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管理心理学分析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范文模版)
编辑:烟雨迷离 识别码:21-303222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3 18:34:40 来源:网络

第一篇:管理心理学分析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范文模版)

管理心理学解读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摘要: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均是生活中常见的心理效应,它们在很多人际交往领域均有体现。如何在生活、管理中运用好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值得我们思索。

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之——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叫做社会知觉,它是指各种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在社会知觉的概念中,印象形成有几大效应,其中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对工作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虽然是两个心理学术语,但其实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如先入为主、以貌取人的现象就体现了首因效应,而与好朋友因小事闹别扭则体现了近因效应。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这两种心理效应及其运用,再简单地做一下对比分析。

(一)首因效应

① 首因效应的概念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它是由第一印象(首次印象)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倾向,许多人习惯称之为“第一感”。② 案例引入理解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不需要!”“那么记者呢?”“不需要!”“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佣”。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这种“第一印象”的微妙作用,就是首因效应。同样,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

这些都是首因效应在生活中的具体写照,可以说它我们思维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倾向性。

③ 首因效应的理论解释

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在一定条件下,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

对于这种因信息输入的顺序而产生的效应的现象,理论上种种不同的原因解释。一种解释认为,最先接受的信息所形成的最初印象,构成脑中的核心知识或记忆图式。后输入的其他信息只是被整合到这个记忆图式中去,即这是一种同化模式,后续的信息被同化到了由最先输入的信息所形成的记忆结构中,因此,后续的新的信息也就具有了先前信息的属性痕迹。另一种解释是以注意机制原理为基础的,该解释为,最先接受的信息则易受忽视,信息加工粗略。总的说来,大脑处理信息的特点是形成首因效应的内在原因。

④ 如何把握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的产生与个体的社会经历、社交经验的丰富程度有关。如果个体的社会经历丰富、社会阅历深厚、社会知识充实,则会将首因效应的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另外,通过学习,在理智的层面上认识首因效应,明确首因效应获得的评价,一般都只是在依据对象的一些表面的非本质的特征基础上而做出的评价,这种评价应当在以后的进一步交往认知中不断地予以修正完善,也就是说,第一印象并不是无法改变,并不是难以改变的。就如我们听多了不要以貌取人后,当评价陌生人时就会提示自己不要以貌取人,自主控制首因效应的强度。⑤ 首因效应的运用

既然首因效应对我们的认识有很大的作用,如何将其更好地运用于生活及企业管理等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在日常交往过程中,1 尤其是与别人的初次交往时,一定要注意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第一印象主要是依靠性别、年龄、体态、姿势、谈吐、面部表情、衣着打扮等,判断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

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这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您的硬件完备。这就需要你加强在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不然则会导致另外一种效应的负面影响,那就是近因效应。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注重仪表,至少让人看起来干净整洁。整洁容易留下严谨、自爱、有修养的第一印象,尽管这种印象并不总是准确。人们交往种所谓“先敬罗衣后敬人”就是这个原因。美国总统林肯也曾因为外表的偏见拒绝了朋友推荐的一位才识过人的阁员。当朋友愤怒的责怪林肯以貌取人,说任何人都无法为自己的天生外貌负责时,林肯说:“一个人过了40岁,就应该为自己的外貌负责。”虽然林肯以貌取人虽值得商榷,我们却不能忽视第一印象的巨大影响作用,无论外在和内在,我们应该格外注重。其次,要注意言谈举止,让自己显得落落大方,倘若还能做到言辞幽默,侃侃而谈,举止优雅,可谓是锦上添花,一定会在对方心里得个高分。并且这一印象会长时间地左右对方未来对自己的判断。

在管理中我们也可以运用首因效应。比如老板给一个新员工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如果老板在一开始能够对新员工多一些理解与帮助,让新员工感到温暖,那么要留住员工的心也就容易很多,通俗地讲就是“胡萝卜政策”。反之,如果要给员工留下严肃谨慎的印象,那么一开始对工作的要求也就不能马虎。

(二)近因效应

①近因效应的概念与解释

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

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系列材料后进行回忆时,对该系列中的最后几个项目的回忆与对它们的识记相距时间最短,因而是从短时记忆中提取的。这种观点用改变识记与回忆之间间隔时间的方法进行实验可以得到证明。延缓回忆对首因效应没有影响,但却消除了近因效应,这说明短时记忆的提取促成了近因效应。在人的知觉中,如果前后两次

