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夜书所见拓展诗两首(精选五篇)
编辑:紫芸轻舞 识别码:21-489660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5-27 09:56:4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夜书所见拓展诗两首

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査慎行简介】

查慎行(1650~1727)清代诗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馀,号他山,又号初白。海宁(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曾随康熙出游,有“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之句,被称为“烟波钓徒查翰林”。所作古诗及律绝,局度精整,格调老成。五十二年,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

【赏析一】

清立国后,文化思想斗争尖锐,文人多结社以诗文寄托怀念故国情绪。随着清政权渐趋巩固,清政府也逐渐加强文化统治,大兴文字狱。以严刑酷法对知识分子实行镇压,焚书灭族成为常事,查慎行一生就处于这样一个动辄得咎的时代,处于这样一个文化氛围之中,他曾受学于黄宗羲,早年从军西南,遍游南北,诗作多以地方风物、人民生活、山川形势为题材,诗名很高。康熙皇帝东巡时,查因诗名被召见,后供奉内廷,虽然他学宋人诗风能“得宋人之长而不染其弊”,但多应制赋诗,题材狭隘。即使作者一生谨慎,多赋山水,不言现实,却也没能逃脱文字狱恶运。雍正五年(1727)其弟嗣庭因文字得咎,全家被捕,嗣庭死于狱中,另一弟嗣瑮流放关西而死,慎行虽获释,但高龄遭此巨大打击,当年即告辞人世。

查慎行描写自然景物多有佳构,此即为其中一首。

这首绝句题为“舟夜书所见”,明确地告诉读者地点在船上,时间为夜里,作者记下了在此时看到的景物。看到了什么?映入眼帘是黑沉沉的夜,这时渔灯就分外醒目。“月黑”是极重要的背景交代,只有无月的黑夜,才能衬出下文灯光及其一系列变化。“渔灯”是全诗描写的中心事物,首句就把主要场景展示出来。次句既是首句的补笔,又对首句加以发展。“孤光”着意在“孤”,说明渔灯仅此一盏,是极重要的一笔,既衬托夜色更加浓黑,又是可以生发铺开的点,为下文张本。“一点萤”是比喻,萤光已小,又仅是“一点”,极写灯光幽暗,若有若无,而萤光又是飞动的,这就赋予静止的灯光以一点闪烁,使静止的画面生出点活气,孤寂中显出微微希望。

第三句作者丢开灯光,写微风起后的满河细浪。“簇”是“堆”的意思,形象地写出浪的形态。作者为什么突然掉转笔锋呢?这是为下一句开创新格局,为了写水中灯影的变化,必须写出水中之浪,而水中之浪只能因风而起,此风又只能是恰到好处的“微风”,倘使大风大浪也就无从欣赏水中灯影了。这句是全诗的转机,作者以敏锐的艺术感觉准确地把握了这一变化的契机。黑沉沉的夜幕下,河中一盏孤灯,灯下粼粼细浪乍起,从而出现一个崭新的画面。末句“散作满河星”,用天上万点繁星比喻河中倒影,灯光由静止到烁动;由一点孤灯散作万点灿烂,诗人的情绪由孤寂到振起,诗的底蕴从静态的孤寂美转化为动态的流动美,诗歌就在这最精彩的瞬间戛然而止。

这首诗的层次结构十分鲜明。黑夜——孤灯——萤光——满河星,作者沿光亮变化加以表现;又极富匠心地抓住极有表现力的一刹那,即从静到动转瞬过程的留影,其它一切全舍,显示出极凝练的笔调。

