,覆敷脐上,外扎纱布。2小时后如能肠鸣蠕动,矢气频转,则为生机已得,便畅腹软,转危为安。如未见转气,可再敷一次,必可见功,屡用屡验。
〔典型案例〕陶某,男,11个月。因脾常不足,泄利6天,脾更虚惫,腹部胀满,西医诊断为肠麻痹症。高热干渴,恶心呕吐,气促如鼓,叩之,舌红口燥、药入即吐。此属脾气虚惫,症情危急,急于外敷【温脐散】,希获转机。2小时后肠鸣连连,矢气频转,腹部稍软,续敷一次,次日复诊,患儿气机舒缓,便下稀溏而通畅,腹部柔软,形神转佳,热度退净,舌质转淡,苔薄腻。但泄利尚多、小溲短少,睡时露睛。是为脾阳虚衰,即予附子理中汤主之。药用米炒党参5克、土炒白朮6克、炮姜2克、焦甘草3克、淡附片4.5克、广木香3克、茯苓9克、车前子9克(包),二剂。三诊时泄利已,腹软溲长,便仍溏软,舌淡而洁。中焦阳气未复,尚须温扶。药用米炒党参5克、土炒白朮6克、炮姜2克、焦甘草3克、煨木香3克、炒石榴皮6克、淡附片4.5克、炒扁豆9克,三剂。药后便下转原、纳和神振,续以温扶而安。
8、锺一棠(1915年6月生,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8-1【沙参银菊汤】
〔组成〕南北沙参各15克 银花20克 菊花10克 薄荷6克(后下)杏仁10克 清甘草2克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等。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口干,喉痒咽痛,咳嗽或气急,舌质偏红,脉数。
〔用法〕每剂煎2次,头汁用冷水约500毫升先浸泡20分钟,然后煮沸5-6分钟即可;二汁加冷水约400毫升煮沸5分钟,勿过煮。亦可将药物放入热水瓶中,用沸水冲泡1小时后茶饮服。
〔加减〕1.咽喉肿痛者去杏仁,加元参20克,桔梗6克,蝉衣10克;
2.肺热偏盛、体温较高可加重沙参、银、菊用量,或改用野菊花15克,或加黄芩15克、蒲公英30克;
3.咳嗽较剧去薄荷加前胡15克、象贝15克;
4.气急较甚去薄荷、加枇杷叶(包)15克、地龙10克;
5.宿有痰饮去薄荷,加半夏20克、茯苓18克、芦根20克。
〔典型病例〕包某,男,3岁,1991年11月6日初诊。患儿平素容易感冒发热,常需注射青、链霉素或氨青霉素等一周以上方能控制。近二日又发热咽痛、咳嗽频作,稍气促,今呕吐一次,不思食,舌尖红、脉细数。因哭闹不能打针而求治中医。查:咽峡充血,左侧扁桃体Ⅰ大,测体温39.6℃。诊断:急性气管炎。证属风热咳嗽。治宜疏风散热,清肺止咳。处方:北沙参10克、银花8克、野菊花8克、薄荷3克、黄芩8克、前胡8克、生甘草2克。4剂。嘱将药置热水瓶中沸水泡服。11月13日复诊,患儿母诉,服药2剂热即退至37.8℃,心除。4剂药后即不发热,咳嗽大减,胃纳增。又自服原方3剂,诸症皆除,惟晚间偶有余嗽,舌洁、脉细,上方去野菊花、薄荷,加南沙参10克、麦冬8克,3剂以巩固。
9、李介鸣(1916~1992,北京中医学院名誉教授、主任医师)
9-1【温阳益气复脉汤】
〔组成〕 人参15克 黄耆20克 北细辛6-15克 制附片10克 炙麻黄6克 麦冬12克 丹参18克五味子12克桂枝10克甘草10克
〔主治〕心肾阳虚,心阳不运所致脉象迟滞结代、心悸怔忡、胸憋气短等症。包括现代医学的病窦综合征以缓慢为主者,及窦性心动过缓(单纯性)。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煎。
〔加减〕1.有房颤者加珍珠母、百合、琥珀末安神敛气,去附子、麻黄、桂枝、减细辛用量;2.心痛者加元胡、生蒲黄、檀香活血行气;
3.胸憋者加瓜蒌、薤白宣痹通阳,或用菖蒲、郁金解郁理气;
4.头晕者加菖蒲、磁石开窍通阳;5.气喘者加重人参用量,补元固脱。
〔典型病例〕粟某,男,57岁,住院病人。病史:患者9年前出现胸憋,心悸,届时心率变慢,且眩晕欲仆,日益加重,于1982年9月14日入院。入院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及不齐,Ⅰ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40次/分。阿托品试验:阳性,西医诊断:病窦综合征。1982年9月20日初诊,胸憋时痛,气短怔忡,头晕阵作,面色光白,精神倦怠,舌质胖淡暗,苔薄白,脉沉迟间结。经用温阳益气复脉汤治疗1个月后,平时心率均在55次/分。阿托品试验阳性,自觉无明显不适,故带方出院。
(注:本方细辛用量较大,最大量可达30克,据观察,一般服药一个半小时即可见心率增加,4小时后逐渐下降,服用大剂量细辛只要用法得当,除少数人有一过性面红潮热外,未见有不良反应。)
10、周仲瑛(1928年生,南京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10-1【滋胃饮】
〔组成〕 乌梅肉6克 炒白芍10克 北沙参10克 大麦冬10克 金钗石斛10克丹参10克生麦芽10克 炙鸡内金5克 炙甘草3克 玫瑰花3克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溃疡病并发慢性胃炎,久而不愈、胃酸缺乏者。临床以胃脘隐隐作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少、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主症。其病机为:胃痛日久不愈,或气郁化火,迫灼胃阴,下汲肾水,而致胃液枯槁。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服。
〔加减〕1.口渴甚,阴虚重者加大生地10克;
2.伴郁火,脘中烧灼热辣疼痛,痛势急迫,心中懊恼,口苦而燥,加黑山栀6克、黄连5克;3.舌苔厚腻而黄,呕恶频作,湿热留滞者,加黄连、厚朴、佛手各3克;
4.津虚不能化气或气虚不能生津,津气两虚,兼见神疲气短、头昏、肢软、大便不畅或便溏者,加太子参、山药各10克。
〔典型病例〕卜某,男,38岁。胃痛5-6年,时时发作,此次发作持续两周不已。上腹脘部疼痛,痛势烧灼如辣,有压痛,自觉痞闷胀重,纳食不多,食后撑阻不适,口干欲饮,头昏,舌质光红中裂,无苔、脉细。是属胃阴耗伤,胃失濡润,而致纳运不健,胃气失和。治予酸甘化阴,调和胃气。滋胃饮加减,药用生地、麦冬各12克,白芍10克,乌梅肉5克、山楂10克、玫瑰花3克,每日一剂,分早晚煎服。药入三剂,脘痛灼热痞胀等症均止,舌苔新生,惟入晚脘部微有闷感,原方再服三剂,症状消失。
11、刘弼臣(1925年6月生,北京中医学院教授、儿科硕士研究生导师)
11-
1、〔五草汤〕
〔组成〕:(1)倒叩草30克(2)鱼腥草15克(3)半枝莲15克(4)益母草15克(5)车前草15克(6)白茅根30克(7)灯蕊草1克。
〔主治〕:小儿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加减〕:〔五草汤〕不仅对小儿肾炎疗效卓著,而且对泌尿系感染及肾病综合征亦常收到满意的效果。如血尿严重,可加用女贞子10克、旱莲草15克,止血效果更佳。
〔典型案例〕:
于某,10岁,男,1986年3月1日初诊。半月来下肢生疮,多为脓疱疮,日渐增多,继而逐渐浮肿,尿少色黄,食少神疲、头晕头痛、舌苔黄腻、脉滑数。化验尿蛋白(++),红血球15-20、白血球10-15,证系毒热内郁,湿毒内陷营分,血郁气滞,毒湿外发于肌肤腠理则为疮疡肿胀,内蓄于膀胱则尿短色赤。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用:倒叩草30克、鱼腥草15克、半枝莲15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白茅根30克、灯蕊草1克、连翘15克、泽泻10克、胆草3克。上药加减服6剂后,症有好转,周身面部浮肿渐消,脓疱渐少,大便干、小便少黄、饮食、神疲、头晕、头痛均有好转,舌质稍红、苔薄黄、脉弦滑,化验尿:蛋白+、红血球1-
2、白血球3-4,湿热渐除。再拟方:苍朮、黄柏各5克、银花10克、连翘6克、旱莲草10克、白藓皮10克、蝉衣3克、炒栀子5克、炒黄芩5克、泽泻6克、猪苓6克、云苓6克、姜皮3克、防风3克、生草3克。此方加减又进12剂后,症状均减、化验尿常规正常。
12、谢昌仁(1919年8月生,主任医师、江苏省名老中医)
12-
1、〔消渴方〕
〔组成〕:(1)石膏20克(2)知母10克(3)甘草3克(4)沙参12克(5)麦冬10克(6)石斛12克(7)地黄12克(8)山药12克(9)茯苓12克(10)泽泻12克(11)花粉15克(12)内金6克
〔主治〕:糖尿病、干燥综合征、尿崩症。
〔用法〕:日一剂,水煎服。
〔典型病例〕:
张某,男,45岁,农民。初诊:患者能食善饥已2年余。半月来头昏乏力,嗜睡懒动,在当地县医院检查发现尿糖(+++ +),血糖150㎎%(空腹),肝功能:谷丙转氨酉每182单位,就诊时症见形体消瘦,能食善饥,每餐可进食稀饭20碗,口渴多饮、尿多、苔中根黄。证属胃热炽盛、伤灼阴津,挟肝经湿热蕴结。治宜清热滋阴为主,佐以清利湿热:石膏20克、知母10克、甘草4克、生地12克、丹皮6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内金6克、花粉15克、茵陈12克、薏仁12克、石见穿15克,12剂。
复诊:药后三多症状基本消失,复查餐后尿糖阴性,空腹血糖81.5㎎%。前方既效,可不更章。原方15剂。
三诊:三消症状已基本消失,肝功能复查谷丙转氨酉每降至40单位以下,舌红少津,苔中根仍黄厚。原方去茵陈、薏仁、石见穿,加麦冬10克、石斛12克,8剂。
经治后,消渴症状一直未发,多次检查血糖、尿糖均正常。嘱续服〔六味地黄丸〕及〔消渴方〕以巩固疗效。
13、胡翘武(1915年7月生,主任医师,安徽省名老中医)
13-
1、〔阳和平喘汤〕
〔组成〕:(1)熟地30克(2)淫羊藿20克(3)当归10克(4)麻黄6克(5)紫石英30克(6)肉桂3克(7)白芥子6克(8)鹿角片20克(9)五味子4克(10)桃仁10克(11)皂角3克
〔主治〕:慢性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之属肾督虚冷、痰瘀凝滞而致咳喘经久不已者。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温两服。
〔加减〕:
(1)阳虚及阴者,去肉桂,加山药20克、山茱萸10克。
(2)寒痰化热者,去白芥子,加葶苈子10克、泽漆15克。
(3)气急喘甚者,加苏子10克、沉香3克(后下)。
(4)大便秘结者,加肉苁蓉20克、紫菀20克。
(5)胃脘饱满,纳食不馨者,加砂仁6克、二芽各30克。
(6)痰浊消减者,去白芥子、皂角,加橘红10克、茯苓20克。
〔典型病例〕:王某,男,54岁,1991年3月26日初诊。咳嗽反复发作30余年,加重伴气喘4载。近3年5次住院,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屡治乏效,只赖解痉、激素之剂控制症状,但停药即犯。因症状日益加重、喘咳气急、步履艰难,西药无法改善症状而试服中药。患者面色清晦虚浮、畏寒肢冷、胸膈憋闷、抬肩、言语断续、咳声不扬、痰多泡沫清稀、便秘、舌淡暗润苔薄白、脉沉细弱。此为肾督亏虚、痰瘀恋肺,亟当补虚泻实上下调治:熟地30克、鹿角片20克、白芥子6克、麻黄6克、肉桂3克、紫石英30克、紫菀30克、五味子6克、苏子10克、桃仁10克、当归10克、肉苁蓉20克。
方5剂,胸膈憋闷大减,步履登楼不甚喘促。继予上方10剂,诸症再减。后因口干痰液较稠、舌尖淡红、肺阴不足,寒痰化热之象有露,于原方去麻黄、苏子、肉桂、白芥子,加南沙参30克、葶苈子10克、冬瓜仁30克,10剂诸症渐平。继予〔阳和平喘汤〕去皂角,减麻黄为3克,加淮牛膝10克。30剂后诸症悉已,宛如常人。激素解痉之剂早已撤除,随访至今未见再发。
14、郑惠伯(1914年10月生于四川省奉节县永安镇,主任医师)
14-
1、〔加味四妙勇安汤〕
〔组成〕:(1)当归30克(2)玄参30克(3)银花30克(4)丹参30克(5)甘草30克
〔主治〕:冠心病、胸痞气短、心痛、脉结代、能治疗肝区刺痛及肾绞痛。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加减〕:冠心病:上方加毛冬青、太阳草,以扩张血管;(1)若兼气虚者,加黄耆、生脉散以补益心气。(2)若心血瘀阻甚者,加冠心二号以活血化瘀。
病毒性心肌炎:上方加郁金、板蓝根、草河车以清热解毒活血。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律失常:上方配合〔甘麦大枣汤〕或〔百合知母汤〕,以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典型病例〕:
李某,女,65岁。患冠心病10余年,近年又患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近日卒感胸闷,气短、心悸,脉结代、口腔溃疡、舌质光泽无苔。方用:当归、玄参、银花、太子参、玉竹、太阳草各20克,麦冬、五味子各15克,甘草10克。
服上方6剂,脉结代好转,由三至一止,变为二十四至五止,继用上方。三诊脉已不结代,但口渴眩晕,上方加花粉、石斛、天冬。经过三诊,心律基本正常,观察一年半,病情无反复。
14-
2、〔加味二仙汤〕
〔组成〕:(1)仙茅12克(2)仙灵脾15克(3)当归10克(4)知母10克(5)巴戟天12克(6)黄柏6克(7)枸杞子15克(8)五味子10克(9)菟丝子15克(10)覆盆子10克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乳癖辨证属冲任不调者;血小板减少。
〔用法〕: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
〔加减〕:
1.功能性子宫出血:
(1)出血较多、血虚加阿胶、艾叶。
(2)血热加地榆、槐米、仙鹤草。
(3)血瘀加田
七、丹参、益母草。
(4)血脱加红参、龙骨、山茱萸。
(5)脾气虚加黄耆、党参、白朮。
(6)冲任虚加鹿角胶、龟板胶。
(7)肾阳虚加鹿茸、附片。
(8)肾阴虚去知母、黄柏,加女贞子、旱莲草。
2.乳癖:乳癖属冲任不调者,可于上方配鹿角片粉2~4克,分2次药汤送服。
3.血小板减少:去知母、黄柏,加女贞子、旱莲草、黄耆、黄精。
15、陆芷青(1918年3月生,浙江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5-
1、四子平喘汤
﹝组成﹞:(1)葶苈子12克。(2)炙苏子9克。(3)菜菔子9克。(4)白芥子2克。(5)苦杏仁9克。(6)浙贝母12克。(7)制半夏9克(8)陈皮5克。(9)沉香5克(后下)(10)大生地12克。(11)当归5克。(12)紫丹参15克。
﹝主治﹞:肾虚失纳、痰饮停肺之咳喘。症见胸膈满闷、咳喘短气、痰多色白、苔白腻、脉沉细滑等。
﹝用法﹞:文火水煎,日1剂,分2次温服。
﹝加减﹞:
(1)畏寒肢冷,加肉桂。
(2)咳嗽甚者,加百部、前胡。
(3)咳痰黄稠去沉香、生地,加黄芩、焦山栀。
(4)咯痰不畅,加竹沥、瓜萎皮。
﹝典型病例﹞:蔡某,男,57岁,1992年5月2日初诊。主诉:咳嗽反复发作已有30年,经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久治少效,近旬咳嗽气急、心悸胸闷加剧,经同事介绍前来求治。查:面色暗滞、语声不扬、咳嗽气急、痰多色白、口干不饮、苔黄腻、脉沉细。处方:﹝四子平喘汤﹞加瓜萎皮10克、薤白10克,7剂。
二诊:药进7剂,胸闷心悸气急减轻,效不更方,原方再服7剂。
三诊:诸病悉除,原方再进7剂。
16、周信有(1921年2月生于山东牟平,甘肃中医学院教授)
16-
1、【消徵利水汤】
﹝组成﹞:(1)柴胡9克。(2)茵陈20克。(3)丹参20克。(4)莪朮15克。(5)党参15克。(6)炒白朮20克。(7)炙黄耆20克(8)淫羊藿20克。(9)醋鳖甲30克。(10)五味子15克。(11)大腹皮20克。(12)猪茯苓各20克。(13)泽泻20克。(14)白芽根20克。
﹝主治﹞:
肝硬化代偿失调所出现的水肿臌胀、肝脾肿大。
﹝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中晚分三次服。
﹝加减﹞:
肝病虚损严重,肝功障碍,絮浊试验、血清蛋白电泳试验异常,可加培补脾肾之品,白朮可增至40克,另加仙茅20克、女贞子20克、鹿角胶9克(烊化)。经验证明,重用扶正培本、补益脾肾之品,证候和肝功化验、免疫指标都能得到相应改善,说明扶正补虚是降絮浊和提高血清蛋白的关键。当然,虚与瘀是互为因果的,肝病虚损严重、抵抗力低下、微循环障碍,又能因虚致瘀,导致肝脾肿大,形成症积肿块。故在扶正补虚的同时尚须重用活血袪瘀之品。对此我们一般是轻重药并重,加重丹参、赤芍、莪朮等药之分量。补虚与袪瘀多是综合运用,不过有时有所侧重罢了。
﹝典型病例﹞:李某,男,33岁,靖远电厂职工。1986年4月经诊断为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曾两次因病情恶化出现腹水、吐血住院抢救。1988年元月又因大量吐血和肝硬化腹水住进某医院。经住院治疗3个月之久,病情未见明显好转。病人精神负担沉重、生活无望、焦苦万分,乃出院于1988年4月25日来诊,出院时化验,表面抗原1:128,黄疸指数17单位,麝香草酚浊度21单位,硫酸锌浊度20.4单位,麝香草酚絮状试验(++++),血清总蛋白6.2%,白蛋白2.6%,球蛋白3.6%,谷丙转氨酉每325单位,血小板汁数3.8万/立方毫升。证见:两胁痛、胁下症积(肝脾肿大)、触痛、腹胀腹水、腹大如鼓、全身浮肿、饮食不进、面色黧黑、牙龈出血、舌质暗淡、小便不利、脉弦涩,诊系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情危急。中医辨证为虚瘀交错、血瘀肝硬、脾肾两虚、水津不化、水邪潴留,拟培补脾肾、袪瘀化症、利水消肿。治用﹝舒肝消积丸﹞,配服﹝消症利水汤﹞,稍施加减,连续服丸、汤药3个月,腹胀腹水消除,诸症悉减,肝功能已接近正常。又服药治疗半年多,于1989年3月6日化验,除乙肝表面抗原滴度为弱阳性外,肝功能和蛋白电泳、血小板计数已完全恢复正常,脾肿大已回缩,诸症悉除,身体无任何不适。现已上班恢复工作。