得到信息不同,但中间有无关工作把它们分隔开,那么后面的信息在形成总印象中起作用更大。

②近因效应的体现

近因效应多体现在我们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很常见。例如两个学生本来相处得很好,甲对乙堪称关怀备至,可是却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痛恨,这就属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③近因效应的影响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

受近因效应的影响,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改变原有看法,作出错误判断,如有的企业组织一直软弱瘫痪,最近因某职工见义勇为受到媒体和上级的表扬,就被认为一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用近期一时一事来肯定或否定一个企业的全面工作,很容易片面、失误。

朋友之间的负性近因效应,大多产生于交往中遇到与愿望相违背,愿望不遂,或感到自己受屈、善意被误解时,其情绪多为激情状态。在激情状态下,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和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容易说出错话,做出错事,产生不良后果。④近因效应的把握

如前所述,在人际交往中,近因效应在印象的形成中对人际知觉的准确性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交往过程中最后接受到的信息往往会更改或是覆盖之前既有的信息,进而影响着对他人印象的形成。所以,一个人给他人以好的印象并不难,难的是维护自

己在他人心目中已经形成的好的印象。这就需要自己不断地努力,不做有损自己既有好的形象的事,以使自己给他人的近因效应与既往保持一致,或是更好。

但是,近因效应也不是不能改变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当近因效应形成后,如若进行延缓回忆,并在延缓期间加入干扰性的作业以防止复述,这种已经形成的近因效应便会减弱甚至消失。这就告诉我们当个体发生了错误,给他人以坏的近因效应后,只要我们处理的得当就有可能挽回印象的损失。

所谓的处理得当,首先要充分暴露事实真相,以消除他人各种可能的疑惑,这样才能达到延缓他人对你有过的错误的回忆;其次是要坦诚面对他人,在尽可能解疑释惑的同时,让自己在各方面做的比过去更好,而不总是纠缠在原有的问题之中,以实现减少他人对你曾经的错误的再复述;最后,所谓的处理得当还要求有坚持的恒心,绝不是通过你一两次的短暂的努力就可以迅速消除他人已经形成的近因效应。应该通过自己更进一步的努力表现,在他人的心目中形成新的近因效应,你与他人的交往才有可能走向和谐。

⑤近因效应的运用

近因效应虽然有很多负面影响,但我们同样可以将其运用于生活中,谋取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忆的内容既有直观形象的,更有逻辑抽象的;既有生动丰富的,也有单调枯燥的。在同一个系列内,作了即时回忆后,系列尾部的内容通常都会有较中部明显的记忆效率,这对我们的学习将会有很大帮助。

而在人际交往中,既然近因效应在印象形成中占很大比重,就要在同事、朋友、同学等熟人间尽量不要把话说死把事做绝,时不时留下一点好印象。凡事在先,须加忍让,防止激化。待心平气和时,彼此再理论,明辨是非,以改变改善原来的印象,让近因效应成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三)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的对比分析

近因效应是存在的,首因效应也是存在的,那么,怎么样去解释这种“矛盾”的现象呢?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依附于人的主体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在主体价值系统作用下形成的印象,被赋予了某种意义,被称为加重印象。一般而言,认知结构简单的人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认知结构复杂的人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陌生人的知觉,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因此不熟悉或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而对于熟悉的人,就是在彼此已经相当熟悉时期,对他们

的新异表现容易产生近因效应。

心理学家曾作过一项实验,这项实验分两段进行:第一段,向四组大学生介绍一个陌生人。对第一组说,这是一个外倾型的人;对第二组说,这个人是内倾型的;在第三组,先讲述这个人的外倾特征,后讲述他的内倾特征;在第四组,先讲述这个人的内倾特征,后讲述他的外倾特征。然后,让这四个组学生分别想象出对这个陌生人的印象。第一组和第二组学生得到的印象是显然易见的。在第三和第四组中,关于这个陌生人的印象完全符合提供信息的顺序,总是先提供的信息占优势。也就是说,第三组学生普遍把陌生人想象为外倾型,第四组普通把他想象为内倾型。第二段,给另外两级学生按上述第三和第四组同样的顺序描述一个人,所不同的是在先描述他的内倾或外倾特征之后,中间插做其他事情,如让学生作一些不太复杂的数学习题,然后再描述相反的性格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最后描述的特征会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外,我们从概念中也可看出,首因效应是不可避免而且持续时间很长的,而近因效应针对的并非是开始部分,而是末尾部分对中间部分的优势。二者并不矛盾,只是体现的时间和强度不一样。