【赏析二】

查慎行诗中的哀叹着实不少,几乎每集必有,细细读来,他的哀叹全因家贫,然而与一般文人不一样的是,他身上有着浓厚的隐逸情怀,他对于功名的渴望不像大部分文人那么强烈,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在他身上表现得也并不明显,尽管他也关心民间疾苦,但那主要是基于自身的穷困而引发的同情;他也没有古代文人较为普遍的怀才不遇的嗟叹,通览《敬业堂诗集》,我们很少找到这样的诗句;他也感叹功名难就,但不是从自视甚高的心态出发;他也没有更多地去抱怨这个时代,没有过多的故国之思,而是积极融入这个时代,获取功名时他对康熙不惜阿谀奉承,有些谀辞虽然不堪入目,但大多是真诚的。入值南书房,他小心做人,从不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但他又不是一味地唯唯诺诺,迎风拍马,他能坚持原则,保持节操。他的一生主要不是追求建功立业,他所关心的只有两点,一是畅游天下山水,二是如何解决家贫的问题,尽一个长子的责任,他一方面怀着对家族的愧疚而不得不四处游走,打秋风,应科举,一方面又怀着欣喜地心情游历天下,如果没有家庭之累,他会更加忘我地游玩,他恨自己常常陷入无用的浪游之中,也深知旅途的艰辛,但当他真正处于游的状态中时,他又似乎忘记了家的存在,他对家庭没有强烈的依恋感,更愿意漂泊在外,所以我们有时看到他在诗中表达出一种矛盾而悔恨的心情,但很快游的快乐淹没了这种感伤。每次归家没多久,他就匆匆出走,于是我们不免要怀疑他是否真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履行他作为一个男人对家庭所应承担的责任,本来作为一个文人,既然无法通过科举来改变自身的命运,以求荣达,他还可以选择耕读乡间,穷是穷一点,还不至于无法生存,但他终究没有选择留下来,直到晚年,他才安静地在家待了几年。

说到底查慎行就是一个普通文人,一个纯粹的诗人,在那个时代,他不可能像他所仰慕一生的苏东坡那样具备崇高的人格,他也不具备绝世的才华,若论文学才华,查慎行在清代不算突出,学问也未见得高深,一部耗时三十年撰成的《苏诗补注》在苏诗研究史上虽小有名气,但是看看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中对他的不时奚落和批评,就可以知道,补注的错误实在不少。说到穷困,同时期的著名文人蒲松龄和吴敬梓估计比他还要悲惨,可是论才华恐怕比二人稍逊,即使是后来的黄仲则和袁枚,才华大概也要超过他吧。他不具备袁枚那样的经济头脑,辞官回家,依然能守着一个大园子,妻妾成群,逍遥乐哉!查慎行的一生也许是不幸的,对于他这样的人,时代不能给与他很多,如果他生活在现代,他会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靠着稿费整个中产阶级大概不成问题。话要说回来,查慎行毕竟出生文化世家,积淀深厚,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悲剧没有在查家上演,历经文字狱的摧残,查家依旧昌盛,两百年之后,汩汩流淌的文化积淀传到了查良镛(金庸)和查良铮(穆旦)身上,一俗一雅,两位共同享誉现代文坛,查慎行在地下会偷偷笑着吧,看吧,我当年穷困潦倒,我的后人查良镛富甲天下(据金庸传记,九十年代末,他的个人资产达到26亿港元,开创了现代文人经商致富的先例,誉为现代陶朱公),声名远播。金庸也对这位先祖怀着敬仰之情,《鹿鼎记》五十回的回目全部摘自《敬业堂诗集》。

《泊船瓜洲》宋朝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者背景

王安石(1021-1086),北宋诗人。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省)人。作为著名的改革派政治家,他的前期诗作,以反映政治、历史以及社会现实为主。诗中多含哲理,喜用典故。晚年退居金陵之后,转向描写闲适生活,诗风追求清新淡雅。

注词释义

瓜洲:地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南长江岸边。

京口:地名,今江苏省镇江市,与瓜洲隔江相对。

钟山: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名山。今南京紫金山。作者长期居住江宁,故以钟山(今称紫金山)代指住处。

绿:吹绿。

还:回家,归来。

古诗今译

京口与瓜洲分别在长江两岸,回头望钟山家门只隔几重山。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千里岸边,问明月何时能照我再返家园?

名句赏析——“春风又绿江南岸。”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作者从江宁(今南京市)家中出发,乘船由长江水路进京(今河南开封市)任职。船过京口时,与好友宝觉和尚会面,留宿了一夜。然后横渡长江,停船在瓜洲。隔江相望,朋友就在对岸,禁不住生出一股依依惜别之情。而位于江宁的家,因为隔着几重山也已经看不到了,这更涌起了对它的无限眷恋。正是初春时节,春风吹拂,放眼江南到处是一片绿色。虽然此次赴京,是因为得到了朝廷的重用,自己也很高兴。但还是希望能早日摆脱政事,重新回到宁静闲适的家园。

