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考试理论热点面对面
天翻地覆慨而慷(理论热点面对面①)——如何从新中国辉煌的60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1 宝贵财富 行动指南(理论热点面对面②)——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 是什么让老百姓得实惠(理论热点面对面③)——怎么看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9 “海啸”起处神话灭(理论热点面对面④)——怎么看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13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理论热点面对面⑤)——为什么今年经济增长要提出“保八”的目标„„„„„„„„„„„„„„„„„„„„16 应对危机的根本之道(理论热点面对面⑥)——为什么强调保增长要靠科学发展„„„20 小岗村的新探索(理论热点面对面⑦)——如何看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23 独具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理论热点面对面⑧)——如何理解“中国式民主„„„„26 “邯郸学步”要不得(理论热点面对面⑨)——如何看待民主社会主义„„„„„„„30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理论热点面对面10)——为什么不能把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说成是“普世价值”„„„„„„„„33 “相约北京”的启示(理论热点面对面11)——为何越是思想多样化越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5 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谈起(理论热点面对面12)——如何理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39 褪尽“俗装”换“雅装”(理论热点面对面13)——怎么看网络反低俗行动„„„„„„„42 团结是金稳定是福(理论热点面对面14)——为什么要努力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各民族团结„„„„„„„„„„„„„„„„„„„45 从大学生“村官热”说起(理论热点面对面15)——如何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48 “凤还巢”再展翅(理论热点面对面16)——如何促进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51 让社保的阳光普照全民(理论热点面对面17)——如何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54
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3岁。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面免除,社会保障“安全网”越织越密,人们正享受越来越宽裕的小康生活。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来越好……
这是中国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的60年。我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不断巩固,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大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得到有力弘扬,雷锋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等,越来越成为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空前增强。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日益繁荣,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社会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是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60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备受欺凌、任人宰割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真正站立起来了。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世界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关于“中国奇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讨论成为热门话题。我们坚持正确的对外方针和政策,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外交,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从积极斡旋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到参与协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真诚援助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到推动在反恐、环保、禁毒、重大疾病预防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
60年弹指一挥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我们的祖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我们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意气风发、精神振奋,我们的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傲立东方。尽管在前进的过程中,也曾有过这样那样的失误、挫折和教训,但总体上说,60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就,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出了坚实步伐,写下了浓墨
重彩的一笔。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经过60年的发展,我们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归结起来就是确立和不断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60年的辉煌成就,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个老话题。曾经一个时期,提起这个话题,有些同志似乎“理直气不壮”,因为我国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发展差距比较大,制度优势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不仅能从理论上阐释,还得到实践的充分印证;不仅中国人民深切感受到这种制度优势,而且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究竟“优”在哪里呢?
从经济制度来看,我们不仅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比如,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反应迅速,果断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举措,很快初见成效,国际社会给予了积极评价。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说:“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实际上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法国《欧洲时报》认为:“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特色‟已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
从政治制度来看,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它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克服了其中的弊病和不足;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民主权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适应了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经济、社会、文化不发达,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的辉煌成就是几代人不懈探索、艰苦奋斗的结果。如果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来划分,新中国60年的历史可以大致分为前后两个30年。
前30年中,我们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由于缺乏经验和严峻复杂国际环境的影响等原因,也出现了失误和曲折。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就出现了急躁冒进和阶级斗争扩大化等“左”的错误,后来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长时间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付出了沉重代价。后30年中,党和国家从十年内乱的危难中重新奋起,进行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推动中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因此有人说,讲制度优势,主要是后30年,前30年主要是失误和教训。对此,我们该怎么看呢?
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就不能孤立地看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而应该把两个30年联系起来看,从整个60年的发展历程来把握。
首先应看到,前30年为后30年的发展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不能离开前30年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我们建立和巩固了新型的国家政权,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我们开展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宝贵经验,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没有前30年奠定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和创造的物质条件,就不会有后30年的快速发展和巨大进步。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的,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
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同时应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我们党和国家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关头。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带领人民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进行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党和国家又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30年来,我们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观点·声音
◎60年的沧桑,见证了一个民族羽化成蝶的历程。
◎60年的巨变与成就,值得总结;60年的光荣与梦想,值得珍惜;60年的风霜与韶光,值得感知。
◎闭上眼睛思索一下,可以深切感受到:在经历了百年的外族羞辱、入侵、战争以及难以名状的可怕事件后,中国人正在拥抱那久盼的梦想,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两千多年来,古老的长城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和忧患、求索和奋斗。今天,它终于有幸见证这个民族的自信和自豪。中国的命运今非昔比,力量生长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未来掌握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手中。
前后两个30年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有机整体。整个60年,生动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展现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如果进一步把视野放宽,就会看到,前后两个30年都是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不懈探索和奋斗的过程,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用马克思的话说:“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必然提出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新实践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30多年来,我们党科学判断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深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认真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紧紧围绕这些重大问题不断进行探索和回答,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如何科学总结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回答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我们党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判断时代特征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我们党面临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历史性考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同时,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面对着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矛盾。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抓住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认真分析我国发展的新的阶段
性特征,深入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觉醒、伟大创造的产物,正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
实践孕育着理论,也检验着理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也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与真理性。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
回望近代中国的历程,面对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上下求索。多少主义和主张都出场了,又都破灭了;多少道路和方式都探索了,又都碰壁了;多少组织和政党都登台了,又都谢幕了。只有马克思主义和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才指引中国人民在实践中开创了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余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历经时代砥砺和历史检验,而愈益迸发出真理光芒的关键所在。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始终面临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在这个问题上,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有成功也有挫折,有经验也有教训,深刻地启示后人:一方面,要开创我们的事业,就必须进行这种探索与实践;另一方面,进行这种探索与实践绝非易事,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我们党成立80多年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主要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找到了中国特色
族实现伟大复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绚丽多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丰富多彩的。作为一个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要正确地运用它,充分发挥它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作用,首先就要对它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从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全部工作的主题,成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主题。因此,无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来深化、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把握了这个主题,也就把握了这个理论体系的根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既要理解它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还要理解它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这样,我们就从整体上把握了这个理论体系内容的全面性、丰富性,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
“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出“新话”,这是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的科学态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毫不动摇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弘扬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用新内容、新思想、新语言,写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版本,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同时,这一理论体系也是对毛泽东同志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就把握了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脉络,把握了这一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还应当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各自独特的理论贡献。它们既面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侧重于探索和解决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既贯穿了共同的立场观点方法,又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构成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统一整体。其中,科学发展观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又准确把握时代新变化和中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用一系列新的思想成果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把握了这个理论体系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我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一以贯之、接力推进的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始终不渝地坚持。同时,实践永无止境,探索和创新也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项全新的事业,在前进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在科学认识的前提下勇于创新,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伟大的事业催人奋进,科学的理论深入人心。我们要自觉坚持、学习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
深度阅读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
活动开展至今已有10个多月的时间了,那么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呢?
2009年2月,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接受了记者采访,介绍了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的总体情况和取得的成效。4月份以来,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先后召开部分中央企业、部分省区市、部分高等学校学习实践活动调研座谈会,总结了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前一阶段的工作。7月,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进一步回顾总结了学习实践活动前一段的情况。总体上来看,自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严格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紧密联系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各自实际,以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组织广大党员参加,认真推进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工作,并精心组织“回头看”工作,认真开展自查、抽查,应该说在提升认识水平、推动科学发展、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知识点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主要原则和步骤阶段
(一)目标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
2.解决突出问题。
3.创新体制机制。
4.促进科学发展。
(二)主要原则
1.坚持解放思想。
2.突出实践特色。
3.贯彻群众路线。
4.正面教育为主。
(三)步骤阶段
1.学习调研。
2.分析检查。
3.整改落实。
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普遍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广大党员干部紧密联系实际学习理论,认真学习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方
针政策,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转变了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在事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形成了共识,理清了科学发展思路,进一步坚定了团结奋斗、共克时艰的信心,进一步提升了迎难而上、科学发展的能力。
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各地各部门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合起来,紧密联系自身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千方百计扩大内需,积极推动产业升级,鼓励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出现企稳回升的积极变化。同时,高度重视解决就业等民生热点问题,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维护了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特别是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推进价格体制、公共财政管理体制、金融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初步建立了一系列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同时,人民群众也感受到了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一些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过去有些机关不同程度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和“衙门习气”有了明显改变,而“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措施的实施给百姓办事带来更多便利。各地各部门着眼于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扎实做好返乡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安排等工作,办了一批群众普遍期待的实事好事,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认可。
实践证明,中央做出的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中央提出的关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原则、方法步骤是符合实际的。我们要认真总结已有成果和经验,把接下来的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抓好抓实。
2008年9月版。
5.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8年9月版。
相关链接
1.《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答记者问》,《求是》2008年第19期。
2.《切实巩固第一批取得的成果 扎实搞好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答记者问》,《求是》2009年第6期。
文化根深蒂固,不仅一般民众争相去买房,而且收入较低甚至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人,也纷纷借助银行信贷加入了购房大军。由于这部分购房者的信用等级较低,因而其房屋贷款被称为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简称次贷。从2002年至2006年,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房价节节攀升,次贷规模也不断膨胀,总额达到1.5万亿美元。
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走高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很快出现了反弹,但显然这种“繁荣”是建立在越来越大的泡沫基础上的。面对日益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美联储又被迫开始加息。从2004年6月起,在短短两年内连续加息17次。利率的不断攀升,导致房地产市场开始逆转,房价开始下跌,也使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越来越重。次贷人群首当其冲,无力按期还本付息,违约比例持续上升,由此导致金融机构的坏账和损失越来越大,次贷危机开始浮出水面。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贷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告破产,拉开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序幕。随后次贷债券价格不断下跌,出现抛售风潮,到7—8月份酿成了全面的危机。
尽管美联储和西方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随即开始联手行动,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资金并大幅降息,仍未能阻止次贷危机的蔓延。2008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陷入困境,被摩根大通银行收购;7月,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房地美由于次贷爆出巨额亏损,引起金融界的恐慌。随后短短几周,美国多家重量级金融机构也身陷困境。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被收购。至此,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了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源于房地产市场的次贷危机为什么会把整个金融体系拖下水呢?在次贷“病毒”传播过程中,金融创新及金融衍生品的过度泛滥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长期以来,金融创新曾是美国金融体系的显著优势,而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一度被认为是重要的金融创新,成为美国金融机构赚钱的重要手段。次贷证券化,通俗地讲就是,放贷机构在借出一笔次贷后,并未就此收手,而是将其“卖给”像“两房”这样的机构,后者将购买来的次贷打包成一种证券化的投资产品,由评级机构提供信用评级保障,再由保险公司提供风险安全担保,最后卖给全世界的投资者。
据此,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持乐观的态度,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尽管很严重,但目前出台的政策措施正在显现出好的效果,相对于前期金融、经济形势的急剧恶化,目前世界经济下行趋势渐缓,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经济复苏势头初现,将在近期触底反弹。
那么,国际金融危机是不是真的如大家所愿,已经开始好转了呢?事实上,对国际金融危机具体走向作出准确判断是非常困难的。当前,不论是美国还是欧盟国家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状况还不明朗,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各项应对举措实施效果还有待观察。但综合目前各方面情况看出,全球经济复苏信号尚不明显,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世界经济衰退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没有解决,实体经济恶化超出预期,全球经济复苏可能经历较长和曲折的过程。还是以美国为例。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美国民众改变了借贷消费的观念,虽然6月消费物价指数、零售销售额略有增长,但消费需求仍处于较低水平,5月消费信贷仍为负增长且信用卡违约创新高,失业率等多项指标也在继续恶化,这说明美国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问题还未解决。
坦率地说,国际金融危机也给中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国经济外部需求明显收缩,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城镇失业人员增多,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明显加大。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了扩大内需的10项措施,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现在,这些举措已取得明显成效、呈现出积极变化,国内消费需求比较旺盛,投资需求稳步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同时,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我国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尽最大努力向有关国家和地区提供帮助和支持。
总之,当前整个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如果各国能够通力合作,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世界经济将有希望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寒冬;反之,金融危机或许还将进一步深化和蔓延,世界经济也将可能继续恶化甚至长期停滞。
人们可以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得到什么启示
这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留给世人的教训也是深刻的。中国有句古训:前车之辙,后车可鉴。那么,这场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教训?
从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到引发金融危机再蔓延全球,全球金融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首先暴露出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打过形象的比喻:“涨潮的时候,把石头都掩盖起来了,而退潮的时候,这些石头都会暴露出来。”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的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的同时,却把巨大的风险留给整个世界,最后以危机形式爆发出来。因而有许多学者提出,要汲取金融危机的教训,在推动我国金融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既要积极发展虚拟经济,又要确保与实体经济相适应;处理好金融创新与有效监管的关系,既要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又要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制,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处理好金融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既要稳妥推进金融对外开放,又要坚持金融发展的独立自主。
当然,正如金融危机影响正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其他领域一样,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也不仅仅是金融领域出现了问题,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制度根源。因而,更多的人开始从深层次上对资本主义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资本主义制度的利弊。美国前财长保尔森离职后,去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的课题就是“资本主义的崩溃及其未来”。美国《华盛顿邮报》一位专栏作家认为,目前美国资本主义体制麻烦缠身,前景不明。这些“体制麻烦”正是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弊端。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占据了主导地位,它极力倡导自由化,推行全面私有化,主张国家干预最小化,给经济领域各项制度打上了“自由放任”的烙印。新自由主义的推广,不仅导致对市场的自由放任,而且使居民收入增长长期停滞,贫富差距迅速拉大,更加凸显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内在缺陷。据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统计,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公司主管平均收入是普通全职工人平均工资的40倍,而进入21世纪扩大到了367
5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问题,其对美国经济走势的影响并不明朗,世界经
施的落实,2008年3月以后物价涨幅逐渐回落,国民经济过热的风险逐渐释放。
让大多数人始料未及的是,随着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并很快从美国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领域。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逐渐上升,使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外贸依存度很高。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为64.8%,在消费、投资、出口这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19.2%。我国的出口市场主要是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他们的进口需求下降,直接导致了我国出口的减少。
外部需求的萎缩,首先冲击了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外向型企业。由于来自欧美市场的订单锐减,沿海地区很多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十分艰难,生产萎缩、利润下降,被迫进行限产、停产或者外迁,甚至倒闭。以出口服装为例,2008年秋季广交会,我国参会的服装企业出口签约量下降37%,订单减少了60亿件。2008年11月,我国外贸单月出口出现7年来首次负增长,11、12月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2.2%和2.8%,其中广东、江苏分别下降了5.1%、8.3%和6.8%、6.9%。
一石激起千层浪。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逐步从沿海向内地、从出口行业向其他行业、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延伸。随着出口额的下降,为出口企业提供能源、矿产、钢材、设备等上游产品的企业也不可避免出现生产滑坡。2008年下半年以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逐月回落,发电量、铁路货物周转量等指标也出现了多年来未有的负增长,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资料的市场价格下降,产能过剩问题逐步暴露。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8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增速由第一、第二季度的10.6%和10.1%下降到了9%,到了第四季度则进一步下降为6.8%。经济增长幅度下滑过快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综合各方情况,2009年有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为此,中央果断地
提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
为什么要把保增长目标定在8%左右? 实际上,在这几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都是8%左右。但与前几年不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趋紧,经济运行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将GDP增长目标定在8%左右,是综合考虑国内外各种因素而提出的一个预期值,既表明了我们的信心和希望,更充分考虑了它的需要和可能。
确定8%左右的增长目标,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和根本。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增速过慢,就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不能缓解就业等各种社会问题,就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推进。就业是民生之本。通常情况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约可增加100万个就业机会,相反则会减少100万个就业机会。一直以来我国的就业压力很大,每年有超过1000万的农民涌向城市,2009年又有611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据专家测算,只有保持8%左右的增长速度,才能比较好地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如果经济增长速度降幅过大,就业压力就会明显加大,居民收入也会降低,不仅直接影响内需的扩大,而且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对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确定8%左右的增长目标,有坚实的基础和条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打下了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物质技术基础,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经济增长的要素条件都远远好于以往。首先,资金比较充足。有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有24万亿元居民储蓄,财政收入也超过了6万亿元。同时我国金融体系基本是健康稳定的,与美、欧比起来,我们不但不用拿财政的钱去填补金融领域的窟窿,相反,这个时候金融还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大量贷款支持。其次,科技创新能力增强。虽然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但近年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形成了以海尔、联想、华为、奇瑞等为代表的一批拥有自主知名品牌的优秀企业,生物科技、纳米、航天、信息等重要领域的研发能力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7
对这场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做了长期应对困难的准备,预留了政策空间。如果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对中国影响进一步加大,我国政府可以随时推出新的刺激经济方案。有的专家分析,目前我国累计国债余额仅占GDP比重20%左右。国际上,财政赤字风险的“警戒线”是国债余额占GDP的60%。这说明我国政府负债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在扩大财政支出方面还有一定操作空间和回旋余地。也有的学者分析,我国有数额庞大的居民储蓄,必要时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存贷款利率和购房、购车等税率,进一步扩大补贴政策的实施范围,刺激社会消费。还有的学者分析,对纺织服装、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出口可以与国际惯例接轨,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和制度优势,有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有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全国上下促进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有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发奋图强的伟大精神力量。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基本保障。
为什么既要保增长又要保民生、保稳定? 保增长,是2009年全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也是人们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的简称。实际上,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今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集中起来可以概括为“三保”,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因而,对保增长的理解要避免简单化,要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三个方面来完整地理解和贯彻今年党和国家工作的主题。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保增长是基础,保民生是目的,保稳定是前提。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无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不可能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民生的改善,就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真诚拥护,保增长、保稳定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保增长、保民生就无从进行。只有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有机统一起来,在做好保增长各项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改善民生、巩固社会和谐稳定,才能成功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要坚持把保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给群众生活造成许多不利影响,增加了改善民生的压力。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今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快落实和完善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各项政策措施„„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都做出了安排,制定了具体措施。从中央财政安排来看,今年与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达到7284亿元。随着这些措施的贯彻落实,人民群众在保增长中将得到更多实惠。
要切实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硬任务。当前我国仍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的时期,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下岗职工、失业农民工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劳资纠纷、合同纠纷等新矛盾不断产生,严重暴力犯罪上升,社会治安出现不少新情况,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和艰巨。必须把保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要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把工作做在前头,把功夫用在平时,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认真听取群众的利益诉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依法及时合理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积极疏导、有效处置热点问题,坚决防止把个体矛盾演变成群体矛盾、小事情发展成大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面对前所未有的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只要全国人民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我们一定能够变挑战为动力,迎来满目春光,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深度阅读:
1、胡锦涛:《携手合作
同舟共济——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9年4月3日。
2、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人民出版社2009
9应对危机的根本之道(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⑥)
——为什么强调保增长要靠科学发展
鄂尔多斯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一个资源型城市。党的十六大以来,鄂尔多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历史性跨越,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一跃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能源市场需求下降、价格下跌的重重困难,鄂尔多斯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加快淘汰电石、铁合金、焦炭等落后产能,提升产业层次,开工建设国内首家煤间接液化项目等38项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09年第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0.4亿元,同比增长20.3%,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2%。
鄂尔多斯的发展实践生动地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调整和优化结构的机遇。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化“危”为“机”,推动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为什么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发展?
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不仅使西方发达国家深陷其中,连很多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未能幸免。
然而,在国际金融风暴的惊涛骇浪中,中国这艘巨舰却保持平稳前行。与世界主要经济体面临的重重困难和举步维艰相比,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和谐发展的长远之策。
知识点
外贸依存度
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开放度的评估与衡量指标。其中,进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出口依存度。
一般而言,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小国的外贸依存度大于大国;处于经济发展中期阶段的国家的外贸依存度高于处于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国家和发达国家;采取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国家的外贸依存度高于采取内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
最后,国际金融危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本反面教材,暴露出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严重弊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和高度负债的经济运行方式不可持续,监管不力、放任金融市场自由泛滥……这些都与我们提倡的科学发展是根本对立的,也反衬了我们推动科学发展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清楚地昭示我们,只有科学发展才是正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之道。
观点·声音
◎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直面危机的勇气,没有化解危机的办法。
◎信心让我们战胜危机。
◎手中技术新,脚下道路宽。
◎保增长要算资源环境账。
◎不发展本身就是危机。要深刻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的破坏性,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把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月有阴晴圆缺,世有四季轮回,难关亦是福音,励精图治,经此一役,再次上路,飞得更高更远。
为什么说保增长与科学发展并不矛盾?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受其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迅速扭转这种趋势已成为当务之急。2008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
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全面实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行动,保增长成为各地各部门的“头等大事”和“重中之重”,成为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地方也有不同做法。有一种意见认为,既然保增长是首要任务,环保“硬杠杠”可以适当软一软,土地“紧箍咒”可以适当松一松,项目“严审批”可以适当宽一宽,固投“节能关”可以适当缓一缓……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保增长的艰巨性,是不是必须要在生态环境、耕地保护、资源能源等其他方面作出牺牲,是不是真的可以不要科学发展了?
应该承认,面临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提出保增长首先是强调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推进现代化进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全面小康,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但是这与科学发展并不矛盾。科学发展并不是不讲发展速度,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越是在经济发展遇到较大困难时,越是能体现出发展的重要性,越是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因此,保增长正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两者对发展的认识是一致的。
同时也必须看到,保增长不仅仅是保发展速度,也不是单纯保GDP。中央关于保增长的要求,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来的,有丰富的内涵,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而应该全面领会、完整把握。2008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强调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9年年初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3月份《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24字的原则: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可见,中央提出的保增长是一个以经济增长为核心指标,集保持增速、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善民生为一体的综合概念,它体现了科学发展强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体现了发展速度与发展效益的统一。
变,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抓住时机,不断深化价格体制、财政管理体制、金融体制、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扩内需促发展、有利于调结构促增长的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还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立足各地区各部门自身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创造科学发展新业绩。
事不避难,知难不难。无论国际金融风暴如何肆虐,只要我们有“咬定”科学发展这样一股韧劲,切实把中央关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够化“危”为“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在又好又快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稳健的步伐。
深度阅读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版。
相关链接
人民日报社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 推动又好又快发展》,《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1日。
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一时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义何在?
其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是今天才出现的,而是随着家庭承包经营而产生并不断发展的。1978年,通过农村改革,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确立了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1984年土地承包期确立为15年后,为解决承包期内无力耕种或者因经营他业不愿包或者少包土地的问题,个别农户间开始出现转包、转让。据农业部抽样调查,1992年全国共有473.33万承包农户转包、转让土地1161万亩,分别占承包农户总数和农户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3%和2.9%。
原定15年的土地承包期从1993年开始陆续到期,第二轮土地承包期确定为30年。1997年全国全面开展延包土地承包期30年工作,到2000年二轮延包基本完成,确立了新一轮土地承包关系,农民普遍获得了30年的农村土地使用权,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提。农户自发流转规模扩大,除原有的转包、转让形式外,还发展了小岗村的新探索(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⑦)
——如何看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说起安徽小岗村,许多人都很熟悉,因为它是中国农村土地“大包干”的发源地。在30多年后的今天,小岗村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是因为小岗村在“包产到户”的基础上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探索,进一步激活了农村生产力。目前,小岗村2000亩耕地中,已有60%流转用于发展规模种养业。小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2004年的2000元跃升到2007年的6000元,摆脱了农民收入长期停滞不前的状况。
小岗村的新探索,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发展完善的方向。2008年10月
租赁、互换、入股等多种形式。但由于当时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偏低,农民负担偏重,农户土地承包经营粗放,一些工商企业趁势进入农地经营,一些地方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农业税费任务而动用行政手段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超常规加快。据农业部调查,2001年上半年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6854.19万亩,占农户承包耕地总面积的5.5%,出现了“流转面积过大、流转期限过长、流转费过低、改变土地农业用途、强迫流转”等倾向性问题。中央对此高度重视,于2001年年底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纠正侵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行为,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目前,我国总体已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和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农业税全
营权流转市场,这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康发展的保障。三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这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允许的形式。四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这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底线。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体系。
一是转包。转包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转包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接包方按转包时约定的条件对转包方负责。如浙江省温州市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部分地方因劳力不足出现耕地撂荒现象。在地方政府的倡导下,农户把承包地有偿转包给专业农户经营。目前种粮大户承担着全市40%以上的早稻生产,耕地撂荒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转包是农民群众自发创造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这种形式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运作简便,方式灵活,是农户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没有过高的要求,对稳定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防止耕地撂荒,扩大土地经营规模起到积极作用。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提高农民对农地保养、投资的积极性。首先,土地转包仅限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的成员,多数情况是亲友和近邻,流转规模受到一定限制。其次,转包期限一般比较短,而且往往具有不确定性,有些是“一年一议”,甚至没有明确期限。
二是出租。出租是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租赁给他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出租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承租方按出租时约定的条件对承包方负责。
出租是农户将承包土地租赁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农户、单位、个人及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通称。而转包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农户间的土地出租行为,这两种形式是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形式。对农户来说,土地
出租的好处是既保留了承包土地的权利,又不用直接经营土地就可以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也不承担农业生产风险;其不利之处在于租金收益相对较低,也不能得到承租方土地经营的长期红利。
三是入股。入股是指实行家庭承包方式的承包方之间为发展农业经济,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股权,自愿联合从事农业合作生产经营;其他承包方式的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权,入股组成股份公司或者合作社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山东省宁阳县蒋集镇郑龙村依托龙头企业成立有机蔬菜合作社,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土地,实行保底和按效益分红。
土地人股可以使农户与土地的实际经营者的利益有机地联结起来,最大限度地获得土地经营的增值收益,但人股农户也要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将会带动人股形式的发展。土地人股只能用于从事农业合作生产,不能组建公司法人。这是因为,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和保障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承包地仍是农户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允许承包地人股组建股份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在企业出现经营风险需要债务清偿时,可能导致农民失去承包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法律也没有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股组建公司法人的规定。
除以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外,农村土地承包法律还规定有转让、互换等形式;在实践中,农民还可以采取委托方式,通过中介服务组织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是设立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基础上的用益物权,其流转形式是由法律规定的,流转双方采取什么方式、流转期限如何确定等都要符合法律规定。一些地方探索创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有的超越了法律规定,要予以规范。
总的来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要符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非农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和现代农业组织方式发展状况等。
为什么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客观要求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供求、配置资源、形成价格,客
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从历史的比较和现实的感受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和实践找到的正确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坚持好、完善好,才能让中国式民主显示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怎么看“中国式民主”的实践成效?
所谓“中国式民主”,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一个概括。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不仅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的广泛自由、各种民主权利的保障和政治参与的程度,与30多年前相比,变化之大也是有目共睹的。但也有少数人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显著,而民主政治几乎在“原地踏步”。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熟悉政治经济学的人都明白,经济与政治紧密相连,没有政治的进步,经济也很难发展下去。很难设想,改革开放以来,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相伴随、相适应、相匹配,中国经济建设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经济体制改革每推进一步,政治体制改革也深化一步。由此,中国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30多年来,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实践中始终得到坚持和完善,对人民的生活影响广泛而深刻,对中国的发展作用重大而显著。还有诸如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政府决策民主化、建设司法民主等民主实践,其成就同样十分显著,其影响同样至为深远。
应该说,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成就,百姓的感受最为真切,也最有发言权。今天,在中国社会生活每一个细节,人们都能感受到民主形式的丰富和
扩展,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日益得到保障。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影响公共决策与公共管理,表达民主要求,主张民主权利。也正是在这种参与中,中国民主政治的内涵不断丰富,价值和意义不断实现,魅力得到更充分展现。
从民主的形式看,选举、协商等民主形式较为普遍。比如,顺应公民对选举民主的要求,有关投票制度、选举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断扩大。从农村基层干部直选情况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农村居民的平均参选率在80%以上,有的地方高达90%以上,全国60多万个村委会基本上实现了直接选举。还比如,顺应公民对协商民主的要求,建立专家咨询和论证评估制度、社会听证和公示制度等,就一些重大决策广泛听取和吸纳专家和民众意见。
从民主涉及领域看,凡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决策、公共管理、公共事务,都在积极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和形式,支持和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比如全国人大坚持民主立法,这几年在制定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物权法等过程中,从座谈会到论证会,从常委会审议到大会审议,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开门立法”从尝试逐渐走向制度化。还比如,各级政府建立政务公开制度,相关旁听制度、信访制度、信息公开制度也在不断建立和完善等等。
从民主参与渠道看,除了传统的面对面、电话等交流沟通方式外,电视、网络、手机等载体被日益广泛应用。特别是网络,已经成为民众政治参与的一个重要渠道,成为党和政府听取民意的一个重要途径。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各级领导重视网络舆情,纷邀网民“灌水拍砖”……一系列事件反映出,网络民主正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鲜符号。
所以说,“中国式民主”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合乎中国国情,合乎时代进步潮流,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中国式民主”好在什么地方?
2009年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这个计划提出,国家将继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强化行政执法和司
表现在: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在某些方面还没有得到充分实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依然存在;官僚主义作风、腐败现象在一些部门和地方滋生和蔓延;对权力运行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全社会的民主观念和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尚需扩大。中国民主政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通过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各方面制度和体制机制。
为什么要破除对西方民主的迷信?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讲的是“橘”这种水果生在淮南地区就是“橘”,如果移植到淮北地区则变成了“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因为两地水土的差异。它告诉我们,适合于此时此地的事情,如果不顾客观条件差异拿到彼时彼地去推行,往往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网友提问
网友:有人提出,一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一方面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这两者是否矛盾?
答:这两者并不矛盾。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我们党来自人民,党和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给的。党的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就是要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自身的根本利益。同时,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正因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具有不可比拟的特点和优势。因此,我们说,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是完全一致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比如,有人认为西方民主就是好,主张把它搬到中国来。那么这到底能否行得通呢?先不谈西方民主是好是坏,如果不顾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硬要“移植”到中国来,会不会水土不服由“橘”变为“枳”,导致结果事与愿违呢?
何况,西方民主究竟好不好,不能由西方国家说了算,也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而应该好好考察考察、检验检验。
说起“民主”的概念,不是今天才有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最初的意思是“人民的统治”,其实这只是奴隶主和自由民的民主,奴隶是不包括在内的。近现代的西方民主,产生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王权的斗争中,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渐进、漫长、曲折的历程。我们不妨从西方选举制度来看,普选制是英国最先提出的,但直到1832年,20岁以上的英国居民中只有7%的人享有选举权。1867年选举改革降低了财产资格的限制,享有选举权人数的比例提高到16%。1884年再次降低财产资格,使得比例提高到28%。1918年规定30岁以上的妇女享有选举权,这一比例才提高到78%,直到1970年才实行18岁以上的男女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法国直到1974年,才规定18岁以上的男女平等地享有选举权。而在美国,达到这一标准是在1971年。由此可见,西方民主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才有今天的样子。
还要看到,西方民主在不同的国家,具体的模式也是不一样的。就政治体制形式来说,有的是总统制,有的是议会制,还有的是半议会半总统制。拿“三权分立”来说,在西方主要国家真正实行的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都未实行,立法权与行政权没有分立,个别的甚至司法权与立法权也没有分立。拿多党制来说,号称实行多党制,但有的是一党独大,有的是多党竞争倾轧。拿议会制度来说,各国议员的产生办法、议会的职权、议会的议事程序、议会内部的组织结构都各有特点,而且差异很大。因此,所谓西方民主,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不可否认,西方民主包含着一些反映历史进步的内容,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曾起到过积极作用。但从本质上说,它反映和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利益,本身存在种种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弊端。就选举来说,“一人一票”、“机会均等”等动人辞藻似乎是说每个人都可以竞选总统,但实际的参选者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根本不可能登上竞选的舞台。比如在美国,即使竞选一个州长,没有数千万的美元拉选票,也只能望“位”兴叹。美国政治学教授托马斯·戴伊和哈蒙·齐格勒在《民主的嘲讽》一书中,把美国富人民主的状况描述为“精英民主”,即“治理美
经济民主,主张提高社会福利,缓和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的社会民主党有的长期执政,有的与其他政党联合执政,在国家政治格局中有较大影响,在推动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重视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调节功能,主张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他们提出建设“福利国家”,实行高税收、高福利政策,试图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比如瑞典、丹麦、挪威等国建立了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模式。他们为中下阶层群体争取合法权益,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劳资关系,改善了劳动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扩大了民主权利,等等。但是,这些政策措施毕竟是限制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没有也不可能触动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不会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的权力结构和阶级差别,不会改变和消除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弊端。
比如,社会民主党没有试图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北欧一些国家私有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一般达90%以上,工业、农业、对外贸易和金融部门基本上是私人所有。因此,民主社会主义本质上只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改良,正如20世纪30年代一位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提出的,民主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病床边的医生”。
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吗? 有人说,民主社会主义从历史来看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主张把民主社会主义写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上。其实,只要我们认真考察民主社会主义自1 9世纪前期诞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就能看到,这样的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最初的民主社会主义是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巴黎公社以后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广泛传播,使得那些自称为社会民主党的人也接受了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在恩格斯的直接指导下,1889年国际社会主义代表创建的第二国际所属各国的社会民主党,在纲领上都已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为根据,都在党纲党章中阐明自己的社会主义性质,把通过阶级斗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这一时期社会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思想内容上有所交叉和重叠。
19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恩格斯逝世以后,第二国际所属各国党内的机会主义者加紧进行改良主义活动。随着伯恩施坦主义的出现,第二国际的右派和中派更是把社会民主主义解释为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在资本主义范围内通过和平与合法的议会道路来使资本主义进化为社会主义,并把社会民主党变成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搞社会改良的党。这就使社会民主主义同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十月革命的爆发以及1919年第三国际的成立,标志着社会民主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正式分道扬镳。虽然此时社会民主主义的理论和纲领仍保留着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和革命口号,但不过是用以遮掩的装饰品罢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社会民主党不再讳言自己是改良主义政党,声称不再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来装点门面了。1959年德国社会民主党通过《哥德斯堡纲领》,从理论上概括了社会民主党所遵循的各项原则,坚持资本主义框架内的社会改良,同共产主义划清界线,并且对马克思主义只字未提。此后一段时期,其他国家社会党以《哥德斯堡纲领》为样板,纷纷抛弃了马克思主义。苏东剧变后,社会民主党人将“民主社会主义”改回“社会民主主义”,离科学社会主义所说的社会主义越来越远。从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虽然它在历史上曾经与马克思主义有过某种联系,受到过一些影响,但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今日之民主社会主义绝不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它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存在诸多根本区别。
民主社会主义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张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在世界观上是多元论和实用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构成和来源是多样性的,把基督教学说、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康德的伦理学与启蒙思想、黑格尔哲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等都作为自己的思想来源,反对历史唯物主义,淡化马克思主义色彩,甚至把马克思主义从纲领中排除。
民主社会主义否定工人阶级领导,主张资本主义多党制。认为工人阶级已经不能发挥历史动力的主导作用,社会主义要由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来领导。赞同和支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资本主义多党竞
多数人民的福祉,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的任何政策都不能脱离这个国情。如果在中国搞这种政策,势必大大放慢经济发展速度,甚至会坐失发展良机,扰乱发展战略,导致社会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甚至导致政治的动荡和国家的瓦解。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民主社会主义这位“资本主义病床边的医生”,在中国是没有“用武之地”的。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而绝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
深度阅读:
1、中共中央宣传部:《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学习出版社2009年5月版。
2、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资料编辑中心:《社会党国际和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相关链接:
1、《如何看民主社会主义》,《人民日报》2007年5月10日。
2、徐理:《正确认识民主社会主义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光明日报》2007年4月24日。
3、徐崇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求是》2007年第13期。
要与其“接轨”。那么,对此到底应怎么看呢?
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是“普世价值”吗? 民主、自由、人权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但是,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念都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又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被赋予了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阶级、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对民主、自由、人权的理解和要求是不同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民主、自由、人权的实现形式和途径也各不相同。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把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念标榜为“普世价值”,从理论上讲是站不住脚的。
不可否认,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等政治思想,以此为思想武器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并取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且这些思想的影响至今仍在。
但在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民主、自由、人权,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实现形式上,都是发展的、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人权,1789年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其中的“人”和“公民”,指的是男人和男性公民,更确切地说是男性白种人,不包括妇女、有色人种。在这个宣言通过两年之后,一个名叫德古兹的法国妇女,因为起草了《女人和女性公民权利宣言》而被送上断头台,妇女投票权直到一个半世纪后才在法国实现。再比如说民主,美国建国之初,从华盛顿到亚当斯到杰斐逊,都绝口不提民主,麦迪逊更认为:“政府若采用民主形式,与生俱来的就是麻烦和不方便。”可见,民主、自由、人权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与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发展状况紧密联系着的。
西方国家民主、自由、人权的一步步发展,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通过艰苦斗争甚至是以血的代价换来的。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就是美国黑人为反对种族隔离与歧视,争取平等权利发出的呐喊。五一国际劳动节,就是为纪念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进行的大罢工而设立的。像这样的抗争,在西方国家的历史上数不胜数。可见,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绝不像资产阶级所宣扬的那样象田园诗歌般的美好,它不是资产阶级恩赐的,3
民主、自由、人权是“普世价值”的真实意图昭然若揭。正如有学者所说,西方国家把他们的民主、自由、人权标榜为“普世价值”,把它们置于高于一切的地位,剥夺其他国家创建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权利,企图把世界上一切国家、民族的发展道路和模式,牢牢地套在西方资本主义这个“魔圈”之中。
那么,为什么现在这股风吹到中国来了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让西方一些国家感到不安。他们从自身利益和意识形态出发,对中国的发展总是充满疑虑,不想让他们在全球的霸权地位受到威胁,所以千方百计地遏制中国。这些年来,从“中国崩溃论”到“中国威胁论”,再到“中国责任论”,花样百出。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是“普世价值”,也只不过是他们使用的一个新的道具,他们并不是真正关心中国人民的福祉,而是要否定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和历史选择,妄图使中国改弦易辙、改旗易帜,用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取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近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中国模式”一度成为不少学者和媒体讨论的热点。不管这些讨论内容和观点正确与否,但它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成就和发展模式的兴趣和肯定。这也从一个侧面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改革开放30多年来走过的道路,从而进一步坚定我们坚持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信心。
回望近代史,中国人对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并不陌生。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种社会力量围绕救亡图存提出过各种主张,进行过激烈斗争。当时求进步的中国人也曾向西方寻求真理,尝试效仿西方的发展模式。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孙中山,都是如此,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也曾学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但这些总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清朝末年的维新变法试图搞君主立宪制,结果被扼杀在萌芽中,辛亥革命后视图照搬西方共和制,却导致军阀混战、四分五裂;蒋介石也搞过所谓“民主宪政”,但骨子里追
求的独裁统治。特别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美梦。历史一再证明,照搬西方 的发展模式是没有出路的。
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当代中国,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实现这些本质要求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根本制度保障。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各级领导层实行的集体领导制度、党和政府工作中韵群众路线和民主作风、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等,是国家生活中切实管用的民主机制、民主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事实表明,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基本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任何一个不带偏见的人都应看到,中国人民今天所享有的民主、自由、人权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当然,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条件的制约,中国在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方面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将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适应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发展的有益经验,但将始终立足我国国情,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绝不搞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制。
针对近来有人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是“普世价值”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事关国家根本制度的重大问题上,必须坚持原则,坚定立场,理直气壮。同时,又要积极加强引导,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认识只有坚持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而更加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相约北京”的启示(理论热点面对面
2009(11))
——为何越是思想多样化越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
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做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可见,社会思想的多样化是个客观事实。社会思想的相互激荡,不同观点的争鸣切磋,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激发创造活力。在碰撞中产生火花,在比较中学会鉴别,将大大拓宽人们的视野,推动文化、理论等各方面的创新,促进社会的进步。但在这种情况下,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一些错误的思想观点也在滋长。对此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加以引导。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华民族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伟大斗争,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舍己为人的教师谭千秋、政法干警的好榜样蒋敏、藏族抗震英雄龙德强……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但他们的事迹都让人热泪盈眶,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
一个人为人处世,总要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价值观好比是人生的指南针,不可或缺。同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也需要有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
在当代中国,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和体制。与此相适应,也必然要有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核心价值体系。可以说,能否构建起科学完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是否完善、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党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可以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
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探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面旗帜,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就是要昭示人们,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不论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能动摇的,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不能动摇的。
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层次性。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着多样性、多层次的思想道德而降低甚至否定先进性的要求,也不能不顾人们思想道德的客观差异,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那么,用什么来引领人们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和进步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兼顾了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
放眼世界,各国经济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竞争,不同文化既相互借鉴又相互激荡。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也冲击着人们的国家观念、民族认同感。国家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的竞争,又越来越表现为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的较量。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极力推销他们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特别是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有利于提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民族凝聚力、国家向心
《党建》2008年第4期。
2.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相关链接
1.秋石:《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求是》2009年第11期。
2.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光明日报》2008年5月13日。
剑的搏杀、血与火的印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国家较量中军事、经济等硬实力并非都能产生预期的效果,诸如文化、外交等其他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小视。特别是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世界政治两级格局的结束,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国家间相互依存关系进一步加强。国家竞争中仅凭经济、军事实力已经很难完全取得优势,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国民素质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有学者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把这些与经济、军事和科技等“硬实力”相对应的“柔性”力量,称为“软实力”。认为一个国家要真正成为一个大国,不仅需要有形的硬实力作基础,还要有无形的软实力的强大支撑,否则难以长久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软实力”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情感人,以文化人,让人“服”你,有时能比硬实力发挥更大作用,正所谓“纤笔一支胜似毛瑟三千”。
在软实力诸多因素中,文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它像流淌在人们生命肌体内的一条难断的血脉,能把人们的心联结在一起;它像一台播种机,能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中孕育创造的力量。在人类历史上,不少曾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落败的民族,靠着顽强的文化生命力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那些拥有璀璨文化并充分展示了文化力量的民族和国家,必将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留下绚丽的一笔。
特别是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愈加凸显。一方面,文化实力本身就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日益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正是科学把握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牢国家文化安全的坚固防线,有效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为什么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键是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初夏的深圳,绿树葱茏,生机盎然。2009年5月15日至18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这里举行。短短几天时间,文博会交易额高达877.62亿元,比上届增加l75.3亿元。其中出口交易额87.66亿元,占成交总金额的近10%。
在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大背景下,文博会可观的交易量和出口额,让人眼前一亮。文博会好像一个窗口,生动展现了近年来我国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的喜人局面:一批具有开拓国际文化市场能力的文化企业不断壮大,一批具有民族特色、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性的知名文化品牌不断涌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精品佳作迭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文化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开始占据国际文化市场“一席之地”;中国文化年、文化周、文化节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蓬勃开展,孔子学院迅速发展,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
同时也应看到,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还不强,与我国综合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都还不相适应。如何才能切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呢?
