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编辑:逝水流年 识别码:21-240849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3-29 08:33:23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专家型教师首先应具备一般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同时专家型教师要参与教育教研工作,成为研究者。关于知识,专家型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有从事科学研究方面的知识。关于问题解决的效率,专家与新手相比,没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

第二篇:追梦专家型教师

追梦专家型教师

潘振伟 武义一中

第三届名师名校长培训活动已经结束了,但专家精辟的演讲历历在目,专家精彩内容句句铭心,崇文中学鲜活可爱的学生仿佛就在眼前,建兰中学先进办学理念令我神往,杭高名校深厚的文化底緼精华沉淀令我陶醉。几十年的教龄了,论教学经验,上课讲学游刃有余,但是成功的教学经验不等于专家于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过渡,乃吾辈所愿。什么是专家型教师,如何成为专家型教师,时常困惑我们,这次名师的培训,经过自己慢慢地思考,细细地体会,终于悟出一点道道,在此不妨抛砖引玉。

一、我对专家型教师的理解

尽管学术界对专家型教师有各种不同的版本,其阐述囊括的范围也有所差异,但是签于专家报告的引领和自己经验的思考,我对专家型教师是这样理解的。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不等于专家型教师,道理很简单,专家型教师是教育界某区域顶尖的大师级人物,其比例只占少数,而经验型教师是指达到一定的教学年限的教师,其比例相当广泛。所以专家型教师一定是指学科教学或学术研究领域有教学专长有显著成效有广泛影响力的教师,我们一定要把教学经验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加以区分。具体我们概括为简约的两点:

一是专家型教师有知识层次有研究成果。不仅有系统的学科知识,更有对所教学科困材施教的技巧,而且还要有从事科学研究方面的成果,尤其在专家擅长的领域内,他所运用知识比人家更有效;专家型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是实现“知识传递者”到“研究和探索”的升华的佼佼者。

二是专家型教师解决问题方法好效率高。专家型教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在完成某项活动时具有优化方案且不同阶段遵循一定逻辑顺序能力完成,能比他人取得更好的效果。专家型教师能找到新颖和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形成和修改假设,拟定观察计划或实验计划以及理出事实与现象之间联系的能力;对收集到的数据材料能够加以处理,使之系统化,从而得出结论;有独自作出具有科学根据的决定的能力。

由此可见,专家型教师掌握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的知识和方法,并具备一定的科研素质。只有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才会有科研质量的提高,才会有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届名师名校长培训学习体会》 2013.12.1

2二、我对专家型教师特质的理解

笔者认为,专家型教师有完善的认知结构作事业的坚强后盾,有不懈专业追求作事业的精神动力,有科学高效的教育能力作教学效果的终端保证。

1、无比敬业的大爱师德:我们去观察周围的专家学者,他们都是对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敬业有加,他们心中有强烈的事业责任感和对学生的爱心感。他们就是靠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激励学生尊师好学。他们的人格魅力影响身教重于言教,是任何教科书和任何奖励惩罚都替代不了的教育力量,这是他们取得成功的首要保证。

2.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教育观念和理性信念,这是专家型教师的重要标志。专家型教师持有科学的教育观念,不仅直接关系着教师自身的教育行为,而且还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坚持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树立教师激励学生思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把教育作为不断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的教育理念。这是专家型教师教育的方向性和追求目标。

3.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又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专家型教师具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具体包括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三方面的内容。专家型教师掌握渊博和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专业的基本内容、学科框架结构,发展前沿及学科信念相当精通。对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教学法及教育科学研究等教育学科知识方面知识轻车熟路。专家型教师还对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决策交往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都有独到之处,这是专家型教师的看家本领。

4.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精神品格:专家型教师的教学不是对书本知识和教辅资料的简单复制和粘贴,它是对课本知识吸收消化的再创造传授过程。就象艺术家、雕塑家对一件作品的精雕细刻一样。专家型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乃至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启蒙者和培养者。可以想像,一个普通而没有创造性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型学生。具有教育智慧,尊重科学,敢于挑战权威,善于科学研究,能创造性地把自己的新思想观点方法融合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是专家型教师高尚精神品格。

《第三届名师名校长培训学习体会》 2013.12.1

2三、誓做专家型教师的追梦人

作为一个教师,不做教书匠,要做专家教授,是我们教师的理想梦境。梦有多远,抱负就有多少远大,路有多长,追梦就有多少持久。要想成为专家型教师,我们就要学会志远,学会认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研究。

1.学会志远: 教师的工作,讲具体一点是为了学生的一生幸福发展打好基础,如果一位教师立志成为学者型和专家型教师,能够坦然面对眼前浮躁的世界,甘于坚守清贫生活,耐住寂寞侵袭,很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矢志不渝奋斗精神,才能激发出内在的强劲动力,才能开发内在的潜能!请问我们的教师,你愿意这样付出吗?你已经做到了吗?如果我们要做专家型教师的追梦人,树立终身从教的理想,志存专家型教师高远目标,我们就要勇敢地面对现实,虽然耐住寂寞坐在青灯下研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我们如果有这种高远志向的航标灯,我们就有了正确前进的航向。