这首诗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据说作者先后选换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决定用“绿”,成为精心修改诗作的一段佳话。一个“绿”字,不但充满了色彩感,而且,这种色彩感又包含了动感,使这首诗的生动性增加了不少,这也是他着意创造的一种意境。

第二篇:古诗两首《夜书所见》教案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

王淑娴

学习目标:

1、认识《夜书所见》中的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结合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激发学习古诗兴趣。

学习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结合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激发学习古诗兴趣。

导入:

1.欣赏秋天的图片,问: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2.引题: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容易引起人愁思的季节。下面,我们学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夜书所见》叶绍翁(板书)

3.学生先齐读题目,再交流对课题的理解。

4.简介作者。

活动一:初读诗文,读通诗句

活动任务:讨论“怎样读好这首诗?”

活动任务:

1、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要求把诗读通、读顺,并想想应该怎样读出这首诗的节奏?

2、组内轮读,注意读出节奏。

3、请一个小组展示朗读,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

4、师出示古诗节奏线指名再读古诗。

5、检测生字学习情况:

(1)开火车读生字。

(2)分析字音、字形及字义。

(3)全班齐读生字。

活动二:精读诗文,感悟诗意

活动任务:探究“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活动任务:

1、朗读诗文,结合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2、在小组长组织下交流诗句的意思。

4、请一个小组展示,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

5、师生梳理,相机板书。

活动三:品读诗文,品味诗蕴

活动任务:想象“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活动任务:

1、师配乐范读古诗,想象“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在小组长组织下交流讨论。

3、请一个小组展示,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

5、师梳理,完成板书。

6、配乐指名朗读古诗。

第三篇:夜书所见

《夜书所见》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

1、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2、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叶绍翁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在你眼里秋天是个怎样的季节?是啊,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美丽的季节,团圆的季节,也是个容易引起人愁思的季节。中国是个诗的国度,中国古代,许许多多的诗人在秋天里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作。如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赠刘景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秋天的诗作——板书:《夜书所见》(叶绍翁)

二、解诗题,知作者

1、简介作者

孩子们,叫一叫诗人的名字。

叶绍翁是我国南宋的一个大诗人,他的七言绝句写得可好了,他的诗有的描写田家生活片段,有的描写江南水乡的景色,真是美极了。来,再敬佩地叫一声-----叶绍翁。亲切地叫一声--------叶绍翁。

2、有一年秋天,叶绍翁离开家乡,独自在外,明月下,他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这首诗,我们一起读一读诗题——《夜书所见》

3、解诗题

(1)你知道这里的“书”是什么意思吗? 这里的“书”,就是我们现在“写”的意思。

1(2)谁来说说“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4、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插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仔细看图,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一轮明月高挂在天空,皎洁的月光洒满了宽阔的江面,梧桐树的叶子开始变黄,一间小房子的窗户里透出黄晕的灯光,篱笆下,两个小孩子打着灯笼在捉蟋蟀。)

过渡:诗人又是如何描写自己看到的景物呢?好,孩子们翻到书本35页。

三、初读古诗

1、一读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一名学生读诗,正音。(强调“挑”的读音。)(3)教学多音字。这个字还在哪些词中也读“挑”呢?

出示挑拨、挑逗、挑战

来,一起读。

能给它的另一个读音组组词吗?

(3)要想将古诗读得有味道,还要注意停顿,你们试试看。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2、二读

(1)理解“注释”

A、仔细看课文,除了文字,你还发现了什么?

B、①②③④与下面注释里的①②③④对应起来的,注释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用的。

C、看,诗句里的促织右上角有个③,我们就到下边的注释中找③,找到了吗?

D、说一说促织就是什么?

E、你知道诗人为什么叫它 “促织”吗?