应该明确的是,不论是首因效应还是近因效应,都是短期效应,据此决策都有一定的片面性。既然如此,只要善加应用,规避它们的负面影响、充分利用它们的心理学价值,就会很好的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继而取得工作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

第二篇: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之体会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之体会

读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其中的每一个效应,都给我很多的启发。现就其中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一节,来谈谈我粗浅的体会。

当我们接触到新的人和物,或到了新的环境,我们可能会自然不自然的对周围的人、物和环境,作出初步的评价。而且这种初步的印象在一定时间或者是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改变。甚至会影响到今后我们与这些人的交往和合作关系。这就是这本书上说的首因效应。

以前的时候,有个同事曾说过,开学之初的每一次分班,都会给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新生的机会。他们或者借助于老师的改变,而一改自己拖沓懒散的恶习,成为积极上进、知事明理的好学生;或者遇到了投缘的同学知己,给了自己莫大的帮助,从而脱胎换骨、改头换面,变得善解人意、人缘倍增。

作为老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往往也会根据学生的第一表现来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甚至戴着这样的有色眼镜对待他们,左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了学生的一生和前途,看来我们得小心一些了。尤其是看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一节,今后我们得摘掉这样的有色眼镜,既要看学生的第一表现,也要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点进步来评价他们,从正面以积极的心态和语言来教育学生,以造就他们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如果一旦有的学生坠入生活和学习的低谷,我们也可以根据《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的近因效应的理论来教育他们。因为无论是成绩的提升还是人际关系的改善,都是与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分不开的。我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每天进步一点点,积少成多,来改善自己的学习状况人际交往,提高学习成绩。因为老师和同学们除了注意自己的第一印象,还特别关注周围人的近来的表现。

在批评教育学生时,除了苦口婆心的对学生讲理(也就是给他一巴掌)之外,别忘了最后再给他一个甜枣,设身处地的说,这是为了他好,否则我也不会这么批评教育你。再结合学生的近来的一丁点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微不足道的进步,予以表扬并提出希望。使他忘掉之前的一巴掌之痛,已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当然《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这一章给人的启发还远远不止这些,也恳求大家原谅我这些粗浅的认识。

第三篇:标签效应与改变

标签效应与改变

人与人交往,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时间久了,大家眼中的自己,就逐渐变成自己眼中的自己了。

王某某是我班的各色学生,她的座位永远是班级最后一角,同学们每两周换一次座位,而她却是铁打的营盘,永远不动。时间久了,她就像被遗忘的角落,她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看书,自己画画,自己的小空间里到处是垃圾。同学们也都习惯了,大家相安无事。

可问题来了,一天王某某的妈妈找到我,说孩子看不清黑板,要求我给她换座位。我也挺为难,一是王某某个头不矮,往前调会挡住后面同学的视线;二是王某某不太会与同学打交道,容易发生摩擦。果不其然,当我提出给王某某换座位时,同学们充满了反对的声音。有的说最后一角就是她永远的位置,有的说她爱打人,爱拿别人东西,不想跟她同桌……看着议论纷纷的学生。我提出一个建议,给王某某一个机会,先给她调座位,如果她能与大家和平相处,就固定下来;如果不行的话,就还调回原位。同学们勉强接受,而王某某却坚定的点点头。

接下来一段时间,王某某发生了很大改变,上课听讲认真了,发言举手多了,与同学矛盾有但不多……就连数学和英语老师也说她进步了不少。看着她这样的改变,我很欣喜。看来当我们摘下有色眼镜时,孩子也会发生改变。

其实,无论成人还是孩子,在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接受外部环境的暗示,使得自己的言行和个性出现某种倾向。对孩子生理和个性上的任何评论,都会影响到他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