2.学会负责: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具有鲜明个性的学生,他们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时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传授科学先进的世界观,培养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社会主义人生观,学会正确分析判断合理取舍的科学价值观。我们的老师自己查一查,你真的是这样做了吗?做的效果怎样了?要想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追梦人,我们就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因人施教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追求真善美,把每个学生培养成社会各个岗位的精英和人才以及合格的劳动者,学会认真负责,做到教人求真的育人目标。这不仅是自己对教育事业的负责,也是自己对家长和社会的负责。我们大胆地往专家型教师认真负责的高贵品质这方面努力吧。

3.学会合作: 教师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互动沟通的合作过程,只有教师的教,没有学生的学是不成功的教学。专家型教师很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合作互动关系,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潜能。所以合作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今教育不是突出个人英雄的时候,因为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才是强大的,个人的智慧是黯淡的,团队的智慧是才是闪光的。由于每个人所涉猎的知识及能力有限。要完成工作和成就事业都需要多方合作;合作是智慧的聚合,是采众家之长优势互补的精萃,凸现双

《第三届名师名校长培训学习体会》 2013.12.1赢共赢的特征。我们的老师自己查一查,你真的是这样做了吗?你是教师一言堂还是师生互动合作教学法?专家型教师能够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合理安排学生合作学习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成绩,这是专家型教师致胜又一个教学法宝。也是我们追梦人必须学会的一项基本功。

4.学会学习: 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我们社会的教育正从“学历化社会”走向“学习化社会”。现代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观念,要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优良的学习习惯,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教师要把学生当成人生的主餐。教师要博览群书,从有益书籍中获取养分;还要向周围的同行学习,学习他们先进高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更要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教师们,尤其是有十年上下教龄老师们,我们平时学习的观念怎样?有没有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专家型教师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专业工程师,这是他永远处于学科前沿的有力保证。作为一名追梦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学习尤为重要

5.学会研究:教师即是课程的消费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专家型教师通常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而教师教育的对象又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智力水平层次,需要专家型教师精心研究因材施教。专家型教师一定是杰出的教育科学研究者,教师要获得持续性发展,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就必须在自己的从教生涯中不断的反思和不断研究及不断的改进。采用科学的方法,发现和认识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提高和专业情意的发展需要研究。名家名师的成长都是探索研究教学风格成为业内行家大师的。我国的陶行知先生虽然是教师出身,但他在工作中研究探索出教育的真谛,成为被后人敬仰大教育家。作为追梦教师,要把教师的研究落到实处。树立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究,勤于反思总结,勇于革故鼎新。学会研究,探索反思,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习惯,向着专家型教师方向努力奋斗。

总之,我们作为安心教育潜心研究的教师,抱着教育教学的坚定信念,做做专家型教师的追梦人,这是我这次名师培训的收获,也许是一时的冲动,也许是久有的愿望,但它一定是我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神支柱,是激发我工作热情的催化剂,这其实也是我们很多教师向往的目标。

《第三届名师名校长培训学习体会》 2013.12.12

第三篇:浅谈专家型教师的成长

浅谈专家型教师的成长——来自《教师花传书》的启示

摘要:现代教师处于多重转型期之中,专家型教师的成长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受到佐藤学先生《教师花传书》的启发,着力描述专家型教师的概念,对制约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因素进行反思,进而提出专家型教师的成长策略。专家型教师是“工匠性”和“专家性”兼备的专家,教师的职业发展动机、学校的文化渗透和社会舆论导向共同影响着专家型教师的发展,教师应该从阅读、反思、“同僚性”学习和实践中来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关键词:专家型教师,成长,佐藤学,教师花传书

一直以来,教师的职业形象都处于一种介于专家和非专家的边缘地带,教师的专业地位也不如医生、律师那么一目了然,“教师”与“专家”之间的等号往往不被人认可,这也是教师目前所处的尴尬境地。教师,有时被称作“教书匠”,亦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花传书》的作者佐藤学先生很敏锐地挖掘了教师的这两种特质,将“匠”与“师”的特质加以综合研究,为我们在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

一、何为专家型教师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专家”有两种解释:(1)对某一门学问有专门研究的人;(2)擅长某项技术的人。[1]在欧美国家,“专家”最初是指接收“神谕”的人,近代以后,开始用以表示具有“公共使命(public mission)与伦理责任”、“高度专业的知识与技术”以及“自律性(autonomy)”的工作领域。在教育领域,专家一般是指学者型、专家型教师。