因为它在秋天鸣叫,提醒农妇冬天快到了,快织布做衣,所以又叫促织。(2)学生自由读诗。

3、三读

(1)孩子们,请再次默读古诗,然后用“------”标出诗人所写的景物。(2)指名说,板书,再读一读词语。

梧叶

秋风

儿童

促织

篱落

现在请孩子们轻轻地读,一边读诗句,一边看注释,你能读懂哪句诗? 不懂的可以和同桌交流讨论。

四、明诗义,悟诗情

(一)出示第一句:萧萧梧叶送寒声

1、谁来说说“萧萧”指什么声音?(风声)

2、诗中的“梧叶”指的是什么?(1)解说:梧叶

梧叶指梧桐树的叶子。梧桐树是一种有季节特征的树。它春天发芽;夏天叶茂;可到秋天,萧萧秋风一起,便叶黄飘落。从梧桐树的变化,我们可以知道秋天来了,天气变冷了。

3、链接诗句:

古人常用“萧萧” “梧叶”来写秋天的景象。(1)师读: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一声桐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读到这儿,老师又想起了一句谚语------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秋风、梧叶,再加秋雨,给我们送来了阵阵寒意,这阵阵寒意就是诗人笔下的寒声。

3(2)你能把这寒声送到句子中去吗?(3)指名朗读,评价学生的朗读

评: 老师感受到一阵秋风正从我的身边吹过。

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4)当夜幕降临时,这秋风、梧叶更让人感到格外的寒冷,谁来读读这夜晚的寒声。

指名读。

评:你把这秋的寒意带进教室了。一起读------此时,诗人叶绍翁也和我们一样,感受着这秋的寒意,再读-------那这萧萧秋风,仅仅是给诗人送去寒意吗?

(二)学习第二句:江上秋风动客情。

1、教师:那一年,诗人远离自己的家乡。在秋天的一个夜晚,诗人走出旅店房门,听到秋风吹动梧叶萧萧作响,诗人顿感阵阵寒意,又回到房中看书。可是,他怎么也静不下心来了。孩子们,你说,他在想什么呢?

2、学生想象说话。

3、板书:思亲念家--------这就是诗中所说的“动客情”。

4、出示诗句------江上秋风动客情。(1)这里的“客”指的是谁?(叶绍翁)

(2)为什么诗人称自己为“客”。(因为他不在自己的家乡,就像是在外作客。这客就可以解释为“在他乡作客”。

补充叶绍翁资料:叶绍翁是福建人,小时候被送给浙江的一个叶氏人家做儿子。他爷爷原来是朝廷的一个大官,因为政变受到迫害,所以他的整个家族收到牵连,他的家变得凄惨不堪。他的爸妈不得不把他送给别人。

过渡:在这秋风扫落叶,寒意袭人的秋夜里,诗人却孤身在外,他怎能不想家,想亲人呢?你能把诗人心中的思乡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5、练习朗读,评价朗读。评:你读出诗人心中的思念了。

是呀,离家很久了,家乡的亲人,你们好吗?齐读——

6、齐读前两句诗

引读:夜幕降临,诗人走出茅屋,读-------

千里之外,想念亲人,思念家乡,诗人感到孤独、无奈呀,读-------

7、你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想念起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指两名学生说。)

过渡:因为思乡,诗人在茅屋边久久站立,向家乡的方向望去,这时候,他突然看到了---------

(三)学习三、四两句

1、指示挂图

2、说说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所以诗人说“夜深篱落一灯明。”

4、他看着这一点灯光,想到了什么呢?(1)猜想有儿童在捉蟋蟀。出示“知有儿童挑促织,”

诗中说“知有儿童挑促织”,“知”在这里就解释为“料想、猜测”的意思。(2)猜测有孩子在捉蟋蟀,诗人又会想到什么呢? 诗人想起自己小时候捉蟋蟀的情景了。板书:回忆童年

引:诗人小时候也经常提着灯在秋天的夜晚和伙伴们一起捉蟋蟀的。(3)诗人看到灯火,在猜想、在回忆。你看,古人写诗,就是有趣,经常把话倒过来写。那你能用我们现在的说法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4)指名说。

夜深了,黑漆漆的,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有一盏灯火,料想是孩子在捉蟋蟀吧。

5、练习趣读

过渡:这一灯火让诗人回忆起自己小时候捉蟋蟀的欢快情景。(1)你能读出捉蟋蟀的欢快来吗?指名朗读。

评:多开心呀!多好玩呀!(2)捉蟋蟀好玩,斗蟋蟀更有趣呢!那谁来把这乐趣带到诗中去。

5(3)齐读。

6、情感转换

过渡:可想起自己小时候斗蟋蟀的欢快情景,诗人更是感到伤心和孤独。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

(1)指名说。朗读跟上(你就把这种心情带到诗中去吧?)(2)指名读。评:我已经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了。

千山万水,隔不断的是思念呀!