实践证明,提高文化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改革。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冲破妨碍文化发展思想观念,改变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革除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为文化的繁荣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提供强大动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从点到面逐步铺开,不断深化,取得明显成效。文化发展的宏观体制环境不断优化,文化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活力显著增强,文化创作和文化市场空前繁荣,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可以说,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大发展。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攻坚阶段,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迫切需要改革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在面上展开、向纵深推进,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
要重塑和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文化发展繁荣的关键在市场,市场活动的主体是企业,只有通过改
革使一大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活跃起来,文化繁荣发展才有坚实基础。要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之成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文化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
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坚持公共文化
服务的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基本性,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资源信息共享、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
要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文化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任务。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市场化运作,迅速壮大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鼓励非公有资本依法进入文化产业,推动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规范外资引进和文化产品进口,形成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要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管理,通过加强管理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文化市场管理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逐步把工作职责转到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继续
放”搞色情诱惑;有的网站借低俗内容传播极端自私自利的、没落颓废的腐朽价值观;一些影视网站、点对点网络和博客,下载、传播淫秽色情、血腥暴力、恶意谩骂、侮辱他人等内容;更有一些网上违法犯罪团伙利用视频聊天室组织网上淫秽色情服务。这些不堪入目的黄色低俗、血腥暴力的图片、文字和视听信息,严重污染网络环境,扰乱网上秩序。
网上低俗暴力和淫秽内容日益浸染我们的生活,不仅严重影响互联网健康发展,而且严重侵蚀人们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成为一种社会公害。2008年9月,一项“网络十大不文明行为”的评选活动受到网友们热烈响应,最后,聊天室谩骂、网络色情聊天、传播他人隐私和下载、炒作低俗内容等赫然在列。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是时下最为人诟病的网络恶疾,而且已经从虚拟世界走向现实社会,成为扰乱人们日常生活的一股力量。2008年,无论年初的“艳照门”事件,还是年底“死亡博客”引发的“网络暴力第一案”开庭审判,这些极端事件一次次地冲击人们的道德底线,侵犯人们的名誉权和隐私权。相关调查表明,八成以上网民对淫秽、色情、低俗信息的骚扰强烈不满,要求严惩违法违规网站。
网络低俗化和色情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更令人担忧。中国3亿多网民中,30岁以下的人超过60%。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阶段,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受到色情、暴力内容的吸引,一旦沉迷于其中便难以自拔,从而影响身心健康,严重的还会诱发犯罪。据媒体报道,成都市某位母亲反映,她十来岁的儿子学习成绩本来很好,就是因为痴迷网络,整天念叨上网,一回家就冲进自己的房间上网,甚至观看黄色电影,导致成绩一落干丈,她更担心儿子在现实中干出违法的事情。有资料显示,网络不良信息已经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诱因之一,80%的青少年犯罪和上网成瘾有关。
不能让低俗之风毁了互联网,更不能让低俗之风毁了孩子们17个部门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行动。许多网民表示,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应该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化网络环境和语言。
互联网是我家,家园建设靠大家。净化网络天空、建设网络文化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大力整治网络低俗之风,大兴网络文明之风,互联网就一定能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深度阅读:
刘云山:《坚持不懈把专项整治行动引向深入
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人民日报》2009年2月7日。
相关链接:
《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7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网站。
共同开发新疆、建设新疆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疆同中原地区的交往联系源远流长。和田的玉石早在商周时期就输往中原,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穆天子传》就有西周穆王西巡会见西王母的记载。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治理西域全境,西域各地的首领和主要官吏均接受西汉赐予的印绶,这标志着西汉开始在西域行使国家主权,新疆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西域都护府的设立,促进了西域的稳定发展,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此后数百年间,西域与中原的交往日趋频繁,西域特有的物产如苜蓿、葡萄、石榴等纷纷传入中原,中原的农耕技术、水里灌溉技术等也大规模地传到西域。
到了唐朝,中央政府对西域的治理在两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先后设置安西大都护府和北庭大都护府,分别管理天山北麓及新疆东部地区和天山南部及葱岭以西广大地区,还设置了龟兹、于阗、疏勒、碎叶(一度是焉耆)等四个军镇,以巩固边防。唐代的西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各民族间的交流融合程度大大加强。丝绸之路走向繁盛,商贾往来不绝如缕;西域音乐、绘画对中原音乐、画风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内地不少诗人从军到西域,气象雄浑的边塞诗构成唐诗中的一朵奇葩。
五代宋辽金时期,因中原地区诸朝争夺统治权而无暇顾及西域,西域出现了高昌、喀喇汗和于阗等几个地方政权并列的局面,但它们同中原诸王朝都保持着密切关系。元朝再次统一了西域地区,加强了对西域的有效治理。明朝则设立哈密卫,任用哈密当地的世族首领为各级官吏以实现对这一地区的管理。
1757年,清朝平定长期割据西北的准噶尔政权。两年后,清朝平定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大、小和卓叛乱,维护了新疆地区的统一。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统一行使对天山南北各地的军政管辖,同时依据“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原则,分别采取了郡县制、伯克制、札萨克制、八旗制等不同的治理方式,采取政教分离、支持多种宗教并存的政策等等。这些措施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使新疆社会有了一个较长时期的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社会经济得到了稳步的发展。
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有力保护。新中国成立前,新疆没有一个专业文艺团体,没有一座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如今,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0多个,艺术馆和文化馆100多座,公共图书馆近百座。大力实施“西新工程”,全区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已达93.5%。大力保护少数民族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曾经湮没于民间,几近失传的维吾尔族“音乐之母”十二木卡姆,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重新焕发出艺术的活力;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等一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项目被列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可以说,新疆60年来的发展在历史上是空前的。这是党中央亲切关怀、全国人民大力支援的结果,是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新疆的发展,每年给新疆巨大的财力支持,现在中央的财政补助超过新疆财政支出的2/3。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并源源不断地为新疆输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赴石河子大学支教、病倒在支教讲台上的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扎根新疆43年,在昆仑之巅、90万亩牧场默默行医的姜万富,就是广大援疆干部和支医、支教人员的杰出代表。各兄弟省市也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新疆无私援助,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省市对口支援新疆的各地州市,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历史启迪未来。新疆的发展成就深刻说明:只有在社会主义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各兄弟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新疆才有繁荣发展的今天,才会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为什么说维护和保持新疆社会大局稳定是当前新疆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2009年7月5日傍晚,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休闲的人群正在享受黄昏前和暖的阳光,谁也不会想到,一场劫难即将袭来。18时许,广场出现人群聚集,20时许,始自人民广场的聚集事件迅速演变成打砸抢烧事件,数千名暴徒分散在市区多处丧心病狂地焚烧过往车辆,袭击无辜群众,打砸公共设施,哄抢店铺商场。目前这一事件已造成197人死亡,1700多人受伤,260余辆机动车被焚、被砸,209家店铺、门面及2座楼房被焚烧,过火面积约
56850平方米,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当地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其行为之恶劣、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事实证明,“7·5”事件是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一起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目的就是要挑起事端,策动民族分裂,干扰我国发展。这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一场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异常激烈的斗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做出决策部署,为尽快平息事态、维护新疆稳定指明了方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军队和武警部队,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态度坚决,行动迅速,措施有力,果断地平息了这起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充分体现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得到了各族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目前,新疆社会大局总体稳定,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
维护和保持新疆社会大局稳定是当前新疆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稳定是福,**是祸。稳定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基础,是新疆繁荣发展的生命线,没有稳定就没有一切。只有稳定,才能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祖国统一的图谋;只有稳定,才能给民族分裂分子以最有力的还击;只有稳定,才能维护新疆经济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和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目前,各种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维护新疆大局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巩固和发展前一阶段工作成果,齐心协力打好维护新疆稳定这场硬仗。
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天山青松根连根,各族人民一家亲。”在“7·5”事件中,面对肆意的暴行,普通群众不分地域、不分民族,彼此关爱、互相援助,显示出了民族团结坚如磐石的强大力量。风雨过后,人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在我们伟大祖国大家庭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要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大力发扬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民族团结。
要坚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法律是维护社会稳
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状况长期存在。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人口超过2000万,在经济增长8%—10%的条件下,每年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约为800万到1000万个,这就意味着每年有1000多万的就业缺口。另外,农村仍然有1.25亿的剩余劳动力没有实现转移就业。随着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还会进一步“挤出”和替代劳动力需求。从这些因素来看,就业问题将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重大课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渐显现,且趋势越来越明显。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原本就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从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到国内一些企业,从金融业到与之相关的其他行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业务萎缩、用工需求减少的情况,这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直接影响。某招聘网站的一位负责人说,2009年世界500强等大型企业进校的招聘官讲会减少了50%左右,相应的招聘职位也减少了一半。很多企业在2009年都冻结了招聘计划,特别是金融、房地产和一些消费品行业,冻结招聘的职位要在30%以上。与之相对照的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在持续增加。2006年为413万人,2007年为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而2009年更是高达611万人。这一“减”一“增”,使2009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除了供求总量上的矛盾,还存在着结构性矛盾,也就是说人才需求和毕业生的就业意愿之间存在“错位”。一方面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很多地区、很多行业却没有大学毕业生去工作。有调查显示,85%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希望在城市和沿海地区工作,65%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希望到国家机关、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只有22.6%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农村就业。这就造成了“英雄无用武之地”与“用武之地”找不到“英雄”并存的现象。这种供需的“错位”,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我国大学教育中存在的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也加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依然沿袭计划经济的思路,忽视市场导向,导致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对路。部分高校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盲目上马热门专业,使得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供给迅速增加而超过实际需求。还有一些高校盲目追求规模,而学校 的师资、设备等教育资源跟不上,影响了毕业生的质量,这些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可以看出,造成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我国基本国情有关,也与2009年特殊的国际经济形势有关;既有外部环境带来的冲击,也有教育自身发展和大学生择业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客观面对形势,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才能最大限度地缓解严峻的就业压力。
党和政府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做了哪些工作?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支高素质的生力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关乎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牵动着党和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心。为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高校,从有关部门到社会各界,都在齐心协力,想尽一切办法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2009年1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19日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出台了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等七个方面的重要措施。4月2日,国务院又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千方百计保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根据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有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把中央的各项措施一一细化,落到实处。主要包括: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高校毕业生,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对应征人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退役后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聘用期满,根据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就业后工龄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对登记失业并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申请担保贷款,等等。这些具体措施,覆盖面之广、含金量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
第二篇:2010公务员考试理论热点面对面
2010公务员考试理论热点面对面
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最新理论成果 重大战略思想——为什么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 8 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为什么说抗震救灾斗争彰显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11 坚持好字优先 促进科学发展——为什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5 物价上涨的脚步能否慢下来——为什么要防止明显通货膨胀 18 理性看待股市的波动——为什么要促进股市健康稳定发展 2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24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2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0 “大部制”吹出清新之风——为什么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为什么要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35 奥运之年话契机——为什么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和世界共同的盛会 37 软实力也是硬道理——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创新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40 道德模范评选的启示——为什么要在全体人民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4 西藏的明天更美好——为什么维护祖国统一是西藏稳定发展的政治前提 51 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什么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54 实施《劳动合同法》的思考——为什么要着力建设和谐劳动关系 56 从7.3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谈起——为什么要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60 中国的贡献 世界的机遇——为什么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 63 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为什么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65
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
——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大会最重要的历史贡献和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就是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党在新时期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党的十七大不仅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将其载入党章,而且第一次高度概括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根本要求,明确提出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向世人郑重宣示了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充分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愿望。
伟大旗帜在神州大地高高飘扬
放眼全球,风云变幻,时代潮流滚滚向前,中华大地风光无限美好。如果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然处于低潮,那么,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则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越来越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30年,弹指一挥间,中华民族却沧桑巨变,摆脱了贫困,告别了落后,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到底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的腾飞?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亿万人民凝聚在这一旗帜下,开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展开、来深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命题,强调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那时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词”。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系统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党的十六大科学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将这一重大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并把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统一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作出了更加完整、更加系统的概括,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是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近60年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基本经验而得出的根本结论,是进一步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保证。
通往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大国的发展,大都是通过对内剥削、对外掠夺乃至发动侵略战争来实现的。这显然不是我们要走的现代化道路。20世纪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同时出现了贫富悬殊、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大量问题,这种有增长、无发展、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成果的模式,我们显然也不会效仿。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必须从我们的基本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在中国,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由于我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这就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将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党和人民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积累了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但也走过一些弯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我国国情,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明确的界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界定,包括党的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我国发展的奋斗目标等内容。其中,基本路线是总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遵循;总体布局是基本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展开;发展目标是宏伟蓝图,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努力方向。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这是对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实践创新成果的科学总结,是中国特色的集中体现,是一条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成功的奥秘。我们党在新时期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其时代背景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其历史根据是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其现实依据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对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这条道路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伟大产物,是扎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愿望、适应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什么道路能够解决中国发展进步的问题。我们决不能走被实践证明是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能走那种改旗易帜、放弃共产党领导、放弃社会主义的邪路,只能坚决地走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工人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机制,等等。
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引领伟大的实践。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
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这里,不仅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命题,完整阐述了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而且准确揭示了这一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历史地位。这是对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最精辟概括,是党的十七大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它们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始终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而展开、而深化,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一理论体系用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已经成为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的参天大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不断发展进步,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注重结合中国实际,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反映了我国社会进步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有着鲜明的实践特色;深深地扎根中国土壤,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要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一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凝聚党心民心、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网友提问
网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与发展,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是对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又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也是对毛泽东同志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它们具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关键在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我们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推进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又要在伟大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做到“生活之树常青”,又做到“理论之果常新”,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不渝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一定能够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最新理论成果 重大战略思想
——为什么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党中央对开展这项活动高度重视,决定先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自上而下分批展开。当前,试点工作已经开始,正在扎实推进。开展这项活动,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将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理论,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类解放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过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这一系列理论成果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七大把它们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开创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和阶段性成果的内在统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重要论述,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明确而科学的评价,深刻地揭示出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重要观点,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提出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发生了一次重大的飞跃。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依法治国、科教兴国等重大战略,确立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得到进一步丰富发展。正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他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党的十七大报告既高度概括了科学发展观四个方面的内容,又深刻阐述了每一个方面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内涵,进一步揭示出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明确指出我们的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以及发展布局、发展战略、发展道路的认识,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表明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艰辛探索,凝聚了新中国近6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好实践。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一经提出,很快得到全党全社会广泛认同,日益显示出巨大指导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从沿海到内地,从塞外到江南,从城市到乡村,举国上下处处涌动着科学发展的春潮,展现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如此“神奇”,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在深刻发展变化着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顺应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在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的发展既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也承受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约束的巨大压力。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过去未曾凸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科学发展观正是为了解决新问题提出来的,它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和方面出现的发展不够平衡问题,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思路,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我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
障碍依然存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在当代中国,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党不断思考和研究这一事业所包含的各方面的目标、任务,逐步形成和完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党的十五大、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全面发展的目标和政策,深化了对总体布局的认识。党的十六大以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进一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因此,科学发展观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高度重视理论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基本经验。“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科学发展观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对于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来说,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内最关键的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谋划发展、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才能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从多方面作出不懈努力。一是要始终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刻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二是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三是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既要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又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四是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社会发展进步、更好地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人民网网友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留言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来自于实践的呼唤、现实的要求,同时也是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深化。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可挖掘的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远远没有穷尽。
★要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说一千道一万,必须建立起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坚持科学发展观,符民意、顺民心,必将引领中国这辆和谐号列车又好又快地昂首前行,造福华夏世世代代。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落实。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要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自觉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做到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要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要毫不含糊地去改,努力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成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008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我们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这是2008年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之际,胡锦涛同志发表新年贺词时说的话,充分表达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
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从那时以来,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历史性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面貌。今天,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伟大进程,展示巨大成就,总结成功经验,必将有助于我们更高地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中国,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1978年12月的一个冬夜,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21个农民在一起立下了一份生死文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这一“离经叛道”的行为如石破天惊,成为引发中国改革的先声。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飞跃。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主要借鉴苏联模式,建立起一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对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后来,这套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同时,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党内又出现了“左”的错误,直到被林彪、“四人帮”所利用,最终酿成“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
粉碎“四人帮”后,中国百业待举。但是,“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的局面。在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通过拨乱反正,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同时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并坚持毛泽东思想,才能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出“十年内乱”的困境;要解决我国旧体制的问题和弊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须下决心进行改革;要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也必须实行改革开放。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因此,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果敢地面对现实,总结经验,纠正错误,重新奋起,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支持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果断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拉开序幕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成为我们党历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而载入史册。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改革开放,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既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又涉及政治、文化、科教、社会等领域,是一场全面改革。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因此,这场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某些不合理的方面和环节进行革命性的变革,进一步从体制机制上焕发出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如果说,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历史新纪元,那么,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则开辟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改革开放30年,不过是人类历史的一瞬间。然而,中
华民族的进取却彪炳千古。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国内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由1978年的1%到2007年的5%以上,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多减少到1000多万。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表明:近25年来,全人类取得的扶贫事业成就中,67%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了,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了。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实践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自觉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可以说,改革开放每一步发展都呼唤着理论创新,党的理论每一次创新都推动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天地。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党在新时期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历史,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推动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形成发展的历史。
一位网民的激情留言
从神舟五号、六号载人飞船圆满升空,到嫦娥一号成功奔月;从西气东输全线贯通,到青藏铁路跃上世界屋脊;从抗击非典疫情,到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伟大祖国正日益强盛!作为一名中国人,我的自豪感日益强烈!
实践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些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内政治**、经济风险以及严重自然灾害等方面的严峻考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就是因为进行了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改革开放相伴相生、相融相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在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时刻,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作了大跨度的回顾总结,深刻阐述了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为我们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指明了方向。
新时期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巨大成就
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2亿元增长到246619亿元,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四位;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炭、化肥、水泥等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6.4亿美元提高到2173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外汇储备由1.67亿美元增加到15282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3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4140元。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但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也不断产生新问题新矛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仍然要依赖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党 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不能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而看不到前进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能因前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而动摇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而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冲破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科学发展的做法和条条框框,革除一切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弊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我们在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的同时,要着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改革的难度越来越大,改革的面越来越宽,牵扯的利益矛盾越来越复杂,群众要求共享改革成果的期望越来越强烈,对各项改革措施协调配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把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地统一起来,善于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格局进行思考和展开,作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改革决策,努力使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相互衔接,形成合力。
“十个结合”: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成就,令人鼓舞;展望改革开放未来前景,催人奋进。在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时候,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21世纪的。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只要我们更高地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就一定能够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必将成为光辉的现实。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
——为什么说抗震救灾斗争彰显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的这句名言,在2008年中华民族惊天地、泣鬼神的抗震救灾战斗中,再一次得到了深刻印证。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灾难,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紧急行动、全力以赴,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不屈不挠、奋起自救,全社会奉献爱心、倾力支援,形成了抗击地震灾害的强大力量,迅速打响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战斗。巨大的自然灾难在
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悲伤的同时,也使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剧创中迸发、在苦难中升华,铸造了一座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历史丰碑。
抗震救灾展现中国共产党光辉形象和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是胡锦涛总书记站在汶川地震废墟上发出的铿锵有力、饱含深情的宣示,给奋力抗震救灾中的全国人民以极大鼓舞,也是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真实写照。大灾之后,发生在神州大地上的一切无不证明,越是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越突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越突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英雄气概越突出。在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举国上下齐心协力,生死营救气吞山河,各界援助感天动地,无私奉献爱心潮涌,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共克时艰的壮丽凯歌。
人民安危牵动着中南海。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政治局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共同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国务院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党和国家领导人不顾余震危险,亲临一线指挥,与人民群众和衷共济、共渡难关。在抗震救灾的危急时刻,胡锦涛总书记的身影出现在四川、陕西、甘肃地震灾区最前线,察看灾情,慰问群众,指导工作;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当天赶赴灾区之后,于5月22日和6月5日再赴灾区;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也都出现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按照中央的部署,中央各部门和各地政府紧急行动起来,把抗震救灾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全面展开抗震救灾工作。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迅速组成紧急救援队,空降兵从天而下,更多的部队连续几十个小时急行军,披荆斩棘,以最快速度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创下了短期内运兵逾10万的纪录。人民子弟兵不畏艰险,不怕疲劳,在灾情复杂的废墟前,与时间和死神赛跑,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首首悲壮感人的生命之歌,充分发挥了突击队和生力军的作用。在条件最艰苦、环境最险恶、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人民子弟兵无不冲锋在前、吃苦在先,用坚韧、用毅力、用忠诚诠释着“最可爱的人”的时代内涵,再一次成为感动中国的英雄群体。
惨烈的地震展现给世人的不只是悲痛哀伤,更有时时闪现、处处涌动的英雄壮举和奉献精神。人们不会忘记,父母张开双臂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老师俯首弯身为学生撑起生命的港湾,这些大爱无垠、舍己献身的事迹令人热泪盈眶。人们更不会忘记,当地震袭来时,灾区的各级党委、政府坚强有力,党员干部奋不顾身,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去。四川省组建各类党员抢险队、党员突击队1.82万多个,参与党员达118.3万余人。许多党员干部刚刚从废墟中爬出来,顾不上寻找自己的亲人,就去抢救身边的人;有的同志虽然失去爱人、父母、孩子,但很快擦干眼泪投入救灾工作,这一切充分见证了他们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火速行动起来,在危急之际,纷纷奉献爱心,伸出援助之手,形成了抗震救灾的强大合力。各地各部门一支支救援队伍、一批批救灾物资以最快速度源源不断地抵达灾区,一批批社会志愿者们也奔赴抗震救灾最前线。白衣天使们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悉心的照料,托起了灾区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希望。社会各界和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都奉献爱心、倾力支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排起长队无偿献血,慷慨解囊捐钱捐物,心手相牵,同舟共济。
生命高于一切!这是抗震救灾中最让人感动的地方。“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我们就要作出百倍努力”,党和政府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坚定信念,支撑着神凝情牵的举国大救援。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尽全力医治受伤群众,在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为自然灾害中的遇难者设立全国哀悼日,降半旗向遇难同胞志哀„„这一切,都真切体现了对人民生命的尊重,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关爱生命、心忧百姓的博大情怀。在那三天全国哀悼日里,山川同悲、万民齐哀的国殇气氛,是如此庄严、凝重、悲壮,感染着每个中国人;亿万人民在同一时刻的肃立默哀,更是让我们彼此听到了心音:送别逝者,擦干眼泪,挺直脊梁,奋力前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抗震救灾斗争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这场斗争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强领导核心。面对特大地震灾害,我们党坚强领导、果断决策,最广泛地凝聚起人民群众的共识,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伟大力量,从容应对最严峻的挑战,显示出有效驾驭复杂局面的卓越能力,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这场斗争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制度保证。面对特大地震灾害,我们能够迅速举全国之力投入抗震救灾,形成一切为了灾区、一切支援灾区的生动局面,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这场斗争充分表明人民军队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忠实捍卫者,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战斗先锋。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在人民生命安危的关键时刻,强大的人民军队挺身而出,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顽强的战斗作风,坚决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这场斗争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条件。抗震救灾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全面检验。没有改革开放30年一心一意谋发展铸就的强大实力,就难以提供抗震救灾的技术保障和物质支持;没有改革开放30年全面推进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就难以形成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管理能力。抗震救灾的每一个进展,都同强大的国力支撑分不开。这场斗争充分表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地震发生后,地动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在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到处洋溢着爱的暖流,凝聚着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这是举世罕见的一个民族以整体的力量与巨大的自然灾害相抗争的壮举,充分展现了13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所表现的强烈爱国之心、浓浓同胞之情、团结奋进之力,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谱写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崭新篇章
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在该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发展,为该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品格风范和文化传统的总和。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能够使人心凝聚、精神振奋,使一个民族成为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尤其在当今世界,民族精神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维护一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延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何以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呢?其奥秘就是有博大精深、底蕴无穷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力支撑。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创造辉煌历史的进程中,依托历史悠久、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统,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华民族精神既是源远流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内涵,使民族精神不断吸纳时代精神,使时代精神不断融入民族精神,实现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所在。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既珍惜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发扬中华
民族的优良传统,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培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抗雪灾精神等等。它们都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对于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中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构成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大精神动力。
压力与磨难催生伟大的精神,考验和挑战锤炼民族的品格。我国广大干部群众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又一次升华了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新的宝贵财富。在特大地震灾害面前,中华儿女同舟共济、生死与共,凝聚成一个休戚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表现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的民族团结意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守望相助的民族奉献精神,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珍爱生命的民族价值取向,临危不惧、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民族英雄气概,忠于职守、顾全大局、公而忘私的民族高尚情操,在挫折中拼搏、在逆境中奋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自强品格,形成了凝聚人心、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成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又一次生动实践。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再一次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看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巨大进步,看到了我们党和政府民主、开放、文明、进步和负责任的良好形象,看到了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崭新面貌。
让中华民族精神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共同愿望和庄严使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着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当前抗震救灾斗争有力证明,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激励人们战胜困难、发愤进取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的精神旗帜。我们要以宣传抗震救灾精神为契机,广泛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各类主题宣传教育、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宣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宣传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宣传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奋斗历程,宣传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历史性贡献,更好地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伟大的民族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责任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注重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英雄模范人物的带动、示范作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在新的实践中要善于发现和推广先进典型,大力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使人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世纪新阶段的生动体现,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丰富了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我们要及时总结和宣传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宣传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进一步使抗震救灾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把抗震救灾焕发出的民族精神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
抗震救灾精神,是我们在抗震救灾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也是我们重建美好家园的力量源泉。当前,抗震救灾形势依然严峻,仍处在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同时,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面临许多新挑战,北京奥运会也日渐临近。面对十分繁重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震救灾工作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大力宣传灾区党委政
府全力以赴解决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实际行动,大力宣传灾区人民自救自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奋斗精神,大力宣传全国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的社会主义协作精神,进一步发扬抗震救灾精神。要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在继续做好被困群众搜救工作的同时,把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灾后重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密切的配合,全力以赴支援灾区,扎扎实实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切实把本地区本部门的事情办好,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北京奥运会顺利举办。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有灾区人民的顽强拼搏,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打赢抗震救灾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两场硬仗。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对于历经磨难而不衰的中华民族而言,汶川大地震是一个悲壮的过去,更是一个伟大的开始。经过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洗礼,人们进一步体会到了精神力量的巨大威力,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极端重要性。让我们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契机,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全民族的精神世界,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我们伟大的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坚持好字优先 促进科学发展
——为什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内蒙古西南部的鄂尔多斯,曾经是“老、少、边、贫”的典型地区,风大沙多,干旱少雨,沟壑纵横,现如今却是一个工业大市、绿色大市、畜牧业大市和文化大市。2007年该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万美元,城镇化率达到61%以上,植被覆盖率达到75%以上,在中国社科院2008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增长竞争力排名第一、效益竞争力名列第三。鄂尔多斯已成为塞北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鄂尔多斯发生巨变的奥秘,就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好字优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改善和生态良好的多赢局面。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好字优先
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强调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坚持好字优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快字当头到好字优先,深化了对于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重大创新与转变。
“坚持好字优先”提出的过程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2007年6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的高度,全面阐述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
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好字优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好字优先,有着很强的现实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均增长9.7%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
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资源环境生态代价过大,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切实解决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好字优先,推动科学发展。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好”与“快”的关系,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相协调。衡量经济发展的状况,一个指标是速度即增长率,另一个指标是质量和效益。速度是显性的,质量和效益则是内在的。把“好”放在“快”前,就是要在“好”中求“快”,把质量和效益放在第一位,显著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又要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积极扩大经济的数量和规模。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把加强农业基础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随着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粮食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但我国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基础设施脆弱、科技水平低、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继续存在,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已从2003年的3.23∶1,扩大到2007年的3.32∶1。这是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好字优先,就是要坚持城乡统筹,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改变农业、农村、农民面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新世纪以来五个中央一号文件促进农业发展
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先后发布五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也给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长期稳定带来强劲的动力。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据统计,从2000年到2007年,东部地区江苏省的生产总值从8554亿元增加到25560亿元,西部地区青海省从264亿元增加到760亿元。虽然东部、西部的发展都很快,但差距明显。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加快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在努力提高不同区域经济总量的同时,不断提高不同区域的人民生活水平。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当前,我国消耗高、污染多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依然过高,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居世界前列。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26万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左右。但同期我国消费石油、原煤、粗钢、水泥和氧化铝分别约为世界消费总量的7.8%、39.6%、31.8%、47.7%和24.4%。我国经济增长付出的能源、资源代价过大,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要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坚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高度重视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发展。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得到高度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要得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要得到切实保障。当前,要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提供更多的物质文化产品和公共服务,真正做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经验,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中,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强调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向结构优化、规模经济、科技进步、科学管理要效益。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明显进步,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并且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分析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涵盖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同时还对经济发展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经济发展理念的新变化、经济发展道路的新拓展以及对于国际环境认识的新提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衡量经济发展得好不好,要看是否具有高的质量和好的效益。一是看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还是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如果主要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增长、低质量的增长,不是好的经济发展。二是看经济增长是否建立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基础上。如果伴随着经济增长不能同时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增长只能是在低层次、低水平上重复,经济效益难以有实质性的提高,这样的经济发展不是好的发展。三是看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资和出口拉动,还是由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难以扩大人民的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利于改善民生,这样的经济发展也不是好的发展。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前者是后者的目的,后者是前者的基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发展,其中就包含着必须要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呈现的规律,就是社会总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随经济增长而不断优化和升级,这些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过程,也就是不断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离开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没有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发展既好不起来,也快不起来。因此,我们要努力适应国际环境的新变化,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突破,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07年,东部地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增长17.09%,增幅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而投资、出口增幅均有下降。消费驱动快速发力,经济发展“三驾马车”协同带动,自主创新支撑作用凸显,东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呈现出新气象。东部地区新变化印证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国内需求的贡献率曾高达91%以上。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增长并不慢,但投资和出口增长更快,出现了投资比重过高、贸易顺差过大、消费比重偏低的格局。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失衡,使得居民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内需不足,又加剧了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性。而外贸顺差过大,引发诸多贸易摩擦,造成
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反过来又助长了投资的高增长。要保持持久稳定的增长,必须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需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把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要拉动力的条件已经具备。扩大消费需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当前,要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从而切实扩大消费、改善民生。
二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巩固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近些年来,我国第一、二、三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从最近几年我国各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情况看,第一产业随着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处于较低水平;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是影响国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上升趋势。
当前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把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着力点放在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上,通过持续实现第三产业的高增长和提高其贡献率,相对降低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这既是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基本思路,也是从实际出发的现实选择。
三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经济增长要素结构的不同,实质上反映了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低成本优势,迅速扩大生产能力,许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比如,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品牌,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实现我国经济向更高水平跃升,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必须更加注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努力塑造新的国家竞争优势。我们要加快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社会氛围,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充分运用后发优势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而持久的技术支撑,加快从产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将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赢得先机。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和快的关系,坚持好字优先,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就能够不断开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物价上涨的脚步能否慢下来
——为什么要防止明显通货膨胀
当前,物价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2007年5月以来,我国物价总水平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CPI同比呈逐月上升的态势,特别是从2007年8月份起,CPI涨幅连续5个月达到6%以上,2008年以来涨幅又有所升高。一季度CPI同比上涨8%,比上年同期升高5.3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升高3.2个百分点。在物价的持续上涨过程中,人们感到东西贵了,钞票缩水了,资产贬值了。物价问题牵动千家万户。近一年来的物价上涨给老百姓特别是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带来不小的压力。人们希望政府能采取有力措施,把物价稳定下来,别再让CPI往上“蹿”了。如何看待这一轮的物价上涨,怎样才能缓解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呢?
物价上涨有缘由
“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一瓶酸奶涨了5毛钱,一斤肉涨了4块钱。”北京市一位退休教师感觉到“菜篮子”的负担越来越重。人们普遍感到,农副产品涨价推动的食品价格涨
幅明显,成为物价上涨的主导因素。在2007年CPI上涨的4.8%中,食品价格上涨占了4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占了0.6个百分点,其他如服装、日用工业品等六类商品价格上涨只占0.2个百分点。2008年一季度,食品价格上涨21.0%,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8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6.6%,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个百分点;其余各类商品价格则分别略有涨跌。可以说,2007年以来的这一轮价格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仍然是结构性上涨而不是全局性上涨。
食品价格上涨有其必然性。国内农产品价格多年在低位运行,价格上涨带有恢复性。粮食和农产品价格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达到峰值以后,一直持续走低。拿粮食来说,三种主要粮食:小麦、稻谷、玉米,平均收购价格1997年是每公斤1.5元,现在是每公斤1.58元,10年涨了8分钱,涨了5.3%。猪肉价格也是这样,1997年时,精瘦肉每公斤已经接近20元钱,后来一度降到12元钱,2007年五六月份才开始恢复到20元钱,现在又逐步涨到28元左右。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是相对于非农产品的比价关系调整的。虽然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近些年来一直处在较低水平,但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却有较大幅度上升,近5年来尿素、柴油、农膜价格分别上涨26.6%、64.4%和60%。同时,农民外出务工增多,非农收入大幅度增长,种植业和养殖业比较效益下降。因此,粮食、食品和猪肉价格适度提高,也可看做是市场对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的补偿,是农产品相对于非农产品的价格上调,有利于形成合理的比价关系,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和养猪的积极性,保障粮食和农产品供需平衡。
食品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果任由物价上涨,就有可能引起全面的、持续的、轮番的价格上涨,进而引发明显的通货膨胀,这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但从总水平上看,目前我国尚不足以构成明显的通货膨胀。当前我国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虽然投资增幅依然在高位,消费出现明显回升,出口持续较快增长,国内需求比较旺盛,但总供给扩张仍然强劲,总需求对价格总水平的推动作用比较有限。从供给能力扩张来看,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产业技术升级换代加快,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不断加强。这些因素都保障了我国供给能力的持续较快增长。目前,我国商品市场70%以上的工业品和80%以上的消费品供过于求,其他商品供求基本平衡,仅有极个别商品供给相对不足。猪肉、食用植物油、粮食和食品的价格涨幅虽然较高,但只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增加市场供给,消除价格上涨的短期性因素,价格涨幅就会在一段时间后稳定下来并有所回落。
价格上涨压力大
“今年CPI的控制目标又是4.8%,刚好与去年CPI的实际涨幅持平。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很熟悉,但很可能预示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博弈。”这是首都某报对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CPI控制目标而抒发的一段议论。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是2008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由于推动价格上涨的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还将存在,2008年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很大。
那么,物价上涨的压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粮食和部分农产品供求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存在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到2007年,我国粮食连续四年实现增产,粮食库存充裕,有利于粮食市场的稳定。但是,由于国内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以及11月份成品油价格上调的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2008年年初严重的雨雪冰冻天气,使1.78亿亩农作物受灾,还有大量的牲畜家禽和鱼类被冻死,损失之重为历史罕见,这将对2008年农产品的供给产生影响。此外,保障农民增收、鼓励农民增产,也要保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价格稳中有升的势头。这些都是使得2008年的粮食和部分农产品价格仍将在高位运行的重要因素。
流动性过剩问题短期内还难以消除。流动性过剩,就是流通领域的货币过多,货币过多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多年来,我国由于投资增长过快,消费增长明显不足,大量产品只有对
外出口,导致贸易顺差激增,且增幅过大;加上人民币币值低估,新的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转移,大量外资涌入,外汇储备急剧增长,导致由于外汇占款而投放的基础货币迅速扩张。从发展趋势看,这些因素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流动性过剩也难以得到根本性缓解。
成本上升的推动作用。农产品价格继续保持在高位上运行,将使生活消费品生产成本上升;生活费用提高、工资提高、福利增加以及社会保障的完善等,都将推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随着市场化的推进、经济的发展,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价格以及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格都将趋于上升;实行节能减排,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也会增加生产成本。这些因素都在表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高成本的时期,成本上升将成为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力量。
来自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压力也在增大。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原油、铁矿石和粮食等的消费大国,这些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上涨成为我国物价上涨的重要外部原因。国际能源资源价格近年来持续大幅走高。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猛涨近60%,为过去10年中涨幅最大。铁矿石等资源类商品的价格变化同样引人注目。自2004年我国正式参加铁矿石价格谈判以来,国际铁矿石价格已连续4年上涨,2008其基准价再次上涨65%。石油、铁矿石等能源资源价格的成倍上涨,将给相关行业生产成本带来巨大压力。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不断上涨。2008年4月上旬,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泰国B级大米报价达到每吨780—800美元,随后更是突破1000美元大关,创20多年来新高。一些粮食主产国因干旱连续两年减产,全球谷物库存将下降至35年来的最低水平;受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对于可用来制造生物燃料的玉米和大豆的需求增长很快;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升级,对粮食的需求增加„„这些都导致了粮食等农产品的供给紧张和价格上涨。虽然目前我国粮食的对外依存度很低,粮食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但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升,也会影响国内粮食价格上涨。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2007年价格上涨对2008年价格的翘尾影响较大,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这些因素造成的压力在短期内还难以减轻,控制物价上涨的难度加大,由结构性物价上涨演变成明显通货膨胀的风险相当大。对此必须高度重视,绝不能掉以轻心。
通货膨胀要严防
2006年以来,针对经济增长中出现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党中央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措施,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2007年以来,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上涨,党中央审时度势,将实行多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相继出台。2007年年末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之一。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如此重视通货膨胀问题呢?为什么要把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呢?
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的价格能够有效地对资源进行配置,但当市场物价发生持续大幅上涨时,就会向人们提供一种错误的信号,引导投资需求猛涨,资源供应紧张,反过来推动整个市场物价更加猛烈地上涨,如此恶性循环,最终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后果。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就是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如果任由通货膨胀的趋势恶性发展,将会导致社会经济环境剧烈动荡。特别是市场价格的信号紊乱和供求关系失衡,会导致流通领域混乱,部分企业囤积商品,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引起人们对物价上涨的恐慌,容易引发抢购等非理性行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改善民生。物价与民生息息相关。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贬值,工资缩水,实际收入水平下降。尤其是我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中,食品占有的比重比较大,食
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工薪阶层、离退休人员和低收入人群将难以承受。越是困难群体,越是贫困地区,受到的影响就越大。如果物价连续大幅上涨,就会导致部分低收入者返贫,困难群众增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就是要确保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
防止明显通货膨胀的发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出的新要求。只要把党中央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就能实现既定目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多管齐下稳物价
物价问题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物价问题,把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针对导致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已经采取和正在采取一系列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措施。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提出了九项措施,概括起来可以叫做:一个根本途径、三个关键环节。
一个根本途径就是:一手抓增加有效供给,采取综合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农产品、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一手抓抑制不合理的需求,主要是投资过快增长、货币投放过多,继续实行从紧货币政策以及抑制一些不合理的“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性”产品出口,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三个关键环节就是:一头要抓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市场供应。党中央、国务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猪、油料、奶业、禽类生产的政策,正在落实。“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要市场上不脱销、有东西,大局就能稳定。另一头要采取多种措施安排困难群众生活,缓解低收入群体和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压力。要抓好对低收入群体的适当补贴,使低收入群体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生活水平。这头稳定了,大局也能稳定。中间的流通环节,就是抓市场监管。要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散布涨价谣言、蛊惑人心等违法行为,保持市场的正常秩序。
控制物价、抑制通货膨胀的任务十分艰巨、复杂,各级党委、政府思想不能麻痹,工作不能放松。同时也要看到,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财力、物资都比较雄厚,我们具备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有利条件。只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措施有力,我们完全有信心能够控制住物价过快上涨的局面,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理性看待股市的波动
——为什么要促进股市健康稳定发展
最近两年,我国股市一扫前几年的低迷,出现连连上涨行情,股票指数不断创出新高,股市市值持续增大。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的低点998点,一路上涨至2007年10月的6124点,涨幅超过500%。然而,从2007年10月开始,A股连续下跌。到2008年6月中旬,股指跌幅超过50%。仅2008年第一季度,A股市值就缩水12万亿元,创下了15年来的新纪录。股市的剧烈波动,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很多困惑。那么,股市的这种波动是如何产生的?面对股市的剧烈波动,应当如何推动股市的健康稳定发展?