随着专家型教师研究课题的兴起和深入,对于“专家型教师”概念的定义成为该研究的重要内容,也越来越成熟,其中美国心理学家斯腾博格(Setmbegr)提出的专家型教师“教学专长的原型观”最具有代表性,斯腾博格主张以专家型教师群体所具有的相似性特征为原型,建立专家型教师的模型,据此,斯腾博格认为,专家型教师就是能运用广泛的、结构良好的知识和经验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教学问题的教师。[2]

在《教师花传书》中,佐藤学先生创造性地指出,教师必须是“工匠性”与 1

“专业性”兼备的专家。在通常的语境中,人们习惯过度强调教师的“工匠性”而把教师称为“教书匠”,佐藤学先生对教师的“匠人气质”的内涵作了解释,他结合建筑家清家清的说法,认为“匠人”一词曾意味着“高超的技艺”,“匠人”首先是指“最高级的技术工作者”,但教学技术绝不是各种技术与技能(skill)的集合体,而是“技艺”(craft)或“技法”(art),因此,“匠人气质”绝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教书匠”。另一方面,教师作为专家是不言自明的,教师在知识结构、问题解决和教学行为上都具有专业性,可以说,教职的本质是专家。但是,现状是教师的专家身份模糊、难以界定,因为与其他专业(医生或律师)相比,教师的能力(兼具“工匠能力”和“专家能力”)是复杂而综合性的,具有专门知识、科学技术所难以涵括的不确定性,教师的专业技能更多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值得欣慰的是,佐藤学先生在《教师花传书》中为教师的专家身份大声正名,他指出:“教师的实践基础‘科学的技术’与‘专业的理论’的模糊与不成熟,并不说明教师的工作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的‘简单的工作’,而是说明教师的工作是复杂的需要高度智慧的实践。或许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教师是‘不可能的专家’(impossible profession)”。这也可以从侧面看出,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任重道远,道阻且长。

二、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

关于人的发展的一般理论认为:“个体发展是在发展主体与周围环境积极的相互作用中,通过主体的各种活动实现的,其实质是个体生命的多种潜在可能逐渐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3]由此可见,影响专家型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是受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1.职业发展动机

教师具有专业发展的内在动机,才能将自己的工作当成兴趣和事业来完成,才能充满好奇心地面对教学实践,在工作中感受到愉快和满足感,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程度越高,对获得成就的期望越高,他的专业发展动机就越强烈。美国心理学家阿金特森(Atklson.J.W)的动机理论认为,有三个因素影响人趋向成功的动机:一是成就需要,二是成功的可能性,三是成功的诱因值。专家型教师的成长,需要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学习、探索、反思、实践,克服职业倦怠,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强烈而持久的专业发展动机。

《教师花传书》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专家型教师的例子,致力于研究“学习共同体”的古屋老师说:“经过三个学期,放学后或者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一点时间,我都会一边喝咖啡,一边与同事聊教学,这让人心情舒畅;开创了“滨之乡模式”的大濑校长一边同肝癌作斗争,一边坚持推行学习共同体,实践“生命教育”;推行“生活作文”的石井老师,每周六下班后,就会带着教学记录,花上单程三个小时的时间去参加教学研究会,40年如一日„„没有强烈的专业发展的渴望和动机,是做不到的。2.学校文化渗透

专家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文化的沃土,学校应该定位于营造专家型教师发展的文化氛围,让专家型教师自主地成长。一方面,这需要学校良好的组织文化和激励制度,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等;另一方面,这需要领导机构的智慧,要对学校的未来有确切的愿景与哲学,要能够以宁静而强韧的意志力来推进学校改革。

除此之外,同事之间的工作关系也极大地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这里的“工作关系”一方面是指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更为重要的,是指同事在共同对待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佐藤学先生为我们描绘了同事关系的一幅美好愿景图:在大濑校长领导的学校,虽然教师队伍非常年轻(平均年龄只有31岁),但佐藤学先生在观摩他们的教学研讨会时发现,“每位教师对儿童学习的观察都如此纤细而确切,教师的发言中所包含的对同事的严格与宽容也是绝无仅有的”,这种氛围的营造,离不开我们每位教师的努力。3.社会舆论导向

在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编的《教育家成长丛书》中,有20位名师详尽地介绍了自己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社会舆论对自己的支持和帮助,可见,社会舆论对专家型教师的教育学经验推广、在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形成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

但是,佐藤学先生充满人文关怀地认识到,有更多的默默无闻的年轻教师在面对着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阶段严峻的社会舆论形势。正如前文所说,教师往往被定义为包含消极意味的“准专家”,人们由电视剧或专题片中得到的印象是,只要具备“人性”、“热情”“技能”,任何人都可以从事教师职业;在一些国家推 3

