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南城镇建设发展调研提纲
陕南城镇建设发展调研提纲
一.调研目的
城镇化是以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土地利用结构重组的一系列制度变迁过程。现阶段,中国西部城镇化不仅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进程,而且,也落后于我国东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发展之后带来了难以弥合的城乡差距,大力推动城镇化已成为解决中国西部地区一系列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关键。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与学习在“十一五”期间,陕南的汉中、安康、商洛等地在推动城镇建设发展中的具体对策、推动模式、发展成果,以及在“十二五”期间城镇建设发展规划。二.调研内容
1.城镇化建设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 2.城镇化建设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3.城镇化建设中的城乡统筹发展 4.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推进 5.城镇化建设中的小城镇特色塑造
6.城镇化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7.城镇化建设中的历史建筑与历史遗址的保护 8.当前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9.城镇化制度变迁模式及存在的主要障碍 三.资料收集
1.县规划局
(1)《陕西主体功能区域划分报告》(2008年)(2)《陕西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年)(3)《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4)《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5)《商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6)《汉中市县城村庄布局规划》(2005-2020年)(7)《安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
(8)《商洛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题研究汇编》(2006-2020年)(9)《汉中、安康、商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2.统计局
(1)汉中、安康、商洛市统计年鉴(2009或2010)
(2)“十一五”期间汉中、安康、商洛市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相关指标统计资料
(3)“十一五”期间汉中、安康、商洛市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统计资料(4)“十一五”期间汉中、安康、商洛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统计资料(5)“十五”~“十一五”期间汉中、安康、商洛市城镇化发展变化统计资料
3.建设局
(1)“十一五”期间汉中、安康、商洛市城镇建设情况(2)汉中、安康、商洛市重点城镇建设典型案例(3)汉中、安康、商洛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案例 4.环保局
(1)汉中、安康、商洛市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功能区划(2)汉中、安康、商洛市“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总结及“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
(3)汉中、安康、商洛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4)汉中、安康、商洛市农村环境保护发展规划
四.典型重点镇参观
推荐两个有代表性的重点镇安排参观 五.调研时间
2011年8月22日~~~~2011年8月28日
感谢汉中、安康、商洛市各部门领导的接待与支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部城镇化建设发展调研小组
2011/7/21
第二篇:调研提纲:建设发展型党组织
“建设发展型党组织”工作开展情况
调研提纲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软硬件建设情况。结合本县(市、区)实际制定出台的相关总方案、细化方案等;党建办成立、办公场所落实,工作人员身份明确和到位情况等。
(二)工作开展情况。按照地委《关于建设发展型党组织的意见》和7个理论研讨会的具体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具体采取的措施和办法。一是“一轴四轮一基石”具体执行情况。①建设发展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方面采取的措施;②培育发展型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③夯实发展型基层基础方面,推进“六大先锋工程”方面具体采取的措施;④凝聚发展型人才方面采取的措施;⑤建立健全发展型工作机制的探索和实践。二是对机关、乡镇等各类党组织开展分类指导、检查督促、考核通报的情况,帮助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和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三是结合实际,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重点突破,发现和培育典型,打造富有特色的工作品牌等情况。四是制定专门宣传方案,发挥报刊、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作用,宣传建设发展型党组织的要求、进展和成效等情况。
二、下步打算建议
针对前期工作开展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本地实际下一步如何落实如何深化?对上级组织部门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等。
第三篇:关于城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城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响应xx街道“打造水乡古镇,构建和美乡村,转型都市经济”的号召,提高街道规划建设品位,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引导城乡空间结构优化,提高村街道建设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查阅资料、实地勘察等多种形式对村镇建设进行调研。