股票市场有起有落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的发展总是在周期性的波动中实现的。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股票市场也经常是风云变幻、起伏不定,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上下波动。
股票市场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与一般的商品市场不同,股票市场是一种虚拟经济。在股票市场上买卖的不是普通的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商品如食品、住房等,而是可以在未来获得收益的金融资产。股票价格不仅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状况,同时也受利率、汇率、通货膨胀、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市场买卖力量对比、重大自然灾害发生以及投资者心理预期的影响而发生波动。股票市场的这种波动与实体经济的波动相比,往往更为剧烈、更为频繁。当股价持续上涨时,越来越多的资金被吸引进来,这又会导致股价的进一步上涨,并使得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在牛市乐观气氛的感染下,人们总是能找到股市不断上涨的“理论根据”,把
所有的利好消息加以放大,直到某一天泡沫破裂,股价暴跌。当股价持续下跌时,则会出现相反的情况,价格进一步下跌,资金持续流出,悲观失望情绪蔓延。
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在股市的发展历史上不乏其例。比如,从1928年初到1929年8月,美国的道琼斯指数由200点附近飙升到400点左右,一年的时间里股指暴涨了一倍。然而不久就爆发了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股票价格也随之一泻千里,从1929年9月繁荣的顶峰到1932年夏天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指数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90%。1985—1990年日本股市持续大涨,日经225指数由1985年初的11000点涨到38000多点。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股市开始暴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点,1992年8月18日降至14309点,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股指比最高峰时下降了63%。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时间并不太长,但同样经历了股市剧烈波动的洗礼。1990年12月19日,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到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已跃升至1429点。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29点,之后迅速暴跌至400点,有些股民损失极其惨重。从2006年开始,我国股票市场启动了新一轮的牛市行情,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资本市场迅速发展。截至2007年年底,沪、深两个市场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总市值达32.7万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40%,位列全球资本市场第三,新兴市场第一。然而,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在股市自身运行的规律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下,我国股市自2007年10月中旬以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大批股票价格被腰斩,大量基金跌破了面值。在股市的剧烈波动中,许多股民和基民被套,饱受亏损之苦。人们再次深切感受到了投资股市所带来的风险。
中国股市长期向好
股市的波动是有规律的,最基本的规律就是股票价格要符合它的内在价值。一只股票如果价格涨得过高,就会超过其内在价值,需求就会减少,价格就会随之下降。反过来说,如果价格跌到一定程度,就会低于其内在价值,需求就会增加,价格就会随之上涨,直到价格和价值达到平衡。运用这个基本规律来看待当前我国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现象,就能够使我们多一分清醒、多一分理性。
2007年年底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出现的这轮深幅调整有其必然性。一是对前期股市上涨的累积风险的释放。2006年以来,随着股票价格的飞速上涨,A股市场的市盈率也急剧上升。至2007年6月底,沪、深两市加权市盈率达80多倍,大大高于通常认为的30—40倍之间的合理市盈率标准。这表明,A股市场的股票价格已经大大超出了其内在的价值。二是受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周边股市调整的影响。2007年第四季度之后,美国的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下跌的幅度都超过20%。美国经济增长的放慢加剧了人们对全球经济发展未来的担忧,降低了人们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投资的意愿受到了抑制。三是宏观调控的成效。近年来,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措施,如多次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等,使流动性过剩的矛盾逐步缓解,股市的供求关系开始趋于均衡。同时,2008年年初的雪灾、上市公司大量再融资、“大小非”集中解禁等事件性原因,也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心理,影响他们对股市发展的预期。正是上述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2007年年底以来股价的大幅回落。
同样,我们也要看到,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明显加强,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投资者结构逐步改善,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市场运行机制改革不断深化。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2006年以来中国股市的快速发展,有其深刻的原因。一是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近年
来我国经济出现持续高增长和低通胀的良好局面,上市公司的业绩大幅提升。2006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幅度高达46%。2007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水平也较高。截至2008年4月7日,已披露年报的880家上市公司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67321亿元,同比增长24.61%;实现净利润6548.75亿元,同比增长44.78%。上市公司业绩的提高,必然会带来股票价格的大幅上升。二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正在把世界上成熟市场的经验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起来,沿着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方向稳步推进。2005年5月开始实施的股权分置改革,使我国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进一步夯实。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大股东的利益与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很多大股东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改善了上市公司的质量。三是资本市场法律体系逐步完善。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修订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以及与“两法”配套的法律法规的完善,进一步理顺了资本市场的法律关系,健全了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对全面提升资本市场法治水平、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此以外,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推动作用也不可忽视。2001年以来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持续升值,尤其是2005年7月我国开始进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比价升值速度加快。国际资本通过各种渠道大量进入我国,加剧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过剩,推动了股市行情的不断上涨。
可以说,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和资本市场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的趋势没有改变,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企业效益不断提升的趋势没有改变,人民币升值和流动性过剩的趋势没有改变。因此,我国股票市场持续发展的趋势也不会有根本的改变,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信心。有跌有涨,潮落潮起,是股市发展中的必然规律。股票价格短期回落,不会改变我国股票市场长期向上和不断发展的大趋势。
积极推动股市良性运行
在市场经济中,股票价格的不断波动是一种必然现象。没有股票价格的波动,资本市场就不可能有效反映资本的供求状况,就不可能调节资本的有效配置。当然,说股票价格的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于股票价格发生背离市场规律的剧烈波动可以完全放任自流,听之任之。
股市的大幅波动会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和风险。股市的持续暴涨会吸引更多的人投身股市,使大多数股票背离自身价值,形成泡沫。泡沫的膨胀会造成一时的繁荣甚至狂热,但泡沫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破灭,使股市迅速下跌。股市的持续暴跌会造成投资者财富大幅缩水,资产大幅贬值,从而导致人们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那些将大量积蓄投入股市的普通群众,财产可能会在股市暴跌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情况持续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股市交易额迅速下降,使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受到破坏,金融业也发生动荡,甚至银行破产、工厂关闭、企业大量裁员,经济增长陷入低迷状态。因此,政府对股市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就显得十分重要,维护包括股票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的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
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股票市场建立发育的时间还不长,许多方面不够成熟,亟待完善。构建透明高效、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行安全的股票市场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对股票市场发展和运行规律的认识,继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和市场监管,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股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推动股市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股票市场的起起落落与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密切相关的。在经济繁荣期,企业的盈利水平也会上升,导致股价的上涨。在经济萧条期,经济增长放慢,企业盈利下降,股票价格也随之会降低。因此,防止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首先要搞好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推动股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运行中具有发展优势的群体,是股市投资价值的源泉。事实证明,绩效越差的上市公司,其股价 的波动现象越明显;而越是优质的上市公司,其股价的走势越稳定越健康,越能够为投资者带来稳定可靠的收益。因此,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强化上市公司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夯实资本市场基础、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活力、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关键。
推进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建设,满足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是推动股市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要大力发展主板市场,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板建设,加快推动创业板建设,构建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建立适应不同层次市场的交易制度和转板机制,完善登记、托管和结算体系,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拓宽合法资金入市渠道。建立统一互联的证券市场,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完善法律和监管体系,建设公正、透明、高效的市场,对于推动股市健康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监管协调,才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如果股市投机过度,市场风险就会越积越大。近年来,国家对证券违法违规活动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有效遏制了非法证券活动的多发势头。2008年4月,国务院颁布《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和《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这是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证券交易的正常秩序,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风险是股票市场的基本特征,股票市场与风险共生共存。我国股票市场处于“新兴加转轨”的发展阶段,规范运作程度有待提高,市场不够成熟、不够健全,波动性相对更大。近两年尤其是2007年以来,投资者入市总量增加很快,在不长的时间内,投资者开户数从6000多万户增长到2008年年初的1.4亿多户,许多中小投资者缺乏市场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增强风险意识极为重要。投资者要谨慎入市,理性参与投资,入市后要保持良好心态,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切实规避风险,保护自身利益。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股市成绩斐然。可以预期,中国股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只要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一个公开、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就一定会促进股市平稳健康地发展,从而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这首人们熟悉的优美歌曲,唱出了人们对海南优美环境的赞叹。从2000年9月开始,海南省推动以“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截至2008年4月,共建成文明生态村7774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33.4%。当地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增加,文明程度提高,琼岛处处盛开生态文明之花。海南省抓住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发展的突出优势和长期依托,坚持生态立省,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了出来,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生态文明的迫切愿望,必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生态问题是人类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既影响着发展的全局,也决定着发展的可持续;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的命运,既影响着人类的现在,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建
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辉煌的中华文明与长江、黄河流域的生态状况息息相关,而印度河流域的宜居环境则塑造了古印度文明。人们也不会忘记,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等等所经历的由繁荣走向衰败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地区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使得文明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前车之鉴,要时刻牢记。当代世界的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无不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如今的伦敦环境优美,但它曾经被人们称为“雾都”。19世纪50年代,伦敦是一个被各种工厂包围的城市,烟尘笼罩在城市的上空,工业污染严重,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特征。长期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物质生产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消费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对地球资源的索取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和认识日益深刻。1972年,联合国发表《人类环境宣言》郑重宣示,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自然的义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先后问世,标志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成为世界共识。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代中国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在经过了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13亿中国人的生活正在逐步走向富裕,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生态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紧张,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水土流失土地的总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平均每年农田受旱面积近4亿亩,受涝耕地面积1.5亿亩,损失粮食100亿公斤左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承受着传统发展模式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在大多数经济指标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十五”计划规定的环境指标没有如期完成。要完成“十一五”期间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涉及资源环境的规划指标,任务十分艰巨。
历史与现实都警示我们,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给老百姓一个美好的生活家园,让天更蓝、水更清,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2007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同时,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禁令一出,牵动人心。曾几何时,塑料袋以其方便廉价的特点,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它也越来越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是继续依赖塑料袋的便利性而无视其危害,还是郑重地为环保作出新的抉择?“禁塑令”的实施充分展示了我国政府在保护环境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和决心,也有助于进一步在全社会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
确立建设生态文明新目标,是我们党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进程中取得的新认识、树立的新理念、形成的新任务。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内容,党的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理念的又
一次升华,标志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新贡献。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好“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问题。如果不改变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继续沿袭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难以实现。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资源供应不足、能源严重紧缺、环境压力加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制约因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要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
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把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内在地统一起来,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落脚点和最终结果。同时,生态文明的实质是科学发展。“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存在矛盾,又相互依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金山银山也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文明的生态,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持续;建设生态文明正是为了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快速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在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中持续地追求并享有幸福,才能够真正拥有沉甸甸的“金山银山”。
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
在五年累计降低供电煤耗22.4克/千瓦时,实现节约标准煤385万吨,节约用电24.3亿千瓦时,节约燃油38.5万吨,直接实现节能价值33.5亿元的同时,五年内规模翻了一番,装机容量达到6302万千瓦,效益翻两番,主营业务收入720亿元,实现利润42亿元。这是中国华电集团通过科学发展,在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中交出的一份骄人答卷。华电集团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节能减排、加快清洁发展的成绩说明,只有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才能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要使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在全体公民中强化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意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人文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树立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
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是核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基础,“好”的体现之一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要让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成为两根“高压线”,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行严格的制度是保障。完成硬指标要出硬招数,不动真格的换不来蓝天碧水。要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法纪律、执法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我行我素、无视法纪、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人要坚决惩处,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再出现。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社会共同的理念,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当建设生态文明成为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时,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人与自然共和谐的美景就一定能够实现。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近年来,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的美国高盛公司的长篇研究报告——《北京共识》,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报告认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进步,其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中国创造了一种适合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模式。中国以繁荣发展的崭新面貌,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成功,也向世界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正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当今世界,各国由于历史演进和具体国情不同,政治发展道路和民主制度模式总是多种多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由中国的历史发展和具体国情决定的,是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在长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作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然而,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深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救亡图存,许多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奋力抗争,各阶级、各阶层、各种社会势力围绕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提出了种种主张,展开了激烈斗争。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但是,辛亥革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地,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最终在各种反动势力的扼杀下夭折。自那以后,旧中国的政治制度,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没有能根本改变其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利益的本质,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地位。
中国人民从长期的艰难探索和不懈奋争中逐步认识到,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一条走不通的路。要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必须彻底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全新的人民民主制度,真正由人民当家作主。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现了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发展,人民民主的内容不断扩大,人民的
各项权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政治保障。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作出了“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的重大决定;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张;党的十七大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第一次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回顾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努力实现人民民主一直是我们党孜孜不倦的执著追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具有鲜明特点与巨大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是通过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它的基本框架主要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所构成。这些民主制度,不仅是人民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点与优势所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最好的组织形式。人民通过普遍的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机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国家机构的这种合理分工,既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又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参政的民主党派之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团结合作关系。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功能和优点是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使不同阶级阶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群体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整合,使社会整体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重要政治制度。这项制度保证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利,使各民族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了坚实的基础,进而形成了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指城乡居民群众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制度。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不仅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而且有利于人民群众受到民主实践的锻炼,不断提高民主意识、民主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判断一国的民主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要看它是否立足于本国国情,是否有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适应了中国历史与国情对政治制度提出的总体要求,保持了国家长期稳定发展,提高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出明显的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有效整合人民群众中各个阶层和群体的不同利益。我国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着广泛的人民性,不仅有工人、农民和干部的代表,也有各民主党派和各社会新阶层的代表。代表和委员们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参政议政,共商国是,从而能
够最广泛地吸纳民意,使党能够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和要求把握大局,根据全民族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制定出符合科学规律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实现全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协调发展。以人民民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既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社会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对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越来越多,对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使党和政府正确集中各方意见,协调不同利益,集体行使权力,科学作出决策,保证人民利益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发展,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国家政权具有高度稳定性,国家政策具有明显连续性,这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能够集中全党全社会的资源、力量和智慧用于建设和发展,保持社会长期稳定,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长期实施。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广阔前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和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我们已经成功地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奋力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更为广阔的前景。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在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对于完善整个政治体制具有全局性的意义。要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建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基础上,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同党的执政方式的完善同步推进,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要善于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主要依靠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使国家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列为今后一个时期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人民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当家作主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要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要求,通过体制创新,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断扩大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不断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
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要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不断完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要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确保法律正确实施。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综合运用各种监督形式,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决不能动摇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组织社会生活的根本方式,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坚持和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但决不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要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要环节,努力使我国政治建设适应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反映时代要求,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新进展,创造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
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新途径新形式,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协调发展,从制度上保障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政治参与要求。
“江水滔滔,奔流不息,百折不回,终归大海。”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遵从人民意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人类社会的民主政治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广西宜州,一个在中国版图上并不引人注目的边远古城,却有两件事足以使当地人备感自豪。其一,宜州是传说中“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其二,这里曾开创了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先河。1980年2月5日,宜州屏南乡合寨村里一棵五人合抱的大樟树下,85户村民代表分别在一张两指宽的纸条上,以无记名方式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选举产生了新的管理组织——村民委员会。当时的村民们并没有意识到,正是他们布满老茧的手,拉开了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历史序幕!两年之后,农村村民委员会与城市居民委员会一道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正式载入我国宪法。如今,合寨村那块写有“村民委员会”字样的木牌,已经成为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见证。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基层群众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直接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实现途径。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升为我国政治制度的一项基本内容,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必将对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典型特征是直接民主和自我管理。人民群众直接选举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决定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直接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这样一种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民主制度,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且有利于人们根据本地实际进行政治建设,用民主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融洽人际关系,建设幸福家园,创造美好生活。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最早发源于城市。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天津、武汉等一些城市出现了由群众自己组织起来的防护队、居委会和居民组等群众性自治组织。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成员固定从属于某一个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逐步被打破,原来由“单位”承担的教育、医疗、卫生和住房保障等职能逐步转移到社会,这些都迫切要求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进行相应变革,以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正是在这样一种改革的大背景下,城市居民自治组织应运而生,逐步发展成为城市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在我国广大农村,村民自治更是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直接产物,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伟大创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蓬勃推进,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政社合一、集中经营”的人民公社制,并在全国迅速推开。这一伟大变革,一方面使农民群众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要求,以改变一些地方出现的基层管理缺位和村庄无序状况。此后,村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在加强农村管理、推动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适应了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通过基层群众自治,人民群众自主管理自己的事务,这是我国基层社会组织与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和创新。
20多年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发展,切实保障了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有力地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在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明确强调,要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厦的重要支柱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当家作主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方面,由人民选出代表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另一方面,实行基层群众自治,由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支撑起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宏伟大厦。可以说,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这一大厦的重要支柱。基层群众自治不仅是人民群众直接管理自己事务的有效方式,而且也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伟大征程中,发展基层民主,完善群众自治,是关乎全局的基础性工程。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这一民主政治制度,通过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以居民自治为核心的城市基层民主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核心的企事业单位的基层民主等形式,将人民民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把代表制民主与直接民主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两种民主形式各自的功能和整体合力,从而形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这是我国人民民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路径。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这就要求从整个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全局来确定基层群众自治的地位和功能,将基层群众自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着力点,探索规律,积累经验,逐步扩展民主规模,提升民主质量,循序渐进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实效性。在城乡基层实行群众自治,让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充分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有利于增强广大群众对民主政治的认同,充分调动人们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人民群众在自己生活的区域内,直接选举、民主讨论、共同决策和相互监督,有利于增强基层民主的广泛性和实效性,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民主素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有利于培养广大群众的公民意识,增强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认知,锻炼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可以说,基层群众自治是一所低成本、高效益的大学校,人民群众在亲身实践中学习民主、认知民主,民主意识得到不断唤醒,民主素质得到不断增强,民主能力得到不断提升。通过千万个这样的民主大学校,亿万人民将日益走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广阔天地,构筑起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厦牢不可摧的根基。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了巨大变革,与此相适应,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人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正在不断提升。适应新的变革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要求,大力发展基层民主,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保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保证各方面自治活动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进行。群众自治,关键在依法。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过程,是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从具体进程看,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可以说是先尝试、探索,然后再规范、推广,因此,相关法律和规定不可能一开始就完美无缺,而是需要根据自治实践的经验不断完善。例如正在实施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还存在某些条文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如对村委会直接选举中贿选的界定、关于乡—村关系的规定还不够细化等。这些都需要紧密结合基层群众自治的实践,在法律法规层面不断加以完善。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适应实践发展的需求,不断扩大自治范围。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目前主要集中在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领域,涵盖面还不够宽广,仍需要进一步扩大自治范围。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大量新兴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在基层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如城市中的业主委员会、农村中的行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等等。如何扩大这些新兴社会组织的自主权、自治权和群众参与权,鼓励人们积极参与这些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日益成为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迫切任务。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机制。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在党的领导支持下,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党的领导是基层群众自治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要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制度和领导方式,进一步理顺基层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的关系,发挥基层党组织对群众自治的领导作用和保障作用;要根据本地实际,不断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财务管理、村(居)务公开等制度,为广大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行使民主权利提供日益完善的制度保障。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如何处理好政府行政权力与群众自治权利的关系,是发展基层群众自治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例如,一些街道和乡镇政府将居委会或村委会当成自己的行政下属组织,实行行政化管理,下达种类繁多的指令性任务,使居委会和村委会很难独立自主地开展自治活动,严重影响了基层群众自治。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合理划分政府“政务”与基层自治组织“村务”、“居务”的责任范围和权力边界,妥善处理乡(镇)村关系、街居关系。基层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大力支持和扶持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发展。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权益,建立健全与基层群众自治相适应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保障好人民群众的权益。如果广大群众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受到损害,就不可能调动起他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基层群众自治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必须把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放在首位,从制度上确保群众权益不受侵犯。从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来看,当前应着力保证自治组织在群众利益诉求、利益表达方面的独特地位,增强村委会、居委会、职代会等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利益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广大群众从利益实现和权益保障中不断增强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大部制”吹出清新之风
——为什么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如果评选2008的“流行语”和“新词汇”,“大部制”一词将当仁不让地入选其中。3月15日,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高票通过,中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正式拉开帷幕。这个被称为“大部制”的方案,将转变政府职能落实到整合机构、科学配置部门职能上,新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个部门,不再保留国防科工委等6个部门,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15个,减少正部级机构4个。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一方案一经披露,立即引来如潮好评。由它传递的转变职能、权责统一、精简效能等清新信息,宛如三月春风,迅速吹遍神州大地。
30年来的第六次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先后于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进行过五次机构改革。此次政府机构改革已是30年来的第六次。尽管每次改革的背景与任务不同,过程有难易,效果有大小,但历次改革都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需要,政府职能转变取得重要进展,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逐步规范,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积极成效,行政效能显著提高,为中国这艘巨轮的破浪前行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机构改革为何要不断进行?各级政府拥有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掌握和控制着大量的公
共资源,作为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决策者、管理者,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组织和运转牵涉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把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举措加以强调。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重大进展,都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密切相关。
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当前行政管理体制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基础较为薄弱,机构设置不尽合理,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效率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领域权力仍然过于集中,且缺乏有效制约监督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从经济方面看,政府作为经济事务的管理者,如果不能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那么,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会遇到阻力,受到制约。大量事实表明,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不解决,现代企业制度就难以建立;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不打破,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就难以形成;政府管理方式不转变,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就难以健全;政绩考评体系不科学,单纯追求GDP增长速度、粗放增长方式、环境资源矛盾等深层次问题就难以克服。
从政治角度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切入点。改革政府机构,有助于理顺党政机构之间的关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推行政务公开,建立科学民主决策体制,有助于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为公民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的管理创造条件;将过多包揽的事务回归社会,有助于扩大基层群众的自治范围和内容,发展基层民主;实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有助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从社会发展看,我国现阶段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深层次社会矛盾开始显现,人民群众对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社保、住房、公平分配、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强。只有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政事关系,才能形成与社会良性互动、共同治理的局面;只有转变政府职能,才能消除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解决好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只有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才能有效化解新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正是着眼于这样的大局,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的改革思路。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又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确定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
大部门体制的内在优势
“三个和尚”的故事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其道理十分简单:一件事最好由专人专管,否则,政出多门,多头共管,职责不清,反而会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窘境。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例如,在一些地方,一条河有几个部门管:水利局管农村段,环卫局管河流下水道,市政局管河道,国土局管地下水,河水管理办公室管综合治理,各管各的,“有利的争破头,无利的踢皮球,有责的躲着走,无责的抢着管”。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大部制的探索和实施,这种现象将会得到改变。
所谓 “大部制”,即大部门体制,是指将职能相近的部门整合重组为一个较大部门而形成的政府组织形式,以减少机构重叠、部门职能交叉,增强综合协调能力,使政府组成部门的数量保持适中精干。
实行“大部制”,最核心的目标是转变政府职能。目前,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部门职能配置不够科学、机构设置不尽合理。大部制改革将会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不该
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实行“大部制”,有利于优化组织结构。经验表明,政府职能与机构设置有着内在联系,政府职能变化了,机构设置也要相应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简了许多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健全了宏观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同时逐步增设了环保、社保、信息、能源等新的管理部门。这些逐步健全和增加的机构,是政府履行职能所必需的,但也出现了分工过细、机构扩张的趋向。实行大部门体制,将职能相近的部门重组为大部门,既可保证政府有效履行各项职能,又能防止机构数量不断膨胀,形成精干高效的现代政府组织结构。
实行“大部制”,另一个着眼点是提高政府效能。政府部门职能交叉、权责配置脱节、多头重复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影响行政效能的体制性障碍。例如在城乡建设、环境资源、交通运输、食品药品管理等领域,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实行“大部制”,从体制上减少职能交叉现象,理顺部门关系,明确部门责任,无疑有助于提高政府效能。
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
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屈指算来,现在离2020年已不足12年,时间紧迫,时不我待。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当前最主要的是实现三个重点目标。
要做好公共服务文章,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现代政府的显著特征。例如,北京市于2007年初推行“公交一卡通”,实施廉价公交政策,“廉价公交风暴”很快在全国各地得到响应。北京市的“廉价公交政策”就是公共服务的典型产品。服务型政府的主要标志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作为人民政府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机构设置、职能确定、资源配置等方面,注重和强化公共服务,不断改善民生,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推行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管理,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健全公共政策体系,维护、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要把法治观念根植于心,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要做到组织法定、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捷、诚实守信。政府机构的组织和政府职能的设定,应当有法律、法规的依据,实现机构、职权、责任、编制的法定化。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无法定依据,不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决定。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平等对待当事人,正确行使行政裁量权。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除涉及保密以外,原则上都应当公开。实施行政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应当严格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简化办事程序,方便当事人。政府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具有公信力,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
群策群力,加速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是现代行政管理系统正确组织和有效运行的重要标志。权责一致,就是要做到有权必有责,实行权责对等。分工合理,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责交叉、政出多门。决策科学,就是要健全各级政府决策机制,使各项重要决策符合客观规律,符合认识规律,符合施政规律,减少决策失误,从制度上保证决策内容和决策程序的科学。执行顺畅,就是要保证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在全国范围内的有效执行,消除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提高政府执行力。监督有力,就是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
谋利益。
“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这是战国时谋士劝说赵武灵王果断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一段话,大意是说,治理国家有一定的法则,要以有利人民为根本;从事政治有一定的原则,要以政令畅通为首要。可以预见,尽管这是一项非常艰巨复杂的工作,但随着以“利民便民”、“政令畅通”为依归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为什么要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2007年初冬,一幅被称为“史上最牛公章”的图片被众多网站广为转贴,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新闻。这枚来自贵州偏僻乡村的印章,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该村规定,村里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公章合并起来使用。据报道,自从有了这枚特殊的公章,圭叶村的账目理顺了,财务透明了,村民们关于村委会的财务投诉也没有了。
对一枚普通公章的热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权力有效制约和监督的关注与期盼。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
权力是柄“双刃剑”
谈到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必要对权力的属性做一些探讨。据《广雅?释器》解释:“锤,谓之权。”“锤”具有衡量判断轻重的功能。可见,“权”的本义是“衡量审度”,引申义是“制约别人的能力”。在现代意义上,权力一般是指在国家范围内由政权机构统一掌握行使,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和强制的影响力或支配力。
人类社会的演进史表明,权力无论是作为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还是作为职权上的支配力量,都是一柄“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它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利益;如果运用不当、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缺失,则会给社会民众造成深重灾难。
从积极角度看,权力的公共性、等级性、整合性、工具性、有限性等,确保了权力能够维护公共秩序,实现社会民众的公共利益。假如没有权力存在,人类文明可能长期在黑暗蒙昧中徘徊,人类社会也会陷入无休止的混乱和无序状态。历史上曾有人设想过没有权力存在的社会状态,然而,文明演进的轨迹已经表明,这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空想。只要人类以群居方式生存与发展,权力就不可或缺。正是依靠权力的有效运作,才谈得上稳定、安全、有序的公共生活。从消极角度看,权力的扩张性、干预性、支配性、诱惑性、腐蚀性等,又使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极易蜕变为少数专断者谋取私利、损害公益的工具。清朝的历史学家在总结明朝的历史教训时得出一个富有哲理的结论——“贿随权集”,意思是指贿赂腐败总是跟随权力而聚集起来,谁权重势大,那些“贿者”就会蜂拥而至。
因此,正确认识权力的双重属性,通过制约和监督来确保“用权为公”,便可以有效维持公共秩序、调配重要资源、协调利益纷争、实现公平正义。反之,任由权力滥用,“以权谋私”,就会侵害国家和民众的根本利益。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阳光具有除菌、消毒的功能,它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让万物充满勃勃生机,是最好的防腐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意味着权力公开、透明、公正、合理地行使,防止权力行使者滋长贪欲、越轨行权、腐败变质。
说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一则经典故事。抗战胜利后,民主人士黄炎培曾在延安与毛泽东同志有过一场著名的“窑洞谈话”。黄炎培说:“余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
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将人民群众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当做避免人亡政息、保持政权生机活力的一副良方。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和基本法律确立了人民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中的主体地位,权力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存在,权力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这就意味着权为民所有、权为民所授、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控,接受人民监督是每一位权力行使者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基本政治权利。这些都为制约和监督权力、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制度基础。
制约和监督权力,才能避免权力腐败。广大党员、干部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在腐败问题上没有天然免疫力。随着我国改革深化,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利益结构的分化也逐渐加剧,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腐朽落后思想同样会侵蚀一些党员、干部。如果思想防线不牢、意志不坚定,就很容易受到腐败病毒的感染,甚至跌入腐败的泥坑。大量情况表明,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经受住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考验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付出十分艰辛的努力。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努力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才能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政治保证。
制约和监督权力,也是提升政府效能的有效途径。在供给公共产品的过程中,政府所收集掌握的决策信息可能是有限的、不充分的,此时,若政府盲目决策便会导致决策失效、失败。制约和监督权力,既可为政府决策提供真实、丰富的信息,又可增强政府决策的针对性、合理性与科学性,还可以有效遏制公职人员的不作为和不当作为。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机构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不断完善公众参与、社会监督、专家论证与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凡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凡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都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的意见。许多地方和部门还建立了行政决策问责制、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些制度和机制的实施,有效地避免了行政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预防和减少了决策失误发生,在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阳光普照天地宽
“市长同志,您好!我们小区下水道堵塞,请您过问一下!”2008年3月11日,家住江苏省南京市某小区的刘先生通过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的“市长信箱”,生平第一次给市长写信,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了回信,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这得益于南京市的“权力阳光运行机制”。通过这个机制,南京市各级政府的权力实现了“大小有边界,运行依流程,网上留痕迹,全程受监督”,权力的透明度与行政效率大幅提升。
南京市的“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只是全国各级政府行政公开、透明运作的一个缩影。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现有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仍在不断完善,它必将对于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挥重要作用。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要通过适当分解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使决策职能、执行职能、监督职能由不同部门相对独立行使,努力形成不同性质的权力既相互制约、相互把关,又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做到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高效,监督更加有力,从而保证权力依法运行,最大限度地防止权力滥用现象的发生。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必须健全法制和程序规则,把不同权力形式通过法律和规章确定下来,纳入法制化、程序化轨道,保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通过组织立法、程序立法来明确国家机关的法定权限和相应的程序规则。要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必须明确制约和监督的重点所在。要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制约和监督。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位高权重,遇到的诱惑和考验也多。如果领导干部腐败变质,会给党和人民造成更严重的危害,甚至可能影响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风气。同时,还要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制约和监督,切实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财政资金运行、国有资产和金融的监督或监管。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必须充分发挥各制约和监督主体的积极作用,提高制约和监督的整体效能。按制约和监督主体划分,我国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主要包括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六种类型。总体看来,这些监督机制彼此取长补短、配合协同,为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何体现人民群众在上述六种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制约和监督的整体效能,将是今后需要取得新突破的关键领域。应综合运用多种制约和监督形式,继续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等结合起来,发挥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大力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权力的授予过程、行使过程和权力运行结果的全程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奥运之年话契机
——为什么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和世界共同的盛会
2008年3月24日上午11时,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在希腊古奥林匹克遗址隆重举行。美丽典雅的最高女祭司用圣火火种点燃希腊运动员尼克拉泽斯手中的火炬,尼克拉泽斯手持火炬跑过古奥林匹克竞技场,奔向顾拜旦纪念碑,就此拉开了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序幕。从雅典到北京,奥运圣火先后在五大洲、在国内外点燃着激情,传递着梦想。8月8日晚8时,奥运会的火炬将来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现场——被称为“鸟巢”的国家体育场,点燃第29届奥运会的主火炬。
北京奥运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事,不仅属于中国人民,也属于世界各国人民。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弘扬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推进奥林匹克运动普及和发展,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是中华民族的百年企盼,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在各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中国一定能够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为中国和世界体育事业留下一笔独特的财富。
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奥运会是全球体育竞技的大舞台,是全世界体育健儿四年一次的大团聚,是世界各民族之间对话、交流、沟通的盛大节日。在奥运会这个全球性的大舞台上,所展示和交流的不仅仅是精彩的体育赛事和奥林匹克精神,更是奥运举办国的国家形象、文化魅力、国民素质、综合实力和世界各国独特的历史风情和文明成果。
北京奥运会,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运动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一次伟大握手,是世界各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热烈拥抱,也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激情对话。
2008年,世界的目光将聚焦中国。这既为我们全面充分展示和提升国家形象提供一次难得的机遇,也为国际社会全面了解中国创造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据估计,将有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运动员参加北京奥运会,如果加上教练员、裁判员、政府官员、新闻记者等相关人员,参加本届奥运会的总人数将达7万人左右。奥运会期间,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的观众人数将超过50亿人次,通过网络观看奥运会的人数也将超过30亿人次,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将超过100万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机遇,让不了解中国的人认识中国,让对中国了解不多的人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让对中国存在这样那样误解的人重新认识中国,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奥运会也将使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更加密切,在加深世界对中国了解的同时,也加深中国对世界的了解。在弘扬奥林匹克文化、37
促进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将以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更强的自信和博大的胸怀,学习和借鉴世界上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那么,通过奥运会,我们要向全世界展示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形象呢?
展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是一个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国家形象不断改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正处于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社会最稳定的时期,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同时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发展水平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中国人民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魅力。中华文化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重视道德建设,强调个人的修身养性,把“和为贵”、“讲信修睦”作为处理人际关系、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在今天的世界上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中华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外来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和融合力,在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时代日益展现出她的巨大魅力。当代的中华文化,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既体现民族精神又体现时代特征、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与吸收借鉴外来有益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在文化创新中不断繁荣发展。通过奥运会,中华文化将迎来与世界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一次全面的交流和对话,必将使自身焕发出新的活力。
展示13亿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中华民族具有团结勤劳、热情友好、积极进取的优良品格。团结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心齐,泰山移”、“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古训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中延续;热情友好是中国人民的待客之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开阔胸怀;积极进取是中国人民的生活哲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多,中国人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文明素养明显提升,日益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展现出蓬勃向上、坚定自信的精神风貌。
当然,展示中国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形象,还要通过每个人的努力,靠的是我们扎扎实实的工作:从一个个新建的体育场馆及配套设施、城市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等物质条件,到完善、高效、全面的社会服务和清新整洁的城市环境,从包括你我在内的每个人的一言一行,到体现在北京奥运标识、城市景观、人们精神状态中的浓厚文化底蕴„„这意味着,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中国形象的代言人。
民心因奥运而凝聚,精神为奥运而振奋。中国人民为办好奥运会魂牵梦绕、群策群力,力争把第29届奥运会办成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通过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一个更加文明、更加开放、更加和谐的中国将展现给世界,奥林匹克精神也将在这片东方古老大地上发扬光大。
提升百姓健康素质与生活质量
奥运会在13亿人口的中国举行,奏响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新乐章。在北京成功举办这一体育盛会,必将进一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促进奥林匹克竞技水平的提高,增进奥林匹克国际大家庭的团结和友谊;同时也将成为发展我国体育事业难得的历史机遇,对我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等各项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让更多的老百姓拥有健康,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将极大地唤起全国各族人民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爱好,使奥林匹克精神在人民心中扎根开花,必然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运动员、教练员正在悉心备战,力争在本届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使我国的体育竞技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随着奥运盛会的临近,新一轮的“体育热”也在逐步升温;体育产业和对外体育交流也将搭乘奥运会的快车,获得较快的发展。
举办奥运会,也是群众体育发展的大好时机。群众体育历来是奥林匹克运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提倡全民参与是奥林匹克文化的重要内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始终是筹办奥运会工作的着力点之一。“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人文奥运进社区”、“人文奥运神州行”、“强健体魄——迎奥运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等具有较大规模和深远影响的一系列大型群众体育活动,正在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从体育运动中享受快乐,通过体育健身拥有健康。北京奥运会的筹备期和举办期,同时成了群众体育知识的普及期、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期、全民体质健康水平的促进期和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期。
奥运会的举办,还是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改善城市环境的难得机遇。环境保护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支柱之一。生活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健康的生命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北京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作为筹备和举办奥运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奥运精神以人为本的具象化。在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的积极推动下,首都北京和全国许多地方的人居环境、空气质量、交通状况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可以说,奥运会的举办,使中国的老百姓离“享受体育、拥有健康”的目标更近了。
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奥运会作为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国际性、综合性的大型社会活动之一,因其以巨大的综合社会效益推动社会发展,被称为“当今时代中最伟大的社会力量之一”。筹备和举办奥运会,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参与和协作,事实上是对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一次大检阅,从而带动社会相关部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建设、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带来巨大的旅游收益,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带动电子、通信、建筑、体育用品、服务等部门及行业的发展。根据测算,北京筹备和举办奥运会的7年间,平均每年拉动中国GDP增长0.3到0.4个百分点,每年对北京经济增长速度的拉动作用在2个百分点以上,创造了180万个就业机会。中国的许多企业将借助北京奥运会这个平台走向世界,外国企业也将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借机进入中国,以达到共享奥运会这个“大蛋糕”的目的。同时,奥运会部分赛事举办城市香港、青岛、上海、沈阳、秦皇岛、天津,都借助奥运的契机大大提升了城市的形象,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呈现出全面繁荣的良好态势。这些都将促使中国经济继续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健康发展。
北京奥运会将加速推动中国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举办奥运会,看似巧合,实则偶然中有必然。没有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就不可能有举办奥运会的基础和条件。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既是对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果的集中展示和充分肯定,又是推动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积极因素。奥运会是对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各项工作的一次检阅和考验,势必促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国的全面改革只会越来越深化,对外开放的步子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快。
北京奥运会将成为提高国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催化剂。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既是奥运成功的保证,又是北京筹办奥运的目标之一。奥运会的举办将引导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居民更加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减少语言不文雅、举止不文明、服务不规范的现象,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和文明风尚。随着“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首都文明从我做起”、“排队推动日”、“文明北京行”、“微笑北京、志愿奥运、共创和谐”等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中山市在青少年中开展“北京奥运?有你有我”教育实践活动,普及文明礼仪,宣传奥运知识;宁波市开展“北京奥运
宁波同行”系列志愿活动,社区奥运火炬传递、乡村小小奥运会„„形成了千家万户盼
奥运、迎奥运、服务奥运的浓厚氛围。广大市民在参与活动中贡献力量,在贡献力量中享受奥运带来的快乐,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以北京为例,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2008年年初的调查,2007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为73.38,比2006年提高4.32个分值,比2005年提高8.17个分值。
延伸“后奥运”的繁荣与进步
2008年奥运会将在经济、社会、文化和体育等领域为北京、为中国留下宝贵的遗产,既包括有形的物质遗产,也包括无形的精神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全世界和奥林匹克运动送给中国人民的特殊礼物,将成为造福中华民族、惠及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当前,在对后奥运时代的关注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后奥运经济”问题了。
其实,无论是奥运经济还是“后奥运经济”,对于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共性也会有差异。由于举办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结构和经济规模不同,因此奥运会带动经济的程度以及奥运会之后所谓的低谷效应也各不相同。同时,在奥运会举办前后,能否统筹规划、积极应对,也至关重要。
奥运经济对北京经济的影响是可观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依然会强劲。中国经济规模仍将继续快速扩大,经济设施的投资空间、产业升级的机会仍会很多,消费增长和外商投资也仍将维持在高位,因此,奥运会后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健康增长的态势。
就北京而言,奥运会后,北京的经济不会发生衰退,也不会出现经济发展的所谓“拐点”。比如北京的房地产目前还继续保持发展,奥运会后这种趋势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北京会继续成为旅游热点,旅游、购物、住宿、餐饮服务的市场需求不会低落;等等。另外,北京吸取了其他举办城市的经验教训,在奥运场馆建设的初期,就从整体布局、赛后利用、市民需求、社区配套和市场运营等方面予以充分考虑和统一规划。
相对于“后奥运经济”而言,我们更应该关注北京奥运会对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将会贡献哪些遗产?奥运会将给我们留下哪些精神文化遗产?我们又将如何用好这笔宝贵的财富?
可以说,北京奥运会贡献给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最主要遗产,是奥林匹克精神与奥林匹克文化在13亿中国人当中的普及和推广,是人文奥运理念所体现的中华文化对奥运精神的独特理解和丰富发展,是全民企盼、全民支持、全民参与奥运会的巨大热情。这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宝贵财富。
奥运会闭幕之后,给我们留下的将不仅是优异的比赛成绩、现代化的体育设施,更重要的是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文化的精髓,是通过体育比赛所折射出来的人类的智慧和力量、人类的美好理想和不懈追求,是世界各国体育健儿所带来的不同文明的优秀成果和宝贵经验,是奥运会筹办和举办期间中国人民齐心协力、顽强拼搏过程中所迸发出来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我们收获的国际视野和进取意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这些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拥有了这笔财富,我们必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位国际奥委会的朋友说,在北京看奥运会,除了体育比赛,最想看到的就是中国人幸福的笑脸。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动的要求和祝福。那么,就让我们满足朋友们的企盼:让我们把中国最灿烂的笑容呈现给世界,让我们把北京的美丽汇入全世界亿万张笑脸的海洋中吧!软实力也是硬道理
——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创新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007年12月21日,辽宁出版传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发A股大获成功。截至2008年3月,全国有11家文化企业在A股市场上市、2家文化企业在H股市场上市;组建全国性出版物连锁总部26家、连锁网吧10家、连锁演出票务公司6家,区域性出版物连锁总部49家、连锁网吧近百家、连锁演出票务公司23家,电影院线36条。近年来贺岁片连连打响,全国平均
每天生产电视剧40集左右,观众数以亿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电影生产大国和第一电视剧生产大国。2007年年底已建成“农家书屋”2万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解决了近亿农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如今落户全球的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已达200多所。
这一连串令人鼓舞的数据,生动地反映了近些年来我国加大文化创新,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可喜成果。
新世纪新阶段的战略之举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一般来说,“硬实力”指经济、科技、军事等有形力量,“软实力”指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力量。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文化虽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它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就像电脑的软件与硬件同等重要一样。
发展是硬道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文化软实力的积极引领,没有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文化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能长期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化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一条特殊纽带,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始终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文化是引导社会进步的罗盘,是张扬真善美的旗帜。文化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对人的进步起着催化作用。哪里有文化,哪里就有文明的足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波澜壮阔,改革开放实践多姿多彩。只有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文化创造热情和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凝聚起来,不断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才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递给世界的名片,人们记住意大利、希腊和埃及,首先是因为它们曾经有过的文化辉煌;而长城、兵马俑、中国文化年等,让世界知道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中国。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文化的巨大作用日益为世界各国所认识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千方百计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现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都是新一轮文化软实力博弈的积极推动者。文化产业成为主导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的媒体娱乐业年出口额达900亿美元。中国要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必须继续弘扬文化创造精神,发挥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趋旺盛,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殷实富足的小康生活,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和支撑。健康的文化产品和丰富的精神享受,能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温润心灵,可以充实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质量、舒缓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需要富“口袋”,也需要富“脑袋”,“口袋”“脑袋”一起富,才能在小康道
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快。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文化产品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百姓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才能充分体现发展文化软实力这个硬道理。
提高文化软实力呼唤文化创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中国的一句传世格言。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壮大,靠的就是吐故纳新的能力和求变图强的精神。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不竭动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离开创新,文化就难以延续传承,更难以实现大发展大繁荣。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再次凸显出来。只有不断进行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要积极推动内容创新。内容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核心,也是文化发展的根本。近年来我国演艺市场带给人们的一连串惊喜,凝聚着编演人员对文化内容创新的执著追求。国内首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以漓江水域和12座背景山峰为舞台,将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创新组合,巧借春夏秋冬自然景观,配以变幻绚丽的灯光,在漓江山水间描绘出一幕幕原生态艺术画面。这一创新升华了山歌艺术的内涵,成功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宏大主题,给人以视觉的震撼和心灵的共鸣。演出不仅获得了巨额回报,还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文化事业的发展。话剧《立秋》经演不衰,被专家学者誉为“具有新世纪中国话剧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些作品的火爆,说明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的文化产品,都要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以新的内涵来提升其艺术品格,注重内容的原创性和独创性,使之具有更加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要通过创造出大批经得起实践检验、人民检验、历史检验的优秀文化产品,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竞争力。
要积极推动形式创新。没有一定的形式,任何优秀的文化都不能生存、传播和发展。中国有句古话,叫“酒香不怕巷子深”。今天,当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排山倒海般向我们涌来时,好酒也怕巷子深了。通过一定的形式把优秀的文化推向市场,介绍给人民,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紧迫。湖南三辰卡通集团通过“蓝猫”卡通形象走上国际舞台,已先后向韩国、美国、印度尼西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输出了蓝猫系列品牌版权。四川阿坝州以《神奇的九寨》为代表的系列作品一诞生就走向市场,直接与游客“对话”,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的相融互动。这表明,文化形式只有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既生产“阳春白雪”,又推出“下里巴人”,才能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口味。推进文化形式创新,还要运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的有益经验,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催生新的文化品种和艺术样式,使我们的文化更具吸引力、感染力。
要积极推动传播手段创新。传播决定影响。有人说,“文化不是化石,化石可以凭借其古老而价值不衰。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发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和形式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传播能力的强弱。只有推动传播手段不断创新,才能使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广为流传,掌握影响人心的话语权。今天,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了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数字卫星电视、IPTV、移动电视、手机电视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方兴未艾。互联网已成为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巨大、发展势头强劲的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要学会运用先进技术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高新技术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在文化生产和传播方面蕴藏着巨大潜能。要加强对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拓展文化传
播渠道,丰富文化传播手段,提高文化传播效率,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提高我国文化传播能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提高文化软实力需要体制机制作保障
原汁原味的古城,雅风犹存的纳西古乐,被称为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的东巴文,这是云南丽江独特的文化遗产。60人的队伍,靠财政发工资,每年政府要掏80多万元,这是昨天的丽江歌舞团;观众300万,产值过亿元,这是今天的丽江歌舞团„„这些变化,源于文化体制改革。丽江市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推动文化事业单位与市场接轨,打造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强大文化产业。
深化改革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杠杆。我国启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5年来,各试点地区和单位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深化内部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市场体系,取得显著成效。全国122家图书出版社、25家音像出版社、27家影视制作单位、32家电影发行放映公司、29家省级和市级文艺院团已完成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市场主体缺失、竞争力不强的状况初步改变。文化传播渠道建设速度加快,9个省(区、市)实现了全区域广电传输网络整合,23个省(区、市)的国有出版发行集团公司实行了省内连锁。体制机制创新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注入活力,令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面貌一新。
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实践看,文化行政管理体制上的交叠、缺位现象仍然存在,创作机制、经营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等亟待改进。破解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着眼于激发活力、壮大实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面上推开、向纵深进展。
重塑和培育合格市场主体,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最根本的办法是迅速把自己做大做强。经营性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的首要任务,是通过转企改制,打造一批有活力、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做大做强一批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对条件成熟的,进行转制改革;重复设置、资源分散的,实行整合重组;转制条件还不成熟的,积极创造条件分步实施。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转制后,理顺了内部机制,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在文化资源整合、艺术生产策划、市场营销运作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排的《迷宫》、《Hi!可爱》和《魔山》等儿童剧,演一部火一部。
占领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面对国际文化产业集团陆续进入国内市场的现实,我们如何运用世贸规则进行市场运作,抢占文化产业高地,是一个新课题。未来5至10年,我国文化产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国家文化产业政策,改善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进一步壮大国有文化企业,保护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同时要对文化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打造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不断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和效益。
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逐步把工作职责转到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上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主要管微观向管宏观的转变。继续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目前已有3个直辖市、8个副省级城市和37个地级市组建了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有效解决了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2008年这项改革将扩大到新的试点地区,建立统一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基本性,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城乡区域均衡发展为基本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公共
文化鉴赏、参与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公益性文化单位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内部改革,不断增强活力,以重大文化工程为杠杆,努力探索扩大和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途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运行机制。
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是最早提出“软实力”概念的国际问题专家。他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对中国近些年来软实力的提升给予了积极评价,并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民意测验结果,指出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日益增强。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使我国在21世纪从文化大国变为文化强国,还任重道远。改革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旗帜,也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根本途径。为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勇于创新、深化改革。只要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必将迎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道德模范评选的启示
——为什么要在全体人民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生活了50多年,最使我动容的是9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的308个道德模范候选人的事迹。他们不是大款,不是大官,也不是惊天动地的大英雄,而是生活在我们老百姓中的平凡人。但是他们心地善良、品行高尚,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我们民族的希望,看到了和谐社会的美好前景。”这是一位读者给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组委会发来的电子邮件中的感言。2007年下半年,全国道德模范的评选活动迅速成为举国关注的热点。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收到各地民众推荐电子邮件和信函36000多封,全国共有3500多万人次参加了投票,参与人数之多、影响面之广,在各种评选表彰活动中是空前的。
道德模范的评选,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也从一个侧面生动展示了人们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热切呼唤。
以主导的价值引领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又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为什么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呢?