进的教育改革中,强调教师是“公众的仆人”或“纳税人的服务者”,教师的工作被看作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的“简单工作”;同时,教师没有专家协会组织,缺乏专家的伦理,没有如同医生、律师或大学教授那样获得自律与自由的保障,缺少具有自律责任与自我管理的伦理性纲领等等,这些都成为制约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因素。

三、如何成为专家型教师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的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巴黎召开的“教师地位与政府间特别会议”上就以文件形式提出了:应当把教师工作看作一门专业,它需要教师的专门知识和特别才能,并需要经过长期持续的努力和研究才能得以维持。从目前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看,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努力。1.在阅读中夯实基础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一旦今日停止读书,明日就将停止教学。在作为专家型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应该重点读好三类书:熟读教材,精读经典,泛读文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成为教材虔诚的读者,能够把课文多读几遍,烂熟于心,能够先于学生与作者做心灵上的沟通与对话,把握文章的精髓,抛开教参,读出鲜活的感悟。在此基础上再向学生传道授业,才能避免肢解文本,才能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美的体悟,将课堂上出语文味。其次要精读教育教学方面的经典书籍,教师只有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把握教育的规律和真谛,熟悉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才能较好地架起教与学的桥梁,创造有生命力的课堂,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最后,要泛读通识性的书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史馆里存有20世纪30年代的一份教师进修计划:首先读与任教学科无关的的书,其次读与与任教学科距离较近的书,最后读学科方面的书。可见,我们读书切不可功利,读一些看似与教育无关的“无用之书”,其实对自己的专业成长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2.在反思中进步

舍恩(D.Schon)针对基于“科学技术的合理运用”的“技术熟练者”的专家 4

概念,提出了“反思性实践者”(reflective practitioner)的专家概念,用以表现教师实践中复杂的知性特质和教学实践的“不确定性”。佐藤学先生数度做过以教师为对象的问卷调查,考查“对教师的成长最为有效的要素是什么”,从调查结果看,第一位是“自己对教学的反思”,这说明,教师的成长是通过对经验的反思与反省达成的。

一方面,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这意味着,所谓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谁要求教师去发展,而是教师自身要求变革。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同事的教学实践抱持一种反思的态度,这一点常常被教师所忽视。日本传统的研修方式是,教师们互相公开教学,基于课堂的观察来进行反思与批判,这一传统保障了教师教学实践的专业性。佐藤学先生特别强调,教师对于他人的课堂是持“评价”的视角还是“反思”的视角,这是教师作为专家学习与成长的决定性因素。3.在“同僚性”关系中成长

早在20多年前,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朱迪斯•雷特尔(Judith Little)教授就确认了学校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同僚性”(collegiality)的形成。一方面,由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具有“不确定性”,是通过“反思”形成的,所以教师作为专家的成长无法完全依靠个人的力量来达成,而需要借由通过共同挑战创造性的实践而形式的“同僚性”的专家共同体来达成。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是“工匠性”与“专家性”兼备的专家,匠人通过“模仿”与“修炼”来学习,专家通过“反思”与“研究”来学习,这就说明,只有教师才能指导教师,只有与同伴教师一起,通过协同研究和相互学习,才能积累作为专家的修养。

现代学校“同僚性”构建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们从同事的工作中学习的意识很单薄,而且能力不足。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评课的恶习,即上文所提到的以“评价”的视角(而非以“反思”的态度)来对待同事的课堂。二是以研究教学为主的校内研修太少,在日本,多数学校一年会组织三次左右的教学研究,但是,仅仅通过三次教学研究来促进教师作为专家的成长并完成教学改革,无疑是天方夜谭。4.在实践中学习

《教师花传书》借助反复的论证和大量的案例表明,教师的“校本研修”是求得每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唯一有效的途径,借助课例研究,根据情境和反思做 5

出选择与判断的实践,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方法。佐藤学先生认为,教师作为专家的核心实践,是课程的创造与学习的设计。

美国有句格言:“医生是在病床边养成的。”亚里士多德也说:“对知晓最好的证明就是能够教授。”而专家型教师的课堂实践,应该是以“反思”(reflection)、“熟虑”(deliberation)与“判断”(judgment)为核心行为的“隐性的实践”(invisible practice)。他们的实践特征在于,“同问题情境的对话”,靠经验培育起来的非概念化的“默会知识”,以此为基础的“活动过程的反思”。[5]

可见,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借用恩格斯在评论欧洲文艺复兴时说的一句话:“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需要专家型教师而且能够产生专家型教师的时代”,让我们以此共勉!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商务印 [美]Robert J.sernberg, wendy M.Williams著, 张厚桀译:《教育心理学》, 中国轻 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01页。