17、刘云鹏(1910年生,30多岁即誉为湖北沙市八大名医之一,湖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擅长妇科)
17-
1、【固胎汤】
﹝组成﹞:(1)党参30克(2)炒白朮30克(3)炒扁豆9克(4)山药15克(5)熟地30克(6)山茱萸9克(7)炒杜仲9克(8)续断9克(9)桑寄生15克(10)炒白芍18克(11)炙甘草3克(12)枸杞子9克。﹝主治﹞:滑胎(习惯性流产、腰痛、小腹累坠累痛、脉沉弱无力、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加减﹞:(1)若小腹下坠,加升麻9克、紫胡9克以升阳举陷。(2)小腹掣痛或陈发性加剧者,白芍用至30克、甘草15克以缓急止痛。(3)小腹胀痛,加枳实9克以理气止痛。(4)胎动下血,加阿胶12克、旱莲草15克、棕榈炭9克以固冲止血。(5)口干咽噪、舌红苔黄,去党参加太子参15克。(6)或选用黄芩9克、麦冬12克、石斛12克、玄参12克,以养阴清热安胎。(7)胸闷纳差,加砂仁9克、陈皮9克以芳香和胃。(8)呕恶,选加竹茹9克、陈皮9克、生姜9克以和胃止呕。(9)畏寒肢冷、少腹发凉,加肉桂6克、制附子9克以温阳暖胞。﹝典型案例﹞:毛某,女,24岁,1986年7月6日初诊。
已妊娠3个月,头晕、睡眠不佳,有时呕吐,阴道流血已六、七天,腰酸腿软,经注射止血药物仙鹤素,口服vitk等未效,某医院妇科诊为「先兆流产」,舌苔薄白、左脉大、右脉虚数。此脾肾两虚,治宜双补。方用党参30克、炒白朮30克、云苓10克、甘草6克、熟地30克、山茱萸9克、黄芩炭10克、骨脂15克,每日煎服一剂。于1988年6月因产后便血亦来诊曰:上次腹坠流血等症状服五剂即愈。于1987年1月顺产一女婴很好。
18、张镜人(1923年6月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上海医科大学教授)
18-
1、【安中汤】
﹝组成﹞:(1)柴胡6克(2)炒黄芩9克(3)炒白朮9克(4)香扁豆9克(5)炒白芍9克(6)炙甘草3克(7)苏梗6克(8)制香附9克(9)炙延胡9克(10)八月札15克(11)炒六曲6克(12)香谷芽12克。
﹝主治﹞:脘部涨满、疼痛、口苦、食欲减退、或伴嗳气泛酸、脉弦、细弦或濡细、舌苔薄黄腻或白腻、舌质编红。
﹝用法﹞:水煎,分二次,饮后一小时温服。
﹝加减﹞:
(1)疼痛较甚,加九香虫6克。
(2)胀满不已,加炒枳壳9克。
(3)胃脘灼热,加连翘9克(包),或炒知母9克
(4)嗳气,加旋覆花9克、代赭石15克。
(5)泛酸,瓦楞15克、海螵蛸15克。
(6)嘈杂,加炒山药9克。
(7)苔腻较厚,加陈佩梗9克。
(8)苔红苔剥,去苏梗,加川石斛9克。
(9)便溏,加焦楂炭9克。
(10)伴腹痛,再加炮姜炭5克、煨木香9克。
(11)便结,加全瓜萎15克、望江南9克。
(12)腹胀,加大腹皮9克
(13)X线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加凤凰衣6克、芙蓉叶9克
(14)胃粘膜活检病理示肠腺化生,加白花蛇舌草30克。
(15)腺体萎缩,加丹参。
19、何炎燊(广东省名老中医,广东中医学院兼职教授)
19-
1、〔加减清海丸〕
〔组成〕:(1)熟地24克(2)淮山药12克(3)山萸肉12克(4)丹皮9克(5)北沙参15克(6)阿胶12克(7)麦冬12克(8)白朮9克(9)桑叶9克(10)白芍15克(11)石斛12克(12)龙骨24克(13)女贞子12克(14)旱莲草12克。
〔主治〕:室女崩漏。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服。服至5~7剂后,崩块之热得减者,去桑叶、丹皮,加龟板、鳖甲、牡蛎。愈后每月经前服4~5剂,病根可除。
〔典型案例〕:柴某,学生。因阴道出血淋漓不断,孩提年令有一定的恐惧感,有此症状避而不谈,但经问诊可知,其血色鲜红,心烦想哭、夜间盗汗、手心脚心发烧、腰痛及足跟痛、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于是处方为:熟地24克、淮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丹皮9克、秦艽9克、白薇6克、地骨皮9克、白朮9克、石斛12克、麦冬12克、龙骨24克、龟板24克,上服三剂后,已见效果,阴虚症状明显改善,且下血量亦日趋见少。为巩固疗效计,嘱其每月经前按上方服三剂,后追访半年未见覆发。
第三篇:Etrasa名老中医秘方大公开中医验方 2008
Time will pierce the surface or youth, will be on the beauty of the ditch dug a shallow groove;Jane will eat rare!A born beauty, anything to escape his sickle sweep
.--Shakespeare
名老中医秘方大公开中医验方 2008-11-29 12:58:08 阅读1727 评论3 字号:大中小
刘 渡 舟
刘渡舟,辽宁营口人,1917年9月20日出生,1932年拜当地名医王志远为师学医,后转从谢泗泉学习,前后七年。1956年在【北京中医学院】,从事中医教学与临床。先后任古典医籍教研室主任、伤寒论教研室主任、教授,《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主编,【国务院?学位评审委员会】中医组成员。刘渡舟教授著述颇丰,主要著述有《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诠解》《伤寒挈要》等书。刘教授在【北京中医学院】从教36年,为中医人才培养做出了具大贡献。自1978年以来,他指导培养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多名。主持了2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1项获199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柴胡解毒汤〕〔组成〕1.柴胡10克 2.黄芩10克
3.茵陈蒿 12克 4.土茯苓12克 5.凤尾草12克 6.草河车6克
〔主治〕 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 会显著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用法〕 水煎服,日一剂。
〔备注〕
1、1钱=3.75g
2、〔草河车〕即〔蚤休〕,乃常用草药。
俞 慎 初
俞慎初教授,男,1915年10月出生,福建福清人。系【福建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俞老出生于中医世家,曾主编《现代医药》月刊。任上海《复兴中医》杂志编辑,【复兴中医专科学校】教务主任,并任【上海中医专科学校】【中华国医专科学校】教师。先后担任【福建省】政协委员,【中华医史学会】委员,【中国药学史学会】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专题研究咨询专家,【福建省医史学会】主委、名誉主委,【陈修园学说研究会】主委、名誉主委,《福建中医药》杂志编委会副主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卫生部《中国医学通史》编委会委员,【福建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台北中医药研究会】顾问。1989-1992年又先后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美国国际传记学院】编入《世界名人录》《澳大利亚及远东名人录》,被聘为国际传记协会顾问。俞慎初教授从事中医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近60载,学宗古代医学经典《内》《难》及仲景学说,其临证重视医理,深究病机,辨证精详,制方药多崇古人之法,灵活运用前贤名方,且有变化创新。擅治内妇儿各科,尤长于治肝胆疾病。临床喜用虫类药物,善于从肝论治内妇科疾患,治疗胆囊炎、胆石症、中风偏瘫、鼻炎、咳喘及神志病证,每有独到之处。
〔加味五金汤〕〔组成〕1.金钱草30克 2.海金砂15克 3.鸡内金10克 4.金铃子10克5.川郁金10克 6.玉米须15克。
〔主治〕肝胆结石,尿路结石,以及肝炎、胆囊炎、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服。
〔加减〕1.肝胆结石,加枳壳6克、朴硝6克
2.大便不通,加元明粉12克 3.尿路结石,加石苇12克、猫须草12克 4.有绞痛者,加元胡10克、生甘草3克,以缓解疼痛。〔典型病例〕 林某,男,60余岁,1984年8月就诊,患者侨居印度尼西亚40余年,4年来患胆囊结石症,经常右胁部胀痛,多在清晨四、五点左右。小便经常色黄如茶。因年老不愿手术,此次以家乡甲子年灯会,特返国观光,前来求治。俞氏鉴于以往多服西药,目前症状为胁痛,小便黄,乃处以〔加味五金汤〕治之。嘱其连服30剂,以观后效。未服药前,曾作B超检查,服药后又作检查。
处方:金钱草30克、海金砂15克、鸡内金10克、金铃子10克、川郁金10克、京丹参12克、绵茵陈15克、山栀子6克、川黄柏6克、制大黄10克(便通停用)。
水煎服,连服30剂,每天1剂,日以金钱草、玉米须各20克,水煎代茶。
祝 谌 予
祝谌予,1914年生,男,北京市人。中医内科教授。1933年毕业于【北京市汇文中学】,随即师事著名中医施今墨先生习医,深得其传。曾任【北京协合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现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政协】副主委、【农工民主党】第十届中央委员、北京市委主任委员等职。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降糖方)(组成〕 1.生黄耆30克 2.生地30克 3.苍朮15克 4.元参30克 5.葛根15克 6.丹参30克
〔主治〕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用法〕 日一剂,水煎分温服用。
〔加减〕
1、尿糖不降,重用花粉30克,或加乌梅10克。
2、血糖不降加人参白虎汤,方中人参可用党参代替,用10克,知母用10克,生石膏重用30克~60克。
3、血糖较高而又饥饿感明显者,加玉竹10克~15克、熟地30克。
4、尿中出现酮体,加黄芩10克、黄连5克、茯苓15克、白朮10克。
5、皮肤痒,加白蒺藜10克、地肤子15克、白藓皮15克。
6、下身搔痒,加黄柏10克、知母10克、苦参15~20克。
7、失眠,加首乌10克、女贞子10克、白蒺藜10克。
8、心悸,加菖蒲10克、远志1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
9、大便溏薄,加薏苡仁20克、芡实10克。
10、自觉燥热殊甚,且有腰痛者,加肉桂3克引火归元。
11、腰痛、下肢痿软无力者,加桑寄生20克~30克、狗脊15克~30克。
罗 元 凯
罗元凯教授,汉族,1914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市之西樵山。1977年被评为教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三届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妇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罗教授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研究工作50余年,长于内、儿、妇科,尤精于妇科。对许多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有独到的经验。曾先后赴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地作学术交流。已被英国剑桥大学世界名人传记中心收录于第十一版《世界名人录》中。
〔理血通经汤〕〔组成〕1.吴茱萸60克 2.赤芍60克 3.三棱30克 4.莪朮30克 5.红花30克 6.苏木30克 7.桃仁30克 8.续断60克 9.益母草30克 10.党参45克 11.香附45克
〔主治〕 气滞血瘀所致闭经。症见月经数月不行,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小腹胀痛或拒按,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
〔用法〕 共研细末,每次服12克,用熟地30克、麦冬15克,煎汤送服,每日二次。
〔典型病例〕 姚某,32岁,自然流产4次并清宫4次,术后即发闭经8个月,并有周期性腰酸下坠感和小腹胀痛,伴有黄色黏稠带下、大便秘结、舌质淡暗,脉象沉涩有力。观此病,因患者多次伤胎损及胞脉及肾经,又加之清宫手术因打胎伤血海,致使气逆阻隔胞脉,症见腰酸下坠,小腹胀痛,带下黏稠,为血海欲泻不得,脉络不畅之症。治当活血通路、理气调经。宗本方之要,改散剂为汤剂。
处方:吴茱萸6克、赤芍12克、三棱6克、莪朮6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益母草15克。泽兰10克、水蛭3克、苏木10克、酒军5克。
(备注〕酒军,即酒制大黄。
裘笑梅
裘笑梅主任医师,汉族,1921年1月5日生于[ 浙江杭州],少年就读于[ 杭州弘道女子中学],高中毕业时因体弱多病,深感痛苦乃萌学医之念,辍学就医,从师于杭州著名中医清华门下,随师5年,1956年调入[ 浙江省中医院] 的前身([ 杭州医院])妇科,从事临床、教育、科研工作。曾任[ 省人大] 3~6届代表,[ 市政协] 3~5届委员、[ 中国农工民主党] 省委常委,现任[ 中医学会浙江分会] 顾问,[ 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 天目山制药厂]、[ 保灵有限公司技术顾问],[ 杭州不孕不育医院] 顾问,1989年被编入[ 华夏出版社] 的《全国妇女名人词典》。裘老积数十年之经验,著书《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裘氏妇科临证医案精萃》,曾整理编写《叶熙春医案》妇科部分,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获省科技先进二等奖。
【理气逐瘀消脂汤】〔组成〕炒当归9克、赤芍9克、川芎3克、橘红6克、姜半夏6克、炙甘草3克、制香附9克、元参9克、浙贝9克、炒川断9克、炒枳壳6克、失笑散12克、生山楂、牡蛎(先煎)各20克、白花蛇舌草12克、莪朮6克
〔主治〕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典型案例〕陶某,女,31岁,职工。1983年8月18日初诊。结婚五年未育,形体肥胖,月经不调已有二年,周期缩短,一月二行,色紫暗伴血块;每次经行小腹疼痛较剧,拒按;(妇检:子宫增大曰二月孕,宫腔9.4厘米、腔内空虚,有高低不平感,宫体前位,右侧附件触及2.3× 2.4厘米囊性肿块,活动差,左侧附件增厚);伴腰酸、纳差、脉弦涩、苔薄、舌边有瘀点。诊为子宫肌瘤伴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发不孕。症属血瘀气滞、痰湿壅滞,治拟活血去瘀、理气消脂积。处以理气逐瘀消脂汤,方用:炒当归、赤芍、制香附、元参、浙贝、炒川断各9克、炒枳壳、橘红、姜夏、生山楂、莪朮各6克,牡蛎(先煎)、白花蛇舌草、失笑散(包)各12克、川芎3克、炙甘草3克,五剂。
李孔定
李孔定主任医师,汉族,1926年5月1日生于[ 四川省蓬溪县仙鹤乡]。尤对吴鞠通的治学精神和高深造诣领悟较深。1951年悬壶桑梓,名震一隅。1955年考入[ 重庆中医] 进修学校专修班深造,聆名师任应秋、胡光慈等之教,进益良多。先后任[ 四川省中医管理局] 科技评委,[ 四川省中医学会] 常务理事,《四川中医》副主编,《实用中医药杂志》编委,[ 绵阳市中医学会] 会长,[ 绵阳市] 第一、二届人大常委等职。现任[ 四川省] 政协委员,[ 绵阳市] 政协副主席,[ 农工民主党] 绵阳市主委,[ 成都中医学院] 兼职教授,[ 绵阳中医学校] 副校长等职。李氏主编有《温病三字经》《常用中草药单验方汇编》《绵阳市现代名医 录》等书,参编《中医精华浅说》《中医奇证新编》《长江医话》《中医临床与展望》《(伤寒明理论)阐释》等书和中专教材《古典医着》《医中百误歌》《巴蜀中医文论》《冉氏方剂学》等书的审定。曾获[ 四川省] 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政府科技成果奖2项,曾多次评为省、市和单位的先进工作者。
【消斑汤】〔组成〕鲜泽漆10克(干品减半)、大茯苓30克、黄精30克夏枯草30克、连翘15克、山楂15克、枳壳12克甘草3克
〔主治〕斑历(淋巴结核)
〔用法〕诸药纳陶罐内,清水浸泡1小时,煮沸10分钟,取200毫升,煎3次,将药液混匀,分3次温服,1日1剂,连服1~2个月,一般可愈,不愈再服,服药期间加强营养。
〔加减〕(1).若斑历已溃加黄耆30克、制首乌15克,以补气血,托毒排脓,敛疮生肌;(2).未溃则配合外治,用生川乌、草乌各30克研极细末,蜂蜜调敷患处,纱布固定,一日一换,忌食辛辣燥烈之品。
〔典型案例〕李某,女,23岁,1988年入院。病史:1988年5 月,发现右颈部有一结块,大如核桃,皮色不变,推之可动,无发热等全身症状,即至某医院诊治。诊断为「颈淋巴结结核」。经肌肉注射链霉素等治疗,左颈部亦有结核发生,日久结核固定,皮色变暗红,于7月2日切开排脓,流出稀薄脓液(脓液涂片找到结核杆菌)。术后,转本院治疗。检查:颈部两侧有疮口两处,周围皮肤暗红,两疮口均有白色腐肉,疮口呈潜行性。四周有空腔,流出稀薄脓液,并挟有败絮样物质。诊断:颈淋巴结核)。治疗:内服消斑汤加黄耆30克、玄参10克。入院当日即行清创,术后撒七三丹,敷以红油膏纱布盖贴,之后腐肉渐脱落,脓水减少,肉芽组织逐渐生长,最后用生肌散收口共治疗40天,疮口愈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朱良春