一、xx街道村镇建设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xx街道地处xx区东郊,同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甬台温铁路在xx尚桥设有xx唯一的进出口站,xx公路和xx公路形成交通主干网络,距离xx市区xx公里,xx港xx公里,宁xx社机场1xx公里。
xx辖区面积有xxx平方公里,xx个行政村、xx个居委会,常住人口xx万余人,外来人口xx万余人。(二)村镇规划着眼于高品位。
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是建设和管理城镇的基础依据,推进城市化必须高度重视规划。xx街道立足于实际现状,以道口经济发展为契机,准确定位,适度超前,按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优化型的要求,把握好村镇布局的科学性、功能的合理性、交通的便捷性、环境的生态性、居住的适宜性、建筑的地域性、文化的传承性七个关键环节,完成了集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完善了各村庄布点规划。(三)项目建设着眼于高质量。
近年来,xx街道根据村镇建设发展需要,积极协调,规范操作,齐心协力,重点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重落实了21个工程建设项目,重点推进了xx个项目建设,推动了城市化建设进程。一是加快推进道路改造建设。投资1.1亿元实施xx线K5+782-K8+019段改建工程,全长xx公里,按照二级公路标准设计;投资xx万元实施环镇南路建设工程,全长xx公里,路面宽xx米,同时改造提升了二码头路“白改黑”工程,有效缓解街区交通压力,提升街区整体形象。二是加快推进雨污分流和弱点管网地埋工程。三是提升城镇外观形象。
(四)配套设施着眼于高标准。
配套设施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更是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建设实施亭山公园等建成区范围内的零星景观绿化工程,预计可提升绿化面积xx万平方米,实施了二码头路两侧景观绿化工程、镇南路两侧景观绿化工程、入口节点景观工程、东江两岸亲水绿化公园,共计新增绿化约6.8万平方米。(五)征收工作着眼于高水平。
xx街道严格按照要求,加强了对土地的管理,落实了责任制,积极有效地按照上级部署开展土地征收工作,土地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新途径,引导村民集聚式生活。通过对村庄建设用地进行充分整合利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征地、统一拆迁、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分步实施、配套建设的集中统一建设方式,使得资源得到进一步集约,安置区配套更加完善。二、村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街区道路建设缺乏统一标准。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愿望日益强烈。人民路作为区域内主要街道贸易交流多,居民先后建起了楼房,因此街区道路两侧房屋建设一段时期内存在任其自由发展的现象。同时,xx中路商铺较多,商铺招牌存在颜色各异、随意搭建等问题,无序、杂乱、不协调、缺乏科学性等问题相继出现。原有街区规划未能及时满足建设发展需要,缺乏建设体系系统规划,现有的规划设计跟不上建设发展需求的情况日益凸显。突出表现在建筑风格的运用杂乱无章,建筑整体风格和周边环境不协调,缺乏美感,同时建筑房屋还出现各自为阵,缺乏统一协调,影响街路形象,无法满足建设发展需要。xx街道目前的房屋建设多沿街而建,呈现商贸和居家相结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居住环境。调研中还发现有些家庭的住房用地面积严重浪费,土地利用率低,从面积来看已经超出了单纯住房的需要。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镇化的发展,土地面积越来越少,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浪费。由此可以看出,居民楼的规划建设就显得举足轻重。
(二)基础设施不完备,相应配套不完善。
从调研中看出,当前xx街道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但是在道路照明、污水排放、垃圾处理、集中供水等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尚不完善。区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覆盖还不够全面和完善。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经济布局合理化的前提,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影响居民人居环境的提升,同时影响小城镇建设的进程。(三)建设投资融资存在一定难题,影响项目推进。
城镇基础设施是城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建设水平的高低,决定或影响着城镇功能的发挥。目前xx街道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狭窄;过度依赖债务收入,财政负担过重;价格形成机制滞后,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健康发展。三、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科学定位,高点规划,全面拓宽发展空间。
以现有修编总体规划为前提,紧紧抓住规划龙头,按照准确定位、合理布局、集约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完善对工业园区、商住区和居住区的规划,同时抓好村庄布点及建设规划的顺利实施,使得村街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从多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合适的发展远期目标、近期目标,确保规划能够顺利实施。(二)完善政策,健全体系,加强专管队伍建设。
园林绿化,“三分种植,七分管护”,必须提高管护质量和水平,使其向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一是以法律法规为园林管理工作的依据,结合xx街道实际,全面制定完善和健全符合村街建设发展的政策和办法,从根本上解决村镇建设管护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成立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维护管理队伍,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三是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岗前培训,包括园林绿化维护技术知识和政策性文件,提高管护能力。(三)整合力量,多措并举,改善村街人居环境。
