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安全形势分析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疆域的泱泱大国,同样也拥有1.8万千米的陆疆和2万多千米的陆地海岸线,当然与中国接壤的国家也相当多,与中国接壤的有14个国家,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六个:隔南海相望的有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隔黄海相望的是韩国;隔东海相望的是日本。
首先说下中国现在的安全形势的基本特点,态势一,中国是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态势二,新型核力量崛起我国周边,既对我构成威胁,又成为引发连锁反应或外来干涉的现实条件。态势三,美国强行切入中亚使我国首次在陆地直接面对美军事力量,对华东西海陆威胁已成现实。态势四,固有的安全疾患隐性发展,亚太国家与美国联盟复苏,我国安全“东急西重”现象突出。
那么下面我们就首先分析一下亚洲唯一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对我国安全的影响,最近几年日本一直跟我国摩擦不断,虽然我国一让再让,但是日本得寸进尺,不过日本却是缺少跟我国叫板的实力,八年的抗日已经让日本在中国面前低下了他们的头,不过还是要分析一下日本现在的形势,首先日本想成为正常的国家,就是可以正常参与国际军事行动拥有自己的合法军队,目前日本由于是战败国,自己的宪法规定日本只能拥有自卫队,就是只能是被动防守的军队,但是随着国家的实力增强日本日渐希望可以成为“正常的国家”,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的基石,但是由于不同的国家领导有着不同的经历和认识,所以不同的日本首相会采取不同的对华政策和态度。日本和中国有领土纠纷和俄罗斯韩国也都有,而且相对而言和韩国俄罗斯的貌似更难以解决,所以日本的对华政策应该是在美日同盟的基础上发展对华友好关系。所以日本现在只能骚扰,不足为患。
再说说韩国吧,最近一段时间他们一直把中国五千年的华夏文化中的一些精髓忘他们的头上生搬硬套,简直是不能理喻,难道他们忘了他们曾经是中国的附属国么,忘记了曾经的抗美援朝么。同样的,韩国和日本一样把与美国的同盟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基石,但是由于历史上中国和朝鲜半岛有着长久的裙带关系,所以韩国对中国比日本要更有亲近感。韩国前首相卢武铉曾提出希望韩国可以成为各大国发展关系的纽带,尤其是中美之间。但是由于韩国这身的影响有限,所以最终没有向着卢武铉的理想方向发展。韩国对中国的态度是比较矛盾的,既有一种传统的亲切感,又有一种不想存在于中国或美国的阴影当中的逆反心理,比如韩国的首都以前叫“汉城”但是韩国人觉得这个名字太有“中国特色”了,所以改成了首尔,应该说韩国自身的力量对我国和周边国家的安全不构成威胁。
下面说一下跟中国接壤的最大的欧洲国家俄罗斯,强大的邻国就像一把双刃剑,假如它对你友好并能给你带来利益,那么拥有这样的邻国对你来说是如虎添翼,反之亦然。所以说复兴后强大的俄罗斯 对中国的安全的影响是其他周边国家难以比拟的。
然而西亚邻国以及东南亚邻国对中国的安全带影响依然不可小视,就比如说印巴冲突对南亚安全形势和我国西部的安全 有重大关系。中国的南海周边的国家对我国的海域虎视眈眈,南海海域的各种海洋资源是中国必须守护的,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的,而这些海洋一旦失去,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其实说到最后影响中国安全环境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其实也就是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对中国安全构成的危险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利用中国的周边国家试图去中国的周边安全造成影响,但是从未得逞。
不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安全的概念也超越单一的、纯军事的内涵,综合安全观成为全球共识,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与文化,还包含资源、环境、信息等领域。其中,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战略力量的基础,以军事、外交力量为核心的传统安全力量仍然是国家安全的主体。在着重于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安全力量构成呈现出“基础势弱,主体失衡,潜力增强”的特点。所以国家安全战略性质确定之后,能否解决下述问题,关系到对未来战略态势的把握。以下有三点,第一,确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第二,划定合理的战略边界。第三,发展必要的国防力量。
第二篇:中国安全形势分析