朱良春主任医师,客座教授,汉族,1917年7月3日生于[ 江苏省丹徒县]。1938年毕业于[ 上海中国医学院],同年取得医师执照悬壶于南通,由于善用重剂,屡起沉,声誉雀起,近悦远来。朱良春主任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作育英才。他擅治内科杂病,尤其对痹证、肝病、脾胃病、肾病研究深邃,诊治自成体系,经验丰富,疗效卓著,并擅用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独具匠心,有「虫类药学家」之称。
著述、讲学、科研颇多创见,主要着作有《章次公医案》《虫类药的应用》《现代中 医临床新选》(日文版)《朱良春用药经验》等10余部,曾先后2次应[ 日本] 东洋医学国际研究财团等三个医学团体之邀,前往东京、札幌、西尾等地讲学,载誉而归。曾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科技进步奖。1987年[ 中央卫生部] 授予他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 国务院] 批准为「杰出高级专家」,暂缓退休,1991年获[ 国务院] 颁给政府特殊津贴证书。
【健脑散】
〔组成〕红人参15克(参须30克可代)、地鳖虫、当归、甘杞子各21号、制马钱子、川芎各15克、地龙、制乳没、炙全蝎各12克、紫河车、鸡内金各24克、血竭、甘草各9克。
〔主治〕凡脑震荡后遗症出现头晕而痛,健忘神疲,视力减退,周身酸痛,天气变化时则更甚;有时食欲不振,睡眠欠佳,易于急躁冲动;面色黧黑,舌有瘀斑,脉多沉涩或细涩者,均可用之。
〔用法〕马钱子有剧毒,需经炮制,一般先用水浸一日,刮去毛,晒干,放麻油中炸,应掌握火候,如油炸时间太短,则内心呈白色,服后易引起呕吐等中毒反应;如油炸时间过长,则内心发黑而炭化,往往失效,所以在炮制中可取一枚切开,以黑面呈紫红色最为合度。
〔典型案例〕李某,男,42岁,军人。在检查施工过程中,突然从上落下之铁棍击于头部而昏倒,当时颅骨凹陷,继则出现血肿,神智不清达20余小时,经抢救始苏,半年后曾在某地检查,脑组织萎缩1/4,整日头昏痛,健忘殊甚,记不得老战友姓名,有时急躁易怒,失眠神疲,面色晦滞,苔薄腻,舌边尖有瘀斑,脉细涩。予健脑散治之,服药一周后,头昏痛即见减轻,夜寐较安,精神亦略振,自觉爽适。坚持服用2月,症情平稳,续予调补肝肾,补益心气之品善后。
方药中
方药中,生于1921年,[ 四川省重庆] 人。现为[ 中国中医研究院] 研究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 学科评议组委员,[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 常务理事。方氏1940年从师于著名中医陈逊齐先生,1952年在[ 北京医学院] 医疗系学习5年。方氏长期从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临床研究工作和中医高级人材培养工作。先后发表论文百余篇,代表性论著有:《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辨证论治研究七讲》《医学三字经浅说》《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其产生的物质基础》《论中医学对急性传染病的一般认识兼评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等。于1989年被列入英国国际名人录中。
【升麻甘草汤】〔组成〕升麻30克、甘草6克〔主治〕本方为治疗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之辅助方。一般与后面所述之加味一贯煎、加味异功散、加味黄精汤合用。适用于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肝功能损害严重,转氨酉每长期持续在高限,中医辨证属于毒盛者,恒合用该方。
〔用法〕常合入加味一贯煎、加味异味散、加味黄精汤方中同煎,煎服法亦同上。
〔典型病例〕郭某,女,30岁,1969年5月初诊。患者确诊肝炎已10年。经中医药物治疗,10年来转氨 一直持续在500单位以上始终不降,麝浊10单位,百治无效。就诊时,患者肝区疼痛,波乏无力,纳差,舌红,脉弦细滑数。根据上述症征,辨证为肝肾阴虚,波及脾胃,邪毒炽盛。拟养肝助脾疏肝,佐以解毒为法,予加味黄精汤合升麻甘草汤治疗。升麻最大用量为45克。服药两周后,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肝功,转氨酉每、麝浊均下降至正常值,仍宗上方继续治疗两个月,每月复查肝功均保持正常值,诸症消失。停药一年后复查肝功仍在正常范围。1983年患者因它病来诊,述自1969年治疗取效后,10余年来肝功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其中只有一次因外出 劳累,转氨 曾一度升高,患者自服原方20剂,再调恢复正常。
董廷瑶
著名中医儿科专家董廷瑶主任医师,汉族,1903年生于浙江鄞县儿科世家。抗战避难迁沪,悬壶上海,专擅幼科,名噪遐迩,享誉国内外。曾任[静安区中心医院] 中医科主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 馆长、[上海市中医门诊部] 顾问、[市中医儿科学会] 顾问、[上海市高级科技职称评委会] 委员、[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 名誉委员,现任[上海市文献馆] 名誉馆长。1991年获[国务院] 颁发「特殊津贴」。先生寝馈岐黄,孜孜不倦,行医70载,诊治病儿达百万人次。出版儿科专著《幼科刍言》及《幼科撷要》,并获[市中医研究院] 的著作二等奖。「董廷瑶独特手法治疗婴儿吐乳症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探讨」科研课题已于1992年通过专家鉴定,该研究在国内外尚未见有报导,具有实用性及良好社会效益。
【温脐散】〔组成〕 肉桂1.5克 公丁香1.5克 广木香1.5克 麝香0.15克
〔主治〕小儿肠麻痹 〔用法〕本方共研细末,熟鸡蛋去壳,对剖去黄。纳药末于半个蛋白凹处,覆敷脐上,外扎纱布。2小时后如能肠鸣蠕动,矢气频转,则为生机已得,便畅腹软,转危为安。如未见转气,可再敷一次,必可见功,屡用屡验。
〔典型案例〕陶某,男,11个月。因脾常不足,泄利6天,脾更虚惫,腹部胀满,西医诊断为肠麻痹症。高热干渴,恶心呕吐,气促如鼓,叩之,舌红口燥、药入即吐。此属脾气虚惫,症情危急,急于外敷【温脐散】,希获转机。2小时后肠鸣连连,矢气频转,腹部稍软,续敷一次,次日复诊,患儿气机舒缓,便下稀溏而通畅,腹部柔软,形神转佳,热度退净,舌质转淡,苔薄腻。但泄利尚多、小溲短少,睡时露睛。是为脾阳虚衰,即予附子理中汤主之。药用米炒党参5克、土炒白朮6克、炮姜2克、焦甘草3克、淡附片4.5克、广木香3克、茯苓9克、车前子9克(包),二剂。三诊时泄利已,腹软溲长,便仍溏软,舌淡而洁。中焦阳气未复,尚须温扶。药用米炒党参5克、土炒白朮6克、炮姜2克、焦甘草3克、煨木香3克、炒石榴皮6克、淡附片4.5克、炒扁豆9克,三剂。药后便下转原、纳和神振,续以温扶而安。
锺一棠
锺一棠主任医师,汉族,1915年6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其曾祖、祖父、父亲及兄长为五代世医,名噪莆城诸县,家学渊源,幼承庭训,又攻读[上海中国医学院],于1933年夏毕业,从其兄一桂见习2年,尔后自行悬壶。于1977年9月创办[宁波市中医医院] 任院长。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 第一届理事,[浙江省中医学会] 分会副会长。现任[宁波市中医院] 内科主任医师、业务技术顾问、[宁波市中医学会] 理事、[宁波市政协] 常委、[宁波市科协] 顾问、[宁波市农工民主党] 名誉副主席。锺氏涉足杏林近60年,平素治学严谨,理论基础典定,临床经验丰富,他的学术观点是:「应吸收历代名医之精华而反对一家言;对于现代医学亦应取其长而补我之短,可以洋为中用,而不可西化」。着有《无我斋内科疾病证治》《诊余随笔》《内科厥、热、痛、血四大急诊》《中药学补充教材》等。
【沙参银菊汤】〔组成〕南北沙参各15克 银花20克 菊花10克 薄荷6克(后下)杏仁10克 清甘草2克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等。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口干,喉痒咽痛,咳嗽或气急,舌质红脉数。
〔用法〕每剂煎2次,头汁用冷水约500毫升先浸泡20分钟,然后煮沸5-6分钟即可;二汁加冷水约400毫升煮沸5分钟,勿过煮。亦可将药物放入热水瓶中,用沸水冲泡1小时后茶饮服。
〔加减〕1.咽喉肿痛者去杏仁,加元参20克,桔梗6克,蝉衣10克;2.肺热偏盛、体温较高可加重沙参、银、菊用量,或改用野菊花15克,或加黄芩15克、蒲公英30克;3.咳嗽较剧去薄荷加前胡15克、象贝15克;4.气急较甚去薄荷、加枇杷叶(包)15克、地龙10克;5.宿有痰饮去薄荷,加半夏20克、茯苓18克、芦根20克。
〔典型病例〕包某,男,3岁,1991年11月6日初诊。患儿平素容易感冒发热,常需注射青、链霉素或氨青霉素等一周以上方能控制。近二日又发热咽痛、咳嗽频作,稍气促,今呕吐一次,不思食,舌尖红、脉细数。因哭闹不能打针而求治中医。查:咽峡充血,左侧扁桃体Ⅰ大,测体温39.6℃。诊断:急性气管炎。证属风热咳嗽。治宜疏风散热,清肺止咳。
处方:北沙参10克、银花8克、野菊花8克、薄荷3克、黄芩8克、前胡8克、生甘草2克。4剂。嘱将药置热水瓶中沸水泡服。11月13日复诊,患儿母诉,服药2剂热即退至37.8℃,心除。4剂药后即不发热,咳嗽大减,胃纳增。又自服原方3剂,诸症皆除,惟晚间偶有余嗽,舌洁、脉细,上方去野菊花、薄荷,加南沙参10克、麦冬8克,3剂以巩固。
李介鸣
李介鸣,1916年生,男,字伯鹏。主任医师。祖籍[湖南省?新宁县],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曾任[北京?中医学院] 名誉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 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医内科学会] 顾问委员会委员;[中西医结合会] 名誉理事。先生行医57载,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学术上主张中西医结合,总结出「升降结合,燥润合用,气血并调」的治疗原则。晚年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提出了「气血」应列为心脏血管疾病总纲之独到观点,治疗尤擅调达气血。先后发表了「施今墨先生学术思想与临床简介」「关于胸痹的治疗」「心肌炎的辨证论治」等几十篇学术论文。1992年7月23日,李介鸣先生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75岁。
【温阳益气复脉汤】〔组成〕 人参15克 黄耆20克 北细辛6-15克 制附片10克 炙麻黄6克麦冬12克 丹参18克 五味子12克 桂枝10克 甘草10克
〔主治〕心肾阳虚,心阳不运所致脉象迟滞结代、心悸怔忡、胸憋气短等症。包括现代医学的病窦综合征以缓慢为主者,及窦性 心动过缓(单纯性)。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煎。
〔加减〕1.有房颤者加珍珠母、百合、琥珀末安神敛气,去附子、麻黄、桂枝、减细辛用量;2.心痛者加元胡、生蒲黄、檀香活血行气;3.胸憋者加瓜蒌、薤白宣痹通阳,或用菖蒲、郁金解郁理气;4.头晕者加菖蒲、磁石开窍通阳;5.气喘者加重人参用量,补元固脱。
〔典型病例〕粟某,男,57岁,住院病人。病史:患者9年前出现胸憋,心悸,届时心率变慢,且眩晕欲仆,日益加重,于1982年9月14日入院。入院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及不齐,Ⅰ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40次/分。阿托品试验:阳性,西医诊断:病窦综合征。1982年9月20日初诊,胸憋时痛,气短怔忡,头晕阵作,面色光白,精神倦怠,舌质胖淡暗,苔薄白,脉沉迟间结。经用【温阳益气复脉汤】治疗1个月后,平时心率均在55次/分。阿托品试验阳性,自觉无明显不适,故带方出院。
(注:本方细辛用量较大,最大量可达30克,据观察,一般服药一个半小时即可见心率增加,4小时后逐渐下降,服用大剂量细辛只要用法得当,除少数人有一过性面红潮热外,未见有不良 反应。)
周仲瑛
周仲瑛,男,1928年生,汉族,[江苏?如东县] 人,现为[南京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省教委确定的中医内科急症重点学科带头人,1990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曾多次被国外选入《世界名人录》,是全国著名的中医内科学专家。临床44年,对中医内科和疑难急症造诣殊深。先后承担国家级、部级、省级课题14项,获省级以上奖4项,其中「中医药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研究」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滋胃饮】〔组成〕 乌梅肉6克 炒白芍10克 北沙参10克 大麦冬10克 金钗石斛10克丹参10克 生麦芽10克 炙鸡内金5克 炙甘草3克 玫瑰花3克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溃疡病并发慢性胃炎,久而不愈、胃酸缺乏者。临床以胃脘隐隐作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少、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主症。其病机为:胃痛日久不愈,或气郁化火,迫灼胃阴,下汲肾水,而致胃液枯槁。〔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服。
〔加减〕1.口渴甚,阴虚重者加大生地10克;2.伴郁火,脘中烧灼热辣疼痛,痛势急迫,心中懊恼,口苦而燥,加黑山栀6克、黄连5克;3.舌苔厚腻而黄,呕恶频作,湿热留滞者,加黄连、厚朴、佛手各3克;4.津虚不能化气或气虚不能生津,津气两虚,兼见神疲气短、头昏、肢软、大便不畅或便溏者,加太子参、山药各10克。
〔典型病例〕卜某,男,38岁。胃痛5-6年,时时发作,此次发作持续两周不已。上腹脘部疼痛,痛势烧灼如辣,有压痛,自觉痞闷胀重,纳食不多,食后撑阻不适,口干欲饮,头昏,舌质光红中裂,无苔、脉细。是属胃阴耗伤,胃失濡润,而致纳运不健,胃气失和。治予酸甘化阴,调和胃气。【滋胃饮】加减,药用生地、麦冬各12克,白芍10克,乌梅肉5克、山楂10克、玫瑰花3克,每日一剂,分早晚煎服。药入三剂,脘痛灼热痞胀等症均止,舌苔新生,惟入晚脘部微有闷感,原方再服三剂,症状消失。
刘弼臣
刘弼臣教授,【江苏省】仪征市人,汉族,1925年6月6日生。刘弼臣教授从14岁起拜其姑父、当地著名儿科医师孙瑾臣先生 为师。成为太平天国名医朱冠臣的第4代传人。现任【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中医儿科】临床教研室主任。1979年被确认为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导师,10余年来共培养出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7名。还兼任【北京中医学院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理事、【北京市人大】代表、【江苏省扬州市中医医院】名誉院长,并兼任多家省和国家级医学杂志的编委和顾问。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
〔五草汤〕〔组成〕:(1)倒叩草30克(2)鱼腥草15克(3)半枝莲15克(4)益母草15克(5)车前草15克(6)白茅根30克(7)灯蕊草1克。
〔主治〕:小儿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加减〕:〔五草汤〕不仅对小儿肾炎疗效卓著,而且对泌尿系感染及肾病综合征亦常收到满意的效果。如血尿严重,可加用女贞子10克、旱莲草15克,止血效果更佳。
〔典型案例〕:于某,10岁,男,1986年3月1日初诊。半月来下肢生疮,多为脓疱疮,日渐增多,继而逐渐浮肿,尿少色黄,食少神疲、头晕头痛、舌苔黄腻、脉滑数。化验尿蛋白(++),红血球15-20、白血球10-15,证系毒热内郁,湿毒内陷营分,血郁气滞,毒湿外发于肌肤腠理则为疮疡肿胀,内蓄于膀胱则尿短色赤。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用:倒叩草30克、鱼腥草15克、半枝莲15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白茅根30克、灯蕊草1克、连翘15克、泽泻10克、胆草3克。上药加减服6剂后,症有好转,周身面部浮肿渐消,脓疱渐少,大便干、小便少黄、饮食、神疲、头晕、头痛均有好转,舌质稍红、苔薄黄、脉弦滑,化验尿:蛋白+、红血球1-