陈永明主编:《现代教师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页。

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1书馆1996年版,第78页。

[2]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第29页。

[3][4][5]页。

第四篇:浅谈语文教师怎样成为专家型

浅谈语文教师怎样成为专家型

每个教师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的发展过程,教师的发展空间是无限的,成熟只是相对的。“学无止境”,教师应该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具备新型的专业知识结构,拥有相应的专业能力和练就必要的专业技能。向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目标迈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备科研能力和钻研精神,勤于研究”是一个专家学者型教师必备的条件,做到勤学善思,方能百战不殆。专家型教师要学会志远,学会认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研究。专家型教师的成长所需构筑的五大支柱:志远、认真、合作、学习、研究,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志存高远是成长过程的动力系统,他牵引着行动使之持之以恒;而教师即合作者、学习者、研究者,合作、学习、研究是当代教师工作状态,属于行动层面;推崇认真是一种工作的态度,属于意识层面,他决定行动达到的高度。我认为要成为一个专家型的语文教师,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我觉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从心里面去热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亲其师信其道”,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学生一定会对自己任教的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师德对于学校教育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尚的师德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处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教师的师德是教师个体的人格魅力的反映。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规范、人们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的人格作为师德的有形表现,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教师的人格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

第二:需要相当的语文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语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一般地说,专家型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三方面的内容。强调教师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是因为普通文化知识本身具有陶冶人文精神,涵养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它能丰富人的文化底蕴,使人性更加完满,专家型教师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不仅要渊博,而且要精深,要内化到个体知识结构中去,尤其是语文教师。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不仅要求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基本内容有深入透彻的了解,还要了解学科的架构,发展脉络及学科信念等内容。教育学科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教学法及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知识,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专家型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除了应具有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交往能力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这是专家型教师区别于一般教师的根本所在。

第三:勇于创新,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乃至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都与教师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没有教师的创造性,很难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性的学生。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区分“教育家”与“教书匠”的重要标志。专家型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呈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专家型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即对教育发展前瞻能力,能迅速感悟、准确判断处于生成和变动的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趋势和新问题;具有教育智慧,及时把握教育时机,能根据实际环境选择和决策,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尊重科学,不盲从和迷信权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善于进行科学研究,能创造性地把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融会到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中去,对解决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

第四:不断探索,提高教育理论、教育科研能力水平。我们应该充分地学习掌握有关内容,理解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尝试。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材的应用等等。并且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边总结整理,把看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平时养成写课后笔记的习惯,碰到好的内容及时总结成教学案例,这样日积月累,我想一定会大大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最后,只有语文教师成为研究者,才能使教研活动根植于课堂,也才能使教育研究成果很好的在教育实际中加以应用较好的变为教育生产力。教师通过研究,可以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现代的教育发展观、人才观、教育教学观构建新的教育理念,使教育改革发展的先导和动力;还可以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的课堂创新模式,推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教育研究的理想是,每个课堂都是实验室,每一位教师都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

例《庄周买水》之教学案例及反思

《庄周买水》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课文,作者把庄周请到现代社会,让他去买水,结果遇到一系列的难题,故事写得荒诞离奇,让人啼笑皆非,而读者在捧腹之余,又往往陷入对当时社会症结的深深地思索。这是我很喜欢教授的课文,它可以让课堂欢笑起来,也可以让学生深沉下去。因此,我对这篇课文作了较充分的准备,一是准备了大量的关于庄子的资料,二是准备了大量的当今社会与课文所揭示的弊病相类似的相关案例。似乎一切具备,只欠上课铃的东风了。上课铃声终于响起来了,我三五步跨进了高一四班的教室。

上课伊始,我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教案先给学生海吹了一通庄子,学生听得很认真,我心中窃喜,然而好景不长,在看完课文进入课文赏析阶段的时候,课堂气氛开始变得沉寂,甚至有几个学生开始采用“趴伏式”听课了。我忽然想起上一节课是体育课,那几个“趴伏式”上课的同学正是班上的篮球主将,想必是体育课上篮球打累了,现在要开始“中场休息”了。正当我想要批评他们的时候,其中一个学生很不以为然地说了句:“不就是编故事吗?”我心头一喜,不错,《庄周买水》用的正是故事新编的写法,这也正是这篇课文亮点之一,当年鲁迅先生曾用此法开启了小说创作的新天地,而且故事新编的手法也正是这几年高考满分作文的成功秘诀之一,不如索性讲讲这种写作手法吧。

“不错,你说得很对,课文用的正是故事新编的手法,有没有兴趣也来编一个。”我说。一听说编故事,那几个趴着的同学居然一个个坐直了,一脸很有兴趣的样子。“编就编。”那个同学居然来了劲,“话说孔子来到我们高一四班,运气很不好,刚好碰上考试,考的是外语,孔子看了半天的试卷,然后说,搞什么搞,画这么多豆芽菜,什么意思吗?”全班哄堂大笑。我也被逗笑了,等大家笑完,我说:“大家觉得怎样?”“搞笑。”不少学生笑着回答。“的确很幽默,但大家觉得他所讲的能写成像课文一样的文章吗?”我问。“好像差点儿,最多算个笑话。”有同学讲。“是吗?差在哪?”我顺势启发。“总觉得课文要深刻些。”“很好!故事新编和故事瞎编似乎有差别。是否有思想立意是二者的重要差别,如果要你来编,你会怎样编?”“我就在后面加一句:唉„„不学习,圣人也会落伍啊!”“太棒了!真可谓一语点睛!大家觉得怎样?”“好多了。”“好。”学生们为他叫好。“给点掌声吧。”我提议。于是同学们纷纷鼓掌。课堂又活起来了。