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周边安全环境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险恶.朝鲜半岛问题,中日钓鱼岛之争,黄岩岛主权归属,南海争端,尤其是台湾问题,每个问题都可以说是错综复杂,每个问题都涉及到中国的根本国家利益之所在.中国在这些问题上基本没有太多可以妥协的余地,而对方显然就是摆出了一副无赖嘴脸,强词夺理,寸步不让.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导致危机爆发,使中国的周边形势急剧恶化,严重影响国内经济建设.除此之外,美、日、印等国一直视中国为潜在对手.美国积极介入台湾问题和南海争端,并伙同盟友在西太平洋地区构筑了两道“岛链”,妄图以此捆绑中国,使之真正成为一条封杀、扼控我进出大洋的“锁链”.同时又借“反恐”之机,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了阿富汗和中亚地区,在这些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的军事基地.美国的目的,无非就是要牵制、打压中国,防范中国崛起.使中国在东、西两个方向同时受到来自一个超级大国的巨大军事压力和威慑,彻底压缩中国发展所必须依托的国际战略生存空间;日本作为美国的走狗和跟帮,也在各方面加以积极配合.日本企图利用美国来达到削弱中国、确立自己在亚太地区主导权地位的邪恶目的;而中印边境领土争端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印度出于地区霸权主义的考虑,一直敌视中国,并在中印边境地区部署重兵,形成了对中国的局部军事优势.相比之下,北方倒是安宁得多.但我们也不应忘记冷战时期,中苏发生对抗,苏联在北方边境地带部署百万大军,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历史事实.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安全形势虽然严峻,但并不严重.对比一下冷战时期,现在可以说是缓和的多,太平的多,安宁的多了.起码除了海峡两岸以外,中国并没有与任何国家或任何军事集团发生任何形式的直接军事对抗.其实看一看其他国家,哪个国家没有许多令自己非常棘手的问题?哪个国家就真的哪么好过?俄罗斯自然不用说,就是美国也不例外:它周边倒是除了古巴以外,着实没什么太多可以操心的了.可它是世界大国,它自认为全球都有它的利益存在.伊拉克局势、伊朗和朝鲜的核问题、防范和遏制中俄、对付恐怖主义等等,哪件事让它省心了?它什么都想管,可最终恐怕只能是什么也管不了.人家欧盟都不服了,我与你经济上平分秋色,我凭啥什么都得听你的呀?就是日本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说白一点,不过就是借助你美国来帮助它实现自己的大国梦罢了.等目的达到了,还不把你美国一脚踢开,如果还觉得你碍手碍脚,就给狠狠“来一口”,像六十多年前一样,叫你美国“终生难忘”„„所以,各国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都有各自的难处,都存在不同的国家利益需求,而这种利益需求又必然与他国利益存在这样或是那样的矛盾和冲突.正因为如此,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国家会认为自己真正处于太平之中.“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蒙受了一百多年的奇耻大辱后总结出来的历史经验教训,一个国家唯有通过发展,通过积累,依靠实力,才能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才能有效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与威胁,才能更好地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中国现在所处的安全环境虽然十分险恶,但更应该看到,我们正面临着自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大好发展时机.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加强加快经济建设步伐,以积蓄实力.一个人只有经历了磨难、困苦、打击甚至是失败,才能最终走向成功,并超越自我.一个国家同样也只有在险恶的国际环境中经受锤炼,才能不断成熟、不断发展、不断强大.如果没有外力的压迫,一个人的潜力永远不会被发掘出来.而如果没有外在的威胁与挑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会安于现状而不思进取,最终走向衰亡.所以我们应该庆幸我们有现在所处的这种国际环境,同时感谢我们的对手,因为每一个强大对手的存在,只会使我们变得更强,而不是更弱.我们要敢于接受挑战,充分利用各国间的矛盾与隔阂,化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我们还应当学会坚忍,统一问题、领土争端问题都可以暂缓解决,甚至帝国主义与霸权主义的挑衅与威胁也可以置之不顾,只要其不触犯我们的利益底线.要尽力避免与任何对手发生直接对抗,除非万不得已.切不可逞一时之快,那是匹夫之勇的愚蠢表现,那样只会断送中国的发展前途,使中华民族在本世纪实现伟大历史复兴的希望化为泡影.要善于运用策略,以争取尽可能多的和平发展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必须坚持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都必须无条件服从这个大局.等有朝一日,中国真正实现了强大,那么,统一问题、领土问题一切都会迎刃而解,而任何挑战与威胁也将不复存在.