每个社会的有序运行,都需要有明确的价值支撑与价值引导。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价值观是人生的航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一事物作出“好”、“坏”、“对”、“错”一类议论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进行着一种价值判断,而影响人们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便是自己的价值观。由个体组织起来的社会,之所以不再是个体,也不再是众多个体的简单组合,而成其为社会,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它拥有将众多的个体凝聚起来、规范起来、动员起来的价值追求、价值准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价值体系。而在这种价值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最为根本的价值观念,则构成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发展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途径。当代世界,许多国家对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更加重视、更加自觉。如新加坡甚至以国会法案形式确定本国的“共同价值观”,有力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发展。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如果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失去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就会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统一起来,把政治与伦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是一个结构完备、逻辑缜密的科学体系。这一体系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44
其现实目标就是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建设。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伴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也更加明显。这些发展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充分发挥其对多样化价值观念的主导性、引领性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的价值观念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良莠杂陈的现象,需要予以高度警觉和有效规范、引导;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体现的价值观念更加猛烈地相互激荡,提出了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的重大课题。可以说,面对多变的时代、多样的社会、多种的思想、多质的需求、多类的矛盾,只有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更加鲜明地高扬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才能审一而定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才能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有效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从而不断夯实全社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更有力的精神支撑。
以科学的理论指引航向
“160年来全球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所分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揭示的人类社会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基本规律,所确立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依然没有过时。实践还证明,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原理只有与各国国情相结合,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才能不断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在“2008年世界社会主义黄皮书暨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与会的我国专家学者再次深情而坚定地阐发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每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有它的核心价值体系。而标志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性质和方向的,便是它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也曾多次多方面地向西方学习,引进包括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潮。这些思潮曾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流行一时,但在无数次的失败和教训中,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最终为中国人民所选择,成为始终高擎的前进旗帜,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并且是开放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遭到过许多来自不同方面的疑问和诘难。但是,历史的发展却使越来越多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人类思想史上,至今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的思想、文化、社会发展作出科学的解释,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80多年来,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天安门广场的“风展红旗如画”;从毛泽东思想引领下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奠基,到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国迎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春天,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引领中国人民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无不展示着马克思主义的力量,无不印证着邓小平同志那段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实践无止境,基于实践的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面对新的使命,我们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紧密关注当今国际社会变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力、吸引力、感召力,不断
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有效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让马克思主义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掌握,成为指导客观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
以共同的理想凝聚力量
2008年的春节,中国人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祝福。远在38万公里之外月球轨道上运行的“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特殊的语音:“我在月球上向大家拜年了。我要送上一首来自月球的《春节序曲》。”一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春节序曲》随之悠然响起。
五千年来,中国人对月球祭之拜之,歌之咏之„„
五十年来,中国人为“嫦娥”的一飞冲天埋首钻研、奋力攻关„„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圆了中华民族千年梦想。圆梦的背后,是中华民族为着理想而自强不息的探求。
理想是导航的罗盘,理想是不落的风帆。个人没有理想,便没有明确的方向,也不会有高昂的斗志;社会没有理想,便不知所进,变成一盘散沙。近代以来,积贫积弱、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浴血奋战、浴火重生,重新走上复兴之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永不泯灭的复兴梦想,以及对复兴之路日趋深刻而明确的认识与把握。一句话:她始终为美好的社会理想所感召、所引领。
在当代中国,面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面对人们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化的客观现实,我们尤其需要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能集中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的社会理想,以明确我们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并协调人们的步伐、鼓舞人们的斗志、凝聚人们的力量、感召全社会的人们为之奋斗。这个共同的理想,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理想包含着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指明了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道路,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想向人们展示,我们所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这样的社会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人民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因而成为融先进性与广泛性于一体、可以感召和凝聚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理想。
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真诚夙愿,是所有炎黄子孙的不懈追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结论,是人民的选择。包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已经以活生生的事实,充分展示出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实践中,坚定不移地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我们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题,我们就会迈出更加坚定有力、协调一致的发展步伐。
以崇高的精神鼓舞斗志
西方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其名著《历史研究》中有这样的感慨:“如果我们再研究一下黄河下游的古代中国文明的起源,我们发现人类在这里所要应付的自然环境的挑战要比两河流域和尼罗河的挑战严重得多。人们把它变成古代中国文明摇篮地方的这一片原野,除了有沼泽、丛林和洪水的灾难之外,还有更大得多的气候上的灾难,它不断地在夏季的酷热和冬季的严寒之间变换。”然而,在哲学家罗素那里,却有这样的惊叹:“自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的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国却以持续的进化生存下来了。”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
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尤其在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历史条件下,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更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所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是永远飘扬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旗帜。
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精神始终踏着时代前进的鼓点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精神是与时代同步、与时代精神息息相通并相互融合的。我们今天所需要、所弘扬的时代精神,核心是改革创新。古往今来,兴衰更替,虽然原因诸多,形态各样,进程复杂,但从整体的与历史的视角看,其中都贯穿着一个重要的线索,即改革取代保守,创新取代守旧;守旧者日渐消亡,创新者最终总会强大。历史的车轮,总是为创新的力量所驱动。在当代中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表现出来的进取意志,在建设国家中焕发出来的创造热情,在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毅力,正是这一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这一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滋补养育着东方巨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大力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就把握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就能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以优秀的道德培育风尚
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问题的根本看法,是社会道德意识的集中体现。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具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反映着这个社会主流的思想文化选择和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取向。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桑巨变,我们这个民族总是坚守着对真善美的崇高追求,总是有着强烈的荣辱感和鲜明的荣辱观。
但也不可否认,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市场经济给人们思想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冲击,我们的社会也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在个别人的头脑中,是非、善恶、美丑的荣辱界限被模糊甚至被颠倒了。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日渐抬头;背信弃义、见利忘义、蔑视崇高,对一些丑恶现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对这些现象和行为我们必须坚决抵制。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足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回答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关于荣辱问题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治国方略。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含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贯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对公民在处理自己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关系时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以及公民自身的道德修养等都有明确要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针。
“风俗,天下之大事也。”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领作用。我们要在全社会唱响主旋律,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为重点,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自
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道德榜样的民族。树立道德典型,充分发挥道德模范人物的带动、示范作用,对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雷锋、焦裕禄等模范人物深深感染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改革开放以来,孔繁森、蒋筑英等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被广为传诵,家喻户晓。2007年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树立了一批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模范,用他们的先进感人事迹感召群众,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择善而从,这对于营造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透视湖北省博物馆“爆棚”现象
2007年11月6日,湖北省为社会公众摆出一道文化盛宴—拥有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盖骨等珍贵文物的湖北省博物馆永久免费开放。消息发布后,人们蜂拥而至,博物馆门前领票的队伍排成长龙,参观人数由两三年前的每天平均六七百人,最高时跃升至1.8万人。免费开放仅两个月,参观者超过30万人,相当于过去两年的总和。为了确保国家文物安全,确保每一位观众看得舒心,博物馆采取了分时段发放免费参观券等一系列措施,经过科学测算,控制每天参观人数不超过5000人。
湖北省博物馆的“爆棚”现象,折射出公众对文化生活的渴求,对新时期新阶段如何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提供了有益启示。
文化权益是人民群众应当享有的基本权益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文化是指人类精神生产的能力和产品,具有认知、教化、审美、娱乐、交流、传承、塑造等功能,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位哲学家说过,当一个人饿肚子时,只有一个烦恼,就是生存的烦恼;一旦吃饱饭后,就会生出无数个烦恼,这就是发展的烦恼。解决生存的烦恼主要靠经济,解决发展的烦恼,很大程度上要靠文化。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社会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人们便越来越关心如何生活得更好,这种生活不仅包括物质生活,更有精神文化生活。今天,人民群众对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文化权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文化权益主要包括人民群众应当享有的教育、科学、文化等方面的权益,比如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创造、保护文化成果的权益等。应该说,文化权益的彰显与实现,既是社会走向文明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党的根本宗旨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理想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逐步确立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我们党强调要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其根本目的就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使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精神生活也获得丰富与提升。可以说,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而切实保障包括文化权益在内的公民各项基本权益,正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在文化权益享受上不均衡,将严重制约社会的协调共进。只有不断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友好交往与和谐相处。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将人民对文化的需求上升到基本文化权益的高度,充分说明我们党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高度重视,拓展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公民权益的内涵,体现了文化发展中的民生价值理念,具
有十分深刻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像重视经济发展那样重视文化建设,像重视维护人民经济权益那样重视维护人民文化权益,从而使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与落实人民经济权益、政治权益等相协调。
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消费水平亟须提升
2007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文化站长》,揭示了9亿农民正在经历的从“求生存”到“求文化”的心理历程转变。一位农民看了这部剧后说,我们现在兜里有些闲钱了,住得好、吃得好已经不能满足了,我们也需要精神上的享受,就需要像“管文化”一样的文化站长来“折腾”。这朴素的语言,反映了基层农民的“文化饥渴”,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热情和文化需求。
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本质上是要用优秀文化为大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消费水平,将文化变为人民群众的智慧源泉和精神家园。近年来,党和政府对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全社会对文化建设倾注极大热情,文化事业不断繁荣,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财政对公共文化的投入不断增加。“八五”期间,国家财政对文化部系统的文化事业费拨款为55.61亿元,“十五”期间达到133.82亿元。加上地方财政的文化事业投入,“十五”期间全国文化事业经费达到495.22亿元。国家对公共文化投入的增长速度已超过GDP增长速度。
现在,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有了可喜的重大进展,一系列重大文化工程和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普通百姓,缩短了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目前全国2762个公共图书馆绝大部分分布于县市一级,41588个文化馆站大多落户于农村乡镇。正在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总量已达65TB,自建、共建的基层服务网点超过52万个。群众艺术创作活跃,社区文化、广场文化、节日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精神文化产品创作力度加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统一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一大批讴歌改革创新时代精神、普及科技发展最新知识的出版物陆续与读者见面。国家和地方文化部门积极组织开展送书下乡、送戏下乡等活动,以优秀文化滋养农村沃土。送书下乡工程为300个国家级贫困县和3614个乡镇赠书137万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基本实现通电行政村和50户以上自然村广大农民收听收看的目标;“农家书屋”工程截至2007年年底,已建成农家书屋2万个、社区书屋4万个。
同时应当看到,现在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仍然存在。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十分强烈,而我们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无论在数量、品种还是质量上都与之还不相适应。现实生活中由于书价过高,老百姓买本书有时还要掂量再三;某些图书馆因为收费杂多,使读者望而却步,结果成为名副其实的“藏书馆”。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享有的文化权益上还存在较明显的差距。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一些农村和边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群众文化生活相当贫乏,有的地方低俗文化不断蔓延,农民富裕后享受不到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城里人文化生活虽然比较丰富,但也不平衡,一部分高收入者享受着各种高水准的文化消费,而有的低收入家庭、困难家庭几乎与文化生活无缘。进城务工的农民们,其文化需求也很难得到满足。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为一项紧迫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2008年1月23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从2008年起全部陆续免费开放。这不仅是对普通公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的直接回应,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一项重大举措。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文化建设必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使群众各方面的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当前,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涵盖文化政策、基础设施、人才队伍、技术技能等多方面内容,它的根本性特征是公益性、服务性。只有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才能更好地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提升自身素质。比如,公共图书馆是人民的终身学校,博物馆、美术馆是培养现代公民的重要场所,它们都不以盈利为目的。这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既解决了公共文化资源分享的公平性问题,也提高了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
要继续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文化事业主要是政府投入、政府来办,通过建设一个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文化的阳光照耀到每个公民身上。当前,资金投入不足仍然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要继续落实对文化建设的扶持政策,使中央和省级财政在这方面的投入能随着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加,每年都有更多的增长,从而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所需的资金得到稳定的保障。要进一步改进投入方式,采取建立基金、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办法,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要给予更多扶持和倾斜。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税收减免等相关经济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个人捐助或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保障机制。
要着力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链条中,基层和农村仍然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要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偏远山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同时,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由国有艺术院团、影剧院承担,主要面向低收入居民,每年安排一定场次的低价演出或放映,保障和实现残疾人、老年人和农民工等群体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并通过完善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方便人们就近快捷享受文化服务。
要继续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工程,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头戏。要发挥好这些工程在保障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缩小东西部、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差距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我国已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公益性文化单位要
充分发挥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骨干作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着力提高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多创作符合人民群众需求、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而要做到这一点,归根结底要靠深化改革。一方面,要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创新用人和收入分配机制,促使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助市场的力量,引入竞争机制,推动重要公共文化产品生产、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合理流动,拓宽选择公共文化产品的视野,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必将得到进一步保障和实现,将会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文化大餐,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将越来越丰富多彩。西藏的明天更美好
第三篇:2010考试理论热点面对面
2010公务员考试理论热点面对面
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 重大战略思想——为什么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 7 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为什么说抗震救灾斗争彰显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坚持好字优先 促进科学发展——为什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物价上涨的脚步能否慢下来——为什么要防止明显通货膨胀
理性看待股市的波动——为什么要促进股市健康稳定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大部制”吹出清新之风——为什么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为什么要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奥运之年话契机——为什么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和世界共同的盛会
软实力也是硬道理——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创新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道德模范评选的启示——为什么要在全体人民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西藏的明天更美好——为什么维护祖国统一是西藏稳定发展的政治前提
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什么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实施《劳动合同法》的思考——为什么要着力建设和谐劳动关系
从7.3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谈起——为什么要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53 中国的贡献 世界的机遇——为什么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
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为什么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
——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大会最重要的历史贡献和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就是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党在新时期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党的十七大不仅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将其载入党章,而且第一次高度概括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根本要求,明确提出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向世人郑重宣示了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充分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愿望。
伟大旗帜在神州大地高高飘扬
放眼全球,风云变幻,时代潮流滚滚向前,中华大地风光无限美好。如果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然处于低潮,那么,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则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越来越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30年,弹指一挥间,中华民族却沧桑巨变,摆脱了贫困,告别了落后,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到底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的腾飞?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亿万人民凝聚在这一旗帜下,开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展开、来深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命题,强调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那时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词”。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系统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党的十六大科学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将这一重大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并把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统一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作出了更加完整、更加系统的概括,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是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近60年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基本经验而得出的根本结论,是进一步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保证。
通往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大国的发展,大都是通过对内剥削、对外掠夺乃至发动侵略战争来实现的。这显然不是我们要走的现代化道路。20世纪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同时出现了贫富悬殊、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大量问题,这种有增长、无发展、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成果的模式,我们显然也不会效仿。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必须从我们的基本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在中国,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由于我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这就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将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历史过程。新中国成 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党和人民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积累了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但也走过一些弯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我国国情,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明确的界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界定,包括党的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我国发展的奋斗目标等内容。其中,基本路线是总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遵循;总体布局是基本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展开;发展目标是宏伟蓝图,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努力方向。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这是对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实践创新成果的科学总结,是中国特色的集中体现,是一条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成功的奥秘。我们党在新时期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其时代背景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其历史根据是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其现实依据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对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这条道路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伟大产物,是扎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愿望、适应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什么道路能够解决中国发展进步的问题。我们决不能走被实践证明是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能走那种改旗易帜、放弃共产党领导、放弃社会主义的邪路,只能坚决地走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工人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机制,等等。
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引领伟大的实践。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这里,不仅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命题,完整阐述了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而且准确揭示了这一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历史地位。这是对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最精辟概括,是党的十七大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 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它们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始终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而展开、而深化,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一理论体系用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已经成为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的参天大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不断发展进步,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注重结合中国实际,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反映了我国社会进步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有着鲜明的实践特色;深深地扎根中国土壤,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要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一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凝聚党心民心、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网友提问
网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与发展,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是对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又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也是对毛泽东同志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它们具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关键在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我们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又要在伟大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做到“生活之树常青”,又做到“理论之果常新”,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不渝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一定能够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最新理论成果 重大战略思想
——为什么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党中央对开展这项活动高度重视,决定先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自上而下分批展开。当前,试点工作已经开始,正在扎实推进。开展这项活动,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将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理论,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类解放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 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过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这一系列理论成果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七大把它们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开创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和阶段性成果的内在统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重要论述,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明确而科学的评价,深刻地揭示出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重要观点,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提出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发生了一次重大的飞跃。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依法治国、科教兴国等重大战略,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得到进一步丰富发展。正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他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党的十七大报告既高度概括了科学发展观四个方面的内容,又深刻阐述了每一个方面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内涵,进一步揭示出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明确指出我们的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以及发展布局、发展战略、发展道路的认识,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表明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艰辛探索,凝聚了新中国近6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好实践。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一经提出,很快得到全党全社会广泛认同,日益显示出巨大指导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从沿海到内地,从塞外到江南,从城市到乡村,举国上下处处涌动着科学 发展的春潮,展现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如此“神奇”,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在深刻发展变化着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顺应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在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的发展既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也承受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约束的巨大压力。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过去未曾凸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科学发展观正是为了解决新问题提出来的,它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和方面出现的发展不够平衡问题,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思路,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我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在当代中国,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党不断思考和研究这一事业所包含的各方面的目标、任务,逐步形成和完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党的十五大、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全面发展的目标和政策,深化了对总体布局的认识。党的十六大以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进一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因此,科学发展观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高度重视理论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基本经验。“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科学发展观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对于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来说,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内最关键的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谋划发展、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才能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从多方面作出不懈努力。一是要始终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刻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 路。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二是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三是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既要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又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四是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社会发展进步、更好地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人民网网友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留言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来自于实践的呼唤、现实的要求,同时也是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深化。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可挖掘的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远远没有穷尽。
★要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说一千道一万,必须建立起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坚持科学发展观,符民意、顺民心,必将引领中国这辆和谐号列车又好又快地昂首前行,造福华夏世世代代。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落实。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要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自觉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做到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要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要毫不含糊地去改,努力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成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008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我们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这是2008年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之际,胡锦涛同志发表新年贺词时说的话,充分表达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
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从那时以来,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历史性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面貌。今天,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伟大进程,展示巨大成就,总结成功经验,必将有助于我们更高地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中国,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1978年12月的一个冬夜,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21个农民在一起立下了一份生死文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这一“离经叛道”的行为如石破天惊,成为引发中国改革的先声。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飞跃。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 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主要借鉴苏联模式,建立起一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对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后来,这套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同时,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党内又出现了“左”的错误,直到被林彪、“四人帮”所利用,最终酿成“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
粉碎“四人帮”后,中国百业待举。但是,“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的局面。在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通过拨乱反正,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同时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并坚持毛泽东思想,才能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出“十年内乱”的困境;要解决我国旧体制的问题和弊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须下决心进行改革;要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也必须实行改革开放。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因此,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果敢地面对现实,总结经验,纠正错误,重新奋起,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支持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果断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拉开序幕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成为我们党历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而载入史册。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改革开放,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既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又涉及政治、文化、科教、社会等领域,是一场全面改革。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因此,这场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某些不合理的方面和环节进行革命性的变革,进一步从体制机制上焕发出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如果说,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历史新纪元,那么,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则开辟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 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改革开放30年,不过是人类历史的一瞬间。然而,中华民族的进取却彪炳千古。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国内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由1978年的1%到2007年的5%以上,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多减少到1000多万。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表明:近25年来,全人类取得的扶贫事业成就中,67%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了,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了。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实践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自觉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可以说,改革开放每一步发展都呼唤着理论创新,党的理论每一次创新都推动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天地。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党在新时期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历史,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推动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形成发展的历史。
一位网民的激情留言
从神舟五号、六号载人飞船圆满升空,到嫦娥一号成功奔月;从西气东输全线贯通,到青藏铁路跃上世界屋脊;从抗击非典疫情,到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伟大祖国正日益强盛!作为一名中国人,我的自豪感日益强烈!
实践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些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内政治**、经济风险以及严重自然灾害等方面的严峻考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就是因为进行了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改革开放相伴相生、相融相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在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时刻,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作了大跨度的回顾总结,深刻阐述了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为我们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指明了方向。
新时期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巨大成就
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2亿元增长到246619亿元,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四位;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炭、化肥、水泥等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6.4亿美元提高到2173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外汇储备由1.67亿美元增加到15282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3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4140元。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但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也不断产生新问题新矛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仍然要依赖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 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不能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而看不到前进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能因前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而动摇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而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冲破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科学发展的做法和条条框框,革除一切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弊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我们在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的同时,要着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改革的难度越来越大,改革的面越来越宽,牵扯的利益矛盾越来越复杂,群众要求共享改革成果的期望越来越强烈,对各项改革措施协调配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把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地统一起来,善于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格局进行思考和展开,作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改革决策,努力使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相互衔接,形成合力。
“十个结合”: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成就,令人鼓舞;展望改革开放未来前景,催人奋进。在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时候,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21世纪的。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只要我们更高地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就一定能够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必将成为光辉的现实。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
——为什么说抗震救灾斗争彰显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的这句名言,在2008年中华民族惊天地、泣鬼神的抗震救灾战斗中,再一次得到了深刻印证。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灾难,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紧急行动、全力以赴,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不屈不挠、奋起自救,全社会奉献爱心、倾力支援,形成了抗击地震灾害的强大力量,迅速打响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战斗。巨大的自然灾难在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悲伤的同时,也使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剧创中迸发、在苦难中升华,铸造了一座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历史丰碑。
抗震救灾展现中国共产党光辉形象和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是胡锦涛总书记站在汶川地震废墟上发出的铿锵有力、饱含深情的宣示,给奋力抗震救灾中的全国人民以极大鼓舞,也是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真实写照。大灾之后,发生在神州大地上的一切无不证明,越是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越突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越突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英雄气概越突出。在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举国上下齐心协力,生死营救气吞山河,各界援助感天动地,无私奉献爱心潮涌,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共克时艰的壮丽凯歌。
人民安危牵动着中南海。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政治局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共同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国务院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党和国家领导人不顾余震危险,亲临一线指挥,与人民群众和衷共济、共渡难关。在抗震救灾的危急时刻,胡锦涛总书记的身影出现在四川、陕西、甘肃地震灾区最前线,察看灾情,慰问群众,指导工作;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当天赶赴灾区之后,于5月22日和6月5日再赴灾区;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也都出现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按照中央的部署,中央各部门和各地政府紧急行动起来,把抗震救灾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全面展开抗震救灾工作。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迅速组成紧急救援队,空降兵从天而下,更多的部队连续几十个小时急行军,披荆斩棘,以最快速度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创下了短期内运兵逾10万的纪录。人民子弟兵不畏艰险,不怕疲劳,在灾情复杂的废墟前,与时间和死神赛跑,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首首悲壮感人的生命之歌,充分发挥了突击队和生力军的作用。在条件最艰苦、环境最险恶、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人民子弟兵无不冲锋在前、吃苦在先,用坚韧、用毅力、用忠诚诠释着“最可爱的人”的时代内涵,再一次成为感动中国的英雄群体。
惨烈的地震展现给世人的不只是悲痛哀伤,更有时时闪现、处处涌动的英雄壮举和奉献精神。人们不会忘记,父母张开双臂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老师俯首弯身为学生撑起生命的港湾,这些大爱无垠、舍己献身的事迹令人热泪盈眶。人们更不会忘记,当地震袭来时,灾区的各级党委、政府坚强有力,党员干部奋不顾身,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去。四川省组建各类党员抢险队、党员突击队1.82万多个,参与党员达118.3万余人。许多党员干部刚刚从废墟中爬出来,顾不上寻找自己的亲人,就去抢救身边的人;有的同志虽然失去爱人、父母、孩子,但很快擦干眼泪投入救灾工作,这一切充分见证了他们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火速行动起来,在危急之际,纷纷奉献爱心,伸出援助之手,形成了抗震救灾的强大合力。各地各部门一支支救援队伍、一批批救灾物资以最快速度源源不断地抵达灾区,一批批社会志愿者们也奔赴抗震救灾最前线。白衣天使们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悉心的照料,托起了灾区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希望。社会各界和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都奉献爱心、倾力支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排起长队无偿献血,慷慨解囊捐钱捐物,心手相牵,同舟共济。
生命高于一切!这是抗震救灾中最让人感动的地方。“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我们就要作出百倍努力”,党和政府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坚定信念,支撑着神凝情牵的举国大救援。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尽全力医治受伤群众,在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为自然灾害中的遇难者设立全国哀悼日,降半旗向遇难同胞志哀……这一切,都真切体现了对人民生命的尊重,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关爱生命、心忧百姓的博大情怀。在那三天全国哀悼日里,山川同悲、万民齐哀的国殇气氛,是如此庄严、凝重、悲壮,感染着每个中国人;亿万人民在同一时刻的肃立默哀,更是让我们彼此听到了心音:送别逝者,擦干眼泪,挺直脊梁,奋力前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抗震救灾斗争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这场斗争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强领导核心。面对特大地震灾害,我们党坚强领导、果断决策,最广泛地凝聚起人民群众的共识,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伟大力量,从容应对最严峻的挑战,显示出有效驾驭复杂局面的卓越能力,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这场斗争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战 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制度保证。面对特大地震灾害,我们能够迅速举全国之力投入抗震救灾,形成一切为了灾区、一切支援灾区的生动局面,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这场斗争充分表明人民军队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忠实捍卫者,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战斗先锋。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在人民生命安危的关键时刻,强大的人民军队挺身而出,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顽强的战斗作风,坚决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这场斗争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条件。抗震救灾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全面检验。没有改革开放30年一心一意谋发展铸就的强大实力,就难以提供抗震救灾的技术保障和物质支持;没有改革开放30年全面推进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就难以形成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管理能力。抗震救灾的每一个进展,都同强大的国力支撑分不开。这场斗争充分表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地震发生后,地动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在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到处洋溢着爱的暖流,凝聚着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这是举世罕见的一个民族以整体的力量与巨大的自然灾害相抗争的壮举,充分展现了13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所表现的强烈爱国之心、浓浓同胞之情、团结奋进之力,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谱写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崭新篇章
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在该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发展,为该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品格风范和文化传统的总和。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能够使人心凝聚、精神振奋,使一个民族成为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尤其在当今世界,民族精神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维护一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延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何以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呢?其奥秘就是有博大精深、底蕴无穷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力支撑。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创造辉煌历史的进程中,依托历史悠久、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统,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华民族精神既是源远流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内涵,使民族精神不断吸纳时代精神,使时代精神不断融入民族精神,实现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所在。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既珍惜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培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抗雪灾精神等等。它们都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对于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中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构成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大精神动力。
压力与磨难催生伟大的精神,考验和挑战锤炼民族的品格。我国广大干部群众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又一次升华了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新的宝贵财富。在特大地震灾害面前,中华儿女同舟共济、生死与共,凝聚成一个休戚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表现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的民族团结意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守望相助的民族奉献精神,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珍爱生命的民族价值取向,临危不惧、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民族英雄气概,忠于职守、顾全大局、公而忘私的民族高尚情操,在挫折中拼搏、在逆境中奋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自强品格,形成了凝聚人心、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成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又一次生动实践。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再一次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看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巨大进步,看到了我们党和政府民主、开放、文明、进步和负责任的良好形象,看到了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崭新面貌。
让中华民族精神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共同愿望和庄严使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着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当前抗震救灾斗争有力证明,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激励人们战胜困难、发愤进取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的精神旗帜。我们要以宣传抗震救灾精神为契机,广泛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各类主题宣传教育、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宣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宣传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宣传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奋斗历程,宣传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历史性贡献,更好地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伟大的民族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责任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注重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英雄模范人物的带动、示范作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在新的实践中要善于发现和推广先进典型,大力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使人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世纪新阶段的生动体现,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丰富了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我们要及时总结和宣传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宣传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进一步使抗震救灾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把抗震救灾焕发出的民族精神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
抗震救灾精神,是我们在抗震救灾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也是我们重建美好家园的力量源泉。当前,抗震救灾形势依然严峻,仍处在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同时,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面临许多新挑战,北京奥运会也日渐临近。面对十分繁重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震救灾工作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大力宣传灾区党委政府全力以赴解决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实际行动,大力宣传灾区人民自救自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奋斗精神,大力宣传全国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的社会主义协作精神,进一步发扬抗震救灾精神。要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在继续做好被困群众搜救工作的同时,把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灾后重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密切的配合,全力以赴支援灾区,扎扎实实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切实把本地区本部门的事情办好,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北京奥运会顺利举办。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有灾区人民的顽强拼搏,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打赢抗震救灾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两场硬仗。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对于历经磨难而不衰的中华民族而言,汶川大地震是一个悲壮的过去,更是一个伟大的开始。经过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洗礼,人们进一步体会到了精神力量的巨大威力,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极端重要性。让我们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契机,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全民族的精神世界,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我们伟大的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坚持好字优先 促进科学发展
——为什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内蒙古西南部的鄂尔多斯,曾经是“老、少、边、贫”的典型地区,风大沙多,干旱少雨,沟壑纵横,现如今却是一个工业大市、绿色大市、畜牧业大市和文化大市。2007年该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万美元,城镇化率达到61%以上,植被覆盖率达到75%以上,在中国社科院2008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增长竞争力排名第一、效益竞争力名列第三。鄂尔多斯已成为塞北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鄂尔多斯发生巨变的奥秘,就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好字优先,促进经 济结构优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改善和生态良好的多赢局面。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好字优先
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强调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坚持好字优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快字当头到好字优先,深化了对于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重大创新与转变。
“坚持好字优先”提出的过程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2007年6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的高度,全面阐述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
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好字优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好字优先,有着很强的现实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均增长9.7%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资源环境生态代价过大,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切实解决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好字优先,推动科学发展。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好”与“快”的关系,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相协调。衡量经济发展的状况,一个指标是速度即增长率,另一个指标是质量和效益。速度是显性的,质量和效益则是内在的。把“好”放在“快”前,就是要在“好”中求“快”,把质量和效益放在第一位,显著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又要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积极扩大经济的数量和规模。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把加强农业基础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随着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粮食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但我国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基础设施脆弱、科技水平低、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继续存在,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已从2003年的3.23∶1,扩大到2007年的3.32∶1。这是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好字优先,就是要坚持城乡统筹,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改变农业、农村、农民面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新世纪以来五个中央一号文件促进农业发展
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先后发布五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也给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长期稳定带来强劲的动力。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据统计,从2000年到2007年,东部地区江苏省的生产总值从8554亿元增加到25560 亿元,西部地区青海省从264亿元增加到760亿元。虽然东部、西部的发展都很快,但差距明显。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加快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在努力提高不同区域经济总量的同时,不断提高不同区域的人民生活水平。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当前,我国消耗高、污染多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依然过高,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居世界前列。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26万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左右。但同期我国消费石油、原煤、粗钢、水泥和氧化铝分别约为世界消费总量的7.8%、39.6%、31.8%、47.7%和24.4%。我国经济增长付出的能源、资源代价过大,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要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坚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高度重视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发展。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得到高度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要得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要得到切实保障。当前,要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提供更多的物质文化产品和公共服务,真正做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经验,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中,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强调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向结构优化、规模经济、科技进步、科学管理要效益。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明显进步,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并且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分析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涵盖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同时还对经济发展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经济发展理念的新变化、经济发展道路的新拓展以及对于国际环境认识的新提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衡量经济发展得好不好,要看是否具有高的质量和好的效益。一是看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还是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如果主要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增长、低质量的增长,不是好的经济发展。二是看经济增长是否建立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基础上。如果伴随着经济增长不能同时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增长只能是在低层次、低水平上重复,经济效益难以有实质性的提高,这样的经济发展不是好的发展。三是看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资和出口拉动,还是由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难以扩大人民的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利于改善民生,这样的经济发展也不是好的发展。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前者是后者的目的,后者是前者的基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发展,其中就包含着必须要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呈现的规律,就是社会总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随经济增长而不断优化和升级,这些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过程,也就是不断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离开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没有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发展既好不起来,也快不起来。因此,我们要努力适应国际环境的新变化,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突破,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07年,东部地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增长17.09%,增幅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而投资、出口增幅均有下降。消费驱动快速发力,经济发展“三驾马车”协同带动,自主创新支撑作用凸显,东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呈现出新气象。东部地区新变化印证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国内需求的贡献率曾高达91%以上。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增长并不慢,但投资和出口增长更快,出现了投资比重过高、贸易顺差过大、消费比重偏低的格局。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失衡,使得居民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内需不足,又加剧了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性。而外贸顺差过大,引发诸多贸易摩擦,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反过来又助长了投资的高增长。要保持持久稳定的增长,必须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需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把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要拉动力的条件已经具备。扩大消费需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当前,要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从而切实扩大消费、改善民生。
二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巩固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近些年来,我国第一、二、三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从最近几年我国各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情况看,第一产业随着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处于较低水平;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是影响国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上升趋势。
当前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把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着力点放在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上,通过持续实现第三产业的高增长和提高其贡献率,相对降低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这既是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基本思路,也是从实际出发的现实选择。
三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经济增长要素结构的不同,实质上反映了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低成本优势,迅速扩大生产能力,许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比如,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品牌,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实现我国经济向更高水平跃升,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必须更加注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努力塑造新的国家竞争优势。我们要加快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社会氛围,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充分运用后发优势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而持久的技术支撑,加快从产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将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赢得先机。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和快的关系,坚持好字优先,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就能够不断开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物价上涨的脚步能否慢下来
——为什么要防止明显通货膨胀
当前,物价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2007年5月以来,我国物价总水平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CPI同比呈逐月上升的态势,特别是从2007年8月份起,CPI涨幅连续5个月达到6%以上,2008年以来涨幅又有所升高。一季度CPI同比上涨8%,比上年同期升高5.3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升高3.2个百分点。在物价的持续上涨过程中,人们感到东西贵了,钞票缩水了,资产贬值了。物价问题牵动千家万户。近一年来的物价上涨给老百姓特别是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带来不小的压力。人们希望政府能采取有力措施,把物 价稳定下来,别再让CPI往上“蹿”了。如何看待这一轮的物价上涨,怎样才能缓解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呢?
物价上涨有缘由
“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一瓶酸奶涨了5毛钱,一斤肉涨了4块钱。”北京市一位退休教师感觉到“菜篮子”的负担越来越重。人们普遍感到,农副产品涨价推动的食品价格涨幅明显,成为物价上涨的主导因素。在2007年CPI上涨的4.8%中,食品价格上涨占了4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占了0.6个百分点,其他如服装、日用工业品等六类商品价格上涨只占0.2个百分点。2008年一季度,食品价格上涨21.0%,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8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6.6%,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个百分点;其余各类商品价格则分别略有涨跌。可以说,2007年以来的这一轮价格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仍然是结构性上涨而不是全局性上涨。
食品价格上涨有其必然性。国内农产品价格多年在低位运行,价格上涨带有恢复性。粮食和农产品价格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达到峰值以后,一直持续走低。拿粮食来说,三种主要粮食:小麦、稻谷、玉米,平均收购价格1997年是每公斤1.5元,现在是每公斤1.58元,10年涨了8分钱,涨了5.3%。猪肉价格也是这样,1997年时,精瘦肉每公斤已经接近20元钱,后来一度降到12元钱,2007年五六月份才开始恢复到20元钱,现在又逐步涨到28元左右。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是相对于非农产品的比价关系调整的。虽然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近些年来一直处在较低水平,但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却有较大幅度上升,近5年来尿素、柴油、农膜价格分别上涨26.6%、64.4%和60%。同时,农民外出务工增多,非农收入大幅度增长,种植业和养殖业比较效益下降。因此,粮食、食品和猪肉价格适度提高,也可看做是市场对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的补偿,是农产品相对于非农产品的价格上调,有利于形成合理的比价关系,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和养猪的积极性,保障粮食和农产品供需平衡。
食品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果任由物价上涨,就有可能引起全面的、持续的、轮番的价格上涨,进而引发明显的通货膨胀,这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但从总水平上看,目前我国尚不足以构成明显的通货膨胀。当前我国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虽然投资增幅依然在高位,消费出现明显回升,出口持续较快增长,国内需求比较旺盛,但总供给扩张仍然强劲,总需求对价格总水平的推动作用比较有限。从供给能力扩张来看,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产业技术升级换代加快,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不断加强。这些因素都保障了我国供给能力的持续较快增长。目前,我国商品市场70%以上的工业品和80%以上的消费品供过于求,其他商品供求基本平衡,仅有极个别商品供给相对不足。猪肉、食用植物油、粮食和食品的价格涨幅虽然较高,但只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增加市场供给,消除价格上涨的短期性因素,价格涨幅就会在一段时间后稳定下来并有所回落。
价格上涨压力大
“今年CPI的控制目标又是4.8%,刚好与去年CPI的实际涨幅持平。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很熟悉,但很可能预示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博弈。”这是首都某报对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CPI控制目标而抒发的一段议论。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是2008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由于推动价格上涨的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还将存在,2008年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很大。
那么,物价上涨的压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粮食和部分农产品供求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存在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到2007年,我国粮食连续四年实现增产,粮食库存充裕,有利于粮食市场的稳定。但是,由于国内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以及11月份成品油价格上调的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2008年年初严重的雨雪冰冻天气,使1.78亿亩农作物受灾,还有大量的牲畜家禽和鱼类被冻死,损失之重为历史罕见,这将对2008年农产品的供给产生影响。此外,保障农民增收、鼓励农民增产,也要保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价格稳中有升的势头。这些都是使得2008年的粮食和部分农产品价格仍将在高位运行的重要因素。
流动性过剩问题短期内还难以消除。流动性过剩,就是流通领域的货币过多,货币过多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多年来,我国由于投资增长过快,消费增长明显不足,大量产品只有对外出口,导致贸易顺差激增,且增幅过大;加上人民币币值低估,新的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转移,大量外资涌入,外汇储备急剧增长,导致由于外汇占款而投放的基础货币迅速扩张。从发展趋势看,这些因素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流动性过剩也难以得到根本性缓解。
成本上升的推动作用。农产品价格继续保持在高位上运行,将使生活消费品生产成本上升;生活费用提高、工资提高、福利增加以及社会保障的完善等,都将推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随着市场化的推进、经济的发展,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价格以及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格都将趋于上升;实行节能减排,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也会增加生产成本。这些因素都在表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高成本的时期,成本上升将成为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力量。
来自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压力也在增大。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原油、铁矿石和粮食等的消费大国,这些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上涨成为我国物价上涨的重要外部原因。国际能源资源价格近年来持续大幅走高。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猛涨近60%,为过去10年中涨幅最大。铁矿石等资源类商品的价格变化同样引人注目。自2004年我国正式参加铁矿石价格谈判以来,国际铁矿石价格已连续4年上涨,2008其基准价再次上涨65%。石油、铁矿石等能源资源价格的成倍上涨,将给相关行业生产成本带来巨大压力。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不断上涨。2008年4月上旬,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泰国B级大米报价达到每吨780—800美元,随后更是突破1000美元大关,创20多年来新高。一些粮食主产国因干旱连续两年减产,全球谷物库存将下降至35年来的最低水平;受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对于可用来制造生物燃料的玉米和大豆的需求增长很快;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升级,对粮食的需求增加……这些都导致了粮食等农产品的供给紧张和价格上涨。虽然目前我国粮食的对外依存度很低,粮食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但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升,也会影响国内粮食价格上涨。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2007年价格上涨对2008年价格的翘尾影响较大,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这些因素造成的压力在短期内还难以减轻,控制物价上涨的难度加大,由结构性物价上涨演变成明显通货膨胀的风险相当大。对此必须高度重视,绝不能掉以轻心。
通货膨胀要严防
2006年以来,针对经济增长中出现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党中央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措施,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2007年以来,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上涨,党中央审时度势,将实行多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相继出台。2007年年末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之一。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如此重视通货膨胀问题呢?为什么要把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呢?
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的价格能够有效地对资源进行配置,但当市场物价发生持续大幅上涨时,就会向人们提供一种错误的信号,引导投资需求猛涨,资源供应紧张,反过来推动整个市场物价更加猛烈地上涨,如此恶性循环,最终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后果。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就是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如果任由通货膨胀的趋势恶性发展,将会导致社会经济环境剧烈动荡。特别是市场价格的信号紊乱和供求关系失衡,会导致流通领域混乱,部分企业囤积商品,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引起人们对物价上涨的恐慌,容易引发抢购等非理性行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改善民生。物价与民生息息相关。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贬值,工资缩水,实际收入水平下降。尤其是我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中,食品占有的比重比较大,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工薪阶层、离退休人员和低收入人群将难以承受。越是困难群体,越是贫困地区,受到的影响就越大。如果物价连续大幅上涨,就会导致部分低收入者返贫,困难群众增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就是要确保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
防止明显通货膨胀的发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出的新要求。只要把党中央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就能实现既定目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多管齐下稳物价
物价问题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物价问题,把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 通货膨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针对导致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已经采取和正在采取一系列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措施。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提出了九项措施,概括起来可以叫做:一个根本途径、三个关键环节。
一个根本途径就是:一手抓增加有效供给,采取综合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农产品、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一手抓抑制不合理的需求,主要是投资过快增长、货币投放过多,继续实行从紧货币政策以及抑制一些不合理的“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性”产品出口,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三个关键环节就是:一头要抓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市场供应。党中央、国务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猪、油料、奶业、禽类生产的政策,正在落实。“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要市场上不脱销、有东西,大局就能稳定。另一头要采取多种措施安排困难群众生活,缓解低收入群体和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压力。要抓好对低收入群体的适当补贴,使低收入群体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生活水平。这头稳定了,大局也能稳定。中间的流通环节,就是抓市场监管。要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散布涨价谣言、蛊惑人心等违法行为,保持市场的正常秩序。
控制物价、抑制通货膨胀的任务十分艰巨、复杂,各级党委、政府思想不能麻痹,工作不能放松。同时也要看到,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财力、物资都比较雄厚,我们具备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有利条件。只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措施有力,我们完全有信心能够控制住物价过快上涨的局面,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理性看待股市的波动
——为什么要促进股市健康稳定发展
最近两年,我国股市一扫前几年的低迷,出现连连上涨行情,股票指数不断创出新高,股市市值持续增大。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的低点998点,一路上涨至2007年10月的6124点,涨幅超过500%。然而,从2007年10月开始,A股连续下跌。到2008年6月中旬,股指跌幅超过50%。仅2008年第一季度,A股市值就缩水12万亿元,创下了15年来的新纪录。股市的剧烈波动,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很多困惑。那么,股市的这种波动是如何产生的?面对股市的剧烈波动,应当如何推动股市的健康稳定发展?