所以,我们作为班主任,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不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同时也要引导班中学生,让他们和老师一起从积极的一面、发展的角度看同学。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在他人的眼中看到积极向上的自己。

第四篇: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效应与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效应与对策分析

作者:石晓烽 孙龙建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0期

[摘 要]文章对产业集群的论述进行了简单总结,从知识溢出、风险投资集中和低交易费用等三方面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效应进行分析,探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内在源泉,并提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第五篇: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

11新闻1班

王超飞

111505427

摘要: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过程是人、行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要想方设法激活人、行为和环境的因素。特别要充分发挥替代性强化和认知的中介作用,使人们更加理性地去理解。

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在新闻传播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闻工作者利用其可使新闻工作更加顺利的完成以及方引领受众的关注方向

关键词:暗示效应 反暗示效应 新闻传播新闻采访新闻编辑

一、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定义:

暗示效应(effect of hint)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

反暗示效应:是说反语或过分夸大产生相反结果的效应。与暗示效应相反,这是指在有一定心理对抗的情况下,用夸张或者激将的间接方法影响别人的行为,从而诱导别人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或者发生想得到的事件。

二、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案例:

(一)暗示效应

案例一:《三国演义》中的“望梅止渴”。曹操有次率兵远途跋涉,天气炎热,官兵们又累又渴,偏偏又找不到水井和溪流。于是曹操大谈:“前面山上有一片梅林„„”因为梅子是酸的,所以一提到梅子,“酸”的心理暗示便发挥了作用,于是,人们的口腔便大量分泌唾液,起到了暂时解渴的效果。你看,曹操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心理学家”,他不自觉地运用了暗示效应。案例二:赵本山,范伟的小品《卖拐》,也是暗示效应的幽默体现。买者说,自己虽然“脸有点儿大”,但自己的腿没问题。卖者则说,“脸大,那是腿部末梢神经坏死,把脸憋大了”。买者说,“自己的左腿没毛病,只是小时候右腿摔过”。卖者说,“那是转移了,你把左腿跺麻后走一圈儿,肯定会有不适应感”。“末梢神经坏死”,以及“转移”等,都是医学的常用语,有极强的暗示效应。结果,买者对自己的“左腿有病”便深信不疑,于是,一场骗局便大功告成,《卖拐》也成了小品的经典之作。

望梅止渴,卖拐,分别出自小说和小品,很可能是作者的虚构,但它们却艺术地反映了生活真实。但是文坛却流传着一则发生在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身上的暗示效应。叶圣陶有严重的失眠症,每天都由夫人给他三片安眠药服下,才能安然入睡,这已成了他的入眠习惯。可是,谁又能想得到,夫人提供的安眠药居然是三片维生素C呢!叶圣陶先生也始终被蒙在鼓里,倘若他知道服下的是维C而不是安眠药,那么,他肯定会辗转反侧而不能入眠(见《名人趣事》)。

(二)反暗示效应

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15万大军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也没有多少军队。在众人都大惊失色的情况下,诸葛亮对众人说自有妙计可使司马懿退兵。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口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司马懿来到城前看后,疑惑不已,就下令撤退。别人不解,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法国的克隆堡啤酒在打开美国市场时,当时运用了这样的广告:描述了法国的男女们到码头与运送克隆堡啤酒的轮船依依惜别的情景。片中人们一边哭一边说:“美国人呀,少喝点儿我们的酒啊!”。这个广告在美国一播出后,立即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到底多好的酒让法国人如此留恋?结果人们争相购买。香烟商有意在广告上写:“抽烟有害,请勿抽烟,其中包括××牌香烟。”而人们便偏要去买这种香烟尝尝。这与逆反心理不同,而与调动人们注意力有关。但有时候广告过头,也造成了反暗示效应,如油嘴滑舌的小贩,把商品说得天花乱坠,反而使人产生怀疑而不去买其商品。

这就是“反暗示效应”。是指暗示者发出信息后,却引起受暗示者性质相反的反应。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都 可能引起这样的结果。