2、白血球3-4,湿热渐除。再拟方:苍朮、黄柏各5克、银花10克、连翘6克、旱莲草10克、白藓皮10克、蝉衣3克、炒栀子5克、炒黄芩5克、泽泻6克、猪苓6克、云苓6克、姜皮3克、防风3克、生草3克。此方加减又进12剂后,症状均减、化验尿常规正常。
谢昌仁
谢昌仁主任医师,男,汉族,1919年8月生,【南京市】人。谢老系中医世家,幼承其父浩如之学。曾任【江苏中医学会】理事、【南京市中医学会】副会长等职,【南京市人大】
八、九两届代表、【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名老中医。现享受「国家特殊津贴」。行医逾50载,对内科杂病、时令病,尤其脾胃病治疗颇有建树,长于运用通腑之法,并擅理妇科;愈 者甚众,享誉金陵。其「中风病治疗510例小结」曾获市科技成果奖;多年来先后在全国和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有10余篇医案录入《中国现代名医医案精华》书内。另有5篇论著列入《当代名医临证精华》专辑之中。曾先后赴本省各地及广西、新疆等地讲学与交流。
〔消渴方〕〔组成〕:(1)石膏20克(2)知母10克(3)甘草3克(4)沙参12克(5)麦冬10克(6)石斛12克(7)地黄12克(8)山药12克(9)茯苓12克(10)泽泻12克(11)花粉15克(12)内金6克
〔主治〕:糖尿病、干燥综合征、尿崩症。
〔用法〕:日一剂,水煎服。
〔典型病例〕:张某,男,45岁,农民。初诊:患者能食善饥已2年余。半月来头昏乏力,嗜睡懒动,在当地县医院检查发现尿糖(+++ +),血糖150㎎%(空腹),肝功能:谷丙转氨 酉每182单位,就诊时症见形体消瘦,能食善饥,每餐可进食稀饭20碗,口渴多饮、尿多、苔中根黄。证属胃热炽盛、伤灼阴津,挟肝经湿热蕴结。治宜清热滋阴为主,佐以清利湿热:石膏20克、知母10克、甘草4克、生地12克、丹皮6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内金6克、花粉15克、茵陈12克、薏仁12克、石见 穿15克,12剂。
复诊:药后「三多」症状基本消失,复查餐后尿糖阴性,空腹血糖81.5㎎%。前方既效,可不更章。原方15剂。
三诊:「三消」症状已基本消失,肝功能复查谷丙转氨酉每降至40单位以下,舌红少津,苔中根仍黄厚。
原方去茵陈、薏仁、石见穿,加麦冬10克、石斛12克,8剂。
经治后,消渴症状一直未发,多次检查血糖、尿糖均正常。嘱续服〔六味地黄丸〕及〔消渴方〕以巩固疗效。
胡翘武
胡翘武,1915年7月出生,主任医师,汉族,安徽歙县人。幼承庭训,诵习医经,稍长从歙县名医汪泽民先生学医。由于既禀家传、又得师承,更兼力学,旋即名噪乡里。曾历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宣城地区中医学会会长、【省中医内科学会】理事、【新安医学会】顾问、《中医临床与保健》杂志顾问、【省中医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全国中医老年病学会】委员等职。并在国内中医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于歧黄生涯近60春秋中,胡老精勤医典,广览百家,坚持躬身践行,不忘承前启后,孜孜 不辍,数十年如一日,学验俱丰,卓然成家。精于中医内科外感热病及疑难杂证之诊治,能融古训新知于一体,在内科杂证中强调脏腑辨证,重视燮调阴阳、活泼气血。许多疑难重笃大证由其立起者无以枚举,深得病家信赖与同道赞许。
〔阳和平喘汤〕〔组成〕:(1)熟地30克(2)淫羊藿20克(3)当归10克(4)麻黄6克(5)紫石英30克(6)肉桂3克(7)白芥子6克(8)鹿角片20克(9)五味子4克(10)桃仁10克(11)皂角3克
〔主治〕:慢性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之属肾督虚冷、痰瘀凝滞而致咳喘经久不已者。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温两服。
〔加减〕:(1)阳虚及阴者,去肉桂,加山药20克、山茱萸10克。(2)寒痰化热者,去白芥子,加葶苈子10克、泽漆15克。(3)气急喘甚者,加苏子10克、沉香3克(后下)。(4)大便秘结者,加肉苁蓉20克、紫菀20克。(5)胃脘饱满,纳食不馨者,加砂仁6克、二芽各30克。(6)痰浊消减者,去白芥子、皂角,加橘红10克、茯苓20克。
〔典型病例〕:王某,男,54岁,1991年3月26日初诊。咳嗽 反复发作30余年,加重伴气喘4载。近3年5次住院,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屡治乏效,只赖解痉、激素之剂控制症状,但停药即犯。因症状日益加重、喘咳气急、步履艰难,西药无法改善症状而试服中药。患者面色清晦虚浮、畏寒肢冷、胸膈憋闷、抬肩、言语断续、咳声不扬、痰多泡沫清稀、便秘、舌淡暗润苔薄白、脉沉细弱。此为肾督亏虚、痰瘀恋肺,亟当补虚泻实上下调治:熟地30克、鹿角片20克、白芥子6克、麻黄6克、肉桂3克、紫石英30克、紫菀30克、五味子6克、苏子10克、桃仁10克、当归10克、肉苁蓉20克。服方5剂,胸膈憋闷大减,步履登楼不甚喘促。继予上方10剂,诸症再减。后因口干痰液较稠、舌尖淡红、肺阴不足,寒痰化热之象有露,于原方去麻黄、苏子、肉桂、白芥子,加南沙?0克、葶苈子10克、冬瓜仁30克,10剂诸症渐平。继予〔阳和平喘汤〕去皂角,减麻黄为3克,加淮牛膝10克。30剂后诸症悉已,宛如常人。激素解痉之剂早已撤除,随访至今未见再发。
郑惠伯
郑惠伯主任医师,汉族,1914年10月生于【四川省】奉节县永安镇,出身中医药世家。曾先后任中医科主任、【四川省中医学会】理事、《四川中医》编委、【农工民主党万县市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郑惠伯主任医师,倡导读书广博专精,并行不悖; 在实践中继承,在实践中创新;擅长内、妇、儿科,尤以辨治温病急症著称。郑师临床工作,从未间断,至今已有62个春秋。他一生精力主要忙于临床,近10年来参加了《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长江医话》《中医精华浅说》《名医名方录》等著作的编写,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
〔加味四妙勇安汤〕〔组成〕:(1)当归30克(2)玄参30克(3)银花30克(4)丹参30克(5)甘草30克
〔主治〕:冠心病、胸痞气短、心痛、脉结代、能治疗肝区刺痛及肾绞痛。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加减〕:冠心病:上方加毛冬青、太阳草,以扩张血管;(1)若兼气虚者,加黄耆、生脉散以补益心气。(2)若心血瘀阻甚者,加冠心二号以活血化瘀。病毒性心肌炎:上方加郁金、板蓝根、草河车以清热解毒活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律失常:上方配合〔甘麦大枣汤〕或〔百合知母汤〕,以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典型病例〕:李某,女,65岁。患冠心病10余年,近年又患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近日卒感胸闷,气短、心悸,脉结代、口腔溃疡、舌质光泽无苔。方用:当归、玄参、银花、太子参、玉竹、太阳草各20克,麦冬、五味子各15克,甘草10克。服上方6剂,脉结代好转,由三至一止,变为二十四至五止,继用上方。三诊脉已不结代,但口渴眩晕,上方加花粉、石斛、天冬。经过三诊,心律基本正常,观察一年半,病情无反复。
〔加味二仙汤〕〔组成〕:(1)仙茅12克(2)仙灵脾15克(3)当归10克(4)知母10克(5)巴戟天12克(6)黄柏6克(7)枸杞子15克(8)五味子10克(9)菟丝子15克(10)覆盆子10克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乳癖辨证属冲任不调者;血小板减少。
〔用法〕: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
〔加减〕:1.功能性子宫出血:(1)出血较多、血虚加阿胶、艾叶。(2)血热加地榆、槐米、仙鹤草。(3)血瘀加田
七、丹参、益母草。(4)血脱加红参、龙骨、山茱萸。(5)脾气虚加黄耆、党参、白朮。(6)冲任虚加鹿角胶、龟板胶。(7)肾阳虚加鹿茸、附片。(8)肾阴虚去知母、黄柏,加女贞子、旱莲草。2.乳癖:乳癖属冲任不调者,可于上方配鹿角片粉2~4克,分2次药汤送服。3.血小板减少:去知母、黄柏,加女贞子、旱莲草、黄耆、黄精。
陆 芷 青
陆芷青教授,汉族,1918年3月20日生于温州市名医世家,年13从父建之公习医,薪传口授,尽得先人之学。曾任【温州市第一届人大】代表、【浙江省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员会】委员、【中医学会浙江省分会】理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分会】副主任、【浙江中医学院学术及学会委员会】委员、【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室】主任等职。陆老业医60载,娴熟岐黄、仲景之学,精于中医内科,善治时病及内科疑难杂证,学术造诣精深,尽得先君之学。著作及参与编写的书目有《王孟英医案点校评注》《医宗金鉴?杂病心法白话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白话解》《温病条辨白话解》等。有50余篇论文在海内外杂志发表。1978年以来,先后带5批硕士研究生,成绩蜚然。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高等教育事业有特殊贡献者」的政府特殊津贴。
【四子平喘汤】﹝组成﹞:(1)葶苈子12克。(2)炙苏子9克。(3)菜菔子9克。(4)白芥子2克。(5)苦杏仁9克。(6)浙贝母12克。(7)制半夏9克。(8)陈皮5克。(9)沉香5克(后下)(10)大生地12克。(11)当归5克。(12)紫丹参15克。
﹝主治﹞:肾虚失纳、痰饮停肺之咳喘。症见胸膈满闷、咳喘短气、痰多色白、苔白腻、脉沉细滑等。
﹝用法﹞:文火水煎,日1剂,分2次温服。
﹝加减﹞:(1)畏寒肢冷,加肉桂。(2)咳嗽甚者,加百部、前胡。(3)咳痰黄稠去沉香、生地,加黄芩、焦山栀。(4)咯痰不畅,加竹沥、瓜萎皮。
﹝典型病例﹞:蔡某,男,57岁,1992年5月2日初诊。主诉:咳嗽反复发作已有30年,经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久治少效,近旬咳嗽气急、心悸胸闷加剧,经同事介绍前来求治。查:面色暗滞、语声不扬、咳嗽气急、痰多色白、口干不饮、苔黄腻、脉沉细。
处方:﹝四子平喘汤﹞加瓜萎皮10克、薤白10克,7剂。
二诊:药进7剂,胸闷心悸气急减轻,效不更方,原方再服7剂。
三诊:诸病悉除,原方再进7剂。
周信有
周信有教授,汉族,1921年2月19日生于【山东省】牟平县东汤村。自幼从师习医,刻苦攻读,跟师侍诊。于1941年考取行医执照,悬壶于安东(现【辽宁省】丹东市),而立之年在安东已名声鹊起。现任【甘肃中医学院】教授,兼任【甘肃省中医学会】名誉理事,【全国内经专业委员会】顾问、【省政协】委员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其中主编的《决生死秘要》一书,在1990年6月复经【台北】千华出版公司改译繁体字,更名《诊断生死秘要》在【台湾】独家出版发行。并有近百篇学术论文在国内有影响的杂志上发表。周氏立志钻研、治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临证务求实效,对治疗疑难重症有独到经验。近年来,曾潜心对肝病、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病的专题研究,取得一定成绩。
【消症利水汤】
﹝组成﹞:(1)柴胡9克。(2)茵陈20克。(3)丹参20克。(4)莪朮15克。(5)党参15克。(6)炒白朮20克。(7)炙黄耆20克。(8)淫羊藿20克。(9)醋鳖甲30克。(10)五味子15克。(11)大腹皮20克。(12)猪茯苓各20克。(13)泽泻20克。(14)白芽根20克。
﹝主治﹞:肝硬化代偿失调所出现的水肿臌胀、肝脾肿大。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中晚分三次服。
﹝加减﹞:肝病虚损严重,肝功障碍,絮浊试验、血清蛋白电泳试验异常,可加培补脾肾之品,白朮可增至40克,另加仙茅20克、女贞子20克、鹿角胶9克(烊化)。经验证明,重用扶正培本、补益脾肾之品,证候和肝功化验、免疫指标都能得到相应改善,说明扶正补虚是降絮浊和提高血清蛋白的关键。当然,虚与瘀是互为因果的,肝病虚损严重、抵抗力低下、微循环障碍,又能因虚致瘀,导致肝脾肿大,形成症积肿块。故在扶正补虚的同时尚须重用活血袪瘀之品。对此我们一般是轻重药并重,加重丹参、赤芍、莪朮等药之分量。补虚与袪瘀多是综合运用,不过有时有所侧重罢了。
﹝典型病例﹞:李某,男,33岁,靖远电厂职工。1986年4月经诊断为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曾两次因病情恶化出现腹水、吐血住院抢救。1988年元月又因大量吐血和肝硬化腹水住进某医院。经住院治疗3个月之久,病情未见明显好转。病人精神负担沉重、生活无望、焦苦万分,乃出院于1988年4月25日来诊,出院时化验,表面抗原1:128,黄疸指数17单位,麝香草酚浊度21单位,硫酸锌浊度20.4单位,麝香草酚絮状试验(++++),34 血清总蛋白6.2%,白蛋白2.6%,球蛋白3.6%,谷丙转氨酉每325单位,血小板汁数3.8万/立方毫升。证见:两胁痛、胁下症积(肝脾肿大)、触痛、腹胀腹水、腹大如鼓、全身浮肿、饮食不进、面色黧黑、牙龈出血、舌质暗淡、小便不利、脉弦涩,诊系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情危急。中医辨证为虚瘀交错、血瘀肝硬、脾肾两虚、水津不化、水邪潴留,拟培补脾肾、袪瘀化症、利水消肿。治用﹝舒肝消积丸﹞,配服﹝消症利水汤﹞,稍施加减,连续服丸、汤药3个月,腹胀腹水消除,诸症悉减,肝功能已接近正常。又服药治疗半年多,于1989年3月6日化验,除乙肝表面抗原滴度为弱阳性外,肝功能和蛋白电泳、血小板计数已完全恢复正常,脾肿大已回缩,诸症悉除,身体无任何不适。现已上班恢复工作。
刘云鹏
刘云鹏老师,男,生于1910年,【湖北省】长阳县人,五代中医世家,幼承庭训,20岁悬壶沙市,40年代即被誉为沙市八大名医之一,1951年任【湖北省中医委员会】委员。1990年被聘为【湖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从事中医临床63年。早年宗叶、吴之学,喜使「至宝」「紫雪」辈,起危疾于倾刻,擅长苦泻淡渗法,治湿热之久稽。认为妇科见证,肝郁为多,其治当以疏肝为先,总结出调肝十一法,形成了独特网络。先生以治月经病、35 妇科血证、不孕症、滑胎、子宫肌瘤、盆腔炎以及急、重、疑难病证见长。主要著作有《妇科治验》一书。
【固胎汤】
﹝组成﹞:(1)党参30克(2)炒白朮30克(3)炒扁豆9克(4)山药15克(5)熟地30克(6)山茱萸9克(7)炒杜仲9克(8)续断9克(9)桑寄生15克(10)炒白芍18克(11)炙甘草3克(12)枸杞子9克。
﹝主治﹞:滑胎(习惯性流产、腰痛、小腹累坠累痛、脉沉弱无力、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
﹝加减﹞:(1)若小腹下坠,加升麻9克、紫胡9克以升阳举陷。(2)小腹掣痛或陈发性加剧者,白芍用至30克、甘草15克以缓急止痛。(3)小腹胀痛,加枳实9克以理气止痛。(4)胎动下血,加阿胶12克、旱莲草15克、棕榈炭9克以固冲止血。(5)口干咽噪、舌红苔黄,去党参加太子参15克。(6)或选用黄芩9克、麦冬12克、石斛12克、玄参12克,以养阴清热安胎。(7)胸闷纳差,加砂仁9克、陈皮9克以芳香和胃。(8)呕恶,选加竹茹9克、陈皮9克、生姜9克以和胃止呕。(9)畏寒肢冷、少腹发凉,加肉桂6克、制附子9克以温阳暖胞。﹝典型案例﹞:毛某,女,24岁,36 1986年7月6日初诊。已妊娠3个月,头晕、睡眠不佳,有时呕吐,阴道流血已六、七天,腰酸腿软,经注射止血药物仙鹤素,口服vitk等未效,某医院妇科诊为「先兆流产」,舌苔薄白、左脉大、右脉虚数。此脾肾两虚,治宜双补。方用党参30克、炒白朮30克、云苓10克、甘草6克、熟地30克、山茱萸9克、黄芩炭10克、骨脂15克,每日煎服一剂。于1988年6月因产后便血亦来诊曰:上次腹坠流血等症状服五剂即愈。于1987年1月顺产一女婴很好。
张镜人
张镜人教授,名存鉴,1923年6月生于【上海市】。张氏家世业医,以擅治热病而称着于【江南】,由明末相传至今。张镜人教授为第12代传人。深研灵素经文,探索仲景奥秘,遍览历代名著,集思广益。学识日进。治热病服膺叶、吴二氏,于染病颇崇景岳、东垣。尝谓治学当厚古而不薄今,师法而不拘方。变化在我,讲究实效。擅长治疗外感热病、慢性胃炎、慢性肾炎、心肌炎后遗症、冠心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他主张临床与科研相结合,对萎缩性胃炎的研究曾获国家级科研进步奖。曾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参加《辞海?中医学科》《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等书的编写工作。现任【上海市?卫生局】顾问、【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上海医科大学】教授、37 【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中医药学会】理事长、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安中汤】﹝组成﹞:(1)柴胡6克(2)炒黄芩9克(3)炒白朮9克(4)香扁豆9克(5)炒白芍9克(6)炙甘草3克(7)苏梗6克(8)制香附9克(9)炙延胡9克(10)八月札15克(11)炒六曲6克(12)香谷芽12克。﹝主治﹞:脘部涨满、疼痛、口苦、食欲减退、或伴嗳气泛酸、脉弦、细弦或濡细、舌苔薄黄腻或白腻、舌质编红。