“大家再比较一下,两个故事,或者说两篇文章还有什么区别?”我趁热打铁。大家开始思考。不一会,课代表起来说:“课文要有文采得多。”“怎么讲?”“课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很形象、很生动。而刚才他们编的故事则比较简单。”“有影响吗?”我问。“当然有,形象生动才能使故事逼真,才会让我们觉得真的发生了一样,而太简单则让我们觉得这就编的。”“他那个也是编的嘛。”刚才那个同学不以为然。我报之以一笑,然后看着课代表,看他如何回击。“虽然都是编的,可也有个水平问题。大家都知道,美国的科幻大片好看,卖座率特高,而国产的科幻片却不怎么地,为什么?就在于人家好莱坞的制作原则是大事件虚构,小细节具体。”“哟嗬,挺有研究的嘛。”我赞赏道。“大家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我问。“有。”大家都为他叫好。“大家注意到没有,他刚刚提到的一点非常重要,细节。请大家注意总结。大家还有什么发现?”“我来说,故事新编要取材于古代,寓指现代。”一向语文不怎么好的黄小叙站起来说道。“很好,概括得很好。”我颇为赞赏的表扬道。“咦。这还用说吗?”一向

调皮的李晓不以为然的囔道。“哦,你有更高明的看法?”我问。“没有。”李晓答道。“切„„”黄小徐报一箭之仇。“好了,刚刚几位同学都讲得很好,现在,大家能不能一起来概括一下故事新编的几个基本要素?”于是,大家把几位同学讲的几个要点概括出来:一要有思想立意;二要细节生动化;三要能借古讽今。

“现在,我们分组来重编孔子的故事,看那组编的最好。”我布置大家学以致用。“老师,我们能另外选材吗?”有小组提问,“可以。”我答应了他们的请求。最后,全班八个小组,一共编出了十二个有一定深意、比较生动的新编故事。“今天很有收获,请大家下去以后,将自己的故事修饰润色,写成一篇文章,明天交上来,优秀者,本人负责推荐发表,好不好?”“好!”学生们答应得很痛快。课上成这个样子,是我始料不及的。我本来的教案几乎全部被打破,而中途顺着学生的思路一路发展下去,最终教授的是备课时几乎没有准备的故事新编写作方法,更可喜的是,这些写法是学生自己当场生成的。确确实实,这堂课我比较满意。我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走下讲台,理性的反思这堂课,以为较成功的原因应该是我珍视了学生的生命灵动(所谓“生命灵动”,“即是创造力在萌芽,智慧火花在闪动,虽其本质蕴含独特、新奇、创造,但其表现往往令成人和教师视为反常、叛逆、怪异等,直觉反应是不以为然、冷漠、讥讽、愤怒、斥责等。”熊生贵编著,《生命课堂的诞生》,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页)和较好的运用了吴礼明老师倡导的现场生成教学法。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中说:“学生进入教学的初始状态,是教学能否对学生发展起真实、有效作用的基础性资源,也是课堂上师生交互作用的起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一、遵循教学规律,开放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程。所以,“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的教学备课也应该是开放的。

开放的教学备课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生命活动为本、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设计。它以课程知识的基本构成(教材知识、教师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为基本条件,以课程资源的主要构成(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为重要条件,因此它决定了新课程备课的前教性、预设性、动态性与不可确定性。

二、走进学生心灵,一切为学而备。

走进学生心灵,就是尊重学生人格,就是尊重学生个性,就是关爱学生生命,也就是真正凸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备课首先必须以此为出发点,才能落实为学而备,为学生的发展而备,为学生成为自己生命活动的主宰而备。

备课前老师先得沉静深入地想一想,怎样备才能使你的教是学生需要的呢?真正能让每一个学生忘我地活现于你的备课情境呢?这是我们备课必须要追求的一种自然境界。由此必须明确,我们教学的最基本点和最关键点首先要坚定地厘清“三个吃透”,即吃透学生,吃透教材,吃透教学目标。而这三个吃透最难的是什么?是吃透学生,否则就只是教,而失去的是教学生学。因为我们的所有教学都是为学而教,都是为学生生命真正能够得到积极成长而教。所以,我们的备课必须从学生心灵的成长出发,在备课之前就要想透彻,你到底是为谁而备?到底是备什么?到底该怎样备?你的备课的落脚点到底是在教案上,还是在学生心灵上?你备的每一个环节都定位在哪里?在备的每一个细节中都应该预设什么?是否备成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最需要的教学?等等。