要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加大对改善人居环境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动员全街道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改善人居环境,科学设计与依法管护相结合。合理布置各项配套设施,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横幅、宣传册等形式,引导居民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管理新模式,努力创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农村社区。(四)稳步向前,分类管理,促进人口向街区集中。
第四篇: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乾安县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实现城镇化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全县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那么,在新形势下,我县城镇化道路究竟怎么走?结合工作实际,通过调查研究和深入 思考,我想就我县城镇化建设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我县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乾安县位于吉林省的西北部、松原市西部,松嫩平原腹地,松花江、嫩江汇合处以南,属松花江第二和第三阶地,有“乾安台地”之称。全县幅员面积3616.6平方公里,共有建制镇6个,分别是:乾安镇、让字镇、水字镇、安字镇、所字镇、大布苏镇。
近年来,我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县情、民情出发,围绕“城乡一体化”建设,合理布局,有序开发,不断将建设项目做精做细,推动我县城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使我县的城市内涵更加丰富;城市面貌更加多彩;城市交通更加快捷;城市贸易更加繁荣;城市环境更加清爽;城市环保更加完善;城市人居更加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承载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二、我县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我县城市建设在近年来有了一定程度的较大发展,但是在有些方面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1、城镇缺乏聚集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差,绿化覆盖率较低;环卫及消防设施不足,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滞后,公共服务设施还不能满足城市的需要。产业基础总体薄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低。城镇文化气息不浓,建筑体造型单一呆板,新颖别致之作不多;广告、文字、图绘等文化“符号”制作随意拙劣,内容苍白,缺乏艺术性、思想性,教益性,没有发挥美化城市、教化社会的功能,城镇应有的凝聚力、感染力、辐射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规划缺乏制约力。在建设规划上投入较少,规划编制资金短缺,规划内容深度不够,科学性不强,没有把城镇规划与区域规划、产业规划、经济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规划建设只是对“自发无序”建设的改进,缺乏协调统一的区域性规划指导和调控机制,城镇间、城乡间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结构趋同、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效应。一些城镇规划约束力弱,建设随意性大,市场寄生于道路,沿主干道线型排列,形成只见新街、不见新镇的现象。建筑形体空间缺乏艺术效果,风貌趋同的问题比较突出。
3、征地拆迁工作难。近年来,国家对土地审批严格控
制,各种税费的增加和调整,给征地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在存量土地上实施旧城改造,拆迁安置难度大,部分被拆迁户无理要求,漫天要价,容易引起上访事件和产生不稳定因素。目前征地补偿实行货币化一次补偿外,没有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对于城中居民的拆迁安置,作为单位职工的,采取拆一还一就地安置的方法安置,但居民住户就因生产生活需要不同意按此种模式安置。
4、建设资金匮乏。多元化招商引资和投资体制尚未形成,软环境建设尚需加强。
三、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我县今后城市建设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功能、提升品位、打造精品、塑造特色,充分彰显城市的个性和魅力,为建设富裕乾安、魅力乾安、和谐乾安创造优异的环境条件。
1、提高认识,强化理念。大家知道,我县重要靠石油一大支柱产业带动经济发展,但是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步减少,今后有必要把产业重心转移到城镇化建设上来,使城镇化建设成为新型产业,并以此带动建材、旅游、服务业同步发展,尽快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建议县委、县政府能够把城镇化建设作为新型产业写进“十二五”规划,走城镇化建设带动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强化市场作用,推进市场化运作。市场化运作的潜力很大,许多地方的发展经验表明,通过市场化运作,政府不投一分钱,反而还能从城镇建设中得到收益,增加财政收入。为此,我们要按照“政府搭台,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社会化筹资,民营化开发”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市场化运作的力度,启动民间资金,吸引外来资金,切实加快城镇化步伐。
3、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科学指导城镇建设。结合我县实际,合理布局,准确定位,对城镇建设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规划一经确定,就必须严格执行,利用行政、法律、经济等各种手段,加强监督,保证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健康、有序进行,维护小城镇规划的严肃性。
4、典型引路,扶持重点小城镇优先发展。县城建设,要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初具规模。在6个建制镇建设中,重点抓住乾安镇、水字镇、大布苏镇、让字镇等有条件的小城镇优先发展。在“十二五”期间,要充分利用省、市政府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安排的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使重点小城镇优先发展。在小城镇建设资金使用上,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快重点小城镇发展。