反暗示可分为有意的反暗示和无意的反暗示两种。前者是故意说反话以达到正面的效果。例如在一个经常迟到的学生面前故意说他遵守纪律,以期激发这个学生的羞耻心而改正迟到的毛病。有意的反暗示必须注意分寸,不能说得过分了,否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得不到反暗示的效果。无意的反暗示是指暗示者故意进行正面暗示,却无意得到相反的结果。如“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阿二未曾偷”的故事,就是无意反暗示的例子。

三、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

(一)暗示效应与新闻传播 1.新闻编辑中暗示效应的运用

新闻受众群体有接受暗示的心理特点,接收暗示心理是指受众在无压力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接受将某种意图隐蔽其中的新闻报道影响的一种心理现象。

在“客观报道”的原则下报道新闻,把作者的态度与观点隐藏在所叙述的事实中,让受众在接受事实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新闻传播中的暗示主要通过文字、语言、画面、版面编排等进行,比如文字中的含沙射影,语言中的旁敲侧击,画面中突出意在言外的镜头,版面编排中突出与压低等。

(一)暗示效应在编辑中的应用:暗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递给受众,比如在平面媒体中,编辑通过词语的选择,利用版面样式、栏目设置、头条位置、标题大小等说明自己的意图,使读者领会编辑对专刊的设想以及要表达的意思。

例如扬子晚报有个副刊叫“繁星”,该副刊的名字对此刊的定位有着明显的暗示作用。星星不同于太阳的耀眼,让人联想到微小但是仍然闪烁的光芒,而以“繁”来修饰“星”,“繁”又与“凡”同音,意味许多星星,而不是一家之言,读者很容易联想到这一版不是刊登一两位名家之作,而是选取平凡百姓的来稿,意在让众多平凡的“星星”也闪烁出光芒。再从版式来看,它的板式很普通,显示了与平民的生活有关,此外,每位作者名字前由所在省份的名称,说明是向全国征稿的;再就是报眉上留有Email地址。这几点是对有意向这个版面投稿的作者最好的稿约。

编辑用这种手法说明刊物的定位、表达了他对稿件的要求,可以省却许多解释工作以及繁复的约稿、退稿、筛选工作,这种方法已被作者和编辑认同,利用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比如2007年3月31日的新京报娱乐周刊,整版以许多刘德华的照片为背景,又用五分之四的版面呈现出一张刘德华微笑的脸,而版面的右下角则是杨丽娟对着许多话筒流泪,表情悲伤的照片。在杨丽娟照片的右边,红色飘带般的一段底色上,用白色字印着小标题:“本报记者赴甘肃、香港调查杨丽娟生活的真相见B版3页到B版6页”,以及白色字的大标题:《悲剧,与刘德华无关》

虽然整个版面的文字只有这样一个标题,但其中暗示的信息非常丰富。从整个版面来看,整版上并没有别的新闻留出条目,可见这则新闻是当时娱乐周刊的重头戏,很可能不是一篇文章,而是通过一组稿件进行系列的报道,这点我们可以从小标题的B版3页到B版第六页,即文章占据B3到B6四版这一信息得到证实。其次,编辑选择了杨丽娟哭泣的照片和刘德华微笑的照片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哭泣相关联的悲剧一词镶嵌在大标题中,而小标题中的真相、大标题中的无关,无不暗示这一组稿件的基调:杨丽娟的悲剧是自己造成的,需要探讨她的内因。报道的着眼点不会关注刘德华的反应和他的经纪公司的表态以及读者的观点上,而会从杨丽娟的生活本身去寻找这一事件的症结。文字为白色,那种惨惨的白印在红色的底色上,这样肃穆但是鲜明的颜色让我们联想到血和太平间的寿衣,联想到杨丽娟父亲的惨死,进而想去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暗示手法在编辑组稿中虽然不可或缺,但是也常常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这是因为这种手法的使用需要先决条件,即读者群中必须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并且有一定的阅报经历。由于大多数读者存在着选择性理解,当被暗示的人群没有接受暗示时,编辑也就无能为力了。暗示的含蓄特性使稿件更加温和,但是也可能达不到明示的效果。因此,使用暗示需要注意在适当的环节中,在一定的范围中使用,并且要注意技巧。2.新闻采访中暗示效应的运用