三、读透所备教材,入境运筹帷幄。

那么语文备课呢?按语言课的特点来论,则更应有过之而无不及,功夫得下足对所教教材语言的品读、品味、揣摩和“涵泳”上,语文备课最重要的教学魅力和对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往往就在这里发生。无数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无不证明,他们之所以优秀,他们所教出的学生之所以出色,教学的质量始终能做到高质高效,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对教材钻得深,读得透,品得活,学生一看到他们的语文老师,一听到他们讲读的声音和在课堂上的音容笑貌,就能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欲望与激情,并形成难于熄灭的动力。

四、抓住资源整合,追求生命共振。

如果说此次新课程实施之前原有备课偏重于教材有什么就备什么、学生考什么就备什么的话,那么,现行备课则是在高度重视教材自身的课程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则更需要的是要从教材本身的个性出发,对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自然、贴切的开发,在丰富课程资源的引领下,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发掘能力、创造能力和发展能力,为学生自能学习走得更高更远打下更坚实的发展基础。在这里,很显然对老师和老师的备课要求更高更严,一方面老师在备课中必须读透教材,吃透学生,尽用自己的学养,形成灵感辐射,去由教材之点引爆和开发出新的课程资源;一方面,老师的教学再不能是教到那篇课文才开始备那篇课文,临时抱佛脚,而是在拿到那本教材开始,就要全册性通读,一课课梳理,超前对相关资源作开发准备,进行搜集、寻求、积淀,成为教学的先行者;另一方面,新课程备课,不再是照本宣科,必须凸显新课程新理念改革与发展的教育学、学科学和

专业学的基本的意义。为此,老师必须在备中做到“学、教、研”三维一体,让学充实教与学,让研创新教与学,让教发展学与研,形成生命共振。那么,资源开发必然走入最佳的教学境界,为学而备,为学生的发展而备就能做到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备课之功决定教学之功,而教学之功又彰显备课之力。要让学生在教学中生命得到充分发展,素养得到全面提升,精神得到切实成长,课堂高效得到积极凸显,我们的备课必须坚定地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我们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作为一个老师无法选择的使命。

一、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只有给学生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才能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把教育活动视为他们自己真正乐意的生活。课堂上和谐氛围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上教师能否尊重、信任、爱护学生,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例如,上课前,教师面无表情地走进课堂,说:“同学们把书翻到第×课,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看似普通的话语,却暴露出很多问题:首先,教师没有尊重、爱护学生。教师的面无表情、不苟言笑,其实是对学生的不尊重,学生们必然噤若寒蝉,课堂气氛呆滞。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在别人的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情绪是可以传染的,若教师是一个亲切、和蔼的形象,讲课时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动作,学生必然如沐春风,就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学生没有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是高高在上的,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交流,难以形成和谐的氛围。假如教师说:“某某同学已经把书翻到第×课了,他已经准备好了,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好吗?”这样,教师站在学生角度,以学生为主体,平等交流,消除了师生间的隔阂,营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优化教学环节,激活语文课堂

要使课堂始终充满活力,必须优化教学环节,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动员全体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

1.精心设计导语

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可以先声夺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课堂。导语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名言警句、诗文谜语、新闻资讯、背景资料等等,但必须和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相关性,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愿望。例如《济南的冬天》一文导语设计:“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在作者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只来欣赏济南冬天的景色。这样的导语,激发了学生对济南的冬景的兴趣,吸引学生学习课文。

2.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画山绣水》是一篇文辞优美的文章,教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此处的迷人风光,从而产生阅读的欲望。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给学生自主的权利,让他们画出自己最

喜爱的词句,朗读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并与同学相互交流,充分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从而实现语言的积累和感悟。然后抓住契机,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本地的景点图片。让学生观察、讨论,合作学习,运用积累到的词句练习描述,展开丰富的想象。最后还可组织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利用大屏幕出示的画面,向大家介绍各景点的风光。这样既进行了语言和能

力的训练,同时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3.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语文的教学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去完成的,而是在教学的空间上有广泛的开放性。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堂中利用多种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心理因素,对学生在心理上进行刺激,激发学习兴趣。我们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

例如:

改编课本剧。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身临其境地感受文中的情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主旨。如教学戏剧单元经典作品《威尼斯商人》、《江村小景》、《〈陈毅市长〉选场》等课文,通过学生们扮演课文中的人物,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热情。

辩论赛。辩论能创设生生、师生平等对话平台,在民主氛围中激发学习动力。例如教学《伟人细胞》时,围绕贾里是否具有伟人细胞进行辩论。学生根据文中贾里做的几件事进行了分析,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不但深入了解了课文内容,还联系实际得到了思想教