﹝用法﹞:水煎,分二次,饮后一小时温服。
﹝加减﹞:(1)疼痛较甚,加九香虫6克。(2)胀满不已,加炒枳壳9克。(3)胃脘灼热,加连翘9克(包),或炒知母9克(4)嗳气,加旋覆花9克、代赭石15克。(5)泛酸,瓦楞15克、海螵蛸15克。(6)嘈杂,加炒山药9克。(7)苔腻较厚,加陈佩梗9克。(8)苔红苔剥,去苏梗,加川石斛9克。(9)便溏,加焦楂炭9克。(10)伴腹痛,再加炮姜炭5克、煨木香9克。(11)便结,加全瓜萎15克、望江南9克。(12)腹胀,加大腹皮9克(13)X线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加凤凰衣6克、芙蓉叶9克(14)胃粘膜活检病理示肠腺化生,加白花蛇舌草30克。(15)腺体萎缩,加丹参。
俞慎初
俞慎初简介详见87期
【止咳定喘汤】﹝组成﹞:(1)蜜麻黄6克(2)光杏仁5克(3)炙甘草3克(4)紫苏子10克(5)白芥子6克(6)葶苈子6克(布包)(7)蜜款冬6克(8)蜜橘红5克(9)结茯苓10克(10)清半夏6克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或轻度肺气肿。尤对风寒咳喘痰多者有较好的疗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加减﹞:(1)若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表证明显者,可酌加荆芥、防风、紫苏叶等。(2)痰粘稠、咯吐不爽者,加桑白皮、浙贝母(3)胸闷不舒者,加瓜萎、郁金。(4)如痰黄之咳喘者,可加条黄芩、桑白皮、浙贝母等。
﹝典型病例﹞:患者素有哮喘症,多年来经常发作。近日不慎受凉,咳嗽不已,且见喘促气急,胸闷,痰多色白,脉细缓,舌质淡红苔白。证属外邪引动内饮致肺气不喧之喘咳,治直宣肺平喘,止咳袪痰,予[止咳定喘汤]加味。处方:蜜麻黄6克、光杏
仁5克、炙甘草3克、蜜款冬6克、浙贝母10克、盐陈皮5克、结茯苓10克、清半夏6克、紫苏子10克、白芥子6克、葶苈子6克(另包),水煎服。服五剂后,咳喘明显减轻,仍胸闷,上方加干瓜萎15克,再进五剂后,诸症悉平。
何 炎 燊
何炎燊,主治医师,汉族,【广东省】东莞市人。幼从宿儒习古文,考入高中后丧父失学,乃发愤自学中医,21岁以术问世,不久即享盛名,迄今50余载,除坚持临床第一线外,还殚精竭虑,先后培养中医新生力量5批共200余人。现任【东莞市中医院】名誉院长、【广东中医学院】兼职教授。197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1986年【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国务院】批准为有突出贡献专家学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何氏精勤于学,至老不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他钻研《伤寒?温病》数十年,主张寒温合流、对外感热性病的理于法、方、药都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取得显著疗效。著述甚多,已在省级以上医刊发表论文51篇,其中三篇分别被译成俄文、日文,在国外医刊发表,专著有《常用方歌阐释》《竹头木屑集》。
〔加减清海丸〕〔组成〕:(1)熟地24克(2)淮山药12克(3)山萸肉
12克(4)丹皮9克(5)北沙参15克(6)阿胶12克(7)麦冬12克(8)白朮9克(9)桑叶9克(10)白芍15克(11)石斛12克(12)龙骨24克(13)女贞子12克(14)旱莲草12克。
〔主治〕:室女崩漏。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服。服至5~7剂后,崩块之热得减者,去桑叶、丹皮,加龟板、鳖甲、牡蛎。愈后每月经前服4~5剂,病根可除。
〔典型案例〕:柴某,学生。因阴道出血淋漓不断,孩提年令有一定的恐惧感,有此症状避而不谈,但经问诊可知,其血色鲜红,心烦想哭、夜间盗汗、手心脚心发烧、腰痛及足跟痛、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于是处方为:熟地24克、淮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丹皮9克、秦艽9克、白薇6克、地骨皮9克、白朮9克、石斛12克、麦冬12克、龙骨24克、龟板24克,上服三剂后,已见效果,阴虚症状明显改善,且下血量亦日趋见少。为巩固疗效计,嘱其每月经前按上方服三剂,后追访半年未见覆发。
董 漱 六
董漱六,男,1916年生。【江苏省】丹阳市云阳镇人,【上海
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董氏1937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毕业后师从海上名医秦伯未先生继续深造。1938年由秦伯未先生委任【上海市中医疗养院总院?门诊部】主任。历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评审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第二届执行委员等职。董氏多年来曾发表「霍乱治疗专集」「麻疹通论」「咽喉病之研究」「麻黄治哮在临床上的配伍应用」哮病的临床经验」「中医药治愈内科急症举例」「肝硬化腹水治验二例」「病毒性脑炎昏迷57天治验一例」「神犀丹治愈肝昏迷一例」等学术论文40余篇,并编着《秦伯未先生膏方选集》一书,畅销国内外,获较高评价。
〔麻杏射胆汤〕〔组成〕:(1)净麻子5克(2)大杏仁10克(3)嫩射干9克(4)玉桔梗6克(5)杜苏子9克(6)净蝉衣4.5克(7)炒僵蚕9克(8)制半夏9克(9)广陈皮4.5克(10)生甘草4.5克(11)鹅管石12克(缎、杵)(12)江枳实6克(13)指胆星6克。
〔主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症见咳嗽痰多、咯吐不爽、胸闷气急、喉痒作呛有哮鸣音,夜间不得平卧,乳蛾肿胀、苔薄白腻、脉浮滑数。中医辨证为风寒客肺、痰浊内阻、肺气失于宣降者。
〔用法〕:根据药剂大小,先将冷水浸过药面,约半小时再加水少许,煎沸后再煎10分钟左右,头煎取汁一碗,接着加水煎熬二煎,取汁大半碗,把头煎、二煎药汁一同灌入热水瓶内,分2次顿服。如小儿可分3-4次服,当天服完。
〔加减〕:本方为急性支气管炎慢性喘息性气管伴有肺气肿等疾病的有效方剂。(1)如有口渴烦燥、痰粘、舌红苔黄者,上方可去半夏、陈皮,加石膏30克、知母12克、贝母12克。(2)如形寒肢冷无汗、痰白呈泡沫状、舌苔白滑者,可去蝉衣、僵蚕、桔梗,加桂枝4.5克、细辛3克、干姜2.4克。(3)如咽红乳蛾肿痛、痰稠、舌红脉数者,可去半夏、陈皮,加银花9克、连翘9克、炒牛蒡子12克、生麻黄改用水炙麻黄5克。(4)如溲黄便秘舌红者,可去桔梗、甘草,加黄芩9克、桑白皮12克。生麻黄改用蜜炙麻黄5克,制半夏改用竹沥、半夏9克,广陈皮改用广橘络5克。(5)如咳喘气逆、腹胀胁痛者,去桔梗、甘草,加菜菔子9克、白芥子9克。(6)如脘腹痞胀、口粘纳差、苔白腻者,去蝉衣、僵蚕,加厚朴4.5克、焦六曲12克。(7)如有头胀头痛、鼻塞多涕者,可去半夏、陈皮,加辛夷9克、苍耳子9克。〔典型病例〕:吴某,男,13岁,学生,1989年7月10日初诊。有奶癣史,咳嗽反复发作,日久发展为哮喘,每逢秋冬之交必发,已达四五年之久。今感时寒,咳嗽随起,痰吐不爽,胸闷气急,喉间有哮鸣音,夜卧不得安枕,舌苔薄白、脉浮滑数,拟〔麻杏射胆汤〕连
服3剂,哮喘得止,咳减痰亦少,夜寐已安,仍口干咽燥、舌红、苔薄黄、脉象滑数,上方去半夏、陈皮,加桑白皮9克,再服3剂,咳平,痰鸣、哮喘未作,因大便干结,上方去半夏、陈皮,加全瓜萎12克、浙贝母12克、净麻黄改用蜜炙麻黄,迄今年余,哮喘未见覆发。
董氏多少年来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咳喘病人较多,单属寒型或热型不少,而寒包热型者属多数。临床上常用宣上寻下法,以〔麻杏射胆汤〕加减,既可宣肺达邪,又能清热寻痰,对证下药,咳喘病每多获得良好疗效,这是董氏临床辨证经验之处。
李 振 华
李振华主任,名巨镔,号醒齌,1922年生于【河南省】文安县一个中医世家,自幼受家庭的熏陶,对中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曾祖父李大椿精通医术,善用验方治病,效如桴鼓,颇有名气。先生在其祖父的指导下研读《内》《难》《伤寒》《本草》《脉学》诸书,平日侍诊,耳提面命,尽得真传。先生为求深造,于1938年考入【北京国医学院】,曾从师于孔伯华等中医名流,于1941年毕业并经考试合格,悬壶于【天津】,时年20岁。现任【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理事、【天津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中医学会】常委、【天津市中医医院】技术顾问、44 《天津中医》杂志副主编、【天津市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李师在学术上,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精于辨证,不囿一家之言,50余年中,在中医内、妇、儿诸科均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治疗脾胃病,承东垣学说,强调后天之本的作用,临证倡燮理中焦、理气宽中之大法。对慢性胃病炎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着深入的研究,并独具匠心,采用整体用药与局部灌肠法治疗慢性结肠炎,曾获「天津市科技进步成果奖」,同时曾主编了《中医秘方验方汇集》,中医内、外科、针灸等教材,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香砂温中汤〕
〔组成〕:(1)党参12克(2)白朮10克(3)茯苓15克(4)陈皮10克(5)半夏10克(6)木香6克(7)砂仁8克(8)厚朴10克(9)干姜10克(10)川芎10克(11)丁香5克(12)炙甘草3克
〔主治〕:适用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返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等病。症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遇冷加重、腹胀纳差、暧气、泛吐清水、大便溏薄、倦怠乏力、神疲懒言、畏寒肢冷、形体消瘦、舌质淡、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胃气虚、阳虚者。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
〔加减〕:(1)兼肝郁甚者,加香附10克、乌药10克。(2)兼血瘀,加丹参15克、元胡10克。(3)湿盛泄泻者,加薏仁30克、泽泻10克、桂枝5克。(4)湿阻呕恶者,加苍朮10克、藿香15克。(5)食滞不化者,加焦山楂、神曲、麦芽各12克。(6)阻虚甚者,加制附子10克。(7)气虚甚者,加黄耆15~30克。
〔典型病例〕:王某,男54岁,干部,1987年4月13日初诊。患者自述10年前因饮食不当致胃脘疼痛,10年来虽经中西药治疗,病情时轻时重,每因饮食失宜、情志不遂则症状加重。1987年10月经胃镜检查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活检:胃粘膜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上皮生化。病人恐惧癌变,前来请李氏诊治。
诊视中见:胃脘隐痛,喜嗳喜按,遇冷痛甚,脘痛时连及两胁,腹胀纳差,肢倦乏力,大便溏薄,日行2~3次,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淡,舌体胖大,边见齿痕,脉弦细。证属脾胃阳虚,兼肝郁气滞。治宜温中健脾,疏肝和胃。方用〔香砂温中汤〕加香附10克、乌药10克,水煎服。二诊:上方服用18剂,胁痛消失、胃痛大减、纳食增加,仍便溏,日行2次。方中去香附、乌药,加薏仁30克,以增健脾袪湿之力。三诊:上方又服18剂,大便正常、胃痛消失,仍感身倦乏力、食后腹胀。方中去薏仁,46 加焦三仙各12克,继服。上方前后共服3月余,精神饮食好,大便正常、诸症消失、面色红润、体重增加。后覆查胃镜及胃粘膜活检,胃粘膜轻度浅表性炎症。一年后追访,知其身体健康,正常生活工作。
娄 多 峰
娄多峰教授,汉族,1929年3月生于【河南省】原阳县祝楼村,出身中医世家,自幼随当地贤儒名医祖父娄宗海习歧黄,精通三土文,尽得真传。现任【河南中医学院?骨伤科】教授、主任医师,【河南中医学院?类风湿病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家级政府津贴。其临床50余载,即承家传,又博采众家专长于痹证研究,对各科杂证均有心得。提出痹证病因病机责之于「虚、邪、瘀」。其创办的【河南中医学院?类风湿病研究所】,集医、教、研为一体,从事治疗类风湿病的系列中成药的研究,古今论治痹病文献整理,成绩蔚然。
〔化瘀通痹汤〕〔组成〕:(1)当归18克(2)丹参30克(3)鸡血藤21克(4)制乳香9克(5)制没药9克(6)香附12克(7)延索胡12克(8)透骨草30克。
〔主治〕:瘀血痹症(损伤后遗症、网球肘、肩凝症等)。
〔用法〕:日一剂,水煎服。
〔加减〕:(1)偏寒者,加桂枝、细辛、制川草乌。(2)偏热者,加败酱、丹皮。(3)气虚者,加黄耆。(4)久痹骨节肿大变形者,加穿山甲、全虫、乌梢蛇。
〔典型病例〕:刘某,女,16岁。一年前不慎跌倒,左膝关节着地,当时听到「口卡嚓」声响,随后膝关节处肿痛,经治疗局部肿胀消失,留有持续性左膝关节疼痛,经常「打软腿」,甚者跌倒,遇冷加重,局部怕冷,舌质淡红,脉弦。证属外伤瘀血,覆感寒湿,经脉闭阻。用〔化瘀通痹汤〕加细辛3克、桂枝9克、川牛膝9克、木瓜18克、薏仁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15剂,疼痛消失,未再出现「打软腿」。随访一年未覆发。
何 任
何任教授,汉族,1921年1月11日生于【浙江?杭州市】,其父何公旦乃【江浙】名医,幼得庭训,精研医典,尤崇「仲景之学」,深得医道之真谛。1941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后,悬壶于故里,名声日噪。1959年筹建成立【浙江中医学院】后长期从事医、教、研工作。曾先后任【杭州市中医协会】会长、48 【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校长、【浙江中医学院】院长、【中国报社】社长、【浙江省】四届政协委员、【
五、六届省人大】常委、七届人大代表,现为【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中医学会】会长、【浙江中医学院】顾问。何教授认为,中医事业发展之根本在于中医本身的提高,而中医本身之提高,关键在于提高临床疗效与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之特色。因此,其从医50余年来,临诊治病注重实效,对疑难杂证、肿瘤病的诊治均有独到之处,屡起沉。同时,长期致力于《金匮要略》的整理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继承和发展仲景学术思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曾应邀赴【日本】做学术讲座,其《金匮要略解说》在【日本】出版。为了发展中医事业,近时投资成立【何任中医基金会】任会长。
〔补益冲任汤〕〔组成〕:(1)小茴香3克(2)炒当归9克(3)鹿角霜6克(4)女贞子12克(5)沙菀蒺藜9克(6)党参15克(7)淡苁蓉9克(8)补骨脂12克(9)淡竹茹15克(10)紫石英12克(11)枸杞子9克(12)旱莲草9克。
〔主治〕:崩漏久治不愈(包括经西医妇科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或人流后出血量多如崩或淋漓不净,或疑似子宫内膜异位致崩等)。
〔用法〕:崩漏一般以塞流止血为多,摄止以后,即服本汤以补益冲任,以覆其正,连服一、二个月,每日煎服一剂,崩漏即不再覆作。
〔典型案例〕:曹某,45岁,工人。不规律出血10个月,有时量多,有时淋漓不断,血色淡。畏冷,6月中旬夜眠尚需棉被,没有气力,总想躺着,吃不下东西,腰酸腿痛,每晨5点左右,准有大便,为不成形便,舌质胖,苔薄白,脉沉细,尺脉尤甚。妇科检查,除子宫略大,别无阳性发现,宫内膜病理检验结果为增生期子宫内膜增殖现象。诊断:功能性子宫出血,冲任虚寒性崩漏。治当温补肝肾、调理冲任奇经。方以上为基础,加熟附片3克、肉桂6克、艾炭10克、炮姜炭10克,用药3周后,血止又来月经5次,分别为5/23天、5/28天,每次用纸一包,自觉症状完全消退。追访一年无覆犯。
盛 国 荣
盛国荣教授,汉族,1913年11月25日生于【福建省】南安县诗山村,其祖辈世代业医,自幼耳闻目濡,13岁起攻读《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脉经》等经典著作,1946年悬壶于【厦门市】,并得到陆渊雷、章次公等名医指点,1947年考取【中央考试院】行医执照,1979年任【福建中医学会】