股票市场有起有落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的发展总是在周期性的波动中实现的。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股票市场也经常是风云变幻、起伏不定,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上下波动。
股票市场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与一般的商品市场不同,股票市场是一种虚拟经济。在股票市场上买卖的不是普通的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商品如食品、住房等,而是可以在未来获得收益的金融资产。股票价格不仅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状况,同时也受利率、汇率、通货膨胀、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市场买卖力量对比、重大自然灾害发生以及投资者心理预期的影响而发生波动。股票市场的这种波动与实体经济的波动相比,往往更为剧烈、更为频繁。当股价持续上涨时,越来越多的资金被吸引进来,这又会导致股价的进一步上涨,并使得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在牛市乐观气氛的感染下,人们总是能找到股市不断上涨的“理论根据”,把所有的利好消息加以放大,直到某一天泡沫破裂,股价暴跌。当股价持续下跌时,则会出现相反的情况,价格进一步下跌,资金持续流出,悲观失望情绪蔓延。
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在股市的发展历史上不乏其例。比如,从1928年初到1929年8月,美国的道琼斯指数由200点附近飙升到400点左右,一年的时间里股指暴涨了一倍。然而不久就爆发了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股票价格也随之一泻千里,从1929年9月繁荣的顶峰到1932年夏天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指数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90%。1985—1990年日本股市持续大涨,日经225指数由1985年初的11000点涨到38000多点。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股市开始暴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点,1992年8月18日降至14309点,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股指比最高峰时下降了63%。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时间并不太长,但同样经历了股市剧烈波动的洗礼。1990年12月19日,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到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已跃升至1429点。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29点,之后迅速暴跌至400点,有些股民损失极其惨重。从2006年开始,我国股票市场启动了新一轮 的牛市行情,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资本市场迅速发展。截至2007年年底,沪、深两个市场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总市值达32.7万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40%,位列全球资本市场第三,新兴市场第一。然而,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在股市自身运行的规律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下,我国股市自2007年10月中旬以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大批股票价格被腰斩,大量基金跌破了面值。在股市的剧烈波动中,许多股民和基民被套,饱受亏损之苦。人们再次深切感受到了投资股市所带来的风险。
中国股市长期向好
股市的波动是有规律的,最基本的规律就是股票价格要符合它的内在价值。一只股票如果价格涨得过高,就会超过其内在价值,需求就会减少,价格就会随之下降。反过来说,如果价格跌到一定程度,就会低于其内在价值,需求就会增加,价格就会随之上涨,直到价格和价值达到平衡。运用这个基本规律来看待当前我国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现象,就能够使我们多一分清醒、多一分理性。
2007年年底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出现的这轮深幅调整有其必然性。一是对前期股市上涨的累积风险的释放。2006年以来,随着股票价格的飞速上涨,A股市场的市盈率也急剧上升。至2007年6月底,沪、深两市加权市盈率达80多倍,大大高于通常认为的30—40倍之间的合理市盈率标准。这表明,A股市场的股票价格已经大大超出了其内在的价值。二是受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周边股市调整的影响。2007年第四季度之后,美国的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下跌的幅度都超过20%。美国经济增长的放慢加剧了人们对全球经济发展未来的担忧,降低了人们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投资的意愿受到了抑制。三是宏观调控的成效。近年来,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措施,如多次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等,使流动性过剩的矛盾逐步缓解,股市的供求关系开始趋于均衡。同时,2008年年初的雪灾、上市公司大量再融资、“大小非”集中解禁等事件性原因,也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心理,影响他们对股市发展的预期。正是上述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2007年年底以来股价的大幅回落。
同样,我们也要看到,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明显加强,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投资者结构逐步改善,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市场运行机制改革不断深化。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2006年以来中国股市的快速发展,有其深刻的原因。一是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持续高增长和低通胀的良好局面,上市公司的业绩大幅提升。2006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幅度高达46%。2007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水平也较高。截至2008年4月7日,已披露年报的880家上市公司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67321亿元,同比增长24.61%;实现净利润6548.75亿元,同比增长44.78%。上市公司业绩的提高,必然会带来股票价格的大幅上升。二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正在把世界上成熟市场的经验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起来,沿着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方向稳步推进。2005年5月开始实施的股权分置改革,使我国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进一步夯实。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大股东的利益与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很多大股东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改善了上市公司的质量。三是资本市场法律体系逐步完善。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修订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以及与“两法”配套的法律法规的完善,进一步理顺了资本市场的法律关系,健全了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对全面提升资本市场法治水平、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此以外,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推动作用也不可忽视。2001年以来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持续升值,尤其是2005年7月我国开始进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比价升值速度加快。国际资本通过各种渠道大量进入我国,加剧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过剩,推动了股市行情的不断上涨。
可以说,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和资本市场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的趋势没有改变,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企业效益不断提升的趋势没有改变,人民币升值和流动性过剩的趋势没有改变。因此,我国股票市场持续发展的趋势也不会有根本的改变,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信心。有跌有涨,潮落潮起,是股市发展中的必然规律。股票价格短期回落,不会改变我国股票市场长期向上和不断发展的大趋势。
积极推动股市良性运行
在市场经济中,股票价格的不断波动是一种必然现象。没有股票价格的波动,资本市场就不可能有效 反映资本的供求状况,就不可能调节资本的有效配置。当然,说股票价格的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于股票价格发生背离市场规律的剧烈波动可以完全放任自流,听之任之。
股市的大幅波动会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和风险。股市的持续暴涨会吸引更多的人投身股市,使大多数股票背离自身价值,形成泡沫。泡沫的膨胀会造成一时的繁荣甚至狂热,但泡沫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破灭,使股市迅速下跌。股市的持续暴跌会造成投资者财富大幅缩水,资产大幅贬值,从而导致人们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那些将大量积蓄投入股市的普通群众,财产可能会在股市暴跌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情况持续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股市交易额迅速下降,使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受到破坏,金融业也发生动荡,甚至银行破产、工厂关闭、企业大量裁员,经济增长陷入低迷状态。因此,政府对股市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就显得十分重要,维护包括股票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的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
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股票市场建立发育的时间还不长,许多方面不够成熟,亟待完善。构建透明高效、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行安全的股票市场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对股票市场发展和运行规律的认识,继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和市场监管,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股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推动股市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股票市场的起起落落与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密切相关的。在经济繁荣期,企业的盈利水平也会上升,导致股价的上涨。在经济萧条期,经济增长放慢,企业盈利下降,股票价格也随之会降低。因此,防止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首先要搞好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推动股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运行中具有发展优势的群体,是股市投资价值的源泉。事实证明,绩效越差的上市公司,其股价的波动现象越明显;而越是优质的上市公司,其股价的走势越稳定越健康,越能够为投资者带来稳定可靠的收益。因此,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强化上市公司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夯实资本市场基础、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活力、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关键。
推进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建设,满足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是推动股市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要大力发展主板市场,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板建设,加快推动创业板建设,构建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建立适应不同层次市场的交易制度和转板机制,完善登记、托管和结算体系,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拓宽合法资金入市渠道。建立统一互联的证券市场,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完善法律和监管体系,建设公正、透明、高效的市场,对于推动股市健康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监管协调,才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如果股市投机过度,市场风险就会越积越大。近年来,国家对证券违法违规活动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有效遏制了非法证券活动的多发势头。2008年4月,国务院颁布《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和《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这是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证券交易的正常秩序,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风险是股票市场的基本特征,股票市场与风险共生共存。我国股票市场处于“新兴加转轨”的发展阶段,规范运作程度有待提高,市场不够成熟、不够健全,波动性相对更大。近两年尤其是2007年以来,投资者入市总量增加很快,在不长的时间内,投资者开户数从6000多万户增长到2008年年初的1.4亿多户,许多中小投资者缺乏市场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增强风险意识极为重要。投资者要谨慎入市,理性参与投资,入市后要保持良好心态,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切实规避风险,保护自身利益。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股市成绩斐然。可以预期,中国股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只要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一个公开、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就一定会促进股市平稳健康地发展,从而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这首人们熟悉的优美歌曲,唱出了人们对海南优美环境的赞叹。从2000年9月开始,海南省推动以“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截至2008年4月,共建成文明生态村7774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33.4%。当地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增加,文明程度提高,琼岛处处盛开生态文明之花。海南省抓住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发展的突出优势和长期依托,坚持生态立省,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了出来,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生态文明的迫切愿望,必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生态问题是人类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既影响着发展的全局,也决定着发展的可持续;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的命运,既影响着人类的现在,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辉煌的中华文明与长江、黄河流域的生态状况息息相关,而印度河流域的宜居环境则塑造了古印度文明。人们也不会忘记,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等等所经历的由繁荣走向衰败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地区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使得文明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前车之鉴,要时刻牢记。当代世界的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无不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如今的伦敦环境优美,但它曾经被人们称为“雾都”。19世纪50年代,伦敦是一个被各种工厂包围的城市,烟尘笼罩在城市的上空,工业污染严重,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特征。长期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物质生产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消费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对地球资源的索取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和认识日益深刻。1972年,联合国发表《人类环境宣言》郑重宣示,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自然的义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先后问世,标志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成为世界共识。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代中国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在经过了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13亿中国人的生活正在逐步走向富裕,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生态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紧张,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水土流失土地的总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平均每年农田受旱面积近4亿亩,受涝耕地面积1.5亿亩,损失粮食100亿公斤左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承受着传统发展模式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在大多数经济指标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十五”计划规定的环境指标没有如期完成。要完成“十一五”期间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涉及资源环境的规划指标,任务十分艰巨。
历史与现实都警示我们,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给老百姓一个美好的生活家园,让天更蓝、水更清,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2007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同时,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 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禁令一出,牵动人心。曾几何时,塑料袋以其方便廉价的特点,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它也越来越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是继续依赖塑料袋的便利性而无视其危害,还是郑重地为环保作出新的抉择?“禁塑令”的实施充分展示了我国政府在保护环境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和决心,也有助于进一步在全社会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
确立建设生态文明新目标,是我们党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进程中取得的新认识、树立的新理念、形成的新任务。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内容,党的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标志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新贡献。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好“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问题。如果不改变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继续沿袭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难以实现。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资源供应不足、能源严重紧缺、环境压力加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制约因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要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
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把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内在地统一起来,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落脚点和最终结果。同时,生态文明的实质是科学发展。“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存在矛盾,又相互依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金山银山也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文明的生态,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持续;建设生态文明正是为了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快速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在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中持续地追求并享有幸福,才能够真正拥有沉甸甸的“金山银山”。
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
在五年累计降低供电煤耗22.4克/千瓦时,实现节约标准煤385万吨,节约用电24.3亿千瓦时,节约燃油38.5万吨,直接实现节能价值33.5亿元的同时,五年内规模翻了一番,装机容量达到6302万千瓦,效益翻两番,主营业务收入720亿元,实现利润42亿元。这是中国华电集团通过科学发展,在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中交出的一份骄人答卷。华电集团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节能减排、加快清洁发展的成绩说明,只有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才能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要使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在全体公民中强化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意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人文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树立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是核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基础,“好”的体现之一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要让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成为两根“高压线”,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行严格的制度是保障。完成硬指标要出硬招数,不动真格的换不来蓝天碧水。要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法纪律、执法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我行我素、无视法纪、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人要坚决惩处,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再出现。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社会共同的理念,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当建设生态文明成为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时,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人与自然共和谐的美景就一定能够实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近年来,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的美国高盛公司的长篇研究报告——《北京共识》,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报告认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进步,其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中国创造了一种适合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模式。中国以繁荣发展的崭新面貌,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成功,也向世界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正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当今世界,各国由于历史演进和具体国情不同,政治发展道路和民主制度模式总是多种多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由中国的历史发展和具体国情决定的,是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在长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作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然而,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深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救亡图存,许多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奋力抗争,各阶级、各阶层、各种社会势力围绕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提出了种种主张,展开了激烈斗争。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但是,辛亥革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地,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最终在各种反动势力的扼杀下夭折。自那以后,旧中国的政治制度,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没有能根本改变其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利益的本质,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地位。
中国人民从长期的艰难探索和不懈奋争中逐步认识到,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一条走不通的路。要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必须彻底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全新的人民民主制度,真正由人民当家作主。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现了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发展,人民民主的内容不断扩大,人民的各项权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政治保障。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作出了“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的重大决定;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张;党的十七大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第一次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回顾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努力实现人民民主一直是我们党孜孜不倦的执著追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具有鲜明特点与巨大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是通过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它的基本框架主要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所构成。这些民主制度,不仅是人民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点与优势所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最好的组织形式。人民通过普遍的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机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国家机构的这种合理分工,既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又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参政的民主党派之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团结合作关系。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功能和优点是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使不同阶级阶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群体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整合,使社会整体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重要政治制度。这项制度保证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利,使各民族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了坚实的基础,进而形成了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指城乡居民群众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制度。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不仅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而且有利于人民群众受到民主实践的锻炼,不断提高民主意识、民主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判断一国的民主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要看它是否立足于本国国情,是否有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适应了中国历史与国情对政治制度提出的总体要求,保持了国家长期稳定发展,提高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出明显的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有效整合人民群众中各个阶层和群体的不同利益。我国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着广泛的人民性,不仅有工人、农民和干部的代表,也有各民主党派和各社会新阶层的代表。代表和委员们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参政议政,共商国是,从而能够最广泛地吸纳民意,使党能够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和要求把握大局,根据全民族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制定出符合科学规律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实现全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协调发展。以人民民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既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社会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对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越来越多,对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使党和政府正确集中各方意见,协调不同利益,集体行使权力,科学作出决策,保证人民利益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发展,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国家政权具有高度稳定性,国家政策具有明显连续性,这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 主制度,在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能够集中全党全社会的资源、力量和智慧用于建设和发展,保持社会长期稳定,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长期实施。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广阔前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和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我们已经成功地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奋力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更为广阔的前景。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在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对于完善整个政治体制具有全局性的意义。要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建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基础上,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同党的执政方式的完善同步推进,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要善于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主要依靠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使国家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列为今后一个时期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人民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当家作主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要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要求,通过体制创新,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断扩大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不断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
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要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不断完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要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确保法律正确实施。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综合运用各种监督形式,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决不能动摇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组织社会生活的根本方式,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坚持和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但决不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要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要环节,努力使我国政治建设适应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反映时代要求,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新进展,创造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新途径新形式,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协调发展,从制度上保障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政治参与要求。
“江水滔滔,奔流不息,百折不回,终归大海。”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遵从人民意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人类社会的民主政治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广西宜州,一个在中国版图上并不引人注目的边远古城,却有两件事足以使当地人备感自豪。其一,宜州是传说中“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其二,这里曾开创了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先河。1980年2月5日,宜州屏南乡合寨村里一棵五人合抱的大樟树下,85户村民代表分别在一张两指宽的纸条上,以无记名方式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选举产生了新的管理组织——村民委员会。当时的村民们并没有意识到,正是他们布满老茧的手,拉开了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历史序幕!两年之后,农村村民委员会与城市居民委员会一道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正式载入我国宪法。如今,合寨村那块写有“村民委员会”字样的木牌,已经成为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见证。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基层群众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直接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实现途径。我们党在准 确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升为我国政治制度的一项基本内容,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必将对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典型特征是直接民主和自我管理。人民群众直接选举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决定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直接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这样一种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民主制度,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且有利于人们根据本地实际进行政治建设,用民主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融洽人际关系,建设幸福家园,创造美好生活。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最早发源于城市。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天津、武汉等一些城市出现了由群众自己组织起来的防护队、居委会和居民组等群众性自治组织。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成员固定从属于某一个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逐步被打破,原来由“单位”承担的教育、医疗、卫生和住房保障等职能逐步转移到社会,这些都迫切要求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进行相应变革,以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正是在这样一种改革的大背景下,城市居民自治组织应运而生,逐步发展成为城市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在我国广大农村,村民自治更是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直接产物,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伟大创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蓬勃推进,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政社合一、集中经营”的人民公社制,并在全国迅速推开。这一伟大变革,一方面使农民群众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要求,以改变一些地方出现的基层管理缺位和村庄无序状况。此后,村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在加强农村管理、推动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适应了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通过基层群众自治,人民群众自主管理自己的事务,这是我国基层社会组织与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和创新。
20多年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发展,切实保障了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有力地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在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明确强调,要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厦的重要支柱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当家作主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方面,由人民选出代表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另一方面,实行基层群众自治,由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支撑起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宏伟大厦。可以说,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这一大厦的重要支柱。基层群众自治不仅是人民群众直接管理自己事务的有效方式,而且也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伟大征程中,发展基层民主,完善群众自治,是关乎全局的基础性工程。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这一民主政治制度,通过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以居民自治为核心的城市基层民主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核心的企事业单位的基层民主等形式,将人民民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把代表制民主与直接民主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两种民主形式各自的功能和整体合力,从而形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这是我国人民民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路径。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这就要求从整个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全局来确定基层群众自治的地位和功能,将基层群众自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着力点,探索规律,积累经验,逐步扩展民主规模,提升民主质量,循序渐进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实效性。在城乡基层实行群众自治,让人民群众直 接参与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充分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有利于增强广大群众对民主政治的认同,充分调动人们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人民群众在自己生活的区域内,直接选举、民主讨论、共同决策和相互监督,有利于增强基层民主的广泛性和实效性,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民主素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有利于培养广大群众的公民意识,增强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认知,锻炼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可以说,基层群众自治是一所低成本、高效益的大学校,人民群众在亲身实践中学习民主、认知民主,民主意识得到不断唤醒,民主素质得到不断增强,民主能力得到不断提升。通过千万个这样的民主大学校,亿万人民将日益走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广阔天地,构筑起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厦牢不可摧的根基。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了巨大变革,与此相适应,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人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正在不断提升。适应新的变革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要求,大力发展基层民主,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保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保证各方面自治活动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进行。群众自治,关键在依法。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过程,是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从具体进程看,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可以说是先尝试、探索,然后再规范、推广,因此,相关法律和规定不可能一开始就完美无缺,而是需要根据自治实践的经验不断完善。例如正在实施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还存在某些条文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如对村委会直接选举中贿选的界定、关于乡—村关系的规定还不够细化等。这些都需要紧密结合基层群众自治的实践,在法律法规层面不断加以完善。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适应实践发展的需求,不断扩大自治范围。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目前主要集中在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领域,涵盖面还不够宽广,仍需要进一步扩大自治范围。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大量新兴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在基层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如城市中的业主委员会、农村中的行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等等。如何扩大这些新兴社会组织的自主权、自治权和群众参与权,鼓励人们积极参与这些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日益成为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迫切任务。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机制。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在党的领导支持下,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党的领导是基层群众自治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要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制度和领导方式,进一步理顺基层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的关系,发挥基层党组织对群众自治的领导作用和保障作用;要根据本地实际,不断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财务管理、村(居)务公开等制度,为广大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行使民主权利提供日益完善的制度保障。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如何处理好政府行政权力与群众自治权利的关系,是发展基层群众自治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例如,一些街道和乡镇政府将居委会或村委会当成自己的行政下属组织,实行行政化管理,下达种类繁多的指令性任务,使居委会和村委会很难独立自主地开展自治活动,严重影响了基层群众自治。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合理划分政府“政务”与基层自治组织“村务”、“居务”的责任范围和权力边界,妥善处理乡(镇)村关系、街居关系。基层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大力支持和扶持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发展。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权益,建立健全与基层群众自治相适应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保障好人民群众的权益。如果广大群众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受到损害,就不可能调动起他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基层群众自治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必须把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放在首位,从制度上 确保群众权益不受侵犯。从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来看,当前应着力保证自治组织在群众利益诉求、利益表达方面的独特地位,增强村委会、居委会、职代会等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利益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广大群众从利益实现和权益保障中不断增强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大部制”吹出清新之风
——为什么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如果评选2008的“流行语”和“新词汇”,“大部制”一词将当仁不让地入选其中。3月15日,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高票通过,中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正式拉开帷幕。这个被称为“大部制”的方案,将转变政府职能落实到整合机构、科学配置部门职能上,新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个部门,不再保留国防科工委等6个部门,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15个,减少正部级机构4个。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一方案一经披露,立即引来如潮好评。由它传递的转变职能、权责统一、精简效能等清新信息,宛如三月春风,迅速吹遍神州大地。
30年来的第六次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先后于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进行过五次机构改革。此次政府机构改革已是30年来的第六次。尽管每次改革的背景与任务不同,过程有难易,效果有大小,但历次改革都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需要,政府职能转变取得重要进展,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逐步规范,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积极成效,行政效能显著提高,为中国这艘巨轮的破浪前行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机构改革为何要不断进行?各级政府拥有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掌握和控制着大量的公共资源,作为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决策者、管理者,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组织和运转牵涉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把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举措加以强调。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重大进展,都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密切相关。
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当前行政管理体制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基础较为薄弱,机构设置不尽合理,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效率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领域权力仍然过于集中,且缺乏有效制约监督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从经济方面看,政府作为经济事务的管理者,如果不能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那么,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会遇到阻力,受到制约。大量事实表明,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不解决,现代企业制度就难以建立;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不打破,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就难以形成;政府管理方式不转变,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就难以健全;政绩考评体系不科学,单纯追求GDP增长速度、粗放增长方式、环境资源矛盾等深层次问题就难以克服。
从政治角度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切入点。改革政府机构,有助于理顺党政机构之间的关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推行政务公开,建立科学民主决策体制,有助于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为公民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的管理创造条件;将过多包揽的事务回归社会,有助于扩大基层群众的自治范围和内容,发展基层民主;实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有助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从社会发展看,我国现阶段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深层次社会矛盾开始显现,人民群众对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社保、住房、公平分配、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强。只有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政事关系,才能形成与社会良性互动、共同治理的局面;只有转变政府职能,才能消除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解决好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只有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才能有效化解新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正是着眼于这样的大局,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的改革思路。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又通 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确定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
大部门体制的内在优势
“三个和尚”的故事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其道理十分简单:一件事最好由专人专管,否则,政出多门,多头共管,职责不清,反而会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窘境。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例如,在一些地方,一条河有几个部门管:水利局管农村段,环卫局管河流下水道,市政局管河道,国土局管地下水,河水管理办公室管综合治理,各管各的,“有利的争破头,无利的踢皮球,有责的躲着走,无责的抢着管”。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大部制的探索和实施,这种现象将会得到改变。
所谓 “大部制”,即大部门体制,是指将职能相近的部门整合重组为一个较大部门而形成的政府组织形式,以减少机构重叠、部门职能交叉,增强综合协调能力,使政府组成部门的数量保持适中精干。
实行“大部制”,最核心的目标是转变政府职能。目前,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部门职能配置不够科学、机构设置不尽合理。大部制改革将会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实行“大部制”,有利于优化组织结构。经验表明,政府职能与机构设置有着内在联系,政府职能变化了,机构设置也要相应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简了许多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健全了宏观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同时逐步增设了环保、社保、信息、能源等新的管理部门。这些逐步健全和增加的机构,是政府履行职能所必需的,但也出现了分工过细、机构扩张的趋向。实行大部门体制,将职能相近的部门重组为大部门,既可保证政府有效履行各项职能,又能防止机构数量不断膨胀,形成精干高效的现代政府组织结构。
实行“大部制”,另一个着眼点是提高政府效能。政府部门职能交叉、权责配置脱节、多头重复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影响行政效能的体制性障碍。例如在城乡建设、环境资源、交通运输、食品药品管理等领域,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实行“大部制”,从体制上减少职能交叉现象,理顺部门关系,明确部门责任,无疑有助于提高政府效能。
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
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屈指算来,现在离2020年已不足12年,时间紧迫,时不我待。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当前最主要的是实现三个重点目标。
要做好公共服务文章,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现代政府的显著特征。例如,北京市于2007年初推行“公交一卡通”,实施廉价公交政策,“廉价公交风暴”很快在全国各地得到响应。北京市的“廉价公交政策”就是公共服务的典型产品。服务型政府的主要标志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作为人民政府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机构设置、职能确定、资源配置等方面,注重和强化公共服务,不断改善民生,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推行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管理,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健全公共政策体系,维护、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要把法治观念根植于心,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要做到组织法定、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捷、诚实守信。政府机构的组织和政府职能的设定,应当有法律、法规的依据,实现机构、职权、责任、编制的法定化。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无法定依据,不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决定。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平等对待当事人,正确行使行政裁量权。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除涉及保密以外,原则上都应当公开。实施行政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应当严格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简化办事程序,方便当事人。政府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具有公信力,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
群策群力,加速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是现 代行政管理系统正确组织和有效运行的重要标志。权责一致,就是要做到有权必有责,实行权责对等。分工合理,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责交叉、政出多门。决策科学,就是要健全各级政府决策机制,使各项重要决策符合客观规律,符合认识规律,符合施政规律,减少决策失误,从制度上保证决策内容和决策程序的科学。执行顺畅,就是要保证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在全国范围内的有效执行,消除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提高政府执行力。监督有力,就是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这是战国时谋士劝说赵武灵王果断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一段话,大意是说,治理国家有一定的法则,要以有利人民为根本;从事政治有一定的原则,要以政令畅通为首要。可以预见,尽管这是一项非常艰巨复杂的工作,但随着以“利民便民”、“政令畅通”为依归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为什么要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2007年初冬,一幅被称为“史上最牛公章”的图片被众多网站广为转贴,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新闻。这枚来自贵州偏僻乡村的印章,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该村规定,村里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公章合并起来使用。据报道,自从有了这枚特殊的公章,圭叶村的账目理顺了,财务透明了,村民们关于村委会的财务投诉也没有了。
对一枚普通公章的热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权力有效制约和监督的关注与期盼。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
权力是柄“双刃剑”
谈到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必要对权力的属性做一些探讨。据《广雅?释器》解释:“锤,谓之权。”“锤”具有衡量判断轻重的功能。可见,“权”的本义是“衡量审度”,引申义是“制约别人的能力”。在现代意义上,权力一般是指在国家范围内由政权机构统一掌握行使,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和强制的影响力或支配力。
人类社会的演进史表明,权力无论是作为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还是作为职权上的支配力量,都是一柄“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它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利益;如果运用不当、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缺失,则会给社会民众造成深重灾难。
从积极角度看,权力的公共性、等级性、整合性、工具性、有限性等,确保了权力能够维护公共秩序,实现社会民众的公共利益。假如没有权力存在,人类文明可能长期在黑暗蒙昧中徘徊,人类社会也会陷入无休止的混乱和无序状态。历史上曾有人设想过没有权力存在的社会状态,然而,文明演进的轨迹已经表明,这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空想。只要人类以群居方式生存与发展,权力就不可或缺。正是依靠权力的有效运作,才谈得上稳定、安全、有序的公共生活。从消极角度看,权力的扩张性、干预性、支配性、诱惑性、腐蚀性等,又使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极易蜕变为少数专断者谋取私利、损害公益的工具。清朝的历史学家在总结明朝的历史教训时得出一个富有哲理的结论——“贿随权集”,意思是指贿赂腐败总是跟随权力而聚集起来,谁权重势大,那些“贿者”就会蜂拥而至。
因此,正确认识权力的双重属性,通过制约和监督来确保“用权为公”,便可以有效维持公共秩序、调配重要资源、协调利益纷争、实现公平正义。反之,任由权力滥用,“以权谋私”,就会侵害国家和民众的根本利益。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阳光具有除菌、消毒的功能,它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让万物充满勃勃生机,是最好的防腐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意味着权力公开、透明、公正、合理地行使,防止权力行使者滋长贪欲、越轨行权、腐败变质。
说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一则经典故事。抗战胜利后,民主人士黄炎培曾在延安与毛泽东同志有过一场著名的“窑洞谈话”。黄炎培说:“余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31 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将人民群众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当做避免人亡政息、保持政权生机活力的一副良方。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和基本法律确立了人民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中的主体地位,权力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存在,权力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这就意味着权为民所有、权为民所授、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控,接受人民监督是每一位权力行使者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基本政治权利。这些都为制约和监督权力、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制度基础。
制约和监督权力,才能避免权力腐败。广大党员、干部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在腐败问题上没有天然免疫力。随着我国改革深化,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利益结构的分化也逐渐加剧,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腐朽落后思想同样会侵蚀一些党员、干部。如果思想防线不牢、意志不坚定,就很容易受到腐败病毒的感染,甚至跌入腐败的泥坑。大量情况表明,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经受住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考验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付出十分艰辛的努力。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努力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才能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政治保证。
制约和监督权力,也是提升政府效能的有效途径。在供给公共产品的过程中,政府所收集掌握的决策信息可能是有限的、不充分的,此时,若政府盲目决策便会导致决策失效、失败。制约和监督权力,既可为政府决策提供真实、丰富的信息,又可增强政府决策的针对性、合理性与科学性,还可以有效遏制公职人员的不作为和不当作为。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机构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不断完善公众参与、社会监督、专家论证与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凡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凡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都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的意见。许多地方和部门还建立了行政决策问责制、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些制度和机制的实施,有效地避免了行政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预防和减少了决策失误发生,在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阳光普照天地宽
“市长同志,您好!我们小区下水道堵塞,请您过问一下!”2008年3月11日,家住江苏省南京市某小区的刘先生通过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的“市长信箱”,生平第一次给市长写信,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了回信,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这得益于南京市的“权力阳光运行机制”。通过这个机制,南京市各级政府的权力实现了“大小有边界,运行依流程,网上留痕迹,全程受监督”,权力的透明度与行政效率大幅提升。
南京市的“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只是全国各级政府行政公开、透明运作的一个缩影。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现有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仍在不断完善,它必将对于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挥重要作用。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要通过适当分解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使决策职能、执行职能、监督职能由不同部门相对独立行使,努力形成不同性质的权力既相互制约、相互把关,又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做到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高效,监督更加有力,从而保证权力依法运行,最大限度地防止权力滥用现象的发生。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必须健全法制和程序规则,把不同权力形式通过法律和规章确定下来,纳入法制化、程序化轨道,保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通过组织立法、程序立法来明确国家机关的法定权限和相应的程序规则。要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必须明确制约和监督的重点所在。要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制约和监督。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位高权重,遇到的诱惑和考验也多。如果领导干部腐败变质,会给党和人民造成更严重的危害,甚至可能影响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风气。同时,还
要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制约和监督,切实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财政资金运行、国有资产和金融的监督或监管。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必须充分发挥各制约和监督主体的积极作用,提高制约和监督的整体效能。按制约和监督主体划分,我国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主要包括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六种类型。总体看来,这些监督机制彼此取长补短、配合协同,为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何体现人民群众在上述六种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制约和监督的整体效能,将是今后需要取得新突破的关键领域。应综合运用多种制约和监督形式,继续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等结合起来,发挥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大力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权力的授予过程、行使过程和权力运行结果的全程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奥运之年话契机
——为什么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和世界共同的盛会
2008年3月24日上午11时,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在希腊古奥林匹克遗址隆重举行。美丽典雅的最高女祭司用圣火火种点燃希腊运动员尼克拉泽斯手中的火炬,尼克拉泽斯手持火炬跑过古奥林匹克竞技场,奔向顾拜旦纪念碑,就此拉开了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序幕。从雅典到北京,奥运圣火先后在五大洲、在国内外点燃着激情,传递着梦想。8月8日晚8时,奥运会的火炬将来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现场——被称为“鸟巢”的国家体育场,点燃第29届奥运会的主火炬。
北京奥运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事,不仅属于中国人民,也属于世界各国人民。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弘扬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推进奥林匹克运动普及和发展,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是中华民族的百年企盼,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在各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中国一定能够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为中国和世界体育事业留下一笔独特的财富。
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奥运会是全球体育竞技的大舞台,是全世界体育健儿四年一次的大团聚,是世界各民族之间对话、交流、沟通的盛大节日。在奥运会这个全球性的大舞台上,所展示和交流的不仅仅是精彩的体育赛事和奥林匹克精神,更是奥运举办国的国家形象、文化魅力、国民素质、综合实力和世界各国独特的历史风情和文明成果。
北京奥运会,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运动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一次伟大握手,是世界各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热烈拥抱,也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激情对话。
2008年,世界的目光将聚焦中国。这既为我们全面充分展示和提升国家形象提供一次难得的机遇,也为国际社会全面了解中国创造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据估计,将有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运动员参加北京奥运会,如果加上教练员、裁判员、政府官员、新闻记者等相关人员,参加本届奥运会的总人数将达7万人左右。奥运会期间,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的观众人数将超过50亿人次,通过网络观看奥运会的人数也将超过30亿人次,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将超过100万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机遇,让不了解中国的人认识中国,让对中国了解不多的人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让对中国存在这样那样误解的人重新认识中国,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奥运会也将使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更加密切,在加深世界对中国了解的同时,也加深中国对世界的了解。在弘扬奥林匹克文化、促进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将以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更强的自信和博大的胸怀,学习和借鉴世界上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那么,通过奥运会,我们要向全世界展示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形象呢?
展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是一个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国家形象不断改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正处于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社会最稳定的时期,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同时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在发展水平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中国人民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魅力。中华文化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重视道德建设,强调个人的修身养性,把“和为贵”、“讲信修睦”作为处理人际关系、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在今天的世界上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中华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外来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和融合力,在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时代日益展现出她的巨大魅力。当代的中华文化,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既体现民族精神又体现时代特征、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与吸收借鉴外来有益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在文化创新中不断繁荣发展。通过奥运会,中华文化将迎来与世界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一次全面的交流和对话,必将使自身焕发出新的活力。
展示13亿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中华民族具有团结勤劳、热情友好、积极进取的优良品格。团结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心齐,泰山移”、“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古训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中延续;热情友好是中国人民的待客之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开阔胸怀;积极进取是中国人民的生活哲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多,中国人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文明素养明显提升,日益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展现出蓬勃向上、坚定自信的精神风貌。
当然,展示中国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形象,还要通过每个人的努力,靠的是我们扎扎实实的工作:从一个个新建的体育场馆及配套设施、城市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等物质条件,到完善、高效、全面的社会服务和清新整洁的城市环境,从包括你我在内的每个人的一言一行,到体现在北京奥运标识、城市景观、人们精神状态中的浓厚文化底蕴……这意味着,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中国形象的代言人。
民心因奥运而凝聚,精神为奥运而振奋。中国人民为办好奥运会魂牵梦绕、群策群力,力争把第29届奥运会办成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通过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一个更加文明、更加开放、更加和谐的中国将展现给世界,奥林匹克精神也将在这片东方古老大地上发扬光大。
提升百姓健康素质与生活质量
奥运会在13亿人口的中国举行,奏响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新乐章。在北京成功举办这一体育盛会,必将进一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促进奥林匹克竞技水平的提高,增进奥林匹克国际大家庭的团结和友谊;同时也将成为发展我国体育事业难得的历史机遇,对我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等各项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让更多的老百姓拥有健康,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将极大地唤起全国各族人民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爱好,使奥林匹克精神在人民心中扎根开花,必然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运动员、教练员正在悉心备战,力争在本届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使我国的体育竞技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随着奥运盛会的临近,新一轮的“体育热”也在逐步升温;体育产业和对外体育交流也将搭乘奥运会的快车,获得较快的发展。
举办奥运会,也是群众体育发展的大好时机。群众体育历来是奥林匹克运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提倡全民参与是奥林匹克文化的重要内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始终是筹办奥运会工作的着力点之一。“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人文奥运进社区”、“人文奥运神州行”、“强健体魄——迎奥运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等具有较大规模和深远影响的一系列大型群众体育活动,正在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从体育运动中享受快乐,通过体育健身拥有健康。北京奥运会的筹备期和举办期,同时成了群众体育知识的普及期、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期、全民体质健康水平的促进期和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期。
奥运会的举办,还是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改善城市环境的难得机遇。环境保护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支柱之一。生活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健康的生命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北京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作为筹备和举办奥运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奥运精神以人为本的具象化。在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的积极推动下,首都北京和全国许多地方的人居环境、空气质量、交通状况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可以说,奥运会的举办,使中国的老百姓离“享受体育、拥有健康”的目标更近了。
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奥运会作为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国际性、综合性的大型社会活动之一,因其以巨大的综合社会效益推动社会发展,被称为“当今时代中最伟大的社会力量之一”。筹备和举办奥运会,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参与和协作,事实上是对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一次大检阅,从而带动社会相关部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建设、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带来巨大的旅游收益,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带动电子、通信、建筑、体育用品、服务等部门及行业的发展。根据测算,北京筹备和举办奥运会的7年间,平均每年拉动中国GDP增长0.3到0.4个百分点,每年对北京经济增长速度的拉动作用在2个百分点以上,创造了180万个就业机会。中国的许多企业将借助北京奥运会这个平台走向世界,外国企业也将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借机进入中国,以达到共享奥运会这个“大蛋糕”的目的。同时,奥运会部分赛事举办城市香港、青岛、上海、沈阳、秦皇岛、天津,都借助奥运的契机大大提升了城市的形象,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呈现出全面繁荣的良好态势。这些都将促使中国经济继续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健康发展。
北京奥运会将加速推动中国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举办奥运会,看似巧合,实则偶然中有必然。没有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就不可能有举办奥运会的基础和条件。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既是对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果的集中展示和充分肯定,又是推动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积极因素。奥运会是对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各项工作的一次检阅和考验,势必促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国的全面改革只会越来越深化,对外开放的步子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快。
北京奥运会将成为提高国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催化剂。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既是奥运成功的保证,又是北京筹办奥运的目标之一。奥运会的举办将引导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居民更加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减少语言不文雅、举止不文明、服务不规范的现象,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和文明风尚。随着“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首都文明从我做起”、“排队推动日”、“文明北京行”、“微笑北京、志愿奥运、共创和谐”等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中山市在青少年中开展“北京奥运?有你有我”教育实践活动,普及文明礼仪,宣传奥运知识;宁波市开展“北京奥运
宁波同行”系列志愿活动,社区奥运火炬传递、乡村小小奥运会……形成了千家万户盼奥运、迎奥运、服务奥运的浓厚氛围。广大市民在参与活动中贡献力量,在贡献力量中享受奥运带来的快乐,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以北京为例,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2008年年初的调查,2007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为73.38,比2006年提高4.32个分值,比2005年提高8.17个分值。
延伸“后奥运”的繁荣与进步
2008年奥运会将在经济、社会、文化和体育等领域为北京、为中国留下宝贵的遗产,既包括有形的物质遗产,也包括无形的精神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全世界和奥林匹克运动送给中国人民的特殊礼物,将成为造福中华民族、惠及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当前,在对后奥运时代的关注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后奥运经济”问题了。
其实,无论是奥运经济还是“后奥运经济”,对于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共性也会有差异。由于举办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结构和经济规模不同,因此奥运会带动经济的程度以及奥运会之后所谓的低谷效应也各不相同。同时,在奥运会举办前后,能否统筹规划、积极应对,也至关重要。
奥运经济对北京经济的影响是可观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依然会强劲。中国经济规模仍将继续快速扩大,经济设施的投资空间、产业升级的机会仍会很多,消费增长和外商投资也仍将维持在高位,因此,奥运会后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健康增长的态势。
就北京而言,奥运会后,北京的经济不会发生衰退,也不会出现经济发展的所谓“拐点”。比如北京的房地产目前还继续保持发展,奥运会后这种趋势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北京会继续成为旅游热点,旅游、购物、住宿、餐饮服务的市场需求不会低落;等等。另外,北京吸取了其他举办城市的经验教训,在奥运场馆建设的初期,就从整体布局、赛后利用、市民需求、社区配套和市场运营等方面予以充分考虑和统一
规划。
相对于“后奥运经济”而言,我们更应该关注北京奥运会对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将会贡献哪些遗产?奥运会将给我们留下哪些精神文化遗产?我们又将如何用好这笔宝贵的财富?
可以说,北京奥运会贡献给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最主要遗产,是奥林匹克精神与奥林匹克文化在13亿中国人当中的普及和推广,是人文奥运理念所体现的中华文化对奥运精神的独特理解和丰富发展,是全民企盼、全民支持、全民参与奥运会的巨大热情。这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宝贵财富。
奥运会闭幕之后,给我们留下的将不仅是优异的比赛成绩、现代化的体育设施,更重要的是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文化的精髓,是通过体育比赛所折射出来的人类的智慧和力量、人类的美好理想和不懈追求,是世界各国体育健儿所带来的不同文明的优秀成果和宝贵经验,是奥运会筹办和举办期间中国人民齐心协力、顽强拼搏过程中所迸发出来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我们收获的国际视野和进取意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这些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拥有了这笔财富,我们必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位国际奥委会的朋友说,在北京看奥运会,除了体育比赛,最想看到的就是中国人幸福的笑脸。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动的要求和祝福。那么,就让我们满足朋友们的企盼:让我们把中国最灿烂的笑容呈现给世界,让我们把北京的美丽汇入全世界亿万张笑脸的海洋中吧!软实力也是硬道理
——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创新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007年12月21日,辽宁出版传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发A股大获成功。截至2008年3月,全国有11家文化企业在A股市场上市、2家文化企业在H股市场上市;组建全国性出版物连锁总部26家、连锁网吧10家、连锁演出票务公司6家,区域性出版物连锁总部49家、连锁网吧近百家、连锁演出票务公司23家,电影院线36条。近年来贺岁片连连打响,全国平均每天生产电视剧40集左右,观众数以亿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电影生产大国和第一电视剧生产大国。2007年年底已建成“农家书屋”2万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解决了近亿农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如今落户全球的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已达200多所。
这一连串令人鼓舞的数据,生动地反映了近些年来我国加大文化创新,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可喜成果。
新世纪新阶段的战略之举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一般来说,“硬实力”指经济、科技、军事等有形力量,“软实力”指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力量。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文化虽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它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就像电脑的软件与硬件同等重要一样。
发展是硬道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文化软实力的积极引领,没有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文化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能长期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化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一条特殊纽带,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始终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文化是引导社会进步的罗盘,是张扬真善美的旗帜。文化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对人的进步起着催化作用。哪里有文化,哪里就有文明的足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当前,3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波澜壮阔,改革开放实践多姿多彩。只有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文化创造热情和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凝聚起来,不断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才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递给世界的名片,人们记住意大利、希腊和埃及,首先是因为它们曾经有过的文化辉煌;而长城、兵马俑、中国文化年等,让世界知道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中国。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文化的巨大作用日益为世界各国所认识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千方百计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现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都是新一轮文化软实力博弈的积极推动者。文化产业成为主导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的媒体娱乐业年出口额达900亿美元。中国要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必须继续弘扬文化创造精神,发挥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趋旺盛,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殷实富足的小康生活,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和支撑。健康的文化产品和丰富的精神享受,能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温润心灵,可以充实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质量、舒缓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需要富“口袋”,也需要富“脑袋”,“口袋”“脑袋”一起富,才能在小康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快。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文化产品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百姓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才能充分体现发展文化软实力这个硬道理。
提高文化软实力呼唤文化创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中国的一句传世格言。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壮大,靠的就是吐故纳新的能力和求变图强的精神。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不竭动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离开创新,文化就难以延续传承,更难以实现大发展大繁荣。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再次凸显出来。只有不断进行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要积极推动内容创新。内容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核心,也是文化发展的根本。近年来我国演艺市场带给人们的一连串惊喜,凝聚着编演人员对文化内容创新的执著追求。国内首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以漓江水域和12座背景山峰为舞台,将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创新组合,巧借春夏秋冬自然景观,配以变幻绚丽的灯光,在漓江山水间描绘出一幕幕原生态艺术画面。这一创新升华了山歌艺术的内涵,成功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宏大主题,给人以视觉的震撼和心灵的共鸣。演出不仅获得了巨额回报,还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文化事业的发展。话剧《立秋》经演不衰,被专家学者誉为“具有新世纪中国话剧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些作品的火爆,说明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的文化产品,都要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以新的内涵来提升其艺术品格,注重内容的原创性和独创性,使之具有更加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要通过创造出大批经得起实践检验、人民检验、历史检验的优秀文化产品,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竞争力。
要积极推动形式创新。没有一定的形式,任何优秀的文化都不能生存、传播和发展。中国有句古话,叫“酒香不怕巷子深”。今天,当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排山倒海般向我们涌来时,好酒也怕巷子深了。通过一定的形式把优秀的文化推向市场,介绍给人民,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紧迫。湖南三辰卡通集团通过“蓝猫”卡通形象走上国际舞台,已先后向韩国、美国、印度尼西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输出了蓝猫系列品牌版
权。四川阿坝州以《神奇的九寨》为代表的系列作品一诞生就走向市场,直接与游客“对话”,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的相融互动。这表明,文化形式只有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既生产“阳春白雪”,又推出“下里巴人”,才能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口味。推进文化形式创新,还要运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的有益经验,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催生新的文化品种和艺术样式,使我们的文化更具吸引力、感染力。
要积极推动传播手段创新。传播决定影响。有人说,“文化不是化石,化石可以凭借其古老而价值不衰。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发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和形式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传播能力的强弱。只有推动传播手段不断创新,才能使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广为流传,掌握影响人心的话语权。今天,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了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数字卫星电视、IPTV、移动电视、手机电视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方兴未艾。互联网已成为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巨大、发展势头强劲的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要学会运用先进技术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高新技术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在文化生产和传播方面蕴藏着巨大潜能。要加强对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拓展文化传播渠道,丰富文化传播手段,提高文化传播效率,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提高我国文化传播能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提高文化软实力需要体制机制作保障
原汁原味的古城,雅风犹存的纳西古乐,被称为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的东巴文,这是云南丽江独特的文化遗产。60人的队伍,靠财政发工资,每年政府要掏80多万元,这是昨天的丽江歌舞团;观众300万,产值过亿元,这是今天的丽江歌舞团……这些变化,源于文化体制改革。丽江市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推动文化事业单位与市场接轨,打造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强大文化产业。
深化改革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杠杆。我国启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5年来,各试点地区和单位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深化内部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市场体系,取得显著成效。全国122家图书出版社、25家音像出版社、27家影视制作单位、32家电影发行放映公司、29家省级和市级文艺院团已完成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市场主体缺失、竞争力不强的状况初步改变。文化传播渠道建设速度加快,9个省(区、市)实现了全区域广电传输网络整合,23个省(区、市)的国有出版发行集团公司实行了省内连锁。体制机制创新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注入活力,令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面貌一新。
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实践看,文化行政管理体制上的交叠、缺位现象仍然存在,创作机制、经营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等亟待改进。破解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着眼于激发活力、壮大实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面上推开、向纵深进展。
重塑和培育合格市场主体,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最根本的办法是迅速把自己做大做强。经营性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的首要任务,是通过转企改制,打造一批有活力、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做大做强一批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对条件成熟的,进行转制改革;重复设置、资源分散的,实行整合重组;转制条件还不成熟的,积极创造条件分步实施。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转制后,理顺了内部机制,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在文化资源整合、艺术生产策划、市场营销运作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排的《迷宫》、《Hi!可爱》和《魔山》等儿童剧,演一部火一部。
占领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面对国际文化产业集团陆续进入国内市场的现实,我们如何运用世贸规则进行市场运作,抢占文化产业高地,是一个新课题。未来5至10年,我国文化产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国家文化产业政策,改善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进一步壮大国有文化企业,保护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同时要对文化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打造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不断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和效益。
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使文化行政管
理部门逐步把工作职责转到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上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主要管微观向管宏观的转变。继续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目前已有3个直辖市、8个副省级城市和37个地级市组建了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有效解决了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2008年这项改革将扩大到新的试点地区,建立统一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基本性,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城乡区域均衡发展为基本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公益性文化单位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内部改革,不断增强活力,以重大文化工程为杠杆,努力探索扩大和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途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运行机制。
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是最早提出“软实力”概念的国际问题专家。他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对中国近些年来软实力的提升给予了积极评价,并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民意测验结果,指出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日益增强。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使我国在21世纪从文化大国变为文化强国,还任重道远。改革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旗帜,也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根本途径。为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勇于创新、深化改革。只要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必将迎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道德模范评选的启示
——为什么要在全体人民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生活了50多年,最使我动容的是9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的308个道德模范候选人的事迹。他们不是大款,不是大官,也不是惊天动地的大英雄,而是生活在我们老百姓中的平凡人。但是他们心地善良、品行高尚,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我们民族的希望,看到了和谐社会的美好前景。”这是一位读者给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组委会发来的电子邮件中的感言。2007年下半年,全国道德模范的评选活动迅速成为举国关注的热点。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收到各地民众推荐电子邮件和信函36000多封,全国共有3500多万人次参加了投票,参与人数之多、影响面之广,在各种评选表彰活动中是空前的。
道德模范的评选,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也从一个侧面生动展示了人们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热切呼唤。
以主导的价值引领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又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为什么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呢?