(3)引:窗外的一灯明,照亮的是童年的乐趣,而屋内的一灯明,却伴随着孤独的诗人。

齐读-----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四)整体感悟

1、出示整首诗。

小结过渡:诗人通过这些景物,写出了自己漂泊在外的心情,(小结完成板书。)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

2、孩子们,先自己练习一下。

3、配乐读诗。指两名学生读------评:是呀,想家的感觉是难过的呀!

你已经读到诗人的心里去了!

4、我们一起来读。

5、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来说诗的意思,孩子们来对诗句,好吗?(1)全班说: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了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2)指名说

夜深了,诗人看到远处篱笆旁有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吧!把夜里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小结:那一晚,叶绍翁彻夜未眠,写下了这首诗。学习古诗,不仅会读,还要会背。

6、孩子们练习一下,看谁马上会背了。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7、指名背诵全诗。

六、拓展

孩子们,唐朝有位诗人叫张继。他和叶绍翁一样漂泊在外。同样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同样在江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我们来读一读。(1)出示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注释

江枫渔火对愁眠。①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姑苏城外寒山寺,②愁眠:因愁而未能入睡之人。夜半钟声到客船。③姑苏:苏州的别称。(2)自由读诗,说说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3)快速读,诗中的哪个字最能说明诗人的心情?(愁)

(4)张继和叶绍翁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是,他们写的诗都表达了自己客居他乡,思亲念家的心情。孩子们,你能读出张继心中的愁吗?先自己练习一下。(5)指名读。

(6)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八、总结:指名读诗。

在古代,因为交通和通讯的不便,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请孩子们课后去找找这些古诗,读读这些古诗。板书:

景物

心情

梧叶

秋风

思乡之情 夜书所见

儿童

促织

回忆童年

篱落

第四篇:《夜书所见》

9.夜书所见(第1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会写“促、深、”两个生字、朗读、背诵诗文。通过朗读诗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诗文。教学重点: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悟出诗情。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请同学们齐读题目。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题目中的“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写)“所见”呢?(所看到的)。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他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秋天,离开家乡)

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师带读古诗。诗人在在夜晚看见了什么?听到什么?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和“===”画下来。

2、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听:萧萧、寒声)

四、品读赏析,领悟诗意.1、赏析第一、二行诗

(1)男生读一读这两行诗。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解词。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请大家想想,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想起什么?(思乡)(2)带着思乡之情读一读这两句诗。(3)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

(4)小组赛读这两行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再指名读,齐读。(5)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沉沉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想起自己的家乡。)

2、赏析三、四行诗

(1)女生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

(2)师也可提出疑问:在这里想问一问:“知”字是什么意思呢?: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那是作者的什么呢?(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

(3)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你还能猜想孩子在玩些什么呢?是的,他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4)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了。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5)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五、深入朗读,感悟诗情 朗读和背诵。

六、布置作业,默写《夜书所见》。

七、板书设计,突出主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看:梧叶、儿童、一灯明

听:萧萧、寒声 思乡之情

想:动客情

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体会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

2、体会王维思乡、思亲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古诗,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唐朝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二、释题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2、忆:想念,思念。

3.山东是指的什么地方?(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专指今天的山东省。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三、简介作者:

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四、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节奏与读音。

五、生仿读,注意节奏与读音

六、理解诗意。

1、独在异乡为客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大屏幕:王维十五岁时,为了考取功名,独自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

2、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每当。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为什么要登高?(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

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4、此时王维想对家人说些什么呢?

5、请同学们结合诗句的意思想一想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或者说诗人写这首诗要表达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七、感情读诗,背诵全诗,加强理解。

八、作业:《状元》1-3题。

第五篇:夜书所见

《夜书所见》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

1、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2、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悟出诗情。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课文朗读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在你眼里秋天是个怎样的季节?是啊,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美丽的季节,团圆的季节,也是个容易引起人愁思的季节。中国是个诗的国度,中国古代,许许多多的诗人在秋天里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作。如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赠刘景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秋天的诗作——板书:《夜书所见》(叶绍翁)

二、解诗题,知作者

1、简介作者

孩子们,叫一叫诗人的名字。

叶绍翁是我国南宋的一个大诗人,他的七言绝句写得可好了,他的诗有的描写田家生活片段,有的描写江南水乡的景色,真是美极了。来,再敬佩地叫一声-----叶绍翁。

2、有一年秋天,叶绍翁离开家乡,独自在外,明月下,他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这首诗,我们一起读一读诗题——《夜书所见》

3、解诗题

(1)你知道这里的“书”是什么意思吗? 这里的“书”,就是我们现在“写”的意思。(2)“所见”是什么意思?