5、统筹城乡发展,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小城镇建设要
推行集约用地方式,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区集中;引导镇区居民向小城镇居住小区集中,鼓励进镇农民购房和镇区居民集中建房,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集约使用土地。要加快对集镇旧区和空心村的改造,盘活用好存量建设用地;要采取措施挖掘空闲地、废弃地、荒芜地的潜力,利用闲散土地进行小城镇建设。建议县委、县政府针对财政吃紧的实际,科学决策,市场运作,搞好国有土地资本运营,为城镇建设提供资金,走出一条“以地生财,以地建城,以地兴城”的城镇化发展新路。
6、突出产业带动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各乡镇要根据当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点、产业优势和发展前景,制定优惠政策,出台扶持措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到小城镇投资办企业,培育小城镇产业集群,发展小城镇优势产业,形成小城镇产业特色,使民营企业成为发展小城镇经济的主力军。
7、建立城镇保障体系,解除进镇农民后顾之忧。要进一步建立医保、农村养老保险等保障制度,健全完善城镇保障体系。优先考虑学校的合理布局,采取扩大规模、集中办学的方式,使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小城镇集中,优化教学资源,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聚集人气,引导人口向小城镇集中。
8、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小城镇健康有序地发展。县政
府要成立小城镇建设领导组,负责全县小城镇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指导和推动小城镇建设。各乡镇政府也应设立相应机构,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推动本镇的小城镇建设工作。各乡镇主要领导要负总责,并确定一名领导主管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建议把小城镇建设工作列入对领导干部的年终目标考核中,实行奖惩。
总之,全县加强城镇化建设是“十二五”规划的重中之重,是关系着我县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第五篇:城镇社区建设座谈提纲
城镇社区建设座谈提纲
各位领导,上午好:
下面我按照要求,将我镇小城镇建设和社区建设情况向大家做简要汇报。
小城镇建设方面
一、现状
近年来,作为对接省会XX的“桥头堡”,全县“南大门”的XX镇,把小城镇建设,尤其是XX的规划建设作为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按照“膨胀规模、完善功能、提高档次”的原则,提出了围绕一个战略目标,抓好三大关键,突出五大重点的小城镇规划建设总体思路,力求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推进规划调整,小城镇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围绕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和贸易流通为主的商贸城镇”这一目标,结合农村社区综合改革,重点抓好镇驻地和XX社区等中心村庄规划。2006年,聘请XX大学、XX市规划设计院、县建设局等单位的规划设计专家现场勘察论证,于2006年编制了《XX镇驻地控制性详细规划》。2008年10月,请市规划设计院、县建设局编制了XX商贸街改貌规划及控制性规划和5年修建详规;并建立了城建办公室,成立了管理队伍,依法有效地进行城镇管理,促进了小城镇健康发展。
(二)小城镇建设规模迅速膨胀。坚持把小城镇开发建设与发展二、三产业结合起来,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结合起来,千方百计膨胀城镇规模,完善城镇功能。一是加快商贸体系建设。把商贸体系建设作为聚集资金、吸纳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蓄水池,作为促进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08年投资180多万元,完成XX商贸街街道硬化、修建下水道、建设垃圾池、公共厕所等设施建设,同时,对镇政府驻地进行了综合整治,使之真正成为展示XX形象的窗口、吸引客商的招牌。二是加快公共设施建设。采取多种开发模式,引资建设了卫
生院、计生综合服务楼、建材市场等建筑。投资50多万元,建设了文体小广场。这些公共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增强了城镇气息,提高了城镇品位和档次。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供水和道路改造为重点,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实现城镇道路硬化、集中供水率达100%。
(三)小城镇建设活力不断增强。我们始终把小城镇建设与市场建设、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工作捆在一起抓,探索出一条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共同推进提高的新路子,实现了农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一是兴建市场,以“市”兴镇。采取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引导各种经济成份、各方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商贸市场建设,建设了蔬菜、粮食、木材等五大专业批发市场和7个农村集贸市场,带动发展餐饮、旅馆、运输、出租的个体工商户800多家。投资1.4亿元蔬菜大市场升级改造项目08年12月份已上报省发改委,现正在积极争取上报国家发改委立项。二是开发园区,以“园”扩城。在夏王路、团结路沿线规划建设了XX、XX两个民营经济园和XX经济开发区,通过加大投入,积极完善园区的各种基础设施,吸引华丰炭素、忠诚橡胶、万钢玻璃、文亮家具、振海林业等重点企业落户园区,为镇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三是培育产业,以“特”强镇。把小城镇发展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蔬菜、畜牧、林木等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抓好农科院实验基地项目建设,延长产业链条,打造农副产品加工特色乡镇。同时,鼓励农民带资进镇务工经商,发展具有XX特色的工业重镇、商贸集镇。四是招商引资,以“外”促城。一座功能完善的小城镇就是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该镇通过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资产等,吸引XX、XX、XX、XX等20多个大中小项目落户,促进了城镇的繁荣与膨胀。目前,全镇民营企业达14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家。