每个社会的有序运行,都需要有明确的价值支撑与价值引导。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价值观是人生的航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一事物作出“好”、“坏”、“对”、“错”一类议论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进行着一种价值判断,而影响人们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便是自己的价值观。由个体组织起来的社会,之所以不再是个体,也不再是众多个体的简单组合,而成其为社会,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它拥有将众多的个体凝聚起来、规范起来、动员起来的价值追求、价值准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价值体系。而在这种价值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最为根本的价值观念,则构成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发展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途径。当代世界,许多国家对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更加重视、更加自觉。如新加坡甚至以国会法案形式确定本国的“共同价值观”,有力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发展。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如果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失去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就会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统一起来,把政治与伦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是一个结构完备、逻辑缜密的科学体系。这一体系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其现实目标就是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建设。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伴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也更加明显。这些发展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充分发挥其对多样化价值观念的主导性、引领性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的价值观念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良莠杂陈的现象,需要予以高度警觉和有效规范、引导;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体现的价值观念更加猛烈地相互激荡,提出了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的重大课题。可以说,面对多变的时代、多样的社会、多种的思想、多质的需求、多类的矛盾,只有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更加鲜明地高扬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才能审一而定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才能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有效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从而不断夯实全社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更有力的精神支撑。
以科学的理论指引航向
“160年来全球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所分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揭示的人类社会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基本规律,所确立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依然没有过时。实践还证明,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原理只有与各国国情相结合,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才能不断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在“2008年世界社会主义黄皮书暨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与会的我国专家学者再次深情而坚定地阐发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每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有它的核心价值体系。而标志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性质和方向的,便是它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也曾多次多方面地向西方学习,引进包括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潮。这些思潮曾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流行一时,但在无数次的失败和教训中,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最终为中国人民所选择,成为始终高擎的前进旗帜,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并且是开放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遭到过许多来自不同方面的疑问和诘难。但是,历史的发展却使越来越多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人类思想史上,至今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的思想、文化、社会发展作出科学的解释,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80多年来,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天安门广场的“风展红旗如画”;从毛泽东思想引领下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奠基,到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国迎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春天,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引领中国人民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无不展示着马克思主义的力量,无不印证着邓小平同志那段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话:“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实践无止境,基于实践的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面对新的使命,我们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紧密关注当今国际社会变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力、吸引力、感召力,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有效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让马克思主义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掌握,成为指导客观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
以共同的理想凝聚力量
2008年的春节,中国人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祝福。远在38万公里之外月球轨道上运行的“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特殊的语音:“我在月球上向大家拜年了。我要送上一首来自月球的《春节序曲》。”一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春节序曲》随之悠然响起。
五千年来,中国人对月球祭之拜之,歌之咏之……
五十年来,中国人为“嫦娥”的一飞冲天埋首钻研、奋力攻关……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圆了中华民族千年梦想。圆梦的背后,是中华民族为着理想而自强不息的探求。
理想是导航的罗盘,理想是不落的风帆。个人没有理想,便没有明确的方向,也不会有高昂的斗志;社会没有理想,便不知所进,变成一盘散沙。近代以来,积贫积弱、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浴血奋战、浴火重生,重新走上复兴之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永不泯灭的复兴梦想,以及对复兴之路日趋深刻而明确的认识与把握。一句话:她始终为美好的社会理想所感召、所引领。
在当代中国,面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面对人们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化的客观现实,我们尤其需要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能集中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的社会理想,以明确我们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并协调人们的步伐、鼓舞人们的斗志、凝聚人们的力量、感召全社会的人们为之奋斗。这个共同的理想,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理想包含着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指明了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道路,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想向人们展示,我们所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这样的社会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人民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因而成为融先进性与广泛性于一体、可以感召和凝聚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理想。
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真诚夙愿,是所有炎黄子孙的不懈追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结论,是人民的选择。包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已经以活生生的事实,充分展示出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实践中,坚定不移地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我们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题,我们就会迈出更加坚定有力、协调一致的发展步伐。
以崇高的精神鼓舞斗志
西方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其名著《历史研究》中有这样的感慨:“如果我们再研究一下黄河下游的古代中国文明的起源,我们发现人类在这里所要应付的自然环境的挑战要比两河流域和尼罗河的挑战严重得多。人们把它变成古代中国文明摇篮地方的这一片原野,除了有沼泽、丛林和洪水的灾难之外,还有更大得多的气候上的灾难,它不断地在夏季的酷热和冬季的严寒之间变换。”然而,在哲学家罗素那里,却有这样的惊叹:“自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的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国却以持续的进化生存下来了。”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尤其在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历史条件下,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更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所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是永远飘扬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旗帜。
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精神始终踏着时代前进的鼓点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精神是与时代同步、与时代精神息息相通并相互融合的。我们今天所需要、所弘扬的时代精神,核心是改革创新。古往今来,兴衰更替,虽然原因诸多,形态各样,进程复杂,但从整体的与历史的视角看,其中都贯穿着一个重要的线索,即改革取代保守,创新取代守旧;守旧者日渐消亡,创新者最终总会强大。历史的41 车轮,总是为创新的力量所驱动。在当代中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表现出来的进取意志,在建设国家中焕发出来的创造热情,在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毅力,正是这一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这一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滋补养育着东方巨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大力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就把握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就能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以优秀的道德培育风尚
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问题的根本看法,是社会道德意识的集中体现。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具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反映着这个社会主流的思想文化选择和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取向。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桑巨变,我们这个民族总是坚守着对真善美的崇高追求,总是有着强烈的荣辱感和鲜明的荣辱观。
但也不可否认,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市场经济给人们思想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冲击,我们的社会也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在个别人的头脑中,是非、善恶、美丑的荣辱界限被模糊甚至被颠倒了。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日渐抬头;背信弃义、见利忘义、蔑视崇高,对一些丑恶现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对这些现象和行为我们必须坚决抵制。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足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回答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关于荣辱问题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治国方略。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含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贯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对公民在处理自己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关系时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以及公民自身的道德修养等都有明确要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针。
“风俗,天下之大事也。”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领作用。我们要在全社会唱响主旋律,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为重点,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道德榜样的民族。树立道德典型,充分发挥道德模范人物的带动、示范作用,对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雷锋、焦裕禄等模范人物深深感染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改革开放以来,孔繁森、蒋筑英等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被广为传诵,家喻户晓。2007年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树立了一批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模范,用他们的先进感人事迹感召群众,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择善而从,这对于营造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透视湖北省博物馆“爆棚”现象
2007年11月6日,湖北省为社会公众摆出一道文化盛宴—拥有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盖骨等珍贵文物的湖北省博物馆永久免费开放。消息发布后,人们蜂拥而至,博物馆门前领票的队伍排成长龙,参观人数由两三年前的每天平均六七百人,最高时跃升至1.8万人。免费开放仅两个月,参观者超过30万人,相当于过去两年的总和。为了确保国家文物安全,确保每一位观众看得舒心,博物馆采取了分时段发放免费参观券等一系列措施,经过科学测算,控制每天参观人数不超过5000人。
湖北省博物馆的“爆棚”现象,折射出公众对文化生活的渴求,对新时期新阶段如何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提供了有益启示。
文化权益是人民群众应当享有的基本权益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文化是指人类精神生产的能力和产品,具有认知、教化、审美、娱乐、交流、传承、塑造等功能,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位哲学家说过,当一个人饿肚子时,只有一个烦恼,就是生存的烦恼;一旦吃饱饭后,就会生出无数个烦恼,这就是发展的烦恼。解决生存的烦恼主要靠经济,解决发展的烦恼,很大程度上要靠文化。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社会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人们便越来越关心如何生活得更好,这种生活不仅包括物质生活,更有精神文化生活。今天,人民群众对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文化权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文化权益主要包括人民群众应当享有的教育、科学、文化等方面的权益,比如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创造、保护文化成果的权益等。应该说,文化权益的彰显与实现,既是社会走向文明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党的根本宗旨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理想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逐步确立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我们党强调要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其根本目的就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使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精神生活也获得丰富与提升。可以说,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而切实保障包括文化权益在内的公民各项基本权益,正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在文化权益享受上不均衡,将严重制约社会的协调共进。只有不断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友好交往与和谐相处。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将人民对文化的需求上升到基本文化权益的高度,充分说明我们党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高度重视,拓展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公民权益的内涵,体现了文化发展中的民生价值理念,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像重视经济发展那样重视文化建设,像重视维护人民经济权益那样重视维护人民文化权益,从而使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与落实人民经济权益、政治权益等相协调。
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消费水平亟须提升
2007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文化站长》,揭示了9亿农民正在经历的从“求生存”到“求文化”的心理历程转变。一位农民看了这部剧后说,我们现在兜里有些闲钱了,住得好、吃得好已经不能满足了,我们也需要精神上的享受,就需要像“管文化”一样的文化站长来“折腾”。这朴素的语言,反映了基层农民的“文化饥渴”,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热情和文化需求。
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本质上是要用优秀文化为大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消费水平,将文化变为人民群众的智慧源泉和精神家园。近年来,党和政府对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全社会对文化建设倾注极大热情,文化事业不断繁荣,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财政对公共文化的投入不断增加。“八五”期间,国家财政对文化部系统的文化事业费拨款为55.61亿元,“十五”期间达到133.82亿元。加上地方财政的文化事业投入,“十五”期间全国文化事业经费达到495.22亿元。国家对公共文化投入的增长速度已超过GDP增长速度。
现在,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有了可喜的重大进展,一系列重大文化工程和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普通百姓,缩短了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目前全国2762个公共图书馆绝大部分分布于县市一级,41588个文化馆站大多落户于农村乡镇。正在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总量已达65TB,自建、共建的43 基层服务网点超过52万个。群众艺术创作活跃,社区文化、广场文化、节日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精神文化产品创作力度加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统一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一大批讴歌改革创新时代精神、普及科技发展最新知识的出版物陆续与读者见面。国家和地方文化部门积极组织开展送书下乡、送戏下乡等活动,以优秀文化滋养农村沃土。送书下乡工程为300个国家级贫困县和3614个乡镇赠书137万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基本实现通电行政村和50户以上自然村广大农民收听收看的目标;“农家书屋”工程截至2007年年底,已建成农家书屋2万个、社区书屋4万个。
同时应当看到,现在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仍然存在。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十分强烈,而我们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无论在数量、品种还是质量上都与之还不相适应。现实生活中由于书价过高,老百姓买本书有时还要掂量再三;某些图书馆因为收费杂多,使读者望而却步,结果成为名副其实的“藏书馆”。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享有的文化权益上还存在较明显的差距。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一些农村和边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群众文化生活相当贫乏,有的地方低俗文化不断蔓延,农民富裕后享受不到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城里人文化生活虽然比较丰富,但也不平衡,一部分高收入者享受着各种高水准的文化消费,而有的低收入家庭、困难家庭几乎与文化生活无缘。进城务工的农民们,其文化需求也很难得到满足。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为一项紧迫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2008年1月23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从2008年起全部陆续免费开放。这不仅是对普通公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的直接回应,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一项重大举措。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文化建设必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使群众各方面的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当前,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涵盖文化政策、基础设施、人才队伍、技术技能等多方面内容,它的根本性特征是公益性、服务性。只有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才能更好地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提升自身素质。比如,公共图书馆是人民的终身学校,博物馆、美术馆是培养现代公民的重要场所,它们都不以盈利为目的。这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既解决了公共文化资源分享的公平性问题,也提高了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
要继续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文化事业主要是政府投入、政府来办,通过建设一个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文化的阳光照耀到每个公民身上。当前,资金投入不足仍然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要继续落实对文化建设的扶持政策,使中央和省级财政在这方面的投入能随着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加,每年都有更多的增长,从而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所需的资金得到稳定的保障。要进一步改进投入方式,采取建立基金、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办法,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要给予更多扶持和倾斜。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税收减免等相关经济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个人捐助或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保障机制。
要着力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链条中,基层和农村仍然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要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偏远山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同时,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由国有艺术院团、影剧院承担,主要面向低收入居民,每年安排一定场次的低价演出或放映,保障和实现残疾人、老年人和农民工等群体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并通过完善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方便人们就近快捷享受文化服务。
要继续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工程,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头戏。要发挥好这些工程在保障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缩小东西部、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差距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我国已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公益性文化单位要
充分发挥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骨干作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着力提高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多创作符合人民群众需求、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而要做到这一点,归根结底要靠深化改革。一方面,要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创新用人和收入分配机制,促使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助市场的力量,引入竞争机制,推动重要公共文化产品生产、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合理流动,拓宽选择公共文化产品的视野,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必将得到进一步保障和实现,将会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文化大餐,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将越来越丰富多彩。西藏的明天更美好
——为什么维护祖国统一是西藏稳定发展的政治前提
2008年4月30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西藏今昔”大型主题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拉开序幕。160件实物、400余张图片,珍贵的文物、翔实的史料、大量的数据……使参观的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西藏与祖国不可分割的悠远历史,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今昔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旧西藏封建农奴制对人们的残酷压迫到和平解放以来西藏日新月异、举世公认的发展中我们看到: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这就是西藏的发展历程,是西藏发展史上最为壮丽的篇章。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部。繁衍生息在这里的藏族先民,远在公元前就与生活在中原的汉族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互相交流、互相依存的密切关系。从那时起,藏族先民就为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独有的贡献。
经过漫长的岁月,西藏高原上分散的众多部落逐渐以部落联盟的形式统一起来,进一步发展同中原汉族王朝之间的联系。到唐朝,藏汉通过王室间的联姻、会盟,在政治上形成了团结友好的亲谊关系,在经济和文化上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为最终建立统一的国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13世纪中叶,西藏正式归入中国元朝版图。自此之后,尽管中国经历了几代王朝的兴替,多次更换过中央政权,但西藏一直处于中央政权直接行使主权管辖治理之下。1271年,蒙古汗政权定国号为元,并于1279年统一全中国,建立继汉、唐王朝之后中国版图内各地区、各民族大统一的中央政权,西藏成为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个行政区域。元朝统治者在西藏地方建立行政体制,推行各种制度,开启了管理西藏和其他藏区的新时代。元朝在西藏和其他藏区实施括户、置驿、征兵、征税等政策,充分行使了有效管理。
1368年,明王朝取代元朝掌握中央政权,继承了对西藏地方直接行使主权管辖治理的权力。在今西藏中部、东部和西部阿里地区设置管理机构,这些机构的负责官员均由中央任命。西藏地方官员犯法,亦由中央惩处。明成祖给西藏各地宗教领袖封以“法王”、“王”、“灌顶国师”等名号。王位的继承必须经皇帝批准,遣使册封,新王才能即位。1587年明朝中央封赐三世**喇嘛以“朵儿只唱”(意为“金刚持”)名号。
清王朝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治理。清朝皇帝于1653年、1713年分别册封五世**喇嘛和五世**喇嘛,自此正式确定了**喇嘛和**额尔德尼的封号,以及他们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地位。1719年,清政府派军队进入西藏,驱逐盘踞拉萨三年之久的准噶尔部,着手改订西藏的行政体制。1727年,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监督西藏地方行政。为了完善西藏行政机构的职能,1793年,颁布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主要内容包括清政府掌握确定西藏各大**包括**喇嘛、**额尔德尼去世后认定转世灵童和批准继位的大权,一切西藏涉外事宜均由驻藏大臣全权处理等共29条。到清王朝结束的1911年,清中央政府先后
派遣驻藏大臣达百余人。
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一如元、明、清三朝,对西藏地方直接行使主权管辖治理。虽然当时外患不已、内乱频仍,中央政府孱弱,但**喇嘛、**额尔德尼继续接受中央政府的册封。**、**等多次表示维护祖国统一,拥护中央政府。1940年,国民政府主席正式颁布命令,批准拉木登珠为十四世**喇嘛。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西藏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采取和平解放的方针。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受到西藏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赞成和拥护。同年10月24日,十四世**喇嘛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西藏地方政府及藏族僧俗人民一致拥护“十七条协议”。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在西藏人民支持下,顺利进驻拉萨。
1959年西藏发生了封建农奴主的武装叛乱,最后被平息,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西藏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
历史无可辩驳地表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从元朝到现在的700多年来,中国中央政府一直对西藏地方行使着主权,西藏地方从未成为一个独立国家。记载着700多年来历史事实的数百万件汉藏文档案资料仍保存在北京、南京和拉萨的档案馆中。世界上从未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承认西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雪域高原的变迁翻天覆地
4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12间房子,几十头牛羊,仓库里堆满粮食……西藏日喀则地区江孜县江热乡班久伦布村米玛顿珠老人家,这个旧西藏帕拉庄园的“朗生”(世代家奴)如今过上了他过去从来不敢想的幸福生活。米玛顿珠老人亲身经历了旧西藏的贫穷落后、野蛮黑暗和新西藏的幸福美好、发展进步。
旧西藏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农奴主享有一切特权,广大农奴和奴隶连起码的人身自由也没有,更谈不上有任何形式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直至20世纪中叶,西藏仍然处于黑暗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占人口不到5%的僧俗农奴主控制着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的人身自由和绝大多数生产资料,过着奢侈腐朽的生活。农奴被农奴主作为财富占有,负担着沉重的差役租税,忍受强制性经济剥削,生活极端贫困。农奴及其子女注定终身为农奴,农奴主之间可以随意将农奴及其子女互相转让、抵押、赠送或买卖。旧西藏实行等级森严的《十三法典》和《十六法典》,按血统贵贱、职位高低,将人分成三等九级,以法律形式确认和维护农奴主的社会地位和特权。旧西藏对有反抗行为的农奴实行剁足、剜目、割耳、抽筋、割舌、投水、推崖等极为野蛮的刑罚,广大农奴连生存都得不到保障。正如一些严肃的现代西方藏学家所指出的,对1959年以前的西藏“无论想象力有多么丰富,西藏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决不是‘令人羡慕的’”。
20世纪中叶,三次深刻的社会变革改变了西藏的前途命运。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侵略的羁绊,实现了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大团结;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开创了西藏人民掌握自己命运、实现当家作主的新时代;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正式确立,西藏社会制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此,西藏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当前,西藏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时期。
经济快速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西藏的经济增长速度多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1年以来连续7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07年,西藏自治区生产总值超过300亿元,人均达到120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88元。除少数牧区外,西藏所有的家庭都有固定的住房,农牧民安居工程已让11.4万户、57万多农牧民迁入新居。
交通、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西藏全区已建成117项重点建设项目。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将西藏和祖国各地、和整个世界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新藏公路改扩建、巴河雪卡和老虎嘴水电站、林芝电网、“三大灌区”等重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全区有612个乡通公路,所有乡镇通电话,70%以上的乡镇通邮。
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和平解放时西藏没有任何现代教育设施。目前西藏全区小学入学率达到98.2%,初中入学率达到90.2%。对农牧区小学、初中生实施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46 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西藏人口平均寿命由民主改革前的35.5岁提高到现在的67岁,藏族人口由和平解放时的不到100万增加到现在的250多万。西藏所有农牧民都已参加了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合作医疗。
文化建设成就显著。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7.8%和88.9%。国家大力保护和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在过去20年里,已累计投入7亿多元用于西藏的文物保护工程,维修开放了1400多处宗教活动场所;组织藏文《大藏经》对勘出版,抢救整理并出版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
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西藏人民享有了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已成为西藏自治区干部的主体。西藏人民始终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信教群众的宗教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西藏的沧桑巨变,揭示了一个伟大而又平实的真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有在祖国大家庭的怀抱里,只有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才能发展进步,才能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这是西藏各族人民在实践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也是今后稳定西藏、建设西藏、发展西藏、繁荣西藏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坚决维护西藏繁荣稳定
2008年3月14日上午,“阳光城”拉萨,一场劫难突然降临。11时许,一些不法分子呼喊着“西藏独立”之类的口号,丧心病狂地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并烧抢银行、商场、电信营业网点、学校和政府机关。此后四川、甘肃、青海藏区的个别地方也出现聚集闹事和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在拉萨“3·14”事件中,极少数不法分子打砸抢烧,烧死、砍死无辜群众18人,致伤群众382人,纵火焚烧学校、医院、银行、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筑物30多座和民宅100多户,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
暴徒在光天化日之下打砸抢烧,严重侵犯人权,严重扰乱正常社会秩序,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危害。对于如此严重的犯罪行为,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都不会迁就容忍,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不能坐视不管。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作出部署,有关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从维护社会稳定、国家法制和西藏各族群众根本利益的大局出发,紧密团结各族群众,迅速依法采取措施,果断平息了暴力事件。在整个处置过程中,执法人员保持了极大克制,得到了包括西藏各族群众在内的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也得到了国际正义力量的理解和支持。
事实证明,拉萨“3·14”事件不是孤立的、偶然的,而是由**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和煽动的,由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一手制造,其目的是通过挑起事端,向中国政府施压,干扰北京奥运会,破坏中国的安定和谐。拉萨“3·14”事件并不像**集团宣扬的是什么为争取“自由”和“人权”进行的“和平示威”、“非暴力”行动,而是赤裸裸的犯罪暴行,其实质不是民族问题,不是宗教问题,也不是人权问题,而是维护祖国统一和分裂祖国的问题,我们同**集团的斗争是一场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
**喇嘛是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的总代表。因反对民主改革和解放农奴,**集团1959年发动叛乱,失败后逃往国外。他们不甘心失去在旧西藏的封建特权,始终没有放弃“藏独”主张,通过成立“流亡政府”,重新组织叛乱武装,挑拨民族关系,制造骚乱事件等一系列分裂破坏活动,谋求“西藏独立”。**集团打着宗教的幌子,不仅在口头上而且在行动上大力从事违背时代潮流的政治活动,妄图分裂国家,复辟旧的政教合一的封建神权专制制度。**集团2007年曾多次声称:“2008年是关键的一年,奥运会也许是藏人的最后机会了”,挑唆把“西藏问题”与北京奥运会联系起来。拉萨“3·14”事件后,**集团通过各种渠道与境内联系,频繁向境内发布指令,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行动起来”。这再一次证实**集团鼓吹的所谓“非暴力”,只不过是欺世盗名的幌子,难以掩盖其破坏民族团结、分裂国家的险恶居心。
**集团能够以从事分裂活动为生存方式,在于他们与国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相互利用。**集团在台前,充当“马前卒”,国外敌对势力在幕后,给予支持资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拉萨“3·14”事件的报道中,部分西方媒体与国外敌对势力相互配合,掀起了一轮反华舆论狂潮。一些西方媒体歪曲事实,他们指鹿为马,把救护车的照片标注为中国军车;张冠李戴,把尼泊尔警察驱散游行者的照片说成是中国警察在镇压抗议者;移花接木,把6年前武警战士参加电影拍摄时的照片说成是“中国军人在假扮僧侣”;掐头去尾,把犯罪分子向警车投掷石块的照片裁剪后说成是中国军车正在冲向西藏平民。他们肆无忌惮地诬
蔑中伤、煽动蛊惑,公开支持**集团分裂祖国的叛国行径,个别媒体肆意侮辱和诋毁中国人民,充分暴露出他们“客观中立”新闻观的两面性与虚伪性。
无论是**集团分裂祖国的阴险图谋,还是国外敌对势力与一些西方媒体在拉萨“3·14”事件中的造谣诬蔑、沆瀣一气,不仅没有迷惑和蒙蔽中国人民,反而激起了全球华人的强烈义愤,使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受到了一次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力地激发了爱国热情,极大地凝聚了民族精神。
人人皆有自己的祖国,祖国永远是每个人的心灵归依。共有的历史、相同的信念,让藏族同胞与祖国各族人民荣辱与共、彼此相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崇高职责和使命。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分裂祖国的图谋不会得逞,也没有出路,是注定要失败的。
在祖国辽阔的晴空下,西藏的明天必将更加和谐美好!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为什么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上学不用交学杂费,每年还有300元生活补贴,我觉得这一切都像在梦中!”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一个初中生的真实心声,他在2006年辍学后又因免除学杂费政策的施行而得以重返校园。2007年,我国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从2008年秋季起,又将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这一项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使得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再因付不起学杂费而丧失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国家致力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缩影。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私有制、剥削和压迫的存在,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极大的不平等。从此,人们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期待和设计,始终贯穿着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向往与追求。但是,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以往思想家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公平正义的实现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指明社会不公的根源在于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剥削制度,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观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重要思想理论基础。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一项政治主张和奋斗目标。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设计和建设都包含着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之中。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强调要把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作为涉及全社会的重要战略问题加以解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明确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强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就是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团结进步,这表明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社会追求的价值目标。对于社会和谐来说,公平正义则是其前提条件。公平正义是协调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既能促进各方力量的“合”,也能推动长治久安的“和”。公平正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内在统一的。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以人为本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只有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好各个领域的关系、兼顾好各个方面的利益,才能不断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才能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无论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还是“实现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比二○○○年翻两番”、“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等,这些新要求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速,以及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变革的加快,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利益群体,产生了多样化的利益需求,社会关系更为复杂,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出现新情况。尤其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因此,把逐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逐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这两大任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贯穿于整个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之中。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取得新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障人民各种权利的行使和权益的实现,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民生问题得到高度重视,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从宏观发展来看,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稳步推进,不断夯实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近年来,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势头越来越明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力度继续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增幅明显,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享受公共服务的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来看,这几年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之一。从2002年至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3元增加到13786元;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从2476元增加到4140元。老百姓的“钱包”更鼓了,“家财”更多了,打下了迈向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关心农村的人不难发现,近年来,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之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从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结束两千多年农民种粮纳税的历史,到不断加大对农民种粮直接补贴的力度;从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到连续五年出台五个“一号文件”……政策好,实惠多,农民的心气越来越顺,劲头越来越足。农业发展的喜人变化,说明中央近年来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成效显著,社会公平正义程度正不断提高。
更让广大群众交口称赞的是,一些突出的民生热点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随着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城镇登记失业率呈现出稳中有降的趋势,基本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达到创纪录的1204万人。为了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从2007年起,在全国城乡逐步施行全免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政策。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2007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突破2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亿人;在农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451.9万农村居民被纳入保障范围。针对群众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着力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探索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住房问题,建立健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一件件、一桩桩民生措施,使人们切身感受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带来的贴心、温暖和实惠。
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我国社会正处在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既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利条件,也存在制约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不利因素,必须重视解决,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同时,还应认识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奋斗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切实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继续推进社会公平正义,首先要靠发展。发展是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社会不公现象的不断解决,公平正义程度的不断提高,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9 大力发展生产力,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既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不断增加社会财富,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积极改善民生。当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突出矛盾与问题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关键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保证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使城乡劳动者能够平等就业;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使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真正做到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建立健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体系,促进规则公平。社会公平正义是制度的首要价值,制度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所有促进公平正义的具体工作和成果只有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制度运行,才能转化为社会成员切实拥有的权利和利益,才能使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实质性的推动和促进。制度化的关键是法制化,制度建设的重点是法制建设。要重点推进法制建设和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抓紧制定和完善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法律,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保护人民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能。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传统中,那种人人平等、生活幸福、社会和谐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一直是人们永恒的冀望和追求。只要我们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不懈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几千年来中国人追求的理想社会,就会真正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实施《劳动合同法》的思考
——为什么要着力建设和谐劳动关系 2007年6月29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上,历经4次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高票通过。在这部法律的制订过程中,全国人大曾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一个月里通过网络、报刊、信件收到的意见共19万多条,其中65%以上都来自普通劳动者。2008年1月1日,这部法律正式实施。2008年“两会”期间,《劳动合同法》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关心的热门话题。为什么一部乍听起来似乎平常的法律,会引起人们如此热切的关注?因为这部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为宗旨的法律的实施,关系到千百万普通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标志着我国劳动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要通过找一个工作岗位,以自己的劳动换取相应的报酬,来维持基本的生存。这样,就形成了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许多其他方面的社会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劳动关系衍生出来的。
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关系双方一种和谐融洽的良性状态。比如说,构成劳动关系的双方以良性互动、真诚合作、共谋发展为目标;各自的利益诉求能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发展中得到有效实现;在出现利益冲突时,能够通过民主协商的途径,依法协调彼此的利益矛盾,最终达到互惠互利、共荣共赢。
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维护和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对建设和谐劳动关系作出部署。当前为什么要突出强调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和谐有什么重要意义?
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是造福人民的发展观,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和保障好人民的健康权利、安全权利、劳动权利、受教育权利等生存权和发展权。饭碗对老百姓来讲,是天大的事情。劳动关系和谐健康,经济发展才能又好又快,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能实现。
第四篇:公务员申论考试—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32个)(范文)
天翻地覆慨而慷
——如何从新中国辉煌的60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岁月铭刻着奋斗的艰辛,历史映射着真理的光芒。2009年,我们伟大祖国迎来了60周年华诞。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创造了震古烁今的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60年的辉煌历程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越来越彰显出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越来越得到亿万人民的广泛认同和衷心拥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
如何看待新中国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歩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人民生灵凃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但壮志未酬,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目才为之一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冶,迸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彻底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奴役、受侵略的黒暗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黑暗历史,彻底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冶的黒暗历史,实现了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欣,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始了新的纪元。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但成立之初的共和国却面临着严峻考验。旧中国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投机猖撅,巿场混乱乱,民生困苦,失业众多„„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克服重重困难,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斗志,开始了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英雄壮举。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人民生灵涂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但都壮志未酬。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目才为之一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奴役、受侵略的黑暗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黑暗历史,彻底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历史,实现了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始了新的纪元。
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但成立之初的共和国却面临着严峻考验。旧中国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投机猖獗,市场混乱,民生困苦,失业众多„„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克服重重困难,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斗志,开始了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英雄壮举。
新中国60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在中华大地上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新型国家政权的建立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从国民经济的恢复到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到各方面制度的不断完善„„6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却如此深刻地2009面对面 改变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了全球发展的格局和世界历史的走向。
这是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的60年。一个曾经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60年的奋斗,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三,粮食、钢铁、水泥、原煤、有色金属等一大批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载人航天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振奋人心,青藏铁路、三峡大坝、南水北调等一批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抗击特大洪水、战胜非典疫情和特大地震灾害的斗争取得伟大胜利,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等一批重大活动的成功举办举世瞩目„„神州大地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根本改善的60年。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1949年到2008年,我国人均GDP从3 5美元增加到3266美元,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80%和90%分别下降到37.9%和43.7%,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足100元增加到15781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不足50元增加到4761元,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3岁。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面免除,社会保障“安全网”越织越密,人们正享受越来越宽裕的小康生活。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来越好„„
这是中国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的60年。我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不断巩固,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大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得到有力弘扬,雷锋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等,越来越成为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空前增强。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日益繁荣,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社会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是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60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备受欺凌、任人宰割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真正站立起来了。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世界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关于“中国奇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讨论成为热门话题。我们坚持正确的对外方针和政策,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外交,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从积极斡旋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到参与协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真诚援助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到推动在反恐、环保、禁毒、重大疾病预防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
60年弹指一挥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我们的祖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我们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意气风发、精神振奋,我们的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傲立东方。尽管在前进的过程中,也曾有过这样那样的失误、挫折和教训,但总体上说,60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就,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出了坚实步伐,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经过60年的发展,我们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归结起来就是确立和不断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60年的辉煌成就,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个老话题。曾经一个时期,提起这个话题,有些同志似乎“理直2009面对面 气不杜”,因为我国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发展差距比较大,制度忧势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忧势不仅从理论上阐释,还得到实践的充分印证;不仅中国人民深切感受到这种制度忧势,而且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究竟“优”在哪里呢? 从经济制度来看,我们不仅逐歩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巿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巿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比如,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反应迅速,果断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举措,很快初见成效,国际社会给予了积极评价。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说:“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实际上比其他巿场经济体系更有效。”法国《欧洲时报》认为:“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持色’已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
从政治制度来看,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它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克服了其中的弊病和不足;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民主权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适应了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经济、社会、文化不发达,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等现实状况。这些优势在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等重大事件中更是显示出巨大威力。有国外学者评价中国抗击汶川地震灾害时说:“地震之后人们确实看到了中国制度体系的优越性,中国在短时间内动员巨大的力量投入,这是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拟的。”日本《朝日新闻)》认为,北京奥运会“使中国特有的体制模式越来越显现出巨大的优越性”。
当然,不仅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两个方面,存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制度优势,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既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既取得重要成果,也遭遇过严重挫折。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制度、体制和机制。它既是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又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它符合中闻国情,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我们要科学、客观地去认识和把握。
首先,应全面地看。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好不好、有没有优势,应该看全局、看整体、看本质,而不能只看到局部、只盯着一些枝节,防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具有优势,关键要看它是不是总体上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是不是有利于维护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不是从根本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已经给出了最有说服力的答案。
其次,应具体地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具体制度、体制、机制组成的,大到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政策法律,小到一个领域、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规章。其制度优势也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通过各个具体方面的制度、体制、机制的优越性表现出来的,它实实在在地体现于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当然,它在一些具体方面、具体环节上还有不成熟、不完善的2009面对面 地方,对此也应该具体分析,不能因此一概否定整个制度的优势。
此外,还应发展地看。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来讲,时间还不长。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的、前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发展的、前进的,需要在实践中通过改革来不断完善。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各方面的制度将越来越完善,其优越性也将越来越充分地彰显出来。
只要我们坚持以全面的、具体的、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不难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从而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信心,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制度,也会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得更加清醒,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制度。
为何理解我国制度优势要正确把握前30年与后30年的关系?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的辉煌成就是几代人不懈探索、艰苦奋斗的结果。如果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来划分,新中国60年的历史可以大致分为前后两个30年。
前30年中,我们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由于缺乏经验和严峻复杂国际环境的影响等原因,也出现了失误和曲折。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就出现了急躁冒进和阶级斗争扩大化等“左”的错误,后来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长时间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付出了沉重代价。后30年中,党和国家从十年内乱的危难中重新奋起,进行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推动中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因此有人说,讲制度优势,主要是后30年,前30年主要是失误和教训。对此,我们该怎么看呢?
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就不能孤立地看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而应该把两个30年联系起来看,从整个60年的发展历程来把握。
首先应看到,前30年为后30年的发展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不能离开前30年谈中国持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我们建立和巩固了新型的国家政权,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冶制度。我们开展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宝贵经验,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没有前30年奠定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和创造的物质条件,就不会有后30年的快速发展和巨大迸步。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的,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同时应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我们党和国家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关头。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带领人民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路。党2009面对面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进行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党和国家又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30年来,我们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观点·声音
◎60年的沧桑,见证了一个民族羽化成蝶的历程。
◎60年的巨变与成就,值得总结;60年的光荣与梦想,值得珍惜;60年的风霜与韶光,值得感知。
◎闭上眼睛思索一下,可以深切感受到:在经历了百年的外族羞辱、入侵、战争以及难以名状的可怕事件后,中国人正在拥抱那久盼的梦想,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两千多年来,古老的长城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和忧患、求索和奋斗。今天,它终于有幸见证这个民族的自信和自豪。中国的命运今非昔比,力量生长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未来掌握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手中。
前后两个30年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有机整体。整个60年,生动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展现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如果进一步把视野放宽,就会看到,前后两个30年都是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不懈探索和奋斗的过程,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是有机统一的。后人总是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前行,又总是要超越前人而有新的创造,这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新中国60年的历程,就是这一规律的生动体现。我们自豪于今天的成就,也要铭记前人的奋斗;我们不忘历史,更要面向未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我们党是怎样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不断成熟、展示出巨大优势的,从而更加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带着胜利的豪情回望过去,60年风雨兼程,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已载入史册。站在新的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的面前,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事业崇高而神圣,前景光明而美好。我们坚信:只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就一定能够胜利到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连载二:宝贵财富 行动指南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引领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的号角和指南。我们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并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重大成果。党的十七大把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一个重大历史性贡献。30多年来,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闯过激流险滩,始终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行。
2009面对面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30多年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
何曾想,昔日广东南海之滨的一个小渔村,会发展成为地区生产总值近8000亿元、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的现代化大都市——深圳。
何曾想,昔日一片危棚陋屋、发展落后的黄浦江东岸,会变成高楼林立、商企云集的现代城区和世界级的金融贸易中心——浦东新区。
何曾想,昔日11名科技人员在一间小平房里创办的“公司”,会成为进入“世界500强”的一家高科技企业——联想集团。
是什么促成了深圳的腾飞?是什么推动了浦东的崛起?是什么铸就了联想的辉煌?
归根到底是改革开放,是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回首往昔岁月,许多人不禁心潮起伏,感慨万千。30多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改革开放犹如一支如椽巨笔,在中华大地上描绘出一幅气势恢弘的壮美画卷。
正是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使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前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以崭新的姿态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稳步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
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丰富土壤。改革开放的每一步发展,都推动了理论创新;党的理论的每一次创新,都推动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天地。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共同推进的历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用马克思的话说:“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必然提出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新实践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30多年来,我们党科学判断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深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认真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紧紧围绕这些重大问题不断进行探索和回答,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如何科学总结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回答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我们党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判断时代特征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9面对面 6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我们党面临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历史性考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同时,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面对着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矛盾。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抓住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认真分析我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深入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觉醒、伟大创造的产物,正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
实践孕育着理论,也检验着理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也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与真理性。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
回望近代中国的历程,面对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上下求索。多少主义和主张都出场了,又都破灭了;多少道路和方式都探索了,又都碰壁了;多少组织和政党都登台了,又都谢幕了。只有马克思主义和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才指引中国人民在实践中开创了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余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历经时代砥砺和历史检验,而愈益迸发出真理光芒的关键所在。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始终面临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在这个问题上,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有成功也有挫折,有经验也有教训,深刻地启示后人:一方面,要开创我们的事业,就必须进行这种探索与实践;另一方面,进行这种探索与实践绝非易事,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我们党成立80多年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主要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找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在革命胜利后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立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09面对面 知识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和军队建设;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关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与国际战略;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并在指导实践中显示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它始终与世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与人类文明进步联系在一起,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深深植根中国大地,着眼解决中国的问题,以中国独特的文化形式和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作了中国化的表达,汲取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丰富营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镌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一句名言。的确,伟大的理论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以真理的光芒照耀了世界,更在于它对实践实现了正确的指导。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我们胜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未来的实践还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2009面对面 8 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我们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也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矛盾的凸显期。只有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才能对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作出科学回答,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它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共同的事业,需要共同的奋斗;共同的奋斗,需要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作为我们这样一个有7000多万党员的大党、这样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人们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情况,必须形成能够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凝聚起来的共同思想基础。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把社会主义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的兴盛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奋斗。
它是我们应对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的强大精神支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住一系列严峻考验、从容应对一系列重大事件、胜利完成一系列重大任务,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给予的信念力量和指导作用。在未来新的征途上,只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不动摇,我们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从对这些重大意义的认识中,我们就进而能够理解,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绚丽多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丰富多彩的。作为一个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要正确地运用它,充分发挥它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作用,首先就要对它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从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全部工作的主题,成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主题。因此,无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来深化、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把握了这个主题,也就把握了这个理论体系的根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2009面对面 科,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既要理解它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还要理解它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这样,我们就从整体上把握了这个理论体系内容的全面性、丰富性,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
“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出“新话”,这是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的科学态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毫不动摇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弘扬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用新内容、新思想、新语言,写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版本,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同时,这一理论体系也是对毛泽东同志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就把握了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脉络,把握了这一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还应当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各自独特的理论贡献。它们既面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侧重于探索和解决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既贯穿了共同的立场观点方法,又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构成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统一整体。其中,科学发展观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又准确把握时代新变化和中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用一系列新的思想成果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把握了这个理论体系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我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一以贯之、接力推进的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始终不渝地坚持。同时,实践永无止境,探索和创新也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项全新的事业,在前进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在科学认识的前提下勇于创新,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伟大的事业催人奋进,科学的理论深入人心。我们要自觉坚持、学习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
三:是什么让老百姓得实惠
—怎么看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满棚棚生绿满架架菜,侯沟门旧貌换新颜。泉眼眼那个有源大树树有根,科学发展让庄户人得实惠……”革命老区延安市安塞县侯沟门村村民自编的具有浓郁陕北风情的信天游,颂扬了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村里的新变化:蔬菜大棚改造了,窑洞翻新了,道路拓宽了……
2009面对面 10 安塞县是胡锦涛总书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联系点,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集中力量办理了一系列实事,使人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可以说,安塞县的新变化,是2008年9月以来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个剪影。实际上,无论是广大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对于为什么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及怎样使学习实践活动切实取得成效,都十分关心。
怎样理解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
前不久,由人民网承办的“学习与实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网站推出了一款FLASH网络互动游戏,以“树”象征正在蓬勃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网友可以“亲手”种一棵,还可以留言鼓励它茁壮成长。这个小游戏用新颖的手法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理念,吸引了众多网友。截至目前,网友种下的“科学发展之树”已达到8000多万棵!这一仍在不断增加的“天文数字”,非常直观地反映出广大群众对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同和对学习实践活动的高度关注。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深刻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
任何真正科学的理论都不是被束之高阁、藏之名山的学说,而应是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指南。科学理论只有为广大干部群众所学习、所掌握,才能真正转化为活生生的实践,转化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学习开启智慧,实践成就事业。我们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的党。在党的事业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党中央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在经常性教育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党内实际情况的需要,利用一段时间,在全党或一定范围内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活动,破解工作难题,推动事业发展,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比如,1998年11月,开始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2000年12月,开始在全国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2008年9月,制定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决定全党学习实践活动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自上而下分三批展开,每批时间半年左右,到2010年2月基本完成。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过去经验的又一次创造性运用。
万众一心,其利断金。要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落实好、实现好,关键是要把全党的思想武装好、统一好。而要武装好、统一好全党思想,就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其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要2009面对面 11 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自觉性、坚定性。这是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根本要求。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特别是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何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完成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发展大势,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和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各项工作。这是适应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们党在全国执政60年,拥有7000多万党员,随着党执政时间的增加和党的队伍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党的自身建设面临许多新课题、新考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这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一些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人民群众对推动科学发展、解决切身利益问题有更多的期待。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切实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努力解决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兴办一些顺民心、合民意的实事好事,必将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使科学发展具有更加广泛、更加深厚的群众基础,使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稳固。这是顺应人民新期待、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步骤。怎样看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取得的成效?
目前,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进入进一步巩固扩大成果的阶段;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从总体上看,学习实践活动开展至今已有10个多月的时间了,那么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呢?
2009年2月,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接受了记者采访,介绍了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的总体情况和取得的成效。4月份以来,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先后召开部分中央企业、部分省区市、部分高等学校学习实践活动调研座谈会,总结了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前一阶段的工作。7月,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进一步回顾总结了学习实践活动前一段的情况。总体上来看,自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严格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紧密联系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各自实际,以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组织广大党员参加,认真推进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工作,并精心组织“回头看”工作,认真开展自查、抽查,应该说在提升认识水平、推动科学发展、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知识点
2009面对面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主要原则和步骤阶段
(一)目标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2.解决突出问题。3.创新体制机制。4.促进科学发展。
(二)主要原则
1.坚持解放思想。2.突出实践特色。3.贯彻群众路线。4.正面教育为主。
(三)步骤阶段
1.学习调研。2.分析检查。3.整改落实。
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普遍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广大党员干部紧密联系实际学习理论,认真学习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转变了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在事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形成了共识,理清了科学发展思路,进一步坚定了团结奋斗、共克时艰的信心,进一步提升了迎难而上、科学发展的能力。
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各地各部门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合起来,紧密联系自身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千方百计扩大内需,积极推动产业升级,鼓励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出现企稳回升的积极变化。同时,高度重视解决就业等民生热点问题,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维护了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特别是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推进价格体制、公共财政管理体制、金融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初步建立了一系列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同时,人民群众也感受到了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一些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过去有些机关不同程度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和“衙门习气”有了明显改变,而“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措施的实施给百姓办事带来更多便利。各地各部门着眼于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扎实做好返乡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安排等工作,办了一批群众普遍期待的实事好事,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认可。
实践证明,中央作出的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中央提出的关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原则、方法步骤是符合实际的。我们要认真总结已有成果和经验,把接下来的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抓好抓实。怎样使下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更好成效?