第三篇:中国安全形势分析
中国安全形势分析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复杂变化。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进程不可逆转,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但国际战略竞争和矛盾也在发展,全球性挑战更加突出,安全威胁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日益明显。
世界保持总体和平稳定的基本态势。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初显成效,各国抓紧调整发展战略和模式,全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经济全球化有新的发展。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世界多极化前景更加明朗。国际体系改革大势所趋,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机制建设逐步推进,二十国集团作用增强,联合国等国际政治、安全体系改革成为关注焦点。国际关系深刻调整,国家间经济相互依存加深、共同挑战增多,沟通、协调、合作成为大国关系的主流。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的因素不断增长,人类的前途命运总体光明。
国际安全形势更加复杂。围绕国际秩序、综合国力、地缘政治等的国际战略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矛盾不时显现,局部冲突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一些国家因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等矛盾引发的动荡频仍,天下仍不太平。导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尚未解决,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均衡性依然突出。恐怖主义、经济安全、气候变化、核扩散、信息安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跨国犯罪等全球性挑战对各国安全威胁明显增大。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国内与国际安全问题互动,传统安全观念和机制难以有效应对当今世界的诸多安全威胁和挑战。
国际军事竞争依然激烈。主要国家加紧调整安全和军事战略,加快军事改革步伐,大力发展军事高新技术。一些大国制定外层空间、网络和极地战略,发展全球快速打击手段,加速反导系统建设,增强网络作战能力,抢占新的战略制高点。部分发展中国家保持强军势头,推进军队现代化。国际军控进程有所推进,但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形势错综复杂,维护和加强国际防扩散机制任重道远。
亚太地区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亚洲率先实现经济复苏,整体崛起态势进一步巩固。亚洲各国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机遇,致力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地区稳定,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增强;坚持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地区主义,积极发展与域内外国家的双边多边合作,努力建设具有地区特色的经济与安全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在促进地区稳定和发展方面影响增强,东盟共同体建设逐步推进,中国与东盟、东盟与中日韩、中日韩等合作不断深化,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继续发展。
亚太地区安全的复杂性、多变性趋于明显。地区热点久拖不决,朝鲜半岛形势不时紧张,阿富汗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国家政局动荡。民族和宗教矛盾突出,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时有升温,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活动猖獗。亚太地区战略格局酝酿深刻调整,相关大国增加战略投入。美国强化亚太军事同盟体系,加大介入地区安全事务力度。
中国仍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安全环境总体有利。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加强同传统大国和新兴大国的协调合作,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拓展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发挥独特作用。中国政府制定并实施新形势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促进台海局势保持和平稳定,两岸关系取得重大积极进展。两岸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增进政治互信,开展对话协商,就全面实现两岸直接双向“三通”、推进经济金融合作等达成一系列协议。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利益和愿望,也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
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更加多元和复杂。中国有辽阔的国土和海域,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维护国家安全任务繁重。“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和威胁。两岸关系发展还面临不少复杂因素的制约。“东突”、“藏独”分裂势力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压力增大,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存在,能源资源、金融、信息、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上升。来自外部的疑虑、干扰和牵制增加。美国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严重损害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面对纷繁复杂的安全形势,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共同安全的理念,奉行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全面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社会、信息等各领域安全,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国际安全环境。
第四篇: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近几年来,中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周边复杂的安全形势一直妨碍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作为邻国最多的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对处于战略发展机遇期的中国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简要分析我国周边安全形势:
1、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威胁
由于中美之间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根本差异,因此美国不希望中国快速崛起。在中国东部,凭借美韩共同防卫条约、美日共同防卫条约,以及其在韩日和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实力对中国进行遏制。在中国东南,为了控制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连接通道,在西北太平洋地区构成了三道岛链防线:第一道防线是韩国、台湾、越南;第二道防线是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第三道防线是小笠原群岛、澳大利亚、新西兰。在中国西南,美国实施了联印制华政策。在中国西部,美国借反恐之机将军事实力渗透到了阿富汗,为插手中亚事务、遏制中国制造条件。最近又以一体两翼战略遏制中国,可谓是中国第一大阻碍。
2、日本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威胁
安倍政权上台后,日本将我国列为主要对手,追随美国压制中国发展,寻求国防战略由“防御型”向“进攻型”转变,在钓鱼岛问题上更是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日本都是中国的安全隐患。
3、印度对我国安全的严重威胁
近年来,中印之间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合作和边境问题的磋商,两国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印度对我国安全的影响依然存在。战略上,印度积极谋求地区霸权,视中国为主要战略对手和潜在威胁。军事上,印度在非法占领的中国领土上建立了攻防兼备的防御体系,加紧针对中国的战场建设,并不断增加军费开支,加速更新武器装备。
4、朝核危机对我国安全的直接影响
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斗争和朝核问题,其中朝核问题若不能妥善解决,必将带来东亚核格局的改变,成为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严重威胁。首先它可能导致美国发动对朝鲜的战争,或者对朝鲜进行制裁。其次它可能成为开启东亚核武竞争的潘多拉魔盒。再次它可能导致日本全力寻求突破和平宪法,扩大军备,开启核武之门。
5、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必然向海洋型经济方向发展,中国的海洋权益日益重要,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要时时警惕、处处防范。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也是一种财富,它可以鞭策我们努力奋斗,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保障我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努力为中国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第五篇:2012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2012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
上周上了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节课,但是从老师的讲课和有关视频,我深刻的了解到我们国家周边安全所面临的重重危机与挑战。中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下面是我所查询的一些资料和个人看法。
展望2012年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有两大战略态势值得深入关注。第一、中美战略竞争将持续加剧。一方面,奥巴马总统首次参加东亚峰会,在地区合作进程、地区议程的设制以及区域内其他合作机制等都发表了相关构想,这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将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南海问题矛盾升级,这一问题本来是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之间的主权争端,但近来的发展越来越表现为中美战略利益的较量。对中国而言,岛屿因涉及主权问题,毫无疑问是中国核心利益,而且海洋利益是国家利益拓展中必须坚持的内容。
第二,2012年是周边国家的大选年,各国国内政治变化可能引发地区格局新变化。2012年,俄罗斯、台湾地区已完成大选,美国、韩国等都将迎来大选,中国也面临着政府换届。各国政府将更加关注国内问题,但是选举中议题的炒作,可能给地区国际关系调整带来新压力和动力。新领导人上台,财经政策变革将对市场走势产生重大影响,这种波动有时足以影响到国家的对外政策。
而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等。菲律宾驱逐我国在黄岩岛作业的渔民、越南挑衅我国台湾驻太平岛士兵、日本无理扣押我国在钓鱼岛附近作业的渔民等。事实,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我国与南亚五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海权之争,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
我觉得对中国周边地理以及安全形势的分析、中国对待邻国的策略与中国“韬光养晦”政策密不可分。只有合理运用“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战略,才能在各国之间博弈自如,才能更好的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体现出大国之气,维护好自身的利益。最近,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产生了激烈的纠纷,时不时也擦出点火花,并且牵扯进了第三国。有很多爱国的网友在网上也发表了一些评论,觉得我们应该奋力一战,打一打那些仗势欺人的小国的嚣张气焰,也有觉得中国太过懦弱、军队太过无能。其实我想说,每个国家的军队都是为它的祖国和人民存在的,如果他们不能维护好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那他们的存在也就没有任何价值。至于,什么时候能够“有所作为”,什么时候可以奋勇一战,这些是高层领导考虑的问题。而我们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才是对祖国最大的贡献,也是最好的爱国体现。
另外,在当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只有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中国才能处理好外部事务,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需要制定妥善的战略,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强大的国防力量。科学技术创新,联合一切联合的国际力量削弱,周边环境中不利因素,同时与周边国家相处过程中,积极参与亚洲多边及双边机制适用本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尽而实现中国的崛起。
南阳理工学院
电气一班 袁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