二、存在的困难及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镇小城镇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周边其他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仍处于落后水平,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小城镇规模小,功能不完善。小城镇规模小,布局比较分散、产业发展缓慢,经济集聚功能差,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不能很好地发挥经济支撑、产业带动作用。
二是投入机制不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因财政困难,可用于建设的财力十分有限。同时,由于城镇基础设施不配套,功能不齐全,阻碍了城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是管理体系不健全。存在城镇管理资金紧缺,管理人手不足,工作缺位和不到位的现象。
三、对策措施
一是实施全镇总体规划,搞好村庄整合,把全镇81个村居规划建设成20个居民社区,通过高水平规划,科学稳妥地推进小城镇建设,实现镇村统筹,协调发展。
二是加快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小城镇镇经济发展。把小城镇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紧密结合起来,延长产业链条,培育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鼓励农民带资进镇务工经商,发展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工业重镇、商贸集镇。
三是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以供水、污水处理和道路改造为重点,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四是探索良好的投资体制。改变以往政府单一投资体制,变为以政策扶持和政府部门资金投入为导向,社会各界参与,运用市场经济机制运作的多元投资体制。
六是加强和改进城镇管理工作。突出抓好违法违规建筑、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户外广告、专业市场等专项整治,规范行人通行秩序,提高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水平,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积极推进社会文化进步。
农村社区建设方面
一、基本情况
合村并居是市、县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对这一工作,我们坚持放在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真搞好排查摸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通过精心组织,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成立了以我为组长的合村并居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门力量,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力抓好这一工作。同时,基于农民群众故土观念重、家族意识强的特点,通过现场观摩、积极引导等方式方法全方位进行宣传,充分发挥合村并居的成功范例的作用,对农民群众做好导向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合村并居的好处,以改变农民群众固有的旧观念,从而积极主动地支持、参与合村并居工作。
二是认真总结学习诸城、临沂、马桥镇等先进地区经验,坚持实事求是、因村制宜, 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群众意愿,积极稳妥、注重实效,依法办事、确保稳定四项原则,坚持典型带动,稳步推进,不断强化在制定规划、推进工作、健全制度、加强管理等方面工作,促进合村并居工作顺利推进。目前,已完成社区建设规划方案,将原来81个行政村改设为20个居民社区,确定了中心村。并有XX、团结和双丰三个社区分别成为市、县、乡镇三级试点社区。
三是农村社区服务农民群众的功能不断完善。我们不断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三个示范社区都已建设了办公场所、广场、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卫生室、警务室等设施。
二、农村社区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是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不平衡。个别村和部分群众对于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不够积极主动。二是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渠道不畅。大部分村经济基础薄弱,资源短缺,社区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自筹,建设经费、管理和服务人员工资难以保证,成为制约社区发展的“瓶颈”。三是农村社区的设施服务功能有待于完善。部分社区初步完成了村庄合并,建设了部分设施,还只是概念上的“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还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
三、加快社区建设的建议
为促进村镇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各级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针对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从产业发展、金融扶持、土地置换、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提供有利于社区建设的扶持措施,同时积极拓宽社区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用于社区建设,充分调动基层建设发展农村社区的积极性。
二是以农村社区建设结合中心村定点布局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社区规划要有前瞻性,从宏观上把握好,对于已经确定的中心村要重点发展,用完善的设施、优质的服务、和谐的环境吸引周边村庄的农民群众向中心村聚集。
三是逐步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农村社区建设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既不能盲目贪大求洋,也不能搞短期建设,村庄合并条件成熟后,做到边建设社区、边进行设施配套,让社区村民享受到完善的服务设施,防止重复建设造成资源和资金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