第四篇:名老中医推荐材料
市**医院
关于**申报**市名中医专家推荐材料
**,*,现年***岁,中共党员,主任医师,****长,19***年*月毕业于****学院中医系,5年制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获学士学位,同年被分配至****医院工作至今,**年**月晋升主治医师,***年11月晋升副主任医师,****年***月晋升主任医师;***年任***主任,***年**月任****主任,2007年9月任******院长。
该同志毕业后一直在临床一线从事内科临床工作,热爱中医药事业,具有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功底和良好的技术素质,能正确应用中西医理论处理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能独立处理内科急危重症。曾随诊于***名医、地区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内科主任****老师二年,受益非浅,中医水平明显提高,能灵活应用中医理论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1989年在***中青年中医知识竞赛中获第一名(三人团体),1995年在首届***省优秀青年中医评选活动中被评为**省优秀青年中医(*****唯一一人)。
1990年开始在承担内科医疗工作的同时,主要从事内分泌重点是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工作。曾赴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随国内著名糖尿病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林兰教授学习糖尿病诊治技术,多次参加全国、省地糖尿病学术研讨会及学习班,了解糖尿病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在本院组建了糖尿病专科门诊和病区,组建了市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和病友联谊会。他主持的糖尿病专科是市级重点专科。在我市率先开展了诺和灵系列、无针胰岛素注射器治疗糖尿病,中效胰岛素纠正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小剂量胰岛素+口服(或鼻饲)静脉补液结合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新技术、新疗法。在中医方面认为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消渴虽与肺、脾(胃)、肾有关,但主要病变部位在脾,主要是脾失健运,不能升清降浊、浊毒入血所致,创见性的提出了消渴病“脾轴心”说和“浊毒”致病理论,治用健脾益气,化浊解毒,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还开展了中医药纠正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SFS)的临床研究,充分利用中医中药解决这一医学难题,发现大多数SFS病人都有脾虚痰阻血瘀之征象,脾气亏虚、痰瘀互结是导致SFS主要原因,据此制定了健脾益气、化痰祛瘀的治疗原则、精选中药组成了纠正SFS的协定处方——启敏汤,疗效明显。对于老年性糖尿病他发现其阴虚燥热并不明显,常出现气虚血瘀之征象,治疗采用王清任之补阳还五汤加减,即可降低血糖,消除和减轻临床症状,同时也可有效防治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他在应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于糖尿病性便秘,认为主要属于虚秘,消渴日久,气阴两虚,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阴津亏乏则大肠失于濡润,非单一气虚或阴虚所致,治宜气阴双补,益气育阴通便,疗效显著。对于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病变机理复杂,现代医学无理想治疗方法,他认为其主要机理是瘀血阻络,“不通则痛”,治宜活血祛瘀通络,用活络效灵丹,恒多奇效。接诊收治大量糖尿病人,临床疗效非常显著,许多四处求医无效的病人经他治疗获得控制,深受广大糖尿病患者信赖和好评,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我市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的学科带头人,具有较大的辐射面和影响面。《**日报》、《**晚报》、《大众中医药》、《中原油田报》、《科苑群英》等众多报刊都报道过他的事迹。认真做好带教工作,先后带教**中医药大学、***医专、***中医药学校实习生2000人,曾受聘***医专、***卫校讲授“中医学基础”、“中药方剂学”、“伤寒论”、“中医内科学”等课程。是***中医药大学、***医专兼职教授。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国家及省级杂志发表14余篇,主编和参编学术著作3部,完成地市级科研3项,分别获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他工作中仔细认真,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从无漏诊、误诊及任何差错事故发生。担任副院长后,认真做好分管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方案和细则,工作井井有条,认真负责,以身作则,为医院稳步快速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先后被聘为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会员,**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市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市青医协会理事,二次被选参加市卫生系统职称晋升中级评委会,同时担任****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市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库成员,市科技专家库成员。
他政治上要求进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胡锦涛书记的“八荣八耻”,严格以医德规范要求自己,从不以医谋私,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坚决拒绝商业贿赂。工作上勤奋努力,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结同志,顾全大局,对病人真心实意,对医术精益求精,对利益不贪不沾,对工作认真负责。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模范共产党员,行风信得过标兵。1993年在菏泽地区“争星夺杯”(白求恩杯)竞赛活动中被评为明星个人。2006年8月获得****市人事局、****局全市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标兵,并在全区进行了巡回讲演。2007年1月被评为全市卫生先进工作者,2006年12月获得全省卫生系统医德标兵,2007年7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医务工作者。
******中医医院
第五篇:名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方偏方
名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方
(2011-12-20 09:58:41)
施今墨验方选
施今墨先生是近代“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强调把健脾助运和滋肾养阴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了著名的“降糖对药”(即黄芪、山药、苍术、玄参),在当今医学界影响深远。
验方一:元参90g,苍术30g,麦冬60g,杜仲60g,茯苓60g,生黄芪120g,枸杞子90g,五味子30g,葛根30g,二仙胶60g,熟地 60g,怀山药120g,山萸肉60g,丹皮30g,人参60g,玉竹90g,冬青子30g。研为细末,另用黑大豆1000g,煎成浓汁去渣,共和为小丸。每次6g,每日3次。适用于成年人糖尿病,血糖尿糖控制不理想者。
验方二:葛根30g,花粉90g,石斛60g,元参90g,生地90g,天冬30g,麦冬30g,莲须30g,人参30g,银杏60g,五味子 30g,桑螵蛸60g,菟丝子60g,破故纸60g,山萸肉60g,西洋参30g,何首乌60g,生黄芪120g,怀山药90g,女贞子60g。研为细末,金樱子膏 1000g合为小丸。每服6g,每日3次。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上消、下消者。
验方三:莲子肉60g,芡实米60g,党参60g,熟地、红参、天竺子、桑葚子、淡苁蓉、阿胶、黄精各60g,西洋参30g,杭白芍60g,黄柏 30g,生黄芪90g。共研细末,雄猪肚一个,煮烂如泥,和为小丸。每服6g,每日3次。主要适用于糖尿病中医辨证为中消者。
赵锡武验方选
赵锡武先生长期供职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治疗糖尿病具有丰富经验。认为上中下三消“其始虽异,其终则同”,主张分期治疗,早期以养阴清热泻火为主,肺胃兼治;中期当养阴益气;晚期应针对阴阳俱虚证相应施治。
验方:生熟地各30g,天麦冬各12g,党参30g,当归9g,山萸肉12g,菟丝子30g,元参12g,黄芪30g,泽泻15g。水煎服,每日一剂。主要适用于治疗糖尿病中晚期患者。阳明热甚口渴者加白虎汤、川连以清胃。泻火;阳虚加用金匮肾气丸,桂附可用至10g;腹胀加大腹皮;腹泻重用茯苓、泽泻,去生地,熟地减量;兼有高血压者加杜仲、牛膝;兼有冠心病者加栝楼、薤白、半夏。
祝谌予验方选
祝谌予教授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奠基人之一,师承施今墨先生,主张对糖尿病进行分型辨证,强调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活血化瘀治法,认为糖尿病在临床虽可分为阴虚、血瘀、阴阳两虚、气阴两虚等型,但临床以气阴两虚多见。创立的降糖基本方在中医界具有很大影响。
方剂组成:黄芪、山药、苍术、元参、生地、熟地、丹参、葛根。
临床应用:阴虚型以一贯煎为主方;阴阳两虚型以桂附八味丸为主方;血瘀型以降糖活血方为主,药物组成:木香、当归、益母草、赤芍、白芍、川芎。若燥热或烘热,加黄芩、黄连;口渴欲饮,加知母、石膏;渴饮无度,加浮萍;多食明显,重用生地、熟地,加玉竹;全身瘙痒,加白蒺藜、地肤子;腰腿疼,加鸡血藤、桑寄生;足跟痛,加青黛、木瓜;眼目昏花,加川芎、白芷、谷精草、菊花;兼有冠心病,加生脉散;胸痛,加川朴配郁金;大便干,加麻仁、郁李仁,必要时加川军;胸腹胀满,加枳壳、桔梗、杏仁、薤白;阳痿,加仙茅、仙灵脾、阳起石、蜈蚣;眼底出血,加大小蓟、三七粉;血压高,加夏枯草、紫石英或三石汤(生石膏、石决明、代赭石);胆固醇增高,加决明子、首乌;少数病人血糖不降者,可重用黄芪50g,生熟地各30g。
吕仁和验方选
吕仁和教授师承施今墨、祝谌予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研究,尤其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糖尿病并发症“微型癥瘕”形成病理假说,所以治疗重视化瘀散结治法。
验方一:黄精、生地、元参、丹参各30g,葛根、知母各15g,枳壳、黄连、生军各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剂。滋阴清热、生津止渴。适用于2型糖尿病阴虚化热型,若口渴甚加生石膏30g,寒水石30g。
验方二:生黄芪、黄精、紫河车、丹参、猪苓、肉苁蓉、山楂、芡实、木瓜各1000g,葛根、秦艽、当归、狗脊、牛膝各50g,研末制成水丸。每次6g,每日3次。适用于2型糖尿病,形体消瘦,气虚为主,络脉郁阻,气短乏力,手足麻痛,面足微肿者。
验方三:太子参、生地、元参、黄精、丹参、大黄、川芎各1000g,枳实、桃仁、皂刺各500g,制成口服液,每支10ml。每次1支,每日3次。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脉作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慢性病变早期。
验方四:黄精、生地、丹参各30g,赤芍15g,皂刺、秦艽、川断、牛膝、狗脊各10g,青黛6g,蜈蚣1条,共研末制成水丸。每次6g,每日3次。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作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络脉郁阻者。
验方五:太子参、川芎、赤芍各15g,丹参30g,麦冬、五味子、葛根、苏梗、丹皮、泽泻各10g,黄连、香附、香橼、厚朴各6g,每日一剂,水煎服。具有益气养阴、理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糖尿病性心脏病,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者。
验方六:太子参、麦冬、牛膝各15g,生地、元参、丹参、黄精各30g,山茱萸、川芎、桃仁、酒军、枳实、菊花、泽泻各10g。水煎服,每日一剂。具有益气养阴、补肾活血的作用,适用于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为肝肾气阴两虚者。(姜淼等整理),适用于2型糖尿病慢性病变早期。
验方四:黄精、生地、丹参各30g,赤芍15g,皂刺、秦艽、川断、牛膝、狗脊各10g,青黛6g,蜈蚣1条,共研末制成水丸。每次6g,每日3次。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作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络脉郁阻者。
验方五:太子参、川芎、赤芍各15g,丹参30g,麦冬、五味子、葛根、苏梗、丹皮、泽泻各10g,黄连、香附、香橼、厚朴各6g,每日一剂,水煎服。具有益气养阴、理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糖尿病性心脏病,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气滞血瘀者。
验方六:太子参、麦冬、牛膝各15g,生地、元参、丹参、黄精各30g,山茱萸、川芎、桃仁、酒军、枳实、菊花、泽泻各10g。水煎服,每日一剂。具有益气养阴、补肾活血的作用,适用于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为肝肾气阴两虚者。(姜淼等整理)
说真的,这个方子我真不舍得拿出来,还想以后赚大钱呢!不过那么多朋友QQ我,说这病困扰他们的父母,希望我多帮忙,看在父母的面子上,我就忍痛割爱了!偏方如下:
地骨皮50克、翻白草30克,熬水喝!另外买点黄豆面,每天早上水烧开后放入适量黄豆面,熟后即可食用,一定要早上空腹服,坚持一个月即可检查血糖和尿糖,如果不达到正常值可以来找我!希望此法能帮助更多的父母,让他们脱离病痛和心理压力,来安享晚年的生活!
我仅此一个要求:希望用这个偏方的朋友,一个月之后把治疗效果用帖子发在我的空间里,也算是对我的回报吧!谢谢各位了!
有些病偏爱有知识的人,山西大学工程学院副教授 董德庆 < 有些病偏爱有知识的人。教工队伍中,糖尿病患者象雨后春笋不时地涌现出来。许多糖尿病患者都有共同的体会,用药时间越长,越感到各种药物不起作用,即使加大药量,疗效也不明显,还对肾、肝造成伤害,糖尿病患者一旦并发其他病症,还会危及生命。
经常口渴、尿多、失眠,1984 年我患上糖尿病为治病几乎将国产的治糖尿病药都吃遍了痛恨糖尿病给我痛苦难以诉说。有时血糖升高出现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香蕉、苹果、葡萄等水果,只能闻闻味,饮料一滴不能沾。吃饭呢,医生说不能超过 6 两,自控能力差,忍不住多吃几口,血糖经常游荡在 16 20mmoI/L 之间,医生多次警告我再不控制住血糖,就要出危险。
有病乱投医,1995 年我老父亲不知从哪里听说:翻白草能治糖尿病一株草能治病?无可置疑。决定试一试,这一试就是 9 年。这株草最明显的疗效有 5 点:能使口渴的症状消失,能消除糖尿病人尿中的异味,身上明显地感到有力气,减少了夜间尿频症状,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
有时加一点桑叶,每天用砂锅煎熬 20 30 克翻白草。以草代茶。自从坚持喝翻白草水以来,血糖控制较稳定,体重正常,面色红润,有充沛的精力。许多人都说:董老师,颐养得真好,一点不象个糖尿病人 ” 而我两位朋友,由于不注意控制血糖,得糖尿病七八年,已经双目失明,那种不见光明的痛苦真可怜呀!