联系学过的古诗袁枚《所见》理解(3谁来说说“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4、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插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仔细看图,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过渡:诗人又是如何描写自己看到的景物呢?好,孩子们翻到书本35页。

三、初读古诗

1、一读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一名学生读诗,正音。(强调“挑”的读音。)(3)教学多音字。这个字还在哪些词中也读“挑”呢?

出示挑拨、挑逗、挑战

来,一起读。

能给它的另一个读音组组词吗?

(挑水,挑担,挑夫)

(3)要想将古诗读得有味道,还要注意停顿,你们试试看。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2、二读

(1)理解“注释”

A、仔细看课文,除了文字,你还发现了什么?

B、①②③④与下面注释里的①②③④对应起来的,注释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用的。

C、看,诗句里的促织右上角有个③,我们就到下边的注释中找③,找到了吗?

D、说一说促织就是什么?

E、你知道诗人为什么叫它 “促织”吗?

因为它在秋天鸣叫,提醒农妇冬天快到了,快织布做衣,所以又叫促织。(2)学生自由读诗。

3、三读

2(1)孩子们,请再次默读古诗,然后用“------”标出诗人所写的景物。(2)指名说,板书,再读一读词语。

梧叶

秋风

儿童

促织

篱落

现在请孩子们轻轻地读,一边读诗句,一边看注释,你能读懂哪句诗? 不懂的可以和同桌交流讨论。

四、明诗义,悟诗情

(一)出示第一句:萧萧梧叶送寒声

1、谁来说说“萧萧”指什么声音?(风声)

2、诗中的“梧叶”指的是什么?(1)解说:梧叶

梧叶指梧桐树的叶子。梧桐树是一种有季节特征的树。它春天发芽;夏天叶茂;可到秋天,萧萧秋风一起,便叶黄飘落。从梧桐树的变化,我们可以知道秋天来了,天气变冷了。

3、链接诗句:

古人常用“萧萧” “梧叶”来写秋天的景象。(1)师读: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读到这儿,老师又想起了一句谚语------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秋风、梧叶,再加秋雨,给我们送来了阵阵寒意,这阵阵寒意就是诗人笔下的寒声。

(2)你能把这寒声送到句子中去吗?(3)指名朗读,评价学生的朗读

(4)当夜幕降临时,这秋风、梧叶更让人感到格外的寒冷,谁来读读这夜晚的寒声。

指名读。

此时,诗人叶绍翁也和我们一样,感受着这秋的寒意,再读-------过渡:那这萧萧秋风,仅仅是给诗人送去寒意吗?

(二)学习第二句:江上秋风动客情。

1、教师:那一年,诗人远离自己的家乡。在秋天的一个夜晚,诗人走出旅店房门,听到秋风吹动梧叶萧萧作响,诗人顿感阵阵寒意,又回到房中看书。可是,他怎么也静不下心来了。孩子们,你说,他在想什么呢?

2、学生想象说话。

3、板书:思亲念家--------这就是诗中所说的“动客情”。

4、出示诗句------江上秋风动客情。(1)这里的“客”指的是谁?(叶绍翁)

(2)为什么诗人称自己为“客”。(因为他不在自己的家乡,就像是在外作客。这客就可以解释为“在他乡作客”。

补充叶绍翁资料:叶绍翁是福建人,小时候被送给浙江的一个叶氏人家做儿子。他爷爷原来是朝廷的一个大官,因为政变受到迫害,所以他的整个家族收到牵连,他的家变得凄惨不堪。他的爸妈不得不把他送给别人。

过渡:在这秋风扫落叶,寒意袭人的秋夜里,诗人却孤身在外,他怎能不想家,想亲人呢?你能把诗人心中的思乡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5、练习朗读,评价朗读。评:你读出诗人心中的思念了。

是呀,离家很久了,家乡的亲人,你们好吗?齐读——

6、齐读前两句诗

引读:夜幕降临,诗人走出旅馆,读-------

千里之外,想念亲人,思念家乡,诗人感到——孤单、寂寞、伤感

7、你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想念起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指两名学生说。)