2009面对面 现在,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已经进入整改落实阶段,这一阶段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出成果、见实效的阶段,也是最为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关注的阶段。从2009年9月开始,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将全面展开。从部分试点的经验总结来看,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呈现出与第一批、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有所不同的特点:党员干部文化水平、思想状态差异较大,党组织类型多、流动党员多、工学矛盾突出,党员处于生产的第一线,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较多,等等。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到今天,正处于一个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必须把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整体,加强批次衔接、上下互动、左右联动,以使整个学习实践活动有序开展、扎实推进。最近,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部署了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工作,这为紧密结合当前形势深入推进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精神,更加注重搞好思想发动,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更加注重突出实践特色,更加注重作风建设,更加注重贯彻群众路线,更加注重分类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更好的成效。
要总结好、利用好学习实践活动已取得的经验。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总结介绍了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开展好下一步学习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应结合实际认真加以运用。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前一阶段学习实践活动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是:有的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不够扎实,有的单位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对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整改措施不够具体,有的单位对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度重视不够,有的单位对下属单位的学习实践活动抓得不紧,等等。对此要高度重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加以预防避免、整改落实。
当前,特别要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国际金融危机目前尚未见底,要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个2009年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进一步在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在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在推动当前各项工作上下功夫。既要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同时又要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与发展后劲的关系,绝不能为了保增长而给今后科学发展埋下隐患。对民生热点问题,要重视研究,千方百计加以解决。要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高度重视维护民族团结,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组织好下一步学习实践活动,还要加强统筹兼顾。参加第二批、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种类较多、成分复杂,活动的方式和要解决的问题都有所区别。特别是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主要在基层单位开展,共有122万个党组织、近4000万党员参加,任务十分艰巨。要针对不同类型单位和不同群体党员的特点,按照分类指导的要求,精心设计每个阶段的活动,使工作安排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反映基层实际,可操作、好落实。要切实找准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各项工作的结合点,努力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以各项工作的成果衡量和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
科学发展重在实践。只要我们严格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认认真真地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做好做实做深入,坚持走群众路线,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学习实践活动就一定会既不走过场,又不出偏差,就一定能够取2009面对面 14 得成效,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要求,更好地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服务,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连载四:“海啸”起处神话灭 ——怎么看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这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加剧,严重打击了金融市场的信心,并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使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海啸很快蔓延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这场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力度之强、影响程度之深,为20世纪30年代以来所罕见。面对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人们,都在积极探讨各种应对之策;同时,也正如许多人所指出的,这场金融危机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神话的破灭,促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进行反思。国际金融危机是怎么酿成的
回顾国际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可以看出,这场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而次贷危机则发端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
为应对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和2001年“9·11”事件的冲击,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打开了货币闸门,从2001年1月到2003年6月连续13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至1%,创下历史最低纪录,想以此刺激国内经济。
由于低利率的环境显著降低了借贷成本,并形成了房价将持续上升的乐观预期,促使美国民众蜂拥进入房地产市场。长期以来,美国社会过度消费文化根深蒂固,不仅一般民众争相去买房,而且收入较低甚至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人,也纷纷借助银行信贷加入了购房大军。由于这部分购房者的信用等级较低,因而其房屋贷款被称为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简称次贷。从2002年至2006年,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房价节节攀升,次贷规模也不断膨胀,总额达到1.5万亿美元。
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走高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很快出现了反弹,但显然这种“繁荣”是建立在越来越大的泡沫基础上的。面对日益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美联储又被迫开始加息。从2004年6月起,在短短两年内连续加息17次。利率的不断攀升,导致房地产市场开始逆转,房价开始下跌,也使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越来越重。次贷人群首当其冲,无力按期还本付息,违约比例持续上升,由此导致金融机构的坏账和损失越来越大,次贷危机开始浮出水面。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贷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告破产,拉开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序幕。随后次贷债券价格不断下跌,出现抛售风潮,到7—8月份酿成了全面的危机。
尽管美联储和西方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随即开始联手行动,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资金并大幅降息,仍未能阻止次贷危机的蔓延。2008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陷入困境,被摩根大通银行收购;7月,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房地美由于次贷爆出巨额亏损,引起金融界的恐慌。随后短短几周,美国多家重量级金融机构也身陷困境。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被收购。至此,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了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2009面对面 15 源于房地产市场的次贷危机为什么会把整个金融体系拖下水呢?在次贷“病毒”传播过程中,金融创新及金融衍生品的过度泛滥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长期以来,金融创新曾是美国金融体系的显著优势,而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一度被认为是重要的金融创新,成为美国金融机构赚钱的重要手段。次贷证券化,通俗地讲就是,放贷机构在借出一笔次贷后,并未就此收手,而是将其“卖给”像“两房”这样的机构,后者将购买来的次贷打包成一种证券化的投资产品,由评级机构提供信用评级保障,再由保险公司提供风险安全担保,最后卖给全世界的投资者。证券化所创造的金融衍生品本来可以起到分散风险、提高金融效率的作用,但由于监管不到位,这种金融创新被投机行为一波一波地推向高峰,以次贷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品越变越复杂,日益与房地产基本面相脱节,泡沫被越吹越大,似乎只要倒腾那些五花八门的证券,财富就可滚滚而来。起初的次贷被逐级放大为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金融衍生品,到2006年这种金融衍生品总值达到了数十万亿美元,在美国金融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终,当这些创新产品的本源——次贷出现问题时,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债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大厦犹如空中楼阁,轰然坍塌。
那么,发生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为什么会迅速扩散到全球呢?这是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华尔街是世界金融体系的中心之一,美元在国际外汇储备货币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就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殃及全球金融体系。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各地都处于不同程度的金融开放之中。由于全球金融机构盘根错节地联系在一起,华尔街可以轻而易举地把自己的“有毒”资产出售到世界各地。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发现,美国的担保债务凭证大约一半为外国的金融机构及投资者所持有。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的金融危机会演变成全球金融风暴。
“亚洲各国以”文化合力"抵御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召开的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展示各国文化艺术的精粹,更力图通过民间与官方的多重交流寻找一种文化的合力,达成携手应对危机、振兴文化产业的共识。”
“ 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启示不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出现严重衰退,也对我国经济造成较大影响。然而,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在发达国家普遍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国际金融危机背后有着怎样的制度根源?如何从基本经济制度层面解释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在危机面前的鲜明差异?“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仅美国的金融业,而且包括欧盟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都遭到重创。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或申请破产或被迫重组,许多金融机构严重资不抵债,甚至连花旗集团、美国银行和美国国际集团等金融巨擘都相继出现问题,不得不寻求政府救助;欧盟国家也有许多重量级银行,如汇丰银行控股集团、瑞银集团、德意志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因购买美国“有毒”资产而出现巨额亏损。其中,苏格兰皇家银行在2008年亏损280亿英镑,创下英国企业的历史最高亏损纪录。
由于金融是现代社会经济的神经中枢,金融危机的恶果对实体经济影响也日益显现。西方发达经济体相继陷入严重的衰退之中,工业生产、出口、投资和就业等诸多经济指标全面恶化。美国2008年第四季度GDP负增长6.8%,创27年来单季降幅最大纪录;2009年第一季度继续下滑,GDP负增长5.5%,6月失业率达到9.5%,创25年来的最高纪录。日本经济也出现了35年来单季最大幅度的萎缩,欧元区经济至今也仍在衰退之中。金融危机并未就此打住,由于外部需求减少、资金加速外流等因素,直接对中国、墨西哥、冰岛、俄罗斯以及东欧经济体等造成了严重冲击,不少国家经济陷入衰退,社会稳定面临巨大挑战。
2009面对面 国际金融危机是否已经见底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各国纷纷推出诸多稳定金融、刺激经济的举措,应对政策之多、力度之大,实属历史罕见,用于应对危机的各项资金更达到天文数字之巨。截至2009年4月,美国政府前后推出的计划总额近1.5万亿美元,欧盟各国总和超过3万亿欧元,日本也达到25万亿日元。
面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和国际金融机构加强了协调与合作。2008年11月和2009年4月分别在纽约和伦敦召开了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就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强金融监管、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达成一系列共识,增强了国际社会合力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
在世界各国合作和应对措施的刺激下,一些国家部分经济指标出现了一些回暖迹象。在金融危机的源头美国,2009年2月新屋销量出现了7个月来的首次增长并连续增长3个月,反映未来经济走势的领先经济指数4月出现了10个月来的首次增长,5月继续增长,股市强劲反弹。从3月9日低点至7月17日,道琼斯指数回升超过30%,标准普尔500指数反弹39%,纳斯达克指数上涨近49%。
知识点
中国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
◎自2008年华盛顿金融峰会以来,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签署了58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参与清迈倡议多边化项下的货币储备库建设。
◎参与国际金融公司贸易融资计划。
◎成立“与美洲开发银行合作联系机制”。
◎中美两国进出口银行洽谈签署了200亿美元贸易融资协议。
◎承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资400亿美元等。
◎组织企业采购团赴欧洲进行采购,采购额达136亿美元。
据此,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持乐观的态度,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尽管很严重,但目前出台的政策措施正在显现出好的效果,相对于前期金融、经济形势的急剧恶化,目前世界经济下行趋势渐缓,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经济复苏势头初现,将在近期触底反弹。
那么,国际金融危机是不是真的如大家所愿,已经开始好转了呢?事实上,对国际金融危机具体走向作出准确判断是非常困难的。当前,不论是美国还是欧盟国家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状况还不明朗,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各项应对举措实施效果还有待观察。但综合目前各方面情况看出,全球经济复苏信号尚不明显,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世界经济衰退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没有解决,实体经济恶化2009面对面 超出预期,全球经济复苏可能经历较长和曲折的过程。还是以美国为例。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美国民众改变了借贷消费的观念,虽然6月消费物价指数、零售销售额略有增长,但消费需求仍处于较低水平,5月消费信贷仍为负增长且信用卡违约创新高,失业率等多项指标也在继续恶化,这说明美国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问题还未解决。
坦率地说,国际金融危机也给中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国经济外部需求明显收缩,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城镇失业人员增多,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明显加大。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了扩大内需的10项措施,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现在,这些举措已取得明显成效、呈现出积极变化,国内消费需求比较旺盛,投资需求稳步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同时,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我国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尽最大努力向有关国家和地区提供帮助和支持。
总之,当前整个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如果各国能够通力合作,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世界经济将有希望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寒冬;反之,金融危机或许还将进一步深化和蔓延,世界经济也将可能继续恶化甚至长期停滞。人们可以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得到什么启示
这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留给世人的教训也是深刻的。中国有句古训:前车之辙,后车可鉴。那么,这场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教训?
从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到引发金融危机再蔓延全球,全球金融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首先暴露出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打过形象的比喻:“涨潮的时候,把石头都掩盖起来了,而退潮的时候,这些石头都会暴露出来。”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的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的同时,却把巨大的风险留给整个世界,最后以危机形式爆发出来。因而有许多学者提出,要汲取金融危机的教训,在推动我国金融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既要积极发展虚拟经济,又要确保与实体经济相适应;处理好金融创新与有效监管的关系,既要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又要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制,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处理好金融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既要稳妥推进金融对外开放,又要坚持金融发展的独立自主。
当然,正如金融危机影响正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其他领域一样,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也不仅仅是金融领域出现了问题,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制度根源。因而,更多的人开始从深层次上对资本主义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资本主义制度的利弊。美国前财长保尔森离职后,去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的课题就是“资本主义的崩溃及其未来”。美国《华盛顿邮报》一位专栏作家认为,目前美国资本主义体制麻烦缠身,前景不明。这些“体制麻烦”正是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弊端。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占据了主导地位,它极力倡导自由化,推行全面私有化,主张国家干预最小化,给经济领域各项制度打上了“自由放任”的烙印。新自由主义的推广,不仅导致对市场的自由放任,而且2009面对面 使居民收入增长长期停滞,贫富差距迅速拉大,更加凸显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内在缺陷。据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统计,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公司主管平均收入是普通全职工人平均工资的40倍,而进入21世纪扩大到了367倍。因而,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认为,国际金融危机是30年来推行新自由主义的恶果,也宣告了轰轰烈烈的新自由主义实践已经失败。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也提出,金融危机使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入了死胡同。
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弊端。在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设计从根本上是为资本家利益服务的,这一点在金融危机中暴露无遗。有学者分析,美国作为金融资本最发达的地方,也正是政治制度为资本贪婪服务得最好的地方。危机爆发前,美国政府放松监管,促使金融资本无限扩张,使华尔街变成了一个疯狂逐利的“大赌场”,金融大亨们赚足腰包;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的救市努力,又是用所有纳税人的钱去维护金融资本家利益,而陷入困难的穷人没有得到多少救助,更有甚者,这些资本家一面出手向政府要钱,一面仍给自己发放巨额奖金。
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道德体系的弊端。在某种意义上说,金融是一种信用关系,而信用关系是以社会的道德基础为条件的。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正是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对资本主义道德体系提出了批判,认为金融危机正是源于资本主义的唯利是图、贪婪以及道德沦丧。正因如此,《纽约时报》某专栏作家呼吁:“我们需要的不光是金融救援,我们需要的是道德救援。”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变,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传统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现代版,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法根本解决的问题。这正应了我国一句古话“万变不离其宗”,印证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规律论述的正确性,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连载五:应对危机的根本之道 ——为什么强调保增长要靠科学发展
鄂尔多斯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一个资源型城市。党的十六大以来,鄂尔多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历史性跨越,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一跃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能源市场需求下降、价格下跌的重重困难,鄂尔多斯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加快淘汰电石、铁合金、焦炭等落后产能,提升产业层次,开工建设国内首家煤间接液化项目等38项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09年第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0.4亿元,同比增长20.3%,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2%。
鄂尔多斯的发展实践生动地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调整和优化结构的机遇。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化“危”为“机”,推动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为什么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发展?
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不仅使西方发达国家深陷其中,连很多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未能幸免。
2009面对面 然而,在国际金融风暴的惊涛骇浪中,中国这艘巨舰却保持平稳前行。与世界主要经济体面临的重重困难和举步维艰相比,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一些国际舆论认为,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出现信贷危机或信任危机的大国”。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条,是因为近年来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提高了抵御大风大浪的能力。
进入新世纪,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越来越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自主创新能力有较大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势头。这场金融危机好似一块“试金石”,检验了我国这些年来科学发展的成效。
当然,国际金融危机也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尤其是给出口行业和外向型企业集中的地区带来了较大的冲击。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出口连续下降,部分企业破产倒闭,大批农民工失业返乡,经济增长大幅度放慢前行的步伐。表面上看,这些都是国际金融危机惹的祸,但细细分析,根源还是出在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不够深入,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比如,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但是目前我国外贸依存度约60%,其中一些沿海地区甚至达到100%,当外部需求急剧萎缩时就会引发国内经济增长下滑。“国际金融危机与国内自身结构存在的问题相碰头”,产生叠加效应,影响无疑更为严重。可以说,这场金融危机好似一面“反光镜”,照出了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不足。
更进一步来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多困难,但是如果我们头脑清醒、措施得当,也会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契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短期来看,是要把其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长远来看,则是要推动我国科学发展迈上新台阶,为今后发展打下更好基础。因而,科学发展不仅不能因危机而受阻、暂缓,而更是应对危机的根本之道。当前,我们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实施的一揽子计划,既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应急之举,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长远之策。知识点
外贸依存度
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开放度的评估与衡量指标。其中,进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出口依存度。
一般而言,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小国的外贸依存度大于大国;处于经济发展中期阶段的国家的外贸依存度高于处于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国家和发达国家;采取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国家的外贸依存度高于采取内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
最后,国际金融危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本反面教材,暴露出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严重弊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和高度负债的经济运行方式不2009面对面 20 可持续,监管不力、放任金融市场自由泛滥……这些都与我们提倡的科学发展是根本对立的,也反衬了我们推动科学发展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清楚地昭示我们,只有科学发展才是正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之道。
观点·声音
◎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直面危机的勇气,没有化解危机的办法。
◎信心让我们战胜危机。
◎手中技术新,脚下道路宽。
◎保增长要算资源环境账。
◎不发展本身就是危机。要深刻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的破坏性,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把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月有阴晴圆缺,世有四季轮回,难关亦是福音,励精图治,经此一役,再次上路,飞得更高更远。
为什么说保增长与科学发展并不矛盾?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受其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迅速扭转这种趋势已成为当务之急。2008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全面实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行动,保增长成为各地各部门的“头等大事”和“重中之重”,成为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地方也有不同做法。有一种意见认为,既然保增长是首要任务,环保“硬杠杠”可以适当软一软,土地“紧箍咒”可以适当松一松,项目“严审批”可以适当宽一宽,固投“节能关”可以适当缓一缓……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保增长的艰巨性,是不是必须要在生态环境、耕地保护、资源能源等其他方面作出牺牲,是不是真的可以不要科学发展了?
应该承认,面临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提出保增长首先是强调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推进现代化进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全面小康,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但是这与科学发展并不矛盾。科学发展并不是不讲发展速度,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越是在经济发展遇到较大困难时,越是能体现出发展的重要性,越是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因此,保增长正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两者对发展的认识是一致的。
同时也必须看到,保增长不仅仅是保发展速度,也不是单纯保GDP。中央关于保增长的要求,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来的,有丰富的内涵,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而应该全2009面对面 面领会、完整把握。2008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强调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9年年初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3月份《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24字的原则: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可见,中央提出的保增长是一个以经济增长为核心指标,集保持增速、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善民生为一体的综合概念,它体现了科学发展强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体现了发展速度与发展效益的统一。保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正是党和国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具体体现。因此,简单地认为保增长就是保发展速度,这样的看法并不符合中央精神,其理解是片面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
从根本上说,要真正实现保增长的目标,离不开科学发展。如果保增长偏离了科学发展的要求,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等为代价追求当前增长,也许在一段时间内会有所发展,但是算长远“经济账”,它抵消不了“资源账”、“环境账”和“政治账”,这样的增长是无法长期持续的,最后就会变成“不增长”。讲科学发展,并不是不要上项目,而是要做好综合评估,扎扎实实推进对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有利的项目,对于那些高耗能、高排放的项目,哪怕一时能提高经济增速,也坚决不能上。也就是说,保增长保的应该是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可持续的增长、推进产业升级转型的增长。
网友提问
网友:科学发展要求“又好又快”,那么,“好”与“快”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答:“又好又快”,是“好”与“快”的统一,是好中求快,优中求进。“又好又快”,体现了发展主体和目的的统一,体现了发展的质量、效益和速度的统一,体现了经济建设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统一,反映了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协调、均衡发展的要求,反映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要求。
总之,保增长与科学发展是不矛盾的,更不是对立的。只有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才能全面把握保增长的要求;同样,只有在实践中把保增长切实建立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才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如何在实践中把保增长和科学发展更好地统一起来?
春暖人间,万物萌苏。进入2009年春季,我国经济出现企稳回暖势头:投资、信贷增长加快,居民消费“牛”气渐足,一些领域下行趋势有所遏制,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这些都说明中央保增长的政策效应已经显现,也进一步提振了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全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信心。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回升的态势还不稳定,回升格局还不平衡,当前经济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仍然很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任务,就是自觉地用中央精神统一思想、指导2009面对面 22 行动,把保增长同科学发展更好地统一起来,化“危”为“机”,既顺利渡过眼前的难关,又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要做到化“危”为“机”,在思想认识上必须有新提高。面对这场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我们要结合全党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理解。要运用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认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刻认识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深入分析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更好地研究确定应对危机的途径、办法和举措。
要做到化“危”为“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必须有硬措施。越是在加大力度保增长的时候,越要重视提高发展质量,重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竞争优势。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按照国家关于汽车、钢铁、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现代物流等十大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指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要做到化“危”为“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必须有真动作。民生系民心,民心聚民力。越是困难时刻,越要高度关注民生,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切实解决群众就业、就医、就学、吃住行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这次中央4万亿元投资中,有一半多的投资涉及民生方面,必将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同时,进一步改善民生,将明显促进消费的扩大,从而可以有效拉动内需,带动经济增长。
要做到化“危”为“机”,在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上必须有新突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抓住时机,不断深化价格体制、财政管理体制、金融体制、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扩内需促发展、有利于调结构促增长的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还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立足各地区各部门自身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创造科学发展新业绩。
事不避难,知难不难。无论国际金融风暴如何肆虐,只要我们有“咬定”科学发展这样一股韧劲,切实把中央关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够化“危”为“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在又好又快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稳健的步伐。
连载六:独具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如何理解“中国式民主”
2009年3月9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向大会作常委会工作报告。他在谈到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的符合我国国情和实2009面对面 际的唯一正确道路,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唯一正确道路。这番话不仅在代表们中间引起了广泛共鸣,也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从历史的比较和现实的感受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和实践找到的正确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坚持好、完善好,才能让中国式民主显示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怎么看“中国式民主”的实践成效?
所谓“中国式民主”,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一个概括。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不仅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的广泛自由、各种民主权利的保障和政治参与的程度,与30多年前相比,变化之大也是有目共睹的。但也有少数人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显著,而民主政治几乎在“原地踏步”。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熟悉政治经济学的人都明白,经济与政治紧密相连,没有政治的进步,经济也很难发展下去。很难设想,改革开放以来,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相伴随、相适应、相匹配,中国经济建设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一直坚持两条腿走路,经济体制改革每推进一步,政治体制改革也深化一步。由此,中国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30多年来,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实践中始终得到坚持和完善,对人民的生活影响广泛而深刻,对中国的发展作用重大而显著。还有诸如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政府决策民主化、建设司法民主等民主实践,其成就同样十分显著,其影响同样至为深远。
应该说,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成就,百姓的感受最为真切,也最有发言权。今天,在中国社会生活每一个细节,人们都能感受到民主形式的丰富和扩展,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日益得到保障。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影响公共决策与公共管理,表达民主要求,主张民主权利。也正是在这种参与中,中国民主政治的内涵不断丰富,价值和意义不断实现,魅力得到更充分展现。
从民主的形式看,选举、协商等民主形式较为普遍。比如,顺应公民对选举民主的要求,有关投票制度、选举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断扩大。从农村基层干部直选情况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农村居民的平均参选率在80%以上,有的地方高达90%以上,全国60多万个村委会基本上实现了直接选举。还比如,顺应公民对协商民主的要求,建立专家咨询和论证评估制度、社会听证和公示制度等,就一些重大决策广泛听取和吸纳专家和民众意见。
2009面对面 24 从民主涉及领域看,凡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决策、公共管理、公共事务,都在积极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和形式,支持和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比如全国人大坚持民主立法,这几年在制定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物权法等过程中,从座谈会到论证会,从常委会审议到大会审议,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开门立法”从尝试逐渐走向制度化。还比如,各级政府建立政务公开制度,相关旁听制度、信访制度、信息公开制度也在不断建立和完善等等。
从民主参与渠道看,除了传统的面对面、电话等交流沟通方式外,电视、网络、手机等载体被日益广泛应用。特别是网络,已经成为民众政治参与的一个重要渠道,成为党和政府听取民意的一个重要途径。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各级领导重视网络舆情,纷邀网民“灌水拍砖”……一系列事件反映出,网络民主正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鲜符号。
所以说,“中国式民主”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合乎中国国情,合乎时代进步潮流,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中国式民主”好在什么地方?
2009年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这个计划提出,国家将继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强化行政执法和司法中的人权保障,提高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的保障水平。可以想见,随着这个计划的实施,必将进一步赋予“中国式民主”新的丰富内涵。
“中国式民主”,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包括西方民主的有益成果,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文明中的民主性因素,中国特色十分鲜明。
观点·声音
◎评判一种民主制度好不好、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如何,根本鉴别标准就是要看它是否促进、保证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成果是否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享用。符合这种标准的民主,就是好制度、好道路,就应总体上肯定。
◎民主还是国产的好,中国的民主模式给世界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冷静地看待西方民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模式和发展道路,是一个民族走向成熟的标志。
◎我国决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决不能走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错误道路,因为那是取乱之道、取祸之道。
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人民民主,这是被历史证明了的客观事实。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的。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2009面对面 25 它是由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在中国,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就从经济基础上决定了中国的民主不受资本的操纵,不是少数人的民主,是最广大人民的民主。在中国,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民范围包括一切不被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它是以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可靠保障的民主。一方面,在人民内部实行最广泛的民主,用民主和法治的方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依法制裁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贪污贿赂和渎职等各种犯罪行为,维护法律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它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的民主。充分发扬民主,集体议事,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和反映,在此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集体决策,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以落实和满足,反对无政府主义的“大民主”,反对把个人意志凌驾于集体之上。
正是具备这些特点,使“中国式民主”具有内在优势,在国家和人民的政治生活中,在中国的发展进步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13亿中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都享有民主权利,但是,不同党派、不同阶层、不同团体、不同社会群体,有着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民主需求。“中国式民主”之所以具有十分丰富的民主形式,正是为了适应和满足这一需求。通过不同形式的民主实践,各个层面的政治诉求得到充分表达,最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得到实现和保障。
它能够汇聚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实现广泛的民主权利的同时,正确集中各方意见,协调不同利益,集体行使权力,科学作出决策,保证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它既尊重多数,又保护少数,从而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汇聚各个群体的意见、智慧、力量,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了共同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合力。
它能够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稳定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使政权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政策具有明显的连续性,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得以长期坚持和实施。正如一位美国学者评论的那样,“中国政体不会出现经常变更而导致经济、外交、政治、贸易等政策缺乏连贯性,用最低管理成本取得了比其他国家更大的成绩。1978年以来的30年取得了年均增长9.8%的发展速度……证明中国政体的„奇妙之处‟”。
毋庸讳言,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受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还不够成熟和完备,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在某些方面还没有得到充分实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依然存在;官僚主义作风、腐败现象在一些部门和地方滋生和蔓延;对权力运行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全社会的民主观念和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尚需扩大。中国民主政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通过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各方面制度和体制机制。为什么要破除对西方民主的迷信?
2009面对面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讲的是“橘”这种水果生在淮南地区就是“橘”,如果移植到淮北地区则变成了“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因为两地水土的差异。它告诉我们,适合于此时此地的事情,如果不顾客观条件差异拿到彼时彼地去推行,往往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网友提问
网友:有人提出,一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一方面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这两者是否矛盾?
答:这两者并不矛盾。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我们党来自人民,党和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给的。党的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就是要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自身的根本利益。同时,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正因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具有不可比拟的特点和优势。因此,我们说,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是完全一致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比如,有人认为西方民主就是好,主张把它搬到中国来。那么这到底能否行得通呢?先不谈西方民主是好是坏,如果不顾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硬要“移植”到中国来,会不会水土不服由“橘”变为“枳”,导致结果事与愿违呢?
何况,西方民主究竟好不好,不能由西方国家说了算,也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而应该好好考察考察、检验检验。
说起“民主”的概念,不是今天才有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最初的意思是“人民的统治”,其实这只是奴隶主和自由民的民主,奴隶是不包括在内的。近现代的西方民主,产生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王权的斗争中,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渐进、漫长、曲折的历程。我们不妨从西方选举制度来看,普选制是英国最先提出的,但直到1832年,20岁以上的英国居民中只有7%的人享有选举权。1867年选举改革降低了财产资格的限制,享有选举权人数的比例提高到16%。1884年再次降低财产资格,使得比例提高到28%。1918年规定30岁以上的妇女享有选举权,这一比例才提高到78%,直到1970年才实行18岁以上的男女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法国直到1974年,才规定18岁以上的男女平等地享有选举权。而在美国,达到这一标准是在1971年。由此可见,西方民主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才有今天的样子。
还要看到,西方民主在不同的国家,具体的模式也是不一样的。就政治体制形式来说,有的是总统制,有的是议会制,还有的是半议会半总统制。拿“三权分立”来说,在西方主要国家真正实行的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都未实行,立法权与行政权没有分立,个别的甚至司法权与立法权也没有分立。拿多党制来说,号称实行多党制,但有的是一党独大,有的是多党竞争倾轧。拿议会制度来说,各国议员的产生办法、议会的职权、议会的议事程序、议会内部的组织结构都各有特点,而且差异很大。因此,所谓西方民主,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2009面对面 27 不可否认,西方民主包含着一些反映历史进步的内容,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曾起到过积极作用。但从本质上说,它反映和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利益,本身存在种种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弊端。就选举来说,“一人一票”、“机会均等”等动人辞藻似乎是说每个人都可以竞选总统,但实际的参选者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根本不可能登上竞选的舞台。比如在美国,即使竞选一个州长,没有数千万的美元拉选票,也只能望“位”兴叹。美国政治学教授托马斯·戴伊和哈蒙·齐格勒在《民主的嘲讽》一书中,把美国富人民主的状况描述为“精英民主”,即“治理美国的是精英,不是民众”。这些精英“大多出自富裕、受过良好教育、声望卓著、名流、白人……等等社会集团”。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西方民主,根本背离了民主是多数人的统治的基本原则,是对民主的亵渎和嘲讽。
事实上,有些发展中国家就曾认为西方民主就是好,极力把它“移植”到本国去,结果非但没有给人民带来福祉,反而“水土不服”,使国家陷入了社会动荡的境地,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20世纪90年代初苏东剧变之后,在西方“民主化”思潮影响下,一些非洲国家或主动或被动地充当了西方民主的“实验品”,不顾国情的照搬不仅没有带来繁荣和稳定,反而连续发生军事政变,使人民遭受摧残,国民经济崩溃,社会发生倒退。
历史和现实反复告诉我们,对西方民主一定要全面地、历史地、具体地看。既不能把民主的作用绝对化,更不能把西方民主形式绝对化。如果把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制、直选制度作为唯一的民主形式,这实际上是对西方民主的迷信。我们要发展“中国式民主”,必须破除这种迷信。
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在饱经沧桑、历经磨难之后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华民族面向未来、不断发展的方向指南。只要我们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同时借鉴吸收人类政治文明包括西方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连载七:“相约北京”的启示
——为何越是思想多样化越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观点·声音
◎不论人们喜欢不喜欢、赞成不赞成,社会思想的多样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社会思潮在某种意义上是社会气候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眼花缭乱的各种思想,很容易让人们无所适从,使一些人思想困惑、信仰迷失、理想淡漠,让一些形形色色的有害思潮乘虚而入,甚至给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渠道。2009年夏天的北京,各种文化大餐琳琅满目,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与往年一样,第九届“相约北京”联欢活动如约而至。从中国经典作品音乐会《我爱你中国》,到京剧交响音乐会《国韵华章》,再到意大利民乐《塔兰达之爱》;从杂技京剧《粉墨》,到话剧《樱桃园》,再到以色列黑光剧《梦·幻》;从舞剧《骑楼晚风》,到芭蕾舞《卡门》,再到美国杨百翰民族舞蹈,真是让人应接不暇。“相约北京”,是北京文化“大舞台”的一个缩影,也折射出当今2009面对面 中国人文化生活、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多样化。那么,怎样看待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在社会思想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呢? 社会思想为什么会日趋多样化?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曾经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也就是说,人们思想意识的多样性,归根到底是源于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
回顾人类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正如自然界动物进化一样,经济社会生活也是不断发生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并由此决定了人们的观察视野、思考方式、知识结构、观念意识、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也必然日益复杂多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生活大变化的时代,必然是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不论是社会经济成分还是组织形式,不论是就业方式还是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都日趋多样化。
从社会经济成分来看,彻底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格局,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局面。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有私营企业650多万户、外商投资企业43万多户、个体工商户超过2900万户。
从组织形式来看,出现了各式各样新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比如各种行业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消费者协会、商会以及大量的学会、联合会、研究会等。以社会组织为例,从1988年到2008年的20年间共增长87倍多,目前已超过38万个。
从就业方式来看,传统的“铁饭碗”、“统包统配”的做法已经改变,形成了劳动部门介绍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和自己创业互相结合、互相补充的新方式。目前,我国农民工人数达到2.25亿。个体私营经济就业人数达到1.37亿人,约占全国就业人数的18%。
从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来看,平均主义、“大锅饭”式的分配制度基本被打破,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不断发展,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新制度已经形成。
现实生活是思想观念变革的基础。正是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使不同社会群体在经济地位、社会角色、职能分工等方面的差异日益明显,使人们思想活动越来越表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从而引起人们思想意识和价值追求的日趋多样化。
此外,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影响日益明显。200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近18万人,出境旅游人数近4600万人次,同时来华留学人数超过20万人,入境旅游人数超过1.3亿人次。不论是人员的往来还是文化的交流,在有利于我们吸收世界各国文明有益成果的同时,也必然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造成冲击和影响。
2009面对面 29 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使人们思想观念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和便捷。目前,我国网民人数达3.38亿,手机用户达6.4亿,手机上网用户达1.55亿。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短信、论坛、博客、播客、即时通讯等方式自由发布信息,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做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可见,社会思想的多样化是个客观事实。社会思想的相互激荡,不同观点的争鸣切磋,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激发创造活力。在碰撞中产生火花,在比较中学会鉴别,将大大拓宽人们的视野,推动文化、理论等各方面的创新,促进社会的进步。但在这种情况下,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一些错误的思想观点也在滋长。对此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加以引导。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华民族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伟大斗争,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舍己为人的教师谭千秋、政法干警的好榜样蒋敏、藏族抗震英雄龙德强……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但他们的事迹都让人热泪盈眶,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
一个人为人处世,总要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价值观好比是人生的指南针,不可或缺。同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也需要有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
在当代中国,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和体制。与此相适应,也必然要有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核心价值体系。可以说,能否构建起科学完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是否完善、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党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可以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探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面旗帜,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就是要昭示人们,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不论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能动摇的,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不能动摇的。
2009面对面 30 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层次性。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着多样性、多层次的思想道德而降低甚至否定先进性的要求,也不能不顾人们思想道德的客观差异,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那么,用什么来引领人们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和进步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兼顾了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
放眼世界,各国经济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竞争,不同文化既相互借鉴又相互激荡。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也冲击着人们的国家观念、民族认同感。国家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的竞争,又越来越表现为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的较量。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极力推销他们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特别是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有利于提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民族凝聚力、国家向心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
如何正确处理“一”与“多”的关系?
面对社会思想的多样化,还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元主导,这“一”与“多”的关系该如何处理?
从哲学上讲,“一”与“多”是一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有位哲人说得好,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算不上佳肴,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不同的音调产生最美的和谐,管弦琴瑟必然此起彼伏。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纷繁复杂的多样性背后,总要有个“一”在起作用。看似漫无目的的色彩泼洒,只有体现画家的匠心独运,才能构成赏心悦目的图画;如果没有音律的和谐,诸多的声响只能成为令人厌烦的噪音。
在价值体系建设上也是如此。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的核心价值体系,但是差异是社会存在的客观现实,多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否定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毫无疑问将迷失方向,导致人心涣散、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而忽视思想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不仅会扼杀多姿多彩的文化,也会走向思想僵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能否发挥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也要看它能不能包容、整合、引领大多数社会群体的思想意识。正确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既要坚持“一”的主导地位,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同时要用“一”来引导“多”,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
正确的价值体系只有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成为社会群体意识。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通俗化、大众化,并贯穿到各级各类媒体传播之中,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使人们时刻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染和熏陶,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
2009面对面
一种价值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民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实践,再好的价值体系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要注重实践养成,使其融入社会生活,真正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通过健全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使人们自觉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做人处世。
制度是管根本的、管长远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要靠思想教育、实践养成,而且要用制度、机制来保障。“国之制度典礼,实皆为道德而设。”核心价值体系规定着政策、法规的性质和方向,具体政策、法规又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防止出现具体政策与核心价值体系相背离的现象。
同时,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想,要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尊重差异,就是要尊重广大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社会阶层的思想实际提出不同要求。包容多样,就是要树立多样共生的意识,承认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人们价值选择的多样性,不断扩大核心价值体系的包容度和影响力。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以主导扩大共识,以共识巩固主导。当然,尊重和包容不是无限制的,对于那些错误和腐朽的思想,必须坚决加以抵制。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灵魂工程、基础工程摆在突出位置,脚踏实地、扎实推进,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2009面对面 32
第五篇:2011年最新理论热点面对面——公务员考试必备
2011年公务员考试必备
理论热点面对面之一: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
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大会最重要的历史贡献和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就是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党在新时期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党的十七大不仅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将其载入党章,而且第一次高度概括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根本要求,明确提出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向世人郑重宣示了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充分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愿望。
伟大旗帜在神州大地高高飘扬
放眼全球,风云变幻,时代潮流滚滚向前,中华大地风光无限美好。如果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然处于低潮,那么,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则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越来越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30年,弹指一挥间,中华民族却沧桑巨变,摆脱了贫困,告别了落后,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到底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的腾飞?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亿万人民凝聚在这一旗帜下,开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展开、来深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命题,强调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那时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词”。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系统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党的十六大科学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将这一重大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并把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统一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作出了更加完整、更加系统的概括,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是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近60年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基本经验而得出的根本结论,是进一步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保证。
通往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大国的发展,大都是通过对内剥削、对外掠夺乃至发动侵略战争来实现的。这显然不是我们要走的现代化道路。20世纪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同时出现了贫富悬殊、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大量问题,这种有增长、无发展、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成果的模式,我们显然也不会效仿。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必须从我们的基本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在中国,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由于我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这就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将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党和人民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积累了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但也走过一些弯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我国国情,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
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凝聚党心民心、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关键在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我们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又要在伟大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做到“生活之树常青”,又做到“理论之果常新”,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不渝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一定能够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理论热点面对面之二:为什么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最新理论成果 重大战略思想——为什么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党中央对开展这项活动高度重视,决定先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自上而下分批展开。当前,试点工作已经开始,正在扎实推进。开展这项活动,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将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理论,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类解放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过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这一系列理论成果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七大把它们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开创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和阶段性成果的内在统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重要论述,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明确而科学的评价,深刻地揭示出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重要观点,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提出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发生了一次重大的飞跃。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依法治国、科教兴国等重大战略,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得到进一步丰富发展。正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
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才能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从多方面作出不懈努力。一是要始终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刻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二是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三是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既要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又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四是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社会发展进步、更好地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落实。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要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自觉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做到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要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要毫不含糊地去改,努力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成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理论热点面对面之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008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我们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这是2008年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之际,胡锦涛同志发表新年贺词时说的话,充分表达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
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从那时以来,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历史性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面貌。今天,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伟大进程,展示巨大成就,总结成功经验,必将有助于我们更高地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中国,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1978年12月的一个冬夜,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21个农民在一起立下了一份生死文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这一“离经叛道”的行为如石破天惊,成为引发中国改革的先声。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飞跃。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主要借鉴苏联模式,建立起一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对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后来,这套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同时,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党内又出现了“左”的错误,直到被林彪、“四人帮”所利用,最终酿成“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
粉碎“四人帮”后,中国百业待举。但是,“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的局面。
唤着理论创新,党的理论每一次创新都推动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天地。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党在新时期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历史,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推动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形成发展的历史。
实践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些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内政治**、经济风险以及严重自然灾害等方面的严峻考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就是因为进行了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改革开放相伴相生、相融相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在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时刻,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作了大跨度的回顾总结,深刻阐述了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为我们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指明了方向。
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但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也不断产生新问题新矛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仍然要依赖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不能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而看不到前进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能因前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而动摇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而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冲破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科学发展的做法和条条框框,革除一切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弊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我们在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的同时,要着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改革的难度越来越大,改革的面越来越宽,牵扯的利益矛盾越来越复杂,群众要求共享改革成果的期望越来越强烈,对各项改革措施协调配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把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地统一起来,善于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格局进行思考和展开,作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改革决策,努力使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相互衔接,形成合力。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成就,令人鼓舞;展望改革开放未来前景,催人奋进。在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时候,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21世纪的。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只要我们更高地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就一定能够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必将成为光辉的现实。
理论热点面对面之四:抗震救灾彰显伟大的民族精神
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
——为什么说抗震救灾斗争彰显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的这句名言,在2008年中华民族惊天地、泣鬼神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再一次得到了深刻印证。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灾难,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紧急行动、全力以赴,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不屈不挠、奋起自救,全社会奉献
特大地震灾害,我们能够迅速举全国之力投入抗震救灾,形成一切为了灾区、一切支援灾区的生动局面,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这场斗争充分表明人民军队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忠实捍卫者,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战斗先锋。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在人民生命安危的关键时刻,强大的人民军队挺身而出,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顽强的战斗作风,坚决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这场斗争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条件。抗震救灾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全面检验。没有改革开放30年一心一意谋发展铸就的强大实力,就难以提供抗震救灾的技术保障和物质支持;没有改革开放30年全面推进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就难以形成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管理能力。抗震救灾的每一个进展,都同强大的国力支撑分不开。这场斗争充分表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地震发生后,地动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在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到处洋溢着爱的暖流,凝聚着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这是举世罕见的一个民族以整体的力量与巨大的自然灾害相抗争的壮举,充分展现了13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所表现的强烈爱国之心、浓浓同胞之情、团结奋进之力,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谱写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崭新篇章
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在该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发展,为该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品格风范和文化传统的总和。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能够使人心凝聚、精神振奋,使一个民族成为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尤其在当今世界,民族精神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维护一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延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何以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呢?其奥秘就是有博大精深、底蕴无穷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力支撑。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创造辉煌历史的进程中,依托历史悠久、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统,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华民族精神既是源远流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内涵,使民族精神不断吸纳时代精神,使时代精神不断融入民族精神,实现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所在。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既珍惜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培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抗雪灾精神等等。它们都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对于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中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构成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大精神动力。
压力与磨难催生伟大的精神,考验和挑战锤炼民族的品格。我国广大干部群众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又一次升华了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新的宝贵财富。在特大地震灾害面前,中华儿女同舟共济、生死与共,凝聚成一个休戚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表现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的民族团结意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守望相助的民族奉献精神,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珍爱生命的民族价值取向,临危不惧、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民族英雄气概,忠于职守、顾全大局、公而忘私的民族高尚情操,在挫折中拼搏、在逆境中奋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自强品格,形成了凝聚人心、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成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又一次生动实践。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再一次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看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巨大进步,看到了我们党和政府民主、开放、文明、进步和负责任的良好形象,看到了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崭新面貌。
让中华民族精神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共同愿望和庄严使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着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当前抗震救灾斗争有力证明,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激励人们战胜困难、发愤进取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
各种挑战和风险,切实解决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好字优先,推动科学发展。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好”与“快”的关系,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相协调。衡量经济发展的状况,一个指标是速度即增长率,另一个指标是质量和效益。速度是显性的,质量和效益则是内在的。把“好”放在“快”前,就是要在“好”中求“快”,把质量和效益放在第一位,显著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又要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积极扩大经济的数量和规模。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把加强农业基础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随着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粮食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但我国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基础设施脆弱、科技水平低、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继续存在,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已从2003年的3.23∶1,扩大到2007年的3.32∶1。这是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好字优先,就是要坚持城乡统筹,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改变农业、农村、农民面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据统计,从2000年到2007年,东部地区江苏省的生产总值从8554亿元增加到25560亿元,西部地区青海省从264亿元增加到760亿元。虽然东部、西部的发展都很快,但差距明显。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加快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在努力提高不同区域经济总量的同时,不断提高不同区域的人民生活水平。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当前,我国消耗高、污染多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依然过高,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居世界前列。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26万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左右。但同期我国消费石油、原煤、粗钢、水泥和氧化铝分别约为世界消费总量的7.8%、39.6%、31.8%、47.7%和24.4%。我国经济增长付出的能源、资源代价过大,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要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坚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高度重视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发展。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得到高度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要得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要得到切实保障。当前,要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提供更多的物质文化产品和公共服务,真正做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经验,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中,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强调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向结构优化、规模经济、科技进步、科学管理要效益。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明显进步,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并且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分析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涵盖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同时还对经济发展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经济发展理念的新变化、经济发展道路的新拓展以及对于国际环境认识的新提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衡量经济发展得好不好,要看是否具有高的质量和好的效益。一是看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还是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如果主要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增长、低质量的增长,不是好的经济发展。二是看经济增长是否建立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基础上。如果伴随着经济增长不能同时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增长只能是在低层次、低水平上重复,经济效益难以有实质性的提高,这样的经济发展不是好的发展。三是看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资和出口拉动,还是由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难以扩大人民的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利于改善民生,这样的经济发展也不是好的发展。
1物价上涨的脚步能否慢下来——为什么要防止明显通货膨胀
当前,物价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2007年5月以来,我国物价总水平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CPI同比呈逐月上升的态势,特别是从2007年8月份起,CPI涨幅连续5个月达到6%以上,2008年以来涨幅又有所升高。一季度CPI同比上涨8%,比上年同期升高5.3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升高3.2个百分点。在物价的持续上涨过程中,人们感到东西贵了,钞票缩水了,资产贬值了。物价问题牵动千家万户。近一年来的物价上涨给老百姓特别是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带来不小的压力。人们希望政府能采取有力措施,把物价稳定下来,别再让CPI往上“蹿”了。如何看待这一轮的物价上涨,怎样才能缓解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呢?
物价上涨有缘由
“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一瓶酸奶涨了5毛钱,一斤肉涨了4块钱。”北京市一位退休教师感觉到“菜篮子”的负担越来越重。人们普遍感到,农副产品涨价推动的食品价格涨幅明显,成为物价上涨的主导因素。在2007年CPI上涨的4.8%中,食品价格上涨占了4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占了0.6个百分点,其他如服装、日用工业品等六类商品价格上涨只占0.2个百分点。2008年一季度,食品价格上涨21.0%,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8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6.6%,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个百分点;其余各类商品价格则分别略有涨跌。可以说,2007年以来的这一轮价格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仍然是结构性上涨而不是全局性上涨。
食品价格上涨有其必然性。国内农产品价格多年在低位运行,价格上涨带有恢复性。粮食和农产品价格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达到峰值以后,一直持续走低。拿粮食来说,三种主要粮食:小麦、稻谷、玉米,平均收购价格1997年是每公斤1.5元,现在是每公斤1.58元,10年涨了8分钱,涨了5.3%。猪肉价格也是这样,1997年时,精瘦肉每公斤已经接近20元钱,后来一度降到12元钱,2007年五六月份才开始恢复到20元钱,现在又逐步涨到28元左右。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是相对于非农产品的比价关系调整的。虽然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近些年来一直处在较低水平,但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却有较大幅度上升,近5年来尿素、柴油、农膜价格分别上涨26.6%、64.4%和60%。同时,农民外出务工增多,非农收入大幅度增长,种植业和养殖业比较效益下降。因此,粮食、食品和猪肉价格适度提高,也可看做是市场对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的补偿,是农产品相对于非农产品的价格上调,有利于形成合理的比价关系,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和养猪的积极性,保障粮食和农产品供需平衡。
食品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果任由物价上涨,就有可能引起全面的、持续的、轮番的价格上涨,进而引发明显的通货膨胀,这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但从总水平上看,目前我国尚不足以构成明显的通货膨胀。当前我国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虽然投资增幅依然在高位,消费出现明显回升,出口持续较快增长,国内需求比较旺盛,但总供给扩张仍然强劲,总需求对价格总水平的推动作用比较有限。从供给能力扩张来看,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产业技术升级换代加快,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不断加强。这些因素都保障了我国供给能力的持续较快增长。目前,我国商品市场70%以上的工业品和80%以上的消费品供过于求,其他商品供求基本平衡,仅有极个别商品供给相对不足。猪肉、食用植物油、粮食和食品的价格涨幅虽然较高,但只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增加市场供给,消除价格上涨的短期性因素,价格涨幅就会在一段时间后稳定下来并有所回落。
价格上涨压力大
“今年CPI的控制目标又是4.8%,刚好与去年CPI的实际涨幅持平。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很熟悉,但很可能预示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博弈。”这是首都某报对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CPI控制目标而抒发的一段议论。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是2008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由于推动价格上涨的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还将存在,2008年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很大。
那么,物价上涨的压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粮食和部分农产品供求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存在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到2007年,我国粮食连续四年实现增产,粮食库存充裕,有利于粮食市场的稳定。但是,由于国内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以及11月份成品油价格上调的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2008年年初严重的雨雪冰冻天气,使1.78亿亩农作物受灾,还有大量的牲畜家禽和鱼类被冻死,损失之重为历史罕见,这将对2008年农产品的供给产生影响。此外,保障农民增收、鼓励农民增产,也要保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价格稳中有升的势头。这些都是使得2008年的粮食和部分农产品价格仍将在高位运行的重要因素。
流动性过剩问题短期内还难以消除。流动性过剩,就是流通领域的货币过多,货币过多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多年来,我国由于投资增长过快,消费增长明显不足,大量产品只有对外出口,导致贸易顺差激增,且增幅过大;
3关键环节。
一个根本途径就是:一手抓增加有效供给,采取综合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农产品、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一手抓抑制不合理的需求,主要是投资过快增长、货币投放过多,继续实行从紧货币政策以及抑制一些不合理的“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性”产品出口,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三个关键环节就是:一头要抓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市场供应。党中央、国务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猪、油料、奶业、禽类生产的政策,正在落实。“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要市场上不脱销、有东西,大局就能稳定。另一头要采取多种措施安排困难群众生活,缓解低收入群体和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压力。要抓好对低收入群体的适当补贴,使低收入群体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生活水平。这头稳定了,大局也能稳定。中间的流通环节,就是抓市场监管。要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散布涨价谣言、蛊惑人心等违法行为,保持市场的正常秩序。
控制物价、抑制通货膨胀的任务十分艰巨、复杂,各级党委、政府思想不能麻痹,工作不能放松。同时也要看到,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财力、物资都比较雄厚,我们具备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有利条件。只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措施有力,我们完全有信心能够控制住物价过快上涨的局面,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理论热点面对面之七:理性看待股市的波动
理性看待股市的波动——为什么要促进股市健康稳定发展
最近两年,我国股市一扫前几年的低迷,出现连连上涨行情,股票指数不断创出新高,股市市值持续增大。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的低点998点,一路上涨至2007年10月的6124点,涨幅超过500%。然而,从2007年10月开始,A股连续下跌。到2008年6月中旬,股指跌幅超过50%。仅2008年第一季度,A股市值就缩水12万亿元,创下了15年来的新纪录。股市的剧烈波动,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很多困惑。那么,股市的这种波动是如何产生的?面对股市的剧烈波动,应当如何推动股市的健康稳定发展?