遍查医书,翻白草为什么能治病呢。医药书这样介绍:翻白草别名鸡脚爪、千锤打、天青地白等,属蔷薇科。国各地均产,生熟均可食用,还可供药用。
根含黄酮类物质,翻白草性平、味甘苦、无毒。全草含鞣质。有清热解毒、止痢止血之功效,可治妇女赤白带下和月经过多。
路旁,翻白草生长于山地。夏秋未开花前连根挖取,洗净晒干储存备用。
就连《本草纲目》中也没有明确记载。而实践中翻白草确有神奇疗效,医书上对翻白草治疗糖尿病疗效只字未提。用翻白草治疗糖尿病好处很多,药源丰富,不花钱、少花钱治大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见效快,只要不是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每天以草代茶,一天喝半暖水瓶,就能降血糖、尿糖,使口渴、尿频等症状逐步减轻。
翻白草为我减轻了许多痛苦,9 年来。让同病相怜的糖尿病病友们都来认识这株草吧!
神奇的翻白草降糖真的很管用
我在2003年单位体检时,血糖值为饭前6.08,虽属正常范围,但离上限6.1很快就要超过。可我没在意,2006年10月19日单位又组织了体检,血糖值为6.8433mmol / L,血糖稍偏高,而且尿酸和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都偏高,医生嘱咐要配合药物治疗并定期复查。这下有些紧张了,我当月31日又到医院复检,饭前血糖值为7.5433mmol / L,饭后血糖检值为12.33mmol / L,餐前餐后都在异常值范围,医生开了两种西药,一种是二甲双胍,降血糖用的,另一种是本伐他汀,降血脂用的。
但我听说西药降糖对肝、肾有副作用,西药吃了半个月就停了。经朋友介绍,有一种野生植物,叫翻白草,我们当地叫布滴哩草,熬水喝,可降糖,而且无副作用,经济实惠。所以我在服用西药的同时,也开始服用这种草敖水当茶喝,待西药服完半个月后就停了,一直服用布滴哩茶至今,中途检测了饭前血糖三次,第一次检测时间为2006年11月28日,血糖值为:6.4133mmol / L;第二次检测时间为2007年1月17日,血糖值为4.9133mmol / L;第三次检测的时间为2007年3月31日,血糖值为:5.23mmol / L,第三次血糖虽有上升,原因是药量稍减,加之与春节期间饮食有关。最近我在中心医院进行了血液全面检测(2007年11月13日),结果令人惊喜,一年前的四项指标即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葡萄糖偏高,如今全部降到了正常值内,具体结果:尿酸376(原532)、总胆固醇4.81(原5.78)、甘油三酯1.38(原3.71)、血葡萄糖5.87。通过近一年多服用翻白草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周围的一些血糖高的亲戚、朋友也都服用了,经检测都起到都有很好的效果,他们都说,喝翻白草茶,好喝,经济实惠疗效好。
下面我收集了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
神奇而又珍贵的偏方-翻白草治疗糖尿病
去年冬天,丹东一位好心的男士向辽源市一位素不相识的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份神奇而又珍贵的偏方-----用翻白草治疗糖尿病。从那时起,一传十,十传百,许多辽源人及一些外地人都知道用这个偏方治疗糖尿病。为了弄清翻百草为什么能治糖尿病,我查找许多中草药资料,都没有找到用翻百草治疗糖尿病的答案。
翻白草所含的成份对细菌性痢疾有抑制作用,但是否对糖尿病也有抑制作用呢?这有待于专家门去研究。
用翻白草治疗糖尿病好处很多。药源丰富,全国各地均有生长;不花钱或花小钱治大病,减轻了广大患者的经济压力;见效快,只要不是依赖型的,服用20天左右就可取得疗效。长期坚持服用,就能把血糖,尿糖都降下来,口渴,尿频等症状就会减轻或消失。翻白草生长于山地,路旁,不受农药的污染,无毒副作用。有些患者服用一段时间后,显现了神奇的疗效,高兴地把翻白草称为救命草,把传方人称为救命人。
翻白草别名有:萎陵菜,天藕儿,湖鸡腿,鸡脚草,鸡距草,乌皮浮儿,角草,土人参,土西洋参等等。采制:全草入药,在夏秋未开花前连根挖取,除掉枯叶及须根,洗净,晒干。用法:翻白草木5至10钱(鲜5至7棵)水煎服,以药代茶,一天喝大半暖瓶。
真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够从中受益
我去年春节回家听说我的邻家婶子糖尿病好了,我觉得不可能,因为我一直从事医药行业。从来就没有听说谁的糖尿病能治愈,一般能控制住就已经很难得了,治好就是天方夜谭。所以也就没有放在心上。今年回家过年时顺便给我南京的舅舅拜年,提到我的表姐夫,他刚刚四十出头,已经有六七年糖尿病史了,也说治好了,并且说应该感谢我的邻家婶子,幸亏她把这个方法告诉了还亲自到山上采集到翻白草,我这才意识到这个事情可能是真的。我亲自去我的婶子家把前前后后的经过以及服用方法仔细了解一遍,还把她介绍服用过的几个人都调查一次,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大多数人都以完全停药了,饮食和常人无异。没有复发现象。原来消瘦的身体恢复的非常好。今天上来看到也有人在服用翻白草治疗糖尿病,真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够从中受益。
神奇的翻白草
山西大学工程学院副教授 董德庆
有些病偏爱有知识的人,在教工队伍中,糖尿病患者象雨后春笋不断地涌现出来。许多糖尿病患者都有共同的体会,用药时间越长,越感到各种药物不起作用,即使加大药量,疗效也不明显,还对肾、肝造成伤害,糖尿病患者一旦并发其他病症,还会危及生命。
1984年我患上糖尿病,为治病几乎将国产的治糖尿病的药都吃遍了。我痛恨糖尿病,它给我的痛苦难以诉说,经常口渴、尿多、失眠,有时血糖升高出现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香蕉、苹果、葡萄等水果,只能闻闻味,饮料一滴不能沾。吃饭呢,医生说不能超过6两,我的自控能力差,忍不住多吃几口,血糖经常游荡在16—20mmoI/L之间,医生多次警告我,再不控制住血糖,就要出危险。
1995年我的老父亲不知从哪里听说:翻白草能治糖尿病。一株草能治病?我半信半疑,有病乱投医,决定试一试,这一试就是9年。这株草最明显的疗效有5点:能使口渴的症状消失,能消除糖尿病人尿中的异味,身上明显地感到有力气,减少了夜间尿频症状,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
我每天用砂锅煎熬20—30克翻白草,有时加一点桑叶,以草代茶。自从坚持喝翻白草水以来,我的血糖控制较稳定,体重正常,面色红润,有充沛的精力。许多人都说:“董老师,你保养得真好,一点不象个糖尿病人”。而我的两位朋友,由于不注意控制血糖,得糖尿病七八年,已经双目失明,那种不见光明的痛苦真可怜呀!
翻白草为什么能治病呢,我遍查医书,医药书这样介绍:翻白草别名鸡脚爪、千锤打、天青地白等,属蔷薇科。我国各地均产,生熟均可食用,还可供药用。
翻白草性平、味甘苦、无毒。全草含鞣质,根含黄酮类物质,有清热解毒、止痢止血之功效,可治妇女赤白带下和月经过多。
翻白草生长于山地,路旁,在夏秋未开花前连根挖取,洗净晒干储存备用。
医书上对翻白草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只字未提,就连《本草纲目》中也没有明确记载。而实践中翻白草确有神奇疗效,用翻白草治疗糖尿病好处很多,药源丰富,不花钱、少花钱治大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见效快,只要不是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每天以草代茶,一天喝半暖水瓶,就能降血糖、尿糖,使口渴、尿频等症状逐步减轻。
9年来,翻白草为我减轻了许多痛苦,让同病相怜的病友们都来认识这株草吧!
《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15日第8版
翻白草
Herba Potentillae Discoloris(英)Discolor Cinquefoil Herb 别名 天青地白、白头翁、叶下白、鸡腿苗、结梨。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翻白草Poterntilla discolor Bge.的全草。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40cm,全株除叶表面疏生长柔毛或老时近无毛外,密被白色绒毛和混生长柔毛。根多分枝,常纺锤状膨大成块根。茎直立蔌斜生。羽状复叶,有托叶;基生叶丛生,小叶3~9,有长柄;茎生叶为3小叶,柄短,小叶片长圆形至长椭圆形,长1.5~6cm,宽0.6~2cm,边缘有粗锯齿,聚伞花序疏展;花萼5裂,副萼裂片窄;花瓣5,黄色,倒心形;雄蕊多数;雌蕊多数。瘦果光滑,多数,聚生于密被绵毛的花托上,具宿萼。花果期4~7月。生于山坡、路旁、草地。主产河北、北京、安徽。采制 夏、秋季花开前采挖,除去杂质,干燥。化学成分 根含鞣质、黄酮类。性味 性平,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 止血,止痢,解毒。用于吐血、便血、崩漏、痢疾、疟疾、痈疖。
翻白草
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ge)又名鸡腿儿、天藕儿、湖鸡腿、鸡脚草等,蔷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带根全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东北、华北等地区有以其同属植物委陵菜的全草做翻白草使用的。根含鞣质及黄酮类,味甘、苦,性平,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治痢疾、疟疾、咳血、吐血等症[1]。邵长平[2]等观察翻白草合剂治疗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翻白草合剂由翻白草、黄芪、山药、地骨皮、何首乌等药物组成。采用随机分组治疗,治疗组口服翻白草合剂和迪沙片,对照组口服迪沙片。治疗组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68岁,平均55.4岁;糖尿病病史1~5年34例,6~10年33例,10年以上13例,平均病程为6.4年。对照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67岁,平均54.3岁;糖尿病病史1~5年15例,6~10年17例,10年以上的4例,平均6.3年。两组病例均无严重肝、肾、心、脑疾患和糖尿病并发症,且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尿糖定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等。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4h尿糖定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TG、TC无明显降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翻白草合剂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马瑛、温少珍[3] 用翻白草对有一定胰岛素分泌功能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观察,对比其血糖变化。治疗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5~68(58.0±7.1)岁,病程1.5~14(7.6±3.6)年,体重指数(BMI)>25者19例,其中合并轻度高血压病12例,高脂血症20例。FBG(11.82±1.35)mmol/L。对照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6~69(58.5±7.1)岁,病程2~15(7.7±4.1)年,BMI>25者12例,其中合并轻度高血压9例,高脂血症5例。FBG(11.58±1.30)mmol/L。对照组与治疗组的年龄构成、BMI、FBG等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间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适量运动,严格控制饮食,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翻白草30g/d,代茶饮。30天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翻白草治疗组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王振卿[4] 用含翻白草的糖尿宁治疗105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55例,女50例;年龄30~63岁;病程6~24年;血糖12~26mmol/L,血胰岛素水平(7.5±4)mU/L;并发糖尿病肾病36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1例,糖尿病足4例,糖尿病末稍神经病变19例,脑梗塞3例,冠心病6例,高血脂10例,高胆固醇11例。每20天测定空腹血糖,采用真糖法;胆固醇、甘油三酯,采用酶学法;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采用酶学法;每10天1次晨测尿糖定性,采用常规法。结果治愈者71例,占67.6%;显效者30例,占28.6%;有效者2例,占1.9%;无效者2例,占1.9%。有效率98.1%。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全血比粘、全血还原比粘度与治疗前比较P<0.01,血浆比粘、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
姜长玲[5] 等对37例2型DM脂代谢异常者用翻白草治疗,其中男20例,女17例,平均年龄(60.05±11.58)岁,平均体重指数(BMI)23.7±2.5。治疗前至少停用其他降脂药物1个月,其中32例应用双胍类、磺脲类及阿卡波糖药物治疗,5例应用胰岛素治疗。所有对象血糖控制较好,空腹血糖≤6.5mmol/L,餐后2h血糖≤10.1mmol/L。用翻白草30g/d,水煎,晨起及饭后口服。服药前和服药后4、8周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检测。血脂测定包括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血液流变学包括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治疗观察期间监测肝肾功能。统计学分析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查。结果甘油三酯、胆固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载脂蛋白B(ApoB)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全血粘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胆固醇、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开放实验室[6] 首次从翻白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6个化合物,分别为黄酮苷和三萜类化合物。陈可冀等认为[7],黄酮类物质可影响胰岛B细胞功能,三萜类物质可影响糖代谢。
近年来,许多中外学者从植物中提取、分离多种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其中对黄酮类颇为重视并从多个角度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及非酶糖化损害;影响β细胞功能;促进周围细胞、组织及靶器官对糖的利用;抗炎、增强免疫功能;抑制醛糖还原酶;改善微循环等。诸如槲皮素[8~10]、水飞蓟素[11]、橙皮苷[12] 在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及纠正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方面已有报道。槲皮素能显著地降低STZ糖尿病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而对正常大鼠血糖无影响。对肾脏组织上过氧化脂质(LPO)及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GEs)、pentosiˉdine及脂质过氧化物加合荧光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尿白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肾小球基底膜和基质增生均有改善。李家富等[10] 报道槲皮素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降低胆固醇等生物活性有关。在探讨QU治疗糖尿病肾病机制方面发现,水飞蓟素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和肾脏组织非酶糖化及氧化从而控制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及糖尿病肾病。橙皮苷在抑制蛋白酶糖基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具有与氨基胍相似的作用。目前,对黄酮类化合物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药理作用研究大多数为动物实验阶段,临床实验报道仅仅是少部分。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天然药物及中药研究十分重视。黄酮类化合物药源开发、提取新的有效成分及药理药效,使之临床应用范围得到扩展,其作用机制及药理研究等方面仍是今后研究重点。翻白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毒副作用小,不仅降低了血糖,清热解毒作用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治DM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其价格低廉,很有开发价值。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必要做更深入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推广其应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和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原文地址:又是二个“糖尿病”秘方(来自: 老恕)作者:明天么办ls 糖尿病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也形成了叫人们非常头痛的一种疑难病,如果服用西药、又伤肝、伤肾,降低人体胰岛素,形成终身服药,是全世界太多患者无法承受的因素,本人用了20多年的时间克苦钻研和临床经验,加上自己的主传秘方,现对Ⅰ形Ⅱ形Ⅲ形糖尿病患者治疗有98%的治愈效果,不复发。