过渡:因为思乡,诗人在茅屋边久久站立,向家乡的方向望去,这时候,他突然看到了---------4

(三)学习三、四两句

1、指示挂图

2、说说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所以诗人说“夜深篱落一灯明。”

4、他看着这一点灯光,想到了什么呢?(1)猜想有儿童在捉蟋蟀。出示“知有儿童挑促织,”

诗中说“知有儿童挑促织”,“知”在这里就解释为“料想、猜测”的意思。(2)猜测有孩子在捉蟋蟀,诗人又会想到什么呢? 诗人想起自己小时候捉蟋蟀的情景了。板书:回忆童年

引:诗人小时候也经常提着灯在秋天的夜晚和伙伴们一起捉蟋蟀的。(3)诗人看到灯火,在猜想、在回忆。你看,古人写诗,就是有趣,经常把话倒过来写。那你能用我们现在的说法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4)指名说。

夜深了,黑漆漆的,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有一盏灯火,料想是孩子在捉蟋蟀吧。

5、练习趣读

过渡:这一灯火让诗人回忆起自己小时候捉蟋蟀的欢快情景。(1)你能读出捉蟋蟀的欢快来吗?指名朗读。

评:多开心呀!多好玩呀!(2)捉蟋蟀好玩,斗蟋蟀更有趣呢!那谁来把这乐趣带到诗中去。(3)齐读。

6、情感转换

过渡:可想起自己小时候斗蟋蟀的欢快情景,诗人更是感到伤心和孤独。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

(1)指名说。朗读跟上(你就把这种心情带到诗中去吧?)(2)指名读。评:我已经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了。

千山万水,隔不断的是思念呀!

(3)引:窗外的一灯明,照亮的是童年的乐趣,而屋内的一灯明,却伴随着孤独的诗人。

齐读-----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四)整体感悟

1、出示整首诗。

小结过渡:诗人通过这些景物,写出了自己漂泊在外的心情,(小结完成板书。)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

2、孩子们,先自己练习一下。

3、配乐读诗。指两名学生读------评:是呀,想家的感觉是难过的呀!

你已经读到诗人的心里去了!

4、我们一起来读。

5、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来说诗的意思,孩子们来对诗句,好吗?(1)全班说: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了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2)指名说

夜深了,诗人看到远处篱笆旁有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吧!把夜里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小结:那一晚,叶绍翁彻夜未眠,写下了这首诗。学习古诗,不仅会读,还要会背。

6、孩子们练习一下,看谁马上会背了。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7、指名背诵全诗。

六、拓展

孩子们,唐朝有位诗人叫张继。他和叶绍翁一样漂泊在外。同样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同样在江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我们来读一读。

6(1)出示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注释

江枫渔火对愁眠。①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姑苏城外寒山寺,②愁眠:因愁而未能入睡之人。夜半钟声到客船。③姑苏:苏州的别称。(2)自由读诗,说说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3)快速读,诗中的哪个字最能说明诗人的心情?(愁)

(4)张继和叶绍翁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是,他们写的诗都表达了自己客居他乡,思亲念家的心情。孩子们,你能读出张继心中的愁吗?先自己练习一下。(5)指名读。

(6)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八、总结:指名读诗。

在古代,因为交通和通讯的不便,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请孩子们课后去找找这些古诗,读读这些古诗。板书:

景物

心情

梧叶

秋风

思乡之情 夜书所见

儿童

促织

回忆童年

篱落

教学反思: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可以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在教学这首古诗的时候,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我注重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多表达的思想感情。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挂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指导学生多种方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悟情。对古诗的理解虽抓住重点字词理解但并不局限于一字一词刻板的解释,而是注重对诗的意境和情感的把握。让学生在理解诗意,体 7 会诗情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的背诵古诗。“腹有诗书气自华”,积累一些古典诗文,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设计了拓展的环节,让学生理解同样包含秋思的古诗——唐代诗人李继的《枫桥夜泊》,通过朗读,抓关键词来理解诗意,感悟诗情。遗憾的是时间把握不够,拓展环节显得仓促,没有很好的体现语文学习的宽度。但是,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想我已经开启了孩子们学习古诗兴趣的大门。

夜书所见拓展诗两首(精选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