暗示效应的运用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工程,它需要调集情感因素和理智因素,综合运用采访主体的语言、神态、表情、衣着和环境等条件。人际交往中存在着社会的、公众的、亲密的、私人的四种由远而近的心理距离。希望一个陌生采访对象能乍见之初就对你开启心扉是不近情理的,采访者必须想方设法缩短与采访对象的距离。也就是说,记者必须寻找达到采访对象心灵的引“桥”和开启采访对象心扉的“金钥匙”,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心理切合点”。所谓心理切合点,是指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共同点和接近处,借助这些,他们之间能够形成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的心理氛围,能够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双向对等交流活动,它包括思想的交流和情感的交流,寻找情感的默契。找准心理切合点,有助于双方的心理沟通,使心理效应建立在记者(暗示者)与采访对象(被暗示者)之间良好的交际关系上。这也是心理效应产生效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即记者(暗示者)对采访对象(被暗示者)产生某种权威感,进而获得采访对象(被暗示者)的信任。

新闻记者的应变能力往往体现在变化中。比如在现场采访中,有的采访对象会脱离原定方案,信口开河、添油加醋、夸大事实,做出某些不负责任的情况介绍,或是答非所问、离题万里。此时,临场不乱的应变能力对记者完成工作尤为重要。沉着冷静地运用暗示技巧,含蓄而巧妙地或打断谈话、转移话题或婉转警告、间接反驳。例如在采访对象“跑题”时记者可以说:“您说得也有道理。刚才我们说到„„”;在采访对象有意信口开河时记者可以说:“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听到了另外的说法,您看„„”,这就在暗示“:您离题了。”“您这是一面之辞,说话请负责任。”接收到这种暗示信号,采访对象往往会自觉地回到原来的话题上,或悄悄地修正自己不负责任的说法。

总之,采访是一门艺术,在采访中暗示的技巧因采访对象的各自不同,变化无穷,记者通过自身素质和修养的提高,才能使采访艺术地运用得心应手,才能使提问的技巧相应而生。在采访实践中的不断学习和经验的积累,提高对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和控制能力,将会使采访获得一次次成功。

(二)反暗示效应与新闻传播

一般来说在现场采访中,记者是主动的、自觉的一方,而采访对象是被动的一方,所以记者往往能使采访对象按照他所期望的方向行动,从而达到引导和控制采访对象的目的。但是,采访对象并非完全被动,尤其是在涉及到自尊和道德等原则问题时,会产生抗拒抵触心理。记者应善于利于这种心理,巧妙地运用反暗示技巧,故意说反话,达到“请将不如激将”的目的。

例如一位记者有一次到某厂就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问题,在一个车间里进行现场采访时,有一位老工人结结巴巴说不出所以然,笔者灵机一动,向其发出暗示信号:“我感觉转换(机制)后跟转换前比没什么两样,您觉得是不是呢?”这一反暗示语言引起了那位老工人的抗拒心理,他当即用车间里新气象的一些事例,针对笔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驳。采访机里录下了他的声音,伴着现场机床的轰鸣声,音响效果极佳。

反暗示效应是暗示效应的另一种形式,是指在现场采访中记者向采访对象发出暗示刺激,有意引起采访对象的与原本要表达的性质相异的反应。

四、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的启示

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尤其是在新闻传播领域中,要学会利用他们,这有这样才能做出更好的新闻。只要合理的应用都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记者必须明确新闻心理学的任务。新闻心理学的任务是多方面的,繁重的,主要为探讨人的新闻心理活动的规律,使之条理化、完整化、理论化,扩大心理学的应用范围,充实新闻学的理论内容,以及促使新闻工作者清醒地认识自我,自觉地改造自我,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从政治上、思想上、业务上适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两个方面。记者作为采访主体,除了把握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外,还要注意自身心理素质、采访技巧与职业品质,恰当使用心理暗示,从而达到顺利完成采访任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京林.《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2.胡晓军.《广播电视现场采访的暗示技巧》.声屏世界,1994年

3.钟坚.《浅谈记者的交际与采访对象心理的效应》.广西社会科学,1999年 4.王小燕李广月.《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及控制》.艺术百家.2004年 5.裘小桦:《浅谈报纸专副刊组稿中的暗示手法》

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心理学期末作业

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

班级:11新闻1班

姓名:王超飞 学号:111505427

管理心理学分析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范文模版)
TOP