治疗糖尿病验方1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地骨皮、生知母各15克,天门冬、麦门冬、天花粉、粳米各20克,生甘草8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适应症:糖尿病燥热伤肺证
治疗糖尿病验方2生地、山药各20克,五味子、麦门冬、葛根各10克,蛤粉、海浮石各12克,花粉15克,鸡内金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肾阴虚阳亢证
治疗糖尿病验方3赤小豆30克,怀山药40克。猪胰脏1具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以血糖降低为度。适应症:糖尿病
治疗糖尿病验方4西瓜子50克,粳米30克
制用法:先将西瓜子和水捣烂,水煎去渣取汁,后入米作粥。任意食用。适应症:糖尿病肺热津伤证
治疗糖尿病验方5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 制用法:水煎。每日2次,每次半杯。适应症:糖尿病口渴、尿浊症
治疗糖尿病验方6生白茅根60-90克
制用法: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10日。适应症:糖尿病
治疗糖尿病验方7山药、天花粉等量 制用法:水煎,每日30克。适应症:糖尿病
治疗糖尿病验方8桑螵蛸60克
制用法:研粉末,用开水冲服,每次6克,每日3次,至愈为度。适应症:糖尿病尿多、口渴
治疗糖尿病验方9葛粉、天花粉各30克,猪胰1具
制用法:先将猪胰切片煎水,调葛粉、天花粉吞服,每日1剂,3次分服。适应症:糖尿病多饮、多食
治疗糖尿病验方10知母、麦冬、党参各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元参12克,生地18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势伤胃津证
治疗糖尿病验方11生地、枸杞子各12克,天冬、金樱子、桑螵蛸、沙苑子各10克,山萸肉、芡实各15克,山药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肾阴亏虚证
治疗糖尿病验方12红薯叶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
治疗糖尿病验方13木香10克,当归、川芎各15克,葛根、丹参、黄芪、益母草、山药各30克,赤芍、苍术各12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血淤证
治疗糖尿病验方14生黄芪、黄精、太子参、生地各9克,天花粉6克 制用法:共研为末。每日3次,每次14克水冲服。适应症:糖尿病气阴两虚证
治疗糖尿病验方15黄精、丹参、生地、元参、麦冬、葛根、天花粉、黄实各适量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症:糖尿病肾病肝肾气阴两虚夹淤证
治疗糖尿病验方16蚕茧50克
制用法:支掉蚕蛹,煎水。代茶饮,每日 1剂。适应症:糖尿病口渴多饮,尿糖持续不降
治疗糖尿病验方17猪胰脏1具
制用法:低温干燥为末,炼蜜为丸。每次开水送服15克,经常服用。适应症:糖尿病
治疗糖尿病验方18天冬、麦冬、熟地、赤芍各15克,黄芩、大黄(后下)各10克,黄连6克,丹皮12克,元参30克,玉米须6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胃热炽盛证
治疗糖尿病验方19山药25克,黄连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口渴、尿多、善饥
治疗糖尿病验方20老宋茶10克 制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适应症:糖尿病
治疗糖尿病验方21熟地、黄芪各15克,山芋肉、补骨脂、五味子各10克,元参、山药、丹参各12克,苍术6克,肉桂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阴阳两虚证
治疗糖尿病验方22白术40-100克,枳壳15-20克,清半夏、三棱、莪术、葛根各20-30克,沉香15克,炙车钱2-3克
制用法:水煎服。兼气虚者加党参、生黄芪;肝郁者加郁金、茵陈;早衰者加女贞子、杞子、山萸肉。
适应症:糖尿病
治疗糖尿病验方23:新鲜猪胰1具,薏苡仁50克或黄芪100克
制用法:猪胰用清水冲洗干净,切数片后,再与薏苡仁一块放入碗内,加水淹没。用铁锅隔水炖熟,加入适量食盐和调 适应症:糖尿病
治疗糖尿病验方24鲜芹菜、青萝卜各500克,冬瓜1000克,绿豆120克,梨2个
制用法:先将芹菜和冬瓜略加水煮,用白纱布包住取汁,同绿豆、梨、青萝卜共煮熟服。适应症:糖尿病
治疗糖尿病验方25蛇床子、莲子须、山茱萸、白鲜皮各10克,益智仁、桑椹、炙黄芪、山药、银花藤各30克,白茯苓15克,五倍子、鸡内金(研末冲服)各6克,三七粉3克(冲服)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肾阴亏虚证
治疗糖尿病验方26党参15克,丹参30克,元参、沙参各10克,玉竹12克,乌梅30个 制用法:水煎服。渴甚者加天花粉,大便稀溏加停山楂。适应症:糖尿病
治疗糖尿病验方27苍术、元参、生黄芪各30克,山药、熟地、生地、党参、麦冬、五味子、五倍子、生龙骨、茯苓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糖尿病气阴两伤挟血淤证
治疗糖尿病验方28干马齿苋10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用1- 2周尿糖即可转阴。适应症:糖尿病
治疗糖尿病验方29泥鳅10条,干荷叶3张
制用法:将泥鳅阴干研末,与荷叶末混匀。每次服10克,每日3次。适应症:糖尿病
治疗糖尿病验方30苦瓜250克,蚌肉100克
制用法:将活蚌用清水养2天,去净泥味后取出其肉,共煮汤,经油盐调味,熟后吃苦瓜与蚌肉。
适应症:糖尿病
==========================((用含羞草治愈糖尿病))
两月多前,因为母亲要来版纳。特意上网查寻有关中医治糖尿病的文章,无意间看到有文章介绍:含羞草能够根治糖尿病。心中不觉大喜欢,为慎重又在百度专门输入“含羞草与糖尿病”,把搜出来的结果全看了个遍。结果,说能治的很少,几乎就是出自同一篇;而有的说不能治,并介绍说,含羞草微毒,接触多了,可至人脱发。。
因为拿不定主意,便给一个最信得过的中医朋友打电话询问,那朋友电话里把糖尿病的中医机理讲了一通,主要强调:糖尿病不象西医所说的没治,或只能用胰导素,中医称糖尿病为“焦渴症”,他说版纳地区“石斛”很多。用它调治就不错。我借机向了请教关于含羞草治糖尿病的事,并讲了网上看的文章,朋友说:我对含羞草治能根治糖尿病直人的知道不多,但可以肯定:含羞草利尿,对尿毒症和糖尿病绝无坏处。人只是没有亲身接触过含羞草,如果从食疗的角度,你可大胆地试试。
不久母亲乘机来到景洪。母亲的具体情况是:现年73岁,患糖尿30年整,最初一直诊为美尼尔综合症,直到88年才确诊为糖尿病,最近两年中曾三次在春秋季犯病至病危,经抢救脱险。09年初,右脚因烫伤及指甲创伤,经历一年伤口未愈合,已形成典型的糖尿足。到达景洪之时:其右脚已全体肿涨并至右腿踝骨处,五指无隙,食指严重变形,令指和中指有伤口,并露白骨(其实是筋)全脚紫黑色,肿的厚度下人,家中无任何以只拖鞋可以穿下。从飞机上只工作人员用轮椅推送下来,回家后,是我背上楼的。另外老太太已极度糊涂,有时记不清半小时之内发生的事。第三:视力几乎全无,特别怕光,特别版纳的阳光。母亲的病在北京几家大医院都看过:结论几首差不多:脚要截肢,糖尿病除打胰导素缓解外,别无它法,说白了就是没治。眼是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眼内血液微循环受破坏......。
从母亲来的第一天起,我就确定一个大目标:一定治好母亲的病,一定用中草药治。
接下来,是亲朋友们帮着打各种消炎化肿的草药,让我永远难忘的是,这些亲戚多是老太太,其中两个比我母亲年令还大,几种最见效的草药人是她们亲自采来的。
母亲的脚:经过两周多一点的时间,大有起色:水肿以退至脚指部,原来的黑紫色已不见了,在没有全消肿的地方,皮肤的颜色也渐渐好转。主要方法:白天煮草药水泡脚,时间越长越好,泡完以双氧水消毒,敷以草药浆,夜间亦以草药浆糊脚并不保鲜膜包裹。白天敷的直接捣浆,晚间敷的,捣浆后上锅炒热,并添加自家的药酒。。
母亲的脚在第十八天时,已基本全好,能下五楼去小区溜弯。
然而新的问题又现了,也许是以前脚伤使她顾不上,没察觉:脚好后,她的眼怕光成了大问题。同时在已明显转好的右脚心出现虫蠕般的疼痛。这时候,我已查阅了大量关于糖尿病的文章,知道她这是并发症。因此我开始准备实施第二套,也就是针对其糖尿病的“含羞草”治疗法。
含羞草,就是台语的“见笑花”,又叫作知羞草、见笑草,还有更通俗的“爱困草”,因它有植物学家都觉得奇怪的遇外力叶身立即自动闭合现象,非常奇特的草性,成为植物界唯一特征。
含羞草有白骨和红骨之分,一般以红骨红花的小本含羞草入药,主入肝、脾、肾三经,性寒,味甘略涩,有止痛、解毒、解热、消炎消肿和安神等功效。
主治糖尿病、肾脏炎、尿毒、尿结砂、摄护腺肥大、骨刺、腰闪到或腰酸背痛、风湿痛、眼热眼痛、失眠、肝炎、支气管炎、喉咙炎、胃炎、肠炎、带状泡疹、夜尿、小儿尿床、疳积、雀斑、痔疾、哮喘等症。
治糖尿病:见笑头(根部)煎汤当茶长期服用,或以云南白药、地瓜叶、白鹤灵芝、猪母乳、赤查某、土人参、仙草,加西瓜、芭乐等水果,并以见笑头汤汁绞精力汤空腹服用。治腰酸背痛、坐骨神经痛、骨刺:以云南白药、大本乳仔草、冷饭藤、含壳草、金钱薄荷、枸杞,加柠檬、柑桔类水果,并以含羞草、牛
七、山防风等药草所熬汤汁作精力汤服用。
治尿结石:用见笑草、向日葵茎、化石树、猫须草等煮水服,最好当茶长期饮用,根治结石症。
治尿毒症:见笑草、白花益母草、白花蛇舌草、水丁香、山杨桃、土人参、一枝香、云南白药等煮水当茶喝。
肝病:以含羞草、甜珠草、桶钩藤、五爪金英、白凤菜、白鹤灵芝、赤查某、木马鞭等煮水服。治肾炎、闭经:以白茎见笑草头煮水当茶喝。
在西双版纳是有名的植物王国,医方中所记载的红骨茎含羞草,在这里也比较多。本人为母亲治病所用,最早是在小区楼下花园所采。这东西带刺,而且生长于粘性红土壤中,不太好采,好在比较方便,差不多每周我都要采一次;版纳的土壤属粘性红土,地面干时很硬,当时也没有用什么工具,只是用一把家里大号螺丝刀,后来为了能采到整棵带根的,我会赶在雨后去采。大约几周后,发现原来觉得挺多的,渐渐的少了,之后我开始雇当地人去采。
资料显示:含羞有一定的毒性,可至人脱发,这是让我耽心的事,为此我在网上搜索了大量相关文章,最后得了综合结论:
1,含羞草的毒性存地于活体中,是在其光和作用时释放出的毒素,只有长期接触的人,才会中毒;网上说有人家中盆养此花而出现家人脱发,正是这个原因。
2,资料显示:含羞草的毒叫含羞草碱;而言文中介绍的毒性实验,是以提纯的“含羞草碱给小白鼠服用,这种纯含“羞草碱”的取提要靠复杂的生物技术,目前国内也只有上华宜华等少数公司有此技术和产品;
3,从资料和记载显示:含羞草入药古以有之,就是现在,在我国东南地区也有用此物,捣浆消炎,煲汤治肩周炎的事例。
第一次采回含羞草,熬成汤以后,想了好久,一至迟疑没邮箱让母亲用,最后想了想,还是自己先喝,于是我自己一连服用了一周,这一周我没什么特别反应。至此决定,开始让母亲服用。
含羞草治糖尿病的方法极简单,整棵入药,洗净切成5-8CM小节,取一把(相当于沏茶用的3-5倍)清水煮,大开后改小火煮15-20分钟即可饮用。味道很好,有一股煮红枣的味道,喝起来亦无涩苦之味。
服用的方法是:以含羞草水代替日常饮水,也就是每次煮出一大壶,老人日常喝水,皆是此水。
记得那是母亲到版纳的第十八天下午开始:至第二天上午时,母亲说夜里大号两次,有些轻微腹泻,要知道便秘是许多老人和糖尿病患者的固疾。只要不大泻,这总是好事。为验证喝含羞愧草的作用,在此之前我特意为母亲测了几次空腹血糖:几次测均在15-----16.9之间。这也母亲几年来病情相对稳定时的血糖指数…
两天至一周内的观察:老人睡眠情况转好,夜起几次明显减少.神智渐清,记忆力有好转。[ 如果这个方法有用,那么世界上又可以少多少眼泪啊,前天晚上听中国之声,知道了西医的商业模式(让你永远持续吃药,治不治病它不管,他追求的是持续的经济收益,所以他们制出的药就是鸦片,吃则好不吃则不好——甚者更重),现在的糖尿病的人多是吃西药,还经常打肾上腺激素(也挺贵的好像),无疑是吃鸦片啊,打激素那是提前燃烧自己的生命能源库(先天肾精)。希望这个方子被更多人看到] 含羞草入药要强调的是:须以红骨品种入药,本人在采撷过程中见过红骨茎和白骨茎两类,白骨棵大,虽有刺但比较软,而红骨棵小,刺比较硬,常易伤手。红骨入药,白骨的不能入药,另外一个就是,在后来我不再自己采,雇人采,两相对比之后发现,应尽量采多年生、茎部已木质化的,根系大的最好。
母亲服用前两天时曾出轻微腹泻,随之精神变好,由于一前期的脚伤,在八成好缓之后,进入相对缓慢进展的阶段,这一时期母亲的右脚趾已恢复了明显的知觉,也正因为如此,有一段时间,她总是说脚心有虫子一爬动,其实这本是她脚总消种后,血液环改善的正常现象,但随着这种无规则疼痛出现,她变得极烦燥。怎么解释也没,用后来实在拗不过她,便带她去了当地的州医院,呵呵,去的情况和在家时和她讲得差不多,医生不过是老调子:这个不好说,也许重,也许轻,先交押金三千,住院栓查,再定治疗方案。老太太一听就火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母亲脚部恢复可分两上阶段:一是前期以外治方法,清洗,敷药,消炎,得到较快的恢复,而后期速度明显放慢,而这一时期的放大镜慢,正是其血糖高的原因。也就是这样,因为这一时期,因为整个状况从当初心恢意次冷,到曙光出现,对生的渴望,让老太太到变得易怒易急了。
也正因为如此,这一时期,相对于母亲如此重症,含羞草能否有作用,即使有会不会的很大的作用,真得没多想。也是这样将近一个月,我的日子真得很难过。母亲的脾气,随她的脚痛变化和眼部(畏光)情况变化而不断变化。而对于她的血糖指数如何,反到没了太多在意。
快到元旦时,有一天我忽突想带母亲出去转转,也是这一次去江边公园,才发现,母亲的眼在每天的报怨中,竟然改变了好多,她已能看清七八米之内较大的树叶,记得在她来的第十八天,带她一起去机场送人时,她还看不清车外的树叶。加上出去玩心情关系,她自己也说感觉现已大好。
之后不久的一天早上为她测血糖:9.3,这可是一个意外的数字,之前的日子,家里乱乱哄哄,一直也没认真给她测过,而这样低的数值,母亲也坚称没有过,为了确任我敢紧往北京打电话,和哥哥姐姐确认,加话是:母亲从来没有这么低过.这太让人兴奋了.再往下的日子,几乎每周都测验,全家人的喜怒也随着血糖指的变化而兴奋,低落反复......, 母亲的血糖出现7以下,直至达6.0最早是在新年的元月下旬,6.0是前前后后的最低值,相当一段时间,围绕着6.5上下波动.至二月中旬开始出现,比较稳定的6.0-6.3;之后一直至回京前的十天.在可以肯定地说:含羞草对治疗糖尿病有极好的效果,也就是说方中所记是属实的.母亲从回京前十天至本文成文一直没有在服含羞草不和其它糖尿病药物.本人之所以极力推举此法原因在于:
一,以母亲患症之重的亲身体验证明;
二含羞草属中草药,不论是自采还是购买成本皆不高;
三,相对于今天老百姓看病难,病不起,死不起的状态,确属平民之福;
四,糖尿病属慢性病,依医生所说:一般糖尿病被发现和确诊,那么患病之日,应向前推算五年。相对于这种慢性病,众多患者对药物大多有排斥感和负担感,而含羞草水不仅无特别异味,而且有一种醇厚的枣水味道,利于口感上的接受。
至于含羞草治疗糖尿病的机理,笔者不是医生,况且就本人所查资料,在医界认可者和否定者均不多,不知者(包括很多中医)到是大多数。
治病期间,本人有一几十年有中医好朋友,从最初选方案,和其间注意事项,得到了他的帮助。常有人问起糖尿病能否根治,就此本人也请教过朋友,他讲,从中医的角度,可以根治是肯定的,但需要时日,因为糖尿病本身是一种多年生活习惯造成的习惯病,病非一日之寒,治好也亦非一朝一夕的事。其中最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如果血糖稳定,其它并发证也不诱发。糖尿病的并发症是,由于局部血液微循环受到破坏引发的如糖尿足,眼病,麻木,水肿等,归于中医之道,正是含羞草可以改变和治疗的。笔者从给母亲治病之初,对其足伤和眼疾的关注远超过了血糖本身。当然这不一定正确,但最初,因母亲脚伤见好,接下来想治的有确是眼病和神智不清毛病,也许是歪打正着,本着滋肝肾,利尿启脾的思路治眼,却正符合了中的“糖尿病是肝肾虚的消渴症”之说。
这里说到中医的“虚”字,不得不带上一笔,我的朋友是一位极有造诣的中医,他与人治病的优点是,每每将病理与患者细细讲清,而且他最强调的是对症出招,他檄少给人用药,多是扎针,炙艾,推拿之法。而且特别他对实火虚火的诠释,令人开眼,我在北京其间曾给他介绍了很多客人,说心里话,以为他治不了,但最后证明,全治好了,我的家人晚辈,曾人患怪病的,在北京看遍大医院,后正适朋友从南方回来,听说之后主动上门,只一次,治病方法,平平无奇:诊脉,聊天,点了几个穴位(好象不是治病,是为了确诊),后对我说:这孩子心阳不足兼之虚火,补则更是火大起虚,泻则有生命之虞。“操,依你之说,这不行那不行,这孩子岂不没治了?因是好朋友,所以我有此口气。朋友一笑:我只是想告诉你以往你用药之错!后来他对我说:什么也不用吃,去买柏仔养心,便宜得很,多买点,直到吃好为止。。。两月后,家人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