育。

举办诗歌朗诵会、故事会等。

图画法。我还常用图画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朱自清的《春》,课文描绘五幅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我就启发学生试着用图画将其内容表示出来,学生兴趣高涨,不但了解景物的特点,也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

当然,方法远远不止这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生为本,优化教学各环节,激活语文课堂。

三、巧用评价,激活语文课堂

苏霍姆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对学生情感的激励者。教师要不断地适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激发“学”的情感,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发挥评价的正导向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多表扬,学会赏识学生。教师要使用一些精彩的赏识性评语,例如:“读的真好、谢谢你精彩的回答;你很有创意、你的想法很可贵、你的观点太富有想象力”等,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总提醒自己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确信“每个学生都充满着无穷的智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畅所欲言,发挥主体作用,教学活动才会涌动着激情,充满生命活力。但是多表扬,并不等于不能批评。当学生出现缺点、错误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使用委婉的语言指出,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改正,这就要求教师要设计启发性评语,达到“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例如:“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你的答案很完整,能更简洁些吗?”等。

总之,我们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辽阔天空。

老师们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反思自己的课堂,以学生为本,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途径。由此我想到了如下几点:

一、观学生态度,反思活动的趣味性

“兴趣最好的老师。”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状态、积极程度可以看出他们是否对课堂教学感兴趣。因此,在创建以活动为主的小学英语教学中,需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增添活动的趣味性。

二、听学生回答,反思活动的针对性与合理性

我们经常看到在课堂上,老师提的问题学生站起来使用一两个单词的答语就结束了,而两三个人的一句话回答并不能代表所有学生的学成度。因此,教师通过学生所表达的语言的量,也可以说句子的长短、逻辑性可以判断自己所组织的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一个经过了大量语言输入的孩子,你再给他一个相应内容的展示舞台,他会更有创造性地表现出来。

三、评学生的参与,反思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班额大一直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班级多、学生多、课时少,让老师们很疲倦,难以记住所有学生的姓名,难以听到每一个孩子的声音。但我们的课堂不能只是极少数学生表演的课堂,只有大部分学生参与了活动,有体验,有合作,有交流,才能体现活动的有效性。

首先活动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要有语言知识做支撑;活动设计活而有序,尽量真实;然后是班级的分组,而且分工要明确、小组的活动任务要清晰,保障完成的时间;最后要给予小组评价。这样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的活动,教师就能够通过学生的参与表现,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改善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在讨论活动中:不同天气要注意不同穿着,让学生们训练本课的语言功能与结构,即教学的重点句子、词汇与用途。在汇报中,通过陈述不同的线路选择,让学生们了解不同地域的城市的气候,不同景点不同的自然景象服装要求。

教师再最后点评、补充与小结。从合理选择衣物,从学生口语表达,从小组的合作等多方面、多维度地给予学生评价,促进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总之,希望更多的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获悉学生的知识盲点与学习需求,改进我们的教学,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奠定小学生英语学习基础。

第五篇:专家型教师具有的特点范文

专家型教师具有的特点

专家型教师,必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业务精湛、德艺双磬,一定是一位学生尊敬的人,家长放心的人,群体认可的人,实绩突出的人,尤其在业务业务引领方面能够走在群体前列。

专家型教师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具有优良的专业知识结构。专家型教师之所以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和特定的情境中表现优越,是因为他们在学科知识结构中的知识比一般教师更丰富、更系统,解决本学科难点、疑点、易混点能力比一般教师更有效。

二是具有完善的教学监控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教师更多地把精力集中在学科内容上,关注自己能否顺利完成任务,他们缺乏学生的反馈信息或者对学生反馈的信息不敏感,缺乏对教学过程进行主动、积极的反思。而专家型教师则在关注目标达成度的同时,能不断地对教学进行积极的检查、评价、控制和调节,执行教学计划有序而灵活,教学内容、学生行为、课堂气氛等诸因素都是他们思维活动的对象。

三是具有教育教学的艺术性。具有语言天赋和表演能力。教学是借助语言进行的。专家型教师的语言是艺术的,字字见奇,句句见珍!讲起课来纵横捭阖,左右逢源,随手拾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见地别具,吐语不凡,能给学生带来一路春风,使其如同进入一个辽阔、纯净甚至可以嗅到芬芳的知识王国,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地陶醉。他们对学生的教育具有策略性和技巧性,能够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启迪学生,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四是具有教育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专家型教师对教育教学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认识和追求,积累了丰富的有价值的教学经验和思想。长期坚持教学改革,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成果,并善于将改革探索经验总结和表达出来,形成专题性或系列性的教学成果,使它们成为教育理论宝库中新的素材、例证或新的生长点。教学成果和教学论文对提高该学科教学质量具有示范作用,能够经常撰写文章发表于专业报刊,供同行借鉴和学习。

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