股票市场有起有落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的发展总是在周期性的波动中实现的。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股票市场也经常是风云变幻、起伏不定,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上下波动。
股票市场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与一般的商品市场不同,股票市场是一种虚拟经济。在股票市场上买卖的不是普通的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商品如食品、住房等,而是可以在未来获得收益的金融资产。股票价格不仅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状况,同时也受利率、汇率、通货膨胀、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市场买卖力量对比、重大自然灾害发生以及投资者心理预期的影响而发生波动。股票市场的这种波动与实体经济的波动相比,往往更为剧烈、更为频繁。当股价持续上涨时,越来越多的资金被吸引进来,这又会导致股价的进一步上涨,并使得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在牛市乐观气氛的感染下,人们总是能找到股市不断上涨的“理论根据”,把所有的利好消息加以放大,直到某一天泡沫破裂,股价暴跌。当股价持续下跌时,则会出现相反的情况,价格进一步下跌,资金持续流出,悲观失望情绪蔓延。
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在股市的发展历史上不乏其例。比如,从1928年初到1929年8月,美国的道琼斯指数由200点附近飙升到400点左右,一年的时间里股指暴涨了一倍。然而不久就爆发了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股票价格也随之一泻千里,从1929年9月繁荣的顶峰到1932年夏天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指数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90%。1985-1990年日本股市持续大涨,日经225指数由1985年初的11000点涨到38000多点。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股市开始暴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点,1992年8月18日降至14309点,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股指比最高峰时下降了63%。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时间并不太长,但同样经历了股市剧烈波动的洗礼。1990年12月19日,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到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已跃升至1429点。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29点,之后迅速暴跌至400点,有些股民损失极其惨重。从2006年开始,我国股票市场启动了新一轮的牛市行情,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资本市场迅速发展。截至2007年年底,沪、深两个市场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总市值达32.7万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40%,位列全球资本市场第三,新兴市场第一。然而,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在股市自身运行的规律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下,我国股市自2007年10月中旬以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大批股票价格被腰斩,大量基金跌破了面值。在股市的剧烈波动中,许多股民和基民被套,饱受亏损之苦。人们再次深切感受到了投资股市所带来的风险。
5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行安全的股票市场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对股票市场发展和运行规律的认识,继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和市场监管,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股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推动股市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股票市场的起起落落与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密切相关的。在经济繁荣期,企业的盈利水平也会上升,导致股价的上涨。在经济萧条期,经济增长放慢,企业盈利下降,股票价格也随之会降低。因此,防止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首先要搞好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推动股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运行中具有发展优势的群体,是股市投资价值的源泉。事实证明,绩效越差的上市公司,其股价的波动现象越明显;而越是优质的上市公司,其股价的走势越稳定越健康,越能够为投资者带来稳定可靠的收益。因此,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强化上市公司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夯实资本市场基础、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活力、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关键。
推进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建设,满足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是推动股市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要大力发展主板市场,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板建设,加快推动创业板建设,构建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建立适应不同层次市场的交易制度和转板机制,完善登记、托管和结算体系,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拓宽合法资金入市渠道。建立统一互联的证券市场,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完善法律和监管体系,建设公正、透明、高效的市场,对于推动股市健康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监管协调,才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如果股市投机过度,市场风险就会越积越大。近年来,国家对证券违法违规活动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有效遏制了非法证券活动的多发势头。2008年4月,国务院颁布《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和《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这是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证券交易的正常秩序,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风险是股票市场的基本特征,股票市场与风险共生共存。我国股票市场处于“新兴加转轨”的发展阶段,规范运作程度有待提高,市场不够成熟、不够健全,波动性相对更大。近两年尤其是2007年以来,投资者入市总量增加很快,在不长的时间内,投资者开户数从6000多万户增长到2008年年初的1.4亿多户,许多中小投资者缺乏市场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增强风险意识极为重要。投资者要谨慎入市,理性参与投资,入市后要保持良好心态,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切实规避风险,保护自身利益。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股市成绩斐然。可以预期,中国股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只要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一个公开、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就一定会促进股市平稳健康地发展,从而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理论热点面对面之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这首人们熟悉的优美歌曲,唱出了人们对海南优美环境的赞叹。从2000年9月开始,海南省推动以“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截至2008年4月,共建成文明生态村7774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33.4%。当地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增加,文明程度提高,琼岛处处盛开生态文明之花。海南省抓住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发展的突出优势和长期依托,坚持生态立省,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了出来,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生态文明的迫切愿望,必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生态问题是人类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既影响着发展的全局,也决定着发展的可持续;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的命运,既影响着人类的现在,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
7人与自然关系的落脚点和最终结果。同时,生态文明的实质是科学发展。“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存在矛盾,又相互依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金山银山也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文明的生态,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持续;建设生态文明正是为了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快速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在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中持续地追求并享有幸福,才能够真正拥有沉甸甸的“金山银山”。
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
在五年累计降低供电煤耗22.4克/千瓦时,实现节约标准煤385万吨,节约用电24.3亿千瓦时,节约燃油38.5万吨,直接实现节能价值33.5亿元的同时,五年内规模翻了一番,装机容量达到6302万千瓦,效益翻两番,主营业务收入720亿元,实现利润42亿元。这是中国华电集团通过科学发展,在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中交出的一份骄人答卷。华电集团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节能减排、加快清洁发展的成绩说明,只有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才能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要使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在全体公民中强化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意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人文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树立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是核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基础,“好”的体现之一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要让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成为两根“高压线”,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行严格的制度是保障。完成硬指标要出硬招数,不动真格的换不来蓝天碧水。要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法纪律、执法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我行我素、无视法纪、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人要坚决惩处,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再出现。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社会共同的理念,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当建设生态文明成为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时,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人与自然共和谐的美景就一定能够实现。
理论热点面对面之九: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近年来,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的美国高盛公司的长篇研究报告--《北京共识》,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报告认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进步,其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中国创造了一种适合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模式。中国以繁荣发展的崭新面貌,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成功,也向世界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正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当今世界,各国由于历史演进和具体国情不同,政治发展道路和民主制度模式总是多种多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由中国的历史发展和具体国情决定的,是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在长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作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9情对政治制度提出的总体要求,保持了国家长期稳定发展,提高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出明显的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有效整合人民群众中各个阶层和群体的不同利益。我国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着广泛的人民性,不仅有工人、农民和干部的代表,也有各民主党派和各社会新阶层的代表。代表和委员们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参政议政,共商国是,从而能够最广泛地吸纳民意,使党能够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和要求把握大局,根据全民族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制定出符合科学规律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实现全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协调发展。以人民民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既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社会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对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越来越多,对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使党和政府正确集中各方意见,协调不同利益,集体行使权力,科学作出决策,保证人民利益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发展,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国家政权具有高度稳定性,国家政策具有明显连续性,这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能够集中全党全社会的资源、力量和智慧用于建设和发展,保持社会长期稳定,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长期实施。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广阔前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和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我们已经成功地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奋力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更为广阔的前景。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在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对于完善整个政治体制具有全局性的意义。要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建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基础上,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同党的执政方式的完善同步推进,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要善于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主要依靠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使国家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列为今后一个时期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人民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当家作主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要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要求,通过体制创新,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断扩大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不断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
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要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不断完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要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确保法律正确实施。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综合运用各种监督形式,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决不能动摇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组织社会生活的根本方式,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坚持和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但决不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要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要环节,努力使我国政治建设适应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反映时代要求,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新进展,创造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新途径新形式,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协调发展,从制度上保障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政治参与要求。
“江水滔滔,奔流不息,百折不回,终归大海。”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遵从人民意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人类社会的民主政治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理论热点面对面之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1工程“,这就要求从整个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全局来确定基层群众自治的地位和功能,将基层群众自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着力点,探索规律,积累经验,逐步扩展民主规模,提升民主质量,循序渐进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实效性。在城乡基层实行群众自治,让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充分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有利于增强广大群众对民主政治的认同,充分调动人们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人民群众在自己生活的区域内,直接选举、民主讨论、共同决策和相互监督,有利于增强基层民主的广泛性和实效性,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民主素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有利于培养广大群众的公民意识,增强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认知,锻炼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可以说,基层群众自治是一所低成本、高效益的大学校,人民群众在亲身实践中学习民主、认知民主,民主意识得到不断唤醒,民主素质得到不断增强,民主能力得到不断提升。通过千万个这样的民主大学校,亿万人民将日益走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广阔天地,构筑起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厦牢不可摧的根基。
理论热点面对面之十一:“大部制”吹出清新之风
“大部制”吹出清新之风——为什么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如果评选2008的”流行语“和”新词汇“,”大部制“一词将当仁不让地入选其中。3月15日,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高票通过,中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正式拉开帷幕。这个被称为”大部制“的方案,将转变政府职能落实到整合机构、科学配置部门职能上,新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个部门,不再保留国防科工委等6个部门,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15个,减少正部级机构4个。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一方案一经披露,立即引来如潮好评。由它传递的转变职能、权责统一、精简效能等清新信息,宛如三月春风,迅速吹遍神州大地。
30年来的第六次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先后于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进行过五次机构改革。此次政府机构改革已是30年来的第六次。尽管每次改革的背景与任务不同,过程有难易,效果有大小,但历次改革都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需要,政府职能转变取得重要进展,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逐步规范,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积极成效,行政效能显著提高,为中国这艘巨轮的破浪前行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机构改革为何要不断进行?各级政府拥有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掌握和控制着大量的公共资源,作为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决策者、管理者,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组织和运转牵涉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把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举措加以强调。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重大进展,都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密切相关。
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当前行政管理体制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基础较为薄弱,机构设置不尽合理,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效率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领域权力仍然过于集中,且缺乏有效制约监督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从经济方面看,政府作为经济事务的管理者,如果不能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那么,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会遇到阻力,受到制约。大量事实表明,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不解决,现代企业制度就难以建立;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不打破,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就难以形成;政府管理方式不转变,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就难以健全;政绩考评体系不科学,单纯追求GDP增长速度、粗放增长方式、环境资源矛盾等深层次问题就难以克服。
从政治角度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切入点。改革政府机构,有助于理顺党政机构之间的关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推行政务公开,建立科学民主决策体制,有助于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为公民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的管理创造条件;将过多包揽的事务回归社会,有助于扩大基层群众的自治范围和内容,发展基层民主;实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有助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从社会发展看,我国现阶段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深层次社会矛盾开始显现,人民群众对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社保、住房、公平分配、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强。只有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政事关系,3
群策群力,加速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是现代行政管理系统正确组织和有效运行的重要标志。权责一致,就是要做到有权必有责,实行权责对等。分工合理,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责交叉、政出多门。决策科学,就是要健全各级政府决策机制,使各项重要决策符合客观规律,符合认识规律,符合施政规律,减少决策失误,从制度上保证决策内容和决策程序的科学。执行顺畅,就是要保证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在全国范围内的有效执行,消除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提高政府执行力。监督有力,就是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这是战国时谋士劝说赵武灵王果断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一段话,大意是说,治理国家有一定的法则,要以有利人民为根本;从事政治有一定的原则,要以政令畅通为首要。可以预见,尽管这是一项非常艰巨复杂的工作,但随着以”利民便民“、”政令畅通“为依归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理论热点面对面之十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什么要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2007年初冬,一幅被称为”史上最牛公章“的图片被众多网站广为转贴,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新闻。这枚来自贵州偏僻乡村的印章,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该村规定,村里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公章合并起来使用。据报道,自从有了这枚特殊的公章,圭叶村的账目理顺了,财务透明了,村民们关于村委会的财务投诉也没有了。
对一枚普通公章的热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权力有效制约和监督的关注与期盼。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
权力是柄”双刃剑“
谈到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必要对权力的属性做一些探讨。据《广雅·释器》解释:”锤,谓之权。“"锤”具有衡量判断轻重的功能。可见,“权”的本义是“衡量审度”,引申义是“制约别人的能力”。在现代意义上,权力一般是指在国家范围内由政权机构统一掌握行使,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和强制的影响力或支配力。
人类社会的演进史表明,权力无论是作为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还是作为职权上的支配力量,都是一柄“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它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利益;如果运用不当、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缺失,则会给社会民众造成深重灾难。
从积极角度看,权力的公共性、等级性、整合性、工具性、有限性等,确保了权力能够维护公共秩序,实现社会民众的公共利益。假如没有权力存在,人类文明可能长期在黑暗蒙昧中徘徊,人类社会也会陷入无休止的混乱和无序状态。历史上曾有人设想过没有权力存在的社会状态,然而,文明演进的轨迹已经表明,这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空想。只要人类以群居方式生存与发展,权力就不可或缺。正是依靠权力的有效运作,才谈得上稳定、安全、有序的公共生活。
从消极角度看,权力的扩张性、干预性、支配性、诱惑性、腐蚀性等,又使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极易蜕变为少数专断者谋取私利、损害公益的工具。清朝的历史学家在总结明朝的历史教训时得出一个富有哲理的结论--“贿随权集”,意思是指贿赂腐败总是跟随权力而聚集起来,谁权重势大,那些“贿者”就会蜂拥而至。
因此,正确认识权力的双重属性,通过制约和监督来确保“用权为公”,便可以有效维持公共秩序、调配重要资源、协调利益纷争、实现公平正义。反之,任由权力滥用,“以权谋私”,就会侵害国家和民众的根本利益。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阳光具有除菌、消毒的功能,它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让万物充满勃勃生机,是最好的防腐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意味着权力公开、透明、公正、合理地行使,防止权力行使者滋长贪欲、越轨行权、腐败变质。
说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一则经典故事。抗战胜利后,民主人士黄炎培曾在延安与毛泽东同志有过一场著名的“窑洞谈话”。黄炎培说:“余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将人民群众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当做避免人亡政息、保持政权生机活力的一副良方。
5理论热点面对面之十三:奥运之年话契机
奥运之年话契机——为什么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和世界共同的盛会
2008年3月24日上午11时,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在希腊古奥林匹克遗址隆重举行。美丽典雅的最高女祭司用圣火火种点燃希腊运动员尼克拉泽斯手中的火炬,尼克拉泽斯手持火炬跑过古奥林匹克竞技场,奔向顾拜旦纪念碑,就此拉开了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序幕。从雅典到北京,奥运圣火先后在五大洲、在国内外点燃着激情,传递着梦想。8月8日晚8时,奥运会的火炬将来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现场--被称为“鸟巢”的国家体育场,点燃第29届奥运会的主火炬。
北京奥运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事,不仅属于中国人民,也属于世界各国人民。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弘扬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推进奥林匹克运动普及和发展,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是中华民族的百年企盼,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在各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中国一定能够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为中国和世界体育事业留下一笔独特的财富。
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奥运会是全球体育竞技的大舞台,是全世界体育健儿四年一次的大团聚,是世界各民族之间对话、交流、沟通的盛大节日。在奥运会这个全球性的大舞台上,所展示和交流的不仅仅是精彩的体育赛事和奥林匹克精神,更是奥运举办国的国家形象、文化魅力、国民素质、综合实力和世界各国独特的历史风情和文明成果。
北京奥运会,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运动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一次伟大握手,是世界各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热烈拥抱,也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激情对话。
2008年,世界的目光将聚焦中国。这既为我们全面充分展示和提升国家形象提供一次难得的机遇,也为国际社会全面了解中国创造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据估计,将有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运动员参加北京奥运会,如果加上教练员、裁判员、政府官员、新闻记者等相关人员,参加本届奥运会的总人数将达7万人左右。奥运会期间,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的观众人数将超过50亿人次,通过网络观看奥运会的人数也将超过30亿人次,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将超过100万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机遇,让不了解中国的人认识中国,让对中国了解不多的人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让对中国存在这样那样误解的人重新认识中国,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奥运会也将使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更加密切,在加深世界对中国了解的同时,也加深中国对世界的了解。在弘扬奥林匹克文化、促进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将以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更强的自信和博大的胸怀,学习和借鉴世界上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那么,通过奥运会,我们要向全世界展示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形象呢?
展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是一个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国家形象不断改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正处于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社会最稳定的时期,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同时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发展水平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中国人民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魅力。中华文化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重视道德建设,强调个人的修身养性,把“和为贵”、“讲信修睦”作为处理人际关系、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在今天的世界上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中华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外来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和融合力,在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时代日益展现出她的巨大魅力。当代的中华文化,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既体现民族精神又体现时代特征、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与吸收借鉴外来有益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在文化创新中不断繁荣发展。通过奥运会,中华文化将迎来与世界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一次全面的交流和对话,必将使自身焕发出新的活力。
展示13亿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中华民族具有团结勤劳、热情友好、积极进取的优良品格。团结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心齐,泰山移”、“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古训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中延续;热情友好是中国人民的待客之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开阔胸怀;积极进取是中国人民的生活哲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多,中国人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文明素养明显提升,日益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展现出蓬勃向上、坚定自信的精神风貌。
北京奥运会将成为提高国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催化剂。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既是奥运成功的保证,又是北京筹办奥运的目标之一。奥运会的举办将引导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居民更加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减少语言不文雅、举止不文明、服务不规范的现象,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和文明风尚。随着“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首都文明从我做起”、“排队推动日”、“文明北京行”、“微笑北京、志愿奥运、共创和谐”等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中山市在青少年中开展“北京奥运·有你有我”教育实践活动,普及文明礼仪,宣传奥运知识;宁波市开展“北京奥运 宁波同行”系列志愿活动,社区奥运火炬传递、乡村小小奥运会„„形成了千家万户盼奥运、迎奥运、服务奥运的浓厚氛围。广大市民在参与活动中贡献力量,在贡献力量中享受奥运带来的快乐,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以北京为例,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2008年年初的调查,2007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为73.38,比2006年提高4.32个分值,比2005年提高8.17个分值。
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奥运会作为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国际性、综合性的大型社会活动之一,因其以巨大的综合社会效益推动社会发展,被称为“当今时代中最伟大的社会力量之一”。筹备和举办奥运会,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参与和协作,事实上是对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一次大检阅,从而带动社会相关部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建设、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带来巨大的旅游收益,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带动电子、通信、建筑、体育用品、服务等部门及行业的发展。根据测算,北京筹备和举办奥运会的7年间,平均每年拉动中国GDP增长0.3到0.4个百分点,每年对北京经济增长速度的拉动作用在2个百分点以上,创造了180万个就业机会。中国的许多企业将借助北京奥运会这个平台走向世界,外国企业也将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借机进入中国,以达到共享奥运会这个“大蛋糕”的目的。同时,奥运会部分赛事举办城市香港、青岛、上海、沈阳、秦皇岛、天津,都借助奥运的契机大大提升了城市的形象,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呈现出全面繁荣的良好态势。这些都将促使中国经济继续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健康发展。
北京奥运会将加速推动中国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举办奥运会,看似巧合,实则偶然中有必然。没有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就不可能有举办奥运会的基础和条件。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既是对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果的集中展示和充分肯定,又是推动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积极因素。奥运会是对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各项工作的一次检阅和考验,势必促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国的全面改革只会越来越深化,对外开放的步子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快。
北京奥运会将成为提高国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催化剂。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既是奥运成功的保证,又是北京筹办奥运的目标之一。奥运会的举办将引导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居民更加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减少语言不文雅、举止不文明、服务不规范的现象,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和文明风尚。随着“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首都文明从我做起”、“排队推动日”、“文明北京行”、“微笑北京、志愿奥运、共创和谐”等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中山市在青少年中开展“北京奥运·有你有我”教育实践活动,普及文明礼仪,宣传奥运知识;宁波市开展“北京奥运 宁波同行”系列志愿活动,社区奥运火炬传递、乡村小小奥运会„„形成了千家万户盼奥运、迎奥运、服务奥运的浓厚氛围。广大市民在参与活动中贡献力量,在贡献力量中享受奥运带来的快乐,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以北京为例,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2008年年初的调查,2007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为73.38,比2006年提高4.32个分值,比2005年提高8.17个分值。
延伸“后奥运”的繁荣与进步
2008年奥运会将在经济、社会、文化和体育等领域为北京、为中国留下宝贵的遗产,既包括有形的物质遗产,也包括无形的精神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全世界和奥林匹克运动送给中国人民的特殊礼物,将成为造福中华民族、惠及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当前,在对后奥运时代的关注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后奥运经济”问题了。
其实,无论是奥运经济还是“后奥运经济”,对于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共性也会有差异。由于举办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结构和经济规模不同,因此奥运会带动经济的程度以及奥运会之后所谓的低谷效应也各不相同。同时,在奥运会举办前后,能否统筹规划、积极应对,也至关重要。
奥运经济对北京经济的影响是可观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依然会强劲。中国经济规模仍将继续快速扩大,经济设施的投资空间、产业升级的机会仍会
9质,才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递给世界的名片,人们记住意大利、希腊和埃及,首先是因为它们曾经有过的文化辉煌;而长城、兵马俑、中国文化年等,让世界知道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中国。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文化的巨大作用日益为世界各国所认识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千方百计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现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都是新一轮文化软实力博弈的积极推动者。文化产业成为主导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的媒体娱乐业年出口额达900亿美元。中国要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必须继续弘扬文化创造精神,发挥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趋旺盛,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殷实富足的小康生活,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和支撑。健康的文化产品和丰富的精神享受,能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温润心灵,可以充实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质量、舒缓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需要富“口袋”,也需要富“脑袋”,“口袋”“脑袋”一起富,才能在小康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快。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文化产品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百姓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才能充分体现发展文化软实力这个硬道理。
提高文化软实力呼唤文化创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中国的一句传世格言。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壮大,靠的就是吐故纳新的能力和求变图强的精神。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不竭动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离开创新,文化就难以延续传承,更难以实现大发展大繁荣。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再次凸显出来。只有不断进行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要积极推动内容创新。内容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核心,也是文化发展的根本。近年来我国演艺市场带给人们的一连串惊喜,凝聚着编演人员对文化内容创新的执著追求。国内首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以漓江水域和12座背景山峰为舞台,将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创新组合,巧借春夏秋冬自然景观,配以变幻绚丽的灯光,在漓江山水间描绘出一幕幕原生态艺术画面。这一创新升华了山歌艺术的内涵,成功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宏大主题,给人以视觉的震撼和心灵的共鸣。演出不仅获得了巨额回报,还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文化事业的发展。话剧《立秋》经演不衰,被专家学者誉为“具有新世纪中国话剧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些作品的火爆,说明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的文化产品,都要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以新的内涵来提升其艺术品格,注重内容的原创性和独创性,使之具有更加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要通过创造出大批经得起实践检验、人民检验、历史检验的优秀文化产品,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竞争力。
要积极推动形式创新。没有一定的形式,任何优秀的文化都不能生存、传播和发展。中国有句古话,叫“酒香不怕巷子深”。今天,当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排山倒海般向我们涌来时,好酒也怕巷子深了。通过一定的形式把优秀的文化推向市场,介绍给人民,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紧迫。湖南三辰卡通集团通过“蓝猫”卡通形象走上国际舞台,已先后向韩国、美国、印度尼西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输出了蓝猫系列品牌版权。四川阿坝州以《神奇的九寨》为代表的系列作品一诞生就走向市场,直接与游客“对话”,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的相融互动。这表明,文化形式只有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既生产“阳春白雪”,又推出“下里巴人”,才能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口味。推进文化形式创新,还要运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的有益经验,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催生新的文化品种和艺术样式,使我们的文化更具吸引力、感染力。
要积极推动传播手段创新。传播决定影响。有人说,“文化不是化石,化石可以凭借其古老而价值不衰。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发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文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和形式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传播能力的强弱。只有推动传播手段不断创新,才能使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广为流传,1增强。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使我国在21世纪从文化大国变为文化强国,还任重道远。改革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旗帜,也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根本途径。为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勇于创新、深化改革。只要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必将迎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理论热点面对面之十五:道德模范评选的启示
道德模范评选的启示——为什么要在全体人民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生活了50多年,最使我动容的是9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的308个道德模范候选人的事迹。他们不是大款,不是大官,也不是惊天动地的大英雄,而是生活在我们老百姓中的平凡人。但是他们心地善良、品行高尚,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我们民族的希望,看到了和谐社会的美好前景。”这是一位读者给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组委会发来的电子邮件中的感言。2007年下半年,全国道德模范的评选活动迅速成为举国关注的热点。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收到各地民众推荐电子邮件和信函36000多封,全国共有3500多万人次参加了投票,参与人数之多、影响面之广,在各种评选表彰活动中是空前的。
道德模范的评选,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也从一个侧面生动展示了人们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热切呼唤。
以主导的价值引领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又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为什么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呢?
每个社会的有序运行,都需要有明确的价值支撑与价值引导。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价值观是人生的航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某一事物作出“好”、“坏”、“对”、“错”一类议论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进行着一种价值判断,而影响人们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便是自己的价值观。由个体组织起来的社会,之所以不再是个体,也不再是众多个体的简单组合,而成其为社会,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它拥有将众多的个体凝聚起来、规范起来、动员起来的价值追求、价值准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价值体系。而在这种价值体系中占主导地位、最为根本的价值观念,则构成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发展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途径。当代世界,许多国家对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更加重视、更加自觉。如新加坡甚至以国会法案形式确定本国的“共同价值观”,有力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发展。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如果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失去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就会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统一起来,把政治与伦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是一个结构完备、逻辑缜密的科学体系。这一体系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其现实目标就是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建设。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伴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也更加明显。这些发展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充分发挥其对多样化价值观念的主导性、引领性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的价值观念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良莠杂陈的现象,需要予以高度警觉和有效规范、引导;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体现的价值观念更加猛烈地相互激荡,提出了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的重大课题。可以说,面对多变的时代、多样的社会、多种的思想、多质的需求、多类的矛盾,只有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更加鲜明地高扬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才能审一而定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才能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有效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从而不断夯实全社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更有力的精神支撑。
以科学的理论指引航向
3性与广泛性于一体、可以感召和凝聚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理想。
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真诚夙愿,是所有炎黄子孙的不懈追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结论,是人民的选择。包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已经以活生生的事实,充分展示出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实践中,坚定不移地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我们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题,我们就会迈出更加坚定有力、协调一致的发展步伐。
以崇高的精神鼓舞斗志
西方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其名著《历史研究》中有这样的感慨:“如果我们再研究一下黄河下游的古代中国文明的起源,我们发现人类在这里所要应付的自然环境的挑战要比两河流域和尼罗河的挑战严重得多。人们把它变成古代中国文明摇篮地方的这一片原野,除了有沼泽、丛林和洪水的灾难之外,还有更大得多的气候上的灾难,它不断地在夏季的酷热和冬季的严寒之间变换。”然而,在哲学家罗素那里,却有这样的惊叹:“自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的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国却以持续的进化生存下来了。”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尤其在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历史条件下,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更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所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是永远飘扬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旗帜。
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精神始终踏着时代前进的鼓点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精神是与时代同步、与时代精神息息相通并相互融合的。我们今天所需要、所弘扬的时代精神,核心是改革创新。古往今来,兴衰更替,虽然原因诸多,形态各样,进程复杂,但从整体的与历史的视角看,其中都贯穿着一个重要的线索,即改革取代保守,创新取代守旧;守旧者日渐消亡,创新者最终总会强大。历史的车轮,总是为创新的力量所驱动。在当代中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表现出来的进取意志,在建设国家中焕发出来的创造热情,在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毅力,正是这一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这一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滋补养育着东方巨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大力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就把握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就能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以优秀的道德培育风尚
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问题的根本看法,是社会道德意识的集中体现。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具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反映着这个社会主流的思想文化选择和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取向。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桑巨变,我们这个民族总是坚守着对真善美的崇高追求,总是有着强烈的荣辱感和鲜明的荣辱观。
但也不可否认,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市场经济给人们思想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冲击,我们的社会也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在个别人的头脑中,是非、善恶、美丑的荣辱界限被模糊甚至被颠倒了。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日渐抬头;背信弃义、见利忘义、蔑视崇高,对一些丑恶现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对这些现象和行为我们必须坚决抵制。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足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回答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关于荣辱问题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治国方略。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含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贯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对公民在处理自己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关系时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以及公民自身的道德修养等都有明确要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针。
“风俗,天下之大事也。”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领作用。我们要在全社会唱响主旋律,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诚
5心理历程转变。一位农民看了这部剧后说,我们现在兜里有些闲钱了,住得好、吃得好已经不能满足了,我们也需要精神上的享受,就需要像“管文化”一样的文化站长来“折腾”。这朴素的语言,反映了基层农民的“文化饥渴”,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热情和文化需求。
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本质上是要用优秀文化为大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消费水平,将文化变为人民群众的智慧源泉和精神家园。近年来,党和政府对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全社会对文化建设倾注极大热情,文化事业不断繁荣,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财政对公共文化的投入不断增加。“八五”期间,国家财政对文化部系统的文化事业费拨款为55.61亿元,“十五”期间达到133.82亿元。加上地方财政的文化事业投入,“十五”期间全国文化事业经费达到495.22亿元。国家对公共文化投入的增长速度已超过GDP增长速度。
现在,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有了可喜的重大进展,一系列重大文化工程和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普通百姓,缩短了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目前全国2762个公共图书馆绝大部分分布于县市一级,41588个文化馆站大多落户于农村乡镇。正在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总量已达65TB,自建、共建的基层服务网点超过52万个。群众艺术创作活跃,社区文化、广场文化、节日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精神文化产品创作力度加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统一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一大批讴歌改革创新时代精神、普及科技发展最新知识的出版物陆续与读者见面。国家和地方文化部门积极组织开展送书下乡、送戏下乡等活动,以优秀文化滋养农村沃土。送书下乡工程为300个国家级贫困县和3614个乡镇赠书137万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基本实现通电行政村和50户以上自然村广大农民收听收看的目标;“农家书屋”工程截至2007年年底,已建成农家书屋2万个、社区书屋4万个。
同时应当看到,现在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仍然存在。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十分强烈,而我们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无论在数量、品种还是质量上都与之还不相适应。现实生活中由于书价过高,老百姓买本书有时还要掂量再三;某些图书馆因为收费杂多,使读者望而却步,结果成为名副其实的“藏书馆”。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享有的文化权益上还存在较明显的差距。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一些农村和边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群众文化生活相当贫乏,有的地方低俗文化不断蔓延,农民富裕后享受不到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城里人文化生活虽然比较丰富,但也不平衡,一部分高收入者享受着各种高水准的文化消费,而有的低收入家庭、困难家庭几乎与文化生活无缘。进城务工的农民们,其文化需求也很难得到满足。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为一项紧迫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2008年1月23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从2008年起全部陆续免费开放。这不仅是对普通公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的直接回应,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一项重大举措。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文化建设必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使群众各方面的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当前,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涵盖文化政策、基础设施、人才队伍、技术技能等多方面内容,它的根本性特征是公益性、服务性。只有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才能更好地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提升自身素质。比如,公共图书馆是人民的终身学校,博物馆、美术馆是培养现代公民的重要场所,它们都不以盈利为目的。这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既解决了公共文化资源分享的公平性问题,也提高了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
要继续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文化事业主要是政府投入、政府来办,通过建设一个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文化的阳光照耀到每个公民身上。当前,资金投入不足仍然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要继续落实对文化建设的扶持政策,使中央和省级财政在这方面的投入能随着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加,每年都有更多的增长,从而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所需的资金得到稳定的保障。要进一步改进投入方式,采取建立基金、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办法,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
7进入西藏,驱逐盘踞拉萨三年之久的准噶尔部,着手改订西藏的行政体制。1727年,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监督西藏地方行政。为了完善西藏行政机构的职能,1793年,颁布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主要内容包括清政府掌握确定西藏各大**包括**喇嘛、**额尔德尼去世后认定转世灵童和批准继位的大权,一切西藏涉外事宜均由驻藏大臣全权处理等共29条。到清王朝结束的1911年,清中央政府先后派遣驻藏大臣达百余人。
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一如元、明、清三朝,对西藏地方直接行使主权管辖治理。虽然当时外患不已、内乱频仍,中央政府孱弱,但**喇嘛、**额尔德尼继续接受中央政府的册封。**、**等多次表示维护祖国统一,拥护中央政府。1940年,国民政府主席正式颁布命令,批准拉木登珠为十四世**喇嘛。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西藏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采取和平解放的方针。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受到西藏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赞成和拥护。同年10月24日,十四世**喇嘛致电毛泽东主席,表示西藏地方政府及藏族僧俗人民一致拥护“十七条协议”。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在西藏人民支持下,顺利进驻拉萨。
1959年西藏发生了封建农奴主的武装叛乱,最后被平息,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西藏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
历史无可辩驳地表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从元朝到现在的700多年来,中国中央政府一直对西藏地方行使着主权,西藏地方从未成为一个独立国家。记载着700多年来历史事实的数百万件汉藏文档案资料仍保存在北京、南京和拉萨的档案馆中。世界上从未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承认西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雪域高原的变迁翻天覆地
4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12间房子,几十头牛羊,仓库里堆满粮食„„西藏日喀则地区江孜县江热乡班久伦布村米玛顿珠老人家,这个旧西藏帕拉庄园的“朗生”(世代家奴)如今过上了他过去从来不敢想的幸福生活。米玛顿珠老人亲身经历了旧西藏的贫穷落后、野蛮黑暗和新西藏的幸福美好、发展进步。
旧西藏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农奴主享有一切特权,广大农奴和奴隶连起码的人身自由也没有,更谈不上有任何形式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直至20世纪中叶,西藏仍然处于黑暗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占人口不到5%的僧俗农奴主控制着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的人身自由和绝大多数生产资料,过着奢侈腐朽的生活。农奴被农奴主作为财富占有,负担着沉重的差役租税,忍受强制性经济剥削,生活极端贫困。农奴及其子女注定终身为农奴,农奴主之间可以随意将农奴及其子女互相转让、抵押、赠送或买卖。旧西藏实行等级森严的《十三法典》和《十六法典》,按血统贵贱、职位高低,将人分成三等九级,以法律形式确认和维护农奴主的社会地位和特权。旧西藏对有反抗行为的农奴实行剁足、剜目、割耳、抽筋、割舌、投水、推崖等极为野蛮的刑罚,广大农奴连生存都得不到保障。正如一些严肃的现代西方藏学家所指出的,对1959年以前的西藏“无论想象力有多么丰富,西藏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决不是'令人羡慕的'”。
20世纪中叶,三次深刻的社会变革改变了西藏的前途命运。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侵略的羁绊,实现了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大团结;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开创了西藏人民掌握自己命运、实现当家作主的新时代;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正式确立,西藏社会制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此,西藏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当前,西藏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时期。
经济快速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西藏的经济增长速度多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1年以来连续7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07年,西藏自治区生产总值超过300亿元,人均达到120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88元。除少数牧区外,西藏所有的家庭都有固定的住房,农牧民安居工程已让11.4万户、57万多农牧民迁入新居。
交通、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西藏全区已建成117项重点建设项目。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将西藏和祖国各地、和整个世界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新藏公路改扩建、巴河雪卡和老虎嘴水电站、林芝电网、“三大灌区”等重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全区有612个乡通公路,所有乡镇通电话,70%以上的乡镇通邮。
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和平解放时西藏没有任何现代教育设施。目前西藏全区小学入学率达到98.2%,初中入学率达到90.2%。对农牧区小学、初中生实施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西藏人口平均寿命由民主改革前的35.5岁提高到现在的67岁,藏族人口由和平解放
9民荣辱与共、彼此相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崇高职责和使命。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分裂祖国的图谋不会得逞,也没有出路,是注定要失败的。
在祖国辽阔的晴空下,西藏的明天必将更加和谐美好!
理论热点面对面之二十:从7.3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谈起
从7.3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谈起——为什么要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近日,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重庆市江津区的徐云贵老人,写下平生第一篇散文,歌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原来,老人2007年患脑溢血住院用去1.2万元,却拿到了1.075万元的报销款。2007年,全国2448个县(区、市)里有7.3亿像徐云贵一样的农村居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到86%,累计受益人次接近2亿。这种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党和政府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受到了广大农村居民的热烈欢迎。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在与其他惠民利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一起,朝着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稳步推进。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
“有健康,才有将来。”健康是每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在生命的旅程中,每个人随时都有罹患疾病的风险,这时就需要求医看病以恢复健康。因此,医疗卫生作为服务于每个社会成员身心健康的社会事业,是当今世界各国为其国民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之一。
由于社会制度、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国家为其国民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与覆盖面相差很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一向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中的一项具体内容,还把“病有所医”列为社会建设的“五有”目标之一。这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出现的新形势,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全体人民健康水平而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亮点在于“人人享有”。这鲜明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精神,贯彻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历来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做自己的理想目标,并认为这是一个在社会主义社会就要持续推进、进而在共产主义社会最终实现的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以发达的生产力、累积的社会财富为现实基础,更需要以发展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健康为前提条件。作为一个人来说,如果没有健康,就会失去一切,更谈不上全面发展了。只有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便捷、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人民群众的健康才有最基本的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有最稳固的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才有最坚实的支撑。此外,社会主义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设定,确立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逐步向覆盖全体居民发展。这不仅有利于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受益,也有助于减少疾病流行,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既要大力发展经济,也要注重促进公平正义。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如果不是“人人”,而是只有一部分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一方面,这种服务往往会成为一种“特权”,而不能享受这种权利的常常又是弱势群体,此时反而会加大社会不公;另一方面,没有资格享受这种服务的人也会千方百计地利用其他方式来谋取这种权利,形成所谓“绿洲效应”,从而导致不公平行为的蔓延。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共济互助,有利于社会和谐。对于个人来说,将来会患什么病、需要多少钱等相关因素是不可预知的,因而发生疾病风险的不确定性比其他经济、社会风险更大。一旦发生大病,此时仅靠单个人自身的储蓄积累往往是无法承受的。应对疾病风险,更应该依靠参保群体之间的横向再分配和共济互助。也就是说,靠大多数不生病的人,用基本上不影响自己生活的少量资金投入医疗保险项目,以帮助少数生病的人渡过难关;而不生病的人在投入资金的同时,也享有了在自己生病时获得帮助的权利,这是一种符合大数定律的“双赢”,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社会稳定和谐。
撑起护卫人民健康的保护伞
说起医改,可能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随着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日渐凸显,与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医改的性质、方向以及具体方案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大讨
1发展方向。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由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大体系共同组成的。建立好这一基本制度,也就意味着要推进四大体系协调发展。
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重点是健全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妇幼保健、计划免疫、计划生育技术等服务网络,特别是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这样有助于抵御像“非典”那样的突发性重大传染病的侵袭。
建设医疗服务体系,重点是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参与、依法创办医疗机构,这样可以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性的医疗卫生需求,有助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建设医疗保障体系,重点是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相互衔接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以慈善事业为补充,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引导群众合理就医,这是实现“病有所医”的基础性制度保障。
建设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重点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国家基本药物实行招标定点生产、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保证群众基本用药,这样有助于解决药品价格虚高问题,从根本上减轻群众药物费用负担。
为了保障上述四大体系有效规范运转,还要深化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经费投入机制、医疗服务与医药价格形成机制、监管体制等改革,积极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把全民健康不断提升到更高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正在从事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面对未来,我们豪情万丈。只要有党的坚强领导,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13亿人全部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一更加伟大的世界奇迹就一定能够实现!
理论热点面对面之二十一:中国的贡献 世界的机遇
中国的贡献 世界的机遇——为什么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
2007年11月24日,中国首批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参加联合国/非盟“混合行动”的维和工兵先遣分队135名官兵抵达南达尔富尔首府尼亚拉市,这是非洲以外国家向达尔富尔地区派出的第一支维和部队。他们在艰难复杂的环境里,用青春诠释着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用奉献浇灌着美丽的和平之花。
自2003年2月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爆发武装冲突以来,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一道为化解危机作出了不懈努力。中国是最明确推动联合国、非盟和苏丹政府“三方机制”的国家和坚持平衡推动维和行动和政治进程“双轨战略”的国家。中国在达尔富尔问题上发挥的积极建设性作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在当代世界,中国不仅率先提出了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理念,而且以积极的、负责任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理念。不争的事实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知名人士开始热议 “中国的贡献”,关于中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的话语频频出现于各类会议、论坛和媒体中。
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就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发挥的重要“建设性作用”而言,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致力于解决现有的矛盾冲突和各类争端,合理、规范地运用国际社会公认的制度、规则来发展自己、保护自己,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二是着眼长远,提升自我话语的国际认同,积极参与国际各种规则的制订,主动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以负责任的大国身份参与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制度和各种运行机制的工作,推动地区和全球的和平、合作与发展,推动构建和谐世界。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是基于我们和平发展的宝贵经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和第二步,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中国人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环境,我们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的繁荣发展是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重要的积极因素。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缘于我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发展繁荣带动了周边及各贸易伙伴国家与地区的繁荣复苏,中国对外贸易的扩大提高了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2001年以来,中国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约1000万个就业机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强有力引擎。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世界最发达的几个国家在对世界经济贸易、财政金融政策、汇率等领域的重要问题进
3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加强国际协作,努力形成世界各国在协力保护环境中共同发展、在优化环境中持续繁荣的良好局面。2007年12月,标志着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一座新里程碑--“巴厘岛路线图”孕育出台,中国为绘成“巴厘岛路线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国创造性地与一些国家互办 “文化年”、“国家年”活动,成为推动世界文化和谐的创造者和建设者。继2003年至2005年中法互办“文化年”后,“文化年”、“国家年”已成为中国对外交流领域的热门词汇,如“俄罗斯年”、“中印友好年”、“意大利年”、“中韩交流年”、“西班牙年”、“中希文化年”等等。这些活动,既为中国人近观外国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又是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国红”更是成为对象国的流行元素。“文化年”、“国家年”活动不仅涉及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广播电视、图书出版、青年、体育、民族、宗教、建筑、环保、旅游等领域,也与政治、经贸等领域紧密相连,为提升国家之间的全面合作关系搭建了新平台、增添了新动力。
努力推进和谐世界建设
在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的世界大势下,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人民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努力。
中国将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国际事务中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事务中提倡和贯彻民主原则,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中国将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继续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继续按照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市场准入,依法保护合作者权益。支持完善国际贸易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通过磋商协作妥善处理经贸摩擦。决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
中国将加强中华文明与世界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不断增进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倡导开放和兼容并蓄的文明观,尊重和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与不同文明和谐共处。既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又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对待他国文化,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通过文化交流带动世界各国间的全方位合作与发展。
中国将同世界各国进一步加深互信、加强对话与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主张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心态;互相尊重对方的安全利益,实现共同安全;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以和平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加强合作,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继续与相关地区、国家务实合作,积极参与合作解决各类安全问题,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为地区和平、安全和稳定以及世界的发展发挥独特的建设性作用。
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中国,一定能够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理论热点面对面之二十二: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为什么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2008年4月12日,济南市中区七东社区举行党员大会。经过公推直选,社区全体党员投票选出了社区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及党总支委员,这是近年来各地推进党内民主实践的一个缩影。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强调要建立健全党代表大会代表履行职责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党代表大会代表的各项权利,充分发挥党代表大会代表的作用。从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的民主实践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建立健全党代表任期制的决策,表明了我们党对推进党内民主、加强党的领导的坚定决心和积极探索,必将进一步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和团结统一,使我们党永葆先进性。
党内民主是党的活力之源
一个政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必然要顺应潮流、与时俱进。作为有着7300余万名党员、350多万个基层组织的中国共产党,如何让每一个成员的创新活力充分迸发?怎样才能不断巩固党组织的团结统一?党内民主是
5等制度进一步健全,使领导干部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的领域更加广泛、重点更加突出、操作更加具体。
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历史,同时也是不断探索和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党的发展历程反复证明,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什么时候党内民主得到较好发扬,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及时得到纠正;什么时候党内民主受到削弱和破坏,党就会走弯路,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意义重大,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广大党员积极性的发挥和党群干群关系以及人民民主建设。
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党员是党的主体,是党内的主人,在党内当家作主。党员基本权利涉及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等方面。只有这些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才能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地方党员的这些权利并没有得到切实维护和保障。因此,必须建立操作性强、完备有效的制度体系和运作机制,确保党员各项权利得到真正落实,确保侵犯党员民主权利的行为得到有力惩处。
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党的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监督机关,有权讨论和决定党内一切重大问题。要确立党的代表大会的权威地位,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探索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发挥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建立代表提案制度,完善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办法,完善党的代表大会的议事规则。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从机制上理顺和规范全委会和常委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
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党内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完善选举制度,首先需要健全选举程序,逐步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和范围,完善差额选举办法。同时,有步骤地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的范围,加强对选举的监督。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和介绍办法,使选举人对候选人有更多更切实的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普遍采用“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等办法,效果较好,有进一步完善推广的空间。
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除涉及党和国家机密之外的党务工作、党内活动,包括党组织的重大决策、党内事务和组织活动的重要事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滥用权力的腐败现象的事项等等,都应对党员公开,以保障党员的知情权、选举权、参与决策权和监督权。当前,要在试点中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范围、程序、制度等方面作进一步探索,逐步建立起符合实际的党务公开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保障。
坚持民主和集中相统一的原则。我们党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民主是正确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的必然要求和归宿。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既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愿得到充分表达,防止个人专断;又要加强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统一思想认识,保持步调一致,防止出现极端民主化倾向。
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民主与监督紧密相连,没有有效的党内监督,就不可能有健全的党内民主。完善的监督制度,也是各种腐败的天敌和克星。要健全、完善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信访处理、巡视和派驻、诫勉谈话、经济责任审计、询问、质询和问责、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等制度。如何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等问题,都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取得经验,不断完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着党内民主旋律的唱响,党内民主春风的劲吹,党的肌体活力日益增强,必将更好地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